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2024-07-09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精选15篇)

1.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一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而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困难,考试后最没有把握的还是听力理解。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影响听力的几个因素

1.语言基础知识。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一般而言,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困难。

语音障碍:由于长期读不准单词发音,特别是发音相近的词,因而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单词,如sheep—ship,much—march,mouth—mouse,here—hair,thirteen—thirty等。另外,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弱读、重读、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也让学生无所适从。

词汇障碍: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个对话、语篇都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是词和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即使能听出发音,但如果不能与词联系起来,也无法得知语句的意义。因此,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语速障碍:有些学生习惯了教师上课时较慢的语速,当遇到正常语速或语速稍快的听力材料便无法适应。

英美英语语音差异障碍: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完全相同,有些读音甚至差别很大。学生应了解美音的基本发音特点,避免听力出现障碍。

2.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必须了解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初中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3.心理因素。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与听者的心理素质也有密切的关系。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当学生以这样一种状态去听时,就会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平时训练时,教师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几点建议

1.训练学生听力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要尽量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尽量使用英语,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培养听的习惯。在安排课时进度时,可以利用刚开始时的三五分钟听一些相关的复习材料或新课的材料,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使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利用好与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如《同步听力》等,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2.注重语言知识的训练。一要严格把好音标关。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打好语音基础,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读不准就听不懂,必然会影响语义的理解。二要引导学生正确记忆单词。词汇是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词汇量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单词,扩大词汇量。三要让学生突破语音知识关。英语语音知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另外,还应尽量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突破语音知识关的办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并跟教师或录音机进行校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

3.加强听力技能的培养。第一,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一种听力技能是辨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单音,随着能力的提高,再逐步上升到句子、对话或短文。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听力技能。在听力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去除冗余信息、选择主要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采用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方式。如教学 Reading时,可以让学生先听大意,用三言两语来概括总结其要点或主要信息,然后精听,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细节。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在听力训练前,可以通过提问相关的问题或介绍背景知识等,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听力训练活动中。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在训练时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所选材料可以由词到句,再到文章。其次,要有的放矢地制订听力训练计划,让学生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这样在遇到听不懂或没有听到的内容时,可以果断处理,不至于影响后面的答题。

5.将听力教学和其他教学相结合。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

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应将听力训练与其他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听前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阅读,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词汇语法的练习。在听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做记录,锻炼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在听后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词汇语法练习或写作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2.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二

一、转换教学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新理念的突出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原动力, 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潜能发挥出来。如原来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理解音乐内容,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例如,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完整地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淡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一改传统做法,没有明确要求课文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及背景知识等,教师可以自己拟定教学目标。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创新。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授;能否乐意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 能否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学生的表演欲比较强,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艺小汇演、音乐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再如中学生普遍喜欢通俗歌曲, 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如黄征的《奔跑》、周华健的《朋友》等,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三、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 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问题和作业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多是非唯一的、不确定的, 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个性,给他们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等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 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 把黑板檫当做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两只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 自然而富有创意。

四、与歌词交流,理解情感美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们的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经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今天,一曲《爱的奉献》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一首《走进新时代》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满怀豪情、意气风发、与时俱进的豪情壮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体验情感,提高学生对美好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可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以使他们品味歌曲蕴涵的深刻内涵,体验歌词中的文学美,达到通过音乐形象和歌词内在美感化学生心灵之效果。

五、重过程、轻结果,保护学生探究热情

3.通过合唱培养技校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三

合唱是声乐艺术中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技工学校校园中有组织的合唱,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增强团队意识,唤醒学生的审美潜能。使他们在形象、气质、情感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去体会美、创造美。

一、技工学校学生美育现状

近年来,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招生手段更加丰富、灵活,给技工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技校生源90%来自农村(我校来自广东粤西地区),学生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低。况且,技校都是重技能轻文化,文体活动少,又没有开设任何艺术课程,造成学生在这一阶段得不到任何的美育教育。学生严重缺乏审美能力,造成学生在就业应聘的过程中,缺乏自信、缺乏审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就业机会,形成被淘汰的负面心理。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需求越来越高,艺术教育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正如美国艺术理论家房龙提出的:“艺术对世界事物的反应,是比股票市场和议会辩论更加敏感的气压计。”随着人们对艺术的日益重视,艺术教育已成为个体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马尔库塞曾经指出,虽然艺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却可以通过改造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在驱动力间接地改变世界。审美能力是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的。美是人的主观经验,审美能力是人对美的感受、体悟、认识和创造的能力。马斯洛认为,人自身越完美,他知觉到的世界就越完美,而人知觉到的世界越完美,世界就会越完美,两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能动关系。

三、合唱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合唱指挥手势的美

合唱中指挥是核心,指挥的手势至关重要。指挥动作要求“省、准、美”:“省”是指挥动作要节省,既不能过分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准”,是指挥的预示动作即各种起拍、收拍的手法,要求干净准确;“美”,是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我们在合唱中要求学生在心里上对“省、准、美”动作的美感认识。美感是由客观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引起的人在情感上感觉到愉悦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审美的主体对审美客体中美的主观体验。同时,美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在演唱过程中,随着指挥手势线条的流动,学生在合唱中都能看到美、感受美、享受美。

2.合唱音乐的美

合唱中的音乐学习是智慧与情感、知识与理想融合在一起的,是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共同追求艺术实践活动。合唱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作用域灵魂的“春雨润物,悄然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的把握能力,以及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把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我国的合唱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像《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能使学生从音乐中能感受到旋律的优美,学习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发展、沧桑、壮大。每一部合唱音乐就像一幅幅优美的交响画面在眼前一幕幕掠过,叫人无不为之惊讶、赞叹。

3.合唱愉悦的美

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粮食,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愉悦的心理体验,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可以说,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有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音乐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产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例如,看戏的人常常不是为了受教育才上戏院的,而是去娱乐,去找美的享受。一个男同学演唱《母亲》这支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在情感上已经受到教育,这就使他更淳朴、更善良,观众也同样受到感染。在建国6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我团演唱的《我的祖国》《祝福祖国》等歌曲感染了全场的观众,唤起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合唱中学生处于愉悦性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变成乐于主动接受的积极性活动。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合唱中体现,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也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在愉悦中去寻找美、体会美。

