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参考(精选6篇)
1.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参考 篇一
谈谈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摘要:科学课程改革成了必然,而教师自身没有全面思考科学教育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够对课程和教学作出批判性的选择判断。没有对科学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想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而教师恰恰是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应从教师的知识结构、课程上的表达能力、课堂设计能力、关键词:小学科学 素质要求
随着科学范式和社会范式的转变,科学教育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似乎也越来越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中,公众对科学教育失去了信心,因为科学教育改革的辉煌中根本无法帮助年轻的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课程改革成了必然,而教师自身没有全面思考科学教育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够对课程和教学作出批判性的选择判断。没有对科学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想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而教师恰恰是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社会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也成了必行之事,就我个人对科学教师的要素要求的理解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科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育学理论的掌握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小学科学课程与研究并能运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课程涉及到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方面。那么,教师在这些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高度,理论基础。教师们要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并努力运用新知识更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要认真学习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想象力是有限的,科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实物教学,因为学生在观察方面要学会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3、科学趣闻的知晓
科学教师要掌握除专业之外的广博知识,有多方面的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做到博学多才,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应该比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多得多。如果教给学生是一杯水的话,那么教师就要掌握一桶水,对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教师不公要广泛涉猎,知其然而且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把握科学知识的内在体系和必然规律才能作为学生的知识向导,所以,作为一个科学教师还能及进的了解世界上的一些科学新闻以及一些科学上的奇特现象、未解之谜等等有关科学的。
二、课堂上的表达能力 在从实习进和做家教中知道,以我们的知识层面对一些简单问题似乎“不屑”去解释或是无法去解释得让小学生无法理解,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语言而且还要学会这些语言。我们要多同儿童交流沟通,有耐心的了解儿童的想法,切忌不要对儿童进行讽刺。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不是成人或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封不动地交给儿童,而是儿童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去主动理解的过程;同时,掌握概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是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已掌握的概念不断加以充实和改造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只是相对地达到正确的认识,而不是认识的终止。所以,小学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非一次性完成的、不断充实和改造的过程。
通过让儿童对不同事物下定义的方法来了解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可以看出,儿童在概念的掌握概念的掌握上表现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用“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所谓“具体实例”是应用个别具体的实际事物对概念加以解释,如“皇帝——秦始皇”、“水——河里的水”。所谓“直观特征”就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的特征来描述概念,如“灯——玻璃做的”、“野兽——在树林里会伤人的”。小学儿童采用“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的人数占有很大比例,低、中、高年级分别为47.69%、50.34%、34.70%。其中,“具体实例”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直观特征”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说明小学儿童掌握概念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第二级,用“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所谓“重要属性”是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某些重要意义的属性来解释概念,如“皇帝——封建社会欺负人民的人”、“三角形——三个角的形状”。“灯——能照亮”、“马——可以骑的”。小学儿童采用“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掌握概念的人娄都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低、中、高年级分别是3.25%和3.59%,5.04%和6.50%、7.92%和7.69%。这表明了小学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同时也表明儿童抽象概括能力迅速发展。
第三级,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所谓“种属关系”是以事物内容的逻辑关系,即以“上下”概念关系来解释概念。例如,“三角形——一种图形”、“皇帝——剥削阶级的头子”等。“种属关系”反映儿童的思维已有较高水平的发展。所谓“正确定义”是用定义的形式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野兽——四只脚行走的野生动物”、“水——会流动、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三角形——三条线组成的面,有三个角”等。“正确定义”是掌握概念的完善形式,反映儿童思维达到较高水平。随着儿童年级的增加,低、中、高年级“种属关系”式与“正确定义”式的比例分别是6.75%与5.30%、7.35%与14.87%、11.88%与33.25%。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对具体概念还是抽象概念而揭示概念的本持涵义,努力促使儿童对概念的掌握从日常的理解发展到科学的理解
三、课堂设计能力
1、目标的确定
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更好的结果,所以要设计一堂科学课首先要读懂教材,再通过教材的内容来确定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学生,谓语最好用可测的行为化动词,而且步同类型的目标用不同类型的动词。如“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搜集有关数据”“体会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三个目标分别用“知道”“会用”“体会”,明显地区分知识、技能、价值观目标。
(三)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不可能指望在一节课内就能学会某一种技能或态度。因此,最好把“热爱大自然”这样的目标,分解为“观赏植物的花和叶”或“朗读有关星空的美文”。
2、课堂导入
一堂科学课的开头得好,就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氛围之中。成功的导入除了能引起注意、激发动机、还具有启迪思维、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做到成功导入呢?下面介绍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五三”策略。其中“六”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字要诀”,“五”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五字忌讳”,“三”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三大类型号”。
(1)学课堂导入“六诀”
万事开头难,一堂科学课的开头也不例外。但只要努力钻研,方法总会找到的。其中的要诀是六个字——简、精、新、悬、巧、准。
简——简洁明快。导入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望。
精——精彩凝练。导入要做到内容精炼。导入要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不能拖泥带水。
新——新颖别致。导入要有新意,形式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不能千篇一律。
悬——奇妙悬乎。导入要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以紧扣学生心弦,吸引他们创根问底,弄懂其中的原因。
巧——精心巧妙。导入要精心设计,巧妙布局。
准——准确恰当。导入的知识点要找准确,要“导“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恰当设定知识的坡度,最好先在一个水平面上,以便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进行迁移,实现自然过渡。
