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2024-10-01

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精选11篇)

1.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篇一

关键词:科学素养,综合素质,培养,科学能力

1 科学素养的内涵及要素

科学素养一词, 一开始是被用作理想化的口号, 没有特定的意义。多数人认为, 首次使用“科学素养”一词来探讨科学教育问题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赫德, 他与1958年发表了一篇《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的论文, 把科学素养解释为科学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 并探讨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自此以后, 人们开始关注科学素养问题, 并把培养科学素养做为科学教育的口号经常提及。当今世界各国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见解各异, 但又不乏共同之处。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 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现在认为: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 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五大要素中, 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 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 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自然科学基础是我校现在开设的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基础课, 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是教学目标重要的内容, 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培养师范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2.1 力求体现科学本质

科学本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 其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 其成果是科学理论知识, 其认知主体是科学家, 其活动规范是科学精神, 其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从这种广义的观点出发, 把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的理解, 建立在这种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科学教育不仅要涉及到科学知识的传授, 而且还要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 (STS教育) 的认识。

2.2 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根据上述广义的科学本质的观点和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素质就不只是科学知识一个方面, 还涉及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

2.3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确定师范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质的具体内容, 应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少数精英分子, 所以它应该具有普及性。同时还应考虑到师范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知识的阶段, 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对其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应与这种特点相符。要选择那些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科学素质。此外, 还必须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全面考虑基础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要选择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 与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有关, 又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3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做法

3.1 与科学前沿接轨开发科研潜能

新课程增添了一些科学前沿的知识, 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方面改动很大。这就提醒我们, 培养科学素质绝不是纸上谈兵。我们在教学中, 要深入浅出地介绍最新科研成果, 与科学前沿接轨, 以便达到新课标要求。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我在课堂上经常根据课标内容, 与科技新闻接轨, 通过讨论来实现课标要求。比如: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 (telomerase) , 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那时候, 我正好讲到生命的结构基础, 与这个内容相关。于是, 在第二天上课时, 就公布了这条特大新闻, 介绍大致内容。然后, 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热烈的讨论, 大家理解了, 这一科研成果, 无疑是医学界, 乃至人类的爆炸性新闻。科学是无国界的, 我们要为之鼓掌。同学们针对这个科研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并对未来发展前景展开了幻想。虽然有的观点有点幼稚, 但是, 大家已经对生物科学前沿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并且深入理解了当前所学知识, 还提前介入到本学期的内容, 这为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2 与传统美德挂钩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有许多传统美德需要不断地发扬光大。比如:在讲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 大家理解了精子的长途跋涉和胚胎发育的辛苦, 从而唤起珍惜生命和孝敬父母的意识。再如:讲到遗传病时, 大家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认识到远缘杂交的好处, 认同了我提出的恋爱半径的建议。

3.3 与生活实际相关指导正确消费

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我经常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探讨身边事例的科学性, 以指导正确消费。比如:当讲到地球上的资源时, 我让学生知道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长, 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改变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 节约资源, 改善地球负担。

讲到生命的物质基础时, 发现学生缺钙症状--抽筋现象比较普遍, 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如何补?市场调查发现, 有关钙剂从上百元到几角钱不等。那么, 吃哪一种产品既经济实惠, 又有效果呢?大家利用所学知识讨论以后, 豁然开朗。原来, 经常喝骨头汤才是最好的办法。类似这样的实例很多, 涉及食品、药品、饰品、衣物、家居装潢等许多方面, 在消费观念上, 自然科学知识起到了指导。

3.4 与相关学科联系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 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 还要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所谓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这个角度上讲, 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的, 必须协调合作, 共同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技能, 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在自然科学课堂上, 我会指导学生用语文基础知识来审题;用比喻、联想、概括等修辞方法总结所学规律;用英文缩写记忆术语;用数学概念迁移新概念。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有这样一段话:“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修养, 是从一个人在最初年月所形成的种种看法和价值观念逐渐培养起来的”。可见, 科学素养是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科学美化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科学这个概念的出现一直到今天, 在人们心目中, 科学教育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 有很浓的原发性的味道。

我认为, 现在仍以原发性的概念来作为科学教育是不妥的, 应赋予它现代的内容。如果把科学比拟作一个人的话, 那么它的知识体系相当于骨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获得知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 以及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则相当于血肉;它在更深层次里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内涵, 它的内在美, 它的魅力, 以及由“科学精神”一词所涵盖的一切, 则是它的灵魂。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和存在于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那么学生得到的就是科学的有血有肉的完整躯体;只有在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同时能够传递出它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的深刻内涵, 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来促使他们朝着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科学品质的方向发展, 这才是科学教育的真谛, 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真正意义的科学教育, 是具有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袁运开, 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论马克思人化自然的实践基础 篇二

摘 要 马克思通过对旧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批判,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把人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人化自然 实践 自然界 感性

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全面发展,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提出人类的活动不断改变着外部的大自然,即自然界不断被人化的本质。他的自然观,以实践为桥梁使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产生了相互影响。

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扬弃

把自然抽象化、直观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对复杂的自然界仅是从客体的方面去认识,而不是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去理解。这样,人和自然就对立了起来,自然是离开人的自然,人是脱离自然的人。

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了眼前的、静止的自然,却没有看到他生活其中的自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而是人类实践改变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只要人生存着,自然界就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分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自然观的直观性,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马克思从人类的实践去思考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界,把现实的自然与原始的自然作了区分,肯定了原始自然是人类存在的自然前提。因此,马克思把全部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人又依靠自然生活。正因为自然界进化出了人,自然界也就成了人改造的对象,自然史再不是没人参与的历史,而是和人类史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所以,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抽象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

二、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之所以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关键在于他的哲学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石上。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他的实践本质呢?

