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精选12篇)
1.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 篇一
利用协同优化方法实现复杂系统分解并行设计优化
介绍了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内复杂系统设计的协同优化算法,并针对现有协同优化算法中系统级协调算法计算量大且易发散等缺点,分析了协同优化系统级协调算法的几何意义,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子问题间不一致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系统级协调算法:动态松弛算法,相对于现有系统级协调算法,动态松弛算法的计算量更小,鲁棒性更好.用本文提出的.动态松弛算法实现了一齿轮减速箱的齿和轴的并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作 者:李响 李为吉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710072刊 名:宇航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STRONAUTICS年,卷(期):25(3)分类号:V221.6关键词:多学科设计优化 协同优化 并行设计 动态松弛
2.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 篇二
随着特高压电网和跨区互联电网的建设, 电网规模不断增大, 电网特性呈现相互耦合特性, 电网故障计算和系统分析工作正在由单地区、单人工作的独立模式向多人联合协同模式转变。而当前, 跨区联网的运行方式分析工作是采取集中、联合计算方式来进行, 即从各相关调度中心抽调人员集中办公, 使用PSASP/BPA等电力系统分析程序的单机版软件进行串行工作, 既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又导致工作成本高、效率低下。因而, 急需研究和开发适合多用户异地分散联合计算的协同方式系统, 全面提高电网仿真计算的工作效率。本文将计算机协同的概念引入到系统开发中, 所研发的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 在web上运行, 支持多人异地同时进行操作, 实现了多人异地数据协同维护和运行方式协同计算。
1 电力系统方式计算协同工作系统功能设计
1.1 设计的主导思想
综合考虑电力系统方式计算的业务需求, 多层协同方式计算系统以“安全可靠、集中存储、分散管理、协同计算、人机友好”作为系统实现的主导思想。在功能上划分为“平台支持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协同管理系统”、“仿真分析系统”、“分布式计算系统”和“可视化系统”。
1.2 平台支持系统
平台支持系统构建了电力系统多
层协同方式计算系统的运行环境, 提供了多种系统管理手段, 保证系统7×24小时连续稳定运行。
系统硬件包含: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在线接口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并行计算机群。其中, 在WEB服务器上构建了硬件防火墙, 且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均采用双机热备模式, 大大加强了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1.3 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负责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包括电网方式部门的离线方式数据和自动化部门的在线数据。数据管理功能包含工程数据管理、数据校核比对、数据合并分割、在线数据接口、用户和权限管理、数据版本管理、日志管理等模块。 (1) 工程数据管理。本系统的数据按照工程进行组织, 每一套数据相当于PSASP的一个工程, 包括基础数据、模型参数、潮流计算数据、暂稳计算数据等各种计算数据。授权用户可以新建工程、删除工程、修改工程数据。除了提供普通数据修改功能之外, 还提供了基准值修正、典型参数导入、批量数据修改等高级功能。 (2)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主要提供组织机构管理、用户账号和密码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登录控制、用户操作控制等功能。 (3) 数据权限管理。数据权限是指用户对基础库、模型参数以及各个计算作业的访问权限, 包括可读、可写、可计算等。 (4) 数据合并分割。本系统从加强电网数据管理和提高电网运行调度水平两方面出发, 提供了方式数据合并和分割功能。下级调度负责收集本地区电网相关各运行方式的离线数据, 统一通过数据平台提交至上级调度汇总和合并, 形成可供离线计算分析的全网数据, 而后可通过数据平台分割出各个下级调度所需的局部电网数据。 (5) 在线数据接口。在线数据接口可连接和获取用户现有EMS和WAMS等在线系统的实时数据, 并与离线数据进行整合。 (6) 数据校核比对。数据校核基于各电网设备参数范围和相对关系的专家系统进行数据的合理性判别, 包括电网元件基本参数校验, 数据比对提供工程内和工程间基础数据、公用参数、潮流数据及暂稳数据的比较等。 (7) 数据上传下载。本系统提供数据上传功能, 将原有方式数据上传到协同系统中。同时也可以从协同系统下载数据至本地, 并继续使用原有离线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8) 日志管理。日志系统记录下系统运行和用户操作所产生的所有行为, 并按照某种规范写入日志数据表中。维护人员可以使用日志系统所记录的信息分析系统错误原因、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 并有助于优化和改进系统。
1.4 协同管理系统
协同管理负责所有协同工作的业务定义、管理和执行等。运行方式计算中涉及基于多人的数据管理协同和仿真计算协同任务。 (1) 数据协同。数据协同功能提供上下级调度方式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级维护。 (2) 计算协同。计算协同基于对用户和权限的控制、数据和计算的并发控制、以及即时通讯等工具和机制, 实现异地多用户联合计算。协同用户角色包括主持人和参与者等不同角色, 主持人有权决定哪些用户参与协同, 并临时调整各用户协同工作时的权限。联合计算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套工程数据上工作, 各个用户的每次有效修改即时生效, 并能为所有用户观察与共享;参与协同的用户可以同时监视潮流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迭代信息、暂稳即时曲线, 并随时查看计算结果, 如同在本地计算的效果一样。即时沟通工具提供文字、语音、视频、远程桌面等通讯服务, 方便协同工作的进行。 (3) 协同业务的管理。协同业务的管理是将业务过程从应用程序中抽取出来, 按照工作流的方式固化到系统平台上。所有单人或多人协同的业务均可以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通过协同管理来完成。因而, 协同业务的管理要解决业务流程的定义、管理和执行, 自动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处理顺序, 并且提供与其他应用的交互、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1.5 仿真分析系统
仿真分析负责所有具体的分析功能。仿真分析功能按分析的时间包含离线分析、计划校核、在线预警和实时仿真等;按分析的内容应包括静态潮流分析、静态安全分析、可靠性风险评估、短路电流分析、暂态稳定分析、动态稳定分析、电压稳定分析等。通过对电网离、在线数据的仿真分析, 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为电网调度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1.6 分布式计算系统
分布式计算系统提供了对大批计算作业的快速响应功能, 对于用户提交一大批潮流、暂稳、小干扰计算作业, 可以提交到分布式计算平台上, 由一组计算节点并发计算批量的任务, 从而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分布式计算系统由调度服务器、历史数据服务器、计算节点机群以及网络连接用交换机组成。调度服务器负责数据通信转发和任务调度。历史数据服务器负责计算结果处理和数据文件存储。计算节点是运行仿真分析软件的计算机, 多台计算节点通过高速网络互联形成一个计算机群。
1.7 可视化系统
可视化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图形显示, 采用动态图符、图数一体、拓扑自动生成等技术实现了地理接线图静态/动态显示、暂稳曲线综合分析显示 (曲线阅览室) 、短路超标预警、动态稳定模式同调机群显示等内容, 界面风格美观大方, 以简洁明确的方式提醒用户所需要关心的数据或者结果, 提升用户对系统总体数据和结果的把握能力, 增强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水平。
2 系统特点
系统可与传统单机版计算软件PSASP、BPA等实现数据导入导出和无缝集成, 支持用户传统工作习惯和应用工具, 充分保护用户已有工作成果的延续性。
系统提供在线和离线数据的整合, 为方式人员方便地获取在线数据提供了有效途径。该系统还提供上下级调度间离线电网模型数据的整合。
系统填补了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协同计算领域的空白, 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调度方式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
3 工程应用
按照功能设计要求, 开发了平台支持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协同管理系统、仿真分析系统、在线数据接入系统、分布式计算系统以及可视化系统, 并成功在某省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投入试运行。
系统以电网的EMS在线或中长期离线数据、方式计算中所使用的元件动态数据为基础数据源, 实现了电网数据集中存储, 分层、异地维护, 解决了多级多用户并发操作的冲突问题, 提升和完善了系统在多用户数据管理和任务计算方面的能力;应用并行分布式快速仿真计算技术, 实现跨作业、跨计算类型的并行计算, 大幅减少用户等待时间;充分发挥协同系统计算平台性能, 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实现协同系统功能的实用化;调度运行人员能够进行异地基础数据维护、协同调整方式、可视化互动, 保证了调度计算数据安全可靠, 极大地提高了对电网安全稳定分析计算的支持能力。通过整合电力企业的资源和应用系统, 实现电网模型数据中心、EMS在线数据、调度运行方式数据、规划数据等电网数据的一源共享, 保证电网计算数据完整、准确和统一。实现了省地两级电网运行方式一体化协同计算和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方式计算协同系统的功能设计以及特点和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多层,协同系统,联合计算
参考文献
[1]李碧君, 徐泰山等.大电网安全稳定综合协调防御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33 (23) :90-93.
