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方法

2024-06-14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方法(精选6篇)

1.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方法 篇一

2010厦大新传考研必看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心态与复习方法总结篇

自录取名单出来以后,我一直想发一篇总结性的经验贴,却因今年考研过程的无限折磨而始终理不出头绪来。网上的小学弟妹经常发求助帖,让我仿佛看到2年前的自己——不管学长姐告知多少经验和学习方法也总是摸不到头脑,不知如何下手,对于自己的选择也总是多少有些疑惑,特别是看到论坛上**骤起争论无限,更是一片迷茫不知如何是好了。那么,在进入正文之前,首先让我对所有选择考研的同学表示尊重。你们选择了一条十分艰苦的路,并且这条路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会让你获益颇多。考研并不只是考书本上的内容,更是考一种宏观而全面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如果你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得到这些,那么,考研的结果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正如我之前所讲到的,无论学长姐如何告诉学弟妹考研的经验和方法,都如同老生常谈。相同的,我所告诉大家的也是同学们在经验贴上无数次看到的,我所有的经验总结就只有两点:坚持+复习方法。坚持更多的取决于心态,我的这篇帖子就分为这两篇。学习方法的部分,论坛上已经有了很多具体而有效的方法,我只打算谈一下宏观性的方向。

心态篇:

考研必须有好心态。请注意我的用词,必须。我的人生每一次大的转折,比如高考,比如考研,都胜在了好心态上。如何在复习的过程中把握和调整心态,这也是考研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同学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能力。

1.坚持。这是最首要的。

学习是一件非常孤独的事情。冷暖自知。特别是第二次考研的同学,离开学校和自己熟悉的面孔,在某个陌生的氛围下艰难的啃8本已经看过一整年的书。所以,坚持下来,是考研所

必须的。

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在复习的过程中退却了。我相信大部分放弃的原因都可以总结成一点,就是突然的不自信。我有一个同学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突然放弃,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好。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早早的做好决定,然后坚决的走下去。不要在能看到结果的前一个月否定掉自己最初的决定和半年的努力。不要用各种各样的退路来给自己找借口,如果在考研这条路上意志不够坚定,那么在其他事情的选择上,你的意志也同样不会坚定。不但复习的过程要坚持,在考试的过程也要坚持。我的一个同学考完第一天下午的英语以后,万分绝望,第二天的考试没有去参加。结果得到英语成绩以后发现成绩不但不差还相当不赖。这种大型考试的过程会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事情,比如我,考完英语在密封条上签了名字(有些省有此要求,而有些没有),交卷的时候被老师抓住,以为我作弊,并且以严厉的态度要求我重新帖封条。当时我以为这件事很严重,因为上午的政治考试我也签了名。回家以后经过反复求证才放下心来。这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小例子,只是想告诉同学,考试的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要坚持完成你的考试。考试的那两天已经超出了其原本的意义,这是一个责任,是每个考生必须要牢牢的咬牙坚持下来的并好好完成的责任。

关于坚持的最后一点,就是耐心等待到结果出来的最后一刻。考研并不是完成了考试就结束,不到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考研都不会结束。考上的同学,要时刻注意有没有学校有没有新的要求需要完成;没有考上的同学则要考虑调剂,不放弃任何机会,不放弃任何可能性,或

者认真的考虑是否要再来一年。

总结:无论对于考研的同学还是找工作的同学,你们都必须要清楚,所谓的选择,并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选择了某一条路,不断的怀疑,不断回头看,不断的否定自己,甚至要中途放弃,那么,这条路就是错误的;选择了某条路,认真而坚决的走下去,那么,这条路就是正确的。不要怀疑自己的决定,决定正确与否,仅仅取决于你各人的态度。对于坚持到考试那一天的同学,我很荣幸的告诉你,恭喜你已经淘汰掉了将近1/3的对手了。2.关于调整心态。复习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心丧失的时候。我搞不定真题的时候,恨不得把自己的头发都扯光,看到卷子上叉叉一片就恨得咬牙切齿。人人都会有。我不会告诉你如何去调整,只是告诉你,必须要调整过来。很多同学容易在这种时候把自己逼到绝境,比如我必须要做出什么什么样的结果来,不然我就怎样怎样,也有些同学会意志消沉,影响好几天的复习状态。当然,其原因都是同学们太担心自己的水准会一直延续到考试那天,并且担心剩下的时间不足以让自己获得更高的进步。理智一点吧同学们……怎么可能阿。考研前一个月的水平就一定会远远低于你考试时的水平,更别提考研前的N个月了。迅速调整过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放自己个假大吃一顿听听音乐打打游戏或者哭哭鼻子,所有的挫折都没什么大不了,刚好可以帮你找找漏洞,第二天继续高高兴兴的搞清楚这些东西,考试的那一天,你再不会因为这些东西把自己的头发扯光了。

3.关于结果。一定有同学会失败。因此,在这之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不愿接受自己的失败是愚蠢的,同样,因为有失败的可能性而不愿意全力付出更是愚蠢的。其间的度需要大家自己把握,对于结果有正确的认识甚至会帮助你达到你想象不到的好结果。

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是,考研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同学们有各种各样浪漫的美好的高尚的进取的现实的想法,在复习的过程中,彻底忘掉这些。因为你的想法是建立在考上以后,当然这些想法会成为一种潜意识中的动力,却很容易让一些同学走入极端。如果考研没有成为你的动力而变成一种为了实现的各种各样的想法而必须甚至不得不为的过程,这对于你的学习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甚至会在最后成为一种负担和重大打击。

所以,接受两种结果,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忘记这些,把你的目标定在1月份某两天的考试上,为了那两天的考试付出一切,至于其他的美好愿望不去思考。而学习之外,你愿意怎么畅想美好的未来就去畅想,不过,千万别带入学习中。毕竟考研的结果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畅想的结果,如果你搞混了两者……那,真遗憾..总结:以上一大串内容其实很简单,目标是考试,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自己不留遗憾而非实现某种愿望。如果你的心态能够调整成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会促使你不错过任何得分的可能性;不但不会影响你的考试,还会激发你的潜能好好发挥。

