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共15篇)
1.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 篇一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听专题讲座,优秀课观摩,基本功培训等等,通过这些集中培训学习和自己一期的自学,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十多年的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面,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以前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少,课下与学生交往的少,师生之间还有一堵无形的墙,许多学生渴望表现的欲望被压制了,需要锻炼的时机被耽误了。同时对潜能生做不到循循善诱,导致他们一直“后进”。有时还“命令”学生干这干那等等。其实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
我现在认识到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的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现在我在课堂上就尽量精讲,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指导他们善于表达。课后和他们经常聊聊家常,在谈话中增进师生情谊,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活跃了,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习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了。
一个观念的更新,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都要得益于学校组织的培训学习。由此可见,成为一名教师,并不见得处处可以教导别人,每个教师自己还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在培训中提高,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2.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 篇二
笔者在近期学校开展的公开课上, 选择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观察点, 对本教研组的多位教师的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课堂观察, 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自主学习成了“无师自通”
共有五位语文教师参加该轮公开课活动。这五堂课中, 学生集体回答次数平均是11次, 个人回答次数平均是12次。学生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不假思索流利地回答了教师的所设问题。从学生讨论的情况来分析, 学生一共讨论两分钟左右, 课堂讨论表现得非常热烈, 每个学生似乎都与教师息息相通, 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完全吻合。小组讨论也仅仅由个别学生主导, 讨论没有深广度。而教师在课堂环节中除了对回答符合预设的学生赞扬鼓励外, 并没有画龙点睛式的概括和指点, 似乎学生没有教师讲解和点拨也能学得很好。课堂一切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走, 语文教学适时生成的美感荡然无存, 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或弱化, 这必然导致语文课堂质量的下降。可见, 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无师自通, 不能离开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适时适度的点拨, 不能以抛弃学生个性化思考包括有失偏颇的理解为代价。真正的自主学习一定要克服教育教学的虚伪性。
(二) 在教师“自主学习”的理念下, 学生恰恰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权
新课标提出, 教师应“主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运用对话、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然而几名教师给学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 学生对文章一遍都没读完, 就进入高考试题的题海战术中, 可见他们都在做着言不由衷的改革。表面上学生自主地处理问题, 实际上学生对司空见惯的高考题型早已疲惫不堪, 没有任何的兴趣可言, 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能力。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应当提供足够有效的时间给学生去思考, 真正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其实在学生探索与思维的过程中,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经历, 每个学生的体会不会与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 他们经过充分地独立思考后得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结论是正常的, 这才是真实的有效思维的结果,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
二、基于教学实践的问题探讨和感悟
(一) 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服务程度
教育是一种服务, 从这一角度看, 学生不是教育的对象而是服务的对象。教师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不是高高在上施舍知识的权威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及时启发学生思维, 开启学生的心智, 从而梦幻般地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从而打开他们思维的源泉, 让他们在忘我的环境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用心灵与作者交流, 丰富个体的情感因子, 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作文课, 话题是“细节中感悟真情”。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感人的活动情景, 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的录像片段, 谭千秋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画面让学生潸然泪下。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 教师提问: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是什么?你最想说些什么话?孩子们情感的闸门即时被开启, 欷歔不已地表达自己对谭老师的敬重之情。教师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细节, 说出自己深受感动的情景, 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此时行文焉能不一泻千里、水到渠成?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为百家争鸣式的课堂生成
课堂的价值在于生成而不在于预设,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堂生动的课是教师课前所不能完全预设的。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不同个体的深刻体验与思考。他们必然得出不同的带有个性化的结论。只要学生的自我体验喷薄而出, 他们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诠释问题的内涵, 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剖析。同时在这种激烈的自我体验、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与讨论中, 学生互相学习, 师生共同进步, 师生共同享受这一学习的过程, 其乐融融。笔者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管仲列传》时, 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和管仲做朋友吗, 为什么?
生1:我愿意。管仲他有着杰出的政治才能……
生2:不愿意。管仲他“分财利多自与”爱占便宜;“三战三走”做事胆怯;公子纠死, 不能像召忽一样为主殉难。
生3:如果能选择我更愿意与鲍叔牙做朋友。我觉得一个人才能固然重要, 但品格更为重要……
生4:有德无才就好吗?我更愿意和有才能的人做朋友。
这超出我的预设, 我灵活地处理课堂, 组织学生讨论:对于一个人来说, 才能和品德哪个更重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争先发表看法, 并逐渐形成两大对立倾向, 双方各执一词。学生们状态积极,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形成了百家争鸣式的精彩课堂。我认为这种随即迸发出有价值的课堂生成,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获取知识的过程远远比获取知识本身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 自主学习的真谛是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和竞争, 是对生命价值的诠释
学生在高中时代的学习技能的养成为学生进入大学, 乃至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基础。从这一观点看自主学习就是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觉去克服困难, 学会坚忍不拔。他们在自主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依靠自己, 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才能在失败中站起, 在痛苦中微笑。这当然需要一个长期培养和历练的过程, 自主学习不能只关注成功, 惧怕失败, 而要在失败中历练与反思。为了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笔者经常指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经典名著, 并坚持把自习课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种自主学习气氛中, 其心灵得以净化, 精神得以浸润, 思想得以丰厚, 理念得以提升。我们教师所承载的使命不只是培养学生们的考试技能, 还应是教会学生学习, 更应是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命的高远胸怀。有了这种境界, 学生面对挫折怎能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才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和内涵。
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心得感悟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 符号 自学 多媒体
