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2024-10-20

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9篇)

1.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指出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与局限,成功之处在于,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融资风险的管理,可以以点带面的开发客户群,而局限之处在于产业链上必须有大型核心企业才能进行供应链融资,还需获得可靠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可通过拓宽融资服务面、灵活还款方式等创新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成功与局限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已是阻碍其进一步壮大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运营稳定性弱及抗风险能力不高等因素,放贷存在一些顾虑。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矛盾的客观矛盾,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计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需求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一种融资模式。具体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使商业银行依靠产业链中核心大企业(1)的资信和实力,及其与银行之间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对与该企业发生业务的其他企业(N)进行向上和向下的拓展,为这些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形成“1+N”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是银行从关注产业链条中的主要中介商(N)入手,进而延伸到供应链上的核心大企业(1),从而形成“N+1”的金融服务模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传统的融资方法中较少利用流动资产作为信贷支持,但是从供应链企业集群的角度看,交易过程中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高度统一,且这种交易相对封闭,这为银行评估并掌握风险提供了条件。企业发生资金流转困难时的融资需求往往发生在三个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以及销售阶段,相对应的企业现金流缺口分别是:预付账款、存货及应收账款,结合企业的生产周期等特点,可以形成保兑仓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融通仓融资模式(存货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三种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指的是在供应商(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下游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货物为质押,并由银行监控其提货权为条件来取得银行贷款的融资业务,融资企业可以获得分批支付货款和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这种融资方式有利于下游企业获得大批量订货的优惠,在货物价格较低时采购存储货物和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便利。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回购为中小企业担保,并有银行指定的仓库监管提货权,从而大大降低了放贷风险,也给银行带来了收益。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是指融资企业(中小企业)以产成品或存货交由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质押,只转移货权不转移所有权,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在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下,银行对企业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是否有稳定的商业合作伙伴以及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情况。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货物进行保护、价值评估和监管,并出示证明,协助银行控制风险,以此提高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直接提供金融服务给中小企业,这也转移了银行的部分信贷风险。通过融通仓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将原来银行不愿意接受的动产变成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打通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新通道。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融资企业(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供应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的方式,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反担保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这种模式以企业之间的商业合同为基础,依托核心企业较好的资信能力和与银行稳定的信贷关系,帮助中小企业客服了资产规模小和盈利水平不高而难以达到银行信贷标准和授信级别的弊端,同时有核心企业的担保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与局限

对商业银行来讲,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对银行传统放贷方式的全面改革,是对现金管理、企业理财、贸易融资等系列金融产品的整合。它的成功依托于三大特点:

第一,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评估能力和控制能力。处于供应链环节中的各企业信息比较流通,企业对交易对手的信誉、资信实力、盈利水平比较清楚,从而使得银行获得信息相对容易,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并控制潜在风险;另外,由于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存货商品价值、库存变动、销售状况等情况都比较清楚,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客户隐藏的信息,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第二,使商业银行调整了控制风险的思路和手段,改变了原来静态、孤立的风险控制理念,变成动态、系统的风险控制理念。供应链金融在业务操作中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更加有效地控制了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不再只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地位,而是认真分析供应链企业之间真实的商品贸易和交易情况,在考察授信企业资信实力的同时,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授信企业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将单一目标企业的的风险管理转化成紧密相连的上下游企业关联体的风险管理,可有效减低信贷风险,保证资金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安全性;另外,这些贸易融资产品都具有突出的自偿性特点,使银行能够以授信合同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作为直接还款来源;最后,在融资授信金额、期限上其更注重与真实交易相匹配,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授信额度使用控制,规避了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第三,深入核心企业,以点带面实现整条产业链上的客户群体开发。供应链金融模式深入分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以低风险的方式打开了具有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市场,通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有效把握和控制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好地发掘和提取了产业供应链的价值,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既实现了对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又可对核心企业进一步提供金融服务,防止银行资本沉淀,具有可靠的增值空间,大大拓展了银行发展公司业务的空间,也使得营销成本大幅降低。

然而不可否认,供应链金融模式不是万能的,它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实施供应链融资的切入口在于,那些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与一家银行信赖的大型、核心企业有业务来往,从而使其获得银行融资的资格,以达到银行承认的资信水平,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及其与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因此,供应链金融不是面向任何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而是必须以大型、核心企业为交易对象,必须是某产业链上核心大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具有真实稳定的商品贸易,才能通过这种模式获取银行贷款。其次,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撑。物流企业在对动产抵质押物监管、价值保全、货运代理、资产变现等方面都具备绝对优势,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物流企业除了对贷款后的抵、质押物提供全面的监管服务外,还将为银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质押物授信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有利于降低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风险规避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和转移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实施,单凭商业银行是很难进行的,还要依赖于物流业的成熟发展、物流企业的资信实力。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供应链金融的好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为其设计提供灵活的融资方式和还款方式,通过积极开展票据融资、抵质押融资等业务,对资信良好、贸易背景真实、产供销经营状况稳定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例如,对一些业务长期稳定,且赊销比例较小的中小型销售企业,根据其产品适用面广、价格波动幅度小、易变现等特点,可采取仓单质押的保全方式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对一些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配套固定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其具有合法、真实的交易背景下,可采取办理应收贷款转让或票据贴现方式为其提供融资业务等。另外,在还款方式上可以尝试实行分期还贷,整贷零偿。一方面可以适应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和资金回流较慢的特征,降低企业一次性偿还贷款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是否按期还贷也是帮助银行判断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信息,一旦出现没有正常还贷的情况,就说明企业的资金回流可能出现了问题,银行就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融资风险的产生或尽量将风险减到最低。