4.依靠自己。经历了两年的考研,我所能总结出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这四个字。很多同学有误区。认为自己手上有一本很牛的笔记,或者很牛的资料,或者报了据说很牛的班,就可以

十分保险。这是极大的错误。

我第一年的考研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血的教训。我政治极差。于是我很怕,报了辅导班。老师让背啥我就背啥,老师给我啥教材我就啥也不看就看老师给的东西。考试的时候,甚至在考试前,那种感觉痛苦得让我终生难忘。那是一种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甚至不知道自己会走向哪里的感觉。很可怕。我放弃了把握自己这张政治卷子的权力,将其完全交给了辅导班和老师。58分。今年我没有报任何辅导班,全部靠自己做题,自己领会,67分,虽不高,但至少说明了,依靠自己也并不会比听辅导班差。

总结:我在这里也并不是让大家干脆扔掉手中所有的参考资料,没有参考资料我们还自学个鬼;需要复习资料的可以加我QQ:272551576.自然也不是让大家从此以后独断专行谁的话都不听。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企图依靠别人的人,其结果总是不怎么样;而依靠自己的人,结果总是挺不赖。请大家要时刻把自己的命运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上。心态篇暂时到此结束,如果我想到什么还会上来补充。我所告诉大家的都是我体会到并且完全做到的。我是第二年考试,第一年考了334,今年提高了33分。我归功于我可以把心态调整的很好。我在考试时候的目标就是好好的完成考试,让我这次考试和这一年的复习都不留遗憾,至于结果啥的,如果复习的不错考完自己心里自然有谱,没有必要在复习和考试的过程中其担心。其实,我多少是有些庆幸自己第一次考研的失败,能够认识到这么多让我觉得很值,对于这次考研的结果也有更强烈的感受。我得到的这些结论并非局限于考研,对我将来的路也是很有价值的。以上。

复习方法篇: 与心态不相上下的重要。论坛里有不少多次考研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结果的学长姐。在我所说的两点里,他们已经具备了“坚持”,但是,据我了解,在复习方法方面,有些学长姐是

根本性错误的。

1.关于四门科目的重要性。同等重要。以下两种情况很能说明问题:总分高分,挂在单科;总分没过,单科都过线。这两种情况给大家的经验是:四门单科都要在及格以上,有一门高分。我今年的情况就是如此,英语政治和专二,随便那一门都是凑凑合合的及格,英语更是压线低空飞过,倒是个专一考了140。不要以为某一门随便复习复习就可以,不要以为某一门可以重视得稍微少一点。考试的时候,你就是会差那一点,最终结果便是遗憾。2.关于英语,我英语很破,不好意思指导大家,不过每天2小时,万不可荒废。3.关于政治,我政治也很破,不过可以介绍两本书给大家,任汝芬考研序列和陈先奎主编的《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这本题是真不赖,08年考试买的那本题集真是破死了。参

考资料也是很重要滴……

4.关于专一,明确告诉大家,最薄的那本大部分都不是重点,不过有一些极重要的东西,虽然很少,大家复习着自然就能发现那些是重点了。

新闻史:

(1)框架最重要。章节和章节,事件和事件,事件和背景,事件和人物,都需要联系起来,不然背到最后思维混乱到一塌糊涂是必然结果。比如说,关于新华社的发展,从十年内战开始,贯穿了整个现当代史,每个章节都有介绍,不要分开来背,集中记忆。比如,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包含了三部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新闻业务的建设和新闻教育的展开。这三部分又各有展开。考试的时候当然不会让你论述整个工作和业务的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但是由于复习资料往往会忽略掉这个大标题而直接展开这三部分,容易让同学混乱掉这三部分的关系,以为是不同的事件,其实他们是属于一个时期的同一个大的事件。所谓框架,就是课本的目录,搞清楚目录,然后在目录下面再做展开

(2)所谓重点。很多同学觉得新闻史抓不到重点,内容很多很零碎。老师要考察的重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此时期的主流。例如,老师是不会考你十年内战时国统区的新闻事业的,也不会考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是怎么争夺新闻阵地的,不过这些做为背景资料和批判对象,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不知道这么说大家能不能看懂,再具体一点,就是,在清政府和维新派之间,保皇派和革命派之间,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你猜老师会考你哪个呢?这所有的里面,我党的政策,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党的著名报人,我党的新闻思想,是重中之重,要善于用国民党的一些事件来反衬我党新闻事业发展过程的英明和无限艰辛,以及取得的结果之重大。传播理论:

(1)框架和总结最重要。我直接举例好了。关于有限效果论的研究总共分为三个方面:传播流的研究,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是《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和普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做为传播流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如果这样整理出来,框架就十分清楚了,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忽视了“使用与满足”研究同样也是有限效果论的一部分。如果同学能将框架整理出来,在框架的基础上慢慢的填塞进内容,那么复习效果一定很棒。特别是在传播学的起源和奠基人的部分,同学们更要学会总结前面的内容,比如,书上对于塔尔德的叙述比较繁杂,总结成两点就是两本著作《模仿的法则》(模仿理论中群体模仿的创始人),以及《舆论与群集》(这一点可以结合前面章节的“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部分),如果同学们能够这样总结的话,对于整本书的理解都是有用的。(2)善于用传播理论来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其实传播理论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同学们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象。这是厦大考查的重点。看过真题的同学都知道厦大不会考你会不会背某个理论。我举个小例子给大家,今年考研后论坛上各种关于分数线和排名的猜测,甚至引起的各种争论。有心的同学可以用群体传播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在这个小例子里可以用到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暗示和感染机制,以及集合行为中的“信息

流”。

关注新闻很重要,同学们要学会使用你背的理论来分析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这

对于专二的复习也是同等重要的。

(3)重点。依旧是主流,马克思新闻观、新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贯穿始终。比如,大众社会论,这是基于精英史观的理论,了解知道即可,不用花大量时间记忆,但是一定要知道,并且记住书上是怎么批判这种观点的。另外,这本书的所有内容总结成一个词组就是借鉴和批判,这本书上介绍的都是资本主义传播理论,请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你们复习的方