[2]李碧君, 付红军等.电网年度运行方式自动优化计算与报告生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34 (4) :112-115.
3.铁路协同办公系统设计与应用 篇三
关键词:协同工作;无纸化办公
一、数据压缩知识
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压缩作为解决海量信息存储和传输的支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对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也不仅局限于信息论中有关信源编码的范畴,数字图像信号、语音信号的分析和处理等技术被大量引入到有关的研究领域。
1977年,两位以色列科学家Jacob Ziv和Abraham Lempel发表了名为“A Universal Algorithm for Sequential Data Compression”(顺序数据压缩的通用算法)的论文,提出了一种不同与以往的基于字典的压缩方法——LZ77,他们在1978年又提出了LZ77的改进算法——LZ78,这两个算法吧数据压缩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84年,Terry Weleh发表的论文“A Technique for High Performance Data Compression”(高性能数据压缩技术)描述了对LZ78算法的改进和具体实现技术,成为LZW算法。目前,无损数据压缩领域中流行的数据压缩方法多是基于字典的压缩技术。UNIX系统上的一个实用压缩软件COMPRESS和Windows系统下的压缩软件Winzip和Winrar中所使用的压缩算法都是基于字典压缩技术的。
当数据压缩被用于减少存储空间时,可以减少程序的总执行时间。这是因为存储量的减少将导致磁盘存取次数的减少,虽然数据的压缩/解压缩过程会增加额外的程序指令,但由于程序的执行时间通常少于数据的存储时间,因此中的执行时间将减少。也正因如此,数据压缩技术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XML压缩索引
(一)XML压缩背景
上文中已经述说了XML的优点,但和其它形式的数据表示相比,XML文档往往很大。因此有些时候,传输速度和存储空间会非常重要。具体来说:
1.XML是一种清晰而易用的文本标记格式,但它的弱点就是当有大量数据需要交换,而程序内部处理部分又非常少时,会导致XML文档非常大,这样过大的空间占用意味着更大的处理代价;
2.由于本文压缩算法多年来一直是大量研究项目的课题,目前已经非常成熟。这种类型的算法都能方便的将XML进行压缩,但将XML文本作为一般文本文件进行压缩,这类算法都不大可能改善处理的速度,而且还会增加了解压后再解析的步骤;
3.我们把XML文档用于索引结构,这样就不能只保持了XML文档的结构而无法对XML进行索引搜索。也就排除了一些简单的XML压缩算法。
(二)XML压缩方法
当压缩文档时,通常首先考虑常用的压缩算法,如:Lempel-Ziv和Huffman,以及在它们上面实现变化的一些常用实用程序。在类Unix平台上通常是gzip;在其它平台上,zip更为常用,比如:PKZIP、Info-ZIP和WinZip。但这些实用程序实际上意在充分地减少XML文件的大小。但是,都没有保持了XML文档的结构,或是无法对XML文档进行索引。这样本文选择使用BWT压缩算法而不是顺序Lempel-Ziv算法。
(三)BWT数据压缩
利用BWT压缩算法,我们先把字符文本进行转换,然后进行压缩,这样就解决了XML文档过大的弊端。而且BWT压缩算法要比顺序LZ算法,解压时速度有所提高。BWT算法的具体介绍我们在第5章进行讲解。
三、系统设计
(一)XML文件整体输出
首先,我们先不考虑XML文件的结构,这样把XML数据文件提交给程序,会按照普通文本文件的方式进行处理。程序先读取整个文件的内容,之后将它们作为一个字符串,进行后缀数组排序,然后BWT转换。但是这样的结果并不如意,有以下两个缺点:
1.程序执行的效率不高,文件内容如过大,导致整体的速度下降;
2.不便于查找,整体进行排序换转后打乱了文件结构,不能成为索引;
(二)以XML文件结构进行输出
由于不能破坏XML文件的结构,只能按照XML现有的标签内容进行。这样我们就引入了XML解析器,它可以分析出XML文件的结果和具体内容。先用解析器解析XML文件,我们就方便的判断出,什么是标签,什么是数据。把每个标签或者数据,单独进行排序转换。
具体过程:
1.XML解析器读取分析XML文件;
2.建立一个空的XML文件,进行添加排序转换后的数据;
3.如分析出标签开始,则提取此标签,对其进行排序转换,把结果插入新的XML文件;并记住此标签的级别,用于插入下级标签时使用;
4.如分析出数据,则对数据进行排序转换,并直接把新数据插入包含它的标签中;
5.如分析出标签结束,则关闭此级标签,结束数据转换;并记录新的标签级别,用于插入平级标签时使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Knuth.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M].2002,Volume,3
[2]N.Jesper Larsson.Structures of String Matching and Data Compression[D].Sweden:Lund University,1999
4.协同办公系统V2 篇四
对于教育系统单位的领导来说卓新协同办公系统是管理学校、贯彻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领导提供决策和管理参考和依据;对于教职工它是学生及家长即时信息管理系统又是事物/业务处理系统;而对于普通用户(如家长、学生)它是获取校方信息最为快捷方便的查询系统。卓新协同办公系统能够为单位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手段和环境,使之准确、高效、愉快的工作。
实施卓新协同办公系统可帮助学校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强教职员工协同工作的能力;强化校领导的监控管理;有效管理起有形(设备等)、无形(业务信息、知识)资产,避免流失;实现公文流转、审核、签批等行政事务的自动处理,促进管理电子化、规范化,完美整合了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具体来说,实施卓新协同办公系统作用如下:
建立内部的通信平台
通过内部邮件模块,建立学校内部的消息中心,使单位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
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
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所,例如电子公告、电子通知,使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在学校内部员工和学员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校内教职员工与学员能够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
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变革了单位传统纸质公文办公模式,校内外部的收发文、呈批件、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报表传递、会议通知等均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电子化流转方式,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不用拿着各种文件、申请、单据在各办公室及校区内跑来跑去,等候审批、签字、盖章,而是利用快速而廉价的网络传递手段,发挥信息共享功能来协调学校内各部门的工作,减少工作中复杂环节。
实现文档管理的自动化
可使各类文档(包括各种文件、知识、信息)能够按权限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并有一个方便的查找手段。文档管理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柜的形式实现文档的保管,按权限进行使用和共享。实现文档管理自动化以后,如学校来了一个新员工,只要管理员给他注册一个身份文件,给他一个口令,他自己进入系统就可以看到这个单位积累下来的东西,规章制度、各种教学课件等等,只要他的身份符合权限可以阅览的范围,他自然而然都能看到,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培训环节。
辅助办公
它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像会议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与我们日常事务性的办公工作相结合的各种辅助办公,实现了这些辅助办公的自动化。
实现分布式办公
变革了传统的集中办公室的办公方式,扩大了办公区域,可在家中、城市各地甚至世界各个角落通过网络连接随时办公,大大方便了教职员工与学生家长出差在外的信息交流。
建立信息集成平台
智能网络办公系统具备数据接口功能,能把学校的各种相关系统数据集成到
工作流系统中,使学校教职员工能有效获取处理信息,提高学校整体反应速度及处理能力。
节省学校的办公费用支出
将传统的纸张填写过程电子化,尤其是长途电话、传真、复印、打印和办公用纸费用,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是学校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搭建知识管理平台
系统性利用学校积累的丰富课件资源、教师技能,改进教学的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办公效率和教职员工的技能素质。
增强领导监控能力
5.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 篇五
金和OA系统
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简介:
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C6软件(简称金和OA),本着简单、适用、高效的原则,贴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实行通用化、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企事业单位规范管理、提高办公效率的核心思想,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标准的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迅速建立便捷规范的办公环境。
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C6软件,通过了软件产品检测中心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的检测、通过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双软认证,并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获得了软件产品著作权证书。当前企业为什么要选择OA协同办公管理软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
公司随着不断的发展,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化管理需求大大增加,传统的办公模式已经极大地束缚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埋没了人的智慧和潜能,使员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手工处理那些繁杂、重复的工作。手工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需要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来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