首先,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不但它的辩证性、历史性本质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而且它们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内在统一。原因是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产生而言具有客观性、先在性,但是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马克思强调用人类发展、实践的眼光去观察先在的自然,只有以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为参照系,它们才能表征出先在性和客观性。

其次,马克思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去解读人生活其中的感性世界。人类的具体实践,引起了自在之物向属人的对象性存在物的转变,人是生活在经过人的活动改变过的自然界中,那种远离人类之外的,未被人的双手所触及过的存在物,对人类来说那只是潜在的、抽象的“孤独无用”之物,人类只能生存在在历史中形成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中。

再次,马克思从实践中去认识现实中有意识的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标志。人是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人具有与其它各种物相同的自然属性——自然的人,但真正现实的人必须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实践的人。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看作是“有形体的、赋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等于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三、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自然,论述由于人类的实践对世界的影响,使人与自然界发生了联系。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是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象的自然界,即被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打上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

这样,实践成为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自然再不是孤立的、与人无关的自然界,实现了人和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化的人。像其它物一样,人从自然界进化而来,有着相同的出现过程和物质本源性。并且人为保持自身机体的能量,维持生命的存续,需要不断与自然界相互交往,自然界犹如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在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正由于此,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存在物。

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人化的自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与外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人类把自然作为自己生产生活加工的对象和材料,使自然界按照人类的目的改变着它原初面貌。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历史的、实践的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同时还是人的产物,人不仅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也是人的一部分。

四、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研究的理论价值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满足,但是对地球资源的无限索取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危害。诸如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危机人类生存的问题,迫切要求人类重新思考关于人与自然之間的关系。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的困境上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自然力又反作用于人,这种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力量正是人类要深深思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98:21—2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121.

[3]单武雄,张海芳.马克思自然观实践性特质——人化的自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12(6).

3.论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篇三

哲学的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自然科学理论思维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支配.自然观对自然科学理论研究起指导性作用.自然观;科学方法;科学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科学方法,就没有科学研究,而科学方法受自然观的支配,只有在正确的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作 者:孙厚才 裘孝琦 作者单位:孙厚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辽宁沈阳,110015)

裘孝琦(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沈阳,110001)

4.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篇四

(1)艺术被区别于自然,像动作被区别于行为或作用一般一样,而成品,或前者(艺术)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作品被区别于后者的结果,即效果(effect)。

正当地说来,人们只能把通过自由而产生的成品,这就是通过意图,把他的诸行为筑基于理性之上,唤做艺术。因为,虽然人们爱把蜜蜂的成品(合规则地造成的蜂窝)称作艺术作品,这只是由于后者对前者的类似;只要人一思考,蜜蜂的劳动不是筑基于真正的理性的思虑,人们就会说,那是她的(本能的)天性的成品,作为艺术只能意味着是一创造者的作品。

当人们探查沼泽时见到一块被削正的木头,像通常会有的情形,这时人们不会说它是自然的成品,而是艺术的。产生这一物的原因是自己设想过一个目的,这物的形式当归原于这一目的。固然人们也在一切事物上见到艺术,只要这事物的构造是这样的:即在它的实现之前必须先在它的因里面先行一个表象(甚至于在蜜蜂那里),而正无须真正预想过它的结果;但人们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2)艺术作为人们的技巧也和科学区分。技能区别于知识,作为实践的和理论的机能,作为技术和理论(像几何学中的测量术一样)区别开来。因此在下列的场合不叫做艺术,即:人能够做,只要人知晓什么是应该做的,因此充分地知晓这欲求的结果。只是那人们尽管是已经全部地知晓了,却还未具备技巧立刻来从事,在这范围内才隶属于艺术。坎伯尔(Camper)曾描写得很仔细,最好的鞋子应该是怎样做的,但他却肯定地做不出一只来。

(3)艺术也和手工艺有区别。前者唤做自由的,后者只能唤做雇用的艺术。前者人看着好像只是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地成功。后者作为劳动,即作为对于自己是困苦而不愉快的,只是由于它的结果(例如工资)吸引着,因而能够是被逼迫负担的。至于在行会的级表上是否钟表匠被认为是艺术家,而与此相反,铁匠作为手工艺匠工,这需要和我们现在所探取的观点不同的另一评判观点,即是作为这一事业或那一事业基础的才能的比例。现在有一些教育家认为促进自由艺术最好的途径就是把它从一切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并且把它从劳动转化为单纯的游戏。

5.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篇五

吴燕

外国语学院

10级英语

100405012

摘要: 科学发展观引领着中国近年来至未来发展,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也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遵循科学发展观与大自然和谐生活。

关键字:实践 以人为本 辩证唯物主义 人与自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中体现为科学发展观

历史的考察是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需要,人也只有通过生产,才能最终和动物区别开来,获得真正的解放 [1].但随着历史发展,马克思不可能想到一百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正是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情况,总结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中,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等现象。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固然需要加快发展经济,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四个文明共同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里,我们就必须在马克思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带领下做出我们的一切决定,来完善我们的计划。

