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

2024-10-26

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共8篇)

1.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 篇一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

(四)重视学生生活实践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认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2、能力:能够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分析复杂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的发展对工业的重要影响;了解信的种类和方式,初步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安全、有效获取知识;了解 科技的发展,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 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5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潜能生辅导计划

1、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2、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双方一起努力,提高学生品德意识。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8课时)

第二单元: 我们都有发言权(8课时)

第三单元: 乡村新发现(6课时)

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6课时)

第五单元: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8课时)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有三节教材:、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循迹孔子故里;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有三节教材:好大一个家、同是炎黄子孙、为了祖国的振兴;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黄土高坡、雪域高原。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二、乐于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史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五、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

(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

(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

(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哪怕是“满腹的话儿说不出”。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2、16——2、20 一、一山一水一圣人1站在泰山顶峰(1)登临泰山2、23——2、27 1站在泰山顶峰(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3)名山3、2——3、6 2、来到黄河岸边(1)我看到了母亲河(2)母亲河哺育了我3、9——3、13(3)为了母亲的微笑(4)主题会3、16——3、20 3寻迹孔子故里(1)至圣先师3、23——3、27(2)孔子的影响(3)主题活动3、30——4、3 二、心中有祖国1、好大一个家(1)祖国有多大(2)我们都是一家人4、6——4、10 2、同是炎黄子孙(1)海外华人心系祖国4、13——4、17(2)两岸人民血浓于水3、为了祖国的振兴(1)辉煌成就4、20——4、24(2)祖国不会忘记他们(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4、27——5、1 机动时间5、4——5、8 三、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1林海雪原 北国风光5、11——5、15 资源宝库 2、江南水乡 水上人家 鱼米之乡5、18——5、22 3、黄土高坡 走进窑洞 学唱黄土高坡5、25——5、29 开发热土 4、雪域高原 领略雪域风情6、1——6、5 雪域变通途 走进布达拉宫6、8——6、12 期末复习6、15——6、19 期末复习6、22——6、26 期末质量测试6、29——7、3 期末工作总结,安排放假事宜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从总体上看,本册继承了前四册即5、6、7、8册教材的整体风格。例如,课主题引领次主题,次主题整合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版式上,上方以导语、卡通人物呈现学习内容或任务要求,下方由卡通动物提出问题或活动设计及要求。

从变化上看,自五年级上册开始,与图片相比,文字量明显加大;与形象的东 西相比,观念的引导力度在加大;从语气、语态上看,逐步减弱了儿语化的特点。

从学习方式看,适当增加了辩论、辨析、选择、二难情景讨论的活动方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加以内化。品德课的学习,一定要始于情感态度,依托于活动与实践,形成于观念及价值判断。

另外,增加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以补充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教材本身留 给老师的空间,也有所拓展。

总之,本册教材各单元主题层次清晰、内容突出。例如,第一单元主要是课标“我在成长”的内容,第二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家庭”的内容,第三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学校”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是课标“我是中国人”的内容。而且,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与三年级、四年级教材的相关内容自然衔接、螺旋上升。

二、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围绕课程性质,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五年级上册分解的目标如下: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4)知道在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5)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6)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7)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2)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3)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四、教学措施:

1、关于不同领域。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等方面不断扩大,其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随之加大,这是教材形成的内在逻辑,也是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生活领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依据。

2、把握小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共69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3、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苏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 篇二

关键词:试题,生活,能力,导向,激励

一、命题思路

试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题量适中, 形式多样;重视基础, 贴近生活;设计新颖, 趣味性浓;基于教材, 超越教材;一题“多”解, 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注重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二、命题特点

1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 对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它在对学生知识技能进行考查的同时, 将对学生情感感、、态态度度与与价价值值观观的的考考查查融融入入到到各各个个试试题题之之中中。。

2.试题覆盖了教材各个活动主题中的重点内容, 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 其难易程度比为6:3:1。它注重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迁移的能力。

3.答案不求唯一, 看重多元评价。综合题只提供从哪个角度答题, 没有具体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酌情给分, 答案不唯一, 意思对即可。

三、关于试卷 (以四年级为例)

(一) 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反映出四年级下册教材的全部内容、知识要点以及各单元所占的分值。试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乡, 感受家乡的魅力,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吃穿用等各方面, 感受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劳动人民的感情。通过了解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感受立体交通的快捷和便利, 进而思考日益发达的交通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了解大众传媒, 用好大众传媒, 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 试卷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填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从卷面上可以看出,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 答题的正确率较高。

第二部分:判断。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此项内容,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答题的正确率较高, 但也有少数学生因概念掌握不牢, 导致判断错误。

第三部分:回答。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交通, 各种交通工具又有不同的用途。作为赤峰人, 应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名胜古迹。从卷面上看, 学生对交通问题理解运用得很好, 而对于家乡的问题认识明显不够。个别学生答得过于简单, 造成了不必要的丢分。

第四部分:辨析。考查的知识点是日常生活的应急预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有关案例, 不仅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还要正确阐述理由以及今后应如何去做, 给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提供了空间。

第五部分:拓展。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答题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基本概念掌握较好, 能说出要点所在;少部分学生应用能力较差, 不会举例, 即使举例子, 也有些文不对题。

四、问题及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答题态度不认真, 审题意识、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2.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做得不够, 对一些资料的搜集不全面, 致使学生出现知识盲区。

3.由于试题答案不唯一, 教师评卷时标准把握不一致, 学校与学校之间分数上出现了偏差。

(二) 措施与建议

1.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品德课, 以此开启他们的智慧人生。教师要把所教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2.教学不要局限于课本, 要扩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教材中的图片不能停留在看图说话上, 而是要挖掘其隐含的意义, 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 篇三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生品德;塑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70-01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特殊性对学生思想品德塑造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因此,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评价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感觉善恶,促进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开展实践,知行结合,将教材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内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教学,让学生能够结合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达到知行统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完成道德品质的内化。在人教版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以及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对具体事例的认识与实践中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教师不仅要把握住这类教材,让学生能够在课内进行自我实践,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外以及校外的实践过程中真正践行,完成知行的统一。如在《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教育,还要让学生愿意参加劳动真正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树立学生中做的好的榜样,提高教学实效,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要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劳动竞赛,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适当的劳动,比一比,赛一赛,成为劳动小达人。

