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7篇)
1.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篇一
纳兰性德的情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纳兰性德是清朝的著名词人,他的《饮水集》至今仍被广泛传唱,他的词大体可分为爱情词、恨别词、悼亡词。在他的词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真实情感,这与他的不平凡的情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1654一1685)字容若,是满清正黄旗人,其父一度为当朝宰相,可谓荣华富贵。纳兰天资英绝,聪明颖悟,满腹经纶,又善骑射,可谓文武全才。纳兰容若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31岁。但他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词的创作成就确是十分辉煌的。时人和今人,对他都有很高评价。清人说他“尤工于词,所作《饮水・侧帽词》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清史列传》)。他的词集数度被翻刻。可见在当时纳兰词的影响是很大的。近世况周颐、王国维、唐圭璋等名家也都给纳兰词以极高评价。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因此,研究纳兰容若的词还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的。
二、情感的坎坷波折加深了其诗词的“哀感顽艳”
从纳兰性德生平的诗词中足可看出他情感的丰富,正是由于他情场的失意,才使得他的感情更加细腻,因为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所以他厌苦鞍马扈从,鄙视宦海倾轧,转而“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的轻狂脱俗生涯。史载纳兰性德妻卢氏,妾颜氏,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病亡,复娶官氏。除原配夫人外,与纳兰性德有婚恋关系的还有一位扑朔迷离的早期恋人和一位婚外恋人沈宛。他们与纳兰性德的关系影影绰绰,若明若暗,但很明显,他们对纳兰性德的创作的影响不可小觑。
关于纳兰性德那位青梅竹马的`恋人的传说,始于无名氏的《赁庑笔记》,“纳兰容若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一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如汉武帝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去。”讲的便是所谓的纳兰性德混入宫里会见恋人之事,只是宫禁森严无法语言交流,只得以玉钗相叩来传递情意,在纳兰词中隐约可以找到此事的痕迹,如《减字木兰花》中写道“相逢不语,一片晕红疑著雨。小晕潮红,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疑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廊叩玉钗。”等,似乎真如《赁庑笔记》中所记载相符。
与入宫说不同的另一种说法源于刘鸿先生的《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一书,“不赞成纳兰性德所恋女子入宫之说,但并不否认性德生前有过恋人,恰恰相反,从性德对异性情意绸缪、一往情深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写的爱情诗词来看,他是个自由婚恋的热烈追求者,可以肯定他生前有过甜蜜的初恋,并且这个恋人不是后来的发妻卢氏,而是纳兰家一个后来出家的侍女,使他饱尝了失恋的痛苦”。不过,这种说法也是从纳兰词中归纳而来。当然,由于关于纳兰性德的史料记载并不全面,所以我们要了解他的家世、他的感情就只有从他的诗词中去管窥蠡测。
但不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初恋情人对纳兰性德的影响,以至于他在诗词中才会时时有“十一年前梦一场”这样的佳句,就是因为这一份牵挂化在了词中才更显得韵味十足。“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即使恋人入宫,容若对其依旧念念不忘,虽终不得见但也期望恋人可以异于其他宫女,不求承欢。
在初恋情人入宫不久,容若娶了第一任妻子卢氏,卢氏才貌双全,配与容若可谓是才子佳人。容若与卢氏婚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在与卢氏婚恋期间容若为康熙御前侍卫,不能与卢氏长时间相守,于是在离别的日子,容若由思念的感情牵引创作了大量的恨别词,[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烛泪,青绫被,水沉沉,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这首词上阕变现了出征之人遥望山峰,那俊秀的山色好似妻子眉间的青黛,由此来表现征人对妻子的思念,下阕妻子晚间盖着青绫被在红烛的映衬下仿佛与丈夫一起听西北的风声,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无尽思念之情。若不是有这种相思的切身体会,也不会写出这种情真意切、深受深知的相思词。但好景不长,卢氏在结婚后三年便离开了容若,容若悲痛欲绝,写下了一系列悼亡词。“《青衫湿遍・悼亡》: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词的上阕字字含泪,回忆亡妻病中情形,伤心欲绝,又想起妻子胆小不敢守空房,如今只有梨花影伴,愿意为妻子的亡魂知名回家的路。而下阕最能感受到词人对妻子的深情的则是“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这一句,想到妻子在九泉之下还在为自己伤神,悲泣之感顿生。
在清朝男子三妻四妾自然是常有之事,纳兰性德也不例外,在妻子卢氏去世后,他又娶了官氏为妻,似乎是因为经历过与卢氏的生离死别,容若对官氏的感情并不入深。而让容若再次陷入情感的则是江南的艺妓沈宛,容若曾纳她为侍妾。但因种种原因两人被迫分离,这使得容若倍感歉疚,直到生命垂危,他说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依旧对沈宛念念不忘。
纳兰性德的词多写男女间的痴情,无论是爱情词、恨别词还是悼亡词,都用情至深。纳兰性德是一个多情之人,他的几段不平凡的恋情更加激发了他情感的抒发,所谓诗言情,正是这种种的情感经历,让他的词在清词中成为翘楚,流芳百世,直至当代仍为大家所传唱。
2.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篇二
一、创作心理研究表明, 童年时期的记忆对于文学研究
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曾将童年体验分为丰富性和缺失性体验两种。童年生活很幸福, 物质、精神方面都得到满足, 生活充实而无忧无虑——这是丰富性体验。而所谓缺失性经验, 是指童年生活很不幸, 或是物质匮乏, 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 生活极端抑郁、沉重。比之丰富性体验, 缺失性体验在激发创作者的内在心理驱动上更为强烈。中国女作家中, 庐隐、萧红、张爱玲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幸的, 她出生在上海一个没落的大家庭中。父亲是满清遗少, 继承了遗少的全部荒淫、残暴, 母亲是一位留过洋的新派女性, 爱好音乐、文学。在这一新一旧组成的畸形家庭里, 无爱可言却拥有无尽的争斗与倾轧, 她从小就饱尝了因为旧式婚姻造成父母感情裂变所带来的家庭不幸和痛苦。
于是, 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中, 父爱是永远的缺失。《琉璃瓦》中的姚先生有七个女儿, 个个美丽可人。姚先生对此感到十分惬意, 但是她并不为女儿们的幸福和前途着想, 只是把她们当做自己晋升的垫脚石。他自己是印刷所广告部主任, 于是把大女儿嫁给了印刷所大股东的儿子———一个不求上进的青年, 可怜的大女儿成了牺牲品。掩盖在这温情脉脉的父爱面纱下的, 是姚先生“职业上的发展”的自私欲望。“母亲”这个形象在世人心目中向来联想到的便是爱心、圣洁, 是为儿女遮风挡雨的港湾。
二、童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对她的人生观产生了重大影
响, 青年时期与胡兰成的爱情, 更加深了她情感上无爱的缺陷。张爱玲笔下的婚姻爱情总是充满磨难, 有着或多或少的缺憾, 甚至谈不上真诚, 爱情反而成了有利可图的工具。
谈到爱情, 不得不提到《倾城之恋》, 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穷遗老的女儿, 娘家呆不下去, 急需借婚姻找个“饭碗”。范柳原是一个家产丰厚, 被宠坏了的花花公子:“嫖赌吃喝, 样样都来, 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白流苏需要范柳原首先是缘于生存的需要“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范柳原粘上白流苏是他在阅人无数之后, 反过来对守旧的中国女人一时感了兴趣, “他要她, 可是不愿意娶她。”当战争来临, 在战争艰难恶劣的环境之下, 他们在大难临头中产生了一种相互的依赖, 最后才结了婚。这就是《倾城之恋》的真相。因为战争毁了他们的文明生活, 才促成了他们的婚姻;成就了白流苏的生存梦想;也成全了他们的经典“爱情”, 创造了爱情的“奇迹”。原来他们的爱情是缘于整个文明毁灭之后, 空虚惶恐的同类间的惺惺相惜, 以及特定环境中的相互慰藉, 相濡以沫。
没有真的爱情, 但却有实用的婚姻。正如恩格斯所言:“这样的婚姻并不是主观的爱好, 而是客观的义务。爱情不是婚姻的基础, 而是婚姻的附加物。”作者将爱情婚姻还原的这样深刻, 正是由于不幸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无尽的创伤。童年时失爱于亲情, 年轻时失爱于爱情。特殊的人生体验给了她刻骨铭心的伤痛, 因为她对这个世界是不肯定的, 她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危机感, 现实的无情, 导致了她对爱情的悲观, 她以冰冷的笔端去宣泄内心的孤独。
三、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对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的审视,
