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2024-07-22

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精选20篇)

1.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一

写自荐信应注意的问题

(1)实事求是介绍自己。既不要夸大自己,也不要过于谦虚,否则将不利于用人单位的挑选。最好是正确地、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

(2)有针对性地推荐自己。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介绍自己的潜能。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各种社会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预示着自己有管理方面的才能,有发展、培养的前途。例如,谋求会计岗位时,介绍自己可熟练使用和操作算盘、计算机,预示着自己可以承担会计电算化的重任;再如,向宣传和公关部门推荐自己时,介绍自己的写作、文艺、绘画、摄影或书法等方面的特长,预示着自己可以承担各种工作任务等等。

(3)附上有关材料或文件。自荐信上应当说明信中所附的有关资料文件,如毕业证书、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发表作品的影印件,学校的推荐信或毕业生推荐表等,给对方以办事认真、考虑周全的印象。

(4)表达面谈的愿望。最后要表达出希望得到回信,并且热切地希望有面谈的机会口要写清楚自己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必要时还应说明何时打电话较为合适等,以便于联系。

(5)最好用手写自荐信。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许多打印或复印的求职信,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一种态度不诚恳、不专一或写作能力低下的印象,从而使录用受到影响。

2.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二

一.理由过长。例如在撰写公文时, 语言要简练, 不能繁杂。特别是标题, 很多学生缺少对事件的概括力, 难以用简短、庄重的语言表达事件全貌。所以, 在拟定标题时会把某一区域地段由于某天开始停电停水而对居民生活造成不便、请居民提前做好准备的通知会用超长的标题罗 列出来, 有失公文的庄重和简洁。

二.写作时的标题与理由不分。例如通告的标题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具体到实践, 就是“某时停水停电通知”。至于“某某路段要进行水电管线检测”则是引发“不便”的理由, 应在正文的通告中体现出来, 而不是出现在标题中。很多学生却混淆了这方面, 因此拟出例如“某市某区由于水电管线检测而停电停水造成居民生活不便的通知。

三.文中的上下逻辑性不够严密。在正文中极有可能会出现逻辑上的混乱。例如, 在通告写作中由原因转向具体事项时, 中间要有连贯性的句子, 常用“特通告如下”, 这是公文格式规范性的要求。但有的学生要么根本没有过渡句, 非常随意地写出“公布如下”、“说明如下”等。

综上所述, 作为政务文秘专业的大学生, 应该擅长于写作, 公文等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写作。公文是处理日常事务、通知 情况、记录活动、总结经验的重要工具。这需要加强写作者理论修养、美学修养、道德修养、组织纪律性修养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需要:

一.好人品, 即先会做人再会做事的道理。秘书写作要求作者顾全大局、实事求是。

二.写作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认识能力、政策水平、阅历深度、文字功底等水平, 因为秘书写作内容涉及面广, 与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有密切关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熟悉行业行规, 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是写好文章的保证。大学生要通过具体的写作实践, 领悟到学识广泛、博览群书的重要性, 从而使写作得心应手。离开这些基本要求, 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写作能 力欠缺, 因为他们不再自己构思, 而是到图书馆找到相关书籍后大段抄袭, 或者到网络上下载 、复制, 然后合成文章, 长期下来, 既丧失了写作能力, 又使学生养成投机取巧、不诚信的坏毛病, 难以提高职业素养, 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发展。一旦真正写作时便会出现语言混乱、文体不规范, 思维混乱, 思想浅薄等。

因此, 提高写作能力的几个主要方法便是:

首先, 旺盛的写作热情, 要以发自内心的专一面对写作。要通过多写多练, 使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把心中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 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能力, 诚如刘勰所言:“心生而言立, 言立而文明, 自然之道也。”强化创新品质与创新意识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应用写作和秘书写作也不例外, 不能照抄照转, 人云亦云。

其次, 要从笼统地提倡“多写多练”到建立起科学 的写作训。练体系的转变。秘书写作课不是简单的工具课, 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不是翻几本参考书, 学会几种格式, 依葫芦画瓢就能做到的。写作训练的关键, 是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还可以建立实践教 学基地, 带领学生走出教 室 , 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去调查研究, 收集、整理素材, 完成整个写作活动;或建立写作模拟课堂, 创设情境, 使学生置身 于一种“真实”的职业工作 环境中 , 布置“职业工作”, 让其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 用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态及其对工作要求的影响, 协调配合, 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重点突出实践操作环节, 体现出连续性和循序渐进性, 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丰富发展各种感觉和智能。同时, 引导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例如阅读名著 、搜集资料、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习惯等。鼓励学生在参加社团、班级活动中, 抓住机会进行写作实践。开展社会调研活动、讲述写作心得、、投稿、办报刊、参加征文比赛等, 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和能力。

摘要:秘书写作是文秘专业学生未来面对的主要工作。因此既要分析该专业学生在写作中会遇到的普遍问题, 又要研究其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这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3.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应注意的问题

0.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英语写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同时,需要培养学生英语中的“听、说、读、写”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分重视前三种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写作教学。英语写作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运用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实际交流当中。同时,在社会发展需求中,对英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多,需要培养出学生综合英语技能,以便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适用型人才。

1.注重英语写作基本句式教学

在初中整体教学系统中,英语是其重要的教学科目,其具有独特的语言结构,例如固定短语、固定词搭配以及基本句式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想将这些知识更好地运用其中,就需要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练习,以便让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1]。在英语中,基本句式有以下五种类型:(1)主语+谓语;例如He work hard.(2)主语+谓语+宾语;例如Fish need water.(3)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例如She makes me cry.(4)主语+联系动词+表语;例如The tree is dead.(5)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例如I cooked her a delicious meal.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仅需要对上述五种基本句式进行训练,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句训练,并结合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点巩固知识[2]。

2.注重写作基础知识的掌握

首先,需要注意常用词句的积累与掌握。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基本词句是写作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词句,以便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积累词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与技巧,以便让学生快速记忆并掌握[3]。例如,可以将单词归类记忆,将各种颜色单词归为一类,同时,根据动物、水果、情感、动作、植物等类型进行分类记忆。例如,在记忆颜色一类的单词时,可以将常见的red、green、black、white、yellow、blue、orange这几种颜色单词进行联想记忆。另外,需要注意介词与关联词的使用,教师需要让学生及时掌握and、but、so、to、often、because等常用词汇的使用方法。

其次,需要确保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标点符号。由于英语标点符号与中文标点符号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的时候,尤其需要确保学生规范正确的书写格式,正确使用英语标点符号[4]。例如英语中的句号不是中文中的“。”表示,而是以“.”表示。在英语中没有顿号,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逗号代替,或者使用“and、or”连接。

再次,需要注意简单语法与句型的使用方法。需要明确主语、谓语、宾语的前后顺序,熟练掌握基础、简单的语法知识[5]。例如,在一些固定搭配中,需要注意细节问题。比如在早上使用“in the morning”表示,有的学生通常将中间的“the”遗漏。有无“the”,其意思也明显不同。“in school”表示在学校学习;而“in the school”表示在学校,不一定指学习。另外,在一些簡单的语法中,容易出现差错,比如,like后面接doing或者to do形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出错,例如I like writeng.有的学生会误认为:I like write.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减少出错率。

