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erver 2008 第二单元测试题(共8篇)
1.Windows Server 2008 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一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小雨和小强是好朋友,期中考试时,小强有一道题不会做,而小雨会。作为好朋友的小雨应该(B)
①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给小强传个纸条告诉他 ②好朋友也应该讲究原则,这是考试,不能帮他作弊 ③考试后再帮助小强讲解难题
④故意告诉他,自己也不会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子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住进学校的集体宿舍后,子晴得到朋友们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觉得他人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久而久之,朋友们渐渐疏远了她。材料启示我们(B)A.竞争会伤害友谊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要学习帮助对方 C.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D.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B)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 B.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 C.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 D.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
4、友谊就像零存整取的银行存折,若你平时不补充情感进去,一旦需要朋友的支援来渡过难关时,才发现存单上一片空白。这句话告诉我们(C)A.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伤害
B.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C.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处理冲突 D.呵护友谊,需要给对方一些空间
5、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就“网络交往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于同学的不同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D)A.小军:虚拟世界的交往都是骗人的,不要相信任何人 B.小红:网络交往十分便利,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C.小刚:网络交往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应拒绝网络交往 D.小芳:网络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6、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网友在网上可能表现得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他或许出于真心,也可能故意伪装起来以骗取我们的信任,因此,我们必须(A)①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②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③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④不要对网友说任何实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嗷嗷待哺的婴儿主要是与妈妈交流,蹒跚学步的孩子主要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步跑跳自如,咿呀学语的幼儿开始与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嬉戏……上述现象(A)①说明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会逐步扩展 ②启示我们积极交往,不断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 ③说明了扩大交往范围,越快越好 ④说明了人们都会交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这一名言告诉我们(C)A.只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需要友谊
B.建立友谊必须坚持原则
C.友谊能给人带来欢乐,能帮人排除忧愁
D.友谊建立的基础是相互帮助和相互关心
9、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这句话启示我们(D)A.选择友谊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 B.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交友要掌握必要的艺术和方法
D.真正的友谊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10、被称为个人电脑软件之父的比尔·盖茨,在中学时结识了比他高两个年级的保罗·艾伦,两人很快成为朋友,他们一起钻研计算机技术,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说明(B)A.友谊能调节情感
B.友谊给人智慧和力量
C.友谊给人以朋友
D.友谊是相互理解的
11、我们都想成为受欢迎的人,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征是(C)A.无原则地宽容他人
B.成绩优秀,考上名牌学校 C.真诚、友好、善良,沟通能力强
D.善于推卸责任
12、友谊是乐曲中最动听的乐章,友谊是画面中最美妙的色彩,友谊是诗篇中画龙点睛之笔。下列对交友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D)A.交友是一个平等分享的过程,给予与分担是双向的
B.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或者人物的变化,友谊也会发生变化
C.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增强性别意识,少与或不与异性同学交往
13、七年级(5)班在班会上讨论怎样与新朋友结伴成长时,有下列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C)A.朋友之间应亲密无比,不分彼此 B.能在朋友需要时为他两肋插刀
C.朋友之间应彼此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D.学习一定要比朋友好,才能帮助朋友进步
14、小丽和小美是同班的好朋友,期末考试的考场上,小丽顺利地答完了试卷,正要交卷时,忽然看见小美微微举起左手晃动了一下,小丽立刻神会,想在这关键时刻帮助朋友一把,赶紧把第五大题的答案抄在纸上,趁老师扭身时把纸条递给小美。小丽的行为(B)A.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小美是她的朋友
B.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坚持原则,其行为是对友谊的曲解 C.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被老师处罚,使自己受到牵连,不值得 D.是正确的,因为不这样就有可能失去一位朋友
15、莉莉性格内向,不爱说笑,学习成绩较差。而她的同桌玲玲却是一个开朗大方、善于交际的人,学习成绩优秀。你认为莉莉应该。(A)
A.主动和玲玲在一起,学习玲玲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B.等玲玲主动来与自己交朋友 C.不允许玲玲在自己面前说笑
D.不理睬玲玲,因为性格不合,学习成绩相差太大
16、《诗经》中“谦谦君子,赐我百朋”的含义是(C)A.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谦虚的是君子,骄傲的是小人
C.真心诚意、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
D.谦虚的君子要求百姓广交朋友
17、朋友之间难免会有一些摩擦,但只要小心呵护,定能让友谊之树常青。下列呵护友谊的做法中正确的是(B)A.绝对不与朋友发生矛盾
B.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C.被朋友伤害一定要结束友谊
D.把朋友的利益放在首位
18、下列做法能体现同学间真正友谊的是(B)①同学病了,主动帮他补习功课 ②同学被打时,“拔刀相助” ③演讲比赛时,多给自己班同学打分 ④对同学的错误给予诚恳批评,并帮助其尽快改正 ⑤发生矛盾后,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9、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B)①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污染你的精神世界 ②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③网络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杜绝接触网络 ④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20、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加,网络因其快捷方便成为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对于自控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网络中的暴力、色情等信息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D)A.中学生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可能多上网
B.中学生有自我保护能力,不会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C.中学生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拒绝上网
D.中学生要提高自控力,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21、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然而,“摇一摇”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由此我们要(D)①满足好奇心理,广泛结交朋友 ②做好信息管理,保护好个人隐私 ③设置验证信息,审慎添加好友 ④不轻易接受搭讪,谨防上当受骗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漫画警示我们要
