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

2024-11-04

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精选8篇)

1.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 篇一

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的专项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为确保爆破期间施工安全,特制定特殊情况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一、巷道贯通爆破

两条巷道对头掘进贯通时,涉及到互不通视的两个工作面,极易发生事故。为了确保爆破安全,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1、用爆破方法贯通巷道时,必须由准确的测量图,每班在图上准确地填明进度,经常注意调整,不断纠正。

2、测量人员必须勤给中、腰线,掘进工人要严格按中、腰线布置炮眼,巷道掘进方向应经常调整,不断纠正。

3、当对头工作面相距 20m 时,地质测量人员必须事先下达贯通通知书。施工队组接到通知书后,必须立即停止一个工作面的作业,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停止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仍要保持正常通风,经常检查风筒是否脱节,还必须正常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并设立栅栏和警告牌,派专人负责。

4、巷道临近相距不到 20m贯通时,每次装药爆破前停止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也要检查并排放瓦斯。只有对头双方两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都在 1以下,并无煤尘爆炸危险时,才可以爆破。

5、贯通爆破前,要加固贯通地区支架,防止崩倒造成冒顶。

6、按预测距离应该贯通而未贯通时,要立即停止掘进,查明原因,重新采取贯通措施。

7、单头巷道与停止掘进作业已久的巷道贯通时,也要按上述规定执 1行,并在临贯通前严格检查停止作业巷道中的煤尘、瓦斯含量、积水、支架和顶板,及时采取排放瓦斯、排除积水、加固支架、维护顶板、加强通风等必要措施,否则不准贯通爆破。严禁巷道贯通时发生爆破事故的出现。

二、接近老空区的爆破

老空区也叫老塘,是井下采空区和报废巷道的总称。由于老空区里面没有排水和通风设施,往往积存着大量的水、瓦斯和有毒气体。如果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老空打透,就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在老空区附近放炮,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地质测量人员必须提供老空的位置和面积,通风部门必须提供老空区内水、火、瓦斯等有关资料,避免放炮时误穿有危险的老空区。

2、爆破地点临近(相距 15m)老空区前,必须采取有效的放水、瓦斯排放、火区封闭等措施,否则不准爆破。

3、地质测量人员应给明巷道穿透老空的具体位置,并提供该处水、火瓦斯的具体资料,爆破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发生突然事故。

4、打眼时,如果发现煤、岩松散、炮眼内出水、温度骤然升高或降低,有大量瓦斯涌出等异常现象,就说明工作面已临近老空区,必须 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爆破条件具备时才可以爆破,否则不准爆破。

5、爆破穿透老空区时,所有人员都要撤到预先制定的安全地点,爆破工要在无危险处爆破,爆破后,必须在查明老空区情况,排除危险以后,才允许恢复工作。

6、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发现异常现象,必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否则不准爆破,以免误通老空,发生透水、透火、大量涌出瓦斯以及瓦斯爆炸等事故。

三、接近积水区的爆破

透水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事故之一。由于积水区位置不明或测量不准,往往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爆破穿透积水区,造成积水突然涌出,冲毁设备、伤亡人员,甚至淹没矿井的严重事故,危害极大。因此,在积水区附近爆破时,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在接近溶洞、含水丰富的底层流沙层、冲击层、风化带等、有水源的含水断层与河流、湖泊、水库、含水岩层相通、被淹井巷、老空和隔离煤柱等有透水危险的地点进行爆破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接近积水地区时,要根据已探明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否则禁止爆破。

3、工作面如发现有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底板臌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涌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爆破,及时汇报,查明原因,妥善处理,若情况危急,人员要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

4、若在打眼时发现炮眼透水,要立即停止钻眼,并不许拔出钻杆。

四、处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时;如果确无爆破以外的方法,可爆破处理,但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必须采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用于溜煤矸眼的煤矿许用刚性被筒炸药或不低于该安全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2、每次爆破只准使用一个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大装药量不得超过450g。

3、爆破前必须检查溜煤眼内堵塞部位的上、下部空间的瓦斯。

4、爆破前必须洒水。

五、过断层爆破的安全措施

1、地质特性

断层破碎带与一般的软弱围岩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前者破碎,后者软弱。从单轴抗压强度来说,前者均高于后者。但前者的自稳能力小于后者。

2、破碎岩层爆破技术

断层破碎带的爆破除采用常规的缩短循环进尺,控制装要量外,关键是合理设计周边部位的钻眼,装药参数及装药结构,保证良好的成型,尽可能避免对巷道围岩的扰动破坏作用。即尽可能维护巷道轮廓线以外围岩的原始状态,除要求良好的成型外,还要求爆破产生的地震动强度最小。其次还应采取适宜的掏槽形式,钻爆参数及起爆顺序。减轻地震动控制爆破技术:

⑴最大一段允许用药量的确定

一般由类似工程条件的工点实际测得的爆破震动速度衰减规律公式计算,计算式为:

QmR3Vkp/K2/3 式中 :Qm ——最大一段允许用药量 Vkp——震速安全控制标准

R ——爆源中心至震速控制点的距离

K ——与爆破技术、地震波传播途径介质的性质有关的系数。⑵掏槽形式的选择 根据以往有关巷道爆破震动速度的观测数据,选用楔型掏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震动速度,而且容易掏出槽来,且能使掏槽的单段用药量减小。

