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

2024-12-08

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共14篇)(共14篇)

1.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 篇一

有关对函数的再认识的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分析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认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优缺点,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3. 通过函数的学习,体会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规律的变化的.

学习重点:会求简单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及函数值。

学习难点:会根据实际问题求出函数关系式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上节课我们举了许多关于函数的例子,你还记得吗?

(2)通过上节课的函数例子可以发现,这些函数都是用数学式子表示的.你知道函数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吗?

(3)一枝蜡烛长 2Ocm,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 5cm, 求蜡烛点燃后剩余长度 y (cm ) 与燃烧时间 x (h) 之间的关系式 , 并指出 x 的取值范围 .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

(1) 第十四届全国图书展销会于 年 5 月 12 日 -5 月 23 日在桂林市国际 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书市总收入约 1800 万元 ( 包括批发和零售 ), 其中零售收 入约 500 万元展销会期间的`零售收入统计如下 :

日期/日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零售收入/万元 40 42 48 50 46 42 40 38 35 37 42 44

展销会期间 , 哪一日的零售收入最高 ? ②零售收入是日期的函零售收入是日期的函数吗 ? 为什么 ? 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

(2) 如图 24(图见40页) 是某气象站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描出的某一天气温变化情况的曲线 .它直观地反映了变量 T( ℃ ) 与 t(h) 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 , 回答下列问题 :

①在这一天中 , 何时气温最高 ? 何时气温最低 ?

②气温 T( ℃ ) 是时刻 t(h) 的函数吗 ? 为什么 ? 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⑶表示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 。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师生探究 合作交流

例 3 求下列函数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⑴ ⑵ ⑶ ⑷

例 4 用总长为 60 m 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 , 求矩形的面积 S (m2) 与它的

一边长x(m) 之间的关系式 , 并求出 z 的取值范围 .

(三)应用探究

1、求下列函数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计算机的计算程序,输入的数x和输出的数y的数据如下:

输入的数Z 2 3 4 5

输出的数y 1 2 3 4 5

2 3 4 5 6

在这个问题中 ,y 是 Z 的函数吗 ? 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用哪种方法表示的 ? 你能 用一个函数表达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

3、在边长分别为6cm,8cm的矩形纸片的 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求剩余纸片的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市,并指出x 的取值范围。

三、学习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四、自我测试

1、求下列函数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⑴ ⑵ ⑶ ⑷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腰长为xcm,底边长为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当x=8时y= cm

3、某自行车存放处在星期日的存放量为4000辆次,其中电动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50元,普通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20元,若普通车存车数为x辆,存车费总收入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2.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 篇二

初中语文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应扎扎实实地进行, 随意性的浮光掠影式的教学不是“启发式”, 而是不负责任。就识字教学而论, 深入把握编者意图, 充分利用识字工具, 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落实每个生字的音形义,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记忆, 进而转化为能力, 是摆脱识字教学薄弱的关键。

汉字多数为形声字, 利用其声符提示读音、形符点拨字义这一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变枯燥的符号识别为生动形象的、音形义、用途全部到位的、轻松愉快的识字活动, 既能满足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 又符合“思维心理学”的普遍规律。

利用形声字尤其方便辨字、记字, 是由于形声字的形符有象形、表义或直指事物属类的特点, 学生熟悉这一特点, 有利于准确辨析字形差异, 推断字的用途, 例如“荣、荥、萤、莹、萦”。由于形符的象形特点, 因而形象性极强, 容易激活联想与想象。学生如果对某字的字形感到含糊或已遗忘, 就可以借助因声求义的反推理, 联想该字的声符、形符及组合, 在联想过程中, 很容易激活记忆的恢复与再现。学生查阅字典时, 因为形符表义形成的心理智能, 能迅速从许多义项中区别出本义、引伸义、比喻义, 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义项。

识字要读准音, 声符已提供了大概读音, 配上形符的表义, 正音也不难, 当然也有因为粗心而“秀才只识半个字”的, 但一般说来, 读错的量远远小于写错的量。至于少量属于会意字而经常写错写别的, 如“步、既、即”等, 不妨交代一下其原理, “步”是两个正反“止”的组合, “少”是反“止”的变形, 于是“徒、徙”的区别就清楚了。明白了“既”的“已经”义和“即”的“就”义的成因, “既然”“即使”就不会写成“即然”“既使”了。

利用形声字原理识字记字, 形象、生动、效率高、记忆牢固、费时少,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把握要领, 形成习惯, 就会主动探究, 毋需教师字字都讲, 也不影响阅读教学。认为这种做法太深奥, 学生接受不了的想法, 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识字工具不用于识字, 只作肤浅的识别声符形符的游戏, 这实在是“小学而大遗”。组字的笔画很少而衍生出的字很多, 就必有部分字相互的形体大同小异, 书写时一笔不慎, 则大相径庭。教材里的“形似字”是引玉之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整理、比较、归纳形似字。初中学生应掌握的3500个字里, 形似字大致有如下类型:1.相同笔画书写而异。包括长短异如“未末”“己已巳”;横提异如“睢雎”;撇竖异如“凡讯;连断异如“彩释”;形变异如“汨汩”。2.结构相同位移而殊。如“吧邑”“杳杲”“旯旭旮”。3.局部稍增笔画。如“冷泠”“肓盲”“毫毫”。有些形似字在比较时仍要用形声字原理解释, 如“菅管”“蓝篮”等。

写别字是受同音字干扰的缘故, 但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用途认识不足。尽管几个字读音相同, 但字形、字义、用途有别, 教者要善于搜集整理学生经常写别的字, 然后帮助学生辨析。例如“度渡”“至致”“象像”等, 要利用形声字原理结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用法辨清各自用途;“必须、必需”“竟竞”等, 利用语法知识, 诸如词类及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来辨别;“名明”“泡炮”等则要讲清文字使用的古今变化, 进而纠正“按步 (部) 就班”“人才倍 (辈) 出”等同类别字。经教师的指导辨析, 举一反三, 作业里就不会再出现“艰坚”“残惨”“座坐”“秩次”混乱的现象。

识字难, 记字也不易。加强记忆的措施是复习巩固, 强调运用是复习巩固的核心, 因为运用是主动积极的吸收与消化。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把握了字义, 对词义的理解虽不能十分准确, 但也不会出入太大, 再用到语言里, 这个生字被融成语言集成块贮存起来。不过这也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语境、事态、场面, 否则他们会窘于没有能用上这个生字生词说话的机会而放弃。课本里汇集的优美词语数不胜数, 学生作业、作文里能用上的寥若晨星, 随学随弃, 边学边忘, 时间一长就又还给了书本。

所以, 在义务教育阶段, 仍然要加强识字教学, 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摘要:识字教学不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识字的多少以及对所识的字的理解程度, 决定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所以在初中阶段, 仍然要加强识字教学, 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3.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 篇三