二、注意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实践知行的统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要在导入阶段形成开放性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喜欢上品德课,还能够将思想品德课上接受的教育与自身的思想品德进行对照,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用引人入胜富有情趣的特定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兴趣很快地调动起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其他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时时参与讨论,达到知识的内化。如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请你相信我》教学过程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搜集到的待人真诚言而有信的事例,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信得过的人,接着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让学生观看,并进行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教师不能忽视的是,在课堂上要安排自我反思的环节,让学生反思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怎样成为待人真诚的人,怎样成为值得别人信任的人。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表格,将自己的诚信与非诚信行为添到表格中,努力让自己想成为让人信任的人,真正达到知行的统一。

三、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真正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堂中来,完成思想品德的塑造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率真的环境中真实地坦露自己,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围坐式让学生在每堂课中都置身在合作小组学习环境中,也可以采用插秧式在必要的时候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合作的交流。如在《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生干部应该通过民主选举,懂的人人都有选举权,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在活动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参照教材23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5年的学校生活,在小组中讨论自身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而在模拟活动中,教师可以让组内每一位学生,参与“假如我当干班干部”的实践活动,在组内交流自身的竞选宣言,并且推荐最佳代表在班上代表本小组进行发言,并对其他小组的竞选宣言提出质疑,最后评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小组的创建中要注意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习能力不同,思想品德具有差异性的孩子,放在同一个合作小组中,让大家参与讨论,共同完成思想品德的塑造。

四、开放性思想品德成绩的测试,不仅要测试教学内容,而且要测试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

在思想品德与社会的考试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仅凭一纸试卷来决定学生的品德修养,不仅可以尝试取消试卷考试,也可以在试卷考试的基础上进行品德测试,对于测试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教学内容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強育人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年龄,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思想品德的塑造。教师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中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完成知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蔡传生,关于品生品社教材二次开发的障碍分析与对策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2]易艺萍,把握课程真谛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家教世界,2012年22期

4.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四

大木小学

杜琴

1.《生命是宝贵的》2.《呵护我们的生命》3.《生命的宣言》

教学目标: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明确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期望,知道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

教学重点:在探寻生命孕育、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生命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教学难点:认识到生命是美好也是脆弱的,承载着自己的幸福快乐、父母的心血牵挂以及社会的关爱希望,深刻领会“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从而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3页内容,话题为“生命来自父母”。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P5页内容,话题为“生命与爱相随”。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P7页内容,话题为“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最珍贵的“生日礼物”——生命

1.师:同学们,每次过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很多的生日礼物,你最珍贵的

生日礼物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我的生日礼物”,感受收到礼物的欣喜和家长的用心良苦,在生日礼物中寄托着对孩子的爱。)

2.师:大家都收到了很多宝贵的生日礼物,可是你们知道吗?在11、12年的生日那天,你们的父母就已经送给你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

3.小结:对,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板书:生命来自父母)这就是我们最宝贵的礼物。活动二 生命的孕育——美丽、神奇

1.师:生命是父母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那它是怎么孕育开始的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生命的孕育》)

2.师(解说):那个微小的看不见的小精灵,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在黑暗中焦灼地游动着。它被一种物质强烈地吸引着,突然,它挤破了一层极薄的细胞膜,钻了进去———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新的生命就此开始了孕育,在经过了激动、难耐、忐忑不安的38个星期之后,一个充满着期待的婴儿就要呱呱坠地了。

3.师:生命是那么神奇,令我们每个人由衷赞叹,你的家人在你的孕育过程中,又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来看看课前大家收集的资料。打开我们的生命记事册,谈谈自己自己的感受。请大家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在交流的时候最好结合你在课前搜集到的反映生命孕育的资料进行,然后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交流。

4.小组交流,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母亲的怀孕照片、围产手册、录制的出生视频、留作纪念的胎毛笔、小手印……)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把自己在课前调查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但我能想到父母哺育我的全部时光。活动三我的成长有你——爱的牵挂与期盼

1.师:在家人的关爱呵护中,我们长大了,让我们共同回顾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生命的成长吧。让我们一起分享你成长中的印迹吧。

2.师:看看大家收集了哪些成长的印迹?看到同学们收集的这些珍贵的资料,你们的出生记录、成长册、保健手册等等,看看你们小时候的衣服、照片,老师真为你们的成长感到高兴。有那么多难忘的瞬间,让我们去采访一下我们的家人,看看我们的成长给家长带来的感受。3.师:(播放家长视频、录音)听听家人讲一讲在你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感受。想一想,我们的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

4.师:我们的生命包含着父母无尽的牵挂和期盼,父母时时把我们牵挂,期盼着我们平安、幸福、快乐。听唱诗《游子吟》,看课件《一位妈妈的讲述》。

5.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牵挂?你是否也会回到家里,面对爸爸妈妈,轻轻问一声:“爸爸妈妈,你们对我有什么希望?”