3.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

由于英语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熟练掌握英语的表达习惯与方式,避免受到汉语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的时候,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英语思维指的是学生需要将自己看成外国人,使用外国人的思考方式来学习英语。在实际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习惯使用汉语来思考,写出的英语句子带有浓重的汉语特点,句意生硬。例如“昨天我和妹妹去逛街了。”用英语表达为“I went shopping with my sister yesterday.”在英语中,主语放在最前面,而在汉语中并不是如此。大多数学生使用汉语思维来翻译,通常将句子翻译成“Yesterday i with my sister went shopping.”这种中文式的英语比较拗口,不符合英语语法习惯。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4.总结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地积累与训练。教师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不断积累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为及时掌握英语写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要规范英语写作格式,避免出现简单、低级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黄淑梅.概念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途径新探——以解析语篇结构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03):142-143.

[2]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等.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4(03):385-386.

[3]王立非.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外语界,2012,33(05):867-868.

[4]欧求忠.高职英语写作课教学实验与问卷抽样调查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14,28(14):289-290.

4.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四

(一)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

我们同学在学书法时,都是从描红模子开始的,学习写新闻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因为,从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分析,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而相对来说模仿能力极强。所以在学习新闻知识、新闻理论的同时,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看看人家是怎么写消息、写通讯的,自己受到启发,模仿着去写,这是一种“描红模子”的学习方法。但不能简单地重复,应在掌握了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模仿人家的写作方法。这里需要再强调的是不能抄或编造新闻。

(二)写新闻要有由头

新闻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新,所以发生的事情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待我们发现或了解到新闻线索时,往往新闻已成旧闻,但又的确很有报道价值,那么如何将这件事报道出去,又不让人感到是旧新闻呢?这就要求我们小记者有这样的素质,为这件旧闻寻找一个新闻由头,把所发生的事件尽量拉近。比如,1995年4月8日,《北京晚报》登的一条小消息《李俊杰拾金不昧

昨天,京铁开发中心的张胜利同志专程来到114中学,向拾金不昧的李俊杰同学表示感谢,并向学校赠送了一面锦旗。

3月18日晚,该校初二(1)班学生李俊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了一个公文包,包内装有合同书、购物支票、发票及500元现金。根据线索他很快找到了失主,并将全部失物交给失主的手中。

这篇消息是新闻事实发生之后20天才见报的,如果没有“昨天”送锦旗这一由头,肯定不是新闻。因为有了“昨天”这一由头,把新闻时间拉近了。所以我们在对旧闻的处理时,一定要找一个或者设计有个新闻由头。

(三)多写新闻

5.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五

推荐学习文章之二十六

(2008年9月29日)

领导讲话稿写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和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写好领导讲话稿,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权威与平易的关系

一篇好的讲话稿,总是权威性与平易性相结合的产物。领导讲话无疑要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要与讲话人的身份、地位、所代表的方面相符合,立场坚定,原则性强,严肃、认真、鲜明、有力地展示自己的观点,从而起到应有的强调、号召作用。这种权威,确实是一种原则的把握。但如果一个领导在讲话中,处处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措施生硬,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危言耸听地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就会拉远与听众的距离,阻碍双方情感上的交流,就得不到思想上的共鸣,起不到应有的影响、教育和引导作用。领导讲话坦率、诚挚,就能很快与听众沟通,大大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自然而亲切的气氛中传达自己的思想。起草领导讲话稿,不仅要言之成理,还要善于把“理”说白说透,将各种事理渗透到亲切、自然的语言诱导中,便于领导权威的自然贯彻,消除逆反心理,达到讲话应有的权威效果。1

二、庄重与幽默的关系

领导讲话无疑要庄重,不能拉家常式地漫谈、闲扯,要严肃、认真、准确地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是领导讲话所必须把握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一个领导不论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中,运用什么样的语言,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原则限度去阐述、说明、表现领导的思想意识。领导既不能无原则地去评价某些事、某些人,也不能无原则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一味地表现自己,或以自我为中心。起草领导讲话稿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行文沉稳、扎实、郑重其事,以使领导讲话稿严肃、认真、原则性强,达到预期目的。但如果在讲话稿中一味地照本宣科或讲些大话、套话,开始说一通形势如何如何,结尾原则性地提提要求,没有一点灵活性,也是打动不了听众的。讲话作为一种鼓动、号召的手段,还必须讲求一些现场效应,努力与听众产生共鸣,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灵活性是原则性运用过程中一种必要的补充,以基本原则为指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灵活处理。幽默性是灵活性的绝妙体现。在讲话中适当增强语言的幽默性,不但会提高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也会为领导的风度增添异彩。当然,讲话中使用幽默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灵活运用,以使领导讲话丰富多彩、独具魅力。

三、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领导讲话,总是要通过阐明一定的道理来说服人、教育

人。“以理服人”可以说是讲话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是如果仅仅以此为根据,通篇都是名词、定义、概论,一味进行简单的“满堂灌”,就会使人觉得深奥难懂。起草领导讲话稿,只有将说理性与通俗性结合起来,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明白通畅、简单透彻,才能使所要阐明的道理生动、明了,使听众易于接受,从而达到讲话应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撰稿人首先需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运用语言的功力。要想使讲话稿事理严明而又深入浅出、明白通畅,撰稿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平时注意积累各学科的知识,并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悟性与灵感。其次是掌握语言的技巧。讲话稿语言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数字串连法、借题发挥法、引经据典法、数字说明法等,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并在起草中灵活应用,会使领导讲话有理有据,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写好领导讲话稿,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避免雷同

领导参加会议应邀讲话,常常会遇到多位领导讲同一个问题的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重复讲,势必会使听众失去兴趣,会场出现无人关注的局面。撰稿人应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在避免雷同上下工夫,使领导讲话既全面又独特,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收到好的效果。一般来讲,独辟蹊径会避免雷同现象,常常会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有些会议的主办单位分头请领导出席并讲话,所送的是相同的背景材料,缺乏总体设计,起草的讲话稿很可能会重复。避免雷同确实需要动脑筋、想办法。一般说来,撰稿人在起草讲话稿的过程中要避免雷同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根据领导的特定身份就会议的主旨阐发观点,展开议论,这样可较为自然地成为“一家之言”。二是适当变换议题的角度,用独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阐发观点,使人耳目一新。三是选择那些富有新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审美活动和求异心理的需要,使听众开阔视野,回味无穷。四是会议组织者要有总体设计,撰稿人不仅要拥有会议背景材料,还应该和会议组织者研究讲话的内容、侧重点。

避免重要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撰稿人预先着手,多角度地展开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论述,以使领导讲话独具特色且富有成效。