⑶选择合理的段间隔时差 为避免爆破震动叠加作用,雷管跳段使用,其时差控制在 100ms 左右。

⑷循环进尺的选定 主要根据地质条件、进度安排进行,根据本巷道的地质情况及工期要求,循环进尺控制在 0.75~1.2m 范围内。

⑸爆破参数的选定 爆破参数的选定按照计算法结合工程类比法确定,并经现场试验进行检验调整。

①炮眼深度 L 以循环进尺作为炮眼深度,掏槽眼加深 20。②炮眼数目 N 按照下式计算确定炮眼数量,NK×S×L/L×n×r 式中 :N——炮眼数目,个 K——单位炸药消耗量 1kg/m3 L——炮眼深度,n——炮眼装药系数 r——炸药的线装药密度 S——开挖断面积,m2。

以上计算数据按照比钻眼数进行校核后确定。③炮眼布置

先布置掏槽眼、周边眼,然后是地板眼、内圈眼、二台眼,最后布置掘进眼。

周边眼布置经验计算式如下: 间距:E8-12dd 为炮眼直径,cm 抵抗线:W1.0-1.5E,cm 装药集中度:q0.04-0.19kg/m ④一次爆破总装药量的计算 : QK×S×L Kg 7 式中 K——炸药单耗; S——开挖断面积; L——炮眼深度; Q——一次爆破的总装药量。⑤单眼装药量的计算

周边眼参照上述光面爆破进行计算确定。其它各部位炮眼的装药量均可按下式计算: qK×a×W×L×λ 式中 q——单眼装药量; K——炸药单耗; A——炮眼间距;

W——炮眼爆破方向的抵抗线; L——炮眼深度; λ——炮眼部位系数。⑥装药结构

根据巷道断层带地质情况,装药结构采用导爆索起爆,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结构。

在巷道的施工中,采取减小地震动的控制爆破技术,可以减小爆破对巷道围岩的扰动,有效的控制破碎带塌方的几率,为巷道安全快速施工创造条件。

六、松动爆破

松动爆破是在工作面前方向煤体深部的高压力带打几个深度较大的炮眼,装药爆破后使煤体破裂松动、消除煤质的软硬不均现象,形成瓦斯排放的渠道,在工作面前方造成较长的低压带,使高压带移向煤体更深的部位,故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在有突出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巷道,一般在工作面布置 3~5 个钻孔不得少于 2 个,孔径 42mm 左右,钻孔底超前工作面不小于 2.1m,每孔装药量为 3~6 ㎏,封泥长度长度不得小于 0.8m。爆破后在钻孔周围形成破碎圈和松动圈。破碎圈内的煤呈碎屑状,已失去承载能力,使煤软硬更加均匀,并形成瓦斯排放渠道。为了防止延期突发,爆破后至少等 15min 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一般在松动爆炸后,工作面停止作业 4~8h 撤人和爆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突出危险程度确定,但不得少于 200m,并处于新鲜风流中。松动爆破时,必须有撤人、停电、警戒、远距离爆破、反向风门等措施。

七、《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炮眼深度小于 0.6m 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卧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 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每孔装药量不得超过 150g。

2、炮眼必须封满炮泥。

3、爆破前必须在爆破地点附近洒水降尘并检查瓦斯,瓦斯浓度超过 1%时不准爆破。

4、检查并加固爆破地点附近支架。

5、爆破前,班组长必须布置好警戒并在现场指挥。

2.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 篇二

1 强化现场控制, 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1.1 三清楚

担当调车作业的司机必须清楚担当区段内中间站站线和专用线的技术要求。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必须有调度命令;必须清楚调度命令发布的日期、时间、命令号、命令内容和调度员姓名。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 必须凭附有“线路示意图”的调车作业通知书交与司机, 并向司机说明注意事项和要求, 司机必须清楚线路占用情况、停留车位置和有关注意事项。

1.2 六必停

调车作业时必须加强了望, 没有信号或信号不清楚必须立即停车;推进时看不见调车指挥人信号必须立即停车;临时变更计划需要重新传达时必须立即停车;单机或牵引运行时, 经过专用线、货物线、段管线等不加锁道岔前必须一度停车;接近被连挂车辆时必须严格控制速度, 调车指挥人没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时必须立即停车;利用平面调车时, 手持电台故障或语音不清楚时必须立即停车;确认道岔开通状态和调车指挥人的道岔开通信号必须立即停车。

1.3 八不动

在中间站必须保压停车, 调车作业时没有调车指挥人的启动信号不准缓解动车。认真执行要道还道制度, 全组人员确认信号, 没有信号或信号不清不准动车。没有计划或计划不清不准动车。进行占用、穿越正线调车作业时, 对所附挂车辆必须全部接通风管, 进行通风状态实验, 否则不准动车。连挂后推进时没有试拉不准动车。使用无线电台调车时, 必须严格执行无线电台灯光显示制式, 作业前必须认真试机, 确保电台作用良好, 没有对手持电台进行实验或作用不良不准动车。本务机在集中联锁的中间站调车作业时, 必须严格执行车机联控制度, 按标准用语进行呼叫联系, 否则不准动车。

2 强化职工培训, 提高职工自身素质

2.1 延时增量, 强化机车原理培训

通过加课时、人员集中培训, 可短时间提高乘务员技术水平。在教学上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法进行培训, 把异地车间的调车乘务员集中起来, 选派优秀的教师深入异地车间进行培训, 让异地车间的专兼职教师到本段参加培训。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能力培训

采取日常循环强化培训, 在培训时间上实施每四天为一小循环, 每四周为一大循环;在培训方法上实施理论教学以课堂为主, 实际操作走班前后在整备线上进行;以平面调车监控故障应急处理为主要内容, 重点加强乘务员适应运输组织新变化的能力培训。同时, 积极开展事故案例教育, 把三年来发生的调车机易发故障进行整理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对乘务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2.3 添乘采集数据, 上车实际试验教学

