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共15篇)(共15篇)
1.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一
政法队伍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
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过去的一年,是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一年,是科学发展扎实推进的一年,是党的建设明显加强的一年,是实现“十一五”时期良好开局的一年,是外交工作举措得当的一年,是党心民心更加凝聚的一年。一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完全有能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全会通过的《决定》,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大局持续保持稳定,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同时,科学发展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分配和利益关系的调整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既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乘势而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心一意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公安局机关要带头抓好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不断加深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紧迫性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大部署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认识,真正用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公安局机关要紧密结合公安机关的实际,把公安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中来研究,把公安工作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来追求,研究、提出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当前,要紧紧围绕如何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如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如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涉法涉诉问题,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如何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如何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如何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完善政法保障机制,加强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基础建设,改革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如何加强政法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确保政法公安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如何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如何加强对社会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的调研,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如何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等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具体的工作意见和措施,积极推动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
公安局机关要切实抓好当前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一是要认真研究、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二是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命案侦破、打击经济犯罪、禁毒人民战争、禁赌等专项斗争,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三是要依法防范、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捣乱破
2.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推动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只有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才能把对形势与任务的判定以及目标与举措的制定意图搞正确,才能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判定和决策上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战略定力,增强未来五年开展全民医保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一定要在学习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舍得下功夫、花力气,真正掌握好决胜阶段的战略武器。
(二)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新论迭出,亮点纷呈,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和集中全党智慧的结晶。全会将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目标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可谓凝心聚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不但让国人称颂,也让世人刮目。它像嘹亮的号角吹响了决胜阶段的集合号,它像高扬的旗帜指引我们信心百倍、无比自豪地迈向未来。尤其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的发展理念,科学睿智,使未来的发展能更好地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更能保证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更能体现我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时期的全民医保制度建设能否跟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步调和“节拍”,能否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关键就在于能否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用新的发展理念统帅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把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全民医保之魂。
(三)
做好“十三五”时期的全民医保工作,就要对“十二五”时期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分析和估量。这是我们迈向“十三五”决胜阶段的基础和阵地,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果对这些漠然罔顾,或者不切实际地高估与低估,都会误判继续前进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误导前进路径与步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包括全民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事业迅猛发展并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时期。在这期间,我国初步建立起全民医保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三纵三横”(“三纵”,即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覆盖不同人群的基本医保制度;“三横”,即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三项不同保障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格局,覆盖人数由初始时期的几千万人迅速扩大到城乡全体居民,参保总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国家对医保的投入大幅增长(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助由最初的每人每年20元、40元增至“十二五”末(2015年)的每人每年380元。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也由开始的30%—40%,到“十二五”末提高到70%以上,基本实现了国人“病有所医”的千年梦想。随着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使那些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家庭的特殊困难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总之,全民医保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争的事实,国人的满意度与国际的认同度都很高,这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
但是,自豪不等于自满,也决不能自满。因为我们取得的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果。应当看到,全民医保的保障能力还比较弱,保障范围还比较窄,保障水平和质量还比较低。尤其要保持清醒的是,全民医保还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和体制性障碍;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保障绩效不高与功能越位并存;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还比较突出;不合时宜的发展理念和利益格局的藩篱还在作祟,等等。既影响制度的公平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也不符合共享发展的要求。
(四)
“十二五”时期全民医保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值得认真思考和总结。总结好了,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使未来的发展少出失误、少走弯路,前进的步伐更稳健、更富有实效。正面的经验很多、很丰富,见诸各种报告、媒体的也不少,恕不赘述。这里只想说一点(或许是一些人不经意、不在意甚至有意回避的一点)就是:在制度建设与发展思路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背客观规律、违背制度规则(当然也违背常识)的主观随意性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在出台举措与实施办法时更多地依赖行政力量而非机制功能,造成制度本位、内涵、边界不清,功能缺位与越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这一时期种种迷茫和乱象的根源所在。由是,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便是,务必将认知聚焦常识,让制度回归本位。只有这样,全民医保才能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并不断臻于完善、成熟和定型。
(五)
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十三五”时期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整个“十三五”时期全民医保制度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依归。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的最新总结。“十三五”时期的全民医保工作最关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统帅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理念,全民医保制度建设与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灵魂;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才能开创新的局面,才能迈向新的境界。
用新的发展理念统帅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是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思路、工作方针到政策举措、工作重点、方式方法、评估标准和价值取向等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和深刻的思想变革,而不是简单地喊几句口号,也不是搞“穿靴戴帽”式的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所能奏效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无论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花样如何翻新,“文章”做得多漂亮,都只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理念”、“路子”依然是“王骆卢杨旧时体”,无论如何是“新”不起来的。
用新的发展理念统帅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就要认识和把握好“四个新”:新阶段、新目标、新理念、新举措。
——认识新阶段。“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是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全新命题。在这个阶段,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范围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既是一幅鼓舞人心的宏伟蓝图,又是一张催人奋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全民医保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涉人民的安康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刻认识决胜阶段的时代特征,只有把全民医保摆到决胜阶段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去把握、去谋划、去实施,才能找准其方位、认清其意义、体现其价值,才能避免就医保论医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与偏执,才能增强医保工作的全局性、协调性和系统性。