(C)
A.合理上网,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不要沉迷网络 B.网络太虚假,应远离网络
C.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网络 D.网络上的交往,有百害而无一利
23、“这里有鲜花,也有陷阱;这里有小白兔,也有大灰狼。”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网上交往
(C)①具有虚拟特点
②能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
③既有利也有弊
④需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取得成绩时,朋友和你一起分享;遇到苦难时,朋友给予你力量。这表明
(A)①友谊让我们分享生活共同面对困难
②朋友的理解让我们得到精神满足
③所有期待都可以在友谊中得到满足
④身边的朋友都能促使我们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现在网络交往中,有很多人为了防止隐私泄露都会提供虚假信息,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A)A.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B.提供虚假信息,以免泄露个人隐私 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两位朋友一起穿越沙漠,在旅途中他们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位朋友打了另一位朋友一记耳光。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就在地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耳光。”然后他们又接着赶路,直到看见一片绿洲,他们决定停下来洗个澡。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陷进泥潭中差点淹死,是他的朋友救了他,当他从死亡的边缘挣扎过来时,他拿了一把小剑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打了朋友又救了朋友的这个人就问他:“我伤害了你以后,你写在沙地上,而现在我救了你,你却刻在石头上,为什么?”
材料二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1)阅读材料一,你能猜出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是怎么说的吗?(6分)
(2)两则材料反映呵护友谊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答案】(1)你伤害了我,我把它写在沙地上,风一吹,就没了。你帮助了我,我把它刻在石头上,要永远铭记在心。
(2)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给对方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2、材料一:有一首歌唱道:“就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就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材料二:阳阳和雪雪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阳阳拿雪雪个子矮开玩笑,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雪雪很伤心。但雪雪没有当面指责阳阳,而是用写信的方式告诉阳阳自己的感受,在信的末尾,雪雪还表示自己会忘记不开心的事,希望今后两人仍然是好朋友。阳阳见信后,知道自己错了,主动向雪雪道歉,两人和好如初。(1)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友谊?(8分)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建立友谊的方法:a.面带微笑;b.记住对方的名字;c.真诚夸赞;d.寻找共同之处;e.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f.保持好奇心。
(2)当冲突发生时,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5分)①保持冷静;②坦诚交流不回避;③及时处理;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⑤换位思考。
(3)为了呵护友谊,我们该怎样做?(4分)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10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普希金说:“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材料二 《圣经》中有许多交友的警言,如“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仿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罗网里”;“与智慧人同行,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清末名人曾国藩说过:“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1)结合材料一,说明友谊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6分)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材料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4分)要慎交友。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9分)自从学会了上网,中学生琪琪就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她在学校QQ群里,和同学们畅谈各种有趣的话题,请教学习难题,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网络的世界中,她感到很开心。慢慢地,她不满足于只在学校QQ群里交友,她进入各种聊天群,广泛地结交社会上的朋友,还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给陌生的网友。(1)琪琪的网络交往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4分)琪琪在学校QQ群里向同学请教学习难题,畅谈各种有趣的话题,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的做法是正确的。
(2)琪琪的网络交往中,哪些做法是错误的?说出你的理由。(5分)①广泛地结交社会上的朋友是错误的。作为中学生,这样做容易误入歧途,我们交友要学会选择。②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给陌生网友是错误的,这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行为。
2.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二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倔( )强 诅咒( ) 玷( )污 皎洁( )
ào( )恼 chú( )形 贪lán( ) 抢jié( )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
A.洗濯 玷污 仙露琼浆 绝处逢身
B.稀疏 雏形 头晕目眩 回味无穷
C.嬉戏 厄运 心旷神怡 异国他乡
D.固执 懊恼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3.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4分)
(1)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
(2)一生平庸,没有成就。 ( )
(3)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 ( )
(4)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 )
4、修改病句(2分)
①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②放学回家后,他放下自己的书包就来到自来水前洗自己的手。
5、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答题(3分)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
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7、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语文题难住了。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语文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不超过40字,3分)
吴明说:
8、请为下面一首题为“门”的小诗补足诗句。(2分)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二、诗词文言文
阅读《论语》十则,完成9题。(15分)
9.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 )(2分)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厌 C.默而识之 D.温故而知新
10、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填字母)(5分)
A.学而不厌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温故而知新
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F.学而不思则罔
①“ ”,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
②毛泽东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对人家“ ”,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③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 ”,这话一点也不假。
④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 ”
1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不亦悦乎
