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共19篇)
1.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一
孩子的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学习,而课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课上是否认真听课,倘若上课开小差,就很容易错过某个重点知识的讲解,导致课下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
在这里建议孩子:
(1)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不一心二用;
(2)学习要有计划性和目标性,并围绕计划和目标展开学习任务;
(3)做作业时,放在周围的东西一定要与当时学习的内容有关,从而减少注意力的分散,比如做语文时,就不要把数学摆到能看到地方;
(4)长时间的学习容易出现思维停滞的现象,所以要学会在合适的时候切换科目或者休息片刻。除了试卷练习外,建议在家里每学一小时,休息10分钟;
(5)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神不好,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所以平时得锻炼身体,劳逸集合;
(6)通过由易到难解决问题,建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让兴趣和自信引导学习,近而提高集中力;
(7)学习之前的1小时内,避免做一些让自己兴奋的事,如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是亢奋的,学习集中力会很低;
(8)课前要有预习,并在听课时要有主动性,尽量在听懂的基础上做笔记,而不是一味抄笔记,否则根本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实在听不懂一定要标记出来,课下尽快找老师或者听懂了同学给自己讲讲。
需要注意的是,预习是为了上课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有的同学却觉得自己预习了,上课就不认真听了,这是不可取的。
2.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二
关键词:开声,发声练习,歌唱
一、新课标下“发声练习”是否该退出音乐课堂
音乐新课标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概括之,音乐教学的过程注重的是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音乐的学习经验。
在新课标的大形式下,许多教师为了体现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往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到后来往往一些基本常规的音乐学习很少涉及。而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注重的是一些基本常规的学习(发声练习)、师教生学的老套教育方式,在旧教材中每节课都有发声练习,每次都是一样的单调的练习曲,到后来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需不需要发声练习,很多人也进行了许多讨论,赞同反对的人各持所见,义正词严。本人是站在赞同的一方,当然发声练习在现在的音乐课中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发声练习是歌唱的前奏,通俗地讲是“开声”。要想获得明亮、饱满的声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的音乐家、歌唱家,对于发声都不放弃练习。如被誉为“世界男高音之王”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在回忆他学习声乐的情况时说:“整整6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做练发声和母音练习,这种练习使我下巴放松、增加音量,并能自然发出清晰的声音。”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最后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歌唱家。
二、新课标下“发声练习”穿上新衣,趣味十足
新课标形势下小学的音乐课堂与以往枯燥的课堂氛围有了巨大的进步,但音乐课其实说到底首先还是让学生学唱好歌曲并在学唱好歌曲的过程中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的美。那如何唱好歌曲呢?发声练习做了一个最基本的铺垫作用。发声练习作为常规练习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形成正确的演唱能力的基础。
在音乐新课标的形势下,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不应想着放弃发声练习,而应想想如何让发声练习脱掉陈旧的外衣,穿上崭新的着装,适应新形势并发挥其作用。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为根据我们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发声方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如小孩子特别的喜欢小动物,在课堂中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来一个趣味性的发声练习:
这个发声练习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往往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发声还是在学儿歌,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常规练习,同时还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自己来编创,唱完后还可以给儿歌编一个题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个理念。
又如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册中有一首歌曲《山谷静悄悄》,教师提到山谷会让孩子想到“回声”,这时可采取师生互答式、生生互答式等,把山谷的回声形象的表现出来:
这样,师生、同学之间演绎在山谷时喊叫声及水溪声同样起到了一个发声练习的作用,对大自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三、新课标下“发声练习”帮助我们形象认识 Do Re Mi……
传统中的核心内容是我们音乐的精髓,音乐说到底还是有音阶中的7个音混合搭配组成美的旋律,7个音是精髓中的精髓。而现在许多小学生对于7个音往往很陌生,传统的发声练习还是音阶发声,我们不妨“取其精华”,采用新的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认识音乐,同时摒弃旧的模式,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如身高不同的7个学生从低到高头上戴着7个音的头饰依次排列,学生可以先依次演唱DOReMi……以后可以7个学生交替错开等一下学生按照情况演唱,也可以学生唱一个唱到戴头饰的那个同学蹲一下。在游戏中,学生们共同认识了音的走向,从感官上感受发声的同时也掌握了音乐知识。
音乐课基本练习中,发声练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用更好更适合的教学方式上好一堂音乐课,让孩子在音乐的殿堂中感受体会音乐的美,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掌握音乐的基础,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
3.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当下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课本也做了大的改变。全新的教学课本改变了传统课本中有序的英语知识的排列,在新的课本中知识没有顺序性,更加没有针对性,课本对相关的知识作以简要说明。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也没有明确的目標,课本讲到哪里就是哪里,不能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整而全面地展现给学生,进而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当下的英语教学中,在阅读方面更加重视的是语言的表面意义,而忽略阅读中语言的深层含义。在当下教学中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
2.现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1)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失误。教师缺乏阅读整体感知观念,使学生被动接受阅读的片面知识。在对学生做阅读指导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材料的整体状况,为学生讲解阅读中的深层知识含义。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就文论字,简单地看阅读中给出的材料片段,忽略材料所处的文化背景,对文章中所含的重要词汇进行讲解,在教师把重要词汇和句子灌输给学生的时候,学生都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片面性的讲解阅读的方式,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简单的讲解来理解文章,使学生很难从整体出发进而感知阅读材料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2)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做题,而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基本实行,但是在一些地方应试教育还是教育的主流,这就造成了老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学生做题,而忽视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面对阅读时逐渐成为做题的工具,导致学生虽然做过很多的阅读训练,阅读的水平还是没有显著的提高。
二、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1.注重阅读材料背景的理解,培养整体阅读意识
对英语阅读的学习首先就是对文章整体的深度感知学习,让学生在对阅读进行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文章整体意蕴。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我们不妨从对学生语境的培养入手。语境即是在英语阅读中对阅读所处情境的分析。在整个的语境分析过程中会涉及很多重要词汇、句子结构、优美句子的运用,这些都是学生长期进行阅读积累后的重要学习财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给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章分析,还能使学生结合材料所处背景,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更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英语文化应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
初中生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已经具备了基本思维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使用正确的模式进行英语阅读练习。一个语言的文化是其重要内涵,也是语言表达各种思想的重要依据。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英语文化水平的培养。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正确的语言运用能力,注意英语句子结构,注意和汉语说话习惯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注意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会知识共享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性格表现比较敏感,个性发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适合自己的个性发展特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培养初中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也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论讲解时,教师的引导占大部分,而学生的互动学习中,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鼓励比较腼腆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多发言,积极地发表个人见解。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阅读理解方面可以互相分享,做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特点总结出更加完善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找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阅读背景,给学生进行整体阅读材料讲述,学生只有在对语境做到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对阅读材料的含义更加理解,进而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另外学生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英语阅读的训练,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语言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英语的语言文化,只有真正了解英语的语言文化内涵,才能做到对英语更好地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来喜.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丁惜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学)
4.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四
1、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
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
2、保护孩子的安全
5.初中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五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她学她不喜欢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干她喜欢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6.初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篇六
从前有个小和尚,出家不久就觉得整天清扫院落、熬粥做饭、外出化缘没什么意思,便请求师父教他点儿技术。师父说:“那你就学剃光头吧。”他告诉小和尚,剃光头不是件容易的事。刮重了,要刮出血来;刮轻了,头发刮不下来。小和尚非常有信心地说:“徒儿听懂了,一定按师父的要求做。”老和尚让他先拿冬瓜练习。小和尚每天从早到晚,废寝忘食地练,技艺越来越有长进了。就是有个习惯不好,他每次刮完后,总是将剃刀“噌”地插在冬瓜上。师父叫小和尚别这样做,告诉他,这种习惯不好。可是小和尚不以为然,想:这不是练习吗?又不是真人的脑袋!每次背着老和尚,他还是这么做。后来,小和尚的手艺越来越高。一天,师傅叫他给剃头,小和尚剃得又快又好。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他剃完,要去取水给老和尚洗头时,便顺手将剃刀“嘈”地一下插了下去,师傅“哎呀”一声,小和尚猛然惊醒:这不再是冬瓜了。悔不该当初不听老和尚的话呀!看着师傅满头流血的痛苦样子,小和尚哭了。
不知道听完这个故事,孩子的表情是笑了还是静静的思考,其实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们简单的举一些我学生的例子:
1、平时做数学简单试题时总是不写过程,等到家长和老师说的时候总是说:平时省电时间嘛,一到考试的时候我一定写好。最后结果:过程扣分!
2、平时做作业总是一边做一边听歌或者干别的事情。最后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做好。等等。。
那么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哪些学习好习惯呢?
