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化学类专业

2024-06-25

近化学类专业(9篇)

1.近化学类专业 篇一

本文原写于几年前,那时候本人也正经历各类找工,在择业的过程中就对各个就业方向进行了归纳,重点对非技术类方向进行总结。去年在知乎上看到许多工科生关于就业的问题,尤其是非技术方向就业或转行的提问,就原文贴上回答了下。

不想点赞和私信来问的还不少。看来在大学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迷茫的人很多,因各种原因读了工科,却想摆脱技术领域就业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迷茫和困惑也是我曾经所经历过的,可谓感同身受。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在我读书的时候没有多少信息可供参考,所获都是零碎的,也缺少知乎这样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而且毕业日益临近可供选择的空间其实已很有限,因此错过了一些机会。想想几年转眼即逝,时移世易,这些年社会变化巨大,为让这个答案更好地帮助更多的学子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寻找到自己奋斗的方向,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特结合自己新的理解,将答案进行了更新,也算与时俱进吧。

希望能给看到的各位一些启发,尤其那些在入学初期就意识到该问题并在努力寻求改变的人,你们是最幸运的,因为你们还有相对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规划,即使走偏了都是来得及纠正的。当然即使你已毕业,也还是一样可以去规划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人生,只是需要付出的可能会更多,而最好的时机就在当下!

本答案难免受个人的知识和视野所局限,不足之处还请谅解,算是抛砖引玉吧。如需转载,也敬请告知。2016.4 ============================= 基于本人的专业背景,下面主要以化工专业为例对工科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分析。

(一)在专业或相关行业发展

作为工科学生,经历四年的专业学习,很多人可能会把自己的专业作为以后的职业方向,或者至少与专业相关。可以根据自己对专业的兴趣程度或个性大致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归纳起来有走学术路线、走技术路线和走业务路线。

1、走学术路线。通过专业学习或者参与科研活动,觉得自己的确喜欢本专业,比如能主动看看相关专业书籍并乐于思考,可以考虑往本行发展。当然对于那种十分喜欢本专业又能沉得下心看那些枯燥烦杂的中外文献(至少不会感到厌烦),并且爱钻研探讨问题,习惯实验室的寂寞与冷清,不妨一直读到博士。虽然现在还是有人质疑书不见得堵得越多越好,但是目前的中国,博士相比还是比较少,扩招的幅度也不大,相比大量的本科生和日益增多的硕士生,虽然有时不免也是跟着老板“打工”,至少还是能称得上精英。只是读博士的阶段会比较清苦,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有物质的或精神的,非自己真正兴趣所在,最好还是不要勉强,否则那可能就是一种炼狱般的煎熬了。读博士的话就业会更窄,一般多去高校、研究所或大型企业,而且需求量不会很大。现在海归和港归博士(学者)还不断挤压本土博士的饭碗,本土博士想留一线城市或好一点的高校竞争异常激烈,难度不小。所以决心走学术路线,有条件的,一般还会尽力争取去海外高水平院校呆上几年,再不济也要做几个月访问学者,举例(个例,仅供参考):

A,十分喜欢本专业,学习认真,大学期间成绩就一直在年级top10以内,本科毕业直接保送去国内top10的高校直博,博士毕业后去美国读博士后,5年回国后,任教于某211高校,由于科研能力很强,很快就拿了基金项目,没几年就评上了教授。

B,本科毕业后跨校考研成功,硕士就读期间,工作欲望不强,个性也内敛,就顺其自然在本校硕博连读,但读博时成绩平平,虽顺利毕业,也无啥抢眼的成绩,后去内地某省属普通高校任教,目前以教学为主。

2、走技术路线。这是相对第一条路线而言。有部分人,对本专业可能算不上很热爱也不很反感,但不喜欢钻研太理论的知识,不喜欢花很多精力去做大量试验及反复摸索,自己也没有其他十分感兴趣的方向,有点随波逐流或甘于认命吧。这些人最后找工可能大部分考虑都是在本行找。那就不妨在熟悉专业基础知识(起码考试要合格)的同时,多看点应用性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看看自己相对比较喜欢的领域,比如学高分子材料的,有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精细化工品甚至塑料机械、模具等方向,每个方向也还有细分方向。出去的话,可能做技术开发的多一点,当然不会是那种比较深入的基础或理论研究,更着重在产品开发与应用,如配方的优化、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等,与市场联系十分紧密。开始多半是跟硕士或有经验的人打打下手。还有就是技术服务,分售前和售后技术服务两种,售前着重在产品咨询,常与市场人员配合,售后着重解决产品使用的问题。如果能进到那些大型外企做技术服务还是很不错的,收入比较高,各方面的福利也可以,但需要经常出差的,看个人喜好了。其他还有工艺员、生产管理员和实验员等岗位,就不一一展开细说,这些都需要以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为基础,但工作内容各有侧重。

走技术路线,还有一类就是本科毕业后继续读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工作,在当前实体经济不太景气,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这一类不在少数。举例(个例,仅供参考):

A,本科毕业后,先去一民企从事生产管理,后一直干到车间主管,适逢公司筹办一分厂,调任该分厂厂长;

B,本科毕业后,先在一民企做技术研发,4年后跳槽到世界500强化工企业做技术支持,后一直待在该公司;

3、走业务路线。也有一部分人性格外向,喜交流,对进工厂从事技术完全没兴趣,那选择本专业相关产品的销售,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至少以前学的还可以打个基础,不至于完全浪费所学专业知识。化工原材料是许多制造业的基础,也是许多消费品的重要来源,所以化工产品的市场是相当大,尤其高分子原料或产品,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是现在国内的企业不少,国外的化工巨头也在布局推进,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做销售不仅要会与人打交道,还要熟练使用ppt做汇报,word、excel做总结,这些可在学校重点学下,另外一个懂技术的销售绝对可为你开拓市场增加一有力筹码,所以做销售也不能回避学习产品的专业知识。做销售很辛苦,想想平时走在街头或电话里碰到有人推销东西你自己多抵触就知道了,但是做得好,往往也是赚钱最快的。这不比做技术,做技术需要厚积薄发,获得的也是细水长流的收入,除非自己当老板或进入企业高层,否则想发大财很难。销售做得好,积累了经验,可以往营销策划等方面转,做职业经理人,从事管理或者培训之类的工作。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渠道,自己从做代理起步创业,将来业务好了招一拨人还可以搞生产,转型做实业,很多企业一开始都是这么起步的,如塑料领域的合诚化学。业务路线还有一种,就是产品的进出口,与产品销售略有差异,通俗点就是外贸,这个需要与老外打交道,对外语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最好拿下英语六级和锻炼好口语。此外,还有采购(供应链管理),也是与此相关的,对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更多的在与人沟通和管理上。

以上发展方向,虽远离了技术一线,更注重与人的交流,但还是在行业内,也离不开产品,对产品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仍是必要的,也是把工作做好的重要基础。举例(个例,仅供参考):

A,本科毕业读硕士,然后进一外企做销售,当然中间又换了数家企业,差不多10年后,自己拿下一些同类产品的代理权,开始创业,如今公司也有5-10人的规模。

(二)非技术类就业方向(也可作为转行参考,主要举一些平常大家可能比较少留意的)

1.财经金融类,主要有审计师、证券行业研究员、期货研究员甚至会计师等。

理工的还可以混进金融圈?的确如此。当然,首先你得对财经/金融感兴趣,平时课余学习一点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旁听下相关课程,多留意国家经济形势,多看看《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

审计师,对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审计,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招人都不限专业(主要偏审计方面的工作),综合素质和外语能力是很重要的考察方面,当然如果懂些经济知识肯定能锦上添花的。证券行业研究员/期货研究员, 银行、证券公司或期货公司有这岗位,因为投资股票/期货,都需要对一个行业或企业进行调研分析,有相关专业背景当然更好。如果是理工本科+经济硕士,或在行业深耕多年具有敏锐洞擦力,更有竞争力。还有风险投资分析员/投资经理,因为风投资金也要考察项目的前景,少不了对行业的分析。至于会计师,如果一发狠考了个注册会计师或先从助理会计师做起,也是有的。更厉害的,考个CFA(特许金融分析师)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举例:

张××,毕业于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历任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高级审计师、项目经理,X公司证券投资部投资研究经理。现为房产、建材等行业分析师。

王XX,某投资资金合伙人。毕业于X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超过10年股权投资经验与企业管理经验,专注于新材料行业投资及行业研究。徐XX,期货分析师。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经济学硕士。从事工业品、农产品研究,工业品以LLDPE、PP研究为主,具有较强的市场研判能力。

2、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律师。

专利代理这行对专业要求比较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知识产权知识才能适应相关产品的专利代理。因为作为一个代理人,你必须要会查专利、审专利、分析专利,从而帮助你的客户成功申请专利直至得到授权,乃至应付专利诉讼。这个岗位优点是,不要下工厂,不用做实验,主要写报告,对技术或做实验兴趣不浓的可以考虑。难点是专利代理人资格证通过率较低(15%左右),没证之前只能给人打打下手,类似没有律师证的法学毕业生一样。一旦考到这个证,收入自然看涨,因为专利事务所需要一定的持证专利代理人,可以合伙,挂个名就进钱了。另外,有一定经验了,还可以考个律师证最好再加个在职法学硕士,就可以从事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代理了。举例:

孔XX,毕业于某大学生物化学工程硕士,先后考取专利代理人、律师,现任上海某公司任专职代理人。

华XX,专利代理人,资深合伙人。某大学生物化工/工商管理双学士,生物化工硕士。2000年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2004年获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研究生资格。

3、化工咨询师/项目咨询管理师。

咨询行业是热门行业,一个公司投资一个项目可能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咨询然后了解这个项目的前景,决定是否投资。岗位要求可从一则项目咨询顾问招聘启示一窥究竟,其要求如下: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化工或相近专业教育背景;

2、有三年以上化工项目调研与投资分析经验,熟悉当前热点投资项目者优先;

3、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英语四级以上或相当水平;

4、能承受工作压力,能吃苦耐劳(如加班)。由此可见,咨询和市场调研分析联系相当紧密,因为只有经过调研才能得到可靠的信息,才能给客户提供准确详实的咨询,对文字撰写和沟通能力有一定要求。

还有一类就是项目申报方向的,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各类资助政策五花八门,大公司有专人负责项目申报,小公司就可能委托第三方咨询公司,需要项目申报咨询师懂点专业知识,更要熟悉政府政策,帮助企业怎样写好方案以成功申报各类资金。注册咨询师(化工)也是国家一个资格认证,如果进入这个行业拿到这个证,前景是十分不错的。目前国内出名的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市场研究公司也从事差不多性质的工作,如零点咨询、新华信等。如果能够进入那些国际级的咨询公司起点就更高了,如麦肯锡、贝恩、波士顿等,当然这些公司主要招名校的。

还有一类是从事质量体系管理或企业运营管理一段时间后,转往企业管理咨询或培训方向发展,一般不少有一定经验后会在职读个MBA之类管理方面的学位。举例:

巩XX,某集团高级咨询师、工业品事业部研究部副主任。某大学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硕士/博士。擅长设立模型、数据测算、市场研究、渠道管理,战略规划以及企业的综合管理提升等。姜XX,高级顾问、高级工程师、注册管理咨询师。某大学机械学硕士、30年企业现场工作经验、具备16年完整5S、6S、TPM、精益生产、实际推动经验,熟悉GMP、ISO9000/14000、HSAS18000、HACCP等方面的管理知识和实际经验。

4、期刊(网络)编辑或科技、财经记者,科普作家。

如果读工科,又很喜欢文学写作、采访编辑或播音等,可以选择进入媒体行业。当然这是有门槛的,需要较深厚的文字功底。大的综合性报刊都有科技/产业板块,具有工科背景以及文字特长的有机会进入,但难度肯定不小。退而其次,不妨尝试下进入这些科技或化工专业的报刊杂志,如《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中国化工报》以及种类繁多的专业期刊等,也算是传媒从业者了。将来有机会说不定还可以跳到其他媒体,拓宽自己的工作范围,成为更广泛意义的传媒人士。

另外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综合网站的科技领域以及科技、化工等专业网站采编人员需求也不少,如专业领域的慧聪网、化工网等(下面详细讲)。还有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科学网等科技类网站,有些写手在上面写多了就成了专职人员,典型的如云无心为食品博士,科普作家,还出版了《吃的真相》等书籍。

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如今也是方兴未艾,在写作上有特长的可以尝试运营一个自己的自媒体,不过这个对一个毕业生可能不合时宜,一般都是业余时间做,有人气后再专职运营。另外,还有些凭自己在播音/戏剧等方面的特长,进入电视广播界的。以上这些人一般在校时多半会加入文学或广播社团,或者业余进行大量的写作,是真正热心才投入进去的。举例:

李××,科学记者,工学硕士,先后在《科学时报》和《南方周末》从事科学报道,2003-2004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李XX,《中国化工报》某记者站站长,曾在中科院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后专职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历任站长、主任记者,发表科技新闻传播作品500篇以上。

5.网络编辑或者行业信息员。

这主要针对网络媒体的岗位,分布在网站、论坛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大的如门户网站新浪网、网易、凤凰网等,都有科技/产业板块,这些是需要工科背景的网络编辑或采写记者,当然同时要求有一定的文字能力或信息搜集能力。其次就是行业网站,化工业的如中国化工网、慧聪网等,更需要本专业背景的编辑或行业信息员,一般要求擅长收集本行业的知识,并且对本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对发展的洞察力。行业网站的专业论坛也会招聘一些专职管理员。再次就是现在很火的微信公众号,其实也是以前网站或论坛的新媒体之路吧,化工类的如新材料在线、材料馆、艾邦高分子等,都需要有专业背景的人士运营,最好还得有互联网思维。

6、检验工程师、认证工程师、审查工程师等。

这些职位归于一类,因为同属于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行业,这一行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类近年发展迅速,已经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因为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很大,所以化工类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程师需求量相对较大(主要指专业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公司内部的分析检测不列入此类)。

检验工程师顾名思义就是从事产品质量检验的,如塑料、化妆品、纺织品检验、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分析,需要掌握检验标准,熟悉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强制性或自愿性认证工作,接受企业认证申请,考核以及发放认证证书,需掌握认证体系知识;审查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生产合规性的审查工作,主要涉及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如食品、化妆品等。这一行业外资巨头有SGS/TUV/BV/ Intertek等,国内的有各部委下属大大小小的检验机构,大的有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浙江方圆检测等,上市公司有华测检验、电科院、中检南方)等。

7、设备销售工程师。

前面“走业务路线”讲的主要是化工产品(含助剂)的市场营销,这里主要指销售行业内所用的专业设备,其中生产设备,如塑料行业的注塑机、成型机、吹塑机等,橡胶的硫化仪等;测试设备,如TG/DSC,辅助设备如加热设备、加压设备、化玻仪器以及相关的试剂、标准物质等。这些既有国内企业,也有外资企业。需对某一类仪器较为精通,当然最好是在生产岗位呆过,具有较丰富的仪器使用经验后,再转仪器销售更为有利。举例:

朱XX,现任某外资仪器公司中国区经理。毕业于X大学材料科学系,硕士学位。历任某公司科学仪器部销售主管、区域经理,热分析仪器产品经理、客户经理等职。

牟XX,某外企生命科学集团中国区经理。毕业于X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先后从事环境分析和研究工作;仪器公司化学分析部任销售工程师、项目经理、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等职。