4.合唱协调的美

在合唱中各器官积极、协调地参与整个音乐活动:耳动——用心聆听、感知、听辨音乐大小调式及色彩;喉动——用心去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有表情的歌唱;眼动——凭借视觉看乐谱、看指挥,用理解的神、情、意的表露,感染听众;手动——有情感地体验音乐的起伏变化表演动作;脑动——用脑去感知、体验、分析、理解、记忆、想象、联想、思维,用脑指挥全身各器官按音乐规律去感知,让身体的各器官全身心都能积极地投入,在音乐美的感染之中动情地歌唱。

5.合唱作品艺术的美

合唱是群体艺术,它包括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每一部作品在演唱前,其动机、句法旋律特点,纵的和声织体,横的复调关系,以及各种演唱技巧的艺术表现手段等,都要进行全面分析。在这过程中,分析作品内涵,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而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开放的社会需要由更多具有积极开放心态、勇敢、善于表现自我的人所组成,合唱团更需要此类人组成。实践证明,曾经有过音乐学习经历的同学(歌唱、舞蹈、器乐),或曾经在大庭广众面前有过艺术表演经历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一般会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强的处理事物的能力。他们曾经有过的音乐表演经历对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起到了正面影响。合唱训练培养了技校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求职应聘中脱颖而出,为今后的人生道路画上满意的符号。

4.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四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特别是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旨在通过探究,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中的创新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关键词】阅读 创新 能力 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都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而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隐含着大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语文教师应积极挖掘,系统训练。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新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左脑偏重于逻辑思维,右脑偏重于形象思维。学生学习时更多地偏重于左脑的使用和训练,往往忽视了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情境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起着启动形象思维的作用,能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十分具体化的形象。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实际,有更多的自我

1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个民主宽松的环境,还要相机设计各种激情引趣的场面,让学生活跃思维,“不吐不快”。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结尾部分,五位壮士那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痛,有的同学还擦眼泪。此情此景,教师把握时机,关切地问:“同学们,五位壮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那光辉的形象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试想,如果你是画家,或是雕塑家,你要怎样去刻画、去雕塑五壮士的形象呢?”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塑造他们的全身像,目光炯炯,注视前方,盼望胜利到来。”有的说:“我要画他们在山顶同敌人搏斗的场面。”还有的说:“我想画一个葛振林的头像,头像周围是万丈光芒,说明葛振林的精神永放光芒。”……教师的醉翁之意是启发学生多想多说,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

由于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以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而形象愈是鲜明、具体、生动,就愈缩短学生感知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引起联想,产生创新的“灵感”。例如,一年级的课文《鹅》是学生接触的一首古诗,他们对古诗的语言尚不熟悉,很难通过语言领悟诗歌所展现的优美图画。上这一节课,教师及时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设计:碧波荡漾,杨柳依依,几只白鹅在池水中不时昂首鸣叫,白色的身体轻快地浮动在碧波上,在清澈的池水中红色的脚掌悠然拨动着……诗句的朗诵伴随着画面同步出现,声音和图象的结合演示着一种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首先展示“曲项向天歌”的画面,并对鹅的颈部进行特写:一只鹅反复地伸缩脖颈,这样重点词语“曲颈”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学完古诗后,有的学生认为鹅“向天歌”是在招呼它的同伙,有的学生则认为这只鹅在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这些看法表现了一年级小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表明了在教学中“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激励质疑,引导创新

古人云:“学贵质疑,疑则进也。”质疑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创新的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推动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麻雀》一课时,教师讲完课后,鼓励学生质疑。有位学生对课文的结尾提出了异议:“猎人唤回猎狗走开了,而那只可怜的小麻雀仍在地上,没有脱离危险,猎人一走,它还会被野兽吃掉或饿死。”这位同学的质疑应当肯定,于是,教师因势利导,请学生给课文换个结尾。有的说:“猎人应爬上树,轻轻地把它放回原来的窝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了。又如在《蜜蜂引路》一文中,学生这样提问:“列宁为什么不住在莫斯科,而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呢?”“如果蜜蜂不是人养的,而是生活在山峰上,那它又怎样给人引路呢?”对学生这种具有探究性的提问,教师应该作出正确的诱导,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才能得到发挥。

三、自主学习,培养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根本在于张扬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请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让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当今的学生观念之新,信息之灵,个性之张扬,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作为教师应提供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的学习时空,搭建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平台。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效的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我们的课堂要有开放的教风与学风,解放学生被动受教的地位,改变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局面,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动眼不动脑就会使人视而不见,只动耳不动脑就会充耳不闻,只动手不动脑就会盲动,只动口不动脑就会瞎说。因此,应充分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动口表达,调动一切感官,让学生自主展示个性,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我在教学《火烧云》一文中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江潮、峡谷、榕树、鸟儿……这些美好的景物像一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视线转问天空,去欣赏那美丽的晚霞。(放火烧云投影片)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火烧云》,请同学们联系生活经验,我相信你们能自己确定目标,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你们自定目标前老师提两点建议:(略)

(10分钟后,学生交流)

生1:我想知道火烧云有哪些颜色?

生2:我想知道火烧云有哪些形状?

生3:我想学学作者是怎样写的。

师:好,下面大家就带着你最想学到的知识自读课文,读完课文后,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交流,还可以走出来和你最好的小伙伴交流。

这个教学片断,教师把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力给了学生,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激发了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积极评价,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各方面做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以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到的见解”,“老师还没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五、加强实践,拓展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打开校门,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校内走到校外,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求真求实。教师可以为学生办起红领巾广播站、手抄小报、小记者学校等等。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作文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前,组织学生考察学校周围的洗煤厂、焦化厂附近的空气污染程度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山上了解人类乱砍滥伐的现状,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发现许多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如果不保护地球,我们将别无去处。大家纷纷举手,提出建议。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自由探索、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架桥铺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只有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书目:

[1]孙春成:《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2]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5.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五

东莞市可园中学何玉仪

内容提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篇文章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初步的控讨。关键词:中学历史创新能力