6.小结: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饱含了父母无尽的牵挂,牵挂中带着期盼,期盼我们平安、幸福、快乐。活动四我的付出与感恩——回顾反思

小结: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当我们降生的那一刻,我们的父母就对我们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在他们的关心和呵护下我们正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犹如一朵美丽的鲜花,同学们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出最美的色彩。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爱在温馨的家中,回顾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分享了生命的诞生与成长的快乐时光,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时、每一刻,都能感受到父母无尽的付出与关爱,我们幸福的在家人的爱中成长。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爱在温馨的家中。播放课件《温馨的家》

2.师:刚才播放课件的时候,感受到有些同学我窃窃私语,我想一定是这段录像把你带到了美好的回忆中,那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温馨的爱时时刻刻都令我们感动,让我们敞开心扉,细心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我们的生命淋浴在爱的阳光中,“生命与爱相随”。(板书课题)活动二爱在温暖的集体,深入探究

1.师:不仅在你们每个人的家中,在我们这个共同度过六年美好时光的大家,你们是否也还记得那些温暖难忘的爱的瞬间?还记得吗?六年共同度过的读书生涯,有老师的谆谆教导,好友的支持与帮助,点点滴滴,都那么令人难忘,让我们共同回顾,走进“我爱的集体”。2.教师播放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对照片、日记、留言本课前搜集资料的呈现,引发学生回忆在六年的课堂生活中发生的难以忘怀的爱的故事,从而打开学生心扉,引发学生共鸣。全班交流。

3.交流探究,回顾我的班级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令人心驰神往,感动异常的小故事,发现、挖掘其感人之处,引起共鸣与对话。

4.师:同学们,听了这些同学讲的故事,再回首自己六年的学习生活,此时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5.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提炼,让生感受自己在感受各方面的关爱的同时也有着爱的付出与回报。

6.小结:六年来,我们生活在这个温暖的集体,大家一同进步,一同成长,有爱,有笑,有喜,有乐,留下那么多珍贵的回忆。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将是我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记忆。

第三课时

活动一话题导入,生命只有一次 1.师:生命是宝贵的,它饱含着父母无尽的牵挂与期盼;生命是快乐的,它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充满了无比的温暖。生命更值得珍惜。(播放课件《“这条小鱼在乎”》)看看这篇我们早以熟悉的课文,现在你们又有些什么感受呢?

2.生交流体会,师引导、评价,侧重对于生命价值的探讨。

3.小结:是啊,我们关爱生命,我们尊重生命,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更值得珍惜,生命不能复生,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善待生命。活动二看图思辩,生命不可以重复

1.师:生命是那样的神奇、美丽,那样的宝贵,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对生命充满了种种揣测与幻想,播放课件《秦始皇寻仙》。

2.观看课件后,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6页上面的图片,激发思辨,在小组讨论,你觉得他们的观点对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倾听、评价,引导其明确生命是个不可逆的过程。指明全班讨论,思辨。

4.小结:是啊,就象大家所指出的那样,人的生命犹如鲜花,活着的时候,充满活力,一旦逝去,不能复生。生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生命研究是一门科学,那些民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与传说,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活动三 深入探究,坚强让生命闪光

1.师: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有位著名的诗人张楠,就生命写了首感言小诗后,我愿意与大家分享。

2.师:(配乐吟诵),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善待有限的生命? 3.学生交流,师引导学生从更多侧面去探讨生命的价值。

4.师: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美好的,但生活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如果遇到了病痛、困难、挫折,甚至是磨难,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让我们一起去走进一名普通的14岁初中生—邓清清的世界。

5.师(播放课件《我很坚强》)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6.学生交流,教师评价、提炼,引导学生感受邓清清的坚强与无畏,正是因为有了战胜灾难的勇气与坚强,她的生命才为之闪光。

7.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事例与我们分享,请生谈谈他们所搜集的有关故事。8.小结:是啊,我们不仅要善待生命,而且要让生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只要坚强,有勇气、毅力,敢于面对,生命就一定会绽放出夺目的光芒。活动四 小结拓展,升华主题

1.生命感悟:读《祭奠日,我对爷爷说》,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观点和感言。

2.小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有限的。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生命使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坚强的面对生命中的挫折、磨难,让我们的生命闪光!

1.《呵护我们的生命》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9-P11页内容,话题为“防险于未然”。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2-P13页内容,话题为“当危险发生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发现生活中的危险

1.(看图片:动物园用食物逗猛兽,在建筑工地上玩耍,在马路边踢球……)师:说一说危险这个敌人躲藏在哪里,可能会带来什么危险后果。

2.小讨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在同学背后拉绳,在变压器旁攀高……)3.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危险,但危险是不是一定都会发生呢?读10页上的 提示语。

活动二 分析危险事故产生的原因

1.事例分析:读《带血的事例》,请同学找出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2.探寻危险事故根源:读“枪战游戏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后讨论:危险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根本原因在哪里?请同学们分析后读友情提示,帮助学生知道有些危险事故发惩治在于危险事情的存在,而在于我们人的行为不当,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

3.小结:帮助学生知道危险事故的发生不在于危险事情的存在,而在于我们人的行为不当。2.第二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4-P16页内容,话题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7-P18页内容,话题为“生命的悲剧不能重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活动一毒品大曝光

1.阅读教材中《少女的悔恨》,师:文中的少女悔恨什么? 2.师:什么是毒品?(补充介绍: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3.师:对毒品有进一步了解之后有什么感受?

4.小结:当前,毒品的种类已达几百个,而且各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直越大。那么,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活动二毒品危害大

1.师:再读读《少女的悔恨》,找找毒品带来了哪些危害?(板书:伤害身体 荒废学业 伤害亲人 危害社会)

2.阅读“来自实验室的报告”,思考并讨论:“兔子死亡”说明了什么?(信息补充:稀释吗啡、可卡因、冰毒的危害)

3.师:读了这一组信息,有什么感受?

4.阅读“社区李奶奶的事例”,思考并讨论: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5.师:结合实际谈一谈你们知道的吸食毒品后产生危害的事例。

6.小结: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它不仅害已,而且害自已的家庭,害自已的国家。活动三拒绝毒品展承诺

1.(呈现文字信息:全世界吸毒人数已超过2亿,每年超过10万人因吸毒致死,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14万,青少年占72%,成为吸毒的主要人群。)师: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会对我们发出诱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经不起诱惑,走上吸毒这条不归路呢?

2.“师:我们可从哪些方面与它进行斗争?(板书:拒绝毒品)

3.师:同学们,行动起来,加入反毒、禁毒的行列中去,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让祖国更强大,让世界更美好!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项反毒、禁毒的宣传口号或儿歌。

4.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已远离毒品。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大家一起大声读出课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板书课题)第二课时 生命的悲剧不能重演 活动一生命的悲剧

1.创设情境:对比小思影受伤前后的照片,讲述事例《生命的悲剧》。(板书部分课题)2.师:看了照片,听了小思影的遭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活动二揭批“法轮功”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对法轮功痴迷者事件的了解。

2.师介绍陈果自焚事件,提问:这么美丽的生命为何要自焚呢?