—— 明确新目标。 如何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全民医保体系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是“ 十三五” 规划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十三五”时期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概括地说,就是“四更两提升”,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提升保障的水平与质量,提升国人的满意度和各方面的认可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言简意赅的高度概括,其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任务异常艰巨,任重而道远,切不可等闲视之。套用美国人常说的一句话,“Long way to go”(有很长的路要走)。
——树立新理念。理念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新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观的最生动、最全面的体现,是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可谓亮点纷呈,在笔者看来,其中最具耀眼光芒的亮点就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这就为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确立共同的价值观,从而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凝聚发展动力、实现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更正确更完善的方向与灵魂,有了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精气神”。用新的发展理念统帅“十三五”时期的全民医保建设,尤其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让共享发展理念成为全民医保之魂,成为想问题、出思路、定举措的价值取向。真正做到立足全民、着眼全民、惠及全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或某个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不在此例)。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注重解决医保制度安排、政策举措、保障方式与经办服务的公平正义问题,使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发展更具有平衡性、包容性,使全体人民都能公平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实施新举措。“十三五”时期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是在“十二五”业已取得阶段性成就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巩固和完善。因此,实施的新举措,都是在坚守基础上的创新,是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是深化改革与健全法制的一致,是健全内在机制与优化外部环境的结合,是提升保障水平与强化经办服务能力的协调,而不是罔顾既定的制度模式和实践的基本经验而另辟蹊径,更不是在“创新”的名头下“翻烧饼”式的折腾。“十三五”期间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实施的新举措应主要是在完善上下工夫,在补齐“短板”上用力气,切实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公平性、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新举措又要具有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确保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
一是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这是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必由之路。
二是实现法定人员的全覆盖。这是基本保险(即法定保险)必须依法参保、不能“自愿选择”的制度规则。所谓“自愿原则”已经完成了它在试点阶段的使命。
三是建立健全缴费和待遇调整机制。这是基本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两个基础性机制,只有把这两大机制建立健全起来,并充分发挥其效能,才能避免制度建设上的行政化和泛福利化的倾向,才能确保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下,保好基本,实现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改善职工医保个人帐户。改善个人帐户的前提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个人帐户设计的初衷和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恰当考量个人帐户存在的缺陷及其与统筹基金的配比、与门诊统筹之间的关系,坚守统帐结合的基本架构。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基金保障能力的需要,可以适度弱化个人帐户的资金占比,活化个人帐户的功能,使医保基金的整体保障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五是研究退休人员缴费问题。退休人员缴纳社保费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困难人群实行减免或补助属于另外一个范畴)。我国医保改革初期之所以做出退休人员不缴费的制度安排,主要基于当时国有企业处在艰难的改革时期,退休人员的负担比较重,同时考虑到当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也很低(大体在每月300—500元左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已经渡过了难关,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企业的退休人员比重渐趋合理,而退休人员的待遇连续十年调整,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退休人员缴费的时机基本成熟。退休人员缴费不仅会增强医保基金的保障实力,而且可以增强所有参保人员的保障责任意识和费用节约意识,对全民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退休人员不缴费已载入了社会保险法,这项举措的实施,首先要研究解决好法律依据问题。这项举措涉及几千万退休人员和今后陆续退休的职工的切身利益,对它的调整一定要谨慎从事,尤其是在研究阶段千万不可把一些并不成熟、并未敲定的思路或主张捅出去,以免引起混乱,给改革造成阻力或困难。
六是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这属于“旧措新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管理体制,国务院也曾排出了“时间表”,但在“十二五”期间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排除阻力实现了整合,尽管成效显著,但不同认识依然存在,所以五中全会又再次重申。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的步伐。如果这个问题久拖不决,将直接影响制度的公平性、运行成本和效率,制度的可持续性也会大打折扣,给国家和人民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损失。
七是普遍实施居民大病保险。这项举措的实施,一定要在深刻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大病保险”的概念内涵、保障方式、实施路径和责任主体以及社保与商保的本质属性与相互关系真正搞清楚弄明白,在对这两年一些地方开展“大病保险”的实效作出全面客观公正评估总结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藉以切实解决极少数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家庭的特殊困难。一定要避免肢解基本医保制度、混淆社商保险性质、弱化社保功能或叠床架屋式的现象发生。
八是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这两个险种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在关联性,合并实施对参保者更便捷,对经办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需要研究清楚:是制度层面的合并实施,还是管理层面的合并实施,切忌操切从事,把好事办砸。
3.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三
这里,《决定》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第一,它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提炼出关于“文化”的定义。学界的朋友们都知道,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大多是从西方人类学中产生的,例如“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当然不能说这个定义错了,但是,它没有阐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则是显而易见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提炼出我们自己的关于“文化”的定义,这对提高文化自觉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体会。
第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其中“血脉”一词是譬喻,言其重要,指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血脉”是可以传承的,说明中华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经历了五千多年。“五千多年”,是指中华文化从文明起源(即炎黄时代)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连绵不断,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上是仅见的。为什么中华文化具有连绵不断的特质?这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加以阐明,使人们都能了解中华文化这个最显著的特色。
第三,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战略任务,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将此作为“文化”定义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56个民族的共同愿望,反映出我国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最重要的是“精神”二字。一是指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精神,二是我们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或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要在“精神”一词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在文化建设中应当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得到弘扬和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内容丰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在六中全会的《决定》中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又指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这需要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发。
4.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四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一、企盼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随处可见对于“和谐”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把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命名为“新和谐公社”;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人心思变革,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人心思和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战略思想,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国际局势发展的风云变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新把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能力。
二、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
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动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之中,才能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实现,进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必须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同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就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改变改革方向,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珍视、切实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要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亘古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辉煌历史正在我们手中谱写;
构建和谐社会,千秋伟业正在我们手中成就!