8、政府机关公务员。

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需求量大也最接近专业的,主要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环境保护部门、安监部门;二是具有一定理工背景的岗位,如发改委(产业方面)、经济信息或工业部门、科技管理部门、海关、海事局等,竞争比较激烈;三是部分不限专业的部门,如党群系统部门岗位、公安局、监狱警察、消防局等,也不少考的,还有选调生。公务员的优势是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稳定,劣势是得不到提拔的话,能力会日趋平庸,离开体制则生存能力较弱。不过真打算考公务员的话,尤其是男生,要多想想自己的个性是否适合在体制内混。从政的话,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尤其是与人沟通和协调上下的能力,很有可能做到头都是科员一个,尤其在现行管理日趋严苛的环境下,公务员处境也非同以往。当然如果喜欢安逸的生活,和享受一定的社会地位,另当别论,可以一试。多说一句,***也是的化工毕业的,现任广州市委书记是高分子专业的哦。

9、科技服务业。

为什么要单独讲这一类,因为当前创新驱动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科技创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服务于创新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关的信息咨询、标准服务、培训、检测检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涉及这些领域的组织很多为非盈利机构或社会团体,有着较多的工作岗位,且对专业要求没那么严格,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要的,或者再加一些材料撰写与分析能力。

其他还有一些,就不一一列举,如质量工程师,除了熟悉产品质量控制外,还需要掌握ISO9000、六西格玛等质量体系标准或知识;标准工程师,要求熟悉专业知识以及标准化知识;计量工程师,主要是理化性能的计量检测,需按相关计量规程去测试;另外还有去一些高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教辅等各类服务性质的工作,对专业要求也不高。

只是找工的历程,有个人的因素也有机遇的因素。所以有时候一份好的工作降临到你的头上时,可能并非你当初所能想到的,从此改变了你今后的生活。但是,机遇往往亲睐有准备的人,所以与其等待机会,不如先行动起来,以你心中理想的工作为目标,不断充实自己,做出最充分的准备。

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要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那样更有助于你大展宏图!从事你感兴趣的,又适合你性格的事情,应该是很快乐的,也是容易做出成就的。

另外奉送你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因此,要尽早准备和规划,最好从现在开始!

2.近化学类专业 篇二

1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学习方法从督学到自学角色难转变

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他们中学时因要面对高考不得不学的压力以及对教师“督学”、家长“逼学”、自己课前不做预习、课下拼命做题学习方法早已习惯。进入大学,因失去了这些外力而感到自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再加上该课程课时有限,内容多而杂,要求课外自己阅读的时间多。学生还不适应大学这种学习方法,遇到点挫折便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所措,因此从督学到自学角色难转变。

1.2 课程教学内容多学时少间矛盾突出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合并而来,合并后其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分散以及学时数少间的矛盾很突出。

1.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因教学内容多学时数又少,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每次上课讲授的内容都较多;再加上教材公式多,概念和理论多且抽象,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头绪繁多,不知重点,学得很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削弱。

1.4 实验基本技能差且操作随心所欲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验科学,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获得都需要动手实践,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但在实验中发现,许多学生不敢动手、不愿动手、常当看客;学生实验预习不够认真,多数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没有真正地理解消化和吸收;部分学生缺乏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操作不规范,实验随心所欲,如滴管取药后乱插乱放,试剂瓶瓶塞乱放乱盖,超量取药用不完的乱倒乱扔,滴定管操作漏液不管,移液管取液随意操作,实验现象记录不详,实验数据记录随意等。

1.5 学生学习能力评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

考试制度是重要的环节,承载着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与淘汰功能。[1]我校前些年该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考核没有分开,成绩评定采用期末考试占60%、平时占40%,后者包括作业、实验等内容。因实验比例相对较少,再加上实验成绩又以实验报告为依据,给学生造成假象,认为理论重要,实验不重要,因此学生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常出现分数高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差的现象。近几年,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考核,学分独立计算,实验成绩评定参考实验报告、基本操作规范性、提问等,学生对实验重视度有所提高,但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不大。

2 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引导学生尽快转变角色

我们利用上课前5~7分钟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总结上次课讲授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和启发学生做好课后复习和总结,也向学生推荐优秀参考书、国家级精品课程学习网站,笔者还建立了QQ群,将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复习资料等文件上传与学生共享,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料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自学,并通过QQ和微信等形式增加与学生课下交流,及时回答学生疑难问题,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堂内外并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自学能力和自觉学习的意识。

2.2 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

授课中合理正确有效的运用多媒体,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如对一些例题分析过程、一些重要公式的来由,采用传统板书进行推理、解释和总结,让学生对公式和问题的求解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抽象难理解难掌握内容,易引起学生抵触和厌倦,可借用多媒体,用立体模型和三维动画直观地展现一件乏味、抽象的复杂事件,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感受信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2.3 讲课要理论联系实际

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多,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与其所学专业的联系,认识不到化学知识在近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为此,我们采用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实施。如讲酸碱(或配位)滴定法时,联系我们每天离不开的粮食和蔬菜,其丰收离不了肥料,那么氮肥、复合肥以及奶粉、蛋白质等中氮含量如何测?磷肥中磷含量怎样测?造纸业碱法纸浆使用的碱液中NaOH,Na2CO3含量怎样测?都可用酸碱滴定法。我们身边的玻璃、水泥、瓷砖、陶瓷等材料生产所用原料硅酸盐中Al3+,Ca2+,Mg2+,Fe3+等含量如何测?可用配位滴定。再如在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教学中,提出系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冬天下雪后路面结冰,交管部门常会在路上撒盐,帮助学生理解是因溶液凝固点降低能使冰融化来防滑、防交通事故。再如海洋中鱼儿为什么不能生活在淡水中?为什么输液要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来配制药水?吸引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渗透压、反渗透等概念。这样学以致用,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4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中,教师应使自己由“演员”变“导演”成为组织者,使学生由“观众”变“演员”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巧妙提出问题并启发诱导学生同步思考,让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的情景之中。如在讨论NH3分子的形成及其空间结构时,为阐明NH3中N采取了sp3杂化轨道成键,可巧设以下问题。

(1)NH3分子是离子型化合物还是共价型分子?(学生答:共价型分子)。

(2)能用现代价键理论解释其成键过程吗?为什么?(能,因N原子2p轨道上有3个单电子,能提供3个单电子与3个H原子的1s轨道上的单电子配对)。

(3)若按这种方式成键,则其键角应为多少?(应为90°)。

(4)但NH3分子键角实测为107°18′,如何解释?(不清楚),此时教师可向学生提示:尝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

(5)NH3分子为AB3型分子,能否是sp2杂化?(不是,因键角不符),也不会是sp杂化,那能否为sp3杂化?(有可能,但键角应<109°28′)。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其成键过程及键角的变化,并通过与前述CH4(或CCl4)分子的成键过程进行比较,引出不等性杂化的概念和特点,及其与等性杂化的不同点。这种导学结合、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避免了抽象的理论说教,体现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运用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用类比法化难点为兴趣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疑点、难点应讲明讲透。对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否则学生很易搞混,产生知识盲点。如“反应商Q”和“标准平衡常数Kθ”概念及表达式,学生常产生疑问:两个公式是一样的,有何区别?首先向学生解释:二者公式是一样的,但公式中产物和反应物的浓度代表的含义不同。Q中使用的是任意时刻的浓度,而Kθ中是反应达平衡时的浓度,Kθ是Q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当反应达平衡时,Q=Kθ。另外,Kθ是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的值,只受温度影响,而Q是根据任意时刻的浓度求出来的,是与选取的反应“任意时刻”节点有关。然后,用100米赛跑打比方,Kθ就相当于终点线瞬间的时间,而Q则相当于起跑点和终点线间的任何时间。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理解Q和Kθ的内涵,也不容易混淆。诸如此类问题,课堂上用通俗的比方、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难点为兴趣,深入浅出,各个击破,提高教学质量。

2.6 加强学生实验动手和实验技能训练

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实验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做好实验预习并抽查检验预习效果,引导学生预习并对实验内容做到“胸有成竹”。

