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诗词的区别(10篇)
1.诗歌与诗词的区别 篇一
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区别
徐志摩的诗歌的意境很丰富,亲切,他在选择意象的时候,总是很贴切的,如果要更好的去理解他的诗歌,那么久得多读几遍,了解诗歌背景和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但是西方国家的小说散文中有意境的创造。比如《简爱》中对桑菲尔德庄园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就是一种意境。在中国,意境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实际上就是指意境。
“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达到的境地,语出佛经,为南朝诗学借用。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有“境玄思澹”之语,可见意境说初见端倪。王昌龄的《诗格》首创了“意境”一词。到了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即由境而来,由思而来。权德舆提出“思与境谐”的理论。司空图《诗品》提出“境生于象外”之说。刘禹锡发展了“境生于象外”之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多有探讨。到了清末,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集其大成。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根据童庆炳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就是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可以举例说明: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记》,这是他死前在青海德令哈写的一首诗。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通过这些意象,一一组合起来,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请看原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清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海子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的实在性;同时也可看出,意境的韵味,那是一个被虚化了的世界。
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一个作家,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造艺术形象,也就是营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创造,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营造意境。请看瘂弦的诗《秋歌》:“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瞏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意境。这里有秋的白描,有对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秋空、马蹄、山径、寺院、”这一系列意象,组合融合成一种秋的意境。在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
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2.诗歌与诗词的区别 篇二
1 弗罗斯特诗歌的特点
哲学基调作为弗罗斯特诗歌的显著特点, 是区分其诗歌和中国田园诗的一大标志。让我们首先看看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哲学基调:
弗罗斯特的很多诗歌很美妙地抓住了自然中的一瞬间, 让人记忆深刻。“雪夜林边驻留”就是其中一首。这首诗被认为是弗罗斯特最好的诗中的一首, 和其他诗比起来, 这首诗意境更优美, 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更真实。诗人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新英格兰英语、规格平整的传统韵律、一系列完美的象征, 给我们勾画出一幅雪夜乡村的景色。他对于乡村生活和农场工作相当熟悉, 这也就是他为何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这首诗中所包含的哲理清晰明了:一方面, 作者被林间的静谧和神秘感所吸引不能自拔;另一方面, 作者希望自己可以抵挡住雪夜幽林美景的诱惑回归现实, 去兑现自己的承诺, 履行自己的责任, 不要逃避尘世的压力和悲伤。
“修墙”也是弗罗斯特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哲理性诗歌。这首诗看似简单, 描写的是作者在新英格兰户外看到的一件普通的事情——修墙。修墙看似普通, 但在作者笔下却蕴含哲理。诗中的主人公和他的邻居每年都要修补横在他们果园之间的墙, 邻居认为“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墙高睦邻) , 而主人公认为两家种的果树都不一样, 完全没有必要修墙。在作者眼中, 墙是阻碍邻里之间关系的屏障, 修墙只是人们一种传统的行为习惯, 并非需要之事。作为新时代的人, 应该去除这种障碍, 解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他诗中的语言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特点, 无韵体的灵活运用, 更使诗歌看起来像日常对话。他采用叙述故事的形式, 用他独特的幽默给我们讲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理。
2 中国田园诗歌的特点
中国田园诗歌大都表达诗人乡村生活的感受, 大多是诗人在经历官场失利后回归田园的真情实感。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诗的典型代表, 他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 乡村的美景和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早期生活中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当他抱着“大济于苍生之志”进入仕途时, 满眼见到的都是官场的黑暗和腐朽, 他仕途受挫, 消极逃避的思想侵袭着他, 儿时印象中的田园生活引诱着他, 最终他怀着“性本爱丘山”的极大热情回归田园。他的《归田园居》就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离开官场, 回归田园后的快乐。诗中农田、草屋、村舍、榆柳、炊烟等, 普通的事物在作者笔下十分恬静优美, 让人感觉身处这样的环境惬意自如, 不知不觉忘记了尘世的烦恼。作者在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优美时也流露出自己厌恶官场的腐朽和黑暗, 喜欢平静的乡村生活, 不适应仕途的你争我斗。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完全是出于自己仕途的失利, 诗中的情感是作者在官场失利后回归自然的心得感受。
中国田园诗大多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部分诗歌都和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中词语大都描述自然美景以表达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例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和《饮酒》等都是此类的代表。在这些田园诗中, 诗中景色优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并融为一体, 心灵得到净化, 身体得到释放。在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 他在开始就谈到自己性本爱丘山, 诗人甚至把他自己归田比作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由此可看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在诗的后面又描绘了一个普通田园的场面, 诗人和大自然彻底融为一体, 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他的快乐。
3 不同思想对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和中国田园诗的影响
弗罗斯特首先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 这种对于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浪漫主义传统贯穿于他的诗歌始终。他遵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华兹华斯的诗歌原则, 把大自然的美景和自我内心情感联系在一起。在诗人眼中, 大自然和自身融为一体, 诗人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美景来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
宗教对于弗罗斯特诗歌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基督教作为影响美国文化的主要部分, 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也尤为体现。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基础, 弗罗斯特崇拜上帝, 他诗歌中很多想法和元素都来自圣经, 让人看过之后更能产生共鸣。中国田园诗人大都尊崇道教的“自然主义”, 他们的诗歌大都反映诗人想回归自然的愿望,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中国田园诗人还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黄三平.陶渊明田园诗中的理想与现实[J].湖南: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郭心民.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美国文化因素[J].长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屈俊玲.论中西田园诗的差异[J].商洛:商洛学院学报, 2010.