5.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篇五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了深刻的阐述,自己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认真学习会议精神,贯彻执行有关决议,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争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利用所面临的难得机遇、正确应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能否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使广大干部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党的建设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整个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提高了,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努力加强学习和实践,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理论素质,增强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各级干部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从严要求自己,要在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实际行动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模范,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正建设的模范,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模
范。
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广大人民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形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群众认识党、拥护党,不仅看党的纲领和宣言,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否符合和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党是否有好的作风,看广大党员是否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看党和党的干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的形象好坏,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的为,决定着党的兴衰存亡。党的作风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更加密切,党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
6.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六
一、对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认识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加强党执政能力是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认真总结了党的执政经验,深入分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勇敢地迎接新考验、新挑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科学判断和高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加强党执政能力是党思想认识上的新高度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结合点,体现党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总揽全局的领导艺术,表明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高度。
(三)加强党执政能力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
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会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系统地强调执政能力建设,这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
二、加强学习,提高依法行政、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学习,同时带领领导班子抓好本单位的学习?如何不断提高本单位依法行政、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下面我结合本单位实际谈几点想法。
(一)抓住中心、提高认识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广大党员职工要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并结合工作实际及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题学习讨论。二是认真抓好党员的学习。要求党员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及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二)目的明确、不断创新
要把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实践“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增强执政能力和提高服务水平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思路、管理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的创新;要时刻铭记“两个务必”,进一步转变单位工作作风和职能,改进领导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努力以过硬的素质、一流的工作水平,让群众满意,不断推进我处各方面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举办辅导报告、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电化教育、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学习交流、参观调研、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学习的组织、引导工作。积极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和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拓展学习领域,增强工作能力,切实提高广大职工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广泛宣传、认真组织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职工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把学习活动作为单位建设的主要抓手,作为转变作风、争创一流重要内容,认真组织,统筹安排,正确实施,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并及时总结学习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
今年以来,我处在局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下,在市供电局的大力指导下,认真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人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奋力拼搏、开创进取,全面完成了局工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下一步,我处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组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人学习,按照全会精神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全力以赴超额完成局工委下达的目标任务,努力把我处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装修工程处党支部副书记胡颖
2004年10月7日
7.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七
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 “三期叠加” 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这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可见一斑。从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看, 当前经济运行的有些指标是相互不匹配、不同步的。那么, 何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 加上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 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
(一) 增长速度换挡期: 能容忍降速, 但不能过度失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 把中国经济推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 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下降。继2007年经济增速达到11.9%的相对高点后, 2009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9.6%、9.2%、10.3%、9.3%、7.8%, 再到2014年增长7.7%。由此, 中国经济从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模式转型为中速增长模式, 开始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经济增速放缓, 一些人士惊呼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撰文直言, 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事实上, 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5%, 中国经济已经主动放弃了高速增长的模式, 贯穿和体现了一种中速增长的思维, 这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内在逻辑。而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 “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是好消息, 仍然是正能量。
应该看到, 中国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3基本要旨: 第一,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远未完成, 内需尚有巨大的潜力, 将会持续地释放。第二, 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改革依然是我们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 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 我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们的重大课题, 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 通过优化结构, 我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 刺激消费, 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与动力。
(二) 结构调整阵痛期: 要扶持一批, 也要淘汰一批
中国经济降速换挡, 是主动调控、重塑中国经济的“必要成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进入结构转型阶段后潜在生产率下降的客观反映, 受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的影响, 并非周期性因素所致, 而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长期来看, 这种放慢增速、提高质量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国带来了重大机遇, 并最终将转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2013年以来, 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如“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 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促进信息消费、扶持光伏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等, 并初见成效。当然, 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面临阵痛。在传统产业日渐衰落、落后企业不断淘汰的同时, 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发育充满艰辛。特别是为了化解过剩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一些行业难免受到较大冲击, 有些企业甚至会退出市场, 这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结构调整中的“阵痛”。西方经验表明:结构调整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会引发种种“阵痛”, 但调整也是机遇, 早调早受益。调整得越及时, 就越能为经济转型发展赢得时间。产能过剩是个老问题, 但放到当前“三期相叠加”的大背景下观察, 产业结构调整会焕发新的生机。
(三)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要清理地方债务, 更要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中国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 4万亿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 也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从2008年年底到整个2009年和2011年年初, 刺激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一直到现在, 是刺激政策成本的消化期, 当务之急就演变为消化地方债务。2015年6月, 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区审计结果显示, 截至2014年年底, 这些地方政府性债务已高达近4万亿元, 同比上年增加4000多亿元。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各省推出了多项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举措, 并专门成立了省级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 实行债务扎口管理。规定要求, 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举借债务, 须报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并经同级政府审批后方可实施, 并全面实行政府举债审批和余额控制制度。
而中央层面也及时出台相关政策, 提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性化解地方债务方案, 主要有8:一是信贷资产证券化, 二是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三是贷款展期, 四是发行长期限城投债, 五是设立民营银行, 六是出售地方国有资产, 七是发行地方政府债或者市政债, 八是央发行特别国债兜底。总之,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 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 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 这正是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
准确判断完成 “十二五” 规划中的评估指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第二部分对过去5中国经济、 社会、 文化、 政治等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 2014年是“十二五” 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展了认真细致的梳理评估工作。 由于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 因此对“十二五” 整体评估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
(一) 突出指导性, 拿出有说服力的改革数据
“十二五” 时期, 中国发展始终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同时中国又进入了经济增速的换挡期、 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经济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的 “三期叠加” 时期。 换句话说, 中国经济正从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增长动力转换之间, 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 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 原有平衡被打破, 亟须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 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并有效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鉴于此,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诸如 “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改善产业结构” 等结构效益指标完成进度情况进行了评议。“十二五” 规划实施以来, 各项指标均朝着预期目标方向发展, 多数指标进展较为顺利, 但由于发展环境与 “十二五” 初期相比发生较大变化, 有部分涉及经济增长的指标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 因此, 全会充分考虑到换挡转型和长期中速增长已经到来的宏观背景, 实事求是地进行宏观经济指标的研判, 适当调整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和得分权重, 更加注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 为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新数据支持。 更加注重对涉及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规划的评估, 按照“ 守住底线、 突出重点、 完善制度、引导舆论” 的方针, 适度提高其在评估中的权重。 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的质量的评估, 重点测算了真实的城镇化成本的数据, 并对人口均衡增长及户籍制度改革拿出有说服力的监测数据, 继而提出了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 包容性、 可持续性的基础上,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的新目标。
