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方案建议书

2024-08-27

公司方案建议书(精选12篇)

1.公司方案建议书 篇一

A P 公司薪酬改革方案建议书

一、目的:体现按劳分配、竞争激励、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改革思路,通过加强工资中的激励因素,促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敬业精神。

二、基本要点:

1薪酬结构实行基础工资+岗位技能等级工资+效益(绩效)工资;其中,基础工资为全员一致,岗位技能等级工资按照职位评价确定,二者相对固定,效益工资与公司利润等经营指标挂钩,保持弹性浮动;

2.实行管理、技术(业务)分类管理,在两大序列中划分职位等级,规范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实行竞争上岗;

3.加强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在确定基本工资和岗位技能等级工资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责任与任期目标的考核,实行弹性效益工资;

4.相对增大效益(绩效)工资占薪酬总额的比重,强化激励作用,体现下可保底、上不封顶的弹性浮动薪酬,浮动部分的得失视员工绩效和公司效益而定。

三.实施细则:

1. 职务分类

将公司人员分为一般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三类。业务人员包括后勤、接待、办公室文员等。管理人员包括主管、各部门经理、公司的财务总监及副总经理。技术人员包括安装调试人员、程序员、以及工程师、技术总监。

2.职位评价

选择职位评价方法,对全部职位进行评价,确定职位的序列与等级,划分职位薪酬等级

3.薪酬结构设计

将全员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岗位技能工资和效益工资三部分。

1)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为公司保证员工最低生活标准的工资,按照全员统一的原则确定,可以参考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设定。

2)岗位技能工资

岗位技能工资以胜任本职岗位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身心条件为评价要素,结合岗位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负荷综合评定,体现岗位的纵向差别。可以设定岗位技能工资分为8个等级。各等级级差体现交叉重叠、相对宽带、向上逐渐拉大的特征。(见表一)

3)效益工资

效益工资是指公司按照当月实际经营情况给公司员工发放的带有奖励性质的工资部分。

根据各个岗位等级确定不同的薪酬基点,(见表一)经过考核,确定同群体员工的考核系数,考核系数的确定采取强制比例法,员工薪酬基点乘以该岗位员工的考核系数即为本次考核周期的绩效薪点(在同一部门中,优、良、合格、不合格员工的比例为20%,30%,45%,5%,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的考核系数为薪酬基点×1.25,考核为良的员工的实际系数为薪酬基点×1.1,考核为合格的员工的实际系数为薪酬基点×1.0,考核为不合格的员工实际系数为薪酬基点×0.8。)得到每个员工的实际系数,再根据利润提成指标,根据公式

S=[(W×V)/∑A]×A

其中S为员工的效益工资,W为当月利润总数,V为利润提成比例,W×V为当月提取奖金(效益工资)总额,∑A为全体员工的考核系数,A为员工个人的考核系数,即每个员工的效益工资实际上是由当月利润乘以利润提成指标,除以所有员工考核系数之和,再乘以每个员工的实际系数所得。4.员工调资策略

以年终绩效考核成绩确定员工的调资幅度和频率,体现奖勤罚懒、奖

优罚劣的激励导向,有效控制工资成本刚性递增,保持员工绩效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态势。

表一

岗位等级表

表2

员工调资与年终绩效考评关系表

2.公司方案建议书 篇二

从我国1993年《公司法》关于注册资本、出资制度、资本变更等的规定上看, 那时的公司资本制度应该被划入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定资本制模式之中, 这都取决于我国当时所处的特定的经济和法律背景。然而十几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立法思想的转换, 原有的公司资本制度已不再适应我国现在的国情状况。具体来看, 主要体现在:

1.构成对公司设立主体的限制。

1993年制定《公司法》时, 公司设立的主体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 其资产实力相对雄厚, 再高的最低资本限额对它们也不是问题。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开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过高的最低资本限额, 却使得私人投资者在公司设立时望而却步。

2.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

我国旧的公司资本制度将上市公司的最低资本数额定在5000万元以上, 这使得相当一批业绩较好的中小公司因不具备这一资本数额, 而失去组建立市的机会。

3.造成公司设立效率的低下。

过高的门槛, 繁琐的程序, 设立过程中不能开展业务的规定, 使得公司设立时间被人为地拉长, 既严重地削弱了投资者设立新公司的积极性, 又大大降低了公司设立的效率。

4.造成公司资金的闲置浪费。

公司成立时, 资本一次性募足缴付后, 使得很多公司积聚了庞大的社会资金, 但因公司成立在短期内没有大量的业务要开展, 使得部分资金无法有效地立即予以运用, 造成了这部分资金的闲置, 且不少上市公司在无项目可投的情况下, 只好挪用这部分资金进行炒股票、买债券、投资房地产或委托放贷等, 增加了公司运营的风险。

5.“虚假出资”及“抽逃出资”情况严重。

注册资本一次缴足到位, 促使欲设立公司者采用借钱办公司的做法, 领到营业执照后再归还借款, “虚假出资”或公司设立后“抽逃出资”, 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设立中不正之风泛滥, 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往往把对方营业执照中注册资本数额的大小看作是其承担责任的依据, 似乎一个公司只要注册资本雄厚, 就可以顺利地进行融资和经营活动。这样便严重地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导致立法者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的立法初衷无法实现。

二、2005年《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修改的效果评价

通过考察2005年《公司法》有关公司资本制度的内容后, 发现新法对原有的公司资本制度作了不少突破。总体而言, 基本达到了修订效果, 具体而言, 2005年《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的突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新《公司法》有关条文规定了我国在公司设立时, 不必再遵循过去严格的法定资本制, 取而代之的是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折衷资本制。这表明, 在设立公司时, 章程中确立的资本总额不必一次全部发行完毕公司就可成立, 但在公司成立前由发起人和认股人认购的股份总额须达到一定法定比例, 其余部分资本可以授权董事会在公司成立后一定期限内根据公司实际需要而随时发行, 从而提高了公司成立的效率。

其次, 新《公司法》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 从其规定。由此可见, 新《公司法》调低了有限责任公司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标准, 由原来的最低十万元统一降到现在的三万元;对于股份有限公司, 新法第八十一条第三款也把原来的最低资本限额一千万降到了现在的五百万。显然, 这些修订是十分有利于降低公司设立门槛, 使设立公司更加简便,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业。

再次, 新《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笔者认为, 该条文虽然只是规定了货币出资的最低比例, 但言下之意却是表明了新法不再强制规定无形资产的出资比例了。这点修订, 十分适应并满足了当代知识经济时代公司对蕴涵大量知识和技术的无形资产的迫切需求。另外, 新《公司法》也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与旧法相比, 显然, 新法把过去的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的出资形式用知识产权全部涵盖进去了。

再后, 首次确立了“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或者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有利于完善公司资本维护机制, 最大限度保障公司资本的安全以及股东、债权人的利益, 修订效果与笔者期望相符。

与此同时, 新《公司法》对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明确公司的控制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规定进行关联交易, 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确立了规制关联交易的法律基础和原则, 填补了以往的法律空白。而针对不少验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的验资证明、评估报告等材料, 新《公司法》对此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 由公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 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 吊销营业执照。法律同时规定,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 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 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 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笔者认为, 上述规定更加明确了验资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特别是过错民事赔偿责任, 显然是大胆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相关立法经验的结果。