3.先锋诗词:先锋诗歌的“别动队” 篇三
然而,回到诗歌本身,新时期以来,旧体诗逐渐开启走向“现代诗歌”的破冰之旅。《诗潮》执行主编刘川,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诗歌发展中新体诗与旧体诗互相渗透的趋势,数年来,以接近于新体诗的篇幅大力推介当代旧体诗词。并于2016年第4期,在秦公子、独孤食肉兽等的协助与策划之下,推出专栏《21世纪先锋诗词》(第一辑),收录了嘘堂、独孤食肉兽、杨弃疾、添雪斋、无以为名和金鱼等六人的作品,首次揭橥了“先锋诗词”的概念。在本期接着推出第二辑,收录异人、八胡、困哉、十方、杨无过、燕台等六人的作品。这个栏目的诞生,预示着新体诗与旧体诗的结合,不单单体现在二者共同占有一个刊物的版面,其开创性的价值,是试图向读者表明,当代旧体诗与新体诗,在诗歌的内在质地、诗歌的艺术手法等层面开启了深度融合之旅。
换言之,从纵向的继承而言,新体诗如何汲取传统资源,学术界已有较多研究,旧体诗领域的“传统派”,也多属意于此,即使“声韵改革”的拥趸者们,也是将继承与创新并举,先锋诗词作者群体,在这方面更接近于传统派。从横向来看,一方面,新体诗更多的是移植西方诗歌的观念早有定论;另一方面,当代诗歌的主要体式之间如何互相渗透与互相影响,却很少有人问津。在新体诗不断汲取传统营养的同时,新体诗本身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不仅影响到当下或将来的新体诗写作,甚至对当代的旧体诗写作也已经和正在产生影响,将来必定会继续产生影响,我曾把这种现象称为“新诗的逆袭”。
将与古典诗词相比较而呈现出某种“异质”特征的当代一部分旧体诗词冠以“先锋诗词”的名目,显然借鉴了新诗研究领域“先锋诗歌”的称谓。在新体诗领域,当代先锋诗歌研究很早就进入了学术视野,曹纪组在《当代文坛》(1990年第6期)发表《先锋诗歌的历史疑问》一文,以“先锋诗歌”指称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来的各种现代诗群及其作品与理论,自然并非首创。1980年创刊的《诗探索》,逐渐成为当代先锋诗歌重要的理论阵地。1995年,《文艺争鸣》推出“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讨论”专题,发表一系列论文,先锋诗歌作为学术概念,得到多角度的深入阐发。随后,各种围绕先锋诗歌的研究著作陆续出版,如吕同聚《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研究》(2001)、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2005)、《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2014)、姜玉琴《当代先锋诗歌研究》(2013)、霍俊明“回望先锋诗歌系列”论文,以及大批论著、论文(含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对中国先锋诗歌进行了深层次、多侧面的阐释。2003年,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拍摄的《中国先锋诗歌》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公开播出;2004年,梁晓明、南野、刘翔等主编的《中国先锋诗歌档案》公开出版,收录了北岛、芒克、多多、舒婷、顾城、海子、西川等三十多位先锋诗人,将先锋诗歌集中推向“更广阔的阅读与接受疆域”。在创作者和研究者的视野中,中国先锋诗歌,历经朦胧诗、后朦胧诗(或曰第三代)与90年代个人写作等几个阶段,乃至“橡皮”“他们”“下半身”“垃圾运动”等诸多带有鲜明创作倾向的诗群,也共同树起“先锋诗派”的旗帜,以积极进取的态势,活跃于当代诗坛。
先锋诗歌是一个泊来词。1870年后,“先锋”成为一个新造的文化用语。先锋文学是19世纪末西方文艺界有计划有纲领提倡的一种重要的文艺思潮。1962年,雷纳多·波乔利出版《先锋理论》,是第一本对先锋文学艺术进行概括总结的理论著作。先锋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影响相当深远,从姜玉琴“中国当代诗歌,其实也就是当代先锋诗歌”的表述即可见一斑,其进而认为,先锋诗歌占据着新时期以来的诗坛主流(《当代先锋诗歌研究·后记》)。这也是众多当代诗歌研究者的共识。所谓先锋诗词,是古典诗歌在当代结出的硕果,同时又是在当代社会思潮、当代文艺思想以及当代生活经验影响下出现的一种迥异于古典诗词和当代“主流”诗词所呈现出的创作倾向、理论诉求和文本呈现。此处无意给先锋诗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很难描述其内涵与外延。我们不妨借鉴学术界对我国早期先锋诗歌的定义,先做一个生硬的比附。曹纪组在《先锋诗歌的历史疑问》一文中,曾经给先锋诗歌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先锋诗歌’,主要是指以‘生命体验’为最终实现,以追踪潜意识或无意识为达到‘生命體验’的必由途径,以试图重建诗歌语言来完成这种‘生命体验’的过程,并企望以此创造出‘没有过的’诗的本体的那样一些作品或创作意图及诗歌观念。”这个定义指出,先锋诗歌所关注的重心,是由外部社会转向内在生命,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在此基础上,进而概括出先锋诗歌的特点是:“由于其奉行所谓‘新的诗歌原则’,必然地导致反传统,反意义,反语言,非理性,非崇高,非文化,重视直觉,追求超验,等等。”研究者指出的早期先锋诗歌的这些基本特征,在先锋诗词之中也部分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反响。然而,旧体诗与新体诗在格律要求、语体特征及表现手法诸方面,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在二者之间,任何机械的比附都可能是不准确的,是带有冒险性质的。当前的诗歌批评与诗歌理论界,尚缺乏专文对“先锋诗词”予以论述。马大勇在《网络诗词三十家》(待出版)的作者简介中,有三则涉及到“先锋”一词,在点评张智深的诗词作品时亦然,但并未对此予以界定。如介绍困哉时,曾用到“先锋气质”一词:“困哉所作不多,而皆镂心刻骨,又特具先锋气质,当與嘘堂、独孤食肉兽等相视而笑,共筑网诗一大宗。”所谓“先锋气质”,当指困哉作品具有先锋诗歌的某些思想元素与艺术风略。马大勇论及独孤食肉兽,则说:“食肉兽提出并力倡‘现代城市诗词’创作理念,多自先锋艺术攫获灵感,擅以蒙太奇等超现实手法整合拼接,特质个性极为鲜明,有‘兽体诗词’之称,可谓网络诗词独树一帜之‘印象派’。”明确指出独孤食肉兽的诗词取法先锋派的艺术手法。但在论及嘘堂时,却仅指出其融合新、旧体诗与“文言实验”之功:“嘘堂出入僧俗世界,贯通新旧诗词,所倡‘当代诗词在网络’之说,对网络诗词价值确认之功不小。其‘文言实验提倡‘旧体’与‘真想’相溶,无疑为网络诗词一面醒目旗帜(胡晓明语)。”这些吉光片羽般的论述,犹如东方的第一束微光,影影绰绰地勾勒了先锋诗词的模糊面影。