组织教育、运用等专业人员调车机添乘, 收集各调车专用线断面及隐患地点, 汇编成教育资料, 开展调车机隐患攻关, 提高教育质量。

2.4 引入科技教学, 强化学技练功

完善计算机远程教学系统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和调车机音视频系统开展教育。开设监控模拟控制台, 要求培训人员现场演练,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车, 完善激励机制。把调车作业标准班作业过程录像, 制作成调车作业宣传媒体课件, 提高职工学习兴趣。

3 强化监控检索, 安装监控装置, 加强调车监控的技改

充分利用和发挥监控记录装置在调车作业中的保安作用, 制定调车作业动车前监控打点记录的规定, 加大对调车作业监控检索分析的力度。如:机务段在调车作业中增加调车信号机前打点。当调车信号机开通后, 副司机需在距调车信号机前20m以内按压测距键, 证明调车信号机已开通;同理增加了道岔前打点、股道确认打点等, 将监控打点融入监控记录中, 为管理者提供准确数据, 判定违章人员及发生处所。将所担当的调车作业调车场划分出多个区域进行编号, 把调车区域所有的调车信号机及道岔位置, 尽头线长度、专用线限速等相关数据写入监控芯片。乘务员输入对应的调车区域代码, 监控装置自动调入该区域所有的调车数据。以道岔、调车信号机位置、专用线限速起点作为监控控制关键点, 在事先确定的调车经路中确定位置。调车作业时, 监控装置依据调车机运行速度及距离关键点的位置启动模式曲线, 对机车速度进行自动控制。如出现运行速度超过限速或在要求停车的控制点前没有及时停车, 监控装置自动实施排风功能。在规定地点处进行监控对标, 监控装置将对途经的调车进路各控制点进行自动控制。当调车机车运行至调车信号机前, 监控装置将自动启动模式控制, 乘务员确认调车信号机开放后, 按压解锁键解除模式控制, 列车方可通过该调车信号机。否则, 监控装置实施自动排风停车。担当调车作业的单机运行至专用线前, 监控出口限速自动降至规定限速。在运行中如列车运行速度达到专用线限速, 监控装置将自动排风。当调车机车接近限速道岔时, 监控装置将自动启动模式控制, 如机车速度高于道岔限速, 监控装置实施排风停车。

4 利用音视效果再现调车作业全过程

充分利用探头录像功能与监控数据结合, 研发机车音视频系统, 为分析人员提供准确的音像分析数据。该装置通过监控装置记录的各种数据及两组摄像探头提供的音像数据, 形成叠加数据, 自动存储在车载硬盘中, 为分析者提供永久性数据。该系统配置音像数据专用地面分析软件, 分析人员针对时间段、地点、公里标、信号灯、车站、道口等各种检索信息进行条件组合智能检索和分析, 并实现网络化管理分析。该装置利用音视频功能, 可不间断地记录乘务员作业全过程, 乘务员所有作业情况全部记录在存储器中, 通过转储设备, 为分析人员回放调车作业全过程, 该设备可全过程地监控乘务员作业情况, 从而实现调车作业过程的有效控制。

5 编制调车作业指导图, 强化结合部之间的安全控制

对站线及专用线长度、曲线半径、坡度、信号机类型及集团、道岔开通方式、道口位置等有关数据都一一记录, 逐站编制调车作业指导图, 并将各站的固定设备、移动设备、侵线设备和线路的限制速度等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及控制措施都作好标注。所有乘务员都拿有一本调车作业指导图, 做到安全调车有底数。在调车作业的过程涉及的部门、工种、人员, 协调好联合作业和连续劳动的过程, 解决好作业环节和结合部之间的管理秩序。每半年召开一次机务、车务部门调车安全工作会议, 各抒己见, 完善互控手段;从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传达、布置、作业前的准备、线路检查及防溜措施, 每一个作业环节都要连挂机务与车务部门责任, 增强调车作业人员的责任心;车站调车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编组计划, 消除调车作业带车多、占用线路时间长、与接发列车交叉进路多的问题, 要尽量减少摘挂列车, 减少作业钩数, 优化工序, 提高调车作业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王玮.车务调车安全工作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1 (02) .[1]王玮.车务调车安全工作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1 (02) .

[2]吴进强.车务站段调车作业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和对策[J].上海铁道科技.2010 (01) .[2]吴进强.车务站段调车作业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和对策[J].上海铁道科技.2010 (01) .

3.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探究 篇三

关键词: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线路维修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6-0120-02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带电作业逐渐成为输配电线路检修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当前,高压输电和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带电作业来说,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做好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促进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增加,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 影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的因素

1.1 强电场对人体的影响

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易产生工频电场,而电场的强度会随着电压的增加而不断加大。当作业人员处在这种强电场中,就会产生刺痛、异声等不良的反应。同时,人体也会引起电场本身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实际的工作中,轻则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昏厥,甚至死亡。因此,必须要注重做好对强电场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1.2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在带电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稳态和暂态的电击所产生的电流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人体与强电场中的导体产生接触时,导体本身的带电负荷便会在瞬间内增大,并对人体形成暂态电击,这种电击的大小与人体的导电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也可以说,对导体的电容和电位的掌握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稳态电击则是由于强电场中的导体遇到耦合电流所形成的一种人体工频电流,通常情况下,这种稳态电压对人体产生的电流强度都超过人体所能感知的电流强度,人体遇到稳态电击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1.3 静电对人体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工频电流本身的电场变化十分缓慢,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静电场,在这种电场中就会遇到静电感应。对于人体所产生的影响,大多是人体处在强电场中接触接地体而产生的。另外,当人体处在强电场中接触对地绝缘的导体也会产生静电反应。这种静电反应的产生,与放电量有着较大的关系,当电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产生刺痛感。