一、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要创新就必须对创新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没有兴趣不可能有创新。传统教学中教师主注重“满堂灌”,学生不重视历史课,对历史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并形成“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要有所突破,首先要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和富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例如讲“澶渊之盟”的评价时,让学生看书,找资料,围绕布置的几个思考题进行控讨;当时辽宋为什么会议和?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的“岁币”是从哪来的?签订了盟约,基本不打仗了,对双方有什么好处?等。学生经过思考,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展开课堂争论,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由自己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历史问题而欣慰,又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才能提供舞台

把课堂开辟成舞台,让学生演译教材中的历史人物。我认为,创设情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由教师完成,又可以由学生完成。这种尝试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来使学生在自导自演中掌握知识,也就是在形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例如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好演出准备。课堂上由学生来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和想象力,同时还可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其实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让学生自编自演,充分发挥才能的内容,例如“禅让制”“西周分封制”等等,同样可采取上述的形式。

课堂抢答,小组竞赛。在讲授某些章节时,将教材内容编成一系列问题,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主动抢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主动性和敏锐性,及时作出肯定。事实证明,这种办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开一种高度亢奋状态,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准确性、积极性远远超过一般的点名回答。

鼓励学生发问。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对历史现存的有关问题及结论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控究,从而把问题引向纵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经常进行一边串的设问:“对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看法吗?”“对刚才那位同 1

学的说法,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想法吗?”学生经过长期的锻炼和熏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在课余时间,师生间也经常相互发问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控究,形式独立的思辩能力。

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培养学生能够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拓宽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功能,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讲述甲骨文时,可以用猜字游戏:“你认识这些甲骨文吗?”作为活动主题。活动前准备10个象形性强、简单易认的甲骨文字,制成投影片或写在一张大纸上,将10个甲骨文字编号并同时展示由学生抢答辩认,可以直接回答这是一个什么字,也可以从象形的角度分析它可能是什么字,尤其是鼓励同学科大胆想象这个字在当时所包含的意思。这类活动对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显著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开放性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强化记忆和训练,而在素质教育的氛围下,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与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讲授的内容综合化,尤其是要注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开放性。例如讲诸子白家时,联系“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良行为”的这个主题,我尝试把学生分成(或学生自由组合)儒、法、道三组,学生围绕各自的观点进行讨论。儒家组持损害公物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的观点;法家组认为损害公物违纪行为,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教师最后加以引导,帮助辅助手段,自我觉悟是必然的过程各最终目的,三者不应互相排斥,他们都对形成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这样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加强了学生实际分析应用能力。又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经济开垦荒地的作用时,指出一直以来都给予肯定,但从当今保护生态平衡,加强环保意识思考,大量开垦荒地破坏了森林资源以及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这样既从正反两面引导学生思考,又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开放性内容的切入与渗透,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达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6.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六

陈树鹏

推理能力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未来的职业中,每个人都应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清晰、合乎逻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

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强调教学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学科。事实上,数学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合情的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大定理、四色问题等的发现。波尔亚等数学教育家认为,演绎推理是确定的、可靠的;合情推理则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在数学中合情推理的应用与演绎推理一样广泛。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而且要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实验、归纳和类比等能力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发展,并将一直进行下去。演绎推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逐步开始,学生对证明的意义、证明的方法、证明的基本要求以及严格的证明格式等的掌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几何的教学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教学活动来训练。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发展潜在的推理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联想,通过观察还可以减少猜想的盲目性。同时观察力也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注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例如对“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在生活中,用刀去切物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是一件非常生活化的事件,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稍为对这生活题材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但学生们却没有留意,或者总是按部就班地去做而没有什么新发现。因此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一最平常的生活事件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我在教学中引入另一件最平常的、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小琐事:切苹果。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你们有切过苹果吗?你是怎样切的呢?你有什么发现吗?同学们不加思索近乎千篇一律回答:一刀竖直切下去,似乎没有什么发现。我说:实际切苹果里面也大有学问,你们有试过横着切吗?学生有点惊愕:把苹果-

横着切?看着同学们不解的样子,我不紧不慢的掏出准备好的苹果:我这里有一个苹果,有谁来试一试横着切呢?同学们跃跃欲试,我就让其中一个做示范,其它同学睁大眼睛看看同学手中的苹果圆形的切面中有一个美丽的星形图案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思维的触角已经从生活的平常事中开始延伸,教学的切入点找准了,我不失时机地提出:给你一个正方体,你会截到什么图案呢?这样“截一个几何体”中截正方体、截圆体等内容成了他们探索、发现的舞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切截,他们得到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椭圆的截面。但却没有发现五边形、六边形的图案,于是我便引导、启发他们运用面面相交得线的理论知识来解析实践的结果:截面为三角形因为截面经过了三个面,截面与经过的三个平面相交成三条线,相交线围成了三角形图案。截面为四边形因为截面经过了四个面形成四边形。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去实践,学生们很快地截出了截面为五边形、六边形的图案。这样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观察思考,动脑筋想问题,学生才会质疑问题,才能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2、恰当应用实验,激发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尔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从这一点上讲,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其它问题的联系。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实验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实验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如在学习“方位角”时,我让学生通过以下方式来感知、体验各种方位角的大小和方向:先把全班同学分成红、蓝两队,分别坐于教室两边,在教室中间画上十字形(交叉点为原点),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出方向。然后由红、蓝两队分别派代表向对方提问并指定对方某一人作答,作答人要站到与所提问题相对应的位置上才能得分。如:红方要求蓝方的张三表示出“北偏东45°、距离原点100厘米”的位置,则张三就应站到表示该点的位置上。如此轮流提问,大家一齐评判,累计得分,决定双方的胜负。

3、激发学生猜想,启迪创造思维

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中合情的推理,是数学证明的前提。只有对数学问题的猜想,才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猜想是在已有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量及其规律做出的似真判断,是科学假说在数学的体现,它一旦得到论证便上升为数学理论。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

伟大的发现。”数学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猜想——检验证明”开拓领域,创立新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命题的发现、性质的得出、思路的形成和方法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数学猜想而得到。通过猜想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例如:71=7,72=49,73=343,74=2401„„则7200的个位数字是。

