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

2024-10-01

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11篇)

1.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教学过程】 ㈠、导入:

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2.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 我得到了同组老师的悉心指导, 将教学重点定为:1.引导学生通过品位作者引用的诗文来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 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2.淡化教材, 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引入课外同类的文学现象, 让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能力。我们把这两个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配安排为各占一半。应该说, 这样的构思是很好的, 但在最初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次试教时, 我的导入简单直接, 让学生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多数学生都说很难, 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这样我顺势让学生勾画出文中引用的诗句, 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分类。于是归纳出这样几个概念:木叶、树叶、树、木、叶, 然后借用课文中的诗句来分析, 不同的概念还原到诗歌中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让学生领悟到在概念上相差不大的字词, 到了诗歌的艺术领域则是一字千里。那么如何来感受这样的差别呢?由这个问题引申出我们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 接着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去赏析其他的诗歌。这次试讲, 虽然完成了课前准备的东西,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收获, 但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课内与延伸拓展的5:5的时间分配没有完成, 课内部分占了四分之三, 老师讲得太多, 很匆忙, 忙着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说给学生听;其次是学生也很匆忙, 忙着读课文, 找观点, 而自我思考的空间不大, 整个合作是比较被动的, 没有达到真正的师生的交流与情感沟通。这次试教结束后, 我和同组老师再讨论研究, 认为想象和联想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有较大的困难。于是我改变了原来以想象和联想为目标的教学思路, 而按照单元说明中的要求, 将第一个教学重点具体为提炼作者观点, 体会语言精妙。第二次试教, 我的导入没有变动, 但接下来让学生集中去找课文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引文, 并引出了作者想展示的两种现象:在古典诗歌中, “木叶”这一意象受到诗人的喜爱, 并千古流传;而“树叶”在诗歌中则很少见到, 甚至无人过问。由此现象引起同学的思考:木叶和树叶仅仅是一字之差, 但为何到了诗歌艺术的领域会有如此大的区别?那么“木”与“树”究竟是一样的吗?然后学生展开了讨论, 谈了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有不少同学谈到的和文章作者林赓的观点其实很相似, 比如在颜色上, 在感官上。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具体段落中去寻找作者的观点, 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木”与“树”。由此得出文章的核心其实是在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内容讲授到这里, 花了20分钟, 和预期的一样, 尽管时间不长, 但这次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的骨架, 了解了作者观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体会到了诗歌语言的特点。接下来就是课外的延伸, 我准备了带“青”字和带“绿”字的两组诗句, 将全班分成了8个小组来讨论:1.青和绿有什么不同?2.结合诗句谈谈不同的字会表达出怎样的情感?经过讨论, 学生的发言很精彩, 并得到了结论。这样, 通过“木”“树”与“青”“绿”的比较, 学生得到了一个认同, 哪个字好, 并不取决于字本身, 而是在乎诗人的情感, 我把朱光潜的话送给他们:“诗人在文字上的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最后, 我以要珍惜我们汉字的精妙, 要将这样的推敲进行下去作为课堂的结束。这次的教学, 我没有运用多媒体, 而是一次传统朴实的课, 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在之后的公开课评课中, 得到了多数老师的认同和好评。而我在这次课中得到了磨练, 也有了收获和反思:一是对于这类文艺性文章, 如何去提炼作者的观点, 把握文章框架, 而不必将作者的每句话都细致咀嚼;二是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真正的“沟通”和“合作”。教学过程是课堂人物, 包括师生在内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敞开心扉、创新发展的过程。师生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 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三是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材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 但不是唯一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 也是教材的建设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绝对不能就教材讲教材, 而要进行教材知识的后延, 把握好教学的“度”。

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 教学的模式决非是一个个条条框框的预设, 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 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 手脚都会被束缚, 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课堂。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 我将继续行走在教学探索的路上。

3.《说“木叶”》外说意象 篇三

作者认为,“木叶”从概念上讲就是“树叶”,但古诗中鲜见“树叶”,而“树”“叶”都有单独出现,古人并非出于文字洗练的考虑,因为自从“木叶”一词在屈原《九歌》中出现后就被历代诗人反复运用,并且成功衍生出“落木”一词,“木叶”“落木”与“树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文章主体部分探讨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木叶”和“树叶”在概念上是相同的,但在诗歌形象上有很大的不同。“树叶”中“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叶”中“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正如作者在文末总结所言:“‘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到底,作者写这篇文章,除了阐释“木叶”这个意象的特殊含义,还揭示了诗歌的暗示性问题。字词的暗示性,区别于其概念义,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我们鉴赏诗词,应善用联想,抓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特点,去品味那些言外的微妙的意味。

“木叶”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意象,了解了其艺术特征后,对于我们阅读有关它的诗歌非常有帮助。这也就告诉我们,在阅读与理解诗歌作品时,应首先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由意象特点联想到意象所包蕴的暗示内容,再进行联想和分析,这样我们就不难分析和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并分析诗歌的意象呢?

