工作思路好(8篇)
1.工作思路好 篇一
本好书就仿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思想导师。《好思路 好方法 好经验》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受人以渔,启迪读者。近日利用闲暇时光,翻读了这本书,感触良深。
在阅读这本书上篇好思路时,我突然想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可能记忆犹新。一个A鞋厂的推销员,一个B鞋厂的推销员,同时来到太平洋一个岛国推销鞋。他们看到同一个事实:这里的人不穿鞋。A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不穿鞋,鞋在这里没有市场。”然后就离开了这里。B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还没有穿鞋,市场前景看好。”然后他把一双最好看的鞋送给国王穿,这里的人看到国王穿鞋,结果人人穿鞋。于是他在这里开设了卖鞋的商店。后来,A鞋厂倒闭了,B鞋厂发财了。第一个是被思维定势圈禁了,而第二个突破了思维定势,只是因为思路的细微差别,造成了结果巨大悬殊。同一个事实,却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再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不少人会有这样的体验,虽然每天准时上班,每天按计划完成应该做的事,但总觉得呆板,没有新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反复循着同样的工作方式,没有新的创意生成,产生了厌倦和颓废。许多人没能做得更好,或者是由于没有改变自己的思路,或都是懒于改变自己的思路,或者是根本就不想改变自己的思路。我们不是没有好的机会,而是没有好的思路。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多动动脑筋,多想想方案,整理思路,那么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
这本书还通过很多工作中的点滴例子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找方法。方法是保证执行思路的手段,是成功的保证。书中举例两只蚂蚁为找食物,一只蚂蚁原地爬墙无数次跌倒,而另一只观察后,决定饶过墙去寻找食物。方法总比问题多。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都曾遇到种种难题。有的人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些人却去寻找借口,逃避责任。遇到困难总说“可是”“做不了”,有这个“挡箭牌”,我们就成为“懒人”。回顾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有过失败,但是,为什么会失败呢?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没有全力以赴的去做,还是自己去做了,尽心尽力了,但是方法不对。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停下来检查我们的工作态度,如果态度是正确的但难题并没有解决,这个时候,则该好好检视一下自己做事的方法,很有可能是方法用错了,这个时候,我们该尝试用别的方法,我想那样的话离成功也就更进一步了。
有好的思路 好的方法还要好的经验。好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在工作生活上事半功倍。经验靠我们平时日积月累学习而来的。很多人以为学习是上学的事情,只有学校才能获得知识,现在走上社会了,不需要学习了。我们反省一下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够这些知识用了吗?工作生活中需要很多知识技能经验,这些课本上没有,完全要靠我们向前辈学习,并在实践中摸索学习。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依赖大学毕业的“护照”,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向成功者学习经验,向失败者吸取教训,才能不断进步,通向成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大凡有大成就者都有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用心的习惯。所以从现在起,大家一起多动动脑,寻找好的思路,好的方法,好的经验,一起向成功迈进!
2.工作思路好 篇二
1 树立正确的科研观, 让事实说话
循证医学中将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盲法实验作为最好的证据, 而将专家意见仅仅作为参考, 甚至可以说敢于“破”, 从找出论文中的错误、缺憾入手更容易做出高水平的科研。在樊代明院士担任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主编期间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正是在倡导这一理念。众所周知, 针对文章的不足和错误给Science写信, 文章更容易发表。蒲慕明院是士指导他的学生从教科书上找错误, 从而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 这一出发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要找出专家、学者以及教科书中的错误是很难的, 但是相对于建立一个新学说, 找出旧的不足又是相对简单的, 这一科研理念, 我们必须树立起来。
2 建立循证医学科研观, 让科研活起来
Gordon Guyatt博士曾指出, 未来临床医生的决策不应仅依靠教科书、权威专家或资深上级医生的意见, 而应有效整合当前最佳研究证据。未来的医学发展, 不仅要求临床医生具备文献检索技能、文献评价技能和综合信息的技能, 还要求其具备判断证据对当前患者适用性的能力。例如一位临床医生利用Medline检索相关文献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过程, 全文仅1 000余字, 却孕育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思想。而现今如果运用这一观点, 可以使很多文章、论文活起来。如《甲硝唑减轻痔切除术后疼痛效果的系统评价》[1]即是从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入手, 利用循证医学的科研观撰写出的一篇论文。再如《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循证治疗》[2], 同样也是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入手, 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 根据PICO原则, 提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确诊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制订最佳化疗方案,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当然循证医学在医学的其他领域也大显身手, 如在护理方面有《中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从医行为影响的Meta分析》[3], 检验方面有《检测尿液中生存素蛋白对膀胱癌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4]、《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Meta分析》[5]等, 诸如此类的文章数不胜数, 它们均对文献进行评价、评估, 并为科研及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使科研活起来, 从而为患者服务, 为教学服务。
3 针对社会热点, 运用循证观念, 让科研实用起来
循证医学的英文名称为“Evidence based medicine”, 它是基于证据的科学, 循证医学提出凡事都要循证决策。依据这一观点, 结合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 李幼平教授等人对中国西部的甘肃、四川等省乡镇卫生院住院疾病构成及收费情况进行调查, 做了一系列科研, 为医疗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6~8]。相关部门在三峡库区大规模组织实施的改水改厕项目中, 为更好地了解项目实施情况、评估项目效果, 林长坡等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三峡库区的4个试点乡镇改水改厕前后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撰写了《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改水改厕效果》[9], 也是利用循证医学为社会服务、为决策服务而从事的科学研究。针对抑郁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家庭负担的情况, 李喆等人通过了解住院抑郁症患者的家庭负担现状, 分析其影响因素, 探索出减轻抑郁症患者家庭负担的方法, 撰写了《住院抑郁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及其与家属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10]。针对医疗服务的电子化、信息化问题, 张燕等人撰写了《电子病历———基于病人全集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11]。现今手机已被普遍使用, 李喆等人基于这一情况与肺结核督导化疗相结合, 调查重庆市部分区县结核病患者移动电话拥有率及使用情况, 了解其基本信息, 为进一步开展短信提醒系统干预试点提供依据, 撰写了《短信提醒系统提高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可行性研究》[12]一文, 提高了肺结核督导化疗的效果。
4 将循证理念运用于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之中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 从“SARS”到禽流感, 从汶川大地震到玉树地震, 每一刻都牵动着科研工作者的心。他们利用循证医学评价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绩效,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应急医疗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并为此撰写了一系列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文章, 如《玉树地震卫生应急指挥绩效分析》[13]、《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住院幸存者心理健康与应激障碍调查研究》[14]、《玉树地震外来卫生应急人员急性高原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5]、《地震后人群健康问题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6]等。
5 积极整理文献, 把有价值的证据凸显出来
循证医学最核心的部分是证据。而现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每年有大量的文献涌现出来又迅速沉淀下去。科学系统的评价文献并把有价值的东西整理出来, 是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循证医学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再评价[17]等一系列方式将文献进行整理, 把有价值的证据整理出来, 这一点无疑是一个好的科研思路。
6 在微观世界中运用循证理念
3.工作思路好 篇三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四平市分三个阶段实施、落实五项措施。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年初到种地前,以整洁为目标,全面治理镇、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重点开展“五清”;第二阶段播种结束到秋收前,以建设为目标,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重点开展“十建、两化”,让示范村和沿线屯尽可能亮化起来;第三阶段秋收后到封冻前,以巩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为目标,全面开展检查验收。
