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

2024-10-03

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精选16篇)

1.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 篇一

班主任怎样处理学生早恋

文/罗代国

我班学生已进入初三,我也遇上了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的“早恋”问题,在并不太成功的处理过程中,颇有感触。

一、不是“早恋”,而是“早念”

教育者首先应对这类现象的出现有科学而清醒的认识。漫不经心、不以为然甚至放任自流固然不对,主观臆测、危言耸听乃至如临大敌更不足取。我们一些教育者之所以失策往往是因为后者。

我不必在此过多引用青春期心理特征的有关资料,我只想提出这样一个看法,就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那种“朦朦胧胧的意念、感情”,实在不是“早恋”——“过早恋爱”,而是“早念”——“过早的意念”。我不是在此玩弄文字游戏。真正的恋爱实在脱离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实际,而对异性产生一种倾慕、好奇、向往的意念,确实是少男少女们容易不知不觉产生的一种感觉。

“的确我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由于我的成绩不太好,她常帮助我,我很感激她,也很尊敬她,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情,反正我对她有好感。”(摘自一位男生的来信)请看,这种“感激”、“好感”、“尊敬”,连学生自己也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情,却往往被教师“一针见血”、“明察秋毫”地断定为“早恋”。一旦如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感到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了。如果说在教师看来,“悲剧将会发生”,那么,正是教师本人揭开了“悲剧”的序幕。

二、不要把学生往坏处想

我并不主张“教育万能”、“感化万能”,对于个别确实思想下流、行为违规的学生,我是力主严肃处理的。但我同时又主张,如果我们真的不得不开除一个学生,那么教育者(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反思:在这个学生堕落之前,我们对他的无可厚非的“朦胧情”是予以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呢,还是一下把这个学生想得很坏而在思想上归之为“品质不好的学生”?

初中生产生“朦胧情”,就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出于一种既幼稚又纯洁,既荒唐又美好,既感到羞涩又感到兴奋,既觉得不切实际又觉得庄严崇高的矛盾复杂心理。教师如果对此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是会乐意接受引导的,甚至会充满信任地向教师吐露心曲。相反,教师如果把学生想得很坏,那么,学生会警惕地与教师拉开心理距离。这样,教师的任何“苦口婆心”都是徒劳的。

当然,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不少学生自己也会因有“朦胧情”而把自己想得很坏,这就更需要教师的抚慰了。“李老师,当我知道我有这种想法时,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卑鄙下流的小人,甚至有一种犯罪感。想压抑自己的情感,可是,我的努力是徒劳的。李老师,只要您肯帮助我,我一定听您的话!”(摘自一位女生的来信)我同这位学生谈了整整两个钟头,主要是肯定她这种感情的纯洁和美好(这似乎有点“大逆不道”,但确实是减轻她负罪感所必需的),然后再告诉她解脱的办法。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她:“还在想他没有?”她爽快地回答:“不想那些了!”如果当初我也认为她“坏”而居高临下地帮助她,说不定她至今还在“负罪感”中挣扎或干脆“堕入情网”。

这里我想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几段精辟论述:“尊重、关怀、细心、掌握分寸等原则在这里具有决定性意义。爱的情感的产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它是长成芳香的玫瑰还是带刺的飞帘,这有赖于我们教师的爱护和教育。当然可以把它剪断或连根拔掉,但这样做就会严重伤害一颗敏感的心,一株新发的幼芽就会长成畸形。”“对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他们的隐秘角落采取粗暴的态度,最容易从男女青年的相互关系中驱逐出一切高尚的,有道德的,明快的审美情感,并把爱情的生理本能的一面推到首位,激起不健康的好奇心,使男女同学更加疏远,对交往产生一种难忍的恐惧症。”“对待青年男女的爱情持轻蔑乃至嘲讽的态度,恰恰说明教师的教养水平低。”(均摘自《爱情的教育》)

三、善于掌握引导的主动权

当教师忙于找“早恋”者谈话时,他已经当了消防队员的角色了。当然,为了防止学生的感情泛滥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灭火”措施是应该而且必须的。但是,教育的机智在于善于掌握主动权,随时走在学生思想发展、心理发育的前面。而要防止学生的“朦胧情”发展成真正的早恋,那么就必须在学生还不太懂这些,还不可能产生这种感情的时候开始做工作。

学生刚进入初三,我分别对男同学、女同学进行了一次题为“珍惜青春,珍重人生”的集体谈心,主要有三个内容:(1)我们的心灵深处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2)自己怎样认识这些变化?(3)我们该怎样办?我跟学生谈心时的第一句话是:“从你们进初一起,我就盼望着今天这次谈话。”的确如此,我刚接到这个班,就有意识地做了大量有助于引导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的工作。首先,是设法通过各种活动创造一个精神生活充实、健康的班集体,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如互相串门、一起旅游、书信来往、结伴回家等等。其次,平时在学生面前对男女方面的问题不回避,正面解释,消除学生对此的神秘感。再其次,通过各种方式教会学生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情感。我曾对学生进行过这样的谈话:“怎样的男子汉最有风度?”“什么是真正的‘东方女性美’?”“伟人的青少年时代是怎样立志的?”等等。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早恋”的原因主要是精神上的孤独。实际上,在精神充实的集体中,“朦胧情”往往更容易产生。“一个集体的生活越是丰富多彩,这类问题就越多。”(苏霍姆林斯基语)但是,教师如果掌握了主动权,“朦胧情”就不会发展成为“早恋”,而会升华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美好情感。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需要在他们刚懂得爱情的时候就教育他们怎样去爱”的观点了,更不难理解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在他女儿14岁生日那天专门给她写一封谈谈“什么是爱情”的信了。

2.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 篇二

一、早恋问题概述

早恋是专指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间确立恋爱关系的一种行为, 也是人类性生理和性心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性间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 由于其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开始趋于成熟,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早恋行为。具体来说, 初中生出现早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理方面,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性生理开始趋向成熟, 因而在生理上本能会产生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二是心理方面, 对应生理上的变化, 初中生心理上也开始出现变化, 出现性意识的概念, 性心理开始发展, 具体表现为爱慕心理、好奇心理以及寄托心理等。爱慕心理是指随着生理的发展, 对异性会产生爱慕的感觉, 喜欢与异性进行接触。好奇心理则来源于对异性生理变化的好奇, 想要了解异性生理、心理上的变化, 而这种好奇心就会驱使异性之间相互靠近。寄托心理是指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 开始违背家长的指令, 产生逆反心理, 而异性作为自己的同龄人, 拥有相同的叛逆心理, 因而在心理上会觉得异性能够理解自己, 最终导致早恋行为。

二、科学引导早恋行为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在学生出现早恋问题时, 应该认真科学地处理早恋问题, 科学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 分析早恋的危害,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以帮助学生尽早解决早恋问题, 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可能出现早恋现象时, 不要立即出面制止, 而是通过间接处理的方式对学生早恋的原因进行调查, 并对学生的感情表示理解和尊重, 认真思考解决早恋问题的可行方法。可以通过一对一交谈的方式, 尊重学生的隐私, 对学生的早恋采取不公开的态度, 通过私下通信或聊天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早恋行为所带来的危害, 学会理性处理早恋问题。在与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对于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这些状况表示理解, 可以向学生讲述自身在青春期的一些经验, 帮助学生处理好青春期的问题。同时, 在对待早恋问题上, 教师应该以教育为主, 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惩罚, 将重点放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 通过和学生分析早恋原因和对学习生活的一些影响, 让学生自己从思想上调整对早恋的认识, 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 自觉规束自身的行为, 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 加强青春期的宣传教育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或课程, 以思想教育为核心, 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法律等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意识到在社会中生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 从而自我约束, 自觉遵守行为道德, 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 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级教育活动, 加深对这些教育内容的理解。对初中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青春期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了解早恋出现的原因, 认清在初中阶段异性之间爱恋关系的本质, 在深入了解之后, 学生对早恋的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就会减轻, 从而有效预防早恋的发生。