(二) 突出前瞻性, 为编制 “ 十三五” 规划提供新坐标
“十五”时期, 我国首次开始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尝试工作, 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党中央部署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5统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十一五”时期, 中国首次依法对五年规划进行了评估, 在百年难遇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及时提出了“扩内需、稳增长”宏观调控的重要思想, 这标志着中国五年规划的评估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 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十八大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这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提纲挈领的描绘, 也是为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新要求和新依据。同时,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出了不少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其中, 民富国强理念更加深入, “两个翻番”成为核心目标;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加重要, 科技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扩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要实现更快、更深入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美丽中国将成为中国新的形象品牌。因此, 进入2015年以来, 各级各部门分别针对上述重点做好“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评估, 为丰富“十三五”规划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与前瞻性建议。
(三) 强化针对性, 围绕 “ 五个结合” 完善科学评估机制
“十五” 时期开始, 我国首次尝试规划评估。 从 “十一五” 时期开始, 我国首次依法进行评估, 2008年下半年首次聘请了第三方独立评估。但是, 第三方评估机构受聘于规划的制定者, 这在独立性和客观性上会有所欠缺。 为此, 在2013年启动的“十二五” 中期评估工作中, 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主要有以下5方面:
一是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监测各项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 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重点监测规划设立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中期节点的执行情况, 尤其是对国家确立的16项主要约束性指标以及各领域主要预期性指标的执行情况, 对应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实施评估。二是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对有明确指标的目标, 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对无明确指标的目标, 采取定性描述与分析, 客观分析评估各项目标, 其每一年的变化情况等是否均已达到预期目标, 找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原因。三是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既根据“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指标和时间节点要求, 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评价, 又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 立足当前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变化, 顺时应势, 着眼发展, 科学研判各项规划施行绩效, 明确提出进一步规划、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四是总体规划评估与专项规划评估相结合。国家各部委、各行业在对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评估的同时, 也对同步实施的、重点支撑和分解落实该总体规划的国家各类专项“十二五”规划、行业“十二五”规划等进行评估。各省区市在对各地“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评估的同时, 结合评估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署的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进行同步评价。五是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 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委托有资质、有信誉、守法律、讲原则的第三方专业审计评估机构、调查统计研究机构、数据处理机构等, 分别独立开展专业性监测评估, 并独立形成评估报告, 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决策咨询。
以从国家发改委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发言为例, 其评估的重点主要涵盖4方面。 一是围绕主题主线进行深入评估, 重点分析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实施进展, 提出改进相关工作的政策建议。 二是对24个主要规划指标特别是12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估, 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完成五年目标的趋势判断等。 三是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重大政策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四是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 “十二五”中后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十三五” 规划将开启改革红利全面释放的新周期
“十三五” 规划是第一个百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 “收官”性规划, 也是全面释放以改革为核心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布局的规划。 届时, 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 领先地区将率先开启实现现代化的新篇章, 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赶超战略也将相继启动, “五位一体”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全面落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初显轮廓。
(一) 重大理念转变: 重塑发展理念与价值导向
“十三五” 是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的时期, 应清醒认识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 对困难和障碍提前做好预案, 力争做到未雨绸缪, 以进一步强化各种危机、 风险、 挑战的应对措施。 必须看到, “十三五”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面临着明显不同的形势与政策背景。过去的五年规划虽然在发展思路上也有调整, 但基本上是延续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思路, 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没有变, 差别只是投资资源的多少。 因此, 全会指出实现 “十三五” 时期发展目标,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首先, “十三五” 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期, 传统的发展理念面临重估。 GDP低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曾公开发表演说称, 未来中长期增长速度是趋势性的放缓, 经济下滑的拐点是在 “十三五” 的开局。 根据现有数据测算, “十三五” 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在7%。 而7%的平均增速对很多地区的 “十三五” 规划来说是个新挑战, 很多发展中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办法, 靠GDP的增长一俊遮百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需要我们 “创新” 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 要素红利逐渐消退, 协调性发展成为新宠。传统的拼能源、资源和资本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走向末路, 中国经济增长将因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而减速。同时, 在土地、资本等投入要素红利逐渐减弱, 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延续的情况下, 新的最大红利就是改革红利。十八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课题组在为三中全会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就提出:“要旗帜鲜明地亮出以建立‘规范、高效、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根本目标, 把理顺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企业、社会的关系为核心,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健全经济调控制度、建立成果公平分享制度。”
最后, 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问题的日益凸显, 生态文明的价值必须在更高层面给予确立。 结构调整的问题从 “十五” 提出, 经过 “十一五”、“十二五”, 到了 “十三五”已是必须全面解决的时候了。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 “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 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 但是, 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 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
同时, “十三五”将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期。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有成果仅仅是初步的, 经验还很不成熟, 因此公报强调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即通过优化开发格局, 完善生态功能;推进转型升级, 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环境保护, 优化生态环境;树立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化;强化顶层设计, 健全生态制度等途径,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 重大问题攻坚: 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最后冲刺
“十三五”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各地必须瞄准 “靶心”, 与小康进程监测指标体系 “对表” , 关键是找到“短板”, 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制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 2013年,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 , 其中东部、 中部、 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别为88.1% 、 75.7%71.2%, 近两年实现程度又有较大的进展, 而中西部地区实现进程比较滞后。 因此, 各地区根据各自实际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 “十三五” 规划的核心任务。
对于东部地区来说,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不大, 重点是研究“升级版”的全面小康建设, 着重研究人均GDP从1万美元至2万美元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 并要研究如何率先在全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很艰巨, 关键是认清经济欠发达的特殊省情, 清楚追赶型发展是不二选择, 要跳起来摘桃子, 实现超常规发展,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后来居上。从整体上看, 在53个监测指标中, 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指标集中在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单位GDP能耗等方面。由此看出, 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总量仍然比较小, 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农村小康比较落后,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生态环境治理欠账比较多, 扶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为此, 中西部地区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仍然是着力做大经济总量, 实现新跨越, 大力推进转型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要紧紧扭住城乡居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攻坚, 通过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不断优化居民收入结构。同时, 要破解难点,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补齐短板, 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扶贫板块推进战略, 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当然, 更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把健康安全小康建设列入重要战略。
(三) 重大课题预研: 前瞻性突破性研究是重中之重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各级各部门要及早部署 “十三五” 规划前期工作, 尽快开展理论性、 前瞻性、 突破性重大课题研究。
首先, 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研究。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经济结构调整难点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主要针对区域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的研究, 如加快促进民间投资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在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下提升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相关问题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等。其次, 关于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要结合政府结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的推进力度, 重点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及相关政策研究;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问题研究等。再次, 关于科技创新、教育现代化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课题研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驱动, 如将颠覆性创新列入“十三五”科技规划。在教育方面, 要抓紧基础教育和教育资源均衡等问题研究。基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主要课题研究方向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等。此外, 关于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及职能转变的重大课题研究。“十三五”时期改革的重点应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立高效、稳健、安全的现代金融监管, 有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现实性课题。
“蓝图绘就, 号角吹响。”总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既面对现实又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使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体布局更加清晰, 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和领域, 凝心聚力, 万众一心,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十三五”规划政策解读高峰论坛在京举办[N].现代消费导报, 2015-11-8 (004) .
[2] .路大虎.读懂中国经济未来走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127.
[3] .吴兴德.论中国模式及其世界意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 :98-102.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5/1029/c399243-27755578.html?m Type=Group
[5] .厉以宁等.读懂中国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217.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110.