学生不难算出75的个位数字是7,由此可以猜想出规律:7n(n为自然数)的个位数字是以7、9、3、1循环的,所以7200的个位数字应该是1。

4、引导类比推理,加深知识理解

类比推理是思维过程中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如分式与分数的类比、整式的运算与实数的运算等都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类比是对知识进行理线串点的一种手法。对于相互有联系的命题进行类比分析,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规律的探寻。以问题和条件,题型结构或题设结论为思维起点,应用类比的方法,分析其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具有的相似特征,然后猜想其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上的类似之处,从而解决问题。例如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可类比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5、利用数学归纳,巩固特殊到一般思维

数学归纳是思维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也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勾股定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的发现都是应用归纳推理的典型例证。有的人对用归纳法证题不太感兴趣,因为对不同问题总是使用那几个固定程序。不能因为数学归纳法看似单调平凡就忽略它的重要性。正是在学习运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才不断地体会到“分析”、“假设”、“结论”等多种数学环节。此外,用数学归纳法来证题,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例如:依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的四边形的形状如何?其结论需要观察、猜测,证明的思路则在对一些特殊的四边形的情形进行归纳中得到。

6、利用演绎证题,揭露蕴涵性质

演绎推理又称论证推理,是思维过程中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间有蕴涵关系,是必然性推理。它的每一步推理都是可靠的、无可置辨的和终决的,因而可以用来肯定数学知识,建立严格的数学体系。数学上的证明都是论证推理。把一般结果应用到特殊中去,能为归纳、类比等得到的猜想加以证实,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从功能上来看,逻辑推理是论证的手段,合情推理是“发现”的工具;从阶段上来看,合情推理是逻辑推理的前奏,逻辑推理是合情推理的升华;逻辑推理能力越强,合情推理就越活跃,推理结果也就可靠,因此也可以说逻辑推理是合情推理的基础。正如数学教育大师玻尔亚所说:“我们靠论证推理来肯定我们的数学知识,而靠合情推理来为我们的猜想提供依据。”演绎法被广泛用来建立定理命题和证明推论的正确性,先前已证明的结论、事先做出的假设或设定的概念等都可以直接用来推证新的结论。应当指出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不仅要注意层次性,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从而使学习演绎推理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克服“为了证明而证明”的盲目性;又要注意推理论证“量”的控制,以及要求的有序、适度。.例如:“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产生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不仅会用法则,还学懂了法则的来龙去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①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从今天起学习有理数的运算。首先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两个有理数怎样相加呢?

②给出现实模型:请大家看一个熟悉的实际问题:足球比赛中赢球数与输球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不赢不输则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那么,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哪些情形?

③师生共同探讨: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共赢了5球,也就是(+3)+(+2)=+5„„(共八种情形)。

④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上面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各种不同情况,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略)

⑤应用法则进行计算:通过口答、笔算,提醒同学们注意两点:一是判断、确定“和”的符号;二是计算“和”的绝对值。

7.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七

1. 从观察实验仪器入手, 抓好起步。

教学中我时常发现, 有些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对各种仪器, 仪表不会读数, 归根到底是直尺不会用。因此, 我认真帮助学生复习“长度的测量”, 抓好起步, 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准确地使用基本测量仪器, 每学一件新的仪器仪表, 都让学生弄清它的作用、符号、量度单位、最小测量范围、量小分度、如何读估计量、零刻度位置及零刻度的校准。

2.

.改革演示实验的方法, 增强观察的自觉性, 不仅能收到一般的演示实验的效果,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提高观察能力。例如:通过设计巧妙、现象新奇的演示实验, 让学生好奇及疑惑不解, 从而急于弄明白“这是为什么”, 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引入到课题中去。

3. 多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验的机会。

例如, 增加学生实验次数, 按实际条件, 做到每2人为一个实验小组, 定期举行实验展览, 开放实验等。在高二、高三学期末, 我几乎把高中阶段的各实验器材摆放出来, 让学生在科技活动时间里, 到实验室自己复习。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具体作法是: (1) 经常就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 (2) 布置一些以观察性、实践性、实验性的课外作业。 (3) 有计划地布置一些预习性的课前观察。

二、中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1. 抓好起步,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我从高中一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学生使用物理基本仪器的训练, 做到六会:会选, 即能根据实验要求的精确度和测试范围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会拿, 即懂得仪器的正确拿取方法;会用, 即能按操作规范使用实验仪器;会读, 能正确地认读出各种仪器测量中的示数;会记, 即记录数据实事求是, 使用物理单位准确, 能根据设计表格, 有边测量、边读数、边记录的良好习惯。

2.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抓好三个环节。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其次是向学生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 提出实验要求, 教学中最好是能运用实验所用的器材, 边讲边示范来说明仪器装置、性能、调节、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做实验的关键。其三是巡回视察, 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一些困难, 纠正一些实验方法上的错误。

3. 训练学生学会两种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

(1) 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学会“控制条件”来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物理实验实际上是在控制某些条件进行的, 它可以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控制一个条件的变化来考察所产生的后果, 即用改变一个量而使另一个量随之变化的办法来测出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例如, “验证牛顿定律”实验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综合、概括、总结、导出规律, 这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普遍方法。 (2) 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学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线, 利用图线寻找规律或建立概念的科学方法。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或图像的分析找到规律, 这是物理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另一重要科学方法。

三、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在实验目的上进行思维创新。

运用同样的实验器材, 或者稍加改变, 可以达到不同的实验目的。因此, 改变学生实验目的,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例如, 当学生根据教材要求, 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完成了“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后, 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能否用这套器材粗略地测定大气压强P?

2. 在实验原理上进行思维创新。

为了同一个实验目的, 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原理, 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实验情景和操作方法。这是学生实验教材中又一种可供挖掘的思维创新因素, 也是更高层次思维创新因素。

3. 在实验器材上进行思维创新。

实验器材的改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验手段, 这就要求学生把握住基本的实验原理, 创造性地运用新的实验器材完成类似实验。

如对“测定玻璃的拆射率”实验, 在学生采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 用插针法完成了实验后, 可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若将该玻璃换成三棱镜或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则又如何进行实验?

