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精选14篇)
1.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 篇一
高中数学新课改总结
炎炎夏日,新课改的培训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飞速发展,我的感受是:新课改合理保留原来的教学内容,继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把对学生的教育由原来的模块式教学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已有一些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课堂教学,让学生能适应社会,从而回报社会。
新课改的变化: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新课改学生能力培养
新课改下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种能力也是新课改所培养的。
1.选择能力的培养
将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教材和课程,如同“课程超市”一样,给学生完全自主的选择空间。并不是说开了这么多科都要学,而是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来学习。每所学校都将组织老师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承担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的任务。这些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加以指导,而家长也要积极与老师配合,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潜质和长处,尊重并根据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适时进行人生规划指导。
2.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批判能力的培养
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以教材和考试为主体,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教材写的都是真理,没有一点点批判意识。而新课改提倡学生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主动去探索,去认识,并有意识地去培养批判能力,这是之前所做不到的。批判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课程的合理,科学的发展。
传统数学教学与新课改教学分析
传统的数学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只是数学的科学性,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人文性、艺术性,缺乏对情感活动和情感培养的关注,加剧了教学的情感严重缺失,抑制了数学教学功能的整体体现,也是学生素质的一种缺憾,影响了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
新课改的反思: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转变、倡导,是否抛弃否定一切?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的多样化,建立合作、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是否排斥传统的教育教学?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的精华部分也要简单的全盘否定吗?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是否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不敢讲不能讲?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不要?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综合化,是否排除必要的单元测验与试卷考试?如果我们失去了必要知识技能的达标,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会不会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倡导信息技术、现代媒体的大力推进,是否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难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了?
总之,新课改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我们如何把新课改的理念能和自己的实际教学合理的融合在一起,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梳理。我相信新课改最终会让我们的孩子受益匪浅的!
2.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 篇二
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前的教学现状
从我国课程的现状来看, 我们的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系统, 重视数学理论,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常规计算等基本技能比较熟练, 这是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数学课程中的不足也亟待改革, 过分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忽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过程, 忽视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揭示, 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信心的激发和培养, 我们的课程内容缺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 没有体现数学的背景和应用以及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与数学的自然联系, 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无用。我们更应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信息时代后, 原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陈旧, 刻意的形式化的表达, 以及对数学作为工具课所应起的作用的忽视, 都制约了数学课的功能的发挥。所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标实施中的亮点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 倡导数学课程应该反璞归真, 努力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结论发生、发展过程和数学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数学知识结构, 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 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培养创新精神。借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不断反思、开拓创新, 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 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程理念理应走进广大一线教师的心里, 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三、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教师教学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不合拍。