三、2005年《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修改的完善建议

诚然, 2005年《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的修订基本符合笔者乃至学界和大众的期望, 但依然有个别地方存在着可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第一, 出资制度完善——倡导多元化出资

笔者在此特别关注的是, 新法并没有允许人力资本作为出资的一种形式, 笔者认为这是新法的一处“败笔”。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司发展, 人力资本与知识产权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既然新法允许以知识产权出资, 为何又把人力资本排除在允许的出资种类之外呢, 实在令人感到遗憾!所以, 笔者在此借鉴西方国家的立法理论和经验, 强调把人力资本作为出资种类。

第二, 注册资本制度完善——降低注册资本限额

改革后的公司资本制度是实行分期缴纳的资本制度, 股东可以分次缴纳所认购的资本, 它使有限公司的设立人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减少了资本的闲置和浪费。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额为 500万元人民币, 但还是偏高。《欧盟第二号公司法指令》第六条要求成员国在确定最低注册资本的时候, 不得超过两万五千欧元, 相当于二十五万元人民币。可见, 我们的最低注册资本是欧盟的二十倍。日本在 2005年出台的《公司法》之前, 股份公司按照《商法典》的规定, 最低注册资本是一千万日元, 相当于人民币八十三万元, 日本新的《公司法》则取消了最低资本额限制。虽然取消最低资本制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但是我国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宜实行, 但是进一步降低注册资本限额却十分有必要。

第三,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完善——细化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法没有给予明确具体什么情况适用此规定, 理论上讲, 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股东和公司之间出现业务混同、组织机构混同、财务和资产混同等。因此, 此条的法律具体适用还需要通过司法解释给予细化。以真正平衡公司、股东及其相对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维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的交易安全。

第四, 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体系

在配套规则的建设中, 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有充足的手段对公司的资产状况进行考察,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制度建设:其一就要完善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 建立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其二, 必须建立系统的信息披露体系。公司相关利害关系人只有及时准确地获知相关信息, 才能对交易中的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 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此外公开的出资评估体系、效率的出资验收体系等都有待建立。只有相应的配套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 新公司法放松管制, 促进效率的目标才能真正地达到。

第五, 转投资制度完善——保留转投资限制

个人认为应该保留或修改原《公司法》第 12条第 2款规定。如果对于转投资不设限, 完全留给公司章程, 给控制股东留下了可以任意操作的空间, 对小股东权益保护反而不利。建议灵活规定转投资的比例, 但不应删除此规定。

参考文献

[1]冯果.现代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常纪文.市场经济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3]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友根.人力资本出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顾功耘.公司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江平.商法全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7]卞耀武.当代外国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3.证券公司风险分析及发展建议 篇三

关键词:证券公司;风险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1-01

近年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理论又有新的进展,高风险是证券公司业务的特殊性,在证券公司正式成立以来,所产生的风险就一直与之相伴,在证券公司业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证券公司的经营目标就是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对证券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可以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证券公司风险种类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某些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全局因素可能引起的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系统风险包括因单个公司倒闭、单个市场或结算系统混乱导致金融机构相继倒闭的情形。对于系统风险来说,场外衍生工具市场是监管的重点。一些金融或证券业务集中在少数金融机构手中,并用以进行非对冲的投机活动。因市场或交易大量亏损而引起全球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已不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可能了。由于这个市场上机构之间的责任相互交叉,并与现货市场相联系,因此加剧了这种风险。

(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不善、违规操作、违约等原因导致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证券公司风险的一般成因分析

(一)证券公司的内部的不确定性

证券行业是高负债行业。证券公司都是通过短期借贷进行投资,从而产生较高的负债率,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和风险控制因负债率过高而增加了经营难度。证券公司为了占有市场资源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竞争,在不断通现的金融工具条件下,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证券公司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能在业务科加各种优惠条件,达到争取顾客和市场份额的目的,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新的业务。

(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过于频繁

1.金融资产定价相对复杂。金融资产将来的收入是难以预见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任何相关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影响其以后的利润收入,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产生迷茫。

2.市场的投机性与信用交易的杠杆作用加大了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全球大量的游资、热钱在加速涌入市场时,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赌博性质,会使市场偏离真正的经济状况而大幅震荡。

3.市场信心不稳定容易产生羊群效应。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流通性,市场信心影响着市场供求双方的心理价格。而金融市场的定价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每个投资者都无法对金融市场做到准确的判断,当市场信心看好时,就会使市场不断地加速膨胀,使价格不断上涨。而当市场信心衰弱时市场就会崩溃,使价格急剧下跌,造成大幅波动。

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的特殊成因分析

(一)证券市场发展不规范,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证券市场发展不规范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特征,对于证券市场来说,预期都很重要,一个缺乏预期的证券市场是没有发展前景的,而一个预期不好的证券市场也是必然要衰败的。证券公司风险已经成为证券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证券市场的发展是按照优胜劣汰和市场化原则进行的,在我国,政府对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不管公司有多大的问题,所面临多高的风险,都是采取国家投资或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补偿,而非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却得不到相同的待遇,只能靠自身去融资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大在整个证券市场过程中都能显现出来,证券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工作人员都是由政府任命。很多证券公司在成立之初的时候都是由国家出资的,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也是股东,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成立证券公司需要政府多次审批,过程比较复杂,在运行过程中政府的行政监管上会在资本扩张、融资和资金运用上进行各种干预,使公司受到各种制约,政府的各种政策影响着证券市场的走向。

(二)公司法人制度虽然完备,但监控执行却难以收到成效

股东大会不能真正反映所有股东的意愿和要求,政府和主管部门提名的董事会成员在股东大会肯定会当选,股东大会对公司管理的作用很小,无法达到监督效果。董事会在对公司进行管理时董事长和总经理多为同一人担当,权力至高无尚,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对其制约,形成一言堂的现象。在召开公司董事会时大多都是在对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进行讨论,无法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提不出有价值的建议。独立董事大多都是由政府或大股东推荐,有些只是挂名而已,有的又缺乏相应的评价约束机制,无法有效的发挥作用。公司高管出现违规行为时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虽然有制度,但在实际过程中却不能严格执行,风险控制对公司高层形同虚设,没能体现出制度的约束力。

(三)证券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1.信息披露不透明,财务监控不位。证券公司信息不透明使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情况不了解,信息查看不及时,等到证券公司出现风险时再进行公告已经来不及了。证券公司缺乏各部门之间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的相互制约,造成各部门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获知。

2.没有建立有效金融防火墙制度。我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之间的金融防火墙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完善起来,内部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情况非常严重。证券公司人员将自由资金与客户资金放在一起进行操作,当市场形势发生逆转时客户资产就会受到严重损失。

3.没有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证券公司各项业务之间是独立操作和运行的,没有一个统一操作平台来支持和规范各项业务的来往,也没有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不便于公司管理部门对业务的统一管理。

