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新闻稿

2024-09-07

考察新闻稿(共12篇)(共12篇)

1.考察新闻稿 篇一

文旅学院禹州实习考察圆满结束

5月6日,文旅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禹州神垕大鸿寨开始为期四天的实习考察。经过四天的实习考察,此次实习圆满结束,并收获颇多。

首先,在两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到达了神垕景区,在安排好住处之后,我们开始第一个游览景点,老街,过了望嵩门,就是安静荒凉的古镇老街。老街中心靠前是已经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伯灵翁庙,在伯灵翁庙里,有着保存完好的二层楼结构的戏台。在整个老街里面,建筑类型十分丰富,主要建筑包括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特色市场和店铺等。

当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孔家钧窑和金鼎钧窑,作为代表,更加深入的了解钧窑的入窑,出窑,制作过程。各色钧窑在博物馆里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孔家钧窑更是成功研制出数百种精粹秘方,为钧窑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轻工业部授予“陶瓷行业特殊贡献奖”是近代钧瓷艺术的主要奠基人。

第二天5月7日下午我们在雨中前往灵泉寺。由于误走山路,困难加剧,但同学们一直坚持不放弃不抛弃,最后终于到达灵泉寺。灵泉寺为东汉修建,近代重修,它旁边的那颗千年银杏更是国内少见的古树。现在它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经过第三天的调查问卷以及互相讨论心得,我们的社会实践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在最后一天我们前往大鸿寨。大鸿寨现在国家级4A级景区。由于早上大巴车出发时间较晚,我们到达时已经在中午,所以,我们主要爬了卧佛山。卧佛山是许昌屋脊,海拔1158米。登上山峰,方之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在山顶遥望远方,遥遥平原在山下越发渺小。在千年银杏下集合之后,我们就做着大巴车返回学校。到达学校已经是5月9日晚上7点。

我们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考察也就圆满结束。感谢系里对我们的关切,老师们对我们的热心帮助。

2.考察新闻稿 篇二

一、新闻理论课程的地位

新闻理论课程是中国新闻院校的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新闻传播学各专业必须修读。 新闻理论课程始终得到各所新闻院校的重视, 具有不可撼动的专业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杨保军副院长谈到,“这个课程的地位保持了60 年的优良传统和新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没有动摇过。 课程的结构是基础课,所有新闻学院的本科生,不管是哪个方向的,这门课都必须上。 ”从2014 级开始,《新闻理论》课从过去的3 学分调整成2 学分, 这个变化是因为人大所有的本科课程不再存在3 学分的设置。 在这之前,伴随新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里还有一门1 学分的《经典阅读》课,从2014 级开始《经典阅读》课不再给予学分,但是《经典阅读》课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延续到了《新闻理论》课程当中。

正在主讲《新闻学概论》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同样肯定了新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她谈到,新闻理论课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之初就已由吴高福老师开设,并出版了教材《新闻学基本原理》。 现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新闻学概论》这门新闻理论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了解理论的渊源和概念的辨析。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认为,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新闻理论课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史是最重要的课程内容,必须由最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授。 新闻理论课程重在思维和理念的培养, 动手要靠脑子和理念来指挥和支配, 新闻理论课程能够从综合素质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广告学专业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必须修读《新闻学概论》,(2014 年之前的课程名称为《新闻理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概论》 的任课教师王臻认为:《新闻学概论》 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地位很高,理论类似于指挥棒,实践和理论在互相产生作用的时候,理论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时时刻刻在和业务发生联系,在指导业务。

二、各校新闻理论课程的共性

新闻理论课程作为中国新闻院校的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 具有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已经成为各所新闻院校的共识。 在这样的共识之下,三所高校的新闻理论课程也有一些校际间的共性。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和灵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新时代的平台上, 比较系统地掌握新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能够充分地了解中国新闻业的现实及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能够确立合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为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合格的实际从业者或研究者打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的 《新闻学概论》中的重点参考书目是陈力丹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中的重点参考书目有童兵教授的著作《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卷》和陈力丹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概论》。

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在所讲授的新闻理论课程中大多数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介绍我们党发展历史上的新闻,进入学术语境以理服人,从学术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诸所院校无论是从课程的教学目标、 指定阅读书目与文献, 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程教学的理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与灵魂。

( 二) 以基本原理为经、 中外史实为纬, 史论结合、中西兼顾

通过对以上三所新闻院校新闻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调研, 总结出各所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都是以基本原理为经,以中外史实为纬,史论结合、中西兼顾的方式传授新闻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围绕“新闻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本体论;围绕“新闻业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业态论;围绕“新闻关系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关系论以及关于新闻传播内在灵魂的新闻精神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在 《新闻学概论》课上主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授课方式,她提到,理论课撇开语境和史实是没办法讲清楚的。 讲新闻史的老师也是以史带论, 但是与新闻理论课的以史带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性的。 夏教授认为,“在讲概念的时候,要呈现这个概念的过程,就必然要涉及史。 例如,我要讲一下中国新闻观和西方新闻观之间的关系,就要讲到新闻观的来源,这个时候就需要以史料资料来讲,比如说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哪些做了国民党的高官,民国时期的名报人、宣传机构高管的海外背景是哪里来的, 以此来解释现在所看到的新闻概念、新闻观的理论来源。 ”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和王臻老师都使用大量的中外史实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新闻理论,将新闻理论放置于历史史实的背景中进行串联和勾勒。 樊亚平教授的新闻理论课程注重史论结合,追根溯源地阐述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后期的流变。王臻老师同时兼任《中国新闻事业史》和《新闻学概论》两门课程,在第二学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上,她也会强调在下学期的《新闻学概论》课上,同样还会继续讲到一些史实内容, 并赋予这些史实以新的意义。她认同论从史出,不同的历史、报业环境、经济环境制造出不同的新闻理论。 关于中国或西方的新闻理论,只要讲清楚背景,就自然有明显效果。

(三)批判地借鉴西方新闻学的理论精髓

各所高校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中皆是采用中西兼备的方式介绍和分析新闻学理论, 在涉及讲述西方新闻学的理论时, 也都是采取了批判地借鉴的视角,介绍西方新闻学理论的来源与精髓,西方新闻学所面临的现实性与困境, 阐述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一理论方面的建树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说,人民大学不存在以西方为主的方向,在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上,教师的讲课风格可以多样化,但是教研团队有一致的核心提纲,新闻传播原则、价值、自由这些基本的理论都会涉及,但是方向是批判地借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会用4个课时讲授新闻真实, 讲新闻里面判断真实的几个特点,用大量的案例来讲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讲大议题的归因真实和一个事件报道的归因真实, 讲细节真实和过程真实, 讨论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以及本质真实,也会讲到关于真实的争议。 夏教授的《新闻理论》课程提醒同学们去看关于新闻真实的章节,在看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中国整体的新闻传播的进步在哪里,以及西方关于新闻真实的一些困扰与争论。让同学们了解, 在西方也有对于这个认识的困境和局限性。 提到李普曼所说的新闻不能真实,新闻是碎片的。 关于新闻真实,中国人的争议和误区放到世界上也是争议和误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强调真实对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 新闻既要具体的事实真实,又要注意宏观的真实。 在新闻理论课程上既介绍西方对新闻真实性的内涵的认识, 又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真实性的理解。 在新闻课程里既介绍西方对客观性的认识, 也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阐述客观性与倾向性。 讲授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基本理论时, 认为西方新闻理论对客观性的强调比重太大, 所以对于西方新闻理论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应该持有一种批判地借鉴的态度。 王臻老师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完全照搬。 对外国新闻理论同样也需要批判性地加以介绍和借鉴。