向…… 理论新闻学:

学好以上两本,这本书不在话下

总结:课本是重点,不要抱着复习全书一个劲啃。紧紧的结合课本,如果你课本还没有理解复习到位就操心着要不要找点其他的什么背景资料来背背增加点课外知识,这些全是白费劲。虽然厦大考试考能力和知识面,但是厦大考的重点是他给你的书单,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扩展知识。先抓到你能抓到的分数,再考虑其他的东西。

5.关于专二

(1)重点:明确告诉大家是广告和公共关系。这三本书是分不开的,其中以广告概论和公

共关系最为重要。

(2)背诵。不需要大量记忆,06年以前的卷子还有类似态度的特点等等此类死记硬背的琐碎题目,07年开始就减少了很多,开始以分析案例和众多课外知识为主。所以此类复习一定要避免大量的背诵,采用背诵框架,依靠自己的理解往里面填内容的复习方式。

(3)多看评论,多练评论,多看案例,多分析案例。

以上,为我对于复习方法的经验总结。不一定适合于所有同学,仅仅提供思路而已,如果能给同学们一些启发就再好不过了。同学们一定要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法,现在迷茫没有问题,一步一步来,一本书一本书的看下来,你自然会明白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如果我还

想到什么我会补充在这个帖子上的。

2.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方法 篇二

“80 年代为正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90 年代为反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清华十年为合 (重又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 李彬如此评价自己的学术人生, 可谓有反思超越而并不孤立割裂, 有持之以恒而并不故步自封。 他知道“不亲历, 有些东西化不成自己的”, 所以在他娓娓道来的文风中流淌的既是忧深思远的学术洞见, 更是他几十载博观约取的心路凝萃。 他认为, “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 归根结底有赖于对中国历史实践与思想理论的系统观照与深切把握, 并奠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而在他自己的学术人生从西土回归中土、从借鉴走向开创的正反合三部曲之间, 又何尝不是完成了一段从“自发”迈向“自觉”, 从“彷徨”抵达 “自信”的跋涉路途……

教书育人, 亦师亦友

今年春季学期某个周一的上午, 在李彬的学院办公室, 我与几位清华博士生一道同他进行了一番学术访谈, 这也是他为博士生开设《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 课程的时间。 李彬不愿多谈个人的阅历, 说自己一介书生, 无非读书、教学、写书而已。 但从他的《清潭杂俎———新闻与社会的交响》一书可知, 他心中神往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钦佩左宗棠的“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 在我们两个小时的交谈中, 除了师友、学生、学问, 他谈得较多的个人经历就是“知青”。

“回忆起来, 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 还是在农村的那段经历。 我是‘文化大革命’后期上山下乡的, 就在豫南的淮河边上, 加上县乡中学待过的一两年, 总共三四年的样子。 说起来也不长, 但后来梦中最常浮现的就是那段时光, 对我的影响现在好像越来越大, 如本期专栏文章《立足中国土》 (注:李彬于2013 年4 月起在《新闻爱好者》主持专栏《新闻与文化书谭》) 所表达的。 人文社会科学说到底离不开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了解和把握, 即所谓知人论世, 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 没有家国天下的情怀, 学问也就难免苍白贫血, 少气无力———气是气象, 力是力度。 ”

李彬是“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1982 年大学毕业后, 在新疆公安厅政治部工作了两年, 1984 年调入新组建的郑州大学新闻系任教, 如今已经整整30 年了。 提起30 年的教研经历, 他觉得郑大一半, 清华一半。 “在郑州大学期间更多的还是在积累, 读书、思索、练笔, 当然还有备课、教书。 ”李彬回忆道, “第一次开课是在1986 年春季学期, 课程是外国新闻事业史, 而听课的学生中就有现任《新闻爱好者》主编的郭玲玲, 比她低一届的王君超现在已是我的同事,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我那时候就很热爱教学, 喜欢学生, ‘好为人师’, 将一点读书心得与学生分享, 而学生对我也比较认可。 按照当年的授课要求, 上课前首先得写出讲义, 少则十多万字, 多则二三十万字, 为此给我一个学期的时间备课, 这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 因为现在的年轻老师刚一工作就同时开几门课, 还没有足够的备课时间。 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课程讲义我是用钢笔一字一字写出来的, 而且三易其稿, 而这部讲义就是20 年后付梓的 《全球新闻传播史》。 ”

“1995年, 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师从方汉奇先生攻读中国新闻史的博士学位。这个转向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 等于让我从外国转入中国, 从理论转入历史, 成为我人生与学问的一次重大转机。没有这个转机, 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学术自觉, 所以现在想来觉得非常庆幸。1998年博士毕业后, 我调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任系主任。2001年又有幸调入清华大学, 5月18日来人事处报道, 办完一应手续后, 工作人员将校徽与工作证交到我手上, 那一刻终生难忘。想起小时候玩无线电, 装收音机, 自学清华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编写的《集成电路》一书, 还曾幻想将来就上这所大学, 尽管那时根本不知道清华是什么地方。而如今, 自己真的成为这里的一员, 怎觉得人生如梦, 而且美梦成真了。”

30年来, 世事沧桑, 白云苍狗, 而李彬正如他自己在一部书稿的后记里所写的:“不变的是书生本色, 坚守的是人间正道。”作为他自谦的一介书生与中才之人, 李彬不愿多谈个人的阅历, 而更乐意谈师长、谈学生、谈学问。谈到各路学子, 他总是压抑不住欣悦之情, “清华的学生确实不一般, 很不容易对付, 他们给你摆下一盘盘高难度的思想棋局, 要想赢过他们, 让他们心服口服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为此, 清华十余年, 我读了上千种书吧, 许多也是重温, 包括《资本论》《共产党宣言》《鲁迅全集》《资治通鉴》《史记》等经典, 同时开了十来门新课, 还吭哧吭哧写了几本小书, 可以说都是在回应各路学生的问题, 也算是教学相长”。李彬聊起了一段令他记忆犹深的教学经历, “当年9班 (99级) 有位学生。我是他们的班主任, 也给他们上中国新闻史, 课程上完后, 期末按照常规出卷子、考试, 这个学生正经的试卷没怎么答, 而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几千字的一封信, 说我们背这些报刊名称、记这些新闻事件有什么用?字里行间不无激愤和尖锐, 这对我刺激很大, 也激发了我重新探索和思考新闻史的授课思路与体例, 从而有了今天的这门国家精品课”。

