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游戏教案

2024-09-12

小班幼儿游戏教案(精选16篇)

1.小班幼儿游戏教案 篇一

小班报纸游戏的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喜欢新奇、有趣、动手性强的活动。本次活动力图从幼儿的玩报纸入手,通过让幼儿摆弄报纸、撕、揉、团报纸等幼儿感兴趣活动,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整个活动以游戏方式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自然、有趣,幼儿参与性强,用幼儿自制的纸球做游戏,使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使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

同时,通过撕与团两个相反的动作,巧妙地将撕报纸和拣纸屑活动结合起来,在自然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撕、揉、捏、团报纸,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3、进一步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10╳10cm左右的小方布块每人一块,皮筋若干。

三、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法、动作与行为练习法。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

1、师生一起做手指游戏。

2、游戏“小小脑袋藏起来。”

(二)撕报纸:

教师讲解、示范方法,引导孩子将报纸撕碎。告诉幼儿报纸不能随便乱扔。

(三)团纸球:引导幼儿将碎纸屑全部揉抓在手里,要求地面干净无纸屑。

(四)玩纸球:将纸球用方布包起来,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纸球。

(五)带幼儿到户外玩游戏,自然结束本节课。

2.小班幼儿游戏教案 篇二

一、教研实录

组长:周一上午,我们每位教师对小(1)班的角色游戏进行了定点观摩。现在,请大家依次来交流一下,你所看到的游戏区中,幼儿和材料的互动情况如何?

(一)糖果店

教师A:我看的是“糖果店”。三名幼儿在糖果店,乐乐不停地吆喝:“卖糖果喽!卖糖果喽!”他把已经包好的糖果放到盒子里再盖上盖子。放了三个盒子的糖果以后,一名顾客来了。顾客说:“我要草莓味的。”乐乐就把红色的三颗糖放到了小熊形状的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一个礼品袋中,说:“给你糖果。”顾客拿着糖果袋,去娃娃家了。顾客走后,乐乐又开始将散装的糖果分别装进糖果盒中,旁边的两名幼儿也开始用糖纸包糖果。过了两分钟后,又一名顾客抱着娃娃来买糖果了。乐乐同样将糖果装进糖果盒,放进袋子。顾客拎着袋子开心地回家了。

组长:今天的“糖果店”,明显比上次活动时候热闹了许多,顾客多了。“糖果店”中的幼儿也明显忙碌了许多。其中,有两样关键性的材料丰富了游戏的情节,使幼儿有事可做,是什么?

教师B:是糖果盒和糖果袋。新投放的糖果盒、糖果袋这些材料吸引着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在操作这些的过程中,幼儿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不停地分分糖果、照看生意。

组长:对。糖果盒的添置不仅使幼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增强了他们的角色意识,也丰富了幼儿的角色行为。礼品袋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它使各游戏区的幼儿之间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流动性材料的添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之间的互动。

(二)“点点家”

教师B:我看到“点点家”中的奶奶把锅拿到餐桌上,把菜都放在里面,开始炒。菜不时地掉到桌子上、地上,然后捡起来放进去再炒。旁边的妈妈从一个柜子中取出袜子,一直忙着叠袜子、熨烫围巾等。

组长:从教师的客观描述中,可以发现:较上次观摩,幼儿的角色意识明显增强了,奶奶、妈妈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是大家想想,奶奶为什么把锅拿到餐桌上炒?菜又为什么总是从锅中掉下来?(出示奶奶炒菜的照片)

教师A:可能当时有别的幼儿在用灶头。从图片上看,菜很大,锅较小,所以菜就容易掉下来。

教师B:当时厨房里就奶奶一个人,没有人用灶头。可能是由于她不知道灶头在哪里,所以才把锅放到桌子上炒。

组长:大家分析得有道理,今天教师提供的灶具上只有两个圆,幼儿不易认出灶头。建议贴上形象一点的灶具图标,暗示幼儿可以在什么地方炒菜。另外,材料的匹配性不够,炊具太小,而蔬菜、馄饨等食物又很大,放几个就装满了,不利于幼儿的翻炒。

(三)“妮妮家”

教师C:我在“妮妮家”中看到一名幼儿将一个胡萝卜、一个洋葱、一根香蕉、一个橘子洗好了以后,放在砧板上用刀切了切后放进锅中开始翻炒起来。炒了两分钟后,拿来一只碗,用铲子把“菜”盛进了碗里,端着它来到客厅,放在桌子上。接着,他以同样的方法,炒了七八盆这样的“水果蔬菜大杂烩”后喊起来:“开饭啦!”娃娃家的其他幼儿就围拢过来,坐在桌子旁吃起来了。

我还看到一名幼儿在卧室里,拿起袜子一个一个夹到网格上,大约一分钟后,夹了四五只就离开了。

组长:请大家分析一下“妮妮家”中炒菜幼儿的角色意识。

教师C:这名幼儿对于炒菜的过程、步骤已经很清晰了,先洗菜、再切菜,然后炒菜、盛菜。

教师B:他还能在炒完菜后招呼大家一起用餐,说明有“爸爸”的角色意识。

组长:但是,教师也发现了问题。他把水果也放在蔬菜里一起炒了起来。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

教师B:这与教师材料投放的地点不适宜有关。厨房中放了水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只能是干扰,没有益处。

组长:是的,材料摆放的地点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角色行为。那再想想,为什么教师认为有趣的“袜子对对碰”没有受到幼儿的欢迎?

教师C:可能是缺少情境性,小班幼儿喜欢一定具有游戏情境的材料,对于单调的袜子整理,肯定缺乏耐心和兴趣。

教师B:是的,可以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如:增加袜子整理盒,上面贴上不同人物头像的照片,请他们为不同的娃娃整理袜子。

组长:所以“袜子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材料提供了,但是幼儿不感兴趣怎么办?教师要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四)理发店

教师D:我看的是“理发店”。今天“理发店”内的幼儿比前几天多了一些。教师新添置的材料有三个新吹风机、两把剪刀和10个卷发器。幼儿A把卷发筒放到幼儿B的头上,用吹风机吹头发。过了一会儿,幼儿A说:“好了,你的头发做好了。”于是幼儿B站了起来,准备走了。幼儿A说:“欢迎下次光临!”说着就站到门口大声招呼:“谁要理发呀!谁要理发呀!”过了一分钟,同时有两名顾客来到理发店,他们说:“我们要卷头发。”“好的。”幼儿A请他们坐了下来,然后拿出卷发工具一一给他们卷头发。

总体来说,店内的几名幼儿都已经有了理发师和顾客的角色意识,理发师会招揽顾客、给顾客吹头发、做发型,会使用礼貌用语,顾客会表明自己想要做的发型。

组长:那么,为什么今天的理发店内的幼儿有较好的游戏状态?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A:有很大的关系。直观、形象的吹风机、梳子和剪刀等材料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的角色意识。

教师D:我在观看的过程中,还发现新材料——卷发器的添置,吸引了不少幼儿的眼球,好几名理发师都愿意尝试着用它为顾客卷头发,丰富了这些幼儿的角色行为。

组长: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材料,适时地添置新材料能够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游戏兴趣,从而推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二、反思和启示

(一)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游戏材料呈现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材料。上述研讨中,教师观察到理发店中的幼儿在游戏中角色意识较强,这与教师提供的形象、丰富的理发工具吹风机、卷发筒等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这些生动的材料激发起了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的愿望,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产生了与自己角色相符的语言和行为。

但是在满足幼儿数量充足的材料之后,如何将它们呈现出来也是一个需要细细琢磨的问题。如小(1)班中的“袜子对对碰”的材料呈现方式就受到了幼儿的冷淡,没有幼儿主动去玩,这就需要教师思考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没有任何情境、缺乏一定趣味性的袜子配对版面,是没有趣味的。教师可以从满足幼儿对情境性游戏的需求入手,为幼儿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

(二)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的配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高结构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它们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来代替或者模拟其他物体进行游戏。但由于高结构材料不易改变的特点影响着幼儿持续角色行为的发生:不能够促进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以物代物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低结构材料的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如:糖果店中的真实糖果和糖盒是高结构材料,幼儿对于这两份材料,只能不停地装糖果,没有更多的角色行为的产生,但是提供了橡皮泥、糖纸等低结构材料后,他们有了制作糖果、变换糖果口味等相关经验的产生,角色行为因此丰富起来,与顾客互动的话题也多了。

(三)提供一定数量的流动性材料能够丰富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内容

3.小班幼儿游戏教案 篇三

[关键词]小班;角色游戏;特点;指导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喜欢角色游戏,因为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