1、课堂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大胆发言-善于提问-回家复习-巩固。
2、作业习惯:书写整齐-独立完成作业-整理错题。
3、分散记忆:中考英语词汇要求1617个,三年共1096天,平均每天1.4个,有谁记不住吗?
4、阅读习惯:有人说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读书快乐第一,在快乐的基础上对孩子正确引导。
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参考):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家聚众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看电视,总之,在家尽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
2、孩子放学以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规定,一般不随意更改。
3、孩子每周的学习与娱乐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电视,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与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时电视,同时星期
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做他特别感兴趣的事,如打篮球、乒乓球、玩电脑,但玩电脑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以松弛一周的紧张学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4、规定孩子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得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
5、杜绝孩子边做作业边吃东西的坏习惯。
6、父母尽量抽空陪同、协助、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听之任之。
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才能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上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关系孩子一生是否健康成长的习惯培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就应该落到家长的身上。习惯培养要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习惯培养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家长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积极支持配合,但不依赖学校教育。我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请您多费心,我们不懂教育,就全指望您了,您怎么管教我们都没意见„„”这是家长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想放弃家庭教育责任的想法。也时常看到有些家长完全像老师一样教孩子学习,看着孩子写作业。这种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角色教师化的做法,其实都不是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的最佳做法。一个孩子的成功,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更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这样的完全依赖、效仿学校教育的做法,最终的结果会让家长失望。
三、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的十一种情况
(一)经常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方式可以是打电话或走访等。关键是 “主动”。
沟通的目的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
现、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情况,以便跟老师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有的家长跟老师打电话,或见了老师也不知道问什么。那么可以用沟通“十问” :
1、上课能不能专心听讲?是不是能跟着老师积极发言? 2、作业认真不认真?能不能独立按时完成?
3、学习的习惯怎样?有没有坏的学习习惯?
4、下课是不是经常去问老师问题?
5、肯不肯动脑筋思考问题?智力状况怎样?
6、学习态度端正不?老师指出的问题改不改?
7、学习的积极性高不高?上进心强不强?
8、其他行为表现、同学关系不知怎样?
9、孩子有没有给我们家长提什么意见?
10、请老师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家长在哪些方面注意配合?
你经常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师就关心你的孩子,这比请客吃饭强。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 的表现和学习状况、才能跟学校做好配合,步调一致,孩子有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这样太被动。我知道家长都很忙,忙得顾不上回家,顾
不上孩子。但是再忙,你再成功,孩子不成功,你只能算成功一半。做好的父母是要花时间 和精力的,有出息的孩子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初中阶段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预习、听课、笔 记、复习、作业等多个环节,扎扎实实,环环相扣。初中生应该养成提前预习课 文、专注读书听课、积极思考发言、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这些方面,都需要家长的认真配合,家长要对孩子课前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 监督。
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
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说,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学习就跟上了。反之,思想一松劲成绩上就变为差生,既原先成绩相差无几的同学,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
第二是思想上的变化。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引诱,行为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走向犯罪。
第三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初二学生年龄多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特征出现。男生表现在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于是思想和行为上总想独立,但又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喝酒、吸烟、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而一般家长则认为这一阶段孩子已开始懂事了,可以放手不管了。但事实是“多事之秋”,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细心观察,耐心交流,同时与学校积极沟通、携手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
7.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七
关键词:初中生,提高,教学实效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渴求知识、爱好读书,乐意而且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材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竖体字、自由阅读卡等,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学习八年级(上)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使学生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形势和清军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
二、注意设置情境,合作学习,探究知识纵横联系
针对初中生活泼好动、喜交朋友,有自己的新思维、新见解、新设想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依存关系。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设置针对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的情境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同时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地方政权的割据叛乱,像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合作,到网上、图书室查阅有关这些动乱的史料,上课时再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交流、辩论,思维十分活跃,尤其在辩论中,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时,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即这些叛乱都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蓄意挑战,其目的是为了争夺中央的领导权,除“靖难之役”外,都是以中央政权的胜利,地方政权的失败而告终。纵向联系下来,不但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将所学历史知识前后联系、古今贯通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合作探究、纵向联系历史事件外,还要教会学生合作探究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
三、注意回归自然、融入社会生活
有人说“教育即生活”,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若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现时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将沸腾的、变化的生活及时纳入课堂中,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近。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
通过联系当地的乡土人情、时事热点及学生关注的事情,甚至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如学习《洋务运动》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参观了当地的博物苑。学生既加深了书本知识的理解,又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 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拉到现实中进行对比。
针对学生的情感、情绪丰富强烈、富于感染力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理论化、知识化的说教,力求把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融入书本的教学内容,把历史上的先进事迹、人物或落后的事件、人物拉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产生更多的感动、更多的情绪体验,获得心灵的震撼和洗涤。例如,讲李大钊、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我没有直接讲述他们如何英勇斗争、视死如归,而是先引入现实生活中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去对比,找出共同之处,使学生认识到:他们都有维护正义、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对这部分知识很容易就掌握了,同时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3.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例如:我在讲课中,把清朝闭关政策与唐朝全面开放政策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作比较,学生便明白“闭关自守,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懂得只有改革开放,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青少年学生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方针。
四、注意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针对学生智力发展迅速、知识面扩大、求知欲望增强、不满足书本知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大量引用其它学科知识、材料,旁征博引,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广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学、哲学、法学、美学、音乐、绘画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够使人从各种层次、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多元分析。
8.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八
关键词:高效课堂;科学方法;实施策略
一、高效课堂的追求目标
(一)高效课堂的效益最优化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通过运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物力以及精力来最大限度地获取较好的教学成效。在初中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效益指的就是教育教学对学生所造成的积极影响程度。总体而言,其能够通过学生的品质以及习惯养成、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兴趣培养等等方面充分表现出来,只有达到效益的最优化才能够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二)高效课堂的效率最大化
初中教学过程当中,课堂只具备效益最优化或者是只具备效率最大化,否则就称不上是真正的高效。高校课堂的效率指的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实际受益量,其主要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以及教学课堂的具体课堂容量等等方面来进行表现,同样,在整个初中教学过程当中,效率的最大化能够推动教学课堂的高效发展进程。因此,可以将高效课堂看作是质量高、低负担以及维度较全的现代化素质教育课堂。
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采用策略的必要性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标准下,学校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然后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果等这样的过程,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交际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不懂得问题得到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所以在新课改标准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采用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教师就是将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单纯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不需要再备教案、精心安排上课的内容,也没有必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掌握知识的能力。有时由于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合理清楚的解释,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从而影响学生上课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教学中创设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
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高效课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备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提倡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真正实现集思广益,还能够将问题的深层含义有效的挖掘出来,最后还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收获。由此可见,在创设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讨论,认真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精心地进行探究型问题的有效设计,并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掌握各种知识以及具备相应的能力。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初中教学高效课堂所采用的相关教学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初中教学中,多样化教学的有效运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来获取最为优良的课堂教学成效,使得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实现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的获取,充分发挥出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最全面的知识。在创设初中教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学习热情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能够使得初中高校教学课堂充分展现出缤纷多彩。
(四)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了和谐轻松的的教学氛围作为基礎,那么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便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学生在没有束缚的状态下思考问题,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多样交流的策略经历,无疑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最后再与全班同学达成共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创设高效课堂,应该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回归教学生怎样学习的本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也应该做好新课改标准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相关的准备,充分利用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素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交流的同时,学到更多地对自己将来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试论高效课堂及其构建[J]. 宋小羽.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2]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唱翠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9)
9.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九
2010中国教育在线教育盛典网络评选中„
因为中考的压力,初中生活成为家长和学生公认的最紧张、最快节奏的岁月。初中三年,这些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但要拼学习能力,还要拼身体素质,更要拼心理适应能力。同样受到考验的还有家长,面对生理、心理正经历第二次飞跃的孩子,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想法,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学习压力,如何使亲子沟通顺畅?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孩子要想上台阶,需要家长一起努力。
初一新生,适应期要多长?