2 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防护用具的穿戴和管理

在带电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规定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常见的有屏蔽服和静电防护服。屏蔽服主要由金属纤维和棉纤维按照一定的经纬线规律编织而成。当人员处在强电场中时,电场线中的一部分会通过编织的缝隙进入到屏蔽服内。因此,屏蔽服的密度越大,说明其屏蔽效果越好。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尤其是进入到强电场中,必须要穿戴屏蔽服,才能有效地阻隔强电场中的电流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静电防护服的原理和功能与屏蔽服较为类似,但是在相关的技术指标方面比屏蔽服要略低,静电防护服通常是为地面工作人员和塔上的电位工作人员准备的。

2.2 加强带电作业管理制度的构建完善

在电力企业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安全因素是影响其效益的关键因素。在电力作业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制定详细的工作规范并且严格执行。当前,电力企业的制度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且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带电作业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对带电作业的技术管理、防护工具的性能测试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的问题。只有具备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提高带电作业的技术水平

带电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也是一项十分精密的技术,因此对于带电作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是提高带电作业安全性的一个主要措施。由于对不同的输配电线路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因此在针对带电作业的技术管理时,重点在于针对不同的带电作业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当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接到带电作业的任务之后,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到达作业现场,对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应当采用的作业形式,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并且确保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措施,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案。日常对于带电作业的技术也要进行定期的研究和分析,促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能通过技术的更新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2.4 配备相应的高性能设备

机械化操作是带电作业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为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配备先进的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带电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作业配备先进的操作工具。例如UC-6免换模压接钳、REC-S424充电式切断工具、SH-70角钢冲孔机、1-006间接带电绝缘棘轮切刀等,都是高性能的操作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加强对带电作业工作人员的培训

带电作业虽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并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中的规定,则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带电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也是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对带电作业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一方面,在人员的选拔方面要严格把关。选择技能和综合素养都比较高的人员,对这部分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在选择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经过考试合格之后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持证上岗,才能进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选拔出合格的带电作业工作人员之后,在日常的工作中持续对他们进行技能的提升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员工不能根据带电作业的特点进行自身技能的提升,就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懈怠的心理,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经过对带电作业基本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能够使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工作不断进步,提升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掌握更多自我保护的技能,降低事故的发

生率。

3 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趋势。带电作业是当前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带电作业的特殊性,对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力企业的效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带电作业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胡涛,胡毅,李景禄,龙立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J].高电压技术,2012,(5).

[2] 胡毅,王力农,刘凯,邵瑰玮,徐莹,郑传广,刘庭,胡建勋.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9,(12).

[3] 邵瑰玮,胡毅,王力农,刘凯,刘庭,胡建勋.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与措施[J].高电压技术,2007,(11).

[4] 林根成.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与安全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4).

[5] 龚杭章.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护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1,(8).

[6] 胡毅,刘凯,刘庭,肖宾.带电作业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J].高电压技术,2012,(11).

[7] 胡毅.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高电压技术,2010,(11).

4.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 篇四

整治措施

司属各项目:

近期在对各项目的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高处作业及脚手架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比重居高且有上升态势,稍有疏忽或失控极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坚决遏制施工隐患的多发态势,确保今年下半年施工安全形势平稳,加强对各种高空作业和脚手架等安全措施的监管和安全隐患排除,更注重施工安全具体措施的建立和落实。

经分公司研究决定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及脚手架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进一步加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处作业专项治理措施

(一)、加强落实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及体检工作。

1、对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做好专项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作业前应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的人高空作业,严禁酒后高空作业。

(二)、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规范各类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设施。

1、加强对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检查验收,严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督促作业人员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由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发挥其警示、警告作用。

3、施工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除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对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临边作业

1、对楼层临边、阳台临边、屋面临边应随施工进度及时安装临时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应设置立柱,立柱可利用结构物或在板内预埋铁件焊接,并加挂安全立网。

2、井架与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

(四)、洞口作业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但大于2.5㎝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边长为50~150㎝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20㎝。

4、边长在150㎝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5、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6、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戴安全带。

7、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8、洞口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五)攀登作业

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

(六)悬空作业

1、模板支撑和拆卸时的悬空作业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登操作。

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拆模高处作业时,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2、钢筋绑扎时的悬空作业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架和张挂安全网。悬空大梁钢筋的绑扎,必须在满铺脚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

绑扎立柱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立。绑扎3m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3、混凝土浇筑时的悬空作业

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4、门窗悬空作业

安装门、窗,油漆及安装玻璃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阳台栏板上操作。门、窗临时固定,封填材料未达到强度,以及电焊时,严禁手拉门、窗进行攀登。

在高处外墙安装门、窗,无外脚手时,应张挂安全网。无安全网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应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站立,必要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

(七)、各类固定、移动式操作平台

1、固定式、移动式操作平台应由项目工程师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计算及绘制图纸。

2、应对制作、搭设人员进行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3、操作平台可采用Φ48*3.5㎜钢管、扣件连接,平台搁栅间距不应大于40㎝,台面应铺满5㎝厚木板或竹笆。

4、有登高扶梯。台面四周有1.2米高围护,在0.6米、1.2米处设栏杆二道。

5、固定、移动式操作平台高度达到2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1.5米;平台高度达到3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米;平台高度达到4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5米;平台高度达到5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8米。底边以正方形为宜,平台高度不宜大于5米,作业台面不宜大于10平方米,立柱上部宜向内倾斜15度左右。