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直接影响,随意性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过程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角色的扮演离不开形象的玩具材料,并且受同伴的影响较大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例如,见到剪刀、理发器便要当理发师;见到娃娃便要当爸爸妈妈;看见一组的同伴在玩某样玩具或正在扮演某个角色便也想参加。所以说,玩具和同伴都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

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概括性和灵活性差,在使用物品时会用想象的方法代替物品,因此,往往会出现争夺同一玩具的现象,这便要求教师在准备时应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引发幼儿展开游戏的愿望,为避免挣抢,同种物品的数量应该增多。

(二)重复个别角色的典型动作

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下,小班幼儿往往喜欢重复同一个动作,如当医生的孩子会不停的给病人打针;理发师则是重复地给顾客洗头;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总体特点便是角色的情景少,内容简单。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因为幼儿认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感知和认识成人活动的全过程,只对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景产生注意并加以模仿,即使到了小班的后期,内容虽有所增加,但从活动形式上看都不连贯,是分散的。

(三)幼儿经常变换角色,有时出现“角色混淆”

小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不会以角色的要求进行活动,忽东忽西(包括被新事物吸引或被同伴吸引),在無压力的情况下,小班幼儿游戏中的这种角色转换时很容易的,也是较为平凡。有些幼儿在游戏中还没有和一个角色身份脱离,就去做属于另一个角色的事,说另一个角色的话,这就是游戏中的“角色混淆”。

(四)幼儿在游戏中缺乏合作性,多数进行的是单独游戏或平行游戏

小班幼儿在生活中或平时的学习中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而在角色中大多只能反映单一角色的某些活动或是活动的某些环节,这种现象常表现为喜欢一个人单独活动,或者模仿同伴做出和同伴相同的平行游戏。虽然在小班后期出现一些联合的游戏,但也是你玩我的,我玩我的,没有角色之间的实质性合作。

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明确年龄范围,选定主题,制定细致周全的活动计划

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会出现他们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在角色游戏的进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状况,因此,选择符合幼儿理解能力范围内的主题时十分必要的。

小班幼儿受生活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在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时应考虑到幼儿平时能接触到的,幼儿较为熟悉的内容,使角色游戏进行时有丰富的内容。

制定活动步骤时,教师应考虑到能否对游戏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会造成游戏的放任自流;同时,由于游戏的多变性,备课笔记则需要较大的弹性,以备不实之需。

(二)玩具材料或玩具应数量充足,玩具形象生动、逼真

针对小班幼儿的生理、心里发展所处的阶段性,教师在安排准备游戏材料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强,看到同伴在玩什么,他也想玩什么,因此,常发生幼儿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的小矛盾。为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准备数量充足的玩具时十分必要的。

因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为性强,所以,玩具应形象、生动、鲜明、逼真;游戏材料应便于幼儿使用;另外,玩具、游戏材料、场地的选择要有很高的安全系数,避免在游戏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支持者和参谋,而不是指挥者

教师是角色游戏的指导者,应从支持者和参谋的角度来促进小班幼儿的游戏活动。在实验和调查中表明,幼儿园角色游戏仍需要教师的指导,问题是怎样指导的,特别是小班幼儿还不会开展游戏,不知如何布置游戏场所,如何担任角色,这更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参加游戏,布置场所,启发幼儿的思路。例如,引导幼儿玩“理发店”游戏时,启发性的问:“小朋友头发这么长的,怎么办?”或把准备好的道具(剪刀、梳子、镜子等)事先放在玩具架上。总之,要吸引儿童自己提出玩理发店的游戏,然后教师就积极地支持他们开展游戏。

再例如在“娃娃家”中,老师来到“娃娃家”做客,爸爸妈妈非常热情的招待了客人。老师说:“我想吃馄饨,你们家有吗?”爸爸王文涛很为难的说:“我们家没有烧馄饨呀。”“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妈妈苏琪想到办法了:“点心店里有,我们可以去买呀。”于是爸爸和妈妈就跑到点心店去买馄饨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作为“客人”进入到游戏中,提出了问题,让幼儿自己去主动寻找答案,使幼儿能更好的进入到角色游戏中去。

(四)角色游戏中,教师应以间接指导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

间接的指导方法在小班一般采用语言提问、提示。出示玩具或玩具材料;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或影响游戏。

在确定主题后,应启发幼儿先想好玩什么或什么游戏,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主题偏离时,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到主题上来。

nlc202309040255

在分配角色上,让幼儿自己选择担任什么角色,培养幼儿懂得担任角色;当角色出现空缺时,教师则需及时补充。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陶黎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林琳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冯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于是林琳叫了涂宇哲、阮愉茜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梨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梨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在“理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的这种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位。

(五)随时补充或更换教具和内容,吸引幼儿更积极地参加游戏

“在幼儿所熟悉的环境中加入新的材料,往往会对幼儿熟悉的游戏情景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出新的情节。幼儿往往会对熟悉的玩具觉得“没劲”,此时,若变换一个小小的玩具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例如,在“娃娃家”的图书架上放一本书,“妈妈”便会给娃娃讲故事。还有研究发现,若将有些材料在活动区重叠投放,也可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如在积木区内加入娃娃家的东西,或者在娃娃家内加入积木区的材料,這样,幼儿在两个活动区的游戏行为都会增加。教师也可以不要一次性的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也可定期在游戏区投入新材料。

(六)游戏进行适时的评价

1.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加以表扬,对不时很突出的幼儿加以适当的鼓励。

2.指出游戏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例如对不遵守游戏规则,哄抢玩具的现象及时指出并加以批评,使幼儿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注意到纪律的约束力。

3.教师对整个游戏的实施情况、幼儿的表现、参与率进行自我评价。从游戏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找出在游戏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提供实践经验。

(七)为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热爱生活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幼儿园在饭后、午休后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VCD,增强见识;上课使,创造幼儿多说话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使语言逐渐丰富、生动,也有利于角色游戏中人物的扮演。

同样在“娃娃家”游戏中,蔡洲成今天是“娃娃家”的爸爸,在娃娃家里担任着主导地位。“妈妈,宝宝的肚子饿了,你去烧饭给他吃吧。”“爷爷,洗衣机里的衣服洗好了,你拿出来晒一晒吧。”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带领全家到点心屋去买点心,去小舞台看表演,去糖果屋买糖果。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好几次,不一会儿,又大叫起来:“不好啦!我们家厨房着火啦,消防车快点来呀!”早晨的角色游戏被他玩的热热闹闹,如火如荼。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蔡洲成对于生活的经验比较丰富。他能够主动得和其他幼儿交流,建议或者命令“妈妈”和“爷爷”去做什么,而且做的事情也符合现实生活。特别是后面他带着全家外出去买东西,更是现实生活经验的充分反应。蔡洲成是一个比较具有领导能力的孩子,他可以带着其他生活经验比较缺乏的幼儿,使其他幼儿也体验到真是的生活,丰富生活经验。

《纲要》中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环境育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小班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因此,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娃娃家”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最为贴近,能使幼儿在“家”的氛围中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要求幼儿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按照他们对角色的理解扮演接色,如果幼儿不具备担任某种角色的经验,那么游戏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不能持续,而如果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生活,使幼儿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就会在所进行的角色游戏中更加容易融入角色,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八)注意游戏主题的深化

幼儿对游戏主题的深化程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了解:首先看在某一主题中,幼儿发展出了多少情节。如“商店”主题可以发展的情节有:商品摆放、各种物品的买卖、收款、订货、送货等。其次看各情节的深入程度如何?如在“收款”这一情节中,幼儿有没有介绍商品的价格,不同面值的钱是用什么表示的,是否使用“计算机”来算帐;商店里的种类多不多,是如何摆放的,幼儿是否向顾客介绍过这些商品。因此,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应随时注意幼儿的各个细小的动作,以便日后的随时总结。

总之,角色游戏是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有着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组织适当的角色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幼儿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霞.《角色游戏主题的深化与转换》.《幼儿教育》.2000年.第六期.

[2]《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学期教育研究》.1999年.第八期.

[3]黄人颂.《学期教育学》.