nlc202309081200
给先锋诗词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也许现在还为时过早。粗略而言,先锋诗词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文体选择上的多样性与声律上的“保守”性。可以归入先锋诗词的作者,一般在不废近体诗与词的同时,更多地采用乐府、古体和歌行的写法,甚至上溯受《诗经》影响的四言体与受《楚辞》影响的“骚体”,以求在句式灵活和长短不拘的篇幅中,容纳更加丰富的题材,在格律相对宽松的文体规范下,更加自由地书写。如本辑收录的十方,擅“诗经体”,体物兴发,高严简古,被好事者称为“四言长城”,复云其五言诗,“俨然直接汉魏,情深辞厚”。又如人称燕台“《市民》《精灵》诸篇幽想出尘,如读《骚》与《聊斋》者”。他们于近体诗方面,则像传统派一样,严格遵守传统诗词的声韵与格律标准。其二,语言运用上的保守性。关于这一点,从嘘堂提倡“文言诗词”,到本辑所收录的杨无过、异人,或自称所写为“文言诗词”,或自称“文言诗人”,可以清楚地见出他们向文言文诗歌传统的“认祖归宗”,他们所写的许多序跋,都采用文言文,也是此种嗜好的佐证。其三,书写都市生活体验。“五四”新文学时期,现代小说、诗歌、话剧,甚至散文,很快转向城市经验的叙述。而传统体式的诗、词,产生于农耕文明的背景,积淀的是农耕生活的体验,长期以来,诗词在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经验方面是一大短板,而在“先锋诗词”作者群中,对此做出了可贵的探索。独孤食肉兽力倡“现代城市诗词”,是其间突出的代表,残荷编选并在网络流传的《城市诗词三百首》,则集中展示了这一方面的实绩。旧体诗词诸种体式要想获得新生,书写城市经验,是其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如何书写城市经验,也日益成为先锋诗词作者关注的重心之一。其四,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手法。众多的可称为先锋诗词的作者,多醉心于西方哲学与文学,并与新文学有着相当深厚的渊源,在诗词创作中,很自然地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如独孤食肉兽即对此有着明确的理论自觉,他在效法李杜苏辛,甚至周、吴等传统诗人的同时,潜心学习加缪、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罗伯·格里耶等西方现代主义巨匠的表现手法,并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诗词创作。他仰慕的古今中外诗人,排第一位的,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翻开其诗词作品,对特朗斯特罗姆的取法无处不在。杨无过亦自称“早年致力于现代诗,其后致力于文言诗词创作,以现代思维、西学肌理入传统文言诗词,出入于东西方之间”。马大勇在论及天台时,也曾这样说道:“(天台)主张‘多元化的创作价值观,尽可能在已解体的传统中拾取生命力犹存的文化元素进行重构’。其诗罕有风月尔汝情韵,目光集焦国史,直指当下,诡谲致密而不失庄严正大,先锋变怪而不离古雅醇厚,震撼力度颇强。”要之,收入本辑的这批先锋诗词,对西方现代诗歌手法的运用,比之同时期的新体诗,未免显得滞后和稚嫩,但旧体诗词在融入当代诗歌的进程中,毕竟已经迈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是难能可贵的。在一片“复兴”之声的旧体诗词创作领域,“传统派”以其礼敬古典,出入风雅,无疑拥有先天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文化优越感;“歌德派”坚守“主流”立场,得天时地利人和,其势如日中天;“先锋派”(姑且這么说)则以其新锐姿态不断改造传统诗词的气质,赋予当代诗词以现代性品格,与古典诗词相较,无疑更加具有新体诗的素质,正如他们所称的“披着格律外衣的新诗”。其实,“用写新诗的手法写旧诗”并非始于先锋诗词作者,而是在前辈新文学作家那里已自有先例,如叶圣陶说:“他(指俞平伯)说,他后来写旧体诗实是由他的新体诗过渡的,写作手法有些仍沿着他以前写新体诗的路子。”(葉圣陶《俞平伯旧体诗钞序》)那么,从向新体诗和西方诗歌取法这两方面来看,似乎可以把先锋诗词视为当代先锋诗歌的“别动队”。
当代诗词(通称旧体诗)和新体诗,乃至其他诗歌体式一道,共同建构“现代诗”的大厦,理应成我国诗歌发展的美好愿景,先锋诗词正好充当了建构现代诗歌体式之共性的“先锋”。《诗潮》杂志明确标举“21世纪先锋诗词”的概念,为先锋诗词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无疑是富于创见的眼光,富于冒险的勇气和富于探索的精神。
4.秦观的诗词全集-诗歌 篇四
1、《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点绛唇·醉漾轻舟》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3、《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
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
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4、《浣溪沙》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5、《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6、《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7、《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8、《满庭芳·晓色云开》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寇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恁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9、《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