3.师介绍陈福兆事件,提问:陈福兆犯下了什么罪行?他怎么会走上犯罪之路的呢? 4.师介绍“宗教”。提问:宗教与刚才我们所介绍的法轮功有什么区别?(板书:宗教合法 邪教 违法)

5.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组织利用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念,残害生命,扰乱治安,对抗政府,危害社会,这就是邪教。他们隐藏了其罪恶的目的。活动三揭露邪教本质

1.创设情景:世界各种邪教组织视频片断。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一些邪教组织? 2.结合搜集的资料,填表。(包括:邪教组织 罪行)3.创设情景:邪教漫画

4.师:你发现邪教组织者的罪恶目的是什么?(板书:邪教组织目的: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

5.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60―63页内容。

活动目标:

1、知道桥、车、飞机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探究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演变过程的兴趣。

2、懂得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变化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活动重点:

了解桥、车、飞机的演变过程。

活动难点:

懂得交通的演变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发展的。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交通演变过程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谜语,请大家猜猜看。

“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打一交通设施!

生:(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桥。

师:答对了!咱们武汉素有“江城”之称,长江和汉水把武汉分为了三镇(教师边说边用手比画),这分割开来的三镇就是由许多的桥连为一体的。同学们,咱们武汉都有哪些桥呢?

(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说,这样吧,那我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武汉的桥吧,看你们是否能叫出桥的名称来!

(伴随着音乐,课件出示武汉的桥的图片,同学们跟随着图片叫出桥的名称。)

师:看来同学们对武汉的桥都不陌生呢!去过吗?在什么情况下去的?

生1:我去过武汉长江大桥,爷爷住在武昌。

生2:我去过江汉一桥,到妈妈单位去找她的时候去的。

师:看来这些桥都给咱们的生活带了很多方便呢!除了这些桥以外,在咱们生活中大家还见过那些桥呢?

生1:我在公园里见过石拱桥。

生2:上次旅游的时候,我还见过铁索桥呢!

生3:我见过独木桥,走上去有些危险,但是很有意思!

生4:在乡下的时候,我还见过了用一些用木板搭成的桥。

……

二、共同活动

活动一:从古到今话桥

师:现在各式各样的桥可真多!在桥这个大家族里,正在举行“最受欢迎的桥”的评选活动呢!有这样四座桥(教师出示乡间木桥、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南浦大桥的卡片),他们正在争论谁是最受欢迎的,他们个个都显得不甘示弱,到底谁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课前,大家都收集了资料,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说说本组所研究的桥的优势,咱们一起来比比!

(讨论开始,各小组的同学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资料进行交流)

师:到底哪座桥最受欢迎呢?请同学们说说看!

生1: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

生2:我还要补充,大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生3:你们还知道吗?这座桥完全由中国人自力更生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呢!

师:同学们,南京长江大桥确实在我国的造桥历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出示关于南京长江大桥建成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体会出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建起这座桥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样吧,竟然南京长江大桥有这么一段特别的历史,那么我们就让这座桥评为最受欢迎的桥吧!

生1:我们小组不同意,我们觉得乡间木桥应该可以评为最受欢迎的桥,因为木桥的结构简单,很容易建造,省时省力还省钱。

生2:木桥虽然不是很坚固,但是它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桥,最有历史价值。

生3:对,其他的桥都是在木桥的基础上进行建造的,没有木桥做基础就不可能出现其他的桥。

生4:木桥还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所以木桥应该是最受欢迎的。

师:说的有道理,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拥有的历史最为悠久,那么就让木桥排第一吧!

(其他组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不行,我们不同意!”)

生1:现代城市中都不建造木桥了,木桥上都不能行车,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都不实用。你看斜拉桥多好,又可以行车,桥身有非常的轻便,更重要的水下桥墩很少,便于船的通行,所以应该让它排第一。

生2:就拿南浦大桥为例,整座桥十分美观,而且它的引桥部分为立交桥,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这座桥在在世界同类型桥梁中排名第三呢!

生3:斜拉桥是最晚出现的桥,应该比其他的桥更有优势,可以说是其他所有的桥优势的集中,是科技发展之后的产物,因此应该是最受欢迎的!

师:真有说服力,看来其他的桥要乖乖排到后面去了!

生1:我们小组不同意,我们觉得石拱桥应该最受欢迎,你看现在公园里、度假村、旅游景点都设置了很多石拱桥,正式因为人们喜欢,所以才会修建啊!

生2:就拿赵州桥来说,它是继木桥以后发展起来,用石头作为材料,使桥更加的坚固,而且造型优美科学,这样的技术,早了欧洲900多年呢!

生3:赵州桥十分坚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离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了,还是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

师:对啊,赵州桥足以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咱们值得炫耀的,那么就让它排第一吧!

(其他组的同学都急着说:“不行,不同意!”)

师:哎!这么争下去能争出结果来吗?

生:不能!

师:这是什么原因啊?

生:每座桥都有它的优势,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

师:说的对,“最受欢迎的桥”排行榜确实不好排啊,这样吧,咱们把这个主题给改改吧,换成“桥的古今演变”排行榜。现在大家会排了吗?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完成排行榜)

排行榜中呈现的就是古今桥的演变过程了,今天咱们这节课就来“从古到今话交通”{板书课题}

观看排行榜,想一想,桥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的呢?

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桥不断地发生变化着。{板书:人类的需求}

师:桥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方便。

活动二:从古到今话车

师:说到出行,同学们,现代人出行都可以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呢?

生1:自行车、小汽车、轮船。

生2:我还要补充,还有飞机、火车,轻轨和地铁呢!

师:现代人的选择可真多啊,古代人们有这么多种选择吗?古代人们都选择什么做为交通工具?

生:大概是马车吧!