二、企业规范化的管理是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管理方式造成整个公司办公环境的混乱、无序、推诿、低效等问题时有发生,管理成本、办公费用居高不下,不但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办公环境。领导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各项工作按轻重缓急来处理,给许多领导带来了繁重的工作压力。因此需要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让所有的工作不但能有条不紊,还能节省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
三、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是企业的追求
如何提高本公司的办公效率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传统的办公模式却成为制约效率提升的最大瓶颈,比如通信、文件下发、批复、归档,繁多的会议等使办公人员陷入忙乱无效的工作中,无法快速提升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
四、远程申请、审批是目前无法解决的难题
公司现在在各地都有许多分支机构和下属部门,文件的上传下达、申请、审批都受到了时间的限制,领导异地出差、开会同样会导致公司的一些紧急、重要的文件得不到审批,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节约办公成本
针对公司办公耗材浪费的情况,通过OA系统的实施,可以大大节省这方面的开销。随着信息化的加强,传统的决策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领导作为快速,准确地决策,这都需要一个快速有效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一系列有效之沟通。实施OA协同办公系统后,可解决以下五点主要问题:
一、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
在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所,例如:公告、论坛、规章制度、新闻,促使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在公司内部员工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员工能够了解公司的发展动态。
二、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各个部门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汇报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
三、实现知识管理的自动化
传统的手工办公模式下,文档的保存、共享、使用和再利用是十分困难的。在手工办公的情况下文档的检索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办公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柜的形式实现文档的保管,按权限进行使用和共享。实现办公自动化以后,比如说,某个单位来了一个新员工,只要管理员给他注册一个身份文件,给他一个口令,他自己上网就可以看到符合她身份的权限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内容,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培训环节。
四、辅助办公
像会议管理、车辆管理等与我们日常事务性的办公工作相结合的各种辅助办公,实现了这些辅助办公的自动化。
五、实现协同办公
就是可以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办公模式以及移动办公。现在来讲,各分公司及办事处的地域分布越来越广,移动办公和协同办公成为很迫切的一种需求,使相关的人员能够有效地获得整体的信息,提高整体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可以实现所有流程的网上办理和审批。各地员工在线填写申请,自动通知相关领导。各级领导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处理提交的申请。
选择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以下问题:
1、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在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所,例如:公告、论坛、规章制度、新闻,促使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在企业或机关内部员工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员工能够了解单位的发展动态。
2、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各个单位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汇报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
3、实现知识管理的自动化。传统的手工办公模式下,文档的保存、共享、使用和再利用是十分困难的。在手工办公的情况下文档的检索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办公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柜的形式实现文档的保管,按权限进行使用和共享。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以后,比如说,某个单位来了一个新员工,只要管理员给他注册一个身份文件,给他一个口令,他自己上网就可以看到符合她身份的权限范围内的企业内部积累下来的各种知识,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培训环节。
4、辅助办公。像会议管理、车辆管理等与我们日常事务性的办公工作相结合的各种辅助办公,实现了这些辅助办公的自动化。
5、实现协同办公。就是要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办公模式以及移动办公。现在来讲,地域分布越来越广,移动办公和协同办公成为很迫切的一种需求,使相关的人员能够有效地获得整体的信息,提高整体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随着信息化的加强,传统的决策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领导作为快速,准确地决策,这都需要一个快速有效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一系列有效之沟通。
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本着简单、适用、高效的原则,贴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实行通用化、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企事业单位规范管理、提高办公效率的核心思想,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标准的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迅速建立便捷规范的办公环境、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并降低成本。
①功能强大:几十个功能模块,涵盖个人办公、企事业单位管理、协作区、沟通交流、商务应用等方面,设计灵活,可订制程度高,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需求。
②使用方便:人性化界面设计多种操作导航方式,只要简单熟悉不需专门培训即可迅速适应无纸化办公环境。
③安装维护简单:独有傻瓜型快速安装和数据备份恢复工具,无需专门技术人员便可轻松完成。④安全可靠:数据可备份、可恢复,完善的权限控制,保证信息发布、传输的保密性。
⑤性能稳定:B/S架构,Web服务器采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MSSQL数据库,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性能稳定,速度快,容量大。
⑥服务完善:科学的服务体系;邮件、电话、即时通讯、用户服务专区、知识文档等多种服务方式。
⑦性价比高:很小的投入便可带来效益的提升。
使用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的平台,可以实现企业所有流程的网上办理和审批。各地员工在线填写申请,自动通知相关领导。各级领导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处理提交的申请。后台的流程定义功能,可以对单位内部的各种业务流程进行规范,避免人为因素对业务流程的干扰,极大的方便了领导对内部业务的规范管理。
金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可对公司进行全面的管理,涵盖公司管理全部业务流程,包括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全面一体化管理。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可变因素以及不可控因素都很多。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作指导,来严格规范我们的实施过程,规避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影响,以期达到最好的结果。根据我们公司的管理模式,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实施前期调研阶段
1、进行各部门调研工作,了解各部门对实施OA的需求和使用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情况。
2、成立OA项目的实施小组,以配合OA提供方的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关系到OA实施的成败。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是:
1、系统管理员培训由OA提供方对系统管理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
2、召开OA项目启动会议
任务:明确OA实施的意义,说明OA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项目启动会除双方项目组成员及有关人员参加外,应有公司高层领导成员参加。
主要内容: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作项目总动员,说明公司管理改造的期望、领导的决心。对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OA提供方提出具体要求。宣布我们公司项目组成员组成。由OA提供方说明实施该OA的意义、实施OA的风险等,宣布实施项目组的成员组成。确定OA实施计划,启动会上,OA提供方应提出OA实施计划、实施方案等与我们公司项目组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并最终确定OA实施计划。
3、拟订实施进度计划
任务:由OA提供方制定实施计划,并在OA实施过程中根据我们的情况作及时的更新与维护。主要内容:OA提供方根据前期的调研情况及OA启动会议纪要,制定出实施计划表,以供公司领导层调配资源及确定OA总体进度的参考依据。实施计划表将是双方项目组工作的日程准则。除非有不可抗力等其他因素,实施计划不能作变更。
