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公开课教案

2025-01-26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公开课教案(共10篇)

1.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玩声

音》

大班科学活动《玩声音》

会昌幼儿园 李翠兰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的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了解噪音对人的危害。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纸制品(纸杯、纸盒、纸片)陶瓷类(碗、杯、盘子)金属类(脸盆、茶壶、锅盖)塑料(积木、杯、响板)杂货类(青菜、木头、布)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声音。

(1)一起唱《幸福拍手歌》引起兴趣。

提问:刚才唱歌的时候,你们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发出声音呢?除了手和脚能发出声音外,我们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能发出声音吗?

(2)幼儿利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玩出不同的声音。(幼儿自由探索)

(3)出示空瓶,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你们能不能用空瓶子会发出声音呢?(幼儿自由探索搓一搓、碰一碰、捏一捏、挤一挤等制造声音)提问:声音好听吗?如果配上音乐会怎样呢?

教师小结:我们运动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不动时不会发出声音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第一次探索。(利用不同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提问:你刚才玩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你们觉得好玩吗?

3、第二次探索(感知并区分噪音与乐音)。

(1)教师提出要求:你们再去玩一玩,找一找,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让幼儿演示手中的物体并告诉幼儿不好听的声音是噪音,好听舒服的声音称它为乐音。)怎样做能让这些噪音变的好听一点呢?(幼儿自由讨论:如轻轻敲、有节奏的敲)。

(2)播放《幸福拍手歌》的音乐,将自己手中的材料当成乐器(轻轻的敲)与音乐一起演奏。

(3)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噪音让人不舒服?对身体有哪些坏处?

教师小结:好听的声音乐音会使人听了心情愉快。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教育幼儿平时在游戏当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延伸活动:老师带你们到外面再去找一找声音好吗?

2.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二

情境性体育活动是我园开展的特色体育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园本资源,挖掘幼儿兴趣特点、行为表现和动作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实施活动。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孩子们用小梯子玩出很多想象类模仿游戏,本着“从幼儿到幼儿”“从生活到生活”的课程理念,我们选取了搬运抬物的玩法,根据大班孩子活泼好动,又勇于接受挑战的特点,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体育活动“快乐的搬运工”。

活动目标

1.体验合作搬运物体的方法并积累经验,促进肢体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发展。

2.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敢于挑战并乐于展示分享。

3.培养良好的体育活动常规和习惯。

活动准备

小竹梯20个、轮胎10个、空地一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好玩的小竹梯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用小梯子来做游戏,我们一起玩一玩。

游戏过程:

1.教师与幼儿持器械入场,共同布置游戏场地。

场地示意图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梯子上进行走、跑、跨跳等热身活动,练习时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情况适当增加难度。

3.操节游戏:两人面对面站立,各握小梯子的一端跟随教师的口令玩“跷跷板”(上下举放)、荡秋千(左右摆动)等伸展游戏。

(本环节的游戏,帮助幼儿逐渐熟悉了活动器械,激发了幼儿对器械和游戏的兴趣,为开展下面的活动营造了积极、愉悦的氛围。)

二、基本游戏:快乐的搬运工

(一)试一试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快乐的搬运工,请两个人合作用一个小梯子试一试:怎样合作抬小梯子走才能又快又安全?

游戏过程:

1.幼儿两人一组,思考、讨论并尝试两人合作抬小梯子的方法,在场地上根据教师指示的线路行进,体验不同的合作方法。教师巡回观察,启发幼儿尝试不同的动作并提醒注意安全。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游戏方式较好的幼儿作为教学示范资源。

2.适时集中幼儿,邀请个别组向全体幼儿展示不同的合作游戏方法,集体模仿练习。

(二)玩一玩

指导语:我们学会了用梯子搬运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玩一玩用梯子搬运轮胎。

游戏过程:

1.幼儿两人一组,将轮胎放在小梯子上,在场地上往返搬运,要求:又平又稳。幼儿自由往返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个别组幼儿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集中幼儿交流搬运的方法及轻拿轻放等问题,邀请个别组幼儿示范并组织集体练习。

(三)比一比

指导语: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搬运工的本领更强。

游戏过程:

1.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竞速搬运轮胎,比一比哪一组搬得又快又稳。

2.在场地上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比一比哪一组能平稳地搬运通过。

(本环节,设置“试一试”“玩一玩”“比一比”三个层次的游戏情境,使幼儿逐步感知并学习动作,在模仿练习、体验比较中,感受不同动作间的差异。通过设置搬运重物、开展竞赛游戏、增加障碍等手段,不断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挑战的欲望不断得到增强,既促进了动作的学习与发展,又培养了幼儿坚持、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放松游戏:开货车