(2)学课堂导入“五忌“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设计和运用,要结合科学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导入得体,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在设计和运用导语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简要地表达为五个字——长、平、单、强、俗。
长——长篇累牍。导入仅仅是一堂课的引子,不是教学内容的讲述,切忌漫无边际,占用过长的课堂时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后5分钟到15分钟是一堂课教学的最佳时段,导入一般2分钟到5分钟左右为宜。
平——平淡无奇。导语应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切忌平淡、刻板、平铺直叙、否则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单——单打独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导入时,教师要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师生的情感在上课伊始就得以交融,千万不能只顾自己在讲台上单打独奏、唾沫横飞而不顾学生的反应。
强——牵强附会。导语的宗旨是为了导入新课,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导语的设计和运用一定要自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为导语而导语,更不能在导语中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俗——平庸鄙俗。导语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其思想性,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不能为了吸引学生,专门去猎奇,或者收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
(3)学课堂导入“三类”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科学教师会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归纳起来,大致辞有这么三大类型:声讯导入,直观导入和活动导入。
3、教学手段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奈斯比物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现在世界上正在进行一场新技术革命,工业社会正在转入“信息社会”。教育领域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传递信息。信息传递一般是通过三种载休,这就是语言、文字和信息技术。这种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局面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掌握信息知识的能力。
有人提出未来教育过程最基本的手段是广泛地发挥电脑的作用,电化教育将对传统教育手段给以伟大冲击。美国在八十年代的今天,就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以微电子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上来,使中小学教育和教学适应现代的信息社会的要求。用最新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年轻一代,培养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日本认识到立足于未来信息社会的关键是培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在全国建立了电化教育馆,培训老师掌握电化教育手段的知识和技能。英国在1979年,教育科学部制定了一个“微电子教育计划”,1980年正式实施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微电子教育委员会,提倡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运用微电子技术,鼓励、帮助教师掌握这一新专业、新技术。许多发达国家都已重视到这一点,在中学教学中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教学的“新三艺”的理论与实践,要求教师掌握信息知识和技术。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是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各科教学运用音像设备已经相当普遍,多媒体教学已经兴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电教设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才能使教学手段现代化。
四、课堂驾驭
首先,建立威信,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教师是学生指导者的角色。如何把这种组织上,形式上的指导者转变为现实的、实际上的指导者,关键是教师必须有威信。教师威信的建立不能单靠行政手段来取得。单靠行政手段建立的教师威信是虚假的,不能持久。真正教师威信的树立,受四种因素制约:(1)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2)教师的人格魅力;(3)教师善于同学生交往的能力;(4)教师对评价手段的使用。
总之,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惟有不断提高自身前面所述的素养,才能建立教师威信,这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根基。
其实,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测的情况。这对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建议:
1、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2、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3、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
4、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5、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
6、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参考文献:[1]孙俊三.教育原理[M].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2003年 [2]赖德胜.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05年
[3]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5年
[4]江荣生.教育整体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普教研究.1996,1期:36~37.[5]毛代胜.师范专科教师的素质要求[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5期:92~95 [6]宋福亭.国外对中小学教师的现代素质要求[J].临沂师专学报.1988,3期:53~54.[7]蔡海军.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策略[J].湖南教育.2004,15期:18~19.(高新博才学校 姚元芳)
2.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 篇二
1.思想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甘愿为教育做出贡献,具有开阔的胸怀,明确的理想,正确的方向,能用科学的思想熏陶和感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由衷地热爱学生,尽最大努力促使学生成才,并以此为目标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科学管理;将教书育人和学科教学密切结合,用坚强的意志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以创新的观念、正确的思想方法、科学的态度处理种种问题,善于学习,不断进取。
2.文化知识素质。教师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深层次知识,而且还必须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科知识的运用有深层次的了解。当教师不知道如何把一些抽象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时,那么学生就不可能理解他所学习的这些内容。
3.教学素质。教学素质主要体现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的课堂要求高中教师具有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灵活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有充分理解并制定教学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中,从学生的反馈中,捕捉自己需要加强的信息的能力;对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仪器选配、演示及自制教具的能力;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实会用哲学的、历史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述和组织教学、课外答疑、辅导、谈话等表达的能力;组织、引导和约束学生进行某种活动的组织能力;质疑、查阅资料、归纳、论证的研究能力以及因材施教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4.生活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和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从“育人”的角度考虑,不但要有个性化的特长,并且还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这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教师的业余生活质量虽然不能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化质量,反映了一个人对现实和未知的认识和态度。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这种认识和态度自然会影响到教育者,形成受教育者对现实和未来的初步认识和基本态度。另外,教师的人际交往质量,社会活动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反映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广泛而深刻的社会交往不仅有利于获取广博的资料和信息,而且有利于形成开拓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形成面向现实乃至未来的价值观、人生观、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 付淑霞)