4.工作思路好 篇四
黄相怀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5-04-14 10:02:02 来源:宣讲家 【字号: 大 中 小】 浏
览431次
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标志着“四个全面”的正式提出。
与“中国梦”、“新常态”等词语一样,“四个全面”是总书记带火的另一个词语。深入学习“四个全面”对于当前和今后把握新一代中央领导集团的治国理政思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今天我就以“从„四个全面‟把握治国理政新思路”为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回顾过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直面当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任务艰巨繁重;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催人奋进;放眼高层,新一届中央领导团队励精图治,奋发有为,除旧布新,一举一动都是大手笔,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全国上下气象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的清醒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期待的积极回应。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深入落实“四个全面”,用“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将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四个全面”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明确而丰富的内容。了解“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是学习理解“四个全面”的首要前提。第一,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什么时候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呢?那是在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我们知道,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此后的中央领导人都把不断推动小康社会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执政目标之一,到了党的十八大,就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这样写的,“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底有哪些内容呢?它包含哪些主要的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五个方面分别做了论述,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下: 在经济方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政治方面,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在文化方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在社会建设和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在生态文明方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就在于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内在有机的整体。第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一个时代的关键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并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那么,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指的是什么呢?
从文本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还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和主要内容。六个“紧紧围绕”是“五加一”的布局,“五加一”中的“五”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一”就是党的自身建设。具体内容如下: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第三,关于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并部署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什么?四中全会的《决定》告诉我们,它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面依法治国实际上与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姊妹篇、上下篇,两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全面依法治国对全面深化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
第四,关于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14年10月8日,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他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们探索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牵引作用。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 正是由于以上的酝酿和铺垫,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和战略布局。那么,“四个全面”,仅仅是把四个“全面”并列在一起的简称吗?显然不是。
习总书记阐述了“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理解为目标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可以理解为动力系统;全面依法治国,可以理解为保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可以理解为调控系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靠什么?不能仅仅靠描述,还必须要有实现的路径、方式、方法和举措。那么,这就需要改革,就需要通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不断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
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都必须要有一个保障,这个保障就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在现代国家条件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为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进提供最可靠的制度保障。所以可以把全面依法治国称之为保障系统。
不管是目标系统、动力系统,还是保障系统,都需要进行调控,这个调控在当代中国必然是党的领导。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可以看作是“四个全面”中的调控系统。
可以看出,“四个全面”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缺一不可。所以,把“四个全面”并列在一起并不一种方便的简称,而是有着内在的深刻逻辑。
从现在这个情况看,“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确立的新起点上,深入思考,精心谋划,所形成的治国理政的全新战略布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和时代特色。
二、“四个全面”描绘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 “四个全面”和“中国梦”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把中国梦看作一个伟大的发展愿景的话,“四个全面”就是实现这个愿景的必然的战略布局,也就是说“四个全面”共同托举了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中国梦”。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目标指向是什么?总书记联系到了“两个百年”,他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梦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力和现实想象力,正是借助于中国梦,我们对发生在当代中国各个方面的变化和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更富想象力的理解和解读。同时,中国梦又切实提升了中国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感和效能感。为什么这样说?在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之前,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并不是很明确。现在呢,我们感受到中国梦既是国家的宏大梦想,也是由许多个人的小梦想所组成的,这就拉近了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每个人都是中国“梦之队”的重要一员。同时,中国梦让世界认知、认同中国有了一个较好的切入视角。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当今的中国也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如何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从话语层面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共融共通,这是需要思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梦以及它所带动的其他中国词汇的崛起,从一个全新的话语角度带给了世界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从而让世界了解、认知、认同中国有了一个比较新颖的、比较好的切入视角。
在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可以谈谈中国梦,可以分享我们关于中国梦的经验和体会,同时也可以借鉴别国实现他们民族梦想的经验做法,这就为中国和世界建立了一个共同的话语基础。梦想一定是很美好的,但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落实。怎么样把中国梦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可以分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靠实干。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的革命是在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不断的摸索中跌跌撞撞中爬过来的;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改革开放事业是在闯中、冒中一点一点干出来的。实现中国梦要靠实干,所以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个层面,靠体制。光有实干的精神还不行,还要靠体制。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哪三个“必须”?