(2)对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等内容,通过观看录像、教师示范演示和学生操作练习相结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鼓励学生勇敢动手,做到胆大心细,实验操作规范化。

(3)要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不搞弄虚作假,对不合理的结果做出原因分析。

(4)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可结合教学内容,自定实验方案和程序,自主准备所用仪器、试剂并完成实验,教师只参与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树立绿色化学新理念。引导学生时刻注意节约药品,能少用的一定要少用,能回收的一定要回收。实验选择上,尽量以“绿色、环保、无公害”为前提,大量删减有毒有害的实验。例如我们将鉴定Br-,I-时使用的氯水改为双氧水,既可省去制氯气的烦琐操作,又避免氯气、氯水对环境及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2]践行绿色化学,培养学生绿色意识,提高科学素质。

2.7 学生成绩评定注重过程性考核

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素质。目前,我们在强化实验课教学,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对实验课评价,采用实验预习报告、回答问题、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报告书写及数据处理正确性、实验态度、实验时的卫生情况等综合起来考虑,克服了实验做和不做一个样,只要实验报告写好就可得高分的弊端,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而理论课成绩则由课后作业、课堂练习、阶段小测验和期末考试构成,即使是比重较大的期末考试也从不向学生划定课程考试重点。确保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顺利完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3 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应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勤于思考,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改革考核评定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继梅,杨捷,吴振玉.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07-109.

3.近化学类专业 篇三

关键词:无机化学 分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79-01

海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211大学,由原来的海南大学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而成。学校结合海南地域特色,开设了特色农科类专业,如农学、植物保护、园艺花卉、草业科学、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这些专业大一第一学期都要必修《无机化学》。本人从事无机化学教学十余年,结合农科类专业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一些探讨。

1 课程特点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农科类专业安排的学时为40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热力学,四大化学平衡和物质结构。由于学时有限,没有安排元素化学内容。农科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需实现以下目标。

(1)丰富学生的无机化学知识,提升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中学化学知识,激发他们用化学进行专业交流和深入研究的愿望;

(3)帮助学生逐步培养阅读化学专业书籍及相关论文的能力,从而能够及时掌握国际上最前沿的信息和资料,为将来进行专业研究奠定基础。

2 学生特点

农科类专业的学生普遍来自农村,其整体学习水平稍差。作者對2011级农学和草业科学两个专业150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只有57.5%的同学在高考中选考了化学,也就是说,只有略多于一半的同学按照中学化学的大纲要求有系统有重点地进行了高中化学课的学习。而在其他未选考的同学中,有54.5%的同学未能按正常课程要求全部修完中学化学,甚至有个别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仅仅修了一年。可见,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有效的教学。

3 教学方法探讨—分层次教学[1]

根据本校农科类专业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可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给予相应的教学辅导,从而使各类学生不断地把潜在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人水平有两种,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使每个人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最终都能达到基本的规格要求[2]。

学生分层后,教师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与各层次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很差,学习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以教育部规定的农科类专业无机化学基础课大纲的教学要求为标准,以跟得上课程进度为基本要求,同时对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盲点进行课后补习,最终达到大纲要求;对于基础较好,学习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高要求,适当增加与补充研究性内容,提出引导性问题,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与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对于处于前二者之间的这部分同学,辅以少量的应用性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思考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达到大纲的要求,并初步认识到无机化学理论与研究的一般方法与途径。

4 教学手段的改革

学生一般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是很浓,如果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采取满堂灌,从一个理论到另一个理论的灌输,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需要和采取一些教学手段与学生互动[3-4]。

4.1 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

无机化学是研究化学基本原理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学科,概念与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利用多媒体播放,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4.2 案例教学,联系实际

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实际案例,如:如何利用热力学判断消除尾气的反应是否能自发,以此引用目前城市环境的热点话题;在学习酸碱缓冲溶液概念的时候,可举例:人体血液、土壤溶液等缓冲体系,引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和重视。

4.3 课堂测试,提高效率

刚经历过高考的新生,对于考试有着特别的敏感,一遇到考试会特别兴奋。因此适当的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当场测试,能迅速的让全体学生集中精力回到教学内容上来。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测试,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将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4.4 网络沟通,以人为本

利用网络,构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上答疑、课件习题下载、提交作业等[5]。课堂上学生人数众多,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教师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手机、网络等,在课外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尤其通过网络QQ,学生能敞开心扉和老师平等对话,教师除了解答一些课程知识以外,还可以对新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去。

5 结语

根据农科类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论与专业相结合,即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无机化学课程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应用。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手段上,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目标上,结合具体专业与社会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及培养过程,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威,龚淑华,刘晓瑭.农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1,1:68~70.

[2]周光明,彭红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和谐教学新模式高校分层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6):69~71.

[3]王效香.如何进行分析化学教学[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24(1):79~80.

[4]黄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42~44.

[5]褚鹏云.网络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4:103~104.

4.小语种专业就业率近百分之百 篇四

社会需求旺盛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全国开设语种最多的高校。据了解,北外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接近百分之百,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是最早完成就业任务的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2009届共有9个专业181名毕业生,其中西语和法语专业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90%以上的毕业生起薪在每月3500元以上。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去年有13个专业共计295名本科毕业生,其中首届希伯来语毕业生14人,尼泊尔语、马来语和荷兰语专业也在时隔4年后再次迎来毕业生。截至当年7月,毕业生100%就业。

高就业率的背后是社会对小语种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新闻传媒机构、外企及合资企业、大型企业的涉外机构、外贸公司、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等单位均是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人才需求有增无减。以国家公务员为例,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专业招考计划多,岗位多,每年吸纳了大量毕业生。去年仅澳门终审法院就从北外录用了6名葡萄牙语毕业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中心主任孙眉说,小语种就业与国家对外开放程度息息相关。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贸易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企业、公司纷纷走出国门,小语种人才无疑是先锋。以传媒行业为例,在“中国声音”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传媒行业加大了小语种人才储备。中央电视台去年开设的俄语频道,包揽了北外俄语专业所有的研究生(论坛) 和部分本科生。在金融业,中国各大银行在国外纷纷设立分支机构,也迫切需要当地语种人才。

复合型人才受欢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刘金兰介绍,小语种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也得益于他们的实力。众所周知,近年小语种高考录取成绩一直在众多专业中名列前茅,小语种提前招生、提前批次录取等方式使得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名校的小语种专业录取成绩堪与北大、清华等媲美。这使得小语种专业有了较高的门槛。

虽然小语种人才稀缺,供不应求,但是并非学一门语言就能一劳永逸,工作无忧。用人单位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综合素质全面。在涉外行业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外交、法律、新闻、其他语种或其他专业性很强的工程项目,工作性质使得小语种人才要独当一面。为了提高人才竞争力,外语院校都加强了复合型人才和复语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在读期间除了学习一门外语,还要通过辅修课等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毕业时争取拿到双学位。大多数小语种毕业生工作几年后都由外语人才向专业人才转型,而非单一的外语翻译。

毕业生需基层锻炼

小语种毕业生就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了一个国家语言未必到该国工作,如学习法语的人大部分要到非洲地区工作,西班牙、葡萄牙语学生工作地点大多在拉丁美洲。我国很多公司在非洲、拉美地区开拓市场,设立项目,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这些岗位虽然收入高,但是条件也很艰苦,毕业生需要有吃苦精神。

虽然旺盛的社会需求使得本来招生规模很小的小语种毕业生更加金贵,但小语种毕业生就业也有短板:学生和家长的就业期望值高,紧盯国家机关、部委、新华社等传统主渠道,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沿海发达城市,大城市居其次,很少能到内陆地区、西部地区就业。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形势严峻,毕业生普遍面临传统就业主渠道需求下降、稳定职业越来越少的情况。一位高校负责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说,小语种毕业生在不愁就业的同时要具有开拓精神,做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小语种人才需求,地方外事办也成为新的就业渠道。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妍介绍,该校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到京外单位就业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多,约3成毕业生京外就业。