了解意象是什么

意象是诗歌鉴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指诗人的思想、情感等,“象”指物象、形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只具有概念义的物象,而是具有了暗示性的物象,它是凝聚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句,作者把“梧桐”“细雨”“黄昏”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孤独悲凄与绵延不绝的愁情。我们在这里说的意象主要是指事物形象,即客观物象。

熟悉典型传统意象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旨思想及感情,这些意象代表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情感体验,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熟悉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松、菊、梅、竹、兰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日落、夕阳、黄昏、落花、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猿啼、杜鹃鸣叫都很悲凄,多用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当我们读的诗词多了,积累的意象也会相应增多,可以对所积累的意象进行分类整理,将表现同一种思想感情的不同意象集中在一起记忆。如同是表达思乡、思念亲人之情的意象,有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双鲤(“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有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等。

抓住意象的特点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有固定的象征意义,那么对于这类意象,我们要结合意象本身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去分析意象所表达的含义。如《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就选取“桂子”“荷花”两个意象,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也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则共同描绘了一幅苍凉萧瑟的秋景图,强化了作者孤寂痛楚、凄怆欲绝的思乡情感。

注意整体阅读

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多个,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图画。我们需要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如柳永《雨霖铃》中用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叙写了离别时的凄婉缠绵、离别后的孤苦凄凉。

4.《说“木叶”》教案 篇四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原籍福建闽侯,出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1~3)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秋天气息。)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第三部分(7)小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5、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五、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六、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梅花绝句

王安石

陆游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七、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5.说“木叶”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习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指导

先猜谜,然后认真读教科书!

2.1课本课堂活动

●今日导读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了解造成语句歧义的原因,学会如何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课堂活动步骤

(1)读标题,找歧义。教师先用板书、幻灯片或投影仪等形式把标题展示出来,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闻标题,把课堂活动中原有的有歧义的标题和找到的新闻标题混在一起,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有歧义的句子。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判断出句子是否有歧义。

(2)辨原因,析歧义。辨析歧义是课堂活动的一个要点。“词语多义”和“结构多样”是歧义语句产生的两个常见原因。其他产生歧义的原因,可参看本节“工具箱”的内容。

(3)施妙手,解歧义。消解语句歧义是课堂活动的另一个知识要点。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先让学生对如何消解语句歧义进行讨论,再进行归纳,然后讨论“修改法”和“补充法”;也可先告诉学生分化语句歧义的两种主要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消除语句歧义。

二、相关知识补充

(1)病句和歧义。歧义也是一种有“病”的句子,但和我们上一节讲的病句有所不同。上节讲的病句是不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规范的错误的句子,而歧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只是比句子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意义。

6.《说“木叶”》备课笔记教案 篇六

一、课文悟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梳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亮点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7.《说木叶》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了观点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三)情感及价值观目标

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依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结合本篇课文本身的特点,设计本节多媒体课堂教学方案,以此作为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教学媒体的总体设计的目的和思路如下:

1、春风化雨,化抽象为形象,点化于无形。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但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解读这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2、创设诗意氛围,使学生情感体验更深,学习兴趣更浓,促进思索、探究。

通过诗意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以及感染力极强的朗诵,给他们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让学生深入观察、认识、理解和思考,真正做到探究式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增大信息量,超越教材。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在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可借助媒体,大量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使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

(二)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学习法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2、师: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多媒体显示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多媒体显示“木叶”二字,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那么,二者在“艺术形象”上一致吗?请思考。(同时显示三幅画)

明确: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

补充:比较“疏朗”与“疏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例如疏落的晨星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请同学们凭着自己的感觉,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确定一下这三幅画与“木叶”“树叶”的对应关系。

思考: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在多媒体显示文中所引诗句时并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悟: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悟,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多媒体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让学生自己体味,同时借助画面给学生形象的认识。)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多媒体显示)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多媒体显示)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显示)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多媒体显示)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多媒体显示)。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 “说‘木叶’”,若改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多媒体显示)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多媒体显示)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多媒体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讨论,结论:望月怀远(多媒体显示)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学生列举后,播放《山园小梅》的flash动画,并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多媒体显示)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多媒体显示)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多媒体显示)

五、板书设计

说“木叶”

意 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六、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思考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形象的、具有审美意趣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兴趣。

2、本节课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自学能力等)、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不足之处:

8.《说木叶》教学反思 篇八

封丘一中

郑伦

《说木叶》这节课我在县级优质课验收时讲过,18日又在河师大附中以市优质课验收做了微型课的讲授形式,感触颇多。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教学重点之二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松、竹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达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微型课讲授时,由于对微型课的概念理解不透,离开学生的操作也不能得心应手,表现不出应用的激情,教学设计欠缺,尤其对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的把握不够,近似于表演形式。虽然没有学生参与,其实已经背离了学生。

