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12篇)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一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所体现出的鲜明特点与明显短板并存,要想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求辅导员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思路与途径,逐步形成一套成熟体系,以便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文在透彻分析高职学生特点与存在的短板后,依据多年学生管理经验,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多途径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动态
1.1留心关注学生的入学资料
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辅导员除了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实时表现之外,还要要经常查看所带学生的入学资料,在这些资料中,辅导员可以粗略了解该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如学习成绩、有无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掌握了这些信息,在今后的管理和教育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为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创造条件。
1.2经常到访学生宿舍并召开主题班会
根据笔者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我们要想深入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宿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学生宿舍里,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逐渐放松,不再那么拘谨,这样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被逐渐拉近,学生们也愿意把他们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另外,通过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就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同学们展开讨论,通过学生的发言,我们就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观察视角。
2解决好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2.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学生对人生观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待学习、工作态度。因此,我们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要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和爱国教育,让学生自己的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形成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2.2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对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我们辅导员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建议及时转诊进行心理治疗。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感情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一旦在这方面遇到困难而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往往会逐步走向误区,出现偏执、自闭等心理问题。对此,辅导员应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感情和人际关系问题,摆正它们与学业、成才的关系。对陷入误区的学生,辅导员要耐心的进行疏导,教会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和解压,使受困的学生迅速走出误区。
3培养好骨干学生干部
就目前各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情况来看,辅导员往往都带好几个班,一二百学生,因此,能否培养好学生干部成了决定我们工作效率的关键。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辅导员需认真进行考察,让那些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敢于管理的学生干部脱颖而出,成为班级的骨干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更换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这在学生管理方面会带来较大的波动。因此,辅导员要多与学生干部沟通,悉心的进行教育和培养。在学生干部的实际使用中,要做到信任但不放纵,适时进行指导和引领,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4建立谈心制度,避免形式主义
谈心制度是解决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有效形式,也是辅导员工作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此项制度的重点是辅导员要经常找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绩较差学生、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等进行交谈。通过谈心,及时纠正他们工作、学习中的错误倾向,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责任感。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要帮助他们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帮助他们客服自身无法客服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家庭较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正确认识贫困与成才的关系,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是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完成学业。
5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力,进行科学定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辅导员,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对那些乐于学习且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全面发展,正确学业上的更大进步;对那些文化功底较弱,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辅导员应该引导他们在补缺短板的同时,注意朝着技术能手方面发展;而对那些小毛病较多的学生,辅导员则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多于他们沟通交流,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带领他们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逐渐将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对策
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把握好我们的管理对象——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或辅导员,我们如何把握学生,如何管理好学生,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粗浅分析。
一、高职学生特殊性
要做好管理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把握对象的生理、心理各方面的特点 :
1.一是文化知识基础差。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相对较大,迫切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知识的方法。
2.自卑心理较严重。高职生尤其是3+2类型的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存在偏见,高职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产生偏差,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3.自控力比较弱,环境对人的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高职生的生活环境和相应的学校教育,由于年龄相对于本科生还比较小,思维单纯,独立生活能力和耐受挫折能力差,导致其自我控制力较弱。高职生对自我的不足不能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对老师的过度管理存有抵触的心理。在平时的自我管理上,年轻气盛,感情用事,容易导致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根据上述具体问题,班主任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学生管理,因材施教,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二、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1.提出班级奋斗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在接受新的班级或者是中途接受的班级,我们都应该通过诸如主题班会的形势,讨论和确定我们这个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并且让全体学生讨论提出班规条约,用以规范约束自己,这样学生有了努力方向,就会形成一种向上的动力。
2.树立模范,激发动机。在现实生活中,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为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物质或精神的鼓励,树立榜样,给全班学生以示范。通过鲜明而生动的例子,影响全班同学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准则的形成,从而带动全班学生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3.注重群体效应,加强全面管理。
要建立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班主任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补“短”有效途径和方法,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要开展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耐心说服和引导 ;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多给他们锻炼机会 ;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发挥自我管理,提升学生自主能力
人总是要步入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因此,高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地,在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是关键的一步。
1.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应该是意识的培养,明确学生干部的利与弊,然后是工作方法的指导,再是班级管理的艺术与技巧,教会学生管理的程序和模式,让学生能形成规范管理的理念。真正使学生干部能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上自习,校园文艺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等,班主任就可以在掌握大方向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干。上自习时,我们可以提倡轮流管理纪律,先让品学兼优,有管理能力的学生在先,然后轮换让每位学生承担管理工作,这样既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又使学生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翁。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四、加强班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是整个班级学习行为习惯的驱动力,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行和精神风貌的一种集中体现。良好班风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
1.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使学生学习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律,明确自己作为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让他们在纪律的约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就是力量。班主任要努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使班集体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如班级写作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这样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增进团结和友谊。