四、推进证券公司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证券经纪人制度

建立证券经纪人制度,建立完整和严密的证券经纪人制度的法律法规,以此做为证券经纪人健康发展的基础。建立一整套的证券经纪人资格认证、业务管理制度,明确它与券商的关系。有些不宜直接规定在证券法中的,可以另行规定在证监会的规范性文件中。

(二)建立并完善保荐人制度

建立保荐人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应完善和细化保荐人责任管理制度,保荐人应当遵守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对上市公司的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审慎核查,确保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三)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映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性,也是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要深入理解证券化的功能,完善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

(四)继续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

4.公司方案建议书 篇四

【洪兴CEO】

一、成立背景

公司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公司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公司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公司制度、文化环境、公司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公司文化的核心。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越发的能体会到一个公司中,文化工作建设和宣传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公司所做出的社会成就、社会贡献,也并非完全以货币的形式来衡量。而往往很多公司,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片面的侧重经济建设和发展,容易忽略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xx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成立专门的宣传部门,公司的宣传和文化建设工作长期由公司策划部和行政部兼理,并没有专属的团队来开发、开展公司的公司文化、公司宣传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了xx公司的形象宣传、公司文化、公司解释、网站建设等工作。策划部主要针对楼盘商业等活动进行策划,办公室的日常行政工作比较繁琐,这两个部门都没有充足且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公司的宣传策划等工作,公司的宣传策划、文化理念并没有系统的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良好的宣传出不去、科学的宣传进不来、深刻的文化讲不出、员工的认知提不高、公司的活力上不去”等等问题的复现或新生。

而成立公司宣传部,能有效的开展一切前期的宣传工作,为公司即将开展的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宣传,能有效的协助公司的整体工作安排,提升工作效率、打造公司品牌,提升公司形象。

二、部门定位及职能

公司宣传部,作为直属公司的一个部门,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公司日常的宣传、公司文化建设等工作,推广公司形象,在公司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下,开展宣传工作,进行公司形象、品牌、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的宣传推广。部门职能:

1、负责公司企业品牌、项目品牌等宣传推广工作。

2、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3、负责公司官方网站的建设和维护。

4、开展公共关系调研,及时了解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及实施要求;了解新闻媒介关注的焦点;了解房地产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对调研情况及时整理材料,并向领导汇报。

5、搞好公共关系协调,协助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工作联系,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长效、可行的公共关系。

6、加强与新闻媒介的联系与沟通,负责安排公司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拟发公司业绩新闻稿件,举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争取媒介的支持,提高公共关系协调的质量和效率。

7、参与公司项目、月度市场推广策划、方案评审。

8、负责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的评价与选择,各类广告的设计发布及监测。

9、负责公司内各部门所有对外公开发布的文稿审核与媒体安排、发布、监测。

10、编撰公司简介、内刊、大事记等。

11、负责公司突发性事件紧急处置的对外联络和报告,协助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

三、部门人员设置及岗位职责:

人员设置:经理1名,宣传专员1名、网站维护员1名。

岗位职责:

(一)经理

1、负责部门整体工作管理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对公司宣传工作进行规划,并组织制定公司各阶段具体宣传计划;

3、制定公司每年的广告投放计划、选择代理商、确定广告内容和形式。

4、负责企业形象的宣传与推广管理,维持公司的公众形象,树立公司品牌;

5、负责公司宣传、推广及其他相关宣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6、负责对媒体的联络和公关,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媒体关系;

7、负责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的评价与选择,各类广告的发布及监测;

8、负责公司对外对内宣传平台(如公司网站、公司OA)的整体维护和管理工作。

9、负责企业形象宣传与企业产品宣传之间的有效整合。

10、负责公司重大活动的宣传和协调接待工作,参与公司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活动,做好危机公关。

11、负责审阅对外发布的稿件,协调其他部门参与宣传的有关活动。

12、负责指导、管理、监督下属人员的业务工作及绩效考核,不断提高部门人员整体素质及工作质量。

13、负责安排公司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

14、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宣传专员

1、负责撰写公司业绩新闻稿件和其他对外宣传材料及摄影摄像等工作。

2、负责公司内外所有宣传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组织发布;

2、负责编写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

3、负责编撰公司简介、周报、内刊、大事记等。

4、负责公司对外发布的文字材料、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

5、负责公司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的组织工作和新闻单位来采访的管理接待工作;

6、完成部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网站维护员

1、负责公司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内容,增加信息量。

2、负责公司微博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内容,增加信息量。

3、负责公司微信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内容,增加信息量。

4、负责对公司员工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

5、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四、结束语

5.公司建议书 篇五

公司建议书范文

1、关以营销部与策划部之间的衔接问题。当前的工作模式是营销部有了意向单,相关业务人员直接和与策划部做一个简单的口头介绍,这样的工作模式明显不太规范,所以我认为当营销部有了意向单后应由相关业务人员通过书面形式给策划部一个简要的交待(客户的相关信息、客户对活动的相关要求以及活动的总造价等)让我们做一个了解,有必要可再通过会议口头商讨。

2、关以公司值日方面的问题。由于近期公司人员变动较大,建议将公司值日表重新安排并严格执行。

3、关以业务部内部人员的协助问题。大多新员工因初来乍到,对公司的业务并非那么了解,为了能够促使他们快速成长,所以需有相关的老员工或上司来带来教,而我们每个都是凡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私心,所以为了能促使老员工或部门主管以一颗真心诚的心来带来教新来的同事,故在此我认为应将他们设置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当新员工做成一笔单子后,上面的主管也给予相应的奖励,其最终目地也是为了能公司创造更多更丰厚的利润。

4、关以公司推广方面。对于礼仪庆典公司来说,做各种高端媒体(报纸、电视、路牌等)可以,但不太适合,其不太合适主要是因为那些主流媒体价格偏高,而此行业利润也并非丰厚,所以在此我建议公司每个人是不是应该各自建立一个博客,其内容主要写一些关以公司的相关情况,如公司简介、经营范围等。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当起一个业务员的角色。同时在闲暇之余也对相关网站多去发贴子。这种方法可能不能带来什么大单子,但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一些小单子肯定会有的。

5、关以文件打印方面。建议废纸的多次使用。虽然纸张非不贵,但今天浪费一张明天也浪费一张,一个月一年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非正规文件用纸,建议大家采用作废纸张文件的背面打印,达到节约用纸的目的。

6、关以网络使用方面。建议大家至少每周更新一次杀毒软件,全盘彻底杀毒一次(可以选择周六),避免个人中毒影响到局域网网络的使用(重大病毒爆发应随时升级病毒库),另餐办公时间尽量避免下载,以免拖其网速,影响公司网络使用。

8、关以下班后关闭公司相关设备的问题。每天下班后电脑是全部关闭了,但还有一些显示器和打印机还是开着的,虽然这样基本耗费不了多少电,但第二天开闸的瞬间会给机器带来一定损伤,从而缩短了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建议公司的每位同事下班后别忘了检查自己的显示器以及打印机是否关闭了。

9、关以合理化建议评比及奖励。公司即然制定了这个制度(公司每月每人给公司提出10条合理化建议)那么是否也应该采取一个奖励制度,以激励公司每位成员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对于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者,公司通过论证若切合实际,有可行性,操作性强的。一经采纳,给予一定奖励。此奖励根据建议的优秀程度递增。