二、独树风格

领导讲话最忌千篇一律地发表意见,平淡无奇。不同领导的讲话稿,往往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如大河滔滔,有的如小溪潺潺。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代伟人的讲话稿都有独特的风格。毛泽东的讲话稿深刻豪迈、洒脱精辟,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两个务必”的论述。邓小平的讲话稿实事求是、朴实无华,如“三个有利于”的论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让人一听就明白,朴素而富有哲理,影

响深远。领导讲话稿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讲话稿的内容、层次结构和语言表达上。在内容上,有的喜欢突出一两个重点,有的喜欢面面俱到。在表达方式上,有的爱论理,有的喜欢谈事;有的爱讲得实一些,有的爱讲得虚一点。在句法上,有的喜欢长句式,有的喜欢简洁明快的短句;有的讲究章法,有的不拘小节等。讲话要有自己的风格,才能抓住听众。撰稿人要在把握领导的思维、语言、文法特点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使领导讲话讲出自己的风格来。每个人所具有的异于他人的品格,异于他人的创造特点,就是其风格的具体体现。领导讲话要有风格,这也是客观实践所决定的。传达贯彻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每个领导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可能千人一面。如果整篇讲话都是文件搬家、照抄报纸,那么听众的感觉便始终处于麻木的、未触动的状态。这样的讲话是过去也是现在的一种通病,即在内容的安排上成为上级领导讲话或有关文件的翻版。在篇章结构上,也常常是总结肯定前段工作、根据上级指示提出要求。长此以往,形成了许多“套路”。这种讲话四平八稳,毫无新意,使听众越听越没有耐心。其实,任何一篇成功的讲话稿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或真挚细腻,或警喻深刻,或文采飞扬。撰写领导讲话稿,要以传达、贯彻领导的思想、观点为主旨,不应拘于一章一法的限制的束缚。讲话不应有固定的章法,应随讲话的内容和场合的变化而随时变化,不仅逻辑严明、思路清晰,而且生动活泼、文采飞扬。撰写领导讲话稿,应当潇洒一些,讲究一些文采。文采与形成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使讲话

更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号召力,是语言表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由于领导的性格、职务特点、语言习惯不同,讲话风格也必然各具特色。

三、适当调剂

由于会议不同,领导的讲话有长有短,如果遇到长一些的讲话,一般来讲,任何人都会感到疲劳,精力往往不会像开始那样集中,特别是到会议最后,主要的东西已经讲完,听众的情绪开始松弛下来,台下有人开小会,有人收拾东西准备走,这样讲话就需要调剂情绪和气氛,即需要即兴调剂。对这一点,撰搞人也要预先考虑到,适当在较长的讲话中增加一些“调剂品”,激发听众的情绪和注意力。运用即时兴调剂要随领导讲话的内容而变化,随听众的不同而变化,有时用在开头,有时用在中间,有时用在结尾。讲话即兴调剂是领导机智灵活的表现,如能够很好地借鉴使用调剂艺术将使领导的讲话自始至终保持活力,富有吸引力。

6.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六

到了小学二年级,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了,在小学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需要进行小学二年级动物作文写作。小学生在进行小学二年级动物作文写作时要采用一些好的方法。下面的文章就详细的说一说小学二年级动物作文写作可以运用的方法。

第一,小学二年级动物作文写作要详细描写它的来历及外貌特征,包括这个动物的大小高矮,皮毛(长短、毛色、疏密、手感、花纹等等),头、尾、脸、耳、鼻、嘴、眼、牙、须、额、颈等等,还有四肢、爪子、膀子、腰身等等。当然不同的动物的外貌是不同的,要抓住特点写外貌,不要罗列,还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第二,小学二年级动物作文写作要结合小故事写动物的习性特点,习性就是吃、睡、行(飞)、叫、玩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写故事,这些故事不一定都写在一段里,小学二年级动物作文写作的故事的目的是要进一步突出主题。再往后的段落写情感、感受、评价等,在情感中结尾。

7.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七

1 批评性报道采访的几个特点

1.1 采访的艰难性和危险性

批评性报道因报道的是反面的、负面的新闻事实, 会涉及到某个人、某个单位企业、某个行业的利益, 采访的艰难性可想而知。不仅一些新闻当事人会直接拒绝记者的采访, 甚至一些旁观者、目击者也会害怕事情牵扯到自己身上, 又或迫于某方面压力而保持沉默。记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一手资料, 不仅后期写作困难, 即使写出来的也是不深刻或是不负责任的报道。

批评性报道的采访过程不仅仅存在着较大的艰难性, 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危险性, 会受到当事人的攻击、谩骂, 或殴打。近年来, 记者因采访报道批评性新闻而被打的事件并不鲜见。2015年, 河南郑州一在建楼盘着火, 造成2名工人在大火中丧生。之后, 该事件引发几十位业主到工地维权, 死者家属也要求开发商给死者一个说法。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 没有任何一方出来说话, 工地保安则直接用暴力给出了“说法”。为避免自己的“暴行”被新闻媒体揭露, 保安甚至出手打记者抢摄像机, 最后还限制记者人身自由, 把记者关进了候审室;记者刚参加工作时就碰到一起类似事件, 一位多年从事新闻采访的前辈, 因采写了一篇批评性报道而被当事人寻找到报社进行人身威胁。

1.2 采访的隐秘性和隐蔽性

事实的真相往往隐秘在大量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 采访批评性报道就是要拨云见日, 从茫然无绪中寻找蛛丝马迹。在采访过程中还会有人为地设置障碍, 或故意隐瞒事实、歪曲事实, 使记者难以完成采访任务。即使是一些人们都知道的事实, 有时也会因牵涉相关人的利益, 而得不到采访对象的认可配合。记者曾采写过有关银行排队叫号VIP插队的现象, 本身这一现象是银行客户都知道的, 银行本身也心知肚明。然而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试图找几位银行业内人士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找了几位都不愿意出来发声。

批评性报道的艰难性和隐秘性就决定了, 记者为达到采访目的而不得不在采访过程中有所“隐蔽”。隐蔽采访包括2种方式:一种是半隐蔽式, 即不隐去记者身份, 只隐去采访的真实目的;一种是全隐蔽式, 即完全隐去记者的身份调查新闻事实。笔者曾报道过一篇有关美容院违规从事纹眉、割双眼皮等微型手术的新闻。采访时, 笔者完全隐蔽身份, 以消费者的身份到一家美容院进行咨询、探访、调查, 最后取得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写出了社会影响较大的批评性报道。

1.3 采访要深入细致、全面

批评性报道刊发后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 极易产生矛盾, 因此, 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就要做到深入细致, 对事实的了解要全面。如笔者在采写一篇投资公司现“跑路潮”的稿件时, 虽然这不完全是一篇批评性报道, 只是对笔者所在城市此类现象的一个调查, 但因涉及到一部分投资人的隐私和行业违规现象的剖析, 因此, 笔者为采写此稿进行了深入地调查了解, 不仅找到多位当事人采录了他们亲身经历的投资被骗过程, 而且隐匿身份以投资者的身份到一些投资理财公司探访, 获取第一手材料, 最后记者采访了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 了解当时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地方政府对此情况的处理解决方法, 当获知有关监管部门联合对投资理财公司进行检查时, 记者通过申请跟随检查组深入一线, 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经过一系列的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 最终笔者写出了一篇深刻的新闻稿, 此稿刊发后引发较大社会反响。