小茗在小学时学习挺优秀,今年上初一时学校进行新生摸底考,她在近800名学生中排名105名,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小茗总分全班第五。这让小茗和家长都很高兴。
但随着课程进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作业量也增加了。小茗做作业的速度有点慢,最近半个月,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晚上10点至10点半,早上又要早起,她觉得体力有点吃不消,一到下午就犯困,听课效率降低,几次单元测试,成绩也下降了不少。小茗妈妈既心疼女儿学习太辛苦,又担心女儿的成绩,更忧虑女儿这样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到最后学习和身体都垮掉。
带着小茗的问题,咨询师给予了心理疏导,并请教了金华四中的金建忠老师。金建忠认为,初一是学生从能力上拉开差距的第一个阶段,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合理“定位”很有必要,心态上要鼓励孩子自信,但同时家长自己要放松,特别像小茗这样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她在同一个层次的学生也在努力。初中三年,各种大小考要进行几百次,前几次排名如果不理想,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沉住气,牢记“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
另外,金建忠老师也指出,小学到中学,每个学生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是学科知识面更广、科目增加,知识点增多,学生必须掌握“三步学习法”,即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作为初中新生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学习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有意识地提高孩子单位时间的作业数量和质量,如训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一定篇幅的书籍,一定数量的数学、科学题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诵读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晓旭今年读初二,她是择校进入永康当地某知名初中的。刚进校时,晓旭在全班50名学生中排名第34位,初来乍到,她就陡然感到了学习的压力。那时候,妈妈安慰她不要慌,认为好学校老师优秀,学校学习氛围好,只要努力,就能超越自己,赶上别人,不断进步。
晓旭确实很努力,可是,周围的同学也都很努力。所以,初一读下来,晓旭没怎么超越自己,更难超越别人,她在班里的排名总在34名上下波动。最好的时候偶然能进到第26名,差的时候只有第40名。上学期的期末考,晓旭抱着拼一把的心情,最后一个月学习更刻苦了,但“奇迹”没有发生,晓旭的成绩还是处于班级中下游。
这个学期,晓旭妈妈发现女儿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大变化。她爱上了看小说,周末也好几个小时连着看电视剧,对学习似乎不再那么上心。几次月考,成绩下降到40多名,成了班里少数“垫底”的学生。
看到女儿对自己的退步不太在乎的样子,还说出用功也不顶用的话,晓旭妈妈很着急。小学的时候,女儿学习还是中上水平,到了初中,是女儿确实比不上别人,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呢?马上要期中考了,怎样才能让女儿不自暴自弃,对学习恢复信心?晓旭妈妈向“情感热线”求助。
针对晓旭妈妈提的问题,金建忠老师说,在他心目中,没有“后进生”的概念。晓旭虽然在班级里排名第40名,到其他班就可能是第30名,甚至 20多名,与全年级七八百人比,就可能是第四五百名,还有很多人在她后面呢。所以,把自己放在大环境里衡量,心理压力就会小一些。
金建忠还建议,晓旭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做些改进。做作业要有层次,高难度的题目10分钟之内没思路就暂时搁置,第二天再问老师。从现在开始把基础知识作为重点抓,做到考试时基础题不丢分,这样总体成绩就不会相差很多。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晓旭不要放弃努力,做妈妈的对孩子更不能失望和责备。金建忠老师举例说,他上一届带的毕业班有一个学生,初一时排名全年级倒数第59名,三年里,老师和家长一直鼓励她,她也不自卑、不放弃,中考时,她的名次前进了150名。
班主任老师发现小方最近有点怪。天气转冷了,班里的学生都穿上了夹克和毛衣,可是小方只穿一件衬衣,而且近半个多月来情绪低落,上课发呆,几次测试,成绩下降了不少。都初三了,又是班里的优秀生,如果在中考前最后两个学期出状况就太可惜了。班主任为小方着急,猜测小方可能是早恋了,让家长带他到“情感热线”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让家长回避,与小方单独交流。几经开导,小方才放下包袱,低着头说出了原委。果然,他最近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生,可是两人在 QQ上聊了一段时间后,小方感觉正好,女生却说两人性格不合,以后只能做一般同学,不能当男女朋友相处了。小方受到打击,觉得很没面子,在女生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早恋失败并不是人生的失败,放弃你也可能是女孩错失了一个优质潜力股,最主要的是,开花的季节还不适宜收获成熟的爱情,如果一失败就气馁,不正好证明自己不堪一击,女孩不选择你是对的吗?”听了咨询师的话,小方一下子挺直了身子,“你是男子汉,能不能把头抬起来,大声地回答我?”
经过几个回合的对话,小方由刚开始的拘谨到后来放松下来,咨询师又接着说:“打个比方,如果运动会上跑1500米,你半路上摔了一跤,你是站起来继续跑完,还是躺在那里不起来,并且告诉别人,我就这样,不起来了?”小方笑了,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
第二天,小方妈妈打电话来说:“昨天,我儿子离开你那里后直说饿,我就带他到楼下超市买了30多元钱的面包、饼干和牛奶,他竟然坐在车里一口气吃光了。当时,我虽然听你的指点没问他谈了些什么,但感觉他整个人放松了,说明这段时间他太压抑了。谢谢你!”
10.针对外勤人员的管理方法 篇十
提到外勤人员的管理,作为市场一线的资深管理者,也会有一种难言的感慨。因为公司销售、外勤人员一出公司就很难准确掌控他们的行程,大多数销售、外勤人员还是能够合理分配在外作业的时间,但却有极少数销售、外勤人员利用在外作业时间做些私人事情。对于在外作业的销售、外勤人员如何管理的确是个难题。
企业中宏伟的营销战略、销售计划最后都需要销售人员落实到行动之中,究竟是只抓结果不问过程还是管到日常细节之中。这些都是我们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结果在管理中经常出现一个悖论:外勤人员出问题的时候就是结果导向,业绩相对平稳时就抓过程监控。管理者是否相信合理的过程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是否有把握在过程中合理的管控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我们的业绩到底是靠管理出来的,还是靠自然生成的呢?我相信大家都有明确的答案。
只有认清楚问题才有解决的办法,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我们外勤人员管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工作地点不确定,外勤人员在外面,怎么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 工作效率不确定,外勤人员不能及时考勤,怎么保证工作的及时完成? 工作成本不确定,外勤人员在外面,产生的费用如何计算以及报销? 那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合理的改善我们对外勤人员的管理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针专对外勤人员进行管理的“杰信通”——外勤管理系统。深圳市杰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位置相关技术和服务的综合性高科技公司,是专注于B2B的LBS应用服务提供商。通过创新业务模式运营,互联网与电信相结合,电子商务与实体经营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外勤人员和车辆的考勤,调度和管理服务。
<杰信通>------外勤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
随时定位: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员工的即时位置,系统地图给出被定位员工所在位置的标点,员工姓名、定位时间及当前位置描述信息。
定时定位:企业管理者设定日期等时间计划,杰信通系统根据企业预先设置的时间点,自动对外勤人员定时实施查询。
轨迹定位:企业管理者设定定位时间段,即可查询某个移动终端在此时段内的活动走向和轨迹。
外勤签到:员工抵达指定工作区域,使用手机短信上行汇报自己位置。系统平台自动记录、比对工作圈,以实现远程签到。
考勤报表:考勤周期结束,杰信通系统将根据企业的设定,自动生成详细考勤报表,支持excel表格导出。
定位服务
可随时查询外勤人员的工作状态及历史活动轨迹。
产品优势
稳定可靠的业务系统 强大灵活的系统功能
专业丰富的电子地图
优质完备的全程服务
分级管理
管理人员----主账号,分账号分级管理,权限分级,职权明确。外勤员工----分组管理,确定工作班次和考勤点。
考勤管理
工作圈:企业管理者设置外勤人员应该签到的工作地点(范围),系统自动识别员工是否进入此工作圈(到岗)。
统计报表
11.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 初中综合实践课 难点 针对性策略
综合实践课是我国当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实践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思想指引理念约制之下,我国教育事业体系的重要规划性内容。自2001年《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发布施行以来,综合实践课已经成为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课程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开设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日渐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回应现实社会实践环境变化状况的重要途径,应当切实引起我国当代教育相关工作者的充分关注。综合实践课要充分引导初级中学学生群体切实形成有效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范畴的基本方法,本文针对我国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实务中的难点问题及相关针对性策略展开论述,以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一、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实践中的现存问题
尽管从2001年起,综合实践课就已经进入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实践体系中,然而,在升学考试压力逐渐加大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综合实践课的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多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教师群体在思想观念认识和建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落后心理,未能对综合实践课的基本设置属性产生充分认识,直接导致教师群体难以对设置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特征形成充分认知,存在部分教师将初中阶段设置的综合实践课划归为正常化的通行性教育工作实施体系中的附庸或者异类的情况,客观上为有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造成了明显的阻碍力量。由于不能对设置综合实践课在提升初中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展开充分认知,因此部分学校与社会主体对设置这一课程的必要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心理,在事实意义上阻碍了这门课程预期教学效果的顺利取得。
初中教师对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存在模糊性,也是造成综合实践课教学事业推进困境的原因之一。新课程标准将教师明确定位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实际课堂教学实践工作空间中的主体,在综合实践课教学实务中,应当扎实关注学生群体的主体性,以学生群体实际具备的兴趣特征安排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路径,而教师在自身身份定位角度的模糊性,使实际教学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初中综合实践课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工作依然存在明显的有限性特征,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急需改善,初中生尽管具备一定程度和数量的知识储备,但实际选择学习课题对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矛盾性和犹豫性心理,特别在教学辅助资源获取实践过程中。课程资源的有限性,引致有关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招致一系列实践性困难,只有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之下,才有可能實现对有关发展困境状况的现实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而充分地致力于对有关教学辅助资源的收集及整理行为,切实帮助学生学习实践路径的顺利拓展。
二、提升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第一,对现有初中综合实践课要有充分的理念认知,切实把握课程的基本属性及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身份定位。想要实现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的良好教学效果,必须切实从思想观念角度实现充分改良,充分认识到课程实践开展的重要现实作用。有关实践主体应当充分认识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实务,提升学生群体综合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现代教育事业指导理念对有关教学工作的指引性要求,要切实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以相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助力初中生综合性素质水平提升,教师应当明确自身在教学实务中的身份地位,将学生视做教学工作实务的中心主体,并做好相关指导性工作。
第二,不断实施课程教学工作辅助资源的辅助性开发实践,切实提升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效能水平,综合实践课是现行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尽管其获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但是在发展实践过程中依然面对一系列现实困境,如在课时和教学辅助资源获取过程中的有限性,在专业实践背景下,实施良好而充分的课程资源开发行为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综合实践课在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路径中,应当结合课程中包含的基本教学实务内容,进行相应性的课程辅助教学实务资源的开发实践,要在关照对象学生群体兴趣取向的前提条件下,切实提升学生整体性和平均动手能力水准。
三、结语
想要在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实务运作过程中,取得良好稳定的预期效果,应当切实认识相关工作的实际运作现状,在此基础上切实探索出改良有关困境的针对性策略,以实现有关工作水平的扎实提升。
参考文献:
[1]彭秋秋.初中综合实践课的难点和策略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4:68+71.