得出“无爱”的结论后, 人物的“孤独”是必然的, 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更常见的是自私、冷漠、仇视。曹七巧是强悍阴鸷的, 也是孤独的, 她恨一切人, 一切人都恨她, “她知道儿子女儿恨透了她, 她婆家的人恨她, 她娘家的人恨她。”川嫦是善良而柔弱的, 却也逃不出孤独的形役, ”她是个拖累, 对于整个世界, 她是个拖累。”《封锁》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象征意义:人是孤独的, 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被无形地“封锁”隔开了。在有形的被“封锁”的电车中吕宗桢与吴翠远互诉苦衷, 倾吐爱意, 但这一段情缘只不过是他们的一首幻想曲。当有形的“封锁”解除, 他们又陷入了无形的封锁, 仍然是陌路人, 甚至是连那一点幻想都结束了。
当张爱玲以锐利的笔端为钥匙开启了人们的心门, 里面蕴藏的是人性的自私、贪婪和虚伪, 这是作者建立在自己的情感体验之上的。托马斯·活尔夫说过:“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是自传性质的, 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一件具有价值的东西, 她必须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张爱玲作品中这种痕迹更为明显。她一生都身陷在真爱缺失的阴影中, 幼年的她过早地积淀了否定世界的悲剧意识。因而, 她以内心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经营了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 在她的笔下, 情也好, 景也罢, 所渗透的“不是淡淡的哀愁, 更不是美丽的哀愁, 而是令人彻骨的伤感。”这是她经过对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进行的整饬。进而揭示了千疮百孔的感情中所体现出人情的冷漠以及人性的孤独。
摘要:张爱玲的童年时代失爱于父母, 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 正是这种缺失性的人生体验使得她作品中的家庭总是残缺不全的。这些人生体验不仅对张爱玲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 也奠定了张爱玲一生的悲观情绪, 使她的作品始终弥漫着浓郁的孤独气氛。
关键词:张爱玲,作品,人生体验,缺失,孤独
参考文献
[1]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2]冯祖贻《百年家族》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
3.浅析徐渭的经历对其绘画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徐渭;抗倭;写意画;墨葡萄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155—02
一、传奇的一生
徐渭,正德十六年(1521)生,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漱老人等。
徐渭二十岁时,考中秀才。此时他已很有名气,徐渭准备参加乡试考举人,人们认为,中举对他而言,不过是走个程序。可是他竟连考三次,均没有考中。
正是在这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胡宗宪。胡宗宪是一位有能力、有报负的抗倭将领,在他升任浙闽总督后,致力于抗击倭寇。随着抗倭的不断深入,胡宗宪发现,他的精力已无法适应繁重而复杂的事务,所以胡宗宪决定招聘一个幕僚,招聘的首要条件,就是这个人要有真才实学。
胡宗宪天性聪明,是个十分自负的人,他虽然逢迎赵文华和严嵩,在心底却瞧不起这两个人。据史料记载,胡宗宪不怒自威,令人望而生畏。
相对而言,徐渭虽然有名,也只是个有名的穷秀才。现在总督打算请他当幕僚。在绍兴一带,当师爷是常事,但能遇到胡宗宪这样的大人物,还是可遇不可求的,更何况是主动来请,而徐渭还是比较直率的,面对总督的使者,竟然一口回绝。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贯狂傲不羁的胡宗宪竟然没有发火,而是亲自去请。
徐渭最突出的能力既不是绘画,不是书法,也不是诗词,而是兵法。徐渭是一个精通兵法的人,且绝非纸上谈兵。胡宗宪懂兵法,是在边界有实战经验才有所悟。徐渭没机会上战场,凭熟读兵书而知兵法作战,说明他对军事的悟性极高。
胡宗宪的容忍收到了回报,度过开始的磨合期后,徐渭开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文笔极好,切中要点,上至皇帝,下到县府,胡宗宪的一切来往公文都由他包办,朝内公文专家几次来信,表扬胡宗宪的公文写作。然而对胡宗宪影响深远的,并不是这些往来文书,而是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的筹划。胡宗宪原本以为,在他的领导下,倭寇之乱可以很快平息,但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后,这场祸乱却越发严重,每年都要来几十次。胡宗宪不肯示弱,分兵出击,全力进剿,结果却是败多胜少。
就在胡宗宪为又一次战败抓耳挠腮、苦思对策的时候,徐渭提出“先定大局,谋而后动”方针。在徐渭的帮助下胡宗宪找准目标,用智慧除掉主要敌人,极大地打击倭寇的实力。
后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在严氏倒台后被捕,后自杀于狱中。
在胡宗宪被抓走的时候,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徐渭十分清楚,但更让他痛苦的是自己梦想的破灭。徐渭是有梦想的,他虽然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却并不想做一个文学家或艺术家,他希望获得功名,成就一番事业,这才是他真正的抱负。当他成为胡宗宪的左右手,指挥若定,运筹帷幄的时候,他曾以为自己的前程将会无比光明,然而转瞬之间,命运却再次将他抛入了深渊。这对日后的绘画意境产生决定性影响。
希望已经落空,并传闻,说要把他抓去,徐渭的精神崩溃了,他试图自杀,由于在自杀或是装疯中太过用力,他一时错手,杀掉了自己的妻子,悔恨之余,被当地政府逮捕法办,看在他名气大,加上又是误杀,只是关进了牢房。
徐渭在狱中度过七年,后由其同乡设法营救,终于出狱。此时物是人非,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外表落魄不堪的人,竟然就是当年意气风发的东南第一军师。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前程,连希望也已经失去。徐渭开始流浪,他游历福建、直隶、山西,然后是蓟州,在那里,他再次见到了戚继光。徐渭平生为人孤傲,自负奇才,经常蔑视他人,却唯独对戚继光礼遇有加,因为他知道,其才不下于己,所以引为知交。
拜别了戚继光,徐渭出发前往辽东,他要亲眼见一见戚继光推崇备至的李成梁。在辽东,时任辽东副总兵的李成梁要请先生,于是徐渭前去应聘。
蓟州总兵戚继光曾派人前来报信,向李成梁极力推荐徐渭。李成梁知道这个人曾筹谋东南,名震天下。他把自己的儿子李如松、李如柏交付给了徐渭,并叮嘱他们要用心向学,虚心讨教。
二十多年后,朝鲜平壤,逃亡的朝鲜李氏国王终于回到了他的王宫,而在此之前不久,这里还曾是侵朝日军将领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的指挥部,现在,他将在这里召开盛大的宴会,欢迎那个赶走日军,将他接回王宫的人——蓟辽提督李如松,作为援朝军指挥官,他率军自入朝以来,连战连捷,多次击败日军,歼灭上万敌军,接连收复平壤、开城、平安、江源等地,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鲜战场危局。
朝鲜国王十分崇敬李如松,对他的用兵之法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他不明白:贵军如此善战,为何之前的祖承训将军会失败呢?祖承训,是先期入朝的明军将领,但其作战不利,没多久就全线败退回国,与后来的李如松形成了强烈反差。
此时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但李如松不知道的是,几乎与此同时,那个曾经教过他的老先生,正躺在一所破屋之中,他已经卖光了所有的字画,贫病交加,且无人理会。不久之后,他带着满腔的悲愤静悄悄地离开了人世,时年七十三岁。徐渭传奇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在残酷的命运面前,他已经顽强地坚持了很久。徐渭的寂寞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二、绘画中有人生
书画大师郑板桥先生曾在瞻仰一幅前人作品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徐渭身负盛名,多才多艺,十分擅长书法、绘画、诗文,郑板桥先生看了他的画,便愿意到其门下,倒也体现了徐渭的绘画水平。
徐渭中年才开始学画,至晚年趋于成熟,许多不朽名作都创作于他最后二十年里。他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以水墨大写意为最。他的写意花卉,“走笔如飞,泼墨淋漓”,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风致。绘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亦生动,其笔法更趋奔放、简练。在用笔上他强调一个“气”字,他的用笔似草草,若断若连,实际笔之间有“笔断意不断”的气韵贯穿。用墨强调“韵”,他的用墨好象狂涂乱抹,但实际上是“不求形状求生韵”,“信手拈来自有神”。干笔、湿笔、破笔兼用,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种格调,形成“青藤画派”。
徐渭将自己的人生和情感全部倾泻在他的画中,他作画,往往以胶调墨,有浸渍淋漓的效果,这也是他痛苦与泪水人生的写照。所以,他的画是在用情感来调动笔墨,在他的画中笔墨和物象都退居第二位,他将自己的人生升腾于笔墨、物象之上。在作品中经常题诗题句,借题发挥,抒写对世事的愤懑与无奈。
徐渭善以葡萄为题材作画,借以抒发心情。
三、《墨葡萄》寄人生感叹
图1《墨葡萄图》,此图署款:“天池”,“湘管斋”朱文印。
《墨葡萄图》,在构图上独具匠心,以独出心裁的表现手法,自右上写葡萄一枝,葡萄由右至左垂下,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为泼墨,点画葡萄珠叶,墨色华滋,浓淡相间,水墨酣畅淋漓,将葡萄珠的晶莹剔透之感,表现得十分出色。题诗放在左上角,犹如绳子将葡藤拉起,补救了构图上的不足。作者善于以草书之法入画,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自如充分的结合。
