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塑造之目的(精选11篇)
1.企业文化塑造之目的 篇一
大行德广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之员工品格塑造
在这次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的学习热潮,我感受最深的是员工的品格塑造。“大行德广·伴您成长”。一个企业想要有大作为、想要有高品德,能伴随大众一同成长,那其企业员工的品格人格一定要首先达到一定的高度。企业因人而起,也因人而兴。人是企业之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相对于我农行,我农行的全体员工自然是我行立行兴行的根本核心基础,是我农总行是否能顺利“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是我市分行能否打造“区域最佳农行”,是我乐清支行是否能成功助推乐清“第三次跨越”的核心关键角色。而员工品格塑造就直接影响我行员工是否能成功扮演好这个核心关键角色。
亘古至今,大行德广的高尚品格向来为国人所推崇。相对于个体来说,品格的塑造从孔孟的提出:“立德、立行、立言”开始,向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位。大行,即是有大的德行之人。我们农行体现的大行,是企业文化的整个品牌形象,是我们农行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价值定位,但如何在德广的层次上惠及大众之人,要伴随大众一同成长,还是离不开我们每个员工自身的品格不断提高,不断塑造。相对于我银行业来说,这里所强调的员工品格塑造,不仅仅是指道德修养、文化内涵这些传统层面的提高,还主要包括我行员工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服务理念的信守培养、制度规定的严格执行和风险防范的不断落实,甚至包含领导决策的准确,因为我行领导也是我行员工。大行德广的提升,首先也是包括我行领导在内的我行全体员工品格的一个提升,一个塑造。
相对于我们农业银行,在如此竞争激烈的残酷金融环境里,能否能成功打造“区域最佳农行”,如何能决胜千里,仅仅靠我们员工和领导,固化的的道德、知识、能力素养,停滞的企业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行的“不进则退”的金融丛林法则,“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气候,客观上都直接制约着我行现今的企业文化的整体格局,如何保持让我行的企业文化都能与时俱进,都能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都能引领区域银行的文化潮流,体现“区域最佳农行”的综合实力,我行员工学习力的品格塑造的重中之重。总结来说:无论是道德、知识、能力素养的提高都是学习力表现的一个层面问题。所以说品格塑造不仅仅是一种停滞的素养,更是一种不断改变不断提升进步的动态学习力。
与企业文化建设一样,我行员工的品格塑造也绝对不是什么朝夕之事,也是个循
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个人作为一名入行不及一年的新员工,我个人对此非常有体会。虽然入行尚浅,但不足一年的临柜工作对于我个人的磨练和培养有目共睹,也更让我能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因为自己作为新员工现在的锻炼和成长,正是得益于农行乐清虹桥支行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仅是惠及社会大众的外部形象品牌,而且更是对于我们自己员工绝对更是个锻炼成长,成才成功的肥沃土壤。对此深有体会,也督促自己在学习力上需加要勤勉,不断得开拓进取,学习再学习。
只有我们农行每个员工都能不断加强塑造自己的品格,都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么我们的农行的企业文化品牌自然而然“大行德广”,也就不仅仅“伴您成长”,以至“伴社会成长”,“伴国家成长”!
2.企业文化塑造之目的 篇二
企业文化的兴起是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企业必须强化管理意识, 创新管理思维, 改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 而企业管理的深层内容在于以文化为基础, 对于人的管理, 这样就产生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 始于全球经济兴起并腾飞的20世纪70年代, 由日本企业先行实践, 美国研究者最先提出理论。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发现, 制度化的理性管理缺乏灵活性, 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而塑造有利于形成企业集体信念的文化, 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和企业长远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却又至关重要的影响。
1986年, 在我国正式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1992年,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面被明确提出。此后, 全国各地企业文化团体相继成立, 全国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迅速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观念逐渐普及,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规范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不断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凝聚、积淀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一种文化观念、文化形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娱乐等形式, 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 为企业总目标服务”。根据企业文化的内涵, 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其表面层次是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物质文化, 主要包括企业形象、企业行为、企业环境等, 通过企业文化的表层结构可以了解到企业深层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它的基本层次是企业文化的主体部分, 主要是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经营等文化, 它们在企业发展、组织和机制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企业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企业文化结构的核心层次主要由企业文化中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等意识活动组成, 它的形成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它是企业文化整体结构中的最稳定的决定性的因素, 也是企业文化得以形成的源泉。
2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企业竞争最终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绩效, 而且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 企业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观。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经营活动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 使员工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追求与企业所追求的特定目标相一致。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 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征。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整体价值观将有助于品牌文化的形成和企业形象的塑造, 有助于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要注重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 可以通过实行奖惩、树立学习榜样、管理层言传身教等策略来培养和推行共同的价值观。
其次, 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提高企业业绩和竞争力的作用。企业文化时刻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 许多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其所具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必须重视企业文化, 因为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绩效根源,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绩效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商品种类的日益繁多, 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 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产品信誉和服务信誉是感召消费者的一面旗帜, 也是吸引科技、人才、资金等流向的一面旗帜, 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而良好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形成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构建, 因此,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致力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3 构建和提升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整合企业的各种要素和资源, 凝聚员工的智慧和意志, 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具备以人为本、锐意创新、诚实守信等主要特征。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做到:把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一, 尊重员工的个性、尊严和价值, 努力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努力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机会, 在开放式的管理和鼓励参与的理念下巩固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为指导, 形成诚实信用、优质服务的经营原则。