6、移动平台主轮宜用手推车车轮,用转轮的不小于Φ30㎝为宜。

7、卸料平台不得与脚手架连接,应独立于建筑物拉结牢固。

8、固定、移动卸料平台制作(搭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验收牌上营注明容许荷载值,严禁超载。

9、移动平台移动时,平台上面不得乘人,严禁人在平台上攀登平台移动,以免造成平台倾覆。

10、操作平台在移动后,作业前应有木楔将轮子固定。

二、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搭、拆应有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2、搭、拆作业前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签字手续,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经过体检合格。

3、高处临边搭、拆时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佩戴正确。

4、做好施工层及以下四步一隔离,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5、按规范做好拉结(水平不大于4.8米,垂直不大于3.6米,采取梅花形拉结),防止脚手架倒塌。

6、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时应作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7、脚手架应设专用通道,严禁作业人员攀爬架体。

8、拆除脚手架前应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在确定无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方可开始拆除作业,如有拉结已被拆除的,应先加固,以确保拆除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9、拆除应按自上而下顺序,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10、在搭、拆脚手架时,如已拆开扣件,均不得中途停止,对留存的脚手架的端面必须做好封头,防止人员坠落。

11、遇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如风力大于6级、大雨、雪、雾天气)不得进行高处脚手架搭、拆作业。

12、搭、拆时应设置警戒区,有专人负责监控并记录。

三、防止触电专项治理措施

1.项目在施工前编制用电方案,包括现场勘探,符合计算,变压器的选择,导线截面的选择,低压电气元件类型、规格的选择,绘制临时用电平面图。方案要经过审批。

2.根据方案购置变压器、五芯电缆、配电箱、开关箱、闸刀开关、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磁力启动器、接触器等。

3.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级配电二级(或多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在专用保护零线的首端(配电室或总配电箱)、末端及线路中间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接地线采用二根以上导体(角钢、圆钢、钢管),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

4.当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间距达不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增设屏障、遮拦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牌。

5.总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小于250mA,动作时间小于0.2s,开关箱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 mA,动作时间小于0.1s。潮湿场所的漏保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 mA。

6.根据现场需要采用的移动式配电箱设置在各施工点,随施工层上移,线路的敷设尽量架空、绝缘,手持电动工具以及电焊机电源线最长不超过5m。

7.所有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的外壳、金属防护罩都采用保护接零。

8.在有高温、导电灰尘和灯具离地高度低于2.4m等场所的照明用电36v电源电压,潮湿场所照明用12v电源电压。

9.配电箱、开关箱设置防雨棚,箱体严密端正,加门锁。10.电工持证上岗,建立用电档案,逐日作好各项用电记录,严禁非电工检修、操作用电设备和敷设、搭接用电线路。

11.现场一级配电箱未经允许,任何人不能随意开、和闸,二级配 电箱开关操作必须由电工操作,关闸检修时挂“严禁合闸”牌。

5.采油作业区夏季安全专项检查制度 篇五

为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以利于营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确保全体干部职工安全度夏,特制定本制度。

一、专项检查的组织领导:

采油作业区经理:吴成采油作业区书记:杨玉坤

二、专项检查的执行领导:

采油作业区副经理:张兴发

三、参与专项检查的部门:

安全办;电工班;

四、专项检查的内容与范围;

1、各类用电器具的用电状态;

2、加热水箱、加热炉安

全用气状态。

3、班组(井点)厨房与大楼食堂。

4、班组、井点、大楼宿舍管理。

五、专项检查的日期:

每月1号——3号;16号——18号

六、专项检查的时间范围:

2010年6月10日——2010年9月10日

七、专项检查的要求:

1、严格按照作业区有关夏季安全生产的规定逐项检

查,重点是用电器、具的使用与管理、食品和饮用水的存储与管理及宿舍卫生管理等,检查情况由班、组长现场签字确认并纳入月度浮动工资考核,2、班组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应及时汇报至

安全办,由安全办统一协调解决。

3、各班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改情况报安全办备

案;

4、对愈期没有完成隐患整改的,按0.5分/项从班组月

度检查总分中扣除,并追究当事人个人的经济和制度责任。

腰英台采油作业区

6.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是变配电站的核心设备。A.电力电容器 B.电力变压器 C.高压开关

D.高压负荷开关

2、仓库内的气瓶放置应整齐,戴好瓶帽;立放时,须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垛高不得超过__层。A.5 B.4 C.3 D.2

3、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__。A.资质证书 B.施工许可证 C.安全施工证书

D.专业技术人员证书

4、据前苏联调查资料,平原、丘陵与山地三类道路交通事故率分别为__,18%和25%,主要原因是下坡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A.7% B.10% C.11% D.12%

5、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__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A.5 B.6 C.7 D.8

6、系统中包含许多能消除、预防、减弱初始事件影响的__。A.安全技术 B.安全功能 C.安全措施 D.安全提示

7、__足以一个单位工程或一个交工的系统工程为对象而编制的。A.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B.施工组织总设计 C.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D.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__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A.培训、意识及能力 B.运行控制

C.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 D.应急预案与响应

9、精馏过程不涉及的过程有__。A.热源加热 B.液体沸腾 C.冷却冷凝 D.冷却泄压

10、预案演示是对__的综合检验。A.应急能力 B.素质能力 C.品德能力

D.动作灵活能力

11、对煤矿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A.24 B.36 C.48 D.72

12、下列不属于安全预评价结论的内容的是__。A.简要列出主要风险

B.明确职工应对风险的能力 C.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风险

D.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__。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 D.环境破坏程度