4、确定项目实施组织
项目组人员职责与要求: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理解接受能力;熟悉本部门或公司的业务流程及需求。
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实施中与OA提供方的协调及实施工作安排,掌握项目实施进度,确认OA提供方提交的相关实施报告、成果及实施顾问工作记录单;并参与实施的重要阶段工作。
第三阶段:项目建设阶段
1、系统安装与初始化配置
在公司服务器上安装OA软件,进行初始化设置,OA软件能正常运行。
2、注册用户并构建组织机构
注册OA使用人员,并根据公司组织机构图构建单位组织机构。
3、业务流程调研
业务流程调研是实施中的关键步骤。实施人员在调研、分析过程中首先要从细着手,了解公司各种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其所涉及到的各种单据,以及单据在各个部门之间是如何传递的、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是什么、每个人员干哪些工作等等,也就是说调研要对公司的业务处理了解足够的细,只有这样才能在软件实施中有的放矢,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解决方案。
实施人员还应对软件的调研过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也就是说实施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业务的处理中,而应该从总体的业务流程上进行分析,把各个部门零散的业务处理结合成一个整体,把各个断开的业务连贯起来,这就要求实施人员的思想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调研、分析的进程,保证此阶段工作顺利完成。
4、核心模块定制
定制业务流程所需各种表单;实现业务流程流转顺畅并满足实际需求;实现文件的有序管理。
5、辅助模块定制
完成系统各辅助模块的定制。
6、系统调试
项目小组在基本掌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将各种必要的数据录入系统,项目小组进行实战性模拟,对于实施方案中不合理处,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进行调整。
第四阶段:切换准备阶段
1、OA培训
OA培训分为领导培训及一般用户培训,领导培训需要掌握OA系统的基本使用并了解OA系统的权限设置;一般用户培训需要掌握OA系统的基本使用。培训完成后对各学习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系统模块的模拟操作。
2、模拟运行
由我们参于培训过的人员,进行实际操作OA系统进行试用,熟悉OA软件的使用。以我们真实的业务为实例进行并行运行。内容包括系统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数据运行的正确性测试等。并行运行中发现问题、归纳总结进行详细记录形成文档。
第五阶段:OA验收
OA实施进入正常状态后,要进行业绩评价,OA实施验收。
在项目正式验收之前,OA提供方需要整理项目实施文档、实施表单等文档。待准备工作完成后,OA提供方向我们提出验收申请,确认验收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
验收会上,需介绍OA实施的历程、移交所取得的各阶段性成果、并对OA实施结果做出评估,最终完成验收报告,双方确认签字。
以上OA实施各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一个阶段没有做好,决不可操之过急进入下一个阶段。
在整个OA产品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实施进程中角色的逐渐转换,并不是整个实施过程全部由OA提供方完成,当实施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就要有意识地切换角色,由我们在OA提供方的指导下完成。
6.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 篇六
经过我们详细调查,以上情况大多都是由CAD协同设计过程中信息交流通道不畅造成的。要想解决此问题,必须从增强协同设计的信息流畅度入手。
浩辰CAD协同设计管理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消息系统,平台可通过服务器满足消息发送、消息接收、群发送、抄送、附件发送等一系列功能需求,同时将对每个技术交流信息记录全面记录下来,明确权责。
1、发送消息
在文档区域点击鼠标右键,依次选择【用户消息】――【发送消息】(如图1),
图1
2、填写消息
在软件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相应的接收人抄送人,填写消息主题和内容,并添加消息附件(如图2)。
图2
3、接收消息
在消息系统中,使用鼠标左键点击【未读消息】,即可在右侧文档区查询到相应的消息(如图3)。
图3
7.企业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七
国外工程软件公司最近对设计企业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如美国鹰图 (intergraph) 工厂设计和信息管理软件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面向数据、规则驱动的Smart Plant 3D软件, 以及专门为工程承包商、工厂业主/运营商设计的Smart Plant Foundation集成系统平台。这些系统能够提高工程项目和工厂运营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 能够为企业建立一个全面的电子化数据库, 包括其结构、属性部件、设备和文件, 涵盖了工厂设计、修改、改造、更新, 在整个从工程设计开始到退役之间的过程中有效地管理企业。
国内对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办公管理系统也进行了一些研究, 如中海油研究中心开发了一套设计院协同项目管理平台, 包括工程协同设计予系统、文档与设计成品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子系统和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 实现了设计与管理的一体化集成, 该系统在中海油与美国PHILIPS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海上石油开采项目中进行了实证。
本系统通过研究先进的协同办公管理思想, 针对公司存在的“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 明确协同办公系统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公司信息的协同, 业务的协同和资源的协同, 并结合工作流技术探索出适合自身企业的创新性的协同办公管理思想, 对公司日常管理、运营的业务模式进行需求调研和现状分析, 尝试用创新思维来解决现有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以及对人、财、物进行优化配置等问题。
针对三个孤岛, 协同管理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就是要实现信息的协同、业务的协同和资源的协同。本文中提出, 协同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三大基本思想, 即“信息网状思想”“业务关联思想”和“随需而应思想”。本系统的创新点在于为实现上述管理理念, 将协同矩阵模型和齿轮联动模型进行综合运用及体现, 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信息网状管理及关联管理的一个解决方案。
在上述模型中, 如果用户找到一个信息点, 与这个信息点相关联的所有信息都被找到。齿轮联动模型主要功能是为提升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绞合作用。当启动某一个模块的时候, 其他的关联模块便可以随之启动, 并一起协同工作, 产生强大的齿轮联动效用, 大大加强单一模块的功能, 达成协同的功效。齿轮联动模型提供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整合的方案, 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的协同平台面向整个业务过程来进行管理。
1. 系统的实现技术
目前,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已发展到分布式结构阶段。大多采用C/S、B/S模式或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混合模式。采用C/S结构, 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环境的优势, 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来运行实现, 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开销成本。B/S是基于Web的一种新的架构模式, 是Internet上的最基本的、最流行的信息服务技术。此外, B/S结构模式的架构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种。前者的使用者用户只需要根据一系列的web界面进行信息请求, 那么相应的服务器就会对这些请求及时处理, 并通过网络最终在请求端的浏览器来呈现, 例如, 数据库的添加、删除和修改,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各种局域网在web模式下的正常运行是基于Web技术和B/S结构模式的成熟运用。
数据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 在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研究和解决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大量数据组织和存储的问题, 从而实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 去除多余重复数据, 并通过高效检索数据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共享。
2. 软件工程开发模型
针对目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的需求, 我们最应该采取的是喷泉模型。这种思维方式把开发的思路和软件本身的功能完美地抽象为一体, 以完全面向对象的思维, 使每个软件开发阶段认定为周期并呈现互相重叠的状态, 所以可以参考客户的功能需求, 以对象为驱动。本模型倾向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其特点是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 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工作人员能够同时进行开发。
3. 系统总体需求
经过对外部环境、内部需求及内部基础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分析, 建立协同办公系统平台来解决目前遇到的管理方面的需求, 通过本项目希望实现文档、工作流程、沟通交流三个模块的需求。
以系统管理员和用户为例, 绘制出其在知识文档、工作流程、沟通交流功能模块的用例图。其中系统管理员关注于系统设置、功能搭建等方面。其工作流程管理分步实施, 要求流程功能实现。
(1) 支持多种节点类别定义, 可对节点权限进行终止、加签、跳签等功能。
(2) 在流程流转的节点权限控制过程中, 要求表单权限灵活控制到单个字段的“读”“编辑”“不可见”等权限。