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廣和实施,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总结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初中数学教学观。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和看法,笔者在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一位教育学家说:“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学习兴趣是建立在和谐的课堂和良好的师生情感之上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的情绪油然而生,会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信息。反之,如果我们绷着脸,或情绪冷漠地走进教室,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使学生心理闭锁,容易阻碍新信息的输入。事实上,师生之间的情绪感染是互动的,学生的快乐情绪又会影响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快乐情绪,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产生快乐的教学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我问学生:“把零比作炸弹,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会发生爆炸,结果会怎样?”学生自然回答:“都会炸得一干二净,变为没有了。”显然这样的比喻幽默生动,使教学变得形象化,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
二、重视数学中的符号学习
初中数学中,代数占据了数学内容的大部分,代数中的数学符号的学习是整个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在人们进行数学逻辑推理、数学计算以及解决数学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数学符号通常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最形象、最简单的抽象符号来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以便于人们进行各种不同的数学交流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定理和法则本身与表示它们的数学符号是相脱节的,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如:代数式6n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当n表示一件衣服的价钱,6n可以表示6件衣服的价钱;当n表示正七边形的边长时,6n可以表示正七边形的周长;6n也可以表示一只羊的体重是一只鹅的体重的6倍;又如,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那么,S=ab表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同时也表示长方形面积随长和宽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在初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字母和数学符号感到厌烦,认为数学是单调的、无味繁杂的计算式推理,但是他们对于生产、军事或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实际问题却比较感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单纯的字母及数学符号问题转化为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在讲解“三角形”一节时,我提出“不过河能否求出河宽?”“不到敌人的阵地能否求出我军距敌军的距离?”“能不能在地面上测出敌机距地面的高度?”等问题;讲“方程”部分的内容时,我提出 “不知人,不知银的分银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习惯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比如要教体积的问题之前,老师可以拿出一瓶饮料,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杯子,然后告诉学生说老师需要把饮料倒到其中的一个杯子当中,但是倒到哪一个才不会满出来呢?接着就请求学生的帮助,并提示学生解决的方法就在下一课的内容中。之后,告诉给学生杯子的长宽高,让他们回去通过预习来帮老师解决问题,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有浓厚的自学欲望,就是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种“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这样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思维、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优化的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2]何华兴.把握数学发现方法提高数学创新能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赵东珍.我对数学教学的感悟[J].学术研究,2012(4).
[5]沙青末.浅谈如何将数学课堂的第一锤敲在学生心灵上[J].语数外学习,2013(3).
[6]迟立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技巧探析[J].成才之路,2013(3).
[7]诸淑红.提高数学课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2(1).
4.《教师教学用书》培训心得感悟 篇四
我校年年订阅《教师教学用书》,但使用状况并不佳,许多老教师,没有时间认真阅读,备课依靠经验,平时上课主要以现成的教案为参考依据,极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进修学校,举行了《教师教学用书》的培训,在培训会上,郭校长阐述《教师教学用书》的见解,同时也领会了张局长对教师用书分析,指导、说明与参考,使我们作为教师感到无比的惭愧。教学教了几十年,我们对教师教学用书,从来没有认真研读过,教师教学用书,在我们身边也没有发出出应有的作用,只是把它作为本一般的资料放置一边。
培训结束后我们带着领会到的精神,在培训中领到任务,过程中,我们认真地研读教师教学用书的每个章节,深刻的体会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在细细的阅读中,使我们认识到教师教学用书,在章节中给我们教师指出来方向把握、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也指导了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把握,哪些知识需要了解,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么好的资料,我们整整二十载,就没有认真的欣赏、品味。对我们现在的老师来说啊,是我们的悲哀。
教师教学用书,在书中还详细了介绍问题题的讲解方法以及对每道题的把握程度,学生达到的状态,要要让学生把握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对于数学中增强的课外知识使我们大开眼界。《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备好课的得力助手也是教师在今后备课的过程中的一种方向和框架,我们要仔细研读教师用书上的独到之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独特教法技巧融于学科学习之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对课本的掌握,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是教师掌握难易程度的框架,也是也是教师解决困惑的依据。特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老师讲的题目也就是给学生讲讲解方法,从来没有说这道题从什么地方着手,也没有给学生做任何总结,只是一个为教而教的教书匠。教师教学用书在里面也指出来学习的思想方法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和地位是任何教学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它是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盏启明星,指引着教师前进的方向也是提高教师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把教师教学用书放在第一阅读书籍中,时刻伴随身边。
5.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 篇五
两位母亲。一位说:“Lee,谢谢你。自从孩子遇到你之后,他爱学习英语了。”另一位说:“Lee,我的孩子对英语依然没啥兴趣,我感到焦虑不已。”
咦,这两个孩子在同样的班级,面对同样的老师,为什么一个喜欢英语,一个则没那么兴趣浓厚呢?
这跟我作为一个英语老师,好与不好有关系吗?我细细地回想课上的点点滴滴,最后确信,该做的我都已经做了,这跟我好不好没啥关系。
这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呈现这两种不同的差异呢?我想知道原因。
与一个孩子的相遇
一个男孩,他的描述常常会招致其他同学的批判,从道理上讲,他的同学们讲得都对,然而这个男孩子始终处于那种烦躁、拼命想要解释,但又解释不清,越解释,他周围的同学越烦躁,他每讲一句,其他同学就指出他语句中的错误,于是,这个男孩子或者越来越火大,以吼叫收尾,或者是气呼呼地跺脚、再也无法听课。
我运用自己强大的思考功能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以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男孩应该怎么做,来跟男孩解释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以及他怎样做能避免冲突发生的方法。
而在事后,每当我重新反思课堂当时的情形时,有一个感觉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我说了什么打动了这个孩子,于是他停止了当时的行为,而是,我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所带有的权威感,让他选择顺从。
因为,类似的情形依然在一遍遍发生,于是我知道,在我之中,有一个局限所在,我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孩子的处境。
于是,从《儿童的纪律教育》这本书开始看起,再去看《儿童的世界》这本书,最终,聚焦在许老师的沙游十讲之中,关于来访者的自我发展,以及来访者的主导功能这两个主题。
反复听,并且不断将里面提到的内容跟这个孩子一一比对,也将其他孩子面临同一件事情时的反应跟这个孩子做比较,逐渐确立这个孩子到底遇到了怎样的难题。
一边听着,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哦,是了,他可能是在这个阶段没有发展好,所以会出现这个这个现象。嗯,对,他的情感功能发展受到了阻碍。最终,越来越清晰于,与这个孩子的教学工作,不应该是通过逻辑思维去训导规训,而是从他的情感入手,明白他还无法像他的同学那样,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再联系自身以前的经历,顿时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对他产生深深的理解。
理解之后,下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在脑海中出来了,那么,既然这个孩子没有办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情感,而通过对与错这样的方法来说服他只会让我们彼此互伤,那,到底怎样做才能够真的帮到这个孩子呢?一个孩子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一点点成长起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变得成熟的呢?