8.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八
艺术家座谈会畅所欲言
参加“省直文化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艺术家座谈会”的人员包括山东省内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其中有老一代德艺双馨的知名艺术家,有挑梁当前齐鲁舞台的中青年艺术骨干,也有部分80后、90后的青年艺术新秀,能够代表全省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各个层面。座谈会上,三代艺术家畅谈了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感受和体会。
大家在发言中普遍认为,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期盼已久的盛事。党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从战略高度上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部署,使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明确了方向,清晰了目标。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说:“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做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说明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作为一个老文艺工作者,要加倍努力,把青年演员培养成才。为山东文艺的发展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山东著名地方戏作曲家高鼎铸说:“文化事业,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但这是第一次在中央会议上作为专题讨论。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一是感到自豪,二是感到责任重大。”他还认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手段,目的是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省柳子剧团90后年轻演员尹春媛说:“听到众位前辈的发言,感觉受益匪浅,今后工作中一定更加努力地学习技艺,争取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奉献给广大观众。”……
会议最后,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作了讲话,他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标志着党中央再一次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角。全会系统地回答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方向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大决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创作,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素质,要牢固树立服务大众、服务基层的意识,积极开拓演出渠道,繁荣演出市场,凝神聚力办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他鼓励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努力创作生产更多精品力作,为十艺节成功举办和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倡议书签名踊跃
在10月19日的座谈会上,我省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李岱江,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秋,柳子戏表演艺术家黄遵宪、李艳珍,话剧表演艺术家薛中锐,以及省直文化系统部分中青年艺术家,共同签署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迎十艺、走基层、惠民生”活动倡议书》,呼吁全省文化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扎根基层、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开展各类文化下基层、惠民生活动,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在《倡议书》上签名后表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关注民生,同样需要文化的关怀。此次倡议活动,就是希望发挥老一代艺术家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固树立服务大众、服务基层的意识,深入广大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下基层、惠民生活动,把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送给基层群众,以一流的演出水准和精彩的文艺作品,丰富和推进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尽享先进文化发展成果。
名家走基层文艺演出深受欢迎
10月20日,“迎十艺、走基层,惠民生——金秋演出季”启动仪式暨“艺术名家走基层文艺演出”在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举行,标志着全省艺术院团“迎十艺、走基层、惠民生——金秋演出季”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让常年生活在农村的群众拍手叫好。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虽已76岁高龄。但仍主动请缨参加了此次演出。当她走上简陋的流动舞台时,观众们立刻认出了这位当年熟识的李二嫂,随即报上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呼喊声;京剧表演艺术家鞠小苏的一段《杜鹃山》“乱云飞”,完美展现出尚派京剧的艺术风格,一举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话剧表演艺术家薛中锐的诗朗诵《一位朋友》,唤起了观众对伟人的回忆;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原汁原味的吕剧小段《盼发财》,更将整个演出推向高潮……活动现场掌声雷动。观众们如痴如醉。
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顾不得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广饶县吕剧团,观看了该团刚刚创排的吕剧小品《英雄老倭瓜》和话剧小品《抓阄》、《我的驻村男友》,并对作品从情节构成、音乐唱腔、演员表演等多个方面给予中肯的点评和现场指导。广饶县文化系统的演职员听完讲评后非常感动,纷纷与艺术家合影留念,并希望艺术家们经常下基层给予指导和支持。山东省吕剧院缪才中副院长还当即表示:山东省吕剧院与邹平县吕剧团、广饶县吕剧团已签署了长期交流合作协议,以后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基层剧团生产更多优秀艺术作品,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
“迎十艺,走基层,惠民生——金秋演出季”活动是全省文化艺术工作者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于10月20日开始至11月底结束,包括优秀剧目展演、百团下基层等具体内容。据统计,活动期间将在全省各地举行各类文艺演出六百余场,举办各类展览展示活动三百余项。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全省各级、各类艺术院团和众多艺术家深入全省各地的广大农村、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学校、部队、重要工程建筑工地进行集中巡回演出,把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送给基层群众。
9.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资料 篇九
一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三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四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五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0.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十
K J.CO
M 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于8日在北京开幕,材料与纺织学院广大学生党员充分利用媒体工具,通过网络、报纸等各种渠道密切关注会议进程。通过学习,大家了解到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缔造教育和谐、经济和谐,从而创造出真正和谐的时代。
在关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过程中,广大学生党员充分认识到要真正领会会议精神,不仅要研究理论,学习会议决议,关键还在于将会议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实质,寻找根源,并利用最新的政策和指导方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广大学生党员还结合自身实际,交流了心得体会。
政治敏感性、思想觉悟性、社会洞察力,这些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素质。随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学院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关心政治、关注社会,形成了学习理论、探究现状、思考未来的良好氛围。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11.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十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落实全面從严治党的战略部署,通过了新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监督条例,既继承了我们党治党管党的优良传统,又包含着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是党的理论与实践建设的又一次升华。这些新鲜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好六中全会精神是审计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审计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一、建立良好的审计宣传工作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2016《现代审计与经济》杂志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厅党组工作部署和审计中心工作,拓展了审计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了对审计系统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动态的宣传报道;加大了各地审计经验和技术方法的推介力度;围绕年度行业或专项审计、大项工作设置专栏,进行专题报道;加大了对市县审计工作动态的宣传;精心策划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大力宣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先进事迹,突出实效性、典型性和指导性;广泛征集反映审计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些举措提高了杂志的思想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审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杂志进行全面改版,由原来的双色印刷改为四色彩色印刷,由此实现了新的跨越和突破,在总结、传播和传承审计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审计与经济》杂志社以及全省审计机关要强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审计宣传工作运行机制。
第一,明确责任。即切实担负起审计宣传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落实“政治责任”,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始终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前谋划,及时部署,严格把关。落实“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和领导同志加强审计宣传工作领导,对审计宣传工作亲自过问、亲自研究和亲自部署,对各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和宣传方式都心中有数。这项工作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全省审计机关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审计宣传工作大格局。各市、县(区)要树立大局意识,将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自觉融入全省审计宣传工作大局之中,在宣传上创造“1+1>2效应,一个地方的一种做法、一个经验、或是一个项目,可能不会产生宣传效应,但不同地方的几个同类型的项目、相似的经验与做法汇集起来,进行提炼与再造,就可能起到聚焦与强化作用。在明年的审计宣传工作中,希望各级审计部门能多为省厅提供好的素材、好的策划,在资源整合上多做文章,做好文章,努力打造审计宣传的“陕西特色”。借此机会,希望明年各市县(区)要积极提供市、县(区)领导这一方面的文章,体现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杂志社要开辟专栏进行宣传报道。
第二,建立机制。一是建立畅通高效的协调机制,对内,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衔接,规范审计信息收集、传递、审批等程序,畅通传递渠道,加快流转速度,确保信息源有效开发;对外,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和党委、政府的联系沟通,建立定期联系汇报制度,及时掌握上级需求和工作导向,注意针对不同信息载体和要求分层次、分阶段、有目的地报送。此外,还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在做好系统内载体宣传的同时,加大在党报党刊及大众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提升影响力;二是建立积极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改进考核办法,科学设立指标,合理分配权重,推进市县(区)审计宣传工作整体推进、统筹发展;三是建立广泛参与机制,克服审计系统部分同志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于及时总结提高、巩固审计成果、扩大审计影响的不良倾向,做好本单位的宣传工作,关键还要靠每一个审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多动脑筋,做好陕西的审计宣传工作,关键还要靠所有市县(区)的齐头共进,群策群力。