4. 在实验条件上进行思维创新。

实验条件的改变, 将要求学生在新的条件下, 运用所学的物理规律, 创造性地确定实验方案, 创造性地测定相关物理量, 创造性处理实验数据, 从而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例如, 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可改变“起始点清晰的实验条件, 让学生思考;若在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阶段, 让记时器打出的一些点子模糊不清, 则如何利用其余的清晰点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利用, 测出△h、v2和v1加以验证。

8.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八

一、多途径加强训练,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创造的前提。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训练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观察,让学生的观察活动走入大自然,走进社会。适当组织一些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材料,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做到深入精确的观察,并随时写出心得体会,磨砺观察的路径,以求通达。通过课内、课外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像力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把“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要求和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教材,适当地安排想象作文、续写课文、即兴咏物等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的专门训练,给学生提供想象驰骋的自由空间。学生在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想象空间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描绘美好的思想感情。创造思维最鲜明的特征是善于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不断发现疑点和问题,才能激发思维,刺激想象的翅膀。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训练学生善于质疑,于无疑处生疑。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各种活动,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提出有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抓住适当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力训练,突出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已知的范围内自由地联想想象。例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陈奂生上城》里的陈奂生,《雷雨》中的周朴园,《窦娥冤》里的窦娥等,通过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情感,通过联想和想象,既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内心活动,又联想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氛围,明确了时代塑造人的道理。

在课外,笔者规定学生人手两本语文学习本——摘录本、练笔本,用以丰富语文知识。内容有词语积累、古今中外名言警句、诗词鉴赏及精炼点评、精彩语段和美文摘录、成功学法的心得体会以及从报刊中概括出的有用信息的记录等。天道酬勤,厚积才能薄发。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毫无压抑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成为内心的心理要求。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少批评和训斥,让学生畅所欲言,任思维自由纵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泛的天地。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为学生打造创造的空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对教师的教诲,学生主要是服从,几乎没有质疑的权利,学生容易形成与创新精神无法相融的迟钝、怯懦、盲从的性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多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例如,办一期黑板报,一份手抄报,举办一次学习方法交流会,把自己最好的、有创意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通过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学生在不断的求新、求异和竞争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融会贯通,用数理化语言讲授语文,用音体美常识欣赏语文,用史地生知识印证语文,使语文教学产生“通感”效应,让学生视野开阔,知识广博,语言丰富,兴味盎然,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有操作、表演、社会活动、语言交际等潜能,如果得到开发,就可能形成特殊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要借助课本,教给学生在例子基础上创新的学习方法和实践的学习方法,充分开发智能,形成能力。教材中的戏剧内容,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教学,讲演词类,可以让学生仿照演讲,指导学生办校刊、办手抄报,当小记者深入社会采访考察,动手制作物件,图解书中内容。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持续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保护好学生的创造热情,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教育需要,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创新学习为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感悟能力、创新技能、创新人格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文理结合、课本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基础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e]

9.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九

施教之初,贵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力求使学生能自己探索知识。这首先要启发学生“有疑”,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疑——无疑——有疑”的过程。

要使学生“有疑”,首先要为学生设疑。例如:我在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问学生:葫芦藤开始长得怎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结果怎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一一回答并不困难。紧接着我就设疑:“为什么虫子那么多,小葫芦就落了呢?”我从他们那困惑不解和投向我的期待的眼神中,看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这种期待正是表明学生想从老师的讲解中获得知识、探索学习方法。然后,教师因势利导,满足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探索方法。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例如:我在教《蜘蛛》一课时,讲了蜘蛛如何张网捉虫吃,课文分析完后,有问题要问。其中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那它自己在网上爬来爬去怎么不会粘住呢?”会这样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十分可贵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着意爱惜与扶植这种探索的热情。当将来的某一天,学生们以那无比绚丽的智慧之花和无比丰硕的创造之果,奉献给曾经培养过他的老师和社会时,我们就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着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有着何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二、创设情节,启发想象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可问学生:“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很难过。

倘若让你代替小壁虎继续借尾巴,你会怎样做?”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向小马借,向小蝌蚪借……教师再引导学生问:“不向动物借,可采用什么办法?”“在科学院克隆一条”……这样,教师不束缚于教材,而是把握契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引导各种答案,哪怕是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既有效地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三、精心创设情境,诱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内驱力。一旦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心理,常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涉猎新知识的积极性。如学生刚接触到“反义词”这个新知识时,我没有急于讲解其中的含义,而是做了一个令学生满心欢喜的游戏。我说“把手举高一点”,他们就“把手放矮一点”;我说“向后退一点”,他们就“朝前跃一步”;我说“向左跨一步”,他们就“向右迈一步”……学生兴趣盎然地和老师做完游戏,我最后说出了游戏的名称——“说反话”,并让学生再做一次。老师最后总结:游戏中的“高和矮”、“前和后”、“左和右”都是意思相反的词。这样,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死记来代替思考、代替明晰的理解,用硬背来代替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使孩子变得蠢笨,最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要改变这种现象,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小学生的特点是容易为真实、具体、形象的东西所感染。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的素材,使孩子自始至终处在感知、想象、理解的氛围中,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以教学《黄山奇石》一文为例:课文的最后一段列举了许多奇石景点,但都没有作具体的说明,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和思考的机会。为了加深学生对黄山石又多又奇的印象,为了发展他们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我放映了黄山奇石的视频片段。虽然当时已临近下课,但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给奇石起名字的语言形象生动而又活泼有趣。这正是因为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较好地发挥多媒体优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能力方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PLC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篇十

摘要: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本位。《PLC原理及应用》是机电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笔者认为在PLC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需做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突出PLC的实践性,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PLC教学;应用能力;培养

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是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一种应用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迅猛发展,PLC作为现代电工的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很多学校都把《PLC原理及应用》作为机电类的重要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按企业现场控制要求进行编程、接线、调试等,未能体现职业学校学生在技能方面的优势。由于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所以在讲授《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时,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PLC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人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没有应用意识,就不可能有应用行动。因而,在PLC教学中,要把PLC教学与PLC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其概念、原理、指令及编程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要学好PLC,更要用好PLC。例如,讲述PLC基本指令的时候,教师可以以电梯控制为例,电梯能实现楼层信号自锁及换层、上下行驱动、呼梯定向、开关门时间、顺向截车等较复杂的控制,完全是基本指令的综合应用。这样,把形象的实际问题与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以应用的意识去学习,真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和技能。