指导语:我们把小梯子变成一辆小货车,两个人坐在上面一起开着去送货吧。

游戏过程:

1.幼儿与同伴坐在小竹梯上,跟随教师进行拍打放松、模仿开汽车等游戏,使身心得到放松。

2.简单点评活动中幼儿合作、参与等情况,师幼共同收拾场地器械,结束活动。

3.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 篇三

1、认识象形字“山、水、日、木、竹、田、月、果”。

2、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3、大胆表述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PPT课件、人手1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PPT,激发幼儿对“象形字”的观察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T:“在这幅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你们们觉得这些记号代表什么意思?在很古老的时期,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他们看到的事物的呢?”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神奇的象形文字》含PPT课件

4.教师出示PPT,展示“山、水、木、果”4张真实图片,请幼儿将图片与古文字配对连线,验证他们对象形字的理解是否正确。

T:“请把这些图片和古文字配对,谁和谁是一家人?”

T:“为什么你会认为他们是一家人?”

三、让幼儿了解现代汉字中也有一部分是象形字,不过比古文字更简单一点。

T:“请随意抽取一张古字卡,与它对应的现代汉字卡是什么?”

四、请幼儿自主观察图片,说说古文字的象形特点。

T:“太阳是圆圆的球体,在中间加一点表示它会发出光和热。”

T:“月亮有时是弯弯的,中间一条线表示晚上也会有亮光”

T:“笔直的竹干上长出一片片向下垂的竹叶,这就是竹子。”

T:“大块稻田就是一个方形,里面的田埂把它分成一格一格的。”

T:“三个突起的三角形表示群峰的山脉。”

T:“弯弯的曲线表示水波纹,风吹过来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水纹。”

T:“一条直线是树干,下面的线条是树根,上面的线条是树枝,树也是木。”

T:“果子长在树上,所以就在”木“上用圆圈表示树冠,里面的十字表示它结了好多果子。”

活动延伸:

4.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四

1有兴趣地探索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感知食物的消化过程。

2、加深幼儿对身体的了解,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图,人体消化系统卡片。

2、饼干、白纸、记号笔,塑料软管等材料若干。

3、课前与爸爸妈妈讨论及查找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设问引题,激发兴趣

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哪里去了?它在我们的身体里要经过哪些地方?

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帮助幼儿探究食物旅行的过程

1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 以食物走迷宫的形式猜测食物旅行要经过的器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请幼儿阐述自己的记录过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观看PPT,有序地认识消化器官及其功能,完整感知食物的消化过程,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4 游戏:食物的旅行。进一步感知食物的消化过程。

让幼儿分别戴上消化器官的标识,站在相应的位置,其它的幼儿扮演各种食物,按正确的顺序旅行,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器官工作的状态。

5 操作活动:加深对人体主要消化器官的理解。

(1)拼图游戏。幼儿利用小卡片,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人体消化系统图。

(2)制作游戏:部分幼儿躺下将人体外形轮廓勾画出后,自主选择塑料软管等材料制作消化器官。

6幼儿思考什么样的饮食卫生习惯消化器官喜欢,而且对我们的身体生长发育很重要呢?

师总结幼儿的讲述,要细嚼慢咽,吃东西时不说话,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的食物,不挑食等。

5.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五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数学活动中较重于记忆和训练,无趣味性,幼儿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在参加 “国培”后,学到“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于是决定调整教学思路,以游戏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记忆和训练,以达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亲自操作,认识并熟悉6的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并熟记6的5种分法活动准备1.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2.带磁铁鸡宝宝卡片若干。

3.树的挂图4幅,可拆卸苹果卡片若干,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 老师和小朋友先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5.4.3.2数的组成及分解。

如老师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

小朋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2. 学习6的组成及分解:

出示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老师:今天鸭妈妈很高兴,因为它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家里做客,小朋友们,你们看一下鸭妈妈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做客呀?(老师出示6只鸡宝宝的卡片并和幼儿一起数数共6只)老师:鸭妈妈要把鸡宝宝安排住进两个房子里,是两个房子喔。但是它不知道要怎么样分配这6只鸡宝宝,有多少种办法可以让鸡宝宝住进去呢?办法是不能重复的,看一下哪几位小朋友能帮鸭妈妈把鸡宝宝安排房子住进去,好不好?

请小朋友到讲台前把鸡宝宝的卡片粘到画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师记录每一次分出来的结果。再把小朋友分出来的几种方法总结归纳得出5种分法。

3. 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令幼儿发现把一个数分为两个数,而这两个数合起来又等于这个数。分解出来的数,左边的数进1,右边的数就退1,还可以把分解出来的两个数调换过来,合起来还是得到这个数。

6.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作品,观察线条与色块,感受格子画的特点和含义。

2.能借助格子画并变化横线与竖线的间距、格子的密度,用不规则的色块进行装饰,体验创作的满足感。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蒙德里安作品、操作画纸、调好的颜料、排笔、黑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引出主题。

1.通过课件出示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1)老师带来了一些特别的图画,请你们看看这幅画上有什么?