浅谈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学校陈 静 五市第二中学 姜春艳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决定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大计。在当前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以自己的才识去教书,还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育人。古人言:“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此即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品行去影响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十七八岁,其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除了家长之外,教师的品格、言行、对社会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必须有良好的师德,有社会责任感。另外,教师在日常具体行为上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如果教师言行脱节,心口不一,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教育结果必然失败。
其次,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高水平的业务素质。黄宗羲在《读师说》中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单靠吃所学的“老本”是不行的,必须坚持不懈,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广泛汲取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入教学中。
第三,教师应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因此学校在教师中进行外语听说、计算机汉字录入、财会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比赛,以此促进教师从教书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总之,教师只有不满足于现状,学而不厌,刻苦钻研业务,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走上素质教育的正轨。
3.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篇三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教师团体内部、教育者之间应该有良好的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有交往热情,懂得尊重他人,用爱心和同情心去对待和理解周围的人,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助人一臂之力。这种榜样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巨大的。当我们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时候儿教师自身却不合作,当我们鼓励孩子多参加与同伴合作的游戏和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预定的活动目标,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却不能相互帮助甚至还有人相互嫉妒、相互诋毁,不能同心合力实现教育目标,这样教育作用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团结合作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教师要用宽容、仁爱、善良之心对待所有的人,保证同事之间、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为了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繁荣富强的明天精诚协作,在培养学生的系统工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4.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篇四
由于专业素质所涵盖的要素及内容较多,因篇幅所限,本论文所探讨的专业素质主要指 英语专业知识、英语教学相关的理论素养、英语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四个要素。
2.4.1英语专业知识
掌握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是适应英语教学的保障,英语专业知识一般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一定的词汇量、牢固的语法 修辞及文体方面的知识以及本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结构、价值观念等领域的文化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是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的专业素质。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言语技能是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质。语言 基础知识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文化修养几方面。良好的言语技能包括 听、说、读、写、译等几方面。英语教师应具备听、说、读、写等教学理论与技巧,应该具 有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具备上好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的良好的专业 授课技巧等。此外,他们对语言测试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也应有所了解。
2.4.2理论素养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涉及到相关的其它专业知识,就理论 素养而言,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现代外语学习理论、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育心 理学、课程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1)外语学习理论
母语与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测试、英语教育史、英语教学法等对中学英语教师来说是非 常必要的。这些知识有助于英语教师充分认识中学阶段英语教学规律及科学的测试方法、提 高教学效率。不掌握现代语言学习理论,就不能使自己在现代教育系统中自觉、准确地定位。近年来有关英语错误分析、学习者学习心理和学习者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学英语教学 实践有很大的启发,这就要求外语教师熟悉这些理论,并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有 清楚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学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外语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 语教学法知识。外语教学史上有多种外语教学流派,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 法等等。这些教学法都是在一定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中学英语教师应了解 不同教学法的历史和体系的特点,汲取长处,掌握外语教学中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丰富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知识和教学技能,改进课堂教学。
(2)现代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为我们寻求外语教学的科学规律提供了理论基 础。在外语教学史上,语言学理论的更新总是带来外语教学法的改革”(左焕琪,2002)。因此,只有了解最新的语言学理论,掌握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对语言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语言分析方法、语言理论的发展趋势等有系统的了解,才能自觉地利用语言学 方面的知识来指导外语教学实践;对外语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和语用方面的知识,不仅 要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语言教学的人文性。只有具备本学科 的一些专业理论和方法,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初等学科理论体系。才能指导初等教育。
(3)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育具有科学性,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素 质教育更需要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掌握教 育学、心理学、外语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遵循教育规律,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 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现代 化的新成果,要善于把教育科学理论与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自己把理论应 用于实际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理论真正发挥作用。
教师要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规律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
素的开发,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设计恰当的真实 语言情景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记 忆规律和遗忘规律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 和认知过程,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教学是一门艺术,高超的教学艺术应该建立在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能发展和英语知识的特点进行 教学,努力提高外语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 中学外语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