(2)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1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1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3分)
(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
答: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
答:
(3)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
答:
三阅读理解
(一)(18分)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晨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介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就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女儿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毕业前,我写信告诉母亲我有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
“那破玩意儿我再给你买一打。”我当然没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能珍惜。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
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刀子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不过这是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倾诉感动》)
14.用三句10字以内的话概括文中的“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3分)
① ② ③
15.这三件事都寄予了母亲不同的厚望,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第三件事是希望我幸福。(4分)
16.文中一段交待“背景”的文字
是: 。(2分)
17.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①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②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18.文中的“我”决定将这三件事的真相永远不告诉母亲的内在原因是:(2分)
19.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3分)
(二)(15分)
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张纸,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上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这个占地2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道;“老师,谢谢您!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0.一篇文章的题目,应该简要鲜明的点出文章主要内容。请你为这篇选文加一个标题。(2分)
21.克利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这个评价?请说明理由。(4分)
22.蒙迪的父亲对他说:“你得慎重一些。”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呢?仔细阅读父亲说的全部话,反复品味其中的含义,你就会理解父亲的用心了。(3分)
23.许多年以后,蒙迪是否完全实现了他在作业中的构想?你对这一事实有什么看法?(3分)
3.初三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三
(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3分)
(1)孔乙己立刻显出tuí tán溃 )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2)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duàn bì cán yuán( )。
(3)他老是吮吸着,jǔ jué( )着那只小驯鹿的碎骨头。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
A、孱水 青筋 门槛 B、一气呵成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
C、逮住 胚子 伶利 D、海市蜃楼 跟跟跄跄 吹毛求疵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君子固穷(君子能够安于穷困)间或(偶然,有时候)
B、荣膺(光荣地获得) 斯文(文雅) 腻歪(厌恶,厌烦)
C、无精打采(不高兴,不振作)异想天开(想法离奇,不切实际)惦记(心里老想着)D、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 f岩(高而险的山岩) 纯粹(纯洁的,精华的部分)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5、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志效尤。
6、下列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 ( ) (3分)
A、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呐喊》――《孔乙己》
B、刘绍棠――中国现代作家――《蒲柳人家》
C、契诃夫――俄国作家――《契诃夫小说选》――《变色龙》
D、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热爱生命》
7、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分)
国 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国 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
中 国28,000,00030,000,000日 本1,850,000672,000
苏 联13,700,00013,000,000德 国3,500,0001,600,000
南斯拉夫300,0001,200,000意大利77,500153,000
(1)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8-18题(22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8、“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而又“穿长衫”说明孔乙己 ,句中的“惟一”不能去掉,它突出了孔乙己的。(3分)
9、“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这句话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说明他。(2分)
10、作者介绍孔乙己姓名的来历,是为了说明。(1分)
11、最能表现孔乙己性格特征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1分)
12、“偷”和“窃”是一对同义词,它们语体色彩的差别在于,前者是 ,后者是 ,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表明了孔乙己、 的迂腐性格。(4分)
13、文中加点的“排”字能否换为“拿”或“掏”?为什么?(3分)
答: 。
14、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性格特点?(2分)
答: 。
15、本语段运用哪些方法刻画人物反映其性格?(2分)
答: 。
16、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用意是什么?(1分)
答: 。
17、“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在原小说中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
18、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是什么态度?(1分)
答: 。
(二)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13分)
戏如人生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
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问道:“您看到什么?”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蓄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
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还重。
19、老人为什么自称是个“缺德鬼”?这表现了老人什么性格?(4分)
①老人自称“缺德鬼”,是因为 。(不超过15个字)
②这表现了老人 的性格特征 。(不超过8个字)
20、老人说“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4分)
①他感到“非常过瘾”的是 (不超过18个字)
②他“感慨万千”的是 。(不超过70个字)
21、通观全文,作者写“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二项是( )(2分)
A、“人生如戏”表现了中国人乐观开朗的一面。
B、本文表现了希望民族奋进,渴望民族振兴的拳拳之心。
C、“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
D、本文精心剪裁,刻意取舍,产生了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艺术效果。
E、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我与老人的对比,我对老人前后感觉的对比等。
(三)阅读下文,完成23―题。(10分)
一只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贝壳多么漂亮!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23、珍珠的形成过程给这只贝带来了什么?(2分)
起初是 。
后来是 。
24、“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为什么“可怜”,又为什么“可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结尾处,“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它”指代什么?孩子们为什么“重新”去找“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从珍珠的形成过程中,你会得到哪些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7、梦是睡眠时体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影像活动。人们常常做梦,有美梦,也有噩梦;有完整的梦,也有支离破碎的梦……人们也常常用梦比喻虚幻或者希望,如梦幻、梦想等等。