(2)它们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你还发现画里有什么?(黑线)

2.小结:这些画都是一个名叫蒙德里安的画家画的,这些画上虽然只有黑色的线条和几个彩色格子,但看起来非常漂亮,真神奇!

3.组织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人们都很喜欢蒙德里安的画,就把这种绘画风格用到了生活的各个地方。(出示他人参考蒙德里安作品风格设计的服饰、建筑物等图片,如:格子衣服、格子鞋子)

师:你还看过怎样的格子物品?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操作方法。

1.出示利用蒙德里安的作品设计的几件衣服,讨论:用了什么方法?怎么画的?

2.引导幼儿总结绘画的正确顺序。(先画黑色的边框再进行选色最后涂色)

三、幼儿练习在布上进行绘画

提示幼儿利用勾线笔在布上画出黑色的边框,用横竖直线从最顶端画到最末端,但是涂色时注意不混色及颜色之间的间隔。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认识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2、物质准备:事先准备几副树叶拼贴画的作品。几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彩笔、画纸、糨糊。背景墙:“美丽的秋天”〔有枫树,大雁,向日葵等,麦田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拼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副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幼儿欣赏)

这些画有个小秘密,它们是用什么制作成的?(树叶)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是的,这些画是用树叶拼贴而成的,所以叫做树叶拼贴画。

二、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捡到了很多树叶,我们也来制作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好吗?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形状的呢?

师:树叶形状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2、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看,把这两片树叶放在一起,你们看象什么?(象帆船、小伞等)这么漂亮的树叶拼的图画我们要拿出去展览给别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看一看,但是会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回答:用胶水,用双面胶……)嗯,你们真聪明。我们拼好树叶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这样一幅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就好了。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

师: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想用树叶做成什么?

三、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师: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2、师提醒小朋友使用浆糊时应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洁。

五、结束贴画,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师: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画贴在背景墙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欢小朋友拼的哪一幅图,你看出来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幼儿已有经验:

1、引导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等)

2、请家长帮助与幼儿共同拼贴树叶画。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

活动目标

1、能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坐、走、跑等基本动态。

2、大胆想象进入小学后的情境,进一步增强进入小学的光荣感。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小学生活动的照片或已参观过小学。

活动过程

1、谈谈对小学生活的印象。

提问:你在参观小学时,看到小学生都在干什么呀?

7.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微笑 篇七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微笑

一、活动目标:

1、能围绕故事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懂得微笑是快乐的传递。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一封信,轻柔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

1、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寄给谁的?是谁写的?

2、我们一起来听听,信里都说了些什么?(读信)

3、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寄来这样一封信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故事吧!(二)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着急? 小蚂蚁是怎么样夸奖小蜗牛的? 小蜗牛的微笑真甜啊!甜甜的微笑象什么呢? 小蜗牛是用什么办法把它的微笑送出去的? 朋友们看到了小蜗牛的微笑,心情会怎么样? 小结:微笑真是一样好东西,小蜗牛用自己的微笑给朋友们传递了快乐。(三)完整欣赏故事: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1、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寄来这封信?(小蜗牛想把它的快乐传递给我们)当你看到小蜗牛的微笑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小结: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心里快乐,微笑才能把快乐传递给朋友。小蜗牛就用自己的微笑把快乐传递给了我们。

2、讨论:(1)你什么时候最快乐?(可用故事中的情节提示孩子,如大象帮助朋友盖房子等)原来帮助别人不仅能使别人快乐,也会使自己快乐。快乐了,我们就会微笑,就可以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朋友们。

(2)你想怎样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微笑呢? 画„„

3、让我们把我们最美丽的微笑送给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把我们心中的快乐传递给他们!附:故事《微笑》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有鼻子长长的大象、爱劳动的小蚂蚁、爱爬树的小猴子„„它们都是好朋友,都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小鸟喜欢为朋友们唱歌,大象能为朋友们盖房子,小兔愿意为朋友送信„„只有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一群小蚂蚁抬着西瓜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抬起头向着小蚂蚁们甜甜地微笑。小蚂蚁们也对小蜗牛微笑,并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呀,看到你的微笑,我们真快乐。”

小蜗牛听了,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把我们快乐传递给他们。”可是小蜗牛又为难了:“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小蜗牛想啊想啊,想了一整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封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看到了它的信,我们真快乐!”