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
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10、《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12、《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13、《如梦令·门外绿荫千顷》
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
14、《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15、《踏莎行·雾失楼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6、《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17、《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
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
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18、《望海潮·星分牛斗》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
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
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19、《望海潮·奴如飞絮》
奴如飞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随。
微月户庭,残灯帘幕,匆匆共惜佳期。才话暂分携。
早抱人娇咽,双泪红垂。画舸难停,翠帏轻别两依依。
别来怎表相思。有分香帕子,合数松儿。
红粉脆痕,青笺嫩约,丁宁莫遣人知。成病也因谁。
更自言秋杪,亲去无疑。但恐生时注著,合有分于飞。
20、《满庭芳·红蓼花繁》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21、《满庭芳·碧水惊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22、《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23、《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後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锺。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後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24、《江城子·枣花金钏约柔荑》
枣花金钏约柔荑。昔曾携。事难期。
咫尺玉颜,和泪锁春闺。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
玉笙初度颤鸾篦。落花飞。为谁吹。
月冷风高,此恨只天知。任是行人无定处,重相见,是何时。
25、《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
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流水落花无问处。
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26、《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7、《浣溪沙》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肯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阑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28、《浣溪沙》
霜缟同心翠黛连。红绡四角缀金钱。恼人香爇是龙涎。
枕上忽收疑是梦,灯前重看不成眠。又还一段恶因缘。
29、《浣溪沙》
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粉一樱多。
见人无语但回波。料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麽。
30、《如梦令·门外鸦啼杨柳》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著人如酒。
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
31、《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
遥夜沈沈如水。风系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32、《如梦令·幽梦匆匆破後》
幽梦匆匆破後。妆粉乱痕沾袖。
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回首。回首。绕岸夕阳疏柳。
33、《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34、《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35、《满庭芳·北苑研膏》
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5.古诗词鉴赏·唐代诗歌 篇五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 此诗写“风”别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说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宋代计有功在《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 此诗寄托着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论语·微子》记载,孔子曾在旅途中迷失方向,让子路向正在耕种的隐士长沮、桀溺询问渡口(迷津)。两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嘲讽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