师:看来不论是桥也好,还是交通工具也好,古今的差别是很大的!刚才大家提到了车,那么车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吧!

活动“精彩是与非”

(1)橇和车的结构大不相同,因此橇和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师:这道题的答案是“是”还是“非”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请各小组举“是非”牌呈现讨论结果)

生1:我觉得是“是”,橇和车太不相同了。

生2:我觉得应该有联系吧,他们都是运输工具啊!

师:到底是“是”还是“非”呢?我们一起来看答案。(动画呈现:车是由橇一步一步演变来的。答案是“非”)请答对的小组为本组插上一面红旗。

(2)橇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车。

师:这道题的答案是“是”还是“非”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请各小组举“是非”牌呈现讨论结果)

生1:是最早的车吧,在没有发明轮子之前,应该是车。

生2:不是,车一般都有轮子,橇都没有轮子,肯定不是。

师:到底是“是”还是“非”呢?我们一起来看答案。(动画呈现:车是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答案是“是”)请答对的小组为本组插上一面红旗。

师:那第一辆车是怎样的呢?

生1:我觉得应该是马车吧!

师:我查过资料,第一辆车结构简单,是用人力来推动的,是人力车。人们用人力车来运送,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聪明的人们想到一个好办法,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生2:用马来拉!或者是其他的牲畜来作为动力拉车,这样人就可以轻松多了。

师:马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运输,又可以供人们出行,多好的交通工具啊,怎么现在很少看见了呢?

生3:马车毕竟太慢了,而且马还不受控制。

生4:天气如果不好的话,马车就很不好走了。

生5:马车运的东西也不多,不然马可拉不动。

师:大家说的都对,因为马车还存在一些不好的地方,聪明的人们又想到什么?

生6:大概是想到,如果可以用机器来控制就好了!

(3)第一辆汽车是蒸汽机(汽)车。

师:这道题的答案是“是”还是“非”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请各小组举“是非”牌呈现讨论结果)

生1:我觉得是的,蒸汽机发明以后,聪明的人们就把它安装在车上。

生2:应该不是吧,蒸汽机那么大,怎么可能放在车上。

师:到底是“是”还是“非”呢?我们一起来看答案。(视频呈现,答案是“是”)请答对的小组为本组插上一面红旗。

(4)我国的第一辆汽车是长春一汽1956年生产的解放牌载货汽车。

师:这道题的答案是“是”还是“非”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请各小组举“是非”牌呈现讨论结果)

生1:这个我知道,我查过资料,咱们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就是解放牌的。

师:到底是“是”还是“非”呢?我们一起来看答案。(视频呈现,答案是“是”)请答对的小组为本组插上一面红旗。

师:同学们,当时的人们上排着长龙来看这辆车啊,但是的人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呢?

生2:这辆车可是我们中国自己制造的啊,多了不起啊!

生3: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端,以后就可以不用国外进口了,中国人真是聪明。

(5)随着汽车逐步私有化,汽车的产量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有人说今后的车只以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

师:这道题的答案是“是”还是“非”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请各小组举“是非”牌呈现讨论结果)

生1:确实现在的污染很严重,要保护咱们的地球妈妈,所以我答案是“是”。生2:不会只关注环保吧,车还可以从速度方面考虑,我觉得是“非”。

师:到底是“是”还是“非”呢?我们一起来看答案。(视频呈现,答案是“非”)请答对的小组为本组插上一面红旗。

师:咱们精彩“是”与“非”的活动结束了,从活动当中大家了解到什么?有什么体会?

生3:我了解到了车演变的过程,体会到人是很聪明的!

师:车的演变历经了6千多年,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发达,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板书:人类的智慧}

活动三:飞上蓝天的梦想

师:在同学们提到的交通工具中,要数飞机的速度最快了,古代的人们一直都有飞上蓝天的梦想,聪明的人们是受到什么的启发才制造飞机的呢?

生1:是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

生2:是风筝。

师:飞机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看视频材料――飞上蓝天的梦想)

师:看完了片段,有什么想说的?

生3:人类可真是很聪明啊!

生4:为了能实现这个梦想,不少的人甚至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生5:只要有了梦想不放弃,应该就会成功,飞机的产生就说明了这点。

师:飞机的演变历史告诉咱们有了梦想,永不放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桥、车、飞机的演变过程,在现代交通中,船和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一起构成了现代立体交通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了解。

6.品德与社会五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探究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

2、了解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改善我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难点: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 作用。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1、表演小品——烟熏火燎的材灶做饭和清洁、省力的电饭锅做饭。

2、讨论小品中两种方法的利与弊。

3、分组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扩展了解、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科学技术运用。

二、向学生拓展介绍动力的演进

三、展示搜集到的历史上重大科学技术发明资料

第二课时

四、现代、未来科学成就及发展

1、观看相关影视记录片

2、组织探究其中科学技术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多而有探究力。

3、教师展示未来科技发展动态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热情。走近科学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及其创造发明的主要成就,尊敬科学家,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从科学家的经历、言行中,体会、感受他们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吸取精神财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科学家爱国、勤奋、奉献、敬业、探究、不怕困难和挫折等精神和态度。难点: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内化过程。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所认识的科学家

1、制作表格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2、课堂交流对所搜集的科学家的 认识。

3、交流讨论所了解的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二、引导学生提炼科学家爱国、奉献故事中的感人语言、行为。

三、大胆质疑、谨慎求证的科学态度培养

第二课时

四、科学家格言大讲堂

1、搜集各自喜爱的科学家格言

2、交流对科学家格言的认识体会。

3、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榜样、努力方向。我们的科技乐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乐于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兴趣和合作意识。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勇敢、坚韧、不骄不躁的意志和品质。

3、启发学生从小立科学之志,行科学之事,热爱科学事业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难点:科学思维与方法的启发。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科技小讲堂

1、资料准备。

2、采取自由发言的方式开展讲演,讲演完毕可安排时间回答学生的问题

3、投票选出科技小博士。

第二课时

二、擂台争霸

1、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1)学生分成科普知识竞赛命题小组、竞赛小组、拉拉队、主持人。(2)开展竞赛活动。