(三)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早恋问题解决的前提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信任教师, 才能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 才能自觉进行自我转变。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学生的早恋问题, 班主任不应该摆出高高在上的师者形象, 而是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倾听学生对早恋的意见和自身的想法, 在充分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意见, 进行自我意识调整, 学会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问题。在引导教育方面, 为了增加可信度, 班主任可以以亲身经验来讲述,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班主任在早恋问题上的处理意见, 从而有利于早恋问题的有效合理解决。

3.初二学生“早恋”问题处理策略 篇三

“早恋”,一直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雷池”,对于越过雷池的中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觉得非常头痛,但又想不到合适的办法解决。在校园中,更是被大家极力回避,但作为老师,又不得不关注学生的早恋问题。不管愿不愿意接受,早恋,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会在班级中出现“苗头”。

我们班里就出现这样“一对”。男生小明成绩很好,也很稳定,各科均衡,为人谦逊,乐于帮助同学,是个同学心目中的老好人。女生小薇,性格张扬,善于狡辩,学习不是很努力,成绩比较靠后。也可能是早恋的原因,该女生在班级的人缘很差,在班级排队时,女孩子们很少有人愿意和她走在一排,男孩子们也多数对她敬而远之。

在班级里,我会不断地听到班级里的同学向我反应,“老师,小明和小薇在一起说话呢!”“小明和小薇又在一块呢!”“小明和小薇周末QQ聊天聊了20多页”“小明和小薇在聊天中开始用‘老公‘老婆互称呢!”……也经常会有小明周围的女生跑过来跟我提出换位子的要求,理由是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小薇同学的眼神。更为夸张的是:小明居然背着家长,把家里面的手机拿出来给小薇用。

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我采取了相对比较保守的方式,没有去指明两人的关系,对双方多以劝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为主,对早恋则避而不谈。平均每周会和男生聊一次天,提醒他注意最近的学习情况。对于女生,则多以抓学习为主,并且选择时机与其进行长谈,讲明利弊,说清楚当前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在座位安排上,我把男生调到了最后,女生则调到第一排,尽量减少两人的交流。

在家长沟通方面,我和女生家长进行了多次谈话,女生的爸爸还是比较配合工作的,毕竟在学习上,女孩子已经落了一大截了,要想追上已经比较困难,但是家长还是比较努力的在做女生的工作,督促其学习。男生的妈妈则表现的比较淡定,称其对此事已知晓,只要不影响学习,不方便管得太多。

如此种种措施采用下来,男生因为比较内向,在这件事情上开始慢慢的淡下来,成绩也基本上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但是女生还是比较主动,非常频繁的去找男生说话,男生心里觉得烦但是又不好说,这样的状态双方维持了一段时间。时间可以磨平很多事情,随着男生的爱答不理,女生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兴趣,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我觉得在早恋这个事情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早恋现象?“早恋”,一个关键点在于“早”,在不适当的时候发生不适当的事。“早恋”还是多变的,不稳定的,他们往往是由于一种冲动、懵懂产生的感觉,可能会很快消失。双方心中还比较矛盾,既想在一块接触,又怕被人发现。

“早恋”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面包括学生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逐渐成熟,对异性的好奇,学习压力的转嫁;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生活区周围的社会环境等等。以我们班的这两个同学为例:女生父母离异,缺乏家庭的约束;再加上,在班级中人缘不太好,几乎没有人愿意多和她交往;而此时,男生性格比较懦弱,不善于拒绝,这就导致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其次,“早恋”会对中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在现实中,“早恋”基本上可以分三类情况:(一)双方积极激励对方,取得共同进步。因为互相倾慕对方,彼此约定要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或者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才能够一直维持关系,这样双方都积极要求上进,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二)一方成绩下滑严重,另一方成绩有比较大的进步;(三)双方无心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终甚至因此而辍学回家。

其实想清楚了这些,我们也就没必要对“早恋”一直担心受怕,它是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的。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以预防为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青春期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教育使他们明白,青春期情感的烈马应受到道德和理智之缰的控制。(2)在学校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打破学生心目中对异性的神秘感,满足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心理需要,减少非正常“早恋”现象的发生。同时,给学生减负,让其轻松愉快的上课,会学,愿学,让课堂充满吸引力,让学生真心喜欢学校。(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4)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等等。

“早恋”问题一旦产生,我们不要一味地打压,因为在班级中,一旦“早恋”成风,就会使集体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逆反心理的旺盛期。越是反对,恋爱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谈得越火热。这个时候要解决问题还得从关心、尊重学生的角度,走进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是理解他们的,然后加以引导,让其平安度过青春期。毕竟青少年心理上有了异性交往的需求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封杀,只能诱导,让子女能够与父母交心。

总之,青春期学生的“早恋”问题的出现有他特殊的原因所在,处理这类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对早恋行为单纯、朦胧以及不稳定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学生确立以学为主的思想,并用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来占领课外阵地。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开设青春期心理方面的课程,让他们了解青春期的一些变化。

4.处理早恋问题的几个策略 篇四

一、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

中学生早恋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长期共同协作互生爱慕,双双坠入爱河;有的是表面看似亲密,往来密切,状似恋爱,其实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有的是一头热,属单相思;有是则是表面往来甚少,关系一般,其实已恋爱多时,一直搞的都是地下活动;还有的甚至缺乏自控,已出现越轨行为,还没有人知道。这就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多观察,掌握准确的信息,摸清学生的底细,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针对情况,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

对表面看似亲密,往来密切,状似恋爱,其实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我们应大力提倡,不能捕风捉影,破坏学生之间原有的和谐气氛。对于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要明确指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对人对已都有危害。并要求他们立即改正,绝不允许重犯。

对于其余的情况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要疏导他们明智的对待自己,理智的对待他人。把精力放在求知识、学本领上,并懂得两性的道德和规范。切忌形成对立情绪,否则一切教育都将是徒劳。

三、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

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多和学生接触,利用课余,课外活动或集体活动的时间观察学生的行动,和他们交谈发现中学生的早恋有种种迹象,比如:上课变得不专心听讲,通过互借书籍传递约会信息;变得爱打扮,讲究穿戴,以次引起对方注意、好感;喜欢看言情小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在异性面前大声讲话、吵闹,作恶作剧等吸引对方„„了解了学生早恋的情况,才能开始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他们加以教育。

四、充当倾听者。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导的方式。引导得好,学生的心门会被轻易打开;引导得不好,他们就会守口如瓶。

许多学生喜欢在诉说前先“探听”老师的口风,并设想自己可能遇到的情况,一旦发现情况的发展不利于自己则可能很敏感地关上自己想倾诉的嘴。这时老师必须充分表现出一种过来人的大度和宽容。有一位女生曾问过我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我们班目前存在许多‘早恋’问题,恐怕会起大的混乱,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想到其实这女孩目前也是“早恋”大军中的一员,于是我故做轻松地说:“此言差矣!‘早恋’现象有,而混乱则夸张了点,异性同学存在着好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是许多人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只要不过分,没有必要刻意扼制。听说你也有一些小情况,不妨说来听听?”如此轻描淡写的一番话让这位女生觉得老师并不是对此深恶痛绝,也没有要将自已的问题不弄清楚誓不罢休,于是很自然地和我掏了心理话,将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我。

五、充担‘偏袒者’的角色。

学生大多不愿意家长与老师知道自己的“感情秘密”,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羞怯。那么,老师一旦发现学生中存在这种情况时不妨让自己充当一个“偏袒者”,适当地替学生保守隐私,以此作为教育过程中的“筹码”,不但不会使问题扩大,而且更易于老师工作的开展。因为有些学生一旦发现自己隐私已在长辈前一览无余时反而会有“既然你们都有已知道,我就不妨公开这么干”的逆反心理,事态也会进一步扩大。一天晚上,我打电话给一个有早恋倾向,又独自逃了一个下午的课的学生家长,家长得知情况后对学生拳打脚踢,但孩子始终三缄其口。后来我要求家长将电话交给孩子,我问这个学生为什么逃课,他说头痛去吹风。我说头痛吹风这不符合事实,一定有什么事你解不开才头痛。孩子沉默了,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家长在近旁,让他如何开口。于是为了避免孩子在父母前过于尴尬,我要求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再找我面谈,并要求家长当天晚上不要对孩子太严厉,并答应第二天了解情况后与家长交流。第二天上午上课前学生便主动找我谈了自己在处理感情过程中的矛盾心理。最终,决定将感情暂时放在一边,以学习为重。正是因为老师之间有了真诚的交流,最终达到指导学生选择正确方向的目的。