5.近化学类专业 篇五

摘 要:实习,简直在每个高校教学方案中都会呈现,可见这是高校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更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实习意味着将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将课堂中没有系统化的学问重新梳理一次。

关键词:平面设计实习论文

实习,简直在每个高校教学方案中都会呈现,可见这是高校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更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实习意味着将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将课堂中没有系统化的学问重新梳理一次,以至意味着某些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可见,增强专业实习、强化供求对接是艺术设计教育中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

每年我都要在毕业季翻阅各个学校毕业生的简历和作品,置信很多在设计企业工作的同行都会问一句话:毕业生招进来怎样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简单的说就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学用脱节,供求错位”的问题。首先,企业在招聘应届大学生的时分会给他们一个定位:执行者。那么也就是说操作在这里面是重头,而目前我们在高校教育中将理论学习放在重点,也就是说仅以提升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专业技艺的培育与提高由于资金场地等多种要素,大多数高校都无法完成专业技艺培育这一诉求。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困惑:我想要执行者,却来了一堆“设计总监”。

作为企业,是要效益的,既然在校学生根本没实践工作经历,那么关于企业来说,招实习生进来就意味着耗费,原来需求一个人做的工作由于实习生没有经历或者才能就需求两个以至更多人来做,在项目进度上和资源耗费上就根本把所谓的人员本钱抵消掉了。第二,实习生活动大,根本上如今的实习课程学生都是抱着拿个学分的态度进行的,也就意味着企业忠实度大打折扣,公司花时间和资源进行对实习生的培育难以回收投入。第三,企业与学校正于实习生的动身点不一样,企业要生存,学校要教学成果,无利可图的事情企业是不会做的。

我们先来剖析一下学校普通是如何布置实习课程的。如今实习课程普通有两种方式: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分散实习指的是由学生依据本人的`专业开展方向进行自主选择企业实习,优点是俭省教学资源,缺陷是缺乏有效的教学监视很容易形成实习教学的虚假完成。集中实习是指由学校教师带队将参与实习的学生统一布置至企业中进行实习教学,优点是教学目的明白,便于统筹管理;缺陷是遭到实习基地的限制很大,难以展开工作。学校方面关于实习的监管力度和验收方式根本上处于平安监管和盖章认证上,除了集中实习的学校以外根本关于实习成果的验收是聊胜于无。而学生为的是混个学分好毕业,只需有个章就好了,关于实习这件事的意义和理想作用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很学生在实习期犹如放假,盖章了事,而学校也乐于如此,毕竟教学任务完成了。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见这样一个“用人荒”链条:企业,要人无人可用—→学校,完成教学任务“散养实习”—→学生,为顺利毕业混个章无所谓真正实习—→就业,学生才能缺乏无法就业。看似是个死循环的样子,其实这四个主体中寻觅到共同的利益点,完成校企分离,然后废除死循环。

我们能够依据理想状况的不同,校企分离树立实习基地开展以下三种形式

1)共同投入,协作建立。应用企业现有设备资源,经过国度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或置换资源,更新和改善企业设备设备,满足企业设备更新换代需求,教育部门与企业签署基地运用合同,保证共建后的基地长期接纳学生实习运用

2)本钱分担,优先供应。关于急需艺术设计特地人才的企业,把对学生的实习培育本钱分担给相关企业,实习学生毕业时,该企业优先选用。

3)产教分离,资源统筹。选择一些办校条件好或者具有相当范围校办企业的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给予恰当扶持,建立本专业的学生实习基地,将学生的课堂学问应用到企业的消费中,边做边学,既能出教学成果又能有效的为企业储藏人才,真正双赢。

6.近化学类专业 篇六

1 《大学基础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分析

自2004 年起,我国各地陆续开始实施新课标教学,截止2010 年,全国全面过渡完新课标教学。目前,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有“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等多种版本,但大致内容差不多。

1. 1 高中学习已接近《大学基础化学》程度的内容

必修l: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化合价; 胶体的特性; 酸碱电离理论。

必修2: 元素的周期; 元素的族; 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锌铜原电池装置; 半电池反应; 锌锰电池; 铅蓄电池; 燃料电池; 平均速率;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原理: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Hess定律的内容;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常数; 电解池原理。

化学与技术: 氨的主要用途; 碳酸钠的用途; 索尔维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 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结构;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制氢氧化钠的原理; 铝在地壳中的含量; 铝的提取和冶炼。

物质结构与性质: 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电子的能级排布; 价层电子互斥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sp杂化) ; 离子晶体的配位数;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类型; 四种金属晶体堆积模型; 共价键。[1]

1. 2 有待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知识点

物质的量部分: 《高中化学》只是讲了有关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大学基础化学》则需在原有基础上着重基本单元不同时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酸碱理论部分: 《必修1》中只讲解了酸碱电离理论,给出了酸碱盐的概念和水溶液中酸碱反应的实质,《大学基础化学》是在酸碱电离理论基础上着重介绍酸碱质子理论,重新定义酸、碱、两性物质,扩大了酸、碱的范围和酸碱反应的范围。

氧化还原反应部分: 对于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化合价概念,《大学基础化学》给出了更科学的定义———氧化数。

元素化合物部分: 《必修1》内容较少且贴近生活,而《大学基础化学》知识更全面系统化,故这一部分可适当增加教学学时。

反应速率部分: 《必修2》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变化表示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原理》中又进一步引申为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但都是用平均速率来定义的,而《大学基础化学》则是以瞬时速率来表示,并考虑了反应进度。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部分: 《必修2》形象地用水位高低来向学生定性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关系,并用能量守恒解释吸热和放热现象,《大学基础化学》提出状态函数的概念,给出热力学能U的定义,并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以此定性计算反应能量变化。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部分: 《必修2》提到温度、浓度、反应物状态、固体表面积,有待在《大学基础化学》学习中定量讲解各影响因素的原理。

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写法部分: 中学教科书采用下列方法表示,C( s) + O2( g) = CO2( g) + 394 k J/mol。

这样的表示方法有显欠妥,首先采用能量和物质相加减,严格地说与化学方程式的习惯写法不相符。更重要的是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化学反应进行时的条件( 如温度和压力等) 及途径有关,如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其焓变,而恒容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其内能变化。因此,基础化学中常用△,HmΘ( T) 、△,UmΘ( T) 分别表示恒压和恒容热效应,其中右上角的记号“Θ”表示处在标准状况,右下角“m“表示反应进度为1 mol ,“T”表示反应所处的温度条件,如未标出,就是指298. 15K。如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C ( s) + O2( g) = CO2( g)△,HmΘ= -394 k J / mol。

化学平衡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平衡常数定义并计算,用实验对比定性总结出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大学基础化学》在此基础上学习标准平衡常数定义,并针对不同的平衡态计算其标准平衡常数,将平衡移动的结果用公式定量计算。

《化学反应原理》课后资料栏目中,还介绍了溶度积常数、熵变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锌银电池等,为《大学基础化学》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1. 3 《大学基础化学》独有的内容( 即《高中化学》未涉及的内容)

在《大学基础化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不曾涉及的,总结如下。

热力学部分: 利用生成热计算反应热; 利用燃烧热计算反应热。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部分: 系统和环境; 相;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反应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反应速率理论和活化能。

溶液与离子平衡部分: 质量摩尔浓度;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渗透压; 一元及多元弱酸的质子转移平衡; 缓冲溶液;溶度积的定量计算; 沉淀- 溶解平衡的移动; 配位平衡;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部分: 电极电势;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能斯特方程式; 原电池电动势与反应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分解电压; 电解的产物。

物质结构部分: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 三种分子间作用力的产生和特征; 离子半径的计算;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概念; 离子极化理论和键型的过渡。

化学分析部分: 误差及有效数字; 可疑值的取舍;酸碱滴定分析; 沉淀滴定分析及重量分析; 配位滴定分析;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仪器分析部分: 电化学分析( 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 光学分析( 可见分光光度法) 。