参 考 文 献

[1]朱虹.现代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26)

[2]余剑梅.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济纵横.2011(3)

[3]王欢.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1)

[4]王强.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10(2):45

[5]王婵.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

[6]李飞.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思考[J].财会月刊.2011(6)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2.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二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模式解析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供应链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服务于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理论内涵的理解需要从农业产业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两个维度把握。根据物质有无生物属性将农业产业供应链划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这种划分方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及物流管理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如同供应链的概念一样, 至今尚未在理论界得到统一。一般认为, 农业价值链、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概念相同, 可统称为农业供应链;它包含农业生产的产前采购环节、农副业的种植和养殖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及最终消费环节等;涉及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网络结构, 即从“种子到餐桌”的过程。现代农业在经营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以利益机制为联结,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 对整条链起主要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 龙头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反应, 也是链中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农业产业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 进入方式有经销商直接采购、批发中心集中交易、物流中心配送等方式。物流的方向是自上游到下游, 而资金流向则是相反, 由最下游的消费者到最上游的农户, 最终消费者是供应链资金流的最终来源。现代农业要求“物商分离”,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 (3PL) 来执行产品由分散到集中、再配送到销售终端的过程。3PL专业化物流服务可使物流成本和服务水平达到最佳平衡。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 它构架于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 利用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来隔离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运行框架很简单, 即银行向自己的公司大客户提供融资、理财服务和其他结算, 同时向这些大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 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传统农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作业地点分散、交易不集中 (现金交易为主) 、物流自营等特点, 难以达到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生产前、中、后各个时期的紧密联系, 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 以及组织化程度高, 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大型的加工企业、经销企业及具有规模效应的物流中心成为供应链的龙头企业, 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云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构建

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将各主体进行协调整合的组织机构及为各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机构处于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中心位置, 对于维持整个体系稳定与正常运转具有关键作用。因此, 担保机构的选择与设计是构建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核心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特色的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界定了其法律组织属性, 其发展承载着云南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作为供应链源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将从供应链层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质量发展, 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牵涉着三农生产和消费循环, 而且决定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在传统的“公司+农户”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中, 金融服务不能很好地开展, 必要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农业产业链的本质上来说, 创新和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金融业务、有效填补其中的金融空白将是农业发展的切实可行之路。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以联系农村和城镇物资供应的方式, 承担农业流通体系和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任, 目前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 (生产资料、农特产品、其他农业流通) 为主要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工业化时代中, 以“两社一会” (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协会) 为基础, 以“打造一个龙头, 建设两个体系”为目标, 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为重点, 建立综合广泛而有效的农村供应链和销售链系统并以此供销合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全方位的农业促进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 就是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为核心, 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销的环节中通过贸易融资形式形成金融服务支持。通过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二元模式,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金融服务的直接承载主体, 直接对接金融服务, 通过供销合作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资产抵押, 从而实现农业供应链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 这种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称为供销合作金融。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凭借供销合作社为农产品生产方提供低息、可靠、必要的金融服务;二是投入品供应商、贸易商或加工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生产者提供贸易信贷;三是订单农业中的龙头企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贸易信贷;四是农产品生产者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购买者以赊销的形式提供贸易信贷。

由于供销合作金融处于整个农业产业供应链的中间环节, 即“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加工企业”或“农户—农村合作组织—终端市场”环节, 为供应链上下游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它是在原有“农户—加工企业”或“农户—终端市场”环节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 其基础和微观对象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组织方式, 其主体宏观对象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引导组织方式。因此, 构建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首先需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信用担保机构共同参与的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机制。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 通过掌握各个专业合作社的资信水平、农产品生产状况等相关因素, 向与之合作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 由农业价值链上各大流通环节参与方或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 保证农业生产环节顺利实施。对于金融机构, 不仅需要考察直接融资者的能力, 而且要从整体上整合所有主体的竞争力及风险, 为产业链量身定做合适的融资产品。

三、云南省供销合作金融的政策创新

按照《中国银监会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银监发[2009]1号) 文件要求, 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的范围,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 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 做到一次申请、集中授信、循环使用的金融服务。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银监会、农业部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了一个可以接受融资的主体, 并且还要对此进行大力扶持。也就是说,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完全具备了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微观主体。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直接管理机构, 囊括了云南全省的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时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宏观主体。因此,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层面的发展主体, 也是发展延续云南流通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 是实施各项金融功能发展要求的必要载体。

依托于云南省供销社成立的云南千社千品经贸股份有限公司, 其宗旨是利用云南省乃至全国供销社系统的网络优势, 服务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积极争取国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对云南的支持, 逐步把公司建设成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平台和农特产品的现代物流中心, 使全省的农特产品快速进入全国物流体系,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切实助农增收。关于建立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云南特色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需要做以下的政策创新。

第一, 围绕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 通过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服务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实现政府引导基金对于农村金融流通环节的必要支持,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流通金融市场化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成立担保机构的方式破解农村农产品供给环节的难题, 改善环节融资单一化、无序化、高利息化的金融现状。

第二,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及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担保公司发起人, 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现有资产, 包括土地、资金、房产等, 同时结合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资产对投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引导和带动, 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国有政府背景接纳和引导社会资金注入, 构建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和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农业担保业务为主线、服务于“三农”的投融资担保公司。

第三, 利用投融资担保公司的平台, 依托农业担保业务, 盘活云南省供销社投入公司的资产, 将各类存量资产变为流动资产并根据金融产品的特性, 不断放大存量资产杠杆。

第四, 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的构建将充分发挥资金的两级融资杠杆功能。第一级杠杆是政策引导资金引致省供销社的盘活社有资产变成可融资资源, 第二级杠杆是第一级杠杆后带动的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支持规模, 切实做到金融服务深入基层, 金融创新服务基层、金融资本回馈基层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1 (07) .