六、让孩子认知后果。

我曾问学生为什么要早恋,他们说这挺好玩。又问他们以后怎么办,他们说以后不可能在一起,分手就分手呗。学生将感情看得十分浪漫,但对感情所造成的伤害,就需要老师事先打预防针。

曾有这样一对早恋的学生,一方面每天至少一个电话,周末时间总在一起逛街、聊天,严重影响了学习;另一方面男孩已经考上一中,问起他们将来的打算时,他回答得很轻松:“分手呗,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对女孩说:“你能不能试着与他分手,看看自己的感受。”几天后女孩找我说:“分手让她很难受。”我便告诉她:“你们这只是刚刚开始接触感情,这么短的时间便让你觉得分手很难,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的深入,分手给你造成的伤害只可能更重,而不可能更轻。而分手又是一种必然,你将怎么办?”也许是害怕以后受伤太深吧,女孩在经过几天的思考后毅然与男生分手了。其实,孩子想去尝尝感情的滋味并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需要,更多的是他们只知道感情的美妙,却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带来的伤害,而当将来一旦意识到时又已为时太晚,对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整个人生观。所以,老师有这个义务让孩子受到伤害前提醒孩子注意,让他们懂得去保护自己,避免伤害。

七、避免采取简单粗暴干涉的方法,否则事倍功半。

在我担任上届班主任的时候,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关系不同一般,刚知道时,我非常气愤,因为这个男同学成绩较差,可以说是班上倒数几名的,而且平常表现也不够好,而这位女同学学习很好。紧接着我就把这位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一番,并让他写下保证书今后不再继续。面对着我的疾风暴雨,学生好象屈服了,写下了保证书,我以为自己成功了。可隔了一天,其他老师上课时发现这位男生传递纸条给这位女生,上面还写了我的大名,骂了我,说我不让他和她好了等等。这一次我不但生气而且伤心,自己苦口婆心,学生却不理解。看完纸条我没有立即处理,冷静地想了一想,发现自己处理的方法不科学。我不应该采取强硬的手段,这样只能使学生远离我,促成早恋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于是,有一天放学后,我把他留下,我们边走边谈,我告诉他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们渴望接触异性,对异性怀有好感是正常的,不足为怪,然后对自己上次的错误做法表示道歉,并告诉他早恋的危害,对于他们之间表示理解,并教育他们把爱埋藏在心底,待学业完成之后再说,并为其保守秘密,同时引导他向这位女同学学习,把成绩搞上去。半个学期过去后,这位男同学成绩进入了前二十名,两人之间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相处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理解学生,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但一定不能简单粗暴。

八、相信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爱,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

我班有这样一位女同学,她很早没有了妈妈,爸爸又不十分关心她,家庭的变故使她养成了孤僻、抑郁的性格,在班里也不和别人交流。而班上恰好有一位热情、乐于助人的男同学,于是这位女生喜欢上了这位男生,成绩明显下降。但男同学对此一无所知,这位女同学发现后并没有中止她的“单相思”,反而造成了心理失常,性格更加抑郁。我发现后,并没有先谈及此事,而是和她谈起了她的妈妈,她很爱她的妈妈,我问她:“如果妈妈在的话看到你精神忧郁、成绩下降会怎样?她哭了,她说她缺少爱,所以才这样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感到很内疚,自己太大意了,后来我与她的爸爸联系,和全班同学商量为她过一个有意义的十四岁生日,当同学们纷纷献上生日的祝福时,她含着泪笑了。就在这一天晚上,我告诉她,虽然妈妈离你而去,可是还有爱你的爸爸、老师和同学们关心着你,你一定要坚强起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走出心理的旋涡。你的基础很好,只要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你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果然,没过多久,就可以看见属于她的笑脸,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5.处理初中生早恋案例 篇五

有统计数据表明,现在中学生初恋的平均年龄为14.2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说早恋是一个问题,那么疏导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得力的方法,一味地纵容或者压制都是不当的。如果简单粗暴地干涉和限制,不但不会产生好的作用,稍一不慎,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注重教育语言的艺术性,用“巧言”、“妙语”来消除和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达到忠言顺耳暖心房,批评教育助成长的目的。下面三位班主任的做法值得借鉴。

案例一 以失时花果为喻

一位教师发现他的学生出现“早恋”现象时,巧妙地向学生讲起家乡果园的事情。他说:“我们村子周围有大片的果村园,寒来暑往,春华秋实。

有一年秋末冬初,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有些就要落叶的果树枝上竟然开出了一簇簇果花。不久,花谢了,居然也结出了山楂般大小的果子。可惜没过几天,霜冻就来了,叶落尽了,小果实也烂掉了。

小时候我每每捧着这些可怜的小果子发呆。后来,我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是会受到自然规律惩罚的。今天,同学们中的一些事又引起了我的思索。你们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呢?”

分析:引譬设喻,使学生愿意听,听得进,从而产生出一种内在动力,这才是教育的高招妙法。

案例二 镜中之花不能戴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个好学生的作业质量突然下降:字迹潦草错误百出。观其上课,心神不定。私下一了解,原来他一厢情愿地恋上了本班一个女同学。怎么办呢?对这个敏感的话题教师觉得面谈不好,于是在作业本里给他夹了一个小条:

××同学:

不知你是否明白这个道理,镜中之花虽美不能戴,水中之月虽好捞不到。因此,对她的一片“痴情”只能给你带来痛苦。况且,你才十七岁,对“爱情”的含义未必真懂,学识不足,事业未成,过早地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岂不影响身心健康,贻误光明前途?望你三思。

这个学生正挣扎于早恋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看到老师关怀、中肯的话语,如同落水者遇到了救生艇,视老师为知己。教师趁热打铁,终于使这个学生获得解脱。

6.小学生早恋处理方法有哪些 篇六

要知道什么是早恋,我认为小学生只有极个别的出现早恋,大多是都是小学生、家长、老师自己认为的。下面是我摘自百度百科的资料

狭义

早恋,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严格来说,是男女双方都向对方告白,才能称之为恋爱。

如果没有过告白行为,就不能称之为恋爱,不能称之为恋爱就更不能称之为早恋。只有作了告白行为(情书,直接告白等)才能算作恋爱,算作恋爱之后,才能根据受教育阶段判断是否早恋。

一般认为在大学阶段以前的恋爱都属于所谓“早恋”。

广义

早恋并不是一个正式和专业的词语,只在中国内地被广泛使用。实际上也并没有正式的标准来界定是否早恋。将青少年由于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造成的对异性的爱慕归为“早恋”,显然不科学。

一般认为青少年恋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但一般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亦有人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如果你觉得自己早恋了。

首先就是,不要害怕,也许你所谓的早恋,它其实不是早恋,只是你用电视里的恋爱来称呼它了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的孩子都无法体验到兄妹情,姐妹情、兄弟情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想享受有兄弟姐妹的感情。

我们在学校里可以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人,但这仅仅只是喜欢,喜欢和他在一起的感觉,就想无条件的对他好。若是仅凭这些就认为是早恋,那就太荒.唐了,兄弟姐妹之间亲戚之间也会产生这种感情呀!

你之所以会认为自己是早恋,是因为这样的话题想在讲的太多了,电视手机宣传的太多了。

小学生我可以告诉你,你不是早恋,不要去模仿大人的行为就好了,做一个幸福的小学生。

小学生早恋咋办?