4.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 篇四

一、设计意图

《小妈蚁》(后附)这首歌旋律工整、起伏不大,歌词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蚂蚁找食的过程,容易用模仿动作表现编成游戏,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自然流畅的旋会有节奏地做“碰须须”、排队走”等动作。

2.创编出不同的“碰须须”的动作及“排队走”的方式。

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获得一个跟一个走的经验。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场,获得相关信息:蚂蚁传递消息时会碰碰触角的。蚂蚁走是一个跟一个按一定的路线走的。遇到大食物时是许多蚂蚁一起搬的。掌握蚂蚁找食物过程:发现食物一找朋友(碰碰触角)一排队出洞一搬食物。

2蚂蚁头饰若干个。

3.道具如花生、米粒等。

4.蚂蚁搬食物的录像(或现场)

难点:按游戏玩法的规定边、游戏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活动过程

1.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或录像),欣赏歌曲《小蚂蚁熟悉歌词,自己模仿蚂蚁走、蚁传递消息、蚂蚁排队走、蚂搬食物等动作。

2.学会唱这首歌曲,并学像教师那样一拍一拍地边唱边于相应的动作。

3.学习蚂蚁:“排队走”的动作。“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教师扮大蚂蚁,幼儿扮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在大蚂蚁后面踏步走,模拟蚂蚁“排队走”。

幼儿竖起双手食指在头顶作蚂蚁触角,蚂蚁头儿随音乐与其它蚂蚁互相碰头,模拟蚂蚁“碰须须”。

4、学习游戏玩法。

5、学习创编蚂蚁“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如:互相碰手指,互相拥抱等,模拟蚂蚁“碰须须”,碎步走,开车走等模拟动作。

(1)让想出动作的幼儿领大家练习。

(2)让想出动作的`幼儿扮演大蚂蚁领大家一起游戏,按照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新想出的动作。

6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队搬食物的方式。

5.幼儿小班手指游戏教案 篇五

1、感受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

2、当一个乐句结束时能停留在指定的身体部位。

3、在歌唱的过程中,结合歌词内容有节奏地和身体进行互动。

活动准备

1、歌曲《爬呀爬》。

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能说出其名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老师用手指随乐曲在身体各部位上“爬”的过程(一拍一拍地做动作,第二乐句结束处停在头顶上,最后一个乐句结束处停在脚背上)。

2、请幼儿猜测老师刚在干什么,然后再次观看老师随乐曲用手指在身体上“爬”的.动作。

3、请幼儿尝试随音乐用手在身上爬爬,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4、请幼儿学习歌曲,并像老师一样一拍一拍地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5、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轮流用手指在同伴身上爬一爬。注意-拍一拍轻做动作,以同伴感觉舒服为宜。

6、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其他的上行和下行的动作方式,并带领幼儿采纳不同的提议方式,按照乐曲的节拍,边唱边一拍一拍地做新想出来的动作。

7、启发幼儿学习创编其他的动作起点和终点,并把它们编成歌词边唱边表演。如:向上到耳朵上;向下到膝盖上等,体验变换身体各部位给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全体幼儿合作手印画“朋友树”,或手指印画“一串葡萄”。

环境创设:可将幼儿的手印画作品布置在班级某一区域,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结伴游戏,边唱歌曲边轮流用手指在对方身上爬一爬,体会亲子互动的乐趣。

活动材料附l:游戏玩法:

6.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六

1、认识自己小区或周边的停车场,了解停车场的基本建构方法。

2、能够自由俩俩或三俩组合或者通过合作搭建平面的停车场。

3、体验合作建构的快乐,提高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游戏准备:

前期经验:熟悉自己小区的地面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知道停车场的基本建构方法。

材料提供:不同长短的木板,圆形、弧形积木。奶粉罐、鞋盒,建构积木及配件等。

环境创设:关于建构停车场的图片及结构示意图。

游戏指导:

一、活动前指导

1、欣赏各自带来的停车场的图片,集体讨论停车场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搭建的?。

2、俩俩过三俩讨论如何搭建停车场?需要用什么材料?搭几个车位?。

3、在原来马路的基础上(幼教),幼儿分小组合作进行搭建立停车场。

二、活动中指导

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各自带来的停车场照片,了解搭建停车场的拼接和间隔距离。

2、对于搭建有困难的小组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3、请有经验的孩子边搭边向同伴描述搭建对象的基本特征和构造。

三、活动后指导

1、集体展示并介绍自己停车场搭建的成果,讨论搭建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采用何种解决策略。

7.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 篇七

一、现小班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表现

1. 以自我为中心。

娃娃家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 所以, 每次都有好多小朋友抢着去娃娃家玩, 在游戏的时候, 我问霏霏:“你是娃娃家的谁呀?”她回答是妈妈, “那爸爸是谁呢?”结果, 好几个小男孩都指着自己说是我是我。

2. 场面混乱。

小班的小朋友们都喜欢玩平行游戏, 看到有小伙伴玩这个玩具, 他们就想玩这个玩具, 于是我在每个区域投放相同材料的量都很多, 由于材料多了, 没过多久, 娃娃家里的东西就乱作一团, 地上到处是水果、蔬菜, 没人整理。

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 家庭原因。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都是“小皇帝”, 爷爷奶奶太宠爱了, 导致他们想要什么就有, 一点没有受过挫折, 个个以自己为中心, 要别人迁就他们。所以, 在活动中时, 他们也只关注自己, 想扮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 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 自控能力差。

儿童的自我控制意识还不强, 有些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控制、负责, 有时抵制不了外界的诱惑, 忍不住脱离自己角色。

三、针对原因采取的策略

1. 家庭方面。

我们知道, 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 性格的发展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是很有说服力的。当孩子看到父母与孩子、朋友之间友好相处, 互相帮助, 那也会帮助孩子养成学会分享, 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2. 材料投放。

(1) 不断增添新材料, 丰富游戏内容。在活动中, 要学会不断增添新的材料, 有利于他们探索、发现, 不断丰富游戏内容, 发展他们的各项能力。另外, 在投放材料时, 应考虑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 半成品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思维, 对游戏是有推进作用的。比如:在角色游戏中, 超市里没有顾客时, 营业员就会没事做, 这是他们可以拿出一些材料比如彩纸和包装纸, 用来做糖果, 可以丰富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也能丰富材料, 锻炼他们动手能力。

(2) 围绕主题, 增加材料。主题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完全影响幼儿对知识的获得和接受。我们在提供材料前, 先要了解主题内容, 才能提供相应的材料, 体现利用价值。例如:可以结合相应的时节开展活动, 这次的中秋节, 就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收集相关的材料, 有月饼盒或者泡沫塑料等, 将收集到的材料放入专门的区域中, 就可以开设一个“嫦娥月饼店”。让幼儿做营业员, 也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DIY小制作, 利用提供的材料让幼儿做月饼, 不仅发展他们的小肌肉群, 锻炼动手能力, 还让幼儿喜欢活动。总之, 适当的刺激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应不断提供新材料, 细水长流, 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兴趣。

(3) 结合孩子的差异, 材料应具差异性。《纲要》指出:要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那么作为教师应及时观察、分析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 为幼儿设计、提供多层次的材料, 让幼儿量力而行, 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能力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就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可以让他们去做营业员或小舞台的主持人, 继续发挥他们的长处, 当然相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小朋友, 我们也要多鼓励, 以爱的教育去表扬他们, 鼓励他们参与, 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胆地去和别人交流。总之, 教师应结合不同孩子的需要, 提供相应的材料, 给予相应的帮助, 让他们爱上活动。

3. 自控能力的培养。

区角活动氛围宽松, 形式多样,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 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 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角活动中, 当孩子们开始游戏时, 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让孩子们按照他们的意愿去选择, 幼儿情绪愉快, 活动的时候主动性、积极性就能提高, 从而在活动时就能保持专注、持久地活动, 也就能有效的调节, 控制自己的行为。

总之, 我们应考虑各种材料的投入方面, 皮亚杰曾指出:孩子们的能力是在于周围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们应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游戏活动, 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 教师也要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 还应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 使幼儿在自我学习、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下培养能力获得经验。

摘要: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相应的区域, 投放相应的材料, 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得到能力发展的活动。根据现在小班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采取了一些策略, 让幼儿在区域游戏时, 能更投入, 更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8.游戏情境对小班幼儿的促进作用 篇八

一、在游戏情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用书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幼儿今后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运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用书习惯。

1、用“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幼儿用书的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内容,开始孩子们因为看不懂,拿到书之后随便翻翻就不看了,把书扔在一旁,自己就玩起了别的。于是我就和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帮助他们看明白书里的内容。例如在阅读活动中,我就先给幼儿简单的讲讲书中某一页的内容,并且利用视频仪把画面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画面中的内容,我和孩子们说:“你们看看书里都有些什么啊?”孩子们就认真的观察起来,边看边告诉我他们看到的东西。然后,我又对他们说:“在你们的书里还有一个和它们长的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它特别调皮的藏起来了,现在我们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把那些图画找出来好不好。”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接着我就请孩子们到自己的书里去找。当孩子们在书中找到后都高兴的拍起了手,还喊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2、用“小图书要回家”的游戏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收放图书。