更多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8.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鲸》 篇八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画出鲸的外形特征,并尝试运用点、线来为鲸的衣服想象创作。

2、在绘画中,体验创造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记号笔、教师示范画、幼儿作画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鲸,介绍鲸的外形特征。

1、出示鲸的图片。

今天啊,我带来一张图片和你们一起欣赏欣赏。这是什么?

2、让幼儿说说对鲸的了解。

你们知道鲸是生活在哪里的吗?它是鱼类吗?

“是鱼类”哈哈你们错了,(“不是鱼类”真聪明)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和陆地上的大象老虎一样是用肺呼吸的。它们没有办法在水里呼吸,所以它每隔几分钟就要浮出水面,喷出气水化合物,在吸进新鲜空气。

3、鲸是世界上最大哺乳动物,那到底有多大呢?

我请你们来看看图片这人和鲸在一起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师:鲸比我们人类大了好几十倍。一条鲸需要我们几十个人才能围起来。

二、大胆地画出鲸的外形特征,并尝试为鲸鱼的花衣裳想象创作。

1、出示范画1今天啊,我带来了一头大鲸鱼的图片。

(1)这幅画的是海面上的鲸,身体全部露出水面。

(2)鲸的外轮廓要画得很大、偏下,留出鲸喷水的`位置

(3)先勾出鲸的外轮廓,然后在添加海水的的一层。

(4)给鲸添加眼睛和嘴巴。

2、为鲸鱼的花衣裳想象创作鲸的身体那么的庞大,它的衣服没地方买,那我们来帮它设计一件与众不同的衣服。

3、出示范画2今天我带来了一张设计图,你们觉的有什么特点吗?

由各种不同的点和各种不同线条组成漂亮的花纹和图案。

哪些点、哪些线条,是你们认识的,还有哪些点、线是你们不认识的呢?

今天请你们这些小小设计师为鲸设计一件与众不同的衣服。

三、幼儿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3)教师提醒幼儿线条和图案要多,不要太空。

9.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故事,比高矮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已长高、长大。

2、愿意与同伴中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3、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快乐。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小时侯的照片整理成套。

2、收集幼儿去年穿过的鞋、袜等、小孩、公鸡、青蛙的对照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活动。

教师:“小孩、公鸡、青蛙小时侯是怎样的,比较一下他们小时侯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两三人结伴。”

教师:“一人一句轮换着想想说说:我们小时侯和现在不同的地方。”

二、收集去年穿过的鞋袜、戴过的手套和帽子,试着穿戴一下,谈论各自的感想。

三、故事:《我长高了》。

讨论:“小猴到底长高了没有,小猴子该在哪里测量?”

四、和同伴比高矮。

1、两人比高矮--身体站直背对背。

2、三人、四人比高矮--两个两个轮换着,身体站直背对背。

3、一组小朋友排排队比高矮--议论:我们一组谁最高?谁最矮?

五、歌曲笑呀笑学唱歌曲《笑呀笑》,按歌曲中的角色,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模仿。

1、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运用:“长大了,我就可以……”

2、说一句话,可加上舞蹈动作边说边表演。

3、提问:小朋友,说说为什么长大好哇?同伴交流讨论,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4、发散思维。

请幼儿拿出自己幼小时的照片,幼儿看看、想想并回答提问:“什么事情是小时候还不能做,要长大才会做的”?

5、观察、思考作答。

六、练习说话。

引导幼儿用:“长大了,我就可以……”说一句话,逐一发表自己对“长大”的想法

七、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自己是小动物而不是小朋友,也会期待长大吗?”练习说“长大了,我就可以……”的句型(对能够大胆说话的幼儿奖励小红花)。

我们会长高:想一想,你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户外活动:找朋友,要求幼儿回家去做一件事情,向爸爸妈妈证明“我长大了”。

10.幼儿园的公开课大班教案 篇十

1、体会散文诗优美、宁静的意境,表达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2、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尝试创编诗句。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课前经验:寻找绿色的经验。

2、课件、音乐《摇篮曲》

3、青草、小牛、毛毛虫、熊猫、竹子、菜叶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听了音乐小朋友多想了些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二、欣赏散文,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散文诗。

①听到了什么?

②最喜欢那一句?

三、结合课件,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讨论问题。

①谁做梦了?小兔梦到什么?

②青蛙梦到什么?它在等谁?

③瓢虫梦到什么?晶莹的露珠里有什么呢?

④小溪流梦到什么?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⑤种子梦到什么?

⑥孩子梦到什么?

四、师幼看课件跟着音乐完整欣赏一遍。

五、幼儿创编《绿色的梦》。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2、教师记录幼儿创编的诗歌,装订成册。

上一篇:风雨飘摇是什么意思下一篇:高考作文珍惜拥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