一.调动主体参与兴趣,给课堂确定预期的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自主参与意识,对学科失去兴趣,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成果,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将是一句空话。但主体的参与兴趣不能单靠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或者不断变换花样去吸引学生。教学活动是双向的,而学生的一方,不仅要有参与的兴趣,更要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志品质。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才是获取知识的主体,而不是有花样就有兴趣,没兴趣就不参与,这样,很容易滋长学生的依赖心理甚至推卸责任的心理。因此,老师完全可以事先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责任。比如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任务是登上六级台阶,大家为这个目标要努力攀登,迎难而上,争取到达胜利的顶峰。学生有了责任的课堂和为目标而拼搏的课堂,其实也给了他们体尝艰辛,体验成功的场所。没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认识和“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意志品质,生命就缺少了韧性。

二.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运作

一个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必须是充满问题的课堂,老师在一节课中能否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能否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运作的关键。问题就像一道道关闭的大门,需要不同的钥匙才能打开,学生在寻找钥匙、打开大门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他们思维发展、智能提高的过程。同时,在一个“寻找钥匙”,主动探究的课堂上,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方向。

三.尊重主体感受,给课堂注入人文的关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上的“每一位”都有不同的特征,都有被人欣赏的渴望。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强调:“每个个体都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表现不同的智能特点和智能组合。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差异,坚持要所有的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相同的内容,就破坏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部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不能要求他们在同一个方面达到同样的水平。就像我们要求学生跑步爬上一座山,要在同样的时间到达同样的地点一样,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上有些学生的“反常”行为,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他们要么走不动了,不愿意走了,要么迷失了方向,要走丢了。老师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引导,或者给他们确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在一个奋斗着、快乐着的课堂上,生命就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喜悦。

四.重视主导者的“解惑”作用,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新课程要求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老师在“放手”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旁观者,而弱化甚至摒弃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传统教学中死讲硬灌的做法与我们的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我们固然要舍之,但并不意味着不讲。教师既然需要“解惑”,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堪当此任。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也要有一桶水,否则,“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地方多了,甚至连这一杯水都不给学生了,师也就不必成为师了。只有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没有老师适时的引导和及时的评价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停留在已知的状态。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之所以“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援疑质理”,就是因为先达能使他的“疑”得以解开,能将“理”讲透彻。在一个不能将思维引向纵深的课堂上,生命的感悟就缺少了层次和深度。

五.课内与课外结合,实现课堂与生活的链接

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同样,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我们提倡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及时地运用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让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但如何链接,不能只凭借想象,也不能只看生活的表象。比如说,今天学了《我的母亲》,于是生活的链接就是让学生都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学生体验一次生活不难,难的是走向生活后持续生活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更要培养这种能力,让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走出社会都有用武之地。有了生活内容的课堂,生命的绿洲就有了宽度和广度。

在解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课堂这个主阵地变得水草丰茂,成为生命生长的绿洲,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4.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 篇四

《我对行业的再认识,我对自身的再感悟》 亲爱的家人,您好

这是我给您们的一封信,感谢您对晓燕的信任,更感谢我们能一起前行,感恩感谢我至亲至爱的家人,也是晓燕从事着个行业的一个感悟,也是我家人康美传奇的所悟到的,我送给您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记我自身加入康美的心得

自从我加入康美以来,也有很有一段时间了,我把这段时间心里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直销的这个行业有了从新认识,专业知识就不和大家多说了,因为都了解,我想重申一下直销的真正的内涵,这是一个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做一个惠及子孙的事业,丰富自己的人生历程,这才是直销者真正的追求,没有哪个行业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直销只不过给平凡的人一个不平凡的平台,成就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从一个兵到统帅是需要不断的修正自己才能修成正果,直销业在中国跌跌撞撞的发展这么多年,是多少前辈用他们的执着的信念,披前斩莿,为我们探索一条成功的路,那么这么才能成功?不是您加入这个行业您就能成功,关键在学习,怎么学!怎么学会?怎么学通,怎么学会用,要相信您的领路人,学习前辈的经验,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否静下心来学习是个人问题与行业领路人无关,您若前行,我必陪同,您若放松,一切归零,宁愿牺牲我十分钟,也助您前进一秒钟的,关键看您能否改变自己,挑战自己,完善自己,自己能不能克服传统所没有经历过的困难和挫折,知识成就梦想,团队和平台助您成功,没有努力的学习,什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要急着想成功,先让知识为翅膀丰满,想要飞得的更远,请为自己加满油!

为啥你的直销做不起来?这几条原因不妨看看。

进入直销的两难:进来以前,不相信直销有这么好;进来后,不相信直销就这么简单。直销没有奇迹,只有规迹。做直销是同样的话跟不同的人讲,同样的事做给不同的人看。

那么直销做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心太急

总想一夜暴富。

4、没有很快成功,立即就抱怨。

二、小生意,小付出

1、不投入时间和精力。

2、急于要回报。

3、不做计划,不匀速发展,不始终如一。

三、盲目自大

1、没有归零心态,盲目自大。

2、不相信领导人,自认为能力比谁都强。

四、脱离环境,远离系统

1、开会就会,不开会就不会。

2、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按成功模式去做。

3、不推崇上级、工具、公司,不咨询。

4、自创风格,我行我素。

五、行动力差。

1、等学好了再行动。

2、等忙完了再做。

3、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

六、怀疑

1、给别人成功找原因,给自己不行找理由。

2、现在做是不是太晚了。

3、产品贵,人们买不起。

4、怀疑自己没有口才。

5、人脉不行,没有名单。

七、耍小心眼

1、产品,自己没有用过,先让别人用。

2、拉人、存货、冲业绩。

3、自私综合症。

4、不注重团队工作,单打独斗。

八、认为自己是为别人打工

1、我决不能让上级挣我的钱。

2、总认为上级为他工作是应该的,不懂得感恩。

3、随便占用上级的时间。

九、低姿态,反推崇。

1、把直销当成了求人的生意,没有理解其实直销是帮人的事业。

2、爱争论。

3、形象差,不专业。

十、惧怕行动

1、做做停停,重新开始,像爆爆米花。

2、享受的时间多,干活的时间少。

3、提前过享受自由的生活,不愿付出艰苦的行动。我为我们今天能选择一份民簇企业,弘扬咱们祖国的中医文化,而倍感骄傲,传播健康观念,刻不容缓,静思一下,反醒一下,沉淀一下,总结一下,为了我们明天更好的前行,虔诚一下我们的事业,虚心一下感谢我们的老师,我们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么就一定会在康美的天空翱翔!