(四)肯定新闻自由是有法制限制,受资本制约,受经济和科学技术影响,受职业道德内化力控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在《论意识论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一文中谈到,“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新闻活动在总体上必然受到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约束。 这正是新闻传播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不同历史时代的根本原因,也是新闻传播表现为诸多不同样式、形态的根本原因,也是新闻认识在不同时空功能作用发挥有所差别的重要原因。 新闻认识的目的不是自律的,而是他律的,新闻认识不是为了新闻自身,而是为了新闻认识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交流、交往和社会生活。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在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新闻自由与控制这一章节中, 主要谈及法的控制和伦理限制, 抽象地讲到政治与经济的控制。 通过新闻自由的理论变迁讲授新闻自由与限制,首先从理论上把它落实到哲学层面, 之后再落到法的层面和伦理的制约层面。 通过案例阐述从哲学层面落到实践层面的界限,以及法规和伦理的界限。 在法的层面指导学生阅读重要的国际公约、 国际性的文件、国际性的通用条款和中国的法律条款。 有关法制道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伦理与法规》。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在新闻理论课程的业务原则部分会讲到自由与责任原则。他认为不能片面地强调自由,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恰当地阐述了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通过理论建构的方式阐述新闻道德与法律原则, 在新闻道德里强调为人民服务,阐述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新闻观。关于自由的限制, 会涉及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关系,阐述经济集团的控制,采访过程中外在的条件限制, 党派的或者政府的控制, 受众对新闻自由的批评,职业道德内化力的驱动,以及提到技术手段对新闻自由的影响。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臻老师通过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数据发现, 让没有接触过新闻专业课的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很多学生喜欢谈新闻自由,但是每个学生对于自由这个概念的把握都不准确。 近年来,王臻老师意识到,学生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不断增强, 对于问题的关注更加积极,想法非常多元。 使用新媒体较多的学生对于新闻自由的理解相对倾向于西化。 王臻老师在《新闻学概论》课程里,通过大量的案例阐述了关于新闻自由这个起源于西方的新闻学理论, 以及不同阶级对于自由的不同诉求。

三、新闻理论课各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既有关于课程设置、理论阐述、授课方法的相似性,又在这种相似性中生发出各自不同的个性与特点。

(一)主讲团队

三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的主讲团队在成员人数和配备结构上略有不同。 截至2014 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负责人是杨保军教授,郑保卫、陈力丹两位教授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教学经验, 杨保军教授讲授新闻理论课程已经十几年,周俊(院聘副教授)和王俊副教授讲授该课程也有五年多的时间。 《新闻理论》课的教学团队结构一直把握得比较好,始终有经验丰富、学术资深、年富力强、学术素养深厚的教授不断栽培新生力量,始终保持人大新闻理论课的稳固性。 随着老教授的退休, 新闻理论课程会考虑以返聘老教授和培养年轻新教师相结合的方式, 始终保持新闻理论课程的稳固性与梯队效应,为《新闻理论》课程的小班授课提供支持和保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 《新闻学概论》目前仅有夏倩芳教授一人讲授。 新闻理论课程的课程组成员有吴高福教授、李卓钧教授、秦志希教授和单波教授,除单波教授更改所授课程之外,其他几位教授都已经退休。 夏倩芳教授自2007 年开始讲授《新闻学概论》课程至今。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 《新闻学概论》的教学团队成员有樊亚平教授、王臻老师和郭翠玲老师。 兰州大学自2002-2003 年教学评估起,就实行一课三人和一人三课的政策,也就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有三位授课教师, 每位教师都需要开设三门课程。 《新闻学概论》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时对内容设置和章节的安排上大致相同。

(二)核心教材

各所高校新闻专业新闻理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有相同的选择,但是却在更多的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筛选和推荐。

(三)联系实际情况

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都重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以及新闻史实的关系, 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从理论出发阐述新闻实践。 对于一年级的史论课程, 各所学校也都规定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不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所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涉及理论联系实践内容的课堂时间分配方面也略有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总和,平时成绩由课程作业(30%)和课堂表现(10%)构成,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在杨保军教授的课堂上, 平时成绩的判定严格来说有三种依据,其中一种是以新闻点评的方式来呈现,每次课程设置15-20 分钟的时间, 学生选取最近一周的最新新闻用来评点。 如果是小班授课,还会在课程作业中加入研究型报告的任务。 一般3 人一组,把学生分成5 至6 个组, 定下研究课题后每次课程都会跟进这个研究报告的进展,直到学生拟好提纲,分配任务,最后交出作业。 自从《经典阅读》课程并入到《新闻理论 》课以来,读书报告成了 《新闻理论 》课平时成绩的一个内容。 陈力丹教授的课会从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收集大量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撰写小作业,陈教授批改后,其中不乏优秀的论文甚至有公开发表的机会。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由夏倩芳教授开设,夏教授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书、多思考,故此在平时成绩中有三次案例分析作业,占据总评成绩的45%至50%。 期末考试则以基础概念的闭卷考核方式进行。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也是以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新闻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期末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四)有无先修课规定

新闻理论课程在各新闻院校的课时、学分、所在学期都有各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都在第一学期开设,并无先修专业课程的规定。 人大的《新闻理论》和《经典阅读》课程无论是作为不同的学分课程,还是目前《新闻理论》课程里包含着《经典阅读》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交一份读书报告。 可以说,课外阅读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新闻理论》课的“先修内容”。

自2014 年起,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从第三学期前移到第二学期,作为前置课程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和《西方新闻事业史》这两门课程分别从第二学期前移到第一学期。

四、学生对新闻理论课评价、意见和建议

学生对新闻理论课的评价通过评教系统、 课堂和课后的反馈等方式表达和体现出来。

(一)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同学们对《新闻理论》课程的评价效果非常好,任课老师非常有责任心,王斌老师被评为全校十大模范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使得这门课的受欢迎程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整体团队教师所获得的评教分数也非常喜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虽然也是开设在第一学期, 却是这个学期里同学们接触到的唯一一门专业课, 所以同学们都怀着积极和热情的学习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指定参考书目,完成课程作业。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在评教系统上打给新闻理论课程的分数是很高的, 尤其是参与实习的高年级同学反馈, 觉得新闻理论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很有用处的。

(二)意见

新闻理论课的内容需要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讲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需要了解理论发生与延展的脉络。 故此,绕不开对大量原著、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思考。 刚进入大学不久的部分学生对于大量的阅读任务有畏难情绪。 对购买或复制参考资料存在经济上的意见。

(三)建议

新闻理论课的内容含量很大, 需要一定的时间做脉络的梳理与讲授,又需要时间与学生互动,获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反馈信息。 而新闻理论课程往往开设在第一学期,有些学校还会被军训占用一些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和缺少前置知识点信息的情况下,学生既希望课程讲授的进度能慢一些, 也希望课程作业的准备时间更充分一些。

五、调研后的结论

(一)新闻理论课在新闻院校中的地位

新闻理论课程在各所新闻院校的地位是专业必修基础课,是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也是学生初次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各种理论学说的缘起以及相互关系的一门重要课程。 对于新闻院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养成、 学术研究的理论素养的启蒙、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学科地位。

(二)新闻理论课的作用

新闻理论课对于新闻院系的学生来说具有系统的学科知识建构的作用, 具有准确地处理各种概念和观点的辨析意义, 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新闻院校的学科建设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论环节。

(三)新闻理论课的不足

新闻理论课作为高校新闻学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课程设置中所分配到的学时数量有限。对于刚刚接触新闻传播学科的大学生来说, 前置知识明显不足,在考试强调以闭卷的形式考核知识点的情况和背景下, 容易造成学生将大量的精力用于知识点的背诵,却对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况的运用方面造成脱节。

(四)建议

1.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

建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设,并成为《新闻理论》课程的前置内容。 该课程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基础的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学生在专业背景尚未清楚的情况下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2.先修课之必要

目前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基本都在第一学年完成,绝大多数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对于刚刚踏入新闻传播学科门槛的本科生来说, 对传播理论的大量与快速接触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的情况,仅靠新闻理论课程通过课外阅读和课程互动的内部协调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新闻理论课程之前确有先修课程之必要。 新闻史、新闻采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新闻理论前置课程的可选项。 新闻史可以通过论从史出的角度为新闻理论课程提供史实的前提, 新闻采写可以让学生在新闻理论课上更容易体会到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能帮助解决学生在信息杂乱的新媒体时代的茫然, 增强学生对价值观判断的辨识能力。

3.如何联系实际

新闻理论课程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堂汇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新闻理论和当下的媒介、新闻媒体、技术变革与资本运作尚存在着脱节的现象,理论虽然指导实践,但是目前的新闻理论在面对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要更多地与现实和实践发生关联。 在课堂讨论和课堂汇报的教学手段之外, 还可以邀请业界的专家、 优秀的记者和编辑来为正在开设新闻理论课程的本科生作报告, 邀请国外新闻传播学科的学者为本科生作报告, 让学生在修读新闻理论课程的阶段有机会到媒体或新闻现场去讨论性地参观, 组织正在修读新闻理论课程的学生去旁听与新闻理论相关的研讨会,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供机会。