看起来,并不是我要去教他点什么,对他面临的问题就有用。那,我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暂时无解,于是将问题搁置一边,我想,时机到了,总是会知道怎么做的。
时机来了。又是同样的情形,同样的境遇。放学后,我和这个孩子面对面坐在沙发上,我看着他,让内心的声音自然而然流淌出来。
他:“我只是不小心,他干嘛那么大火。”
我:“对哦,我也觉得,他这样反应好大。”
他:“他就是针对我。”
我:“咦,怎么会觉得他针对你呢?”
他:“不仅是他,小安也针对我。”
我:“哦,怎么会这么想。”
他:“他们高年级就会欺负我们低年级的。我们低年级的有些事没办法做得像高年级的那么好。”
我:“是吗,那小伊也是低年级的,他们没有欺负他哦。”
他:“反正小安就是针对我。”
我:“对哦,今天我就觉得小安对你的态度挺过分的,这件事,我下次会跟他说的。”
他:“他脾气好大,人家稍微碰他一下,他就不服气,一定要还回去。”(话题折回到这次跟他产生冲突的孩子,我在心里暗暗佩服了一下,我一直不知道用哪个词形容冲突中的另一个孩子,结果,他就这么准确地用“不服气”这词讲清楚了。)
我:“是的,我也发现了,他就是这个性格。不是针对你哦。”
他:“他就是针对我。”
我:你看......(举例,讲明我们提到的这个男孩与小安的一次冲突)
他:“真哒?”
我:“嗯。我看的清清楚楚,小安的父母当时也在,人家父母一点也不介意,只是讲明原因。他那个时候对小安就是那样的,他现在是这样的性格。”
他:“就是,他也该改改了。”
我:“所以你看,他对谁都这样,并不是针对你。”
他:(停顿了几秒)“我明白了,对于他而言,他就像一头熊,其他的同学在他眼里都是鱼,他看到鱼,就要抓。”
我:(呆了几秒,第一次听到这种比喻)“额,这么理解不算错。可以这么讲。”
我们的沟通到此为止。在我们沟通的过程中,我自身的身体感觉以及这个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所呈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告诉我,他感到安宁与平和。这个沟通是有效的。
不同年龄的孩子学英语
在一次次课后总结与反思之中,我观察到,那些越是小的孩子啊,他们但凡跟我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他们与英语的关系就越融洽。
同样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年龄层的孩子之中去教,孩子们所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那些小小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听了一两遍,最多不超过三四遍,就会唱了,有的唱得清晰又流畅,有的遇到难一点的歌词,即使只能唱出开头和结尾的歌词,中间的部分也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大声唱出来,调调对,歌词完全被篡改地面目全非,唱着唱着自己都觉得好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唱。
那气氛是十分融洽的。
到了二三年级的孩子,那感觉就不一样了,同样是跟我建立了稳定关系的孩子。有的孩子颇有兴趣,脚底打着拍子轻轻得跟着哼。有的孩子则安安静静看视频。氛围里加上了一点小心翼翼。
再大一点的孩子,除非自己有把握唱出来,否则是不会举手的。有些孩子对歌词也许没那么熟悉,愿意尝试,然而,他们依然需要一遍遍听,确认自己能够大致唱出某一句歌词的时候,才会举手。更有趣的是,开始有孩子观察到歌词中某种她所认为的不合理之处,进而停止下来,皱眉思考,不再跟唱。整个班级的气氛之中带着某种考虑与慎重的气息。
在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之中,我渐渐确认,那些越小的孩子啊,他们带着好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地学习语言。相比而言,他们并不那么在意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
当孩子的年龄一点点长大,他们开始考虑到自己有可能说错,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如何,在意同学的评价和看法,并因这些评价和看法而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进而进一步影响着接下来时间的学习状态。当然,少部分的孩子除外,这一类孩子,她们对自己是确信的,对于别人的评价甚至是攻击并不那么介意,不会轻易否定自己。
即使在这些小小孩之中,一堂课下来,有的孩子所有的活动都参与,有的孩子只选择特定的几种活动参与。而那些参加所有活动的孩子,在同一个活动中所参与的时间长短不同,情绪状态各异。于是,这些孩子们的体力、兴趣点、面对同伴评价的反应等等差异就一一体现出来。
答案慢慢浮现
在这些观察、总结、思考、验证之后。我开始一点点意识到,其实,孩子喜不喜欢英语,真的跟我好不好没啥关系。
我已经在我的能力范围以内,将能做的都做了。而孩子们有不同的反应,跟他们的年龄、自我的发展、主导功能、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本身所持的态度都相关。
我想,还有其他的关键因素,是我目前的能力范围无法意识到的,然而,在我所能意识到的这些关键因素之中,它们在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这些因素与作为老师的我本身一样重要。所以,每个孩子对于英语的喜爱程度,并不能单单就这个老师好不好来决定。老师是这些关键因素中的一个。
明白了这个部分后,再来观察自己。一种莫大的自由感产生,开始能够专注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确信感和安宁感出现。
于是,每天清晨醒来,睁开眼,心里一声喜悦,心灵和大脑同时道:“早安,亲爱的,新的一天开始了。”
6.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感悟心得体会 篇六
一、课例分析
《月迹》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篇幅较长,语言含蓄凝练,意蕴深远,学生比较难懂。鲁老师首先以古人赏月、赞月、怀月的优美诗句导入课堂,让课堂有个一个诗意般的开头;其次抓住本文本语言的特点——大量的儿化音和叠词,进行指导朗读理解,为学生朗读文本搭好基石;再次,以任务群形式鼓励学生理清文本主题脉络:任务一:月亮最初出现在哪里?按地点的变化,月亮的足迹概括为中堂月-庭中月-河边月;任务二:学生自由找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读,体会作者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这些为研读赏析文本内容做好铺垫;接着带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赏析文本,并大胆奇妙的联想和想象;随后抛出两个问题阅读升华: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为什么以“月迹”为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感悟本文的意韵:月迹是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追寻月亮的轨迹也是追寻美的轨迹,每个人都有追寻美的权利,同时总结写法,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巴金先生笔下的月亮片段和贾平凹《月鉴》中的片段;最后写法迁移,学生书写自己心中的月亮。教者语言干净凝练,课堂层层递进,带学生尝试了一段完美的探月旅行。
《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王老师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课堂学习目标清晰,任务适合,容量恰当,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首先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关注识字、写字目标的达成,这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王老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通过游戏“采云朵”检测识字效果,强化记忆;第三,注重引导孩子阅读文本,积累语言,以“雾”把什么都藏起来统领全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感悟、思考,同时进行朗读指导;最后,重视课堂学习效果,及时练习检测,巩固学习成果。
二、观课感受
在这两堂课中,老师积极克服困难和学生连线互动,整个课堂师生配合密切,没有出现老师唱独角戏、自说自话或者瞎子摸象的现象。两位老师整个课堂节奏把控恰当,每个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包括字词的教学,学生都充分的领读、朗读,重要的知识点老师也会提醒并留适当的时间学生做笔记。然后老师是随机连麦,连麦互动的学生在视频中落落大方,回答流利,这说明孩子们在屏幕前认真的听讲,思考,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动。看得出学生依然是课堂的主人。这是线上教学最难得的地方,也是这两堂线上课最成功的地方。
