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

2024-10-27

《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共6篇)

1.《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 篇一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短文两篇》课型:略读主备:韩有龙审核:时间:2012/03/20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分析“日”“月”的特点,理解其象征义。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学习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了解了写作背景,你就能更准确的把握文中“日”、“月”的象征意义,就会明确“飞蛾”、“夸父”、“姮娥”的形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间()旸谷()倘使()一撮.()..

2、解释:.皓

.月()姮娥..()倘使:皓月:咏叹:凭栏:飞蛾扑火:

3、任选以上几个词,写一段话。

5、巴金:原名,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曲》;《爱情三部

曲》;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

6、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哪轰轰烈烈的死。

7、文章中所提到的飞蛾象征着什么,它为什么值得人们赞美?

飞蛾本质上是一种很微小的生物,但是它在作者的笔下,也成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个人的理想也正是在这种象征中表达出来。

8、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飞蛾和夸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飞蛾和夸父都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而作为更高等的人类,当然为了追求光和热,也应该可以做到像飞蛾和夸父那样。文章开头叙述飞蛾和夸父,为后文作好铺垫。

9、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在文章中写自己对月亮的感觉的句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

10、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会有对月亮的那种感觉?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月光常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从追求“光和热”的角度出发,作者才发出文中的感慨。

二、学习·研讨

1、“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如何理解这句话?

飞蛾和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也正是因为它们的行为,整

个世界才会变得光明起来。如果没有飞蛾和夸父这样的勇敢者,我们的世界将被黑暗笼罩。

2、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嫦娥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嫦娥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

光的冰冷,为了使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嫦娥的这种追求也正是作者心中的追求。

3、联系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写作的目的。《日》和《月》都是作者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

较艰苦的持久阶段,全国人民在努力抗战的同时,也都企盼胜利的到来。作者在文章中歌颂光明,也正是为了赞美那些光明的人。

三.拓展·延伸

下面这些诗歌都是托物言志的名作,选择其中的一两首尝试分析作者寄予诗中的思想感情?

《精卫》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四、学后记(总结收获)

资料夹

(一)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

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

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

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二)写作背景: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

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 篇二

陋室铭

一、目标呈现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4、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教学难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资料链接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关于本文的“文外曲致”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二、预习热身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抄写两遍。

德馨()苔()痕 牍()鸿儒()西蜀()何陋()调素琴()2.翻译

a.解释词语。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b.试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再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试译全文。

4.三读课文,提出你不能解决的问题

(1)(2)(3)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 齐读课文,把握文章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活动二 翻译全文,小组内独学译文,群学订正,找出小组不能准确翻译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及订正。(解决好预习热身中的字词句的翻译)1.注意:虚词“之”的用法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2.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活动三

品读课文,独学理解,小组解疑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

2.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活动四 深入理解,合作探疑,把握文章情感及写法

1.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2.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活动五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请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盘点提升

1.梳理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2.学完陋室铭之后,你的同桌传了一个纸条给你内容如下,针对他的这种思想,你将怎样来劝告他。

新陋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你会对他说

搜集刘禹锡的诗词。

五、我的收获:

爱 莲 说

一、目标呈现

1.了解“说”的 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资料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预习热身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抄写两遍。

蕃()濯()亵()玩 淤()泥 清涟()噫()隐逸()鲜()有闻 新鲜()

2.翻译

a.解释词语。

蕃: 独:

染: 濯: 涟: 妖:

蔓: 枝:

亵: 益:

植: 鲜: 宜:

b.试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再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试译全文。

4.三读课文,提出你不能解决的问题

(1)(2)(3)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 齐读课文,把握文章节奏。活动二 翻译全文,小组内独学译文,群学订正,找出小组不能准确翻译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及订正。(解决好预习热身中的字词句的翻译)注意:虚词“之”的用法

1.代词,代指“他(她、它)”“这(那)

例:渔人甚异之

2.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水陆草木之花

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

例:“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将爱的对象提前,强调突出爱的内容。

活动三

品读课文,赏莲美德(独学理解,小组解疑)1.找出描绘莲的句子,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特点?,写了莲花的生长环境。,写了莲花的茎的主干。写了莲花的香味。

写了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写了莲花的风度气质。文章通过对莲的描绘赋予莲哪些品质?

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 ;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活动四 深入理解,合作探疑,把握文章情感

“衬托”: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特点作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特征的手法。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特点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耸立天外,直插云霄。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悬崖恶劣的环境衬托梅花坚强的品质,突出梅花那种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

文章除了对莲的高度赞美外,还有其他情感吗?写菊和牡丹有什么作用?突出莲的什么高贵品质?