教学方式的改变追根究底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解放自己的思想,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使自己从高中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 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 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彻底改变教学方法, 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 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但是, 多年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许多人已落入了“刚开始模仿别人, 到后来重复自己”的怪圈。, 概念由教师直接给出通过习题强化提高, 在给学生纠错中提高知识的应用性,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虽教学成绩不错, 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得不到体现。“拿学生的汗水去弥补教师授课方式的不足”, 实在是一件憾事。
2. 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理解知识程度的矛盾。
对于立体几何的教学, 人们通常采用直观感知, 操作确认, 思维论证, 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究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必修2中第一章内容的编排, 似乎和编者的意图不相符合, 往往造成把直观图一节内容忽略化。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 我的建议是想让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直观感知部分) , 然后让学生了解这些几何体的画法, 即直观图一节 (操作确认部分) , 接着介绍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把三视图放在最后 (以上是思维论证与度量计算) , 通过对三视图的理解, 会根据三视图想象空间几何体的形状, 画出直观图, 去求其表面积和体积, 水到渠成, 并与高考相呼应。另外课本中例题与习题的难易不相匹配, 例题简单, 与新理念匹配, 但习题部分直接加强了难度, 没有过度之意。学生一时很难接受, 教师不知如何下手。好似“新鞋子, 老路子”。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受学校的硬件设施的制约。
科学技术的发展过渡到了信息时代, 很多数据图像的处理已经不再单独依赖传统计算。但一年的教学下来, 很多老师有同感:新课标适合学生素质高, 学校硬件设施教强的学校, 必修1中的第三章内容是函数的应用似乎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事实上很多知识是靠计算机来完成的, 如数据的处理, 图像的做法完全借助于计算机, 学生虽了解其然至知其所以然, 但由于缺乏动手操作能力, 理论缺乏实践的检验, 往往效果不佳。这对于普通高中甚至是条件不好的地区来讲, 恐怕不能涉足。这样限制了学生才能的发挥, 对高校选拔人才也会受到影响, 教材的编写者是否忽略了这一点呢。
4. 使用CAI课件与教师工作效率、学生学习效率产
生矛盾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 良好地改善了认知环境, 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所以被广泛地应用。曾记得到一所名校听了一堂数学课。“教师教得好, 学生学得棒”, 是我对这堂课最大的感受。但教师上完课后第一句话便是:“累死我了, 这个课件足足消耗了我一个月的课外时间”。诚然, 这节课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在下降。看看学生, 100﹪的谈到这节课已讲过不止两次。好多知识已经掌握了, 却仍在“原地踏步”,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在下降。但CAI课件课堂容量大的特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讲课教师却说:“如果这样一节课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的话,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足40﹪, 这些数据确实令人深思, 不得不令读者去思考。
3.高中数学新课改实施心得 篇三
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的实用性
到了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变得更强,数学的符号越来越多,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不太好和周围实际相联系,对所学内容缺少感性材料的支称,觉得很枯燥。因此,要将所学内容多和实际相联系,体现学科的实用性,增强学科的形象性,有利于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对数学进行理解,降低知识难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新旧知识对比
新旧知识对比有利于学生较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能将新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旧有的知识体系中,也有利于对旧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还是以函数为例吧,要将初中以学过的函数的定义和高中函数的定义进行对比,高中函数的定义方法从集合的角度定义,其实质没有改变,还是根据自变量求出应变量,高中函数的定义方法相对初中方法是描述方法的变化,高中函数的定义方法体现数学学科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更好的研究现实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在分段函数类型的变量关系方面就显得有优越性了,另外,也丰富了函数的内涵外延,有利于进一步对函数的研究,从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函数。还有单调性,三角函数的定义,都可以把它们和初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联系。
三、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要暴露学生的思考过程,即使错误的也要给予暴露,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关注就是一种帮助,有利于他们获得正确的思考过程,他们心里会有成就感的,他们会觉得老师也在重视和帮助自己,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长此下去,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说出自己的答案,要先让学生回答思考过程和答案,这样有利于了解情况,如果学生回答对了,可以树立学生聪明的形象,让学生心中产生成就感,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树立他们的自豪感。如果回答不完整,可以帮助学生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继续思考下去,这样学生头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心理也会产生自信心,学生会觉得自己也会思考问题,从而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即使学生不会回答,也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四、要会设置问题
问题设置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能回答出来,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难度较大,可以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要多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类问题,减轻学生负担学生。
五、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出现更新了教学手段,使许多问题情境得到直观的演示,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学习椭圆的时候,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画椭圆,以及演示椭圆上的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还有学习对数运算性质时,利用电脑列举一些数据,猜想出对数运算性质。
六、要发挥课外效应
课堂效益要提高,但课外效益也很重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预习、思考、讨论。一方面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去听课,有利于减轻课堂负担,这必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准备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课后去巩固,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减轻学习负担。