请以“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参考答案
一、1、颓唐 断壁残垣 咀嚼2、B 3、D 4、B 5、B 6、B 7、 根据图表数据进行信息筛选,可从多角度回答问题,答案开放性很大。示例: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⑤大多数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共2分)
第2题是根据您所得到的信息写出最想说的一句话,语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②让和平永驻人间。③让战争远离人类。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⑤让世界充满爱。(共2分)
二、(一)8、社会地位低下,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特殊身份 9、迂腐,好卖弄学问;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很深 10、他社会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1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12、口语;书面语;又恼又羞、自欺欺人 13、不能换。因为换后不能突出孔乙己拮据而穷酸却又装腔作势的神气 14、表现了孔乙己事实上并不清白却想要清白的名声,死要面子。 15、肖像、语言、动作、神态。16、表明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17、增加悲剧气氛,以乐衬哀 18、既批判又同情。
(二)
19、①不看表面内里,往往使人难堪。②实事求是,认真执著。(简析:文中“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即是对这一自称的解释,只不过说的具体些。)
20、①了解了日本民族认真执著的民族素质。②看到了两个民族的优劣长短。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认真执著,所以进步快,发展快。中国人却“人生如戏”,随便敷衍,所以落后,发展慢。(简析:“昨夜得见‘戏如人生’”指日本女演员的表现,“感慨万千”当指中日比较。)
21、欲扬先抑,形成跌宕,为后面形象逐层放大做铺垫。(简析:后文有“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他的形象再放大了”、“形同巨人”等句,由此可知前面是铺垫。)
22、B、D(简析:A不符合老人的意思,,“人生如戏”是对中国人的批评;C过于夸大;E我与老人不能说是对比。)
(三)23、内在的折磨和人们的鄙弃 人们的理解和敬佩
24、它遭受了别的贝体验不到的磨难与痛苦,它以血肉蕴育了绚丽夺目的珍珠。
25、那一只贝。因为它以丑陋的躯体蕴藏了闪光的珍珠,令孩子同情、敬佩、被选择着。
4.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四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ì rán miǎn lì chà dào méng lïng qī liáng()()()()()kān cè zhēn zhì qiáng hàn wēi é xīu zhù()()()()()
二、按查字典要求填空。(9分)
1.如果知道“凄”的字形,不知道读音,应用 查字法查字典,它的部首是,再查 画,用“凄”组成的两个 词:、。
2.如果知道“施”的读音,不知道字形,应该用 查字法查字典,音序是,音节是。在字典中“施”有四种解释:①实行;②用上、加上;③给予;④施舍。在“施工”一词中“施”应选第 种解释。
三、辨字组词(4分)
浆()挠()嘲()侠()桨()饶()潮()挟()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崖()壁 如()如()可()一()水()石()()天()地()()起伏 安()乐()()山()岭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6分)
不但„„还„„ 如果„„就„„ 不管„„都„„
虽然„„但是„„ 只有„„才能„„ 因为„„所以„„ 1.()天气很冷了,()爷爷仍然坚持锻炼身体。2.()坚持锻炼,()会有强壮的体魄。
3.()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不再过问。4.詹天佑()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提前两年竣工了。5.()今天是星期天,()我们不上学。
6.()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想办法克服。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人怎能不可以向命运挑战?(改成陈述句)2.湖面平静。(改成比喻句)3.河水流淌。(改成拟人句)
4.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疾病才有保障。(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七、阅读《詹天佑》回答问题。(10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cāo cháo)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sāi sài)外常常狂风怒吼号(háo hào),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zhuì duì)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多么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 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用“ √”画出文中的正确的读音。(2分)2.在原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3分)周密()嘲笑()勉励()
3.用“ ”画出描写野外条件恶劣的句子。(1分)4.在文中找出一个中心句,用“ ”画出来,并在中心句中找出一个词作为这段话的小标题,写在括号里。()(2分)
5.用“ ”在文中划出詹天佑说的句子。这两句话说明了
八、作文。(30分)
学校要举行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注意做到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一、读拼音,写词语。jiã chū shâ jì kînɡ zhì miǎn lì yǐn yǒnɡ()()()()()
七、补充下面的名言,并写出名人。
1、,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xuán yá qiào bì kuánɡ fēnɡ nù háo rě rãn jī xiào()()()
二、区别字组词。
施()挠()艰()毅()拖()晓()坚()义()讥()浆()斑()篇()饥()桨()班()偏()
三、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刚劲.(jìnɡ jìn)哈.达(hā hǎ)相.传(xiānɡ xiànɡ)塞.外(sài sāi)调.节(tiáo diào)扇.动(shān shàn)纤.(qiàn xiān)夫 瓜蔓.(màn wàn)阻挠.(ráo náo)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寝不()()思潮()()()()如洗()()石出()()不回 牙牙()()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怀好意地嘲笑别人。()
2、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3、终身遗恨。()
4、周到而细密。()
六、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3、唯有 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 起来,中国才有。()
4、我爱我的,爱我的,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更无法。
八、根据课文填空。(13分)
1、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货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东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①.这件事指 ②.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2分)③人们为什么为詹天佑立铜像?(3分)
2、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①梦能“捉”吗?醒来再想捉住这梦是什么意思?(3分)②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3分)
3、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上天空,()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出母亲的面影我体会到了作者 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 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在心头。‘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②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③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④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 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 绘图,计算。()⑤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
4、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着,轻轻地()着,慢慢地()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①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动词。
②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 的心情.③课文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作题目?