[2]杨裕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的审视与分析——以备课研究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2,07:44-46+48.
[3]徐永军.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J].基础教育,2013,04:75-81.
12.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十二
1. 学校应严格执行减负的有关规定
1.1 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课外作业的管理作为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规范课外作业的布置是学校的应尽职责。但由于受家庭、社会、舆论等方面群体的影响, 学校很多时候从功利角度出发而没有从学生身心健康角度出发去行使学校的职责, 一味的追名逐利, 很多时候学生都成为了繁重课外作业的奴隶。学校要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1.2 充分利用奖惩制度
教育部早就颁布关于学生“减负”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到真正的对学生减负, 而不是徒有虚文。在执行减负工作的时候可以对教师们采取“奖惩制度”。对于精心布置课外作业, 数量少且质量精的教师给予一定物质或者精神奖励, 反之, 要给予一定惩罚。教育情节严重且警告后仍没有改正的, 要与教师的竞聘上岗挂钩。
2. 教师应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2.1 保持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因人而异的布置课外作业。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都是以书面作业为主, 忽视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以至于课外作业形式十分单一, 学生们没有完成课外作业的兴趣。也由于都是书面的理论作业, 致使部分欲投机取巧的学生有机可乘, 他们借助发达的网络便可以轻松的不动脑的完成课外作业。过多的理论作业也仅仅是培养了学生的应试技能, 不能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2.2 挖掘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此可见有趣味的课外作业是很重要的, 因为只有有趣味性的课外作业才会使学生产生兴趣, 才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因此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们完成课外作业的主动性。提高课外作业的趣味性之后, 学生不会再感觉完成课外作业是一种负担, 一种煎熬, 而是一件趣事, 一件乐事。既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生就会主动积极探索, 高效完成课外作业,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的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在课外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2.3 把握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育理念, 但是时代在变化, 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不可以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教育中的理念和事物。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时时刻刻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 将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与他们共同进步。课外作业布置应该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 达到少且精的效果,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其思考、探索、创新。
2.4 警惕作业数量的泛滥性, 保证作业自身质量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 应该对课外作业进行筛选, 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是找出最有利于学生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的课外作业, 不可以将所有习题册, 课后练习题统统布置给学生, 要经过教师的删减, 挑选有价值的习题。因为不精选的课外作业只能徒增学生的课业负担,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成长。
3. 家长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
3.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和第一任教师, 对学生的影响是自始至终的, 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让学生真正成为自由发展, 全面和谐健康成长的人。不要让家庭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放学回家后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而不是不顾学生的意愿给他们报各种辅导班, 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中得出结论, 孩子们只有每天有4-6个小时的时间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的, 他们才有可能成为更加和谐健康聪明的人。
3.2 不应该盲目的跟风
时下, 各种辅导班与时俱增, 与此同时辅导班的宣传工作的更是“蒸蒸日上”。每年寒暑假放假前, 各个学校门口总是聚集了各大辅导班的宣传人员, 宣传单页更是漫天飞舞。学生家长在眼花缭乱的宣传者中便会迷失了自己的判断, 也会产生一系列跟风现象。结果便是, 给孩子们报各种作业辅导班, 兴趣培养班等等。这便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盲目跟风报班, 让学生健康得成长。
4. 学生应认识到课外作业的重要性
4.1 明确学习目的, 增强主体意识
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白作课外作业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家长, 而是为了自己, 明确学习的主体意识。进而才可以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积极踊跃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就会自觉的完成课外作业, 把课外作业作为一种自身需要, 而不是被动接受。
4.2 端正学习态度, 改正不良习惯
13.针对小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篇十三
《中国教育能改变么?》这六集系列记录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下中国存在的种种教育问题。第一集名为起跑线上,主要反映初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集名为学习革命,主要针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展开陈述,盼望着中国教育的评价体系有所改善。第三集名为公平之惑,片中重点强调偏远地区的学校和城里学校在设施建设方面,师资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户籍壁垒也让很多农民工子女失去了和城里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第四集名为高考变局,高中学生在高考这个决定命运的考试中付出太多的辛酸,应试教育不能全面地选拔人才,只是选拔出分数的佼佼者。第五集名为大学危机,描述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中存在学术腐败,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最后一集名为再度出发,中国教育既然存在这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和义务满怀沉甸甸的信念和希望,把中国教育构建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针对这六集系列片中涉及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我仅代表个人观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择校热及解决建议
有些地方设置了重点小学,或者在百姓观念中所谓的重点小学。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这样动机的驱使下,很多家长争相抢购重点小学附近的房子,这么做是为了被划在重点小学的学区里,等到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便可以顺利进入“重点小学”。这种择校热引发的购房热致使“重点小学”附近的房价不断攀高,这种现象是中国独有的经济现象。择校热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顽疾,成为教育不公平的焦点。
针对择校这个问题,我认为国家必须规定各地不设重点小学,不设尖子班,把精力放在全面提升全国小学的教学质量上。
重点小学的存在是家长为孩子择校的根本原因所在,政府应严禁各地设立重点小学。孩子正是茁壮成长的时期,正是学习的好阶段,不能在童年时期就给孩子分等,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为了防止隐形的“重点小学”出现,防止在百姓心中还是把小学分出优劣,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升每一所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这样教育质量提上来了,在百姓心中每一所小学都是重点小学,父母们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让自己的孩子挤进以往的“重点小学”中去,而是在学区范围内的学校念书就好了。像“重点”,“分层”和“尖子班”这种字眼不应该在孩子的童年就出现。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幸福的,富有活力的。不能在和别的同学不断的比较中失去自我失去快乐。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不能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应做到“有教无类”,尽自己的全部所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中收获成功,收获幸福。每一朵花都有它开放的时节,每个孩子的发育并不完全同步,有的孩子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小学就排名,把很多还没表现出自己才能的孩子排在红榜之外。排在后面的同学自尊心极大受挫,觉得自己能力不行,笨,更有可能遭到排在前面同学的嘲笑。而排在第一名和前面的同学,为了维持自己名次,将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付出更大的代价,孩子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遭受这样的打击,很可能产生厌学,畏学等心理。因此我认为小学必须取消排名,不论是什么考试,年级和班级都不能排名。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构建幸福的小学生活,改变传统应试教育。
童年是人生最快乐的时期,我们应该把时间还给孩子,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既学会知识又幸福快乐地生活,热爱自然,活泼快乐,这才是孩子的真面目。我们的教育不能再摧残祖国的花朵了,小学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快乐地学习,而不是用教师的威严逼迫孩子学习。我认为还给孩子属于她们的幸福生活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不能取消音体美等传统课程。
我上小学的时候,对这些课程记忆犹新,体育课学会了打倒立和侧手翻,音乐课学会了识五线谱和吹竖笛。现在回忆起来仍十分有趣。然而,现在的很多小学中竟使用两套课表,其中一套课表全是主科课程。而另一套带有音体美课程的课表,只在领导来校检查时使用。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愚蠢,又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行为。这些非主科类的学习产生的愉悦感可以促进孩子对主科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能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这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初等教育不应该一味强调知识技能,忽视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是有智慧,有创造性的,身体健康的真正和谐发展的人。
(2)学校应为学生设立校本课程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小学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开发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应涉及亲近自然,动手操作,心理健康,艺术特长等等。例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开展亲近大自然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求老师具有很强的引导能力,在学生到自然中观察之前,教师就要告诉他们观察的目标是什么,观察植物或动物或昆虫的那些发面,最好还能量化这些方面,比如给每个孩子分发表格,表格上的内容要求孩子认真观察然后填写完整,让学生在观察结束后汇报自己的收获等等。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步入青春期的懵懂,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是必要的,心理健康课应介绍男女生在青春期的变化,解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坦诚地以科学的视角面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心理健康课除了关注男生女生的生理变化之外,还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每所学校都应设立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是一位专业,并且有爱心的老师,学生有什么心结找老师谈话时,老师能从专业角度给予指导,并用自己的爱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应定期沟通,畅谈学生的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辅助班主任教师的工作,使得孩子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身心和谐地成长。(3)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专门班级
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别的同学一学就会的东西,他们要学好多遍都不能掌握。我建议给他们单独成立一个班,这样既不会耽误其它同学的学习进度,又不会使他们在班级里显得格格不入。学校派专门的教师针对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按照他们能接受的进度学习,而且需要这位教师格外有耐心和爱心,发现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在学习基础文化课之外还能不断发展他某一方面的特长,使得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有所收获,取得一定成就感。
《中国教育能改变么?》是一套非常好的系列片,我是跨专业的学生,看了之后收获很多,感想很多,以上是我对小学教育的一点建议,祝愿中国的教育越办越好,为祖国各方面的建设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祖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14.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篇十四