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们,小图书要回家了,它们的妈妈都想它们了。”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顺手把书递给了我,我都拿不过来了。见机我对他们说:“哎哟,你们看,小图书的漂亮衣服都被你们弄坏了,它们心疼的要哭了。”这时就有孩子说:“应该把它们放放好。”我接着说:“对啊,那我们让小图书排着队回家吧。”于是,我就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他们让小图书排队的时候要让封面朝上,这回孩子们让小图书排着队整整齐齐的回家了。

二、借助游戏延伸扩展书中的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1、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让其体验快乐,获得发展。

在主题活动《彩色的世界》中,阅读活动《变色蜗牛》之后,孩子们都想到蜗牛吃了其他的许多东西就会变成其他的颜色。为了让幼儿的想象得到兑现,在区域活动中,我就让幼儿给蜗牛涂颜色。我以小蜗牛的语气对他们说:“其他的蜗牛朋友都穿上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我也想穿,你们愿意帮我做一件颜色漂亮的新衣服吗?我穿了你们做的衣服肯定会很漂亮的。”孩子们都高兴的说愿意。然后,我就引导他们如何给小蜗牛做新衣服。孩子们在帮助蜗牛做衣服的过程中都特别高兴。有的涂上了粉红颜色,有的涂上了紫色的,还有的按不同的颜色分块涂。总之,孩子们给蜗牛做的衣服都不同,都说蜗牛穿上自己做的衣服后是最漂亮的。

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蜗牛进行涂色装饰。如果让幼儿直接根据书中的原画进行涂色装饰,他们的兴趣就不会很高。而我采用了拟人化的语言,用小蜗牛也想穿新衣服的情境对幼儿进行引导,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的愿望,使他们很乐意的为蜗牛做衣服,而且做的还很高兴。这样一来,就达到活动的目的。

2、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

在《生日快乐》的活动中,我利用玩具小熊来吸引孩子,我用小熊的语气和孩子们说:“今天我过生日,好朋友们给我送来了礼物。可是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礼物,你们和我一起拆,好吗?”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于是,孩子们和小熊一起拆生日礼物。最后,小熊还请孩子们和它一起玩玩具,孩子们都高兴的为小熊唱起了生日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发展口语和认识颜色。用小熊过生日这个游戏情境,让孩子们能很快的融入到其中,让他们感觉到是真的在帮助小熊拆生日礼物,真的在给小熊过生日。而不是生硬的看图讲述。这样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得孩子们不仅乐于融入其中,而且还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书中的教育目标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促进幼儿发展

1、用游戏情境感染幼儿,鼓励幼儿进餐。

有一天中午的蔬菜是青菜,对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吃完饭剩下的全是青菜。这时我就借助小兔子来帮忙。我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幼儿谈话,以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小兔子最喜欢吃青菜了,小朋友吃了青菜就会身体好,不生病,而且会变可爱,变聪明,和小兔子一样。小兔子想和我们做朋友,所以就带来了青菜作为礼物送给我们小朋友吃。小朋友你们能吃完吗?”这下,孩子们可来劲了,都吃起了青菜,吃的可香了。所以引导幼儿不挑食,不偏食,除了老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外,还需要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多吃饭,多吃菜。

2、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我班的孩子绝大多数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如不会脱衣服,脱下来的衣服随处一扔,等要穿了就拿着衣服长长的排队等候老师的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就创设了游戏情境。比如当幼儿脱下衣服不知如何是好时,我就教幼儿念顺口溜:“小衣服,站站好,伸伸臂,抱抱臂。点点头,弯弯腰。做完操,要休息。小鞋柜里去睡觉。”边念边示范叠衣服。小朋友们听了觉得很有趣,就也跟着学念起顺口溜来,还学着叠衣服。这样,幼儿的衣服叠好了,又学了一项本领,衣服放进鞋柜里看起来也是整整齐齐的。在幼儿起床时,总会穿反裤子。因此,我就让幼儿把裤子上有花纹的那一面朝上,然后两只小脚开火车钻山洞,一只钻一个,小脚伸出来,火车也开出山洞了。幼儿也就很少会穿错裤子了。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趣味游戏让孩子轻松的又学到一种生活技能。

总之,在幼儿的生活中处处都体现了游戏化,幼儿真正体验了快乐,并在快乐中有了发展。

9.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教案 篇九

活动名称:小乌龟来运球(亲子游戏)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活动,萌发关心长辈的情感,增进与长辈之间的感情。

2、锻炼幼儿向前爬行的能力。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2、环境材料准备:乌龟胸卡若干、山洞2个、皮球若干、球筐4个、鼓两个、小红点、录音机、音乐盘、户外分组游戏材料等

3、教师站位、配合准备:

(1)、助教事先安排好场地,将场地布置好。

(2)、主班老师带领幼儿到场地。

(3)、主班老师在前面引导幼儿及家长,助教老师在后面组织幼儿常规。

(4)、游戏开始后,助教在鼓前等待家长和幼儿来敲鼓,并监督是否由宝宝敲鼓及那对的家庭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终点。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热身活动)。

2、引导幼儿练习向前爬行的动作。

(1)引题:看,今天老师请了爸爸妈妈来幼儿园跟小朋友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小乌龟来运球》。小朋友们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呢?玩游戏前我们小乌龟们要先学本领了。

(2)指导幼儿掌握向前爬行的动作,重点指导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行。

3、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1)游戏规则:

A、幼儿分成两组,家长和幼儿同时开始,幼儿爬行通过山洞,家长在山洞另一头等幼儿钻出来,一起走到对面的球筐,每个人去取回一个球,然后往回走。回来把球放到球筐后,由幼儿来敲鼓。哪个先到把鼓敲响的的那一队为胜。B、胜的一对可以得到小红点为奖励。(2)游戏要求:

A、小朋友一定要向前爬行通过山洞,家长只要从山洞旁边走到另外一头等待幼儿钻出来。然后每人抱一个球走回来,家长不能帮助幼儿把球一起抱回来。B、走到终点时,先把球放到球筐里再敲鼓,应该由宝宝敲鼓,家长敲鼓的不算。

4、开始游戏,可以重复玩本次游戏。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向前爬行的动作。

5、结束本次活动,并评价本次活动。

6、分组自选游戏活动,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游戏材料进行游戏。

7、播放收玩具的音乐和轻柔的音乐,组织幼儿收放好玩具,并做放松的动作 第三种活动:踩尾巴

主要目标:①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②引导孩子大胆地行走。活动材料:音乐磁带,自制拖地纸条当做尾巴。

指导要点:①在家长的后腰上系着‘‘尾巴’’行走。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调整行进速度。宝宝用手抓或用脚踩‘‘尾巴”。②教师引导孩子们相互追踩“尾巴”,注意按音乐节奏的快慢行走。

建 议:在晴天时,父母可带着孩子到户外,玩踩人影子游戏,看谁先踩到别人的影子,先踩到者为胜。

第四种活动:捉蝴蝶

主要目标:①训练孩子视觉追逐能力。②练习孩子四散行走,转换蹲下、站起动作。

活动材料:彩色纸蝴蝶、软电线。’

指导要点:①家长拿着纸蝴蝶逗引孩子,让孩子的视线追逐蝴蝶的落点。

②家长逗引孩子追着蝴蝶走动,当蝴蝶落地时,让孩子蹲下捉住它。③为增加孩子游戏兴趣,家长可以让孩子拿着蝴蝶,家长反过来追逐孩子。

家庭小游戏推荐:①抱气球。家长手拿气球上下左右飞动,引逗孩子去追、抱气球。②追光游戏。晚上利用手电筒的光线,引逗孩子追光游戏。

第五种活动;送小动物回家

主要目标:训练宝宝能独立稳步行走。

活动材料:小推车,小鸡、小猫、小兔、小狗等常见毛绒玩具(用积木搭四间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贴有以上小动物图片,作为每个小动物的家)。

指导要点:①宝宝围坐在一位教师的周围,另一名教师模仿哭声,这位教师拿起身边一样小动物,放在自己耳边,轻声问: “你为什么哭呀?”答:“我们没听妈妈的话,走远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位教师说: “宝宝们,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把他们送回家吧。”②宝宝可任选一个小动物,把它放在小推车里,表示送小动物回家。③家长站在小动物房子后面,如果宝宝找对了家,家长可模仿小动物叫声以示鼓励,游戏可反复进行。建 议:两三岁的宝宝,可骑小三轮车送小动物回家。在小房子的设置上,可贴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作为每个小动物的家。