2 《大学基础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措施

2. 1 研究教材

由于化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学教师应研究《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了解《高中化学》与《大学基础化学》教材相关的知识点,有助于大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进度和教学方法,做好本科阶段和高中阶段化学教育的衔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 2 研究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与《大学基础化学》教材中知识点介绍方式及深度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范围也远不及《大学基础化学》广泛,知识的系统性和化学思维的形成也有待学生在《大学基础化学》学习中进一步完善、提高。在教学时,首先应简要复习《高中化学》知识,随后提出《高中化学》知识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大学基础化学》教学更应突出化学概念、化学思想及化学与相关前沿学科的关系,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拓展学生思路的广度和深度。

2.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需要教法与学法的衔接,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新的学习境界来适应。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大一尤为重要。由于刚走进大学的学生缺乏较强的阅读能力,不会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网络来获取信息,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充分明确大学的特点,在讲课时应有意识地讲清楚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留下若干推导细节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去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触类旁通。

2. 4 以化学实验改革作为大学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最佳衔接点

实验课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关键在于选择、组合和调整实验内容。一是提高实验课的起点,内容选取应建立在高中的平台上;二是从整个课程结构体系出发精选实验内容,用现代科技发展的观点,与养殖类专业后续课程相结合,重新审视各部分内容的相对关系,形成新的搭配组合格局; 三是在内容选取上要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之中。在实验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大学基础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两点建议

《大学基础化学》的知识难度、思维跨度,是刚入学的大学生不易登上的阶梯,教师只有综合考虑,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1 变教师讲解为主为学生主动学习为主

高中阶段教师课上讲解和课后辅导都很到位,几乎安排好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几乎是被动学习[2]。但进入大学后,学生发现大学知识内容较多,一节课顶得上高中几节课,教师讲得很快,还没听懂怎么回事已经讲完了。鉴于养殖类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师需要放慢讲解速度,每节课不要讲得太多,让学生能真正听懂,重视学生的反馈交流,同时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例如充分的课前预习和课外知识扩充自学,介绍一些课外书籍让学生看,留一些有趣的思考题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等,教师按时检查学生的自学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 2 重视现代化通讯工具的交流作用

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较重,课后还要批改作业,能够留给辅导学生的时间就很少,仅靠教师上课时的讲解是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抽出时间,利用电话、QQ、邮件等形式与学生交流,这样教师既辅导了学生,又能检查教学效果,也能拉近师生的距离。

4 结语

7.近化学类专业 篇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分层教学 载体 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83-01

随着高考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素质的相对下降,入学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也有下降的趋势,这在高职院校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对于工科类高职院校专业,如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化学基础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也日趋增大,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专业近年来的招生情况为例,一个约40名学生组成的普通班级,其高中阶段选择理科的学生约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二,而在这些理科生中高中阶段选择化学的大约只占了其中的一半,由这样学情的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在大一一开始就统一进行化工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统一教学,可以想象任课教师教学的难度,也可以想象出来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其结果往往是基础化学课程学不好,后续的专业课程也很难有效地开展下去,因此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地进行下去,而分层次教学改革就是适应了学生实际学情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本上还没有在基础化学课程中实行分层教学,该院也仅仅是在2012级材料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改革尝试,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笔者发现在经过对学生学情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分班教学、分层教学较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分层教学,进入大二的学生在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化学技能的培养方面都达到了较平均的水平,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更切当地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如何根据教学实践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和考核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1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是介于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承前启后的“桥梁”课程,教学中既要应用基础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又要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中学化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各类专业课程。随着专业的改革,课程课时压缩的也较明显,现在的化工类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一般为160学时左右,在这些学时内进行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其难度也是很大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性内容都要进行教学。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而言,由于压缩了学时,必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多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该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化学》教材,该教材较好地解决了因学时减少、内容“浓缩”而引起的教学矛盾,同时也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要求。

2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与载体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是指在大一入学时在同一专业年级中按学生中学阶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摸底考试选拔后按模块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结构模式,即模块的课程结构,可以按特定的专业方向和不同的教学任务来确定。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组织,以确定相应层次的目标、相应组织教学和相应层应达目标考核这样几个阶段来实施。学生中学阶段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基础,模块的课程结构是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载体,学生学习兴趣的倾向是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动力。

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中,基础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都是教学的重点,包括物质结构基础、烃和卤代烃、含氧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基础、滴定分析技术、物性参数的测定技术、无机物的基本性质等,这也是教学的载体。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掌握必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任课教师需要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这两个方面做好工作。教研室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学习兴趣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讲座、兴趣小组的上课内容上多个层次模块适当平衡,突出重点,强化难点,讲究针对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专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组织,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模块选择的主观愿望,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客观理性地作出选择。

3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的考核

为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成绩考核的考核可以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30%,其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以平时成绩的评定为例,可以以其中课堂纪律及考勤占50%、课堂讨论发言积极性占30%、实训操作考核占20%分配下去。

经过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该院实行分层教学的化工类材料专业,学生学习的动力明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错,经过一学年的学习之后,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再学习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鲁定元,万益,操时尧.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3):4-7.

8.生物化学类论文 篇八

题目:牙齿的萌出

摘要:牙齿是许多脊椎动物上都存在的结构,牙齿的萌发需要许多细胞与组织的参与和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在牙齿保护与牙齿再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这几方面做简单的阐述和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牙齿;萌出;调控;再生

牙齿的萌出是指牙齿从颌骨内向口腔方向运动,穿破颌骨与口腔黏膜,进而与对颌牙相接处而到达功能位置的复杂过程。此过程有多种细胞参与,是一个复杂且被严密调控的生理现象。

1 牙齿的萌发机制

1.1 牙囊的作用

牙囊是发育中牙齿周围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后来会发育成牙齿的支撑组织。牙囊在牙根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能引导牙根向正常方向生长,牙根开始形成后不久,牙囊会形成牙齿萌发的通道,发育中的牙齿通过这条通道向口腔黏膜移动,有人做了实验,将犬牙冠形成后门牙前四周去除牙囊,牙齿便不能萌出;将剥离的牙囊重新放回,牙齿即能萌出,由此看出牙囊在牙齿萌出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牙槽骨吸收的发生

牙齿萌出的通道是由骨腔内的牙胚发育引起骨吸收而形成的。在换牙齿的期间,骨吸收使该通道加宽,允许牙冠通过从牙槽骨中萌出。Cahill等通过越过牙的金属线隔离此通道,发现狗牙萌出手足,去除金属线牙齿便可以萌出,故可以看出,对于埋藏在牙槽骨中未萌出的牙齿,萌出的关键是骨吸收形成萌出通道。

1.3 细胞的作用

在牙齿萌出之前,单核细胞大量涌入牙囊,牙槽骨的破骨细胞数量迅速增加,然后,单核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数量又迅速的下降。破骨细胞可以吸收钙化组织,而单核细胞具有破骨细胞前提的特征,这些细胞通常在破骨细胞周围,单核细胞大量涌入有助于破骨细胞形成,破骨细胞又促进骨吸收形成牙齿萌出通道。

1.4 分子的作用

在牙齿萌出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单核细胞进入牙囊形成破骨细胞,然后形成牙齿萌出通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参与单核细胞进入牙囊并聚集的过程。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一定程度生替代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从而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当小鼠缺乏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时,牙齿不能萌出,若给其体内注射该因子,可以增加牙囊内单核细胞的数目,引发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使小鼠的牙萌出。

2 牙齿萌发的调控

牙囊在牙齿萌出开始是形成牙周膜,其中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纤维,成纤维细胞收缩带动牙周膜纤维收缩,牵引牙齿向萌出方向移动,这也形成了牙齿萌出的主要力量。还有上述说破骨细胞的形成,进一步形成萌出通道的过程都是牙囊的调控。