[2]程杨娟.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2.

[3]胡国晖, 郑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农村经济, 2013 (05) .

[4]胡跃飞, 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 2009 (08) .

[5]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6]王宇波, 马士华.我国农业产化进程中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 2004 (11) .

[7]徐晔, 孟亚君.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运作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 2007 (04) .

3.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三

关键词:全产业链;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钢铁资源是我国各行业生产主要应用的资源,钢铁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但是,近几年来,钢铁市场整体低迷,钢铁企业也在此背景下纷纷寻求转型。目前,很多钢铁企业开始发展电商模式,在全产业链的背景下形成了新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因此,对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产业链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寄售业务也是一种融资形式,寄售,主要是一种委托代销的贸易形式,主要是指货主将货物先行运往寄售处,将其委托给另外一个被委托者,即代销人,根据拟定的寄售协议去代替货主进行货物售卖。货物售出之后,代销人会向货主进行货款的结算,这也就可以衍生为一种针对货主的融资服务。销售公司就与货主签订了相关的寄售协议,这里的货主主要是钢厂与贸易商,双方根据协议在销售公司的电商交易平台之上进行货物售卖,并收取相应的融资息差。寄售业务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根据销售链中的下游客户来选择寄售的形式,根据客户是否明确将寄售形式分为定向寄售与非定向寄售,第二种为根据上游的资源一方是否将款项付清来将寄售形式分为预付寄售与未预付寄售两种。下面将以某家公司为例对融资模式进行相应分析。

(一)买方融资。在买方融资中,该金融公司首先授信给下游的买家,下游买家在获得授权之后就会选购所要购买的货物,并在此基础上向欧冶销售公司的电商平台提出相关的融资申请,电商平台在收到融资申请之后会将其报告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在对下游买家的融资申请进行详细审核之后,就会进行放款,并且保证销售公司的电商交易平台成为资金的受托支付,在所有流程顺利结束之后,下游买家就会利用货物的售卖资金等来进行还款。

(二)卖方融资。以此家公司为例来分析卖方融资,此家公司首先会授信给卖方企业,卖方企业在获得相应的授信之后会将货物等在公司电商交易平台进行挂货销售,客户在电商交易平台可以提出相关的融资申请,由公司来进行审核,通过审核之后会放款给卖方企业。之后,电商交易平台会将实物发给下游买家,下游买家在收到实物之后会将货款支付给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交易平台在收到货款之后就会将款项还给销售公司,并且及时向卖方企业支付余下款项。

(三)物流园区融资。除了上述两种融资形式之外,物流园区融资也是相对重要的一种。一般来说,物流园区融资是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基础环节,若是物流园区出现了资金不足,难以满足代理商需求的问题,就需要对代理商的订单进行相应的统一整合,并且在钢铁企业的电商平台上申请在线融资。

二、全产业链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具体效益体现

全产业链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主要效益,一般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模式统一。在全产业链背景下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物流园区融资这一主要的融资模式,很好地形成了多种融资模式的有机统一。在此种融资模式中,不仅包括了代理商融资这种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融资模式,还将在线模式与品牌模式等结合到一起,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商与物流园区之间的融资模式相结合,以此形成了多种融资模式统一发展的新现象。

(二)保证供应链参与方利益。基于全产业链背景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还可以保证供应链参与各方的具体利益。在物流园区融资模式当中,每一个参与融资的利益方都可以在这一融资过程中实现个体利益,与此同时,这一新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融资过程中的操作成本,并且有效提高供应链融资的整体效益。

(三)开创了“基地+平台”的新型融资模式。在全产业链背景下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主要将钢铁企业的电商平台作为了主要的依托点,将线下模式的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融资载体。这样一来,该类型的融资模式就可以实现物流园区与电商平台之间的联合发展,可以较好地提供线上模式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

三、结语

全产业链背景下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对于钢铁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带动钢铁企业的深化发展。这种新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可以实现钢铁企业电商发展中每一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并且以金融服务为基本的导向,将资源之间的共享作为基础,构建新型的钢铁产业平台,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国钢铁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4(06).

[2]彭若诗.全产业链下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探究[J].金融经济,2015(14).

[3]张曼.供应链融资在大型钢铁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1(02).

[4]何明成.论供应链融资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J].商,2013(13).