以上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可能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如果语言或建议伤害了大家,请大家谅解。

6.公司管理建议书 篇六

王总你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不应该仅仅是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也应该包涵员工们的自我凝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公司的高速发展与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全体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升较慢形成较大的反差归根结底就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从而放松了对自我的改造和学习。

本人进入公司已四个月了, 针对公司目前内部管理的现状我认为以下几点:

1、员工在公司工作也只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没有一个人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部门主管安排的工作慢慢去做,甚至拖着不做。

2、各部门沟通不畅、脱节以及工作和布置的任务偏差、不能按时完成、工作效率不高,问题在于流程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强。

3、公司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攀比、抱怨、排挤,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人生、人格攻击和诬陷。

4、在工作流程上公司不能将一些问题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区别处理,而下面从主管到员工不服从、不配合都已麻木了,也根本就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是急事还是慢事,都

一概按“规矩”办事,是为了避免产生责任?这种工作流程看上去是为了避免出错,而实际上给企业增加了许多隐患,更可怕的是无形中造成公司中层主管形同虚设、员工无责任感,他们永远都不会有归宿感、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工作中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在于企业凝聚力的打造,即人心的凝聚。执行力度不到位和各部门沟通不畅首先是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即各部门主管)的问题,要使员工有凝聚力需要先从部门主管做起。如果公司管理层以及各个部门主管都无法凝聚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那么整个公司的执行力只能是空谈。

公司需要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再辅以贴心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打造高效率的团队。执行并持续改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应该是制度化的硬性管理和人性化的柔性政策相结合,约束和激励双管齐下,解决人心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需要提高和改善,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凝聚力,整顿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制度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对主管责任、权利清晰定义,对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定位,对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清晰界定。如果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不清晰流畅、不严谨,便会出现各自推诿责任的弊病,任务布置下去没有效果,还是不可能有执行力和凝聚力。当然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理顺了以后,需要老总大力推动,奖罚分明。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综合管理,建设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制度。要由过去的“用人管人”向“用制度管人”进行转变;从“以

人为本”向以“执行为本”转变,从“以岗位为本”向以“目标为本”转变;从“以职能导向”向“以流程导向”转变,两者兼容。实行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它的管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通过价值观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企业较强的凝聚力,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倡议不是管理,管理的关键是行动,落到实处,并使之行之有效。所以,改善及管理,应该从管理层做起,贯彻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言必行,行必果。

7.ZJ公司经营业绩分析及建议 篇七

关键词:杜邦财务分析,经营绩效分析,标杆管理

一、ZJ高新技术实业公司背景介绍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 ZJ高新技术实业公司 (后文简称ZJ公司) 股票于199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以国家级高新区为依托, 投资范围包括高新区的开发与招商、房地产业、健康食品业、汽车配件业、航运服务业等领域, 其中调味品生产销售收入占经营业务收入的85.35%以上。

ZJ公司采用原材料的纯天然酿造技术开发推广调味新产品, 生产工艺低能耗、低污染, 其开发出替代传统老抽酱油和味精产品的纯大豆酿造的生抽酱油升级产品, 以家庭消费为主要对象, 逐渐占据了华南地区调味品市场。调味品的销售收入占80%以上, 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ZJ公司积极在辽宁、江西、江苏、上海等地实施产能-区域扩张计划, 其主打调味品质量过硬、安全可靠, 产品销售很旺, 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对经销商实行扁平化管理, 直接供货给二级批发商, 杜绝串货的可能性, 以维护其品牌力。成熟区域通过区域划分清扫盲点区, 新开发区域寻找优势经销商, 给予经销商较高的利润点。

二、ZJ公司杜邦财务分析

本文运用杜邦分析法对ZJ公司2009~2013年连续五年的经营业绩进行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 以求得企业动态营运状况的发展轨迹。

(一) ZJ公司财务状况

从表1可知, 五年期间,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资产总计和所有者权益连续增长, 尤其是201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加快, 有快速发展的迹象, 表明该公司的动态运营是在健康的发展轨迹上的, 并在2013年度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地位的趋势。

(二) ZJ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内部因素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 反映了企业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的结果, 是企业经营活动效率和财务活动效率的综合体现。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分解为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其原理可用以下的因素分解公式表述。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ZJ公司2009~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增长, 从3.61%逐步增长至9.63%。根据表2的数据资料, 本文对影响ZJ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内部因素做进一步的分析。

1. ZJ公司权益乘数分析

经过分解表明,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是权益乘数和资产净利率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计算分解中可知, ZJ公司的权益乘数一直保持在1.5左右, 说明企业负债较少, 财务杠杆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该企业上市20年来, 权益乘数一直保持在1.4~1.9之间。

2. ZJ公司资产净利率分析

ZJ公司的资产净利率在波动中有所上升。通过因素分解表明, 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一直处在波动中, 直到2013年才有较大提高, 说明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战略上有了突破, 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 资产的利用效率较以往有了相应的提高。

三、ZJ公司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 ZJ公司组织机制尚待优化

ZJ公司管理机制是大领导自上而下管理, 执行力强, 管理内耗少。但是高度集权化、正规化的组织形式往往呈现的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知识转移渠道, 难以形成知识的交织与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基层管理者或知识型员工的聪明才智, 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决策层或经营层出现错误时, 很有可能是执行错误的决策, 少有纠错机制起作用。

(二) ZJ公司成本费用占比高, 回报低

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结果是经营管理中的各项费用比重较高, 而利润率相对较低, 表明了ZJ为实现其差异化的战略目标, 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建立品牌形象和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投入较多, 使得三项费用比重较高, 但是相应的利润回报没有显现。对比ZJ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HT公司的相关数据 (见表3) 可知, ZJ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 ZJ公司资产周转率和收现能力低

ZJ公司的生产设施及其他硬件条件不逊色于HT公司, ZJ公司的资产周转率逐年提高, 但是与其主要竞争对手HT公司相比差距较大。究其原因, ZJ公司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较大, 周转率偏低, 周转时间过长, 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也偏低, 周转时间相对较长, 影响了总资产的运转效率。ZJ公司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与竞争对手相比较低, 反映了ZJ公司的收现能力相对较低;ZJ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比对手较低, 表明企业支付股利和资本支出的能力相对较低。因此, ZJ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不强, 营运周期长, 资产回报率较低, 用于回馈股东和扩大资产规模的能力相对较弱。具体数据见表4 (HT公司多为现销业务) 。

(四) ZJ公司财务杠杆的运用程度较低

ZJ公司权益乘数多年来维持较低的水平, 财务杠杆的利用效率较低。ZJ公司的主营产品经营规模较小, 没有形成很好的规模效应,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大。ZJ公司开发新产品, 多年来是以广东作为市场的实验推广基地, 新产品是以家庭中高端渗透方式逐渐推向市场, 产品以成本价、小规模入市, 逐渐被消费者认可、悦纳。因此, ZJ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 其规模效率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财务杠杆的运用能力较低。