9.说木叶说课稿 篇九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礼县二中的语文教师郑国芳,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说“木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全文对比论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说理形象透彻,便于读者接受。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我将本课 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本文是随笔,“说”表明这篇课文属于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就古诗中的“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是兼顾高考考点而定的,要求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情感目标的制定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得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优美诗句的熏陶中热爱诗歌,热爱古代文化。

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较“木”与“树”的不同,进而

引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揭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为: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学习一篇课文,理解它的内容仅是初步的,最终目标是要举一反三,由“木叶”这一意象联想到诗歌中的其它意象所具有的暗示意义。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理论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不应再出现,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基于此,我准备的教法是引导点拨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作者,熟读课文理清行文的思路,并从文中找出有关“木”和“树”的诗句。另外,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歌中出现过哪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意蕴,并摘录出诗句及作者。这些内容一定要在课前完成。否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内容,探索文中“木叶”暗示性的意义,对今后鉴赏诗歌起到指导作用。即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索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指导今后的学习。

此外,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意象理解的形象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

1、——————,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作春泥更护花。

用诗句导入,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明确答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说“木叶”》。这样导入既凸显出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又切合本文的主题,同时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鉴赏诗歌做了暗示。

环节二:合作探究 首先,用多媒体出示问题。

(1)在文中作者发现的文学现象是什么?

(2)“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有何不同?(3)找出课文中有关“树”和“木”的诗句,比较其不同进而体会“木”的艺术特征。

其次,前后两排每四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因为事先已经做过预习所以学生基本都知道些内容,讨论的目的是要将答案进一步完善,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请个别同学回答问题。教师作以引导,当然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与积极的鼓励与肯定。通过问题(2)的讨论学生明确“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一“木”字。板书“木”。通过问题(3)的探讨明确“木”的艺术特征。板书“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微黄与干燥”。

最后,教师小结将学生引入下一环节。

(教师小结: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这就是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点。板书“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

言,大家都知道哪些?)

环节三:知识迁移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以前学过的诗歌意象具有怎样的暗示意义。(由于事先已经让大家搜集以前学过的意象,并写出诗句和作者,所以学生能说出一些常见意象的暗示意义。如:月具有相思的意蕴、酒是离愁的象征、柳暗示着离别等。能做到以上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目的已经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针对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解决一个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就行。为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选一首咏物诗加以品味。)

环节四:诗歌鉴赏

我选了虞世南的《蝉》作为赏析篇目。

先让学生解读诗歌,然后请个别同学谈谈诗中“蝉”这一形象的特点。然后进行迁移,结合其他咏“蝉”的诗句,深入把握蝉的暗示意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歌意象暗示性的特点。

这样安排既深化了本文的主题,又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环节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仿写一首咏物诗。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将课堂内容简洁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清行文的思路。好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10.说木叶引用诗句解析 篇十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译文: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波,微波泛动。万物不住摇啊秋风吹拂,洞庭湖波涌啊,落叶纷飞。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南朝)谢庄《月赋》

译文: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南朝)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译文:这首诗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发出内心的慷慨之情,秋思与壮心相互生发,唱出了一曲悲壮的节士之歌。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北朝)王褒《渡河北》

解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战国楚)屈原《橘颂》 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6、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楚辞﹒招隐士》 译文:桂树丛生在那深山幽谷,枝条纠缠树干盘绕弯曲。

7、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

译文: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8、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南朝)萧纲《折杨柳》

译文: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9、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东晋)陶渊明《拟古•其七》 解析:皎皎,光明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华,同花。一时好,一时之美好。指“云间月”圆而又缺,“叶中花”开而复凋。月和花美在一时,不能长久。

10、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柳恽《捣衣诗》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11、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东。——(初唐)沈佺期《古意》 赏析:时间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凉了,窗外频频传来撩人心绪的捣衣声和秋风催落叶的声音。女主人公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苦苦思念的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赏析: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3、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译文:如同凋零的树木一般离开了洞庭湖,去往涔阳到那最远的水滨。

14、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南朝)吴均《答柳恽》

赏析: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

15、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三国)曹植《野田黄雀行》

译文: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1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 赏析:写春光已去,雏莺风中长成了,梅子雨中肥大了。这里化用杜牧“风蒲燕雏老(《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意。“午阴嘉树清圆”,则是用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句意,“清圆”二字绘出绿树亭亭如盖的景象。以上三句写初夏景物,体物极为细微,并反映出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情,极力写景物的美好,无伤春之愁,有赏夏之喜。

17、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三国)曹植《美女篇》

译文:年青的姑娘美艳优雅,在岐路采桑,桑树枝条柔动,落叶轻飘。

18、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注释:见宿,留下住宿。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11.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版必修5 【教学目的】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两个艺术特征:

(1)含落叶的因素(暗示性);

(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在有清霜。明确: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二、作业:按如下表格,写出(1)诗歌 例句;(2)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2 `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意象

鸟 雨

……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鸟:有空远感觉)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烛:相思情、愁别意)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月: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上一篇:材料管理交流下一篇:第二季度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