14、第二方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__。A.社会的保障 B.信任度

C.信任的证据 D.依据

15、虽然某一个人也可能单独使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但是这决不能称为__。

A.风险防范研究 B.劳动用品防护研究 C.作业条件危险性研究 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16、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__km。A.70 B.80 C.100 D.120

1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效果在__阶段进行。A.竣工验收 B.初步设计 C.土建完成 D.设备安装

18、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19、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__,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A.斜射 B.向底部射 C.向周边射 D.吊射

20、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时起算,该事故发生单位向政府职能部门报告的时限是__h。A.1 B.2 C.6 D.12

21、某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A.Ⅰ B.Ⅱ C.Ⅲ D.Ⅳ

22、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烟花爆竹工厂必须设置消火栓系统、固定式灭火装置、手抬机动泵等消防设施,并且消防用水量应不少于__m3。A.27 B.54 C.108 D.216

23、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和高出坠落类似事故的分类依据是__。A.事故危险的严重程度 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C.事故类别

D.职业健康的标准

2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办理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受理、审查、许可、核准的程序必须公开,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__天内,作出许可、核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的决定;不予许可、核准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A.15 B.30 C.45 D.60

2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__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A.主要负责人 B.总工程师 C.专职安全员 D.安全管理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中,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__。A.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B.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C.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D.特定的时段

E.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安全生产检查的检查方法有__。A.常规检查 B.安全检查表法 C.事故树法 D.LEC法 E.仪器检查法

3、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为实现管理评审的目标,管理评审应主要考虑的是__。

A.事故、事件和符合的调查结果 B.绩效测量和监测结果 C.审核活动的结果

D.生产经营单位内外部变化的影响 E.应急预案和演练的效果

4、劳动防护用品可按照用途分类,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__。A.防触电用品 B.防酸碱用品 C.防寒用品

D.防机械外伤用品 E.防噪声用品

5、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可分为__。A.热锻 B.温锻 C.冷锻 D.水压锻 E.超高温锻

6、重大事故应根据__实行分级响应体制。A.事故的性质

B.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 C.事故的严重程度 D.事故的发生时间 E.事故的上报时间

7、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提出__的技术和组织措施。A.详尽 B.实用 C.明确 D.有效 E.系统

8、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__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决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9、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__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A.设计人 B.负责人 C.设计单位 D.主管单位

E.主管单位负责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__。A.维护公共安全 B.预防和减少火灾

C.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E.实现防火安全责任制

1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的__等计划同时编制。A.生产 B.技术 C.财务 D.供销 E.项目

12、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__因素。A.防止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

B.处理好预警机制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C.处理好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

D.要处理好社会敏感与实际危害之间的关系 E.要处理好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3、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在新从业人员人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__。A.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B.本单位职工奖惩制度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事故案例

E.生产设备、安全装置使用方法

14、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__。A.电工作业

B.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C.水暖安装作业 D.压力容器作业

E.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15、统计推断是统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下列有关统计推断方法和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

A.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重要方面 C.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D.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程度

E.假设检验常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差异的引发原因

16、安全技术措施不包括以下__的内容。A.措施目的和内容 B.经费风险预算及来源 C.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 D.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E.措施预期效果、检查验收及必要返工

17、作业场所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业场所监督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__。A.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 C.职业危害和劳动保护 D.党风廉政和效能监察 E.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

18、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其作用有__。

A.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B.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C.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 D.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E.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

19、当前,各类安全生产问题错综复杂,但其中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是__。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

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C.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D.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E.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20、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设计审核人员

B.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C.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场所和设备

D.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E.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21、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__。A.将演练情况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C.定期组织演练

D.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E.各行动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发现场

22、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__等。A.厂内运输车辆 B.车床 C.起重机械 D.数控机床 E.安全阀

23、属于特种设备的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______等。A.厂内运输车辆 B.车床 C.起重机械 D.数控机床 E.配电设备

24、安全生产工作由__等部分构成。A.源头管理 B.过程控制 C.应急救援 D.事故查处 E.监管监察

7.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 篇七

开展配电网带电作业, 必须保证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这是带电作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带电作业的安全就没有电网的安全, 因此, 带电作业必须把人身安全保障放在首要位置。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将着重讨论安全影响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1 配网带电作业基础知识

1.1 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

(1) 等电位作业时, 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处在高压电场中的人体, 会有危险电流流过, 危及人身安全, 因而所有进入高电场的工作人员, 都应穿全套合格的屏蔽服, 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和手套等。全套屏蔽服的各部件之间, 须保证电气连接良好, 最远端之间的电阻不能大于20Ω, 使人体外表形成等电位体;

(2) 地电位作业时, 人体处于接地的杆塔或构架上, 通过绝缘工具带电作业, 因而又称绝缘工具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上带电作业时, 必须保持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在确定安全距离及绝缘长度时, 应考虑系统操作过电压及远方落雷时的雷电过电压;

(3) 中间电位作业系通过绝缘棒等工具进入高压电场中某一区域, 但还未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 是前两种作业的中间状况。因此, 前两种作业时的基本安全要求, 在中间电位作业时均须考虑。中间电位作业具有高技术装备、轻体力易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 现阶段国内配网带电作业基本都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方式。

1.2 带电作业应满足的三个技术条件

(1) 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感知水平1m A;

(2) 人体体表场强至少不超过人的感知水平240k V/m;

(3) 保证可能导致对人身放电的空气距离足够大。

1.3 带电作业中, 过电压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系统出现过电压时, 可能在三个渠道上同时或部分地威胁着人身安全。