作者与李彬(右)合影

在新中国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新闻传播学者中, 李彬的著述无疑是别具一格的, 其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便是他的文字从无佶屈聱牙的生涩之感, 反而每每予人含英咀华的酣畅愉悦, 其文深入浅出, 其势举重若轻, 往往将学问轻松点化于诗意之间。而这种读起来犹如耳畔叮咛抑或促膝谈心的对话感, 恰恰得益于他的著述多源于直面学子的传道授业。30年教坛上下答疑释惑, 诲人不倦, 竟聚沙成塔, 蔚为大观。不过对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认为相较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长河, 自己没有什么能够“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的东西,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话, 那就是一直青睐并力图追寻一种有思想的学问和有学问的思想。

“三史”“三论”, 更上层楼

谈及30 年来的教学科研, 李彬用“三史”“三论” 概括了自己呕心沥血的治学所得。 “三史”是指他的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全球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社会史》, “三论” 是 《传播学引论》《传播符号论》 《新中国新闻论》 (即出) 。

李彬说道:“1993 年, 我出版了处女作《传播学引论》, 这得归功于郑州大学新闻系老主任项德生教授, 因为他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播研究的学术意义, 鼓励我开设这门课, 才有了一点研究及成果。 引论的初稿有40 万字, 也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 出版的时候压缩了一半, 基本上都是自己理解和消化的东西, 而自己不甚理解、也未消化的东西就删去了。 十年后出了增补版, 再过十年即2013 年, 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版。《全球新闻传播史》虽然出版于2005 年, 2007 年还荣膺国家精品教材, 但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与核心思路还是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开设的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讲稿, 初稿约有二三十万字。 每一轮讲下来, 我都又重写一遍, 出版之前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修改和增删。 从80 年代的著述看, 我的学术兴趣主要在传播理论, 由此兼及西方新闻传播业, 这种为人作嫁的理论移植或经验照搬, 后来无法满足自己的探索兴趣, 于是90 年代初, 我的思想触角开始从经验学派延伸到了更具历史人文气象的批判学派, 《传播符号论》一书就是这种思路的余波。 ”

“90 年代末的博士论文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是自己学术人生的一个翻转。 因为在方汉奇先生门下受业后, 思想与学术发生了根本性转向, 一方面自西徂东转向中国, 开始关注安身立命的这方土地;另一方面聚焦社会历史, 思考文化政治。 不过, 当时还处于一种自为状态, 后来才达到某种自觉状态。 ”李彬说道。 “如果说博士阶段还只是初步理解静态层面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那么动态层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在清华大学才豁然洞明的。《中国新闻社会史》和《新中国新闻论》两本书, 就是以上认识的阶段性成果。 前者是基于在清华大学开设的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 更是一部授课内容的记录整理稿, 先后出了三个版本, 反反复复修改了不下十几二十遍。 ”李彬补充道。

数易其稿, 一版再版, 一方面可见李彬的著述在读者与学子心中的口碑, 另一方面也足见其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他承认, 自己的文稿一般都得经过十来遍打磨才敢出手, 有时二三十遍修改也不足为奇。 他觉得自己这方面有点像贝多芬, 莫扎特谱曲是一挥而就, 而贝多芬则是改来改去, 世人听贝多芬好似行云流水、一泻汪洋, 殊不知他孜孜矻矻像个苦行僧。 他继续说道:“尽管‘三史’‘三论’是在不同情况下, 由于种种因缘际会而自然形成的序列, 但其中又存在一以贯之的共通之处: 它们均属新闻传播的史论领域。 如果说变化, 主要是这些年日益关注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新闻传播。 作为中国学者, 你的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 最终还得体现在对中国问题和中国实践的把握与认识上。 清华大学有‘行胜于言’以及‘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 只唯实’等传统, 这些也带给了自己境界的洞开与认识的飞跃。 ”

作为出生于20 世纪50 年代末, 起步于80 年代的学者, 他感受到的是不同于前一代学者和后一代学者的时代机遇。 “在没有前一代学者遭遇的政治运动和后一代学者面临的学术压力之下, 我们这一代人更需要学术的纯粹和学术的定力。 像方汉奇先生、 丁淦林先生这一代学者, 一方面做学问有大家气象, 一方面他们的人格魅力、 他们的人生境界更值得我们这代人去认真地学习、继承和发扬。 ”

吾爱吾师, 心念旧恩

提到老师, 李彬难掩真情。 “我走上新闻学之路, 有三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 一位是我在郑州大学读书时的老师彭正普, 一位是我在暨南大学进修时的导师梁洪浩, 再一位就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时的导师方汉奇。 尽管新闻学的这条路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 很坚定, 其中各种各样的磕磕碰碰、曲曲折折在所难免, 但是回想起来, 正是这三位老师对我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

“彭正普老师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 ‘文化大革命’前被分配到洛阳的一所中学教书, 1976 年郑州大学开办新闻专业方向, 调来了一批师资, 彭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新闻科班出身, 对我们这些当时有志于或无志于新闻专业的学生影响很大。 比如, 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带我们去郊区拍照片、学摄影, 我的一张照片还获得学校首届摄影大赛的一等奖。 再如, 彭老师特别喜欢和学生交流, 我上学时还是毛孩子, 懵懵懂懂, 在班里算是小字辈, 时不时被他邀请去家里做客。那时住房很紧张, 彭老师的书房很小, 他坐在椅子上, 我坐在床边, 师生俩几乎膝盖挨着膝盖, 他开玩笑说, ‘这就叫促膝谈心’, 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李彬笑道, “更重要的是, 当时新闻学学术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过一个内部刊物, 叫做《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彭老师因为是复旦大学毕业的, 有条件搞到这些资料, 就很慷慨地借给我们看。 如今有很多书刊看不过来, 而那时候是没什么东西可看, 能参考的资料非常少。 也许因为这些缘故, 我最早对外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兴趣, 后来成为外国新闻事业史的主讲老师。 ”