二:科学发展观以辩证唯物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理论联系现实告诉我们在实践和交往活动,人们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说到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历史辩证法,社会有机体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范畴表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于人的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社会整体发展的有机性、整体性和社会发展的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合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体认了社会发展的有机性和整体性特点,既坚持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发挥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和意识形态、文化因素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及反作用,很好地坚持了历史辩证法。下面我们就谈几个不同发展观:

(一)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按照辩证法,要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只有以协调、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的问题,才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辩证法。

(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辩证法讲发展,是要求连续的、保持内在发展能力的健康发展。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义有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但贯穿这一系列原理和观点中的根本观点,则是毛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只有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解决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泽东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

三: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人民组成国家,国家依靠人民,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全是围绕“人民”二字展开,我们祖国新一代必须牢记以下观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人认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根源,这是在对“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思潮和旧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中,在对社会历史进行科学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动力,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思想理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深深蕴含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才有无穷无尽的动力。[3] “以人为本”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

(二)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还有一句话,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也是以人为本,把人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5]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所以说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以人民为本。这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体现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只有以人民为本,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

除了以人为本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来看世界,“科学”在这里当然具有拒斥非科学的盲目追求之意,但同时也做出价值层面的规定,即确立社会发展的积极向度,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与人格养成。[6]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规定主要指个人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社会进步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人的价值实现,即根据人性的自然和社会规定提升社会生活的质量,重视人们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反应,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提出符合人性的期望。

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至关重要,因为人们的生存境遇远没有抵达个性自由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抛开具有费尔巴哈话语形式的马克思早期语境不谈,从物象化逻辑审视人的社会存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对自然与社会关系这句大有深意的价值表述是极为必要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

其中,马克思的观点的深刻含义在于,人们要想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以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人们只有通过以政治方式为主的社会实践手段不断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断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利益上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的状况,扬弃“资本的统治”对人的发展的抑制,才能逐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抵达尘世生活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1031页

6.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篇六

一探讨运动原因的智慧德性与研究运动规律的实用知识

自然哲学或物理学首要的研究对象是运动,亚里士多德研究的运动所涉及的范围较近代物理学广泛,运动指事物由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改变,有些学者更愿意翻译成“变化”,包含三种形式:一、从无到有,即生成;二、从有到无,即消灭;三、存在的事物的状态变化。第三种运动又被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变化。显然只有第三种位移运动,才是以牛顿自然学说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的关注对象,但即便关注对象相同,所考察的内容也大相径庭,一个是思考运动的原因,一个是研究运动的规律。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开宗明义:“如果一种研究的对象具有本原、原因或元素,只有认识了这些本原、原因和元素,才是知道了或者说了解了这门科学,——因为只有在认识了它的本因、本原直至元素时,我们才认为是了解了这一事物了。”[1]15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就是要探究运动的原因,即事物“为什么”要运动。“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要得到认识,又,我们在明白了每一事物的‘为什么’(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会认为自己已经认识了一个事物,所以很明显,在生与灭的问题以及每一种自然变化的问题上去把握它们的基本原因,以便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解决我们的每一个问题。”[1]50

以上两段引文中,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求知的目的在于认识本身,《形而上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2]自然哲学作为知识的一部分,其目的和功能不同于近代对知识的定位。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道出了近代哲学、近代科学追求功用性,以实用为目的的特征,知识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可以为人类获取利益,但作为外在的工具与人自身的完满并没有直接关系。亚里士多德将一个人的德性分为伦理德性与智慧德性,其中求知、获得认识本身就是目的,是一个人追求自身完美的过程,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以外在的利益为目的,人要成为有德性之人,本身就要求必要的知识和智慧,包括对自然的认识。这样的知识听起来很“虚”,但是,如果知识仅仅沦为工具,而与一个人的德性不相关的话,知识越多,成为一个大恶人和大善人的可能性同样的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如果知识完全服从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而对自然本身没有“知”,没有理解,就像不理解另一个人而是把他当成单纯研究对象那样,人与自然很难和谐相处。

第二,认识了运动原因也就同时认识了该事物。事物如何运动,它就如何存在,或说该事物就是怎样的,这是希腊传统上对事物及其运动关系的一种普遍看法。近代科学思维框架中,也讲运动与事物的不可分性:运动是事物的运动,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等等。可是认真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并没有将运动与事物的存在真正统一起来,在牛顿看来,只不过恰巧由于上帝的第一推动,事物被外在力量所迫运动起来,运动是偶然的,事物本身并没有非要动起来的“本性”,尽管事实上万物已经被推动起来了,但完全可以想象世界是静止的,物理学就是研究已经运动起来的物体的运动规律,至于事物本身是什么,则是物理学的题外话。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研究一事物如何运动,就是在对其本身是什么的认识,每一种事物都有特定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等于其存在方式,所以自然哲学最终是要追问事物的本性(自然)或本原。近代物理学将运动的方式简化了,在牛顿力学中,无论所考察的事物是什么,有何特性,其运动规律都符合统一的力学公式,事物的多样性随运动方式的单一化而被取消了,事物齐一化为“物体”。