该画上自题的七绝诗,前两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说明了此画的创作时间正是中晚年;后两句“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又何尝不是作者自我身世的写照?一身的才华无处施展,作者将一种饱经忧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将水墨葡萄与作者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从中可以看到,在徐渭笔下,绘画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再现,而是表现主观情怀的手段,令人联想,令人感慨,得到画外之意。
图2《葡萄》诗左有款“漱仙”,下钤“文长”朱文长方形印。全图纵28.2厘米,横665.2厘米,纸本,水墨。
此图作于万历三年,纯以水墨写葡萄,以水气淋漓的泼墨写意法,随意涂抹点染,任心所成。虽状物不拘形似,而物体的真实生动,却得了充分的发挥,别具意趣。图中运笔走势平稳,节奏松缓,书法笔势沉稳,运笔迟重,与画情调相配。此图诗画相得益彰,意有所寄,还是那首“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作者怀才不遇,穷困无奈的悲凉心境。渭徐作品画面上所呈现的美,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笔简意浓,富有韵律感。徐渭的写意画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写意法的新途径,具有独特的风格面貌,可看作是文人画中趋于狂放的一种典型,重在寄兴遣怀。
清代朱耷、原济、扬州八怪中的李蝉、李方膺都受其影响。徐渭以他的才情,将大写意花卉推上了艺术最高峰,他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他的才学机智和那些不朽的功勋,都将被后人铭记。
参考文献:
[1]吕思勉.中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杨仁恺.中国书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张桐瑀.影响中国绘画进程的100位画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4][美]牟复礼,等.剑桥中国明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篇四
1、童年生活与鲁迅创作心态和作品中的情绪基调
与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一样,鲁迅是说不尽的。而对鲁迅的小说作品,就像而对着一块融铸着多种优良成分的合金,你不能不被其中那种质感极强的黑色基调所吸引。那种基调在人们心理上所引起的感觉往往是沉郁的、压抑的,也是坚实、明澈、富于爆破力与穿透力的。可以这么说,鲁迅的小说作品存在着一种情绪上的连贯性,仿佛它们全都随着同一股水流在移动。作为读者,我们常常不能自己地受着这种忧郁的寂寞的水流的浸润和带动,渐渐沉入到鲁迅的小说世界里。这是一个弥漫着浓烈的悲剧气息的世界,聚集着中国数千年封建文化的压迫、病痛和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苦闷悲哀。在这个世界里,季节往往是严冬寒秋,天气总是阴沉凄冷,时辰总在黄昏夜半,景色常常枯索苍凉;而人物,不是形容枯搞,日见颓唐,便是每况愈下,穷苦潦倒,默默地走向死路。
鲁迅小说作品中这种浓烈的悲剧气息是与其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的关切密不可分的。鲁迅在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里曾经说他是“偶然得到一个可写文章的机会”,“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鲁迅全集第2卷)。实际上,鲁迅写的最多的也是最为成功的还是“下层社会的不幸”,还是各种各样的悲剧。这些不幸不仅涉及到贫困、疾病和欺凌,而且最多的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它包括了多种多样不幸的死亡。这里有不幸的夭折和自杀,悲惨的被杀和倒路而死,幼儿的病故和野兽的吞噬;这里有死亡的仪式与生者的哀痛。这一切,归根结底,是鲁迅童年经验对他创作心理的影影响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叙事中起作用的更基本的力量是心理力量,是童年心理的发展决定着什么故事被讲述,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力量使然。
在探讨人的无意识方面卓有成效的精神分析学派告诉我们,个人的童年经验是他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索。童年经验对于个人的心理倾向和特点的形成是至为关键的。一个人在童年时对环境中的人、事或物的体验,多半会影响他成长后的政治观点、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等。对于作家,则会影响到他对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定向,甚至本人创作风格的形成。
童年经验或早期经验,首先无疑主要是对家庭和家庭成员以及家庭生活的印象与经验。对于鲁迅而言,基本上是在一种被压抑的和沉重的氛围中度过他的最重要的一段童年时光的。在鲁迅的童年经验中有着他的对于不愉快的和压抑的早期生活的极为敏感的记忆,或者说,早期生活的压抑感及其记忆,构成了鲁迅童年经验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内容。就像人们己经熟知的,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福清家的最大的灾难和厄运,就是1893年,周家的家长介孚公因犯“科场案”遭捕入狱,并被判“斩监候”。这无疑使正家道败落的周家又遭釜底抽薪之灾,自此更加一蹶不振。
这时,鲁迅仅十二、三岁,正值天真无忧的少年时光。在此之前,鲁迅也有过快乐的童年生活。但是,祖父的入狱却结束了这一切,并以此彻底改变了鲁迅今后生活的色彩和走向。他不仅被讥为“乞食者”,而且此后不久,父亲又突发急症,两三年即告谢世。在这段时期中,鲁迅作为长子长孙不得不过早地分担起家庭的重负,在世人的冷眼中受尽了“侮蔑”和炎凉,遭到和忍受了种种难堪、屈辱、自卑和压抑。如果说祖父的入狱和父亲的病逝使他幼嫩的心灵曾为家庭的不幸而感到悲伤,那么,被称为“乞食者”的轻蔑和长辈亲朋的倾轧以及乡邻的流言,还有那药房与当铺间的连年奔走,则使他过早地尝遍了还不能完全理解的人生酸苦。这一切,他在其后的《呐喊?自序》等作品中曾有过些反映。鲁迅对人生的印象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而目。”(鲁迅全集第一卷)显而易见,鲁迅对这段早期生活的经验、记忆是极为深刻的,他以后多次由此而提及自己的出身、家庭和早期生活。
但是,对鲁迅少年心灵的影响又何止是这种世态的炎凉。弥漫在他的生活、他的家庭周围的封建传统意识氛围,几乎在他童蒙末开之时,就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巨网,企图把他永远地禁锢并扼杀在其中。鲁迅是怀着一种受到伤害的心情走向人生、社会的。在对人世的感慨和洞观的背后,不知隐藏了他多少滞重的记忆。
如果说上述经历使得鲁迅对旧的社会与旧的人生方式感到彻底绝望与憎恶并最终决定他成为封建阶级的逆子贰臣的话,那么他的大姑母的惨死、小姑母的早逝以及他的继祖母与母亲等人的不幸命运,则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隐痛与沧桑之感,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进入了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索。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极其重视群体价值和血缘关系的文化环境中,任何一个亲人的不幸与离世都会给其他亲人带来极深的刺激与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感触直至探索。
正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我们发现了鲁迅在中西、新旧两种文化观念冲突下内心的矛盾与无奈。特别是在他童年经验的另一部分,当他看清了聚族而居的周氏家庭那种纠缠、复杂的关系、那种令人伤怀的“窝里斗”与不安宁之后,除了与之“决绝”、“逃到异地”之外,实无更好的选择。但逃避毕竟不等于解决,当鲁迅数年后在创作中重新面对它们的时候,也就不能不感到“无法排遣的悲哀”与无法解决的“懊恼”、“无聊”。正是这种童年经验影响了他创作中那种以一贯之的情绪潜流。他虽然对旧的社会、旧的人生在理智上充满了憎恶与绝望,但他在情感深处,在潜意识中却不能甚至不愿像别人那样慷慨激昂甚至兴高采烈地埋葬它,因为那社会、那人生里毕竟有着他的一份血和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竭力张扬个性的鲁迅身上不仅仅看到他的敏感与决绝,同时也体会到了那种无可奈何的、难以彻底解脱的“寂寞”、“无聊”,乃至“孤独”。所以我们说,鲁迅的“孤独”决不仅仅是“前行者”的孤独,它更是种徘徊于“明暗之间”,对人生无法做出圆满调和与拯救的“影”的忿闷与孤独。正如蒂利希所说的那样:“绝望的痛苦是这样一种痛苦:由于非存在的力量,存在者知道无力肯定自己。”(美保罗?蒂利希《存在的勇气》)这一点在其创作早期的小说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2、童年经验与创作的取材、立意
鲁迅的童年经验不仅仅影响了他的特定的创作心态与作品中的情绪基调,而且还直接影响了他小说创作的取材与立意。己经有许多论者明确指出,鲁迅叙事作品中的大部分人物及故事与其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家庭生活都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多自己生活的影子,特别是自己少年时期生活的影子。鲁迅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鲁迅的作品中,有一系列的可以称为鲁迅童年回忆录的作品,比如《社戏》、《故乡》、《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寄予了很多很多美好的理想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在《社戏》这篇文章中,鲁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社戏》展现了一幅作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而《故乡》虽然整体感情基调是沉重悲哀的,反映的是封建统治下农村经济的凋敝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但中间穿插的有一部分鲁迅对少年时可爱伙伴闰土的回忆,也是对美好童年的追忆。童年时期,守瓜田,捕麻雀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像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这些作品是作者描写已经逝去的美丽的童年,赞美劳动人民的质朴、诚实的心灵。这些美好的回忆,对每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永远无法抹去的深深眷恋之情。