1984年, 海尔公司在亏损147万元的情形下, 张瑞敏率先提出文化先行、理念先行, 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迈出了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西方国家企业文化建设浪潮的影响下, 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引起了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就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缺乏个性。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尚处在初创阶段, 西方先进的文化理论尚未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相融合。企业文化应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切合自身的实际来运作, 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来抽象概括和提炼, 绝不能照搬照抄。这需要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萃取精华, 剔除糟粕, 与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密切结合。
第二, 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 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在精神塑造的本质内涵。一谈到企业文化, 很多人只会注重企业的外部形象、企业员工的服饰统一、企业标志的推广和运用、企业厂房的统一布局等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 而忽视了企业内在文化精神的塑造,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由于没有抓住根本、没有触及到核心, 最终将难以会聚员工的凝聚力, 难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 过分看重物质层面的追求, 而轻视企业文化竞争力培养。资金投入是很多企业最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此外,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也得到了重视。这些方面固然很重要, 但过分偏重于此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丧失长久的生命力。
第四, 建构先进的企业文化, 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企业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要靠全体员工来维护和发展。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企业人才应该具备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地坚持进行, 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 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发展, 打造企业团队经久不衰的持续竞争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定位、企业文化兴起与发展过程的考察, 从理论探讨的角度指出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在文化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了建构和提升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3.文化塑造直销企业 篇三
而且,直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鲜明特色文化的营销方式。
每一种文化,都会对周围社会有所影响,直销也是如此。
特点和作用
组织文化,是精神文化,是公司的“意识形态”,但却是引导组织人言行的强有力的工具。笔者将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直销方式的魅力 这是直销公司组织文化最为核心的一个方面,是公司文化的灵魂。众所周知,正规直销公司都有两大有形要件:优质产品和一套奖金制度。从学术角度讲,优质产品是直销事业的基础,是最能体现直销方式社会功能价值的标志。产品还具有支撑价格的重要作用。而奖金制度是直销公司的核心要件,也是核心竞争力。业绩优秀的直销商可以按照制度规定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薪酬”(级别、称号、旅游资格等所蕴含的价值),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直销公司的理念,最常见的就是诉求直销方式的魅力。比如安利的传统理念:为穷人提供致富的机会;完美:建立完美事业,拥有完美人生;克缇:克缇直销事业帮您做自己的主人;永久:帮助人们白手起家;立新世纪:让生命更精彩(外表更靓丽,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绚丽)……
二、树立公司良好的公众形象 这也是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一个核心诉求点。《世界行为守则》制定的宗旨之一是提高直销的公众形象。组织文化具有塑造组织形象的作用,优良的组织形象又是组织成功的重要条件。直销公司希望通过建立某种组织文化达到提升公司形象的目的。比如完美有:“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天狮有:“健康人类,造福社会,发展实业,报效国家”的理念;中山理科有:“发展健康产业,增强人民体质”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理念)等等。
三、反映“以直销商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文化是“人本”文化。加之直销是直销商直接售卖公司产品给顾客的零售方式,直销商是直销公司最重要的外部力量,因此,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常常反映“以直销商为本”的管理思想,着力建立直销商文化。克缇有六大信条:“扶助值得帮助的朋友,你就会有福气;敬爱家人朋友,也必得人尊重;把喜悦与人分享,喜悦也必会更加丰盛;奉献爱心不求回馈的人永不缺欠;爱自己的事业,诚实对人,必得成功;事事讲求分享,代代永得平安”。
四、导向、规范作用 组织文化具有整合功能,“要求”组织人的行为应当符合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对直销商的管理是直销公司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一些直销公司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理念引导、约束直销商的行为。比如中山理科有“诚信经营”的理念。
五、差异性 一些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比如理科有“弘扬民族文化,共享美好人生”的经营理念;南方李锦记有“专心做中草药保健品,推动传统中药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直销公司丰富多彩的组织文化,在行为引导、改善企业形象、组织凝聚力、激励、组织规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直销商与直销企业只是伙伴关系,组织文化发达的企业当中,文化的作用要强于直销商合同、守则的作用。
辐射方式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力。组织行为学将组织文化的影响力称为组织文化的辐射功能。在一个直销市场,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所在城市、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大众和企业公民具有辐射影响功能。那么,这种文化是如何向社会文化市场辐射呢?简单而言,主要有三种辐射形式
一、产品辐射 优质产品是直销公司的要件,又是组织文化重要的载体,其品质、科技含量、性能价格比都能折射出组织文化。
二、服务辐射 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在服务方面,消费者对直销公司服务质量的评价与下列三个因素存在正相关:一个因素是店铺数量和功能性。二是咨询和相关服务。优质产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功能,这些产品信息靠广告很难一下子让消费者弄明白,这就需要直销商耐心细致的口碑介绍、示范、开大会,甚至让消费者亲自体验产品。
最后是售后服务
服务辐射比单一产品辐射的效果要强烈。
三、媒介传播辐射 借助媒介传播组织文化分为两种情况:公司主动地传播行为和社会媒介的传播活动。
安利公司有一本内刊《安利新姿》,据说发行数量巨大,在安利公司组织文化的传播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2003年初,完美公司的产品被选入人民大会堂精品展示中心,供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参观了解,并获得了完美组织文化的产品辐射和媒介辐射双重相乘效果。这些都是公司精心策划的媒介传播行为。
社会媒介的传播活动。以本刊为例,2004年已经成功举办多次全国性直销学术交流研讨会。由于社会媒介,特别是专业性文化媒介的传播渠道宽阔畅通,对组织文化的传播质量更好,效果也更为强烈。
对企业的影响
随着2005年直销方式的再度放开,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会对中国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产生什么影响呢?笔者归纳为“六个意识增强”
一、产品创新、创优意识增强 反映直销魅力的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反映健康产品、美容产品的文化。由于开放后会使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相关企业会增强产品的创新、创优意识,并且会辐射到其他企业;
二、利润意识增强 直销公司都有“致富”的文化。由于产品品质和直销渠道的“升值”作用,使得直销公司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利润,这会对其他企业产生比较强烈的辐射影响,利润意识会有所增强;
三、渠道意识增强 直销公司的本质,不是生产性企业,也不是贸易代理公司,那是什么呢?是直销这种销售方式,这种渠道,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核心也可以说是这种渠道的文化,这种特色文化会对其他企业产生辐射作用,渠道意识会有所增强;
四、文化激励意识增强 组织文化具有一定的精神激励作用。直销公司反映直销魅力的文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文化,通过直销商的口碑传播和内部刊物、资料、VCD以及一些社会媒介,如出版向上文化氛围的书籍、专业直销杂志等等共同的辐射作用,有助于增强其他企业的文化激励意识;
五、培养组织人的意识增强 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一个特点是“以直销商为主角”的管理思想,这是直销公司组织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实质是重视对直销商队伍的培养建设,通过辐射机制,有助于促使其他企业对组织人的培养意识的重视;
