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2024-12-05

《南京!南京》四年级学生观后感(精选17篇)

1.《南京!南京》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一

活力青奥,分享南京四年级作文

清晨,我睁开朦胧的眼睛,一眼望去窗外的`公园,公园里有许多的老人在运动,有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去了,心里很纳闷,大清晨的,这么多老年人都在运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瞧个明白,就先去打扮了一下装束。就下楼去公园玩了。还没到公园就听到一阵有力的劳动号子:“活力青奥,分享南京!”听到了这句劳动号子,我也不甘示弱也做起了我们的广播体操,并跟着老人们一起喊着有力的号子:“活力青奥,分享南京!”

下午,我去遛狗,并去公园玩,刚进公园,还是那群爷爷奶奶和老人们在做运动,小狗和我也加入进去,小狗不会跳,只好扭扭屁股,都让老人们哈哈大笑。我呢?不会跳爷爷奶奶他们跳的舞,只好做操了。

傍晚,我吃过晚饭,出去散步,不知不觉就到公园,傍晚就更欢乐了!——有音乐!

“活力青奥,分享南京!”让我们共同努力起来吧!请工作很忙的叔叔阿姨们,抽出点时间锻炼身体吧!请做作业多的小学生们也抽出时间来锻炼吧!

2.《南京!南京》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二

关键词:桥面防水,纤维增强型防水层,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渗透型防水剂

1 工程概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接线、南引桥路面工程,全长10.465 km,双向6车道,包含两个互通枢纽,设计时速120 km/h。

经过充分研究,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接线、南引桥路面工程桥面防水采用“一剂三涂纤维增强防水”方案,“一剂”即渗透型防水剂;“三涂”即涂刷3遍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道桥用防水涂料,该涂料符合JC/T 975—2005《道桥用防水涂料》的要求;“纤维增强”即玻璃纤维增强材料。该方案使桥面形成了“刚柔兼备”的防水结构,见图1。

2 桥梁桥面防水主要选材

2.1 渗透型一体化桥梁防水剂

渗透型桥梁防水剂是一种无毒、无味、不挥发、无色透明环保型水性溶液。将其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不形成涂膜,不改变原混凝土结构外观,而是渗入混凝土内部一定深度,生成不溶于水的链状结晶,产生反毛细孔现象,形成很强的憎水层,使混凝土表层具备长期的防水性。由渗透性防水剂作用形成的憎水层阻止了以水为载体的酸、碱、盐、CO2、SO2等腐蚀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提高了混凝土抗风化、抗冻融破坏、减缓碱集料反应的能力。同时,这种憎水层又具有呼吸透气性,混凝土内部的潮气完全可以向外散发,从整体上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总之,与传统薄膜式防水相比,非膜式渗透型防水应用于混凝土桥面防水具有如下优势:(1)同混凝土结构表层形成一体化防水层,具有长期防水效果;(2)既能憎水、防水,又能透气;(3)适用范围广;(4)施工简捷,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无需养护维修;(5)对基底表面处理要求不高,无积水、粉尘、油渍污物等即可,对基层表面状况(平整度、坡度等)无特别要求,能适应于各种几何形状的基面;(6)抗氧化、抗紫外线、耐磨耗。

2.2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经过专门的工艺破碎切割,在上下两层均匀洒布的沥青结合料中呈乱向均匀分布,相互搭接,与沥青结合料形成网络缠绕结构,相当于加铺了一层具有高弹性和高强度的防护网垫。由于纤维本身高抗拉伸强度和高弹性模量值的特性,有效地提高了防水粘结层的抗拉、抗剪、抗压和抗冲击强度。

防水粘结层中添加玻璃纤维,还对外界应力具有吸收和分散功能:一方面吸收摊铺层中的应力或车辆荷载产生的局部集中应力,并对其重新分散和分布,减少了覆层所承受的张力,有效抑制了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能够吸收裂缝的反射应力,消除沥青路面裂缝尖端产生的应力集中,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出现,阻止了因车载负荷过重造成的路面破坏,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总之,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添加到沥青粘结层后,可以赋予防水粘结层如下特点:(1)高防水性,纤维封层因为弹性模量值高、延伸力强,其抗拉强度远远大于温度变化带来的收缩拉应力或拉应变,降低了路面面层发生低温脆裂的可能性,有效抑制了沥青路面低温收缩裂缝的产生;(2)高耐磨性,纤维封层在实干成型后,被沥青结合料网状结构紧紧裹缚,形成了一个复合的力学嵌锁体系,纤维、聚合物沥青紧密相连,有效抑制了铺装层的滑移、脱落;(3)高稳定性,纤维在结构中起到加筋和桥接作用,对于沥青结合料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其优良的结构性能非常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

3 桥梁桥面防水层施工

3.1 桥面基层处理

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振捣常易导致离析,粗骨料下沉,表面形成一层水泥含量较多、收缩性较大的浮浆层。浮浆层的存在不仅影响桥面板的强度,而且易产生裂缝,不利于防水粘结层与桥面基层的结合,必须予以清除。基层要做到平整(平整度小于5mm)、干燥、干净,无浮浆、油污或钢筋等突出硬物。针对不同的问题,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1)凸起处,可用打磨机或用凿石锤等整平;(2)凹陷处,可用同标号的水泥浆填充,尤其对于裂缝,建议先凿成V字型,清除杂物后用水泥砂浆填充;(3)浮浆、松散、剥落等可用凿锚机或喷砂法清除;(4)油污,可用苏打水分解清除或者用氧炔焰枪处理。

要注意的是桥面板应平整而不是光滑。基层的粗糙程度对层间的抗剪能力有很大影响,所以,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对表面进行拉毛处理,或者在防水粘结层施工前使用洗刨、喷砂技术等以获得均匀粗糙的基层表面,使防水粘结层与桥面基层间形成足够的摩擦力,抵抗重载车辆制动引起的层间剪切力。经喷砂法处理过的混凝土表面纹理均匀、坚硬且无其他杂质。最后,防水粘结层施工前要求清除灰尘、石屑、砂粒等残留物,见图2。

3.2 防水层施工

桥面基层处理完毕后,应进行渗透型桥梁防水剂喷涂,用量为0.02 kg/m2。然后,喷涂反应型高渗透粘结底油,用量为0.45~0.52 kg/m2。

反应型高渗透粘结底油喷涂完毕后,进行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施工。施工前,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储存温度要适宜,并注意密封。防水涂料分3道喷涂,其中第2道为纤维增强涂料层喷涂,其余2道只喷涂防水涂料,这样能够很好地保证防水涂膜均匀、平整、无夹层。喷涂施工时,两侧护栏均派专人持防护薄膜进行防护,以防止护栏被涂料污染。