但人生中悲哀的是美好的东西不能长久。童年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幸福而快乐的,这如同百草园、三味书屋、安桥头一样美好。这是因为世界还未将黑暗和肮脏的一面展示给他,他还是个在温暖与欢乐中过着士大夫家庭生活的少爷。他不知道这个社会除了衣食无忧,开心快乐,还是一个黑暗的人间地狱。而他,以后的道路就是要拯救在地狱中受苦受难的人们。《故乡》中的闰土长大成人后,在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下,在封建的礼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为一个“老实人”,一个讲“道德”的人。但一旦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在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也怀念着“我”,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也一直念着“我”。“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次面。”只要想到他和“我”在重年一起玩耍的情景,我们就能够想到,闰土的这些话绝不是一般的客气话。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呵!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
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这是多么让人悲哀的事情!作者怀着悲愤的心情,对造成这一悲惨图景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重的控诉,同时又期望被迫害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称封建社会为吃人社会,说它只有两个时代: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为什么?儒学和礼教教化的功德,奴隶们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吃人的筵席才能持久地排下去。鲁迅痛心疾首于成年闰土们的麻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生所致力的就是给被压迫大众的启蒙工作。鲁迅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奋起抗争,同时还以极大的愤怒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显示了作者是从被压迫人民中站起来 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反映农民问题的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都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所未曾达到的。
3、童年经验与其小说创作中的深层叙事结构
所谓深层叙事结构,在我们看来,应该是一种单一的、能够阐明不同的表层结构的意义模式,它实质上是一个作家深层的知觉结构,是作家人生观或世界观的基本结构。它常常规定着我们对于经验的感知与反应、评论与表现。换句话说,任何一位作家创作的深层叙事结构实质上都对应着他个人对经验、人生的独特知觉结构。这种联系着“更为普遍的有关生活、社会和宇宙的概念”的知觉结构,它的雏形与基本支架实际上与个人的早年生活经验(包括青少年时期)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关系。这种宏大与复杂的结构直接影响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深度与广度,也潜在地制约着一个作家作品思想内涵的丰富与深刻。这一点在鲁迅的创作与生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正像前面所提到过的那样,鲁迅的小说创作是弥漫着极其浓重的悲剧气息的,这种悲剧气息的发生是与鲁迅童年所经历的无数悲剧事件分不开的。在鲁迅的人格与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最关键的十多年里,家庭一直是变故迭起,厄运不断,似乎人世间所有的悲剧都集中在鲁迅的而前,让他不能不看,不能不记,纵使多年之后也“不能全忘却”。不仅如此,更使他倍感悲凉的是,在他留学日本期间,从幻灯中看到的中国人的麻木冷漠以及创办《新生》的失败都给他深深的刺激与失望,加重了他的寂寞与悲哀,如臵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正像鲁迅自剖的那样:“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后来也亲历或尝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己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既激昂的意思了。”(《鲁迅全集》第一卷)由此可以看出,寂寞感、孤独感以至于对人生的无聊感,是鲁迅童年经验以及青少年经验所留给他的最深刻最主要的心态与情绪,这也是他把整个社会与人生看作一个“铁屋子”的必然原因,是鲁迅个人对于过去与现在的绝望的根本所在,是他把希望寄托于“孩子”与“将来”的深刻缘由。正如他所说,“希望是在于将来”,而在他则是“我之必无”,尽管在别人那里“他之所谓可有”。鲁迅之所以感到即使是创作与回忆也无“意味”但却还是要创作,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看来,不能不归因于他早年的经验在他心理上所造成的“压抑”过重而不得不将之“升华”。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深刻剖析道:“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鲁迅全集》第一卷)“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鲁迅全集》第一卷)总的来说,鲁迅即使在写作《呐喊》与《仿徨》之时,那种对人生的寂寞感、无聊感和痛苦感也是毫无改变的。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悲剧感决定了他笔下的人物必然都是悲剧人物,且有着必然的不幸命运与悲剧结局。因为在鲁迅看来,这整个人生与社会就是“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力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鲁迅全集》第一卷)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和社会观,鲁迅创作前期的小说作品中写了两类悲剧:一类是父辈的悲剧,也就是“昏睡者”的悲剧,或者叫做“日常几乎无事的悲剧”;另一类就是子辈的悲剧,也就是“较为清醒者”的悲剧,“不幸的少数者”的悲剧,或者说是“孤独者”的悲剧,他们的悲剧更深更痛。正是在前一类悲剧里,鲁迅反映出了“中国大众的灵魂”(《鲁迅全集》第二卷)。在这里,他写了死于科举梦的孔乙己、陈士成,写了在恶梦中沉默的华老栓与闰土和偶尔唱了两声而终至死去的阿Q,更写了在铁屋子中挣扎着而终于窒息的祥林嫂。而在第二类悲剧里,鲁迅则写了在铁屋子中呐喊的狂人与夏瑜,撞了一圈铁屋子而又终于昏死的吕纬甫、魏连殳、子君以及并末放弃希望的涓生等。
5.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篇五
谢锦雯
指导教师:阿鲁曼
(2004级汉语言文学)
【摘 要】三毛是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思想融合了西方的文化精髓,她用随意朴实的笔调来描写自己生活的真实的方方面面,她用超凡的文学功底和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人生生活的真谛.而三毛文学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她所具有独特卓立的,不依常规,及不能忍受虚假,极端敏感的神经质性格,三毛个性偏激一波三折的感情经历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历经生活的磨难,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写作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彩,曲折的情感经历则是成就她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三毛 情感经历 文学创作 影响
On about San Mao’s Emotion Experience Influence on Her Works of Literature
XIE Jin-wen Instructor:A Lu-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Grade 2004)