4.团队成员的资质要求

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由资深教授领衔、 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授和踏实能干的青年教师组成,授课老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清晰的理论脉络,又要有参与实践的经验和热情;既要对经典新闻理论成果有深入的研究,又要对新媒介、新环境的媒介和理论发展有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唯有这样的团队成员资质才能应对今天飞速发展的传媒业,应对网络传播多元化对学生的影响。

5.西方新闻学进入的内容

对西方新闻学要有一分为二的认识, 要注意到由于意识形态的区别, 一些西方新闻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 同时,关于西方新闻学内容在新闻理论课堂的阐述, 不仅仅局限于作为部分理论追根溯源的脉络介绍,既可以邀请外国留学生就新闻、广播、电影等内容开设讲座、与学生座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针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对比中外新闻报道路径的不同,比较出哪些部分处理得好,哪些部分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6.开展院院间交流、合作与共享

各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在大方向上是趋同发展的态势, 但是不同的院系间还有各自的个性与特点,调研的过程中,很多授课老师都很关注其他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期待与其他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不同学院新闻理论课授课教师间的专业交流、案例共享、合作研究,将使封闭的小规模教学团队在相同研究范式的情况下, 拓展成更大范围的学术共同体, 这对于新闻理论课程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新闻理论课程在新闻传播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承担着厘清新闻发展的观念、概念和一般规律的功能,起着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秉承着构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任务。 从事新闻理论课程教学的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新闻理论课程与现实环境的交集, 并且为新闻理论课程配置优秀的师资团队,为各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3.新疆科协考察团到山东考察 篇三

燕翔主持召开了欢迎新疆科协考察团一行的座谈会,山东省科协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他代表山东科协感谢新疆科协的长期支持,盛赞山东科协和新疆科协建立的工作友谊,就深化两省区科协工作交流提出了希望。林兆谦向考察团介绍了山东省科协基本情况,重点交流了山东省科协近年来涉及服务大局、科学普及与纲要落实、学术交流、人才表彰与举荐、国际交流、决策咨询、组织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近50项特色活动的开展情况。谢国政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就在全区产生广泛影响的由区政府设立的自然科学论文奖、青年科技奖、科普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有影响的品牌工作进行了重点交流。通过座谈,与会同志普遍感到近年来两省区科协工作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品牌工作的创设方面,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通过深入交流,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强化了鲁新科协携手共进、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的信心。

座谈后,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山东省科协科普楼科技工作者活动场所建设情况,对山东省科协加强科技工作者活动场所建设,增强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提振科协工作者工作士气表示赞赏。

考察团一行深入济南市建新社区,听取了社区科普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和社区科普益民活动开展情况,对山东各级科协重视加强社区科普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科普馆等科普设施,有效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形式多样的社区科普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考察团一行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建设中的山东省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银河基地,认真观看了银河基地建设规划。朱明和谢国政分别代表山东省科协和新疆科协为刻有“海内知己、天涯比邻”的景观石揭幕,并合影留念。这块昭示鲁新科协友谊的景观石,将永久落户在泰山脚下的银河基地,见证泰山、天山所在地科协人续写的友谊。(编辑:孔海生)

4.考察新闻稿 篇四

学院(新闻稿)

2011-08-02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3+1”基础上“双证”式培养教育模式的推出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开展,我校受到了国内教育界业内 人士的广泛关注,各地慕名而来的考察团络绎不绝。仅“五.一”前后,就有贵州盘县、甘肃庆阳、重庆市委党校、云南昭通等教育考察团先后来校参观考察。

在参观和座谈中,客人们对我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生活和运动设施等称赞不已,对我校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示赞赏;对我校规范有序的管理、开展的学生“满意工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5.考察新闻稿 篇五

导读:干部考察材料范文(共5篇)xxx同志干部考察材料XXX同志考察材料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强,能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能认真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以及学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现代林业科技等知识。在原则问题上立场...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干部考察材料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章库频道与

你分享!

xxx同志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范文(一)

XXX同志考察材料

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强,能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能认真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以及学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现代林业科技等知识。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事业责任心强,工作勤奋、务实、严谨、待人谦和,乐于接受场党委和行政上的分工,在工作中能积极与分管科室交流,听取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能积极主动与主要负责人进行思想、工作上的沟通汇报。作风民主,集体荣誉感强,工作上能做到分工不分家,积极协调配合好其他班子成员的工作,自觉维护班子团结。

工作能量强,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担任林场领导职务多年。在工作实践中,能带头发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深入第一线执导和督促生产、林政等各方面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使林场历年的生产计划得到全面完成,生产质量稳步提高。为解决林场生产资金不足和提高造林质量,积极向场主要领导建言献策,结合党员活动,让党员带头承包林业生产,大胆引入职工个体资金,进行林场个人股份造林,有效解决了造林任务大,资金短缺的矛盾。群众观念强,在工作中讲求干实事、求实效,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意见,体贴民情,积极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矛盾困难,使林场工作和经济发展环境一直保持和谐

稳定,促进林场各项事业发展。

作风务实,工作业绩好。近三年来,该同志先后分管过林业生产、计财、林政、行政日常工作及组织宣传工作。其分管的林业生产工作2016年完成山上造

林4990亩,2016年“一大四小”通道绿化16公里,2016年冬季整地3971亩,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通道绿化获县三等奖。主持并指导完成了全场万亩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2016年完成木材生产8900余立方米,毛竹生产万根,完成了2016年春季造林3971亩。

为人谦虚真诚,处事公道正派,不计较个人得失,待人诚恳、友善,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能够严格执行上级和单位的各项制度规定,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存在的不足:处事过于谨慎,工作中有时候不能放开手脚。

近三年考核等次:2016年优秀,2016年称职,2016年称职。

民主测评情况:37人参评,有效票37张。“工作业绩”:好34票,较好2票,一般1票;“综合评价”:优秀33票,称职3票,基本称职1票;“使用建议”:同意调任:37票。谈话推荐情况:谈话对象15人,同意15票。

中共XX县委考察工作组

考察人:

xx年x月xx日

干部考察材料范文(一)

干部考察材料范文(二)

***同志考察材料

能够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致力于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及业务技能的提高,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及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能做到爱岗敬业,认真钻研,特别是在担任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期间,工作扎实认真,工作业绩突出。

在工作中,能够经常深入街道社区、居民住户、建设工程一线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能够认真调查研究,制定详实的县城绿化方案,并抓好落实。她加班加点,通过多次实地查看,精心编制

6.**同志提拔考察材料考察材料 篇六

**,男,1978年3月出生,壮族,1998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文凭,现任**信息股股长,该同志主要表现如下:

政治领悟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始终坚持以学习自警自励,以学习提高自我。在抽调到区委办工作时,能够主动参加和主持区委办干部集中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突出。该同志是教师队伍出身,写作功底扎实,在其任教师岗位期间,曾多次在**《西江文艺》等媒体报刊上发表文章。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责任心强,态度严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妥当协调好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灵活组织好各项工作,在其借调去**任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撰写的**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明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取得了较大的反响;在担任**信息股股长一职时,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带领同事高效率地完成了工作,仅2016年,**就获自治区党委采用信息160条,累计得分873分,超过**规定各县(市、区)在自治区级得分200分的436%,在**各县(市区)排位中,则从前两的年倒数跃升为第1位;在其任**秘

书岗位期间,更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力求把工作做好。

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纪律严格,始终保持正派形象。在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上,为人亲和力强,和同事关系融洽,待人真诚热情,不骄不躁,做到兢兢业业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考察期间没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反映。

2017年8月2日,考察组到**进行民主测评,有20人参加民主测评,获得优秀票20票。考察组共找20人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有20人同意提拔。

综合考察情况,考察组认为该同志提拔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人力资源部

组长:

7.考察新闻稿 篇七

一、《良友》对戈公振国外行踪的图片报道

《良友》画报对戈公振的国外游历、考察之行非常重视, 对其在国外的行踪进行了较多的图片报道。第28期刊载了《中国新闻学家戈公振君之行踪》, 有《参观伦敦泰晤士报馆》、《在德国莫愁宫留影》、《参观英国牛津大学》、《与女新闻学家李昭实陈学昭二女士影于巴黎》。同期的《波兰独立之纪念会》报道了“波兰独立纪念日招待各国记者参与阅兵及参观博览会图中有×者为中国记者戈公振君”。第30期的《海外新闻界的人材》中刊载了“戈公振与胡国伟合影于巴黎, 胡君系巴黎大学新闻科毕业”、“戈公振参观芝加哥壇报时摄于该报馆之前”, 第72期《人物志》中刊载了“国际联盟我国代表团中之戈公振氏在埃及金字塔下摄”。第74期刊载了《生活周刊》转赠的“在苏俄法庭内旁听考察之我国名记者戈公振氏”。第84期刊载了“马德里国际新闻会议开幕 (时西班牙外长致开会词, 图中有剑头指示者为我国代表戈公振丘正欧”。第111期刊载了《戈氏返国时, 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员欢送时之留影》、《戈氏在奥国维也纳香布伦宫之中国厅内之留影》。《良友》画报的报道, 使我们了解到戈公振先生在国外的新闻活动情形, 由此可知早期知名新闻媒体人的对外交流, 在国外游历、考察中扩宽视野, 增广见闻;同时可以看出《良友》画报对新闻媒体人自身的关注, 新闻媒体人记录事件, 展现新闻, 让大众了解时事, 新闻媒体人本身也应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二、戈公振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

戈公振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主要为对国际联盟新闻的图片报道、对苏俄新闻的图片报道、对艺术新闻的图片报道, 这些图片是与戈先生自身的活动经历、思想意识、新闻认识分不开的。通过图片报道, 使中国读者了解世界情况。《良友》在第100期曾专门提名感谢, “为历年赐助甚多, 为敝志深所感戴者, 谨志于此, 聊表谢忱, 并示不忘”。

(一) 对国际联盟新闻的图片报道

《良友》第72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自日内瓦的《国联大会中国代表团》, 73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自日内瓦的“国际联盟第六十九届行政院会议开幕摄影”。第74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中国驻英公使郭泰祺代表最近在国际联盟理事会演讲, 有“演说后步出会场之神情”、“演说时之姿势”。第82期戈公振寄了《国联第十四届大会我国首席代表为顾维钧博士》。第85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设备竣事宴请国联中国代办团全体留影》。在对国际联盟情况报道中, 更多注重到相关我国情况的图片报道。在我国大众观看国际新闻摄影图片, 了解国际事件时, 与我国相关的新闻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戈公振先生有效地选择了这些图片寄至国内, 使大众及时了解。

(二) 对苏俄新闻的图片报道

第78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自莫斯科的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图片报道, “五一劳动节, 全世界各国皆于是日作非常之警备, 独苏俄兴高采烈庆祝”, 有“民众团体游行经过红方场之盛况”、“苏俄共产党秘书长史太林近影”、“五一节民众团体游行队中之女工, 穿各民族之服装在街上跳舞之快乐情形”、“五一节日翱翔云表, 参加典礼之飞机。其下屋顶为历史博物院。按苏俄年来扩充空军, 不遗余力, 飞机均系自制”。第89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考察团于三月间赴莫斯科参观苏俄海陆空研究院留影 (在院门侧立穿中国军服者为考察团领袖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杨杰, 其右为研究院院长哈赖满夫) ”, 同期还刊载了戈公振寄的“中俄复交, 迄今已一年余, 可称国际外交重要事件之一, 上图为我国驻苏联大使馆新厦修理工竣, 举行成立一周年纪念茶会留影”。第90期还刊载了戈公振寄的《苏联新进电影女明星岳果莱娃照片》。

戈公振还寄出了国内名人在苏俄的照片, 记录他们的行踪。第77期刊载了戈公振自莫斯科寄的《闻人在苏俄》, 有“苏炳文夫人及其长女公子归国经汤木斯克时摄”、“陈友仁氏之公子丕士与其夫人在苏俄有年, 近常为莫斯科日报执笔为文”、“驻苏俄大使颜惠庆氏与随员近影”、“马占山将军赠本报 (《良友》) 之照”, 还有马占山、苏炳文、李杜将军归国途经莫斯科时之题字。第90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新任驻苏联塔什干总领事及副领事合影》、《驻苏联塔什干中国总领事馆之外馆》。对苏俄情况的关注体现出对苏俄社会制度的认知, 表现出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对大国、邻国的注重。

(三) 对艺术新闻的图片报道

戈公振先生在“负责创办申报画刊时候……十分注意艺术界人物和作品, 每一次美术展览会他都热烈帮忙”, 在国外期间, 更是注重对艺术家、艺术展览、艺术作品进行宣传报道。第22期有中国新闻专家戈公振先生寄自伦敦《伦敦博物馆之中国雕观音》, 书有“得所先生年禧弟公振贺伦敦”, 第71期刊载了戈公振的“古兰音女士, 在美国攻音乐及心理学, 现已学成, 不日归国”。第84期的《海外华侨零拾》中有戈公振赠的《陈锡兰女士表演“土耳其斯坦舞”之姿势》。第85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柏林徐悲鸿绘画展览会开幕 (中立者) 为徐氏》。第87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赠的《柏林中国绘画会开幕》, “吾国绘画近年来渐次在欧美各国举行展览, 多博盛誉。筹备颇久, 由名画家刘海粟氏主持之柏林中国绘画展览会, 已于一月二十日上午十一时在柏林之巴黎大广场国家美术馆开幕, 全部作品共分十八室陈列, 每日到会参观者达千余人……”。第90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莫斯科中国画展》, “比年以来, 中国图画在外国陈列展览, 迭有所见, 稍近如巴黎及柏林之两画展, 均博外国艺坛之盛誉。五月七日又有中国画展开幕于俄京莫斯科, 为苏联对外文化交谊会所主办, 我国名画家徐悲鸿氏, 及驻苏联领事馆人员协同主持, 会期共一个半月, 参观者一万四千余人, 成绩异常美满……”, 共有三幅照片。戈公振先生关于艺术新闻的图片报道, 立足于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既有中国艺术家在国外学习的状况, 又有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状况, 体现出艺术的交流与学习, 使国人了解世界艺术, 同时增强民族艺术走向世界的自豪感与信心。戈公振先生对艺术新闻的关注, 体现了新闻媒体人的综合素养, 这与他一直提倡的新闻记者必须对艺术有深切的研究分不开的。

此外, 第23期刊载了戈公振的《世界报纸展览会中国馆之良友报》, 第84期刊载了戈公振赠的《新任捷克代办梁龙小影》等, 介绍国内刊物、人物在国外的情形。

三、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的影响

(一) 了解国际时事

戈公振先生国外新闻图片, 使国人读者进一步了解国外新闻事件, 从视觉上感受、解读新闻。这拓展了画报的视觉再现范围, 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戈先生认为“我国报纸向不注意国际间事, 外交常识可云绝无”, 戈公振先生注重到这个问题, 在国外期间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图片报道。近年来, 我国诸多报社在国际重大时事的报道中, 对外派出了众多摄影记者, 第一时间感受、理解、判断国际要事, 拍摄了一个个精彩的新闻瞬间, 第一时间传播了国际讯息, 使国内读者从我国记者的新闻图片中了解国际要闻。

(二) 记者素养的提升

戈公振认为“凡为新闻记者, 必须对照相和艺术有深切的研究”, “凡为新闻记者均能用外国话作滔滔演说与雄辩口才”。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表明了戈公振先生对摄影的认识及对外语的掌握。戈公振先生所寄的照片清晰、明确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深刻地讲述了新闻事件, 充分体现了戈公振先生的摄影素养。他说“吾意画报的精彩, 第一在印刷清晰, 图画则必取生动者。一片之优点何在, 须能表而出之。至材料之时时变易, 排列之参差有致, 又其次焉者”、“新闻照相, 在取得一事之要点, 与普通照相之专供纪念者不同。”这一段话, 对新闻摄影的特点阐述得很清楚, 既要生动、鲜明 (能表而出之) , 又要突出主题思想 (取得一事之要点) [2]戈先生精通摄影, 同时还训练摄影人才, 对当时中国记者素养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提出的掌握外语, 对当代的新闻记者而言, 亦是非常重要的, 对外语的掌握使记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新闻事件, 从而拍摄出具有“决定性瞬间”的优秀新闻摄影图片。戈公振先生关注艺术新闻, 体现出记者的综合素养, 当代新闻记者更是应关注艺术, 接受艺术的熏陶, 有利于新闻记者的修养与业务水平的提升, 且图像的内涵、外延与造型艺术有着重要的联系, 尤其是当代新闻摄影图片, 形象的视觉冲击力是新闻摄影图片的重要评判标准。

在当代, 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均有国内记者前往拍摄报道, 新闻报道水平不断提升, 使国内大众通过国内报社记者的新闻摄影作品, 深入形象化的了解了国际时事。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戈公振先生就注重开拓国际视野, 较早地强调我国媒体对国际新闻事件的视觉报道, 注重记者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对于当代新闻摄影发展与新闻摄影人发展来说,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237.