学生的智商固然影响到学习兴趣,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因此,老师要多观察学生,多和学生以及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的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自制力差的要多提醒学生,自信心弱的要多鼓励他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传递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过程学生,只有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才会有积极性,才会有学习的兴趣。老师要和学生要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对他们的行为要多给予理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采取嫌弃的做法,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去实现。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能给予帮助。有一位学生刚学习集合、函数有点困难,有许多问题要问我,我就放弃中午休息时间辅导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渐渐地适应了高中数学学习,在接下来的考试以及课堂上表现都很好。还有,很多学生都是住校生,他们要一个星期才能回家,离开父母亲时间比较长,平时生活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做老师的要及时给予帮助,比如少钱了可以借一借,东西丢了可以帮助找一找。让学生觉得老师就象自己的父母亲一样,即使父母亲不在身边,也能感受到父母亲的温暖,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还有学生犯了错误,不必过于小题大做,可以适当地提醒,要相信这样的道理:学生会有自知之明的,他会改正错误的。让学生觉得和老师的接触,不光能学到知识更能享受到快乐。
4.高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四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高中数学必修一首先接触了函数,那么首先增加函数定义的理解。在《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二分法》的情景引入上,我从举例我们乡镇通讯电路突然发生了故障,检修人员要快速查出故障所在并休好电路出发,请学生帮检修人员设计一个快速查出故障点的方案。学生如身临其境,积极动脑思考,纷纷想出方案,很自然引出二分法。所以:
一、情景引入既有现实意义,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主动学习,并使问题更简洁易。
二、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教师不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
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灵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比如《对数的运算法则》一课,通过几组特例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猜想出积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和 即logaMN logaMlogaN
引导学生转化到指数运算去证明。然后分析公式 推广 1:n个正因数积的对数等于n个正因数对数的和。则n个正因数M的积的对数等于n个正因数M的对数的和。即n个正因数M的积的对数等于正因数M的对数的n倍
logaMnnlogaM
2:n为正数推广到n为实数。则logaMN1logaMlogaN1logaMlogaN 即logaM/N logaMlogaN,即商的对数等于对数差。
这样以积的对数等于对数和这一公式为跟,推广引申就得到了其它几个公式,形成网络使学生容易记忆,并好证明。不用再象书上那样独立证明那样繁琐麻烦,凌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 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以上是我在新课该的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还不成太熟。
5.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五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一、一期来高中新课改所做的主要工作
1、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全体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分别参加了由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2、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以及评价小组、选课指导小组,分别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确定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
3、学校已经制定了四个方案,分别是评价方案、教师培训方案、选课指导方案、新课程编排方案。
4、学校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并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由专任教师任课。
5、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一是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宣讲新课改的目的、意义、理念等;二是各教研组作为专题研讨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法;三是教导处出了两期新课改知识专题教学简报;四是召开高一年级学生会,向学生宣传新课改的意义;五是向高一学生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新课改知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第七周学校在高一年级组织了一次新课改教学调研活动,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教案、作业等。
7、学校制作了《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其内容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活动,模块成绩等内容。
8、学校开发了《湘潭地理》及《传统体育活动》两种校本教材,其中《湘潭地理》已出初稿。
9、举行了新课改现场观摩会,实验教师上了公开示范课,进行了新课改研讨会,做了经验交流。
二、10年上学期新课改工作要点
继续学习新课程、新课标、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找出新旧教材、课标的区别,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书面材料报教导处。
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组织教师观看新教材培训资料包的光碟,以便把握新课程。
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要求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每人都是主备教师,每人设计一节课,交备课组审核,审核后提前两天交给全体组内成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意见修改审核后形成文本,任课教师对文本再次进行理解和补充,教师共用,课后教师记下课堂后记,下次教研时再讨论交流.通过上述设计、研讨、交流、修改、上课、课后反思、总结等几个环节,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形成了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安排高一学年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实现研究新课改。
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学科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社会科技、学科专题等。采取教师申报和学校确认相结合的形式确定讲学内容和讲座教师。准备成熟后下发选课申请单,根据选课人数的多少,排出讲课时间、地点。
若条件成熟,在举办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的基础上,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拟邀请市教科院来校进行听评课的业务指导,时间安排在期中考试后进行.