桥面清理干净后,喷涂第1道涂料,用量为0.7kg/m2。待第1道涂料实干(约4 h)后,喷涂第2道涂料,以防止起鼓,涂料用量为0.7 kg/m2,纤维用量为120 kg/m2。喷涂时用特制喷涂设备同时把纤维均匀地喷射在喷枪的出料口,使得纤维和涂料均匀混合在一起,见图3。第2道防水涂料实干(约4 h)后进行第3道防水涂料喷涂,用量为0.6 kg/m2。3道涂料喷完后仔细检查有无缺陷处,发现缺陷马上进行修补。喷涂施工时喷涂必须均匀,在桥面不能有涂料堆积现象,也不能漏喷。机械喷涂时要配合人工涂刷。要注意防止污染,防撞栏处要有挡板遮挡。防水涂膜必须涂刷至防撞墙与桥面接触内侧处向上5 cm,发现个别不均匀或被破坏部位,及时补涂,见图4。

3.3 沥青铺装层施工

防水粘结层施工完成后,应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再凿眼、打洞。防水涂料未固化以前,不能让行人在上面骑车、踩踏。在防水涂料实干后方可进行沥青面层铺筑。沥青面层施工时,宜使用平底或气胎设备,摊铺机和运料车车轮保持清洁湿润,慢速直线行驶,严禁在防水粘结层上转弯掉头或急刹车。非施工设备和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4 施工现场检测

施工现场检测应包括外观质量、粘结试验、涂料厚度等内容,见图5。

施工阶段,防水层外观质量检测的要求主要有:基层表面应密实、平整,其中蜂窝、麻面的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5%,并应进行修补;裂缝宽度不得大于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基层表面应清洁、干燥,局部潮湿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1%,并应进行烘干处理。

参考文献

[1]曾剑.浅论高速公路桥面防水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07,33(32):318-319.

3.南京四小凤的别样童年 篇三

四小凤出生以后。父母每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协调争吵。下午喝果奶。一盒果奶里面有红、黄、蓝、绿四小盒。妈妈随意拆开,把第一盒给了老大,这可不得了了,剩下三个都要第一盒,妈妈说:“谁喝什么颜色的奶,不都一样吗?”可孩子们不答应,吵吵闹闹。爸爸走过来笑咪咪地说:“刚才还柔情似水的脸,怎么这会儿就像青藏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妈妈扑哧一声笑起来。

爸爸凑近妈妈耳边低语道:“为什么父母要给双胞胎孩子穿一样的衣服?”妈妈脑袋“豁”地转了个弯。这边爸爸给孩子们讲《西游记》里的故事。那边眼疾手快的妈妈。趁机把所有果奶的“外衣”给脱了。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再喝时都眉开眼笑了。

上小学后,爸爸妈妈把四小凤送到了南京郊区的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一周回家一次,可仅仅每周两天的时间,爸爸妈妈还是烦劳不断。坐爸爸的车,她们都要抢副驾驶的位子;周末看电视。有了精彩的节目。谁都想赖在后面洗澡……当医生的妈妈,偶尔从杂志上看到一则外国小故事。这样写道:有一天。妈妈拿来几只苹果,兄弟几个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孩子说:“你们是不是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我们做个比赛……”比赛?妈妈灵机一动,制定家规的念头油然产生。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对四小凤说:“我们家一直是比较民主的,但你们还是有淘气的地方。比如。谁跟谁睡觉。被爸爸指责时,双方都不开心。所以。我有个提议,咱们制定一个家庭协议。谁有什么问题。就按规则来执行,不再互相埋怨……”

自从制定了“家规”,四小凤内心有了一杆公平竞争的秤。每当有吃饭磨蹭的、抢位子的。就按“家规”,微笑着给以“友情提醒”,因为条款中规定“不允许随便发脾气”,四小凤也不好意思任性,而是赶紧“改邪归正”。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吵闹的家庭顿时和谐了许多。一个个成绩由刚入学的三十几名。慢慢升到了前十名,团队精神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给爸爸妈妈当老师

采访中,爸爸问:“你们当中谁最漂亮啊?”她们齐刷刷地回答:“我最漂亮。”嗬。活得多有自信!父母强调说:“四小凤都是小太阳。问题是如何托起一个个小太阳。让她们闪闪发光。”在妈妈看来。会说是人生存发展的一种能力。四小凤小时候最爱听妈妈讲故事。

上学后。妈妈就像朋友一样。拿大人书和她们交换小人书。互相阅读。看完后。再畅谈书中的偶像。品味美词佳句。妈妈发现。只要在熟悉的故事中换一个字。婉清就会加以纠正。一个周末,妈妈对婉清说:“今晚爸爸妈妈想请你当一回故事老师,好吗?”婉清兴趣立刻高起来了:“好啊!好啊!让我当一次你们的老师。可要听话哦,不许乱跑。”爸爸妈妈和四小凤坐在客厅里,妈妈提议:“由婉清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哗”,大家一起鼓掌。

婉清清了清嗓子,讲起原创的童话故事。时不时地还蹙眉、撅嘴、扭屁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妈妈不断地举手问这问那。婉清很认真地解答。还不停地问“明白了吗”、“懂不懂”。直到妈妈“完全明白”为止。一会儿电话铃响起来。婉清像个小大人似地说:“朱婉冰。你去接电话,我们接着讲……”

“模仿”来的礼貌

“爷爷,你有4个这么快乐的孙女,肯定能活100岁。”这话是谁说的?爷爷闭着眼睛都知道,这肯定是婉洁说的。她最聪明。外号“小人精”。人际关系特别好。会说些大人爱听的话。平常父母很注意言传身教,待人很有礼貌。婉洁模仿得最好。小自行车搬不动了。她会说:“请帮忙!”别人帮助了她。她会表情很丰富地说:“谢谢!”不小心做错了事。她会小声地说:“对不起。妈妈,不要生气,婉洁改了!”

那天。爷爷和奶奶为了点儿小事争吵起来,婉洁先是在院子里一声不响地浇花。过了一会儿。她“蹬蹬蹬”跑到爷爷身边。口型生动。一字一句地说:“四小凤如此美丽,爷爷哪能这般烦燥!不好不好……”爷爷奶奶很惊讶地看着她的活宝样儿。想笑,婉洁却板起了小脸。一本正经地说:“不许笑,要说‘对不起’。”看着爷爷和奶奶相互笑着说“对不起”后。她才高兴地去浇花了。

给妈妈的神秘礼物

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婉冰上街购物。妈妈让爸爸买一件高级羊毛衫,爸爸说他身上的还能穿,让妈妈自己买。爸妈推来让去。最后,妈妈还是替爸爸买了。婉冰耳濡目染。四小凤在一起玩玩具。婉冰总像个大姐姐似的,等妹妹们玩儿够了,自己再玩儿;外出旅游,她总是把好位子让给妹妹们。

上学后。有一次,四小凤都评上了“三好学生”。妈妈奖励每人30元钱。婉冰悄悄跟妹妹们商议,把钱攒起来,等妈妈过生日的时候,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盼啊!盼啊!这一天终于来了。妈妈下班刚进门。就看见桌子上有一束鲜花和一只大大的生日蛋糕。上面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她奇怪地问婉冰:“你们哪儿来那么多钱买蛋糕?”婉冰说:”这是从妈妈奖励我们的30元钱中省出来的呀!”感动得一向做人低调的妈妈,逢人便说:“高调的幸福感真好!”