活动五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请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盘点提升

1.总结归纳本文中莲的形象及象征意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你喜欢什么花?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50字左右

例如:兰花 兰花无论置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3.《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 篇三

崇州市街子镇学校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学案

○„„ „ „ 线 „ „ 名„姓„ ○ „ „ „ „ 订 „ „ „号考„ ○ „ „ „ „ 装 „ „ 级„ 班„○ „ „ „ „ 内 „ „ „ „ 校○ 学„ „ „ „○„„„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一、课前预习。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

(2)褶皱

(3)潮汐(4)劫难

(5)追溯

(6)遗骸 2.解释词语。

(1)遗骸:

(2)追溯:

(3)劫难:

(4)致密:(5)天衣无缝: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学案 第1页,共4页

三、合作探究

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五、小结

六、课后反思

七、安全提示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案 第2页,共4页

崇州市街子镇学校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八年级地理学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答案

一、1、(1)tún(2)zhě(3)xī(4)jié(5)sù(6)hài

2、(1)遗体、遗骨

(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3)灾难、灾祸

(4)细致精密

(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1)举例子;(2)打比方;(3)列数字。

二、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尤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八年级地理学案 第3页,共4页

4.《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 篇四

答案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2.了解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3、理解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旷达的心态对待生活。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居士,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又是养生家,他斋戒自摄,修炼诚笃,寿至81岁。他推崇道家养生思想,提倡调神、养性、保精、导引、按摩等方法。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基础积累、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棱()陵 与其奇者()荇()

寝()

夕日欲颓()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欣然起行()

(2)水中藻荇交横()

(3)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入户()

(5)但少闲人()

(6)晓雾将歇()

(7)沉鳞竞跃()

●文体常识

3、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具有

相结合的特点。

●整体感知

反复读文,思考解决如下问题

4、《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作者 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的得意之感。

5、《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

期间。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 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合作研讨】

●疏通文意、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思路梳理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思路梳理。

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接下来的十句):

第三部分(以感慨收束):

把《承天寺夜游》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记事):

第二层(写景):

第三层(抒情):

●文本探究

3、《答谢中书书》虽然短小,但佳句迭出,你能选出其中的一句做点赏析吗?

4、《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5、默写出《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6、说说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7、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8、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9、联系两位作者的境遇,比较两篇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拓展延伸

0、《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写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1、“看人生豪迈,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你还记得这句歌词吗?是啊,人生难免有失意之时,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后,你认为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意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进一步感知文意,品味语言。

2、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们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复习导学】

、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字

,号。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

3、翻译下列的句子。

⑴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合作研讨】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如下问题:、《答谢中书书》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谢中书书》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4、找出《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入户”很有人情味,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谈谈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6、《记承天寺夜游》中把“寻张怀民”中的“寻”改为“访”好不好?为什么?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了什么?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8、《记承天寺夜游》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9、《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拓展延伸

0、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夕日欲颓()②未复有能与奇者()

③藻、荇交横()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

③夕日欲颓:

④沉鳞竞跃:

⑤念无与为乐者: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⑦相与步于中庭:

⑧庭下如积水空明: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指出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二、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6、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7、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8、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0、文中哪些语句写水?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1、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mò

xìng

qǐn

tuí

2.(1)愉快地,高兴地(2)交叉错杂(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5)连词,只是,不过(6)消散(7)竞相跳出水面

3.应用

实用性

审美性

4.沉醉山水

共赏美景

5.黄州

清幽宁静

【合作研讨】

.(1)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2)《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首尾呼应,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记承天寺夜游》第一层:(开始至“相与步于中庭”。)叙月夜至承天寺与友人散步。

第二层:(庭中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物。从实感而来,令人宛然若见。第三层:(何夜无月……吾两人者耳。)中以惋惜无人赏月作结。

3.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俊俏的山,直直耸立,有白云轻绕;俊美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嬉戏。溪水两岸的石壁,更是美妙绝伦:绿树、青草、翠竹、红花、蓝天、白云……四时不同、景色各异,五彩缤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特别是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四季常青、生机盎然。这一句是概括描写,作者紧紧抓住江南景物的特点: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用白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秀美图。

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5.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子里,好像水一样空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6.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7.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8.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9.《答谢中书书》表达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0.示例: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②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1.示例:我们应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明白“顺逆皆自然”的道理,并把自己融入到美好的大自然中去,领略美的一切!(只要积极健康,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课时