首先,不要过于恐惧,单纯的接吻并不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后果,也不会引起身体上的变化。 其次,必须意识到这种行为还不是小学生适宜的行为。花儿只有到适合的花期才会开放,也才会开得更美。 第三,必须得让那个校草知道,你不喜欢,也绝不允许这种情况第二次发生,可以告诉他如果他再如此无理,你会向老师和家长求援。 最后,祝你尽快从这件事中解脱出来。祝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对于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她涉事未深,被强吻这样的事,所带给她的首先是恐惧,在她们看来这是极严重的事件,甚至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怀孕,家长和老师会不会就此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女孩……因此,对于遭遇到这种事的女孩子来说,首先要消除这种恐惧,我想告诉她的事,这件事,你没有错,你还是一个好孩子。你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事情已经发生,此刻最需要的是正确看待这件事,正确处理这件事。

小学六年级还是一个懵懂的年龄,无论怎样,在这样的年龄早恋是太早了,是不应该发生的。我相信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绝不是因为什么爱情,而是一种模仿,模仿电影、电视剧,模仿一些小说,甚至网络游戏。花儿有花期,人生也有每个阶段最适宜做的事,显然小学生早恋是不合适宜的,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未走向成熟。这个时候,如果心里有一些美好的情愫,也应当将它埋藏在心底,就好比把种子埋藏到泥里,要等待春暖花开的时节,再让它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我不清楚那个强吻别人的校草是个怎样的男孩子。我不排除他是因为内心强烈的愿望,他是被这个美丽的女孩子吸引,所以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可,这确实是一个轻率的举动,因为他只顾及了自己的感受,却把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置于危险的边缘。这绝不是“爱”,这最多是一种冲动,真正的爱是为对方好,而不是让对方担惊受怕。我不愿说他是轻浮的,如果他仅仅是对女孩子的玩弄和调戏那就让人不屑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希望女孩能够告诉他,能够让他意识到,自己不喜欢这样,更不会允许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

让纯真与小学生活相伴!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如何防止小学生早恋

7.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 篇七

一、早恋问题概述

早恋是专指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间确立恋爱关系的一种行为,也是人类性生理和性心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性间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由于其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开始趋于成熟,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早恋行为。具体来说,初中生出现早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理方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生理开始趋向成熟,因而在生理上本能会产生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二是心理方面,对应生理上的变化,初中生心理上也开始出现变化,出现性意识的概念,性心理开始发展,具体表现为爱慕心理、好奇心理以及寄托心理等。爱慕心理是指随着生理的发展,对异性会产生爱慕的感觉,喜欢与异性进行接触。好奇心理则来源于对异性生理变化的好奇,想要了解异性生理、心理上的变化,而这种好奇心就会驱使异性之间相互靠近。寄托心理是指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开始违背家长的指令,产生逆反心理,而异性作为自己的同龄人,拥有相同的叛逆心理,因而在心理上会觉得异性能够理解自己,最终导致早恋行为。

二、科学引导早恋行为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学生出现早恋问题时,应该认真科学地处理早恋问题,科学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分析早恋的危害,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以帮助学生尽早解决早恋问题,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可能出现早恋现象时,不要立即出面制止,而是通过间接处理的方式对学生早恋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对学生的感情表示理解和尊重,认真思考解决早恋问题的可行方法。可以通过一对一交谈的方式,尊重学生的隐私,对学生的早恋采取不公开的态度,通过私下通信或聊天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早恋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学会理性处理早恋问题。在与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对于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这些状况表示理解,可以向学生讲述自身在青春期的一些经验,帮助学生处理好青春期的问题。同时,在对待早恋问题上,教师应该以教育为主,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惩罚,将重点放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通过和学生分析早恋原因和对学习生活的一些影响,让学生自己从思想上调整对早恋的认识,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自觉规束自身的行为,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青春期的宣传教育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或课程,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法律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意识到在社会中生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从而自我约束,自觉遵守行为道德,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加深对这些教育内容的理解。对初中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青春期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了解早恋出现的原因,认清在初中阶段异性之间爱恋关系的本质,在深入了解之后,学生对早恋的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就会减轻,从而有效预防早恋的发生。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早恋问题解决的前提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信任教师,才能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才能自觉进行自我转变。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学生的早恋问题,班主任不应该摆出高高在上的师者形象,而是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早恋的意见和自身的想法,在充分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意见,进行自我意识调整,学会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问题。在引导教育方面,为了增加可信度,班主任可以以亲身经验来讲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班主任在早恋问题上的处理意见,从而有利于早恋问题的有效合理解决。

正确对待早恋问题对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应该科学合理地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对学生表示尊重和理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8.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 篇八

你可以喜欢王滨的可爱,不要喜欢王滨,你可以喜欢周晓的古怪精灵,但请不要喜欢古怪精灵的周晓,你可以喜欢某个女生的人淡如菊,热情似火,但请你不要喜欢人淡如菊,热情似火的某个女生,你可以喜欢一切美好的品性,在这些喜欢中,不断修正完善你找老婆的标准,但请不要让别人的青春为你的不理智买单。请珍惜给你发好人卡的女生,因为她懂得尊重感情,尊重自己也尊重你。

之所以说不理智,因为爱情,它就像一棵小树,它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肥沃的土壤,精心的呵护,而这些,身为高中生的你根本给不起。因为它的经济基础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高中三年你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投资到哪里,就算你已经有十足的把握进入心仪的大学,你能确保你不会影响到对方的人生轨迹?你能确保,你给她的就是她想要的人生?我对爱的理解就是,爱一定要促进彼此的成长,要让彼此比想象的更优秀。如果因为你的这份“爱”,使两个人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全力以赴做合适的事情,而遗憾的错过了人生应有的高度,那就是对爱的亵渎。请你收回这份假冒伪劣的爱。

14年的教学生涯,10年的班主任经历,看过太多的遗憾,爱情偶尔就像强心剂,会让两个人的成绩在短时间精进一下,但昙花一现是必然的,因为情绪的不稳定,心智的不成熟,最终都很难在学业上有好的结果,最可怕的是,当年向全世界宣战一般的感情斗志,基本在一个高三暑假就灰飞烟灭,让人倍感没劲。所以,我对于班里所谓“早恋”的学生,基本不管,不给你创造来劲的机会,但我会告诉所有的任课老师,这个人,不要管了,因为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很可能因为他们之间的一个小矛盾就归零了,值得关注的学生太多了,不要在他们身上浪费精力,别怪老师残忍,你选择了爱情的甜蜜,就必须承担所有的后果,这个世界是守恒的,有得有失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有学生开玩笑的跟我说过,老师,房子车子票子,我父母都给我准备好了,我现在就缺一媳妇。我告诉他,你缺的不是媳妇,是脑子。一个真正有质量的姑娘,不会因为你父母的慷慨跟你走,因为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不是两个人奋斗所得,低眉顺眼的小媳妇不好当;如果她就是冲这些东西去的,那就更没有跟你混的必要了,她完全可以直接奔你的父辈去了,爱情面前,物种都不是问题,更何况年龄?什么都有了,比什么都没有更可怕,父母给了你一个更高的平台,实际上是加大了你奋斗的难度,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多的成绩才能让事情有你自己的标签,这比白手起家难多了,你应该比一般人更有危机感才对,还好意思拿父母的成就在这里嘚瑟?还不赶紧闭嘴收声,加倍努力?

爱情,对于高中生,就像是一件太过昂贵的奢侈品,给不起,也要不起。不是因为“万恶”的高考,也不是因为中国人太多,竞争太激烈。其实大家应该感谢高考,给你一个自我成长,自我证明的机会。从小到大,很多大事你说了不算,但从高考开始,你的人生真的开始由你做主。大学是什么?我的理解,大学就是给你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你再慢慢的长长,让你用四年的时间认清你到底想

要的是什么?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这真的是谈人生谈理想的地方,那你说这个地方重不重要?不同的大学会带你走不同的人生之路,看得到的是找工作的难易,看不到的是文化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人生轨迹的确立。真的看到,很多学生的人生,就是从大学开始截然不同。曾经在一个教室里被同一道题难住的兄弟,几年不到就产生天壤之别你甘心吗?想想你的初中、小学同学,一定有了你感觉奋力追赶也很难追上的人,也一定有拼尽全力也追不上你的人,大学,会将这种差距变成人生质的差别。所以,再怎么努力也不为过。所以,你还舍得将时间和精力侧漏吗?

9.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 篇九

1、担心学生成绩下滑

初中阶段正是吸收知识的最好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这时候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高中,之后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为了不让早恋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一旦发现有有这种情况出现就叫家长来,让父母好好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青少年的恋爱观。现在要以学业为重,不然等到成绩下滑再后悔就晚啦!