(3) 在流程流转的过程中, 要能根据表单字段的值或执行人来判断流程的走向。自由节点控制能力, 在不修改流程模版的条件下, 能够动态指定各节点执行人, 能够动态添加节点。
(4) 在整个流程定义的过程中, 无需编程, 无需了解系统的数据库结构, 管理员或分级的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 方便快捷的定义工作流。
(5) 支持快速方便的汇总、查询、打印、导出等操作, 实现对数据的筛选, 实现对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4. 系统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
业务流程是协同办公平台的核心, 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即对协同办公平台中的信息的流转、传递、处理、存档等一系列过程的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梳理工作的思路, 找出信息流通过程中的瓶颈和无价值节点。通过业务流程的梳理可以明确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通过优化提升工作协同能力。在功能模块基础上根据业务的具体需求分析出来的关键业务流程, 主要列出了9类40条关键业务流程, 如表1所示。
业务流程优化即在业务流程设计的过程中, 通过对节点价值链条的分析, 以价值为导向, 对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改进, 达到预期目标。业务流程优化主要从四个目标上考虑:一是提高效率, 减少运营成本;二是增强部门间横向协作;三是管理层对整体运转实现有效监督和控制;四是确保战略分解目标有效执行。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就必须打破在手工管理模式下产生的问题, 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 下面以发文管理流程为例将对其中重要的流程进行相应优化。
该流程主要完成集团公文的起草、审核、审批、发文和归档操作, 实现发文管理的流程自动化和业务的协同性, 优化后的发文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发文管理流程对原有业务进行了梳理优化, 减少了待发文件库的环节, 并将原来机要秘书承担的文件流转业务优化为根据规则自动流转, 减少了流程节点, 使得整个流程形成一个闭环。
5. 系统设计
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企业的日常办公需求, 能够根据企业的日常办公和个人办公需求完成系统设计, 设计上应尽量对流程进行简化和优化, 为提供便捷的协同办公系统提供基础。系统设计在界面设计上应重视客户体验, 即使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功能, 系统设计应提供各种手段确保可靠性, 包括数据的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应用的可靠性, 特别是应对协同办公系统中的内外网接入部署提供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 系统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先进性, 采用当前流行的主流软件技术架构和开发工具进行设计, 并对协同办公所用的平台进行选型, 确保平台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系统应预留相关的开放接口, 便于将来接入到统一门户中。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 在经过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为系统设计了知识文档管理、工作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中心等子模块。系统设计框架图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系统在设计时采用的是表现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访问层这样的三层体系结构。其中表现层以界面和服务的形式与外面进行数据的交换和操作;业务逻辑层用于处理系统具体的业务, 通过对数据访问层的数据进行操作来实现对业务数据的访问与操作, 同时负责将数据结构返回到表现层中。
协同办公系统重要价值在于它是可以使用户能够与人、内容、应用和流程进行个性化的、安全的、单点式的互动交流。系统设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重视工作流及整体工作效能。通过与应用无关的图形化界面映射以知识为中心的工作流, 提供单点集成界面, 实现信息的集中化访问。系统主要包括知识管理、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中心、信息门户、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数据中心等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
6.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库表设计较多, 此处以关键模块图纸管理为例进行核心数据表的设计说明。
图纸管理模块数据库主要由目录、共享、权限、文档类型、日志等表围绕DOCdetail表构成该模块数据库设计。核心数据表如图4所示。图纸管理模块核心数据表说明见表2。
7. 系统详细设计
(1) 基本功能设计。用户登录与权限判断, 系统登录模块的验证是通过读取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然后到后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相关来判断此用户的合法性。公文管理, 公文流转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接收公文、发送公文、发送记录等项目。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模块中, 包括科室的录入、物资的录入、编码的录入、仓库的录入、使用人的录入等所有与本系统有关的数据输入模块。知识文档管理, 此模块主要用于存档图纸电子档案, 并对图纸电子档案进行分权限管理, 包括申请下载, 审批。
(2) 项目协同设计。该系统的“设计协同管理”模块主要用于项目、工程的登记, 合同的登记以及合同的开票收费登记, 客户单位的管理。此模块主要用于工程进度情况查询, 各人员在办、已完、超期工作任务查询, 工程策划过程为:经营室立项并发起任务通知单, 任务通知单审批通过后, 工程负责人策划本工程参与的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策划本专业的设计、校对、审核、批准人员, 本专业的提资, 本专业的卷册, 设计人员处理任务, 校对、审核、批准填写审核意见。设计协同管理实现界面如图5所示。
8. 系统测试
基于系统的详细设计, 经过编码之后, 就是系统测试阶段。系统的测试阶段主要分为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主要分为决定测试方法, 搭建测试环境, 整理测试流程, 进行系统测试。通过对系统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得出:系统总体在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易用性等方面已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 说明本系统不但实现了功能需求, 而且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非功能性需求, 而系统预先设定的易用性、并发性以及稳定性等指标也达到了。
9. 结论
该系统是结合某公司的管理现状和具体需求, 以新型协同理念引导, 以日程行政办公和项目设计管理需求为中心, 综合使用成熟和领先的软件技术而构建的应用系统,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该系统经过6个月的试运行和优化, 现已投入正式运行, 功能满足用户需求。总结整个设计和实施过程, 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成果:
(1) 对某公司办公流程进行了梳理和优化。梳理并优化了包括公文管理、日常工作、行政事务、报表填报、财务费用、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大类下的50余个流程并在协同办公系统中得以固化。该项工作使得岗位和业务职责得到了明确, 整体工作效率带来了较大提升。
(2) 完成了以协同为理念、以项目为中心、以流程为纽带的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某公司协同办公系统设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重视工作流及整体工作效能。通过与应用无关的图形化界面映射以知识为中心的工作流, 提供单点集成界面, 实现信息的集中化访问。系统完成了知识管理、工作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中心、信息门户、项目管理、数据中心等功能模块的设计。
(3) 完成了系统实施工作, 效果良好。经过该系统的实施, 基本实现了公文的统一管理和自上而下的贯通, 规范了各种请示、报批、填报等流程, 提升了企业三级之间的协同办公能力。
摘要:在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就一直很受人们的重视, 也不断出现了共享各种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交换数据等的问题, 而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本文论述了建立协同办公系统的背景和必要性, 阐述了基于JAVA和J2EE架构开发设计的协同办公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和新的协同理念, 分析了国内外协同办公系统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该新型协同办公系统应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准备实现的功能, 提出了公司协同办公系统设计的原则, 对协同办公系统的三层体系架构和B/S结构进行了研究, 详细阐述了协同办公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功能结构设计、数据流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主要模块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软硬件接口设计方法, 并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网络等进行了详细设计、测试与实施。
8.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 篇八
关键词:协同办公系统;asp;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ASP Simple Coordination Office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Zhang Hong
(The Public Security Poli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Harbin150025,China)
Abstract:The system with greater practical valuebased on asp + sql and server2000 technology,the solution of file transfer of conventional.