突出PLC的实践性,编写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实训指导书PLC课程本身就是微机原理的一门应用学科,这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训不可分割。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边学边练,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课时分配上,实验、实训课时应多于理论课时,要突出PLC的实践性。目前《PLC原理及应用》的教材品种繁多,但完全适合职校学生使用的却很少,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同时参考几种教材,至于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就更难找到。尽管有些教材后面附有实验课题,但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涉及PLC编程方法和实际应用的课题不多,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更不能体现企业对PLC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把握教材重点编写授课计划、教案的同时,还要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训指导书,具体内容应包括软元件应用、基本指令应用、步进指令应用、常用功能指令应用、便携式编程的使用、电脑编程软件的使用、综合应用等。此外,要求编写的实训指导书能便于进行模块式教学,能把知识点逐个突破,这样不仅在教学上易于操控,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纯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这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变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把原来教师单方面活动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适当地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取新知。在此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如讲授编程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小车传送物料为例进行情境创设,具体步骤如下:带料斗的小车在A处装满物料后,按下前进按钮SB1,小车前进,到达B处时撞块压合行程开关SQ1,小车停止运动;卸料完毕后,按下后退按钮SB2,小车后退,退至A处,撞块压合行程开关SQ2,小车停止运行,等待下一次送料。针对上述控制,要求学生先画出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原理图,再用基本指令进行编程。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应用到已有的知识,如低压器、继电控制原理、梯形图、典型单元电路等,最后得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另外,由于《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不能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针对课程的前部分如PLC结构原理、软元件、基本指令等要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针对后面较复杂的实例时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把一个实例确定为一个项目,同时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把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直接“灌”给学生,而是把知识作为学生要追求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凡教学都应适当开设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辅助或者说是课堂的延续,尤其是对《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就显得更有意义。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多带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了解PLC的使用情况,让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理解书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指导学生搜集关于PLC的应用资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PLC在现代化生产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搞一些小创作或小改造,如利用PLC对学校水塔的水位或学校路灯进行自动控制的创制,或者对学校的车床线路进行改造实现自动进给等,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中国教育学会曾提出:“面向21世纪的课程和教学改革要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上下工夫。”在《PLC原理及应用》教学中,如果只片面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势必使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与职业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闫丽华.《PLC》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职教论坛,2004,(6).作者简介:

11.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十一

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这一问题,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众所周知,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授课大多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讲演型或逻辑分析型模式。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地理知识通过“满堂灌”“填鸭式”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收获不大。这种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主性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然,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采用探究发现型的教学新模式,授课方式也要从演讲型转变为师生互动型。我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这一课内容时,我没有用教师先讲解、学生后记忆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教学过程如下:通过多媒体展示沙尘暴、西北地区沙漠分布图和景观图等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的图文内容,自学完成如下作业。

1.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对比西北地区荒漠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石质荒漠化”、南方山地丘陵“红色荒漠”的成因差别。

3.概括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

4.说明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针对学生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创设一种宽松的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解难。这样,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了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诱发思维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然而,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于害怕而厌学。地理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势,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从而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就会从活泼生动、情趣横生的课堂中培养和激发学习的“痴”情“迷”劲,乐于探索。这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的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

如在学习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时,我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自学、总结的方式,把人口迁移的含义与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当代我国人口迁移等知识了解深刻后,适时抓住时机,把学生分成五组。第一组代表从当地本县中学转到邻县中学读书的高中生,第二组代表当地考上大学到上海读书的大学生,第三组代表当地到广东珠江三角洲打工的民工,第四组代表当地到北京经商定居的商人,第五组代表当地省区输出劳务到非洲做工的劳工。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思考:本组人口位移现象是否是人口迁移?是国内迁移还是国际迁移?人口迁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分别有何影响?然后要求每个组推荐一个学生代表回答问题。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使学生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创新思维能力。

三、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诫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

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因此,地理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做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做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做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如我在讲解气候知识关于某地方降水较多的成因类型分析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归纳。

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2.风带: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吹来信风的影响。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影响。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影响。

5.地形:暖湿气流沿迎风坡爬升的影响。

6.气旋:热带气旋如台风影响。

7.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影响。

8.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效应”影响。

学生掌握这类知识的分析方法后,再让他们尝试分析某地方降水少(干旱)的成因类型,某地方气温高和气温低的成因类型。这样通过掌握不同知识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也容易形成牢固的系统知识。

四、鼓励质疑解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古人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质疑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去发现、探索和创造,可见质疑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只有大胆质疑,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才有可能产生超出课本或前人的创造性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个知识问题,要求所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endprint

如讲到非洲气候类型知识时,提出如下问题:非洲南部、东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西部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它们在成因上有何不同?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讲的影响气候的成因等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提出新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打破思维定势,鼓励标新立异,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束缚,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如我在讲区域地理新疆气候干旱知识时,有学生问:“假若没有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阻挡的影响,新疆的气候将会怎样?”对于这个学生敢于提问的做法我予以了肯定,并要求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求异心理状态,鼓励学生深刻回味,大胆设疑,细心思考。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改变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去考虑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产生尽可能新,尽可能多,尽可能是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例如:假如采用人工融冰化雪的方法促使天山冰川大规模消融以解决新疆的干旱问题,采用大规模的南水北调方法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你认为这对人类的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南、北半球自转偏向力方向有何变化?假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等等。所提问题的用意均是促进学生广开思路,打破常规,形成创见。

六、创设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现成的地理知识,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重新构建地理知识系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勇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建开放式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

1.开放教学目标,体现多元化

传统课堂教学以学懂例题,会做习题为教学目标。开放式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基础性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弹性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三是发展性目标,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教学目的时,对其内涵有了新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增加”:一是增加了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目的,二是增加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教学目的,三是增加了发展情感领域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现代课堂教学在继续坚持达到“双基”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开放了,才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发展和提高的空间。

2.开放教学内容,体现生活化

地理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地理和理解地理。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用活教材,把地理问题生活化,把生活问题地理化。

3.开放教学过程,体现探索化

开放式教学可先向学生公布学习内容,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整理数据,对新授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准备。正式教学时学生处在相当的起点,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在主动探索之中。地理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发现和实践的过程。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探索、经历学习过程。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并能产生新的“问号”。

4.开放师生关系,体现民主性

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民主的氛围,今日的教学民主是为学生明日的经济民主、社会民主打基础。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认识过程,只有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事实证明,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学民主精神,开放师生的地位,有利于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和创新精神。

