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比赛教案

2024-08-28

教案比赛教案(13篇)

1.教案比赛教案 篇一

比赛场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43------44页。教学目标:

l、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等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休会图、表的简洁件和有效性。

3,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培养有序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在前不久结束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运动队的队员们,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看看,你们认识他们吗?(课件展示)大家知道吗,在很多体育比赛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比赛场次》中的数学问题。二,新课探讨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我们班选出8位同学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⑴你都得到哪些信息?

理解:“单循环制”的意思。(每两个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让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选出一组,给大家演示。(2)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比赛多少场?

(3)你有解决的方法吗?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展示各类方法。

2、质疑:如果是10个人比赛呢?那100人比赛呢?你有什么发现?这有规律吗?大家的想法目前只能说是一种猜想,对猜想我们要怎样?对,验证。怎样验证猜想呢?这就需要我们来探讨。

(1)小组讨论验证的方案。(2)汇报讨论结果。

(3)整和各小组意见,确定验证方案

3、小结:找规律或验证规律,一般都是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今天我们就来用一些常见的方法找规律。三,找规律

方案一:列出表格找规律

我们要统计哪几项?(比赛人数、示意图、比赛场数)教师边说边写在黑板上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方案二:画图找规律 学生自己尝试。在上面的学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参赛选手的增加而导致比赛场次怎样增加来说明规律。

三、扩展练习

1,比赛结束后,2名教练和8名选手握手告别,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请你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找规律,求出结果。

2,学校乒乓球队为了联络方便,设计了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事,先由两位教练同时通知两位队长,这两位队长再同时通知两名同学,依次类推,每人在同时通知两个人。如果每同时通知两个人需要一分钟,那么6分钟可以通知到多少名同学? 3,如果有100个人参加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你能算出一共比赛了多少场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案比赛教案 篇二

一、晚清时期基督教在甘南藏区的传播

基督教的教义决定了传播者要将福音送到全世界每个角落,《新约全书》中向教徒告诫“: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因此,传教士将其布道传教作为自己的义务与责任。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及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复兴基督教福音的“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基督教疯狂地向外传播,尤其是美国掀起了海外传播基督教的热潮。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条约取得了在中国传教的自由,美国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据统计“,从1886至1919年,共有8140名学生志愿者被派往国外传教,其中2524人前往中国”[1]14。向中国遥远的藏区传播福音成为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重要目的,因为在教义上传教士有把福音送至最需要的贫穷偏僻地带的义务“,或许,在亚洲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比藏区更让人感兴趣,怀有敬意,具有诱惑力;而且,由于种种缘由,它还是一个地域辽阔的未知区域”[2]。

二、保安教案的发生及清政府处理的过程

1.保安堡传教点的建立与寺院的反应。甘肃藏区成为传教士向西藏纵深发展的一个前哨,因此,许多传教士来到甘南从事传教活动。“自19世纪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到甘南起,到20世纪40年代,其足迹遍布今天的临潭、卓尼、迭部、夏河、合作、碌曲、玛曲、舟曲广大地区,并从城市发展到偏远农牧区,甚至是藏区腹地。”[3]601895年,传教士辛普送与克省吾在洮州旧城建立甘南地区第一个传教点,1896年两人前往拉卜楞准备开辟新的传教点遭到人身攻击而失败,又于1897年同刚到达洮州旧城的僖德生(George T.Shields)夫妇再次到达拉卜楞,如愿建立一个传教点,传教士在克省吾的带领下来到保安堡,开始传教工作[4]。保安堡传教点的建立是基督教向藏区推进的一个重大收获,传教工作进展较为顺利。表面上来看,传教士与地方藏传佛教寺院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基督教的传播其实是在侵占寺院的宗教资源,虽然这不足以影响到藏传佛教寺院信徒的大量减少,但是寺院面对这种趋势显得格外小心。如隆务寺实际上暗地里支持藏民部落对洋教的打击,企图以武力驱出洋教在其势力范围内传播宗教。

2.僖德生与藏民冲突及其官方参与调解。1899年4月25日,一个醉酒的藏族人冲进传教士的居处,僖德生急忙拿起火枪准备自卫,双方发生纠纷,事发后官方介入并进行调解,双方冲突暂时得到平息[5]101。而官方对此纠纷的处理态度过于暧昧,“仍向僖德生好言抚慰,”而对藏族民众的处理则是:“严谕番子老人约束开导,以后务必各释猜疑,力加保护,仍由保安营于该教士所居附近,时常派兵巡逻,毋任番族寻衅。”[6]官方的这种态度与行为激发了群众的不满。同年5月23日,“麻巴齐庄番从狼家三庄牌头等,至城外教士住居门首”[7],双方发生争执,但是未发生直接的武力冲突。从僖德生给宣道会写的信中可知,当晚,有三四十个藏族人聚在传教士门口,边敲门边掷石块,并叫嚷着:“滚出来,外国人,我们要杀死你们!”从僖德生的夫人的信中可知,第二天,下了大雪,喝醉的藏族年轻人聚在城门口,由于内部纷争,各自走散了,官方称一定会保护教士的安全[8]101。5月25日,几百个藏族人再次聚起来,蜂拥在街巷中,并商议要杀死僖德生等传教士。据保安都司称:麻巴七庄番众、狼家三庄牌头等陆续至城外教场,聚众数百人,且愈来愈多。巡查目兵来衙回报,当即饬令两哨挑派兵丁,严守南北二城门,并派两哨把总、外委带领兵丁前赴教士僖德生门前保护,同时又将他们夫妇与伙计从南门引至保安都司衙署,刚刚安排妥当,藏族人扑至僖德生家中,抢掠一空[9]。僖德生回忆说:我们还没有走远,藏族人就从围墙上翻院子,将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带不走的也全部破坏掉了,只剩下两三片纸和一点墨水与一支钢笔[10]102。此案看似由个体之间的偶尔冲突引发的,但是从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宗教文化之间的冲突,官方对于传教士的保护避免了案情的进一步恶化。

三、清政府对教案的处理

保安教案的发生使清政府感到不安,陕甘总督陶模和西宁办事大臣阔普通武饬令循化厅同知张作霖、循化营参将谭应春率领兵役和通丁前往保安堡查办。官方再次表示,将僖德生夫妇所抢之物照数赔偿,劝慰移住城内,不可往番地走动[11]。在藏族民众的打击下,僖德生夫妇逃离保安,同时基督教的传播也在保安中断,这对于已经在甘南扎根的宣道会来说将是传教过程中的失败之举,但它却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官方对此案件也未进行深究。

1.先保护国外势力再展开调查。按照当时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规定国外势力有在中国传教的权力,这是官方所认可的。因此,在近代开始,国外的基督教如雨后春笋一样从中国的沿海向内地传播。虽然从一开始由于文化不同,传教会受到许多障碍,但政府对传教士进行保护政策。民间,由于传教所引发的教案则不断上演。当西方传教士将基督教推向笃信藏传佛教的藏区时,自然会引发藏区人民对基督教的怀疑与排斥,以传教士为代表的国外势力与藏族民众因信教不同从而引发了纠纷。保安教案开始只是一个藏民与僖德生的个人纠纷,但最后则演变为上百藏民针对传教居点的抢掠。这说明民众不是从心理上接受基督教传教居点矗立在藏区。这样的群体性纠纷发生后,官方首先是保护僖德生的生命安全,而后再进行调查处理。因此,民众与国外传教士产生的教案纠纷中的特殊性在于,先保护传教士的合法传教及其传教士个人的生命安全,然后才对纠纷进行解决,这种特殊性即表现为官方对纠纷一方的保护。

2.政治立场坚定,但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去处理。官方虽然确定传教是合法的,且有意保护传教士,其实这是出于对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而不得不遵守条约,而条约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官方也认为藏区内发生这样的教案,不能将责任完全推向藏族民众,因为在藏区传播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与中国藏传佛教文化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官方也不想以此事扩大影响,避免藏区民众因反洋教而滋生事端。官方对这类教案处理时,一方面表现出政治立场坚定,另一方面却是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对于在教案中滋事者及其所管的寺院只进行了流于形式的审讯,却免于惩罚。如,官方将僖德生护送出藏区后,虽然对隆务寺昂锁进行了审讯,隆务寺默认了是这次案件的支持者,参与的部落占木及麻巴、狼家等十一庄部落也属于隆务寺管辖,并说明了驱除僖德生的理由,即是传教士挖土取石,惹怒了天神,在这种情况下,官方对隆务寺所管辖的藏民及其闹事的藏民也未进行调查和惩处,而惩处也没有落实。

总之,在晚清时期反洋教斗争、教案频繁的背景下,清政府并未采取过激的方式处理教案。从保安教案的处理可以看到,清政府一方面不敢得罪外国势力,另一方面又害怕人民的斗争反抗的矛盾心理,决定了其对教案处理的暧昧态度。