【复习导学】

1、(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

通明

华阳居士(2)《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三苏

2、c(户:门。与:参与,此指欣赏)

3.⑴ 张怀民也没有就寝,(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⑵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的藻、荇。(3)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4)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合作研讨】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3.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4.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5.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失意,悄悄进门慰藉失意的人,这样写使状物自然生动,情感真挚感人。

6.不好。“寻”有一种急于找到失物的迫切感,确切地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

7.“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闲人”两字是作者对世俗之人汲汲于富贵功名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随缘自适、虽遭贬谪仍作轻松的豁达心态。

9.欣喜——有点遗憾——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心有灵犀的喜悦——从容闲适

0.写景上都写令人赏心悦目之景,但前者是融天下美景于一文,而后者是洞庭湖一处之景。抒情上都抒发欣喜之情,但前者表达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后者则表达迁客骚人宠辱皆忘的愉悦之情。

【当堂检测】

.①tuí②yù③xìng

2.①交相辉映

②消散

③坠落

④潜游在水中的鱼

⑤考虑、想到

⑥参与,这里指欣赏

⑦在⑧形容水的澄澈

3.(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2)月光

竹柏影

比喻

4.(1)对偶

(2)反问

5.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6.(1)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⑵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⑶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

7.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8.何夜无月?……两人者耳。心境略

9.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0.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5.《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查阅资料,自主地、纵深地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

2、字词(包括两篇)

二、自主检查预习内容

三、整体感知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交流问题2:以第一段为例,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自豪 喜悦 庄重 严肃)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信息。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

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用心爱心专心 1

(双关。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 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卑贱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问题4: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的7月1日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2)课后三第1题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3)课后三第2题:

(英国人从海上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而如今,香港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又从海上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五、自主总结:通过这篇新闻,谈谈你对这一件事的认识。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2、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观看影片《南京!南京!》、《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展开过杀人比赛,创立过731细菌部队;德国人则创办了杀人工厂。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本文选取独特视角,发表之后,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问题1: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问题2: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问题3: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问题4: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注意:此问题可以不回答,可在静默中沉思。)

三、鉴赏课文(体会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问题1: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描摹着他们内心的感受。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问题2: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问题3: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问题4: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中的“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问题5:“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描写的作用。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自主总结

问题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问题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问题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课外作业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会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6.河南省中考历史小短文写作导学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近年真题的命题趋势,总结历史小短的命题思路。

2、通过典型例题分析、限时写作训练,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通过拓展提升与经验总结,找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

【学习过程】

技巧点拨

(一)明确题目要求 1.是否要求“题目自拟”;

2.是否要求体现事件的联系或对比;

3.是否有明确指向,比如题目明确要求内容包括性质、影响等。写作原则:时序正确,无史实错误 技巧点拨

(二)联系类小短文 1.分析每一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

2.分图一事件的影响,找出影响中与图二相关的联系。分析前者的影响和后者背景,一般都是因果关系或递进关系。

写作格式:A事件+A事件影响+B事件背景+B事件

1.概括第一则材料反映历史事件,写出与第二则材料相关的影响。

2.写出第二则材料的相关背景,概括第二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影响。(多则材料以此方法类推,字数压缩)

题型示例:(2016河南中招25题)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电子计算机 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

技巧点拨

(三)题目拟定 1.概括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概括几个事件的共同主题 3.概括事件反映的历史进程

技巧点拨

(四)对比类小短文 1.明确材料反映历史事件。

2.对比分析事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从事件的背景、性质、影响、主题等方面入手)3.注意时序性。写作格式:

(A B相同背景)A事件+B事件+A B事件对比 1.分别概括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2.写出两则材料的涉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如果事件背景相同或主题一致,需要在小短文段首写明共同的背景或主题。

题型示例:(2017河南中考25题)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1947年印巴分治示意图 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技巧点拨

(五)观点类小短文

1.明确材料反映观点。

2.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史实阐明你对材料观点的认识。

3.如材料中有多个观点,需要先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写作格式

1.写明自己的观点

2.用史实证实自己的观点 3.总结或启示

题型示例: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并且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请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 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要求: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牛刀小试

1.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苏联第聂伯河大坝

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2.2006年,根据国学大师梁漱溟晚年的口述录音整理出版的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引起了社会知识阶层广泛的关注。“这个世界会好吗?”成为了人们思考的“世纪之问”。围绕着“世纪之问”,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展开了辩论:

A组同学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个世界会很好;

B组同学认为:世界和平遭到严重威胁,这个世界不会好。

上一篇:2024年第30个教师节活动方案下一篇:住房公积金知识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