(五) ZJ公司经营业务分散, 品牌识别度与规模效应低

ZJ公司的投资范围包括高新区的开发与招商、房地产业、健康食品业、汽车配件业、航运服务业等领域, 这些领域的营业收入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的情况如表5所示。从表5可知, 调味品的业务占公司业务的核心地位,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在85%以上, 其次是房地产及产品营业收入, 占比9.63%, 第三是汽配业务, 占比3.04%, 其他业务占比1.93%, 最末的是电池销售业务, 占比只有0.04%, 而且是亏损状况。ZJ公司经营领域较多, 业务分散。除了调味品业务外, 其他产品在市场中的品牌识别度不高, 市场认可度低, 也没有规模效应。

三、ZJ公司经营发展建议

(一) ZJ公司应建立柔性化组织机制

一个扁平的、柔性结构的组织中会有众多横向的信息交流渠道, 极大地促进知识与信息的传播, 更加有效地转换和提升企业信息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应拥有众多知识型员工, 经营决策可更加民主, 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才智与创造性。因此, ZJ公司的组织结构逐渐去刚性化、去边界化, 促进解决方案的广泛探讨、完善和拓展, 凝合成具有创造力的新方案, 最终提升团队的绩效。

(二) ZJ公司应注重标杆管理, 提高成本费用与资产的使用效率

标杆管理是一个组织与其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找差距, 借鉴先进理念和模式, 重构本土化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 是一个模仿并创新的过程。但是, 标杆管理容易使得同行企业经营战略趋同和陷入反复追赶的标杆陷阱, 经营利润率不升反降。因此, ZJ公司实施标杆管理时, 应从三个层次开展标杆管理。

1. 通过战略性标杆管理, 确立企业发展方向

ZJ公司从效率-成本的竞争模式转向“高差异化-高附加值-高价格”的战略-价值的竞争模式, 通过技术创新, 降低成本, 增加产品附加值, 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从不同行业收集绩优公司的战略和优胜的竞争模式, 结合自身发展, 提出最佳的经营战略和价值创造计划, 建立战略性标杆管理目标。

2. 实施操作性的标杆管理, 进行对标分析

ZJ公司需从生产成本、资产管理、营运周转时间、三费使用、现金流管理等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标分析, 明确衡量标准, 找出与对手的差异, 弄清运作机理, 调整完善企业的经营战术, 改进业务流程, 即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比较产品和服务, 评估竞争地位, 发掘有效的操作程序, 完善核心过程, 提高业绩。

3. 实施国际性的标杆管理, 开展创标活动

从国内外的竞争者和顶尖公司的运营中获得思路和方法, 其最终目标不是追赶标杆企业, 而是超越标杆企业。ZJ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型员工占大多数, 实施标杆管理, 有利于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性, 挖掘工作流程中的隐形知识, 使标杆管理成为推动管理进步、组织进化的阶梯。

(三) ZJ公司应提升财务战略的驱动能力

ZJ公司主打产品的品牌力增强, 在调味品市场的优势地位渐显, 销售渠道渐渐打开, 产品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前期投入逐渐有了回报。ZJ公司进入快速扩张发展阶段, 谋求市场领先的地位, 争取成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强势企业是其当前的战略任务。ZJ公司应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适当采取“高负债、高股本扩张、低现金分红”的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为了防范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 在筹资中, 以自有资金为主, 负债资金为辅, 更多依赖资本市场融通资金, 采取股权筹资、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在投资中, 适时地采取兼并收购, 获得协同效应, 实现规模效应, 完成资本扩张。

(四) ZJ公司应集中资源加大投入, 发挥主导产业规模效应

以调味品产业为主导的ZJ公司正在从迅速成长阶段走向成熟阶段, 但是公司的调味品市场份额并不高。实施产品差异化的市场战略使得公司在产品的品牌上有了较强的市场识别度, 并在华南地区得到认可。但是差异化战略具有排他性, 与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有时是相矛盾的。因为即使所有顾客都了解公司产品的独特性, 但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或有购买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较高价格。因此, 调味品产业应采取目标集中的市场战略, 围绕特定顾客群, 制定具体经营方针并加大市场投入, 发挥出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其前提是公司以更高的效率服务于这一细分市场, 从而超越更广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其结果是品牌的差异化更强, 以致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超越;或者是对这一细分的顾客群实现低成本营销;或者是两者兼顾。此外, ZJ公司的其他业务, 尤其是微利且市场走向不确定或有下行趋势的, 或有亏损、增收乏力的产业应进行关停并转, 将经营资源转向发展前景看涨的调味品产业。

参考文献

[1]兰飞, 田琳.产权异质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评价[J].会计之友, 2014 (11) .

[2]宋东林, 魏宝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9) .

[3]刘善仕, 刘婷婷, 刘向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 2007 (08) .

[4]张光磊, 刘善仕, 申红艳.组织结构、知识转移渠道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1 (08) .

[5]李玲, 李冰, 李琦.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价值创造[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2 (09) .

[6]李琦, 李冰, 李玲.海底捞:差异化竞争战略下的战略成本管理[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2 (09) .

[7]周倜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驱动[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2 (05) .

8.公司治理的评价体系及完善建议 篇八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公司治理的国际标准出现了趋同化倾向。如何建立一套兼具国际标准又不失为本土化的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公司治理最终的落脚点是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以衡量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均衡、效率和透明度,客观全面地揭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风险,从而促进公司价值最大化。本文就从七个视角提出公司治理的评价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狭义的概念界定多局限于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的体制安排方面;广义的概念则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治理制度或机制,如股权结构、银行体制、企业并购、控制权市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兼顾等。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能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营运风险,优化公司组织结构,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如何有效评价公司治理水平及优化措施将成为各个企业日益关注的话题。

一、公司治理的评价维度

(一)信息披露

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并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且对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大有裨益。而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信息获取渠道的阻滞和失衡不仅是引发委托代理冲突的主要动因之一,并且信息透明程度的降低将进一步加剧公司内部人以攫取私利为目的的败德行为。无论从制度的建设上还是从执法与监管的实施力度上,加强信息披露的目的都在于通过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降低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维护市场的公开和公正,最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以及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公司治理质量产生不同影响,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基础性因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治理的结构。第二、第三、第四位的股东的股权比例之和是否超过第一大股东,是否能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作用,是否有四个以上的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0%,前十大股东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持股和间接持股关系,前十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等,都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2007年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构造了一个全流通的市场,并将逐步实现股权分散化,这些变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股东权利与股东大会

股东权利的行使,一方面是通过在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上对有关决议事项进行投票表决来直接行使,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董事会、监事会构成人员的控制来间接行使其权利。股东提名董事和监事候选人的权利大小及其到位程度,是股东权利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理念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和行动。也就是说公司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得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发挥充分积极的作用,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五)董事会运作

在英美国家明确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原则下,董事会是公司管理的权力核心,而中国公司法将公司管理权力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之间做出了划分,赋予了一些不同的权力。但是由于这些权力之间的边界分得不是很清楚,实际运作中就会导致各个公司董事会之间权力范围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同时也就带来了各个公司之间董事会构成和运作上的一些巨大差别。董事会人数、董事会到会次数、普通非执行董事所占比例,都将影响董事会的运作效率和受托责任实现,从而影响到公司智力水平。