第三,近代物理学解决已经给定的运动事物的规律问题,而事物“为什么”要运动是经验物理学不需要、也不能研究的课题。但人类理性很容易设想,只有先“有”了运动,才能谈及规律,事物的运动本性显然是更为基础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的探究不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的用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既然求知是人的本性,是德性的组成部分,经验科学可以回避的基础问题,自然哲学必须面对。牛顿体系中由于事物与运动的割裂,所以只有预设上帝来解决事物的动因,亚里士多德思想中也涉及了第一推动,但那是形而上学的对象,是满足理性的求知本性之需,不是经验科学意义上的用神来回答或回避经验问题。在重点讨论运动的自然哲学中,他明确地从事物自身、事物的本性(自然)来寻求运动的原因。四因说、三本原说、潜能实现说都是着眼于事物自身的本原、要素、冲动等来说明运动的原因的。这和以外力作用来解释事物运动的牛顿力学思路是不同的,在牛顿看来,苹果落地是由于地球引力,一小球运动是因为另一个的碰撞,这种思路如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那么人的行为就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外在的原因所迫,这就直接会导致人的自由的丧失,从而德性、责任也将无从谈起。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自然的目的并不在于寻求运动的统一规律,谋求实用,而在于解释事物内部的运动动力,事物本性使然的内在冲动,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都是就事物自身而言的原因,不是外在的强迫。种子是潜在的植物,自身具有将自己实现为植物的生长冲动,这才是解释“为什么”运动的思路。很明显,这种关于“物”之“理”的“物理学”,与关注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关注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而是虽不切实际,但更为基础的问题,是人类理性必然追求的终极问题。如果针对人自身运动的研究,就不会像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或社会学那样,仅仅寻求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运动规律的实用问题,而是直接触及“人是什么”这样的根本问题。人是什么,人就如何以人的方式运动、生活,这就关涉到人的伦理、德性和政治问题了。

二事物运动所展开的时间与空间

运动必然涉及时间和空间,近代物理学也认为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但依照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这只不过是说:运动要在空间中进行,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运动学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各种关系。这种意义上的“离不开”严格说来其实是偶然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存在的“空”的空间,不依靠任何运动的事物、在所有事物消亡后仍自身川流不息的时间。事物偶然地占用空间的某一部分,将现存事物重新随意“摆放”一下也并非不可;事物偶然出现在一个时段,也可以想象它随便出现在其他任何时段。如果研究对象是一个人,他也是偶然地因其躯体而占用一个与自己并不相干的变化着的空间,在时间中耗尽一生,时间仍然继续流动,俗语说:无论离开了谁地球照样转。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与此不同,他将空间归纳了以下四点:“一、空间乃是一事物(如果它是这事物空间的话)的直接包围者,而又不是该事物的部分;二、直接空间既不大于也不小于内容物;三、空间可以在内容物离开以后留下来,因而是可分离的;四、此外,整个空间有上和下之分,每一种元素按本性都趋向它们各自特有的空间并在那里留下来,空间就根据这个分上下”。[1]100与我们的通常观念不同,前两点说明,空间与其内容物密不可分。按绝对时空观,一物可以占用整个无限空间中的任何一部分,所占用的空间不可能小于,但完全可以大于内容物。比如,一件珍贵物品可以单独占用一间藏室,一个人可占用一所大房子。可亚里士多德却明确地说空间与内容物相等,是其直接包围者,在他看来,不是内容物被外在地、偶然地摆到一个已经有了的、与之无关的空间中,毋宁是空间反倒要依事物而存在,由其运动而展开,所以括号中特别强调“如果它是这事物空间的话”。可见,空间并不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还说:“每一生长事物的空间必须和它们一起长大,既然每一事物的空间不大于也不小于每一事物。”[1]95我们只说事物长大了,占用的空间大了。而亚里士多德说,空间随其事物一起长大,比如,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可见,空间依事物而存,随事物而灭。第三点显得与前两点有些矛盾,既然空间依事物而存,事物离开之后,空间怎会单独留在原处?这岂不是与绝对时空观一致,认为空间可以与内容物割裂吗?分析一下第四点我们就会明白,每个事物依照各自的本性或自然趋向自己特有的空间,整个空间有上下之分。事物之所以运动,除了四因说、潜能实现说之外,从空间角度来看,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应该占用的独特位置,运动随之分为合乎自然(本性)与反乎自然的运动。当事物被迫,即反乎自然地离开自己的空间之后,它就有合乎自然地回到自己的空间的倾向,运动是事物内部的冲动,目的在于归其本位。重物如土之自然位置在下面,轻物如火之自然位置在上面,因此重物加速下落,减速上升;轻物则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在第三点中谈到的,在近代物理世界中事物所离开的空间,在意义世界仍然与事物相关并属于该事物,是事物运动的趋向之所,整个空间的上下之分,是由事物本性(自然)的相关性所决定的,这不同于绝对时空观认为空间无客观的上下之分,空间各点呈现漫无差别的均质性。事物依本性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又与“重”和“轻”相关联,而轻、重、快、慢等都与人对物的实践息息相关,因而事物之空间就与人生活实践的意义相关联。比如一张讲桌,它的位置或应该处于的空间就是讲台,讲桌被教师使用,教师进行教学又与学生发生关联,这种关联整体就构成讲桌的意义空间,一个被称为讲桌的东西,只有被摆在讲台教师充分使用,我们才说它物尽其材,在教室中占据了它应该占据的空间,将之移到教室别的地方,讲台仍旧留有其位置,情况正常的话,讲桌就会依其本性被搬回原位。可见,亚里士多德对空间的探讨,是一种人性化的思维方式,与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果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人的生存活动空间,亚里士多德的空间思考更为恰当,人就是朝向其目的而不断运动的动物。所以,不是先有无差别的空间,事物摆放进去,毋宁是,事物的活动才展开了它独特的意义空间。