爱上“假小子”

爸爸妈妈认为。女孩不能太娇弱。将来要和男孩一样。打拼天下。所以。他们有意识地锻炼四小凤的胆识。磨练她们的意志,比如。旅游时,玩激流勇进、打野战的游戏。婉玉如爸爸妈妈所期望的那样。越来越像个“假小子”,从来不玩布娃娃。可是看到玩具堆里的车啊、枪啊、炮啊。她就来了兴趣。她和其他三个姐妹一起哄闹的时候,哪里撞疼了、跌破了。也从来不哭鼻子、不生气,也不告状。假小子的表现让爸爸很高兴。他常将她举过头顶。自豪地说:“你比男孩子还棒!”

4.小学生电影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篇四

——题记

“今日中国的悲催,是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性的忘却了那段坎坷岁月,遗忘了曾经所遭受的苦难,盲目而又自私的心系自己!”——这段义愤填膺的文字,便是我对张纯如认知的开始。

黑白照片中的女孩朴素至极,正值花儿一般的风华正茂,脸上却有着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敬畏严肃之意,乌丝似远山般泻下,却又似丁香般的惆怅忧郁。

人们很难想象的到,一个成长于美国的华裔女作家,竟然以如此贴切而又负责任的立场,以如此公正而又清晰的逻辑,不惜翻越各个国度,呕心沥血的搜寻茫如大海的史籍,用手中刚正不阿的坚笔,向世界真实而又裸露的揭示19世纪中中华民族所遭受到的种种不公!以自己宝贵而又短暂的36年光阴作基垫,书撰出这一部以森森白骨为路,以殷红血水承注,痛苦欲生却又不愿再提起的屈辱岁月 ——《南京大屠杀》。

第一部分:昏暗的六周

“日军的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回旋在昏沉的南京上空,昔日的繁荣昌盛皆以作灰飞烬,身首异全的死尸随意的丢弃在破败的城墙下,昔日的茵茵绿草已被蜂窝般的弹坑取代,血流长河,遍地疮痍,可怜中国的万壁江山,此刻却被这群无礼而又凶残的野狗们像草纸一般蹂躏!……”

每每读起这段,心中便似无边野火中烧,似万蚁钻心般疼痛,一股无名怒气冲击着血脉,膨胀,鼓涌!似涨满河槽的洪水,一遍又一遍滚涌,翻腾!

我不知晓,这群暴殄凶残,丧心病狂至无法无天的帝国主义侵略狂徒,当他们手中沾满无辜鲜血时;当他们尖锐的长刀刺进一个个鲜活的胸膛时;当他们做出连天主都无法容忍的,令常人无法想象的变态虐行时……是否心中有过一丝怜悯,一丝羞愧或是极少的忏悔?

第二部分:黑暗中的微光

日军卷席过后的南京,生灵涂炭,遍地尸野,厚重的血腥味弥散在法西斯残暴帝国主义的黑暗爪牙中,悲凉而又沉痛。

一幅飘扬在金陵女子学院的红十字会赤旗,却为困散于战火阴霾中的人们照进一缕微光!有着不同肤色的异国朋友,于这火光交错的南京城筑起南京国际安全区。置个人于水深火热,而却执着地用自己单薄而又强硬的身体,拥抱着一个又一个受惊的灵魂!

这或许令人不解,但也许正如《拉贝日记》中所阐述的:“日本人是无情无义的生物!我同情中国人,却又怨恨于这沉默的社会,他们竟可以如此忍心的看着一个美丽的国家被炮火吞噬,我不能放弃,我要用我的臂膀去紧握住这个我深深眷恋着的美好国家。”

直至读完这段沉重的历史,我的心依旧不能平静。我震撼于张纯如如此透彻而又直白客观的历史叙述;我心痛于倒在冰冷刀鞘下的遍地孤魂;我愤懑于帝国主义者所做出的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残酷暴行;我同时也欣慰于在国破山河之际外国友人义无反顾的救赎……

这本书给予我的感触实在是数不清。

时光飞逝,四海之内,万物皆新。

今日的中国与旧时早已大相庭径;今日的中国,是世界民族之林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今日的中国,是盘踞在神州大地上气魄潜藏的东方巨龙;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国富兵强,太平昌盛的美好国度……

我钟爱我的祖国,我眷恋这个生我育我的炎黄大地,我敬畏于祖国的繁荣强大!

“少年强则国强”,我希望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能像我一样,切身周济历史的漫漫长河;去铭记过往的峥嵘岁月,去品尝其中的血泪相融,将和平的橄榄枝头撒向世界,时怀报国之志,胸装发展蓝图!

5.南京空军四五四医院 篇五

南京454医院甲状腺科不仅担任承担十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完成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全系列教学、临床带教和人才培养任务,在全国医院系统首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承担南京军区疑难重症会诊、转诊以及负责全军飞行人员医学选拔;还承担了航天员医学选拔任务。同时,为全国各地的地方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中国十佳甲状腺诊疗中心”、“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巾帼文明岗”“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等。

甲减患者的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防寒保暖:

甲减患者的身体产热量下降,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差,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受寒感冒,所以也就更应当注意防寒保暖。

甲减患者由于本身缺少甲状腺素,体温偏低,在清晨和傍晚时就更不宜外出活动。而且清晨的空气质量是全天最差的时候。对有早起锻炼习惯的中老年人来说,应当尽量推迟早起锻炼时间,避免受寒。活动锻炼可以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增强甲减患者的抵抗力和产热量,但要注意防止运动过于剧烈,过度运动不仅无益于健康,还可能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甩手、捶背、散步、太极拳等锻炼方法,很适合中老年甲减患者。

搓手暖脚促循环

甲减患者末梢循环不好,容易手足发凉,在天气寒冷时,手和脚暴露在外面更容易受寒冷的侵害;手上有许多穴位,经常搓揉按摩不仅可活动关节,有利气血经脉通畅,升提阳气防寒保暖,还可以帮助甲减患者缓解手胀、晨起手指关节僵硬症状。

6.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六

看完了南京南京,突然之间很想写一篇流水状的观后感,不用任何写作技巧,只是抒发一下看完这部片子的复杂情感,中日建交已经40多年了,再去控诉日本人的罪行显得太苍白了,好多同学看完之后都跟我说中国男人怎么这么窝囊,而不是说日本男人怎么这么禽兽,说实话,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说明我们这一代已经开始从自身身上找原因了,一味的怪罪日本人是无用的,或许这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国人素质的进步,我们也该感到些许安慰了。

其实,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二战期间对人权的蔑视,怎么说呢,心里乱乱的,人的生命在我们现代人眼里或许是最宝贵的东西了,但在那时的日本人眼里只是用来发泄的工具,难道他们自己不同样是人,所以要这样对待我们中国的同胞么?