(六)监事会运作

在我国,监事会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处境。它是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一个部门,行使监督职能,防范委托代理风险,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在引进美国式独立董事制度,将一些具体的监督职责赋予给独立董事的同时,我们国家也把监事会作为董事会的评级机构,赋予其监督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但却没有任命、考评董事行为的权利,也可以说是有名无实,运作徒有其表。一方面权利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实际作为也不大。监事会会议次数和监事会列席董事会会议比例都能用来衡量监事会的尽职尽责情况。

(七)高管激励

公司治理机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就是激励约束机制,如果股东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建设是约束的话,高管激励很显然是激励机制的问题。有了正确的激励建设的引导,高管的行为自然会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很好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研究表明,实施高管激励机制与企业的业绩息息相关,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管理层的积极性,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薪酬给付机制、给付方式和规则都是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强化内控执行力

一个高标准的、有自觉因素的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治理的自主改进、加强董事会责任、提高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作用以及发挥资本市场的完整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公司自觉的在这几个方面整体上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关系,进而形成一种公司治理的自我增强机制。督促上市公司加强内控建设,强化内控执行力,降低公司风险隐患。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防止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长效机制等制度。

(二)推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强化对控股股东监管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还比较依赖和控股股东进行关联交易来维持自身的股本扩张能力;上市公司加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对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可能相对滞后,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缺乏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意识,因而未能及时对上市公司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努力作出积极的反应。

大力推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并加快股权分散步伐,已经成为中国公司实质性改进公司治理的关键挑战。这就需要强化对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尽快制定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行为规范,明确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诚信义务和相关责任;加强与国资部门沟通协调,规范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进一步协调上市公司监管与国有资产监管。只有有序地推进股权的分散化,形成一个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才能以市场化的方式持续地推进中国公司治理的改进。

(三)规范“三会”运作,健全上市公司自我约束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的“三会”运作在实际效果上并没有起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相互制衡、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相互制衡、监事会与董事会相互制衡的效果。独立董事、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应着重推进累积投票制度、差额选举制度、征集投票权制度,以加强董事会构成的合理性;进一步发挥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提高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和独立性;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比例,通过完善网络投票制度鼓励中小股东参与上市公司重大事务决策管理。

(四)建立和完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百强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的给付机制仍主要为现金,但实际上,高管薪酬不在于有多少,而在于怎么给,积极稳妥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保证高管的高薪是凭借为股东创造了价值而非凭借某种实际控制权抑或是垄断地位。

(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制衡作用。需要进一步改善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使机构投资者更加重视“用手投票”而非“用脚投票”。

(六)发挥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健全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并大幅度提高其治理水平,可以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系统中至关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它们自身的治理是否良好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它们的业务中自然蕴涵着对其他各种社会经济单位“现金流”的监控。金融业对这些重任的有效承担,需要以其自身健康和良好的公司治理为基础。

(七)积极营建公司治理文化,强调公司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在中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处于弱势,需要加强。不过在中国这样一个“股东文化”才刚刚起步的国家中,在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了公司对股东的责任,积极营建公司治理文化,推动股东文化、诚信文化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和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2006.

[2]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3.

[3]叶银华.李存修.柯承恩.公司治理与评价系统.中国台湾:商智文化出版社.2002.

[4]杜莹芬.股权分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经济管理.2005(17).

9.公司策划建议书 篇九

企业策划主要分为企业战略策划和营销策划两种。公司在2012年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并坚定的实施。2014年为公司的开拓年,2015年为宣传年,在实施战略规划过程中,对于丰富战略规划,实施营销策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客户开发

2014年市场持续低迷,经销商对于品牌的选择更加谨小慎微,公司对于开发客户的政策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不能成为有效地开门手段。自2013年末品类产品(概念性产品,效果显著,功效专一)渐渐走俏市场,成为经销商一个新的需求点,打造客户开发的小狗产品,以单一带动全品走动可以成为公司开发市场的一种新的手段。

小范围的有力度与密度的区域性招商会(集中人力物力,做重点开发)。

外部市场的开发在前期应以渗透宣传为主,建议公司制作公司发展历史年鉴(通过文字及影像资料宣传扩大公司影响力)做大范围投递,制作公司成功活动案例档案(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图像及影像展示,活动销售数据分析)为公司提供助力。

二、产品销售

会员系统的落地与实施,做好店员的销售奖励机制(为店员设立账户,设立单独的管理系统,并终身有效,店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销售公司产品,均可享受奖励机制)。加快新品开发,关注市场概念性产品的推广,为公司增加新的效益增长点。

网络销售建设,与经销商销售基本同步的覆盖全销售区域的微营销网络销售模式,以购买地为基准的地方发货系统。

建立多元化的销售物料机制。

重新搭建日化店与美容院之间的桥梁,设计生产二者中间型的产品。

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精品促销活动。

三、品牌建设

产品的外包形象改良 区域性广告投放

四、供应链系统的优化升级

仓储系统改革,建立贮备预案,关注季节性销售特点,建立储备系统,保障货物供应。

建立仓储预警系统,及时的通知客户货物的断货及到货情况及时间。(建议做进会员系统之中)

五、公司建设

1、办公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员工的集体荣誉及自豪感。

2、人才储备建设 培养及留住人才计划

关注长期出差人员(美导)的留住及发展空间(网络销售计划,作为网络部销售人员储备)。融资模式的大型体验店,为公司建立实体,成为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及活动模式实验基地,同时增加新的销售增长点。

10.公司食堂管理建议书 篇十

食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得好,能满足员工的饮食需求,促进其工作顺利地进行。近段时间,通过对公司食堂工作的耳闻目睹,发现在食堂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就餐秩序的管理

现在的就餐申报形式是食堂人员每天在门卫室门前挂张就餐登记表自行签名,食堂人员每天凭就餐登记表上的人数去采购食材。可是在就餐时间,有些没报餐的员工也去食堂就餐,就造成了部分报了餐的员工没饭吃,为此,员工与食堂人员发生了几次争吵。

建议:食堂人员应严格就餐纪律,维持好就餐秩序,先行安排就餐表上的人员就餐,不要以人情为重,谁来都让吃,弄得最后员工来了不能按时吃饭,影响心情,影响工作。

二、食堂菜品较单调。

食堂现在每天供应一荤、一素、汤水,味道一般,所以,员工觉得得菜品比较单调,只是吃饱了事。

建议:

制定每周菜谱上墙,及时掌握市场菜品、米、面、粮、油等的价格,合理搭配,在预算内尽量做到物美价廉、花样丰富、营养健康;并可以不定时发出问卷询问员工对饭菜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菜品的

1改善意见,关键点是招聘厨艺过得去的厨师,把菜吵得合口味些,让员工吃了体力充沛,干劲十足。

三、员工餐费结算方式复杂、费时费力

现在的员工餐费结算方式是由一名办公室人员把一个月的就餐单子上的名字一个个全部核对好,再计算员工个人负担的部分、公家负担的部分,最后将各自负担的部分划到各自的账上,花的时间较多。