5.开放教学评价,体现激励化,注重发展性

开放的评价体系是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研究问题的兴趣在评价成功与被评价成功中得到激发。评价的方法可以多样化,把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小组活动及实地观察等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诊断,二是激励。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用正面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答式、无错误答案式的地理问题,放手让学生互评,引起共鸣或争论,特别是对有创见、有特点的观点,更应该开放评价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共同寻求并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及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总之,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要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变单纯的教学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12.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十二

那么,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这一问题, 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众所周知, 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地理教学中, 授课大多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讲演型或逻辑分析型模式。由教师作为传播者, 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地理知识通过“满堂灌”“填鸭式”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 学生却收获不大。这种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自主性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然, 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 采用探究发现型的教学新模式, 授课方式也要从演讲型转变为师生互动型。我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重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这一课内容时, 我没有用教师先讲解、学生后记忆的传统教学方法, 而是把“教”变成了“学”。教学过程如下:通过多媒体展示沙尘暴、西北地区沙漠分布图和景观图等导入新课, 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的图文内容, 自学完成如下作业。

1.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对比西北地区荒漠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石质荒漠化”、南方山地丘陵“红色荒漠”的成因差别。

3.概括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

4.说明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学生完成后, 公布自学结果, 教师针对学生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 创设一种宽松的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氛围, 鼓励学生质疑解难。这样, 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了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诱发思维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 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然而, 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 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于害怕而厌学。地理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势, 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 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 从而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学生就会从活泼生动、情趣横生的课堂中培养和激发学习的“痴”情“迷”劲, 乐于探索。这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的效果, 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

如在学习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时, 我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自学、总结的方式, 把人口迁移的含义与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当代我国人口迁移等知识了解深刻后, 适时抓住时机, 把学生分成五组。第一组代表从当地本县中学转到邻县中学读书的高中生, 第二组代表当地考上大学到上海读书的大学生, 第三组代表当地到广东珠江三角洲打工的民工, 第四组代表当地到北京经商定居的商人, 第五组代表当地省区输出劳务到非洲做工的劳工。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思考:本组人口位移现象是否是人口迁移?是国内迁移还是国际迁移?人口迁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分别有何影响?然后要求每个组推荐一个学生代表回答问题。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使学生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也从中获得了快乐, 并且训练了创新思维能力。

三、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诫我们,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

学习地理, 掌握内容是其一, 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 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 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 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因此, 地理课堂教学,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 并在教学中做出示范, 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 独立做笔记, 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 做出新的判断和推论, 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如我在讲解气候知识关于某地方降水较多的成因类型分析时, 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归纳。

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2.风带:西风带影响, 从海洋吹来信风的影响。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影响。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影响。

5.地形:暖湿气流沿迎风坡爬升的影响。

6.气旋:热带气旋如台风影响。

7.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影响。

8.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效应”影响。

学生掌握这类知识的分析方法后, 再让他们尝试分析某地方降水少 (干旱) 的成因类型, 某地方气温高和气温低的成因类型。这样通过掌握不同知识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也容易形成牢固的系统知识。

四、鼓励质疑解难,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古人说:“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质疑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去发现、探索和创造, 可见质疑是思维的火种, 是创造的动力。只有大胆质疑, 才能打破思维定势, 才有可能产生超出课本或前人的创造性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每个知识问题, 要求所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如讲到非洲气候类型知识时, 提出如下问题:非洲南部、东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西部都是热带草原气候, 它们在成因上有何不同?问题一提出, 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 立即联系前面所讲的影响气候的成因等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积极回答问题, 并提出新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打破思维定势, 鼓励标新立异, 促进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 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 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 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 既不受其束缚, 敢于另辟蹊径, 又能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 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打破思维定势, 从而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设想。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 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 避免武断, 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 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 也不必大惊小怪, 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 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如我在讲区域地理新疆气候干旱知识时, 有学生问:“假若没有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阻挡的影响, 新疆的气候将会怎样?”对于这个学生敢于提问的做法我予以了肯定, 并要求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促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求异心理状态, 鼓励学生深刻回味, 大胆设疑, 细心思考。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 改变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 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 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的内涵, 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去考虑的问题, 以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 使学生产生尽可能新, 尽可能多, 尽可能是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例如:假如采用人工融冰化雪的方法促使天山冰川大规模消融以解决新疆的干旱问题, 采用大规模的南水北调方法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你认为这对人类的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南、北半球自转偏向力方向有何变化? 假若黄赤交角为零, 地球上将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等等。所提问题的用意均是促进学生广开思路, 打破常规, 形成创见。

六、创设开放式课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 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现成的地理知识,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就要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在探究和重新构建地理知识系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勇于质疑,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建开放式教学课堂, 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

1.开放教学目标, 体现多元化

传统课堂教学以学懂例题, 会做习题为教学目标。开放式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基础性目标,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弹性目标,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有一定难度的目标,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三是发展性目标, 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教学目的时, 对其内涵有了新的拓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增加”:一是增加了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目的, 二是增加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是增加了发展情感领域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 现代课堂教学在继续坚持达到“双基”的目标的同时, 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开放了, 才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发展和提高的空间。

2.开放教学内容, 体现生活化

地理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地理和理解地理。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用活教材, 把地理问题生活化, 把生活问题地理化。

3.开放教学过程, 体现探索化

开放式教学可先向学生公布学习内容, 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整理数据, 对新授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准备。正式教学时学生处在相当的起点, 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在主动探索之中。地理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发现和实践的过程。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 让学生探索、经历学习过程。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意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 并能产生新的“问号”。

4.开放师生关系, 体现民主性

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民主的氛围, 今日的教学民主是为学生明日的经济民主、社会民主打基础。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认识过程, 只有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事实证明, 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学民主精神, 开放师生的地位, 有利于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和创新精神。

5.开放教学评价, 体现激励化, 注重发展性

开放的评价体系是把评价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研究问题的兴趣在评价成功与被评价成功中得到激发。评价的方法可以多样化, 把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小组活动及实地观察等各种方式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诊断, 二是激励。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用正面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答式、无错误答案式的地理问题, 放手让学生互评, 引起共鸣或争论, 特别是对有创见、有特点的观点, 更应该开放评价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共同寻求并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及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13.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十三