“1984 年, 我作为郑州大学新闻系的青年教师被派往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进修, 负责指导我的就是梁洪浩先生。 梁先生今年九十高龄, 春节前还给我寄来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字体依然刚健有力, 其中附有一首诗, 第一句是:‘少年流亡路, 一生两从戎。 ’”李彬介绍道, “梁老师曾经两次携笔从戎, 一次是抗战时期, 给中国远征军的美国顾问当翻译;一次是抗美援朝时期, 作为新华社记者奔赴前线。 这让我想起清华学子、 也曾是远征军将士的赖钟声在给友人信里的一番话:‘此生最大的慰藉, 便是国难当头, 日寇猖獗之时, 我能够挺身而出, 愿以血肉之躯, 报效国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 梁先生参与翻译的名作《光荣与梦想》, 在新闻界和读书界提起来都是脍炙人口的。 ”李彬说:“在暨南大学进修一年, 梁老师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专业方面的系统训练和严格要求。 他当时专门为我制订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进修计划, 有一二十页之多, 其中还包括百余种参考书目。 他对我说, ‘我是按照中国社科院新闻系研究生的标准来要求你的’。 我自来读书最集中的有那么几段时间, 其中一段就是这一年。 ”除了专业方面的影响外, 李彬还谈到, “老一代知识分子那种强烈的爱国意识、家国情怀, 对我的影响可能是更重要、更潜移默化的。 这种鲜明的精神烙印不可避免地会对你产生辐射, 所以我后来的研究也好, 著述也好, 关注的问题也好, 都自然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 ”

“第三位老师就是方汉奇先生, 我在其他地方和文字里多次谈过。 方先生和人大的校风、学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实事求是’, 关注真问题, 研究真学问。 此外还有一点对我也是潜移默化, 那就是朴实自然的文风。 你看看方先生的文字, 很干净、很朴实, 既明白如话, 又耐人寻味,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毕业已十多年了, 方先生依然关注我的学业, 不时给以提点, 就像日前发表在《新闻爱好者》上的拙文《边疆, 边疆! 》, 方先生看到后不仅高度称许, 而且还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见, 如文中尚可提及茅盾的《白杨礼赞》 和蒙古族报人萨空了的名作 《从香港到新疆》等。 ”除了三位授业恩师, 让李彬感念的还有郑州大学原新闻系颇具政治眼光的项德生主任和暨南大学对他关照有加的原主任吴文虎。 “出身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项老师是那种大气、朴实的气象, 而出身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吴老师则是那种灵动、机敏的风格。 他们颇能代表新闻学的京派与海派。 我在专业上的成长, 正是受惠于这样一批师长前辈的教诲与提携。 ”

如果说彭正普带给李彬的是专业视野的开拓与启蒙, 梁洪浩带给李彬的是家国情怀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方汉奇带给李彬的是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与清通朴实的学术风格, 那么李彬从三位恩师身上所汲取的营养也恰恰印证了他在学术人生之路的不同时期所完成的自我突破与拾阶而上。 他曾说过,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使命, 每一代也有每一代的作为, 而每一代人的学问人生都跟他的成长、 经历和背景息息相关。 ”这话中或许既包含了他对恩师们学术性情与治学风范习得养成的敬意和理解, 也包含了他对自己学术成长路途中曾经对他扶携点化过的人事时空透彻的接纳与感恩。

学问化境, 两个“统一”

当我让他用一句话来概括30 年的治学所得时, 李彬提到了马克思的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的化境在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改变世界的精髓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在方先生门下读书时, 我逐渐体味出一个道理: 学问不在于引经据典、学富五车, 也不在于构建浑然一体的自洽理论, 而在于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 历史是指人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古往今来实际存在或发生的现象, 均可归入历史;逻辑则是指林林总总的理论体系、思想认识、观点主张等。 换言之, 历史是事物或社会的演变过程, 而逻辑是对这一过程的思想再现、理性把握和价值判断。 单纯讲述历史与单纯阐述理论已属不易, 而将两者高度统一起来则更难。”

确如李彬所言, 恩格斯有段名言:“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 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时, 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且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一句话, 历史是特殊的经验, 逻辑是普遍的抽象, 有历史而无逻辑是鸡零狗碎, 有逻辑而无历史则是凌空蹈虚。 李彬继续说道:“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乃是天下学问的共性, 有抱负、有建树的学者无不孜孜于逻辑层面的事理与历史层面的事实相互吻合, 区别仅仅在于吻合的程度。 ”

经年累月的沉淀与思考, 让李彬后来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2001 年调入清华, 我的学术生涯渐入佳境。 这十年既是收获渐丰的十年, 又是眼界洞开的十年。 我逐渐认识到, 除了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一静态层面的意义, 学问还有另一方面的价值, 就是动态层面的功能。 如果说静态层面的意义在于解释世界的话, 那么动态层面的功能则在于能动地改变世界, 也就是说, 好的学问还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而谈到这里, 李彬几度凝思, 追忆起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故的首任院长范敬宜。

“为什么我对老院长心有戚戚, 惺惺相惜? 就是因为他的那种情怀、那种情结。 我们可谓忘年之交, 相见恨晚……”李彬语调缓慢, 若有所思。 “当年农村基层的那段经历使我对社会人生, 对中国的国情、民情有一种感同身受。 这种感情几十年一直延续, 潜意识也好, 无意识也好, 成为治学研究的一个底色。 而范院长写过一首诗, 里面有一句我很欣赏:‘念白云深处千万家, 情难抑’, 他心心念念的也是千家万户的普通百姓、寻常人家。 正如清华大礼堂旁边闻一多塑像上镌刻的那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 爱他的祖国, 爱他的人民。 ”李彬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从2001 年我邀请他为清华第一个新闻本科班做开学讲座, 到2002 年他正式出任院长, 再到2010 年溘然长逝, 我觉得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信有朝一日文化自觉与学术自觉成为新闻传播的普遍共识, 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闻传播成为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鲜明事实, 我们会对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有更多真切的领会与认同。 ”