面对新课改,进行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切实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可以是教学经验,也可以是教学案例等报教导处,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发表在学校的专刊上或推荐到上级教研部门,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在课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模块教学典型经验介绍,实现总结新课程,创新新课程。
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课改的各项制度等,以彰显十一中特色,同时各处、办、高一各备课组在安排高一所有活动时都要有活动材料,整理完后交教导处。建立课改管理平台。
三、高中新课改的困惑
高中新课改到底怎样改?我们面临着四大困惑:
教育经费短缺
学校财力紧张,因为学校所收取的学杂费充其量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可是,新课改工作的展开确实又需要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比如教师培训、必要的教育教学软硬件添置等,无一不需要一定量的花费,这部分钱从何而来呢?
师资力量短缺
“走班教学。”是课改体现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校高中多数班级都在五十人以上,师资怎么解决?而新开的课程教师更始凤毛麟角,如新增的“通用技术”,目前没有配套的师资。同时,课改后将加强学生实验课程,缺少实验设备和教师。
教师培训与“实”相违
对于新课改,很多一线老师感到最困惑的是,课改的理念了解了不少,但太虚,而老师做的是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要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要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个别老师甚至感慨不知如何上课。怎样培训教师也是一个新课题。
学生管理难以操作
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后,教学模式应怎么确定?实行走班制后,如何管理学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课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行政班班主任失去对学生的监管。在选修课增加的过程中,教学班的形式越发显著,甚至超过行政班的作用,如何做好教学班与行政班的衔接,显得至关重要。
四、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学校教导处外出考察课改搞得好的学校,以获得好的经验。
2、统一建立新课改管理软件的平台,以减少学校教导处的工作量。
6.浅谈如何搞好高中数学新课改 篇六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从“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 依据“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教学理念, 树立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具有个性差异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观;“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质量观。新课程改革倡导数学教师要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 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渗透到每堂课的教学之中。
二、数学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我们数学教师应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能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体验新知识, 进而掌握新知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 然后创设适合学生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体验、观察, 自己总结出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也是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教学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加强情境教学的运用, 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 进而喜欢数学, 爱上数学。当然, 创设情境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三、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数学教学也应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以其声情并茂的特点对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较强的直观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不仅可以极大地扩充我们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解放我们教师的双手, 减轻我们教师板书的劳苦, 使教师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 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我们轻松地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板书量大的内容, 如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 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题, 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 填空题、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等, 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提高教学效率。
四、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方法的选择很重要。在备课时,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展开教学设计。当然, 并不是说备课时选定的教学方法就是一成不变的。在授课时,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反应, 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最终目标。
当然, 在选择适合教学方法的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生方法。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听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 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因此, 教师要在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使他们摆脱简单的死记硬背、简单模仿。在数学教学中, 知识结论重要, 但思维方法策略更重要。思维方法策略是知识的更高层次, 有“点金”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思维方法策略不仅更容易理解记忆知识, 甚至可创新出更多新知识, 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中, 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7.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 篇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44-02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已经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西藏自治区全面实行新课改已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我深刻的感受到实施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困难。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为了真正能够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下面浅谈我对新课改的认识与体会。
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下,要求从理念、内容、实施等都有较大的变化,往往向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消除多年来数学教育的消极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也要有所改变.