摘要:晚清时期,基督教开始向甘南藏区传播,并在保安建立了据点,此时,僖德生与藏民发生冲突,清政府及时参与,先保护国外势力再展开调查,虽政治立场坚定,但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去处理。

3.实用残局教案 篇三

炮低兵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法胜士象全的。本局是巧胜的特例。

取胜要点:以帅助攻。

1、炮五平二!士6进52、帅四平五!象1退3

3、炮二退二象3进14、炮二平七…………

红炮平七路,逼黑3路象退中路,然后架中炮,可形成“铁门栓”杀局。

4、…………象3退55、炮七平五象1退3

6、帅五平四象3进17、兵四进一(红胜)

第2局炮高兵仕相全必胜士象全

取胜要点:可用沉底炮牵制黑士象,也可炮归家,以仕相做炮架,再伺机以兵搏双象。由于这一残局的攻守变化很多,初学者可对其不同图式加以解拆,举一反三,势必对提高残局阶段的实战能力大有帮助。现举一例如下:

1、兵四平五象5退3

黑方如改走士5退4,则兵五进一,象7进5,炮五进六,红方胜定。

2、兵五平六!象3进53、相五进三象7进9

4、相三退一象9退75、炮五平一象5进7

黑方如走象5退3,则炮一平四,将6平5,炮四平七,象3进5,仕四退五,红方亦可驱将露帅,以下胜法同正变。

6、炮一平四将6平57、炮四平三象7进5

8、仕四退五象7退99、仕五退六象9进7

10、炮三平六!象7退911、帅四进一象9进7

12、帅四进一象7退913、兵六平七象9进7

14、兵七进一象7退915、炮六平五将5平4

16、炮五进二象9进717、仕六退五象7退9

18、帅四平五象9进719、帅五平六象5退7

20、仕五退四象7退921、炮五退三象9进7

22、相一进三…………

必要的等着,迫使对方的防守露出破绽。

22、…………将4进1

黑方如走象7进9,则仕六进五,将4进1,兵七进一,将4退1,炮五进八,红方得士胜。

23、仕六进五象7进524、仕五进四象5退7

25、炮五平六将4退126、帅六平五将4平5

27、兵七平六(红方得士,胜定)

第3局炮低兵单缺相必胜单炮

本局如红方无相,黑方可以守和。

取胜要点:运用等着,逼迫黑炮从红方三路线撤回,再逼兑黑炮。

1、相一进三炮7平82、仕五进六炮8平7

3、仕六进五炮7平84、炮四进一炮8平7

5、炮四平三炮7平86、炮三平二炮8平7

7、炮二进一炮7退18、仕五进四炮7进1

9、帅五退一炮7退110、炮二退一炮7平6

黑方另有两种走法:(一)炮7进2,则相三退一!炮7退2,炮二平四,红胜;(二)炮7平5,则炮二平四,将6平5,帅五进一,将5平4,炮四平六,将4平5,炮六平五,捉死黑炮,红胜定。

11、炮二平四炮6进212、帅五平四(红胜定)

第4局炮低兵单缺相难胜单马

单马可以守和炮低兵单缺相。

守和要点:注意红方露帅占中的凶着,再用马控制帅的活动空间。

1、…………马8进72、帅四进一马7退9

3、炮三平五将5平44、仕五退四将4平5

5、仕六退五将5平46、帅四平五马9进7

4.比赛教案 篇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用具:(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大家把目光一齐投向大屏幕,读一读课文的题目。

2、请清晰而坚定地来读一读课题。

3、能不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一遍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题目当中“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这个词语,请大家找一找。(生齐答,师板书:中华不振)

2、在课文当中,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这个词语的意思?把它划下来,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地方练读,等会读给大家听。

3、交流

“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

(指名读,并说感受。)

4、流淌在课文字里行间的都是——中华不振。是啊,“中华不振”。老师发现,有一段话几乎每个同学都划下来了。(出示课文第8节中的文字)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1)指名读这段文字。谁还想读?(指名几位读)

(2)听着几位同学的朗读,不知道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想到了一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甚至还看到了些什么?(交流)

(3)是外国人租借了我们中国的土地啊!这段话让我们想了很多,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景。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4)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假如当时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自由说,请说得好的学生再读这段话。)(5)可是,谁又敢怎么样呢?同学们,读着这样的话,亲眼目睹着这样的事情,你的脑子里是不是有很多的问题想问?(自由说)

(6)既然脑子里有那么多的问题困扰着你们,那么,你们想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a.指名读这段话。

读至“„„谁知”,中国巡警局有没有给中国人撑腰?为什么?(板书:?)(自由说)问题的答案就写在黑板上——中华不振啊!(板书:啊!)b.继续读,读至“„„训斥了一通”。

这个轧死中国人的洋人,最后有没有被惩处啊?

我们不禁又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板书:?)(指名说)答案还是在这里——中华不振啊!(板书:!)c.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内容读完。

这些围观的中国人有没有为自己的同胞讨回一点公道呢?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又做了一些什么?(自由说)

这可是在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啊,而且站着的是“一群中国人”啊!但是他们怎么会连做一些什么,说一些什么都办不到呢?

因为——(齐答:中华不振啊!)(板书:!)

(7)师配乐读这段文字。生配乐读。

5、“谁又敢怎么样呢?”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不冲动?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又怎么能够不愤怒?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了„„(1)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事例。(师朗读)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上海,当时的外滩公园的门口竖有一块大牌子,上面有公园规则(即1917年9月工部局用英文公布的10条规则,其中第1条“公园只准外国人入内”,第4条“狗与自行车不得入内”)。另外还专门做了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木牌为长方形白底黑字,插在草地上,由于日晒雨淋,木牌损坏,以后又改用三角铁底架,上有网形块状铁牌。(2)华人与狗,不准入内,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自由说)

6、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在想一些什么呢?(自由说)

那么多的问题,一直还是在你们的脑海里翻江倒海,尽管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可是,我们还是得一遍又一遍地来问自己。

7、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那段屈辱的历史,来看一份资料。(出示资料,师配乐读)

自19世纪初,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鸦片的大量输入,流毒极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银外流,而且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1838年,林则徐奉召晋京。道光帝多次召见,授以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鸦片贸易被严厉取缔后,英国资产阶级立即策划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 6月,英国船舰四十余艘及士兵四千余人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这次战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战争期间,英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842年 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在南京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亦称《江宁条约》。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①中国割让香港;②向英国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③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口对外通商,英国可派驻领事„„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分别强迫清政府订立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它们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不但使中国蒙受重大损失,而且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战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中法之战开始了。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一段最好的时期。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日本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的欲望。清军大东沟海战的失败使日军控制了制海权,把魔掌伸向了“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军队的无能,使旅顺很快落入日军之手,日军第一师师团长山地元治下达了“全部剪除”的命令,日军便开始大肆屠杀解除武装的清军俘虏和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在他的指挥下,大屠杀从旅顺东部开始,逐步向西推移,挨门逐户进行搜杀,城里杀尽又杀向城郊,偌大一个旅顺城,只逃出 600多人,超过20000人遇害。而城内免遭杀戮的36个中国人是被日军逼作抬尸队清理杀人现场才得以活命的。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又统率多国联军(史称八国联军)两千余人,从天津直趋北京,形势愈发紧张。7月14日,联军占领天津。8月4日, 各国联军约两万人,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其中日军约八千,俄军四千八百,英三千,美两千,法四百,意、奥不满一百人,德军没有参加。侵略军兵分两路,日、英、美军为右翼,沿北运河西岸前进;俄、法、意、奥军为左翼,沿北运河东岸推进。8月14日,北京失陷。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烧杀抢劫。除侵略军官兵外,传教士、外交官和侨民中亦有参与掠劫者。北京许多房屋成了瓦砾堆,被杀者的尸体到处可见。八国联军将北京全城分为几个占领区,实行军事统治,镇压居民反抗。英、德、法等军继续派出部队,四处攻城掠地。9月间,俄军占领北塘、唐山、秦皇岛等地,控制北京、天津到山海关铁路。德国元帅瓦德西又率领两万德军到中国,并任联军统帅。10月中,他派出德、英、法、意军队从北京天津两路进攻保定。直到次年4月,瓦德西组织了四十六支“讨伐队” 四处侵扰,西至直晋边境的娘子关、紫荆关,西北到张家口,南到直鲁边境。所到之处烧杀掠劫,无恶不作„„

(出示一张当时民不聊生的照片)

现在知道为什么中华不振了吗?(指名说)

8、这一次,周恩来从租界回来,他的的确确想了许多许多,请同学们手放下来。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始终忘不掉一些东西:

他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给不了一个中国妇女以起码的公道;

他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让洋人站在一个中国妇女面前耀武扬威;他更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一群中国人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被折磨,却不敢给自己的同胞声张正义。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恍然大悟,听到魏校长点他的名字,于是,周恩来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齐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齐答)

9、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

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 请你们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

10、最后,在这节课结束前,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一百年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文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字幕,齐读)

今日之中国,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梁启超

板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5.骑牛比赛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观”、“位”两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骑手的技艺高超。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第二自然段一次比赛的场面。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见过牛吗?老师这有好几种牛,你们看,出示(黄牛、水牛、奶牛。)“你们看这是野牛”野牛的脾气很暴躁,尤其是野牛中的公牛,发起脾气来非常厉害。所以,南美洲的人觉得谁要是能够征服野牛,能骑在牛背上不被摔下来谁就是英雄。于是,他们便经常举行骑牛比赛,每次比赛时,家家户户,几乎所有的人都挤到赛场周围,想亲眼看到这惊险刺激的场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骑牛比赛?”(播放视频)

2、揭题:有一篇课文描写的就是这比赛的场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谁来读一读这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过渡:课文里是怎么写这骑牛比赛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小朋友们读得非常用心,读书就应该这样,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读读这些词语宝宝,待会儿请你来读。1.出示生字词

2、检查:先出示词语,再出示短语,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做小老师领读(上千次要长点,只两三秒钟要短快点)

(给孩子自学的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读通句子,为感悟课文做好准备。)

过渡:课前我们已经读了课文,你们知道是哪里的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三、品读感悟

(一)精读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节: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2.点红:特别,(指导读词)你能把“特别”换成其他词语,句子的意思不变吗?(很 十分 非常)谁来读好这词。

4.谁来读好这句。指名读(2名)(师评:还不够爱看,把特别再强调一点,老师听出你也特别爱看)

5.生齐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体会南美洲人的喜爱吧)

过:为什么说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二)、精读第二小节

1、整体感知(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中,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2、精读第一句话 ①指名学生答上一问题 ②出示第一句

③指导理解:你从哪些词又可以看出来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A、“挤满了人”:(出示图理解)请看,观看的人多不多?太多了,这就是挤满,老师再送一个形容人多的词语叫人山人海。(指导读挤满)B、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在干什么呀?

他们观看时有的在(叫),有的在(鼓掌),有的在(喊加油)

C、理解“兴致勃勃”:根据生的回答,师:观众们的兴趣多浓啊,兴致这么高,这就叫:出示“兴致勃勃”点红(指导读这词)

(学生理解“挤满”“兴致勃勃”比较空洞,利用图再加上学生合理的想象,学生就由抽象转为具体形象。)

d、现在你们就是小观众,老师看谁的兴致最高,把这个词读好。(指名生读)④是啊,这比赛真吸引人啊,谁来读好这句话?(3个)⑤让我们也兴致勃勃地来读读这句。(齐读)

⑥这么多人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所以说:师引读第一段

过渡:让我们再来欣赏一场紧张的、激动的骑牛比赛。师:看比赛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看牛的表现如何?骑手们的表现又怎么样?(板书:公牛、骑手)

(学生通过看骑牛比赛视频,会对骑牛比赛有较直观的认识,更会对比赛的公牛印象深刻,这样再来理解文中描写公牛的语句就水到渠成了。)3.精读第二、三句话 师:公牛的表现怎样? 生:乱蹦乱跳。

生:疯狂地上下蹦跳。随机点红:疯狂地上下蹦跳。让我们站出来也像公牛那样疯狂地上下蹦跳吧,再疯狂点,再疯狂点,真是一群疯狂的牛,那你能把这个词读好吗?(指名读)

师:公牛很疯狂,再读一次。

师:公牛有些手下留情,显得比较温柔,请二三排小朋友读。生:牛蹦蹦跳跳,真是太疯狂了。

④读读上面这句,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就是什么样的公牛?师点红:“野性大发” ⑤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生读(真凶猛,太狂野了)⑥生齐读

⑦指导看图:好几个起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都怎样了?(都摔了下来)⑧在牛背上的时间长不长?这句话中哪个词说明时间很短?点红:只两三秒钟

体会: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摔下来了,根本就骑不住呀!谁来快速地读好这词。(指导读词)

⑨师:这公牛真是火爆,要骑稳真是太难了,谁来读读这句。

过渡:这头公牛真是太厉害了,好几个骑手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只有一个骑手怎样(看图)„„(师引读).⑩根据生的回答指导理解“牢牢地”(读好这个词,再抓牢点,再用点力)

⑾师创设情境引读:尽管公牛上下疯狂地蹦跳时,骑手还是?尽管公牛用角乱顶乱撞的时候,骑手还是?尽管公牛用尽全身力气想把骑手甩下来时,骑手还是? ⑿理解:技艺高超 A、师:看图:看这位骑手骑在光秃秃的牛背上,一只手牢牢地抓住牛背,像被胶水粘住一样,另一只手高高举起,骑牛比赛规定骑手在牛背上不仅要坚持8秒,而且还要比在牛背上的动作,可见这位骑手的技艺超出一般,的确,非比寻常,这就叫“技艺高超”(点红)板书:技艺高超。一起读好这个词

师:这位骑手的本领高不高,我们就称他为 “高手” B、谁通过朗读夸夸这位骑手?

指导朗读:指名读(他的本领真大,技艺真高超,真让人佩服)C、男女生赛读(真是一位骑牛高手,真是技艺高超)

(通过描写“好几个骑手”与“只有一个骑手”语句的对比,抓住重点词语,教师辅以补充介绍,使学生感悟骑手的技艺高超。)5.精读第四句

①看到这么精彩的骑牛比赛,我们(边说边鼓掌)②播放掌声。再响点,再热烈点。③指导理解:热烈

像这样持久而响亮的掌声就叫做热烈的掌声。(点红)④朗读指导:生齐读(掌声真热烈,观众真热情)

师:我们不禁为他赞叹欢呼,骑牛比赛就是勇敢者的运动,能够上场的就是勇士,所以(师引读第一段),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这些勇士吧!(鼓掌)⑤师指板书总结:我们在赛场上看到了(野性大发的公牛,技艺高超的骑手)

师: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他的奥秘在哪里呢?我们下一节课来学习。下面让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观,位,特,兴(让生读一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3、写的时候哪些笔画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师范写,生书空,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带你们继续到南美洲去看一场精彩绝伦的骑牛比赛。2.齐读第二小节。

3、第二小节从“观众”、“公牛“和”骑手”三方面来写出比赛的精彩,你能不能分别从文中找出三个恰当的词语来填一填?

(兴致勃勃)的观众,(野性大发)的公牛,(技艺高超)的骑手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骑手的“技艺高超”?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一个小姑娘跑过去,给这位骑手献上了一束鲜花,她是怎么问的?(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呢?)

2、同学们一定也很好奇,骑手是怎么回答的?(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

3、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骑手成功的背后是上千次从野性大发的牛背上摔下来的经历,他的成功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没有上千次的艰苦训练,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就没有高超精湛的驾驭公牛的技艺。(出示:骑手一次次失败的经历)

4、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小姑娘,你想对这位成功的骑手说什么?

(设计背景:骑手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内中饱含了艰辛。想起冰心的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和牺牲的血雨。”文本在骑手的话语间戛然而止,我想,如果要令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骑手成功的不易,可以尝试还原他那曾经无数次的“训练图景”,他是怎样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地在牛背下爬起来的,除了他的勇敢,勤奋、还有一样牢牢支撑他的东西——信念。对于一名骑手来说,征服是他的天性,他的人生字典中最大写的也是这个词语,因此,不论失败多少次,骑手还是能够勇敢地爬上牛背。他是一位实践的勇士。因此,我出示了一幅幅骑手失败时的画面,可让学生将所想的“失败”情景与“成功”的情景相联系,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0

5、分角色朗读这段话。读好骑手的这句意味深长的回答。

6、还有一些骑手从牛背上摔下来了,你又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7.从骑手成功的经验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让生读一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3、写的时候哪些笔画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轮轴比赛教案 篇六

教案

忠县实验小学

李淑英

课前谈话

孩子们,咱们是5(8)班的孩子,对吗?(对)。5(8)的孩子真精神。孩子们,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走进科学课,科学课与其他课有所不同,希望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操作,大胆实验。那我们得先分好小组,这样吧!以咱们现在坐的位置为学习小组,一共六个,每个小组得先选出一位小组长和一位记录员,听明白了吗?那咱们开始吧?(选小组长和记录员),小组长们,你们在哪?站起来和大家打打招呼吧!你们呀!是你们这一组的领军人物,待会在小组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带领你的组员们认真操作,大胆实验。督促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听明白了吗?(请坐),记录员们,你们在哪里?站起来和大家认识认识吧!你们呀,是你们这一组的核心人物,待会在小组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做好记录哟!听明白了吗?(请坐)好了,孩子们,咱们来轻松轻松,玩一个扳手腕的游戏,玩过吗?想玩吗?好,那咱们来比试比试,看看谁是大力士,开始吧!