[2] .伍素心.中国摄影史话[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4.

8.考察新闻稿 篇八

与此同时,该县葡萄乡芳龄20的小芳也只身前往太原,准备试一试那里的水有多深,看能否在那儿下海游泳。

一个官方团体,一个民间女子,同时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太原。他们的考察同为商务活动,但投入不可同日而语,效益也大相径庭,值得作一番比较研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为了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的要求加快发展.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我县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方针,经过县政府专门会议研究,决定组团考察具有“晋商”传统的山西地区。

提出这个设想的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张二杆。他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资深智囊,常有些奇思妙想。他说,过去我们出去考察,多到沿海发达地区,到港澳台乃至欧美日韩新加坡,虽然拓宽了视野、解放了思想,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因为咱这条件太落后,没有梧桐树,人家凤凰无枝可栖,来你这儿干啥,咱们不如到同属中部地区的山西看看。

主持会议的县长王老根闻言,眼里火星子飕飕飕地往外冒,他一拍桌子,说:“对啊,山西平遥、太谷、祁县的晋商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他们的钱庄,也就是银行,在清朝生产力水平那么低下的情况下,银行资产就曾达到相当于现在的20多个亿人民币,而且不像我们现在的银行有那么多不良资产,人家都是效益极高的优质资产。晋商的后人应该比前人更聪明,他们肯定也有不少过人之处。就这么定了,去山西。”

会议研究落实了赴山西考察的有关细节问题,如人员、经费、路线等等。其实会议之前.张二杆主任早已预谋在胸.他说,请老根县长带队儿,去5个人就可以了。他建议乘火车先到大同,顺便看一看云岗石窟、五台山,一路往南,到太原,再到晋中,可以去大寨看一看。然后去平遥、祁县,什么祁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张艺谋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地方,还有平遥古城,可以看——看。总共大约十天时间。经费问题,他说 我框算一下,车费、住宿、吃饭、请客、送礼等等,大约需要3万元左右。

县长皱了皱眉头说,听你这么说,好像是去山西旅游似的。这样吧,我们主要去太原和平遥,其他地方就不一定要去了。3万块钱县财政就不用拿了。他转脸对参加会议的该县水晶梨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和水蜜桃镇镇长说:“你们俩一起去,你们各拿一半钱,好不好,这么一点钱就不要小气了。好,就这么定了。张主任,你和小李(王老根的秘书)也去,你们先和沿途有关单位联系一下。那两个出钱的人这才明白为什么通知他们参加会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考察团出发了。仍然按照张二杆主任设计的路线一路走下去,把狭长的三晋大地从北到南贯通了一遍。他们分别到各地风景名胜考察了一番,把山西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啃个通透。每到一地,王县长一行拜会当地领导,请他们介绍发展经济的经验,向他们介绍自己县里的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然后互请吃饭、互赠礼物,互相感谢传经送宝,大碗饮酒之后,和当地干部亲热得像亲兄弟一般。那两个付钱的冤大头沉重的腰包也渐渐空了。实际上,按照张主任私下嘱托,他们分别带了两万元,因为超出预算是惯例,这次怎么会例外。

10天很快过去了。打道回府后,张二杆主任奉命撰写了一篇长达万言的汇报材料,煞有介事地概括了山西一些地方的发展经验,一本正经地分析了本地学习借鉴这些新鲜经验的可能性,装模作样地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这个材料可以说是他们考察的惟一成果,因为虽有县政府的号召和鼓励,但山西的许多经验不像上级文件那样容易复制,本地的干部群众也不知道落实啥玩意儿,只好不了了之。

再说小芳妹子的考察。这位小姐的思路和县里领导可谓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她也曾经南下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但美女云集南方造成了供过于求、产品积压,竞争的压力使她不得不思考如何二次创业的问题。有一天,忽然灵感来了,她想到了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咱为什么不搞一个西部大开发,这个想法使她热血沸腾,她要独辟蹊径,开创一个新局面,不知道为什么,她选择了太原。这个选择对她来说是随机的,但与她的父母官的巧合对后者却是意义非凡的。

她悄悄回到老家休整数日,只带了200元钱就上路了。她当然没有打算游山玩水,只想立即占领那个制高点。她也没有打算买火车票,逃票对她来说早就是拿手好戏了。太原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让她骗得一愣一愣的,她很容易就逃避了检查.并且在陌生的太原火车站混出了站,省下了一笔路费钱。

一出火车站,她就直奔主题,寻找太原的歌舞厅。好心的太原居民马上帮助她找到了有名的“金昌盛”歌舞厅,使她当晚就得以开展业务。一位小姐出身的歌厅老板见她颇有姿色,经验丰富,非常高兴地收留了她,并帮助她租了房子,办了有关证件。不到三天,一切就都搞定了。

虽然太原地区并不落后,歌舞厅早已遍地开花,但仅仅三天的实践,她就敏锐地觉察到太原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她想到了家乡她的好姐妹,马上到邮局发了一封电报给她的一个密友,电报全文如下:“晋人傻钱好挣速来”。

这封电报后来被夹皮沟县档案局重金收购,作为一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保存起来了。据说后来县政府办公室那位张二杆主任得知这封电报的内容之后羞惭万分,他认为这也是一份调研报告.但文字如此简洁,短短8个字,字字抓住要害,对市场的把握鞭辟入里.可行性论证不容置疑,最后结论干脆果断.行文的结构跟他写的那篇大同小异.但分量却远远超过了他的1万字汇报材料!据说他喝了一瓶白酒之后酒后吐真言地说我是一头猪,真的,不骗你,我是一头真正的猪,我是夹皮沟第一号笔杆子,但我不如一个三陪女,我不如死了算了,听他如此诚恳地描述自己.当时在场的许多人都笑了,但王老根县长却没有笑,他一脸铁青。

据说不到三天,这个县16—35岁的妇女就占了东北某地开往太原的列车的五节车厢。据夹皮沟县邮电局提供的资料,他们奉命登记了1998年寄自外地、落款为女性的个人汇款,仅太原一地就有2000多人寄款,平均每人5万元,为这个县增收纯利1亿多元。随之而来,该县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提高到99%,“普九”的任务提前三年完成,居民购买力成倍增长,当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翻了两番,零售商业、房地产业、餐饮业等等行业迅猛发展,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0多个百分点.全县境内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

9.培养考察情况-18培养考察情况 篇九

我作为一个预备党员,不知不觉已经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党员同志的悉心帮助下,我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党内活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下面是有2017培养考察情况,欢迎参阅。

2017培养考察情况范文1

第一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自进入入党培养考察以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四中全会精神,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该同志在班级担任职务,工作认真负责在各项活动中起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同志能努力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生活俭朴,处世得当,具有较好群众基础,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学习态度端正,该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入党动机端正。积极表现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与方针政策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找出自身的缺点,多多团结身边的同志,争取共同进步。

第二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在更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学习生活中,能够联系群众,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助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刻苦努力,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是,还应该看到同志在自身性格的历练方面应多多加强,待人接物应更

加热情开朗,做事也应更加大胆泼辣,争取自身的全面突破。

第三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较前段有更大的进步,这段时间内同志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积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应用先进的方法论指导实践,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学,热爱生活,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应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多关注时事,政治敏锐性与把握大局的能力有待加强同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表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素质,继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在学习与生活中,全面学习习近平衡提高,继续发扬自身的优点,团结同志,共同进步,希望能持之以恒,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多做自我剖析。该同志入党动机端正,政历及

现实表现清楚,没发现任何问题,团组织推荐和群众座谈会意见反映良好,基本具备共产党员标准。

2017培养考察情况范文2

申请入党同志经党支部讨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支部要及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培养考察情况考察材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一年以来的思想、学习、工作和作风表现情况;

2、党内外群众反映;

3、政治审查意见;

4、党支部考察意见;

5、预审意见;

6、公示情况。

一、如何填写“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间”?

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的时间应是经过分党校普及班学习(可以从第一次进入分党校普及班学习的时间算起)

且距发展时间一年(从XX级起还应有分党校提高班的结业证)。

二、如何填写“半年考察意见”?