李彬对范敬宜院长的情感不仅源于院长放眼天下的闳放情怀与冲淡平和的处世心境, 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为清华新闻学院留下的精神遗产: 如果有来生, 还是做记者;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 而不是天安门周边巴掌大的地盘;多吃文化的五谷杂粮, 少服精神的维生素……李彬说: “半生荣辱, 历尽磨难, 可他从不将个人得失挂在嘴边, 而总以先祖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自我砥砺。 ”

“实事求是”, 是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言行一致”, 是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时至今日, 两个“统一”成为李彬治学处世念兹在兹的向往之境, 并将其化作了一种更深远的支撑与期许:“学问不是敲门砖, 用它来图个名、谋个利什么的, 而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一直记得清华新闻9 班的一位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说过的三句话: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 我想, 这也是身为学者的我们应该心无旁骛去信守的。 ”

“十个关系”, 正本清源

除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这些普遍意义上的领悟之外, 李彬对新闻传播学的学术使命以及当下的研究前沿和学术环境还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 “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于两个关键词———文化政治与文化自觉。 ”他强调道。

“什么是文化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家黄平有个很生动的说法:新中国前三十年解决了挨打问题, 后三十年解决了挨饿问题, 未来三十年则应致力于解决挨骂问题。 而挨骂问题涉及的正是文化政治以及相应的文化领导权问题。 简言之, 文化政治是关乎人心的东西, 是安身立命的根基。 举例来说, 眼下网络、微博、新媒体什么的貌似火爆异常, 但也乱象丛生, 上上下下普遍认为这是高科技、新技术问题, 其实这只是问题的表象, 纷纷扰扰的表象下面乃是文化政治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这一点看看美国就清楚了。 新媒体、高科技本来最早缘起于美国, 而且目前最发达的也是美国, 可美国怎么没有这些一惊一乍的事情呢? 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有强大的文化政治作支撑, 有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所谓众志成城。 ”李彬讲到, “如果说文化政治是现代国家的现实形态以及正当性根基, 那么文化自觉就是谋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政治共同体的精神状态。 这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思想概念, 他指出,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其文化具有的自知之明, 对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保持清醒的定位与认同, 从而既不妄自尊大, 也不妄自菲薄。 ”

谈及这一点, 李彬对当下学术界的现状不无忧虑。 “中国经过了近现代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走到现在, 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比较自觉的、清醒的理解和认识了。 包括我们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我们自己的道路、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等等, 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的话语体系。 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没有一套自觉的意识, 没有相应的文化体系作为支撑, 怎么可能呢? 近代以来, 我们先以中国为问题, 以西方为方法, 也就是所谓中体西用;后来又以西方为中心, 以西方为方法, 也就是胡适一路的全盘西化和当下的普世价值;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及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觉醒, 如今我们应当并且也可以立足自己的历史实践走自己的路, 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模式与经验等, 也就是所谓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 ”

李彬举例说道:“19 世纪上半叶, 美国立国还不到半个世纪, 美国文化之父、思想家爱默生就以一篇里程碑式的《美国学者》 (The American Scholar) , 揭橥了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 表示不再影随欧洲, 照搬照抄, 由此拉开了文化自觉以及民族文化复兴的序幕。 相比之下, 当代中国貌似学术的普世情怀其实更多映射着一种自我殖民的文化心态。 读书人本来应该最是一批先知先觉者, 就像数千年来那些‘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先贤。 ”有鉴于此, 李彬屡屡提到当代中国的“两次思想解放”:一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 从而回归实事求是的传统;一次是新世纪以来日渐涌动的文化自觉以及相应的学术自觉, 用费孝通的话说, “自觉的目的在于自主”。 毋庸讳言, 无论自觉还是自主, 新闻传播研究还任重道远, 有些状况与趋势甚至南辕北辙。 当年王明等“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话语逻辑是, 马列主义如此如此, 所以中国革命就该如此如此;而如今时兴的话语逻辑是, 西方或美国如此如此, 所以中国实践以及新闻传播就该如此如此。 今年, 赵月枝在接受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社会学刊》访谈中论及的一些问题同李彬不谋而合, 更是值得深思, 令人警醒: “最可怕的是传播研究中‘去政治化’的政治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集体政治无意识’, 即把西方反共意识形态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态, 把美国冷战时期的传播学当作‘客观’的社会科学, 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有关市场和国家的一系列假设及其政治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宪政理想国和与之匹配、但被隐去了其 (资产) 阶级性质的、事实上也只是个 ‘历史范畴 ’的 ‘公共领域’———当作规范性研究前提。 ” (《传播与社会学刊》2014 年总第28 期)

正因如此, 李彬开始了“以中国为中心, 以中国为方法”的尝试, 致力于探究中国社会与新闻传播问题, 尤其关注新中国的新闻业与新闻学。 在他看来, 新中国不仅成为不可忽略、无所不在的历史存在, 而且由于承袭五千年文明史、 一两百年近现代史而实际上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现实。 为此, 他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 包括为《新闻爱好者》开的专栏“新闻与文化书谭”, 2014 年又在《山西大学学报》发表了8 万言的《试谈新中国新闻业的十个关系》, 对60 年来的新闻业做了一次正本清源的辨析与解读,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部书稿《新中国新闻论》。 “我现在正在打磨《新中国新闻论》, 想从总体格局与宏阔背景上厘清一些结构性命题, 破解单一化或教条化的认识框架, 特别是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思想桎梏。 由此透视新中国纵横交错的新闻脉络及其层峦叠嶂的社会动因, 希望能够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新闻业60 年来的风雨历程, 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闻业与新闻学提供一点思考与思路。 ”李彬介绍到, 在这部新著中, 他以“正编十论:理论与实践的十个关系”和“副编十论:历史与现实的十个话题”为框架, 并在“正编”中对“变革与延续”“新闻与社会” “现代与传统”“中国与世界”“政治与业务”“新闻与宣传”“内宣与外宣”“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史实与史观” 这十对既宏富又微妙的重大问题分别进行阐发, 以期厘清新闻传播事业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之间相互勾连的复杂图景。