关于时间的讨论,亚里士多德遵循同样的思路,“时间是关于前和后的运动的数”。[1]127“像时间和运动关联那样,‘现在’和运动物体相联,因为我们凭运动物体认识了运动中的前和后。”[1]126没有运动着的事物,没有运动物体的前和后的运动状态改变,就没有时间。可见,时间不是外在于事物的“现在”之流,事物全灭,时间依旧。物体运动的前与后被计数,才展开了“现在”序列,而计数依赖于心灵和意识。“可能有人要问,如果意识不存在,时间是否存在呢?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没有计数者,也就不能有事物的被计数,因此显然不能有任何数,因为数是已经被数者或能被数者。如果除了意识或意识的理性而外没有别的事物能实行计数的行动,那么,如果没有意识的话,也就不可能有时间,而只有作为时间存在基础的运动存在了。”[1]136将时间说成是心灵计算运动所得之数,听起来有点唯心主义,很显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否认运动的客观性,但是,事物的运动一旦被人所把握,与人之生存实践活动相关的话,运动状态就被分成了前和后,前和后都是对人有意义的运动的显现,如果没有人,前和后是没有意义的,人的意识区分前和后的环节点是“现在”,之前是“过去”,之后是“将来”。人们说“过去”、“现在”、“将来”,一定会涉及在所指时间之内“做某事”或在“当时”一个事物是何种状态,也就是说,时间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现在”都是有内容的,不是空空流去的与事物无关的系列,是事物的运动展开了它独特的时间,而不仅仅是占用了无差别的时间。运动被人所把握,被区分了前后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时间与人的生存活动相关联,时间的主观性并不与运动的客观性发生矛盾,有人之前有无客观时间的问题并没有意义,人的实践活动把时间展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才能真正对客观运动有所反映,完全与人无关的抽象客观性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所有大哲学家所坚决反对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点,在牛顿时代显然不符合经验自然科学发展的潮流,也不会对发现运动的规律有所帮助,但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与经验科学不属于同一层面,至少并不与经验科学相矛盾,并且在思考自然时处处渗透着人文主义的关怀。

三有限宇宙观与无限宇宙观

将亚里士多德关于空间的讨论范围扩大,就必然涉及对宇宙整体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有限的,这与牛顿的无限宇宙观不同,但也决不能与爱因斯坦的有限宇宙观强拉硬拽,因为科学家观察自然的角度是经验的,谈论的是宇宙在物理意义上的有限还是无限问题,经院学者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攻击近代无限宇宙观,是将其降格到经验科学层面了。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遥望星空,设想宇宙无限并不是一件需罕见天才之难事,与亚里士多德同时甚至更早,就有自然哲学家提出了无限宇宙论,在其著作《论天》中就有与无限宇宙观争论的内容,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坚持宇宙的有限,是有人文意蕴包含其中的。他说“但如果宇宙无限,这(运动)就是不可能的。一般而言,既无中心也无外沿的东西,就既无上又无下,也就没有可供物体移动的地点(空间)。而如果没有地点,也就不会有运动;因为物体的被运动必然要么合乎自然要么反乎自然,而这两种形式都是就地点而言,即由特有的和相反的地点来确定的。”[3]288“在无限的地点(空间)中,不可能有上或下,而且正是通过这些,才区分出了重和轻。”[3]344结合前面对空间问题的讨论不难看出,空间或空间的差异性是事物合乎自然或反乎自然运动的原因,正因为事物有自己的空间,事物才有轻重之分,才会依本性而运动。如果宇宙无限大,就没有中心与边缘的差异,没有了上与下之分,事物运动就失去了方向或目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有限宇宙观并不是经验意义上的,而是要反对将宇宙“均质化”,均质性会使得任何事物处在任何空间都是偶然的和无所谓的,运动的开始或停止将由外力作用所决定,事物自身实现潜能运动的主动性消失,没有了目的、趋向,只能沦为被动的机械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是宇宙的无序、混沌状态,最终导致运动、至少是有序运动的消失。中心、边缘、上、下、轻、重之分代表一种秩序,就连现代物理学也把有差异的状态叫做“有序”,无差别均质状态叫做“无序”,热寂说就是认为宇宙将失去差异陷入混沌状态。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将宇宙区分上下更重要的在于其人文意义,为人类或个人在宇宙或社会中的位置提供了宇宙论基础。作有始有终运动的人类,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天界居住着作圆周运动的天使,天外的原动天有不动的神。人类有始有终的运动决定了人的有限,而人作为与众不同的、有超越有限性倾向的存在者,能够向“上”仰望天空,这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至于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论证人优越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可以仰望天空,其寓意在于:人类决不是为所欲为的无限存在者,但是,尽管人本身有限,但其超越自己、向“上”不断追求完善的本性却又是其最伟大的特性,如果没有上下之分,人的超越目标、方向就无从谈起了,这就给人类在宇宙中规定了最恰当的位置。另一方面,个人在城邦、社会中的位置,是这种有秩序宇宙思想的更加“人性化”的延伸。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政治学中给人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人是政治的动物。他说:“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4]按人的本性来分析,人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城邦中的一员,城邦先于个人,只有当人在城邦中找到了自己恰当的位置时,我们才称之为人。但这决不是失去了自我,相反,只有在正义的有秩序城邦中,个人的德性、幸福才有可能充分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只有和大家一起在城邦中过政治生活,每个人在城邦中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价值时,个人之善,即德性或幸福才能达到。人的现实差异决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一个人的一生就是趋向、寻找自己的合适位置,通向德性的有目的运动。一个有序的社会,应该为不同禀赋的人提供不同的、适合其发展的位置,这样的城邦才是正义的、和谐的;相反,在一个“均质化”的、无序的社会中,有差异的人面对无差别的位置,每个人反而不会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个人的一切地位、荣誉、幸福都将变成偶然的、易逝的,人的奋斗目标、运动目的无法确定,幸福最终将无从谈起。宇宙的差异化和城邦、社会中位置的差异化,为人寻求自己的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当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惊呼“无限宇宙使我恐惧”的时候,不是天文学意义上对无限辽阔的恐惧,而是对秩序的解体和道德的崩溃的不寒而栗。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的进一步发挥,包含着一些等级思想,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不足取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种人文思考能如此巧妙地与对自然的思考完美结合,或者反过来说,在他的自然哲学中一刻也没有离开对人的终极意义的深思。在要么是科学主义的滥觞,要么是人文主义的矫情的现时代,认真借鉴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式,真正把思考人的生存与研究自然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从对自然知识的定位、运动观、时空观、宇宙论等方面,在与近代科学思想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并不与近代自然科学在一个层面上,他的思想之所以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由于有些经院学者将其“降格”为对自然的经验考察。亚里士多德在思考自然的时候,无时不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他从来没有把自然和人的生活实践割裂开来进行考察,在研究自然、伦理、政治问题时,他的思路是高度统一的。在他的视野中,运动是事物自身的、依其本性的运动,事物特有的运动方式使之成其所是,认识事物的运动就是认识事物本身,而这种运动是趋向自己位置或空间的运动,事物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被保持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谈得上事物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出于这样的考虑,亚里士多德强调宇宙的秩序性和异质性,与近代宇宙观不同,他坚持宇宙的有限性。有中心、有边缘是使物有自己应该趋向的位置,从而使运动得以可能的必然推论,并非与牛顿的无限宇宙观矛盾,也不同于与爱因斯坦物理学意义上的有限无边宇宙观,而是蕴涵着对人如何获取幸福这个人类不断思索的问题的人性考察,这种对自然的知识其实是人不断追求完善的德性的体现,高于对知识的实用性的追求。近代以来,人类在征服世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与人性的疏远,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充分揭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人文意蕴,在科学思维统治一切的今天,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从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对知识的定位、运动观、时空观、宇宙论等几个方面,通过与近代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对比,说明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关注的是较经验科学更为基础的问题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这种思考自然的方式对于现代人意义重大。只有在他的自然哲学被“降格”到经验科学层面时,才会阻碍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运动,空间,时间,目的论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