建议:采用刷卡形式结算餐费较好。先让就餐员工买卡充值,吃饭时刷卡付费就行,公司每月凭食堂的刷卡金额计算公司应该承担的部分就可以了,省时省力。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我公司的食堂越办越红火,员工满意度越来越高。

11.公司方案建议书 篇十一

摘 要 為清晰准确地认识证券公司经营现状,并依此寻求提高公司经营水平,改善行业发展状况的方法和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提升证券公司经营水平如下对策建议:(1)增强资本实力,拓宽融资渠道;(2)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3)明确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4)丰富风险管理方式,提高风险防控能力;(5)强化行业自律作用,提高市场化运作。

关键词 证券公司 经营水平 提升 对策建议

一、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水平发展存在的问题

将我国的证券公司与国际知名证券公司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我国证券公司经营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规模偏小,资产和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与国际知名证券公司相比相距甚远。

二是我国证券公司目前主要依靠二级市场的经纪业务以及承销业务获得盈利,特别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国际知名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涵盖了股票、债券的承销,财务顾问,自营,证券经纪,公司重组、并购,财富管理,直接股权投资以及市场研究等多种业务。相比之下,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不合理,盈利增长模式单一,差异化竞争不突出。

三是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少,尤其缺乏长期融资,资本积累和筹集较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业务的发展。

四是我国证券公司由于法规、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业务主要局限在国内市场。而仅仅依靠国内的资本市场,不仅利润增长空间有限,也不利于提高抗风险的能力。而国际知名证券公司在重要经济区均设有分支机构,并在当地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开展各项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业务增长点并分散经营风险。

二、提升证券公司经营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资本实力,拓宽融资渠道

1、上市融资。通过发行股票并在交易所挂牌交易进行直接融资。2、债券融资。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他与上市融资同样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但比上市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势。3、增资扩股。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发行股票、引进新股东或者老股东增资,以增加公司的资本金。4、政府注资。是地方性中小券商增加资本实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地方性券商应与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服务于当地实体经济发展,以此获得政府资金支持。5、并购重组。通过与其他证券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新的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合并重组后通过规模效应以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水平。并购重组可以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和弱弱联合,关键在于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证券公司应加快业务的转型与升级,由传统的通道型业务转变为服务型业务模式。对于传统业务,证券公司应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产品创新为导向,以服务收费为利润”的新兴业务模式。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和系统管理平台对市场和客户进行细分,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根据客户的投资习惯和风险偏好进行特色化增值服务,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密切关系,推动行业进入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竞争时代。

积极开展高附加值业务,努力发掘证券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证券公司应发展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品、风险投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兼并收购等业务,形成业务多元化、风险分散化,进而提高收入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三)明确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

经营水平较高的证券公司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精细化,从而实现竞争差异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细分化、差异化和一体化创新服务,是实现差别化经营、形成经营特色和优势业务的关键。各券商间虽有竞争,但由于各具特色,对彼此的冲击较小。对于业务种类齐全的综合性证券公司,应进一步强化传统业务的优势地位并拓展各项创新业务,把相关业务做细做精,与行业其他证券公司融合和互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经营水平较低的证券公司多是资本规模较小、营业网点及股东背景具有区域性的公司,应充分发挥其区域性优势,着力从事以当地客户为主的经纪业务,再通过公司各项业务的协作机制,挖掘客户新需求。或者在金融资源丰富的城市设立专项分公司或子公司专注于某项业务,实现特色化经营,构筑自己的业务品牌。

(四)丰富风险管理方式,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证券公司应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以增强自我约束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证券公司应树立合法合规经营和防控风险的意识,完善征信体系,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发挥合规管理的前置作用,倡导全员合规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决策程序和风险监控流程:事前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评估和预测,执行严谨的议事规则和业务运作系统,实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措施,建立起严密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事中应及时传递和处理实时监控的预警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构建起完备的事中风险控制机制;事后应通过财务核算、内部稽核等措施建立有效的事后风险控制机制;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灾难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五)强化行业自律作用,提高市场化运作

12.公司方案建议书 篇十二

一、北方公司财务费用现状分析

(一) 财务费用的纵向比较分析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北方公司”) 自成立以来, 其主营业务收入由2004年的76.87亿元增长至2012年底的220.16亿元, 增长了2.86倍;而财务费用从2004年的47794.34万元上升为2012年底的303528.9万元, 上涨了6倍之多 (见图1) ;可见, 财务费用成本的上升速度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的两倍之多。截至2012年底, 北方公司的营业利润为5.93亿元, 而其财务费用却高达30.35亿元, 是营业利润的五倍。值得一提的是, 财务费用率则由2004年的6.22%猛增至2012年的13.75%, 增长幅度高达121.06% (见图2) 。

(二) 财务费用的横向比较分析

根据Wind系统2012年年度公告数据统计显示, 电力行业整体负债率为71.51% (见图3) , 其中, 在A股上市行业中, 若不考虑比较特殊的金融行业, 其负债率排名第三, 仅次于建筑建材和房地产行业。此外, 电力行业的财务费用率为8.6% (见图4) , 在所有行业中居于首位, 是交通运输业 (排名第二) 的1.6倍;可以说, 电力行业已经成为财务费用成本负担最重的行业。因此, 如何最大限度地合理降低财务费用成本, 也已成为发电企业提高盈利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显见, 北方公司的财务费用率已经远远高于了发电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其所属的20家发电厂之中, 除了四家的财务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值之外, 其他发电厂的财务费用率均高于行业平均值, 最高的龙源高达25.23%, 是平均值的2.9倍 (见表1) 。当然, 在此并非强调财务费用率越低越好, 判别其是否合理应该同时结合利润的增长率是否高于资金成本率以及相关偿债指标是否优良这两大标准。

从主要财务指标来看, 2012年底北方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8.98%, 比行业平均值高6.68个百分点, 表明北方公司的财务风险较大 (见表1) 。其总资产报酬率为2.43%,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3.2%, 表明北方公司的投入产出能力较差, 总体获利能力较低。其已获利息倍数为1.25, 虽然从表面来看北方公司具有一定的长期偿债能力, 但该值仍旧低于行业平均值。速动比率为19.62%, 反映出北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差, 在同行业中处于较差水平 (见表2) 。综上可见, 北方公司债务风险较大, 财务费用成本较高已经成为影响北方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北方公司财务费用快速增长成因分析

关于财务费用成本快速增长的原因, 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火电行业亏损与其上游煤炭价格上涨但电价不能同步上涨有关, 将多数电力企业财务费用成本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燃料价格上涨。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其财务费用成本激增是人民币借款利率上调所致。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因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层对公司困境预估不足, 且不愿通过削减自身收入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外, 个别学者的观点为:许多电力企业还未建立起严格的现代经营管理制度, 对企业收支状况的把控能力有限, 致使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当然, 上述观点是从不同角度所总结的代表共性的原因。就北方公司而言, 其财务费用成本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 公司发展速度与自身资金实力失衡, 引致负债额骤增

北方公司从成立之初至今, 其资产总额由2004年底的321.53亿元增加至2012年底的773.12亿元, 增长了140.45%;而其装机容量却由成立之初的不到600万千瓦增加至到2012年底的1600多万千瓦, 增长了166.67%。按照火电资本金的配比原则, 规模扩张所需的总投资之中, 80%是来源于外部借款, 公司带息负债逐年增长, 从2004年的182.48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529.96亿元, 高额的负债势必会对应增加北方公司的财务费用成本。