第六种活动:开汽车

主要目标:①学习绕障碍行走,发展宝宝平衡能力、平稳仃走的雕刀。⑵练习发出“嘀嘀”的声音。,活动材料:玩具汽车一辆,塑料圈每人一个,拱形门2个,纸积木,塑胶小路2条,《小司机》音乐磁带。

指导要点:①开汽车。宝宝模仿教师发出“嘀!嘀!”的声音。②宝宝手拿塑料圈当做方向盘,听《小司机》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开汽车。③家长带领宝宝边开汽车边通过各种障碍物,如钻拱形门、绕过纸砖、走过小路等。

第七种活动:走遣宫

主要目标:练习向指定方向走。活动材料:纸条宽20厘米,长2米,上面有各种幼儿熟悉的图案。

指导要点:教师沿着纸条走,宝宝跟着教师走。教师拿出一个发响玩具,边摇动,边念儿歌: “小宝宝,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教师在前面走,家长配合教师领着宝宝沿着纸条走,边走边引导宝宝认识纸条上的图案。

建 议:幼儿游戏多次以后,可将纸条围拢成一个蛇形,中间加入钻桶辅助材料。宝宝走时,家长注意在旁边保护。

第八种活动:踩纸球

主要目标:练习听指令行走,培养孩子感受音乐的能力。活动材料:录音机、乐曲磁带、报纸球。

指导要点:家长将报纸揉成纸球,绳子一头系着纸球,一头由家长拉着走,孩子跟在纸球后面用脚踩,教师控制录音机,音量小表示拖着纸球慢慢走,音量大则快走。

五、户外游戏——吹泡泡

目标:

1、让宝宝学会听老师指令做动作。

2、发展宝宝的跳跃动作。指导家长:请家长在老师的示范下带动宝宝一起做动作。进行:

1、跟着老师做各种动物模仿动作。

2、向家长和幼儿讲清游戏规则,重点强调宝宝学会听指令做动作。

10.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开展策略 篇十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124-02

皮亚杰说:理解即发明创造。幼儿期学习最重要的知识,是在他们自己与外界的互动中建构的。自主游戏,能强化孩子对世界的了解,促进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技能的发展。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有机会想象游戏、开展游戏、深化游戏,顺应、帮助他们精益求精,获得体验,得到成长。

一、做孩子游戏的培育者,培育孩子的自发性行为

游戏是孩子的游戏,孩子的自主选择往往源自他的成长背景和个性兴趣爱好。天一宝宝的爸爸从事财务工作,才进园不到两月的他在游戏一开始,就特别喜欢银行行长这个角色,别看他平时活动中显得文静而腼腆,游戏中却认真负责,坚持原则,而且特有服务意识。游戏开始时,领钱的顾客特别多,他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在每张自制钱上仔细盖上章,然后拿起来仔细确认有印痕在,才递给顾客;到了中途没人领钱,闲着的他看着周围忙碌的同伴,满脸充满羡慕的神情,多次忍不住悄悄离开,但每次都中途折回,因为他惦记着银行里钱的安全;游戏临近结束,他想主动上门服务,到各门店收钱,但又担心银行的钱,一步一回头,来去匆忙,那左右为难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

活动讲评时,围绕“银行工作人员是否上门服务,如何保证钱币的安全”展开了讨论,还是天一宝宝有经验,他说:“我爸爸有休息时间的,银行里有时也会暂停服务”,于是“暂停服务”标记诞生了,行长从此在满足顾客需要,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有了自主权。

二、做孩子游戏的观察者,养成孩子的守规则行为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正确感知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提供充满选择的环境,让孩子在里面边探索边玩,满怀真诚和信任地观察,在安全的前提下,放手,给孩子适度的等待,用相机、文字、简笔画记录游戏的典型片段,进行分析、研究,调整游戏方案。

游戏中的坚持性是小班上学期孩子的培养难点。聪明机灵的子恒是南南家的爸爸,游戏刚开始,他招待客人,照顾宝宝,忙得不亦乐乎。然而不容乐观,才一会儿,就见家里材料扔满地,人已不见踪影。于是老师拍下游戏现场,留作讲评讨论的议题,孩子们的想象力果然天马行空,马上创编出了“小偷”情节,最后得出结论:家里人要商量好,至少留一个人看家,不能同时离开。外出购物行动要快,爸爸妈妈要照顾好宝宝,招待好客人,整理好家里的东西。

在接下来的一次游戏中,南南家里响起了警车声,闻声进去,爸爸忙解释:“刚才小偷来了,我打110报警的”。显然,规则意识已经在子恒心中萌芽,此时的他改变了策略,把剧本情节发生的地点定位在家里,同样达到情节有趣好玩的游戏效果。这样的观察讨论扩充了游戏的情节,提升了游戏的水平,让孩子在不断地发展游戏内容,调整游戏规则中,成为游戏的主体。

三、做孩子游戏的推动者,引导孩子相互关心的品格

对家的依恋是小班初期孩子的共性,在游戏中加入“家文化”,能搭建家园衔接平台,便于幼儿迁移经验,更快在幼儿园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如在游戏中设置爸爸妈妈上班赚钱,爷爷奶奶带宝宝到银行取钱,到商场购物,到游乐场娱乐等情节,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贴近,有利于孩子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合理想象,不断创编新的剧本。

孩子们是天生的表演家,你看,依依四处张望,一脸的焦急和无奈,一问才知,原来奶奶带她出来后,走丢了,但放眼望去,扮演奶奶的琪琪正在优哉游哉地潇洒着,拿着照相馆里拍的“嘟嘟”照,到面包房去品尝夹心草莓面包呢,大大咧咧的琪琪浑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带好孙女的职责,老师上前提醒,她一脸的满不在乎。老师随即拍下照片,在游戏评价时让全班孩子一起讨论,终于让琪琪这类“粗线条”孩子感受到,“细心、关爱”在相亲相爱一家人中的重要性,从而在游戏中有效渗透责任心教育,由虚构的游戏延伸到真实生活中对家人的关爱,对同伴的友爱。

四、做孩子游戏的顺应者,教给孩子一定的技巧能力

游戏中的孩子享受领导权。老师可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顺应孩子的剧本需求,适时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如现在的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糖品种丰富,口味多样,加上惟妙惟肖的动植物图案,形象生动、造型有趣、色泽诱人,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于是小米鼠糖果屋便应运而生。鼓励胆小的娇娇提前准备,游戏导入时,在集体面前介绍糖果;游戏评价时设置采访环节,给能干的睿睿挑战的机会。顾客们的七嘴八舌为糖果店的新品种拓展提供了创意,于是废物利用的吸管、能反复使用且可塑性强的橡皮泥,都成了半成品材料,孩子们在制作中,顺其自然的学会了搓、压、插、拧等多种技能,玩中学,学中玩,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高。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演绎生活,在不断解决游戏问题中,逐渐成长为独立解决问题的高手。

当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需要,猜猜孩子在想什么,听听孩子在说什么,看看孩子表达了什么,尽可能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沐浴在孩子给你的惊喜之中,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游戏高手。

11.小班表演游戏中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篇十一

一、精选生动、有趣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精心选择文学作品。小班幼儿注意的坚持性差,对于那些篇幅长,内容复杂、角色众多的作品,往往缺乏耐心,而且不轻易理解作品内容。这样的作品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减弱表演的愿望。因此,教师选择的文学作品必须是篇幅较短,情节起伏重复,对话简单的。如 《三只羊》、 《小兔乖乖》、 《小铃铛》等。这种故事就能深深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游戏兴趣。

增加有趣的故事情节。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非常生动,对于那些情节平淡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艺术加工,使之成为生动的故事。如 《绿叶船》这个故事,从头至尾情节都较为平淡,很难激起幼儿的兴趣。 于是,我就把作品内容稍加改变: 当绿叶船把小动物送回对岸后,小动物们都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可是贪玩的小狗却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当它想回家时,绿叶船已划到了河的中间。于是它一边哭一边喊: “绿叶船,你快回来,别丢下我。”绿叶船调个头,划回去,又让小狗上了船。 经过这么一改变,幼儿的游戏兴趣增加了。