4.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四

一、“物联网”的介绍

1.“物联网”的历史

1.1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并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英文: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1.2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1.3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1.4 2009年初,奥巴马就职后,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

1.5 温总理:“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物联网”的概念

2.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括而言,就是利用RFID等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直接对话,尤其是后者。

2.2 “物联网”的积极作用

a. 对于生产方面:

整个供应链在“物联网”的帮助下,将增加1%~2%的销售额,减少库存10%~30%,降低劳动力成本5%~40%,运输成本降低2%到13%,产品的供货周期缩短10%到50%.;

b. 对于生活方面: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2.3 “物联网”的应用所面临的困难

a.国际上没有统一的RFID标准。

b.RFID标签昂贵的成本对于汽车、冰箱、电视、手机等商品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灯泡、牙膏等低价商品来说,成本无疑太高了。

2.4 如何平衡RFID的成本

RFID的成本需要通过整个供应链去平衡,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把RFID技术与物流、供应链有效结合起来。

实用商业情报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囤积在供应链中的商品价值高达400亿美元,RFID能够将库存降低25%;宝洁公司供应网络创新业务主管也曾表示,若能及时补货,脱销产品每减少10%~20%,年销售额就能从4亿美元提高到12亿美元;广东省物流龙头宝供物流应用RFID技术后,货物进出仓库的效率提升了90%多。

二、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

1.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的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利用“物联网”,对采供双方、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金融机构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信息流、物流、资本流三流合一,进而提升供应链的管理运转效率,降低供应链的管理运转成本,为银行向供应链贷款提供风险控制保障。

1.1 采供双方

通过对货物的实时监控,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1.2 电子商务

提供货物的实时信息(包括货物的形态、状态、价值等),方便网络交易

1.3 物流仓储

提升物流管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1.4 金融机构

提供物权的质押、监管、处置,降低银行的风险

2.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三流合一示范图

3.技术准备:

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RFID技术建立全新的物流管理系统。

4.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运转流程图

5.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的两大效益

5.1 社会效益:

a. 世界领先,全国首创的集物流仓储、电子商务和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物联网”。b. “物联网”技术得到实践的检验,为中国参与国际RFID标准的制定争得更多的话语权。

c. 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d. 建成示范基地,树立园区的高新技术代表工程,为其他地区对“物联网”的应用提供借鉴。

e. 提高“物联网”的全社会推广可行性,人们期待已久的“物联网”生活成为现实。5.2 经济效益:

a.在工业园区区域内率先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b.降低物流仓储成本,提高仓储物流效率,加速仓储物流智能化管理进程。

c.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增加供应链可视性和适应性,减少库存滞留时间,提高库存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资产实现可视化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客户服务水平。d.“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供应链金融可以快速推广开来,盘活中小企业资本市场。e.“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电子商务平台的咨询、交易更加安全有效,促进网上贸易的飞速发展。

f.使供应链金融涉及的物权质押、物权处置更加可控,降低银行的风险,从而为中小企业赢得更多的融资机会,让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快速恢复。

三、成功案例

 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300million属于仓库和配送中心的跟踪费用的节约,$180million用于物流信息的提交和传送费用节约;  2004年英国Tesco公司和德国Metro公司都开始投资建设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

 TNT公司在欧洲负责汽车零配件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公司,成功地运用RFID技术和产品,有效地改善了在准确地时间按照准确的顺序将正确的物料配送到正确的工位的运作绩效,同时明显地降低了物流运作的成本;

 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DHL已经尝试2004年底在其物流中心用RFID技术取代条形码扫描;

 美国国防部耗资1亿多美金及多年时间建设实时追踪所有军事设备的供应链系统,执行全球最大的RFID网络;

 新加坡樟宜机场利用RFID系统进行空运货盘追踪,实现航空货运站内货盘的资产管理及定位信息监控,确保供应链系统的运行顺畅;

5.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五

一、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概述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围绕某一家核心企业,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制成中间商品及最终商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商品销售到客户手中这一供应链条,将整个销售过程中涉及到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共同连接起来,全方位地为整个链条上的所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充分发挥不同企业的特点,实现共同盈利。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指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方式,一般是为供应链上游企业提供;第二是保兑仓融资模式,这是指在卖方承诺回购的前提之下,融资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以卖方在银行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并有银行控制其提货权的一种融资方式,该模式一般为供应链下游的制造商提供,但同时需要供应商、银行以及监管机构的共同参与;第三是融通仓融资模式,该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质押物进行验收和评估,并向银行出具证明,能够实现更多动产质押,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丰富的融资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来源主要分为外部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是指来源于供应链外部的风险,是供应链中所有企业较难控制的风险类型,主要是指来源于市场变化、法律政策等方面的风险;而内部风险则是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内部及企业的相互关系可能造成的风险。

(一)外部风险

1. 市场变化风险。

市场变化风险是所有经验活动都需要面临的外部风险类型,这种风险是指当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为整个供应链带来的经验风险,例如,当市场利率、汇率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供应成本增加,而使得供应链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利益减少,或者是市场出现了其他替代商品并且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供应链上企业生产的物品销售额大幅度下降,销售计划落空,就会使整个供应链企业获利减少,甚至使资金链条断裂。

2. 法律政策风险。

供应链金融融资活动必须受到国家法律条规的约束,并接受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因此当法律政策出现变化时,也有可能对供应链企业的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目前我国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政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并且与银行的细节规定有一些矛盾之处,目前我国也正在进行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带来负面影响;政策调整方面,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去除多余产能,这对于生产供应企业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内部风险