(4)综合学科知识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具体目标之一。语言教材是综合载体,它的内容可以包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的生 活经历和体验大都与语言活动密切相关。语言教育的优势就是通过课程整合,促进学习者的 整体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 了用英语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所以,英语教师要有学科整合的思想,了解和掌握一些其它学科的内容。
(5)课程理论知识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师首先应当明白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重要性,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和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丰富他们的亲身经验,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态度、情感。本次课程改革以 及《标准》提出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的目标,要求教师至少 理解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课程结构等理论知识和观点;应该懂得课程设计、开 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对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深刻的了解,对课程 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对中学英语教材的分析都应该有相当的认识。能够清晰地解读《标准》,在中学英语教材的选用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活动课程等方面都应有较好的基本素养。
2.4.3教学能力13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教科书、其他有关教学材料或采用某种特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罗树华2001)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最佳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最佳的能力结构,这样才能创造性地搞好教学,科学的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树立一代新型人才。那么,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如下的教学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教师的表达能力表现在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它体现在导入、呈现、讲解、组织、评价 等各个教学环节上。口语表达要求教师能尽量用流畅地道的英语组织教学,包括询问方法、交谈方法、有效表达技术、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处理、知识性提问与交际 性提问有机结合、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话语能力,教师的语言应做到速度适当、语言 规范、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和幽默感。书面语能力指教师能用中英文 规范工整地板书,能用英语写出有条理的教学计划、教案、作业评语、教学经验总结及科研 论文、英文书信、便条、启事、广告、海报等各种应用文体。
(2)表演能力
教学艺术和其他艺术的共性在于两者都有借助于表演去输出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的 说教和灌输只会给教学增加强制性色彩,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的发挥。教师的 表演要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在黑板上用简笔画来表现一个特定的环境比语言更形象,教师 根据课文的情节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会加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教师的一个明快的手 势会使全班学生立即明白一条命令的含义。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
能力,才能适应当前英语教学的工作。
(3)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的能力
外语学习是一种技能,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中学外语教学,涉及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 方法、现代教学手段、学生主体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如何综合各种因素科学地组织英语教 学,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时,教师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方法,避免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交际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具有英语教学的构思、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成 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应具有组织儿童开展各种合作学习的技能,如合作学习单词、合作练习对话、合作阅读、合作完成一份作业、合作玩游戏等。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一个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充 分利用幻灯机、录音机、投影仪、语言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 手段进行教学。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 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他们观察、想象等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这对改 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利用网上资源,可以培养学生获取、14
分析、处理、运用、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中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有配合教学活 动的实际制作能力,如能设计制作各种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等。这是衡量未来中学英语教师是 否具有新时代专业能力的标准之一。
(5)指导学习的能力
《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 力、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要求教师把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也作为 自己认识的对象;由注重“教法”转为注重“学法”,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会”,更看重学生 的“会学”。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的建构、体验、合作、实践、探索的过程。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是学习化社会的教育趋 势。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做到持续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教师要能从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方法、习惯等方面着手,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结合起来并将学法指导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如在单词学习中运用“读音记 忆法、联想记忆法、复习记忆法”的记忆策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认知风格,并 根据这些特点选择能提高英语水平的策略,如“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帮助理解”的策 略、“注重发现语言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的策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接触英语”的策 略等等。因而,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已被视为未来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教学 技能之一。
2.4.4教研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的全面素质还应在科研上有所体现。教育科研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自身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探索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不搞科研或不会 搞科研,很多教师对科研不感兴趣。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科研是教学活动和成果的总结与 概括,同时又指导教学和促进教学,教学的创新、教学成果的推广、教学艺术的探讨都离不 开科研。科研能力的低下,教学理论的肤浅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化。因而,中学教师要具