二 教学导入

好了,孩子们,可以停下来了吗?上课。(师生问好)孩子们,李老师发现你们刚才玩得可高兴了,谁是大力士?举起手来瞧瞧,呀!咱们班这么多大力士呀!那李老师随便挑一个,(抽生),扳手腕没对手可不行,随愿意来?那李老师随便挑一个,(抽生),准备好了吗?同学们,预测一下,谁会获得胜利?好。3,2,1,开始,同学们,为你喜欢的队员加油吧!谁胜利了?(举起获胜同学的手)恭喜你,你也不错,敢于和他挑战,第一场比赛结束,你呢,暂时领先。咱们马上进行第二场比赛,同样是比力气,还是你们俩,同学们,你们预测一下,谁会获胜?李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比赛的道具,请看,(老师出示)问:这是什么?(自来水龙头)问:这场比赛就是看他们俩谁能轻松的拧动水龙头的开关。孩子们,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瞧瞧,(教师给学生水龙头)准备好了吗?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3,2,1)开始。问;谁拧动了自来水龙头的开关?(举起手来),你就是胜利者,(恭喜你)第一次输了,而这一次却能轻松的拧动水龙头的开关,高兴吗?那你们猜对了吗?谢谢你们的参与,请回位置坐好。

讲授新课 孩子们,你们看,力气小的却能轻松的,好不费力的拧动水龙头的开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咱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话题?咱们先来观察这俩个水龙头,你发现了点什么吗?(教师引导孩子说,我们把圆形的大圆《帽子》叫轮,板书:轮。里面的小圆叫轴,板书:轴。由轮和轴合在一起,组成的装置叫轮轴,(教师演示)齐读课题。孩子们,请看(出示课件)像自来水开关这样,由轮和轴组成的装置叫轮轴。孩子们,咱们书上也有这样一句话,能勾出来吗?

4孩子们,想自己动手组装一个轮轴吗?(想)好,先看李老师是怎样组装的? A 将大圆和小圆重叠在一块,用钉子拴住(这个装置就叫轮轴)B然后用螺丝帽将轮轴固定在铁架台上。

C最后将线绕在圆上,(轮和轴上的线,绕的方向要相反)5看清楚了吗?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个小组准备好了材料。能完成吗?(能)那赶快动手操作吧!

6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抽小组汇报(1个小组)老师发现有很多小组合作的非常好,哪一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成果分享给大家。(抽生拿轮轴上台高举,引导孩子说,这个大的圆叫轮,这个小的圆叫轴,像这样由轮和轴组成的装置就叫轮轴)

四 动手实验

过渡:孩子们,你们亲手制作了一个轮轴,那轮轴有什么作用呢?孩子们,大胆的猜一猜。

1学生简单说猜想。(教师引导:提示一下。刚才力气小的却能轻松,不费力的拧动水龙头,大力士怎么也拧不开,用的力很小,也就是省力)2

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实验)3实验前,我们一定要先写好研究计划,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A研究的问题(轮轴有什么作用)B孩子们的猜想(省力)C验证的方法(实验)4 那怎样做实验呢?请看温馨提示:

A

在轴上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出示钩码)B

在轮上挂钩码,使轮轴两端平衡。C

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记录表。

听明白了吗?(好)现在就请大家用你们自己制作的轮轴亲手做实验,各小组在实验中一定要分工合作,认真操作,及时填写好记录表。孩子们,开始吧!

6分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7抽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孩子们,完成了吗?哪个小组的孩子愿意将你们的成果分享给孩子们?)

A小组

(请这一小组的孩子带上你们的轮轴,记录表到讲台这里来,一生拿轮轴。一生汇报记录单。(发现了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板书)

B小组

汇报(发现轴上钩码是轮上的2倍,轮上钩码少些,用的力也就小,也就是省力)

A----B小组对比

(1)先观察这两组轮轴,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轴相同,轮不同)(2)再观察两组轮轴上的钩码,你发现了什么?(较大轮上的钩码少些,需要的力也就小些,小结:轴不变,轮越大,可以更省力)

总结:出示课件(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C小组(抽生汇报)(我的发现是: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D小组(抽生汇报)(我的发现是: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C-----D小组比较(1)先观察这两组轮轴,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轮相同,轴不同)(2)再观察两组轮轴上的钩码,你发现了什么?(轴小的轮轴上面的钩码少些,也就是轮不变的情况下,轴小的轮轴更省力。)

8过渡:你们还想探究轮轴的其他秘密吗?

请看:老师在轮轴的轮上挂钩码,用手拉轴,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轮上绳子上升的高度,和轴上手拉绳子的长度,他们一样吗?(轴上手拉绳子的长度短些,轮上够吗上升距离大些。也就是说;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

生活应用

过渡: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也使用了轮轴,孩子们,请看。1出示课件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钥匙,汽车的方向盘)3出示课件(辘轳)问:这是什么?对,这就是最早的轮轴,孩子们,请阅读书28页,人们用辘轳来干什么?

4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辘轳的模型,请看,他是如何将重物提起来的?(演示提重物)(指出轮和轴分别在哪儿?)

5好玩吗?课后你们也去制作一个轮轴,观察他是怎样工作的?

课堂总结 孩子们,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控制时间。看来孩子们的收获真不小,老师带来了几道题。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练习题)2

7.肌肉注射教案 篇七

1.1 教材内容

肌肉注射是中职护理教材《护理技术》实训部分的内容, 该内容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结合紧密,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观看教学录像、示教讲解、学生练习、考核等方式, 计划安排2学时。

1.2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而肌肉注射则是其重点操作内容, 属于“三基”范围,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护理技术。该内容的教学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感染、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注射原则的相关概念之后, 目的是为学生今后进行临床注射给药法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1.3 教学内容的拓展与精选

根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 笔者在授课中拓展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如补充了消毒喷的使用、用物终末处置、注射过程怎样减轻疼痛等内容。为了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 在授课中还提出一些问题, 如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针对不同病人、不同药物灵活应用护理技术等思考题来启发学生,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劳动技术者, 教学内容选择要遵循实用原则。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关系不密切的内容进行精简, 如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的位置等内容。

1.4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制定课时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说出肌肉注射的有关内容, 具备相关的综合知识。

(2) 技能目标。正确完成肌肉注射的操作, 具备运用相关综合知识的能力。

(3) 情感和态度目标。培养认真学习和做事的态度, 具有良好的爱伤观念和无菌、注射观念。

1.5 学习要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肌肉注射的目的、用物、体位、部位、定位、操作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 (1) 严格执行注射原则及查对制度。 (2)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注意对其实施保暖和无痛注射技术。 (3) 注射器型号选择应合适, 注射部位定位准确, 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注射剂量准确。 (4) 注意护理安全, 预防针刺伤及医院感染的发生[1]。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中职二年级学生, 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同时他们已多次到医院见习, 非常渴望学习注射技术, 对肌肉注射的学习有一定的自觉性;同时他们这个年龄模仿能力非常强, 这是学习的优势。

3 教法、学法和教学资源准备

3.1 教法

笔者在充分考虑学校模拟病房的建立及以上一些因素后设计了学练一体教学模式。制作多媒体课件, 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讲授、演示、提问等方法进行肌肉注射的教学,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讨论、练习、考核等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也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2]。

3.2 学法

学练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 多媒体教室、示教室、操作练习室的利用, 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参与式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变被动的苦学为主动的乐学, 变死记硬背的死学为练中学、学中练的活学, 变抽象理论的难学为亲临其境的易学。教学观念由以教为重心转向以学为重心, 在学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2]。

3.3 教学资源准备

包括用物、场地、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 为满足学练一体教学模式的要求, 根据学生情况和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训练。

4 教学程序设计

4.1 复习有关的基础知识 (3分钟)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射原则。

4.2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5分钟)

医院是救治伤病者的场所, 也是存在各种危险因素的地方, 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护士, 时刻面临着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威胁。在注射这个占护士工作量2/3的常规操作项目中, 存在护士被针刺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国外文献报道, 医护人员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比一般人群要高的多, 最新统计显示, 全世界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务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 每年有近百万次针头刺伤事故发生[3]。据针刺伤报道, 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个护士被针刺伤, 有被感染20多种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所以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4]。

4.3 新内容的教学 (82分钟)

(1) 通过录像 (10分钟) 观看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骤, 让学生对肌肉注射有一定的认识。

(2) 运用多媒体课件 (10分钟) , 配合讲解, 尤其是体位和部位及准确定位。

(3) 采用示教演示 (15分钟) , 按规范步骤进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边示教、边讲解, 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不断重复和放慢动作展示给学生, 如坐骨神经利用多媒体多方位展示给学生, 以加深学生印象。

(4) 示教演示完毕后, 让学生演示 (7分钟) 并评论优缺点。

(5) 学生分组练习 (30分钟) , 每组4~5人, 学生互动参与教学, 提高其学习兴趣。每人都有一份考核表, 按标准练习、评价, 最后由组长负责考核。组长负责督促,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各组练习期间, 教师巡视, 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6) 教师抽查各组学生代表并进行考核, 最后归纳总结并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9分钟) 。这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7) 课后思考题 (1分钟) :布置3个不同病例如何进行肌肉注射的作业。这既是学习任务之一, 也是本次课堂教学的延续, 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肌肉注射,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张美琴.护理专业技术实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钟珍.审查处方说课教案[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3) :81.