高职数学教学同普通中学教学在形式上大体相同,主要是“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知识学生就学什么知识,而且每堂课都是以相同的形式教学,按部就班地将书本上显而易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其实那些知识靠学生自学也是可以理解吸收的。教师将学生原本可以自学学会的知识当作课堂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很容易滋长学生的依赖性,导致他们只接受来自教师教过的知识,教一点学一点,好比驴推磨,抽一鞭走一步,从根本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这种类似于在树下捡果实的学习方式太过于墨守成规,不利于自主学习的意识形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一种主动摘取果实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吃到既新鲜又饱满的“果实”,即自主学习到适合自身理解方式的知识。

二、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职高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单一的教学方式,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可以把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问或学生讲为主的形式。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应避免机械式地讲解以及自问自答。教师可以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学生自主地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自己学会抓住章节重点知识,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可以向教师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想明白的疑难问题。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让学生不再过分依赖教师的教学,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进行换位思考,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一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数学的学习中,就会尝试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更加的多样化,从而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在职高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单一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只能解决一些固有的问题,而对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并没有太大帮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与数学学习相关的参考书籍,以使学生汲取到更多、更全面的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深刻。通过对相关参考书籍的阅读,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相关知识,这对学好数学这门课程会有很大帮助。

三、在职高数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一旦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会产生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效率变高

许多职高学生数学学不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学习效率过于低下,他们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在了数学的学习当中,可是却收获甚微。这是因为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导致知识面太窄,学习成效过低。一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就能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解题速度变快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在解题时很容易局限于教师所教导的固有的那几种方法,不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解题,如此一来学生每遇到一道题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解题方法,有时还徒劳无功。但是当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就会具备一定的自主解题能力,能够在解题时用上自己的方法,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解题速度,还能够做到一题多解。在解题的同时,学生还能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所做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这对今后的解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学习能力变强

学生在以教师的“教”为主的学习氛围下,学习能力的提高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容易产生一种所有知识都应该靠教师来教的思维定式,产生一种惰性心理,而忽视了自身原本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当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之后,便会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提前学会教师即将传授的知识,并且还能对该部分的知识进行拓展。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所有知识都能依靠自身的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能力就能日渐加强。

四、结语

14.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十四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教”很大程度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假如教师有个正确的“育人观”,就会在数学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师自身也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的想象力、创造力。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时候,我们应带着一种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便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家曾经说到:处于压力下的思维是带有强迫性的,这种思维很难产生创造灵感。创造性能力的产生需要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持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这将会使“教与学”更加和谐。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有助有调适学生心理,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这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

首先,我们要从习惯入手,在观察中我们要做到,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强力的好奇心,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对好奇的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例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事物的形态和特征,找出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事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观察的好习惯。其次,学生的观察要有目的性。所谓目的性就是要有目的地去体检、去观察,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获得认可。反之,如果是漫无目的的体验、观察,将会无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有目的性的观察,也就是最有效的观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观察。最后,学生要养成仔细、认真的观察。学生认真的态度有利于仔细、认真的观察。如果回圈吞枣,匆匆一览,就很难发现事物内部一些细微的东西。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仔细而认真地观察,培养学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细微现象,我们通过以上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费赖登塔尔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由于中小学学生的年龄偏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利用己有图形或物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把操作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是培养学生对己有知识和技能掌握后,如何对新知学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己有知识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对类似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以及类似解题技能的知识进行分析,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可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中见异,刻意求新。

五、倡导学生的求异能力

教学中求异是创新的基础,教学中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一题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面对教材权威敢于“班门弄斧”,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例如,解答梯形面积公式,教材提示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旋转平移两个完全一致的梯形,得出面积公式。在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这样做麻烦,提出只要连接梯形上底任一顶点与对角的顶点,将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运用己学到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得出梯形面积公式。在学生求异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在数学科目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主动、迁移、求异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结语

15.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十五

一、目前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

1. 具体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问题。

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在具体教学实践时往往与这一要求或多或少存在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2. 如何把握课堂朗读与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使学生在朗读中领悟情感,接受熏陶,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朗读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引导学生合理朗读,朗读应带有丰富的感情,不是只“喊”出来就行。另外,教师还应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

3. 如何解决阅读资料问题。

目前我国中学的办学条件有限,很多中学的学校图书馆建设不完善[2],藏书有限,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对这个问题,地处偏僻农村的中学表现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其他渠道寻找丰富的阅读材料,合理使用有限的阅读资源。另外,如何让全体学生参与阅读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也是目前我国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方面。

语文是关于汉语言的学科,是一种语言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起点,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另外,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学科知识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和人类情感,它是文学创作和其他自然科学的载体。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应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

2. 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

学生学习素养包括学习能力和学习中伴随的情感价值观。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材料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受到其启发和熏陶,对培养自己的学习素养有重要意义。而有些阅读材料本身就包含许多学习技巧,所以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还可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

3. 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完成这一任务,开展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应重视起来。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 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科学朗读。

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3],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可从引导学生课堂朗读开始,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求阅读材料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要包含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才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2.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科学阅读。

思考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应合理引导,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科学把握快速阅读、精读。对什么文章资料要快速阅读,什么材料要精读细度科学把握,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也不能错过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资料。如《范进中举》完全可以围绕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设置问题快速阅读,而对“中举发疯”的片段描写,就值得精读细度。

3. 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

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有力体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书。具体可从两个方面指导:一是指导学生科学地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体现阅读后所得到的收获的一种方式,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二是指导学生科学的积累知识,对具体知识要区别对待。

4.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阅读渠道。

阅读不局限于课堂阅读,课外阅读也特别重要,既是对课堂阅读的补充,又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条件[4]。为了弥补学生阅读资源的不足,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有用的精品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有条件的还可以教会学生自己收集阅读材料,并共享,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从阐述学生阅读能力的概念入手,分析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探讨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旨在加深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蒲永科.加强情感阅读—提高中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2009(04):19-20.

[2]伍远岳.高中生理解能力表现标准及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伍远岳,郭元祥.论知识的个性化意义及其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1):41-42.

上一篇:厦门大学坚持四个突出下一篇:怎样写语文卷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