有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教研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观念的现代化。教师要有接受新观点、新理论、新教育信息的能力; 要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对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英 语教师不仅是英语教育工作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英语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需 要重新认识自己和继续学习,探索新方法、新经验。新课程改革更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式的变化。《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新时代的英语学习是全方位的全人教育,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中学英语 教师要在课程建设和开发、教学设计创意、指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15
积极地探索,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研究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开展探究、动手、合作 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2)英语课程标准、教材的分析能力
能够研究和掌握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正确确定教学目的、任务、教学重点、难点是中学 英语教师最基本的科研能力之一。研究《标准》的体系、内容、特色,理清《标准》的理论 脉络,了解英语课程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标准》倡导的“一纲多本”原则下,一名合格的 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能深入细致地着眼所教的各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编写原 则及体系、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能纵横联系,适当扩展,充实教材内容,吸收新知 识,反映新成果。
(3)教育调查与教学评价的能力
新《标准》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 面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家长或社会参与的评价。这些对教师的 评价观念、知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学生语 言学习的过程,学会对过程进行评价,正确地评价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用客观、全面、发展的意识评价学生的学业。评估方式并不完全以考试、测验成绩为依据,更多的是 关注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如通过试卷测试的分析,教师关注个别差异,帮 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如问卷调查、档案袋评价 等,掌握更具人性化的评语的写法。此外,中学英语教师还应具有听课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 的能力;具有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吸取别人优点和克服自己缺点的能力;具有语 言测试评估、试卷测试、评课等教育调查与教学评价的能力。
(4)研究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重视学科而忽视经验的倾向,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 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 究发现、交流合作,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这种改变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这样,英语教师必然要具有研究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让本土资源和经 验、让学生的生活进入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中学英语教 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能够有开发和用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而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充分重视 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差异等资源以及来自家长、社会等方面的资源。同时,教师 还要具有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特别是要能够运用现代 教育技术自制语言教学活动。
(5)教学反思的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倡导反思性教学,有学者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 成长。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它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改变了教师被动 地接受教育理论和适应专家指导的地位,通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得教师从从业者变为研究者,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教学反思能够拓展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空间。语言教育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仍须遵 循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教学反思中,英语教师不再局限于语言问题,他们也开始关注教 育原理、教育目的和教育后果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他们在不断拓展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 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能够端正英语教师对发展专业能力的认识:专业能力的提高不能依赖外在的指 导,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设计活动、观察过程、收集数据、根据得出的结论调整自己 的教学行为。在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师经过不断循环的 反思,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形式。使得广大教师 在研究中学习理论、在运用中掌握方法、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成为可能。
5.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参考 篇五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振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21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新世纪国际竞争的优势;谁拥有21世纪高素质的教师,谁就拥有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巨额财富。因此,作为一位教师,就有责任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政治教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加强自我素质的修养。
一、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在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环境,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党性强、时代性强的学科,要求政治老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政治老师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努力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言行魅力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应该具有对教育事业赤胆忠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敬业精神,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坚定为师信念的最好写照。政治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正派。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诚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此外,教师还要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和公平地对待学生,教师要以宽宏的胸怀爱护学生,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正评价。
三、广博的文化素质
作为文化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本身必须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政治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当今时代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已由“听、说、读、写”延伸到科学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逐步掌握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融入现代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课更加直观、生动、有趣。第二,政治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政治教师要对本学科知识的结构框架及内在联系,基本规律及发展历史了如指掌,应不断探索、钻研教材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组织教学,善于应付偶发事件,增强教学的艺术魅力,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第三,政治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本学科边缘知识。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政治教师应当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知识杂家,政治课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政性等特点,涉猎边缘 学科知识非常广泛,因此在通晓本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应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多阅读报刊,多收看新闻,关心国内外大事,不断为自己“充电”,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时俱进,捕捉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