[3]李映兰.现代护士职业安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8.天津教案始末寻踪 篇八

可怕的传言

1870年5月,天津地区发生疫病,法国天主教育婴堂所收养的婴儿大批死亡,达三四十人之多。当时百姓中流行着一种谣言,说是天主堂的神甫和修女经常派人用蒙汗药拐了孩子去挖眼剖心。而天主堂坟地的婴儿尸体又有不少被野狗刨出吃了,“胸腹皆烂,腑肠外露”,百姓见了更是群情激愤,说这正是洋人挖眼剖心的证据。

5月21日,一个名叫武兰珍的在用迷药行骗时被群众当场抓住,扭送天津县衙。经审讯,武兰珍供出是受教民、天主堂华人司事王三指使,迷药也是王三提供,并说曾迷拐过一人,得洋银5元。教民王三是一个开药铺的商人。

在这种情况下,通商大臣崇厚和天津道周家勋拜会法国领事丰大业,要求调查天主堂并提讯教民王三与武兰珍对质。丰大业答应了这一要求,将王三交出与武兰珍对质结果证明教堂无挖眼剖心之事。哪知当衙役送王三回教堂时,一出署门,百姓就大骂王三,并用砖石掷他。王三向神父哭诉,神父又转告丰大业。丰大业两次派人要通商大臣崇厚派兵镇压。后见崇厚先后只派两人,不肯应命捕人,丰大业怒不可遏,赶往通商大臣衙门找崇厚算账。他脚踹仪门,打砸家具,接连两次向崇厚开枪,幸被推开,没有伤人。但枪声传出,引起误解,街市哄传中法开战,鸣锣聚众,拥往通商大臣衙门“帮打”。崇厚怕出事,劝丰大业等民众散去后再回领事馆。丰不听劝告,狂吼不怕中国百姓,气势汹汹冲出门外,人们见丰出来,自动让道。不料丰大业走到浮桥时,遇到天津知县刘杰。丰不分青红皂白就向刘开枪。虽没有打中刘,却打伤了刘的随从。这一下犯了众怒,百姓一拥而上,你一拳我一脚,将丰大业打死。发怒的民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赶到天主堂,烧毁望海楼教堂,杀死神父两名,还赶到仁慈堂杀死修女10名,又去了法国领事馆,杀死两人。就在同一天,还杀死法国商人两名和俄国人3名,此外,打死信教的中国人三四十名,焚毁英国和美国教堂6座。这次事件中先后打死外国人20人。

天津教案发生后,法、英、美等国一面向清政府提出抗议,一面调集军队进行威胁。清政府大恐,一面要各地严格保护教堂,弹压群众,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一面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前往天津查办。

曾国藩的艰难抉择

曾氏的天津之行近乎悲壮。他在接到皇上圣旨的同一天,也收到了为自己做棺材订购的建昌花板。由此预感“此去津门,有去无回”。于是写下了遗嘱,决心宁牺牲“衰朽之身”,也要履实君命。到津后,他耐心地听取了天津百姓和地方官的意见,并当众宣布:“鄙人一定遵循国法,秉公处理。”

对百姓怀疑法国教堂有迷拐人口、挖眼剖心一事,曾氏明确表示“不可再听市井议论了,要按自己已定的方针办。”为此他亲自去勘查事故现场,询问育婴堂内的孤儿,对知情的百姓进行走访,在现场附近的寺庙中他整日整夜地与调查回来的幕僚交换意见。经反复调查核实,对洋人挖眼剖心一事“查来查去并无确证。”但曾氏认为法国强行在中国传播他们的教义是“可恨”的,甚至希望朝廷借此机会,将这些外国人“统统逐出国门”,并对民众过激举动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示理解。当法国公使粗暴地宣称:如不能答应提出的条件,则“恐生兵端”时,曾国藩针锋相对地指出,丰大业“向我朝廷命官开枪,打死县令家人,更是事态激变的导火线”。

然而当时法国陈兵津卫,一再扬言要“将天津化为焦土”,最终清朝廷害怕了。慈禧急命曾国藩“多杀几个凶手”以平息法国人的愤怒。在朝廷和洋人的双重压力下,曾国藩按照法国人的要求,在天津大肆搜捕5月23日参加反洋教的群众。结果判定20人死刑,25人流放,天津知府、知县革职并流放黑龙江;支付法、英等国抚恤费和赔偿财产损失银49万两;派崇厚作为中国特使到法国赔礼道歉。

曾国藩的判罚一经公布,立即招来了国人的谴责,他的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会馆中所悬曾国藩“官爵匾额”悉被击毁,并将其名籍削去,即不再承认他是湖南籍人。

此后,接替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李鸿章也秉承清王朝的意志行事,对最后判决并无多大改变,仅因俄国只索经济赔偿,不要中国人抵命,将原来20名死刑改为16名、4名缓刑,其余无一更动。

9.《骑牛比赛》教案 篇九

1、学习生字词,借助插图、想像等方法了解关键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骑手技艺的高超;内化课文语言,并能“跳”出教材,看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骑手精湛的技艺;感悟人物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骑手一样善于积累经验,具有顽强、超人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坚持不懈的。

3、学习根据课题、抓住关键词来质疑,并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课文语言,感悟骑手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骑牛比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基于以上思考,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分成四大版块: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课始,教师由学生熟悉的“比赛”入手,通过谈话、交流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课文情境,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骑牛比赛的精彩与激烈。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紧扣描写骑手技艺精湛的语句,借助图片、文字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运用想像、比较等方法反复品味词句,从而感悟骑手形象,并将一些规范、精彩的词语、句段积淀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骑手高超的技艺。

教学流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比赛吗?(板书比赛)参加过什么比赛?结果怎么样?

*赢第一名赢了以后心情怎么样?

第二……名想得第一名吗?你准备怎么做?

*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不断努力,刻苦练习,相信你一定能获得成功!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别出心裁的比赛,是什么比赛呢?(板书骑牛)

(1)读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在哪里?

*这场比赛怎么样?(你能抓住关键词“比赛”来提出问题,很好!)

*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比骑牛而不是骑马?(你的观察力很强,能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真棒!)

(3)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那么骑牛比赛在哪里举行的?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吗?

(4)出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简介南美洲

*你能把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5)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结果又如何?这两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板书读找想)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精彩)的骑牛比赛

激烈

引人入胜

3、的确,这场骑牛比赛太精彩了。所以,这一天,出示“赛场周围挤满了人……”

(1)指名读

(2)这句话告诉我们……

(3)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观看比赛的人非常多?

A挤满

*还有哪些词也用来形容人很多?

*赛场周围挤满了人,真是“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B兴致勃勃

*“兴致勃勃”是说……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也是兴致勃勃的?读好这个词。

*赛场周围,人们正……

*谁来说一说人们兴致勃勃观看比赛的样子和动作?

(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由练读男女生对抗赛)

(5)那么,比赛的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

1、随机出示“好几个骑手……骑在牛背上。”

(1)分句读

(2)比赛结果怎么样?

(3)大家看到其中一个骑手……(出示“技艺高超”“技艺过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个骑手技艺高超?再细细地读读这两句话。

A别的骑手只两三秒钟就从牛背上摔了下来

*数“滴嗒滴嗒滴嗒”的钟声。

*说明他们……(出示“技艺一般”“技艺平平”)

*而这个骑手……

*这样一比较,就更加显示出这个骑手的技艺高超。

B公牛“野性大发”

*看图,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头公牛野性大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公牛的眼睛、鼻子、蹄子。

*交流

*猜一猜这头野性大发的公牛会怎么做?(出示“疯狂地上下蹦跳”)

*谁来描述一下公牛野性大发的样子和动作?