六、建优质公司文化的意识增强 有业界人士指出,直销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方式。对此,笔者也表示一定的赞同。为什么呢?一个原因就是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符合组织文化理论的发展潮流,形成了特色,并且发挥着导向、凝聚组织、激励、规范等种种不一般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直销方式有一定的先进性。直销公司建立优质组织文化的做法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提高其他企业建立优质公司文化的意识。
总结暨未来
有的朋友希望笔者将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和影响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总结出来。
对于概括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笔者认为换一个角度更好,将这个问题升格,并杜撰了一个词语:直销文化。直销文化是什么呢?直销是三种文化。
第一种文化是优质产品的文化 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优质产品,这就是这种文化所倡导的;
第二种文化是美好生活的文化 身体要健康、形象要出众、事业要成功、财务要自由、精神需求要满足,还要时间自由等等,这是这种文化所倡导的;
第三种文化是直销商文化 这种文化倡导企业以直销商为中心的种种文化。
对于直销文化的影响,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积极向上。上文谈到的“六个意识增强”,其实说的也是这四个字。
所有的影响都将发生于未来!
开放以后,随着直销方式在中国得到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直销方式的社会功能价值会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优秀的直销文化也会对社会文化大系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一些企业及其企业文化产生更显著、更深刻的影响。
附录
组织文化理论
198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300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跃居世界超级经济强国之列。这一事实成为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迹,构成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主要威胁。1981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近20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占到了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50%。人们跳起脚来惊呼:“桃太郎”生吞了“山姆大叔”!
震惊之余,美国人不得不考虑,是什么力量促使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呢?一个弹丸小国,资源匮乏,科技也远不比美国发达,日本人凭什么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
研究的结果是,日本的管理比美国的好,日本组织内部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日本的组织文化、组织精神。于是,关于企业组织文化的研究盛行起来,组织管理理论也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组织文化阶段。
关于组织文化,现在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有一种精神文化说认为,组织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包括信念、作用、传统文化等在内的精神现象。组织文化是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
在具有强烈文化的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为组织文化所左右(组织文化的作用参见本文有关内容),管理规则、管理制度的作用被大大地削弱了。
建立组织文化有一些原则,如要确定组织的价值观、重视对组织人的培育、继承组织优秀的文化传统、重视对组织人的激励等等。
4.企业文化塑造之目的 篇四
A B C D 金字塔结构 扁平化
科层式
三点式
正确答案: B 2.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企业人才管理的要素? × A B C D 有意愿
有能力
有机会
有资源
正确答案: D 3.EAP计划指的是什么? √
A B C D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员工家庭关怀计划
员工身体关注计划
员工心理资助计划
正确答案: A 4.下列关于用头脑风暴法提炼企业文化这一做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重数量
重质量
主题关联性
正确性
正确答案: B 5.用塑造未来法提炼企业文化适合哪种类型的企业? √
A B 正在发生变革的企业
刚成立的新型企业 C D 需要突破和革新的企业
行业头部大企业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6.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采取的市场策略有哪些? √ A B C D 紧跟策略
优质策略
学习策略
创新策略
正确答案: A B D 7.紧跟对手的竞争策略强调企业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
A B C D 快速应对
执行能力
拥抱变化
稳健沉着
正确答案: A B C 8.创新型策略对企业文化的要求是什么? √
A B C D 激励创新
建立容错试错机制
帮助员工创新
惩罚创新失败的员工
正确答案: A B C 9.企业文化在精神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A B C D 企业的精神
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的梦想
企业的目标 正确答案: A B 10.企业的牵引机制包含哪些方面的制度建设? √ A B C D 岗位职责
绩效指标
工资奖金
发展前景
5.塑造企业文化(范文模版) 篇五
涵。也就是说,如果缺乏了深邃的思想作为保障,任何组织、团队,企业、机构,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受阻,这就要求组织需要看到发展的本质,思想是发展的前提,拥有现代与时俱进思维模式,才能建立高效益、效率的现代经济体。
企业文化是存在于企业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准则、企业形象的集合体。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对企业发生凝聚作用、激励、协调、约束和形象塑造作用。
企业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打造优秀的文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企业文化需经历5个发展阶段,第一是生存阶段,企业为生存奋斗,价值取向以目标为导向;第二是企业家代表企业文化阶段,以规则为基础;第三是团队代表企业文化阶段,以绩效作为基础,厚实的绩效帮助企业构建系统能力;第四是员工代表企业文化,以创新为导向;第五是企业文化真正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以愿景为导向,企业具有了核心价值能力,可以用文化凝聚所有人,从而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在企业家文化阶段,也有少部分企业具有以业绩为基础的文化,更少的企业在第四阶段,并且,我国还没有企业具备竞争性文化。因此,打造优秀企业文化需要立足现实、统筹考虑、长远规划、长期打造。
第一,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体现了企业核心团队的精神,也是企业家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终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这是成功企业不变的法则。为此,应当注重以下方面:一要着力挖掘自身文化。要注意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挖掘出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二要着力博采
众长。广泛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吸取世界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中的先进内容,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三要根据塑造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的实际行动。
第二,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是企业的“脸面”或“标识”。
第三,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信守的重要原则。企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的方针,把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要让员工有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宿感,有家的温暖。
同时,要尊重全体员工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全体员工广泛参与,从基层文化抓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全体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领导是关键。
与此同时,企业要深入调研、制定规划,认真梳理整合各项工作任务,分清轻重缓急,扎实推进。要着力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文化规范,通过梳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员工日常行为和工作行为进行细化,逐步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以理念引导员工的思维,以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到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合力共赢”,真正实现“人企合一”,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6.企业文化塑造之目的 篇六