摘要: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了解和认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做到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己。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使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由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使他们对个人价值观的选择发生了困惑和心理状态的复杂和矛盾。所以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取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积极推进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己,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有德之人、有为之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势利导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了解和认识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大学生活和中学时相比,其情感上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已经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他们实践的缺乏和阅历不足,总体上仍处于动荡不稳的状态。情绪反映较快,常会义气冲动,激情迸发以至“急风暴雨”,做事一时痛快,缺乏考虑后果,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往往会做出一些蠢事和坏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在客观上推动着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这种转变也直接影响到大学校园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冷热聚合形成的亚群体、小群体现象的发生。诸多大小群体并冠有名堂,譬如,崇拜歌星、影星的“追星族”、一心想往出国的“托福族”、做临时工的“打工族”、准备攻读硕士生的“考研族”等等。从而使入学开始时的固有性群体逐步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了当今大学生志趣、爱好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另外,还有更多的大学生在渴望走出近于竞争压力所形成的“象牙塔式”生活,而是要求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实践证明,开拓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利于学习课堂上学不到更接近生活实际的知识,便于了解社会现实,提高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弥补目前许多高校的课程单调、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等方面的不足,拓宽生活和学习空间,能够了解较多的社会知识,有利于将来走向社会进行自主择业,消除就业前的危机感。可是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日益打上了现代转播媒介的烙印和有的广播媒体附加的不健康的消极影响。如,美国之音、西方的BBC电台广播已在他们中间产生不良影响,还有的在寝室、床头张帖歌星、影星的裸袒照片、哼唱爱情歌曲等;但对政治学习却显得被动和冷漠。从违纪的情况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过去的大学生违纪一般发生在校园内和学生的群体之中;而违纪的性质多数属于错误行为所致。如,无故缺课、吵架闹不团结、恋爱纠葛等。可是近年来,违纪已介入社会,违纪性质也不是一般错误行为,而是某种程度的犯罪。如,酗酒打架伤人、偷盗扒窃、还有个别女学生晚间到社会上的夜生活地方作“三陪”服务。类似违纪常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要加强高校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
在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正在转轨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某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这也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而且必须认真对待,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教育整体化机制。教育整体化机制是多方面互相配合的庞大系统综合教育工程。这种教育不仅限于教师的课堂教育、学生工作部门的课下教育,而且要建立社会网络形式社会治安、法制宣传教育,学生生活规范行为教育以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活动,协调他们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灵健康,防范于未然。创造朴素、优雅的良好校园环境,形成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注意对个体行为的特殊性教育。个性特征教育是对群体教育相对而言的,是根据不同对象所作的具体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进行个性心理教育不但帮助克服其消极面或不良行为,而且还应该鼓励他们发展素有的积极个性;按照时代的德育标准,提倡他们敢想、敢说的奋发有为精神,真正作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经验表明,把握个性特征教育,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心理素质,实行分层次教育。譬如,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则着重加强有关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积极创造入党条件。对一般思想状况学生,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行为道德规范教育;对少部分学习劲头差和不关心政治的要加强红与专关系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的教育。总之,按不同层次的思想觉悟情况,作到因人施教。
最后坚持以疏导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应明确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是以疏导教育为主的原则。具体方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要了解大学生在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有校内的、社会的、国家的、国际的。对热点问题他们多感兴趣和抒发议论;这时要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样形式;组织讨论、辩论最终求得统一正确认识,达到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目的。譬如,高校办学面向市场、学生毕业走向市场、人才竞争和改革分配制度等一些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2)避免采用以压代教的简单粗暴办法。不要小题大作或无限上纲,是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要说服不要压服。因为,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都在相应的改变;用空洞说教方法和传统模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办法是很难凑效的。采用强制命令,往往引起了不买帐,出现硬顶硬以至激起“逆反”心理,表面接受而背地却消极对抗,反而更增加了教育难度,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被动局面。经验证明,通常采取树立榜样,学习先进典型,使他们自觉接受,才能达到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愿望。坚持疏导教育的中心是通过学生的自尊心理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不良行为,通过主客观方面的努力,最后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二)坚持以德治校,真正落实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树立起新世纪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真正确立新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具体来说:一是全方位大空间教育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世界和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应以积极的姿态面向社会,努力使大学生更多地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同时还要善于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工作的一切方面;二是全过程大时间教育观。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的不间断的过程来把握,以形成一种共时性与历时性高度统一的教育环境;三是全员大主体教育观。这里所谓大主体就是指具有一定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能力影响和改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组织与个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应当把其纳入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使之与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宏伟事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真正造成一种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以建立一套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完整的、科学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为主要内容,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教育才能形成。在新世纪我们要从高等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出适用的思想道德教育大纲和分年级学期实施的计划,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内容等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并同相应的文化专业知识的传授一样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进行梳理,对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合乎实际的、管用的加以肯定,对那些过时的、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要清除掉;另一方面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进行把握,对世界先进国家民族的道德规范进行剖析,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新思想、新观念进行认真研究,加以归纳、概括、提升,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一开始就走向系统、完整、科学的健康发展轨道。
以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制度环境。当前,要重点健全和完善以下几大机制:一是管理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建立“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岗位目标责任体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职能部门重点抓,其他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二是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大奖惩力度,强化奖惩措施,坚持物质奖惩和精神奖惩并举,特别是要健全表彰奖励机制,重视发掘和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道德典型作用。要用全面的、发展的道德观去考察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去教育影响带动广大青年大学生。三是动力机制,要通过教育引导、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的感染,使广大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努力提高思想理论素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追求,并把其转变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从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四是规范思想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建立人员经费、设施落实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检查监督功能齐备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按其内在规律,正常有序地运行,持续、健康地开展。(三)坚持以德育人,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性 以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问题。坚持以德育人,就是要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四有”专门人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即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学生。在新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崇高信念。21 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又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人的劳动技能与创造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青年大学生,要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自觉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掌握第一生产力,发展第一生产力。
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崇高价值观。先进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方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最崇高的价值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最值得追求、具有崇高价值的文化。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价值观的多样化,青年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崇高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用新世纪崇高的思想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才能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于祖国人民的统一。
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这种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以无产阶级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为客观要求,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依据的科学人生观。当前,有些大学生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 现,并把他们与人生目的等同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必然把人的价值显现出来。但是人的价值意识的增强并不意味着自我与社会的对立。相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他能将个人与集体、社会,自我与他人有机地统一起来。青年大学生只有树立起这种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自身的学问、才识,自觉地奉献于社会,造福于民众,才能真正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并彻底走出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误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心胸开阔,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荣辱、公私、苦乐、生死等人生的重大问题,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坚持以德修己,激发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的环境影响下,特别是教育控制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大学生自身,是大学生自身内部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是自身发展需要和现实的矛盾。虽然这一过程不能脱离教育引导,但最终只能靠大学生自觉去完成,大学生自己是思想道德认识和行为活动的主体。坚持“以德修己”,就是要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自身内在的矛盾得到辩证发展和实现正向转化,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自觉、自主、全面发展的人。