(1) 纯空气渠道。过电压会造成带电体与作业人员间的空气间隙发生放电;

(2) 绝缘工具渠道。过电压通过使用的绝缘工具发生闪络和击穿;

(3) 绝缘子渠道。过电压通过作业人员附近的绝缘子串发生放电。

对应这些威胁的防范措施, 带电作业必须同时满足“安全距离”、“安全有效绝缘长度”的要求。

2 配网带电工作的安全影响因素

2.1 管理制度因素

(1) 有些带电作业班组人员既从事停电检修工作, 又从事高压送电网的带电作业工作。一方面带电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不能保证其充分休息, 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另一方面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的作业习惯不同, 配电网带电作业与高压送电网带电作业的作业原理、作业手段、作业习惯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带电作业人员同时承担多种工种的工作任务, 会使作业者在配电网带电作业出现不正确或错误动作而造成危险;

(2) 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制度不健全。优质、安全、可靠的带电作业工器具, 尤其是绝缘隔离用具、个人绝缘防护用具是保证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生命线。工器具管理在带电作业中尤为重要。但有些企业对带电作业工器具只重视周期性的预防性试验, 而日常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门的工器具管理人员, 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出入库仅由带电作业操作者自行管理, 没有使用记录, 没有检查记录。而作业者往往由于现场强度作业带来的劳累而疏于日常检查, 给带电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3) 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间的配合问题。目前, 相当多的电力企业很重视带电作业班组的安全管理, 也重视停电检修班组的安全管理, 但往往在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的配合上存在管理漏洞。有些施工作业, 应该在带电作业班组做好绝缘遮蔽隔离后, 再由停电检修班组登杆作业。有时停电检修班组为了抢时间, 在带电作业班组未进行绝缘隔离或未完全绝缘隔离的情况下即登杆作业, 而停电检修人员又未经带电作业培训, 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这需要管理职能部门以强制性文件形式约束停电检修人员, 从管理制度上杜绝上述安全隐患。

2.2 作业环境因素

(1) 作业现场复杂无措施。10k V配电网带电作业往往都在城市繁华地段, 其作业环境复杂多样。这些复杂的因素如不考虑采取全面、必要的预防措施, 就会造成作业事故。这要求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探, 必须事先了解环境情况, 对交通复杂的应增加交通监管人员, 对环境噪音大的, 应增加监护、通讯措施,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 应考虑适当增加安全距离;

(2) 由于10k V配电线路没有统一的标准, 加上环境影响和施工人员的随意性, 有些线路上的装置结构特殊, 增加带电作业的风险。如有较为特殊的作业情况时, 必须在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 制定相关方案, 否则其安全隐患是显而易见的;

(3) 带电作业必须在良好天气下进行。风力大于5级 (风速大于10.7m/s) 或遇雷 (工作现场能听到雷响或见到闪电为准) , 雨、雪、雾或气温高于+35℃, 低于-5℃, 相对湿度大于80%时, 不应安排带电作业, 这些规定一般带电作业人员能够遵守。可是, 作业现场的天气会可能发生突然的变化, 而一旦发生这种变化往往会给作业人员带来致命的危险。所以作业现场应配置便携式风速仪、湿度仪, 监护人要经常地监视天气的变化, 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作业机具因素

(1) 绝缘材料不合格。目前, 我国生产绝缘杆材的厂家众多, 且良莠不齐, 许多用户由于缺乏必要的检验手段, 无法确定其质量优劣, 如选择不当, 误将低劣的绝缘材料用于重要的部位, 造成重大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因此应购置采用EVA材料, 绝缘性能好, 机械强度适中, 柔软轻便, 穿着舒适的绝缘材料, 每件产品出厂前均经过严格测试;

(2) 绝缘工器具不合格。绝缘工器具除绝缘部分材料性能不满足要求可能造成隐患外, 绝缘工器具的金属头及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或制造工艺不合格也会造成事故隐患, 这方面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

(3) 作业者与监护人的上下通讯不畅通, 如不加强通讯, 则监护人的命令不能及时告知操作人, 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带电作业必须保持上下通讯畅通, 应配置优质的便携式对讲机。

3 安全防护措施

3.1 健全管理制度

(1) 带电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等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强制性条文。这些规章制度既是从大量血的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 也是电力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忽视了这些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 也就忽视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

(2) 因带电作业的劳动强度大、作业习惯差别大, 所以应在带电作业员工的应聘上进行严格的筛选。首先由班站所的负责人推荐25岁至30岁年龄段配电检修工, 在参加配网带电作业专业技术考核后, 还要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安规》考试, 并有针对性进行体检 (每年复检) 。严格的选拔流程提高了作业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 才能确保安全可靠的完成带电作业各项任务;

(3) 在带电作业工器具仓库配置专职管理人员, 对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出入库进行标准化管理。定期对带电作业工器具例行、专项检查如实填写检查记录, 在带电作业工器具出入库时需规范填写使用记录。每次进行带电作业前再对带电作业工器具进行外观检查及绝缘测试, 从而杜绝带电作业工器具“带病”使用;

(4) 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间进行配合作业时, 由运行单位代表与施工作业总负责人分别对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对配合作业的关键部位施工应增设安全员或专职监护人对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进行监护。

3.2 作业机具的选用

(1) 安全防护用具的选用与维护安全防护用具的选用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安全防护用具的维修应特别注意, 大多是脆弱的绝缘保护塑料或橡胶制品, 由于现场使用的各种金属设备、组件可以很容易被刮伤或损坏, 应强调在作业前仔细检查后及时发现问题, 防止绝缘保护事故造成的损害。