四、自主创新的能力素质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政治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问题,适应新情况,开拓创新成果,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在教学中政治教师
必须做到:①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育人思想,精心设置新的授课程序,增强授课艺术。②注重全面提高,兼顾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质疑、释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己见。”③要善于分析、综合,在整理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动手制作教具和幻灯图片、图表进行辅助教学,同时适当地将歌曲、漫画、顺口溜、寓言等“请”进课堂,把教学内容由繁变简,由难化易,由抽象转化为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④要把教、学、研结合起来。教学相长,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在教与学中研究,提高自己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6.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篇六
[关键词]素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教学风格
素质教育是教育返朴归真、回归本位的科学意识,并非标新立异。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中学语文教师应做到经师与人师合一。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谓“教师把学生造成怎样的人,教师也应成为怎样的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除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科学地组织教材,艺术地设计教法,准确地处理信息,有效地指导学法的才能,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素质一般指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而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业务要求,一般说,应是深厚的基本功底(知识、技能)与精湛的教学艺术(思想、方法、风格)的完美统一。俗话说“艺大根深”,前者是“根”,后者是“叶、花、果”,根深方能叶茂、花鲜、果硕。
一、基本功底
(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蕴有比其他教师更厚博的知识功底。语文教学的价值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同时中学语文课本的篇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又极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民俗风情、自然社会等无一不包。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首先自己应具有渊博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功底。如指导学生学习和鉴赏文学作品,教师就应具有文学创作的知识,文学鉴赏及批评的知识,古今中外的美学知识,音乐与书画知识,要有广泛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要有教育教学及管理方面的知识等等。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不仅在“专”,更求其“博”,方能高屋建瓴,教书育人。
(二)语文教师除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有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开展各种以之补充教学活动的能力,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以及评价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能力。特别地,随形势的不断发展,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变化,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当今的学生知识面广泛,思想活跃。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了。当前提倡实行的“目标教学”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基本形式。还有上海“青浦经验”提倡的“反馈原理”等好方法,必然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具有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能力。又因中学语文由以前的单篇课文教学到单元教学的整体改革,由弹性较大的传统教学向目标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为此,语文教师要按系统论的整体观点、动态观点、最优观点等原则处理好人类文化科学这个大系统与中学语文教学这个子系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的大系统与听、说、读、写目标的子系统。同时,对“反馈”要用信息论与控制论的方法去处理,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观,正确及时地处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加之,目前信息概念已渗透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语言是最生动、最丰富的信息,所以教师应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语文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而一些教育观念落后的地区,对于大力推进语文教研教改更是当务之急,还觉甚晚。鉴此,语文教师应博采众长,以教学实践为前提,一丝不苟地潜心于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的双向改革;把“教书”变为“用书教”,不再搞教师是“大书柜”,学生是“小书柜”,以“死的教”去换来“死的学”,致使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贻害无穷。而在教改中,如我们不妨以单元教学为整体目标,每单元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三类,在教方面,应是由“要给讲”——“少讲”——“不讲”,在学方面相应为由“主学”——“主练”——“主用”,这样,才能“授人以渔”而非“与人以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语)的目的。
二、教学艺术
(一)教学本是一项独特的再创造艺术。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一位多才多艺的导演,又是配角。正如清人郑板桥的画竹:“……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把画竹过程划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教师的教学就应是由“定则”到“化机”的“手中之竹”。即教师的教学既要能“入乎其内”,又要能“出乎其外”,进入一种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艺术境界,就是卢梭所说的“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教学艺术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效果,采用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灵活性等方式方法,而作巧妙完美的综合。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区域教育革新和技术中心主任达·C.萨塔里亚说:“我们需要对教育结果作更多的了解”,“教育结果”就是教学艺术性高低的标尺。总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那种“水涨船高”、“水涨船不高”的教学思想,必被时代潮流所吞没。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势必对“传道者”提出了一个更为严肃的历史课题——教学方法及教材的改进与改革。但我们的教师大多是“本本主义”,以“教无定法”来搪塞,忠实地承继传统的教学方法——由“背景作者介绍”到“段落大意分析”到“中心思想归纳”,最后是“写作特点小结”,这种模式,必然地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盲目学习状态。为此,语文教师必须严肃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探讨语文教材的改进。
(三)教学风格是教师对教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教学作风的个性化表现。语文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般讲要经过四个阶段:摹仿阶段——独立阶段——创造阶段——完美阶段。是一种象中国传统美学所要求的形似——不似之似——神似的嬗变过程。由探求到突破,由突破到超越,从而形成或为情感性、或为理智性、或为精读性、或为设疑性等多种教学风格。
总之,教学艺术的生命在于一个“活”字。
【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参考】推荐阅读:
幼儿园教师接待基本素质要求08-11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关于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10-28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11-12
教师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2-07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作文09-23
小学教师作业批改要求09-25
小学教师教学常规要求12-06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求10-04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素质及其培养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