[3]亚里士多德.论天[M]//亚里士多德全集(二).徐开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7.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篇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种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的新理念。它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渊源于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是对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知道,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以及作为西方哲学来源的希腊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传统。虽然它们都产生于人类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但它们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在思维方式上各具特色,存在着差别。特别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强调天和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力求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发展,这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哲学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外在创造开拓,力求以人的主体性主宰和征服自然,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主客二分”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西方“主客二分” 观念的影响下,人类在一个多世纪中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后,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它既是对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西方“主客二分”这种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的反思和醒悟。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刻展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按照自己本身所特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着的。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不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自然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在纯粹自然界中,自然规律是通过各种事物包括动物的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而在社会中,社会规律是由人参与的,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正确认识和自觉尊重客观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主观臆断,盲目办事,不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所造成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就在于要自觉尊重、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自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事物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生动应用和具体体现。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处处都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运动可以有上升的运动,也可以有下降的运动;可以是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后退的运动;可以是可持续式的运动,也可以是间歇式的运动。而发展是特指事物前进的,而不是倒退的运动;是上升的,而不是下降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运动;是由小到大的,由旧到新的,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状态也有快、有慢;有单一的、有全方位的;有均衡的,有不平衡的;有协调的,有不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一句话,发展有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也有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不协调的、不全面的、不合理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个方面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向前发展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谓联系,是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整个世界就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原有状况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和处理客观事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同其它事物以及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离开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谈不上发展。同样,社会也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它们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处于有序的有机联系之中。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发展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政治、文化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是由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向前发展。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整合工程,它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和协调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动和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积极促进和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它自身就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构成更高一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因此,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使事物的发展成为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发展,不能是单一突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发展就是事物内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社会也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人民内部一系列矛盾,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根本法则,发现矛盾,重视矛盾,认识矛盾,提出正确的办法,正确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四,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意识,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主要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代表、体现、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动我们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1]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60-268.

[2]谢龙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人民出版社,1996.125-130.

8.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篇八

性别与科学的社会建构-试论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女性主义和科学史领域的发展背景出发,初步探讨了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坚持性别的社会建构和科学的社会建构是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两大理论前提,它们表达了女性主义将性别与科学关联起来的.深层内涵,性别与科学的相互建构构成了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编史基础和研究内容.