最后祝愿家人

寻一方净土:看花开花落

赏一弯明月:看云淡风轻

交一生知己:享世间真情

择一份事业:度无悔人生

5.对教育评价的再认识 篇五

近年来,随着两期课改的深入,人们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评价”这一教育手段、这一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效果的工具,得到了愈来愈多幼教人士的重视。而作为其中一个模式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则以其先进的理论背景,独特的激励功能,对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作用,获得了人们的.“亲睐”。在静安幼教以教研组为形式进行的主题活动研讨中更让我看到了发展性教育评价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

从各级各类的教育评价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评价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正在加强,人们在对教育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更为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评价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解除疑惑,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然而我认为在运用评价这一教育手段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了评价作用的正常发挥。例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对评价对象的评价有时会因为“抓住”一个偶然的因素,而肆意评价,从而导致评价的客观性受到影响,又如在评价中教师所产生的“晕轮现象”,使教师们对平时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的评价常常更多地从其行为中寻找有意义的因素进行评价,而对能力弱的教师,则会更多地从无意义的因素去寻找其行为的目的,使评价的结果有失公正。

评价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而其积极意义发挥的多少最根本还是要看我们的具体操作,从这个意义来说,我认为最根本的任务还是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对德育主客体的再认识 篇六

对德育主客体的再认识

袁小梅

(重庆市长寿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401220)

摘要:德育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德育活动中,主体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水平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人,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是进入德育认识和实践的领域,为教育者和受教者共同关注并进行改造的特定对象,即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德育主客体之间遵循着四个方面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关键词:德育;主体;客体;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009-03

对德育主体和客体的认识,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主体性德育理念的倡导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立。然而,对德育主体和客体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有必要进一步厘清。

一、关于德育主体和客体在认识上的分歧

通过对近五年的文献资料研究及长期的德育实践发现,目前对德育中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存在以下一些观点。

1.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尽管在理论界,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德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观点。在德育实践者看来,德育就是教师去改造思想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的过程。因此,一些教师在德育中把有“品德缺陷”的学生当做德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障碍或问题,这是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教学观的体现。该观点强调教师教学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主体性往往被教师的强势主体地位所漠视。因而,他们往往成为教师进行道德知识灌输的容器,成为教师单方面改变的客体对象。

2.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教学语言、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是客体

在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论争之后,有一些学者认为,“德育过程,是师生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以教学语言、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为中介,在交往过程中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在进行着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而教学语言、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为德育的客体,主体以客体为中介进行主体间交往。这是“师生双主体”教学观的体现,强调师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师生双主体之间以教学语言、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为中介进行互动交往。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教师在德育活动中特别关注教学语言的丰富、教学手段的多样以及教学内容的完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为德育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的存在,也忽略了家长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3.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

有研究者提出,德育主客体“具有二重性”。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施教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客体;学生则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受教过程中的客体。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客体地位,是教师的主客体二重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客体地位是学生的主客体二重性。,这种观点试图从“一对哲学范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的”角度认识德育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这种主客体转化观反映了人类认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一般关系,但对德育认识和实践中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特殊性没有进行具体的质的规定。

以上三种观点,反映了目前对德育主客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认识上存在的主要分歧。这些分歧给德育实践带来许多困惑。如德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或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家长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有没有责任,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校、社会(社区)的组织文化以及学校、社会团体在德育活动中有没有主体地位,等等。由于这些困惑的存在,导致了德育在实践匕疏离了德育的本质,使德育效果不明显。

二、对德育主体和客体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运用实践工具去改造客体的过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德育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活动系统,它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水平的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互动交往的实践过程”。德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有特殊的内涵和外延。

1.德育主体概念的界定

在哲学上,主体“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人”,“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以满足需要的现实的人”。因此,笔者认为,德育的主体是在德育活动中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水平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人,它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德育活动是与其他教育活动相区别的实践活动,因而德育的主体除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属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表现是:1)确定性。为了实现德育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任务与分工的统一,必须对德育主体有明确的规定。德育主体应当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形成受教一定水平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明确的和具体的人,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校、社会(社区)的文化以及网络信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有一定的影n向,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意识判断和行为选择完成的。因此,学校、社会(社区)的组织文化以及网络信息不能成为德育的主体。学校和社会团体的德育功能是在教师、家长的明确引导下实现的。因此学校和社会团体也不能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2)多重性。“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完全是在家庭中打下的,教师和学校不能否认他们有责任在此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发展”。为形成受教育者的一些思想品德,家长、教师都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同时,学生(即受教育者)也是作为自身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存在的,他们也会不断地对自身思想品德进行建构和完善。因此德育主体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家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品德学科和非品德学科教师)以及学生自己等。多重主体从不同的生活领域直接引导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体验中形成和发展。其中,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知性的体验,从而积累认知;班主任和家长在学生的角色交往中提供感性的体验,从而积淀信念;学生自身在理性和感性体验中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行为选择,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3)主体性。“一切品行从根本上和实质上说都源自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冲动”。人作为现实的独立个体,能够自主地、自为地、有选择地和有创造性地参与实践活动中,这就是人的主体性。它反映了主体在与客体的交往中,关于主体本身的存在、特性和本性。在德育活动中,主体的主体性表现在,教育者自主选择德育方法,创生德育手段,丰富德育内容,营造德育氛围,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引导作用,等等;受教育者自主参与,“自觉选择和设计”,“自己寻求发展”主体间性。这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的一种性质。它“源自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是“表征自我与他我关系的现象学概念”在德育活动中的多重主体之间,包括师生之间、学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需要互动与沟通,才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形成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合力。主体间性不是对德育主体的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反映德育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5)超越性。实践和认识是构成完整的人类活动的两个阶段。德育活动既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能动性要求,德育主体不能满足于自己对德育活动已有的认知,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个体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认识和改造能力,从而实现对教育者的引导能力和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的超越。

以上五个方面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德育主体的基本属性。其中确定性是主体进入德育活动的角色任务规定的;多重性是主体在德育活动中承担的教育责任规定的;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属性;主体间性是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要求规定的;超越性是主体在与自我个体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

2.德育客体的概念界定

“客体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同主体发生联系的事物和现象”,是主体在实践中改造的对象,是主体的对象性存在。德育主体的实践对象是多方面的,包括受教育者的品性、智慧、身体和心理等方面。但只有进入德育认识和实践的领域,为教育者和受教者共同关注并进行改造的特定对象,才能成为德育的客体。在此,笔者认为,德育的客体即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这里,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是教育者改造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工具,德育内容是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活动载体。