线上教学是学生无法聚集上课时唯一途径。通过这两堂课,我个人感受科任老师亲自出境上课和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资源的学习效果差别还是挺大的。首先科任老师授课,学生在心里、习惯上更容易接受,排斥感小,而且对老师的认同感更强烈;其次自己的老师线上上课,学生更能主动接受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第三,科任老师对学生更为熟悉和了解,准确地摸准每个学生的脉搏,对教与学活动中的分寸更恰当掌握、调控。
三、课后反思
线上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是挑战,师生需要克服种种问题,做好一切准备,才能使线上教学有效。
1.首先老师需要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和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线上教学。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尽量保证学生要有一个安静的场所学习,能实时监管学生,配合老师引导学生向自律、上进的方向发展。
2.老师要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准备便利的设备,保证网络流畅,和学生有效的交流,明确好上课时间,每节课前调试好师生设备。
3.老师要充分备课,整合有效的资源,把以往的课程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内容不宜多,使课堂精准、凝练,有效,时长控制25分左右,前15分左右应将要讲的核心内容完成,后面以练习为主。
4.线上教学师生间的互动尤为重要,要尽量消除师生的距离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随时会连线他,这样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上,才能保证学习有效果。
4.作业布置要“精、实”,作业量不能大,否则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影响视力,而且作业也会完任务,没有质。所以,作业结合当天内容,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作业反馈和统计及时,多鼓励,多赞美,激发孩子优越感,调动学习积极性。
7.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 篇七
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尝试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师生、生生交流,形成教学互动、互联、互助、互促。使英语教师成为语言信息的提供者、传输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探索者和主人。
一、互动教学实施策略
1. 鼓励交际互动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孩子的学习发展时期,他们所接受的社会互动的质量和数量都会极大地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而高质量的交往互动,如成人引导下的互动或者与优于自身的同龄人的互动至关重要。布鲁纳将这一理论比喻成“脚手架”,喻示孩子在建造自己能力大厦的过程中,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如同脚手架一样必不可少,从而可以使孩子自己“爬上去”。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造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中介交流互动的机会。
(1)师生互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充分理解教学目标,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英语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模式常以示范模仿、对话问答、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形式出现。师生互动包括老师和学生整体的互动,与学生小团体的互动,同样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互动形式。教师可以扮演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让全体学生扮演另一个角色或几个角色来进行对话操练。如笔者在教学PEP教材的Storytime时,总是头戴Zoom或Zip头饰,手拿与教学内容相应的道具,先与一位或几位学生作示范表演,再鼓励全班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表演,使全体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兴趣盎然;教师可以在游戏竞赛过程中不断转化师生参与评价的位置来体现游戏的交际性、服务性功能。如笔者与学生同玩BINGO游戏,教师和学生都画好九宫格,完整地填写单词,可以由教师说任意三个单词让学生连线,也可以由学生说三个单词,教师来连线。置换角色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乐意投入;教师还可以参与小组学生关于语言知识的讨论并提供有效帮助。但要强调的是教师不但要在课内与学生充分交流互动,更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掌握他们的知能水平,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辅导。
(2)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体现交际语言思想,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有效形式,常见的方法有讨论、表演、游戏、短剧、相互提问等。它把有限交流与实践扩大到人人都参与交流和实践,大大增加了实践操练的机会,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使学生在情景交流中获得语言知识,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如笔者在教学PEP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C部分故事时,鼓励学生自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已学句型的基础上,用上新句型设计情境表演。各小组在设计构思、编排对话、角色表演中人人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有学生巧妙地把A、B、C三部分课文整合在一起,先表演上学路上遇到新同学,带新同学去参观教室,认识座位,再表演齐心协力打扫教室,最后表演了上课时教室里出现了蜜蜂这一突发事件。构思的巧妙,表演的生动,让教师不得不惊讶于学生的创新与协作能力。尽管小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有限,但在表演中小组成员能积极合作,当交流上有困难时会互相帮助或及时询问老师,就能很好地达成教师预想的目标,体现生生交流、互助互动的效果。
生生互动还可以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同龄人那里,他们往往能够获取很多不愿或不敢从老师那里讨教的信息,其收效超过了师与生之间单一的操练效果。
(3)教学中介参与互动
教学中介参与互动的形式有幻灯、投影、录像、图片、电视新闻、影视短剧等。教学中介信息源的运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使得教学更生动、有趣,并使学生大大集中了注意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CAI课件与多媒体技术是很普遍的。它可以通过屏幕呈现鲜艳的颜色、逼真的声音和丰富的动画,对学生的感观形成多种刺激,激活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体现教学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如笔者在教学PEP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动物词汇时就充分运用了媒介的作用,教师借助动画,让学生观看一个动物形象的局部,想象并猜测是什么动物,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生动、直观、活泼有趣。类似这样的教学过程将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 创设和谐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没有和谐的人际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师生、生生间和谐的、民主的、友好的关系是通向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笔者认为,创设和谐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亲近学生,激情生趣