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什么?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三个层面,靠举措。中国道路也好,中国精神也好,中国力量也好,都不能自动的发挥作用,它必须要落到具体的可操作层面。比如中国道路,怎样走好中国道路呢?怎样才能更加稳当地走好中国道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解读。所以光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还不行,还必须进一步落实,进一步落实就要靠具体的举措,我认为这个具体的举措就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是怎样托举起了中国梦呢?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列高速行进的列车,奔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梦,就是目前我们最宏大的目标。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奔向中国梦途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站点。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基础,也是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基本目标大约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那么有一个问题,到2020年之后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深化改革呢?当然是要的。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也是最终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中国梦不是漂浮在空中的,它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法治保障体系才能实现,这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法治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法治,还要不断深化法治改革,一步一步用法治托起一个更加稳固、稳定,更加制度化、有保障的中国梦。
全面从严治党,既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始终,也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始终,是须臾不可离的政治保证。没有全面从严治党这样一个调控系统,没有党的领导,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有可能发生动摇和游离,我们的全面依法治国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不能落实并保持“四个全面”,能不能够在保持“四个全面”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四个全面”的成果,进一步地向着更高程度、更高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就成为能否顺利实现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中期考核验收”,也是能否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一个长期战略保障。
三、“四个全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关注的,或者说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对于我们来说,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人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对于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回答,心中还没有谱吗?不是没有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里面我们还需要做非常多的探索工作,非常多的奋进工作。所以,2013年1月5日,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为什么这样说呢?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渊源。比如,它的理论渊源,总书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直接从马恩讲起,而是追溯社会主义500年,从源头的空想社会主义讲起,然后分为六个阶段一步一步讲下来。这是干什么?他的意图是什么呢?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追根溯源。从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
从历史的角度看,总书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过去,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定地与改革开放的历程联系在一起,总书记把这个问题再往上追溯,这就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更加深厚的历史基础。所以,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了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或者是“新官僚资本主义”。对于我们社会舆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的舆论,造成了很多误导,影响了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理解和判断。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但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为什么说这些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种结合历史上前所未有,这种结合放眼全球也没有可能找到比较类似的例子,所以它是一个全新的新生事物,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把它框定到某一个既有的理论框架中,显然是不正确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破除了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各样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同时又抵制了偏离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走老路走新路,不走邪路走正路”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现在,要想回应质疑,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进一步深入结合。我们过去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之所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和失误,就在于我们有时候往往把两者机械地结合在一起,而没有考虑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我们要从物理结合走到化学结合,同时还要从化学结合进一步上升到生物学的结合,不断地变化发展,不断使之发展完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进一步深入结合,最要害的就是要不断地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践融为一体,使之不断地进化发展完善。
那么有人要问了,到底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呢?我认为大致来说,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发展,一个是公正。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的弊病是什么呢?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不能够容纳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要不断实现自身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所以社会主义是治疗资本主义弊病的生产良方。同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不能够解决人被异化的问题,人被异化成了物的附属物,而不是让生产服务于人,这个就是公正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献里面对资本主义状态下的种种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激励的批判。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是发展,二是公正。邓小平同志讲,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慢了也不是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可以说,不公正不是社会主义,不能把公正的状态保持下去,不断趋向于更加公正的社会理想,也不是社会主义。
从这些原则出发,我们来看“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大致可以总结为:一是生产发展,二是生活富裕,三是精神富足。主要解决的是发展问题,近代以来的中国可以说是穷怕了,苦怕了,我们迫切需要发展起来。所以,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领导人对于发展中国的迫切性,今天我们已经切身感受不到,但是从一些文献上,从一些纪录片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在当时那样一种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中国人民为了发展可以说是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心血和汗水,这个目标就是要小康。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要实现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精神的富足。所以邓小平同志讲,什么是小康呢?通俗的说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这就是一个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从本质上最初来说是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它提供的一个发展的愿景,描绘的是发展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所要达到目标是什么呢?它既有发展的内容,比如,全面深化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发展的内容。没有全面深化改革,没有对各种体制机制弊病的破除,没有对利益固化藩篱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就不可能达到,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获得更加坚实厚重的基础。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又有公正的内容,比如它强调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要释放社会创造活力,这就是从公正的角度来进一步提升提高每个人成长、成功、创业、创新的机率,提高大家成长、成功、成才的概率,扩大这种范围,充分释放社会各方面的活力,这是全面深化改革。