Keywords:Coordination office system;Asp;Sql server
Asp協同办公系统是针对校园现有办公状况,现有计算机教师水平,为适应信息化、高效率的现代办公自动化要求而推出的一套操作简便,能够自我开发、维护、自我管理的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Asp协同办公系统,是采用ASP技术,基于B/S体系结构,运行于Intranet平台之上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
一、ASP概述
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的技术。简单地讲,ASP是一个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交互式动态网页,包括使用HTML表单收集和处理信息,上传与下载等等。
二、ASP的特点
(一)使用VBScript、J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
(二)无须compile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
(三)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编辑设计。
(四)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ctive Server Pages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ctive Server Pages所使用的脚本语言均在WEB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
(五)Active Server Pages能与任何ActiveX scripting语言相容。除了可使用VBScript或JScript语言来设计外,还通过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他脚本语言,譬如REXX、Perl、Tcl等。脚本引擎是处理脚本程序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物件。
(六)Active Server Pages的源程序,不会被传到客户浏览器,因而可以避免所写的源程序被他人剽窃,也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三、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是采用asp技术,基于B/S体系结构进行设计,三层结构包括:客户端表示层、web服务器处理层、数据层。
客户端表示层:客户端通过计算机web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接受服务器处理后返回的数据显示在浏览器上。
Web服务器处理层: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搭建,完成各种逻辑处理。
数据层:采用sql server 2000 管理数据。接受web服务器的数据操作请求。实现对数据的添加、更新、删除、备份操作。
(二)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登陆审核模块
工作人员通过访问Web服务器,通过页面认证登录后,Web服务器自动判断从数据库中读取该登录用户所在部门、科室及所拥有的权限等相关信息,并列表显示该时间内需要当前用户处理的工作流。
2.发起工作流模块
用户通过单击“新建工作流”进入工作流新建模块。需要用户填写标题、主要内容、附件、选择接收对象、完成新建工作流。工作流发出后即会在接收对象的主界面出现相应的工作流处理提示。
3.处理工作流模块
用户通过点击列表处显示的现有需要处理的工作流的标题进入处理页面。下载附件、填写反馈信息,完成该工作流本部操作,之后工作流进入下一用户待处理状态。全部流程结束后,工作流自动转入已完成工作流列表。
4.归档查询模块
处理完成的工作流,日积月累之后会形成很大的数据量。归档模块的设计非常必要。用户只需要选择归档的类别,可按工作流发起时间段、工作流主要发给部门、工作流主题关键字等进行归档。归档后的文件自动转移到档案数据库已备日后查询。更减轻了实时工作流数据库的负担,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四、系统的实现
(一)Asp程序通过ado组件对象和ODBC接口来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读取、更新、删除、添加的操作。利用Aspupload组件来实现附件的上传。关键在上传附件的时候需要读取出该附件所在数据的ID,并利用fso技术创建以ID为名称的文件夹存放附件。这样避免了附件的丢失与覆盖。
(二)数据库设计
在SQL2000 中新建数据库asp_oa,包含表:用户表(tbluser)用于存储用户用户名、密码、部门及所拥有权限等相关信息;管理员表(tbladmin)用于存储管理员的相关信息,管理员拥有添加删除普通用户的权限;文件表(tblnews)用于存放已发出的工作流,需要记录工作流序号、主题、内容、附件、发出时间、发出人、工作流流程、当前处理流程等;反馈表(tblnewsfk)用于存储工作流处理的每一步反馈信息;临时表(tblnewstmp)用于新建工作流时中间存储相关数据信息,工作流发出后即将数据转存入文件表;归档查询表(tblnews_bak)用于存储归档工作流。
五、结论
Asp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本文之所以采用asp+sql技术来实现协同办公,原为现在高校中大多计算机教师都可以完成代码的编制,而asp对服务器硬件的要求又很低,这样自主开发为学校节省了大部分资金,而且后期的维护不需要外来技术人员参与,对数据的保密性有很好的保障。该系统即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又为学校节省了很多资金。大大提高了办公的工作效率和办公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磊.ASP技术在企业内网办公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
9.安防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篇九
1.1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概念
1.安全防范系统的定义
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
就是防备和戒备。防备是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戒备是指防护和保护。全防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风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的安全状态。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防范是狭义的安全防范,狭义的安全防范是公安保卫工作的术语,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防火和安全检查等措施(一般简称为“四防”,即防盗、抢防、防破坏、防爆炸)。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通常称安全防范为“保安”、“保全”等。
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海。
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是:人防、物防、技防。
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是:探测、延迟、反应。
探测是指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警报。
延迟是延长和推延事件发生的过程。
反应是指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
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在实施防范过程中所起的的作用不同,要实现安全防范的最终目的,就要围绕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要素来展开工作,采取措施。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一方面,探测要准确无误,延迟时间长短要合适,反应要迅速;另一方面,反应的时间应小于(之多等于)探测家延迟的时间,即
T反应≤T探测+T延迟
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的而建立的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安全防范系统用于安全防范的目的,将具有防入侵、放防盗、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功能的专用设备、软件有效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造成一个具有探测、延迟、反应等综合功能的信息技术网落。
2.安全防范技术
简言之,用安全防范工作的专门技术就是安全安全防范技术。
那么,安全防范技术到底又包括哪些技术内容呢/
按照学科专业、产品属性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一般把安全防范技术分为以下十大类:
(1)入侵探测和防盗报警技术;
(2)视频监控技术;
(3)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系统;
(4)报警信息传输系统;
(5)移动目标反劫防盗报警技术;
(6)社区安防与社会求助应急报警技术;
(7)实体防护技术;
(8)防爆安检技术;
(9)安全防范网络与系统及形成技术;
(10)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3.安全技术防范
所谓安全技术防范(一般简称为“技防”),可以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为:利用安全防范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防范一类的工作。
或者说,安全技术防范就是运用技术产品、设施和科学手段,预防和制止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防为基础,一人方合计防伪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三个基本要素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它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项公安保卫业务和社会公共事业。
我国的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是从1979年公安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刑事技术预防专业工作会议之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至今也不过20多年的历史,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目前,国内从事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的企业就有近万家,从业人员多达几十万人,每年的生产产值达上千亿元人民币。安全技术防范已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安全技术防范事业正如日中天,方兴未艾。
4安全技术防范产品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是指用于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和人生安全受到侵害的一类专用设备、软件、系统。
或者说,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是指用于防盗、防抢、防破坏、防爆炸等防止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产品。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现阶段主要包括:入侵探测和防盗报警设备、视频监视与监控设备、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设备、报警信息传输设备、实体防护设备、防爆安检设备、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防盗防劫设备、相应的软件以及有它们组合和系统集成的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是一种专用的特殊产品,公安部制定有专门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 目录》。目前,我国对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别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认证制度、生产登记制度。也就是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没有经过许可的技术产品。