一个文明的社会,首要标志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连原始人都知道团结协作,大日本帝国的子民竟然不知道要友好相处么?部落联合才能强大,一众寡头难以成事,所以该让现在台湾的一些主张台独分子好好反思反思了,中日关系复杂多变,这个时候大陆海岛再不齐心协力,那么日本再次乘虚而入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人家有美国撑腰。我们现在的政府官员们也不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前任留下的果实,反思自身,究竟付出多少努力去建设国家,才能有所进步,止步不前就是退步。

我以上所说只是个人观点,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做法,南京大屠杀过去了,但是伤痛却永远的留下了。其实我个人是极其想吐槽这部片子的,一部历史教育题材的电影硬生生被拍成了带有黄色成分的搞笑影片,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导演陆川号称先进化的新锐导演,原来是先进在这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那种沉重军事题材的电影确实也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了,或者说现在的社会太过浮躁,大家已经无法再沉下心来静静地去欣赏一部有历史气息的电影了,所有的电影工作者们都在追求票房,所以他们一味的追求场面的宏伟,一味的追求技术的高端,一味的追求演员的知名度,而电影直接给人们带来的教育意义却已经不再受到重视,本末倒置,把本该着重突出部分丢弃在历史的墙角,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该深刻反思的,人民的浮躁势必将带来社会的**,我们的社会统治阶级该要对此赋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7.南京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以南京市鼓楼区、玄武区5所小学1 937名6~12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获得有效样本1 846名 (男生878名, 女生968名) 。

1.2 方法

根据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要求[1]检查, 结果按上、下、左、右颌位在牙列式上进行登记。

本次调查小学生处于替牙期, 乳牙的自然脱落对龋失牙数统计有影响, 由于不能确定因龋而失和自然脱落而失, 因此在统计龋齿数时未将“失”牙数计入, 儿童龋齿数是龋牙数和龋补数之和。即:龋均=龋、补牙之和/受检人数;患龋率= (有龋、补牙的人数/受检人数) ×100%。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 双份输入, 核对、纠错后形成数据库。采用Stata 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的患龋率、龋均以及性别差异

见表1。患龋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66, P=0.545) , 总龋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75, P=0.411) 。

2.2 各年龄组儿童的患龋率与龋均

见表2。随着年龄增长, 患龋率和龋均都逐渐降低, 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5.273 5, P=0.000) , 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73.585 7, P=0.000) 。

2.3 儿童患龋牙的分布情况

2.3.1 乳龋牙的分布

乳龋以第二乳磨牙患龋最多, 其次为第一乳磨牙和乳尖牙, 中切牙患龋齿最少, 上下颌牙列患龋牙出现频率都呈中间低两侧高的现象。见表3。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将上牙列左右两侧对应牙位、下牙列左右两侧对应牙位、右侧上下颌对应牙位、左侧上下颌对应牙位的龋、补牙率进行比较, 左右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而上下颌牙位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可见在乳牙中, 中切牙、侧切牙和乳尖牙是上颌比下颌好发龋齿;而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是下颌比上颌好发。

2.3.2 恒牙患龋牙的分布

恒牙中第一磨牙患龋齿最多, 其次为第二前磨牙, 中切牙和侧切牙患龋齿最少。见表4。

左右、上下对应牙位的龋患牙数比较, 右上7与左上7, 右上7与右下7, 右上6与右下6, 左上5与左下5, 左上6与左下6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5.990, 4.993, 43.895, 3.895和44.346, P值均<0.05) 。

2.4 各年龄组龋齿充填情况

各年龄组儿童均是乳龋充填率高于恒龋充填率。见表5。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在龋齿的流行病学调查中, 龋齿数的计算是龋、失、补之和。本次调查样本是6~12岁儿童, 处于替牙期, 由于现场条件限制, 调查中无法准确追溯失牙是因龋而失还是替牙期自然脱落而失;同时由于临床上儿童因龋而致使残冠、残根都不存在的情况十分罕见;因此在统计龋齿数时未将“失”牙数计入, 龋齿数是龋牙数与龋补数之和。这使得本次调查计算的患龋率和龋均比实际情况偏低, 影响本次调查结果与其他资料的可比性, 但这种单向性的系统误差是可以估计的。另一方面, 未计入“失”, 去除了不确定因素, 把握度会提高。

本次调查儿童总患龋率为59.2%, 龋均为1.9。为了能够与其他资料比较, 按照“小学生龋齿”为检索词,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出1995年至今96篇文章, 大致按东北、西北、北方、南方分地区, 从中选择样本年龄与本调查一致、患龋率在同类地区最高的10个资料[2,3,4,5,6,7,8,9,10,11], 与本调查结果比较。结果是南京市小学生的患龋率高于其中6个资料[2,3,4,5,9,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12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率为37.2%, 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 (28.9%) ;龋均为0.7, 龋患严重程度等级为“很低”, 但还是高于国内一些地区调查结果[12,13]。说明南京市小学生的龋齿患病率较高, 而且在没有计算“失”的情况下。

患龋率和龋均的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调查发现, 男女患龋率存在差异[14,15], 可能与男女学生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同有关。总龋均和患龋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减小, 这与国内调查结果[2,5,7,9,11]一致。

对患龋牙位进行分析显示, 乳牙以第二乳磨牙患龋最多, 其次为第一乳磨牙和乳尖牙, 中切牙患龋最少, 考虑原因是牙齿形态结构不同。上下颌比较, 第一、第二乳磨牙下颌比上颌好发, 原因是下颌牙承重负荷大、自洁作用差、食物沉积多于上颌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是上颌比下颌好发, 考虑是“奶瓶龋”特点的原因。左、右侧牙患龋未见有差异。恒牙以第一磨牙患龋最多, 其次为第二前磨牙, 中切牙和侧切牙患龋齿最少, 其原因同乳牙。上下颌比较, 左、右第一磨牙, 右侧第二磨牙, 左侧第二前磨牙都是下颌比上颌好发, 原因也同乳牙, 其中第一磨牙于6岁左右萌出, 在口腔中存留时间最长, 使用频率高, 因此患龋齿最多。左右侧比较, 左上第二磨牙患龋多于右上第二磨牙, 这种现象没有查到同类结果, 原因不清。

儿童龋患引起的牙体缺损应尽早修复, 以减少由于咀嚼效能下降引起的消化和吸收障碍。6~12岁年龄组儿童的混合龋齿充填率在30.31~55.69%, 12岁组儿童的龋齿充填率为34.17%, 乳龋充填率平均47.95%, 恒龋更低, 说明大部分龋齿都没有得到治疗。

8.《南京!南京》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八

据了解,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倡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强调基本功的夯实。《课标》(11版)在前言里即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而在附录中推荐给学生背诵的优秀诗文,也由原来的120篇(段),增加到135篇(段)。可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形成扎实牢固的语文功底是非常重视的。