(二) 较其他行业而言, 发电企业对利率变动相对较为敏感

发电企业是财务费用负担最重的行业之一。北方公司成立后, 受国家货币政策影响, 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由2005年的5.58%上升至2007年的7.47% (最高值) , 与其成立之初的贷款利率相比, 目前利率仍旧偏高;三年期银行贷款利率由2005年的5.76%上升至2007年的7.56% (最高值) ;当前的利率为6.15%, 仍高于其成立之初的5.85% (见表3) 。虽然在此期间, 银行各项贷款利率有所波动, 但从总体来看, 利率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 这势必会导致企业财务费用成本负担过重。

三、北方公司财务费用降低措施

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 北方公司应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有效降低财务费用成本, 从而化解经营风险, 实现经济效益,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 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一) 创新融资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 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推出的融资理财新产品层出不穷。加之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鼓励投融资创新政策的指引, 北方公司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 除银行贷款之外, 还尝试采用了短期融资券、企业债、融资租赁等方式, 但是在其融资结构中, 银行贷款所占比例仍为八成左右。因此, 北方公司应该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变化,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 及时了解最新的资本市场信息, 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上尽快确定适合自身实际的低成本融资方式, 为此, 可以采用适当增加股权和债券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 实现财务费用的最小化。可以利用的典型融资工具例如:

(1) 中期票据。中期票据除短期融资券允许的用途 (补充营运资金、偿还银行借款) 之外, 还可用于项目融资以及股权收购活动。中期票据期限通常在3~5年之间, 采用灵活的注册发行制度, 且无担保, 减少了发行的中间环节。利率根据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高低而确定, 一般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1~2个百分点。

(2) 股权融资。主要包括发行股票、配股、债转股等, 北方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内蒙华电已经建立起来的融资平台, 在公司内部通过资产运作, 加大再融资的力度。2012年北方公司通过内蒙华电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之后, 利用获得的现金偿还了部分高息贷款, 减少了存量贷款并且有效的控制了增量贷款;这对北方公司调整负债结构, 降低财务费用等方面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3) 公司债。较其他融资方式而言, 公司债具有发行利率低, 发行速度快, 筹集到的资金用途受限制较少等优势。2012年北方公司开展内蒙华电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后, 其净资产数额大大提高, 已经具备了发债的条件。因此, 北方公司可以尝试加大债券筹资力度, 利用北方公司良好的信誉和市场表现继续扩大发债规模, 以此来调节负债结构, 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

(4) 资产证券化。这是一种是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融资项目, 其优点主要是表现为以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方式来融资, 因而成本较低。它不同于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的企业融资, 而是一种以资产信用为基础的融资行为。由于资产的信用服从于契约约定和自然约定基础上的统计规律, 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故而应收账款证券化可以整体降低融资成本, 实现管理和分散信用风险的目标;不仅如此, 还可以改善资产负债表, 其原理为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负债表左侧的活动, 而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都是资产负债表右侧的活动。无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 都将增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因此, 应收账款的证券化融资, 既不会增加负债, 也不会增加权益, 反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适当扩大证券化融资, 减少债务融资的规模来降低负债水平。由此, 北方公司可以适当选择部分所属单位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尝试。

除上述融资方式外, 还有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国内信用证融资、委托债权融资、信托理财、私募债、超短融资券等有效融资方式, 北方公司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方式的多元化组合来合理降低资金综合成本率, 最终实现降低财务费用。

(二) 加强资金调度, 调整贷款期限结构, 降低融资成本

北方公司的资金管理应始终遵循着“年预算、月平衡、周调度、日安排”原则, 以期合理控制资金存量, 尽可能地减少资金沉淀。在资金调度过程中企业应尽量做到现金流入与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以尽可能将库存现金量降到最低, 特别是应注意持续性地调整负债结构, 高效节约财务费用。为此, 可以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 合理安排倒贷。北方公司应准确掌握应收账款回收时间, 以统筹安排现金流, 有效控制资金支出进度, 从而减少资金沉淀。在资金调度过程中, 如若能够掌握好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差, 降低现金库存, 提前归还未到期贷款, 降低贷款规模, 就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减少利息支出, 最终节约财务费用成本。

(2) 充分利用低息资金置换高息贷款。北方公司应根据自身资金需求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采取合理的贷款期限和灵活的贷款结构;这样既能满足资金需求, 又可降低使利息支出。具体来讲, 就是公司在选择贷款结构时, 在保证资金链不断裂的前提下, 通过借入短期借款归还长期借款来适度提高短期借款的比例, 调整债务资本结构, 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此外, 还可以用基准利率下浮的信用贷款置换出利率高的贷款来减少利息支出, 以此来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成本。

(3) 调整内部借款利率分配。在遵循不高于金融机构借款利率水平的原则的前提下, 北方公司可以调整各单位内部借款的利率分配结构, 具体来讲, 就是一方面将贷入金融机构利率水平最高的贷款调整给基建单位, 另一方面, 将利率水平较低的调整给生产单位, 通过利息资本化分摊的途径来减少财务费用成本。

(三) 发挥公司集中融资优势, 争取优惠利率

综合利用发电企业资信情况较好的优点和集团优势及当前适度宽松的资金市场, 积极与银行沟通和协调, 争取获得银行最优惠的贷款利率, 其中新增贷款实行优惠利率, 原存量贷款也可以与个银行协调、谈判, 变更合同, 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范围内降低利率, 这就可以直接降低贷款成本, 大幅度降低财务费用。对于负债较高的企业来说, 只有通过有效降息,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财务费用的压力。

(四) 调整新建项目规模与速度, 统筹项目建设效益

由于发电企业扩张所需要的投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对外融资, 因此在项目发展规划上, 要提高发展质量, 尤其是新建项目, 必须突出效益原则, 固定资产投资必须做好经济性论证。否则, 将会导致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 财务费用负担越来越重。因此, 公司需统筹好新建项目的规模速度和效益质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 加强政策研究, 争取财政资金补贴

对于符合国家或地方财政贴息的建设项目, 北方公司要积极争取享受优惠政策, 节约财务费用。尤其是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补贴, 对于北方公司所属的风电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 新能源项目基建期贷款财政补贴率为3%, 这就对于减少利息资本化和财务费用, 增加项目盈利能力水平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媛媛:《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财务费用——浅谈资金集中管理下如何降低财务费用》, 《财经界》 (学术版) 2011年第5期。

[2]芦金英:《电力企业经营困境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国电力报》2009年3月30日。

[3]夏芳:《2281家上市公司财务费用累计超千亿518家公司财务费用超过净利润》, 《证券日报》2012年8月31日。

[4]王瑾;《加强长期借款管理减少企业财务费用》, 《华北电力》2000年第3期。

[5]严红:《降低财务费用的措施》, 《冶金财会》2010年第10期。

[6]张弘:《关于降低财务费用的几点思考》, 《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24期。

上一篇:城管局环境演讲稿下一篇:大学生党员公开承诺书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