2、影响三观

其次,初中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经济也不独立,性格还在形成时期。如果早恋的话,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这个阶段没能保持一个良好距离的话,不仅容易做出一些冲动的事,还影响到自己的三观,那么对以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容易造成不良风气。

3、影响以后的恋爱

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少,正是每个人叛逆期的时候,喜欢接触各种新鲜事物,所以对异性的喜欢也只是一种好感而已,几乎所有的早恋都是草草了事。

但一些比较重感情的人在失恋后,对于恋爱这件事抱有不好的看法,甚至受到伤害和打击,从此不再相信爱情等。所以禁止早恋也是为了学生以后着想,并不只是为了成绩而考虑。学渣看完后:我太难了!因为自己的实力不允许早恋。

本文编辑:小杰

10.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早恋问题 篇十

关键词:早恋;晓之以理;理智对待

现在。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就有早恋现象发生,有愈演愈烈的态势。那么,如何处理学生早恋问题一直是班主任比较头疼的问题。作为一线班主任笔者认为,对于早恋。既不能放任自流,随其发展;更不能严厉批评,大声训斥相关同学。而应该晓之以理,让他们理智对待。

晓之以理就是要把道理讲给学生昕,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早恋的危害。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告诉他们异性之间的仰慕是没有错的,更重要的是让有畅谈表现的学生认识到:爱是无私的,爱就意味着责任,爱就意味着付出,爱就意昧着为对方着想。既然是这样,那么你也不想让对方分散精力吧?你也不想让对方浪费时间吧?你也不想让对方成绩下降吧?你也不想让对方整天为你牵肠挂肚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就去为别人创造条件和氛围吧!另外,爱对方,就要使对方幸福,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幸福。怎样才能使对方长久的幸福呢?那就是要积极地积累条件,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发展能力,为将来自己有一个伟大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那样,才能有更多的力量使别人幸福,要不,一切的许诺都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

秋天才成熟的果子,我们不能夏天就采摘。等它熟透时,再摘下来吃,味道一定会很甜美,不然将成为人生的“苦果”。当然,班主任在具体谈话时,应察言观色,灵活应变,一定要让學生觉得你不是在批评他,而是在关心他、帮助他。因为大多中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比较肤浅,要想帮他们走出困境,我们就必须帮他(她)针对具体情况一一分析,在分析之后,他(她)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然后,再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组织的活动中。

总之,我们在处理早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做到管理不松懈,手段不粗暴;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多利用班会课进行旁敲侧击,把早恋扼杀到萌芽阶段,从而让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学习上。

11.如何处理早恋问题 篇十一

“早恋”是学生的情感问题,但通过理性教育,可使学生将情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调查显示,学生对待“早恋”问题,认为没有错,其结论多是从“恋”字上得出的,因为“恋”没有错,这是学生得出“早恋”也没错的基础依据,但这里忽略了“恋”和“早恋”的时空差异性,忽略了一个“早”字。而老师又多从“恋”字入手,因此,自然很难让学生真心的接受教师的帮助教育。这一点自己在最初处理这一问题时,也曾陷入过认识的误区,虽说矛盾没有激化,但帮助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才逐渐意识到,认识问题的切入点出现了偏差,因此很难说服学生。因为“恋”从本源上说确实没有错,这又怎能说服学生呢?问题的关键不是错在“恋”字上,而是错在一个“早”字上。以后,再跟学生谈话,便首先肯定“恋”是对的,而且肯定说,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学生内心有“恋”的萌动,或者说将这种萌动展示于外也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说是对的,并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学生心理认同的氛围环境,而是从内心深处就是这样认为,是一种尊重客观实际的说法。把两个字拆开来认识,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早”字,而不探讨“恋”字。这样更易引起学生探讨此问题的欲望。为什么多了一个“早”字就是错的呢?这就是理性的认识问题了。

“任何事物的价值存在于特定时空之中”。在同学生谈话时,首先探讨的是这句话的对错。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句话,我举了一些生活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跟学生说,吃饭是对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吃饭是天经地义的,谁也不能说是吃饭是错的。但吃饭也有其特定的时间场合,与特定的时间场合不符,对的也是错的。我说,上课的时间,你在吃饭,是对是错呢?很显然,是错的,错在哪里呢?不是吃饭这件事本身错了,而是错在时间场合上。刚上初一,早晨上学着急,穿上了小学的校服,走出家门才发现错了,赶紧回去换衣服。为啥错了,长大了时间空间发生了变化。我突然问学生,杀人对不对,学生马上回答:不对。我说再想一想,学生还是说不对。我问,那要是在战场上呢?我说国家那一年不杀人呀。平时随便杀人不对,特点的时间场合杀人也是对的。什么事物的价值都与特定的时空有关,都体现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这样的例子随手可举,当学生接受这一观点时,再问学生“早恋”问题错在哪里时,学生便很容易意识到,其为什么是错的了。我跟学生说,“恋”是人间最美好的事物,是人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美的。但这种美,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美的感受。这就像桃树,开花时是美的,有了小桃时也是美的,长成水蜜桃时还是美的。桃什么时候才可以吃呢?什么时候吃是甜的?其实人的恋情,也是有阶段性的。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开花的年龄,或许刚刚长出小桃。花吃到嘴里是甜的,但同水蜜桃的甜一样吗?小桃是苦的,你说呢?为什么不等到长成水蜜桃时再吃,那是怎样的一种甜啊。我说,说到家长说你们,老师说你们,你想啊,刚刚开花,刚刚长成小桃你们就想吃,就想摘,能不说你们啊。理性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至少引起学生的反思。

再一点是对“早”的认识的相对性,也是需要同学生探讨的问题。处在不同情境的人,对早有不同的认识。如果说你已经进入社会,参加了工作(指初中毕业后),不再是学生,便不存在“早恋”的问题了。因为“早恋”是专指中学时代学生群体而言的。我们细细观察社会,不光存在“早恋”问题,同时还存在“晚恋”问题。有的人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但还是将个人“恋”的问题一拖再拖,这些人选择的就不是“早恋”而是“晚恋”。对一些人来讲,25、6或27、8还是早的。这里就有个对自身事业,国家、民族大业的追求问题。为了自身的事业的发展,为了国家、民族大业,选择了“晚恋”。人家能为了自身的事业的发展,为了国家、民族大业,选择了“晚恋”,我们为什么要为了“早恋”而放弃学业呢?想想应该如何去做,学生是能得出答案的。

二、从历史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早恋”的说法呢?在我的记忆中,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不敢说是准确的,但至少可以说是近几十年的事)那为什么以前没有呢?原因是什么?其实“早恋”提法的产生,是一对客观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人的生理、情感发展的需求与获得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时间需求之间矛盾的产物。人的成熟是有阶段性的,人到了13、4岁产生“恋”的萌动,是人的生理、情感发展的必然产物,再大一点走向成熟。所以中国古时有15成丁的说法,也就是说长大成人了,成家立业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进入现代社会,人成家立业的年龄越来越大,除了个人的认识的偏差外,更主要的是,人在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时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古时,劳动技能的简单,使得人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即使成家立业,学习劳动技能的时间还是足够用的。十年寒窗苦,可考取功名,现在呢?高中毕业就是十二年,加上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少说近二十年,这还不够,还要终身学习。就个人而言,用于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增多了;就国家民族而言,同样如此,所以法律规定,18岁为成人,但成家是不允许的,为什么呀?关系到民族的素质,而不光是少生一代人的问题。所以说这个“早”字,不是谁随便说出来的,是相对于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所需时间而言的。而且这个矛盾,对于初中、高中学生来讲更为突出。用于“恋”的时间多了,用于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的时间就少了。家长都是过来人,孩子“早恋”不急才怪呢,这直接涉及到将来的生活水准。但作为初中、高中学生很少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没有什么。中国有句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初中、高中学生总的来讲,还没有到有远虑的年龄。所以,做教师的都会遇到这样的事,许多毕业学生走向社会已参加工作后,常常后悔做了傻事。“早恋”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原因很简单,“恋”是美好的,但需要物质做基础,而学生同样认识不到这一点。进入社会一看,一个什么本事也没有的人,再美好的事物又能维持多久?而这一切,需要教师向他们讲明白。我曾就上面提到的认识跟学生谈过。我说好像现在你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实际上“早恋”在人生物质上的损失是很大的。我跟学生讲,进入社会后,一看人家生存的物质条件,再看看自己。那些自己同样能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为什么?自己的那里去了,回答是:在中学时代都给“恋”了。你在中学时代“恋”的越多,将来属于你的就越少。既然在中学时代把将来属于自己的什么房子啦、汽车啦等等都拿来“恋”了,那只有后悔,不会再有别的了。现在的时间投入,是为了将来的获得。我说个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要不国家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最终还要普及大学教育,还是鼓励人们终身学习。地球上的事,也是这样,在这方面的投入,意味着,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国际间,国家民族的生存,人家是不会白送东西给你的,而且这种竞争是冷酷的、无情的。要是中国的中学生都忙于“早恋”,中华民族,就会一天天衰弱下去,将来很难有一席之地。这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为了生存需要,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时间的投入是必须的。在人的生理、情感需要同生存需要产生矛盾时,让位给生存的需要则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生存是生理、情感发展的基础。就个人而言,谁在这方面认识不清吃亏的只能是个人。因为作为国家民族发展而言,中国的学生都“早恋”是不可能的一件事。而就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而言,你的贡献就比没有“早恋”的同学小了许多。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明“早恋”不可取,学生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既涉及到国家民族的发展,更与切身利益有关。道理讲清了,学生便能明了并能处理发好在生理、情感的需求与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需求在时间上产生矛盾时,天平应向那一方面倾斜的问题。这样谈“早恋”问题,在自己的实践中证明,学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效果是不错的,至少来讲,学生不会走的太远,以至于完全荒废学业。