Abstract: San Mao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this century whose thought merge into essence of western culture.She describe the every aspect of the true life in freely and plain tone and use the out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power and distinctive write skills in order to let th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life.The reason that San Mao obtains great achievement in literature is that her nervousness, sensitiveness,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affect her in writing.However, after she passes though countess tribulations, San Mao’s tortuous experience in love made her life lastly forever in reader’s eyes.In case, studying is a flagstone which can let San Mao walking up to the literature career journey is a platform which provide she to getting the inexhaustible matter, writing is a tool which can make her life to showing the most impressive mien.The critical point to make her literature success is the circuitous emotion experience.Key words: San Mao
Emotional experience
Literature
Impact
引言
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创作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写作则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彩。笔耕,无异于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三毛的文学创作观,与她情感经历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一 三毛的情感经历对创作观的影响
三毛创作风格随意洒脱、不拘一格、新颖独特,她不愿被文字束缚,并赋予死板的文字无限的生命力,她把写作当成游戏,当成感悟享受生活的过程。这也正和她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庭氛围的自由,父母的理解和关怀让她形成了随意、洒脱、自由的文学创作笔调。三毛曾明确宣称,写作只是她的游戏之
一、用最白话的字来说就是玩。这里的含义并非狭隘意义上的人生玩耍,而是强调兴之所至,即成文章,一切率性而为,并非刻意追求。如同三毛的写作与人生密切相关一样,她的写作观更多的来自于她的人生观。三毛说过她是游戏人生„„她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得高明。对于她而言,画画、种菜、种花是一种游戏,做丈夫、做妻子、做父母更是一种游戏,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基于一次次的情感经历。幼年时期,由于受到数学老师的不公平对待,三毛开始了长达七年的自闭生活。她不再去学校,而是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生性极度敏感的三毛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等到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她的父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女儿走出自闭症,走出狭窄的暗角。父亲不仅亲自教她古典文学和英文,还请人教她学钢琴、学山水画、习花鸟。十六岁,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出校园,在开明父母的理解支持下开始了在家自由学习。由那个自我封闭的三毛变为开朗、自信的三毛。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领悟了一切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由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生命过程中,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她都愿意尝尝是什么滋味,人生才会无遗憾。她开始有情有致的去爱人,有滋有味的享受生命,有真有实的游戏人生。她在认真入世、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三毛文学创作观念,主要突出在一个“真”字上。在她的笔下,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爱,总是那样热热闹闹,充满温暖的色调。和其他一些女作家笔下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相比,可羡而更可爱,可望而更可及。三毛作品的成功,更在于她知道以实情感人,坦白真诚,对于感情的描写,没有太多的粉饰,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三毛的作品,被人称为“不写爱情的作品”。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青年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温馨爱情。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她到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既是现实的,又是浪漫的。而作为第一对在沙漠里公证结婚的夫妻,他们的婚礼如同他们的爱情一般,既没有洁白的婚纱礼服,更没有鲜艳的玫瑰。让人觉得这对夫妻的品位不凡,更让人看到了他们在平凡和艰苦中寻找爱的乐趣的浪漫气质。
对于写作,她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使命感,只是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上一种使命感,那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她并非创作态度上不负责任的“玩世”,也不是写作过程中随心所欲的涂鸦。事实上,写作在她不仅仅是游戏,那是一生的执着。潇洒天涯的同时,伴随着艰苦、单调的沙漠人生;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文字背后,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惨淡经营,仿佛天然自成的故事,却用尽了叙事的苦心。三毛父母说女儿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六亲不认”、“生死不明”,正是对三毛文学苦心的证明。只不过三毛出于豁达、乐观、自由的人生观和写作观,把这份人生历练和写作艰辛都变成了宝贵的生命方式和生命体验,被世人认为的“苦”,也就成为作者自得的“乐”。在此意义上,喜爱“游戏人生”,能玩味生之欢悦快乐,享受生命的各种滋味,也不失为一种聪明和达观。敢于在自由自在的境界中纵情山水,放眼人生,驰骋笔墨,挥洒情感,以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来拓展人生的空间。它所显示的是一个彻悟人生的成熟女性的胸襟和力量,也是她真正魅力所在。
二 三毛情感经历对文体创作形式的影响 就三毛的作品文体而言,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笔尖总是蘸满感情,并带着作为女性作家所特有的温柔亲切、委婉细腻。如《哭泣的骆驼》中,表现三毛对摩洛哥侵略者的憎恨,对撒哈拉威人为民族独立而战斗的赞颂,对游击队领袖巴西里夫妇的敬爱与同情,都是通过三毛的“感情用笔”来表现的。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三毛把对丈夫荷西的追忆、眷恋和怀念写得那样情深意切,哀伤感人。袒露真情实感的抒情,体现出一种真挚的美,所以常常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三毛的的作品既然不以描写大众人生、揭露社会问题为己任,对于自我人生的抒写,就很容易成为她创作的中心。三毛一再强调,她的文章就是她的生活。她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迄今她的作品都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就我而言,我比较喜欢写真实的事物,如果要我写假想的事物,自己就会觉得很假,很做作。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其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二是抒写自我。就前者而言,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融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借天涯人生抒发个人志趣,三毛成功地运用了写实手法,她的作品由此显得真实、亲切。就后者而言,三毛作品只写自己的故事,篇篇有作者之“我”,一切从“我”出发,由“我”展开叙述,以“我”为中心。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出现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毛三位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兴趣盎然,并把阅读评价直接导向作者本人。
正是这种写实、写自我的特色,带来了三毛独特的文体形式。她初期的作品,是从17岁顾福生老师鼓励她创作开始,到22岁远走他乡之间那段时间发表的小说散文,收集在《雨季不再来》中。代表作为:《惑》、《异国之恋》、《雨季不再来》。这些作品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与感受。那时的三毛,人生阅历有限,视野也还不够开阔,其作品体现出一种“苍弱”的青涩,但其个人化的遐想和伤感,却已能让读者深深理解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三毛后期的作品,是她离开撒哈拉以后的创作,大都是散文、小故事、书信及语录式的东西,也有剧本。包括:《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倾城》、《我的宝贝》、《谈心》、《随想》、《闹学记》、《滚滚红尘》等等。比起撒哈拉时期写的散文,比起撒哈拉式的“轰动”,这些作品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当然,这也与三毛自身的生活经历有关。在丧夫之后,三毛独自回到了台湾,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并同时从事写作。于是,生活的历练在她身上变成了一种淡泊和内敛。但在她后期的作品中,仍时时流露出她真挚的情感——对父母、家庭;对学生、朋友;对社会、对国家民族„„