“鉴于2013届初中生入学时,《语文课程标准》(11版)尚未公布,因此今年的中考仍以《课标》(实验版)为指针,只是贯彻、渗透《课标》(11版)精神。因此,在默写考查范围中《课标》(实验稿)推荐的内容由原来7—9年级背诵的50篇,扩大到1—9年级背诵的120篇,即增加了小学1~6年级的70首古诗。”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京市中考语文专家告诉记者,新增的70首古诗默写的考查在全卷120分中仅占1分,且必为耳熟能详的名句。“《课标》推荐给1~6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篇,如:《敕勒歌》《静夜思》《游子吟》《忆江南》等,且篇幅短小,基本在40字内,多为绝句、小令,几乎是每一个儿童都能随口‘唱’出的歌谣。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需要长期积累,不断巩固。《课标》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便是关注了学生的语文成长过程,强调了学习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据悉,近年来,南京市初中生在中考古诗文积累方面的得分率始终在95%以上。

9.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九

——《南京!南京!》观后感 黑白色,飞机轰鸣,废墟的城,影片的开头便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基调,透显着历史的沉重感。镜头随即转移到城门,一队中国士兵用身体阻挡着想要逃离南京的军队,“没有命令,不许出城”,他们,誓死坚守到最后一刻。日本军队进入南京城,寻找残余的中国军队和市民,孙中山雕像被拉倒,青天白日旗被踩在脚下,抗日战争的至悲惨一幕终于爆发,镜头,依然黑白,苍凉,惨烈。

这是一个日本兵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他叫角川,他惶恐,好奇,害怕,跟随着部队行走在已被攻克的南京城里,死亡,废墟,残骸,我看到,影片中的他不同于其他日本兵,少了些血腥与残暴,他,或许就是异类,可他并不能改变什么,他的命运,早已与这场战争捆绑在一起。被抓捕的中国军士和市民们被押到江边,机枪扫射,用刀砍杀,投掷手溜弹,甚至是活埋,嚎叫着的日本兵们,挥舞着武士刀,杀人机器,那一刻,他们疯狂失去人性。在另一个角落,阻击日本兵失败的五百多名中国军士们听到枪声,军官和身旁的童子兵相视一笑,他们知道,死亡已是必然降临的节日。日本人驱赶着这些手无寸铁的士兵,依然是那样的残暴,“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些士兵喊道,视死如归,但他们相信中国,热爱并愿意保卫她,直到死亡。

影片中的另一个人,是唐先生,他是德国人拉贝的秘书,然而拉贝接到命令无法继续保护难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他只能去当日本人的翻译,但结果,就连自己的太太和小妹都难以保全,自己的小孩也被搜楼的日本兵扔下楼去。人性的欲望,施加于战争的残暴,带来的是无止境的血泪。这样沉重的电影,实在不忍心看,或许是过于不忍,不敢再揭开这历史的伤口。当难民区被迫交出一百名妇女的时候,那一个个主动举手的人们,纵然知道这一去便是无回之路,依然那样坚毅,阳光透过教堂的窗户照进来,连空气中的灰尘也依稀可见,镜头中那柔弱的手,让人心疼,到骨子里。

拉贝先生回国,只能带两个人走,可是有一共有三个人,唐先生选择留下来,他笑着

对太太说:“下个月的薪水我会按时交给你。”想要流泪的冲动,临行前,他说:“你知道吗?我太太怀孕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个日本军官这样说,的确,这是南京,多美的地方,只是,多了伤痕,还那样美吗。当在教堂工作的姜老师被日本兵拖走,她回头对角川说:“shot me.”,与其屈辱地生存,不如就这样高傲地死去。这些片段,至为深刻。

10.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十

电影在“轰隆隆”的轰鸣声中拉开了,日本鬼子开着体积庞大的坦克和黑压压一片的飞机,坦克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飞机的炮弹不停地轰炸着,灾区人们的那颗脆弱的心灵,也彻底崩溃了,全城陷入了灾难!可鬼子并没有停止的意思,他们不仅占领了南京城,还开始了残忍地杀人比赛!他们把我们的人民、战士,进行了解剖、火烧、水淹、活埋……夜幕来临,全城陷入了黑色的恐慌,一把大火,再一次焦烤着整个南京城。早晨,日本鬼子开始把男人统统杀死,留着得那些懦弱的女人,被他们蹂躏后,也用刺刀刺死了。

更令我们惨不忍睹的画面是:在南京的街道上,幸存的三、两位老百姓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正艰难地挪动着,路两旁是被绑缚或是吊死的人,赤裸裸的女性尸体,还有触目惊心的人头群……在一个破教堂也就是所谓的避难场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面对几个手持武器的日本兵,竟然是毫无抵抗地选择投降,惊慌恐惧早已摧毁了他们的身心。教堂里越来越多的人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慢慢地举起双手,高过头顶!没有抵抗,没有挣扎,高高地举起双手!是的,等待着的是什么?更多的屠杀与嘲笑!与对待牲畜般的行为!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十几个人就能控制几千人的原因了吧!但如果是我们在面对整个南京城黑色的恐惧又会是怎样呢?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呢?冷静,镇定!不!不是!更多的是逃避,放弃……这是民族的灾难!

《南京,南京》是1937年日本攻入中国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真实写照,惨绝人寰,或许电影对真实还有所保留。但是这已足够了,足够让我们了解历史,让我们体验当时处于战争中国人悲惨的遭遇。战争的本质说到底不仅是肉体上的摧残,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

这部电影以悲惨的结局结束了,南京城的耻辱,中国的耻辱将在历史上留下沉重的一页!将被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牢记心间!

11.南京市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篇十一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金城学院5所高校随机抽取21个班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257份,回收有效问卷1 218份,回收率为96.9%。其中男生622名,女生596名。

1.2 方法

1.2.1营养状况评价营养健康状况评价采用WHO推荐的身高体重法和Broca改良公式[3]。评价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即“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在标准体重的90%~110%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其中81%~90%为轻度,71%~80%为中度,小于70%为重度;高于110%为营养过剩,其中110%~120%为超重,超过120%为肥胖。

1.2.2问卷调查参考相关资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状况、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等内容。问卷现场匿名调查,集中填写,统一发放,统一收回,调查过程中使用统一方法和指导语,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体验独立作答,当场填写回收问卷。

1.2.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检验方法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营养状况 在被调查的 1 218 名大学生中,营养状况良好者占 59.11%,营养不良者占 37.85%,营养过剩者占3.04%。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大学生中,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男生(χ2=32.75,P<0.01),男生的超重率显著高于女生(χ2=5.15,P<0.05)。见表1。

2.2营养知识对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测试主要涉及有关食物营养价值的问题。在11个有关营养知识的问题中,正确率达到60%的仅有4题。见表2。

2.3营养态度南京市大学生认为营养知识对自己健康很重要的占94.17%,23.98%的人为了合理营养愿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见表3。