3.开展讨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如发现不良的行为和态度,可用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3.浅析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成人学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7-01
1.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实用技术型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已经工作多年的社会人员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习,我国的高职院校也为这类人群提供了继续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创新成人学生管理方式十分迫切。
2.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的现状
2.1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取得的成就
高职院校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同时,为了保证成人教育的有效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信息化学生管理系统,成人教育的特点就是非全日制,建立了信息化学生管理系统,每人一个学习账号,学校远程辅导和学生自我学习相结合,学校统一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第二,优化学习方式,高职院校通过改善授课方式和加强师生交流环节,保证了学生所能学到知识的牢固性;第三,严格毕业论文考核,成人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有很多专业方面的体会,高职院校在其毕业论文的要求上,就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文课题,并在论文抄袭和检测方面投入了一定的精力,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2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成人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学术浮躁,学风不正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成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成人学生管理难度大,管理理念有待转变,管理方式针对性不强,认清这些问题的表象和本质,是当前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者需要尤其注意的。
2.2.1成人学生管理难度大
高职院校成人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作为成人的特点。首先,在年龄上,成人学生都较大,有一些老师比学生的年龄都小,让这些老师与成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存在着一些顾忌和障碍;其次,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成人和一般学生相比的特点在于,他们思想较为约束,学习积极性不足,出现问题不愿意沟通,认为是丢面子的事情;最后,成人学生经过长期的工作,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并且由于是非全日制和远程网络授课的模式,成人学生是否学习到了相应的知识很难保证。由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成人学生的管理难度大,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
2.2.2管理模式与方法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对于成人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有待完善和加强。在管理模式上,使用了以老师为主,以班级为辅的形式,实际上学习过程都是由个人完成,而成人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效果难以保证;在管理方法上,非全日制成人继续教育的人数众多,往往不能顾忌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在管理的队伍上,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在于院校的整体和全日制的专业的发展,而对于非全日制专业的教育,则投入的资源和精力相对较少,在很多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工作部门的人员少,工作量大,而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不强,让高职院校的成人管理工作陷入尴尬的局面。
3.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对策
3.1植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其内涵一是发现人的价值。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尽可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发挥个人潜能。潜能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其向现实性的转化。首先,主管成人学生的人员,应当从思想和态度上摆正对他们的看法,不应当认为是非全日制的学生就有所成见等。其次,作为管理者要始终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学习其他高校或者国外办学经验,提高对成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重视程度。最后,高职院校中应当定期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对老师的工作进行深入了解,并纳入老师综合考评当中,从而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
3.2借鉴企业现代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管理模式和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职院校的成人学生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其原因是,成人学生来源于企业,并且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已经适应了企业中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学校的管理模式,那么,作为高职院校的成人学生管理部门,应当从成人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他们量身打造一套用的习惯,并且考核起来熟悉的系统,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例如,企业当中有人力资源E化管理,也就是通过电子网络技术,来统计和评估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实际贡献,那么在高职院校方面,建立类似的一套学习管理模式,让成人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那么就达到了成人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了。
3.3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具體措施
高职院校成人学生管理措施和目的在于,给已经工作的人员提供“充电”和继续学习的场所。具体的措施有:第一,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档案,学生的这个档案不仅包括了学生的基本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与成人学生的工作情况相互结合,并适当的纳入其绩效考核当中;第二,开展定期的学员见面会,因为是非全职的教学模式,班级之间的概念不强烈,而且同一个老师所带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够,那么开展定期的见面会,能够给来自不同行业的成人学生以交流的平台,开阔自身的眼界,提高学习的兴趣;第三,严格把毕业关口,对于存在严重抄袭的论文现象予以严厉的打击,树立良好的学校声誉和口碑。
4.结束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与日剧增,对于高职院校这是一把双刃剑,生源增加的同时,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就跟着加大,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质量,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扎实到位。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领导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蒋丹凌.提高成人高校管理水平保障成人教育办学质量[J].继续教育研究,2003,(1).
[2]毛新年.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2007,(1).
4.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 篇四
关键词:高职学院;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在近年的教育发展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得高校学生的工作空间更加的广阔。但是在目前学生的培养中,社会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学校对其进行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并且在如今的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的需要,需要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案的创新工作,保证能够为接下来的管理工作创造全面的环境。由于不同学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也不仅相同,所以本文中就管理问题进行简单的说明,提供一个新的管理思路,为接下来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保证能够更好的培养出适合的人才。
1目前学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学校人数增多,管理难度增大
自从国家实行对于各个高校的扩招政策以来,各个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有扩建校区、重修校园的现象。这就是对于学生数量增多的一种弊端,在学生数量增多的同时,往往是各地不同的学生汇聚到一起,对于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思想和为人处世等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并且在面对新的环境中,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中,也更加难以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面对学生不同的生活、心理上的差异,需要管理人员都进行逐个的分析,保证能够精确的进行管理的工作。同时不同学生的心理落差、学习成绩和心理孤独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管理带来了问题。
1.2缺乏经验型管理人员
学校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学校的要求,更是对于学生负责人辅导员的要求。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往往是大面积性的,难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虽然有着很多的学历高的辅导员参加学校的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其缺乏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基本没带过学生,难以从学生的方面进行考虑问题,这就使得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同时很多的辅导员过于忙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忽略了对学生的沟通,工作的时候不能够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纵使有着较高的学历,也难以进行好的管理工作。
1.3信息基数增加,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中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多,同样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活动。并且凭借着信息的传递性,众多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有着更好的基础渠道,所以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这些渠道进行有效的应用,希望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保证能够为我们的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到基础的信息传递的保障。并且学生的观念也随着高度化的信息社会有着自己的改变,在这些中大多数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思想,就造成了思想活动的增多,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的情况。所以在接下来的管理工作中,管理方案需要进行更加的完善,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
2创新管理新模式的方案
2.1创新管理方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传统的管理方案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都较为保守,大多数的管理工作人员都仅仅是停留在对学习的教育上,但是这种教育观念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的教育理念,只有这种教育模式进行一定的改变后,适应目前管理的需要,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管理做到更有效。同时在新的管理方式下,需要通过对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保证能够有效的为接下来的管理工作做好基础。并且积极的利用好学生之间的组织,通过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及沟通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管理提供良好的数据条件,更加精确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2.2对管理人员进行要求,增强其管理素质