(2) 带电作业中的绝缘配合就是按设备所在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和设备的耐压强度来选择设备的绝缘水平, 以便把作用于设备引起损坏或影响连续运行的可能性降低到经济和运行上能接受的水平。

3.3 带电作业其他注意事项

(1) 进行带电断、接引线前应确认接入线路侧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已退出运行, 导线的另一端应确认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刀闸) 已被断开后才进行。

(2) 带电作业操作人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该是小于0.4m, 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为不小于0.7m, 有效长度的绝缘绳索不小于0.4m的。带电作业操作人应戴绝缘手套, 应保持正常的活动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距离不小于0.4m, 对相邻相导线的距离不为0.6m以内。如果你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采取绝缘遮蔽。

(3)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 设备操作人员应将设备视为带电, 并迅速撤离作业点。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运行人员进行接触, 询问设备运行情况。运行人员在未清楚带电作业现场情况下, 不得对线路进行送电。如需送电, 应通知工作负责人让带电作业操作人离开作业点再进行送电操作。

(4) 在查明线路确无接地、绝缘良好、线路上无人工作且相位确认无误后, 方可进行带电断、接引线。带电接引线时无接通相的导线及带电断引线时已断开相的导线将因感应而带电。为防止电击, 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触及, 严禁同时接触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 以防人体串通电路。

为确保带电作业工作的安全可靠开展, 必须严格执行带电作业工作中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 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是值得关注的, 这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紧紧联系着。在操作过程中, 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严格执行程度, 各种防范措施的准备程度, 这些都会成为安全保障衡量的基本标准。作为管理人员则要加强操作管理和相关操作的技术培训, 提升个人作业能力, 将危险止于源头。

参考文献

[1]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2]供电企业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标准Q/CSG21105-2010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3]胡涛等.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J].高电压技术.2006 (5) :22~25.

[4]刘顺归.10kV配电网中性点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J].广东电力.1999 (6) :14~15.

8.群体作业安全专项措施 篇八

【关键词】供电企业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前言

在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也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配电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配网现场施工作业出现点多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多样的情况。在施工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将严重影响作业的安全系数。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作业前对作业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的缺失进行辨识,分析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在作业过程中实施控制,预防人身事故、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目標。

一、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工作现状

(一)中小型作业现场缺乏科学的风险预控机制

我国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忽视中小型作业现场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的现象,导致供电企业现场作业风险预防和控制缺乏手段,遇到安全事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没有一套完善的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机制,存在风险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难以同时落实、风险评估和去除隐患不连贯的现象,原有的管理手段不能对作业现场工作全程进行有效管控,无法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施有效的监督。

(二)现场作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辨识缺乏依据

供电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数据库和流程,存在风险辨识靠估计、风险分析粗线条、风险估计走过场的现象,无法准确辨识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指数。输变电设备运维单位落实电网风险预警控制措施,提前消除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缺陷和隐患,落实责任人制度,加强对重要变电站、重要保电线路的管控力度。重点掌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危险点,做好预控和防范措施。此外,针对改、扩建重点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提前介入、参与项目和施工方案的审查,从源头上优化项目方案和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在工程实施阶段,做好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资质审查与“施工三措”、现场安措设置关,牢牢掌控工程每日的安全生产状况与进展情况,确保施工现场的人身与设备安全。

二、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科学评价,准确辨识风险

市公司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梳理各专业现场作业任务、作业过程及其相应的作业环境、作业条件、作业方法,辨识可能存在的各种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事故风险,采用了省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对于安全生产条件的风险进行辨识与控制。同时,把省公司《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三个分册充实、调整为七个分册,结合本单位作业实际补充完善对应的典型控制措施。防范手册配以相应事故案例,形成适用于本公司特点的作业现场风险辨识防范标准。

(二)再造流程,实施全程管控

1.班组绩效考核指标: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实施与效果;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编制质量;作业预先风险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作业现场风险辨识与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风险辨识及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库的动态维护情况。

2.基层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班组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的计划下达、组织实施及效果检验开展情况;生产环境静态风险识别的实施情况;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编制质量;大型作业现场勘察、“三措一案”编制下达情况;作业预先风险分析控制表、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情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库建立与实施情况;对班组作业现场风险控制的评估、考核情况。

3.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指标: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的组织及效果检验开展情况;生产环境静态风险识别、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库编制的组织情况;大型作业现场勘察、“三措一案”编制下达情况;作业预先风险分析控制表、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情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库建立与实施情况;对基层单位安全风险辨识与预控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评价、考核情况。

(三)强化管理配套

为规范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落实安全管理到位、安全工作到位和安全监督到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指导和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到岗到位人员重点关注施工环境恶劣或施工难度极高、易发生人身伤害或人员误操作的高危作业现场。检查制定的工作方案是否合理,关键环节风险预控措施是否完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是否严格执行,现场是否存在违章现象等。

(四)应用技术手段

为了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推行的输、变、配电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管理制度,将现场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同时应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多年来的尝试和实践,输、变、配电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实现生产运营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为加强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将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设备运行管理延伸至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三、结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风险管理和控制为导向,贯穿电网企业的生产全过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和整体,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毫不动摇,才有可能使基层供电企业真正实现本质安全。与复杂、专业的安全评价方法相比,在企业基层生产岗位作业场所实施风险评估方法、最后一分钟风险评估法、工作安全分析法,更符合生产管理的实际,方便现场操作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素萍.班组作业现场的过程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王景焕.关于电力施工的项目管理探讨[J].门窗,2012.

上一篇:读《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有感下一篇:危化运输车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