由两名培养联系人分上下半年两次填写,填写内容为该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主要优缺点,以及培养联系人的意见。第一个半年考察意见的落款时间距离发展时间半年左右,第二个半年考察意见的落款时间为发展时间一个月左右。

参考例文: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同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段时期内,**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表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素质,继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在学习与生活中全面平衡提高,继续发扬自身的优点,团结同志,共同进步,希望能持之以恒,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多做自我剖析。

第一季度考察意见**同志经过党

10.基层党建学习考察团考察报告 篇十

为推进全州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使基层党建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两区”建设,经州委同意,由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xx同志带领的海西州组织系统基层党建学习考察团一行8人于5月25日至6月6日赴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区学习考察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街道社区党建、非公企业党建、机关党员双重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考察组每到一地都与当地组织部相关同志进行座谈,听取他们的情况介绍,并进行了实地观摩考察,并与xx市xx区委组织部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事宜进行了接洽。

二、各地的先进经验

(一)xx市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

一是全面推行了村(居)民议事会制度。xx市推行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议事会制度,其亮点是村(居)民议事会行使自治事务决策权,村(居)民委员会主要执行议事会的决策。村(居)民议事会还选聘了一些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村(居)民专门负责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使村级事务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有效解决了村(居)“两委”代民做主的问题,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及灾后重建中,发挥了很好的决策监督作用。

二是构建了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主要是将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分类提供,对应该由村(居)委会承担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其费用由财政进行定额补助;对应该由政府提供的服务职能,由政府购买服务,财政买单;对可以交由市场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由政府给予扶持。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的构建,改变了以往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由基层组织提供、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的不均衡、差异化情况,使城乡党员群众能够享受到均衡化、同质化的公共服务。

三是构建了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新体制。借鉴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在农村把经济职能从村“两委”剥离出来,使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地进行经营管理,独立地承担市场责任,不仅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四是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先后出台了《xx市乡镇党委书记公开推荐直接选举试行办法》等13个配套办法,制订了《xx市村(居)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办法》等7个配套文件,打破城乡身份、户籍限制,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党员群众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体系;开展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活动,健全党内沟通渠道,做到统筹城乡党建一盘棋;开展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干部驻村任职、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统筹调配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到艰苦地区工作、村干部到县市相关单位挂职学习等办法促进城乡人才的互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村(居)活动阵地统筹规划建设;统筹村和社区办公经费、干部报酬动态增长、医疗养老保障等相关制度,较好地调动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杭州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是以党的建设带动社区建设。探索出“党员会客厅”、“功能性党小组”、“楼道党支部”、“红色港湾”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完善共建组织、创新共建机制、健全共建制度、开展共建活动,初步构建起了区域大党建的工作格局。通过在职党员进入社区管理层,提高了社区干部队伍素质,从福利待遇、年龄层次、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改变了原来的结构,整合了社区党的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及社会各类资源,为社区共建夯实了基础。

二是党建模式从管理取向转为服务取向。上城区党建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服务型取向几乎贯穿在其所有的创新实践中,改变了以往党建就是抓党务管理和进行政治教育、对党员偏重管、布置任务多、强调要求多的陈旧模式,将党建工作的内容由主要抓党务管理向关爱服务党员、解决党员实际困难,并解决居民生活实际问题转变,如小营巷社区明确提出“党建促民生”的口号。上羊市街社区以5A(即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通过任何方式(Anyway)得到任何服务(Anyservice))为目标,进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居民群众和党员提供各类服务,大大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探索“一册三网”服务群众新途径,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在便民服务、再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拓展。

三是党建平台从单一到多样的拓展。他们根据最新形势,不断拓展党建平台,使其多样化。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为社区党建服务,成功开办了党建网络平台,利用“e家人”社区事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网上党务管理;将“党员会客厅”搬到网络上,形成“网络党员会客厅”,通过建立e支部,召开网络会议、电视滚动字幕等方式开展部分组织活动,开拓和丰富了党建网络平台。

(三)温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是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定位。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难、开展活动难、发挥作用难,温州市提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目标,要求党组织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发挥党组织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的优势,维护各方合法利益;发挥党组织集聚优势人才的优势,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是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首先,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出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时间、场地保障若干意见》,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据实在税前扣除,其限额一般根据企业上年的销售额和当年党员的人数核定,并不得低于员工工资总额千分之八。要求广大党组织要按照相对独立、规模适中、功能多元、配置齐全的原则,加强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确保企业党的活动正常开展。其次,建立健全功效评估机制。华仪集团在党建工作中引入ISO9000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导入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原理,将上级党组织的需求、期望和企业员工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目标和党建工作指标有机结合,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评估体系,并通过开展管理评审和满意度调查等,对党组织工作运行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第三,建立健全党务干部权益保障机制。制定实施《关于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权益和激励的若干意见》,把党务工作者等级评定与待遇报酬挂钩,在推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要有一定数量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充分调动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党组织扎实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四)昆山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是创新党组织组建方法。通过审批非公企业项目与党组织设置同步提出,筹建行政领导班子与选派党组织书记同步考虑,招收企业职工与调配党员骨干同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同步开展,从源头上保证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在科技教育园区、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园区组建了企业联合支部,解决了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组织挂靠问题。发挥工商部门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通过实施“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动态掌握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情况,推动组建党组织。

二是创新党建工作手段。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推行了“支部+工会”的工作模式,提倡在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中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一肩挑,统筹开展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活动,党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为职工服务、凝心聚力、解决劳资矛盾、提高员工素质上,贴紧了企业发展需求,赢得支持,赢得地位,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党群一体化整合资源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通过在非公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党员服务中心,在较大规模的企业中组建党群俱乐部,开辟“网上党员之家”等多种手段,丰富了党建工作内涵,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

考察团还对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党员双重管理,发挥社区在职党员作用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

三、学习考察的启示和思考

(一)党建工作理念方面

一要树立基层党建品牌理念。温州市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强化党组织功能,建立工作机制,昆山市以打造“红色方阵”助推非公企业科学发展,这些党建品牌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党组织凝聚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海西各地和各级基层党组织也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党建品牌,如德令哈工业园区的“红色驿站”、都兰县的“村企联建”、乌兰的“企地共建”、天峻县的“岗位创星”等,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党建工作品牌还有待提升,作用还有待发挥。我们必须树立党建品牌理念,通过打造符合海西实际、基层组织需要、党员群众认可、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欢迎的党建品牌,彰显党建品牌的社会价值,展现党建品牌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激发我们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投身于“两区”建设的实践中。

二要树立服务型党建理念。基层党组织只有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才能使党和政府能在第一时间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做出科学决策。上城区的“5A”做法启示我们要立足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要将党建活动这种“务虚”工作做成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民心工程”,我州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宗旨,切实更新党建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内容和价值取向,使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以抓好党建工作来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树立敢于尝试勇于实践的创新理念。从海西实际出发,走自身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就要学习先进地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如实行党组织负责人职业化模式,大胆运用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和价值观抓非公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拓宽服务渠道、更新服务理念,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进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方面

浙江和江苏省在两新组织党建方面,一是他们设立了党的社会工作委员会或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做到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这种领导体制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二是推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明确了联系职责和任务,推动市县、乡镇和有关部门领导经常性到企业指导工作,加强与业主的思想沟通,提高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有效促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如何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这种好做法,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经常到非公企业就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与企业主动沟通,掌握情况,解决困难,达成共识,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三)党建工作机制方面

一是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温州市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活动经费、时间、场地,特别是经费要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列入企业财务计划,并专款专用。同时也明确规定各级财政要对党组织活动给予支持的做法,较好地解决了非公企业党组织不被企业主重视的问题,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近年来海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来看,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经费较为紧张,应该结合海西实际,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包括企业税前列支、财政支持机制、企业党务干部补贴机制等,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各地先进的党建理念和成效启示我们,一要强化党建目标考核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目标考核制度,把各级基层党组织完成任务、履行责任情况作为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完善把党建目标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目标相结合的“双线目标考核制度”,把年终考核与平时检查结合起来,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奖惩结合起来,作为评先表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形成党建工作“动力源”。二要推行任务分解制。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坚持逐级负责原则,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各级党组织的目标责任分解到各级,分解到人,形成纵向、逐级负责的责任体系,保证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积极拓宽基层党务干部来源渠道。昆山市集中选派党务干部到非公企业任职、温州非公企业组团以年薪3-20万的优厚条件面向全国招录专职党务人才,为我们拓宽工作思路提供了成功案例,启示我们也应以县市为单位建立党务干部人才库,采取内部选拔、公开招聘、组织推荐等多种方式,向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组织配置党务干部。完善选拔党政机关优秀干部到农牧区、非公企业和社区挂职制度,为建立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拓宽渠道。

(四)党建工作载体方面

11.另有深意的考察 篇十一

那姑娘一见老头,就站起来笑问道:“敢问老人家,您是来住店的吗?”