思想品德是指“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它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品格。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也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阶段性。“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种发展是通过阶段发生的”6i。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阶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顺序性。尽管“知、情、意、行”各要素可以相对独立地存在,但不能取代“知、情、意、行”的发展顺序。因为,缺乏认知的情感是虚伪的,是不真实的;同样,缺乏意志的行为也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二是年龄特征。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呈现出道德品格一思想品格一政治品格的阶段性发展状态。目前学校德育就是根据这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年龄特征,从小学至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逐步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政治理论等课程的。2)主体需求性。“道德首先是一种需求,当人们渴望这需要的时候,就形成强烈的道德欲望”。需要是每一个生命主体固有的一种自利倾向,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必然具有主体的需求性,由此才具有意义和价值。主体对思想品德的需求性,一方面反映了受教育者内在的对高尚人格的个人需求,体现为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的价值追求和意志倾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者实现教育角色的教育需求,体现为社会对个体高尚人格的意识和规则的社会需要。有效的德育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求相统一的过程。其中,社会需要往往是决定性的,因为主体的个人需求是通过社会需要的满足来实现的。3)个体差异性。由于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直接关联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是同一的,因此,与不同主体相关联的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也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年龄的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构成要素的结构上是有差异的,每一要素在政治、思想、道德等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是不一致的,因此,不同主体也就呈现出要素结构的差异性和要素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如与他人交往、与社会交往中)表现为具有不同的“知、情、意、行”的结构。4)内容生成性。“德性的追求与实现,不仅是主体自主地对规范与规则的遵守,更是个人主动、自由向善的德行追求,是个人的内在能力与品质的获得,是卓越和美好的品质的生成过程”。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反映的是个体对一定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遵循,这些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既不是教育者主观强加的,也不是受教育者自身发明创造的,而是德育的主体从现实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生活逻辑”和不证自明的交往法则。如政治意识、法律规范、诚信守则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既不是“神授的天条”,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理念,而是受教育者在还原生活的德育情境中的认知和体验,并逐渐生成符合主体需求的“知、情、意、行”的结构及发展水平。受教育者的“品德缺陷”是思想品德的生长点,是有效开展德育的契机。5)结构整体性。人是完整的品性存在。从人的存在看,思想品德并不仅仅表现为相对独立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品格,它同时所表现的是整个人的品德修养。构成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要素和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品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单独的某一个要素或某一方面的品格并不足以代表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水平。当教育者在强调某一方面品格认知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认知发展不一定就伴随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养成,某一方面品格认知的发展和成熟不能解决思想品德的全部问题。因此,教育者应当提供多种感性的体验,让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构成要素在政治、思想、道德等各方面得到整体的和谐发展。6)表征情境性。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构成思想品德的每一要素和每一种品格都是同存在的实事密切相关的,总是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受教育者不同的言语(如语言、行为、表情等)进行表征的。相同水平的品格在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中表现的言语形态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倾向及言语产生的背景进行探究,才能正确把握受教育思想品德的现状。

以上六个方面是德育过程中思想品德内在的特殊属性。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品德在阶段性、差异性、需求性、生成性、整体性和情境性等各方面的还会呈现出时代的特色,体现出时代的精神面貌。

3.德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主体、客体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四个方面”。德育主客体之间也体现着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1)实践关系。实践是指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德育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德育主体能够以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为工具,以德育内容为活动的载体,针对受教育者的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在不同的情境中引导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中的各要素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时得来的”。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应该是寓德育内容于受教育者与他人的现实交往中,引导受教育者在“道德困境”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实现思想品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2)认识关系。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德育活动中,通过体察、对话等方式,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是能够被主体从表征的言语中进行认知的。认知的内容表现为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构成要素的阶段性、需求性和差异性以及政治、思想、道德品格的缺失性现状和发展倾向。同时,多主体从不同的认知情境中向受教育者“揭示高于他所属阶段的那个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并对其引导的方法和具体措施进行决策。

(3)价值关系。“价值指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关系”,“它是由实践决定并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德育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要求和需要,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具有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要求和需要的属性。德育主体对客体进行认识、引导和提升,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更加符合主体的需要,“使客体由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由低价值跃升为高价值,由负价值转变为正价值”因此,主体需求性是德育的价值目标。

(4)审美关系。人生不是一些散乱的行为的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至善的不懈追求中,美德最终能够把我们引向幸福。当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得到发展时,多重主体都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提升的过程中感受到高尚人格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魅力.产生惊叹、钦佩和愉悦的情感,由此生出对高尚人格的无限神往和追求。可以说,德育过程是审美的过程,是主体在关注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应该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活世界中体验生命,在多重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中丰富生命,在真实的生命表达中展现生命,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与生命共生共融的过程”

以上是德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四个方面的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有效德育的基础,认识关系足有效德育的前提,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是德育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7.对阅读教学整体感知的再认识 篇七

读了文章之后, 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印象, 这种印象往往是读者的感觉或直觉, 我们称之为“感知”。何谓“整体感知”?不少教师把“整体感知”理解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理解当然也没错, 但是操作起来形式单一, 往往是读了课文后, 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用用未尝不可, 但每篇课文都这样进行“整体感知”就显得单调雷同、索然无味了。

事实上, 整体感知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我们不妨把“整体感知”理解为“把课文读短”。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是一幢大厦, “把课文读短”就是大厦的框架;把一篇课文比作是一棵大树, “把课文读短”就是大树的主干。找到了课文的“框架”, 明确了课文的“主干”, 这篇课文大致“写了什么”就了然于胸了。

“把课文读短”, 重在一个“读”字。读者的感知能力有差异, 文章有长有短, 有难有易, 有的人读一遍就知道文章写了什么, 有的人可能要读好几遍才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易读的课文读一遍就可以进行整体感知, 难读的课文可以多读上几遍再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出现几个生字或新词, 有时候也并不会阻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因为多数汉字是形声字, 知道这个字的“形”, 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字的“义”, 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判断出词语的大概意思。在生字新词较多的情况下, 或者生字新词阻碍学生阅读的情况下, 理解这些字词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也是必要的, 这本来就是语文课的分内事。总之, 没有读就没有整体感知,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通课文, 理解有难度的字词, 才能做到“把课文读短”。

有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时, 就能够开阔思路, 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

一、围绕课题进行整体感知

案例一:叩问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父亲的菜园》, 看似一篇写菜园的课文, 其实是在写父亲。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对课题进行了两次叩问: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菜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吗?

生:这块菜园先前是“贫瘠”的, 后来变成了“四季翠绿”的。

(师引导生分别找出写菜园“贫瘠”和“四季翠绿”的句子, 找到“贫瘠”的原因, 读出对“四季翠绿”的菜园的欣喜。)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 既不是《贫瘠的菜园》《四季翠绿的菜园》, 也不是《我家的菜园》, 而是《父亲的菜园》。作者为何要特别强调这是“父亲”的菜园呢?

(师引导生通过阅读和思考, 归纳出三条理由:菜园是父亲一手经营起来的, 它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父亲爱这个家, 他要让全家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父亲爱这个菜园, 更爱这片土地, 只有艰辛的劳动才能改变这里贫瘠的面貌。)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整个教学围绕着课题展开, 第一次围绕课题中的“菜园”进行叩问, 第二次围绕课题中的“父亲”进行叩问。两次叩问, 帮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这是一篇写父亲的文章, 还明白了课文的主旨。

案例二:扩展课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 课题已经告诉读者, 课文写的是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但光知道他们之间有故事还不行, 还得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师:这篇课文很长, 有19 个自然段, 但课文只写了两天的事。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这两处时间。

生:第一处时间是“一个普通的冬日”, 第二处时间是“十多天后”。

师:我们可以根据这两处时间, 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出示:老人____海鸥, 海鸥_____老人) 这两个部分写了什么, 你能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吗?