批评性报道只有采访深入细致, 了解到最全面真实的情况才能写出让读者、当事人信服的稿件, 否则很容易给写作者本人, 甚至报社带来不良影响。批评性报道因涉及到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 调查不仔细, 稍有差池, 就极易被当事人“鸡蛋里挑骨头”, 给自己造成不利和麻烦。

2 批评性报道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2.1 必须用事实说话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的观点》一文中强调:“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 新闻工作者要做到事实第一性, 新闻第二性。”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事实是一篇新闻报道的基石, 采写新闻必须要尊重事实, 批评性报道的事实更不能有一丝差错, 否则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离开新闻事实, 新闻报道也就无所谓存在了。

由于批评性报道极易引起新闻当事人的抵触, 尊重新闻事实, 也是批评性报道采写者保护自己的重要的屏障。20世纪90年代, 某企业一位共产党员、老工人因英勇救人而身负重伤。治病期间, 老工人所在企业不闻不问, 甚至降低该工人工资, 基本的医疗保障也不让老人享受, 老工人家人只得靠借钱支付医疗费。得知情况的记者通过多方取证调查, 用事实写出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新闻报道——《英雄之泪为何谈》。文章见报后, 企业领导震怒之余, 以组织名义写了《报道失实说明材料》, 以驳斥记者的新闻报道。几经波折, 该企业领导最终没有达到目的, 只因记者所写皆为事实, 真实的报道很好地保护了记者。

有一些记者, 采访时虽然做足了功课, 事实也都了解清楚, 只是在写作时往往掺杂进自己的观点, 抛开事实自行自说, 容易给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用事实说话, 一定要真实准确, 避免误伤。如今网络发达, 各种新闻资源共享, 有的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图省事, 不经调查不用事实说话, 直接借用其他媒体的案例观点, 道听途说, 人云亦云, 写出的稿件很难让人信服。这些稿件的失败之处, 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用事实说话。写批评性报道, 就要用事实说话, 以事实为准则, 这样才使报道中的看法、观点、论断更具有说服力。

2.2 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批评报道不是单纯地“打击”“揭丑”, 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舆论监督, 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 要做到鼓劲而不泄劲, 帮忙而不添乱。

2016年3月媒体曝出的山东疫苗案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系列关于疫苗的消息刷爆网络。在前期报道中, 一些新闻媒体使用“这是杀人”的“醒目”标题引人关注, 在新闻报道中也没有详尽解释涉案疫苗属哪一类?是疫苗本身有问题还是流通环节造成疫苗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是否所有的疫苗都不能用?缺乏详尽解释和对事实的过度解读, 让疫苗案迅速升温发酵。与此相对应的是, 之后有媒体对此新闻事实再次进行深入调查了解, 用事实说话, 指出涉案疫苗质量本身没问题, 只是在流通冷链的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导致疫苗失效;问题疫苗属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是按上报接种计划由国家分配发放, 有着比较完整的渠道, 二类疫苗目前存在着渠道比较小和分散的问题, 在管理上有所缺陷。对于疫苗是否还安全?还能接种吗?这样的问题, 有媒体也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肯定了疾控部门对于疫苗的监测还是一个完善的体系, 当前的事件没有必要去猜测和恐慌, 建议人们到正规的医院或正规渠道接种。

有勇气揭发并不是批评性报道的最终目的, 批评性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 依法办事, 严格遵循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同时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与党的工作目标相一致。报道什么, 怎样报道, 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能为了追求新闻影响力, 偏离大政方针, 对事实的叙述以偏概全, 或者有意误导舆论。新闻工作者始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才能敢为人民群众鼓与呼, 当好劳动者的代言人和舆论监督的排头兵, 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总之, 批评性报道是整个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批评性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采访批评性要报道要做到深入细致有策略, 写作时则要建立在尊重事实、坚守原则的基础上, 真正让批评性报道成为治疗社会弊病的良药, 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成连.新闻官司防范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8.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写作 生活题材 语法错误 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作业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和空间。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常识性课程,其目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写各种体裁的作品。

小学语文课要求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引导下,实际生活过程中见闻的事物描写。作文或作品中,客观事物不能机械死板的描写,而是美妙动听的反映。因此,写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般,小学生写作中在段时间内把精力集中到想写的作文,反映作文的中心思想,充分發挥各种表达方式具有困难而不能达到要求。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不够强。小学语文任课老师要掌握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表现和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写作练习中,要及时改正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加强语文写作练习的指导。

1.帮助学生搜集生活题材方面的不足。搜集生活题材的方法是多式多样的,观察和亲身经历是学生获得实质性题材的基本途径。但是有一些学生超出自己认知能力范围选题,不能适当反映而吃力。当教师指导学生搜集题材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熟悉的、能够表达的范围内选题。观察是通过注意周围的事物、人、事、景,深化对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在写作中要具备的首要能力,同时搜集题材的重要来源。认真观察生活、注意周围的事物才能发现和感觉要写的事物,获得真实、美妙动听的题材。

当今学生,尤其是在城市长大的学生对自然世界各种事物的特点与性质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刻,所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世界和现实生活,组织观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收集生活题材时,无论是观察获得的题材还是亲身经历的题材,他们不能区别实质性、典型的错误是常见的,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区别、在作文中有序反映。

2.要改正学生联想中的不足。

想象是联想的基础上产生,想象和联想是作为思维的特殊方法,我们写作中往往离不开,现代写作技巧更需要的。但是有些学生不仅不能联想,甚至不知道什么事联想。关于联想的认知非常粗浅。因此,教师在学生搜集生活题材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的不足。

3.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分段落的错误。段落是有关作文的结构问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保证一个段落只有一个内容,而且应该写一个段落的内容分成为几个段落或者几个内容塞进成一个段落,或者不分段落连续写下去。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认真解释学生基本写作方法和原则,模范自己改正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4.修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太重视合理运用语句,避免不了这样或那样的语法和逻辑错误。因此,教师耐心的修改作文。小学课堂练习册中选入一些循序拆散,用词不当,找出错别字等几项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多练习、多思考、与课堂语境相结合讲解和修改,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句能力。

5.灵活运用好评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教师修改改学生的作文,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鉴定,是教师与学生感情交流的渠道。好的评语,不仅能够矫正学生作文中的失误,而且能够保护学生的创作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讲,又能促使学生人生道路的转变;反之,它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厌恶感,乃至会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

9.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九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驱寒取暖,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现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10.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与完善,人们越来越发现新闻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巨大的和潜在的经济功能。企业通过宣传报道对外可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与知名度,使市场注意力最大化,获得营销的成功;对内可以增强企业信息流通,强化企业管理。新闻报道对企业来讲是一种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是嫁接在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上的,由此可见企业新闻报道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题记