(3)启发学生自主总结活动结果。

2、科学辩论会

(1)组织学生设计辩论题目,组成小评委(2)自愿报名参加辩论比赛。

(3)由学生在小组推选代表,总结活动收获。

4、传媒家族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媒体的主要类别和形式。

2、感受各种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正确选择和识别各种传媒,获取有益的信息。教学活动:

一、新闻发布会 活动准备:

不知发布会现场,确定主持人,各同学课前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每位同学逐个上台发布自己的新闻,主持人一一询问新闻来源,并问为什么选择此媒体,讲明喜爱的原因,把媒体写在黑板上。

2、主持人统计同学们获取新闻的媒体种类,看哪种最受同学们的喜爱,适时补充。

二、小调查

1、学生在家调查家人最喜爱的传媒类型,做好相应的记录,做好调查表格。

2、同学们将调查结果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将结果发布。

三、小辩论:看电视好还是看书报好

1、自由选择分组

2、各组收集自己主张的理由,选出辩手,进行辩论,其他人可用举手补充发言。

3、陈列双方理由在黑板上,请双方主辩手进行最后的陈述。

4、教师对双方的辩论情况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四、讨论:当家人不让我们看电视

1、小品表演:当家人不让我们看电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2、讨论为什么家人不让我们看电视?你的心情?怎样解决问题?

3、回家和家长沟通,指定协议,自觉遵守。

五、制作:我们的媒体指南“小手册

1、学生自主推荐喜爱的各种媒体,说出推荐理由和指数。

2、将同学们按种类分成小组,交流自己喜爱的各种媒体。组长进行统计。

六、出班级小报

1、学生自由分组

2、同学们分工合作,采访班级新闻进行写作,3、张贴各小组班级小报,评选最喜爱的班级小报。

5、千里友情一线牵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通信的主要类别和形式及特点,感受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能正确运用书信等基本通信方法,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3、了解古代人们的主要通信方式。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小调查

1、每位同学回家问家人以往的主要通信方式是哪些?现在又主要运用什么方式与外界沟通?这些变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不便?

2、把调查结果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

二、看得见的信使与看不见的信使

1、学生说说对现代通信的了解程度,引导归纳出两大种类:一是看得见的邮政类,是看得见的,一是电信,主要通过光波、电波传递,是看不见的信使。

2、同学们将通信方式分类,说说各有什么特点。

三、给远方的朋友写封信

1、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一位远方的朋友或不认识的朋友

2、了解收信人的准确地址、邮政编码。正确书写信封。

3、写一封信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习正确的书信格式。

4、选择合适的邮递方式。

第二课时

四、邮票中的故事

1、收集不同邮票,了解每张邮票后面的故事。

2、交流自己最喜爱的邮票和故事,感受方寸之间的学问。

3、引导同学们总结邮票的基本种类和基本知识。

五、古代通信故事打擂大

1、学生课前收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和相关的人物与故事。

2、交流自己的故事,看谁的故事最有趣,最吸引人。

六、探究活动:为什么现在邮局的服务台越来越小?

1、学生自由分组

2、同学们分工合作,到邮局了解现在邮政的情况,了解现在与过去有何不同?为什么服务台越来越小?

3、交流汇报。

6、缤纷的网络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2、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搜索能力。

3、知道网络是双刃剑,正确认识选择网上的各种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大家一起来上网

1、同学们自己确定上网计划,想想通过上网最想解决什么问题,确定上网目的。

2、同学们上网寻找答案,看自己的问题能否通过网络解决。

3、同学们将自己的上网经过和结果在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如何上网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感受和体验怎样?在上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情况?

二、“向网络游戏说再见“主题班会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具体事例。

2、同学们将收集的事例交流,说说沉迷网络有什么危害,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全班制定倡议书,向网络游戏说再见。

第二课时

三、网络知识竞赛

1、课前收集有关网络知识,制作网络知识竞赛题。

2、各组选出一名同学担任组长,抽取必答题,答对加10分。

3、各小组进行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

4、宣布获胜小组。

四、小调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1、分小组调查,把调查结果设计成表格,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3、公布调查结果,教师进行总结陈述。

五、我喜爱的网站推荐

1、学生把自己喜爱的网站在全班面前进行推介,要说出理由和收获。

2、同学们投票选出最喜爱的网站。7 中国古代科技之光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先民的聪明智慧,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主要的科技成就。

2、知道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3、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信心。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参观中国古代科技博物馆或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组织学生参观搜集古代科技成就的图片和资料。活动二

自制指南针。组织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观察指南针的变化,说说它的基本原理。活动三

探究活动:如果没有指南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分别方向。1.观察和采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通常是怎能们分别方向的。

2.将自已了解的情况在班上作一次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四

寻访生活中的中医与中药

1. 请同学们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中医和中药,了解他们选择的理由。2.谈谈自己对中医与中药的认识。活动五 中华名医故事会 活动六

我的生活小发明或小创意

1.请同学们寻找自己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动脑筋寻找解决办法。2.交流。

8、方块字里探险春秋

教学目标

1.知道貌岸然汉字的基本演变过程。

2.简单了解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先贤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和思想。

3.感受中化文化的博在精深圳特区,初步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猜字游戏。请同学们根据汉字象形的特点,通过不同的体态来表现不同的汉字,让同学们猜猜看。活动二

探究活动;为什么全国各地甚至在国外的一些地方都建有孔庙呢? 活动三

“三十六计”讲故事说成语。1. 请同学们课前阅读《孙子兵法》了解其中的三十六计有哪些?