5、读下面的诗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这两句的意思是。朗诵时应充满 之情。②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这两句写出了。朗诵时语调要。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这四个排比句表达出了,朗诵时语调要。
九、阅读理解。(19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①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标有序号的句子后用一个词语概括你体会到的詹天佑的精神。(2分)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3、选词填空。精密 周密
()的仪器()的计划()的观察()的勘测
4、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5、结合全文回答,你觉得詹天佑什么精神让你感动,为什么?(2分)
6、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一、基础知识。(42分)1.看拼音,写词语。(4分)jū yōng guān()山势高,凿隧道非常困难,隧道里满是ní jiāng(),但是詹天佑坚持在这样â liâ()的环境下工作,他说:“我们一定要成功,不让外国人jī xiào()我们。”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寝具(qǐn jǐn)频繁(pín píng)缩短(suō suî)... 请教(jiāo jiào)闷热(mân mēn)朝霞(cháo zhāo).... 女娲(wā guō)水浒(xǔ hǔ)..
3.给字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尧 龙()()()4.按查字典知识填空。(7分)“张”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张”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①量词;②看,望;③扩大,夸大;④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⑤陈设,铺开;⑥姓。请给下面的“张”选择正确的解释。(1)渔季到了,渔民忙着张网捕鱼。()(2)一张张白纸,都要爱惜,不能随便浪费。()(3)听老师讲课时应专心,不要东张西望。()5.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做题。(11分)悬崖()()狂风()()可见()()思潮()()(1)“比喻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这个意思可以用上面的词语(2)画“的词是描写环境险恶的词语。
5.初三物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篇五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用AB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则A尺测得物体的长为 cm,B尺测得物体长为 cm。
2.请给下面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牛飞同学的质量约为48.5___;
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____;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6__ ,
其中每张纸的厚度大约为0.1__。
3.水的密度是__kg/m3,90kg的水全结图1
成冰以后,冰的体积为
___m3。
4.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桶花生油,瓶上标有“5L”净含量4.5kg的字样,则花生油的密度为___kg/m3。
5.一块小石头先后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和装满另一液体的杯子中,溢出水与另一液体的质量之比为5:4,则另一液体的密度为___kg/m3。
6.两个实心正方体铁块,边长分别为2cm和6cm,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质量之比为____。
7.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甲、乙、丙三人的结果分别为11.85cm, 11.82cm,11.8cm,三个人在操作上却没有错误,则甲、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则从杯中溢出水最
多的是。 A.铜块B.铁块C.铝块D.溢出水一样多
9.图2是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由图可知()。
A.甲的密度大B.乙的密度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9.3cm,9.3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A.9.3cmB.9.4cmC.9.2cmD.9.23cm
11.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A.1.5kg B.1.5×10-1kg
C.1.5×10-2kg D.1.5×10-3kg
12.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A.为原来的一半 B.和原来一样
C.为原来的2倍 D.无法确定
13.一个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kg的()。
A.盐水 B.酒精 C.水银 D.硫酸
1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
A.1:1 B.1:3 C.9:1 D.1:9
15.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A.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16.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体积被压缩时,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大,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17.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A.美观好看B.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C.为了提高稳定度D.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三、实验与探究(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8.小军与小明测盐水的密度
小军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的质量m1。
②向量筒中倒出一部分盐水,记体积V。
③用天平测剩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m2。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小明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
②向烧杯中注入盐水,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盐水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⑴写出两人最后的密度表达式。
⑵你认为谁的实验过程更科学合理,为什么?
⑶另一种测量会导致测量结果(选“偏大”“偏小”)。
19.有三个体积不同的正方体金属块,其中一个是空心的,请你利用刻度尺和天平找出这个空心的,写出你的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1分,共19分)
20.一块碑石的体积为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碑石样品,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碑石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到150mL处,利用以上数据,求这块碑石的总质量。
21.小明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共收了12t,并准备将这些马铃薯的密度确定收购价格,小明用所学的知识测定马铃薯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一些马铃薯的质量(已切成小块)。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将这些
(1)小明家种植的马铃薯的密度多大?