二、师生共同准备游戏材料,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凡是哪个主题表演准备的道具美观、形象,愿意参加这个游戏表演的幼儿就特别多。因此,形象、美观的的道具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表演游戏。特别是小班幼儿,玩表演游戏是从摆弄游戏材料开始的。游戏材料是否富有吸引力,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如在 《拔萝卜》 的游戏中,给小姑娘一套塑料袋做成的短裙,给老公公头上围块毛巾,老婆婆围块方巾,为老爷爷准备喷壶、铲子等。在 《小兔乖乖》游戏中,提供漂亮的房子、大树,给兔妈妈系上围裙,给小兔系上肚兜,围大灰狼绑上毛茸茸的尾巴等,都能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和设计。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和设计可以使幼儿更进一步亲近游戏,更加爱护游戏材料。如在 《下雨的时候》的故事讲完后,组织幼儿讨论: 除头饰外,还需要准备哪些道具? 小朋友都说需要大荷叶、草地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 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 “大荷叶”。小朋友纷纷出主意: 可以用书、报纸、泥工板等。

三、尊重幼儿意愿,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指南》指出: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1. 根据幼儿的需要,在游戏中适当增添角色。在游戏中我们经常发现,几个幼儿争抢一个角色,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后来他们采用猜拳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可是没扮演上该角色的幼儿难免沮丧、情绪低下,有个别个性固执的幼儿甚至不愿意再参加游戏。 针对此现象,我鼓励幼儿在游戏中适当增加角色。如 《小兔乖乖》 中增加一只红眼睛,一只兔爸爸; 在 《绿叶船》中多增加一个幼儿来扮演绿叶船。另外在游戏中我发现,个别胆小的孩子表演游戏时音量小、左顾右盼,不敢表演动作。虽然老师再三鼓励,可是收效甚微。这种情况如果在故事中增加角色,让能力强的幼儿与胆小、 能力弱的幼儿来共同扮演一个角色,在能力强孩子的影响下,胆小或能力差的幼儿进步非常明显。如在 《三只羊》的游戏中,增加一只大羊和中羊,《小铃铛》中增加一只小狗等。

2. 根据幼儿特点,在游戏中灵活处理角色对话。小班孩子年龄小,在掌握角色对话上难度很大。因此,在游戏中,我不要求幼儿按照作品的对话内容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只要意思一样,表达清楚就行。这个给幼儿的心理上减轻了压力,使幼儿能轻松地表演, 用自己地语言去表达,灵活度大,也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热情。在这种游戏中,我发现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大地发挥。他们按照故事情节自己创编了一些故事中没有地对话。如 《小铃铛》游戏中,小花猫掉进了水里,小狗一边跑,一边喊:“不好啦! 小猫掉进水里了。” “小猫、小猫,你别怕,我来救你。”在拉小猫上岸时,他们还发出了 “哎哟、哎哟! ”的声音。

四、结语

12.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十二

1、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2、体验炊事人员的辛苦和繁忙,做到尊重和热爱炊事员叔叔和阿姨。

3、培养协作精神和礼貌待客的文明行为。

游戏准备:

布置场景、炊具、蔬菜、食品。

游戏玩法:

1、老师指导幼儿分配角色,有炊事员、服务员、厨师、顾客等然后开始游戏。

2、炊事员四人分两组,两人摘菜、洗菜、切菜,准备炒菜,两人用橡皮泥蒸馒头,做拉面等。

3、服务员热情迎接顾客,当顾客入座后,服务员询问顾客要什么菜,并把菜名报道厨师那里。

4、厨师按一定程序如:先放油、再放花椒、葱花,最后放菜等,开始做菜。

5、服务员边说“来了、来了!”,边将做好的菜送到顾客的餐桌上。(这是顾客应该说:谢谢你)。

6、顾客吃着菜,老师问他们厨师做的菜好吃不,并逐一问顾客自己点的哪一样菜,为什么要点这个菜。比如顾客说:“我点的是芹菜,因为芹菜里含有好多铁元素,常吃芹菜能预防缺铁性贫血。”“我点的是香菜,因为香菜里含有很多的钙元素,多吃香才能使我们的骨骼和牙齿正常发育。”“我点的是大白菜,大白菜里面含有好多被称为‘生命之花’的锌,常吃大白菜能增强抗病能力,保护皮肤健康。”

7、服务员询问顾客要馒头还是面条,顾客:“还是一人一碗面条吧”,服务员上面条。

13.幼儿园小班游戏化教案 篇十三

1. 发展幼儿围圆圈跑、跳的能力。

2. 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

3. 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哦!多有趣!

2.动物挂饰4种,各为幼儿人数的四分之一,小椅子摆成圆圈,。红、绿旗各一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动画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有一些小动物,它们在动物园里玩的可真高兴呀,你们想看看它们在玩什么吗?

观看动画片——哦!多有趣!

二、展开

1. 小动物们玩的可真高兴呀,他们荡秋千,打滑梯,玩攀登。

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呀?

2. 今天,我们也来召开一个小动物赛跑的运动会吧!,我们请大象公公当裁判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学说儿歌:

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来赛跑。大象公公当裁判,现在该是谁赛跑?

3. 大象(教师):小动物准备好,现在轮到小狗跑。

提示小狗汪汪汪的叫。

小动物准备好,现在轮到小羊跑

然后,小羊咩咩咩的叫。

4. 幼儿练习围圆圈跑。

(1)你们发现了吗?小动物们比的是百米赛跑,是直直的向前跑的。

我们再教给他们一个新本领饶圆圈跑,谁先来教?

(2)请两个幼儿分别坐在围成圆圈的小椅子上,当起点和终点

(手里分别举着绿旗和红旗),

指导幼儿围小椅子从绿旗开始跑道红旗处停。

(3)幼儿分组练习跑圆圈。

5. 游戏:小动物赛跑

全体幼儿围坐在小椅子上,分别戴上不同的动物挂饰,集体说儿歌,教师当裁判,叫到哪种动物哪种动物就起身沿逆时针方向围小椅子跑一圈,直到全部叫完所有动物。

三、结束

14.小班幼儿游戏教案 篇十四

一精心选材和设计游戏情节, 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转移、不稳定, 而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 音乐游戏本身就是生动形象的, 它能起到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作用。因此, 教师可以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注意提高幼儿的兴趣,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音乐游戏具有艺术性、趣味性。我在选择游戏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 使小班幼儿能够接受, 这样才能吸引幼儿, 使幼儿产生兴趣。我对每一个音乐游戏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使之情节化, 并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的语言进入音乐游戏, 在音乐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 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我还在音乐游戏的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使我的教育方法力求生动形象, 充满情趣。

如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 幼儿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先走步拍手去找好朋友, 拉手转圆圈游戏, 再过渡到跑步拍手找好朋友, 并用亲热动作来完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 用动作来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 既能吸引他们, 又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又如教师设计的小班音乐游戏“蝴蝶和花”, 就是让一部分幼儿扮演蝴蝶, 一部分幼儿扮演花儿, “蝴蝶”随着乐曲的旋律变化, 不断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花儿”, “蝴蝶”和“花儿”在一起做亲一亲、抱一抱、拍一拍的动作, 然后互换角色继续表演, 幼儿就是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愉快地交流, 既满足了情感的需要, 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同样, 在学《袋鼠》的音乐游戏时, 我先给小朋友编袋鼠妈妈和小袋鼠相亲相爱的故事, 设置游戏的情节, 让幼儿了解游戏的内容, 从而产生游戏的兴趣。我还让幼儿两人一组, 自己商量谁扮演袋鼠妈妈, 谁扮演小袋鼠, 全班幼儿在欢快的音乐节奏里, 积极地投入游戏中, 促进了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二积极引导幼儿参加游戏, 提高小班幼儿合作交往的技能

孩子之间有种天然的亲和力, 他们喜欢在一起游戏, 但在游戏中常常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干扰的局面, 或者只和自己熟悉的同伴游戏, 这都是由于孩子年龄小, 缺乏合作意识和交往经验造成的, 因此, 教给孩子们一些合作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1. 教给幼儿简单的交往技能, 再融入到游戏中

第一, 我经常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形式教幼儿礼貌待人, 要求幼儿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能相互问好、告别时说“再见”, 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 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 无意中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 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

第二, 我注意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方法。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与小朋友分享, 和老师、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地方、喜欢看的动画片, 和小朋友拉拉手、抱一抱表示友好, 和小朋友协商游戏的玩法等。在幼儿来园过生日时, 有意让过生日的孩子分发蛋糕, 并提醒全班小朋友表示祝福和感谢, 共同分享生日的快乐, 体会幼儿在一起互动交往的愉悦之情。