2. 将同学们分成四组。由教师首先讲一个三十六计的故事,再由同学一个一个地讲。

第二课时

活动四 自制书签

根据教材第48页的要求做,并把喜欢的名言摘抄下来。活动五

了解名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交流。活动六 学打中国结

搜集各种中国结,并了解其制作方法,课外实践。

吹向世界的中国风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将我国古你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2.初步感受中华文化在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贡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受。

3.感受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乐于宣传达室和推广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活动。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重走丝绸之路

1.请同学们找一张中国地图查找相关资料,看看丝绸之路都有经过了哪些地方。

2.自由组合可以小品的形式,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已的看法。活动二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1.请同学们阅读一下《马可波罗游记》看看他的眼中古老的中国是怎样的? 2.课上交流大家的看法。活动三

探究活动: 为什么日本的文字和传统服饰都与我国有很大的相似?

第二课时

活动四 中国文化推介会

1.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查找相关的资历料,写好自已的推介书。

2.将同学们的推介书制作展板,在班上展出。活动五 中国戏曲欣赏会

1.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别展示自已搜集到的资料。2.谈谈自己的感受。10.海外华人的中国结

教学目标

1.感受全球华人是一家的血脉之情,尊重和关心华人华侨。

2.简单了解我国著名的侨乡和杰出的华人华侨代表。3.初步了解海外华人保持和传达播中国传统文化人不懈努力。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探究活动:开平雕楼有哪些特点?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探究一下开平雕楼都有哪些特点? 活动二

找找这国都有有哪些著名的侨乡?它们的形成与它们的地理伴置有着怎样的关糸? 活动三 我最崇拜的杰出海外华人

1.请同学们据教材的要求,寻找海外杰出华人的故事。2.在课堂上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四

我的中国心主题班会

1、请同学们通过当地侨办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地有没有海外华人创办的工厂、医院、学校,他们对家乡作出了哪些贡献。

2、交自己的调查情况在班会上进行介绍。

3、齐唱:《我的中国心》。活动五

新闻发布会:祖国关心你们

根据教材第66页的活动要求,组织一次新闻发布会。

11.春天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基本国策,这个基本国策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2.了解我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感受这些地区、城市的发展变化。

3.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资料,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积极进取。

二、教学资源:本课教学资源包括

影视——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电影、新闻纪录片、网站、歌曲等;

书刊——有关报纸、杂志、读物,特别是放映本地区建设成就的图片资料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要点:

1、重点、难点: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发展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可贵之处,引导学生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难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政策的最一般的意义;

2、要点:①了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改革开放政策确立;②五个经济特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建设成就;③认识沿海开放城市及风貌与建设发展成就;④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领域、方面的巨大变化成就。

四、主要活动方法:

引用影视、歌曲、散文包括语文课文中所学内容,烘托氛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参观访问,了解社会有关领域、方面的建设成就;应用资料收集、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探究活动能力。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唱响《春天的故事》 步骤:

1、播放视频歌曲《春天的故事》,调动情感;步骤;

2、请学生说说歌词中所说的事情有什么——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中国的南海边经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如有困难,可由教师启发;步骤;

3、伴随着《春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怀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回顾改革开放最初的岁月。活动二 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资料收集展示会 步骤:

1、选出展示活动秘书小姐,负者展示内容分类、展示方法选取、奖励事项等事务;步骤

2、各小组推选展示内容介绍人;步骤3:从不同角度奖励展示活动优异者。

第二课时

1.能初步认识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人民带来富裕、国家富强。

7.“品德与社会”激趣四法 篇七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策略,激趣

“品德与社会”学科像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 纵向看, 它记载着过去, 映照着现在, 预示着未来;横向看, 它涉及家乡、国家、世界以及学生真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蕴藏着一笔笔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宝藏。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去开启这座宝藏呢?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像火花、像磁石,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发展智能的基础。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兴趣引航, 让学生驾起快乐学习之帆, 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资料准备, 示范引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教材仅仅提供了几幅图片与几段文字说明, 需要充实大量的背景资料。因此, 收集、整理、交流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 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 让其自主收集资料效果寥寥。对此,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示范来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

以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第一课的教学为例, 上课前笔者通过上网, 翻阅书籍、报刊, 裁剪旧书籍、挂历等途径, 制作了一份关于神州大地的剪贴报, 还在电脑上制作了展现神州大地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 笔者运用课件导入新课, 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此时, 笔者顺势引导:“同学们, 你们周围的许多资料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图片、文字。想不想也做一份这样的资料?”一部分学生跃跃欲试, 可绝大部分学生的神情有些沮丧。观察到学生的表现, 笔者适时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剪贴报, 并一一述说这张是在哪里剪的, 那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时教室里沸腾了, 学生都在激烈地讨论。笔者顺势给学生布置了收集任务, 而且不用教师多说什么, 学生已明白怎样去做。

教师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课外收集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而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 就会产生无比神奇的力量。第二课时让学生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效果非常好, 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就制作了演示文稿, 没有电脑的学生就制作剪贴报。有了这样美好的体验, 下一次教师再布置新的收集任务时就容易多了。

二、巧设情境, 探究激趣

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 能快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整个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如在教学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时, 笔者创设了一个旅行的情境, 在课件图片及视频资料的配合下把学生带入风景绮丽的大自然中, 并讲述自己游览长白山天池、杭州西湖的所见所感, 听着听着, 学生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讲述他们的所见, 从而形成一种一起体会、一起探究的和谐氛围。

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入课文的学习,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心理认知特点等, 利用故事、挂图、视频、图片等手段创设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情境, 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生活化,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使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乐于去探究、主动去探究。

三、模拟深入, 表演增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这一特点, 设法激活学生的多种器官接受外部传来的信息, 通过模拟、表演等具象化的形式, 提高学生兴趣, 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话说南北西东》的教学为例, 有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以“生活在南方好, 还是生活在北方好”为主题的辩论会。辩论会上, 学生根据已掌握资料, 入情入神展开较量。有的学生还通过现场表演的形式, 向同学们直观展示了南北方生活的场景。经过这样的辩论会, 学生多感官地体会到了我国各地域的建筑差异、服饰差异、饮食差异和语言差异等, 激起了在场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水到渠成了。

四、贯穿主题, 竞赛生趣

在课堂中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斗志,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古代先人思想的光辉》的教学中, 有教师就开展了一场师生对接赛。教师说出《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中著名句段的上句, 激励学生补充完整并说出该句话的含义, 随即开展小组抢答赛,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个个摩拳擦掌, 小组同学互相激励、协同作战。赛后, 胜方自然高兴, 落后一方表示不服气, 要求下节课再比。这样, 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调动起来, 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 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更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8.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 篇八

教学社会实践结合一、走进鄂温克,感受家乡新变化实践、体验之旅

1.矿山探究

走进现代化的立井雁南煤矿同学们异常的激动,他们还是第一次和身着作业服一线的矿工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看着他们乌黑的面庞黝黑的双手,孩子们惊呆了!就是他们这些最可爱的人,创造了今天大雁煤炭事业的辉煌。

2.科海遨游,感受家乡新变化

“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同学们的实践基地,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的整个工艺流程,了解到了太多的科学知识!也被这里优良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他们惊讶地赞叹“科技的力量真强大啊”!