对于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一般不必多说,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对于辅导员的要求基本都是学历较高的,但是在其管理经验和管理的素质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其工作的管理,首先需要让辅导员明白管理的意义,这样才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帮助。并且对于辅导员的管理工作经验,肯定是需要进行培养的,这样才能够在接下来的管理工作中提供效果,使辅导员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学生的管理需要,从而进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辅导员一般有着较好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有着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为学校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2.3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开拓管理新渠道
在目前高度信息话的时代中,这样才能够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档案,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为接下来的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由于信息的多样化和传输渠道的多种方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方便我们今后的管理工作。如今的多信息传输渠道,加以有效的应用,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够作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并且通过这些渠道,老师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动态,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保证能够对学生做到更好的管理。结束语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及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如今的高素质要求的人才需求下,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其中的管理工作人员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并且其中的许多管理工作,在之后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以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的管理工作。所以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不同的学校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我们的管理创新及改革的工作,更好的对学生的管理提供基础条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湘平.研究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孙翔玲,贾天辰.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6:98-100.
5.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篇五
摘要:阐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主渠道,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挑战。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普遍对学生管理工作比较重视,但受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方法等的影响,总体上的管理有效性不尽如人意,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就其管理有效性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学籍管理、校园秩序和课外活动管理、奖励与处分管理等。从概念上来说,学生管理主要是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生活等的规范性管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时代环境的变化,学生管理的内涵、理念也在不断拓展、丰富,重点从强调对学生的制度性管理和规范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强调学生权利与义务的管理,从狭义的学生管理向广义的学生管理过度[1]。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安全校园”的重要抓手,是优化校园氛围、加强校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有效性的重要管理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当前时代环境背景下,高职学生受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以及网络文化、潮流文化的影响,思维活跃、崇尚自由,但又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行为不成熟、不稳定,极易冲动。这一方面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另一方面凸显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一所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校园安全、和谐环境的构建,而且对人才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卓有成效的学生管理,能够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同时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沟通、社会交往规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与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较强的心理素质等,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这些与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密切关系,某种程度而言,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择业、就业,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生源质量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来源也比较多样化。一般情况下,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未被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学生,在文化课分数、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均不是很理想。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入学的目的多样,就业目标也不是很清晰。很多学生迫于家长压力,才选择继续学业;而不少家长只是因为学生年龄小,还不到进入社会打拼的时候,才选择高职院校让孩子来“镀金”,在专业学习、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等方面期望值并不是很高。这就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对待学业并不是很认真,没有明显的学习压力,对于就业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长远的计划、规划,无形中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3]。基于学生特点,高职院校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但总体上来说,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受生源质量的影响较大,实际的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高职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破坏正常学校秩序的情况比较常见,严格管理、严肃批评教育容易制造师生矛盾,影响良好的校园氛围;稍有懈怠则容易让学生养成诸多不良行为,如打架斗殴、不正常上课、网络成瘾等,无疑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挑战。
2.2网络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影响巨大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基础环境,基本覆盖了学生教育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在当代的高职学生中,智能电子设备已经基本普及,网络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社交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是一些00后的学生,基本属于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生于互联网时代,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其影响可以说已经深入骨髓。网络环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存在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积极一面,也存在对他们不利的消极一面。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等造成巨大影响,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西方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很多高职学生本身自制力就差,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不但思想、行为有悖于正常的学校教育路线,而且在心理层面出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暴力问题、心理抑郁问题等并不鲜见,这无疑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很多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但对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原因还在于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导致防范的难度增大,而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是一种事后管理,疲于应付,管理的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
2.3管理理念、方法落后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造成较大影响
就现状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即强调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及生活等方面的规范性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也是以约束性、强制性的方法为主。此外,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是比较突出的短板,与当前学生管理的需求难以匹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机构设置,与办学规模、学生人数的增长也不相匹配,学生管理人力资源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4]。虽然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但高职教育整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并没有与办学规模的扩大相适应。就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大多依然沿用原有模式,体现在机构设置上没有进行适应性调整,管理人员的数量、质量均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在管理理念、方法上没有与时俱进,没有积极转变与创新。很多学生管理者忽视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墨守成规,学生管理实质上形成一种与学生对立的管理态势,加大了学生的逆反情绪。更有甚者将学生管理简单归于宿舍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忽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效果很不理想。此外,对于学情、生情调研不足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这是导致管理有效性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3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3.1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