论文摘要:论述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企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企业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1]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美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及工作的意义有了不同的认识。此时企业管理者面临主要以下变化:① 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已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金钱与物质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②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知识“精英”的稀缺性远远大于资本的稀缺性;③ 企业边界的无限扩大,世界上任何角落可能都有你企业的员工,他们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工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破。空间上的有形厂房、办公楼可能不复存在,信息的传送与作业控制可通过现代化通讯与联络手段完成;④ 员工自由度加大,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跨文化的管理成为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制度管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1]
2.1 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我们在治理社会时,首先要依法治国,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社会道德去约束。所以既要以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一样,企业文
化是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是指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企业制度失效的一种补充。
2.2 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制度、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
2.3 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2.4 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这一点区别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
2.5 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的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它不是一种包装性的价值理念,而是要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2]
企业是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劳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3.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
魂。
3.2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 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
3.3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 企业文化的创新,不仅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且还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例如,海尔之所以能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是因为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
3.4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3.5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行为应该规范,即要求员工能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而且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从美国惠普公司的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企业文化,从美国IBM公司的尊重员工、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从日本松下公司的产业报国,亲和一致,感恩报恩的企业精神,从中国企业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都不难发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力量。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建设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些误区。
4.1 简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 这是指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识别标准。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念识别。
4.2 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的方法 在现实中,人们运用各种非常好的形容词及名言、警句,把企业进行包装,把这些包装企业的词语当做企业文化,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等。
4.3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而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别构成不同企业文化。
4.4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成员工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
4.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设计 好多企业把企业形象设计称之为企业文化,这与企业制度及企业战略根本不着边。4.6 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 这种观点把所有有关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内容,都统称为企业文化,这混淆了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
以上表明:部分企业领导没有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真正的含义,没有认识
到企业文化的强大的导向、凝聚、协调、激励、约束、辐射功能。5 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5.1 将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其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第二,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第三,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第四,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第五,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第六,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将“学习型组织”确定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利于树立“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我国的企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理论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以此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
5.2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特有的规律,找准市场定位,根据时代特征确定不断创新的价值观,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制度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由知识管理所替代,从而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运用群体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最后是企业形象的创新,必须不断扩大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5.3 将企业文化制度化 第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必须要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度安排和战
略选择的能动作用。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统帅员工的思想,任何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忠于它,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在思想上的制度而存在。
5.4 企业文化实践化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企业倡导、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即,企业文化要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各种文件中,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
5.5 企业文化教育化 必须要通过灌输的方式将企业所信奉和必须实现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头脑中去,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
5.6 企业文化奖惩化 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强制和激励去引导,对遵守企业文化的人要重奖,对违背企业文化的则严厉惩罚。这是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头脑之中的重要手段。
5.7 企业文化系统化 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的内容从可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角度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企业文化。这种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国外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白皮书竟然有十几万字之多,这么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长时期积累的结果,是坚持企业文化系统性的结果。