那么全面依法治国呢?它的目标两个,也是为了保障发展、保障公正。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发展主要体现在它对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的法治保障上,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现代国家本质上是法治国家。没有法治,我们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没有法治我们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国家,所以法治是保障发展的。同时,法治又是调节利益的,它调节各种各样的公权力,规范和约束各种各样的公权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治也是公平正义的最大保证。所以法治问题既有发展的内容,也有公正的内容。
那么,全面从严治党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好,全面依法治国也好,全面深化改革也好,都离不开一个推动力量,离不开一个政治保障,这个保障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推动发展、保障公正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全面从严治党”是发展和公正的政治保证。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契机或者中国的政治契机,为什么这么说?在世界范围来看,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在经历了如此大的社会变迁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健康向上、昂扬奋发的发展热情和发展激情,这是没有过的。所以,很多外国人不理解,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有这样大的发展热情,这当然要从我们的体制机制,要从我们的理想信念,要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个角度去理解,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壮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保障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政党,因此它要保证发展的公正状态。偏离了公正状态,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治国理政将会遭遇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组织性、纪律性和群众性最强的政党,它对于公正方面也倾注了极大的关注。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崭新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这个判断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就提不出来的。小康社会是共产党人基于发展的态势和愿景而提出来的,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定的发展态度,我们就不可能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有全面依法治国。没有强大自我约束和自我革新的期待和要求,我们就不可能有全面从严治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比较好的能够把发展和公正融合在一起,从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政党。
从理论演化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是理论指导下的现实展开;另一方面,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总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螺旋式前进的基本路径和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限定的定论,它只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不断地进一步融合化合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战略就是“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布局。
总书记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他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我认为“四个全面”就是当前最响亮而明确的回答。“四个全面”的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格局。之前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局,会讲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格局,但是“四个全面”的提出就深化了、进一步覆盖了“五位一体”,所以“四个全面”现在成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宏大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上,我们实现了对过去“五位一体”的超越和拔高。
第二,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过去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讲什么比较多呢?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讲,但是我们既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讲法治,同时讲改革,同时讲从严治党,所以既有发展的动力还有发展的保障。这样就实现了发展动力上的升级换代。第三,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过去我们并不是很清楚,1992年,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30年的时间,从1992年算起大约就在2020年前后,因此当前和未来几年间,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面临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靠什么?当然要靠我们的体制机制,要靠我们的制度模式,要靠改革,要靠法治。从这个意义上讲,“四个全面”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未来一个阶段的追求和定位。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同欧美一些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我国发展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那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深入持续地思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结合就是“四个全面”。
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那么怎么写?蓝图是什么?我认为“四个全面”就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宏伟蓝图。
四、“四个全面”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作为一名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国家领导人,总书记对于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刻体察。在就任总书记之后第一次公开露面的中外记者会上,他就说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暖人肺腑的话。他还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
同时,他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专访的时候还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些都可以看出,他一直在思考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一)人民群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人民群众目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人民群众的阶层结构出现新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广大群众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若干不同层次的群体。
不同社会群体从市场经济中得到的利益的差异、获取利益的途径与方式的差异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利益发展在多种利益分配方式下呈现出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不仅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而且各阶层身份认同感在逐步出现,不同阶层心理和情感隔阂在加剧,如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等。各阶层利益有开始固化的趋势,这种固化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尖锐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第二,人民群众的交往交流方式出现新变化。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可以方便地获取和迅即地传播。在网络中,空间消失了,边界不复存在了,地位、身份、层级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无论是最高决策者还是社会普通群众,都可以无障碍地出现在同一个平台中,这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扩展了政治参与渠道。同时,这种广泛的参与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群众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赞同者与支持者,形成看似虚拟但又能实实在在在政治发展中起作用的组织与团体,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及政治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这样相应的社会状态下,党能否及时、公正、客观地回应就显得更迫切、更突出了。如果对此不能作出积极有效的回应,会使本来没有事的地方发生事情,会使小问题衍生成大问题。
第三,人民群众价值观念出现新变化。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变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了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存,这是社会历史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
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同时产生了社会价值的失范,对人们价值观的统合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社会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这些不仅意味着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甚至会带来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和行为的失范,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由此带来的,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新变化:
一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从一致到多样。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以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为特征的利益关系,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利益的一致性逐渐转变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具体利益的多元化。
二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接纽带发生了变化,从政治整合到社会整合。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以政治目标和政治利益为核心、以政治关系和思想意识形态整合为纽带;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联系逐渐转变为以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以党对社会的利益整合为纽带。
三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发生改了变化,从刚性到弹性。以往是以计划和命令为主的、封闭型的、具有刚性特点的行政型联系渠道;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转变为市场和利益为导向的、开放型的、具有弹性特点的社会型联系渠道。
四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变化,从单向到互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群之间是带有“权威与服从”型特点的单向作用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为“共生与互动”型双向作用机制。党群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的新变化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服务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以上这些新变化就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新要求,现在人民群众有哪些新期待与新要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人民群众既要生存,又要发展。过去我们讲生存比较多,而生存之后最迫切的问题是发展。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之后,那么更高层次的需求会自动地涌现出来。
第二,人民群众既要表达,又要参与。表达是一种情绪和愿望要求的表示展现,但是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要把这种表达变成一种身体力行的参与行为,不管是政治参与、经济参与,还是社会参与,包括文化参与,而这些方面就给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第三,人民群众既要权益,又要权利。权益是一种满足意义上的权益,具有相当的被动的含义,但是权利是一种能动的概念,人民群众不但要享受权益而且还要拥有和使用权利。
第四,人民群众既要温饱,又要环保。温饱是初级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要求都大体上得到了满足。满足之后呢,还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这些方面就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环保的要求。总书记非常敏锐,也非常能够懂得老百姓的心理,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
这就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如何在一个变化的背景下,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转化成党和政府的所作所为呢?我认为这就得靠“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恰恰是在一个变化了的背景下,针对满足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采取的所作所为的大手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就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人民期盼有更满意的收入,就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税收的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内容;人民期盼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就把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全面医保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等等。
全面深化改革,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条件。
为了激发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活力,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权思想和“官本位”现象,强调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为了激发人民群众的干事创业活力,强调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等。
全面依法治国是什么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保障的,怎么样保障?四中全会《决定》里面讲,“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就突出了法治的保障作用。
有专家学者在解读四中全会《决定》的时候,讲到了这样一个现象,说“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社会成员遵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部分人只是一味信钱、信权、信访、信闹、信关系,就是不信法。”
什么样的人信钱了?当然是有钱的人信钱;什么样的人信权,有权力的人信权;什么样的人信访、信闹、信关系呢?那就是社会上一部分既无权又无钱的人,只好通过信访、信闹、信关系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有钱的人相信钱,有权的人相信权力的力量,有钱的人相信金钱的力量,无钱无权的人相信闹腾的力量,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种美好生活怎么能够得到保障呢?显然是不行。所以,全面依法治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框定一个基本的法治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有权也不要任性,有钱也不要趾高气扬,无钱无权也能得到保障,而不需要低下的胡闹。只有这样,一个社会的良性的秩序才能建立起来,大家的美好生活才能有一个非常可靠的保障。
那么,全面从严治党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是要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依靠。什么依靠?我们知道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和巩固,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从上到下的一个视角。那么从下到上来说呢?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落实和推进还必须要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力量,所以共产党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向往一个最可靠的依靠。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觉我们党靠得住?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迈出了重要步伐,拿出了关键的举措,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比如,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反映强烈的情况,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目标;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针对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对腐败现象反映强烈的情况,把“打老虎”、“拍苍蝇”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重拳出击,等等。
人心是最稳固的江山,人心来自何处?来自于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方针认同理解,来自于对党的执政绩效的褒扬赞誉,来自于对党的工作作风的体验感悟。所以,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让人民群众有想头、盼头、干头。这就是“四个全面”给我们传递出来的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从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角度看,“四个全面”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
五、“四个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认识 2013年6月18日,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这句话讲得很深刻,表现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这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具有非常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2013年7月11日,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向人民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怎样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个沉甸甸的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如果说实现现代化、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小学毕业的“小升初”考试的话,那么,“四个全面”大约相当于二年级升三年级的升级考试。
可以把“四个全面”比喻为四张卷子:
“小康”卷,难点在于均衡。区域、城乡、群体的均衡。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平均数不难,大多数难。
“改革”卷,难点在于落实。啃硬骨头,涉险滩,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动谁的奶酪谁都不高兴。
“法治”卷,难点在于建制。建章立制,把法治改革的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法治运行实践。