为了达到适用新课改的需要,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当然,这里的放手决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多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地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自主学习添活力。
1.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数学问题设置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贯彻数学思想. 数学教育提倡情境中能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先自己去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2.準确定位新增加的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样对于这些新增内容,不少教师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是新增内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路;另一方面是对新增内容的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
3.展开争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的有趣”,这样才能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还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这一观点对新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学生的求知情趣是新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情绪氛围,推行新课程教学是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领域,必须以更为宽松的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我们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情绪方面,不能墨守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塑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这无疑能收到较佳效果。而学生对通过争论得到的结论会记忆犹新,认识到错误的和正确的。
《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往往需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并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当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对于现行的新教材很好地执行了这一理念,因为每册书都设立了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应重视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往往只利用好这几个研究性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应从教材的例习题和平时的练习题中,合理选材、组材,编制研究性学习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能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去发现、探索、提炼、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下关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地不断参与,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已经成为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能够新课程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是极为重要:
1 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学会上网学习,学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教学工具来体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 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和新教材,领会大纲,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
3 在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做到用学生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学生,多赏识学生,达到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8.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 篇八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陆丽先
创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提高高中数学堂的效益,构建自主、互动、愉悦的教学氛围,追求高中数学课堂的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是当下新课改形式下对高中数学课堂的要求。高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超越有效课堂。自从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实施以来,人们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已成为共识。如今的高中学生自制能力相对来说较强,在学习上相对主动,给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供了基础。现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本人建设性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对高中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有些启迪。
一、备好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的一项课前准备工作。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备的内容有教材,学生,自身经验等方面。备课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能取到理想的效果。在备课时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目标总体上分为了三大领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围绕我们确定的这个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另外我们还要把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和重新整合。
二、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选取教法
内容决定教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堂的具体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需要用心准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也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设备也应不断的更新。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比如在教授立体几何这一章节时,笔者就不时的穿插一些演示的方法来向学生们展示有关的模型。在学习立体几何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用铁丝做成的`正方体的几何模型,这样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这个几何图形的各条棱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了。这样直观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习题,所以在空间问题上笔者大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三、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掌握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⑴需要我们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容量,这样我们才能充分的利用好我们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在这四十五分钟里,我们的教学内内容要在课堂前35分钟中解决,如下的时间用来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手段是节约教学时间的有利推手;⑵要有计划的减轻教师板书的书写量,教师才有更多的精力讲一些所举的例子,多给学生们扩展一下知识面。⑶多媒体演示数学题型具有强烈的直观性,这种直观性刺激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们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办法。⑷我们要对重点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在课堂的结束时总结一下今天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学习就有了重点和非重点之分。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关键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突破教学难点,其方法很多,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化难为易。我们的每一堂课都会有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我们课堂的中心,我们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学习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可以适当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五、对各种数学题型要多讲多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多少的要求,教师应精选例题,按照例题的难易程度和思维方法进行全面的讲解,这样做的目的不是片面的追求例题的数量,而是要更加重视例题的质量。因此我们在解答例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视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在练习的同时,要切实重视双基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论呈现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如果没有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在精讲例题,双基训练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函数与方程,转化,类比归纳,类比联想,分类讨论,数形结合,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恰当地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堂是高中学生学好数学的主阵地,是备战高考,迎接挑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舞台,高中数学课堂只有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数学教学成效,也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
9.基于新课改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篇九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改革
一、有层次的进行作业设计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也无论是知识基础还是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连续性的学科,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常常采取一种不加区分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对智力不同、基础各异的学生,以同一标准对待,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对学生作业的设计上。
经过十几年的教育改革探索,我们的教育学者提出了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的创新教学思维,即在了解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分层,以此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基于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透过分层教学理论的指导,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作业的设计上实行分层,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设计:通过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主观状况的把握,根据教材,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目标及训练题目,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做题要领,并更进一步掌握到学习要领。要实行因材施教,采取分层的作业设计无疑是一种最能体现其精神本质的方法。
二、进行具有典型性的作业设计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许多教师过分看重短期的作业价值,以高考为作业设计参照,忽略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以及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高中教学实务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判断能力和掌握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对练习题的难易度做预先的了解,把握住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类设置题型题目,做到突出重点、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题目,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记忆巩固。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性题目的解答,获得基本解题技巧。同时也体会到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采取多元化及开放性的作业设计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融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一直以来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单一僵硬、脱离实际生活等特征,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考虑教学实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是各异的,问题也是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师做作业设计时,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思路,进行多元的作业训练安排,发散学生学习思维,引导学生灵活地思考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是多元化的,更是开放性的,它应该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加强学生学习与思维的深度。
过去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经常性感觉枯燥乏味,把完成作业当成一项苦差,把作业的完成当做解脱,实在很难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得到成功的快感。新教材在内容上增加了了许多阅读材料,也编排了选学内容。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相适应,老师在作业的设计上,也应该多加入一些拓展性、发散性,又与重要知识点相联系的题目。通过多元化和开放性的作业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巩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此外,作业的设计也要遵循人在理解与记忆上的规律,在作业内容具有多元化及开放性基础上,还应该有的放矢地安排一些教材上已经学习过的有关知识点的题目,以作业重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到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数学是一门有较强抽象性的学科,只有通过适当的反复练习与重现记忆,才能被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四、结合实践,激励性、竞争性的作业设计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要求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唯有立足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真理、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地解决问题,创新思维。
近年来,高分低能现象备受社会各界激烈讨论。尤其是我们的高中学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许多学生不得不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应对各种考试上,一切以取得高分为出发点和目标,机械地学习,打题海战,使得学习数学与实际相脱离。当然,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过分强调高分,过分重视考试,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及作业的设计上,都很有为考试服务的倾向。教育国家百年大计,国家提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型人才。我们国家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的。国家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人才。针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以考试为参照的传统做法,结合实践,采取一种具有激励性、竞争性的作业设计形式,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总结教训。将课外的活动也设置为作业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外提升自身的创造力。而激励性、竞争的作业设计方式,可以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赵云翔.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谢德阳.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2):34-34.