第三,培养队伍。要提高审计宣传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文字写作能力,在“勤”字上下功夫,多读书、多调研、多思考、多动笔、多沟通,在系统内部上下、横向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变小智慧为大智慧,变小宣传为大宣传,变个体为局部、变局部为整体,形成有利于做大宣传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会议、培训、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审计人员以及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意识,有效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此外要进一步加强联系与合作,倡导不同地区审计机关之间在宣传工作方面的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努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宣传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形成全省宣传工作“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局面。
二、借助审计报刊大力宣传审计工作
《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现代审计与经济》等报刊承载着宣传科学审计理念、传承审计文化、展示审计成果的使命,是连接审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如何通过这个平台来做好审计宣传,并让社会公众通过它来了解审计,就需要把它覆盖到审计工作所触及的各个方面。
各级审计机关要积极向当地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的主要领导赠阅报刊。我们需要让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了解审计工作。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领导变动比较频繁,他们有时对审计不太了解,像这种情况就要靠宣传。赠阅报刊是扩大审计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尤其对地方审计工作也可以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还要加大对审计系统以外的宣传推广,靠我们自己辛勤的工作,共同把报刊征订工作成果巩固和扩大起来。
各市、县(区)审计机关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刊物的发行工作,从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宣传发行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各项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协调关系,解决问题。有关人员集中精力和时间,专心致志、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进一步拓宽发行渠道,确保发行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加强审计文化书屋建设
去年11经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协调,陕西省为省厅及10地市、109区县,共计395在职人员开通网上审计文化书屋账户,实现了全国首个网上审计文化书屋全覆盖。经调查反馈,网上文化书屋开通以来,全省2000余人登陆书屋,查阅资料,购买图书。
网上审计文化书屋是对2012年兴建的实体审计文化书屋的增值服务,审计文化书屋是提高审计干部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它为大家多读书、利用空余时间来多读书提供了条件。现在县以上审计机关基本都建立了审计文化书屋,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图书,要利用好这些图书。大家要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可以读一些审计专业图书,也可以读一些小说、历史、传记等人文方面的书,还可以读一些生活方面的图书。要加强审计文化书屋的管理,建立图书借阅、图书更新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实管理好书屋。要不断充实、更新审计文化书屋的图书,不能满足于目前所配备的图书,每年要适当拿出点经费来补充审计文化书屋的图书,希望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同志重视这项工作,把审计文化书屋这项工作建设好、完善好,在提高干部素质、加强文化建设、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着力提升宣传质量,努力多出精品力作
审计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传达学习宣传,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进一步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要履行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审计工作的要点和重点就是信息宣传工作的要点和重点。要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解读审计工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和措施,准确反映我省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正确引导人们对我省经济发展的预期;围绕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功能,站在审计的角度讲清“怎么看”“怎么办”。
二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突出主流媒体宣传,以审计署和省政府网站、《中国审计》杂志、《中国审计报》、《陕西日报》和《现代审计与经济》等为主阵地,加强协调沟通,提高稿件质量和上稿率,着重加强对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动态、成果、经验的宣传;加强对财政、投资、扶贫资金、金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重大审计项目和审计结果的宣传;加强对审计机关优秀党员干部风采、政务形象、审计文化的宣传,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把审计宣传工作与信息公开、意识形态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相结合,拓展内涵和外延,不断强化宣传效果,为新时期审计的历史使命、角色定位做好舆论引导。
三要形成信息宣传跟着项目走的习惯。为了让宣传工作与审计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融合,我们要实行信息宣传跟着审计项目走,坚持宣传工作进审计立项、进审计方案、进业务会、进审计档案。信息宣传从以往大多反映综合工作发展到以审计项目为主,有条件地推行重点项目信息宣传倒逼制,年初对全年审计项目进行筛选,排出重点项目,研究这些项目的信息宣传切入点,列出3-5条信息宣传主题,宣传人员带着这些题目实施审计、寻找素材、搜集资料,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目标性,从重点审计项目中产生一批质量较好、采用层次较高的稿件。
四要把握信息时效和时机。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信息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快”,很多有价值信息都是稍纵即逝,而且有些信息迟报、漏报要受到责任追究。采编审计信息必须抢时间,争分夺秒,及时编发,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渠道的畅通、高效。宣传人员要有熟练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要反映的情况,以书面语言陈述清楚。同时要针对热点问题,准确把握好宣传时机,找准审计宣传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把握审计环境的现实特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找准结合点,抓住闪光点,展示新亮点,在关键时间节点形成较大的宣传声势做足宣传、做好文章,进一步提高审计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扩大宣传工作效果。
五要深挖信息深度。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大量零散的、相对孤立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善于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平时我们的工作中以消息类稿件居多,今后要注意多写、多报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具有分析研究性质的稿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声计业务活动中,不断挖掘和加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采撷审计信息,善于从微不足道的事件点中找到新闻点,反映在新的形势下审计机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信息突出“深”,不能仅满足于反映重大案件、事件、工作的动态情况,更要注重透过事物看本质,寻根究底、追根溯源揭示其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进一步加大审计综合分析力度,开发审计信息高端产品。同时要突出“地方特色”,讲好陕西审计故事,传播好陕西审计的声音。
六要突出针对性。对于审计报道,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求,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撰写信息,而不是用一个通稿来“走遍天下”。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所关注的信息点各不一样,比如说,同一个审计成果,省委关注的重点是意识形态和全局把握,省政府关注的重点是工作成效和管理效益,审计署关注的更多是审计技术层面的创新。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主体、不同的需求,从不同的角度写不同的文章。要打破惯性思维,围绕需求来确定目标,以目标来谋篇布局,制造出产销对路的“产品”。
七要根据不同体裁选取不同写作方法。消息展示的是审计事件的最新动态,语言要简明扼要,使用“倒金字塔”结构;通讯则要突出细节,注重报道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专题报道是从不同角度对审计热点项目、领域进行解释和剖析的系列报道的组合,写作前需要对报道主题进行分解,找出说明和解释报道主题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示报道对象的全貌和本质;审计理论文章有深度、有见地,真正对审计工作有所促进、对审计人员思想有所启迪。
八要保证审计信息真实。真实是审计信息的生命,保证审计信息真实,不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道德准则,不真实的审计信息会对审计机关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编写审计信息必须严把“真实、客观、准确”这道关。对别人提供的审计信息线索、材料,一定要认真核实,要亲眼看,亲耳听,特别是处理“道听途说”的审计信息线索更要慎之又慎。
九要接地气。丰富多样的审计实践为审计宣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贴近审计是审计宣传接地氣的根本遵循。审计事项、审计人物、审计情怀是审计宣传的三个基本维度,审计宣传要从这三个维度出发,为审计事项“存档”、为审计人物“立传”、为审计情怀凝聚精神力量。同时,审计业务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信息中一些术语可能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比较晦涩,这就需要审计宣传工作者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将事件描述出来,要有画面感,要将读者带到身临其境的现场,让一个个事件更加生动,一个个人物更加鲜活,把业务上的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大众能够听的懂的文字和语言,不仅专业的人员能看懂,一般的人员也能知道一二。
12.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十二
12 月11 日, 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党组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条例》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验交流会, 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周新瑞主持会议。联社机关和服务中心全体党员、直属单位和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及支部代表参加了会议。
交流会上, 来自省轻工集体经济科技信息研究所、省皮革工业研究所、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办公室等12 个支部的代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了典型发言, 其余支部做了书面发言。
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邱青森在听取了各支部代表典型发言后做了总结讲话。邱青森对各支部代表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 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 做好省轻工联社系统的十三五行业规划, 并要求全系统的每一个党员干部要严守纪律、自觉践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
13.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十三
——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
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 刘信蓉