参考文献
7.从企业文化看品牌塑造 篇七
1 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产品理论
营销大师飞利浦科特勒认为,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任何东西。产品分为5个层次, 分别是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现代经济科技高速发展, 一般有同类竞争力的公司都能满足最基本的产品层。所以, 现在公司的产品差异化策略, 多在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上下功夫。发掘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即体验通入品牌之中的文化情感。GE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认为, 企业文化因素在企业竞争中永远不能被取代, 企业竞争靠人才和文化取胜。我们可以这样断言:脱离文化的品牌建设是经不起推敲的, 不经过企业文化建设去“造”品牌, 就好比搭建空中楼阁, 建设得越宏伟壮观越容易倒塌。企业对于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创造的成本远远低于技术创新与改造的成本。
1.2 马斯洛需求理论
在马斯洛看来,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 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 称为高级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根据这一理论基础, 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层次, 进而根据顾客需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低级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将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入品牌之中, 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满意度。
1.3 企业管理理论
清华大学张德教授把企业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一管理阶段 (1769~1901年) , 其最大的特点是治人, 靠核心管理者的强势领导来管理企业;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 (1901~1980年) , 最大的特点是法制, 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 (1981年至今) , 最大的特点是文治, 把企业文化的管理作为管理企业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的管理的延伸极为对品牌管理, 品牌生命力顽强、长久, 企业则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从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来看, 是要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企业文化有助于战略实施并促进品牌价值升值。企业文化是品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动态稳定。因而企业文化是“本”, 品牌是“标”。
2 企业文化与品牌塑造之间的关系
2.1 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CEO哈勃曾经说过:“文化无处不在, 你的一切, 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 但他们永远不能模仿你的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 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精神和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若想成功, 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强项品牌, 企业文化是品牌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没有优秀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 品牌就失去了竞争力。企业只有在正确的文化支撑和引导下, 才能生生不息。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从产品的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 是塑造优秀品牌, 实现企业长久经营的必经步骤。
2.2 企业文化主导品牌定位
任何品牌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它们的定位和形成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某一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与市场趋势进行分析所制定的准则与目标就是企业定位的初步形成, 而产品和服务的定位又促进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在现代营销活动中, 品牌定位越来越被重视, 人性化的品牌定位可以使产品从内心深处感染人们, 定位不明, 缺乏个性和文化内涵的产品, 很难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有利位置。总之, 经营者创造的企业文化主导产品与品牌的定位。
2.3 企业文化促进消费者与品牌的沟通
品牌经营过程就是不断与消费者互动, 不断接受消费者的反馈, 进行调整的过程。在经营管理中, 不但要注重企业的利益, 更要关注消费者个体的个性与需求。企业的危机管理中, 企业的表现与策略也至关重要, 一个积极、诚恳的态度可以帮助企业化解危机, 渡过难关。
2.4 优良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品牌获得消费者认可
准确的品牌定位可以加速产品走向品牌, 但是成功的关键是这个品牌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要使消费者满意, 企业必须以高标准约束自己, 不但产品要高质, 服务更要到位。同时企业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要时刻铭记遵守社会规则, 维护道德秩序, 最后回馈社会, 这也是企业在走向成功中不断提升和转变的必要过程。
3 通过企业文化塑造品牌
3.1 企业上下形成内部整体达成共识, 实施名牌战略
当前,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化、无形化、国际化和多样化。企业竞争靠实力, 实力竞争靠产品, 产品竞争靠品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就是创造出强有力的国际品牌。名牌是企业经济素质和技术能力、商品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的综合反映, 实施名牌战略, 必须重视文化价值、凝聚文化精华、体现文化特征。
(1) 实施名牌战略要融入文化韵味、积淀文化底蕴。名牌的创造需要文化的填充, 品牌的文化底蕴越丰富, 与人们的情感、思想越密切, 它就越有魅力。
(2) 实施名牌战略要体现鲜明个性、彰显文化魅力。事实证明, 只有那些追求个性特色和蕴含文化因素、追求时代感和民族底蕴、饱含人道和伦理情感的品牌, 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3) 实施名牌战略要符合传统文化、满足文化需求。
(4) 实施名牌战略要坚定绿色意识、倡导环保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人们眷顾、整洁、清新优雅的环境, 无论是绿色包装、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工程, 还是绿色服务都能够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满意感, 这种对绿色消费的追求无疑是一种现代消费的潮流。因此, 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 应坚定绿色理念, 倡导环保理念。
3.2 明确市场定位, 塑造名牌个性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 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 给人印象鲜明的品牌个性, 使其立于产品之外而不被竞争者轻易模仿。品牌个性的塑造可以凭借一个或几个步骤, 显然这些步骤不是孤立存在的, 只有将各步骤与消费者系统和品牌系统以及营销沟通系统相融合, 才有可能建立独具个性的品牌。也就是说, 品牌个性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存在于企业的整体意识之中, 步骤只是形成个性的一个过程。同时, 这种体现企业整体意识的个性, 对促进营销沟通意义深远。一个鲜明、独特的个性一旦形成, 一个具有顽强竞争力的品牌也就应运而生, 这也是品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3.3 满足文化需求, 追求附加价值
商品经济时代, 品牌主导市场竞争。当产品的技术、价格、服务等物质因素相差无几时, 企业的文化营销方式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品牌一旦融入文化因素, 其价值不再只是物质因素的总和。海尔的企业文化众所周知, 在企业文化与品牌关系“整合”方面海尔也可圈可点。2010年美国《商业周刊》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名单中海尔集团排名第27位, 位列中国家电企业榜首。以用户为中心, 凭借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为全球用户提供最佳产品的海尔文化, 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的典范。
3.4 塑造企业形象、丰富品牌内涵
企业形象塑造是指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塑造过程, 籍此改造和形成企业内部的制度和结构, 并通过对企业的视觉设计, 将企业形象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传播给企业内外的广大公众, 从而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理解、支持和认同的目的。企业形象的塑造应注意:准确、恰当的定位企业形象, 树立个性鲜明的经营理念, 营造优质的产品形象, 突出企业家形象, 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企业公共关系。
摘要:企业竞争靠产品, 产品竞争靠品牌。品牌是产品的识别符号,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得到深度体现。现代企业竞争体现为企业品牌的竞争, 而品牌魅力的主要来源是其所承载的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品牌塑造
参考文献
[1]杨海英.浅谈企业文化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10, (03) .
[2]陈桂良.论企业文化与品牌塑造——金华尼奥普兰客车品牌塑造[J].商业研究, 2004, (24) .
[3]刘旸.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新西部 (下半月) ;2007, (09) .