亲近学生首先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信任老师、亲近老师,使师生没有拘束、没有障碍、没有代沟。教师如果从亲和力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育首先成功了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缩短与学生的身心距离。讲课时多在学生间走动,创造机会与不同的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态度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有畏惧感,尽量以表扬为主,多用“Wonderful/Very good/Good job!”等用语肯定学生的所得。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忘我的学习境地。
(2)民主平等,互相尊重
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三尊重”: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笔者常常把优秀生和学困生分在一个学习小组,针对学习中有争议的问题,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智力背景,使他们互相启发、借鉴和补充,既让每位同学表现了自己,又充分发挥了“团体动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更大面”,不要让优秀生独当一面,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这样会阻止另一半学生思维的发展,造成教学真空或残缺,也影响了同学间平等、和睦的交往。
(3)信任理解,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盖滋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学习上成功的心理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进一步追求成功的需要,一次成功必将推动第二次成功。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感受成功,感受愉悦。哪怕是一次不明显的成功、进步,教师都应给予正面的鼓励,充分的肯定,以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让学生能够体会教师对待他们的情感,增强学习信心,进而巩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变“不会学”“不善学”为“我会学”。
二、互动教学课堂实例
笔者以教授PEP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SPRING》一课为例来描述互动教学的实施。
Step 1:Warm up
1. Sing a song《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2. Let's do:Bounce the ball.Fly the kite.
(欢快的歌曲与说唱充满动感,让学生放松心情,身心愉悦;Let's do部分各种活动与运动词组的复习,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师生互动
Step2:Presentation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配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欣赏
T:Let's enjoy a song.Who cansay the name of the song?教师肯定歌曲名字是《Where is Spring》.
(教师选择这首歌曲可以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谈论的话题,让学生明确接下来学习的中心内容就是spring。)←教学中介参与互动
2.(1)教师由歌曲的题目引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
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回答green trees/beautiful flowers/flying kites/happy children/singing birds...
(教师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板书。)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提问You can see so many things in spring,so can you tell me where is spring?引导学生得出结论Spring's here.Spring’s there.Spring's coming everywhere.同时完成诗歌第一段落的板书。
(3)教师出示诗歌文本,带领学生朗读第一段。
(在师生自由谈论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第一段诗歌,让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 ←师生互动
3.(1)教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How isspring?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 ng?学生回答各异:Spring is beautiful/Spring is rainy./Spring is waim./Spring is lovely.
(2)教师概括:Spring is beautiful.Spring is lovely.Animals love spring,what do they do in spring?Let's watch.给学生观看卡通片段。
(卡通片是学生的最爱,如果能够把卡通片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学习,这里教师为学生选择的影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主要内容是春天里的动物。)
←师生互动;教学中介参与互动
(3)结合卡通片上的动物,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和不同的词组:fly back/wake up/come out/grow up,教师用自己丰富的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各个词组的意思并模仿跟读。
(4)教师带领全班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同时朗诵诗歌的第二段,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这一段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1)教师总结:Animals are happy.Are you happy?Let's play,OK?
教师与学生互相击掌,一边打节奏一边说唱诗歌第三段的首句:Spring,spring,please stay.Little children want to play.
(教师给教学内容赋以节奏,让学生在动感的环境中自然地习得语言。) ←师生互动
(2)延续play的话题,教师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play in spring?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选择两位学生回答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回答有:fly kites/play football…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把词组写在四线格白纸上。
(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训练学生要规范地书写。) ←生生互动
(3)采用Guessing game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台上学生表演的动作猜测白纸上写的是哪一个词组,教师把纸条贴在黑板上。
教师让学生根据板书共同朗读诗歌的第三段。
(学生提供的一系列活动词组组成了诗歌的第三段,使教师事先准备的文本更加充实、丰富,其中蕴含的是学生的智慧,凸显的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尊重和赞赏。)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5. 师生共同朗诵完整的诗歌《spring》
Step 3:Practice
(1)教师由春天引出其他三个季节,询问学生: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Why?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Summer is my favorite season.Because l can swim and play water./My favorite season is winter,because I like snow and I like skate.