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强调对学生实施规范性的管理,核心思想是改造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学校的管理目标。很明显,这样的学生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难以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被动。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要的是转变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思想。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学生管理工作本质上应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要,如此一来,学生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5]。在管理方法上,高职院校也应认真审视传统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单纯地采用行政式的管理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缺乏有效性的,僵化、呆板、单一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创新管理方法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学生管理工作被动局面,将管理工作前置,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教育疏导为主,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积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育,改善学生管理基本环境,转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固有观念,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如此才能打开学生管理的新局面。此外,在创新管理方法方面,要注重将学生纳入管理体系,重视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架构,从而提升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3.2加大学情、生情调研,夯实学生管理基础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夯实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要做好学情、生情的调研分析工作,如此才能在管理工作中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多样,包括职业高中、普通高中的学生,还有中职生和初中生等,生源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生情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管理工作势必难以具有针对性,其有效性必然会大打折扣。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学情、生情的调研分析作为切入点。在学籍管理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设计、制订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案;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收集学情资料,有重点地实施个性化学生管理,并不断调整工作方案,提升管理有效性;学生管理工作应与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完善的沟通、协作机制,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汇集来提升学情、生情调研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只有这样,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获得翔实的数据支撑,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3.3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学生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是一大短板,虽然教育信息化建设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但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还比较少。因此,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高效运行,这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更为规范、有序,有助于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应积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动态监测高职学生的生活行为,如在安全管理方面加大监控设施的投入,在宿舍管理中加强用电、用水、用火等的自动化监测。最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应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及管理需求。如开通学生管理微信公众号、网络心理咨询室等,通过信息的双向交流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实时性。
4结束语
6.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六
探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与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达到“以生为本”的育人氛围,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 者:吴素云 作者单位: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德化,362500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存在问题 策略
7.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 篇七
1.1 学习成绩不佳
高职学生高考入学的分数不高。他们大多数在高中阶段, 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 基础不够好, 有部分同学在高中时就不喜欢听课, 有少数同学还经常逃课, 许多班级课堂教学秩序不好, 考试成绩比较差。同时, 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1.2 缺乏自我管理
大部分学生都是“90”后, 自我意识强, 崇尚自由, 个性张扬。其中又有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有时过分自信和固执己见。处理问题往往会出于一时激情, 好走极端, 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到了大学, 没有家长在身边, 很多同学就更加放纵, 到了没有约束的地步。
1.3 专业意识不强
部分学生是因为考分不高而无可奈何地选择了高职, 并把高职作为一个过渡, 把希望寄托在“专升本”上。真正热爱高职, 愿意终身在应用技术上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学生不多。对于专业认识不够, 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明确。部分同学觉得迷茫, 学习缺乏动力。对于一些专业学术的讲座, 也不感兴趣。
1.4 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许多同学的交流沟通能力, 与人合作能力不强, 缺乏团队精神。
2 辅导员管理的现状
2.1 辅导员工作的“繁杂性”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具有事务性、重复性、细琐性的特点, 大到奖学金评优、发展党员、宿舍管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小到上课纪律、病假事假、学籍整理等, 全需要辅导员亲自上阵, 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与辅导员经常接触的都是一些班级的学生干部。对班级其余的一些同学接触相对就少了, 这样不利于与学生广泛的沟通, 不能更广泛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有些学生可能就瞄准了这一点, 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 上课也不积极。从行动上的不积极, 慢慢转变到心里上的不积极。这样3年的大学生活很快过去, 不利于更多的学生成才。
2.2 管理学生人数众多, 辅导员角色“多样性”
在我校, 每个辅导员管理200左右的学生, 在学校, 辅导员既要充当老师的角色管理好学生上课, 有时候半夜送诊辅导员要充当家长的角色。对于有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同学, 辅导员又要充当保姆的角色。班级还有些心理疾病的同学, 这时候辅导员又要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在这么多角色中转换, 辅导员的精力是有限的, 有时候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个体。
3 学生管理的对策
结合上面提到的特征, 笔者认为要搞好学生管理工作,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 让学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和责任感。学生入学后, 在校要学习、生活至少两年半的时间, 什么时间上课, 什么时间活动, 什么事情应该做, 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应该做而没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按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规范。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进行。
3.2 以学习为中心, 抓好学风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紧密配合教学活动, 抓好学风工作, 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要引导学生认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学生为了使自己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应该努力学好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增强实践能力。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院系都要开展评选和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级的评优工程。鼓励学生的上进。鼓励拔尖、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专长,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风教育方面, 在每个班设了纪律委员, 对每堂课进行考勤, 辅导员积极跟进, 确保学生的出勤。学院建立了家长告知制度, 对于学生每学期的成绩, 操行, 奖惩情况告知家长,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3.3 以高职为特色, 培养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如何学习”, 又要学会“如何做人”;既要用功读书, 又要求真务实。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职业实训, 教育学生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从09级的学生开始, 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义工服务。学院的一些义工团体, 深入到学院的周围地区, 用知识和技能为弱势群体服务, 为社会服务, 提高服务意识, 提高社会责任感, 提高实践能力。
3.4 以社团为载体, 提高综合素质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光靠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开辟“第二课堂”, 大力开展高品位的文艺体育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 社团是很好的载体。让学生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 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建立各类社团活动。在社团里, 学生可以充分发展个性, 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社团里, 学生可以培养组织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学会如何与人合作, 培养团队精神。不少社团积极分子, 在社团里通过实践锻炼, 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应聘就业时, 特别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我院开展的“岭南科技文化艺术节”, 打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 对学生的能力锻炼, 素质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
3.5 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学校的学生工作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单靠数量有限的辅导员是做不完的, 也是做不好的。因此, 学校的学生工作应该主要依靠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去做。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聪明才智, 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活动中去, 从而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为此, 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学生组织。而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是:正确引导学生的各级组织, 发挥其各自的职能;积极进行学生干部的培训和选拔工作, 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帮助其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教给工作方法, 并要注意正确维护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