当前,建筑公司深处完全竞争市场的建筑业,我们都很清楚,要想在这片“红海市场”持续生存,脱颖而出,赢得市场。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利用新闻媒介主动出击,让市场“认识我们,肯定我们”就显得意义重大。而最真实最直接的新闻题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企业的一线工程项目,基层通讯员无疑成为企业宣传工作的一支主力军。

写新闻与学校语文课的作文是很不相同的。作文只要文字通顺、叙述清楚、笔调优美,就是好作文,不一定要求真实,也不用考虑文章发表后的作用。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面对广大读者,考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负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任务;新闻的体裁也相对分明,写作各有要求。下面本人结合个人在项目工作中谈谈两类常见新闻体裁(消息、通讯)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然后再就学员习作中的共性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理清思路,构建新闻框架

构思是一切写作的基础。提笔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准备写什么,确定中心思想,通常中心思想体现在标题上。切勿标题与内容不搭界或题大事小的情况。接着要考虑怎样写,为文章搭好架子,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结尾最后使用哪项素材等等。如果对文章缺乏结构的思考,往往就会出现走题、详略不当、套话连篇的现象。这两点对新闻写作来说应该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谈具体写作时,先要求自己想好:要写什么、怎样写(包括采用哪种体裁)。

二、常见新闻体裁消息和通讯的写作

(一)消息写作

消息是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目的是简洁、客观的文字,向读者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什么,消息的客观性原则不允许记者在其中发议论或作出判断。即使想报道宣传什么,也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所报道事实来表达倾向,不能由记者在消息中发表议论。一般的事实性新闻,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较多,即整条消息根据一件事实的方方面面内容,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和段落,于是就形成以下“头重脚轻”或“虎头蛇尾”的报道结构:

1.导语,事实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或事实的关键点,安排在导语中向读者报告。导语中,又要把最重要、最精彩的话,作为第一语。

2.进一步说明或解释导语中谈到的事实的材料。这些材料仍然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安排,可分为若干段落。

3.必要的背景材料,也按照重要程度编排。4.次要的补充材料。

如果将这样的消息从后面删节,删到只剩下导语,甚至只剩下一句话,它仍然可以独立存在,并清楚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显然,导语在消息中举足轻重,一定要写好。导语写作中关键把握两点:理解所报道事实的关键点;及时找到最能够打动读者,引导他们继续看下去的动词或短语。导语一般要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①简要告之读者具体、明确的事实;②事实发生的时间;③新闻来源;④发生的地点。

(二)通讯写作

不拘一格地具体而详尽地报道事实,便形成另一主要的新闻体裁——通讯。通讯的共同特征,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方式综合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不论报道的是事件还是人物,它一般要始终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和思想展事实,因而一般地带有情感色彩,这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通讯协作比消息灵活,允许表达倾向。通讯要求非常明确主题,提炼好通讯的主题,通常通讯成功的关键。这需要深入分析事实的特点,了解发生的背景和时代精神。通讯的结构类型灵活多样,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以时间变动为准绳的纵向结构。2.以空间变动为准绳的横向结构。

3.从简单陈述表达转向深入,最后达到高潮,点破主题。详略得当、前后呼应,是通讯写作中需要经常考虑的问题。

三、跳出项目圈子,站在企业高度衡量事实 基层通讯员一定要牢记项目新闻是面对整个公司,写稿之前,一定要将你选择的事实用全局的眼光来进行衡量,应大体考虑以下五方面:

1.该事实在项目部和公司的意义怎样。

2.该事实与最近党和政府需要宣传的政策是否有关。3.该事实是否切合公司当前工程项目管理宗旨。

4.该事实对于正确引导某一普遍性质的问题是否有启示意义。5.如何让该事实具有特色,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力。

6.该事实是否具有趣味性或人情味,报道它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7.该事实是否具有正面鼓舞的作用,报道它可以增添项目或公司的正能量。

11.企业调研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一

选题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

对企业决策者来说,最需要的是掌握企业的经营决策在实际工作中被贯彻执行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因此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一是有利于领导全面掌握情况,及时了解本单位信息;二是有利于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工作质量;三是有利于领导决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坚持这三个标准,不但达到了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而且选题也更容易贴近实际,贴近决策层。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想选题更好地与企业的经营实际相结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与本单位的典型经验相结合。各个单位虽然都有其本单位的特殊性,但是同类型的企业都有其共性的东西,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凝聚着众人智慧的好经验和好作法,如果在面上及时加以推广,不但能省去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促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调查研究选题一定要大力挖掘内部典型经验之类的题材,认真加以总结和提炼。此类题材,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在面上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很容易进入领导决策层。

二是与本单位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相结合。任何企业在一特定时期都有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和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然性,在单位职工中的影响都比较大,事关稳定的大局。因此,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必须抓住时机,迅速展开调研,了解事情的真相,为领导处理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三是要真正做到与基层相结合。搞调研,光靠打电话、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够的,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不同层次的座谈,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摸实情、掏实底,既要掌握面上的情况,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剖“麻雀”,做到点面结合。这样的选题才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真正相符合。

为高层面决策服务

目前,企业领导层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比较高,因此对参谋部门的工作要求也更高。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变幻莫测,企业领导更需要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层次服务。因此,我们在开展调研时要适应这一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首先,要紧密联系市场,做好超前的政策调研。政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导向标,及时掌握政策变化,对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和工作思路具有超前的指向作用。因此,要围绕当前的政策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对策调研,认真分析政策可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利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为领导更高层次的决策提供服务。

其次是要注重深化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才是关键。调研成果能否进入决策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以后的研究。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分析问题提供了依据。但是在分析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资料的表面,就事论事,要从更高层次来分析和研究,从纷乱的材料中理出思路,理出主题,有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要换位思考,要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抓住最要害的东西,形成调研成果,进入领导的决策层。

三是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当前,企业以机制转换为重点的深化改革正在不断进行,由于改革牵涉到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影响到千家万户,对此,各个企业的领导都感到很棘手。这也是领导所想和所急的事情。作为领导层来说,一般都会有一个大的框架设想,但是具体的方案和细节问题,由于精力有限及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不一定考虑得很周全。这时候,作为参谋部门,必须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围绕当前的改革任务,超前地做好调研工作,其调研成果往往容易进行决策层。

正确处理各种调研之间的关系

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地运用。领导决策需要调研,参谋部门辅助决策也要调研,职能部门开展工作也要调研。从根本上说,其调研的目的、及调研的方法是相同的,但是从其出发点和最终所起的作用来看,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参谋部门开展调研工作时,一定要正确处理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各自的工作互为补充、互为融通,不致于产生工作重复,职能交叉。

