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复习题

2024-07-30

环境管理复习题(精选10篇)

1.环境管理复习题 篇一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复习题

1.下列油品中,闪点最低的是:(B)

A.柴油 B.汽油 C.重燃料油 D.润滑油

2.下面哪种油属于持久性油类?(B)

A.柴油 B.重燃料油 C.航空煤油 D.汽油

3.石油泄漏到海洋中后,在最初几小时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C)

A.生物降解和沉积 B.燃烧和爆炸 C.扩散、飘移和蒸发 D.溶解和氧化

4.在进行溢油应急作业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C)

A.在柴油泄漏事故的现场,使用防爆对讲机联系 B.喷洒化学分散剂时,应佩戴呼吸面罩或口罩 C.手上沾染了油污,应尽快用汽油清洗 D.在甲板上布放围油栏时,卷轴应事先固定

5、下列哪一个是船舶防污证书文书?(C)

A 船舶构造证书 B 最低配员证书 C 程序布置手册

6、按照《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船舶溢油800吨的污染事故属于(B)等级。

A 特别重大 B 重大 C 较大 D 一般

7、下列哪一个单位制定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需要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D)

A 港口 B 码头 C 装卸站 D 修造船厂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重大污染事故是指(B)

A、船舶溢油1000吨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的事故。B、是指船舶溢油500吨以上1000 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的事故。

C、是指船舶溢油100吨以上500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9、关于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在事故调查时的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为(D)

A、可以暂扣相应的证书、文书、资料;

B、可以禁止船舶驶离港口或者责令停航、改航、停止作业; C、可以暂扣船舶 D、可以暂扣船员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以下哪一事项不是事故认定书必须载明的:D A、事故基本情况; B、事故原因; C、事故责任;

D、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要求。

11、(A)负责制定全国船舶重大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A.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B.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12、有关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国际公约包括(B C)。

A 拆船公约 B 国际油污基金公约 C 燃油公约 D 防污底公约

13、《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 B D)A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随同海事主管部门共同登轮开展污染事故调查 B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对污染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害情况开展调查 C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对污染事故造成的渔业、渔产损失开展调查 D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对肇事船舶采取滞留措施

1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哪种船舶的经营人应在作业前或者进出港口前与取得污染清除作业资质的单位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CD)

A.总吨500吨的运煤船 B.总吨500吨的大型渔船 C.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 D.1万总吨以上的船舶

15、某船舶发生易燃化学品泄漏事故,如果事故现场暂时安全,可以进行清污作业,那么应急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应意哪些事项?(ABC)A.穿戴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 B.了解发生事故的化学品的性质

C.指挥员应向应急人员详细说明作业安全计划 D.携带手机,以备随时联系

16、石油在海洋中的变化主要变化包括:(A B CD)、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分解、沉积以及生物降解等变化等。

A、扩散 B、漂移 C、蒸发 D、分散

17、船舶一旦发生海难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时,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的强制措施。这里说的“强制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的措施”主要包括(A B C D F)。

A.禁止船舶离港 B.强制拖航 C.调动社会力量 D.强制清除污染物 E.责令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F.征用船舶或设备

18、海洋环境污染源主要来源于(A B C D E)。

A.陆源污染物 B.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C.海洋工程建设项目 D.倾倒废弃物 E.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

19、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出现下列情况时,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可组织事故协查(A、C、D)

A、肇事船舶在本辖区发生污染事故后逃逸的

B、辖区发生船舶污染事故,仅依靠本辖区力量不能满足调查要求的 C、污染事故嫌疑船舶已经开航离港的

D、辖区发生污染事故但暂时无法确认污染来源,经分析可能为过往船舶所为的

20、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关于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说法正确的是:(A、C、D)

A、特别重大污染事故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B、重大污染事故、较大污染事故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调查处理 C、较大污染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调查处理 D、一般污染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调查处理

四、简述题

(一)、简述新修订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船舶污染事故的等级划分。参考答案:

1、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0吨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的船舶污染事故;

2、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500吨以上不足1000 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不足2亿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3、较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吨以上不足500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不足1亿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4、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不足100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不足5000万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二)、请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列举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种类。

参考答案:

船舶有关作业活动包括船舶污染物接收、清舱、洗舱、油料供受、装卸、过驳、修造、打捞、拆解,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充罐,污染清除作业以及利用船舶进行水上水下施工等活动。

(三)、《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对于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有何要求?

参考答案: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国家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辖区内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以及有关作业单位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人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2.环境管理复习题 篇二

1. 各地市的中考题都比较注重基础、关注全面。

大部分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8∶1∶1, 命题的原则力求做到:及格不难、高分不易、满分极少。注重考查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听力测试占30%左右, 笔试中考查语言知识的单项选择题较少, 具有较多的语篇阅读, 目的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

考查语言知识的单项选择题大都是基础题, 考点相对比较集中, 语法与语言知识的考点考查的都是比较典型基础的题目, 如冠词、名词、形容词、代词、连词、从句、语态等基本上都考查一题, 动词或动词短语会多考几题, 而且历年考查内容变化不大, 对于单纯语法语言知识其实难度不大。

3. 阅读理解的语篇所选用的材料语言大都来源于生活, 考查题型多样, 完形填空考查重点理解短文大意, 大都要明白了意思才能选出答案, 注重考查阅读能力。

考查写的能力注重考查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

4. 注重在语篇中考查词汇, 考题进一步引导师生在复习或应试中关注词汇的语境特征:

词汇离开了语境没有任何意义。考查词汇题, 单纯考查单词的题目较少, 基本上把词汇运用在句子中或是语段中, 目的是考查运用能力。这方面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5. 从考试结果看, 选择题部分得分高, 非选择题部分得分低, 说明考生对写的部分能力较差, 也反映出教师平时教学的薄弱点。

对“写”部分的考查中, 不少考生因拼写形式不正确而失分。这说明, 平时学习中没有很好地把单词的“音、形、意”结合起来, 单词记得不牢。

二、中考总复习的误区

1. 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 忽视语言技能的提高。

一节课老师把语法语言知识归纳讲解得很详细, 学生笔记记了一大堆, 可是复习的效果不一定很好, 从考试检测来看, 还是一直出现相同的错误。中等同学应该懂得语法语言知识, 但运用能力不强, 如下题:

—Why didn’t you go to the party?