“党建”卷,难点在于约束。自我约束,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自我手术,其间的痛苦,外人难以想象。
所以,难点中的难点就在于这四张卷子都要取得优秀的成绩,这是一个只有一位学生的班级,这是一个完全靠自己督促自己进行学习的过程,这是一场无人监考的考试。
5.工作思路好 篇五
文章简介:文章标题:2009年三农工作总结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区今年的“三农”工作情况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09年工作情况一农村经济日益繁荣。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传统农业逐步退出我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我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文章标题:2009年三农工作总结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区今年的“三农”工作情况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农村经济日益繁荣。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传统农业逐步退出我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我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农村经济较快速度增长。今年预计可实现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同比增长3.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7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工资性收入4419元,同比增长32.2%,占可支配收入的46%,农业农村经济日趋繁荣。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水利建设卓有成效。去冬今春,全区共多渠道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3亿元,启动并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建设工程项目10个,区级重点工程4个,全区千亩以上堤垸基本达到了50—100年一遇的标准,基本实现旱涝无忧。今年我区再次夺得全市“芙蓉杯”水利竞赛一等奖。二是农村公路建设成绩斐然。今年新建了自安到大明大道、长青路到大明两条交通次干道,同时硬化村级公路10多公里。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通车里程已接近200公里,提前三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三是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加大了保护森林资源力度,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打造宜居城区。全年投入建设资金1100万元建设太阳山森林公园二期工程,修建公园车行游道、步行游道和观景凉亭,在公园入口广场改造和种植桂花树。在辖区内各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补植造林300亩;绿化村级公路4公里。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我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大明示范村打造。一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南山乳业、地宝龙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大明村在原有43家企业进驻并发展的基础上,新引进长沙永利纸品等5家企业。沿大明大道形成中小型工业产业带。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今年新建了自安到大明、长青路到大明两条交通次干道,同时硬化村级公路10多公里。加大了污水处理力度,投资1000万元在大明大道南侧修建污水处理站;加强了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农电改造基本完成。三是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以“三改三整一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全面展开,完成改水改厕280户,新建垃圾围子36个,建成农民公园1个,一个环境美、产业强、风尚好、农民富的现代化新村庄初具雏形。四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三防”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水利防汛实现了不溃垸垮堤,不死一人的工作目标。今年8月,我区遭受了特大干旱的侵袭,导致4.2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农民出现饮水困难。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区委政府以人为本,及时定点送水,发放防暑药品,科学调度用水,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建设和设施建设,今年全区未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事故。健全专业防疫队伍和快速反应体系,狠抓源头治理,有效控制了各类疫情。二是农村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一费制”全免落实,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干部实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机制和积分管理制,激发了农村工作活力
二、明年工作思路
明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实力更强,生态环境更优,人民生活更富”的奋斗目标,以推进城市化为契机,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重点,完善两大改革,培育三大产业,健全四大体系,强化五大措施,实现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突出一个重点。抓住农村城市化这一契机,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对接。
2、完善两大改革。一是完善农口系统内部改革,包括全区水管体制改革、兽医体制改革以及农村合作经济体制改革等。二是农村拆迁安置政策的改革;由于农村城市化的加快,许多农民在逐步转化为市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失地农民要逐步依法纳入社会保障。
3、培育三大产业。一是培育休闲产业,要根据全区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把现有的休闲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包装对外宣传,做大做强做出品味;二是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支持和扶持南山乳业、金霞粮油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和发展,鼓励各种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落户我区;三是培育民族湘绣业。
4、健全四大体系。一是健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体系;防汛抗旱、动物防疫、森林防火要做好防治预案,加强值班制度的落实,同时要逐步实施农业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对农民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使农民逐步过渡到市民;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农民的生活有基本保障;四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严禁使用违禁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
5、强化五大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领导的重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财政资金要适当倾斜于农村,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补贴到位;三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大农村水电路通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现与城市基本对接步伐。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实现全区防洪圈的合拢;四是强化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建设;继续加强生态圈的建设,巩固现有生态圈建设成果;加强对森林资源和公益林的保护,严厉打击滥伐滥盗行为。五是强化为农服务意识;要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树立勤政廉政的为民形象;要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工作,政策在一线落实,问 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
6.民政工作2012年工作思路 篇六
2010年我镇民政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镇党委、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全面提供社会救助水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对调查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给予取消,对符合条件的应保尽保。做好城乡低保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确保低保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
二、对来民政所申报大病救助的困难群众热情接待,细心解释上级民政部门对大病救助的政策,及时呈送县民政局审批,足额发放救助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
三、进一步加强优抚对象工作,依法落实优抚政策,保证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及时足额发放,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问题,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全面掌握优抚对象的思想动态,做好优抚对象稳控工作。
四、深入调查,对“两老”离任及精减退职人员的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对符合政策的“两老”离任干部有条件时及
时呈报县局审批,并按时足额发放“两老”及精简人员的生活补助金。
7.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 篇七
20x年,我市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前景不容乐观,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将不断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和工作任务估计要比今年更加繁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二是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市已有历届结转的新成长的劳动力5万人,当年新成长的初高中毕业生预计达到3万人左右,加上扩招毕业后的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就业的2万人,20xx年将达到10万人。