“这可以说是我在清华的一个思想结晶, 也是30 年来教学、研究、著述中不断求索的核心问题。 而这些问题既源于现实世界与新闻实践的激发, 也来自各路学子与学者的砥砺。 当然, 历史实践还在深入, 历史反思也在延续, 我对新中国新闻业‘十个关系’ 的探究, 也只能说是‘以中国为中心, 以中国为方法’ 的一次尝试。 ”对此, 李彬显得慎重, 字斟句酌。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苏力将20 世纪70 年代末进入高校读书, 80 年代初进入学界的这批人称为 “80 学人”。 在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 (三联书店2009) 一书写的序言中, 他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 “在过去的30 年间, 这批人在人文社科的各个学科领域内, 不仅是其中最生动的力量, 起到了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角色, 而且许多人已成为各自学科的中坚———甚至已达15 年之久。 因此, 这批人无论如何都应当对过去30 年人文社科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这批学人在下一个10-15 年间仍可能继续在中国人文社科学界占据支配地位, 由于人文社科学术人才和影响力发生的相对滞后以及中国人迷信的‘姜还是老的辣’, 不论这批人还有无学术潜力, 或有, 又能有多大的实际表现, 其影响力都还可能继续上升, 并通过他们的学生对中国未来更长期的人文社科学术的研究产生影响。 ”

不用说, 20 世纪50 年代末出生, 70 年代末求学, 80 年代从教的李彬也是“80 学人”中的一员。 而他在过去30 年间为中国新闻传播学所做的努力, 也暗合了朱苏力对“这批人”的群体判断, 包括其光荣与梦想、局限与缺憾。 如果说30 年前的李彬还是站在新闻传播领域左顾右盼, 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 那么今天他已是登高望远, 站立中国社会巨流变迁的潮头, 俯瞰新闻传播的潮起潮落, 希图洞悉其与天下大势有机勾连的知名学者了。

在学问之境中, 有时毫厘之差, 已然宵壤千里。

【李彬简介】

3.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 篇三

前记:一路走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很早就想写一篇考研心路历程,但每次动笔又不知道如何下笔。经历从选择考还是不考,考哪里,怎么考的心理过程,一直到初试,复试,再到后来的拟录取名单。其实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够考取北京大学传播学,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抓住了考研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稳中求胜。全身心投入到考研这个过程中,并且学会去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有另一片新天地等着你。我一直秉着“Happiness is devotion!”的习惯,认真踏实地走过了这考研的每一天。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被公认为中国最高的学府,它的极高的声誉和地位能给每一个毕业于北大的学子不错的发展资本。同时,在这里校友之间也能够相互提携和帮助。兼容并蓄的校风,顶级专家的讲座,藏书齐备的图书馆等等,都吸引着无数的学子朝着这通往北大的独木桥而努力而拼搏着。

艰辛的考研之路上有很多东西是难以让人忘怀的,在这期间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周遭发生的一切人和事让我对考研、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代价,苦难挫折是一笔财富,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得更长远。决定考研之前有很多要准备的,比如资料、钱财、各种信息等等,当时为了提高效率也算是心理安慰作用,报了凯程考研班,考研班的老师是有过多年钻研考研试题经验的优秀老师,在信息的提供上弥补了我的信息不对称性,让我在浩瀚的考研资料选择中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不管怎么说,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我们可知,外因影响着内因,内因始终决定外因。所以考研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的勤奋刻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我想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谈谈。

1.传播学的基础知识

在确定了考北大传播学之后,我开始准备各个方面的参考书,着手开始专业课复习。由于社会学考的范围相当大,了解参考书目的重点和非考点还是很重要的。有些书可以说,十分应试十分实用,有些说也许很经典,但是在考研当中由于不适应应试,作用却不大。在考研资料中,还得到了前辈的帮助,在此十分感谢。这里我主要推荐的是以下几本书。

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② 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

③ 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④ 李特约翰的《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

⑤ 巴兰的《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 ⑥ 沃纳.赛佛林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绝对是万能宝典,不管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考研,不能不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准备的差不多,下面的批判学派和社会研究方法也不能忽视。这也是北大传播学必考的内容。

2.批判学派&社会研究方法

①石彬义的《单向度内爆超真实》武汉大学出版 ②陶东风译的《文化研究导论》

③潘知常的《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 ④《大众媒介研究导论》

⑤安德斯•汉森的《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⑥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⑦(美)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

石彬义的《单向度内爆超真实》这本书个人认为十分好用,不但讲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文化研究学派,麦克卢汉,鲍德里亚,还有女权主义这些巨头理论的内核,而且追本溯源,把他们从源头处寻找出来给出解释。袁方的书是本科社调课的教材,芭比的是研究生的教材,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我个人认为有时间有精力的话两本最好都能看。

在专业课的复习进度上,最开始的时候读的书相对多一些,范围也广一些,但到了十月份下旬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看某些书的重点内容,因为到后来时间越来越紧。最后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贪,要懂得取舍,把心态放平。

4.上海财经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真题 篇四

招生年份:2014 本院系招收人数: 新闻学专业招收人数:9 专业代码:050301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1 媒介经营与管理(资料来源 精学上财考研网)

02 经济新闻

03 新闻实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日语

③615新闻传播史论

④807新闻传播实务复试科目:

专业知识、外语及综合能力

不指定参考书目。

备注:

推免生计划,不超过学院总招生人数的25%。初试科目中的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请参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考试大纲;初试科目中的自命题科目,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不再公布参考书目,请根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的考试大纲复习

一、名词解释?

新闻学?

新闻要素?