老头说:“是有这个意图,只是先请姑娘给我登记看看,倘若登记的内容无错,我等一行人就住在这里,否则就免谈了。”姑娘点点头,忙打开登记簿问道:“大伯尊姓?”

“我姓‘急水滩头折了篙’。”老人微笑着说。

姑娘闻言暗想,这是老人家在试探自己的学问。“急水滩头折了篙”,岂不是“篙”字去了“竹”而余下“高”吗?于是,她写好了姓氏,又微笑着问:“那么,您的大名呢?”

“大王腰里藏一宝。”老人手捋胡须说。

姑娘问:“您多大年纪了?”

老人答:“十七十八二十五,三月土里长萝卜。”

姑娘闻言皱了一下眉头:十七加十八是三十五嘛,怎么只二十五呢?她想起了三月土里的萝卜,是开花结籽的种萝卜,也就是“老”萝卜,于是心里忽然一亮,明白了,于是三个数连加,立马算出客人的年龄,在簿子上迅速写上了年纪。接着,姑娘又抬头问道:“您携带的是什么货物?共有多少数目?”

“百斗千升不为多,乡村四月节节高。”老人答。

姑娘迅速写上几个字,又问:“住多少天?”

老人又慢悠悠地答道:“兄弟三个去喝酒,老大醉了偷溜走。”

几问几答之后,姑娘登记完毕,双手把簿子递交到老人手中,很有礼貌地说:“请老人家过目指教。”

老人看看登记簿,只见上面写着:姓名:高玉;年纪:六十岁;货物:芝麻三十担;住宿天数:两晚。

老人微笑着点头,递回登记簿,向门外一招手,那些人便卸起货来。老人招呼完同伙,回头又问店姑娘道:“刚才我只顾试了姑娘的才智,忘了询问住宿的价目了,每人每天多少银子?”

姑娘微笑着说:“不瞒大伯说,本店掌柜乃是家父。小女子虽然不才,但店里的大部分事务家父还是放手让我去做,因此,一些事我也做得了大半的主。老伯问到住宿价格嘛,这样吧,小女子有两副对联请教老伯,本来本店住宿一晚,两钱银子一人,现在老伯如果能对上,我就对老伯优惠,只要是您的同伴,一夜收你一钱银子,并且今晚免费吃一顿夜宵,如何?”

“好啊!”老人点头说,“愿闻姑娘的妙联。”

姑娘一清嗓子道:“老伯听好了,我的上联是:铺床叠被,店门犹存千年韵。”

老人稍加思索,即对道:“跋山涉水,商路皆是万户歌。”

店姑娘见老人对得又快又贴切,于是微笑着点头,又出一联道:“弱女撑小店,几度春风几度雨。”

老人神态自若,对道:“老朽行商路,万里河山万里云。”

店姑娘见老人有些斤两,本想收势,只是雅兴正浓,欲罢难休,于是快言快语又出联道:“关门迟,开门早,送贵客登程。”

老人见姑娘这一联是行业联,于是答道:“销货难,进货易,愿掌柜获利。”

店姑娘三招已过,锐气已失,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难倒老头的,她一转身,无意中看到了对面房中一个厨师正在切菜,于是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刀切羊肉,力在人内。”

此联虽然雅意不高,但也颇有难度,联中第一个字是第二字的部首,“肉”字又与“内”字有结构关系,表面看似乎是在描述,其实是在阐明一个道理,难度很大。

老头闻言,举目四顾,刚好看见街对面一大户人家的高大楼门,于是一激灵,应声对道:“人修古城,全凭土成。”

老人话音刚落,店姑娘就拍手叫好,随后叫来小二,吩咐给老人一行人准备晚饭。众人乐悠悠地住进了此店。

过了十多天,财源盛客栈来了个英俊的小伙子,还带来了一个媒人。客人进屋说明了来意,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小伙子是上次来住店的姓高的老客商的儿子,高家住在佛山古镇,是有名的富商,他们一家早就听说了财源盛的小掌柜李小环姑娘,聪明才智远近闻名,就想娶为儿媳妇。只是,老人没有目睹只是耳闻,不大相信,于是借路过住宿之便,顺便来考验了一下,果然令人心悦诚服。这不,刚回到本地,老人就派儿子高正明登门提亲来了。

小环姑娘见了高正明,经过交谈,觉得他人品也不错,于是跟当掌柜的爹商量了一番,答应了高家提亲。

新婚之夜,小环给高正明出了一个上联试他的才智:“红烛影里降嫦娥。”

没想到新郎也是个对联高手,实情实景,当即对道:“紫罗帐前醉高郎。”把自己也溶入对联之中了。

小环又指指自己,出了一个上联:“娶得花容缘何故?”

高正明伸出手拍了拍自己,又指指头顶上的老天,对道:“积善三生动月老。”说罢,两人相视而笑。高正明出其不意地伸出大手在小环面前一晃,一下子将已经陶醉在幸福中的小环揽进了香罗帐内。

12.考察新闻稿 篇十二

关键词:民国时期,新闻史,期刊论文

一、引言

戈公振认为“一国学术之盛衰, 可于其杂志之多寡而知之”。[1]清末民初之时, 新闻史研究已经开始, 1900年就已经出现了新闻史研究专著, 而新闻学相关的论文也相继出现在学术期刊上, 这些期刊及其论文可谓研究民国新闻史之基本史料。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 一方面在收集、综合大量期刊论文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民国时期新闻学术刊物种类、文章主题等史实;另一方面, 从学术史角度有选择性地对当时研究的重点领域及主题进行文本分析。

目前看来, 学界关于民国时期新闻学期刊论文的梳理工作, 既有对民国刊物概况的初步勾勒, 也有专门针对一种刊物进行的细致探讨。《民国 (1919~1936) 时期学术期刊研究述评》和《中国新闻学术史 (1834~1949) 》两篇文章简述了民国时新闻学专业期刊的种类, 刘峰列举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闻学专业学术期刊共11种, [2]李秀云介绍了民国时期的31种新闻学刊物并点明其中的一些刊物还不能算是纯粹新闻学期刊。刘家林对民国较早的新闻学刊物进行了简要介绍, 他认为《新闻周刊》是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出版物, 但还算不上纯学术性的刊物。[3]谢鼎新针对《东方杂志》的学术文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他认为《东方杂志》上所刊载的相关新闻学研究具有发端意义。[4]王继先谈到了民国新闻史研究方法, 他指出在新闻学专业刊物产生发展之时, 其他一些大型综合性刊物以及专业类刊物也开始将新闻学作为新的学科和文化热点纳入探讨范围 (如《东方杂志》《国闻周报》《政治季刊》等) 。[5]以上成果确为民国新闻史研究夯实了基础, 但据笔者考证, 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刊物并不限于此, 对于那段时期到底有多少新闻学刊物及其论文是当今学者未能论述完整之处, 此外, 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与热点问题包括哪些?而这些主题的研究成果于今人有何史学上的经验与教训?以史为鉴, 此文研究之现实意义亦在于此。

二、刊物来源及其概况

民国时期, 新闻学研究刊物开始出现, 笔者首先利用期刊目录索引 (涉及《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旧期刊目录》和《上海市报刊图书馆中文期刊目录》以及新闻史、新闻事业等方面著作) 获取民国时期新闻学期刊线索;其次, 在“全国报刊索引”的《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中查询期刊目录, 将新闻学及综合性期刊相关论文篇名目录导出;最后, 根据搜集的线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 下载查阅原始期刊的扫描资料, 通过阅读分析全文内容的方式加以梳理确认。

通过整理发现, 刊载了新闻学研究相关论文的刊物有以下几类:

(一) 纯粹新闻学学术刊物

此类刊物可分为三类:

1. 由新闻记者学会主办。

包括《新闻学刊》 (北京新闻学会1927年出版) 、《战时记者》 (浙江省战时新闻学会1938年出版) 、《新闻记者 (汉口) 》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38年出版) 等15种刊物。

2. 由大学新闻系创办。

包括《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纪念刊》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纪念刊筹备委员会1930年出版) 、《报人世界》 (燕京大学新闻学系1935年编辑出版) 等4种。其中《新闻学期刊》 (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35年出版) 刊载有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现状、各国新闻事业之鸟瞰、国内新闻事业概况等。