三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和规模加大。20xx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万人,20xx年的目标是规模不减,质量提高。就全国而言,目前各地都在实行农村劳务经济,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劳务输出。而全国使用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份额却没有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还是那么一块市场,谁出得快,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主动权。从我市情况看,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起步不是很早,品牌特色不多,劳务输出工作的任务仍然很重。
四是吸纳劳动力的渠道不宽。随着国有经济的退出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的进行,国有企业的数量不但明显减少,而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相当低,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第三产业和社区就业虽然发展较快,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8万余个,但与实际需要近30万人就业相比,差距很大。此外,从前几年情况看,用人单位大都招用的是临时工、季节工、很多被招用的人员工作很不稳定,往往是春天上岗,冬季下岗,第二年仍然需要再就业安置,这无形中又增加了需要安置就业人员的总量和人数。
二、就业再就业的总体思路
以落实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为指针,以完善社会保障试点为契机,以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为核心,坚持全市就业一盘棋的思想,调动各个部门及全社会参与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开展就业服务和大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三、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
1、建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适应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长期性和艰巨性的需要,20xx年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长效机制和管理体系。
重点是建立三个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劳动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目标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工作目标任务。明年主要抓好两项工作:第一精选。即对原有的目标责任单位进行严格筛选,剔除个别效益不好,没有开发潜力的单位和部门,保证岗位开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扩面。就是把再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中省直企业和大的民营企业集团纳入到目标管理范围,增加岗位开发的外延和容量。二是建立长春市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管理体系,就是在保证企业充分用人自主权的基础上,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要求所有用人单位在招工用人之前必须到劳动就业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所需招用人员原则上必须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收。对各类企业新招收的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用工手续。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就业的宏观调控,掌握全市用工需求情况,又有利于搞好用工岗位的匹配。
三是建立和完善就业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考核体系。针对前几年的工作情况,重点是建立两级督查,三级检查的双重考核体系。两级督查就是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任务指标列入市和各县市区两级政府督查工作范围,每半年组织力量进行一次督查。三级检查就是市劳动部门对县市区劳动部门以及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县市区劳动部门和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对所辖街道社区和所属企业进行检查,通过督查检查,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拓宽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的领域和渠道。争取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在四个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民营企业岗位开发有新的进展。从统计资料看,我市目前共有民营企24.8万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今后要在民营企业开发岗位3.5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万人,并以批量开发、规模就业为重要工作方式,争取在招工用人较多的民营企业中建立起就业基地,由劳动局授牌,并逐年发展扩大。二是在社区开发就业岗位有新的进展。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社区服务网点8219个,大约还有150多个社区服务工作处于空白状态,社区就业的潜力也很大,重点要在加强网点建设上下功夫,变一人自谋职业为合伙或联合就业,全年争取新建社区网点100个,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社区竞赛活动,力争开发就业岗位达到2.2万个,力争解决1.8万人的就业问题。三是在自谋职业开发岗位有新的.进展。要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拉动,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推动自谋职业的全面开展。通过小额贷款等政策的扶持,力争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四是在新建项目上跟进,目前,我们正在和市发改委、各开发区联系,掌握明年新建大项目的规模、选址、用工数量,在项目开工时及时跟进,为项目提供就业服务利用新项目开发岗位。通过落实以上四项措施,真正发挥小企业大就业、小社区大就业、小额贷款大效果的作用。
3、进一步做好“4050”人员的再就业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4050”人员的人数估计还会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因此,还要把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办好绿色通道,落实好工作目标。
并争取在三个方面有所改进:
一是在帮扶的范围上有所改进。要在普遍解决好“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夫妻双方失业、一户两代人失业、单亲扶养子女失业人员这三类就业困难家庭身上,摸清底数,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争取取得一定成效。
二是在就业岗位开发的方式上有所改进。认真选择“4050”人员规模就业的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办法,举办“4050”项目招投标活动,依靠能力,抓好项目,扩大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作用。
三是在就业安置范围上有所改进。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社区公益性岗位、大专院校和医院等使用的后勤服务性辅助岗位出现空缺和新增岗位,实行用人申报制度,确保就业困难群体优先。
4、建立失业人员接收、管理、服务和促进再就业的配套工作机制。随着我市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的进展。估计将有11.8万名下岗职工转为失业人员。就业服务部门承担的接收、管理、服务和促进再就业的工作任务将变得异常繁重。为做好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建立一个体系,搞好两个结合,落实三方责任,调动四个积极性。建立一个体系,就是建立街道对失业职工一体化管理体系。凡是失业职工必须统一纳入街道进行登记,使每个街道都能及时掌握本辖区内的失业人员情况,分别登记造册,分类管理,统一登录微机,形成一个集中统一管理的体系。搞好两个结合就是把失业登记同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把档案代理同职业介绍工作结合起来,把失业登记、档案代理同求职登记和推荐介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落实三方责任,就是落实好企业、就业服务部门和社会的责任。企业在下岗职工转为失业职工之前必须向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宣传好失业职工的有关管理办法和办理失业登记的有关工作程序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并统一到就业服务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和代理档案的手续。就业服务部门在办理失业职工失业登记手续的同时,搞好全方位的配套服务;社会各界要把做好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注入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大力开发和提供社会用工岗位,扩大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安置能力。调动四个积极性,就是调动失业人员自主择业的积极性,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做好失业人员管理和促进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就业服务机构宏观调控和典型示范的积极性、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
5、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基础工作,完善整体功能,突出市场作用。实现职业介绍一体化、信息使用一网通,就业服务一站式的工作方式。
一是以人力资源市场三化建设工作为统领,以新三化建设为目标,解决好城区市场建设面积和市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实现劳动力市场向人力资源市场的转型,20xx年底,要达到和超过国家要求的标准,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基础平台;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措施是以市场职介工作双轨制和“五化”为基础,以承诺服务为手段,通过联动活动,拉动县区,搞活市场,要争取做到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每半月组织一次小型交流会活动,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举办一次小型交流会活动,每月统一参加一次全市联动交流会活动。使全市各级各类人力资源市场都能发挥作用,有所作为。