(2)让学生欣赏歌曲Four seasons,同时让学生尝试写一篇短小的文章,可以模仿Spring,也可以自由发挥。
←教学中介参与互动;师生互动
三、互动教学结果分析
从以上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其主体作用通过语言信息的五通道表达出来。即“听、读、思、说、做”。其中“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说、做”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思”是语言信息的处理过程。
第二,有目的、有计划地全面开展语言表达,展示各项综合技能,充分表现个性才能,如流利表演唱英语歌曲、正确模仿课文对话、积极参与游戏竞赛、表演情境对话等。在语言信息交流和与人的交往中,人的性格、情趣、修养等均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较好地控制了语言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速度、节奏、内容、密度。达到信息多、密度高、节奏快、训练广的目的。
第二,教师较好地注意到语言信息交流过程中环节的切换。从一个教学环节转换到另一个教学环节,从句型教学转移到游戏竞赛,再转移到情境表演,切换自然。
第三,教师能注意观察学生的知能掌握情况,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保证每一环节训练到位;能留意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采用适当的方法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和情绪过分激动,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8.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尝试和感悟 篇八
一、师生互联,目标反刍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都是由教师确定的。我们不妨尝试着让师生共同设置本课所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以牛津高中英语 模块五 Unit 1 Grammar and usage 为例,我先引导学生拟定了本课教学目标的总体框架:1. 通过学习,能利用本课句型自由会话:掌握To—infinitive / Bare infinitve 语法知识。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独立填写目标细节。他们都能写出在本课需要掌握的具体句型:1 To see is to believe 2 Things seem to be getting better 3 let / make / have 的用法。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的教学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目标反刍是检测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我除了使用试卷检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相互监督和相互讲解。
这种要求学生自己确立目标,明确具体任务,进行目标反刍,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法,也能增加教师对所教学生的了解,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促进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
二、传授方法,用好猎枪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还要教会学生用“猎枪”瞄准目标的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虚拟语气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许多老师对这一语法项目进行过“突击”“猛攻”,学生沉溺于“题海大战”中。可到实际解决问题时,他们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问题何在?在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学生满足于“纸上谈兵”,而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虚拟语气的教学中,我没有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虚拟语气,更没有要求他们去背“语法”规则。我把虚拟语气放在真实的语言情境里,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故事去理解它的概念,学会它的用法。
三、评价公平,适时引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便随时了解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公正的评价是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所面临的一项具体任务。
我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准备一个课堂活动曲线图,张贴在课桌的右上角,自己对每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分数是对他们的评价结果。表现好得1分,表现差扣1分。一个月24节课。一旦发现学生表上的曲线呈下降趋势,就会引起我对该学生的重视,引导他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有时,学生表现不好也可能是老师导致的,或引导方法不当,或解决问题不彻底。这种评价教学既是对学生的刺激和鼓励,更是对教师本身的反省和鞭斥。
四、定期复习,相互检查
复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在各单元授课结束后,我便给学生安排一节复习课。
课前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书面作业中找出六七个新学的单词,词组和一两个语法点。如be used to doing,suggest doing等等,作为测试别人的内容。全班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组从各成员确定的单词和语法中精选20个,编出一段小短文。然后将那些检测的单词和语法抽出,形成一份完形填空试卷。最后大家交换试卷,相互测试并核对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在浏览和分析自己书面作业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难点编出一份试卷供他人使用,然后各组交换试卷,相互测试。
9.教师实习心得感悟 篇九
由学科教学者转变为育人者。教师一般来说都是执教某一个学科的,常以为自己把特定学科知识掌握了,能够把知识点详细分解并让学生掌握,也就完成教育任务了。这种角色定位适应了单一知识教学的要求,但在全员德育、一体化德育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期,各种社会思潮激荡,思想多元化倾向明显,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政治觉悟的引导,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已成当务之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德育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具有弥散性,不是单一途径、单独设课能完全奏效的,而是学科间、课内外综合发挥作用的;具有渐进性,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逐渐积淀而成;具有引导性,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在各种场景中经由自觉思考得到的;具有示范性,教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用明显。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切实承担起德育的职责,每门学科要把德育放在突出位置,每位教师都是学生德育的示范者,形成德育一体化的良好格局。
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在计划经济年代,教师通常是固着于某一所具体的学校执教,职业生涯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这所学校度过,有一种说法叫“扎着小辫进来,白发苍苍出去”。近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不再是某一所固定学校的从业者,而是在区域教育系统内流动。20xx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下一阶段要“试行学区化办学”。无论是学区化办学,还是当下各地实施的集团化办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借助于教师的流动,优化各校教育资源,提升各校办学质量水平。教师正在日渐成为系统流动的个体,教师职业的流动特征也日益明显。
10.教师网络培训心得感悟 篇十
篇一
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网络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快捷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有着一般培训所没有的优势,它可以打破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沟通更加方便,普及面更加广泛。
2013年1月4日,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的精心组织下,我县一年级班主任不畏严寒按时来到进修附小五楼会议室,全员参加了由省教育学院人教版小学数学编写组组织的网络培训。这次为期一天的培训内容很充实,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上午主要是对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和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的使用情况的培训;下午是解读20xx版数学新课标以及专家精彩的互动答疑活动。
虽然天气寒冷,又正值寒假假期,但是我们都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聆听每一个环节中教育专家的深刻解读,他们在视频中耐心细致到位的讲解,答疑,为我们一线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并为下个学期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打好了基础,充足了能量。
一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虽然培训结束了,但终身学习的志愿不能改变。我还要在今后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此外还要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反思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写一辈子教案只能做个教书匠,写三年教学反思可以成为名师。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我认为“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
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一点不假。
通过这次教师网络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一年级下册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关盘的使用以及20xx版数学新课标的内容,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觉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越是这样就越有
一种紧迫感,一种压力,驱使自己更加自觉地学习。由衷感谢网络培训带给我们的精神大餐!