2.4饮食行为有18.65%的男生和15.94%的女生不经常吃早餐,有54.50%的男生和52.68%的女生有挑食的习惯,有31.51%的男生和43.12%的女生吃零食,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6,P<0.01);有61.90%的男生和34.73%的女生不经常吃水果,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91,P<0.01);仅有36.01%的男生和32.21%的女生经常喝牛奶,有46.62%的男生和35.74%的女生有经常吃宵夜的习惯,性别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P<0.01)。见表4。

3 讨 论

调查显示,南京市大学生在营养不良和超重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大学女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大学男生,而男生超重率则明显高于女生。原因在于女生希望有苗条的身材,而且相当一部分女生是以瘦为美,平时有意控制饮食,且户外活动锻炼相对较少;男生则希望有健壮的身材,饮食量普遍较多,且运动量相对较大。结果表明,南京市大学生营养状况总体良好,但女生的营养不良和男生的肥胖问题较为突出,女生的营养不良可能是饮食偏素,零食代替主食,男生的肥胖可能是由于饮食偏荤,加上平时缺乏锻炼所造成。

南京市大学生对基本营养知识的了解普遍欠佳,这与文献[1,4,5-7]的调查结果一致。值得关注的是有61.08%的人没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这也说明了在高校中营养教育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但调查结果也同时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希望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这也为在高校普及营养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南京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开设营养学相关的选修课,或开设各种形式的营养知识系列讲座、有关营养与健康的专题报告。另外,各高校还可以通过食堂、教学楼、学生宿舍的宣传栏向学生宣传有关营养知识,并鼓励大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渠道提高自己的营养知识和健康意识。

调查结果还表明,南京市大学生饮食行为不科学的问题较为普遍。与部分研究结果有所不同[8,9,10,11,12],南京市大学生早餐情况比较乐观,多数学生有经常吃早餐的习惯。但是有些问题比较突出,如有近半数的学生有挑食的习惯,有43.12%的女生有吃零食的习惯。零食中的高糖高油脂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建议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少吃零食。男生吃水果要明显少于女生,这也与女生的健康意识要强于男生有关。男女生对牛奶的饮用还不是很普及,也可能与牛奶的价格偏高有关,建议学校提供物美价廉的牛奶供学生饮用。在吃宵夜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有吃宵夜习惯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可能是男生有不良的作息习惯,以及有很多男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导致吃宵夜的次数大大增加,建议学校应加强教育,让大学生远离网络游戏,多增加体育锻炼。

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营养问题,通过种种渠道宣传科学的营养知识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让学生树立科学膳食的理念,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其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12.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十二

黑暗与光明:整部电影均以一座战火摧毁的南京城为拍摄场地,房子野外都是黑黑的,并且不少还冒着烟,唯独每个房子里的窗户透进来的光是那样的明亮刺眼。在影片最后才有一片带着春意的广阔的野草地。

模仿:印象最深是教堂里骑在大人头上小女孩学着大人们慢慢举起双手,房间内老人女人都跟着学日语:“我们是良民”“朋友”,这些模仿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自己,如同生物的仿生术。

死与生:片中战败军人及市民被杀害的方式各式各样,在生命面前无法选择,当生命掌握在别人手上的时候,死与生的距离薄如纸片。

弱肉强食:片中表现的并非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因为大家都是人类,人类没有高等低等之分,更何况彼此都是亚州人。也不是落后就要挨打,中国那个时候是确实是落后,可没有侵略者的欲望,谁会被挨打?在我看来,是善良的人们才会挨打。

武器:日军使用的武器是先进的,我当时就想,到底是谁发明了枪炮?发明者是否想到枪落到暴徒手上是何等的危险,生命在枪炮面前何等的脆弱。

自私:日军是自私的、唐先生也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的本性,可当个人私欲过强时就注定要人要为满足这私欲而作出牺牲。唐先生不举报,或许受伤军人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牺牲,可依故事发展来看,最后还是得牺牲的,要知道日军当时的私欲是无止境的。

角川兄:日军里的一位军人,应该算是有良知一位,当时日军中是否真有这么一个人,或者一些这样的人,我想肯定是有的,可小数这么几个人完全不可阻止战争发生的,要知道几滴清水在一桶污水里面根本起不到性质的改变。战争往往是一群人参与,当权者指挥,所以只有当权者善良才可能避免战争。

拉贝先生:拉贝先生是伟大的,陪同他一块的国际友人也是伟大的,无私的`国际主义奉献精神,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人弱势的中华民众,让我倍受感动,那怕最后万不得已经离开。拉贝先生不离开的话,结局估计还是不会改写,只是那样的结局时间拉长一点罢了。

13.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十三

教堂里挤满了没来得及逃出的难民与中国士兵,他们眼里充满无限的恐慌,双腿向后退,缓缓地举起了双手,画面定格在一个孩子身上,她左右看看周围的大人,也将双手举了起来,甚至还微微露笑,这笑流露出一个孩子的幼稚与天真。其实几千号人就全冲上去,也可将日本兵压死。此时日本兵也很紧张,他们根本不知道面前的中国人会做出什么,但中国人却放过了这唯一的机会,心中不由为当时祖国的软弱无能而感到心酸。

日本兵叫来了大部队,将教堂里的中国士兵抓去与街上抵抗日军最终被俘的中国士兵集中在了一起,一同押到郊外。在即将被屠杀之际,中国军人的脸上见不着一丝惶恐,只有当代军人的沉着。面对眼前先走一步的弟兄们,看看这座即将让自己献出生命的城市,突然,他们都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哒哒哒”机枪声响了,先辈们倒下了,嘴巴却仍张着,想多喊几句。

那一声声呐喊在我心中回荡。这呐喊是他们对已踏鹤西去弟兄们的哀悼;是对还充满活力后生们的激励;是对一个还未完全灭亡民族的期待。我想流泪,却又想起郭沫若的《屈原》:“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是啊!哭确实没用,在那个时代没用,这个时代也没用。如今,祖国强大了,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从唐山到汶川的顽强拼搏,再到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都表明中国在逐渐强大,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脑中的近代史资料,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时刻将祖国放在心中,勿忘国耻,要有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让我们一同从历史的河流中吸取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奋发,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让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巅上。

观《南京南京》有感

刚开场的时候,被枪声、炮声吓怕了。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这个,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为一个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14.《南京!南京》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十四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压力,应对方式

0 引言

文章通过调查进行南京地区学生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分析及其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希望调查结果能给南京地区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提供些依据,也为江苏甚至全国的教育发展方向提供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为南京地区六所公办高职院校学生,每个学院抽取被试200人,共1200人。取样时注意被试的代表性,保持各学院、文理科专业、性别、年级等变量的均衡性和适当性。最终回收问卷1013份,有效率84.42%,被试情况见表1。

1.2 研究假设

(1)南京地区高职学院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且相对集中。(2)不同群体(学院、专业、性别、年级)学生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1.3 研究工具

自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调查表。由于国内外对于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没有标准的、经过科学修订的问卷,因此,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问卷。首先,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开放式调查和访谈,记录高职学生的主要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的结果,并结合研究者本人的工作经验,综合识别出4种应对方式:回避、自我提高、积极收集信息、寻求外界帮助,则初步确定了应对方式的4个理论维度,并由此编制了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问卷。