2.1 护骨素与破骨细胞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配基的调控

OPG是Simonen通过分子克隆得到的一种新的肿瘤细胞坏死因子受体(TNRF),破骨细胞核因子受体配基(RANKL)是YNF配体的一种,对破骨细胞的发育功能有重要的作用。RANK是一种肿瘤坏死受体蛋白,可以被RANKL识别,OPG可与RANKL之间竞争性结合。各种刺激骨吸收的因子诱导膜上表达的RANKL,RANK与RANKL结合,将信号导入细胞,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且RANKL与破骨细胞受体结合后,可以增加骨吸收和血钙。OPG会竞争性的抑制两者之间的信号传递,OPG与RANKL在骨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是破骨细胞终末分化期及发挥功能的调节因子。OPG异常表达会抑制破骨细胞的的形成,增加局部骨质密度,导致牙齿萌出困难或错位萌出。

2.2钙,磷与牙齿发育的影响

牙齿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基质的形成和蛋白质基质的钙化是缺一不可的两个阶段,钙磷含量对第二阶段的影响很大。牙齿外层白色半透明的就是牙釉质,它是钙化程度最高的坚硬组织,没有感觉的活性组织,代谢缓慢。血磷浓度降低会导致牙齿矿化不良,低血钙会导致牙釉质矿化紊乱

若牙釉质被损坏,牙本质会暴露,其中有本质小管,管内有神经纤维,当牙本质暴露后,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引起疼痛。

3 保护和牙齿再生的展望

3.1龋齿的预防

唾液中的钙磷盐相对牙齿是过饱和状态,可以防止牙釉质脱矿,并且促进新萌出牙齿的矿化,奶酪作为一餐的最后一道食物有助于减少龋齿,因为奶酪中有高钙和高磷酸盐含量。

含氟牙膏的使用可减少龋齿,氟是牙齿不可缺少的部分,少量的氟可以促进牙釉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抗能力,促进矿化,高浓度的氟离子海鸥抑制酶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产生酸性物质。但是氟摄入过多会引起氟中毒,出现掉牙,氟骨症等。

3.2牙齿再生的展望

我们都知道6岁左右的小孩可以换牙齿,但是成年人若牙齿脱落后就不会再重新长出。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成年人也能长出新牙齿呢?直到现在,已经有通过干细胞技术让牙齿再生的技术,但是仅在老鼠等动物上实验成功,这种方法是利用成年鼠的牙齿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然后把它移至口腔,使之得以再生。牙齿干细胞就是种子植入牙床,但对于人体是否能成功,目前还在研究阶段。

如何把干细胞与周围的牙组织逐渐融合,并且是新生的牙齿牢固的固定仍是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更多的,或者我们可以从牙囊的破骨细胞的形成入手,寻找牙齿再生的新方法。能否通过某种因子在此使破骨细胞进入到牙囊中,形成萌发通道再生牙齿。

也许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我们如果从基因水平上认识了牙齿的脱落与再生,我们就可以通过基因的方法来使牙齿再生,也可以避免干细胞的培养和植入等复杂的过程,但是对于牙齿萌发脱落的基因水平的研究仍需要很大的努力。

4 总结

通过本次的作业,我对自己一直不太清楚的牙齿的生长有了一定的了解,牙齿的萌发至少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很多物质的参与,也有很多因素调控,本文只是阐述的了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把这些过程都研究清楚,那么对于与牙齿有关的疾病治疗也会也很大的帮助,也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保护好牙齿,更重要的是让牙齿再生能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晓红,宋代辉,刘少华,牙齿萌出过程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口腔医学3月

【2】苏吉梅,国家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月

【3】刘光峰,张庆元,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5月256603

【4】李锐,李振钢,牙体牙髓牙周病力学杂志3月710032

9.近化学类专业 篇九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近三年毕业论文选题(2014-2012年)

一、2014届

1.中式菜肴的命名与翻译

2.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体资源的有效应用 3.中国茶文化与英国咖啡文化对比研究 4.中美日常交际之主要体态语对比研究 5.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探析:以《红字》为例

6.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写作手法研究:以《到灯塔去》为例 7.中英餐饮文化现象对比研究 8.《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分析

9.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10.《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性格分析 11.《雾都孤儿》中的童年生活

12.从美国朋克摇滚乐歌词中看反抗精神 13.《红字》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14.爱伦坡的文学理论及在《泄密的心》中的体现 15.功能理论在英汉广告翻译中的反映 16.从纽马克翻译理论看英语习语的汉译

17.浅析《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人物形象 18.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苔丝 19.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 20.少儿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2.文山壮族地区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调查

23.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彼此理解幽默的桥梁问题研究

24.彝族地区英语专业本科生常见听力障碍及应对策略: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25.中美现实主义文学对比分析

26.英语成语翻译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27.怒江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初探

28.适者生存:从自然主义视角看《嘉莉妹妹》中的嘉莉 29.伊丽莎白的性格特征和爱情观:对《傲慢与偏见》的解读

30.觉醒了的伊丽莎白: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傲慢与偏见》的解读 31.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在《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中的充分现 32.论苔丝的反抗精神

33.男性化女性:女性主义视域下苔丝的双重性格分析 34.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35.从《敢死队》看美国动作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 36.迪士尼版《木兰》对中国《木兰》的改写 37.论《红色英勇勋章》中外在意象与弗莱明复杂心理的结合 38.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研究

39.从《雾都孤儿》分析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和人性观 40.课堂游戏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41.初中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与运用 42.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3.论中美家庭育儿理念的差异

44.从翻译的忠实原则看傅东华翻译的《飘》 45.从英汉称呼语、禁忌语等看中西文化差异 46.从中英送礼的习俗看中英文化差异 47.中美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48.中英爱情诗对比分析:以《一朵红红的玫瑰》和《上邪》为例 49.以接受美学观中的译者主体性分析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三个汉译本

50.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分析:以平河中心校为例

51.教学简笔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2.论《老人与海》的隐喻内涵

5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儿子与情人》 54.论高中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及解决策略 55.常德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的影响 56.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与学习有效性研究

57.汉语拼音对楚雄中学生学英语语音的影响及其应对对策研究 58.“忠实原则”在《红楼梦》杨宪益译本中的体现 59.从功能对等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反译法 60.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异化翻译

61.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对比及翻译的影响 62.论云南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创设策略 63.简述提高云南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效果的策略 64.浅论云南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65.浅析提高云南省农村初中英语听说课效果的策略 66.中英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 67.英语中的性别与性别歧视

68.美国电影《克莱默夫妇》所折射出的民族性 69.从文化视域看中英家庭宴客习俗 70.体态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1.从黑色浪漫主义解读《拉帕西尼的女儿》 72.分析《好人难寻》的叙事与写作手法

73.《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的象征及意识流手法

74.顶岗实习对英语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影响:以个人经历为研究蓝本

75.英语师范生的学科教学能力现状研究:以楚雄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76.顶岗实习对英语师范生管理能力的影响:以个人经历为蓝本 77.顶岗实习对英语师范生学科教育观的影响:以个人经历为研究蓝本

78.汉英语言禁忌的表现与避让

79.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误区及对策

80.从旅游指南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大理逍遥游》旅游指南为例

81.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82.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风格与现状调查研究 83.英语专业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84.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85.初中英语教学小组活动模式研究

86.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87.新课程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以清平中88.心小学为例

89.中美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90.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91.解读《老人与海》中的矛盾

92.《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观对比分析

93.谈《紫色》中艾丽斯沃克笔下的理想女性—莎格

94.从《理智与情感》看金钱与婚姻的关系:以威洛比和埃莉诺为例 95.中英文化中的禁忌习俗对比研究

96.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因素对中美英语商务谈判的影响 97.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研究:以《西游记》中的动物词汇为例 98.朗读和背诵对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的影响

99.大学英语词汇习得常用方法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某师范学院为例

100.新课程背景下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如何把握角色转换

101.爵士时代的内涵:《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102.《格列佛游记》中讽刺艺术的分析 103.中国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 104.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商务礼仪差异