篇二
经过一个多月的《教师成长》的学习,通过刘良华博士的精辟讲解,让我获益匪浅,既增长了知识又让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作为一名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任初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通过不断的找老教师请教方法,主动接近孩子,我感到对待学生不应总是摆出教师的架子,把自己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从而上课不愿听或听不进去教师的课。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你,从而去听你的教育和指导。
虽然我的教学时间并不长,可我的心得体会却颇深。
1、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2、重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实践。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我非常重视课堂的40分钟,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讲课过程中,我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针对不同的后进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对这部分同学有计划地进行课后辅导。我对他们经常进行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力争做到:
一.热爱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尊重这样的老师,愿意上他的课。
二.献身教育事业.教师被誉为“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一位平凡的教师,要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社会满意的教师。争取在最短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以上是本人通过网络培训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应对每一天的工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网络培训,让自己更完美,力争做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11.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 篇十一
笔者在近期学校开展的公开课上,选择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观察点,对本教研组的多位教师的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成了“无师自通”
共有五位语文教师参加该轮公开课活动。这五堂课中,学生集体回答次数平均是11次,个人回答次数平均是12次。学生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不假思索流利地回答了教师的所设问题。从学生讨论的情况来分析,学生一共讨论两分钟左右,课堂讨论表现得非常热烈,每个学生似乎都与教师息息相通,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完全吻合。小组讨论也仅仅由个别学生主导,讨论没有深广度。而教师在课堂环节中除了对回答符合预设的学生赞扬鼓励外,并没有画龙点睛式的概括和指点,似乎学生没有教师讲解和点拨也能学得很好。课堂一切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走,语文教学适时生成的美感荡然无存,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或弱化,这必然导致语文课堂质量的下降。可见,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无师自通,不能离开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适时适度的点拨,不能以抛弃学生个性化思考包括有失偏颇的理解为代价。真正的自主学习一定要克服教育教学的虚伪性。
(二)在教师“自主学习”的理念下,学生恰恰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权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主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对话、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然而几名教师给学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学生对文章一遍都没读完,就进入高考试题的题海战术中,可见他们都在做着言不由衷的改革。表面上学生自主地处理问题,实际上学生对司空见惯的高考题型早已疲惫不堪,没有任何的兴趣可言,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能力。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当提供足够有效的时间给学生去思考,真正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其实在学生探索与思维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经历,每个学生的体会不会与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他们经过充分地独立思考后得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结论是正常的,这才是真实的有效思维的结果,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
二、基于教学实践的问题探讨和感悟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服务程度
教育是一种服务,从这一角度看,学生不是教育的对象而是服务的对象。教师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是高高在上施舍知识的权威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及时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智,从而梦幻般地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打开他们思维的源泉,让他们在忘我的环境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心灵与作者交流,丰富个体的情感因子,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作文课,话题是“细节中感悟真情”。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感人的活动情景,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的录像片段,谭千秋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画面让学生潸然泪下。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教师提问: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是什么?你最想说些什么话?孩子们情感的闸门即时被开启,欷歔不已地表达自己对谭老师的敬重之情。教师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细节,说出自己深受感动的情景,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此时行文焉能不一泻千里、水到渠成?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为百家争鸣式的课堂生成
课堂的价值在于生成而不在于预设,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堂生动的课是教师课前所不能完全预设的。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不同个体的深刻体验与思考。他们必然得出不同的带有个性化的结论。只要学生的自我体验喷薄而出,他们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诠释问题的内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剖析。同时在这种激烈的自我体验、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与讨论中,学生互相学习,师生共同进步,师生共同享受这一学习的过程,其乐融融。笔者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管仲列传》时,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和管仲做朋友吗,为什么?
生1:我愿意。管仲他有着杰出的政治才能……
生2:不愿意。管仲他“分财利多自与”爱占便宜;“三战三走”做事胆怯;公子纠死,不能像召忽一样为主殉难。
生3:如果能选择我更愿意与鲍叔牙做朋友。我觉
得一个人才能固然重要,但品格更为重要……
生4:有德无才就好吗?我更愿意和有才能的人做朋友。
这超出我的预设,我灵活地处理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才能和品德哪个更重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争先发表看法,并逐渐形成两大对立倾向,双方各执一词。学生们状态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百家争鸣式的精彩课堂。我认为这种随即迸发出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远远比获取知识本身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自主学习的真谛是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竞争,是对生命价值的诠释
学生在高中时代的学习技能的养成为学生进入大学,乃至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基础。从这一观点看自主学习就是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觉去克服困难,学会坚忍不拔。他们在自主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才能在失败中站起,在痛苦中微笑。这当然需要一个长期培养和历练的过程,自主学习不能只关注成功,惧怕失败,而要在失败中历练与反思。为了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笔者经常指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经典名著,并坚持把自习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种自主学习气氛中,其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浸润,思想得以丰厚,理念得以提升。我们教师所承载的使命不只是培养学生们的考试技能,还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更应是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命的高远胸怀。有了这种境界,学生面对挫折怎能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才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和内涵。
自主学习的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教师能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多元的体验,相信就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12.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 篇十二
美育思想伴随人类文化的产生而产生, 已有数千年历史, 但将这种教育活动明确称为美育仅有两百多年。 近年来, 有学者提出“大美育”的观点, 强调美育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提出“审美化教学”这一概念, 使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关系, 使整个教学活动转化为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活动, 旨在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 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获得身心的愉悦, 这可以说是对美育概念的一种全新的界定。 可以这样表述:美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的教育。 笔者的讨论主要侧重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将美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美术学科内容丰富, 而且涉及的知识广泛, 所以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不应该照本宣科, 而是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 挖掘审美教育的知识点。 悉心体悟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地引入审美教学, 准确地切入审美知识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下苦工夫, 不断地探究和总结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课堂内容的安排、课件的制作、板书的设计等, 都要紧紧围绕通过美术鉴赏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美的陶冶这一最终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得愉悦, 学得振奋, 学得有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变换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动学生, 用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理念。 例如笔者在讲授“徐悲鸿的《奔马图》鉴赏”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细心观察作品, 再让他们描述自己生活中对马的印象, 对比作品中的马, 心理上有什么感受, 在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 向学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从作者人格精神的层面深入分析作品, 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那骏马奔腾的气势所象征的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从中体悟到《奔马图》所蕴含的艺术美、精神的美, 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高尚精神的洗礼和鼓舞。 所以高中美术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不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内涵将美育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通过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用审美情趣感受艺术作品