C尽管公牛……,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公牛背上

*再仔细地观察图画,说说这位骑手是怎样牢牢地骑在牛背上的?(注意观察他的手、腿和身体。)

*交流

*想看看比赛当时的情景吗?(出示画面)师描述:看,这头公牛野性大发,猛地抬起后蹄,把骑手甩了出去;这头公牛一个倒立,把骑手掀翻在地;再看,这头公牛疯狂地上蹦下跳,左摇右晃,但这位骑手一只手死死地抓住缰绳,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保持身体平衡,两腿紧紧地夹住牛的肚子,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谁能看着书上的插图像老师一样具体地描述一下?

*出示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4)他的技艺多么高超!我们来一个小组赛读,来夸一夸这位骑手!(小组赛读齐读)

1、看到这位骑手出色的技艺,全场……

2、读到这儿,你的心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没摔下来的原因,成功的原因)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认真地读读,想想,找找。如果自己无法解决,我们也可以和伙伴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板书议问)

(1)自读,思考

(2)找伙伴讨论(或问问老师)

*注意:不管是讨论或向别人请教,先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询问一下别人的意见。

(3)交流

*通过“读想找议问”,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点评:a善于积累经验

b顽强(超人的勇气、胆量)

c坚持不懈)

3、现场有一位小姑娘也怀着和我们同样的疑问向这位骑手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对话)

(1)怎样读好这一段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忘了自己是谁,把自己当成这位小姑娘,当成这位技艺高超的骑手。(分角色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对读)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这一节课,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了问题,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运用。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片断练习

10.比赛说课教案 篇十

水平二 双桂小校 说课教师:岳湖芸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水平二”中跑的内容。体育是学校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提出要培养学生正常的身体姿势,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喜欢做游戏,善于模仿,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在此的基础上,我制定这节体育课.(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提出的“课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健康第一,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要求,并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本课努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比赛中掌握动作方法,并学会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使90%的学生了解障碍跑对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基本掌握障碍跑的方法。

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障碍跑的练习,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过障碍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练习中与同伴积极合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表现创新意识。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顽强勇敢的拼搏精神。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障碍跑,它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若干个障碍的运动,学习障碍跑能提高快速跑中对各种障碍物准确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练习中与同伴积极合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灵巧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团队协同作战,顽强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灵活运用相应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障碍物。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体育所学相关运动技能知识,勇敢、灵巧、协调、合理的通过障碍。

(四)、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水平一和水平三的衔接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有一定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团队意识比较浓厚,也有一定的互助合作能力,但男生经常表现出好动,好胜心强,勇于表现自己但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缺少耐心和恒心;而女生则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存在胆怯心理。在课中创设情境:模仿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做一名真正能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斗的小英雄,这样一个主题的创设,较好的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融合在一起,然后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来设计课的内容。通过障碍跑的练习,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让学生活动中尽量自由地发挥,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五).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提问作答法、自学体验法、讲解示范法、反复练习法、巡视纠错法等来达到传授知识、掌握动作技能的目的;

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练习的自信心和主动积极地学习精神,提高动作质量。在课时的不同部分应用不同的音乐,使教学更活泼,学生练习更主动积极。

2.学法

采用五个字来概括学习过程:“看、听、想、练、比”。看:即看示范,看对比教学,是最直接的观察,有利于思维。听:听教师的讲解,引导同学的看法,培养一种分析能力。想:在看听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动作概念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习的创造性思维。练: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大胆去尝试体验,合作探究和进行创造

性思维学习。

比:是看听想练的升华,让学生在比赛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比赛中找准自

己的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提问法、演示法、练习法、游戏法、激励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

1、准备部分,热身导入(10分钟)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相关要求。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两圈热身,跟音乐进行热身操——哑铃操

(因为我们是农村小学,不会有充足的器材供学生使用,所以我让同学们自己制作哑铃,用学生喝过的空矿泉水瓶,里面装有少量的石子,当学生晃动手中的“哑铃”时,会发出声音,这样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使学生产生兴奋的感觉.最达到最佳的热身效果.)

2、基本部分,学习体验,能力拓展(25分钟)

1)、体验尝试阶段(6分钟)

a.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障碍物一和障碍物二,并要求学生注意安全。

b.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点评,找优秀生示范,学生思考过障碍最佳办法。c.教师组织小组进行学生团结协作比赛。2)、能力提升阶段(8分钟)

a.教师加大难度,增加障碍物三,学生积极练习。

b.教师做示范,总结越过障碍的方法和要点,学生讨论总结。c.教师组织小组进行学生能力提升的比赛。

3)、拓展升华阶段(11分钟)a.层层递进,教师增加障碍物四,学生积极练习,享受越过障碍的快乐,教师进行巡视观察,指导。

b.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点评,学生再次练习。

c.教师组织小组进行学生拓展升华的比赛,学生共同努力,争取比赛胜利,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3、结束部分,放松小结(5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身体瑜伽放松。2)、小结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七).预期教学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练中能调整情绪,竞赛中能克服心理障碍,善于合作,善于调动自身和全组的情绪,提高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达成人人参与,小组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

预计课的练习密度:35%左右 预计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八)、场地器材准备

鉴于目标的达成,使课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准备如下:跳箱4个,体操垫8块,栏架4个,山羊4个,小红星若干,录音机1台。

11.《乡愁》教案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概念的写法。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2.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提问:看到这幅画满日落的黄昏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唤起你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别愁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描写乡愁的诗异彩纷呈,回忆曾经学过的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唱到今,今天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走近作者,集体朗读[出示幻灯片]

余光中,中国台湾省著名诗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1992年64岁的作者踏上故土,整整43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三、朗读吟诵,浅尝乡愁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悟余光中纠结于他内心40余年的思乡情结吧!诗歌是跳跃的音符,而欣赏诗歌还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浅尝乡愁。

1.自由朗读,认真体会诗的内涵,讨论朗读技巧。

一读读出节奏和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把握感情

2.个人读。

3.师范读。

4.集体读。

四、合作探究,品味乡愁

1.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

通过朗读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瞧瞧,谁是火眼金晴,发现得最多、最快!)

明确:四个时间词语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小时候(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

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3.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乡愁情绪的?

①诗人将不可捉摸的抽象的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形象生动感人。

小时候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我可以用家信来寄托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我来往于台湾与大陆之间,了却我无尽的牵挂。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着热泪盼望团圆,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伟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②把感情寄托在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以小见大)

③名词代表漂泊、隔绝、诀别的具体事物,不同时期的乡愁内涵是不同的,乡愁不断升华。

5.哪一节突出本诗的主旨?(最后一节)

“浅浅的海峡”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和人为因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我们看视频《余光中谈写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

五、链接课外,比较阅读

一湾浅浅的海峡,隔绝了多少像余老一样的思乡人与大陆亲人的牵挂,共同欣赏台湾女作家席慕蓉的《乡愁》,比较它们的异同。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 别离后 /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 永不老去

相同:都是选择几个意象或画面来表达乡愁,都是抒情诗。

不同:ɑ.余诗情感忧郁深沉,席诗情感细腻。b.席诗是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由个人到家国更有深度。

六、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生根据情况选做A和B)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去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故乡同样是我们平凡人灵魂的归依。A、大家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一句式,以乡愁开头,巧设比喻,发挥想象,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B、时代在变,我们表达乡愁的方式有多样,承载乡愁的物什也有多种表达,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呢?

设计理念:要求学生平时关注自己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并借此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和美好感情。

七、深情恋歌,唱响乡愁

乡 愁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暖暖的毛衣

我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

我在这头

父亲在那头

成长中

乡愁是一节长长的列车

我在里头

亲人在外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我在这头

山东在那头

——潘秀言(我是一位异地教书的游子)

八、链接时事,了解政治动态

致远同事温情的关怀,孩子亲切的问侯铸就了云淡风轻的幸福,抚慰了我的乡愁,那谁又能抚慰余光中的乡愁,温暖他的人生呢?(各抒已见)

甲生:余爷爷,两岸不知有多少颗忧伤的心,日日夜夜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

乙生:杨柳枯了,它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它有再开的时候;而你去了,也该到了回家的时候,台湾!

师:我们许多同学都希望台湾回到母亲的怀抱,台湾人有没有?有,《乡愁》就是最好的证明!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够,还要取决于两岸决策者的政治选择和集中海峡两岸高层的智慧,创统一千古业绩,也了却余老平生的夙愿。

图片欣赏——两岸关系

①团团圆圆赴台,成两岸友好使者。

②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绚丽的紫荆花化作东方之珠的微笑,洁白的莲花盛开在澳门的天空,证实了我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强大。今天的中国有能力为你撑起一片天。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台湾你会回家,因为你的骨骼叫炎黄!你的脊梁叫华夏!你的母亲叫中国!