三、从就心理角度问题谈“早恋”。

从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好多人认为:“早恋”是心理过早成熟的表现。最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对人的心理成熟有了新的届定后,我的看法改变了。一个人心理真正的成熟,是能够理智的处理问题,从时空上说,能从未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现在时间的人。从这一理论观点看,“早恋”恰恰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就可以用来说服学生。列宁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不能肯这一理论的成熟,但至少是一种理论。而且从有关心理成熟的理论上说服学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讨论的焦点,是心理成熟的表现,还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这样问题就在于什么是心理成熟,回答了这一问题,也就回答了,“早恋”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问题。我把我的理论观点,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认识。结果是:学生基本上对这一理论观点是认同的。这样就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上的依据。而就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言,谁也不愿意说自己心理不成熟。一旦,承认“早恋”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首先,“早恋”在自己的心理上,就失去了市场。即使有“早恋”的想法,内心也会处在矛盾之中,如果这时外力再帮助一下,学生便会有意的克制自己,一想,还是以后再说吧。实践中,自己感到,从心理成熟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早恋”问题,还是很起作用的。

四、形成有利的集体氛围

在一个集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认识是很重要,而集体舆论的高度,也会促使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不知怎样去说服学生。如果仅从“早恋”中的“恋”的角度去谈,知道这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不如不说。所以,一直以个体观察、引导、教育的方法为主。当有了上述认识之后,我便可以在集体中与学生一起讨论“早恋”这一话题。我曾多次在集体中谈到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有了集体舆论,“早恋”的市场就小了许多。同时,我也注意到,当我以尊重学生的态度,客观的与学生公开谈过这个话题后,他们也觉得,我能理解他们,也愿意主动找我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使帮助更有针对性。客观上讲任何事情,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但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是可以办到的。集体舆论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从而将“早恋”危害尽量压缩在最小范围内,其影响尽量降低为最小值。在讨论中,我也注意到,对这一话题,学生并不回避,因为这原本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早已存在的问题了,他们也很希望弄清楚是对是错,也希望为自己不想“早恋”找到合理的依据。其实有时,我们工作做不到位的话,舆论恰恰相反,没有或不想“早恋”的学生,反倒没有市场,好像不成熟,没有本事似的。

12.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早恋问题 篇十二

早恋问题已经沸沸扬扬地讨论多年了,至今还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教师和家长的重点难题。事情已经弄到了这种程度:所谓的“青春期教育”几乎和“防早恋教育”变成同义词了。防早恋的教育又被简化成性教育;性教育又被简化成了“性知识”教育。“青春期教育”一路“缩水”,越来越狭窄,钻进了牛角尖。

我们抨击早恋的时候,往往从社会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开刀,可是解决早恋问题的时候,却又从学生的生理因素人手,大讲性知识。学生的性知识固然缺乏,但是他们的长辈当年性知识不是更缺乏吗?为什么那时早恋现象不像现在这样风起云涌?想主要用普及性知识的办法解决早恋问题,实在是头疼医脚,脚疼医头。其实防止早恋的重点应该是健康感情的教育,自尊教育,幸福观教育,这才能与社会影响相衔接。

现在对于早恋,最流行的说法是反对生堵硬截,应该进行疏导。这种说法当然是对的,然而已成陈词滥调。怎么疏导?很少有人细致研究,无非是说教而已。例如用早恋的恶性案例吓唬学生呀,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来开导学生呀,甚至还有人用过分肯定早恋的合理性来讨好学生。这些东西,学生已经很熟悉了,虽然不能说全错,但是往往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对症下药。

早恋其实是有很多类型的,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教育方式。早恋有共同的原因:青春期的性萌动、性躁动、性紧张从这一点

来说,早恋有其合理性,但是我们不应过分强调这种合理性。青春期的孩子,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性萌动、性躁动、性紧张,这是正常的,并非流氓,也不是犯罪。但是这不等于说屁帘还没摘就给小伙伴写“情书”就是正常的,也不等于说中学生在校园明目张胆谈情说爱是合理的,就好像人人都希望有钱是正常的,但是我从别人的口袋里攒钱就不行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样道理,君子爱异性,恋之也有道,乱来不行。学校不是婚姻介绍所,中小学生谈恋爱是违反纪律的,虽然学校在执行纪律的时候绝对要谨慎从事,一切要从保护和教育学生出发,但是这个底线不能突破。现在有些专家学者,不知为什么,竟然把青春期的学生都“性化”了,在他们看来,男孩个个好色,女孩人人怀春,早恋不可避免,早恋不可抗拒。要是这样,教师都兼任媒婆岂不更具“人文关怀”?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孩子度过青春期的状态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平平静静,有的稍有曲折。青春期孩子的注意力重点和精力发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异性的兴趣是不一样的,不是都表现为严重的性紧张。也就是说,在青春期没有早恋现象的学生,不能认为不正常。“性化”青春期的孩子,是一种误导。

由于社会风气越来越“花”,由于家庭教育失误,由于学校举措失当,由于同学间“交叉感染”,如今中小学校园里的早恋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在有些学校和有些班级,不早恋者反而成了另类。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师还想用祖传的围追堵截、纪律处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解决问题,常常会碰钉子。采用新式的“我理解你”的办法,则会推波助澜。怎么办呢?只有引导。然而什么是引导?很多人都没有细想过。引导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你那条路走不通,你要沿着我给你指出的路走才行。”这样做,引导者也太自我中心了,学生一般都会抵触的。高明的引导应该是先查清孩子正往哪个方向走,搞清他的具体路线(情感路线和思维路线),然后陪他一起走,暗中推他一下,拉他一下,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方向,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第一种办法,围追堵截、纪律处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属于“面对面的教育”。教师、家长一开口就摆出了一副“我要教育你”的架势,这最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第二种办法,高明的引导,是“肩并肩的教育”。表面上和学生走向同一方向,这就不致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然后暗中“做手脚”,悄悄转变学生。第三种办法,“我理解你”。这种教育倒也是肩并肩的,可惜教育者跟着被教育者跑了,教育变成了纵容。第一种是教师、家长自我中心,第三种是教师、家长失去自我,只有第二种,既不主观,又不放弃教育者的身份,才是最合适的。

13.由“雷人校规”说到早恋问题 篇十三

最新的消息是,该中学已经废止了相关规定,校方认识到“违背了教育规律”,“操作性不强”,所以这些规定暂不执行。不过,尽管校方认识到了“不合适”,“有错就改,善莫大焉”,但这样的改正倒更像是承受不住舆论压力而做出的让步。