生:老人喂食海鸥, 海鸥惜别老人。

老人把海鸥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把课题稍加扩展, 根据课文内容填入这两个词语, 就把握了课文的整体结构, 明白了课文在写什么。

二、围绕词语进行整体感知

案例三:提炼词语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动物小说, 课文很长, 一共有23 个自然段。课文以时间为序, 写了战象嘎羧的四个感人片段, 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概括的: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但要学生概括出这四个短语 (意思相近也可以) 有一定的难度。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引导学生把课文概括成四个带“重”的二字词语。先在黑板上横着板书四个“重”, 告诉学生这个字在这里都念“chóng”, 是“第二次, 再次”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依次默读四个感人的片段, 每读完一个片段就让学生在“重”后添上一个字, 提炼出一个开头是“重”的词语, 这一个词语能概括出这一片段在写什么。这个训练, 学生很感兴趣, 而且难度适中, 教师稍加点拨, 学生就概括出了“重生”“重逢”“重临”“重归”这四个词语。长长的课文, 读成了四个带“重”的词语 (只有“重逢”是课文中有的) , 理清了课文的“框架结构”, 课文“写了什么”就十分清楚了。

案例四:串联词语

《珍珠的母亲》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人物的对话比较多,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说说故事讲了什么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感知故事中的人物。

师: (出示:_____的小沙子) 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这是一粒怎样的小沙子吗?

生:东游西荡的小沙子。

生:粗糙的小沙子。 (理解“粗糙”的意思)

师:粗糙的小沙子如果整天东游西荡, 就不会有出息。

师: (出示:_____的珍珠) 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生:圆润闪亮的珍珠。 (理解“圆润”的意思)

生:明亮的珍珠。

生:闪闪发光的珍珠。

师:多美的珍珠啊! (出示:_____的蚌妈妈) 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生:创造光明的蚌妈妈。

师:你能把“创造光明的蚌妈妈”“粗糙的小沙子”“圆润闪亮的珍珠”连起来说说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什么吗?

生:创造光明的蚌妈妈把粗糙的小沙子培养成了圆润闪亮的珍珠。

师:你能用上课文中的新词“培养”来说故事内容, 真了不起!

我先让学生来感知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 怎样的小沙子, 怎样的珍珠, 怎样的蚌妈妈, 要用课文中的词语说。再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和人物来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这样一来, 难度就降低了, 既让学生理解了有关新词, 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

三、围绕句子进行整体感知

案例五:反复出现的句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文中前后出现三处带有“家家户户”的句段, 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可以抓住这些反复出现的句子进行整体感知。

师: (出示: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这些四字词语中, 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师:你们知道俞老师最喜欢哪一个词语? (生猜) 我最喜欢“家家户户”这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单独拎出来, 你会觉得它很平常, 但是, 把这个词语放到课文里面读一读, 你会猛然发现, 这个词语非同一般。请同学们把带有“家家户户”的句子找出来。

(师出示: (1)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2) 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3) 我走在街上, 抬头一看, 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三个句段, 直至能够背诵。)

师:现在, 你从这三个含有“家家户户”的句段中, 感受到了什么?

生: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生:养花已经成了德国人的习俗。

生:德国是一个花的国度。

生:德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生:德国人爱美。

生: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

“家家户户”这个词语学生都理解, 根本就不用解释, 但是这个词语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 那就不可小视了。把“家家户户”这个词放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我们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对这三个句段反复朗读和感悟, 学生对课文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案例六:统领全文的句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我的舞台》, 课文一开头就写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这句话统领全文。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走上艺术舞台的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都是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展开的。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围绕这句话, 作者从以下几个阶段叙述了自己与舞台的不解之缘。 (出示:出生前, 我的舞台在_____里;会走时, 我的舞台在_____上;六岁时, 我的舞台在_____上;几年后, 我的舞台在_____里。) 请同学们边默读边填写。

生:出生前, 我的舞台在娘胎里。

生:会走时, 我的舞台在小床上。

生:六岁时, 我的舞台在练功毯上。

生:几年后, 我的舞台在剧场里。

师:随着“我”的成长, “我”的舞台有什么变化?

生:“我”的舞台越来越大。

师:从舞台越来越大, 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在不断地成长, 表演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生:“我”与舞台有着不解之缘, “我”钟爱舞台, 钟爱评剧表演, 舞台确实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不少课文都有统领全文的句子, 如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 (段) , 这些句子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 有的开篇点题, 有的篇末总结, 有的是全文的概括, 有的是段落的小结。这些句子都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但是光找出这样的句子还不能“到此为止”, 还得看看课文围绕这个句子写了哪些方面, 如此, 课文的整体结构才能清晰可辨。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 一篇课文可以读成几句话甚至一句话, 可以读成几个词语甚至一个词语 (短语) 。我们还发现, 整体感知不仅仅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这其中还穿插或渗透着对课文线索、思路、结构的整理, 对课文情感的体会, 对课文主旨的发掘。当然,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 整体感知还是以课文“写了什么”为主, 其他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而有所选择。只要能帮助学生“把课文读短”,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都可以认定为“整体感知”。此外, 初读阶段的读通课文、识字学词、整体感知不必按部就班, 可以相互融合, 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过程中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8.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篇八

盘点课改,比较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些模式都注重预习(自学)、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质疑探究、训练(作业、检测、实验)。

无疑,“洋思”“杜郎口”经验都是好的,我们应该学,关键是怎样学,学什么。我们要明确,课改到底改的是模式,还是思想?作为一线教师,我对教学模式有如下认识:

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模式

要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基础和前提,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多学习、勤思考,以生为本,立足本班实际,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班级学情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二、注重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不能代替教学内容,它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我觉得,课堂是永远没有标准模式的,关键是模式背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课改其实不是改方法,而是改思想。模式只是一个框架,不应该规定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否则就是模式化,这有悖于教育创新的新理念。而创新一直是教育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永恒的主题。

三、好的教学不能止步于模式

“教师一开始需要模式,等熟练掌握模式达到一定境界后,就可以抛开模式。”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总校长张磊曾经这样说。是的,课堂模式有几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课堂必须是基于学和服务于学的课堂。一旦围绕着学来组织,即使没有具体的模式,也是好课。一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模式就是一个可以扔掉的梯子。好的教学不能止步于模式,重要的是让课堂发生质变!