九、教师寄语:

同一个文明,造就了同一个梦想;

同一个灵魂,牵挂着同一份亲情;

同一个渴望,发出了同一个呼唤!

12.《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篇十二

1. 学习本文说理透彻、见解独到的思维方式。

2.学习本文结构简洁明了、条分缕析的手法。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手法, 体会这些论证方法在说理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一.关于作者鲁迅 (略)

二.关于本文的综合评述

本文是作者在北师大附中一次校友会上的演讲。针对当时社会上对“天才”的呼唤, 发表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要有天才, 必须先要有培育天才的土壤, 必须要消除扼杀天才的因素。

单看标题就很有讲究, “未有天才之前”包括以下内容:

A:未有天才, 必先要具备什么, 一—即先要有天才成长的土壤, 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当时众人都呼唤天才的情况下, 能独辟蹊径, 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发人之未发, 新颖独到。

B:未有天才之前———探求未有天才的原因, 为什么天才出现。显然此标题就暗示出要分析天才未出现的原因, 这也就暗示出了本文的具体内容, 可以说言简意赅, 暗示性很强。

三.全文论证结构 (略)

总评:

1. 全文结构井然:

议论文几个部分依次排列, 使整个说理非常有序。

2. 做为演说在显著的地方摆出中

心论点及分论点, 既能让本人演讲的主题突出, 又能让听众明白演讲的内容。中学生日常作文应学习这种手法。

3. 解决办法有的放矢, 又有延伸。

如, 在解决办法中强调要有新思潮, 是针对上文提到的“整理国故”, 排斥外来思想而提出的;“创作”“翻译”, 是针对“崇拜创作”而提出的。

同时又有延伸。针对上文三种做法一一指出正确方向外, 又特别强调要培育天才, 必需要有坚苦卓绝的努力, 需要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天才。

四.论证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层层递进。全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层层推进论述, 由表及里分析:问题存在, 原因明确, 方法明朗可行, 能给人鲜明的印象。

2.比喻论证。文中多处以花比喻天才, 以土壤比喻促成天才成长的民众, 比喻恰切精当, 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一下了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使人容易明白, 印象深刻。

3. 类比论证:

拿破仑例子是类比论证, 逻辑严密。

∵拿破仑:之所以成为天才, 是因为背后有许多兵

∴今天的人要成为天才, 背后必须得有许多的民众

4. 举例论证

在谈到各种扼杀天才现象时, 列举了当时的一些做法、事例, 使文章针对性强, 说服力强, 能给人以警醒和觉悟。

五.本文语言精当, 言简意赅, 说理周全。

(1) 本文在谈到天才成长需要民众时, 无论用拿破仑的事例, 还是用比喻, 语言都显得十分恰当, 逻辑严密, 无懈可击。

(2) 本文语言有“味”, 需仔细品味。特别是文中的一些说明, 点到为止, 但意思明了。如针对“整理国故”的说法, 作者指出:有人说, 国故都不整理好, 却要去求新。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 “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 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 比喻恰切恰当。同时又告诉人们:国故没有整理好, 可以去继续整理, 但不能因此不准别人去接受新思想, 不能排斥别人学习新思想。这些话很容易让人想到“拿来主义”的论述。

(3) 语言辩证周全, 既批评错误做法, 又能够肯定其合理的做法。

作者在批评扼杀天才现象时语言十分恰当, 摒弃了那种“非此即彼”“有我无你”的做法。如针对有合理、有不合理的“崇拜创作”, 作者指出, “能创作的自然创作, 否则翻译介绍”。这里作者肯定了他们的创作是正确的, 但同时又指出, 不能因为崇拜创作而不让别人去翻译、介绍。话语照顾很周全, 很辩证。这样的语句在文中很多。

而针对完全错误的“恶意批评”, 作者一方面鼓励青年人, “起初幼稚, 不算是耻辱”;另一方面强调对待这些批评都可以置之不理。“都”字显示出作者绝决的态度。

以上这两例中可以看出作者用语的讲究。

课后反思:

本文结构很好, 学生应学习借鉴。

但文中部分语言需要学生仔细品味, 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13.吹鸡毛比赛 作文教案 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①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把文章写具体,提高写作技巧②写出吹鸡毛比赛的精彩场面,把事情写清楚,写出真实感受,突出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现场做游戏,指导孩子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学会把文章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三、教学准备:

①40位学生(20名男、20名女围成半圆,男女各一半,分两组坐)、钢笔、红笔、作文本 ②详案一份③鸡毛一片(彩色的)④绳子一根⑤简易课件⑥桌子排成成半圆

四、教学设计:

(一)做游戏(吹鸡毛比赛)

1、课前絮语:

同学们,我很羡慕你们,因为你们正处在金色童年时期,童年是游戏的年龄,一块石头、一根小草、一朵野花、一只蚂蚁,也会是我们的玩具,2、师神秘地出示一片彩色鸡毛:这是什么?(彩色鸡毛)我想让它成为我们这节课的玩具那就是吹鸡毛比赛(板书:吹鸡毛比赛)边板书边说:你别看这个小游戏,那可是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一起玩过的最有趣的游戏今天,我把这件童年趣事带给孩子们,(板书:童年趣事)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度过快乐童年

3、游戏过程

①拉绳:(边说边出示绳子)

②请看仔细了,裁判示范发球了:(边示范边解说)教师右手拿鸡毛,往空中使劲一抛,鸡毛就飘飘悠悠地往下落,这时你要抬起头,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对准鸡毛猛吹过去对方接到鸡毛后用力回吹,鸡毛落在谁的地盘,谁就输三局二胜

③分队:谁想来玩这个游戏?(争先恐后地举手)这么多孩子想来,那我们分成两个队吧!男孩子为一队,我叫你们“飞虎队”,(板书:飞虎队);女孩子为一队,我送你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凤凰队”,(板书:凤凰队)每队各选上四名代表 ④队员出场

⑤强调游戏规则:双方队员请注意,在吹鸡毛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君子动口不动手”,预备,开始!游戏中教师要观察,适时解说

⑥游戏

(二)指导写作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我特地拍下你们精彩的镜头,(回放游戏过程)请孩子们仔细观察

1、定格镜头A:发球(重点指导动作、神态)请看,这是谁?她怎样发球的?(1)说出动作:

①抛、抬起头,深深地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使劲一吹(板书:动作)②请发球的同学上来,再现精彩的一瞬间(可重复刚才的动作,指导观察,相机点拨)

③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同一个动作,同一个眼神都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你觉得这个发球动作还可以怎么说呢?(一生观察说)

(2)说出神态:

刚才发球的这个孩子,眼睛在看哪里?是怎样在看的?形容集中精力看,好像都不敢呼吸了,可以用哪个词?你注意到她脸部的表情没有?(板书:神态)(3)观察鸡毛:

让我们再观察仔细一点,鸡毛抛出去了,是怎样下落的? 慢悠悠飘落的鸡毛像什么?

(4)你能不能把(某某同学)发球的动作、神态和鸡毛飘落的过程连起来说成一段话?(抽生说)师评价

2、定格镜头B:救球(重点指导心理活动)其实在你们游戏过程中,还有很多精彩镜头,(师边说边和学生一起看录像)

鸡毛飞低了,某某队是怎样救球的呢?请像刚才这样,抓住动作、神态,说出真实感受,突出趣味性(相机板书:心理活动)你们说出了真实感受

3、定格镜头C:观众(重点指导语言)

在赛场上,除了有队员的精彩拼搏,还有谁?(板书:队员、观众)(边说边回放镜头)这就是你们自己,这是什么样的反映呢?你们还在喊什么?(板书:语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映?看来,观众的反映也能让人体会到比赛扣人心弦

(三)谋篇布局,习作要求

1、孩子们说得滔滔不绝,能不能把这件童年趣事写下来呢?那怎么写?(1)开头写什么?

① 开头点明时间,地点,人物: 师:这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开头法不过开头方式应该多样,这样更能吸引读者,那还可以怎样开头? ②“加油加油”这是在干什么呢?

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语言描写开头好!

③“池塘边的榕树上┉” 师:歌词开头,可以!