4. 请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诗,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尾联“迷津欲有问”引用《论语》中的典故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7. 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离别环境?从中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赏析“关城树色催寒近”中“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尾联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0. 请从内容和风格两方面赏析首句“走马西来欲到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杜甫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请结合诗歌尾联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全诗,请简析这首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nlc202309020758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3. 这两首诗歌都写到了“月”,这一意象在两诗中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比较两首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怎样相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这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方式上有相似之处,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①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②。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①淑气:温和之气。②绿蘋: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水草。
17. “物候”“新”在何处?对于新物候,诗人为何“偏惊”?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试指出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并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9. 该诗前两联的动词运用历来为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该诗颈联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本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22. 首联“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建党一百年诗词及诗歌 篇六
那个会址依然还在
证明着一个伟大的历程
那五十多人的声息依然还在
证明着一个政党的诞生
南湖红船稳稳停泊在湖畔
而从这里起航的中国大船
却在历史的风雨中航行了近百年
一面镰刀铁锤的旗帜
屹立在船头 猎猎招展
指引着前进的航向
党旗在南昌城头高高飘扬
打响了武装起义第一枪
党旗在井冈山顶高高飘扬
建立起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
党旗在长征路上高高飘扬
突破重围的意志坚强如刚
党旗在遵义城内高高飘扬
毛委员挥手指引正确方向
党旗在雪山草地高高飘扬
越过天险三军欢聚锣鼓响
党旗在陕北大地高高飘扬
抗日的烽火燃起民族热望
党旗
在东北林海雪原飞舞
在中原大地豪情激荡
党旗
在黄河怒吼中气势如磐
在长江奔流中恢弘豪放
党旗
在三大战役里摧枯拉朽
在千帆渡江里奋力挥桨
党旗
在西南剿匪中定夺天地
在天安门城楼辉映朝阳
党旗 一面火红的旗帜
在上甘岭的阵地上高高飘扬
让美帝国主义魂飞胆丧
党旗 一面伟大的旗帜
在中国东西南北中高高飘扬
让一穷二白的国土屹立东方
党旗 一面辉煌的旗帜
在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高高飘扬
让神州日新月异雄风漫唱
党旗 一面不倒的旗帜
在人民拥护的声浪中高高飘扬
让中国梦演化成为繁荣富强
那个“一大会址”依然还在
证明着一个伟大的历程
那八千多万党员聚集在旗帜下
证明着一个政党蓬勃发展青春向上
南湖红船灯光闪耀光明
中国大船 樯立帆满 飞桨前行
镰刀闪亮
铁锤凝重
旗色火红
那是中国走向鼎盛的劲旅
那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希望
党旗 中国共产党的象征
党旗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飘扬 飘扬 高高飘扬
飘扬在天地之间
飘扬在南疆北国
飘扬在亿万人的心里
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党旗飘扬
飘扬 飘扬
7.诗歌与诗词的区别 篇七
情感归类
诗歌鉴赏答题不同类型诗歌归类
高考即将来临,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为了更准确与简洁的记忆,特对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有关诗歌的内容与感情进行了精缩。
思家之诗:离家日久,思乡情深,有家难回,归家无期,盼望团圆,孤独寂寞,烦闷无奈。
送别之诗:离愁之浓,相思之继,关心之切,友情之深,孤独寂寞,感慨深沉。贬谪之诗:昔景优美,今景凄凉,沧桑悲痛,离京情伤,来日无望,一步三顾,人生无常。
闲赋之诗:景幽气和,闲适平淡,内心愤闷,壮志难酬,报国无望,I 不同流合污。欲隐之诗:风景优美,风习朴厚,尘世庸俗,内心惆怅,归隐心切,官场黑暗。已隐之诗:风景优美,风习朴厚,从容赏景,乐于民谈,乐于劳动,远离红尘,平和情趣。