1. 核心企业道德风险。

在整个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一般是掌握更多资源和信息的大型企业,对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来说,核心企业具有更强的话语权,因此,如果整个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议存在漏洞,核心企业就可能为了谋取最多利益而出现要求苛刻、占用资金等问题,就会导致供应链融资成本增加,而核心企业的支付积极性下降,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

2. 企业信息交互风险。

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来说,信息的交互是保证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效改善的基础,但是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未签订契约的、松散的企业联盟,每个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供应链规模逐步扩大时,错误信息、信息不通畅等现象发生的概率也会逐渐扩大,例如当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销售商如果无法及时传递信息,生产商难以进行调整,只会增加无用的资金投入,将企业亏损进一步扩大。

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有效契约,降低法律风险

对于供应链的所有企业来说,最有效地控制法律风险的方式就是签订有效的契约,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协商、谈判等形式签订契约约定好资源和利益的分配形式,明确所有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在发生利益纠纷时都能够以契约内容为准进行协商解决,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供应链上的法律纠纷。在国家的法律政策出现变化时,供应链企业也应该合理调整契约内容,保障所有企业的稳定利益,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二)严格准入制度,慎选核心企业

供应链企业的组成对于整个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运作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在加入时应该首先充分收集市场信息,了解更多关于核心企业的资料,慎重选择;核心企业应该与其上下游企业有较为稳定长期的交易合作历史;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要有确定的利益共享,方便银行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信用绑定。在供应链内部,必须严格制定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控制供应链中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使整个供应链形成利益共享的稳定团体,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供应链各企业的有效工作情况,在风险来临时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承受能力。

(三)建立信息交互平台

在现代市场的经营活动中,掌握第一手信息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于整个供应链企业来说,有效的信息交互能够消除部分风险,并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因此,供应链企业应该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聘请专业人员或公司进行信息平台编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交互与共享,例如使用ERP系统平台、EDI等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实现物料与资金数据的高度共享,并提高数据的保密性,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能够方便供应链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协商,降低信息传递风险。

四、结束语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方式,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市场资源,但是在使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过程中,来自市场、法律政策的外部风险以及企业信用、信息交互等方面的内部风险都会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企业必须严格筛选核心企业,通过签订有效契约的形式来规避法律风险,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信息的快速交互,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进行风险规避,并提高供应链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有效提高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稳定性,促进企业收益的快速增长。

摘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是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主要是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理财等金融服务,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在应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运转。本文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该模式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邹敏.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与防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6):89-91.

[2]刘倩倩.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时代金融(中旬),2011(5):22-23.

6.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六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先票后货存货质押融资;3PL

1.引言

作为新经济下的新金融,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先票后货存货质押,是指客户(买方)从银行取得授信,在交纳一定比例保证金的前提下,向买方支付全额货款;卖方按照购销合同以及合作协议书的约定发运货物,货物到达后设定抵质押,作为银行授信的担保;若客户违约,卖方回购货物[1]。一般适用于供应链下游融资,解决下游经销商资金短缺题。

目前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考虑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三方[2-4],然而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深入发展,第三方物流(3PL)企业逐渐纳入融资系统且作用不断扩大[5-6]。作为供应链金融系统中的新成员,3PL企业将给SCF系统将带来什么影响值得研究。

本文构建了一个由供应商、零售商、银行、3PL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现票后货融资系统,研究了受资金约束的零售商,面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应如何进行融资决策和运营决策,分别探讨了银行、零售商、供应商、3PL企业的最优收益。

2.应链先票后货融资模式系统框架

2.1模型框架

考虑一个由单一供应商、“报童型”零售商、银行和3PL企业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其中供应商是核心企业,资金充足,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银行为零售商提供融资服务,3PL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签订四方协议后,零售商向银行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本文假定为30%;银行向供应商(核心企业)支付全额货款,核心企业按银行要求发货到其指定的3PL企业仓库;零售商在银行续存保证金,申请货物解压;3PL企业根据银行指令向零售商发送货物,物流服务价格ωl。若零售商破产,供应商(核心企业)要回购库存商品,回购率θ,银行具备优先清算权获取零售商的全部销售收入以及回购库存值。模型框架如下:

3.供应链金融系统各方的行为及其最优决策

为便于研究,本文令所有交易成本均为0。在如图1所示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中,零售商作为资金受约束方,考虑如何通过先票后货存货质押向银行融资以使其运营策略达到最优;银行作为资金供给方,研究如何通过向零售商提供融资以获得利益最大化;3PL企业作为监管方,考虑如何通过向银行提供物流服务来获取最大利润;供应商作为链上的核心企业,考虑如何制定最优的批发价格以获得最大收益。下面分别分析零售商、银行、3PL企业与供应商的行为及最优收益。

3.1零售商的行为及其最优策略

零售商向供应商购买商品,销售到需求市场。假定其自有资金B是不足的,并且在销售周期开始时小于ωp+ωlQ,需要向银行贷款ωp+ωlQ-B,贷款的利率为r,其中Q为订货量,ωp和ωl分别为单位商品批發价和物流服务价格,不妨记ω=ωp+ωl。为方便研究,本文假定零售商自有资金恰好够交第一阶段保证金,B=ωQ-B1+r30%,即B=3ωQr+13r+13,分两阶段提货。签订4方协议后,银行向供应商支付全额货款ωpQ,制造商将商品Q发到3PL仓库;零售商向银行提交保证金310ωQ-B1+r,银行通知3PL企业发货12Q,同时向3PL企业支付物流服务费12Qωl。如果第一阶段销售收入大于存续保证金310ωQ-B1+r,追加保证金,提取剩余12Q商品;反之,当第一阶段销售收入不足以存续保证金,零售商面临破产,全部销售收入归债权人所有,供应商按回购率θ回购剩余商品。如果第二阶段销售收入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零售商破产。零售商收益表达式如下:

πR=-B+minD1;Q2p-310ωQ-B1+r++minD2;Q2p-410ωQ-B1+r+(4)

零售商破产,πR=-B;零售商不破产,πR=minD1;Q2p+minD2;Q2p-ωQ-B1+r。假定市场需求D随机不可预测,且服从二元分布,D=H,orL,概率分别为α,1-α,且D=H时,大于订购量,D=L时,小于订购量。则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为:

EπR=αQp+1-αLp-ωQ-B1+r

3.2银行、供应商、3PL企业的行为及其最优策略

根据零售商的破产阶段,我们可得供应商、银行、3PL企业的收益矩阵如下:

表1收益矩阵表

R第一阶段破产R第二阶段破产R不破产

Sω-cQ-θωQ-D1ω-cQ-θωQ-D1-D2ω-cQ

BB+D1p+θωQ-D1-12Qωl-ωQB+310ωQ-B1+r+D2p+θωQ-D1-D2-Qωl-ωQωQr

3PL12Qωl-CQQωl-CQQωl-CQ

从表1中我们可以得到,当零售商破产时,供应商(核心企业)的回购率和批发价共同决定了其损失大小,当批发价一定时,回购率越大,损失越大,故供应商应根据其零售商的实力、及市场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批发价及回购率;由于未考虑交易成本,当零售商破产时,银行仅损失利息收入;3PL企业的收益受零售商破产影响相对较小。

4.结语

本文在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下研究了供应链先票后货融资系统中各方的行为及最优收益。将供应链金融中作用日益扩大的3PL企业纳入供应链金融融资系统中,分阶段研究,为系统各方决策提供现实参考意义。本文忽略了零售融资的信用额度问题,考虑其信用额度时,系统中各方的决策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Kouvelis P,Zhao W.Supply Chain Finance[J].The Handbook of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Global Supply Chains,2011:247-288.

[3]Chen X,Wan G.The effect of financing on a budget-constrained supply chain under wholesale price contract[J].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1,28(04):457-485.

7.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七

1 供应链金融的组成要素

(一)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供应链金融中的资金提供方, 是中小企业融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供应链金融中,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的风险控制方法, 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责任捆绑, 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风险性。在供应链金融中, 金融机构通过将资金注入到供应链中, 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供应链节点, 开发新型金融产品, 帮助中小企业完成融资。

(二) 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重要核心环节, 其功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信用担保。在供应链金融中, 金融机构给予贷款融资的中小企业为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 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是利益的共同体, 前者会直接影响后者融资的成功与否[1]。

(三) 第三方物流机构

第三方物流机构在供应链中是合同的第三方, 其功能是对中小企业质押物的进行保管和监管, 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信息, 并在风险发生时, 利用自身渠道将质押物变现还给金融机构, 有效避免了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立了较好的基础。

(四)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在供应链金融中, 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对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作用、与核心企业的交易情况等信息的综合考核, 来对中小企业信用、资产等情况进行相应判断, 从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因此, 在供应链金融中, 中型企业的融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合作水平。

2 供应链金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一) 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 由于其自身没有规范的财务信息, 向银行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能保证足够真实, 从而使得银行为避免风险而拒绝给予中小企业贷款, 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而在供应链金融中, 银行通过利用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各方面信息的了解, 来合理地选择优质的中小企业融资客户, 并将原属于自身的监管功能转移到第三方物流中, 利用其对中小企业质押风险的判别能力, 有效的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 降低交易成本

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 由于银行在贷款前需要对中小企业的财产、信用等信息进行调查搜集, 在贷后还要监管中小企业抵押物和资金用途, 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提高了银行的交易成本, 削减了银行的利差收益, 从而使其放弃将贷款贷给中小企业。而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 利用核心企业获得中小企业信息和通过第三方物流对质押物监管, 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的信息和监督成本, 使银行有更大意愿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

(三) 规避信用风险

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众多困难中, 信用担保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由于我国担保体系的落后以及担保机构中的各种限制, 给中小企业担保增加了难度和成本, 从而影响了其融资的效率。在应用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后, 中小企业的信用将于核心企业捆绑在一起, 其担保作用的将不再是传统的担保机构, 而是与中小企业有业务往来的核心企业, 彼此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合同和责任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信用风险的发生, 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2]。

3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是为了解决其资金流缺口的问题, 而资金流缺口大多发生于供应链中的采购、经营和销售三个环节, 因此, 中小企业的融资也多发生于这三个方面, 在融资模式上, 根据此三个环节的不同特点, 可以分为应收账款融资、融通仓融资以及保兑仓融资三种。