10.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 篇十
一、高中阶段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 我国各地区内所实施的教育方式还有一定的不同, 较为发达的地区素质教育水平也就越高, 一些偏远地区应试教育的转化相对较低, 使得教育形式上也就存在严重的不足, 加之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 部分高中依然使用应试教育来提升升学率。所以也就使得高中数学在这种背景下, 丧失了教育教学的根本, 过于盲目使用数学成绩来对学生做出衡量,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高中数学会涉及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同时相比与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是质的飞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味的灌注, 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都制约了学生自身数学知识面的拓展以及数学水平的提升。
二、优化教育教育新思路的有效途径
1. 充分掌握和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自主性, 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 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 进而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系统。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 还要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 注重对学习成效的分析和探究, 同时, 高中数学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进而探索出更多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
例如, 学习《集合》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Venn图, 让学生更加直观对集合的关系以及运算进行了解, 进而使其能偶通过对直观图示的体会来对数学中抽象概念进行理解。
2. 数学教学要循序渐进
因为高中数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再加之学生还未能从初中数学中走出来, 所以这些问题的真实存在都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好层次上的要求, 因此, 数学教师就要保证数学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 只有保证上一环节完成以后在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 然而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成绩, 一味的使用被动式教学追赶教学进度, 长时间如此, 就会阻碍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不容忽视的是, 高中数学本身承担着提升学生运算水平、构建空间思维等方面的重任, 再加之它的抽象性、复杂性, 因此对于学生能力水平就有着很高的要求。 所以一旦不能循序渐进方式来讲解书写内容, 就会使学生中的大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 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有针对性、且灵活、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 恰当、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进而是学生掌握抽象、繁琐的概念以及数学运算技巧。
例如, 在讲解《直线的斜率》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学模型, 让学生直观的对这一概念进行感知, 之后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后, 使学生能够形成相应的概念, 最后在学生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后, 在进行适当的延伸, 提升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水平。
3. 将教学方法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境以及教学情景的创设, 第一, 要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内容以及深度进行管控, 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设置相应的素材, 进一步保证学生整体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水平, 同时, 还要充分做好课堂教学的衔接, 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此外, 还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环境,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 进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深造提供支撑。
三、结论
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 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教材的特点逐渐转变教学观念, 逐渐适应自己的角色改变, 高度重视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指引作用, 并将抽象的教学逐渐向有趣的教学活动转变, 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数学思维, 接纳新观念,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数学教学的改革要求。
摘要: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就开始面临新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学生构建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 同时也是高考中要重点考察的科目, 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实际影响, 使得学生可能会在这一期间内受到挫折, 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存在, 就需要对数学教学思路进行创新, 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 进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保证学生今后能够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革,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艳.浅析高中数学中的教育教学理念[J].考试周刊, 2013, (72) :37-37.
[2]梅淑娟.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反思探析[J].科学导报, 2015, (3) :44-44.