(2)分析厂方收购马铃薯的价格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家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多少收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2.70 2.7(2.6) 2.Kg mg dm mm
3.1.0×103 0.1 4.0.9×103
5.0.8×103 6.1:1 1:27
7.由于误差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C 9.A10.A 11.B 12.B 13.B 14.C 15.D
17.D
三、实验与探究题(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8.(1)小明ρ盐水=(m1-m2)/V小军ρ盐水=(m2-m1)/V
(2)小军、小明在测盐水体积时,易产生较大误差
(3)偏大
19.略、方法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1分,共19分) 20.8.4×104 kg
21.(1)1.14g/cm3
(2)马铃薯的密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收购价越高
(3)9600元
.B 16
6.Windows Server 2008 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
A.该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该国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该国自然科学的突出表现
D.该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韩国歌曲《江南Style》描绘了韩国江南区的风土人情,它以其简单、欢快的旋律,模仿骑马的滑稽舞步,火速成为全球Style,76天网络点击数破3亿,被誉为2012年“神曲”。这主要说明()
A.韩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样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世界文化是通过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
解析:选C。韩国歌曲《江南Style》火速成为全球Style,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选C项。A、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
3.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各国专家学者就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语言属于民族文化,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①③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文化传媒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13开年神话剧《妈祖》,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火爆荧屏,创出该类剧种收视新高。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媒体优势”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故选D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
5.“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展演交流活动于7月10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次活动包括中国传统织绣艺术展、图片展和舞台艺术综合展等,还配以民间传统技艺例如织壮锦、编绣球等现场表演。开展“中泰文化年”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②增强泰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错误,应排除。
6.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我国福建、台湾两地闹元宵的风俗礼节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等习俗。这表明()
A.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D.文化的具体内涵始终不变
解析:选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两岸庆祝民族节日的习俗相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选A项。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D项表述错误。
7.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②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 ③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泉 ④“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新版“24孝”保留着“孝”的基本特征,又充满鲜活的时代元素,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8.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观念,然而今天众多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见()
①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必须反对固守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倾向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虽然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9.集艺术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
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C.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解析:选B。“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强调的是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应选B项。A、C两项错误,社会实践是艺术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项错误,艺术并非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10.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之所以要大力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在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②受教育已成为现今学习型社会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③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国家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政府大力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①③正确表达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②不符合事实,④是国家发展教育的措施,不是原因。
11.2013年10月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文化在继承基础上才能实现发展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发展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④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①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②表述错误。
12.一位参加“走转改”活动的记者在采访手记中写道:越走近基层,越能触摸到现实的坚硬,也越能感受到希望的生长。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解析:选A。“走基层”就是深入社会实践,故选A项。C、D两项虽然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应排除;B项表述颠倒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3.山东沾化传统戏曲渔鼓戏,在保持独特渔鼓曲唱法的同时,吸取了现代京剧的服饰、动作等优点,新编了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现代曲目,得到一致好评,渔鼓戏的改编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科技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自然发展
解析:选B。渔鼓戏的改编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说明了文化创新的作用,应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
14.某音乐学院学生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演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既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特点,又让外国人欣赏和领悟了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传说。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 ②文化发展要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文化融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土壤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本题以《梁祝》的创作为背景,强调在学习西方文化的精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利用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服务,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①错误,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②不符合题意。
15.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②。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13年9月18日,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博览会为期3天,展出了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300多位现当代名家和实力派艺术家的6 000余件作品,涵盖中国国画、油画、书法、雕塑、装置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门类,其中更不乏毕加索这样艺术大师的作品。展会期间还举行了19场论坛和讲座,内容包括艺术品的鉴别、与艺术大师对话、油画和水墨画的研究等,为艺术投资人和艺术爱好者们奉献了一道中秋节的“艺术大餐”。
(1)上述材料蕴涵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举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的意义。(8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方面来分析。第(2)问,可将举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的意义转化为文化交流的意义,从发展本民族文化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次博览会所展出的艺术作品,展示了各国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4分)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外文化艺术作品同台展出,平等交流,为艺术投资人和艺术爱好者们奉献了一道“艺术大餐”。(4分)
(2)①举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4分)②举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有利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17.《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园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不仅吸引了80后年轻群体的集体观看,还在网络和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
豆瓣网友:
《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采用高清设备微距拍摄,MV式的镜头和剪辑,BBC范儿的国际化表达方式,充满人性关怀的平民视角,传递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敬意。这部纪录片无论是理念还是手法,都成功地玩了把创新。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2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如果你是海外留学生,你如何让中华文明走出去。(12分)
解析:第(1)问,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可依据教材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及其要求作答。第(2)问,采用模拟角色的方式进行设问,可从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传播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立足于人民的社会实践。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创新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每条3分,答出任意4条均可,总分不超过12分)
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七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chèn shānshí bì fàn qǐ
老人那白得耀眼的()碰到了()上,脸上()了不满的神情。Zhòu jiàngjī hán jiāo pòdǒu qiào
晚上,山上气温(),老人()
,他沿着()的山坡 lí míngtè shū
走了大约十几里路,到第二天()时分,终于见到了那个()的客人。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对号。
湛蓝(zhànshèn)饲养(sīsì)
苇秆(gǎngān)...濒临(bīn
pín)
超载(zài
zǎi)
咆哮(páo báo)...