(一)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发生于中小企业销售环节, 它是指以应收账款单据为质押物而进行融资的方式。许多中小企业在将产品销售给核心企业后, 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现金, 但其自身发展又需要资金支持, 此时, 其就可以将应收账款单据抵押给金融机构, 来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在此种融资方式中, 根据应收账款所有权关系, 又可以将其分为三种: (1) 质押融资, 在这种模式中, 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仍归中小企业所有, 只是将其暂时质押给银行。 (2) 让售融资, 在此种模式中, 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将直接出售金融机构, 其自身不再保持追索权, 在出售过程中需按照一定的折扣比让出一定金额。 (3) 证券融资, 这种模式是将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特定的SPV公司, 使其发行相应的债券, 从债券市场得到相应的资金。

应收账款融资方式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交易风险, 即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不是买卖双方为获取融资而虚构的; (2) 中小企业风险, 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其能够得到的融资规模会受到限制, 且应收账款回收率和时间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3) 核心企业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得到了融资后, 会减轻核心企业的还款压力, 增加了其将资金转为它用的可能, 从而增大了核心企业延期还款的可能, 给金融机构带来资金回收风险。

(二) 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即存货融资模式, 多发生于企业经营的环节, 其向银行抵押的物品为中小企业自身的存货等原料, 并有第三方物流进行监管。此种方法的机理是利用物流来得到金融机构的融资, 再利用资金来将物流盘活, 从而达到弥补中小企业自身资金缺口的目的。

按照担保方式的不同, 融通仓融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信用担保, 在此种模式中, 金融机构将会根据第三方物流的情况给予其一定的授信额度, 而第三方物流根据中小企业存放在其仓库的商品来给中小企业相应的信用担保, 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得到融资。 (2) 质押担保, 即中小企业将其货物存放在仓库中, 金融机构根据其存放商品的情况给予其相应的贷款, 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执行监管商品功能, 中小企业在根据仓单进行提货, 用商品销售款进行还贷。

融通仓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 质押物风险, 中小企业存放的质押品所有权、市场价格、流动性以及是否易于保存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押物的价值;其次, 监管风险, 在此模式中, 监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监管不当, 就容易造成抵押品的损坏、丢失和被虚假提取等, 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第三, 单据风险, 在此模式中, 质押品的存放与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单据, 而伪造单据的现象又难以避免, 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风险[3]。

(三) 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即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发生于企业的采购阶段, 其发生原因是处于下游的中小企业在向核心企业购买产品时, 核心企业要求其在较短的还款时间内完成款项支付, 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负担, 形成资金缺口, 不得不向银行进行融资。

在此种融资模式中, 作为抵押物的是银行为中小企业开具的承兑汇票, 在整个融资过程中, 需要有中小企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的共同参与。第三方物流除了要对质押品进行监管外, 还需要给中小企业的承兑进行担保, 其担保的金额是根据中小企业在物流中存放的商品而决定的。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信用风险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在得到资金后, 具体用途可能发生改变, 从而增大了中小企业运行风险, 出现资金回笼不利问题, 使其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操作风险是由于此融资模式需要较多的环节, 银企间信息不畅, 资金和货物流动较为频繁, 增加了漏洞出现的可能, 提高了中小企业套取融资发生的概率。

4 结语

供应金融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资金缺口的不同,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 虽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但较其他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 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风险抵抗能力等方面都远不如大型企业, 给其融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对供应链金融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宋玉田, 何绍全, 罗明等.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分析[J].新经济, 2014, 34:75.

[2]李善良.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6:130-137.

8.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解析 篇八

供应链金融, (Supply Chain Finance, SCF) , 是指银行围绕核心企业, 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 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 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 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一般也称“1+N”的模式:即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 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目前供应链金融基本模式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

(一)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 向融资机构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时间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从而加强资金周转的一种融资模式。一般企业都有大量的应收账款, 所以这种模式很多企业都试用。

(二) 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业务是以银行信用为载体, 将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结算工具, 由银行控制货权, 卖方 (或仓储监管方) 受托保管货物, 同时卖方对买方交付的承兑汇票保证金以外的金额部分由以货物回购协议作为担保的一种金融服务。在保兑仓业务提出时, 是三方 (买方、卖方、银行) 形成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为避免银行在评估等方面的低效率, 需要仓储监管方参与, 一般为物流企业扮演质物价值评估和监管拍卖等角色, 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物流企业在这些方面具备良好的优势, 能够深入地分析和积极地参与, 分担供应链的“物控”和“货代”职能。

(三) 融通仓融资模式

所谓融通仓, 就是指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物流和金融集成式的创新服务, 其物流服务可以代理银行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监管, 而其金融服务又可为企业提供融资及其他配套金融服务。

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融通仓融资时, 需要向仓储监管方提供作为质押物的存货, 但只转让货权而保存所有权。银行在获得发货通知并确认后, 按照物品的一定比例为企业融资, 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当企业有剩余资金来支付货款时, 银行向仓储监管方发出放货指示。但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融资企业不能及时归还贷款, 银行有权利在资本市场中拍卖作为抵押的货物或者要求发货人回购货物。

融通仓模式中融资条件较宽松, 且能够提供的资金与货物量相关, 这为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资金流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供应链融资其主要由银行理顺供应链成员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原则分析目标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及现金流, 并将其与将银行的资金流信息进行整合;然后, 通过重点考察贸易背景和物流、资金流控制模式的办法, 运用新的信贷分析及风险控制技术进行企业状况分析;最后, 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改变了过去银行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 转而向贸易链上原料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网络、终端用户等各交易环节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这种授信模式涉及链条环节长、参与主体众多、操作程序复杂、成员关系动态变化, 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赖,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能涉及其他环节, 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这些特征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形态、风险特征和风险管理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信贷模式。如果商业银行只为抢占市场而专注于产品推出和市场营销, 而未能适时建立起相对应的风险识别、控制制度和防范措施, 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 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是当前摆在各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