3. 由报馆通讯社创办。

包括《新闻学周刊》 (福建民国日报社1931年出版) 、《报学季刊》 (申时电讯社1934年出版) 、《报学杂志》 (南京中央日报社1948年出版) 等5种。

(二) 新闻业务类刊物

此类分为以下两种:

1. 供学员实习使用。

这类刊物中发行得较早的要数《新闻周刊》和《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级刊》, 如创刊于1919年4月的《新闻周刊》, 作为“中国新闻学和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的标志之一”, [6]在传播新闻学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办报实践。但还不能算作专门性的新闻学杂志, 当时只是供学员实习之用。

2. 供报馆内部工作人员交流使用。

如《申报馆内通讯》 (申报馆1947年出版) , 其作为当时《申报》馆内从业员交流的刊物, 也有一系列新闻学研究文章。

(三) 新闻时事类刊物

新闻时事类刊物包括《新闻杂志》 (杭州新闻杂志社1936年出版) 、《新闻旬刊》 (金陵大学新闻学会1936年出版) 以及《新蜀报四千号纪念特刊》 (重庆新蜀报编辑部1934年出版) 等8种, 其中如《新闻通讯》 (河北新闻社新闻通讯编辑部1934年出版) 内容刊登有关新闻界及文化界的调查、介绍、统计等, 并报道国际时事、地方通讯, 并设有“新闻列车”栏目。

(四) 其他专业性刊物

此类刊物包括《无线电杂志》 (中国业余无线电社1932年出版) 、《广播周报》 (南京: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1934年出版) 等, 这类刊物介绍了广播、电视媒介, 不是纯学术的新闻学刊物。《黑白影集》 (上海黑白影社1934年出版) 为摄影专业刊物, 涉及新闻摄影一类话题。

(五) 大型综合类刊物

此类刊物包括《东方杂志》 (商务印书馆1904年出版) 、《国闻周报》 (国闻周报社1924年出版) 、《申报月刊》 (申报馆月刊社1932年出版) 、《中外月刊》 (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系1935年出版) 等。

(六) 大学学术刊物

大学学术刊物包括《北京大学月刊》《复旦学报》等。此外, 仍有极少部分论文资料散见于其他各类刊物之上, 如《时代生活》 (1943) 刊有《新闻学之理论与实用》、《纵横天下》 (1947) 上的《新闻理论笔记》、《社会学杂志》 (1925) 刊载有《舆论与社会》等。这一方面说明了新闻史期刊论文分布的杂散范围之广,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国时期新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影响力颇深。卷帙浩繁难免挂一漏万, 故对于篇幅上新闻学研究太少的刊物未能一一列举。

三、研究主题

笔者此次于上述刊物中共搜集到新闻学相关文章约4000篇, 通过对研究的篇幅数量及论文条目进行爬梳统计, 发现当时比较关注的热点领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见图1) :地方新闻事业、报纸编辑、外国新闻事业、报人记者、报刊史、新闻思想与观念、新闻学科教育、报业经营管理以及广播电视等领域。据此判断, 民国时期新闻史论文集中探讨了如下九个研究主题 (按论文篇幅多少排序) :

四、研究成果的特点

民国时期中国的新闻学科开始建立, 新闻学研究相关刊物逐渐发展起来, 这使得纯粹的新闻学学术有了交流砥砺的阵地。同时, 研究主题不断延伸, 研究内容涉及多个角度, 为学科在理论观点、编辑实务等方面进行了早期探索性的积累, 研究成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 研究视角上, 注重新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文章中占多数为非自觉研究, 即学科相关的描述性、介绍性文字, 自觉研究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当时新闻学尚属于新兴学科, 报人学者们最想让民众知道的就是“什么是新闻学”“新闻从哪里来”, 这些都涉及新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如黄天鹏就专门对最基本的新闻学这一名称由来进行了一番论述:

昔我以新闻学与报学二名请定于徐宝璜先生, 先生曰, 报学固亦未尝不可, 但命名以此学科最重要者之成分为主、新闻学以报告新闻为职责, 广告印刷等其附件耳, 以新闻命名亦自有其根据, 且约定俗成, 则仍新闻学是也。

类似的研究为普及新闻学科的常识性问题提供了理论的养料, 这对于促进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 研究重点上, 侧重实用的办报经验传授

纵观整个民国时期, 报刊林立, 开报馆办报纸作为新兴职业, 其过程涉及新闻从业员职业化的问题, “职业化”解释为“从事一种工作的人们试图将其从事的工作变成一种职业并将其自身变成职业人士的条件是什么”以及“他们试图通过哪些步骤用自己宝贵的模式产生这种身份”, 威廉斯基对此曾有过详细论述, 认为职业化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工作的产生、专业教育的形成、专业学会的成立、寻求政治的保护、发展职业伦理。总的来说, 民国报人更热衷于传授办报经验, 提倡建立职业伦理规范, 对新闻学学理探讨较少, 不妨将其看作是一个新兴职业“创新扩散”的初始阶段。

(三) 研究取向上, 注重对外国新闻学理论的节译

众所周知, 中国很早就有了“邸报”, 但只流通于朝廷官员之间, 而现代报刊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是由西方引入的。在新闻学研究刊物的论文中, 对外国新闻学理论的节译司空见惯, 且通常都是整篇翻译, 同时也能见到较多外国作者的署名文章。例如, 《报人世界》一刊, 这份刊物由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编辑, 刊载有大量外国人士撰写的文章, 在能够检索到全文的47篇文章中, 有30篇文章节译自外文。这体现了时人对于西方理论的重视程度。而这类研究文章将外国的新闻事业概况、报纸经营方法以及新闻理论知识带到当时的中国, 对于中国新闻事业之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与教育的作用。

(四) 研究载体上, 新闻学专业刊物创办时间不长, 影响力受限

民国时期的新闻学兴起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 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后来进入战争时期, 一些刊物难以为继, 导致新闻学本身发展“后天畸形”。创刊人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刊物的创办时间短使得刊物的传播效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过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部分报人遗留下来的新闻观念和思想时而中断。笔者统计发现, 纯粹新闻学学术刊物中创刊时间不足1年的就达12种, 创刊超过1年不足2年的有4种, 超过2年接近3年的4种, 其中发行超过3年的刊物只有2种。虽然不能单凭刊物的创刊时间来判断其影响力, 但从发行时间的总体概况来看, 新闻学研究刊物的影响着实受限。

五、结语

“海量的史料以多元而零散的形式存诸于世, 是民国新闻史研究的一个特色。”[5]对于民国新闻学期刊论文研究主题的整理, 一方面, 民国时期新闻学专业刊物与综合类期刊上的新闻学论文分布各异。有些专业期刊创刊时间短, 关注的问题比较集中, 而综合类期刊有的则创办时间较长, 问题涉及面较广, 更多零散的论文史料分布在这些综合类期刊上, 这是在资料挖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重视探索综合类期刊可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代表性以及说服力。另一方面, 昨天的历史是其时之新闻, 新闻史的新与旧的特点要求学者们能有意识地跳出新闻史来研究新闻史, 将报人记者放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或能使历史人物面貌叙述体系更为全面、立体。例如, 汉奸报人管翼贤的史料搜集, 既有他自己所撰关于办报业务的研究, 如《新闻纸之制作》《现代的新闻事业》《报人与国防》等, 还有其他刊物上对此人的评价文章, 如《汉奸记者管翼贤》《管翼贤的巧辩》《华北新闻报道权威:管翼贤先生》等。

综上所述, 民国时期新闻史期刊论文在当时既传播了办报经验, 也普及了新闻学基础知识, 研究主题是对当时报人记者所处时代背景之真实反映, 其研究成果对当代新闻学学术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同时也填平补齐了一些新闻史史料, 虽然系统性有所欠缺, 但总体来说异彩纷呈。除此之外, 鉴于此次研究跨度较大, 史海钩沉, 难以勾勒出全貌, 故本文亦存在几点不足, 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 研究方法上, 仅限于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 在篇名主题的统计上未能结合系统的定量调查研究分析方法, 从而导致数据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有限。

第二, 研究对象上, 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资料不仅仅限于各类期刊之上, 还包括大量的报刊和新闻学论著, 但由于本篇只局限于探讨期刊论文的研究热点, 未能将其纳入, 实属遗憾。

上一篇:“统计普法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写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