8.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讨 篇八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生管理
对教育者来说,爱学生不是事必躬亲,不是当保姆,而是要充分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从而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即在教师指导下依靠学生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职学生越来越多,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许多辅导员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没有很好地和学生沟通。这两种原因使得个别学生游离于班集体之外,对集体活动和管理活动缺乏兴趣,甚至一些独生子女学生在学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不顾集体利益而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服从管理。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大小事情皆由辅导员包办;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管理者单凭热情一味苦干,缺乏统筹计划和明确的管理思路。
二、高职院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鉴于以上所列的目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几种问题,笔者认为,为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以生为本”是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依据。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而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管理,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则是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最佳途径。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种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者,应通过自主管理的形式,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客观依据。当今大学生正处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和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下,这使得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有较大差异,价值取向、思维特点、成长意识以及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也都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培养方式,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时代需要是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也是一个网络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时代需要的人才,首先必须具有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因而,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如何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1.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动机
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一是向学生提出自主管理的要求,采用多种手段来了解学生自主管理的水平,再以此为依据向学生提出自主管理的要求;二是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自主管理,使学生体验到自主管理的乐趣,进而引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2.充分尊重学生,实施民主管理
一些学生不愿对辅导员讲心里话,原因就在于一些教师总是以管理者的面孔出现。因此,教师要具有民主精神,充分尊重学生,实施民主管理。只有这样,学生的自我管理才有思想基础。
3.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要注重搭建上下级学生组织的良好关系,教师侧重指导,学生干部负责实施,自上而下,逐步细化。为弥补学生干部在经验、阅历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应及时指导,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从总体上把握学生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4.坚持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不干预原则
学生活动中教师的干预会使学生由主动的策略组织者变为被动的执行者,学生也会因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对抗行为。但是,不干预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是应在事先提醒、提出参考意见与事后总结上提供帮助。这条原则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原则,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要对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唤起学生自尊、自强与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处于自主活动的最佳心理状态。
5.加强惩罚措施,提高惩罚力度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一方面,要充分创造自主的空间,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加强惩罚力度,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比如,建立并完善淘汰制度,实行宽进严出的治学政策,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学生放纵学业、不务正业的局面。
6.落实制度,加强监督,形成良性循环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要有管理制度和管理依据,并制定具体、客观、完善的学生日常管理评比细则。自主管理过程中,对指导教师、班委、团支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个人的考核和评价都要客观、真实和全面。此外,还要构建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使信息反馈做到有针对性、及时性和连续性,通过反馈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高职院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生管理和班级事务的管理上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
要将“管理者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管理观念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管理者为客体”的观念,时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要从管理者管理学生转变成为学生服务,在服务中进行教育,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管理者要从管人、管物等“硬”管理向以引导、疏导为主的“软”管理转化。
2.要强化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从“被动服从管理”到“主动自主管理”
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除了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放权外,还需要学生有自主管理意识,也就是说,要依靠学生自身力量推动这项工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共处,以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学院事务的管理,自觉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和谐发展作贡献。
3.要注重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基层,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因此,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让广大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是由学生管理工作者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学校、社会、企业、家庭的支持和联合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不可缺少的。只有全方位地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真正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也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高职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恩远.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构想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2,(3).
[2]胡新华.邓小平人才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3).
[3]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4]文隽.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历史、现状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
9.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九
来源:工业洗衣机 http://
【摘要】高职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各个岗位输送合格人才。当前社会经济日趋复杂,人才需求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面对需求的转变,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如何突出技能优势,培养工作岗位上的多面手。文章从“三阶段”的培养模式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综合能力培养为重心.提出现代人才应该是“精一项技能,通多项技能”的人才现。
【关键词】工商管理;综合能力;模拟经营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关,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综合能力强,竞争优势大日趋明显,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心应向综合能力培养转移 对于工科类的专业,由于本身技能含量较高.精尖人才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然而,对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讲.其专业技能相互之间的关联度高,在具体职业岗位上也非常明显 以会计岗位招聘为例,许多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对于这个岗位的责任往往是既是会计.也兼任文员的工作。在应聘这类岗位时,往往具有人力资源文秘技能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或者具有会计技能的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其竞争优势明显大于一个简单的会计核算人员或者简单的文秘专业 而会计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都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 可见.加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也是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思考.就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契机展开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拓展问题展开实验 初步设想形成本文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内涵界定
1.1 工商管理专业涵盖范围界定工商管理专业.一般都被误认为是单一的管理专业。根据我国的《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所列示的具体学科类别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在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才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并且在该专业下设若干子类专业 因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是集合多门学科的管理专业,它本身存在就是以多门学科综合为基础 所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就应该是以综合管理能力培养为目标 从各大高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来看.如北京大学MBA项目的专业方向就包括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决策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战略与国际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②: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