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考核企业资质、业绩、财务特征和担保方式等, 从单一主体经营、财务、市场等角度对企业综合实力、还款能力进行的信用评价。但在供应链背景下, 链上企业的风险已发生根本变化, 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受供应链因素的影响。

在供应链金融中, 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 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 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 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 因此, 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 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 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一方面, 核心企业能否承担起对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作用是一个问题, 核心企业可能因信用捆绑累积的或有负债超过其承受极限使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出现整体兑付危机;另一方面, 当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 核心企业可能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 甚至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 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上下游合作方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 再用于体外循环, 致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二) 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

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风险, 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的中小企业, 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替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仍然存在, 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与此同时, 在供应链背景下, 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 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对于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的探讨刚刚起步, 供应链融资作为其中之一也是在近几年才被广泛认识。作为一种能很好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融资模式, 本文就金融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解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9.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 篇九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这能够解决四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歧视。一般情况下,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很难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有着天生的亲和力, 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一样。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存在一定的广泛性, 但是政府仍然占据其中的核心。股权过于集中, 会影响到决策的民主科学性。这种股权集中会导致产品的开发能力弱, 市场竞争存在严重的不足。地方性商业银行存在金融产品缺乏特色, 经营范围较为狭窄等问题。同时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还存在市场定位模糊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其发展。目前, 地方性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覆盖有待拓宽, 但其本身存在的资本充足率不足、业务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使地方性商业银行难以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生存。

二、供应链金融实施的必要性

首先, 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解决诸如供应商缺乏资金或管理不善等问题, 这样就能够保证企业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销商因为资金短缺会拖延贷款, 这就造成企业资金瓶颈的问题。保证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有效运转, 对企业稳定供货渠道和稳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 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 就会在资金瓶颈的时候遭受巨大的损失, 而供应链金融实施以后能够帮助其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 供应链金融通过依赖核心企业的资信、供应链的整体实力, 解决在供应链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地方商业企业过于分散和信贷风险较高等问题, 不断提升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 这对地方性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 优化财务运转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如果能够满足核心企业的交易条件, 就能够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同时供应链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借助供应链的资金, 达到控制全程供应链, 为自身创造新的增长空间的目的。这样也提升了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 同时进一步开拓了市场。并且在供应链模式下, 跨企业的整合关系, 使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能够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附加价值的方案的管理, 这样就能够大大地提升物流供应商在客户心中的地位。

另外, 在真实的贸易背景下, 供应链金融实施在信息支持下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银行运营的风险, 使其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满足多对象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同时开展供应链金融, 银行能够针对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易特点设计高效的服务, 这样就能够带动日常基础业务的发展。业务的发展能够实现供应链上资金流动的内部循环, 这样又能够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高收益率。可见供应链金融是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地方性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联合体, 采取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混合经营的管理体制, 就足以让其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同时对银行的业务进行不断创新,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采取这些措施就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三、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银行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和经济瓶颈。在金融危机以后, 这点显得尤为凸出。中国虽然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抑制了通货膨胀, 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供应链金融是银行扩展的全新领域, 但是其在实际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 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能解决地方商业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银行的扩展问题, 其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缺乏完整的信用体系。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加强供应链金融文化建设、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供应链体系除了这些问题还面临以下几点问题:供应链上的成员出现融资问题的时候, 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的正常运转;缺乏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的信用信息难以有效的归集和准确的进行评估。这就会给供应链金融带来很大的运行风险。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 要使得供应链金融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步伐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四、供应链金融管理发展对策

供应链模式毋庸置疑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在广泛地开展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过程中,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才能够从供应链模式中受益, 并取得较好的发展。

(1) 加强融资监管力度。地方性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立对融资企业的资料收集以及资信调查核实;采取动态分级制度, 有效地防范风险;对企业的信用额度进行科学的设定, 对供应链上的融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信用管理, 形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制;加强融资监管力度, 降低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 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银行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降低或者规避风险带来的损失。

(2)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 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根据信用信息和评估结果, 建立信用档案, 有效改善整个社会的金融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促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

(3) 加强供应链金融文化建设, 形成供应链的成员与整体有相同的利益要求和共同的价值标准及共同的价值观, 从而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4)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 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来培养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如果核心企业具有较强的抵抗风险能力, 就能够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防范风险的水平, 同时也能够为提升银行业务的收益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减少供应链金融中的实施风险, 促进供应链上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商业银行, 地方性商业银行为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目前, 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 要突破发展的瓶颈期, 就需要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需要银行深刻地剖析自己, 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才能够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 各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地方性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也不例外, 如何谋求更好的发展, 提升核心竞争力, 是目前地方性商业银行长期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模式, 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 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实施的必要性以及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 最后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管理发展对策, 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变挑战为机遇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弯红地.银企联盟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 2009 (4)

[2]张晓涛, 李常永.供应链金融:金融创新视角下银企双赢的融资解决方案[J].时代经贸, 2008 (7)

[3]赵建强.我国地方商业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2)

上一篇:高一6班班级名片下一篇:相遇6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