进行课改需要胆识,更需要信念和坚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9.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再认识[模版] 篇九

摘要: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通过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学习,结合本学科论文经行分析,初步对论文写作有所见解,并认为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选题和正文写作,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两点加以重视。

关键词:毕业论文 写作规范 论文分析

毕业论文指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以前认知的反思,结合课堂所讲对专业论文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方法。并分析了在论文写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总结了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学前认识

最初接触到论文写作是在高中课外兴趣课题研究中,当时对于整篇论文的编写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后期的排版则完全是由老师负责。对此我对论文写作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构造及大体框架构成,对于具体的要求也只了解一二。对于毕业论文,它是我们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是我们完成大学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大量时间的准备,同时应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内容应该真实、严谨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论文分析

2.1 选题

一篇优秀的论文首先要有一个新颖、专业、科学的选题,能够让各种角色的读者,不论是导师、答辩老师、同学或是专家学者,都能眼前一亮,并带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去深入了解文章。选题这一步十分重要,首先要对自己的选题有兴趣,不能为了毕业而写论文,更不能为了学分而完成任务,只有自己有兴趣的选题,才能激发去深入研究的热情,才能有探索的动力。才不至于在漫长的写作过程中

出现反胃或疲劳情绪。其次,选题一定要与自己的专业有关,即使看似关联度不大,也要通过四年所学知识的应用将选题与所学专业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普通的塑料袋,看似与政府无关,但是却可以通过限塑令,将其与财政支出支持环保节能相联系。再次,选题最好符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者说,在选导师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每个导师的研究领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选择导师。选题之前最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能力,如果你仅有研究本校学生就业情况的能力,就不要以全市全省或者全国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要综合考虑到自身的切实能力,才能在写作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在写作时一味的“借鉴”、“参考”、“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2.2正文写作

正文写作是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开始动笔之前,首先要能够充分阅读所拥有的大量信息资料和他人的学术研究。在前期准备阶段,可以仔细研究相关学术论文,挑选出最有价值的论文反复阅读研究对比。

第二项准备工作就是要充分分析我们所拥有的一些数据资料,不管这些数据资料是怎么获得的,都还只是原始资料,需要加工和整理。例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话一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数据值,然后分析起变动性和相关性,如果数据要求不是很精确,建议可以将表格用excel制作成图表的方式,折线图、扇形图、柱形图等,在这时候就能体现其一目了然的功效。

第三项工作就是拟好框架,即要明确自己为什么写论文,论文是阐述怎么样的问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该如何去解决该问题,最后还可以加上我们对该问题解决后的效果预期和未来展望。这几个问题都得出答案之后,串联起来就是一篇论文的框架了。当然这个框架并不是固定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有更好的想法或者完成一稿后导师看后有更好的建议的,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

文章框架结构明确之后就可以开始写作了,写作的过程所需要做的就是必要综合了,我认为学术论文不需要文笔和语文功底,只要有能力把一个问题阐述清楚即可,但其内容必须要真实、严谨。总结及建议

选题对于论文极为重要,选得好有利于我们的学术探索。选定题目后,应认真思考,多请教老师,多和同学探讨,扩展思路。在整篇论文写作及修改过程中应做到精益求精,对论文负责,对自己负责。写作时,最好不要直接在电脑上写,用手写的既能及时涂改还能大致留下痕迹,可以重新添加回去,也可以在旁边记录新的想法,避免了好点子的流失。

10.对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再认识 篇十

对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再认识

人类要解决当代的全球性问题,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离不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就必须大力培养和践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作 者:卢卫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200416(2)分类号:B089.3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核心问题 以人为本

11.对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再认识 篇十一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拼音教学 再认识

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汉语拼音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汉语的字音问题,更方便学习汉字,还能从小学时期进行更好的培养,保证我国人才普通话的准确性。新时期发展下,针对小学语文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过高要求,对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要求过高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拼音学习代替汉字学习

学习汉语拼音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识字中学会认识和朗读,特别在语文写作与阅读中的应用比重大。在小学语文编写或教学活动中,一般以拼音教学代替汉字教学,阅读中,利用拼音进行识字基础教学。特别为了达到直呼音节的效果,学生在拼音学习中只重视反复训练,没有将汉字学习落到实处。甚至在一些语文课本中,为了达到直呼效果用拼音方式读出一段话。这种方式使学生浪费大量时间在学习拼音上,忽视汉字教学。所以既要学习直呼音节又要加大对汉字的认识,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

(二)拼音写作代替没学过的汉字

在传统语文课本教学上,学习汉语拼音不仅是主要的阅读工具,特别对于一些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全的学生来说,写作期间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开始鼓励学生运用拼音代替没有学过的汉字[1]。但这种现象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产生懒惰行为,减少对汉字的认识。一方面,这种方法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但语文学习中,特别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主要教学目的是学习汉字认识和书写,只有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认识更多汉字,掌握汉字规律,而不仅仅是利用拼音完成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用字方向上掌握更多方法和应用,加强对字的理解、运用及正音,使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在拼音教学中得到更大进步,促进普通话教育实施。

二、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新标准

(一)降低对汉语拼音识记的要求

随着我国对汉语拼音新的学习要求,拼音学习已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升華到熟练记忆的方式,从默写的考核程度转向正确的书写标准,实现对汉语拼音运用的新要求。因为小学生学习汉字之前,最基础的就是学会汉语拼音,对声母、韵母及发音都要进行机械性记忆[2]。但这种方式对刚刚接触的学生而言掌握还比较困难,所以在不需要学生掌握写作和阅读的前提下,不需要进行背诵及默写,只需要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书写就可以了。

(二)降低对汉语拼音拼读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学习语文方式是将拼音熟练拼读出来,然后达到直呼音节的效果。新课程改革下,发展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新模式,不仅要求拼音能够熟练地拼读出来,还要能正确发音。这种层次的变化要求降低了汉语拼音在拼读上的变化。如果要求直呼音节就要在熟练拼读的基础上准确拼读,但从熟练程度到准确拼读的方式已经不是对一个层次的要求。在这种新模式下,语文拼音作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工具,如果主要目的是为认识汉字做铺垫,学习汉语拼音不需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如果要利用汉语拼音进行阅读就必须掌握熟练。让学生直呼音节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还更直观地认字和阅读。

(三)降低对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对书写教学的要求不仅学会默写声母与韵母,还要完整地书写[3]。由于汉语拼音笔画比较难写,小学生刚入学期间还没有一定的基础,写字规范无法做到完整性,加大学习的难度,降低学习兴趣。汉语拼音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字、学会阅读,不需要像学习汉字一样整齐地书写。因为在汉语拼音上要求学生规范地书写不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这种反复训练的过程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课程改革下对音节的准确拼读,能正确抒写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准确的拼音教学是教学基础工作,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因此,在实际小学活动中,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应用汉语拼音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实现汉字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留烩椿.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3,05:176.

[2]王倩.小学语文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略谈[J].课外语文,2015,12:65.