一是要正确处理与领导调研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一句话,参谋部门的调研要服从于领导调研的需要。领导者的调研是为了履行其担负的领导责任而自发的一种活动,在调研选题上一般侧重于面和宏观,侧重于全局性的问题,而参谋部门的调研更多的时候是被动的,侧重于点和微观。两者的职责权限决定了参谋部门的调研要立足于领导工作的重点,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以及热点和难点问题来展开。可以说是对领导调研的有益补充。两者的调研紧密结合,使领导作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决策。

二是要正确处理与部门调研之间的关系。参谋部门的调研与职能部门调研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领导决策服务的,但是其出发点不同。职能部门调研的出发点是为了掌握本部门工作的基本情况,解决一些具体微观问题,特别是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调查报告中技术性和细节性的问题比较多,对单位整个面上的工作指导意义不是很强。而参谋部门相对职能部门来说,调查和研究的问题相对要宏观一些,即使是对同一问题的调研,既要充分利用职能部门调研的成果,又要对其成果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提炼其精华,尽量减少技术性和细节性的东西。总之,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立足于职能部门,又要超脱于职能部门,使之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提高调查研究机构的地位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调查研究在辅助领导决策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调研机构的组织现状来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在企业中,除少数单位建立了专门的调研机构,并配备有充足力量以外,其它单位一般都是单位行政或党委办公室设立调研岗,但人员都比较少,大部分都是身兼数职,工作中难免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要真正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搞好超前服务,有点勉为其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作为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不管是兼职还是专职,必须下大力气,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围绕领导决策,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使调研成果真正进入领导决策层,为领导所重视。通过自己的工作,使领导认识到调研工作是决策的重要环节,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并自觉地加强调研力量;另一方面,调研机构的组织、编制以及人员配备,对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要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在编制上不一定要设成独立的部门,但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调研人员。现在一些企业领导也逐渐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是限于编制和定员依据问题而难以决策。

12.安装油封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二

(一) 安装前, 应先检查轴颈表面是否有伤痕, 如果轴颈表面粗糙度过大, 油封唇口容易损坏;若轴颈表面产生轴向伤痕, 则会造成油液渗漏。其次, 应检查轴颈是否有毛刺, 飞边等如有, 应清除, 修圆, 防止安装时刮伤油封唇口。

(二) 检查油封唇口有无刮伤、磨损及裂纹, 如有, 应重新选用新件。

(三) 保持油封唇口及轴颈的清洁。

(四) 安装时, 为防止油封唇口被拉伸或刮伤, 必须采用专业夹具, 如无专用工具, 可在轴颈上卷上玻璃纸, 然后涂上少许润滑油, 用木制工具将油封慢慢敲入轴颈。

13.平时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三

1、不要让孩子把手机、MP3、MP4、MP5等电子产品带到学校住校生实在需要手机的一定要告诉老师,但必须关闭上网功能(不会的让老师处理),而且只能当电话用,除打电话外必须关机。

2、留意上学和放学时间

早晨进校6:30-6:35中午进校12:50之前

中午放学时间:11:40晚上放学时间:21:40周日晚进教室时间:18:30之前

3、提醒上学路上注意安全

4、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5、同学交往超出友谊

6、加强身体锻炼

任课老师联系方式

班主任兼历史:汪加龙 ***(694801)

语文:吴盼盼***

数学:杨银(532544)

英语:张敏(526217)

地理:陈金平(636207)

物理:李苏平化学:刘玲玲

14.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四

盘龙区东庄小学 高恒武

(一)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合作性

2、实效性

3、研究性

4、创新性

5、统一性(辩证的统一)

6、超前性

7、完整性

(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

2、整体意识

3、超前意识

4、反思意识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 “三个关系” :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四)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 现象一:集体备课成了“大杂烩”。现象二:集体备课成了“集体剽窃.”。现象三: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现象四:集体备课成了“木偶戏”,缺乏个性。

(五)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1)虽然定时定点,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一通,白白浪费时间。

(2)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提纲挈领,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3)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如:一位教师主备、主讲,其他老师不愿意参与,个别老师留一手;一位教师备好后,不进行讨论和研究,其他教师用,坐享其成„„

(4)尽管研讨比较充分,形成了一体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课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

15.山羊引种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五

1 做好引种前准备

一是调查了解引种地区羊群质量及健康状况,保证引种质量;二是做好引进山羊的隔离舍准备,隔离舍应远离饲养场地,对隔离舍进行彻底清扫、喷雾消毒等处理,保证羊舍干净卫生,防止阴冷潮湿;三是对调运车辆做好严格消毒,用3%~4%烧碱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四是做好疫苗、药物准备工作。

2 报告登记和凭证运输

引种前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提出申请和登记,了解引种地疫病情况,严禁到疫区引种;同时报告输出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经输出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检疫合格并出具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其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等有效证明方可运输,对运输动物必须佩带免疫标志。到达目的地后持有关证明向我局动物防疫监督所报检,经隔离饲养15d,若未出现异常,方可混养。

3 注意引进的品种

从外地引进山羊,一定要求引进已育成,生产性能优良的新品种,不可引入低劣的老品种,也不要引进经济杂交的山羊品种,因为杂交山羊不宜作种用。引入的山羊要健康,发育良好,四肢粗壮,四蹄匀称,行动灵敏,眼大明亮,无眼屎,眼结膜呈粉红色,鼻孔大,呼吸均匀,呼出的气体无异臭味,鼻镜湿润,被毛光滑,紧凑,有光泽。排尿正常,粪便光滑呈褐色稍硬。母羊要求乳头排列整齐,体躯长,外表秀丽,叫声优美,具有母性特征。公羊要求睾丸发育良好,无隐睾或单睾羊,叫声宏亮,外表雄壮,具有雄性特征。年幼的山羊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能太小,以1~2岁最好。部分养殖户为降低饲养成本,引进断奶前后的的羊犊,由于长途运输、断奶、气候变化等应激,引进后往往容易引发疾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 重视运输管理,减少应激

运输车辆要大小适中,并经严格清洗消毒,车上应铺垫锯末或沙土等缓冲垫料,防止山羊在运输途中颠簸碰撞受伤。运输时应尽量创造减少应激的环境条件,如夏季运输应选择阴凉天气,防止中暑;运输途中应尽量匀速行驶,减少紧急刹车。山羊到达饲养场后应先供给清洁饮水,并添加适量电解质、VC、VE等,充分休息4~8h后方可饲喂少量饲料。

5 备足草料

16.强调句型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六

一、被强调部分可以是句子的主语、宾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程度状语和方式状语等,但不能强调谓语。

Eg:It is my mother who/that cooks every day.(主语)

It was three books that he read in the library yesterday.(宾语)

It is in autumn that leaves fall.(时间状语)

It was in front of the bank that the old ladv was robbed.(地点状语)

It was with great joy that he received the news that his long lost son would soonreturn home.(程度状语)

It is by bus that Mary usually goes to school.(方式状语)

二、被强调部分为人,可用who,也可用that。强调主语时,that/who后的谓语动词必须与被强调的主语人称与数保持一致。被强调部分既包括人又包括物,用that不用who。

Eg:It is I who am fight.