三、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
长途()()
饥寒()()
成()上()
郁郁()()
()有()有
各()各()
不()而()
沉默()()
1、ABAC式的词语有__________,我还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_________地来到小刚家,为生病的小刚补课。
3、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只有文静的英子___________。
4、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语境填形近字。
1、一个来自()士的小女孩()起一个很大的盘子,嘴里不停地()着气儿。
2、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起微波的湖水,眼睛一下也不敢()。
3、望着刚刚()种的小树苗,心中承()了无限希望。
五、回顾所学知识填空。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_______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__________,村前河水__________,天空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
2、居民们()走出家门,()严寒,顶着()的大雪,()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
_________说明了救助燕子的人很多;_________写出了寻找燕子的范围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词体现了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3、“大雨没喘气儿”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竹溪村路板桥斜。
5、为了让天空更蓝,让河水更清,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请你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对浊,廉对_____;奖对_____,_____对劣。
我还能写两个类似的 _____对_____;_____对______。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例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从树上垂下无数柳条。
从树上垂下无数像_____________一样的柳条。2.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尽管......还......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1、那棵挺立在公路旁的橡树()高大,()粗壮。
2、()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3、()它那样机灵,()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4、每家每户的生活()富有了,()森林里的数目却在一天天减少。
八、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1.疾:①病
②快
③恨,痛恨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恶疾缠身,使我不能远行。()
.(3)包公贪官污吏是疾恶如仇。(). 2.迫:①逼,威胁
②(十分)接近,靠近
③急
(1)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
.(2)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3)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课内阅读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桅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向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
锋利—()
(2)这两个自然段抓住了翠鸟_______的特点来写,_______写出了翠鸟等待小鱼时注意力十分集中样子,我知道形容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3)“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这句话______体现了翠鸟飞行速度极快的特点。(4)“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这两句把_________和_________对比,突出了翠鸟动作_________的特点。
(5)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比作_______,表现翠鸟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2分)
()的细雨
()的露珠
()的绿叶
()的海洋
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2分)(1)形状:______________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
4、短文是按______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上。
6、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8.新概念 第二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八
Quiz for L49-72
I:用括号中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45分)
1.He left the group,(1)_____________(wonder)what they were talking about.2.My mother(2)________________(complain)the whole morning about the noise outside.3.Not(3)_________(want)to go to his teacher for help, the boy went to his friend.4.Failing in this exam means(4)___________(wait)for another year.5.(5)________you ever(6)_________(see)such a strange thing?
6.Have you finished(7)___________(repair)the broken toy?
7.When Mary got home, her mother(8)_________________(already bake)her birthday cake.8.They(9)______________(use)to leaving the doors open when no one was at home.9.The car needs(10)__________(wash).10.I can not find john anywhere, I think he(11)_____________(just go)out.11.On(12)_________(hear)the good news, they became very excited.12.The man took the money and(13)________(leave)in a great hurry.13.She(14)_________(receive)over 100 Christmas cards last year.14.She(15)_____________(use)to be on a diet, but now she eats anything she wants to.15.Do you mind my(16)_________(shut)the door?
16.(17)___________(Visit)China, a famous professor(18)___________(invite)to give a speech.(19)___________(Not speak)Chinese, the professor(20)_________(hire)a local interpreter.During the speech, the processor told the audience an(21)__________(interest)story.It took him several minutes(22)________(tell)the story.But when it was the interpreter’s turn, he
(23)________(speak)for only a few seconds, the professor asked how the interpreter
(24)__________(translate)his story n such a short time.The interpreter said, “Well, I just
(25)__________(say)you(26)________(tell)
(27)__________(laugh).” them a joke.And I asked them to
17.Big Ben(28)___________(locate)in London.It(29)__________(design)by Edmund Beckett and Baron Grimthorpe.Big Ben(30)_________(be)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but nobody really(31)___________(know)why it(32)__________(call)Big Ben.Some people
(33)__________(believe)it(34)___________(name)after Sir Benjamin Hall.He(35)__________(be)in charge of the work in 1859.The story(36)___________(go)that Sir Benjamin(37)_____________(be)about to(38)__________(put)forward his idea, for the name for the big bell, when a man(39)__________(sit)in the front seat(40)__________(shout), “Let’s call it Big Ben.” Apparently that’s where the name(41)__________(come)from.18If you had applied earlier, you(42)____________(have)your passport by now.19.By the time you read this note, I(43)__________(leave)for New York
20.I could have save you a lot of trouble if you(44)__________(write)to me.21.I had my car(45)_________(repair)yesterday, so I can not drive you the store.II.用正确的介词填空(10分)
1.The passport is valid_______all countries.2.George is jealous ______his younger sister.3.I know he is slow______at understanding, but you have to be patient______him.4.He is not different_______anyone else.5.I am not familiar_______his novels and not very keen_______reading them.6.You should not be so sensitive ______criticism.7.He is not only indifferent_______other people;he is often extremely rude______them as well.III.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9分)
1.“Keep quiet.” he said.What di he tell me to do?
2.“Send him some money.” he suggested.What did he sugg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on’t worry about it.”he told me.What did he tell me?
IV.请在横线处写下正确答案(12分)
1.She_________(hung, hanged)the clothes on the line.2.You should_________(raise, rise)the picture a few inches.3.I love________(lying, laying)in bed.4.Who is going to________(dress, dress up)as Father Christmas.5.This screw is __________(loose, lose)
6.He _______(laid, lay)the book on the table.7.We were________(amused, enjoyed)by the circus clown.8.Who_______(won, beat)the match?