作 者:章梅芳 ZHANG Mei-fang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刊 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23(2) 分类号:C912.4 关键词:社会性别   科学史   女性主义   建构主义  

9.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篇九

摘 要: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孤立、静止、一成不变的,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并最终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关键词:自然科学;系统思想;自然观;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33-02

一、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拉开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序幕的是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向整个自然科学发布了摆脱神学束缚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经院哲学,捍卫了唯物主义,这场天文学的革命,标志着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独立于神学的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与当时所采用的“分析”、“孤立”的研究事物的方法相联系,哲学家们抛弃了辩证法,被形而上学所支配。但是对于中世纪的神学唯心主义来说,资产阶级哲学无疑是一个新的否定形式,而对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说,它又是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反映到自然观上,就成为十七八世纪特有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近代自然观的早期代表人物是F.培根(1561―1626),在1620年出版的《科学的伟大复兴》中,培根尖锐地批判了经院哲学那种玩弄概念、脱离实际的倾向,他认为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最重要的特征,而物质的多样性正是由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的。他在《新工具》中列举了19种“性质最普遍的运动”,认为除了机械运动外,物质还具有“紧张”、“趋向”、“欲望”、“抵抗运动”,以至于“痛苦”等等。在培根的自然观中,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而且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是他的哲学已经有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性质了。

近代自然观的中期代表是牛顿(1643―1727),他的自然观和认识论在近代自然科学界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在163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中,集中反映了他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演化图景。牛顿根据前人和他自己的实验和观察结果,系统地总结出三条基本的运动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表明了宇宙中的所有物体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通过引力相互作用着的,这一定律的发现推翻了“上帝决定星体位置”的宗教神学观念。但是,牛顿却忽视了机械力学运动,这种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与自然界中的热、光、电磁、声等物理运动以及生命的、化学的、思维的、社会等其他多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区别。片面地夸大了机械运动,导致了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结为力学现象,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的形而上学运动观。

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十七八世纪形成,并在自然科学中居于统治地位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首先它与当时的思维习惯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有关,由于人们的经验习惯,它们把事物看做是孤立静止、僵化的和永恒不变的东西,同时也与这一时期发展的重点学科有关。当时只有数学和力学达到了完善的状态,而数学本身比力学更为抽象,它只研究量的关系,其他一切属性都不考虑。当人们对整个自然界进行解释概括说明时,就自然而然地以力学和数学的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因此,近代的自然观不仅走上了形而上学的道路,而且具有严重的神学唯心主义的倾向。

恩格斯在批评以“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为中心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时指出:“……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生成着的东西。在我们所探讨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研究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则是某种一下子就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的外来的推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哥白尼在这一时期之初向神学下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这一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1]

二、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破产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出现,把哲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辩证法被确立为普遍真理,人们开始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统治下解放出来。黑格尔的最大功绩是在于:“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看做一种过程,即永恒的运动、变化、转换和发展的过程,并且企图去揭示这些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2]但是黑格尔这里把这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自然界歪曲为精神的外壳。很显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自然观,近代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而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首先是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该学科认为,太阳系是从弥漫物质(星云)通过自身的运动,由于吸引而不断凝聚,由于斥力而发生旋转运动,从最初的混沌状态,逐步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这样一来,就取消了牛顿关于“神的第一推动力”。另外,由于该学说把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上逐渐生产的东西,所以,在康德的发现中有着一切进步的起点。康德的“星云假说”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论据。恩格斯曾对康德的学说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的进步”,是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接着英国地质学家C.赖尔描述了地层的缓慢演化,1830年,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第一卷,正式提出了地质学中的渐变理论。赖尔的地质渐变论从地质学的角度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依据,主要表现为:他用地质自身的缓慢渐进否定了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取代了造物主的创造,并用地质自身有的“水”、“火”两类元素解释地质的发展变化,把地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地球内部的矛盾运动。在《地质学原理》中,赖尔针对当时流行的地质变化的“灾变论”,用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地球地壳的变化,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的灾变造成的,而是由于最平常的自然力,如温度、风、雨、地震、冰川、火山等,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人们对于地球的过去的`认识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认识的。 德国的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格罗夫等人几乎同时从不同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指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它使哲学的“运动不灭”原理有了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中叶最伟大的定律。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进化论认为自然选择是有机界无限差异的原因,“而且进化论证明了:从一个简单的细胞开始,怎样由于遗传和适应的不断斗争而一步一步地前进,一方面进化到最复杂的植物,另一方面进化到人。”[1] 推翻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目的论和灾变论。生物进化论说明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包括人在内一切物种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而说明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图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细胞学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内在的联系。

正是由于上述的自然科学成就,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从整体上描绘出了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自然图景,这些都不但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使思辨的自然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近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熔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恒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1]并最终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形而上学自然观中的缺陷,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自然科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他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反映了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与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其称之为“新的自然观”、“真正合理的自然观”等等。其次,它是一个体系,是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的哲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自然界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从而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演化发展和总体规律等等。它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为自己的科学基础,以特有的概念、范畴、规律为自己的理论内容,因此被称为马克思及恩格斯的“自然哲学”。上述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考察自然观的时候要从两个方面辩证统一地去理解,不可偏废其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一种包含有系统思想的自然观,其中的系统思想只能是初步的,它有待于在后来的现代系统科学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317.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

10.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篇十

从自然科学史的角度来考察数学、自然科学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结合问题,其核心内容在于研究: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数学、自然科学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用图表述如下:

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在于物质性的和精神的两方面:(1)物质性的功能——通过技术,促进社会生产(指狭义的,不包括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从而也促进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结构的发展和变革。因此,自然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不断提出新的社会问题,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解决。(2)精神的功能——通过哲学,对社会意识形态(狭义的,包括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各个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思想往往成为整个社会思想解放的先导。恩格斯就是根据上述这些功能,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此外,自然科学所提供的工具和方法,直接推动社会科学的研究。如控制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同位素元素碳十四用于考古文物年代测定。

至于社会对自然科学的反馈作用,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常的,即社会对自然科学是相容的,两者构成一个比较协调的体系。这时,社会本身在正常发展,对科学有所要求,具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这就是:(1)向科学提出问题和任务;(2)为科学研究提供充分的物质资料;(3)确立容许自由地研究科学问题和科学思想自由发展的必要社会保证。