撇开教育体制背景不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当然也认为这样的校规不科学、不人性。但在现实环境中,笔者却觉得这样的校规其实并不“雷人”,甚至常见。据笔者了解,在一些学校里,“男女生需要相隔几米以上距离”“男女生在食堂分层吃饭”等规定大量存在,既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从学校管理和对学生学业负责的角度来说,防止男女生之间摩擦出感情火花,似乎也是一种“工具理性”。“如果我的孩子也在那所学校里读书,我对学校(这样)的校规没有异议,我当然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而不希望孩子因早恋而影响了学习。”某些家长的看法,也证明这样的校规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和“群众基础”。

以上种种,算不算一种无奈呢?早恋,放到当前的教育体制背景下,既是错,也是罪。这样的体制,让学校老师变成了扼杀情感自由、纯真恋情的“刽子手”,也让许多中学生的情商与智商、分数与情感严重失调。也就是说,如果中高考的指挥棒不变,这种由学校、老师绞尽脑汁制造的“雷人校规”仍然不会绝迹。

初恋是人的一种正常的情感表现,哪怕是我们这些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人,回想起自己中学时所谓的初恋,也会偷偷一笑,觉得这一份回忆特别美好。我们希望现在的青少年情感不再受到那么多的束缚,但我们又希望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感性,考出一个好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邊是正常的情感诉求,一边是应试背景下繁重的学业,这样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是学习重要,还是情感自由重要?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包括每一位老师、家长、学生,应该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谈着恋爱考上了北大,有的谈着恋爱考上了职专,有的让早恋变成一辈子的恋情……早恋是好还是坏,只能由每个人自己去体味和拿捏。

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视早恋如洪水猛兽。我们一时改变不了体制,但我们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业与感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处理早恋的问题上,教师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交流,可以采取谈心或者书面交流的方式,必要时也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切忌使用粗暴、单一的方法,尚处于情感萌动期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处理方式稍有不当,就有可能引发极端事件,媒体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学生而言,珍存这种美好的情感无可厚非,但也应该以前途和学业为重,至于这两样孰轻孰重,自己可要好好衡量。

最后,笔者还是要忍不住要多说几句。无论放在怎样的教育语境下,早恋都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正如网友评价赵薇的新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样:“青春就是早恋,是逃课,是肆意的泪和笑,是我与世界的单打独斗!那些或美好、或苦涩、或甜蜜、或悲伤的情绪,无论经历多久的时间洗礼与沉淀,也将经久不灭。”这样的青春,岂能轻易否定?我们的学校,应该站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情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对于早恋,虽不宜提倡,但也不能粗暴扼杀,应该科学引导,尊重学生,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冰冷机器。

(责编 欧金昌)

14.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危害 篇十四

高二(6)班

一、中学生早恋的特点

1.普遍性:保守估计在60%以上。

2.舆论宽容:成熟早,属于个人私事。

3.大胆、成人化:放学路上,行为举止毫不避讳,背后可能还超乎想象。4.矛盾性

学生的行为虽较大胆,但还是害怕被老师与家长发现; 学生的行为模仿成人,但缺乏责任感与义务感的幼稚心理。

二、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1.高中生正处15—18岁,朦胧的异性情感吸引和喜欢相互接近。2.因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关怀而早恋; 3.因从众好奇心理而早恋; 三、一般性结果

盲目选择 耽误学习感情易变 相互影响

四、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 1.社会角度分析

(1)经济尚未独立。中学生的经济来源依赖于父母或他人,自己还不能独立。(2)误导未来的人生规划。很多事实证明,中学生恋爱后,感情往往被对方所牵制,学习容易分心,从而导致成绩迅速下降。2.心理角度分析

(1)中学生的人格还不成熟,性格尚不稳定,终生职业亦不确定,而将朦胧的好感当作爱情的萌发,匆忙地与某个特定的异性建立深厚的个人关系,就好比冒险地踏进一片虽开着奇花异草,同时也暗藏陷阱的森林。

(2)过早地陷入早恋误区,整天处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怕被家长发现,怕老师批评……这就必然导致神经紧张,压力大,烦躁不安,静不下心,不但身心受到损伤,还有形成脱离集体的倾向。

(3)还有,因早恋为对象争风吃醋,一时冲动引发打群架事件。

五、如何摆脱早恋?

用理智和毅力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在于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另外,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时,当你对异性萌生情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转移法: 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 ②冷处理法: 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

③搁置法: 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个人观点: 十七岁的年纪,本是花季,也是雨季。

1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初中生的早恋 篇十五

何洲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到最近的研究发现:早恋又有低龄化的倾向。前两天,我又听说我们九年级有学生“早恋”了,并且还有平常学习很好的同学。看到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不禁想起了我处理学生早恋的一些历史。初二下期和初三上期的时候,我班也有学生陷入早恋。经过我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处理,现在我班的学生已经能正确的认识并处理这种“朦胧情感”(我认为称之为“朦胧情感”比“早恋”更恰当些)了。下面我就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谈谈我的看法。

一、首先我谈谈我对学生这种情感的理解:

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我们也有过青春岁月。生命到了一定的季节,爱情的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开花。产生“朦胧情感”不代表学生道德败坏,我们在教育学生之前,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要从人道和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和尊重学生的青春。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对异性都会有一些微妙的心理活动。异性相吸,女同学和男同学都会希望多和异性交流接触,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多,偶尔难免会有一些朦胧的想法,并且由于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自己内心的这种情感,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陷入早恋。

二、在处理学生的早恋时,我注意这样几个原则:

1、尊重学生的人格。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平常品学兼优的“早恋”的,也有品学兼劣却不早恋的,所以在处理“早恋”的同学时,我从不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从不把学生“早恋”和道德问题错误挂

钩。

2、平常注意引导,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对于学生“早恋”,不是我们随便讲一次两次就能够避免的,但是在学生萌生这种“朦胧情感”之前就先进行一些教育,对学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爱情的种子在学生童年、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播撒在他们的心里。况且现在的各种媒体对爱情就有多种多样的涉及,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就会产生一些误解。、爱情教育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妻子、丈夫,未来的母亲、父亲。我们的教育要给他们一生健康的精神世界,要通过爱情教育,让学生感悟一种精神的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爱的讲解会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能培养出给人以巨大幸福的对美的责任感。

4、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我们不可能随时守在学生身边,更不可能干预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目标,用高远的志向战胜自己内心错误的想法。我们应当怎样去度过青春岁月?什么是现在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要怎样把握好现在才能让自己将来拥有真正的幸福?

5、当学生出现了“朦胧情感”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区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同样是“朦胧情感”,不同的学生的认识就不尽相同。对于某些自律性较强的同学,可能点到为止就能解决了;对于某些本身对待自己的感情就不严肃的同学,首先就应该进行严厉的批评。

三、谈谈我在班级内进行的一些青春情感教育

八年级的时候,我班出现了一些早恋苗头,有和自己班同学的,也有和其他班同学的,我通过调查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分时段的在班级内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

1、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爱情。

爱情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复杂的情感,古往今来无数的男男女女都对此感到困惑。即使我们成年人也对爱情参悟不透。学生还处在初中阶段的时候,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对爱情的理解就更肤浅。有些同学“早恋”了甚至都是别人开玩笑或者议论的结果。青春期产生的这种异性相吸是正常的,但这种感觉不是爱情。爱情是以相互的结合为目的,着眼于未来的。如果把爱情比作一个苹果,当苹果还没有成熟就采摘了,那味道一定是酸涩的。到了一定年龄,谈恋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到时候还不知道谈恋爱反而不正常了。初中学生可以去思考爱情,但是还不到去践行的时间。

2、让学生认识早恋的影响。

陷入早恋的同学往往就显得游离于集体,显得封闭,甚至使自己处于一种迷幻状态,认为除了相互的“爱”,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很多早恋的同学放弃为远大的目标努力奋斗,同时担心同学取笑议论,又担心家长和老师发现,背上了思想包袱。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严重影响自己的前途,并且在班集体内引起一些闲言碎语,影响班级的学习风气。

3、让学生学会和异性同学正确相处。

俗话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呢。男女同学之间必须要有交往,但怎样正常交往呢?我认为首先要坦然对待和异性的交往,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和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都坦诚大方,那么相互