第三, 教师加入幼儿的游戏, 也是教给幼儿交往技能的良好途径。教师加入游戏活动中, 往往能带动幼儿的热情, 激发他们活动、交往的愿望。活动中, 可以暗示某些小朋友看看老师有什么好主意、好办法, 是怎么和小伙伴说的、做的。

如在玩音乐游戏《找小猫》时, 我就扮演猫妈妈适时加入游戏中, 增加找小猫、抱小猫、爱抚小猫的游戏情节, 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 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又如在玩《开火车》的音乐游戏时, 我先当火车头让幼儿模仿学习, 再请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火车头继续游戏, 当个别幼儿不知怎么加入游戏时, 我会及时告诉他:“我们一起去和他们玩, 好吗?”“那好, 你看看我是怎么跟大家说的。”让他尝试着和小朋友商量, 也加入到游戏中, 在我的带动下, 小朋友们愉快地接纳了大家, 开始了新的一轮游戏。

2. 让幼儿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往, 并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有的幼儿开朗活泼, 有的幼儿乖巧、内向, 不同的幼儿合作交往的意识不同。那些积极开朗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 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幼儿却因害羞而不敢表现, 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 也为了能给幼儿提供更多地合作交往的机会, 在游戏前, 我们总是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游戏, 而且经常会看到活泼开朗、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在请性格较内向的小朋友一起游戏, 还主动、亲热地拉手一起准备游戏, 以此来带动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的幼儿, 并给幼儿一定的时间来商量扮演的角色。这样不仅给幼儿创造了交往的机会, 还给了幼儿更多自主的机会。

如在《两只小鸟》的音乐游戏中, 我就先让幼儿自己找好朋友, 然后与好朋友商量, 谁做丁丁, 谁做东东。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 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游戏时, 我会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某某某小朋友, 他们俩配合得非常好!”或“你们能商量着一起游戏, 很不错!”小朋友们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 会得到极大的鼓励。游戏中, 我还经常会对合作较好的幼儿轻抚肩膀、亲切地点头或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等, 这样能使小朋友们受到极大的感染, 因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合作的愿望, 使幼儿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那些不善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 我会更加注意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指导, 针对不同情况, 给予不同的建议。通过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分配角色之后, 小朋友游戏的兴趣更浓, 游戏得更带劲, 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在音乐游戏中, 鼓励幼儿从两两合作到多个合作

针对小班幼儿合作意识较差的情况, 我们班刚开始玩音乐游戏时, 主要采用了两两合作的形式和方法, 如《办家家》、《两只小鸟》、《小鸡小鸭》、《袋鼠》等游戏都是两两合作的。而在两两合作中我还鼓励小朋友与不同的幼儿合作游戏。只有两个小朋友在合作中有了一定的协调性, 与不同幼儿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 才能过渡到与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幼儿合作。

如音乐游戏《逛公园》, 我首先请男孩子当爸爸进行表演, 然后邀请一个他喜欢的女孩儿当妈妈, 抱着娃娃 (小弟弟) 一起表演后, 再请一个好朋友当他们的宝宝 (我) , 共同来玩这个游戏, 从两两合作逐渐过渡到三人合作。

又如音乐游戏《学螃蟹》, 在刚学游戏时, 也是两个幼儿合作, 学螃蟹横着走。在熟悉了游戏玩法后, 我再让多个幼儿一起学螃蟹横着走, 并要求遵守横着走的游戏规则。在让幼儿自由组合时, 有好几组幼儿的人数都超过了5名。伴着悦耳动听的音乐, 看着小朋友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以及他们愉快地合作游戏, 我更加确定音乐游戏能使幼儿变得活泼开朗, 并获得合作成功的快乐。

四游戏中鼓励幼儿合作的同时, 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游戏中, 我们不仅注重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 而且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因为音乐游戏中也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 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当然, 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放弃模仿, 在音乐游戏中模仿是需要的,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 模仿尤为重要, 在模仿的同时, 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 通过努力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如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 当找到了好朋友敬个礼, 握握手, 然后用亲热动作来表示“我是你的好朋友”时, 鼓励幼儿大胆地与同伴做不同的亲热动作:如有的小朋友拥抱在一起;有的小朋友双手拉着双手;有的小朋友脸碰脸, 手搭着同伴的肩膀等等, 尽管幼儿的表现还十分稚拙, 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体现了他们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音乐游戏中, 教师还特别注意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如在活动中, 我们经常看着小朋友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 我就说:“天黑了, 小动物要睡觉了。”同时, 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交流, 在音乐游戏中, 我不仅仅是老师, 还是大灰狼、兔妈妈、老猫、袋鼠妈妈、小鸟丁丁等等, 通过扮演角色, 逼真地表演, 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中。

15.小班幼儿游戏教案 篇十五

关键词 小班幼儿 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 保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127-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别看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可是一旦进入幼儿园,普遍的表现是交往能力很差。尽管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有那么多小伙伴,但他们都不会友好地与他人交往。欧洲著名心理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交往能力的培养何其重要。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必须高度关注他们交往能力的培养。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角色游戏又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同时,在游戏中幼儿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因此,我尝试通过角色游戏活动来培养小班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榜样示范,激发交往的兴趣

1.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交往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孩子模仿的偶像,教师借助这一特殊的地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如,娃娃家游戏中,我这个“妈妈”不小心碰着孩子了,主动向孩子说“对不起”,孩子欣喜万分,一下子觉得特感动,在这种兴奋的情绪感染下他们也对他人使用礼貌用语,交往便在其中。

2.同伴的榜样作用

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对能较好地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激起幼儿向同伴学习的动机,带动那些年龄小、交往能力弱的孩子。如:玩小吃店游戏,钱镜竹小朋友当服务员,很有礼貌的招待客人,在游戏过程中我表扬了她,刘堜服务员听见了,也像她一样有礼貌地招待客人。

二、创设情境,培植交往的乐趣

角色游戏能很好的发展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懂得怎样接待客人,招待顾客,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用语等,使幼儿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社会交往的经验。同时角色游戏也容易将那些胆小懦弱的幼儿带动起来参与活动,克服了胆小、不爱活动的弱点。如我班的刘思涵小朋友,平时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游戏,什么事都漫不经心,罗婧文小朋友想和她玩,我见了,就对她说,“你可以让思涵当你的宝宝啊”就这样婧文当娃娃家的妈妈,带着思涵宝宝去菜市场买东西,去乘公共汽车,去上幼儿园等,角色游戏让婧文学会了帮助同伴,让思涵感受到交往的乐趣,开始积极与同伴交往。

三、悉心引导,促进交往的延伸

小班幼儿因语言的缺乏加之在家受父母的过度保护,缺少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因而交往有些困难。游戏过程中遇到交往会措手不及,所以教师的适时引导必不可少。

1.幼儿独自言语的引导。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独自游戏中,往往凭借语言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游戏过程的思考,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边想边说边玩,而这种独自语言,正是社会性交往语言产生的基础。娃娃家的妈妈边抱起宝宝喂饭,边自言自语的说:“宝宝乖,妈妈喂你吃肉肉,吃饱了妈妈带你去逛街”这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独自言语,教师如果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幼儿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以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深入细致的分析。是一种创造性语言教育的策略,有助于幼儿形成一种连贯、清楚、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满足幼儿用语言表达成功的体验。

2.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语言。幼儿在与同伴游戏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与同伴的矛盾,教师就应该教给幼儿一些礼貌用语,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征得同伴的同意。

(1)教会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园的“老师”罗婧文想要带小朋友去做操,可是她没说就要拉大家到阳台去,“小朋友”都不理会她,气得她跑来告状。我对她说“那你要对大家说‘我们现在排好队到阳台去做操’,这样大家才知道你这个‘小老师’现在想带大家做什么事情”。她听了,就回去对她的“小朋友”说了,大家都跟着她去做操了。

(2)教会幼儿学习用语言与同伴沟通。忠鸿小朋友想做娃娃家的“爸爸”,可是娃娃家已经有“爸爸”了,李艳芬小朋友就使劲的将忠鸿往外推,结果忠鸿被推哭了!我走过去问:你为什么推忠鸿啊?李艳芬说:“我们娃娃家已经有爸爸了。”“那你要告诉忠鸿啊!怎么能用手推呢?”我又问忠鸿:“你很想在娃娃家玩吗?那现在娃娃家有爸爸了,你能当别的角色吗?你可以问一下李艳芬。”忠鸿于是就对她说:“那我可以当娃娃吗?”李艳芬点点头同意,忠鸿高高兴兴地到娃娃家游戏了。