8.对中小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 企业文化误区 原因分析 企业文化塑造思路
一、中小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忽略文化内涵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内涵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而是在许多中小企业中所普遍存在的。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本来就是表面的和虚的东西,主要目的就是让员工更听话。让外部对自己的企业感觉更正规,更具实力感。这种认识决定了相关中小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会着重偏向口号、标志、员工服饰、行为举止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上,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
2.缺乏主体参与意识,一刀切作风严重
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所倡导的,由专家策划、指导、设计的文化;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考、主导作用与广大员工参与的基础作用、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他们的企业文化實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确定的。对于这种文化,员工只有被动接受,没有机会参与制定。在日常的行为中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文化所确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使企业文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3.缺乏个性化,文化层级偏低
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实行“拿来主义”,模仿或克隆国内外其他企业样板,这使许多中小企业的文化带有雷同性和相似性,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中小企业文化层级的高低是由企业文化的类型决定的,从我国近些年的情况看,中小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家族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第四种类型则更少。
4.企业文化缺乏远见,信誉危机严重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很严重的家庭化、个人化、感性化特色,不少企业主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只有一个——为自己及家族聚敛财富,他们少有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史上,靠勤劳、智慧、诚信起家和发家的确实不少,但不容否认,也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采取融资欺诈、广告欺骗、商标侵权、合同虚订、产品伪造等方式来欺世盗名,甚至有的借用特殊关系或特定权利等非法手段谋取暴利,发财致富。
二、中小企业塑造企业文化误区的原因分析
1.管理假设不清晰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任何管理思想的产生都是基于对人性假设的推断。从企业现状来看,我们在经济上普遍实行以工资奖金为主要形式的薪酬制度,显然是把职工当成了“经济人”; 在激励手段上,倡导拼搏贡献,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显然又把职工当成了“政治人”; 在人际沟通上,企业讲究感情投资,以和为贵,宽容待人,显然又把职工当成了“伦理人”; 在现代企业中,人性的假设究竟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还缺少研究,人性假设的多重性和衡量员工素质的多种标准,客观上给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了难度。
2.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人靠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等不正当的手段实现了暴富,这使不少人产生一夜暴富的梦想,因此,难以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我国的大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整体上没有摆脱世俗文化的影响,赚钱仍是其中大多数人的首要或者惟一的目标,尤其在企业起步阶段或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人的诚实善良的本性迷失在资本的贪婪之中。在这种思维主导下建立的企业文化必然存在不健康的因素。
3.缺乏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加以保证。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运作,如何协调,谁来牵头,由谁主管都无明确定论,大多数企业是由政工部门操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部门都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参与不够,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于把企业文化看成是政工部门的事,只有政工部门来关心,来操作,尽管政工部门抓企业文化有一定优势,但我认为由政工部门主抓此项工作局限性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同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结合上和渗透到生产经营中有一定的难度,政工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指挥能力是有限的。
4.员工主体地位有差距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 我们经常教育职工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但这种表述更多是局限于政治意义的层面上。从理论上讲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然而现实中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是模糊的,“主人”的地位是虚置的,他们对企业的经营方向、决策目标、运作机制关心不够,对自己享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也关心不够。员工始终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自然也就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表现出冷漠和被动。在这种情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就会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塑造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的思路
1.营造创新环境文化
创新环境文化是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土壤,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部门、班组赋予更独立、更自由的创新环境,是企业创新成功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营造创新的环境文化必须对环境进行分析,环境分析的内容包括“天、地、彼、己”和“顾客”(目标市场),其目的是“知天知地,知己知彼”和“知顾客”。“天”是指外部一般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其具体分析方法是“PEST”分析法。“地”是指企业竞争所处的行业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的竞争结构、行业内战略群等;“彼”指企业竞争对手,主要采用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进行分析。“己”指企业自身条件,通常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
2.整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Edgar Schein)认为,文化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这些预设在实践中卓有成效,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被当作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的方式教给新成员。他还有一个著名的说明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睡莲模型(Water lily m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睡莲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睡莲的根,是各种被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花、叶、枝、梗和根等多种要素经过整合,形成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的个人行为和企业价值观得以统一,企业行为融合到员工的潜意识中,员工的行为已经是自觉或无意识的。企业文化有效地融合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做到了员工的“知行合一”。
3.建立独具特色的价值观
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全面调研,提炼中小企业价值观。充分挖掘中小企业家和员工的精神资源,使企业家和员工的优秀价值理念能成为企业的共同财富,实现企业家和员工的理念与企业价值观的完美结合。(2)广泛宣传,弘扬中小企业价值观。中小企业价值观的宣传要发挥先进模范人物、庆典、礼仪活动等企业价值观载体的作用。企业的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行动充分、具体、恰当地体现出当前企业价值观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开展富有内涵的企业庆典、礼仪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宣传、渗透某一种中小企业需要倡导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观念。(3)规范管理,实践中小企业价值观。实行规范管理, 必须将中小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与企业内部制度的塑造相结合,必须将中小企业家的优良作风制度化为企业长远的价值观。为了使这种价值观念和创业精神能被企业一代员工自觉倡导,就必须内化为一种企业制度。
4.培育优秀经营理念
创业初期的企业主要靠的是胆识和激情,当企业步入正轨以后,企业家则必须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经营观念。(1)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特征,坚持“人本管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大都是粗放型企业,重视机器,不重视人,这在现代社会是无法立足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是员工,而是员工、顾客、社会公众,我们应该把三者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考虑三者的利益。(2)中小企业在文化提升过程中,要注重诚信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契约经济。要树立诚信精神,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重契约、重法治的诚信体系。(3)以“精、专、特”取代“小而全”。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产品,因产品市场之间的差别,其消费人群、生产技术、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市场的发展前景都会有很大不同。中小企业如果搞“小而全”的多种经营,无论是在经营管理还是在资金运用等方面,都会因“小而全”多元化的发展而使局面更加复杂。以“精、专、特”取代“小而全”,进行专业化经营、精品经营、特色经营、优势经营,坚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才是中小企业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一青:民营企业价值观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理论前沿,2005,(20)
[2]林佑刚:企业文化是什么[J].企业管理,2004,(3)
[3]秦梦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建方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11)
[4]吴敬琏: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J].改革,1999,(2)
[5]杨胜远: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模型.[EB/OL].新浪网, 2006-05-17
[6]张音: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矫正.[EB/OL].甘肃电力政工网, 2003-12-10