1、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③。
由此可见.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并没有明确界限 因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从一般工商管理类技能考虑.根据技能培养需求进行设计。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
1.2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界定从上述专业界定来看.本文所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范围对应的综合能力,从人才能力需求方面上来讲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故此,其对应的综合能力培养,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2.1 综合个体基本素质能力培养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审美观、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的是个人基本素养.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能力 其培养过程从学生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进入高校之后.主要培养方式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拓展: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学习训练。
1.2.2 综合管理能力 主要体现在基本管理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 这些能力最终表现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管理运作.属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能力培养的重心 而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阶段的综合能力训练.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综合管理能力培养。
1.2.3 战略与决策管理综合能力 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展的能力项目 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发展做好铺垫。此项综合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的拓展部分,为学生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1.3 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简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各方面的能力.体现在专业上应该是以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能力 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分为若干专业,分别设计相应培养方案.在课程安排方面同样分专业由各个专业教研室独立承担 此类培养方案在高职院校中并非不存在,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需求,容易造成学生只懂某一个方面知识面.限制了学生多向发展空间,从而降低了学生综合竞争能力 根据本文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范畴。本文认为就学生能力培养应该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除了各个专业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系部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形成“精~项技能.通多项技能”的综合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路径设
计对于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学制的限制,只有三年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把整个培养阶段分成三个部分。
2.1 理论积淀阶段在理论积淀阶段.各个专业分别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将本专业技能从精尖目标出发.完成各个专业本职技能的培养.完成总目标中的“精一项技能”要求 在此阶段可以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将基础理论与本专业技能“理实一体化”模式反复锤炼学生的本职技能.同时为后期综合能力拓展做好理论铺垫
2.2 校内实践阶段本阶段则是以实践为主导,时间跨度设计在一年左右.在这一年时间里不仅要完成本职技能的反复锤炼.使其进一步提高.而且要涉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技能。对于其他专业技能,同样按照本专业技能知识一样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培养.效果不十分明显.且容易反客为主,缺乏专业重点,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若能够实践锻炼中进行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式主要通过大量实训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将校内实践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
(1)分项实训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本专业技能的提高训练,主要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学生主动进行技能操作占80%以上.教师为辅助.在实训中的作用占20%左右 通过反复不断锤炼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让学生在操作中反复理解操作原理内涵,从而真正掌握本专业技能。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的实训.通过教师制定详细实训要求.明确实训目标.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训,了解相关专业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操作原理及应用效果。此阶段教师辅导在初期要占到50%。随着实训的进行.教师辅导比重逐渐减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这样分项实训锻炼,完成了对相关专业的“通多项技能”目标。
(2)综合技能实训阶段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将工商管理专业所有的专业能力进行整合,通过综合实训完成综合能力的综合应用。在这个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也给学生提供认识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页接线图及日光灯基本工作原理的认识。项目器材的准备和确定项目实旌步骤等内容
(3)组织项目实施 在这个阶段中.老师主要是组织好项目的各个活动.也可以参加到某个小组一起实践 学生应明确分工.按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各小组项目产品初步完成之后.应交老师检查无误后再通电调试或运行.否则应返还.要求他们主动分析发现错误并修正。在反复的运行调试实践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在实施目光灯电路项目时,各小组首先要能识别各器件并能判断其质量好坏 如果有损坏的应及时提请更换.这样做能够提高他们以后排查故障的能力.然后各组按照既定的接线图正确接线。接线后可以让各小组先自查、再各组交换互查.最后由老师总查.确保无误后方可通电试验
(4)检查评估总结。项目成功实施后。要对项目活动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当学生完成了项目产品.要求各小组先期进行自查与总结。然后各小组进行成果的汇报、交流与展示。再后由教师进行项目评价 评价应充分表扬鼓励每一个学生.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项目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完成目光灯电路项目后.要求各小组完成项目报告书.并通过下表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估。总之.实施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革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10.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十
关键词:
思想教育 学生特点 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双元”管理体制
摘要:
随看社会的发辰,现今大邵分高校的毕生亦是90年代的比较有个性的成长晰一代。当然职业院校也不例外,再加上职业高校有其自奇运行与发展的挽律与特珠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i得更为重弃。忍忽政治教育工作更应更街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思路,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以便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职业高校有其自身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与特殊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但对每所院校来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般比较薄弱,尤其学生在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作风、学习态度、职业意识、心理需求、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思路,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规范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改进教育评价手段,以便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深人研究探讨当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把我院学生的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局面,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
1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人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本科学生的特点。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和调查我发现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自我控制差
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发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根据中国的国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往往在家中衣食无忧,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跟不上,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这些学生往往综合能力强,但学习能力差。
1.2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进了高职院校,只要在校期间每门功课达到六十分,他们就可以这样无忧无虑的度过三年的光阴,然后顺利拿到毕业证。其实等他们面临毕业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是多么的少,懂得的社会常识是多么的浅薄。所以我们学生管理老师一定让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让他们在参加活动中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多举办对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学校就做的很好,每年我们学校都会举办我们学院自己特色的“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科技文化节”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艺术文化节”,两大品牌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起来的,所以大一学生的学生管理老师以及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起关键作用的。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学习动机、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来为学习和成才服务、加强研究型教学、加强日常管理等等。
1.4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他们的各方面素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以后到社会参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毕业后是不是可以很快融人到单位中,所以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也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转变教育管理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的以上特点,其教育工作就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必须适应新型教育体制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针对学生的显著特点,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尽可能多的学生培养成才。