思人之诗:离别日久,渴望团圆,时间特定,独立某地,久望无人,孤独寂寞,思苦景凄,望眼欲穿。
遭遇之诗:人生无常,人生易(已)逝,韶华将逝,怀才不遇,壮志难(未)酬,寄情山水,情苦心怨,旷达豪放,沉郁悲怆。
8.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篇八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中表述说,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的内蕴比“文化”更为宽广,而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另一词汇“文明”更加切近。“文明”从词源学上追溯,正如唐人孔颖达疏解《尚书·舜典》“睿智文明”时所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简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
在“东方文明”和“东方文化”这两个词语中,“文明”和“文化”的含义是不同的。在词典中,两个词语的释义都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具有规则性、具有历史承继性与稳定性、具有可变性。如果细究下来,“文明”的涵义大于“文化”的涵义或者说“文明”包括了“文化”。“文明”“文化”均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 但: “文明”所指的即包括“精神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文化”一词则特指“精神财富”,不包括“物质财富”。
两者的区别为两者关系主要方面,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 “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 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 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 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 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 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 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9.销售与营销的区别 篇九
销售在于一个销字,只是简单地把产品售与客户
营销除于销以外,还要营,就是经营,思考如何去进行销售,更多的在于宏观方面。
营销,需要策划、管理、制定战略,一个营销的总负责人需要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销售,就是将产品卖给买家。销售人一般很少考虑产品的发展,而只考虑如何将现在的产品售出。
分销是从强调销售渠道的方式来定义销售;而销售则是一个大概念,就好像什么叫“家私”一样。两者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定义销售。营销则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包含了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问题引申出的一系列学问。
营销是一种理念一种战略,如果用一个人比喻成一个企业的话营销就相当于这个人的血液,可见营销的重要性.简单点说 销售就是怎么卖好你的东西 营销就是怎么使你的东西好卖 营销更注重长远性\战略性和宏观性
营销无处不在 你和客户交流 吃饭 上街 都可以说你在营销(和保险差不多 呵呵)
10.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汉代诗歌 篇十
★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孤儿行(汉乐府)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
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乱曰: 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有所思(汉乐府)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上邪(汉乐府)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白头吟(汉乐府)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陌上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羽林郎(汉·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耀,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四愁诗(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纤。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短歌行(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观沧海(汉·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魏晋南北朝诗(3首)★西洲曲(南朝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髻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诗歌与诗词的区别】推荐阅读:
有关中元节相关的诗歌诗词09-07
诗词曲都是诗歌对吗07-11
与春节相关的诗词09-20
春节的诗词与对联12-07
与春节有关的诗词名句09-25
与春节的古诗词01-20
有关七夕节的散文与诗词07-02
优秀诗歌:我的诗歌与生活12-20
酒与诗词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