9.塑造企业文化激扬职业精神 篇九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庄东辰博士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商贸、金融、航运、工业中心,科技、教育机构高度聚集,拥有数量庞大的职业群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和操守的整体水平,对城市精神的确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上海的城市精神要从各行业、各企业以及每一个职工的职业精神抓起。从这个层面来说,职业精神是构成城市精神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而员工的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成为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塑造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激扬具有奉献和创新意识的职业精神,不仅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而且对城市精神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扬职业精神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必然要求
所谓职业精神,是建立在专业知识或技能基础之上的,对符合时代需要的若干职业品质的高度概括。狭义的职业精神,往往指的是企业员工对工作岗位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而广义的职业精神,则是包括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团队合作等多种职业品质的总和。对个人而言,职业精神是其在长期的学习、工作中形成的个人价值观;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职业精神则是企业基于生存和发展目标而对员工提出的素质要求。职业精神不仅是一个企业健康运转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其本身也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又称公司
文化,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提炼出来的、为该企业多数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成员公认的价值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底蕴和灵魂。Terence E·Deal(特伦斯)和Allan A·Kennedy(阿伦)在合著的一部颇具影响的专著——《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中,给企业文化的定义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激发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员工在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团队合作等职业精神方面的素养和层次。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都统一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标之下。企业文化为激扬员工的职业精神提供支持,而员工职业精神的发挥,也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因此,它们之间是协调统一、互相支持的。
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企业对员工提出要求是一回事,如何实现这种要求,则是另外一回事。如何确保员工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正常发挥和提高,充分有效地整合企业资
源,都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是职业精神赖以形成的土壤和实现的保障。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的激发程度也不同。作为企业管理者,仅仅对员工提出职业精神方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者还有必要努力塑造一种适应本企业特点的健康的企业文化,积极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不断调整工作态度,以达到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实践经验表明,“以人为本、宽松和谐、尊重自律”的企业文化,十分有利于让员工获得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更好地激扬员工职业精神的发挥。
引导员工发扬职业精神,进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的高度概括。塑造企业文化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的广大员工,离开了广大员工的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培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加强引导,使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成为广大员工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自觉行动。要引导员工自觉发扬职业精神,首先应把握导向性,坚持正面引导,着力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乐观豁达、务实坚韧、诚信自律、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其次要突出广泛性,不仅在参与的平面上强调广泛性,更要在提炼的纵向层面上突出广泛性,使企业文化的培育更加立体而丰满。要让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树立昂扬向上的职业精神,感悟文明的提升、体味主人的责任、奉献自己的热情,以共同的力量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激扬职业精神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指出,未来将是全球竞争时代,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全新的企业文化。而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必须启发和带动企业广大员工,使其在企业精神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下,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精神,逐步溶入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培育职业精神,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上海市领导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上海在大发展的实践中,要注重培育和提炼新时代的城市精神。作为城市发展生力军的企业以及企业的员工,当务之急就是要弘扬企业文化,塑造有时代特色的职业精神。对于如何体现时代特色,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五敢”:发展敢攀高峰,探索敢冒风险,工作敢争一流,竞争敢为人先,奋斗敢作牺牲;又如“五种意识”: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服务全国的整体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永不言败的奋斗意识等等。总之,塑造新时代的职业精神,必须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准,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企业的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
职业精神的形成有赖于广大员工的主动参与。职业精神是员工个人为适应现代职业竞争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也需要它的员工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
我们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必须看到,职业精神的主体是人,即企业的员工。职业精神并不会自发产生。即便拥有了素质较高的员工,其职业精神能否发挥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不仅与企业的要求和氛围有关,更与员工是否获得足够的尊重和激励有关,与企业管理者是否真正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关--而这恰恰是职业精神赖以发挥的重要前提。现代管理学认为,能不能管好企业关键是能不能管好人。而无论何种职业精神,最终都要由企业的主体--员工来承载和实现。不同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的激发程度也是不同的。素质越高的员工,越需要获得职业尊重感和满足感。尤其是高学历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于员工的各种要求和期望,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被员工充分理解、接纳和认同,并成功转换为员工内在的自觉意识之后,其工作才会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职业精神才会真正发挥出来。
将职业精神落实到每个岗位,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其真谛在于,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必须处理好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无间、齐心协力的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职业精神落实到每个岗位,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
三、激扬职业精神必须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是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现有员工13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6%以上。如何在高智力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同时激发员工的职业精神,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特色文化,进而培育具有时代特色、企业特征的职业精神:“做人以诚信为本,做事以客户为本”的宗旨;“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务实理念;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进取精神;快速、勇敢、稳健的业务开拓风格;业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理念;谦虚谨慎、勤奋学习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实现个人价值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真诚的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员工的人本思想;民主化的工作作风与方法。
根据企业特点,我们把创建学习型企业融入研究所日常研究和经营工作之中,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研究所的企业文化特色之一。证券市场瞬息万变,新的知识层出不穷。为此,我们每天就最新市场信息召开行情分析晨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内部业务学习或交流,每季度举办一次证券研究与分析培训班,贴近工作实际需要的培训既有金融英语、财务分析、管理艺术等实用技巧培训,也有每年十余人赴香港等地的境外培训。同时,我们把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作为研究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中国证券咨询行业有很多东西都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创新出来的,例如在国内首创了战略报告会、行业和上市公司推介会、上市公司高管与基金经理见面会、针对机构投资者特色的“财经大师”系列产品和服务等。另外,针对员工以年轻人居多的状况,研究所以一些赋有时代特征和年轻朝气的活动为载
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既有球类、棋类、登高、郊游等运动项目,又有健康讲座、发送保健刊物、评比最佳宝宝、赠送生日蛋糕等关爱形式,更有所史教育报告会、民主生活会、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十周年纪念活动、爱心助学活动、网上交流平台“南山牧场” 等活动,多形式、多视角的建设项目极大提高了干部员工队伍思想素养、鼓舞了工作干劲、凝聚了团队协作。
10.供电企业谈以诚信塑造企业文化 篇十