对于三毛作品的文体形式,其浪迹天涯的旅行见闻,有人称之为流记;其篇篇有我,独抒性灵,挥洒自如的率性之作,有人称之为散文;其奇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有人称之为小说;其自我的纪实色彩,有人称之为私小说;其本人则称之为“自传”。究竟哪一种说法更符合三毛的创作实际呢?三毛的作品,有自己的心境记录,也有作者身边的邻人、朋友的遭遇,但就其主体风貌而言,是在讲作家自己的真实的故事。在文体上,除了《万水千山走遍》等少数文章明显地带有游记色彩,但更多的篇什,虽涉及到旅行的题材,作品的整体风貌却远非游记所能涵盖。三毛对于单纯的景致,一向不感兴趣,她所关注的是与人生融合的大自然,是刻着文化印迹的生命景观。所以,特定地域中的人、浸润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最令她钟情。如同作者自白:“我不爱‘景’,我爱‘人’。”三毛的作品,在文学精神上,更多的得自散文的艺术精髓。就表现自我的人生、个性、人格色彩等方面而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言及三毛的作品容量与表现手段,散文这种文体又似乎难以企及其丰富。但三毛作品不同于那种带有传奇意味的文学虚构小说,也有异于那些抛离了小说特征的人物传说。在自叙传的色彩上,它与虚构的小说区别开来,而在“小说”这一点上,它又与一般的传记不尽相同。细细品味,三毛是把作者自己活生生地融进作品中去,以纯然个人的感觉和表达方式,展示出作者身历的真实生活,作者眼中的文化景观与人生世相,作者的情感心路乃至个人隐秘。
有人说是撒哈拉成就了三毛,也有人说是与荷西的爱情成就了三毛,其实,归根结底,是真性真情成就了三毛。这就围绕三毛自我为中心,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的写实为基础,以作者的私人生活和情感心路为线索,从个人经历中撷取素材,并通过小说的创作手段,真实地再现生活原型。这种真实地描写自我的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段上,远比游记和散文来得丰富;现实生活的意义上,人生真实往往胜于文学虚构;文体类型方面,这种文体又每每长于传记。,三毛采用这种方式来创作,显然具有一种自我的、大众传播效应的文体优势。
放眼三毛的文学创作,而自我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灵魂。“我”——三毛——echo构成三位一体的形象,她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作品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小说表现的主角。三毛曾说过她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她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她的5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有一次她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她就想:我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她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从作品的主题发掘来看,执著于写“我”。三毛的眼光掠过了社会重大矛盾的捕捉,她更着意于从自我的经验世界里感悟人生的底蕴、情感的价值、人性的层次,更侧重表现大自然中的“我”,多元文化景观中的“我”,且具有一种哲理深度和文化品位,从而能诱发读者的思考,乃至激起心灵的震颤。透过作品的构成关系可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物和自然的关系均系一身!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我执”,三毛作品构成了奇特的人生风景。她用生活来塑造自己,用心来诉说自己,赢得了无数的读者。就作品的内容而言,“我”所叙述的一切,是三毛长长的生命旅程和情感心路,是三毛塑造的自我形象。从受到老师当众羞辱惩罚走向心灵自闭的少女时代,到选择绘画与写作,把自我“滋润浇灌成了夏日第一朵玫瑰”的生命时光,《雨季不再来》这部作品集中呈现的是三毛感伤的雨季人生;从撒哈拉沙漠的定居到万水千山的流浪,在《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等集子里,三毛传奇人生引人入胜;从处处留情的青春萌动到矢志不移的神仙伴侣,到《梦里花落知多少》写尽了三毛的爱情人生„„从沙漠上的“悬壶济世”,到“温柔的夜”的热情助人,人们读出了三毛的博爱人生而透过23本呕心沥血写成的作品集,三毛的笔耕人生足迹又清晰可见。三毛的心向读者洞开,她真实地坦露着自己的世系、家庭、性格、嗜好、信仰、思想、心态、修养、成长过程乃至隐秘的感情生活。读其文,如见其人,如知其心。
结语
作家司马中原曾提到过,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而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
三毛是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思想融合了西方的文化精髓,她用随意朴实的笔调来描写自己生活的真实的方方面面,她用超凡的文学功底和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人生生活的真谛.而三毛文学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她所具有独特卓立的,不依常规,及不能忍受虚假,极端敏感的神经质性格,三毛个性偏激一波三折的感情经历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历经生活的磨难,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写作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彩,而曲折的情感经历则是成就她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
6.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篇六
一、怀斯创作风格形成前的认知
安德鲁·怀斯生于1917年7月12日。当时美国东部的宾夕法尼亚的查兹佛德, 那里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 是安德鲁·怀斯的家。他在这里生活, 在这里创作, 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和缅因州的库欣村。怀斯曾这样说:“一个人艺术的进境与深刻是和他对事物的爱恋程度有深厚关系的。”“我连身边的宝藏都还没有完全探测过, 为什么不应该在一个地方长住, 以便发掘得更深呢?”就是这样, 查兹佛德是他的第一故乡, 奇特而又神秘;而缅因州的库欣村则是他夏天度假的地方, 安静而平和, 远离市嚣。在安德鲁·怀斯生活的年代, 他被这自然而又优美的环境所吸引, 并创作出以自然风土为主的人物画, 以隐喻风格为主的风景画, 以象征风格为主的静物画。如此众多的创作作品, 我们为之感动, 为之吸引。就像曾经有位记者采访过怀斯之后说:“走进怀斯的故居, 就像是进入了一部情节逐渐展开的小说。”
安德鲁·怀斯在1926年九岁的时候, 开始接受了绘画教育, 起点是水彩画为练习对象。虽然他小时体弱多病, 不能去专业的艺术院校学习, 却逐渐成为一位美国最著名的20世纪“怀乡写实主义的绘画大师”, 并成为对世界画苑有着重大影响的艺术名家之一。有人说:“正因为怀斯的性格内向, 不善与人沟通、交往, 才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其创作思绪和风格”。而我们要说:“就是因为怀斯一身傲骨, 刚强不屈的精神, 将创作独有风格进行到底”。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中, 他不断地接触到了意大利以及欧洲北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名作, 浓厚的兴趣由此产生, 尤其对埃罗·德拉·费朗西丝卡的作品极为上心。而怀斯对艺术认知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两名巨匠的绘画风格———他们分别是波提切利的线条运用、丢勒的干笔水彩, 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与父亲 (内顿·怀斯) 影响相比拟。父亲 (内顿·怀斯) 是一名优秀的插图画家, 历史题材极为突出。父亲把绘画技巧的成熟性传授给少年时代的怀斯。也就从怀斯年幼起, 他的心智就被父亲独特的教育模式所开启, 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绘画的技巧和精髓, 使之体会到, 只有学会通过自己的双眼去挖掘、去感悟、去认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最真实的感受以及对最美好生活的眷恋和憧憬。虽然怀斯拥有独特艺术气质发起的根源是他的父亲所给予的, 虽然内顿·怀斯在安德鲁·怀斯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内顿·怀斯的思想仅仅影响着怀斯对于绘画的一些理念, 实际上怀斯所拥有的傲骨凌风的意志是他创作风格与表现手法的延续, 绘画表现方法的另一种表达从此而产生。
二、怀斯创作风格的形成