另一种反馈作用是反常的,即社会对自然科学是不完全相容的,两者至少是不协调的,甚至是根本格格不入的。这时,科学的发展受到阻碍,科学的生机遭到扼杀。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世纪”)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就是这样的情况。在二十世纪也有触目惊心的事例,如: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出于卑鄙的政治目的,迫害犹太血统科学家,禁止自由思想;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苏联以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侵袭为理由,排斥、压制许多重要的科学学派(特别是遗传学的摩尔根学派);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对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实行所谓“全面专政”,使科学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在历史上,自然科学同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古代(十五世纪以前)——自然科学本身未形成体系,主要是以直觉的和零散的形式出现,其社会功能有限,发展是不自觉的,完全受制于社会,并曾长期成为社会的异己力量而受到压制。

(2)近代(十六世纪——十九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体系,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但还不是主动的、自觉的。

(3)现代(十九世纪末至今)——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开始,自然科学明显地走在生产前面,直接指导着生产,开辟了许多新的技术领域,建立了许多完全新型的工业,特别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原子能工业(一九四二年)、电子计算机(一九四六年)、空间技术(一九五七年)的兴起,科学已成为对人类历史发展前途和现代国家兴亡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力量。

回顾历史,面对现实,自然科学的发展向社会科学提出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

1.现代自然科学所产生的社会后果,使社会科学中某些观念和论断不得不加以修改。例如核武器、导弹和侦察卫星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传统观念,军事科学必须根本改造。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生产的高度发展和民主力量的发展,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某些为马克思、列宁在世时所未能见及的变化,这就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探讨这一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探索从发达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2.从自然科学所受到的遭遇,我们必须正视历史事实,认真研究一下: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中居然还会重演摧残科学的悲剧?从这些科学史的悲剧中,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包含一系列社会科学理论问题,首先是:要实现现代化,为什么要以“高度的民主”作为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必须包括哪些内容?它同资产阶级民主以及同巴黎公社原则的关系究竟怎样?在当前,实现“高度民主”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

4.去年七月我们曾经提出:法国大革命“以后两百年世界历史的实践证明:科学和民主是现代社会赖以发展、现代国家赖以生存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10页)这个论点在科学上是否站得住,希望研究社会科学的同志来评一评。如果能站得住,显然有大量的课题需要从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来进一步探讨。

11.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篇十一

一、加强档案基础管理工作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

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而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基础性工作的重点。为提高案卷质量, 档案工作者有必要从信息源头抓起, 使档案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的文档分离状况。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 为实施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文制发是档案规范标准化的基础工作。档案是由公文转化而来。公文制发得怎样关系着公文本身的质量, 也决定着文件的归档质量, 同时对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的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应加强文件的规范标准化, 严格按照公文的要求进行行文, 提高公文质量, 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标准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 我们应做到:

1、要把好行文用纸质量和行文的格式, 文件的装订要规范、标准, 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2、要注意在制发公文中履行的签发手续应齐全, 公文标题、文种和主送单位以及抄送单位要准确, 落款单位、日期等正文与底稿应一致。

3、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缮印、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 都要使用不易褪色的笔 (坚决杜绝三笔即:圆珠笔、铅笔、红笔) 、墨水和纸张, 以保证字迹清晰, 便于以后长久保管和利用。

4、使用文种和主题词要准确、合理, 拟制格式要规范, 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 以利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与应用。

二、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的关键

坚持“以本单位形成文件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的关键环节。“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 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 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 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

1、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对现行文件阶段完成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 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 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

2、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 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信息, 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

3、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 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 分清主次, 把住全宗的入口关, 使不该归档的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遗漏。特别是在立卷中, 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 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 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尽量完整。为档案的规范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的可靠保证

提高档案案卷质量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加强档案工作, 提高案卷质量主要是抓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编目、保管等重要中间环节。档案收集是档案最基础的工作。档案收集不到, 就谈不上立卷、归档等其它各个环节。就立卷与归档而言, 应做到:

1、材料要收集完整、齐全;

2、归档材料应遵循自然形成规律和相互间的有机联系进行排列, 书写要工整, 卷宗要整洁;

3、在档案质量问题上, 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应当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认真履行职责, 严格把关, 对不合格档案要拒收, 对不按期归档的科室和个人要督促其按期归档。档案质量问题应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中。为进一步提高档案质量, 要做到及时收集、准确整理、完整归档、安全保管。

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重要因素, 而立卷与案卷质量则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 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 我们必须要注意解决好文件的鉴别和立卷方法问题, 以便于档案在规范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 从而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作用。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化的目标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全过程, 落实到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各个环节当中。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 既要抓好传统的档案管理基础业务工作, 也要搞好档案管理的各项服务工作;既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传统载体的档案, 也要运用传统手段和方法保护新型电子载体的档案;既要尊重档案的形成规律和保管的原有基础, 又要运用数字网络化等手段对其进行系统地开发和利用;既要保留并发挥档案工作基本的传统功能, 又要不断拓展档案工作新的更多功能, 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范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不断地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 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 而且还可以为单位的经济发展和不断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迈上规范标准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归档文件整理指导手册》 (武汉市档案局编) 。[1]《归档文件整理指导手册》 (武汉市档案局编) 。

[2]《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 (余欣荣作, 来源人民日报) [2]《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 (余欣荣作,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汉阳翠微中学校长下一篇: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