11.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 篇十一
一、做好前期心理准备工作,加快心理衔接
搞好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即使努力了,而考试的分数却比初中有所下降,这也是正常的,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我们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
二、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书写的规范化、独立完成作业、上课听课的方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等养成要求。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首先,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其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最后,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有赖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高一学生阅读时,读不顺,读不细,读不实,读不准,所以老师千万别急,在这个衔接阶段,可以编出问题,引导阅读,如概念叙述与理解,定理、命题的方法与思路。让学生边阅读边回答,对概念要求会联系、会举例,定理要求会分析、会应用,解题要求尽量一题多解。一章结束会用图表归纳结论和要点,弄清重点概念和定理、公式,明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技能。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四、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并交给他们如何利用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12.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 篇十二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是由教学观念的转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 具体是指在班级范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 并以此为依据, 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 并进行分层测试及评价. 践行分层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与学生实际水平存在个性化差异之间的矛盾, 从而充分发掘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 彰显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分层教学模式主张分层施教、异步达标, 依据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 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 对教学进度予以严格控制, 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与其个性、自身实际能力及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及氛围. 分层教学的关键及核心内容就是课题教学策略.
本人于2012年9月 ~2013年1月以本校高一的两个平行班为对象, 选取人教版《数学1》和《数学4》为教学素材, 组织数学分层教学实验. A班为实验班, 采取数学分层教学策略;B班为对照班, 采取传统集中教学策略. 以一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查, 并在学期末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具体处理模式如下表所示:
对于实验组学生而言, 以数学测试成绩、数学接受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等指标为依据进行层次划分, A层次为基础扎实, 考试成绩高于110分,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B层是基础较好, 数学考试成绩为80~ 110分, 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为数学基础较差, 成绩不及格, 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教学目标划分为基本目标、中等目标以及高层目标三个等级;其中基本目标就是教学大纲中所列举的基本教学要求, 是全体学生都应理解、掌握和牢记, 并且可以灵活运用的最基础、难度最低的部分;中等目标是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部分;高层目标是在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考考试说明之下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的部分.
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为例, 为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明确本层教学目标, 以便开展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学习, 确定如下分层教学目标。
A层:牢固掌握Cα -β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几何法和向量法, 并能灵活运用公式, 准确解决化简及求值等问题;B层:理解Cα -β公式推导过程, 可熟练应用公式, 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化简及求值等问题;C层:牢记Cα -β公式, 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可以利用公式解决求值等基本问题.
在例题教学环节, 采取分层施教策略,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与学生一起分析解题思路, 并对有效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以B层学生为主,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同时兼顾A层及C层, 其中, 对A层学生重在点拨和启发, 鼓励其独立思考, 探索高效解题思路;对于C层学生则应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讲解.
课堂例题教学设计方案为:
第一步是以基础练习为主, 主要是对公式的进行巩固, 掌握公式的应用方法.
【例1】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cos15°的值.
对于A层学生, 只需掌握该公式及其直接用法即可;对于B层学生, 要在前一要求基础之上, 进一步掌握角的拆分和公式的具体应用范围;对于C层学生而言, 则应进一步提升对公式的应用及辨别能力.
第二步主要进行难度分解, 对公式的具体应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2】已知sinα =4/5, α∈ (π/2, π) , cosβ = -5/13, β是第四象限角, 求cos (α -β) 的值.
A层学生:直接依据题目条件进行求解. B层学生:引导学生发现套用公式时所需要的cosα、sinβ的值. C层学生: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应求的cosα、sinβ的值, 而且要让学生明白其符号受角所在范围的限制.