之间就觉得交往很正常,也就自然不会萌生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其他的同学也就不会误解。其次我认为异性同学之间交往时要保持好分寸,不要和某些人之间搞得神神秘秘的,和各个异性之间留下大致相同的距离,大家都不易产生误解。另外班集体内的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尊重,不要煽风点火或者歪曲事实说三道四。

四、谈谈我处理的一次具体“早恋”案例

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后时,我班一位女生的成绩急剧下降,经常上课的时候精神不振,并且也发现她晚上在寝室用手机聊QQ到很晚。我在进行这种青春情感教育时她就脸红,有一次在我还看到她亲昵的帮班上的一个男生擦汗。所以我肯定她是“早恋”了。接着我及时的找到她谈心,她也比较坦诚的承认了。她说和这个男生在一起感觉很开心,有一种被关爱的感觉,整天都想和这个男生在一起。我首先肯定了她的这种坦诚,告诉她产生这种情感是正常的,这个男生也确实有他的优点,舍不得放下也可以理解。接着我和她谈了她的理想和将来,是不是就要一辈子跟定这个男生了?我给她举例说,人生就像一个旅程,一路都有好风景,如果我们留恋途中的鲜花,停下脚步,我们就错过了后面的许多,也欣赏不到目的地的美景了,这将是一辈子的遗憾。这个例子她理解得很快,接着我和她谈了后面的路,我告诉她:当自己青春年少时,走一些弯路正常,但是我们应该利用大好时光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样自己将来自然能得到一份幸福的爱情。对那位男生,我跟他谈了怎样做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怎样做一个真正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从两个人的前途出发,不应该让两个人陷入早恋而无法自拔,我们都要对自己和同学的将来负

责。经过我细心的引导,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应该怎样做,在后面的学习和生活中,两个人都趋于正常了。

16.班主任处理早恋问题 篇十六

关键词早恋 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1-0121-02

什么是早恋?早恋,从字面上看就是过早的恋爱。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人们习惯上把早恋界定为“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关于恋爱年龄国家并无具体明确的规定,人们习惯上以如下两条标准作为参照,一是生活自立程度;二是法定婚龄相差的程度。用以上两个标准进行甄别,处于青春期中学生间的恋爱,都可以称之为“早恋”。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学校和班级管理中比较再现棘手的问题,学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处理这项工作?

一、正确了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青春期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要经历四阶段:即青春期前期、青春期初期、青春期中期、青春期后期。

1.青春期前期。年龄阶段一般处于幼儿——小学低年级阶段。特征为无性意识阶段,男孩、女孩之间无界线,爱追随团体一起活动,嬉戏打闹、亲密无间、两小无猜。

2.青春期初期。这个时期有两大特点,表现为:前期比较疏远,后期异性吸引。

在青春期初期前期,年级阶段一般为小学中高年级,男孩、女孩不在是童年时代的无所顾及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一方面,内心出现一种对异性的特殊的好奇和注意;另一方面,在表面上却故意彼此疏远,在心理学上称为“异性疏期”。这种异性疏远期一般出现在第二性特征出现后的1-2年内,导致男、女疏远的原因,一般源于生理变化。随着第一性特征的变化和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刚迈入青春期门槛的男、女明显感受到自身的生理变化,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于是表现为羞涩胆怯、不安、害怕、甚至反感。由此导致异性疏远。少男、少女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男女之间相互猜测,搞恶作剧,看谁和谁亲密一些,就说某某和某某好上了。这是青春期初期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多数同学都能按照性意识的发展规律顺利、自然地度过。

青春期初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初中阶段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为异性吸引期。在这个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相处越来越困难,彼此间交流的“度”掌握不好,要么,就会产生矛盾;要么就会“早恋”,一旦早恋,男、女之间就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慕之心,悠然神往接近的心理。这个阶段的学生不排除性关系,但较少。

3.青春期中期。即依恋期。就是高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被称之为盲目性关系期。男女之间的好感不是综合的,对异性某一方面都会产生爱慕之心,不像大学生对异性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后,方可确定恋爱关系。这个阶段的异性由于生理的发育引起性意识的觉醒,具有一种神秘感。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激起探索和尝试的愿望,这种神秘感往往表现为异性之间的个人小秘密。

4.青春期后期。年龄一般在18-20岁。这个阶段,男、女对异性的爱慕与追求趋于专一化,爱情的萌发自然地进入了恋爱择偶季节。

青春期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不同阶段人对异性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是由男、女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决定的,班主任要正视这一发展规律。中等职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期这个特殊的恋爱阶段,加之外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社会上男、女青年恋爱的一些行为,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久而久之,心理天平失衡,产生了模仿、尝试的欲望,这是他们早恋的原因之一。其次,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常常使他们陷入迷茫与困惑,他们需要倾诉、理解和帮助,因此他们便会在同龄人当中去追求理解、渴望帮助和寻求友谊,异性交往就成为一种必然和自然的现象。因此,要让中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发展规律,明确青春期中期是最容易出偏差的时期,让学生正确面对这一时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二、对有早恋问题的中学生的教育措施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分清友谊与爱情的区别。男女同学之间应存在正常的友谊,教育学生不要把友谊当成爱情而想入非非。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友谊。中学时期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兴趣的心理是正常的。过分夸大这种感受,有意识地去刺激助长这方面的情感是不可取的。但对有早恋问题的中学生,应加强教育的力度。

(一)加强思想教育,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

只有中学生对早恋的危害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才能自觉地与早恋告别。要使学生认识到:15-18岁在校期间不宜恋爱。这是因为:

1.思想尚未定型,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还较幼稚、片面,其思想道德品质等在今后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中学时代谈恋爱者失败的居绝大多数。

2.心理尚未成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往往并不同步,生理上的成熟并不等于他们已经达到了真正的心理成熟。早恋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生理早熟、心理迟熟”的矛盾所导致的。感情似汪洋大海,而理智却如一叶扁舟。学生的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存在着一种盲目的成熟感,他们好冲动、易转移,在意志发展方面他们自制力较差。所以,在恋爱时极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的事情,一旦越轨,对女学生来说,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终身无法弥补的,日后给她们造成挫折感、自卑感,是她们始料未及的。

3.经济尚未独立,学生的经济主要依赖父母或他人,自己尚不能自力更生,而从恋爱到结婚、生育,这一切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也是一般人在工作几年后才恋爱结婚的原因之一,生活中一些中学生由于无力支付恋爱期间的费用,不惜铤而走险,误入歧途。

4.事业尚未定向,学生在校学习是为升学就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尚未定向,这三年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专业技术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人的精力最充沛,求知欲望最旺盛,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也最强,是积累知识,增强才干、奠定人生基础,为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逐步定向的关键时期。学生谈恋爱后,感情往往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易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转移学生的情感

1.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就会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就会受它的鼓舞而不断进取;而强烈的事业心,则是使人不致沉湎于安逸思淫和追求性刺激的重要心理支柱。要做到这一点,可要求学生经常以成功人士、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境界对照自己,以此转移学生的情感,使其步入成功之路。

2.以班级为单位,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前提下,每月开展一次不同项目的创优活动,建立综合考评制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争取在不同项目竞赛中的先进荣誉称号。使他们每周都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感到自己付出后的班级价值体现。

3.对已有早恋现象的同学,应尽快地使他们从早恋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走出早恋的误区。一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迁移情感的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认真搞好学习,或在烦闷的时候多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或与知心好友谈谈,不要老是往这方面想。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对自己爱慕的同学,也像对其他同学一样,落落大方,一视同仁。时间一长,这种感情就会逐渐消失淡化。二是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目标的追求上。三是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四是要求他们为对方的前途和自己的前途着想,为了不两败俱伤,都应从中摆脱出来。五是使他们多交一些朋友,多看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从中得到解脱。

(三)冷静处理早恋中出现的问题

面对人数日趋渐多的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失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才是良策。对于早恋学生,班主任发现后要沉住气,切忌简单处理。先让学生自己反思,明白过错,能够接受了,最好让他自己“跳”出来。对“跳”不出来的学生,班主任要指导他们“冷”处理。要求双方在理智的情况下表明态度,将恋爱转成友谊,对他们提出要求:可以通信,保持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通信次数不宜太频。要鼓励对方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上一篇:抉择命运范文下一篇:印章移交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