2.1首先,正确的严格要求学生
高职学生多为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纪律较为松懈,作风比较拖拉,严格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是为了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学习、作风及日常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正确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人员的共同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学校的管理者、教育教学人员必须以身作则,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实践证明,合理地严格要求会使学生得到更健康地成长。 2.2其次,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阶段,因而特别需要受到尊重、关爱、体贴和激励,特别重视自我表现和他人的评价。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要以“授之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考方法来面对学校、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家长,自觉克服消极心理,学会对人生目标进行设计并围绕目标来对自身进行管理,尽可能发挥其特长和潜力,尽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2.3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实在各种活动中能动的体现出来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管理者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各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悟,在实践中提高。如我院的“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科技文化节”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艺术文化节”,两大品牌的一系列活动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方式方法。
2.4建立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双元管理体制
“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双元管理体制”是我院在新建立的一项新的学生管理体制,即: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面的指导以及学生的就业指导,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这样不仅能把学生的日常管理抓好,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提高。在平日的教学中,指导老师都是担任学生主要课程的教师员工,他们比辅导员更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他们可以根据日常的教学,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辅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对他们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指导教师还承担着学生的就业推荐以及就业指导,我们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我们学院在学生就业方面做出以上制度,即: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就业,学生从入校第一天起他选择你为他的指导老师,而你就必须指导该同学从入校一直到工作岗位,这也是我院对学生负责的一个方面。因为指导老师在平日的科研中会和企业接触很多,所以我院的就业率年年在山东省的前几列,这也是和我们每位指导老师分不开的。
1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078-02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而高职院校学生多数为高考录取中的下游生源,文化素质、纪律性普遍较差,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加,然而高职教育又承担着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任务。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怎样展开?
2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
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大 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大多数属于高考招生中的下游生,入学分数线低,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上课时经常会出现听不懂、学习态度消极、厌学等情况。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组织相当困难。
有一定的自卑感,受挫承受能力差 因为高考成绩较差,许多高职学生入学初就有一定的自卑感。由于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以及与那些考入本科院校的同学一比较,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逐渐形成思想上的压力,思想敏感而且脆弱。如果遇到挫折,不管大小,他们就会对自己进行完全的怀疑,内心气馁、沮丧,自暴自弃。这种错误的思想如果长期得不到矫正,就会导致这些学生思想上的禁锢和心理的障碍,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自卑心理。
人生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自己人生的长远打算更是没有考虑过,人生目标模糊。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不会去问个究竟,缺少基本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认为是一种“煎熬”,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差。这就出现一些学生逃课、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现象。
自我约束力差,沉溺于网络 大部分高职生入学以后,家人对他们的管教突然减少,来到大学这个相对独立的大环境后,自我放松起来。有个别学生沉迷于网络,上课睡觉、迟到、早退,沾染喝酒、吸烟等不良习气。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上课,从不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稳定。
组织纪律差,团队精神不够强 有一些高职学生成长在比较好的家庭环境中,从小父母就非常疼爱,使他们养成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等习气,导致我行我素,不愿接受纪律束缚,对自己的不良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组织纪律性差。进入大学后,不少人自我意识膨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观念,缺乏团队精神。
兴趣爱好广泛,善于展现自我 许多高职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吹、拉、弹、唱,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美术绘画,还有的喜欢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等。他们积极热情,善于展现自我,在校园文艺、文化、体育等活动中有激情、有热情。
思维活跃,善于动手 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在上实訓课时,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与上理论课完全是两种状态。学生在实训中思维活跃,积极动手,学习效果较好;参加各种技能比赛,积极主动,热情较高。
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面对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如何管理他们,培养他们?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针对学生自身的特殊性来开展,管理他们不能用本科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用高中的管理模式,应该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高职生的特点,有的放矢,有所创新。
以引导为主,疏杜结合 针对当前高职生受挫能力差的特点,在学生管理中应该以正面引导为主,而不能把工作重心放到“堵”上面。要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同学,热爱生活,多肯定,少否定。在对学生引导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灌输一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如学会感恩、向校园不文明现象说不等,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在引导学生思想的同时,也要严格学校纪律,以此杜绝校园不良行为甚至是危险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在学校里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应尽的义务,规范日常行为;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对学生所做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处分恰当。
活动引导,陶冶情操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是兴趣、特长较多的特点,可以多组织一些文艺、体育等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活动,以校园文化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载体,为学生展现形象、拓展素质提供舞台。以此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宽松的环境,释放学生的个性,用有益的活动占领学生的闲暇时间,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进而创造“快乐教育”的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鼓励为主,奖惩结合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发现并肯定自己的长处。在学习上,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在班级里,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要加以关怀,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温暖。
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综合测评等工作,要通过学生自评、班级民主推选等形式进行,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对于不遵守学院规章制度的学生,不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要按照相应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使学生意识到违反规章制度就要承担相应惩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对其表扬和奖励,树立标兵,树立榜样。
严格为主,宽严结合 很多高职学生之所以学习基础差,是因为他们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自由散漫、不守纪律、贪玩等很多不良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必须严格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其遵规守纪的习惯。在管理学生时,坚持严格为主、宽严结合的原则,做到管理有道、教育有方。
对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打架、伤人等,一定要做到违纪必究、违纪必严,让学生明白制度性的错误是坚决不能犯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对于学生日常的迟到、早退、旷课等问题,以教育为主,进行耐心而细致的教育、批评,使学生明白、改正自己的错误。通过严格的管理与有效的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从思想和制度上管理学生,形成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德技结合,理实一体 专业技能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专业教师对学生课堂的教授外,作为学生管理者要抓住学生动手能力强、热衷实践锻炼的特点,组织各种专业技能实习、技能比赛和知识讲座,如建筑施工现场实习、测量技能大赛等,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更高的学习热情,以此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结合品德和技能的双重培养,坚持学生品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一体化的原则,以品德教育促进技能教育,以技能教育带动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好的品行,以此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江军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教育管理,2013(10).