5.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施、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的,综合运用技防产品和科学手段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它主要包括报警、通信、出入口控制、防爆、安全检查等设施和设备。
具体地讲,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就是:以安全技术防范为目的,将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功能的专用设备、软件有效组合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具有探测、延迟、反应综合功能的技术网络。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就是人、设备、技术、管理、的综合产物。在讲到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时就不能不说风险等级、防护级别和安全防护水平这三个概念。
(1)风险等级:指存在于人和财产(被保护对象)周围的、对他(它)们构成重威胁的程度。这里所说的威胁,主要是指可能产生的人为威胁(或风险)。
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主要根据其人员、财产、物品的重要价值、日常业务数量、所处地理环境、受侵害的可能性以及公安机关对其安全水平的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分为三级:一级风险为最高风险,二级风险为高风险,三级风险为一般风险。
(2)防护级别:指对人和财产安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技术的和组织的)的水平。防护级别的高低,即取决于技术防范的水平,也取决于组织管理的水平。
被保护对象的防护级别,主要由所采取的综合安全防范措施(人防、物防、技防)的硬
件、软件水平来确定。一般也分为三级,一级防护为最高安全防护,二级防护为高级别防护,三级防护为一般防护。
重要场所的风险等级和具体防护级别的具体划分办法,公安部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例如《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哈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军工产品储存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等等。各有关单位参照标准,按照程序进行划分就可以了。技防工程从业单位在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标准进行技防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被保护的对象达到安全防护的要求。
10.协同OA实质上就是OA办公系统 篇十
协同OA实质上就是OA办公系统
我们说“协同商务”是一种商业模式,支持这种商业模式的软件是“协同商务软件”。而前面提到的“协同软件”是一类软件,是实现多人异地协同工作的软件工具,“协同软件”不是“协同商务软件”,支持不了协同商务的商业模式。
还有一个与协同相关的很时髦的术语是“协同OA”,关于“协同OA”没有权威专业机构给出的定义,也没有业界达成共识的内涵,但它却是近几年软件市场上热炒的概念和产品。“协同OA”市场炒作的逻辑和给人们的印象是:OA发展到协同了,协同软件是比ERP更先进,协同是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这个逻辑混淆和借用了协同商务的概念,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诱惑力,另一方面也给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协同OA?还有不协同的OA吗?”,“我们的ERP、CRM系统本身就有协同企业相关资源的功能,上协同软件会不会功能重复?”,“协同和ERP有什么区别?能代替ERP吗?”。
11.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 篇十一
关键词:协同思维;联动行为模型;组件
中图分类号: TP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153-2
1 设计思路
基于协同思维的数字化多媒体校园信息系统采用了两种设计思想,具体体现为协同矩阵模型和齿轮互动模型。通过这样的设计思想,可以将各种信息和应用紧密集成在一起,并实现彼此之间的融会畅通和协调管理。
1.1 齿轮互动架构
齿轮互动架构是我们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软件架构模型,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提升系统各个功能框架模块的联动作用。当运行某一个模块的时候,其他的互动模块便可以随之联动,并一起联合工作,同时产生强大的齿轮互动效用,从而大大加强单一功能模块的功效,从而达成协作的功效。
1.2 协作矩阵架构
协作矩阵架构提供了校园信息化的网状管理的设计方案。在此系统中,假设用户只找到一个信息节点,则与这个信息节点相关联的其他信息点都能被找到。例如,如果找到一位校园内部的教职人员,那么与这个教职人员有关的个人的财务状况(工资、福利、费用、成本),他管理的学员,以及他编写的资料文档,他参与的教学活动(班级、课程等),他管理的员工下属以及他使用的公司资产,他当前的工作安排等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内容就像一张大网,可以通过教职员工的个人资料的这个信息节点被迅捷地提取出来。
2 整体架构
校园信息系统提供给不同的访问群体不同的门户。门户集成学校内、外部的信息,使各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单一的WEB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应用。
2.1 门户系统
门户系统是基于各应用系统中所有应用构件整合和部署的总体架构平台,它把独立系统的所有业务功能都有效地合理组织起来,其中包括各种业务门户应用架构系统,不管它们是否两层C/S结构、三层C/S架构还是B/S三层架构,都可以通过portal技术将其统一整合到portal平台中,并通过用户的个性化设计充分展现出来,以便为各种用户界面提供一个统一的、扩展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入口portal。portal还可以提供互联网网站页面风格、布局、内容等方面的定制工具,快速实现后台架构基于规则的展示;同时应该为个性化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业务系统
我们将该项目中的所有应用平台系统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得各个应用系统及其功能模块都应建立在公共组件平台和公共应用组件基础之上,以便满足所有业务系统的需要。
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系统可以由多个系统应用组件来完成,整个应用系统的构建架构应基于系统应用组件。用户基于role功能可以使用所有业务功能,从而完全打破了现存的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的界限。
2.3 应用组件系统
学院数字化校园系统的构建是基于框架应用组件,框架应用组件由基础性的业务实体组成。在应用组件框架的设计时,我们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支持未来的趋势变化:尤其对适于用业务规则描述的业务相关整体流程,可以使用业务逻辑规则架构来实现业务处理,从而避免重新设计编码;
第二,使用组合优先于业务继承,使得组件易于扩展与维护;
第三,确保应用业务组件的简约性,以便业务功能复用和业务功能重构。
在应用组件架构设计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使用组合应用优先于耦合继承,这样可以使组件模型易于维护和扩充。
②支持未来变数:对适于用业务规则描述的商业业务流程,可以使用业务机制来约束,避免重新实现。
③确保组件的简约性,以便使得结构复用和业务复用。
2.4 公共模型系统
公共模型系统是由公共通用工具组件和应用模板业务框架构成,公共模型系统是基于开放或共享业务标准,实现面向业务实用性、产品化的组件业务库系统,同时具有可扩充性、开放性;实现遗留新旧系统的技术兼容性;并且要遵循重要组件系统标准,具有透明平台无关性、本地化等特征;系统的业务配置、数据信息交换完全基于C#和XML的标准化范式;完全支持个性化定制信息服务和菜单系统重构。应用业务框架应提供服务提供者接口,以便支持为二次定制开发提供相应业务服务比如:登录服务、工作流架构等支持服务,从而保证业务平台的可维护性。
其基本架构部分包括:
实体架构:基本实体映射于实体数据库表框架,视图实体映射于数据库表视图。采用实体架构,以XMLschema数据定义对象到关系实体的映射,实现对关系型数据的映射和存取;
服务架构:服务架构是建立使用共享、可重用、分布式组合应用组件的重要开发工具,是应用架构调用服务的入口。服务可以用各种程序方法来实现,如工作流程、Web 服务和异步消息服务等,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完全透明。
报表架构:提供一致的工作流,开发系统中的各种数据报表;提供方便易用可拖拉的自定义报表设计实现工具;设计数据和报表模板的分离;实现各个应用报表的设计、生成、输出模板;
主题库架构:提供分类信息表,能进行历史信息回顾和决策分析,管理方便。
2.5 基础整合系统
企业整合集成包括门户服务器、目录服务器、APACHE应用服务器等第三方软件集成。就是提供企业应用集成以便整合业务框架从而实现企业应用业务集成,它的特点就是基于XSLT、 XML和 Web services服务技术架构的企业级应用整合框架,从而可以快速集成现有遗留系统,以便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回报。
3 产品平台核心思想和价值
基于协同思想的数字化信息校园业务系统服务支撑框架平台的核心理念是MDA将业务框架模型从IT内部系统架构中分离出来,开发设计人员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和业务组件的设计,服务业务支撑框架平台负责按照系统架构生成组件框架代码、生成测试脚本、部署发布等,业务框架组件运行的上下文内容、系统连接、事务管理、日志、安全性控制等都由业务架构提供。
基于MDA框架模式的设计开发,可以降低业务应用项目实施的成本,从而提高业务应用解决设计方案的竞争力。
提供基于SOA框架模型的技术服务,扩充了校园业务解决方案的范畴。
降低应用软件的技术难点,使得设计开发人员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设计分析中去。
基础服务则为一系列的可重用构件,我们可以通过简洁的系统配置或数据的系统初始化服务即可以作为业务应用软件的基础模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业务工作量。
4 产品说明
基于协同思想的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是一套兼具学校信息门户、工作流程系统、办公OA资源系统、教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资产系统、后勤系统、实习实训系统、德育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系统、招生系统、数据中心功能的高职院校大型协作业务管理平台,并可以形成完整的通用解决设计方案和行业解决设计方案。
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为学校创立了一种无障碍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环境,无论是管理、教师、实习、学生、行政、人事等,通过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业务应用平台都可以被集成到统一的业务平台中,并且提供了统一的业务界面给用户使用操作和获取数字化信息。
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将学校看作一个数字化的、条理清楚的组织联盟。它联系高校所在的价值链体系中学员、教员等,形成一系列紧密合作的价值内容共同体,通过建立比较灵活的运行模式,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成果效应的一系列链接。无论是高校的教员、学员,还是学员家长,都可以通过管理应用平台迅速获得利益:
学校的领导可获得宏观面上的决策及数据统计分析,以便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从而进行科学数据决策。
学校的教员可共享丰富的知识、有效管理自己的工作任务、参与活动、同时与他人进行随时的交流沟通协作。
学员、教员可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和完善高效的信息服务。
校园管理应用系统使得高校可以通过全面和深化的组织协同管理,快速提高其核心有效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汪家宝,杨德军.关于美国e—Learning理念产生的背
景及其发展过程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3):93-96.