12.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认识 篇十二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研关系,认识

在高校, 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长期以来国内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科研水平提高了, 教学水平自然就跟着提高。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观点概述

1.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种观点与国外的正相关观点基本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教学和科研有一些共同因素, 比如它们都是对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教学侧重知识的整合, 科研侧重知识的发现。科研新知识用于教学, 有利于新知识传播。这对学生的知识态度和掌握是积极的, 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兴趣是积极的, 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知识基础, 对培养优秀教师至关重要。

2. 教学与科研相互制约、相互对立

这种观点与国外的负相关观点基本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研究, 教学投入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对教学有浓厚兴趣的教师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 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就相应减少。表现在教学上, 获得很高评价的教师, 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教学, 而那些对科研兴趣浓厚、成果突出的研究者, 往往对教学持最消极态度。从人的个性特征看, 好研究者喜独处, 对外界压力和干扰反应冷谈;好教学者喜群处, 对外界干扰和压力反应积极, 乐于交流。两种活动要求的个性特征关系也是负相关的。

3. 教学与科研各自独立、互不相干

这种观点与国外的零相关观点基本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教学与科研既不是积极的, 也不是消极的, 这两种活动各自独立, 基本不相关, 相关性趋于零。由于国内几乎没有学者持这样的观点, 本文不对此展开分析。

二高校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

1. 教师的素质要素概述

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认知、判断和识别能力。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其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由各方面的综合要素所构成, 科研能力仅仅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除此之外, 高校教师同样要具备教师所共有的其他方面的素质, 如政治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能力、气质、人格魅力、沟通能力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强弱, 与科研能力没有直接关系, 更多的是与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有关。

2. 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1) 科研能力为提高教学能力创造了可能性条件。毫无疑问, 科研素质是高校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性条件。一个科研能力太差的教师, 其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必然很有限, 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 这不意味着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 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仅是为教学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两种之间是可能性关系, 没有必然性。因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 还会受到教学方法和手段、人格魅力、语言能力、气质、沟通能力等要素的影响。这也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需要培训的原因所在。

(2) 科研能力不一定能转化为教学能力。科研成果与教学有时联系不是很密切。有些教师研究的问题杂乱, 有些教师研究的问题偏, 虽然论文不少, 但能跟教学内容扯上关系的不多。教师如果根据个人科研的喜好, 在教学中安排大量课时讲授自己擅长而非课程重点难点的问题, 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即使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联系比较密切, 科研能力要转化为教学能力也需要找到有效和恰当的方法和手段, 否则, 科研只能是教师个人的单纯的学术素养。因此, 基于科研水平提高了教学水平也会相应提高的认识显然是片面的。

三高校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的条件

1. 科学完善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是制度保障

在目前的高校体制条件下, 不断进行“学术生产”的教授比“一味去将心事用在上好课”的大学讲师得到的评价要高得多, 获得的经济利益要更丰厚。教授通过科研创造新知识, 从而获得丰厚的社会和经济回报无可厚非。但是, 从大学的发展史和大学在社会中的本质功能看, 大学的根本意义还是人才培养, 而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教学环节。大学需要并应该去培养更多愿意并善于履行教学职责的人才, 而不是忽视甚至打压这类人才。这就需要高校从制度上对教学和科研进行制度导向, 这种制度导向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待科研和教学的态度, 只有制度导向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上科学合理, 才能避免教学和科研之间失衡。从而使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获得制度的引导和保障。

2. 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是关键

科研能力并不当然地等于教学能力, 要想把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 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首先, 科研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如果科研内容杂乱, 脱离或与教学内容相关度不高, 即使科研能力很强, 对提高教学能力也难有大的帮助。从教学内容上讲, 这样的科研能力根本不具备转化为教学能力的条件。所以, 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科研, 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其次, 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需借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需要通过语言的变换, 科研文字表述与教学语言表述有明显的不同, 如果用生涩呆板的语言进行教学, 很难对学生产生预期的听课效果。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还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不仅仅是知识形式的转化, 还需要借助计算机等工具, 需要教师有比较高的课件制作水平。

再次, 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 需要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学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表达具有艺术性, 教学语言需要艺术性, 一个语言表达不流畅的教师, 即使科研水平很高, 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是行为的艺术, 讲台就是舞台, 声、行、意、情并茂的教师更能打动学生,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切, 绝不是仅靠科研能力就可以解决的, 必须依靠教师的全面发展。

3. 师德是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的思想保证

教师的思想态度不端正极易引起“重科研, 轻教学”的情况发生。为了经济利益或职称, 教师会很重视科研, 对教学则应付了事。这种情况在高校很普遍, 教授上课时, 学生睡倒一片或者严重“翘课”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那些一心为学生着想的教师, 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去精心组织每一节课, 他们在科研方面相对就显得较弱, 职称也受影响。例如, 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师晏才宏授课深受学生喜爱, 但他仅是个讲师。所以, 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除其他条件外, 思德也是不可少的。只有那些爱生如子的教师, 才会自觉围绕着教学这个中心来开展科研, 自觉地把科研能力努力转化为教学能力, 从而推动两者良性循环。

目前, 不仅高职高专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的培养, 很多本科院校也提出要培养实用型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这就更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各高校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院校自身定位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 引导和约束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平衡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史仲文.用制度保证科研人员回归研究本业[N].中国教育报, 2010.10.19[1]史仲文.用制度保证科研人员回归研究本业[N].中国教育报, 2010.10.19

13.论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再认识 篇十三

摘要:作为我国国民 经济 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具有其特殊的地位。本文结合第三产业的在我国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提出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三产业所存在的 问题 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出路等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第三产业 国有服务业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一直是缓步前进的,不仅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而且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水平还要低。加入WTO,我们已经扩大了第三产业的对外开发程度,国外第三产业的激烈竞争机制必将风起云涌地进入我国国内市场,这将给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 影响 。本文拟从 分析 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入手,对如何更好地认识我国第三产业作初步探讨。

一.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 中国 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真可谓是:遍地开花,硕果累累。第三产业的兴旺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资和精神生活。

二. 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许多发展中的缺陷与不足。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只有找出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为 社会 主义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上。第三产业仍然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不大。许多服务部门“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批发业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下降。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教育 科研与技术服务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低,以至整个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达68%,世界平均水平也已达到60%,而我国同期仅为32%。且尚未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其次是我国的服务业中的需求与供给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除比较落后外,比重也很小。国家型的服务业像邮电通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业等,长期以来都是由国家行政干预,服务质量很差,服务效率也比较低。这些国家型的服务业,由于国有经济处于垄断地位或直接垄断经营,对非国有经济来说,进入壁垒森严,以至行业中缺乏竞争对手,市场机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造成 企业 经营效率下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第三产业总的来说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与城乡社会化综合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已经突现出来,如不加快解决,只会更加激化这些矛盾,形成恶性地发展。 三. 第三产业的 发展 出路

我国加入WTO将不同程度地冲击国内第三产业的不同部门,同时也给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我国第三产业找到更好的发展出路。

1. 抓住入世带给我们的机遇,扩大对第三产业资本和技术的投入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比重较低的重要原因是资本和技术投入的不足。加入WTO将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使外国的资本和先进技术能较容易进入我国国内市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改善投资环境,主动 学习和引进国际第三产业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服务业向 现代 化方向发展。

2. 对国有服务业进行改革和开放

我国第三产业中发展滞后的行业,大部分是国家实行垄断或直接垄断经营的国有服务业。在对他们进行改革的同时,取消或调整早已过时的限制性政策,控制相应地适合我国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发展的.新政策,允许和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服务业的行业,参与竞争,促进各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国有服务业更高、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服务业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 加大对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投入