2 研究结果

2.1 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分析

对就业压力应对方式效果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948,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9528.94,显著水平为.000,极其显著,表明总体的相关矩阵间存在共同因素,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经过反复尝试,最终决定抽取5个公共因素,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9.549%。各因子的因素负荷及命名见表2。

2.2 南京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群体差异分析

2.2.1 南京六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院的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六所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应对的不同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样由于学院对,且具实名,为防止研究影响学院,再此不做具体多重比较。

2.2.2 不同性别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对男、女学生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在回避方式上男生与女生存在明显差异,即男生应对就业压力时回避的效果显著高于女生,则男生会更倾向于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其他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2.2.3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对文、理科学生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在回避、寻求帮助两种应对方式上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即文科学生采用回避、寻求帮助两种应对方式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其他应对方式上不存在专业类别差异。

2.2.4 不同年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在寻求帮助应对方式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存在差异;其他应对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做多重比较,比较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在回避方式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二学生又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即越临近毕业,学生越倾向于回避就业压力;在积极收集信息、提高职业能力方式上,大一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认真学习方式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

3 讨论

3.1 南京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分析

本研究结合很多应对就业的情境自编了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经过调查和数据统计,发现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主要有五个:回避、积极收集信息、提高职业能力、寻求帮助、认真学习。按学生采用五种方式的效果大小排序依次是提高职业能力、积极收集信息、认真学习、寻求帮助、回避。这与之前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较少使用回避这一消极的应对方式。

3.1.1 提高职业能力

这是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一种体现,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使自己具备适应某种工作的能力。

3.1.2 积极收集信息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如果不积极收集信息,就不能了解当今社会的需求,也无法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收集信息才能与社会接近,与工作接近。有学生说:我每天都要看51job网站上的猎头信息,看看岗位要求,然后才能对照自己,按要求提升自己,使我多一点面对工作的信心。

3.1.3 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既可看成是消极应对也可看成是积极应对,此种方式对于不同个体效果的变异性最大可能也是此种原因。有的同学反映要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有同学则是借认真学习实现专转本等来逃避就业压力,这与本科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不谋而合。

3.1.4 寻求帮助

面对就业压力,很多学生想到了一个直接的办法——寻求外界帮助,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社会资源。这种办法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很大可行性的,对于外企则不适用。

3.1.5 回避

面对就业竞争一筹莫展时也有很多学生会采用回避的方式,例如上网打游戏、靠父母养等。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如果长期回避则可能会使人产生心理问题。例如有学生因为回避就业压力而沉迷网络游戏,最终产生了严重的网络依赖,让父母失望,自己也后悔莫及。

3.2 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群体差异分析

3.2.1 院校差异

本研究发现南京六所公办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跟学院的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情况、就业市场拓展情况都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这不是研究的重点,且研究为实名研究,为不给各学院造成影响,本研究中没有就差异的详细情况进行分析。

3.2.2 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女生较少采用回避这样消极的应对方式,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一现象说明,高职院校女生虽然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上面临与男生一样的困境,但她们能够正视困难,能够主动地应对压力。

3.2.3 专业类别差异

面对压力时,文科学生采用回避、寻求帮助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可能因为文科学生的专业缺少技术性,专业供过于求,他们对专业缺乏信心,对专业的就业方向定位模糊,尽管招聘信息大量涌现,但在他们看来,专业对口的岗位需求很小,专业的竞争优势小,这样就造成了压力的增大。面临压力时,文科学生由于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可能会更多地采用回避、寻求帮助等应对方式。研究结果提醒各高职学院要关注文科生的就业状况,从慎重设立文科专业开始,增强文科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3.2.4 年级差异

越临近毕业,学生越倾向于采用回避的方式;大一和大三学生在积极收集信息、提高职业能力方式上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在认真学习方式上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

4 结论

(1)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主要有五个:回避、积极收集信息、提高职业能力、寻求帮助、认真学习。(2)南京六所公办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3)男生采用回避这样消极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女生。(4)面对压力时,文科学生采用回避、寻求帮助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理科学生。(5)越临近毕业,学生越倾向于采用回避的方式;大一和大三学生在积极收集信息、提高职业能力方式上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在认真学习方式上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

参考文献

[1]舒晓丽.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15.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十五

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这场战争中也十分形象的.体现出来。十几名日本军在一个教堂里发现了无数中国人,其中还包括一些中国军人,日本军恐慌的叫援兵,而中国人们根本无意抵抗,那么多中国人被几个日本军吓得连忙往后退, 麻木呆滞的举起双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奇怪的看了看四周,最后也跟着举起双手。日本军的几声枪声就使他们彻底绝望与崩溃,而教堂外孙中山的雕像,被五花大绑的拽倒,被日本军欢呼着拖走。

画面中,无数投降的中国士兵,老百姓,被从四面八方驱逐到一个地方。枪杀,活埋,火烧,如退潮般倒下,一张张绝望的面孔,狰狞的面孔,画面残忍的不忍直视。南京,真正的地狱。拉贝以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但是,在日本军知道那里有很多女人的时候,便去索要100个,并且带有威胁,姜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在姜老师和拉贝哭着告诉大家这个消息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去。”他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他特别的方式勇敢的与日军敌寇做着斗争,证明了中国人的顽强。

16.《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十六

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

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他们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许多残忍的酷刑对待我无辜的市民,日本人们将烧光、杀光,枪过作为口号,向我国的南京人民进行大屠杀。他们将五万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赶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机关枪,对着那些痛苦的人群扫所射„„除了个别的幸存者外,绝大多数都躺在了满是血腥味的血泊里,连一幢大多数完好的楼房也没有,都被可恶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南京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可怕极了!日本军队还齐心协力将孙中山的雕像用铁链拉起来推倒,扔到大江深处。再看看一些勇敢的人们: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小江的勇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一批人死前,他们大大声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看完了电影,我的心情沉重,这刻苦铭心的国耻,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不会亡!