[2]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8):72-78.
[3]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概况[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6.
[4]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2.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 篇十二
我校于2000年在北京校部自行开发并运行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之后保定校区也使用了由公司开发的OA系统,两个地区的系统独立运行,无任何数据交换,主要用于校内公文流转和信息发布,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两校区的两个OA系统存在很大问题,表现在:
1、两个OA系统均存在着系统不稳定和使用复杂的情况,经常出现文件“丢包”、“失踪”、保存困难等诸多问题,北京校部的OA更突出,影响正常的文件流转等,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2、两个OA系统存在功能严重缺陷,如无法实现“电子图章”、“领导个人电子签名”、“文档归档”、“信息查询”等;
3、两个OA系统都无法实现跨地区办公的需求和部门内部办公的需求;
4、两个OA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已经落后,其落后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使其变成了“系统孤岛”,无法实现与将来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良好对接;
5、两个OA系统平台扩展性差,技术升级存在很大困难。
鉴于以上因素,需要重新考虑大学校园新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以加快实现在新形势下切实形成新思路、新举措,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
二、新协同办公系统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按照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标准和要求,就要全面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各方面业绩都要有新突破。最大效益地利用好各类资源,构建好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的改革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根据协同办公具有整合、个性化、实时、标准化、新架构等特征和数据“统一交换、数据共享、统一监控”的原则,对新协同办公系统设计的要求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标准规范性
选择的技术符合国际标准,设计必须符合中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和我校的信息化标准。
2、先进前瞻性
采用的技术既要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又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先进和结构先进两个方面。
3、扩展兼容性
采用主流的软件体系,基于构件的软件设计思想和迭代法,保证系统的高度可扩展性;网络建设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该技术的成熟性。充分考虑整个校园资源计划的接口特性,可与其它系统进行无缝联结。
4、简易实用性
系统在工作流程上要符合学校特色,要确保系统功能实用、操作简单、易学易用,适合各类人群。用户易操作,流程少,节省大量的培训时间和费用;降低系统维护、升级的难度和费用。
5、集成开发性
OA系统与门户的集成主要是考虑到需要选取一些全校具有共性的公共事务集成到门户上,并为OA用户在门户上提供一个访问入口,通过这个入口,可以直接进入OA系统。此外,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预留其他接口如“浏览登陆”,支持信息门户对OA系统其他应用页面的集成。
OA系统的总体设想要符合将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工作思路,必然要求软件系统平台必须是先进且成熟的技术。系统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与数字化校园平台系统的集成,全面考虑数字化校园集成后,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交叉点。在数据的编码、认证的过程和信息发布的方式上,按照数字化校园常规的、基础的规范进行。将来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成后,可以方便地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避免大规模的二次开发和改造。
6、安全可靠性
建立多层次的安全控制体系,提供强大的安全性保障。新办公OA必须具有完善的工作流控制、数据库复制技术和完善可靠的安全机制,必须适合目前多校区办公的需求,由于新办公OA涉及到重要文件的传输,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能够为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高安全要求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物理层面上,对系统所在的环境、设备及数据进行安全保护,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在网络层面上,对网络的边界应安装防火墙,并需要实施相应的安全策略控制;另外,根据对外提供信息查询等服务的要求,为了控制对关键服务器的授权访问控制,并把对外公开服务器集合起来划分为一个专门的服务器子网,设置防火墙策略来保护对它们的访问。在操作层面上,为了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根据网络的业务和服务,要求开发方采用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以及对各种应用服务的安全性增强配置服务来保障网络系统在应用层的安全;应用层通过严格的权限分配来对系统的不同访问用户进行限制,通过定时、周期性的数据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
7、灵活适应性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体现为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处理,在工作流系统设计中,要求必须参考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建议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发,结合学校行政办公程序的具体实际,整个系统设计要体现灵活性,网络管理员通过页面工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工作流程。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做到整个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灵活多级分布式结构,以适应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基于Web(HTML、HTTP)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的发展等。系统对客户端机器的硬件要求不高,用户可保留原有的软硬件投资。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点,支持Unix、OS/400、Linux、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硬件平台。
8、协同统一性
充分考虑现有技术和工作需求的统一,当前应用与长远变革的统一,工作实现与制度管理的统一。系统将提供统一的界面入口,使得用户能够一打开页面,就可以听到系统的工作提示,可以方便地查看主要的工作动态,有哪些待办的工作事项,并可点击立即开展工作,而不需要在不同的系统之间来回切换和寻找待办的工作。
三、新协同办公系统设计实现目标
办公自动化(OA)是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管理技术,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多任务、多功能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整个大学跨地域远程办公自动化、文档一体化、日常工作信息化,最终实现办公无纸化。新办公OA要帮助办公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使用先进的办公设备,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办公OA的实施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办公效率和改进学校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减少或避免各种差错和弊病,缩短办公处理周期,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新OA在设计上应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实现跨地域远程无障碍办公和应用。
利用专线光缆通过网络技术解决跨地域校区间的一体化办公的目标,如校领导和一体化部门领导无论在哪个校区都能够自如便捷地通过新办公OA处理各种公文、浏览或查询新办公OA中的各种信息;
2、实现多级办公和应用的整合。
即校级办公、部门之间、校区办公、部门内部等形式的协同办公在同一个平台,既可一体,又可以相对独立;
3、实现日常校务和信息管理的全覆盖。
新办公OA要涵盖学校主要有共性的校务和主要工作信息,它既是日常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平台、也是各类数据信息的交流平台。
四、新协同办公系统设计需求框架简图
五、结束语
新办公OA将被分阶段逐步建成一个小的综合平台,要视为未来学校“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所以其设计的理念、思路、架构和技术等必须虑及未来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无缝对接;结合其它高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经验,不要一味地“贪大求全”,而是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先上OA系统项目,而后逐步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其它子系统,最后完成打造“数字化校园”的任务。
摘要:在教育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今天,协同办公自动化OA(以下简称“OA”)是高校办公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打造“数字化校园、节约型校园”的必然选择,OA不仅提供了相当于自动办公环境的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大学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能,节余人财物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需求、原则、框架和实现目标进行了探讨。
【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推荐阅读:
山东建筑大学选课系统07-01
智能建筑系统方案07-27
违法建筑管理系统08-24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11-12
建筑节能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论文11-11
建筑工程设计总结06-12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12-28
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标07-01
建筑抗震设计论文08-05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