实践是检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准,大学生只有积极投身于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进行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培养自己形成理想的思想道德素质。当前,大学生应认真贯彻和自觉实践中共中央最近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发挥好以下作用:一是示范作用。高等学校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荟萃之地,应当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首善之区,为社会道德建设提出应遵循的原则和效法的样本,大学生应通过学习、教育、实践,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成为自觉实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的先行者和模范者。二是辐射作用。大学生应通过学习和实践,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提出新的道德建设理论及应用成果,将其所倡导的道德、思想、理论、原则辐射到社会中去,以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三是监督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高等学校应是“社会的良心”,大学生是最少保守思想、最具正义感和进取精神的群体,在社会上出现道德失范的时候,往往能砥柱中流,固本守正,坚持道德规范,批评错误倾向,抵制道德偏失。
总之,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是培养跨世人才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具体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因为,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最终是要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5.针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探讨 篇十五
所谓后进生, 一般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在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上的表现都比较差的学生。 在小学阶段属于后进生的人, 一般经过时间的推移, 可以转化成优秀的学生, 也有个别学生一直是后进生, 导致学业半途而废, 但是这样的学生毕竟少之又少。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能回避的事情。
后进生一般犯错误的几率高, 缺点很多, 他们的心理特点非常突出, 心理特征是消极的, 一般表现为:
1.后进生存在逆反心理。
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存在逆反心理, 在后进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通常后进生以批评的眼光待人接物。 例如学习的事情, 家长和老师越是让后进生好好学习, 后进生就越是觉得现在不用学习, 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得更多。 所以,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更是逆反, 甚至经常站在老师的对立面。
2.后进生存在疑惧的心理。
后进生行为习惯表现不好, 学习成绩很差。 后进生都有一种对外界排斥的感觉, 他们感觉同学和老师、几乎所有的人都排斥他们, 不把自己当好孩子看待, 从而破罐子破摔。 如果遇到老师的说服教育, 他们就会用特别粗暴无礼的行为顶撞老师, 或者怀疑其他学生在背后捣鬼, 导致老师经常批评教育他, 特别怀疑老师总是跟他过意不去。 老师的教育被当成耳边风, 一点效果都没有。
3.后进生有好胜逞能的心理。
后进生和普通学生一样, 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尊重和认可。 但是自己行为习惯不好, 学习成绩不好, 他们想得到的和自己的预期相差悬殊。 所以, 他们的好胜逞能的心理通常是以一种扭曲的状态表现的, 特别讨厌被老师当众批评, 就是不能服从。
4.后进生存在有矛盾的心理。
矛盾时时处处都是存在的, 后进生的心理一般存在一些基本的矛盾。 首先是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之间的矛盾;其次是要求上进与自己的意志薄弱之间的矛盾; 再次是要求爱心与得不到温暖之间的矛盾。
每个小学生都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表扬, 但是因为后进生不能严于律己, 尤其在学习方面没有任何的兴趣, 不求上进, 所以不受老师的欢迎。 在课堂上可能还会出现扰乱课堂的现象, 所以后进生同时受到同学的鄙视。
二、转化后进生的技巧
对于班级中后进生的转化, 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 都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有效的措施, 应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教育好后进生, 改变后进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 使后进生在大家的帮助下尽快地转变过来。
针对后进生的特点, 要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学习、 想改变, 才能更快地转变, 需要实施赏识教育, 给予后进生信心。 所谓赏识教育, 一般指的是通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 以尊重学生的个人人格为前提条件, 在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 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给予充分的激励和正确的引导, 以实施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能量的教育。
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 需要社会、 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 以收到较好的转化效果。
1.用爱心温暖后进生, 实施转化教育。
后进生一般都存在自卑的心理, 对老师存在疏远和抵触情绪, 他们认为老师并不喜欢自己, 在老师的心目中都喜欢优秀的学生而不是自己。 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的时候, 老师的态度要真诚谦和, 不能采取粗暴的训斥态度, 简单的处罚对后进生没有任何的效果, 需要给后进生爱心, 给予温暖, 感动后进生, 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2.尊重后进生, 善于鼓励。
后进生一般由于学习成绩差, 行为习惯差, 往往受到老师和学生的白眼。 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想那样, 后进生在小伙伴们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自尊, 找不到自信。 所以, 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 使他们感觉到自愧。 后进生需要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赞美,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鼓励, 加速后进生的转化进度。
3.全面评价后进生, 抓住契机教育学生。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 要对班级所有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 比如家庭生活状况、性格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等。 对于后进生需要正确的给予评价, 评价要客观公正, 给后进生信心, 通过发现后进生的优点, 给予赏识教育, 激发后进生的兴趣, 以加速转化后进生。
4.创造机会, 将自信植入后进生心理。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信的一面, 后进生也是如此。 一个自卑的学生, 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相对比较困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造机会, 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建立他们的自信。 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 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 再配合正确的引导, 逐步改变后进生的行为习惯, 使他们与普通学生一样, 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后进生会很快转化过来。
老师需要得到后进生的信任, 他们才能把老师的教育过程当回事。 当后进生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和可信赖的人的时候, 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 老师掌握情况以后, 建立符合后进生特点的教育方式,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后进生可能在学习上的表现不好, 但是在有的方面甚至超过学习优秀的学生。 转变后进生的工作, 光靠平时的说教是不行的, 老师要因材施教, 采取能够吸引后进生兴趣的教学手段, 使他们佩服老师, 逐渐喜欢上课, 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小学中, 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后进生。 需要老师全面了解, 并正确地评价后进生, 投入自己的真感情, 给予后进生信心和鼓励, 不断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 积极主动地献出爱心, 赢得后进生的信任, 更快地转化后进生。
摘要: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小学生的智力水平非常高, 谈不上学习不好的问题, 但是仍然存在后进生, 往往是个人主观不努力, 或者是家庭的原因, 孩子无心学习, 或者沾染坏的习惯。把自己列入后进生的行列, 会对将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后进生转化的工作要求教师对后进生有爱心, 用爱心温暖后进生, 然后抓住契机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这样才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生,后进生,转化
参考文献
[1]赵芙蓉.小学后进生转化视角下的英语教师素质研究.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杨露.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西南大学, 2010.
[3]郑雪君.让孤雁回归群体——浅谈性格内向后进生的转化.青年文学家, 2013 (15) .
16.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十六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校课堂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7-02
一、前言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课堂是教师活动及学生学习的主场地,当前,高校课堂的提出和构建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且在教育界被大力推广。当前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已成为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文化内涵等一系列的问题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并且只有通过不断构建高校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还应该注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理解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在上课期间,应该做到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在每段时间中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中的难点、重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课堂中着重讲解教学的难点。重点,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在语文高校阅读教学中,要将语文课堂中的多种要素结合到一起,并且让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发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阅读教学需要坚持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的整体[1]。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术交流的过程,不仅要进行科学、精心的预设,还要捕捉动态生成,使之能够达成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以此来实现知识技能教学效率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参与环节,用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进度。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主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步提高。
三、实施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将学生们分成各个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激发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本内容之上。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并且以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为目的来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整个小组的成绩来得到课堂任课的一种具有讨论、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获得基本知识,培养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对于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老师只是作为辅助指导。小组内的合作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可以积极的去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促进班集体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2]。
2.教学过程的统一
教师教学过程的统一是在初中阅读课堂中能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要对课堂的整体流程进行优化,并且要将整个课堂的环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在开课时直接布置下小组的阅读任务,一定要由教师先进行课前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将其作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3]。
3.有效的评价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制定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时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有效的评价可以培养学习的竞争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们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以及有效性。同时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个人的评价,而在初中阅读合作教学中,对其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整体进行评价,而不是单一的对上台发言人进行评价。并且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讨论的成果,还应该有小组合作之间的交流情况,纪律以及积极性等。
四、结论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要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同时构建三维教学模式体系,掌握好各目标的均衡性,做到各目标的相互协调、相互辅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不断吸纳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万宏. 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30.
[2]杨雅洁.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学周刊,2016,25:179-180.