怀斯痴迷于创作及其表现, 一生的创作对象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 最熟悉的人物表情, 最喜欢的自然风景,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画面反复出现———满天繁星的高寒夜空, 或者是广阔无限的青春草原, 旷野上那一堆燃起温情的夜幕篝火;表情的突然转变, 光线的一霎凝聚, 墙缝的断裂, 壁纸的脱落, 竹篮的损坏, 马车的废气, 以及人们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这些都足以让他忘情地融入到创作中。如此并不美丽的本身背后, 却是自然真实的, 淳朴亲切的。在他看来, 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创作的素材。1937年, 在纽约的马格贝斯画廊, 年仅20岁的怀斯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他用最平凡、最简单、最直接的事物来寻找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记忆和感情, 或许这就是他的水彩画在展出的第一天全部被订购一空的根本亦或是理由。怀斯一生基本上不参加外界的任何政治活动, 就算在后来, 具有崇高地位的时候, 依旧没有离开这座小村庄, 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尽管如此, 还是对他有很多的争议, 而这些争议从未停止过。怀斯被几任总统接见, 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和其他无数的博物馆举办过个人画展。同时也被诸多的媒体和评论家进行无限度的吞噬和掩埋, 甚至延伸到社会、地域及教育领域。在这一点上很大成度要取决于他内心的性格———身具傲骨, 则百折不屈, 即使在1945年父亲因车祸而离世和1951年怀斯的一次大手术, 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绘画风格突然发生了转变, 表现为紧迫和暗淡的感觉。他对父亲的去世十分悲伤:“一堆黄土是地狱, 虽然形状美观, 可是他令我回忆到父亲, 他就埋葬在里面”。生命的短暂与内心的脆弱在怀斯的画面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他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追思那曾经的美好……
怀斯曾这样评价过自己:“我在我的作品中放入了很多个人化的东西, 公众怎么能体会到这些东西呢?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后门’进入我的作品, 他们被现实主义所吸引, 从中感受提取自己的情感。最终, 我希望他们能从我的画作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强大的情感。”怀斯的一位朋友曾这样评价他:“假如把怀斯的眼睛蒙起来, 他只要倾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就可以正确告诉你, 他坐在什么树下。即使在最常走的小路上, 他也随时获得发现, 触动作画的灵感……”由此评鉴可见怀斯对大自然的依恋的感应程度, 对着万物复苏的赞叹情节是多么的明显。那种傲骨嶙嶙的意志, 在绘画路上不断的探索, 无需过多的语言, 神情观感迷离之间, 一切尽显在创作中, 这是灵魂最恰当的归宿。
就像在我们曾经谈到过的, 安德鲁·怀斯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之情、时光的流逝之时、人生的虚幻和淳朴之间, 对两个小山村的挚爱, 将其执着的热爱艺术完全储存在那里, 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 从来没有离弃过, 当然这也和他个人的天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个性才决定了他只为艺术而生, 不为任何凡夫俗事所左右。而他对艺术的执著热爱, 始终用一种近乎疯狂地创作状态去表现同样的景物和人, 这是怀斯自己的内心孤独和寂寞的一种驱动力。怀斯说:“我发现所使我兴奋的抽象本质是来自记忆深处。”这句平凡的语言再次证明, 怀斯复杂的心情与绘画创作交织在一起, 将寂静的痛苦、孤独的感伤与傲骨的情绪, 挥斥方遒的表现在创作中。
三、怀斯创作风格的归属
在1943年至1992年在这长达49年的创作历程中, 怀斯的作品被不断地参展并获奖, 曾先后被三届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布什分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金质总统勋章”和“国会金质章”。当然, 这所有的一切荣誉都不会阻碍怀斯对追求自然的向往, 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对创作艺术的执着, 直至他去世。在2009年1月15日深夜, 怀斯在美国费城郊区的家里在安然离去, 享年92岁。
怀斯在他的艺术生命历程创作中, 从未间断过他的绘画创作事业, 并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追求深度的热爱和探索。他忠情于自然, 思考于状态的发展和变化。那些漫天遍野的花鸟、淳朴的人们, 山村荡漾着热闹气息……都透漏着他对过去的怀念、对当下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些思考和感受, 最终都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展现出来, 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这个客观世界的沉思和新知。独有的创作理念, 注定了会是一首隽永的诗歌, 在整个生命中浅唱低吟, 挥之不去……
四、结语
怀斯的一生, 可以用舒婷的话来形容:“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有一些画家炫耀一时, 一次一次的成为焦点, 但曲高和寡, 最后还是优柔寡断地离去;有些画家 (安德鲁·怀斯) 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 在支持与冷讽中生存, 在拒绝和冷淡中创作, 但只要傲骨和倔强双手坚持不放, 只有那么一次, 尽管最终地悄然离开……
摘要:安德鲁.怀斯 (Andrew Wyeth) 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著名、最杰出的“怀乡写实主义 (nostalgic realism) ”绘画大师。安德鲁.怀斯追求自己的内心精神境界, 在作品中体现了个人的超级写实风格。从他的作品中很难看得出来迎合风向以及趋时附会那个时代的任何色彩。他从九岁起开始练习水彩画, 后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影响, 尤其是父亲对他的影响在他的一生创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也是安德鲁.怀斯拥有独特艺术气质的根源。本文就怀斯个人性格因素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行了简略论述。
关键词:傲骨嶙嶙,倔强不屈,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旺达.M.科恩;刘来汀译.怀斯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
[2].许珍.现代隐士安德鲁.怀斯:用14年偷画一个女人[N].广州日报, 2009
7.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篇七
关键词:穆旦;诗歌;主题
中图分类号:I041;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60-02
穆旦是我国著名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家,有人甚至认为穆旦在诗歌翻译中的成就要超过其在诗歌创作中的成就。我们纵观穆旦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穆旦的创作呈现出一个断断续续的状态,在20世纪30、40年代曾经创作一批脍灸人口的作品,70年代中后期又创作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而在50到70年代,作者基本没有诗歌创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在1953年诗人回国后,深感国内诗歌创作缺乏现代气息,而致力于诗歌翻译,希望把一些西方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思想引入中国。当然,这也与作者自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从1957年开始,作者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陷入了一系列政治运动中,使作者不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为舒缓自己的这种被压抑的状态,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诗歌翻译。应该说,穆旦在这一时期开始致力于诗歌翻译而“忽略”的诗歌创作,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但也正是近20年的诗歌翻译工作,对作者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作品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并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个人的最高境界。比如,在当时诗歌界引起广泛关注的《春》、《夏》、《秋》、《冬》正是写于1975年,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冬》是穆旦的代表性作品[1]。从数量上看,20世纪40年代是穆旦诗歌创作的高峰,但从质量上来看,70年代后期才是其诗歌创作的顶峰。当前的研究者在解释这一问题时,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穆旦受到长期的政治压迫和人格扭曲,当迎来了生命的又一个春天时,迸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创作热情与激情。二是长期的翻译工作使他在思维及创作技巧上产生突破,诗歌翻译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翻译对于穆旦诗歌创作影响是多方面的的,但从总体来看,对于创作主题内涵的影响应该最大[2]。