It is he who is wrong.

It is the girls who are lovely.

It is they who often help me with my lessons.

It is they that were late.

It was me that he helped yesterday.

It was the things and the people that they remembered that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三、强调句型的一般疑问句结构为:Is/Was it…who/that…?

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句结构为:特殊疑问词+is/was it that…?(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句只能强调特殊疑问词)

Eg:Was it ten years ago that his father died?

Who was it that saved the drowning girl?

How was it that they discovered the entrance to the underground palace?

What ls lt that hls daughter needs most.

When was it that the general manager left for Japan?

此外,在I don't know what it is about Mary that makes her afraid of having herbusiness discusse句中,强调的是宾语从句,其语序与陈述句相同,所以是what it is…that…

四、强调句型中的is/was前面可用must/may/might等表推测的情态动词。

Eg:It might be in this room that he met her.

It might have been John that bought a present for Mary yesterday.

五、“not…until…”句型的强调结构为“It is not until…that…”,应注意把否定词not转移到until前面。

Eg:It was not until rain stopped that 1 went home.

It was not until midnight that he went back home after the experiments.

六、也可强调主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等结构,不能误用when,where或whv。

Eg:It was what he meant rather than what he said that annoyed me.(主语从句)

It was after the war was over that Einstein was able to come back to his researchwork again.(时间状语从句)

It was because he was seriouslv ill that he died.(原因状语从句)

It was in the street that I met him yesterday.(地点状语)

但被强调的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或主语,也有可能先接定语从句,再接强调句型,此时应多加思考,不能混用。

七、注意省略、插入语、固定句式的影响。

Eg:It was lack of money.not of effort.that defeated their plan.

It was because of English girlfriend,believe it or not,that his English improvedso greatly.

“Where did you meet him this morning?”“It was in the hotel where he staved”.答语为强调句型It was in the hotel where he stayed that I met him this morning之省略。

It's three years since he was a teacher.他不当教师已经三年了。

八、判断强调句型的使用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将强调结构去掉,如果去掉强调结构后的句子仍然正确,强调句型就正确,否则就不正确。

Eg:It was six years ago that he went to Tokyo.

It Was at ten o'clock that he came back.

It is in the factory that Mr Wang works.

It was ten o'clock when he came back.

17.自我介绍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七

语言流畅运用停连等技巧。要庄重大方、稳重,不能过于张扬

注重对象根据老师是哪个专业的、年纪如何,来设计

强调自己的目的目的要明确,要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让对方了解你。设计自己,让对方知道自己好的一方面

注意仪表发型、着装、言谈举止等。进入复试后要录象上镜,一个人在画面其实的好坏与发型着装十分有联系

语言凝练见解明了、鲜明生动

注重交流言语就是说话。交流要有对象,无对象无交流、语言苍白无力是错误的。与考官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注重分寸谦逊态度,拒绝“最棒最强”等限定性词语。老师在进门都看气质等方面,可以姑略人的水平怎样。显得落落大方、有内涵。分寸把握非常重要。

18.公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八

在记叙文中,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用第一人称,是最容易的写作的。而在小升初和中考作文里,学生遇到的记叙文,多是可以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和身份来写。

的中考,“第一人称”的作文,站了很大一部分。这给我们的中考应试作文提了一个醒——备考中考作文,以“我”的口气写作文。

以山东20中考作文为例,18个市的作文,其中有10个的作文标题出现了“我”。其他作文题目,也多是要求考生书写自身的记忆和见解。

由此可见,以“我”为主人公是中考作文的“万金油”。体现自我感受和反思,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生活,是今后中考作文的趋势和方向。

一、关于作文题目的分类

有资料显示,在已知27个省市的35个作文题目中,命题作文有20个,占57%;半命题作文有11个,占三成多;给材料自拟题目作文有4个,仅占一成多。可见,命题、半命题在今年中考作文中占主导形式,所占比例达89%。

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直接的好处就是学生在写作中不容易跑题。题目越长,字数多,对考生的主题要求,越具体,跑题的可能性越小。而一些题目短的,却扩大了考生的选材范围。如河北省的《陪伴》、四川省的《拥抱》,都是易写难精的作文。

二、关于作文人称的限定

在各地的中考作文中,不论是命题的,还是半命题的,“我”字成为题目或提示语中的高频字。除了有些标题直接直接说出“我”字以外,还有多处出现跟其同义的“自己”字样。而有些题中即便说的是“你”字,或没有直接指出称谓,而实际上指的都是考生自己。

如湖北省武汉市考题中称:“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海南省考题中称:“写小时候有趣的事情。”没有自己的回忆和经历,如何能写得生动?今年各地中考作文题目,多数都有这个特点。

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关爱与帮助,学会感恩和深思,展现社会积极向上的方面,是今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主要趋势。在所有省区市的考题作答中,书写内容的表现主题必然是“我”的生活、“我”的思考、“我”的行动、“我”的成长。以“我”为题写作,在各个省市适用,也是今后考生写作文的方向。

中考作文题将引发学生对自我、家庭、学校、现实和社会的思考,增强他们对自我的激励和反思、对他人的判断与评价、对社会的关心和思考。希望考生平时能细心观察生活。

三、关于第一人称“我”作文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意叙事的典型性和独特性。既然是“我”,讲述的都必须是作者自身的故事。刻意虚构,但是虚构的时候,必须真实而独特。一旦虚构出了漏洞,作文的分数就会大打折扣。尽管中考作文是一锤子买卖,而考文因阅卷的仓促,会为某些师生的备料作文、套改作文留下可趁之机,但是,无论怎么准备,作文本身的真实性和感人特色,必须是独特的。例如,我们小时,一到放学回家的路上,就写学雷锋叔叔做好事。遇到坏人坏事,就是在偷生产队的庄稼。这种千篇 一律的情节,不仅虚假,而且是写作的重复,考场作文绝对不能这样写。可见,考生日常的积累、生活阅历和思考,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必备。

二是要注意抒情的扣题、人称与主题的关联。尽管中学生作文的开头结尾方法很多,各种作文书的范文也很多。但是,我们要记住的是,一般来说,作文的结构通常是“总分总”。末尾的一段,就是用来抒情的——作文这样写,怎么也是最正常的办法。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写作文,最后一段必须有这么一个设想:人称加抒情,而且是围绕题目关键字的抒情。

如河北省的《陪伴》,你最好在最后一段写上什么事物陪伴你,使你的人生得到了哪些感悟或者体味。

三是要必须有适量的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在记叙文中,要想使文章更加生动,除了文章框架的完整和合理外,细处的描写十分关键。房子建成了,还不能住,因为必须要装修。而描写,就是房子的装修。因为中考作文“我”出现得极多,考生必须用好用足描写。在几种描写中,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最关键的。在描写时,必须不能脱离“我”,心理描写,也必须是“我”的心理。把我的心理写到位了,既扣题又生动,作文就容易得高分。