17.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十七
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解决群众信访案件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这其中因为交通事故处理引起的信访案件是重中之重,也是令各级领导和办案人员头疼的问题。
一、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的类型
(一)因肇事逃逸而引发的信访案件。
(二)因民事赔偿引发的信访案件。
(三)因民警工作方式方法不当甚至失职引发的信访案件。
二、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增多的原因
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逃逸事故增多是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增多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由于事故赔偿金额提高、数额大,下岗人员从事营运和经济困难,贷款买车跑运输的人逐年增多,加之交通运输业“门槛过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一些驾驶人员道德素质低,道路交通逃逸事故越来越多,呈逐年上升趋势。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往往由于证据不足,肇事嫌疑人不能确认,案件不能及时侦破,致使事故责任认定困难,民事赔偿不易解决,容易引起受害当事人或其亲属的上访。逃逸事故增多已成为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增多的首要原因。
(二)相关配套法规的滞后是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增多的重要原因。《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交通事故的调处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相关配套法规滞后或不完善,成为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增多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是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还未出台,未能发挥作用;二是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约束力不强,投保率不高;三是对医疗救治缺乏有效地约束和监督,由于受利益驱动,医院在救治伤员时存在故意抬高救治费用的问题,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给理赔增加了难度;四是对法院调解判决道路交通事故没有专门规定,事故处理程序结束后与进入司法程序衔接不紧,一些疑难案件法院不愿受理。
(三)公民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但法律知识或缺,是造成交通事故上访问题增多的又一原因。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比以往更加明显和强烈。但一方面又存在法律知识欠缺,不懂法的问题,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人不愿意打官司,把信访当作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加之媒体的盲目或有意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催化了信访人的上访欲望。
三、解决道路交通事故信访问题的对策
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信访问题,具有突发性、长期性、矛盾集中性和问题解决的复杂性,也就是说,道路交通事故信访问题因道路交通事故的突然发生和调处不当而可能产生,因道路交通事故的长期存在而不可避免,矛盾一般都集中在赔偿问题上,调解和处理比较困难,非某一个部门能单独有效解决,必须从转变观念、建立有效机制、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源头治理与问题督办解决相结合。
(一)抓“根本”,切实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道路交通事故信访问题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道路交通事故,只有抓好了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事故信访问题。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化管理职能,建立健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新机制,形成政府牵头,相关单位、部门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彻底改变政府重视不够(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协调支持不够,公安交管部门单打一的被动局面。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部门都应重视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工作上支持,在财力上舍得投资,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或开一两次会议就万事大吉;二是严把机动车入户、检审验和驾驶员培训发证关,对不符合入户条件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入户,检审验不合格的车辆一律不能上路行驶,培训不合格、道德品质不好的驾驶员一律不发证,不准驾驶机动车,从源头把好预防事故关;三是深入开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主要内容的“五进”宣传工作,把《道路交通安全法》纳入国家普法教育内容之中,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四是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灯控等设施,有效治理隐患点段,建设良好道路交通环境;五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针,加强路面巡逻监控力度,严厉打击机动车辆超员、超载、超速、酒后驾驶、农用车、低速汽车载人、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效杜绝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六要加强对逃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信息搜集处理,提高对逃逸事故处理的效率。
18.家庭教育-帮孩子适应初中生活 篇十八
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等于装进了保险箱。听懂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就交给你了,要打要骂随你,使劲管吧没事,我们不是糊涂的人。
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一百个不放心,孩子的吃饭、睡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一旦在孩子在学校有个风吹草动,马上给老师打电话联系。
第一课 新起点 新面貌——帮孩子适应中学生活
教学目标:1.了解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差异,了解孩子当前状态。
2.了解孩子可能出现的不适应,以正确心态面对 3.学习家教方法,帮孩子适应中学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
孩子步入初中,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能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能否处理好学习、交友等问题?能否像过去一样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了解决孩子入学后的一系列适应问题,我们将“新起点,新面貌——帮助孩子适应中学生活”作为第一课和家长共同讨论孩子在这个阶段遇到的困惑,通过分析困惑原因,帮孩子找到解决的对策,使孩子心情愉快地开始新生活。
二、案例共享
教材5-6页中案例一、二。
三、案例分析
孩子出现不适应初中生活的原因
1、自身角色的改变
从小学的老大转变为中学的老小。原先在小学班级里成绩优秀在新的班集体就可能显得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了,也有的同学升入初中后对新的环境感到自信心不足,寂寞、孤独,总是怀念以前的班集体或以前的老师。这种角色上的转换,会使我们孩子产生相当强烈的不适应感。
2、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
现在我们同学在家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是从进入初中开始住校后,我们就发现,我们不得不告别过去在家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父母的生活了。而是一下子要去面对自己买饭吃饭、洗衣服、收拾床铺等这样简单又具体的问题了,而且一周才能回一次家,那么这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的孩子来说怎么办呢?还有父母给的生活费又该怎样计划支配呢?每天的饮食又该如何合理安排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向我们同学提出了独立生活的挑战。
3、功课从“寥寥无几”到“门类繁多”。
我们都知道,小学就那么寥寥的几门课,两三位老师就一竿子包到底了;而在中学,我们一下子十几门功课全端出来,老师一人授一门课。功课换了内容,难度也加深了,而且门门功课有作业,往往让我们初一新同学应接不暇,真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的感觉。所以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容易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失去协调与自控能力,甚至失去自信。
4、老师由“保姆型”转变为“放手型”。
上了中学后我们还会发现师生关系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小学里,小学老师和我们同学之间交往的机会很多,我们和小学老师之间是相互非常了解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到了中学,我们每位任课老师都要教几个班的课,指导很多学生,一般就不会象小学那么深入细致了,学习生活上包办的地方也比小学少了,而且现在老师强调的是学习的自觉性,不再是像小学时无微不至的“保姆型”的了。这对我们部分小学时对学习很有依赖心理的同学来说,就很不适应了,所以不少同学进入中学离开熟悉的老师,感情上失去依托,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对新老师在感情上产生抵触情绪。
5、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重新组合。
在我们小学时,孩子的小学同学大都是彼此熟悉在一块六年了,但是到了中学则不同了,各个学校的聚在了一个教室里,面孔大都是陌生的。所以,人际关系,朋友的重新组合,以及关系的重新确立,对孩子而言,不能不说是个新的课题。但是进入中学的这个开始阶段,孩子是心里虽然向往着友谊,却又与这新的一切保持着一段距离,因为他还没能像以前那样投入到班级和同学中,有的同学甚至自我封闭,成为班级的旁观者,也有的还沉浸在小学难忘的印象和旧日的记忆里呢,这样与同学的交往就会觉得拘谨、羞怯和手足无措了,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而还有的孩子则是在新学校里不能正确处理正常的学习竞争,将学习成绩看作是一个“角斗”和“较劲”的标尺,从而产生焦虑、嫉妒或自卑等不良心理,造成同学关系紧张,感觉适应困难。
四、了解孩子
小测试:教材8至9页所列几种现象,了解孩子对初中生活的适应情况。
五、贴心提示
帮孩子适应初中生活的方法:
1、家长做树根,来稳孩子心。孩子将来事业有成,大家说什么是重要因素?情商占80%。(情绪,情感,意志,耐受力)所以说,聪明的母亲往往教育孩子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态。孩子心定了,什么事也就不叫事了。好心态的孩子来源于好心态的妈妈。家长朋友们尤其妈妈,遇到孩子的问题,往往表现为:灾难化、绝对化、满足化(听孩子的一面之词,不去站在孩子立场想法帮助,而是按照孩子的意愿做出结果。)
2、家长做引导,学习棒又好。引导孩子与同学、老师、学校建立顺畅亲密的关系。孩子抱怨时,委屈时,指责时,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自然就与同学、老师、学校关系紧密。另外可以相应做相关训练、比如注意力训练。
19.一种针对海洋数据的空间抽样方法 篇十九
近年来, 伴随着“数字海洋”概念的提出, 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海洋信息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 对海洋数据的量与质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海洋数据具有数据量巨大, 来源多源化 (海基, 船基, 岸基等) , 时效性强, 应用多样等特性。这些特性给基于海量海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应用等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抽样方法是处理海量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通过选取小量样本代表总体, 以较小的精度牺牲换取较大的效率提升, 具有效率高, 费用低等优点[1]。
抽样不仅是商品质量检验、社会调查等传统检测和统计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数据领域也具有广泛地应用。Kleiner等设计了在Bootstrap算法中引入二次抽样思想, 大大提高了分布式计算环境下大数据质量评估的效率[2]。对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进行抽样时, 一般使用空间抽样方法进行样本选择。空间抽样方法考虑了数据间的地理空间连续性来设计抽样和估计,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抽样的成本, 提高估计的精度。Flores在调查某地区空间均值时采用了系统抽样方案[3]。Ambrosi等将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 检测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4]。Wang等系列文章基于分层抽样的思想, 提出了一种“Sandwich”抽样模型, 结合航空影像和TM影像以山东省细小耕地的调查为例, 验证了该抽样方法的可行性, 并阐述了其优越性[5,6,7,8]。
传统的抽样方法虽然在空间抽样方面有所发展, 但仍没有将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体现在抽样方法中, 不能很好地应对海量、多源、多维、动态、空间相关、空间异构等特点鲜明的复杂海洋数据的抽样。本文基于海洋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 设计了一种新的抽样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空间海洋数据进行分层处理, 降低空间异质性对样本点布设的影响;接着基于半变异函数量化海洋数据间的相关性, 由此给出优化的样本点位置, 减少样本信息的冗余;最后通过对某海域样本点的选取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分析新的抽样方法在样本量、抽样精度等方面的优越性。
1 海洋数据的空间分层
1.1 分层抽样
用分层抽样首先将总体N分成L个独立的子总体N1, N2, …, Nl。其中。将子总体定义为层, 分层后独立地从每一层按一定的抽样规则进行抽样和统计[9]。因此, 分层抽样可保证样本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的覆盖整体空间, 并能提供局部抽样信息的反馈。总体N通过各层的估计值采用加权法估计, 层对于总体的重要程度通过权值来体现, 一般情况下权值wi随层中的样本点数目ni呈线形变化, 即:
其中, wi为第i层的权值, ni指第i层的样本数, N指总样本数。
海洋数据的异质性使得其属性信息在空间上呈现区域化分布。针对具有区域性变化的海洋空间数据, 简单随机抽样可出现样本聚集现象, 使得抽取的样本不能很好地反映区域整体情况, 且若样本分布不均容易造成局部信息缺失等现象。故此, 分层思想运用于具有区域变化的空间海洋数据的抽样, 可保证抽样精度的同时, 提高了抽样的灵活性。
1.2 海洋数据的分层设计
由于海洋数据获取手段的多样化, 其数据采集点在空间上呈不均匀分布, 即某些区域数据聚集, 而某些区域数据稀疏或缺失, 如图1所示。故此, 对整个区域内统一抽样, 多会使得样本点分布不均, 造成信息的冗余。
根据数据采集点在区域内的密度分布, 利用先验信息 (本文以海洋数据的获取手段不同) 对整体研究区域进行分层, 如图2所示, 根据该海域数据采集手段的不同, 将整个研究区域分为8层, 使每个分区域间呈现出不同的密度。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 本研究区域内由于海洋数据采集手段的不同, 其采集点的密度差异较大。如图2所示5、6、7、8层采集点的密度较大, 而其他层采集点密度较少。故此, 本文在采样点密度较高的5、6、7、8层, 利用海洋数据的空间相关性, 设计优化的空间系统抽样方法, 推导样本点的布设位置, 保证抽样精度的同时, 降低信息的冗余, 提高计算效率。而在密度较低的分层区域, 采用全抽样, 保证信息精度。根据层的数据密度, 为每层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 如表1所示。
2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优化空间系统抽样
2.1 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在区域内等间隔放置样本, 通过样本区域和样本数量确定样本位置, 布样和取样阶段都非常快速和简单易行, 同时保证了样本点的均匀和分散, 因此系统抽样在空间抽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1,12,13,14]。但是系统抽样过分依赖抽样规则, 不明确样本数时, 就无法确定步长, 且抽样效果非常依赖系统抽样步长, 过大的步长会导致抽样统计的信息不足从而导致估计不精确, 过小的步长导致样本过于相关从而导致样本信息的冗余, 降低抽样效率。本文充分利用空间数据的相关性和变异性, 优化系统抽样的步长设计, 给出优化的空间系统抽样方法。
2.2 空间相关性
半变异函数常用于地统计学, 主要用来描述对象空间上的变异结构以及变量值的估计。它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所有样本点构成的向量空间按照距离进行分组, 然后计算出每组的变异值。
半变异函数量化的描述了数据空间相关性, 数据距离越大, 变异程度就越高, 相关程度就越小。经过数据分层后的数据间保持相对较高的空间相关性, 满足二阶平稳假设。本文通过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确定抽样步长, 从而将数据的空间相关性与样本选择联系起来, 从而将数据的空间相关性体现在样本选择中。
如图3所示, 变异值γ (h) 在变程a处趋于最大, 从而数据相关性在变程a处趋于最小。因此当两个样本点距离小于变程a时, 样本信息就会出现冗余, 而大于变程a时就会开始丢失数据集的特征信息, 理论上a是系统抽样的最佳步长。
2.3 空间系统抽样的步长确立
为了确定某层的系统抽样步长, 需要拟合出层内数据的半变异函数。为了保证计算效率, 半变异函数通过一个训练点集推导, 训练流程步骤如下:
(1) 随机选出一个训练集, 这是生成半变异函数的最基本单元。一般来说, 训练集必须大于30个数据点, 为了精确地估计变异函数, 有的学者甚至建议至少应有100到200个样本数据[15]。
(2) 在此基础上与任意两个样本点进行计算, 得到一个关于距离h的散点函数:
其中γ (hij) 是点i, j间关于属性值z的半变异值。
(3) 将h划分为a个区间, 并求区间内γ (hij) 的期望值γ (hs) 得到a个实验变异散点。
(4) 通过数学方法与实际经验将实验变异散点拟合成一条反映区域化变量空间相关和空间特性的半变异曲线 (经验变异函数) 。地统计学最广泛应用是球状模型。
2.4 空间系统抽样布样设计
以变程a作为空间系统抽样的步长布设样本。如图4 (a) 所示, 为抽样区域绘制正方形网格, 取网格结点的数据点作为样本点。当网格结点不存在数据时, 选取距离结点最近的点作为样本点。当最近的样本点距结点超过阈值H时, 则视该结点不存在样本。如图4 (b) , 圆框内结点处附近不存在样本点, 菱形框结点处附近存在数据点作为样本点。
3 实验及分析
本文实验以某海域水深观测数据的抽样检验为例, 对数据分层后, 取其中一层的数据集用本文方法进行抽样, 数据集包含26 803个点数据如图5所示。按照本文的空间系统抽样方法抽样后得到491个样本数据, 如图6所示。针对数据实际应用中, 存在的不同维度运算, 如数理统计, 二维模拟, 三维模拟等。对样本进行不同方式的运算处理, 并与总体运算结果进行比较。
3.1 统计分析
对总体和样本的水深属性值进行统计, 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样本的统计结果与总体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误差在7%以内, 但计算的点数量减少了98%。
3.2 二维插值分析
数据二维插值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手段, 用kriging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线性最优化插值, 拟合出区域的二维可视化平面, 如图7所示。与总体的插值效果对比, 如图8所示, 视觉上整体基本一致, 高水位部分 (黑色) 和低水位部分 (白色) 都很好地展示出来, 仅在细节上有一定损失。
3.3 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三维模拟了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展示地理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如图9样本的趋势面图, 每个点表示一个空间数据, X轴为经度, Y轴为纬度, Z轴为属性值。对比图10总体的趋势面图, 可以看出样本点很好地还原出区域中水深值在空间上的分布趋势。投影点的最佳拟合曲线 (东西方向为XZ面上的浅灰色曲线, 南北方向为YZ面上的深灰曲线) 显示了数据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属性的走向, 由图9、图10所示, 可以看出样本最佳拟合曲线同总体最佳拟合曲线走势基本一致。
4 结语
本文在空间抽样分层的基础上, 利用数据间的空间相关性, 结合系统抽样方法和半变异函数,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海洋大数据的空间抽样方法。该方法保证了样本点之间的独立性, 使每个样本点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 控制了样本点的数量。此方法选出的样本能较好地从各个方面模拟总体, 为优化大数据环境下抽样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摘要:抽样是提高海量海洋数据环境调研、数据挖掘、可视化展示等处理运算效率的有效手段。经典的抽样方法 (简单、系统、分层、簇) 是针对传统工业产品建立起来的, 直接应用于海洋数据则存在效率低, 信息冗余、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一种针对海洋数据的空间抽样方法, 该方法首先利用海洋数据的相关性对研究区域分层;接着基于海洋数据的空间变异性, 设计优化的系统空间抽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新的空间抽样方法在降低样本信息冗余的同时, 兼顾了样本点的空间分布。该方法能有效地获取分布均匀的样本点位信息, 且兼顾了样本点之间的变异性, 较好地保留了区域内的特征变化信息。
【针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方法】推荐阅读:
针对不同岗位的面试经验08-17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11-10
针对乡村学生的体育乐趣的分析探讨论文08-06
浅谈新兵入伍的心理特点及针对措施10-04
针对学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书10-17
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点思考11-09
针对关爱妇女活动方案08-24
针对销售业绩提升方案10-05
针对性训练检测答案06-24
针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