我们首先看一下穆旦诗歌创作前期的主题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判现代文明带给人的心灵冲击。二是探寻现代人的心灵空间,并对此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通过对现代工业文明“罪恶”的拷问,改变生存方式,从而实现人的“从虚无到充实”。此外,还有对当前知识分子心灵的剖析,《玫瑰之歌》、《我》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一主题与作者前20年的经历有关,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前20年经历的概括。作者一方面感叹时代的巨大压力,同时又不停拷问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心灵归宿应该在哪里就成为作者诗歌的主题[3]。爱情也是穆旦诗歌创作的又一主题,在《诗八首》中,作者对此进行探索。穆旦作为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对民族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在《饥饿的中国》等诗作中,就显露着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深担扰,而这种担忧背后,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
我们观察穆旦的后期作品可以发现,其主题内涵远不如前期丰富,更多的是表现对人生命题的思索,是关于生命的目的、生命的普遍意义这些人生的命题。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中,作者表现了强烈的对理想主义的反叛,而在70年代后期则表现出一种平淡的回归,那么这种回归从何而来,仅仅是作者20年的人生经历吗?当然不是,这一转变明显与作者的诗歌翻译有很大的关系[4]。从翻译对象看,穆旦翻译的对象大都为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拜伦、济兹、布莱克等人是穆旦比较关注的。我们分析这些浪漫主义待人的作品可以发现,无论是布莱克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雪莱对生命生存的忧郁担扰,拜伦对人生的洒脱思考等,无不透露对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这与当时国内的新诗创作中更加注重技巧与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同这些浪漫主义诗人的精神会悟中,穆旦的精神世界被深深吸引了,并对其后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这种转变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没有关系,在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穆旦追求的是一种神话般的浪漫,在诗歌中无不渗透出对理想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虽然在50年代创作的一些诗作如《葬歌》、《问》等也对生命的问题进行过一些反思,但是受民族复兴、祖国建设热情的感染,作者更多的带着一种快乐的、简单的、充满灿烂渴求的心态进行诗歌创作。但是从1957年开始,作者开始经受了长达20余年的政治压迫,莫须有的罪名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穆旦在经受肉体痛苦的同时,更多的感受是一种无助,不知道命运的终点在哪里。穆旦在自己的回忆中曾经提到,在受到压迫的最初的日子里,只能依靠这种理想和浪漫去抵抗命运的捉弄,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整个人都感到了一种虚脱的无助,那种迷惘,那种无助使作者的内心世界受到了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使作者不敢再去碰触一些能引起其悲伤的作品,作者急需一些乐观向上的精神食粮来慰藉生命。所以,穆旦选择了热情的歌颂生命价值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进行翻译,并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翻译实现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唐璜》、《欧根、奥涅余》等诗作能成为穆旦在这个时期特别喜欢的诗歌翻译作品与此有着很深的关系。作者通过对这些浪漫主义诗作的翻译,展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风骨,在无法通过诗歌创作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现实情况下,通过诗歌翻译表现对一种新生活的向往,对现实不公正的抗争。尽管有的时候可能会带有一些无奈的虚无和悲剧色彩,但从总体看来,作者表达的主体依然是对光明的追求,这都给无望中的穆旦带来了很多安慰和鼓舞[5][6]。
为什么穆旦在后期诗歌创作中浪漫主义色彩会逐渐增加,无论是《智慧之歌》、《友谊》还是《爱情》、《理想》,都表现出对人生美好的歌颂。在诗歌中,作者赞美理想、赞美友谊、赞美爱情,认为人生的价值是无限的,可以有挫折,可以有困苦,但困苦挫折之后一定会是灿烂的彩虹。同时穆旦还认为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的生命尊严应当得到尊重。在《智慧之歌》中,虽然作者认为“走到了幻想的尽头”,但并没有通常所应有的悲伤,作者在诗作中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迷人的理想没有了,青春的爱情消逝了,喧腾的友谊流失了,但毕竟这些美好东西都曾经存在过,都给自己带来了莫名的欣喜与激动。人生的痛苦就是一种日常生活,所以诗人不愿意也不能容忍自己随波逐流,而是更愿意在人生的困境中去寻找心灵的智慧[7]。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智慧之树”,通过智慧之树的生长、繁茂来表达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穆旦后期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很难看到沉郁苍老的心态,更多的是体验到一种豁达超然的乐观情怀。endprint
如果说以上这些在《智慧之歌》中反映还不够清晰的话,那么在《理想》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体味到作者浪漫主义情怀。穆旦认为理想在人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可以不穿衣服,但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春天的灿烂,秋天的丰硕;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声响”;穆旦认为,人的生命是干涩的,但是有了理想、友情、爱情等滋润,才会逐渐丰腴起来。当然,作者没有把理想想象的过于简单,对追求理想的过程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理想是个迷宫”,只有经过艰苦的长期的探索,才能在各方面做好准备,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与同时代的诗歌不同的,穆旦的诗不是一味的表达乐观和从容,在乐观和从容的背后,凝炼了对生活的种种思考,也就是说穆旦的乐观和从容是以抑郁和痛苦作为底色的,这种底色的铺垫就是来源于其深沉的精神内涵。从这一点上看,穆旦也是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的,拜伦、普希金、雪莱等人对生命生存的思索无一不是以生活的痛苦和艰难为底色的。穆旦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如《冥想》,与西方浪漫主义诗作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虽然感叹生命之无奈、生活之复杂,但是作者并没有沉溺悲凉不能自拔,而是在这种深深痛苦中发掘生命的意义[8]。
可以这么说,从诗歌创作主题内涵来看,穆旦的诗作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袁可嘉就认为,穆旦的诗30、40年代有一种深沉雄健之美,但里面充满了敏感的情绪和焦灼的感情,所以我们说穆旦的诗在40年代更多的是“受难者的作品”;但到了70年代以后,穆旦的诗作中痛苦的人生情结已经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宁静肃穆地人生探寻。这种转变,既是作者人生磨砺的结果,也有长期从事浪漫主义诗歌翻译的原因。对于穆旦来说,诗歌翻译推动了其诗歌创作,并对其诗歌创作的主题内涵提炼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论新诗现代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7.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79.
〔3〕(英)弗·科莫德.意象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56,69.
〔4〕(英)庞德.关于意象主义.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11.
〔5〕王佐良.论穆旦的诗.穆旦诗全集[C].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6〕(英)庞德.回顾.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98.
〔7〕(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03.
〔8〕(英)里尔克.诗是经验.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97.
【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推荐阅读:
傅雷 论张爱玲的小说07-17
张爱玲写给女人的话07-21
读张爱玲的《心愿》有感08-17
张爱玲经典伤感的语录10-13
张爱玲的简短爱情经典语录06-11
我读张爱玲的散文《爱》08-16
张爱玲的经典励志语录有哪些07-29
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08-20
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的婚恋观10-16
文学创作对人生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