3.在游戏过程中教给幼儿用言语安慰、助人的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与人、与事物打交道的现象,教师不仅要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愿望,还要教给幼儿如何安慰、帮助别人的语言。如:娃娃家的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在吃饭的时候乱扔玩具,妈妈气得哇哇大叫,可爸爸却无动于衷,我走过去对爸爸说,你家的妈妈都气成这样了,你要安慰她,帮她一起管孩子啊!爸爸听了,走过去对妈妈说:老婆,别生气,我来收玩具。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幼儿的语言应变和协调技能也得到锻炼。

四、适时点拨,规范交往的行为

在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适时介入指导游戏,还要做一个细心的游戏观察者,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幼儿以指导,引导他们主动去交往,对文明正确的交往行为要适当的给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当的交往行为,要找出理由,进行随机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在“小吃店”游戏中,“客人”——罗文浩,将“点心坊”师傅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点心——哽心丸吃完后揉成一团,然后又要点“寿桃饼”,我看见后,就扮演“小吃店”的老板,拒绝给他提供“寿桃饼”,并且告诉他原因:你将点心坊师傅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哽心丸弄得乱七八糟,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所以现在我们小吃店决定不为你提供任何的食物,除非你对点心坊的师傅说对不起,并且以后不再这么做了。

总之,小班这一时期是儿童学习交往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利用游戏等各种有利的途径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当然,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利用幼儿能力互补、讨论话题、幼儿讲悄悄话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一个广阔的交往空间,让幼儿自由飞翔。

16.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 篇十六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学会小鱼游得动作,能跟着音乐积极参与游戏。

2、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能随着音乐旋律积极地创编不同的小鱼游泳动作。

3、幼儿能通过游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学会几种不同的小鱼游得动作

活动难点:幼儿能根据音乐自由的创编不同的小鱼游动作同时按游戏规则玩游戏

活动准备

儿歌录音《许多小鱼游来了》;小鱼头饰若干;小猫头饰一个;渔网一个;自制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兴趣

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踏着碎步,做一些简单的小鱼游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复习儿歌,理解歌词

1、师:鱼宝宝们(师呼唤幼儿),我们学过一首有关小鱼的儿歌,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是怎么唱的?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打着节拍唱歌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有什么小动物?(小鱼)

小鱼在做什么?(游泳)

三、幼儿学习小鱼游泳动作

师:歌曲里面的小鱼在快乐地游泳,那我的鱼宝宝们会游泳了吗?(会)那谁来游给鱼妈妈看看呢?

(引导幼儿做不同的小鱼游泳动作)

扩展引伸:

(1)鱼宝宝向上面游是怎么游的?(或向下游,左右游)

(2)鱼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又是怎么做的?(嘴巴做吃东西的动作,摇尾巴)

师:鱼宝宝们真能干,学会了小鱼不同的游泳姿势,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捉小鱼》的游戏,怎么样?

四.介绍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们要到大池塘里去游戏,鱼宝宝们要随音乐在池塘里自由地游泳,听到小猫叫的声音,小鱼就要蹲在池塘的中间,围在鱼妈妈的身边,不要发出声音,以免被小猫抓走了。如果你被小猫抓走了,你就不能玩游戏了,就要被小猫捉到小猫家去,被小猫吃了。

五、玩音乐游戏

1、第一遍游戏,玩后发现了什么问题,老师要及时纠正和指出来,并提出要求。

2、第二遍玩游戏,提示幼儿要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泳的姿势。

3、继续玩一次游戏,提示幼儿要注意躲闪小猫的渔网。

4、请一个小朋友当小猫,其余幼儿当小鱼,继续玩一次游戏。

六、结束部分

1、师:鱼宝宝们,今天的游戏玩得高兴吗?还想玩吗?(如果小朋友还想玩,根据时间,可以另请一个幼儿扮小猫,再玩一次游戏。)我们下一次又来渔塘玩好吗?今天快到中午了,太阳晒得好热,我们回家吧。

2、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幼儿边做动作边离开活动室。

附儿歌: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捉住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2、喜欢参与游戏,体验打击乐带来的乐趣。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难点:拍准节奏型,表现出节奏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雨和小雨》演奏图谱一份、铃鼓9个碰铃9对、教棒1根、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雨声的强弱。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仔细的听一听,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好听的歌曲唱完了,谁能告诉卢老师

2、提问:

(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大雨小雨)

(2)大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哗——啦;哗——啦)

(3)小雨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滴滴答答)

(4)小雨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教师小结:大雨的声音“哗啦、哗啦”,听上去很大声,很响亮;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听上去轻轻的、小小的。

(二)、教师引出基础游戏,示范玩法,并请幼儿游戏。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谱。

师:今天大雨点和小雨点来到了我们班上,他们想要请小朋友一起玩一个节奏游戏。

教:这是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来表现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学学)

2、分句哼唱,练习大雨点和小雨点的节奏。

3、播放音乐,完整练习。

4、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节奏。

播放音乐,拍肩练习打节奏

(三)、运用乐器,练习拍节奏。

1、出示铃鼓和碰铃,学习用乐器打节奏。

2、出示铃鼓和碰铃,教师分别敲打铃鼓和碰铃,并提问:

谁能告诉老师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雨?(大雨——铃鼓;小雨——碰铃)

3、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都发现了铃鼓的声音比较响亮,就像大雨的声音,一对小铃碰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声就像小雨的声音。(教师边小结边出示铃鼓和碰铃的图谱)

4、引导幼儿看乐器图谱。

5、用乐器完整练习拍节奏一遍(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打乐器)

6、交换乐器,再一次听音乐演奏

师:小朋友能听着音乐将图谱的节奏拍正确,表演的真棒!请你们相互交换乐器再来合奏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教:小朋友和大雨点、小雨点玩节奏游戏真开心,那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想)好,现在老师把图谱拿掉,看看你能不能听着音乐拍对节奏,小朋友准备好,看老师的指挥,听好前奏。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这么快学会了拍节奏的游戏,但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还不会,我们去找他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2、播放《大雨小雨》音乐,全体师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

“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

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

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

一敲敲到了谁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

“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体验与朋友友好相处、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颜色不一样小鸟指偶两只、大树围裙、大树一棵、栅栏两处、背景音乐。

2、好朋友一起相处的代表性照片制作的ppt;

3、事先学过小鸟飞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课题

1、你们认识我吗?林老师!对,昨天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

2、利用故事情境,理解歌词,今天还带了一对动物朋友,猜猜他们是谁?(幼儿自有猜测,自由表达)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只动物朋友分别是谁呢?原来是两只可爱的小鸟,这两只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一声招呼吧!(丁丁你好!)它的名字叫做咚咚,跟咚咚打一声招呼吧!(咚咚你好),丁丁和咚咚这一对好朋友特别喜欢在小树上做游戏,让我们来找一棵大树吧!哦!大树在这里,我们请“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叫丁丁,它叫咚咚。两只小鸟说:“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于是丁丁飞走了(拿小鸟做飞的动作),咚咚也飞走了(拿小鸟做飞向另一边的动作),两只小鸟都飞走了,小树觉得好孤单啊,于是小树就对着那边喊了一句:回来吧,丁丁!又对着另外一边喊了一句,回来吧咚咚。(两只小鸟朋友就都飞回来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抱在一起,真快乐。)。两只小鸟的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充分欣赏歌曲

1、师:这首歌好听吗?我们也来唱一唱好吗?

老师利用指偶等道具(教师边操作边唱歌)

2、师:刚刚我们已经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一段好看的表演,下面我来当大树,请一个小朋友扮演丁丁,再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咚咚,我们一起来表演,(老师清唱: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叫丁丁它叫咚咚,丁丁飞走了,咚咚飞走了,回来吧丁丁,回来吧,咚咚。两个好朋友怎么样,抱一抱)。

三、尝试游戏表演

1、谁还想来玩这个游戏,那请你先找一个好朋友,这儿有一棵大树,你们给大家表演一遍好吗?(跟音乐示范表演)

2、尝试用大拇指表演并演唱歌曲;

3、尝试用小指表演并演唱歌曲;

4、尝试用小朋友扮演的方式表演歌曲;

5、请个别小朋友利用大树表演歌曲,请全体小朋友伴唱。

2、全体小朋友利用大树道具表演!

四、结束部分

1、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那么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吗?帮你的好朋友捶捶背好吗?抱一抱你的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都做什么呢?(一起玩、不吵架)还有吗?小朋友说的都很好!

上一篇:加盟合作协议书下一篇:我心中的学校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