新闻来源?

选择性理论?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泰晤士报》?

新记《大公报》

?精确新闻学?(少一个,忘记了不好意思)?

二、简答题?

1、为什么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

2、西方新闻三种所有制形式?

3、西方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

4、西方传播学研究的两个学派?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新要求。?

2、根据中国媒体在全球金融危机报道的现状提出改进意见。

上海财经大学 新闻学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3 本院系招收人数: 新闻学专业招收人数:7 专业代码:050301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5030101 媒介经营与管理

05030102 经济新闻

05030103 新闻实务(资料来源 精学上财考研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615新闻传播史论

④807新闻传播实务

5.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方法 篇五

简答:

1、简要回答大众传播中的守门人的功能和责任

2、简要总结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决定论的主要内容

3、简要总结大众传播信息的特点

论述:

1、请谈谈中国如何抵御西方的信息侵略

2、试论述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的现实意义

3、请结合网络传播环境评析“沉默的螺旋”理论

名解:霍夫兰、“滋补法”、“地球村”、拟态环境、议程设置功能

简答:

1、新闻文本易读性测度标准有哪些

2、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3、受众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论述:

1、简要评析创新扩散理论

2、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

3、简要评析培养理论(涵化理论)关于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的主要观点。12

名解:

简答:

论述:

名解:

简答:

论述:

14年

名解:信息社会、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民主—参与理论、信息娱乐、梅尔文·德弗勒、后院篱笆原则

简答:

1、简要概述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2、评析创新扩散理论。

3、简要概述多伦多学派的主要观点。

论述:

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容?结合媒介现状分析其遭遇的困境。

2、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基本观点。

3、结合受众理论,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

四,写作。(一则关于双十一网购狂潮现象的材料,新闻评论。1000字以上)(50分)

6.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方法 篇六

1. 利用公式转化为二重积分

曲面积分的基本的方法都是化为投影域上的二重积分来计算。

第一型曲面积分的投影法的公式:设曲面S的方程为z=z (x, y),则:

其中Dxy为S在xoy面上的投影域。

对S的方程为x=x (y, z)或y=y (x, z)的情形,有类似的另外两个公式。

第二型曲面积分的投影法公式:

其中“±”确定的规则是:曲面的前侧、右侧、上侧、外侧取“+”;后侧、左侧、下侧、内侧取“-”。

例1.(1995年考研题)计算曲面积分,其中∑为锥面在柱体x2+y2≤2x内的部分。

2. 利用对称性求曲面积分

定理1:设曲面S是由关于点P(或平面坠)对称的S1和S2组成,设M1 (M1∈S1)的对称点为M2 (M2∈S2),则

以积分dxdy为例,第二型曲面积分有下面的对称性质。

定理2:设分片光滑的曲面S关于平面xoy对称,且S在xoy平面上半空间的部分曲面S1取定上侧,在xoy平面下半空间的部分曲面S2取定下侧,则:

(1) 若R (x, y, z) 关于变量z是偶函数, 则

(2) 若R (x, y, z) 关于变量z是奇函数, 则 (x, y, z) dxdy。

例2. (1994年考研题) 计算曲面积分, 其中S是由曲面x2+y2=R2及两平面z=R, z=-R (R>0) 所围成的立体表面的外侧。

解:设S1, S2, S3分别为曲面S的上、下底和圆柱面部分。因为S1关于面yoz对称, 由对称性可知, 同理, 。

又S关于面xoy对称, 由对称性可知

记S3在面yoz上的投影为Dyz,则:

3. 高斯公式法

定理3(高斯公式):设空间区域V由分片光滑的双侧封闭曲线S围成,若函数P (x, y, z), Q (x, y, z), R (x, y, z)在V上连续,且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

其中S取外侧。(1)式成为高斯公式。高斯公式也可以表示成:

其中(cosα,cosβ,cosγ)是S外法线的单位向量。

应用高斯公式时,应注意条件: (1) S必须是封闭曲面,若所讨论的曲面不是封闭曲面,应当适当补上某块曲面,使它成为封闭曲面; (2) P、Q、R在V上连续且偏导数也连续,若它们及其偏导数在某点不连续,应当利用“挖去奇点”的技巧,在余下的区域内应用高斯公式。

例3. (2004年数一考研题) 计算曲面积分, 其中∑是曲面z=1-x2-y2 (z≥0) 的上侧。

解:取∑1为xoy平面上被圆x2+y2=1所围部分的下侧, 记Ω为由∑与∑1围成的空间闭区域, 则

由高斯公式知:

故I=2π-3π=-π。

例4. (2009年数一考研题) 计算曲面积分:

解:本题中曲面∑含有奇点 (0, 0, 0) , 所以被积函数在所围区域偏导数不连续, 不可以利用高斯定理。作曲面∑1:x2+y2+z2=ε2 (ε为一很小的正数) , 取外侧, Ω为∑与∑1之间的部分。

根据高斯公式有

4. 利用两种曲面间的关系法

两种曲面积分的关系为:

, 其中 (cosα, cosβ, cosγ) 为S+的法线的方向余弦。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进行两种类型的曲面积分之间的互化。

例5. (1996年考研题) 计算曲面积分, 其中S为有向曲面z=x2+y2 (0≤z≤1) , 其法向量与z轴的正向的夹角为锐角。

解:(化为第一型曲面积分)

由曲面S方程z=x2+y2, 得zx=2x, zy=2y,

摘要:最近几年考研高等数学试题中所出现的有关曲面积分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型曲面积分、第二型曲面积分的计算, 以及有关性质的考查。本文以考研高等数学试题为例探讨了曲面积分问题的主要的求解方法, 即利用公式转化为二重积分的方法、利用对称性求曲面积分的方法、高斯公式法, 以及利用两种曲面间的关系法等。

关键词:高数,考研,曲面积分,求解法

参考文献

[1]刘三阳, 王世儒等.高等数学辅导[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2]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吴赣章.高等数学 (上、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吴良森.数学分析习题精解[M].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动画片剧本格式范文下一篇:多媒体教学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