三是进一步加强岗位银行和人力资源库建设。通过落实目标责任制方式,全年岗位银行存储用人信息达到4万个,网上求职登记3万人,通过整合资源,使全市的信息岗位融为一体,一点登录、多点查询,信息共享。四是加强街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通过开展规范建设和争创双最佳活动,充分发挥街镇和社区在失业人员管理、就业服务和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6、进一步搞好职业介绍工作。实现职介工作的三个转变,由过去的下岗失业人员自己找工作,为职业介绍机构帮助找工作的转变;由过去守门等客为职业介绍机构请他们上门为其开展就业服务的转变;由过去部门单独行动为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联合行动的转变,推动全市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20xx年我们要利用全市的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坚持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要以开展高层次人力资源职业介绍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人力资源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的业务空间,努力开展全市各类人员广范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
7、建立完善的就业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
20xx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的重点要以确定规范劳动关系为中心,全面理顺就业再就业工作。长春市劳动保障系统要联合行动,包括仲裁、监察、工资、就业、养老、医疗等部门,出台长春市就业备案和就业登记规定,将如何确立劳动关系,如何发挥政府调控就业整体功能,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统一劳动用工备案手续等方面做出统一的规定,要在《行政许可法》的框架内,突破原有的就业模式限制,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体系,形成全市统一的劳动关系和录用手续,从而保证政府管理就业的实际效果,真正掌握我市的就业状况。将隐性就业显性化,完善社会保险关系,提升就业部门的管理作用。
8、开展全市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百家社区就业重点联系城市工作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结合我市社区工作实际,按照信用社区的基本条件和申报程序,确定社区评价个人信用的基本标准,在每个城区选取2—3个社区作为试点,为符合信用社区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办理小额贷款等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将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社区竞赛活动作为开展信用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将竞赛范围由五城区扩大到五县区,通过此项活动,推动其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细化奖惩标准,完善考核体系,与市财政、民政等部门加强合作,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注重活动质量。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力争在20xx年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扩大信用社区的覆盖面。
9、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扩张规模、提高素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一是以完善工作体系,明确工作任务为重点,全面建立有职有责的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要落实人员
8.社区工作科工作思路和打算 篇八
XXXX在街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抓社区建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和社区基础建设,全面落实上级部门及办事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质量
1、抓好科室干部队伍。从学习、教育入手,提高政治素质及工作服务能力,把 个社区划分 个联系片,科室干部要经常深入到所负责的联系片中,与社区主任互通情况和信息,并针对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提供服务,对不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设性意见。同时,把科室的工作目标量化分解到每个干部中,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分工不分家,进一步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抓好居委会队伍建设。目前,社区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社区队伍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今年我们要与其他有关科室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继续加大对社区主任培训力度,强化培训内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相关的政策、业务知识和兄弟街道好的典型及经验,进一步提升社区主任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思想理念,努力做到四个提高:一是提高组织能力,动员社区成员参加社区活动,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社区的亲和力;二是提高协调能力,注意协调社区成员之间、成员与窗口单位等方面的关系,形成和睦相处的氛围;三是提高办事能力,努力为社区居民办实事,特别是照顾困难群众方面尽心尽力,使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四是提高宣传能力,通过各种途径使社区成员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与要求,使社区居民自觉投入到争创文明社区、文明市民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社区文明程度,在社区内形成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建设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创造条件。
二、完成社区规划调整,整合社区资源,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工作 首先我们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坚持“为民、便民”的工作思路,合理布局,制定科学、完善的社区区域调整方案,并在 年社区办公用房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服务项目,加大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力度,将居委会配套设施建设用足、用好、用活。
年是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之年,我们依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本街实际,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同时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协商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通过自荐、居民推荐,组织考查等程序,选举出一批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奉献精神、居民群众喜爱的社区干部,配备出一批高素质的社区居委会队伍,为全街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工作职责、考核制度、财务制度等,使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三、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按照区民政局的工作要求,更好的落实低保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要及时审查上报,充分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做好“低保”核查和注销户的思想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开展低保主任业务培训,做好档案的管理。此外,进一步实施低保和再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岗前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再就业技能和知识,充分利用社区劳动就业服务站和协管员服务机制,采集用工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想方设法让失业人员有活干、有事做、有一定经济收入,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维护辖区稳定。
四、做好全面高标准创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的中期推动工作 为了高标准完成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的任务,结合我街实际情况,在总结我街残疾人工作的优势的同时,查找残疾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标准,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
以社区资源整合为契机,在有条件的居委会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化康复服务体系,为每一名持证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并根据需要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让残疾人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康复训练与指导,充分体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打造东新残疾人工作品牌。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建立健全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网络,街残联与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联合开设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加大对残疾人的培训力度,大力安排残疾人社区公益性岗位,推动残疾人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努力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基本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享有就业机会,同等拥有就业岗位”的目标。以社区残协为载体,不断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搞书画展、文艺汇演、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更多残疾人参加,使残疾人走出来、动起来、笑起来、在新的一年中还要进一步做好双拥、老龄、殡葬、民族宗教、老人院、社区服务中心及上级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