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传统的服务业由于 科技 含量很低,导致高消耗、低产出这种投入与产出相矛盾的“畸形”。加大对基础 教育 的投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能促进我国传统服务产业向高科技服务产业转移,提高服务业中的科技含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人们不在仅仅满足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开始把目光转移到精神领域的消费。因此,加大对医疗、保健、体育 等发面的投入,促进这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将给这些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利于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

4.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

由于我国是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具有劳动禀赋的优势,第三产业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入WTO后,新型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由于他们在资本和技术方面与外企相比处于弱势。这些弱势产业只有在过度期内迅速壮大,提高竞争能力,才能有“立锥之地”。这需要我国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缓解或抵消入世对这些新型行业的冲击,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

[1]毛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J]国民经济管理。

[2] 常永莲等 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J] (14) 13

[3] 温国才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初探[J] 2002(2)73-79

14.对劳动合同违约金条款的再认识 篇十四

日期:2008-10-17

【 字体:大 中 小 】

目前在我国劳动合同实践中,很多劳动合同的签订都有违约金条款。但对这类条款的性质如何看待,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按照违约金的约定予以赔偿等相关问题则还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就此,笔者试图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某厂为开发新产品,至苏州某大学招聘,与应届毕业生王某(非苏州籍)签订了劳动合同。厂方向学校支付了2000元教育资助费,并将王某户口落入该厂集体户。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王某必须为企业服务5年,个人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应一次性支付违约金40000元,并赔偿教育资助费。此后,厂方将王某作为技术骨干重点培养,并每年拨8000元作为对王某的激励金,其中20%随工资发放,80%作为其个人商业保险、住房基金及个人重大事项支出。两年后王某提出辞职,但不愿全额支付违约金,要求适当减少,由此引发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考虑到王某为厂方所作的贡献以及厂方的实际损失情况,裁定王某向厂方支付违约金25000元。以后法院一审和二审也支持了这个结果。

笔者认为,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和法院的判决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必须指出的是,违约金和赔偿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违约金是对违反劳动合同所承担的责任,具有惩罚的性质,而赔偿金则与实际损失相一致。

《劳动法》并没有对违约金问题作出规定,《劳动合同法》草案虽已完成,但仍未出台。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的出现,劳动者变更工作岗位、“跳槽”等现象也层出不穷,而由于劳动者拥有解除合同的法定权利且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很多用人单位的利益反而得不到足够保护。这些现象表明,《劳动法》的相关内容已经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用工形势的需要。劳动部在收到很多方面反映的情况以后,出台了《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未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或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任务尚未完成,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承担赔偿责任。”各地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陆续制定了相应的劳动法规或规章对违约金问题予以规范,但具体内容并不一致。根据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且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没有显失公平的情况,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违约金。还有《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辽宁省劳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等,都对违约金作了类似的规定。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对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作了特别规定。笔者认为,劳动合同和经济合同有本质的区别,劳动合同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是为了确立劳动关系,其根本目的是获取生活必需品。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会造成劳动者经济负担的加重,甚至造成白白付出劳动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用人单位滥设违约金,导致劳动者的劳动所得还不足以支付违约金,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为此,我省《条例》规定在劳动合同中设定违约金的,只限于违反服务期约定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或者竞业限制约定两种情况。而约定服务期,又只限于对由用人单位出资招用、培训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如出资购房的劳动者。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规定一般员工提前离职也必须支付违约金,这种约定是无效的。

在操作层面上,各地做法各异:有的直接明确具体的赔偿金额;有的按工资或报酬的倍数或百分比计算;有的按未履行合同的期限计算;还有的按无固定劳动期限的劳动者的退休年限

计算。如此,违约金的约定畸高或畸低都成为可能。

另外,对违约金的界定很不规范,很多地方往往使用了保证金、风险金甚至风险抵押金之类的概念,但实际上又是按照违约金来操作的。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调入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已经明确了“„风险金‟是指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强行收取的带有抵押性质的货币(实物),不是指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一方违反劳动合同而给付对方的违约金。”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示”的复函中也明确制止国有、集体、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向职工收取抵押金(品)。同样,对用人单位向职工收取的“劳动合同保证金”、“劳动保护物品及生产工具使用(承包)抵押金”等行为也应予以制止。

至于一些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实际需要,按照职工本人自愿原则向职工收取“风险抵押金”及要求职工全员入股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则不属上述规定调整范围。但是,用人单位不能以解除劳动关系等为由强制职工缴纳风险抵押金及要求职工入股(实行内部经营承包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实行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除外)。否则,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此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明确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为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各地区可结合实际,依法对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具体办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目前,其中的“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抵押金”业已被取消。

因此,对违约金问题要全面考虑,区别不同情况慎重处理,杜绝和纠正以往的错误做法。从法理上看,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它的标的物既可为金钱也可为其他财产,从分类上看,有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之分,我国《合同法》上规定的违约金应为约定违约金和赔偿性违约金。就劳动合同而言,由于劳动合同和民事合同的本质区别,很多国家在立法上是明确禁止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我国目前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大都是按照劳动部1996年第355号文设定的,从性质上讲应属于约定违约金、惩罚性违约金。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仲裁委员会和法院是承认违约金的效力的,但在性质上又往往不作区分,显得不够严肃,对劳动者保护往往不力。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无论理论界还是主管部门,无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认识上都不一致,较为典型的观点表现为:第一,对劳动者而言,这一条款是“霸王条款”,相对的弱势地位往往决定了劳动者被迫接受,根本没有商量余地,从责任归属上看也很不合理;第二,依据《劳动法》第31、32条之规定,劳动者享有法定的解除合同的权利,约定违约金条款明显与之不符;第三,该条款只针对劳动者一方,而用人单位违约只需支付数额很低的经济补偿金即可;第四,该条款的约定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力的跨地区、跨部门流动。

应该认识到,在目前国家法律未有相关规定出台之前,对违约金条款的适用应当持谨慎的态度。《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在起草过程中经过通盘考虑,对之作了明确规范。这样既把劳动合同期限排除在外,避免了上述的对劳动者法定解除合同权的侵害;同时又把违约金的性质界定为约定违约金,避免了对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的实质侵害;而且将之范围严格限定,既和规章保持了一致,适应了用工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承认和尊重了以往业已存在的面广量大的违约金条款;既保护了劳动者,又给了用人单位一定的保障手段,纠正了片面强调保护相对弱者的劳动者的做法。

在操作层面上,如果劳动者违约解除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则不但应当支付违约金

而且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在此情形下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实行违约金和赔偿金“两者取其一”的原则,这样做到了公平和效率的结合,只不过,在发生劳动争议以后需要确定违约金具体数额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对畸高或畸低的违约金应进行适当调整。◆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以绿树为友,争做护绿使者下一篇:服装表演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