9.The woman _______(fell, dropped)the tray.10.Your son has________(increased, grown)since I last saw him.V.阅读理解(26分)
Passage A天津
We provide summer English courses and you will enjoy learning about American culture and improve your English.The courses last for 4 weeks.They start at the beginning of July and August.Our teachers are very experienced.They teach English classes for 4 hours a day.You can choose between small groups of 2 or 3, or larger groups of up to 15.We provide weekly tests to see the progress you’re making with your language skills.We also provide books and other materials.As well as learning English, we want you to experience life in the USA.You live with an American family and take part in American life.You have meals with them and do some activities with them, too.Thi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of the course.Many families create friendships with the students.Of course, if you prefer, we can arrange hotel accommodation.Of course, you can do many things in Los Angeles.Every day we have activities after class.You can choose to take trips to Hollywood, Disneyland or the famous beaches around LA.You can also go to various shopping centres, sports centres, movies and concerts.There are also weekend visits organized to San Francisco and other places of interest in California.Well, if you’re interested, please fill in our application form where you will also find our list of prices.The course must be paid for one month before it begins.1.How long do the English courses last?
A.4 days.B.2 weeks.C.3 weeks.D.4 weeks.2.Why do organizers(组织者)advise students to live with American families?
A.Students are not rich enough to live in hotels.B.Students can have meals with American families.C.Students can experience life in the USA.D.Students can teach American how to cook Chinese food
3.What’s the title of Paragraph 3?
A.TeachingB.Accommodation and Food
C.Sightseeing and Other ActivitiesD.The Famous Beaches Around LA
4.What’s the passage about?
A.A description of an English book.B.A description of an English course.C.A description of life in Los Angeles.D.A description of weekend visits to San Francisco.Passage B 温州
Frogs are animals that can live both in water and on land.There are more than 5,000 kinds of frogs on the earth.The earliest known frogs lived about 190 million years ago and the frogs today still look the same.Here are some fun things that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frogs.Enjoy!
The Biggest and the Smallest Frogs
Some frogs can be very big.The biggest kind of frog is the Goliath Frog in West Africa.Its body can be nearly 30cm long, about the size of a large cat.The Gold Frog and the Poison Frog are the smallest frogs in the world.They are less than 1cm long.Though the Poison Frog is very small, it is not weak at all.It is dangerous.Any animal that eats it will die very soon.The Best Jumpers
Frogs are very good at jumping.They developed jumping legs so that they would not be eaten by other large animals.Using their big strong legs, more frogs can jump over 20 times their own length.It is like a person jumping over about 30,48.The Australian Rocket Frog can even jump over 2m, which is 50 times its body length(5.5cm).That might be the reason why frogs are called the best jumpers on the earth.The Cryogenic Animal
Some frogs like the Common Wood Frog have a special ability to live in very cold places.When the temperature goes down, they become ice frogs.2/3of their body water freezes.Their hearts stop, and their breathing stops too.You may think they are dead, but in fact they are not.Maybe we humans can learn the way that the frogs do for medical purpose.5.The earliest frogs lived about ________ million years ago.A.20 B.30 C.50 D.190
6.The Gold Frog is one of the ________ frogs on the earth.A.smallest B.biggest C.strongest D.weakest
7.________ can jump over 2m.A.The Goliath Frog B.The Common Wood Frog
C.The Poison Frog D.The Australian Rocket Frog
8.What will happen to a Common Wood Frog at very low temperature?
It will die very soon.B.It will be an ice frog.It will become dangerous.D.It will become very small.Passage C 2012南京
You may have noticed that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not evenly distributed(分别)around our planet.There are some countries where people seem to be living nearlyon top of each other because conditions are overcrowded.Then there are others where it seems that hardly anybody lives.What influences this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people? There are specif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ving in a certain area.The two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eople′choice of location are climate and resources.Climate is the usu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a region.Areas that have bad weather are generally less deal as places to live in.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world may be beautiful in their rugged, natural way, but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bitterly cold and windy conditions usually keeps people way.When it comes to climate, warm conditions and a normal amount of rainfall are advantage that attract people.Natural resources are things that we get from nature that help us survive.Each region offers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attracts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People who enjoy the beach car make their living by catching and selling the ocean′s many fish and other sea creatures.Those who prefer farming can take advantage of rich soil(土壤)in valleys near rivers.Some people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errible conditions of deserts or mountains in order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resources like oil or woods.9.The underlined part “on top of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ost likely means_______.A.very close toB.on the highest part of
C.in control ofD.on the surface of
10.What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people?
A.Resources and oceans.B.Climate and rivers.C.Climate and resources.D.Warm conditions and rainfall.11.The writer thinks many people don′t live near the north or south pole because ________.A.they can′t get enough food there
B.they natural sights there don′t attract people
C.the unpleasant weather keeps them away
D.the length of nighttime is too short or too long
12.Why do people go and live in valleys near rivers?
A.The temperature isn′t too low in winter.B.the resources like oil can bring them much money.C.People can make their living by catching and selling fish.D.It′s easier for people to grow plants or keep animals.13.The purpose of the example in the last paragraph is to tell us _______.A.people cannot survive in cold conditions
B.different resource attract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C.People usually prefer living at the seaside to living in mountains
【Windows Server 2008 第二单元测试题】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