纵观现时我国的高中美术教学, 大多只停留在传播基本的美术常识或训练基础美术技能的层面。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面对一副艺术作品时, 鼓励学生主动地感受、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中的美, 接受崇高艺术美的熏陶。 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和形式, 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直观形象的审美环境,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并引导学生评析作品的内容、形式, 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走近抽象艺术》这一课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 在此基础上讲解有关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特点, 训练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印象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学生在初接触作品的阶段认为画得像的作品就好、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具象性作品与抽象性作品的对比欣赏, 让学生厘清艺术现象和艺术意境的基本概念, 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品位。 这样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接欣赏, 感受、理解并分析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美, 接受高尚艺术美的熏陶, 有效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引导学生用审美情怀感悟生活
著名画家、 诗人席慕蓉曾说:“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 而是培养一个乐观向上、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民族。 ”多数高中生将来不会从事专门的美术事业, 所以通过美术教学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教育实践表明, 审美感受力充分、健康发展的学生, 在德育、智育和体育方面的发展往往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平。 因此, 教师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意义,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启迪。 当今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各种思潮此起彼伏, 人们对美的界定趋向多元化和模糊化, 让心智和意念尚未成熟的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鉴别出积极的、高尚的美, 需要教师为此付出不懈的、艰苦的努力, 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合理利用学科资源, 寻求适合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方法, 有效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想象能力。
美术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方面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这种优势。 在实现传授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过程中, 要注重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评析、鉴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引导他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分辨是非、好坏、美丑, 用审美的情怀感悟学习、感悟生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教师培训心得感悟 篇十三
1.具备必要的语文知识
当人一旦离开知识的怀抱后果是不敢想象的。在小学阶段,教学主要以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修辞方法、常用的段落和文章的整体结构、基本的阅读写作方法等知识为内容进行。教师要对以上内容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让学生主动自学、乐学、研学,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准确合理的培养学生小学语文知识能力的素养。
2.积累语言能力
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能力培养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摘抄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等,使学生在长期积累和生活经验中收获许多新的词和句子,从而能够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小题库”。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程度和背诵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对阅读课外读物有兴趣,最终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神,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好习惯。
4.学生才是教学中真正的主人
14.教师暑假培训心得感悟 篇十四
一直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把工作做好,让孩子接受自己就行了,不然,在工作当中其实是很有必要清楚自己要干嘛,我一再的觉得这是一种心态,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要清楚自己要干嘛还要有责任心,教学做好了是一方面,其实我觉得这次培训让我感觉最多的还是,之前的一些对工作看法多了几分责任,跟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次培训提到一点,要跟进现在的教学方式,不要被时代淘汰,确实做幼师也要不断的了解外面,看一看更好的教育方法,容易让自己忽视的东西往往就是精华。
还有一点就是要有提前规划工作的意识,根据之前自己的一些实际情况,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自己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因为没有一个提前规划的意识,面对这些突然的问题,就显得很慌张,培训教会了我防患于未然,尽管自己觉得不会有问题的一件事情,它就会在不经意间出问题,早点接触这次培训或许在之前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通过培训我也了解到了工作跟自己想的还是有相对的多的偏差,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有明确的一个规划,摆正心态我们一起做好这些准备。
15.海口教师对“三标”的感悟 篇十五
孟教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概括性的语句, 通过互动调动全场教师的积极性, 激励老师做一名优秀教师, 让我受益匪浅。听了孟教授的讲座, 让我对“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启发很大。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就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 还要进行自身素质的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学会用激励、夸奖的方式对待学生。用想一想的方法, 因材施教。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王金: (海口市苍西小学)
我听到印象深刻的语录是:智慧课堂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 有着适合种植任何一种植物的土壤, 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这种潜质的人。
我想到了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时间;要学会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李道君: (海口市新谭小学)
教师要敢于放权、放胆、放手、放心, 让学生自由成长, 学会独立思考, 善于合作, 勤于实践。
三标高快课堂真令人赞叹, 小学生能编写教案, 问题生能变为优秀生, 这是之前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的学校确实与别的学校差异很大, 着实令人反思。
教育教学中, 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质, 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 让每一个学生发挥最大创造力。
王春意: (海口市第三小学)
角度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高度, 高度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出路决定活路。
孟专家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有必要在教育学生、处理学生违纪事件中懂得换位思考, 在教学中更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在生活或学习中多思考, 不能只按正常思维去思考问题, 要学会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 这样会收获更多。
陈春: (海口市第十小学)
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标高快课堂的方向与方法, 如何建设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
我受到的启发是:学生来到学校是为了学到知识, 快乐学习。如果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没有建设好, 那如何让学生在没有文化氛围的学校里学习呢?如果一个班级没有文化建设, 那学生团队的组建、自主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取长补短?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 我将着重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小组文化的建设, 让学生自己开展班级文化, 更好地让他们动手、动脑、动眼地去创造、创新。
曾江: (海口市龙华小学)
我听到印象深刻的语录:人都需要掌声, 国家领导人都需要掌声, 难道我们不需要掌声么?孩子们更需要掌声。我们要赏识孩子们身上每一个亮点, 要赏识孩子们的每一个发现与创造。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同, 学生也不例外。教师要努力塑造好每一个灵魂, 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然而, 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会使学生往反方向发展。能够赏识学生, 从而使学生变得优秀, 我们也快乐。
【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推荐阅读:
教师心得体会和感悟01-06
教师培训感悟和心得个人11-25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学习感悟06-23
教师教学实习心得06-27
音乐教师教学心得10-29
体育教师学期教学心得06-27
音乐教师教学培训心得09-01
中职教师教学心得表10-28
教师感悟心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