105.“爵士时代”的女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形象

106.“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和汤姆的性格形象对比分析

107.中西方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对比分析 108.英汉常用颜色词感情色彩的文化对比研究 109.从寒暄方式看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 110.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111.从语音和拼写看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差异 112.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的跨文化对比

113.从电影《毕业生》看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 114.女权主义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115.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对策研究 116.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117.英语小说阅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18.英语翻译课程建设研究:以楚雄师范学院外语学院为例 119.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理论探究 120.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社会象征意义

12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 122.美国大学生俚语文化寓意研究 123.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运用 124.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及文化意蕴研究

125.新课程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26.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运用:以保山127.市实验中学为例

128.逆向英语学习法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运用: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对比研究

二、2013届 1.谚语翻译研究

2.浅谈英语谚语汉译的方法及文化因素 3.浅析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4.翻译中的语序问题分析

5.浅析中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策略 6.教师的面部表情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7.浅谈歌曲、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PEP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为例 8.新课标下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以任务型教学为例 9.大学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研究

10.导入技能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1.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12.课堂游戏活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3.英语儿童文学对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14.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

15.浅析英语语音发音的影响因素:以禄劝彝族为例 16.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变化趋势分析 17.英语网络学习策略分析

18.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探索

19.主体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浅谈客家话对英语学习者语音的影响

21.云南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分析:以坪寨CPA春蕾小学为例

22.浅谈任务型教学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 23.浅谈如何培养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24.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5.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 26.电影《喜福会》所表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27.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 28.从动画片看中美文化差异 29.中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30.美国的多元文化及其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31.从中国侠客与英国游侠看中西文化差异 32.从《面子》和《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异同 33.英语俚语的特征及社会语言文化 34.从丧葬礼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35.中西婚姻制度下的文化差异

36.浅析《功夫熊猫2》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37.从《刮痧》中的父子关系看中美文化差异

38.电影《简·奥斯汀》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39.中西方神话对照

40.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蒙自女神与独角兽

41.从词汇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42.华兹华斯与朗费罗诗歌研究对比分析

43.《老人与海》的悲剧分析

44.浅析《狮子王》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45.浅析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里体现的女性意识

46.从《木马赢家》看金钱对人性的扭曲

47.浅议《廊桥遗梦》中爱情与责任的冲突

48.从《水浒传》和《老人与海》看英雄主义

49.浅析《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50.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四姐妹对爱与婚姻的不同态度

51.从《泰坦尼克号》看悲剧中的人性美

52.莎士比亚的生平与著作

5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

54.浅析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选词

55.《傲慢与偏见》》中性别语言的分析

56.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用语

57.中英模糊词对比分析

58.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游戏与英语教学:以西双版纳勐海县民族小学为例

59.英语的特色

60.当代美国人家庭与婚姻模式的演变

61.浅析《小妇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62.论《达罗卫夫人》中克拉丽莎的斗争与妥协

63.论《王子与贫儿》中环境对爱德华和汤姆性格形成的影响

64.探析《教父》中迈克·柯利昻的个性心理特征

65.教师的态度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66.浅析中西方身势语的文化差异

67.浅谈中西数字文化差异及翻译

68.从《快乐的王子》看王尔德童话作品的特点

69.文化因素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70.安娜·卡列尼娜和苔丝悲剧之比较

71.浅析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72.论《远大前程》中主要女性人物的性格分析

73.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74.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白鲸》

75.BBC英文新闻在涉华报道时的用词特点

76.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启示及借鉴:浅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77.妇女:当代美国社会不可小觑的力量

79.中外就餐文化差异

80.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81.普者黒完小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及问题分析与对策 82.跨文化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重要意义 83.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84.“狗”和“龙”的谚语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85.基于东兴中学英语教材的使用调查报告 86.浅谈网络流行语与翻译

87.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写作有效性教学探索

88.以语篇为单位的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89.少数名族聚居地区的英语教学

90.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学习成绩与老师的关系

91.中学生语音障碍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92.简明英翻汉研究

93.小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以丘北县八道哨中心小学为例 94.英文歌对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作用

95.启蒙英语教育中的教育学:以富源县迤后所小学为例 96.China English 的文化传播价值:以《京华烟云》为例 97.从《天生一对》看英美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 98.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99.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0.新闻稿英汉翻译研究

101.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思想理念研究 102.词汇量与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103.农村小学英语的现状与对策:以陇川县为例 104.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5.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分析圣经的影响力 106.西方艺术中的悲剧文化 107.翻译人员所需技能

108.大班教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以楚雄师范学院09级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109.背诵:英语教与学的有效途径

110.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梦的追求和幻灭 111.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112.彝族文化与英国民族文化

113.中国传统民俗与西方民俗文化

114.导游词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15.商务英语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三、2012届

1.从《雾都孤儿》看腐朽世界中的善良品质 2.父权制度下苔丝的反叛精神

3.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道德观 4.通过中美文化差异分析指导中美广告语的互译问题 5.谦敬语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6.从《雨中猫》的象征意象管窥海明威的女性意识 7.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方法

8.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德莱赛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9.浅谈商标翻译

10.拜伦烂漫主义诗歌中的有异色彩 11.藏传佛教与西方基督教的生死观对比 12.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13.中美友谊观差异

14.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15.中美家庭教育及其影响的对比研究

16.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道德观和贞操观

17.从《儿子与情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看劳伦斯的爱情观 18.分析中国英语在中国的发展 19.《天路历程》的象征和社会意义

20.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症状及其产生原因 21.从两部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浅析其主流价值观

22.教师在农村初中英语游戏式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以子午中学为例 23.英汉的赞语及应答的对比研究

24.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25.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爱情观

26.透视在中国青少年中盛行的西方星座文化 27.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

28.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 29.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30.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分析及:以东兴中学的学生为例 31.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雄主义: 以威廉姆·华莱士和郭靖为例 32.从人文主义看电影《美丽人生》中的优秀男人形象

33.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西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 34.《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人格分析

35.从《当幸福来敲门》和《阿甘正传》分析美国梦 36.《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之性格分析 37.日语和泰语作为英语专业第二外语的比较与思考 38.中学生英语阅读方法与技巧探析 39.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

40.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红桥中学为例 41.打破沉默: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兴起及其影响 42.英汉成语互译技巧探析 43.浅析新闻英语及翻译

44.浅析英语电影在大陆香港两地译名差异现象 45.浅析公示语的翻译

46.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47.从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哈姆雷特》和《奥赛罗》分析人文主义思想 48.《鲁滨逊漂流记》与帝国主义

49.从交际视角看影片《功夫熊猫1》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50.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威尼斯商人》女性形象 51.楚雄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2.浅析《宠儿》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解放 53.从镜像理论看《儿子与情人》

54.《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与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55.浅谈商务英语函电翻译原则 56.赏析广告英语的修辞美 57.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探析 58.对《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59.英汉习语的翻译

60.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61.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恩肖的双重人格 62.从中西方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从看跨文化交际 63.《哈姆雷特》中两位女主人公对哈密雷特复仇延宕的影响 64.从送礼行为看中西方面子观差异 65.中美军事影片跨文化对比

66.《名利场》中贝姬与《嘉莉妹妹》中嘉利悲剧对比分析

67.女性的性格特征及形成原因--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分析《白衣女人》 68.基督教对美国南北内战期间及战后文化的影响 69.《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70.初探我系英语专业学生在TEM-4中运用听力策略的情况:以2008级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71.关于音标和拼音式读法及相关教学策略的对比分析 72.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3.全身反应教学法与中学英语教学 74.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75.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语义对比研究

76.语法翻译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东兴中学为例 77.中学英语快乐学习的策略探究 78.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

79.提高云南农村中学生英语成绩的对策分析 80.中英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81.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82.中美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探究

上一篇:监狱生产安全下一篇:李营街道小学小课题参考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