三、数学分层教学总结
1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 篇十三
关键词:新课改;研究分析;建设方向
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是当前教学工作的新标准和新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广大教师还应当加强对教学基本现状的深层次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制订出完善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改革政策,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本质上加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是当前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并且很好做到与时俱进的关键点,所以教师还应当与学生一起,更好地为今后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教育事业的创作做出巨大贡献。
一、转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在数学观摩活动中,学习了三节优秀课例。一节是高效课堂的模式,一节是运用多媒体的模式,一节是传统的模式。他们都展示了自己的优点,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应该是:如何把这三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有效完成教学。而不是刻意地追求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当前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加强对数学思维能力措施的分析,将有重大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还应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关键点,充分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并且以此为基础创设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进而使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的教学事业发展趋势下加强对数学思维能力养成措施的分析有着重大意义,广大教师还应当摆正观点,旨在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方向的完善,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
创新。
总之,加强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的分析意义重大,正如上文所阐述的,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是当前教学工作的新标准和新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广大教师还应当加强对教学基本现状的深层次分析。综上所述,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是教学工作的新方向,也是时代發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对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的深层次分析,可以明确今后的主导原则,旨在更好地实现课改工作,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喜林.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2]王伯平.数学概念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培养[J].成功:教育,2013(18).
[3]李万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5).
14.高中新学期新课改课程计划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教研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研工作方向,努力抓好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管理监控工作;加强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的培训力度,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课改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指导学校开展好校本研修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以生定教,加强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课堂教学追踪与“听推门课”相结合方式,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做好区级立项课题指导、追踪工作及成果推广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树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面向基层,面向师生,深入实际,搞好教研,开创我区教研教改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1.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理论学习对教师素质提高、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四种能力:课堂教学的评价能力、有效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命题及评价能力、课题研究能力。
2.完善理论学习的组织管理与检查,倡导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外出学习与内部交流相结合,抓好落实,使理论学习真正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动力。
(二)确立质量为本的教研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服务质量
1.明确办学目标,向管理要质量
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抓好抓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深入理解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督促、指导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指导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按照课改理念,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认真执行《XXX县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抓好教师五课基本功(备课、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规范教学基本行为,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认真指导学校开展学科研讨课交流活动。
4.深入课堂,向课堂要效益
督促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把握和实施好课程标准,落实好“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让教师注重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生定教”,有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目的。学校要严把四个关口,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制订集体备课活动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同时要抓好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工作,突出个性化教学风格,杜绝网上粘贴教案,防止只备不用的现象发生。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摸式,建立课堂教学监控机制。三是严把作业批改关。作业批改要认真,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四是严把辅导关。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特长生的指导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施过程、有记录、有检查,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5.以课改工作为中心,做好教育质量监控工作
(1)随着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全校教学质量监控力度,逐步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指导、督促学校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抓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有据可查。
(2)认真组织做好单元检测、期末考试的相关工作。做好学科质量分析等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意见。
6.加强毕业班管理,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
在指导、督促学校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校级教研网络机制,充分发挥教研网络的作用,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及意见并落实。狠抓毕业班工作,学校要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及时布置、安排毕业班相关工作。
(三)加强校本研修,将信息技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教师课题教学的能力
1.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督促、指导学校抓好校本研修工作,让教师能自觉钻研课标,钻研教材,钻研教法,钻研学法,苦练教学技能基本功及组织开展好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等校本研修活动。学校要组织教师们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反思,并通过“教师论坛”这个平台,相互交流。
2.发挥教研网络作用,促进教研的有的放矢
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设备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拓宽教育领域,努力实现网上教研、网上论坛等形式的教学研讨方式,整体推进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和整合,改变学科本位的教研倾向。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交流活动,搭建多样化的教研平台,为学校有效开展教学服务。
3.坚持重心下移,有效进行教学视导。
(1)本学期将按计划,有安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视导工作,通过课堂教学追踪、听“推门课”及检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多种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2)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教师论坛、送课下乡等教研活动,引导教师把先进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力争使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有明显改观。
(3)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类教研活动。
(四)抓好教育科研工作,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1.认真指导学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绩即成果”的研究原则,扫除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畏难情绪,让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整合。突出研究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科研要降低研究重心,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质量,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教研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科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4.组织开展师生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技能等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5.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类教研活动。
(五)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高中数学新课改论文】推荐阅读: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心得10-14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心得体会08-03
高中新课程数学观分析的论文07-03
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学论文08-03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数学10-07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论文10-08
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8-13
论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