质,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诚信教育要注重五项结合加强企业诚信教育,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笔者认为应注重五项结合。一是诚信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把讲诚信贯穿于公司工作全过程,夯实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诚信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宣传“四进”活动相结合;三是诚信教育与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相结合,打造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诚信文化;四是诚信教育与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主人翁风采”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特别要把诚信教育的成果体现在“主人翁风采”活动成果上;五是诚信教育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部室、文明班组、文明员工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在全公司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诚信是树立企业信誉的象征
企业必须遵守诚信原则,因为诚信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诚信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能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供电企业,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应该以加强诚信教育为基础,以建设诚信机制为保证,以提升诚信形象为重点,以打造诚信文化为目标,用诚信铸就供电企业品牌,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众形象好、经营业绩优、品牌信誉高的诚信企业。领导干部要争当讲诚信的表率,带头讲诚信、守诚信、促诚信、作表率,对企业忠诚,对工作负责,从小事做起,诚信做人,遵章守纪,求真务实,塑造企业优秀品质,构建诚信和谐企业。作为一名员工,要在实际工作中,以诚动人,以信服人,诚实守信,恪守“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诚信服务理念,诚信当先,服务一流,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树立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
诚信价值观在企业中的体现
11.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 篇十一
【关键词】社会责任;石油企业;企业文化
一、石油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及企业文化塑造的外部目标
当前,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除了管理体制的变革之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这种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应仅仅以提升企业内部活力为目标,还要面向社会,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基础,提升石油企业的品牌价值。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塑造要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企业内部共识,最终达到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等若干环节会自觉地考虑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生态环境责任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责任。基于社会责任来塑造石油企业文化对内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对外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来提高企业的运作、发展和竞争力。
二 企业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的内容
(一)健康文化
石油企业员工既是企业的组成者又是社会的一份子。企业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在履行不伤害人权的社会责任。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员工的生命权、健康权放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关心员工,为员工服务。职业安全健康文化建设可以系统地达到通过企业员工的健康工作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目的。西北油田分公司基地管理中心帮扶站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坚持为职工服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导作用,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企业责任教育。
职业安全健康可以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这个载体来实现。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为解决南疆双职工工作期间老人、孩子应急照顾问题,把局、分公司领导对一线职工的关心落到实处的要求,局、分公司领导不仅在意识形态上积极重视职工的健康工作,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室外活动,而且局、分公司领导在职工最关心的大后方基地管理中心专门开设帮扶服务分站,以期解决职工的切实困难,力求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如何让职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法律,提高自身意识,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人企业管理中,积极营造企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今后,作为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应及时总结推广国内外企业在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树立样板、推广经验,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简化管理流程,使基层石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更具操作性,要强化管理体系的宣传培训,加大绩效考核的力度。
(二)家庭文化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技能、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生活是企业员工生活最重要的领域,其劳动或工作的状况与家庭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渗透到员工的家属层面。针对员工家属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让家庭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环境。
员工家属参与石油企业文化工作非常重要,但前提必须是员工家属乐于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这就要靠石油企业文化工作者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积极调动员工及员工家属参与。从妻子的角度来说,丈夫是家庭的顶梁柱,丈夫的工作状态,关系着全家的幸福;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是他们的心头肉,儿女工作和生活的平安顺利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最大憧憬;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家庭的安定完整是他们幸福成长的保障,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既可以尽一份孝心,也可以学习一些企业文化知识。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家庭可以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激发员工为企业工作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在高温季节,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机构可以组织女同志到苦、脏、累、险及高温岗位给员工送防暑食品,表达家属的一片爱心。在冬季寒冷季节,组织家属到安全隐患相对容易出现的岗位送保暖衣物和一杯热茶,将家庭温暖送到岗位;可以组织员工家属开展歌舞晚会、运动会和安全画展等活动,这既能活跃员工的工作氛围、缓解工作压力,又能促进家庭和睦;也可以组织员工家属座谈会,恳请大家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不足的方面,谈谈他们对做好各岗位工作的经验和建议,为企业搞好文化建设、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出谋献策。
(三)绿色文化
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是环境影响者,应该使其正面影响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科学的企业发展观应该是企业与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重要内容,那些只顾企业自身利益,不顾环境利益的企业最终不为社会所接受,终究要遭淘汰。作为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和生产运行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工业三废”等常规污染风险和事故性突发污染风险。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从战略上提升企业的环保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优化空间环保布局、规范工作环保流程、加大环保科技的研发力度三个方面要重点提升、科学规划。在产业链上游,构建“绿色油田、科技油田、人文油田”;在产业链中游,要提倡“绿色生产、金色未来”; 在产业链下游,要直面消费者,“顾客第一、奉献绿色”。要在石油集团公司母文化的基础上,按照“一致性、非重复、特色化、清晰化、具体化和实践性”原则指引下,发展具有特色的西北石油企业绿色环保子文化。
西北石油企业绿色环保文化的养成既需要制度上的“硬保证”,也需要文化熏陶下的“软保障”。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想把绿色环保文化变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员的参与。作为领导层要将绿色环保文化建设列入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层要定期进行绿色环保培训,做好组织和动员工作。在石油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绿色设计”,让“绿色行动”成为员工自发、自觉的行为习惯。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可以定期组织绿色公益活动,比如植树、免费环保宣传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绿色知识竞赛,强化员工的绿色意识。
(四)沟通文化
三大石油企业“以人为本”已成为石油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理念。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为了使企业管理工作朝着人们预期的目标发展,这就需要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增加管理决策的透明度。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全方位的信息沟通网络,让每一位企业员工都有充分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渠道。要按照“以员工为本”和“为员工服务”的思想,适当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要利用企业会议、企业媒体和企业非正式组织等各种渠道和途径,积极地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员工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和集中他们参与安全管理的智慧和力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石油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各项重大决策以及监督决策的实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各项领导决策、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企业文化塑造之目的】推荐阅读:
企业文化之礼仪篇08-29
企业文化咨询之新制度经济学07-31
家居企业企业文化09-22
企业文化的定义和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08-31
品牌文化不是企业文化06-25
企业文化与企业成长08-29
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07-12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09-03
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论文10-30
《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塑造人生 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