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人民欢呼雀跃,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已成为我们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规定了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要达到总体目标,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会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全党的团结,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定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应把实际行动落实到“教书育人”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去,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干好,为培养更多的复合性的技能人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变得更为顺当。我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共产党员,应该把“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理解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才能打好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教师就要像陶行知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不断增强业务素质,认真进行教学研究,认真贯彻教学方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职高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帮助职高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输送合格的智能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石。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管是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觉得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中心议题是绝对正确的,这无疑是我党一个正确且明智的决策,我们相信中国各方面都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们共产党人坚信: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14.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二题 篇十四
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个定义,阐明了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理解这个内涵,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要弄清“执政”的概念。执政,顾名思义,就是执掌政权。我们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并不是以党组织的名义号令社会成员,而是以国家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制定和执行全社会的共同规则——宪法与法律,来从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活动。
第二,要弄清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的关系。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并不是执政能力本身,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执政能力的发挥和执政成效。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科学合理,执政才能富有成效。因此,我们党十分重视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包括理顺党政关系,实现党政关系规范化;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等。
第三,要弄清执政能力与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关系。理论、路线、方针是执政党凝聚党心、赢得人心和引领社会、整合社会的旗帜,政策和策略是执政党的生命。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和创新。只有这样,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才能更具时代感、更有包容性,才能引导和鼓励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新论断,突出强调了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是执政党并长期执政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因为执政以后,党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进行的。
第二,这是由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其他几个方面建设的关系决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贯通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党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搞得好不好,最终会体现和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同时,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当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第三,这是在科学分析我们党执政的现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执政能力建设。应该说,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过去我们一直说,党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新的伟大工程。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说,这项伟大工程是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贯通起来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推进这项伟大工程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
增强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决定》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这是汲取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和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这可以从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始终面临的两个方面的考验去理解。
第一,复杂国际环境的考验。我们党面临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长期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第二,防止脱离群众的考验。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建立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基础上的。执政之前和执政之初,客观环境使执政党的党员、干部深感党群关系对于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广大党员、干部也都十分注意维护党的形象。但是经过长期执政,党群关系对党的生存的重要性不再显得像过去那样直接和紧迫,一些党员就容易懈怠,就会淡化党的意识和执政意识。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就是基于对党长期执政可能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提出来的警醒。
15.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十五
1.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改变镇江市城镇化落后局面的要求。2012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时说, 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中国要继续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 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从世界上看, 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 城镇化率很高, 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 因此, 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何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的简单堆砌, 而是农民市民化的转型;不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割裂, 而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推进;不再是工业化被动牵引下的人口候鸟式迁移, 而是通过移民化人口迁移积聚来推动工业产业布局;不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而是打造绿色生态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镇。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刚过50%, 其中还包括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若按城镇户籍人口统计, 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 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2011年镇江市常住人口达到313.43万, 城镇人口达到197.52万, 城市化水平达到63%, 比2000年的50.4%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增加1.15个百分点, 比全国平均水平的51.3%高出11.7个百分点, 比全省的61.9%高出1.1个百分点。然而, 镇江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市化进程与苏南各市均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城市化水平分别达79.7%、71.3%、72.2%、65.2%, 分别比镇江高出16.7、8.3、9.2、2.2个百分点 (见下页图1) 。另外, 无论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还是从对周边的地区的吸引力、聚集力来看, 镇江同这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与省定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标值 (≥68%) 还有较大差距。唯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才能不落后。
2.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提供镇江更大投资空间的需要。因为, 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让农民进城, 它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 它反映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扩张, 景观、社会及生活方式等于城市环境的形成。在这种过程中, 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 并在这种人口在城市聚集的过程中同时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周边扩散, 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过程中形成新的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等。有研究认为, 中国近十年年平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中, 城镇化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 而每提高一个点, 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元。鉴于镇江市目前城镇化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推进, 可为提供镇江更大的投资空间。新型城镇化不仅将带动传统的基础建设投资, 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医疗设施、排水系统、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未来将会持续进行医疗、教育、居住、养老院建设、生态环境改造等领域的大量投资, 还将推动节能环保、智慧城市、城市污水处理、消费等多重产业链的发展。就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而形成的智慧城市而言, 将使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以及安防等产业都获得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镇江市统计局。