④你还可以用“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与欢乐;童年是一场游戏,游戏里有我们一串串笑声”作为开头 师:排比开头,也很有气势

(2)中间怎么写?(游戏过程)写游戏过程时能不能把一、二、三个回合平均用力全部写下来呢?要抓住队员和观众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语言(根据板书说),写出真实感受,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突出趣味性(3)结尾写什么?(感受,点题)

可以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悟出“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也可以赞扬某某队不怕失败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中心

2、会写了吗?(会)写作前,请读习作要求别忘了写个新颖别致的题目 好,开始写作吧!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吹鸡毛优美句段:

话音刚落,鸡毛就伴随着同学们的加油声飘了起来,只见鸡毛一会儿往左飘,一会儿往右飘,好象在逗我们玩一样。快落到女生队的时候,只见张早早鼓起腮帮,双手握紧拳头,双腿叉开,用力一吹鸡毛就又晃悠悠地飘了起来,接着我一个弓箭步冲了上去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吹,终于鸡毛落到了男生队。

A先发“球”,鸡毛飘到了B那里,B轻轻一吹,鸡毛又飘回了A那里。鸡毛时而高,时而低,同学们的目光都紧盯着鸡毛,鸡毛成了大家的焦点。

小A不肯罢休,准备卷土重来。第二局开始了,双方都各自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我方队员率先向鸡毛发出了“逐客令”,鸡毛像一只快乐的蜻蜓一样,轻盈地飞过对手的头顶,缓缓地往下掉。眼看就要落地了,对方的同学急忙趴在地上,将鸡毛吹了起来。只见他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朝着鸡毛用力一吹,鸡毛在空中翻了几个筋斗云,突然在横杆前急速下坠,最终落在了我方队员的身上。

首先,杨帆把鸡毛放在手中,举高,鼓起腮帮对准鸡毛用力一吹,鸡毛先是“呲遛”飞到对方的界内,然后飘飘悠悠地就像海上的一叶小舟,在波峰浪谷间颠簸着,田汉、杨鸿甲和鲍孟源用力跳起来,对着鸡毛朝对方的界内吹去,可是,鸡毛偏偏和他们作对似的,调皮地飞向观众席,慢慢地落在观众席里。

游戏开始了,首先上去了三位同学,只见他们每人挑选了一根鸡毛,捏着毛根,举起来,放到嘴巴边上,然后仰起头,深吸一口气,把鸡毛吹起,三根鸡毛在他们的头上,前飘飘,后飘飘,就象飞舞在空中随风飘荡的蒲公英。讲台下面,同学们都站了起来,有的拍桌子,有的跺脚,有的喊加油,整个教室沸腾起来了。讲台上面,三个同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踮着脚,有的弯着腰,还有的见鸡毛掉地上了,捡起来接着吹。

这时,掌声震耳欲聋,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也欣喜若狂,乐得一蹦三丈高。对方同学很绅士地拍着手恭喜我们,还美其名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比赛开始了,大家伸长脖子,像一只只正在觅食的长颈鹿,一双双眼睛死死盯在鸡毛上,腮帮子鼓鼓的,脸涨得通红,跃跃欲“吹”。我心里十分紧张,我瞪大眼睛盯着鸡毛,时刻等待着鸡毛来我们组“做客”。鸡毛晃晃悠悠地飘到了我面前,我先发制人,鼓着腮帮子“呼——”的一吹,鸡毛飞上了天。鸡毛好似一只小船在空气中飘来飘去。哈哈,妙极了,鸡毛往对方阵地跑去了。可是,它还没有来得及安下家,就被对方同学发出的“逐客令”逐回我方阵地。我们毫不示弱,积极反击,大家都憋足了劲,使出洪荒之力,使劲地把鸡毛吹向对方的阵地,不给鸡毛安营扎寨的机会。鸡毛一会儿飞得高,一会儿飞得低,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飞到那边……教室里大家欢声雷动,像开了锅一样热闹。

鸡毛队的三名队员一起蹲下,仰起头,用力一吹,这招真灵,鸡毛真的飞了起来,场下观众和运动员的心像上了弦一样,紧盯着鸡毛,那紧张的气奋好象一根火柴就能点爆。

第一局比赛开始了,杨媛媛对着鸡毛猛吹一下,可鸡毛像个调皮的孩子,非但没有往上升,反而一个劲地往前跑,杨媛媛只能追着鸡毛使劲吹。可杨福瑞要比杨媛媛的“处境”好多了,只见杨福瑞轻轻地吹着鸡毛,那鸡毛就好像被施了魔法,随着杨福瑞吹出的气流忽高忽低,优哉游哉地漂浮在空中,哪儿也不乱飘。很显然,这一局杨福瑞胜利了。红队胜了一局,红队的队员们都欢呼跳跃,可黄队的队员们却垂头丧气,打不起一点精神。

有些要强好胜的同学,见鸡毛落地了,很不开心,使劲地跺了几脚,可能正在埋怨自己的鸡毛不争气吧。

有一个不听话的鸡毛,居然爬在了我的头上睡起大觉,仍凭我怎么甩头,队友怎么鼓吹,她就是赖着不走。最后,我方队员急中生智,四个人一齐鼓足了腮帮子,使出吃奶的力气,对着鸡毛用力一吹,鸡毛才懒洋洋地折腾了几下,恋恋不舍地从我头上飞了起来。

老师不在的时候

教学目标:

1、根据作文要求,自拟题目,生动再现与同学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2、结合“面”和“点”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将作文写具体、生动。

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养成“文章不厌百回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面”和“点”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将作文写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

结合“面”和“点”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将作文写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同学们有这样的体会吗?回到家后的你们,如果父母不在家,你会在家干些什么?(观看插图,交流)

2、同学在学校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家的时间,那么你们在学校里老师不在的时候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大胆的说出真实的情况,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观看插图,前后排交流老师不在时发生在身边的趣事,确定自己本次写作材料。)

3、揭示本次习作要求(板书:习作二)

(1)叙述一件老师不在时发生的事情(趣事、好事、坏事......)

(2)题目自拟

二、“点”“面”结合,指导习作

1、观看图片,从整体入手 出示图片

讨论:图片上有哪些人?都干些什么?有老师在吗? 指名学生描述,突出“面”的描写

2、仔细观察,重点抓住局部描写。

图片里有你喜欢的人物吗?仔细观察,他在做什么?动作是怎样的?神态又是如何?想象一下,他此刻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以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突出习作中“点”的重要性。)

3、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要交代清楚。

(因为什么原因老师不在教室呢?开会、临时有事、听课、学习……)

三、趁热打铁,马上动笔

1、组织学生各自梳理,运用插图探究出的写法完成写作草稿,教师相机指导。

2、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四、布置作业:

将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到作文本上。

五、板书设计:

习作2

“面”

动作

神态

“点” 语言

心理活动

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篇好的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将近二百遍才复印。————海明威。这两位大作家虽然不在一个国度,但是对作文修改的重视程度却是一样的,可见修改是作文多么重要的环节呀!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作文讲评课。

二.讲授新课;

1.复习作文要求:老师不在的时候,写时要抓住最有趣,记忆最深刻的材料。既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又要着重把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将清楚。注意点面结合。写完后,自己还要读一读,看是否通顺,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讲清楚,别人能不能读懂所表达的意思。

2.习作总评:

上一次作文内容各不相同。有讲故事的,有写打架的,有追逐的,有认真学习的……大家围绕着典型事例,把过程讲清楚了,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评一下这次作文。

3.榜上有名:

这次作文写的比较好的同学有(教师念名单)他们选材合理,能围绕有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过程写的真实,具体,特别是语言,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读后让人觉的确实有趣。总的来讲,我们班级这次作文写的都不错,老师很高兴。

4.佳作放送:

①同学们。在这么多好的作文中,xx同学的作文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她写的很细腻,不愧为班级的小作家。现在我们就请她本人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注意;她在读文章时,你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自由说)……说的非常好,我们就是要以欣赏的心态来倾听。

②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适当做笔记)

③听了这篇文章,你最喜欢他文章的哪个地方?它的哪些环节写的比较有趣?什么地方写得比较具体,生动?

④教师适时点评。(你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听得很仔细,想法非常独到。)

⑤教师总评。

5.亮点欣赏。

①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有的同学虽然分数不高,但是有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

②请作者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出示10个优秀语句)

③欣赏之后,教师鼓励。欣赏了这些同学的文章亮点之处,你是否有所触动,看来要写好文章留心观察,善于记忆是很重要的。综观这些语句,老师觉的都很好,因为他们各具特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朴实真诚。

6.指点江山。

师:但是我们的同学还是给老师出了一个难题,我碰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他虽然跟以前比较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帮忙,好不好?

①出示班级里xx的文章,大家点评,一起来帮助修改。

师: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个地方写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怎么改呢?请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进行具体修改。(出示具体修改要求)

①文章是否写出了事情的过程?

②选材是否合理,重点有没有突出。

③语句是否通顺,具体,有条理。

④文中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是否得当。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来修改。

8.学生讨论后再来讲评。

9.教师总评。(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最大的不足之处……还存在……的问题。)

10、根据这节课的要求,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好。

三.课堂小结。

上一篇:观信仰谈信仰下一篇:青春梦中国梦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