中考特长生练技能别丢文化课

中招录取时,报考体育传统项目校、文艺特色校和科技示范校的特长生和其他考生一样要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按规定,中招特长生参加完5月全市或全区组织的统一测试后,仍要参加6月的中考。学校录取时,除参考特长测试成绩外,还要求考生中考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如果考生掉以轻心,一味扑在特长练习上,忽略文化课学习,就可能因文化课成绩达不到要求而不被录取。

成绩提高不是朝夕之功。文化课的复习与练特长一样,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达到较高水平。中考前这两个月对考生很关键,如果复习方法得当,提高十几分甚至几十分都有可能;反之,如果不系统地梳理一遍知识,不进则退,就会在文化课成绩上吃亏。在中考中,即便是报考特长生的考生也不能松懈,因为对特长生来说,能否被录取最终仍要看文化课成绩的高低。

19.翻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九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技能,理论,实践

到底什么是翻译?这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高校教师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翻译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广义的翻译指语言与非语言之间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狭义的翻译指一种语言活动,是指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不一而足。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风格得体可以说是所有标准的共核,三者的次序不可颠倒。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开放型、综合性强、独立的学科,是一门相当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是培养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理解欣赏能力的学科。翻译课堂上需要大量的实践材料作为支撑,选材必须严谨科学,要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根本宗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理论,并有意识地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

学校的学习只是奠定基础,翻译工作需要广阔的知识层面的支持。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缺乏对国家政治时事的敏感性,更不用说一些相关政策词汇的掌握了,这将是从事翻译工作的很大障碍。所以在校期间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每天收听外语新闻,关注时事政治,培养其对政治的了解和敏感性。其次,好的翻译要准确的传情达意,好的中文功底是必不可少的,语言间的互译要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准确翻译,把握好语境是关键。再次,翻译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决定性的一环,有了好的逻辑思维素养才不至于在一些冗长或结构模糊的句型中乱了阵脚,或者犯一些常识性的低级错误。要做好翻译,必须打好基本功。第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良好的英语修养,除听说,还包括能读、能写、能译。能读各种体裁的文章,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能写出内心的各种感受,用词达意;能译出原文的风格,行文地道。第二,必须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要有意识地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才能卓有成效。不但要破“万卷”书,还要善于思考,勤于练笔。第三,需懂点翻译理论。要实践—理论—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循环往复,从而不断提高。第四,实践是关键。翻译教学的关键,在于传授学习原理与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能力培养。很多翻译教材往往就事论事,把视角放在词和句子的层面,这从当时看来,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微观的机械的对应性翻译技能,他们触类旁通的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翻译不仅有实践的不断超越,也有理论的不断升华,实践和理论不可偏废。

在课堂上我们耳濡目染的翻译往往指的都是全文翻译,但学生是否曾经接触过节译、编译、综译、改译等其他翻译形式,这样的翻译应该如何操作,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摘译、改译?这些“另类”翻译也要让译者了解。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中翻译的标准、遣词造句等方面有很大区别。例如科技、商务、新闻等类型的翻译,译者可以自行把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熟悉不同文体的不同翻译要求。翻译应视为一种技能化的训练,从单项的技能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多项综合的技能化训练。其中词汇、句子、段落、修辞、篇章的翻译可以看作是单项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这些单项技能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在熟悉了各项单项技能后,学生日后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能,也可以有的放矢地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来不断调整,在反复的练习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要尽可能多做翻译练习,练习过程中多选较新的当代作品作为练习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应用性的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应以启发学习为主线,多注重引导学生自行进行事后归纳,少树立众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学习者的创造性。不可或缺的是让学生知道一定的翻译规则和方法,但是,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教了多少。在翻译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对比是不容忽视的。当代心理学的实验对语言制约人的思维与认知作了肯定的论证。根据Stroop干扰实验,熟练掌握自己母语的人,当使用某一特定词的时候,必然内心激发起这词的语意代码。例如,中国人看到或使用“红(色)”一词时,经常跟喜庆、欢乐、荣耀、革命之类的意义联系起来,而西方人对red一词的联想除了有喜庆、欢乐的一面之外,却也有暴力、流血的一面。中国人结婚偏爱红色,而英美新娘却以白色礼服见常;在汉文化中,丧葬、哀悼时多以白色为主,而英美则以黑色居多。中午有“红人”一词,而西方人却不具备这种感情色彩,在他们的思维中,a faired hair girl(金发女郎)必会受到上司的青眯,故而常用它比喻受宠的人。在汉语言中,妻子有外遇,戏称给丈夫带了绿帽子,若按字面直译为green cap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这在英语中叫a cuckold。中国人讨厌狗,有一大堆与狗有关的贬义词,如“狼心狗肺”、“走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嘴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而英美人喜欢狗,习语中常表现出对狗的喜爱之情,如a 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等。

翻译课教什么?怎样教?这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穆雷,1999)。翻译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学生一定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篇对比和文化对比意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这是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的,相信也能得到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和验证。

参考文献

[1]Mona Baker.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Routled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德利尔.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孙慧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20.玉米生产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篇二十

1.1购种时,要看种子的发 芽率、纯度、净度、含水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国家规定的标准良种是:发芽率≥85%,纯度≥96%,净度≥98%,含水量≤15%。

1.2看种子包装袋上品种标准代码是否齐全,一般包装定量为25kg或5kg,少量有2.5kg。

1.3看品种成熟期及有效积温是否适宜,当地的气侯条件特点,不能购买超出本地区无霜期的品种及越区种植的品种。

1.4所购买的种子必须通过吉林省审定或国家审定的品种,没有审定的品种不能购买。

1.5种子包装袋是否有防伪点及防伪电话,是否有种子标签和二次缝口。

2.种植密度不合理

密度过大时,植株通风、透光性差,个体间争肥、争水、争光严重,导致个体发育不良,出现空秆、秃尖、小穗、百粒重降低、倒伏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如果遇到干旱或雨水过大的年分,会使作物萎蔫,病虫害严重,大面积倒伏等,影响产量。密度过大,还会使作物贪青晚熟。因此,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产量关键的一环。每个玉米品种都有自己适宜种植的密度范围,千万不要随意增加密度,一定要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合理密植,确保提高玉米产量。

3.施肥不科学

3.1大多数农民忽视了农肥的使用。连续多年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保肥、保水能力差,化肥利用率低。

3.2农民只重视化肥使用的总数量,不重视化肥中纯养分的总含量。而使作物造成某种元素的缺乏,使作物生长不健壮,而造成减产。

3.3氮、磷、鉀配比不合理。因为作物产量受最小养分规律的制约,单一养分过多,会影响植株对其它养分的吸收。如果单一过多施用氮肥,营养生长过盛,抵制了生殖生长,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反而会影响对磷钾的吸收。

3.4合理施用氮、磷、钾,配施锌、锰等微肥。在播种前,深施氮肥应分期追施,在大喇叭口期,每ha垄沟深施肥尿素400~500kg,50%硫酸钾40~50kg。

上一篇:给予的快乐小学生作文下一篇:讲话稿经典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