3.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启动镇江消费的抓手。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在未来二三十年里, 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可吸纳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城, 带动逾千亿元的消费需求。城镇化会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 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将带来巨大内需, 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 未来十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 按较低口径, 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就镇江市而言, “十二五”期间农业从业人口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从“十一五”末的27%降至20%左右, 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万人。近十年镇江市平均每年城镇化率增加1.15个百分点, 即每年增加城镇人口3.6万人。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5 513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 136元,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多6 377元。就每年进城的3.6万人农村居民而言, 如果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仅此一项每年就多消费2.3万亿元。推进新型城镇化, 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消费等方面创造新的需求,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能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明显提高, 从而显著提高居民购买力;大量农民进城落户, 其生产方式、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拓展巨大消费空间;城镇空间扩大促进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还为农村带去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多, 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消费会真正成为镇江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因素。
4.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调整镇江经济结构的依据。经济结构不合理, 已成为制约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和根本性矛盾。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 有利于加快城乡结构调整, 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 带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地区结构调整, 促进丹阳市、扬中市、丹徒区与句容市这四个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 (区) 的城镇化水平提高 (见图2) 。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 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大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数据来源:镇江市统计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表示, 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 必须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1.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决不是孤立前行, 单向运行。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结伴而行, 同步发展, 实现城乡共荣。农民能成为城市居民, 一是他们本人自愿, 二是城镇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对农民来说, 只要城镇条件具备, 他们还是愿意成为城镇居民的。要想让农民进城并转换身份, 就必须让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提高, 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岗位, 让广大农民自觉地进入小城镇, 最终成为小城镇的一员, 而不是都涌向大城市。同时, 要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水平, 让农民不为土地所捆绑, 也不为土地的无法流转所困扰。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对农民承包的土地的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 释放了土地流转的“活力”, 应当说, 这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处理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专业镇建设的关系。根据镇江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确定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各辖市 (区) 为基本划分单元, 合理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 各乡镇 (部分城郊结合部的街道办) 也应有类似划分。“重点开发区”设立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工业。“限制开发区”是一手抓特色工业发展, 一手抓特色农业增收, 形成各种专业镇或特色镇。“禁止开发区”以生态保护为主体功能, 经济发展主要被限定在涉农特色产业上和生态旅游方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还要推动专业镇建设。专业镇是以镇级经济为单元的新型经济形态, 是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镇江市已经形成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镇, 例如司徒镇的眼镜、皇塘镇的床上用品、后巷镇的工具、新桥镇和界牌镇的汽摩配件、新坝镇的工程电气、茅山镇的旅游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乡镇干部在做好本份工作的同时, 仍然可以招商引资, 跑项目, 发展“飞地”经济。招商引资到工业园区落户的, 采取可异地招商实行税收共享办法, 既补偿了生态保护为重点的镇, 又调动了镇政府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扩大了税源, 增加了财政收入。
3.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管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建设, 还是目前新一轮的城镇化热潮, 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形成了“一任市长, 一个城市规划”、“规划规划, 纸上画画, 墙上挂挂, 不如领导一句话”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和市场谁是城镇化的主角?我认为, 政府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该发挥显著的主导作用, 同时在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方面承担起政府职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 政府主导应让位于市场主导。温州苍南龙港模式就是市场主导的典范。改革开放初期, 温州苍南县的龙港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股份合作企业制度“三大改革”, 成功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 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 为中国农村城市化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或者可选择“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混合型”的城镇化建设模式, 实施工业小区、市场建设和城镇发展“三位一体”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政府在推动小城镇建设上可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推动个小城镇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良好的文化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等, 让城镇生活成为广大农民的向往。要让农民进城, 政府就得对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口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只有对现有的土地进行重大改革, 农民对土地有交易转让权, 让农民进城及创业有了资金保障, 土地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 户口制度的重大改革, 保证农民进城自由迁移, 让农民能够自由进入适应其生存的城镇。
4.处理好“四先四后”的关系。当前城市建设规划普遍重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功能设施, 往往忽视地下管网、支路及绿地、湖泊、河流等能够拦储雨水的设施, 到处出现没完没了折腾的“拉链工程”, 建设的是“好看、不好用、低效”的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城市规划“一管百年”的思维, 以城市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为导向, 是以人们的生活便利、效率优先为导向, 以交通高效率为中心来规划城市结构和功能, 即建设“好用、高效”的城镇。要处理好“四先四后”的关系:即先规划后建设、规划优先, 维护规划刚性;先地下后地上, 打造城市共同管沟, 确保地下管网几十年管用;先道路后开发, 拉开城市建设的框架, 再开始开发建设;先绿化后发展, 构建城市生态空间, 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
5.处理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本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扩张了50%, 而城镇人口只增加了26%。这意味着, 中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快了近一倍。2011年镇江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3平方公里, 比2001年的104平方公里增加了69平方公里, 增加了63.3%。而同期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50.4%提高到2011年的63%, 只提高了12.6%。这都表明土地城镇化速度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快了5倍, 镇江市人口城镇化严重滞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不能再走大占耕地、大搞房地产、推高房价、大造空城, 使得几亿农民失去耕地却没有工作、没有就业、没有城市市民待遇、成为城市农村两不管的边缘人的城镇化城市化之路。这个道路对耕地竭泽而渔占用和开发, 引发了拆迁、占地补偿等许多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更加重要的是, 使得大量农民因失去土地而成为边缘人, 或生活工作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口和待遇。造就了许多空城、荒城、鬼城, 不少沦为贫民窟, 城市出现了新的二元机制现象。我认为, 城镇化的实质应该是,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变为有就业、有住所、有社会福利和高素质的市民, 并且逐步成为中等收入者。要尽快提高人口城镇化, 应解决进城农民市民化问题, 避免城市内部出现新“二元结构”。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以解决人的问题为根本、不能拔苗助长的城镇化之路。这条路就是就地城镇化, 把现有农村村镇就地改造建设成城镇城市, 就地消化转移农村劳动力;这条路就是先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然后自然而然地带动农村城镇化, 带动农民自然而然地通过在工厂、企业、公司稳定就业后转化为市民, 城市市民待遇随即享受到。要走这条城镇化之路, 就应出台相关区域、产业扶持政策及财税补贴措施, 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近发展, 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工厂、企业、公司以及为之配套的各类第三产业就业, 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协同推进, 以此带动城镇化城市化之路。当然,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 不是通过土地征用、村庄合并等把农民的身份转变城市居民就了结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应重点强调以人为核心, 实现人口从乡村到城镇的迁移与人口从农民到市民职业身份转换同步推进, 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 让迁移到城市的居民能够在子女就学、各种公共服务上要与当地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同时享受到城镇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和服务, 使得农村劳动力成为事实上的城市人, 农民户籍彻底转变为城市市民。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推荐阅读: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篇08-26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先进文化篇07-20
关于十六届三中全会07-25
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心得体会08-02
党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08-07
学习贯彻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07-13
党员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08-21
学习中纪委十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