[2]陈颢.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7).
12.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探究 篇十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
引言:
教育不能仅仅限于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的传授, 学生课外生活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里社团很多, 比如攀岩协会、摄影协会、记者协会、街舞协会、轮滑协会等等, 这些团体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织的。学生参加团体活动, 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扩大知识面, 陶冶情操, 高职院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摇篮, 更要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 让学生健康成长, 素质全面提升。
1.高职院校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单一, 力不从心。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是校团委, 校团委的职责之一是做好学生的素质差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工作。校团委老师既要负责学生团体的日常管理, 又要负责校园文化的大型活动, 人少事多, 上级拨款资金有限, 学生社团管理存在很多漏洞。作为学生社团的另一管理部门——校党委认为社团只是增加了校园气氛、在构建校园文化上作用不大, 对学生社团并未主动管理, 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社团也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1.2 学生社团管理松散, 缺乏管理制度。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成立的, 社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入团门槛低, 甚至没有门槛。会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纯粹是玩玩, 团体意识不强。社团缺少正规的管理办法,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策划手段, 集体活动日少, 会员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会员入团之初是被生拉硬拽加入的, 加入之后对社团的活动不加关注, 一门心思扑在专业学习上。
1.3 经费有限, 策划不能付诸行动。
学校给予学生社团的经费很少, 高职院校社团众多, 分摊到每个社团的经费就更少了, 在物价上调的社会, 经费根本不做不了什么;会员都是在校学生, 没有经济来源, 缴纳过多的会费也不合理;学生社团活动商业性质薄弱, 学校也不提倡学生到校外兼职, 没有经济来源。
1.4 活动场所不固定, 设施不齐全, 开展活动受阻。
21 世纪以后, 国家大力扶持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配套设施得到较好的完善, 活动场规模增加、设备齐全, 这些场所大都不对外开放, 社团需要使用须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学校同意后方可使用, 若出现冲突就要另选时间或地点。活动场所不固定,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团体的积极性。
2.高职院校学生团体管理新思路
2.1 上级部门重视, 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校团委和校党委要正确认识学生社团在教育中作用, 明确社团活动在活跃校园文化和健全学生思想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校团委, 校党委也要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扶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学校要采取措施,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减轻校方压力。授课老师平时忙于授课和科研, 无力指导学生社团管理;校团委老师工作繁琐, 长期奔波于各种工作, 心理难免会有怨言, 工作积极性降低, 甚至会敷衍;聘请新老师专门管理学生活动, 成本太大;只有引导学生增加自我管理意识, 强化自我管理观念, 才能减轻各级部门压力, 利于社团成长。
2.2 强化审批制度, 重视学生反馈。
学生社团虽是学生自愿组织成立的, 但并不是说任意一个社团都会得到认可。校方在批准一个新社团成立之初, 要对这个社团的职责、机构、分工、社团活动等进行严格的审批, 还要听取学生的民愿, 社团是否对构建校园文化具有正能量。社团的直接领导部门是校团委, 新成立的社团要成立团支部, 负责上通下调的作用。每一个社团都要成立监督考核小组, 负责监督本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 每年至少两次对社团成员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上报到校团委并公布于校园, 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
2.3 有效整合, 节约资源。
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名目众多, 有街舞社团、现代舞社团、民族舞社团等, 像这样的社团可以整合为一个社团, 不仅可以增强社团力量, 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 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活动多的社团, 校方要极力支持, 积极帮助社团解决场地、设备、资金等问题;对于学术性等冷门社团, 校方要积极邀请专家做报告, 提高社团在学生中的威望, 鼓励学生踊跃加入。
2.4 鼓励与支持学生办出高职特色。
高职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好, 心理上一直自信心不足, 通过参与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自信心提高了也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一些团体以社团民间性为由, 结构松散、活动自如、思想混乱, 没有达到入团的目的。学校要鼓励学生办出社团特色, 办出高职特色, 信心十足的完成高职期间的学习。
3.结语
社团是锻炼人的地方, 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没有综合素质过硬的社员, 社团活动无法开展。社员在社团中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成为除专业知识之外获得工作岗位的“第二法宝”。从学校到学生都要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地位, 合理安排时间参与社团活动, 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琳艳.高职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机制研究.科技咨询.2013 (28) .
[2]申佳.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管理模式探析——基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生社团调研的思考.大众文艺.2013 (01) .
[3]孙卓.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现状以及管理模式创新.学理论.2015 (08)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07-10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探究08-15
试论高职院校预算管理06-21
高职院校实训管理12-01
探析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论文07-20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07-19
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08-20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探究论文06-13
浅论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