17.《南京!南京》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十七

一、当前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幸福感认知现状及其趋势变化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幸福即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由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在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的背景下, 基于基本的生活保障水平之上, 追求精神与物质、过程与结果、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所产生的主观愉悦、积极的心理体验。它是大学生群体依据自身内部标准, 对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整体质量高低的衡量和生活满意程度的体现。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了大学生幸福感呈现出的一些具体现状:

第一, 小部分大学生经济来源少或不稳定。部分大学生来自家庭收入较少的农村或边远地区, 高等教育的高额学费对于他们而言是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 部分大学生不得不以打工的方式来谋取自己的学费及生活费, 在此方面大量时间的投入, 对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该群体虽然已接触到社会, 但还未能从自身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 主要来源依旧是其父母。父母对子女经济上的控制也会直接影响其经济现状, 对大学生的心理感知造成影响。若较低层次的经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将会导致较大的生活压力, 影响其幸福感认知的获得。

第二, 不明确的人生规划, 心理压力较大。在大学生群体中, 一些学生因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或专业而产生自卑心理, 致使学业成绩不如别人。对学业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 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划。此外, 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大学生承载着很重的心理负担, 一些学生偏于激进, 不断地补习、参赛、考证, 将证书的获取当作其后续谋生的工具。激烈的竞争致使大学生心理负荷较大, 影响了幸福感认知的提升。

第三, 巨大的社会压力,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在当前社会的舆论导向下, 是否能够买房买车已然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成就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面对社会舆论压力, 毫无经济基础的大学生群体面对心理层面的挑战更为严峻。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时代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一门知识的“专才”, 更是需要精通多种技能的“通才”, 这一趋势使得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值越来越高。只掌握一门谋生手段的大学生缺乏后续的竞争优势, 这也对幸福感的提升造成影响。

二、当前大学生在心理调适、幸福感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 学业成绩方面。

在探讨研究过程中, 学业成绩已然成为高校学生幸福感提升的瓶颈所在。经过调查发现, 近半数的被调查者都曾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所学内容, 即专业主干课程, 甚至对于自己所在的二级院系、所处学校、授课老师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认知不满情况。部分考生在高考失利, 进入大学后, “被迫”学习与自己原先兴趣不符的专业课程, 对于学业的自我认知评价及自我学习本身的认知方面, 存在明显的幸福感缺失。在此方面, 有很大的提升和调适空间。

(二) 社会关系方面。

在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处理实践中, 当代大学生群体也显得笨拙稚嫩, 存在着不小的心理落差。当前, 独生子女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 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失当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一些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善交际的言行已成为家长、教师以及教育界人士倍感棘手的问题。对于那些从小处于溺爱中成长的孩子, 经常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性, 且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他们一向受到父母家长的呵护与关爱, 肆意妄为, 从小就缺乏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 很容易形成自私任性、为所欲为的个性;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包办一切, 使得离开家庭、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对于周围的同龄人, 他们不知道如何沟通, 不懂得交往的技巧和原则, 会出现为了交际而交际, 不惜牺牲准则、随波逐流的现象, 甚至会产生自闭倾向等后果。

(三) 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方面。

大学生群体对于自我价值认知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一方面独生子女占有绝对优势的当代大学生群体, 普遍缺乏社交经验, 在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的条件下, 盲目自信甚至自大, 主观将自身定位在了较高的平台之上, 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交流, 对于自身状况了解不够深入, 很难理解步入社会后可能遭遇月薪1000~2000元的客观现实, 心理落差与滑坡明显;另一方面对于社会需求能力与自身实际发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心理失衡之后的情感调适也存在方向性偏差, 自我控制和改善的能力有待提升。

(四) 人生目标的追求。

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于目标定位的准确程度、对目标的坚持度、实践过程中的抗压力, 也存在一些不到之处。

三、当前大学生群体心理调适的特点

(一) 家庭背景。

在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 人民大众已基本实现小康, 可以拥有较为富足的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 有一大批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物质、精神资料来源。

(二) 心理方面。

一方面独生子女作为大学生的主体人群, 具有独特的时代个性, 任性、偏执, 具有反抗精神和独特的精神追求向往;另一方面高校领导有意识地增设一些心理健康类通识课程教学安排和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中心, 以期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当前, 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 但总体而言该资源实际利用率偏低, 现状不容乐观。

(三) 素质方面。

当前, 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较之过去3~5年内的学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 但整个社会对于学生群体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某一时期内, 社会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强化了大学生的受挫感。

四、对提升大学生群体幸福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建议

(一) 家庭环境的营造方面。

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的幸福感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关系和睦, 情感联系紧密, 亲子之间经常进行思想沟通的家庭, 学生个体会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自我的生活状态认可度高。相比之下, 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难以感受家庭给予的和睦, 对于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存在认知误区, 易造成幸福感缺失。

对于大学生而言, 虽然许多同学第一次背井离乡, 在一个陌生地方求学, 但其幼年接受的家庭影响依旧存在, 不会因为时空变化而轻易颠覆。因此, 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方式应该更加注重沟通与交流、不断调适、改变,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特点。此外, 还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 增强情感调适能力。

(二) 学校课程教育方面。

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还与其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有关。目前, 部分大学依旧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阻碍了学生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中偏向功利化的发展趋势, 使得学生受到的人文熏陶不多, 对学业知识的理解过于狭隘等问题日趋严重。因而, 大学生的主流认知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 而忽略了对于理想、精神方面的发展与统一。面对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现状, 大学生将自己与那些接受过更高学历教育的应聘者进行比较, 认为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如人, 由此而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 诱发“毕业即失业”的认知。为此, 大学教育中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教育也迫在眉睫, 相关的通识课程更有必要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学校对于学生、教师的评价体系也应该更为关注其情感方面的调试, 以期更加完善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 高校还需自身不断创造和激励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大学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文化设施, 利用大众传媒, 开展高雅的校园活动传播校园文化,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源于社会而又高于社会, 陶冶学生的情操, 拓宽他们的视野, 便于大学生走出幸福感提升困境。

(三) 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个人方面

1、人际交往因素。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帮助,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 一方面增加了自信,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 认知幸福感, 摆脱心理困境。然而, 社交能力的不足, 阻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使得大学生对于生活满意度不断下降。因而,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大学生团体必须认知到自己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价值, 积极接受、参与社会的趋势发展, 主动地融入到改变自身、社会现状的队伍中去。

2、自我意识。

大学生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希望获得比较高的独立性与个人自由, 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 大学生难以脱离父母而独立存在, 依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情绪与理智的矛盾也会影响自我意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情绪波动较大, 尤其是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难以在心理上达到平衡。

求知欲与识别欲的矛盾。大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充满好奇, 可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信息过量让学生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假。这些矛盾都是从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发的, 会影响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因此, 需要通过各种休闲活动的参与, 丰富学生的生活质量, 给繁忙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健康的娱乐活动, 如一项体育运动, 不仅可以锻炼身体, 更多的是从中获得了运动的乐趣, 感受到过程的美好, 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3、调整自我的个人目标和期望水平。

人生目标的设立是用来引导自我的发展与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主观幸福感的期望值理论中, 个人所做出的主观幸福感评价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 其实这一标准就是个人所设定的目标。如果主体认为自己正处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或者目标已经实现, 相应的主观幸福感较高, 反之则很低。这个目标期望值水平与自我实际的成就水平之间的“缺口”, 就体现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困境。因此, 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目标期望值, 明确自身的实际水平, 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缩小自身现状条件与预期目标之间的“缺口”落差, 从而避免情感上的起伏变化。要认知到目标对于道路的指引作用, 在人生目标的引导下, 现实行动会变得更加充满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使得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幸福感体验, 走出幸福感提升困境。

参考文献

[1]张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教育学术月刊, 2010.1.

上一篇:四六级写作开头结尾好句下一篇:师范学院毕业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