3.走入巴彦嵯岗,追溯文化之源

伴着鸟语花香,渐入草原。巴彦嵯岗苏木博物馆就掩映在这翠绿之中!这座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巴彦嵯岗悠久的历史,以及生长在这里的历代民族英雄!同学们在这里流连、驻足、留影久久不肯离开!草原的孩子多么崇拜我们草原的英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一定会留下他们的辉煌记录!

4.五泉山之旅

山清水美的五泉山,是大雁镇的一处游览圣地。也是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必到之处!去五口泉眼旁品尝清冽的泉水,感受民族古老的传说,同学们激动极了,尝尝智慧之泉,再品品圣泉的水,寓意不同,味道好像真的不同呐!同学们不禁赞叹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快看上面有元气洞!好凉呀!这树上为什么系着红丝带呀?同学们好奇极了!你说说我说说,知识带上想象的翅膀尽情飞翔!

登山火炬接力赛、沙滩拔河比赛在碧绿的草地上了开始。此时,在他们的心中有的是团结协作的默契,是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他们知道,今天他们一起竞技,明天他们要一起携手建设美丽的家乡。

二、两校学生手牵手,民族团结心连心,让民族团结教育绽放异彩

1.作为北京中关村三小的联谊学校,2009年六一节我校师生代表应邀进京参加56个民族小朋友“欢聚北京、祝福祖国”六一庆祝活动。走进了中南海,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温总理嘱咐56个民族的小朋友要让民族友爱永远传承。

铭记温总理深切的嘱托,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团结精神,我们策划开展了“牵手辉苏木鄂温克小伙伴,让民族友爱永远传承”活动。真诚邀请辉苏木中心校鄂温克小伙伴们走出草地,来到矿区与我校的师生共同学习、生活,同庆党的生日。

为了给南辉的小伙伴走出草原,筹集路费,号召各中队开展:回收废品积攒路费;师生旧图书、文具、玩具义卖活动筹集爱心基金的活动!

在大家的精心准备下,6月30日,辉苏牧中心校的师生走入我校,开始了2天的欢庆、体验活动。鄂温克小朋友身穿民族服装,走进班级与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联欢,晚上住进汉族小朋友的家中,受到矿区孩子及家长的热情款待。

2010年6月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应辉苏木中心校的邀请,我校师生代表满怀激情与憧憬踏入草原,走进我们向往已久的辉河!师生们第一次走进鄂温克的发源地,感受大草原的壮阔,感受辉苏木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住进蒙古包品尝手把肉……民族团结手牵手;两校联谊心连心!民族情谊像辉河的水一样,清澈甘甜、源远流长!

实践过程是辛苦的,但孩子们的心底留下的是永远抹不去的民族伙伴手牵手的温暖、心贴心的幸福!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与牵挂!

三、用科技承载希望,让智慧放飞梦想

在科技教育工作中,班级科技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种植和养殖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种植和养殖活动,认识和了解了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提高了学生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学生在种植和养殖活动中也提升了思想道德认识,自觉的养成科学生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實际,我们陆续开设了“科技三模”“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技幻想绘画”“节能环保设计”“科技小论文”“科技创新方案”等方面的辅导活动,师生一起在活动中积极探索,不断进取,共同开创了我校科技教育繁荣的新局面。

几年来,我们先后参与鄂温克旗第一至第六届科技创新大赛,分别荣获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二、三等奖、学校模型展示二等奖、优秀组织奖;有6位学生的绘画作品分获呼伦贝尔市科技创新大赛二、三等奖;两位教师的科技教育方案荣获自治区第二十五届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而且其中一位教师荣获“第二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竞赛项目全国二等奖……

我们还成功地组织了“感受美丽的家乡”科技夏令营;“哈尔滨科技之旅”“大连科技之旅”“北京科技之旅”。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已经是我校学生寒暑假科技教育的一项有益补充。

四、开展“百棵大树进校园”活动

1.今年,师生自己动手共植树,丁香、佛头花、榆叶梅、云杉、黄槐、银叶杨等100多株,榆树墙70米。分期投入绿化资金2万余元,使我校绿化面积达到4971平方米。

2.开展了“我与树木共成长、百棵大树进校园”招标认领活动

学校通过竞标班级演讲的形式,结合班级对养护树木所做准备的条件、制定的措施确定竞标成功班级。

竞标成功后,学生为自己认领的树木挂上了爱心卡服务。此项活动,将学校的绿化、美化活动与班级学生自觉爱树、护树行为结合起来,既加强了树木养护的力度,提高成活率,又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绿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感恩教育开始

尊老爱幼,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日渐增多,溺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自利,一个个成为家长的小皇帝,缺乏责任感。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选择了走入高龄贫困老人家庭,关爱老人,学会感恩、传承爱心教育活动。田广仁、赵云富、吕华是大雁永安社区的三位孤寡老人,由于年事已高,又没有子女,都是依靠低保生活。我们组织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慰问。

通过把实践体验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相结合,让课堂知识在实践、体验中融化,在感悟中提高,我的学生们增加了阅历,提高了品德修养,走出了一条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感悟育人之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转报的请示下一篇:滨河小学2017秋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