—Oh, I_____.

A.invited B.wasn’t invited C.invite

有些出错的学生不是不懂被动语态的结构“be+动词的过去分词”, 而是发现不了这里应该用被动结构。再如一些词汇的问题, 学生能背下单词, 但无法灵活应用, 如:

—Hello!This is Tai’an Hotel.What can I do for you?

—Yes, please.I want to_____ a room with two beds for tomorrow.

A.make B.see C.book

若学生不了解一词多义, 就无法做对。

2. 基础知识不扎实, 落实不到位。

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听写单词检查, 但学生出错的常用词没有彻底过关, 今天背不出的单词明天还是背不出, 学生也知道单词很重要但就是无法落实过关, 所以在考试中经常会写错词, 写的单词或多或缺或错一字母, 如:把true错写成ture, 把first错写成frist, 把ninth错写成nineth而ninety错写成ninty, 等等。语言知识方面也有表达不准确的, 如很多学生对a和an的用法理解成“元音字母前用an, 辅音字母前用a”;对some的用法理解为后面只能接可数名词复数, 所以误认为some water是错误的, 等等。

3. 注重讲练, 忽略课本朗读。

复习过程中许多学生课堂上听讲, 课后也做练习, 但课后很少读课本, 朗读效率低, 导致缺乏语感。其实许多老师总复习时喜欢搞简易操作的“题海战术”, 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式之一。

4. 练习多而效率低。

现在学生手上有不少资料, 但由于科目多了, 有的学生无法完成任务, 而有的学生挑一些选择题做,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不做, 书面表达则更少学生愿意写, 导致基本句式把握不清, 缺乏语感, 常用汉语式思维表达英文句子。学生在作文里还经常会写类似下面的错句:I was (did) went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yesterday.My mother give mebuy a new bike...其实要提高能力, 更应该加强训练的就是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练习。

5. 重视培优, 忽视后进生。

中考是水平测试, 题目比较容易, 学习主动性较高的同学, 虽然目前成绩不如意, 但经过总复习是有可能提高的。但有的老师只关注一些能考上优质高中的“优秀生”, 这是很不妥的做法。忽视后进生, 导致他们课上课后无所事事, 这样就会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 影响复习效果。

三、关于中考总复习的建议

1. 扎实基础, 过词汇关。

指导学生在句子和语段中背单词, 尽量避免孤立地死记硬背, 对经常出错的词要多重复。在扎实基础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听与写的能力。在听力练习时不只是为了选出正确答案, 而要力求听懂大意, 题目是经常会变化的, 训练时应该以提高“听”的能力为目的, 还有必要指导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增强预览、预测和速记的能力。阅读理解训练时不只是为了找答案, 应该理解其意思, 现在很多题目是考查主旨大意, 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整篇短文。布置学生做书面表达练习后要及时批改, 可以挑一些具有代表性错误的习作在课堂上展示, 让全班学生一起改,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 注重能力培养。

要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会将单词、句子和语段进行有机整合, 加强考查考生在语篇中运用词汇的能力。中考对阅读的速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所以要加强对阅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 扩大词汇量, 增加阅读量, 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3. 注重练习的效果。

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精选精练精讲练习, 特别要注重在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如现在完形填空的考查就是要通过上下文语境, 而不是语法来判断正确选项。新旧课标很明显的不同是:新版“课标”所附录的“单词表”没有标注单词的词性, 更没有标注单词的汉语解释, 这就要求学生习得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词汇知识要“从语境中来 (习得) ”, “到语境中去 (运用) ”。

4. 提倡学生坚持朗读教材中对话短文, 培养语感, 不迷信某些资料而搞题海战术, 否则容易出现漏洞。

英语科的特点是题目多, 大多每题1至1.5分, 押题猜题的意义不大, 积累基础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5. 多鼓励学生, 特别要培养后进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增强信心。

可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如对优秀学生的词汇要求, 力求对常用词写得精确, 但对后进生, 不要求精准写出每个单词, 只要能理解意思即可。让后进生树立自信, 对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很有帮助。

摘要: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 对学生的评价日益多元化,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 中考是对学生初中三年来学习的一次非常重要的终结性评价, 师生都非常重视。然而, 有些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题海战术”, 片面地过于夸大语法的作用, 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在总复习过程中事倍功半, 效率低下, 中考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作者分析了几种比较典型的总复习误区, 提出了建议。

3.“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复习 篇三

本部分内容包括人口的增长(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人口的迁移(空间变化);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农民工现象等。从考查内容上看,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的类型以及人口问题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多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构成图或表格、曲线、折线等方式呈现信息。从考查能力上看,往往以人口与地理环境的相关图表为背景,以热点或重点区域重大环境问题入手,考查涉及人口迁移、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问题等影响因素或现象,以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热点区域的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

【知识结构】

【重点讲解】

1.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强调: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但最终是由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而人口增长模式的真正转变要通过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来实现;③注意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④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与人口增长模式的关系:人口增长模式中过渡型多是年轻型,现代型多是老年型。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

强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其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

3.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影响生育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也很明显:①气候、水、土壤等对死亡率的影响较为明显;②大的自然灾害使受灾地区的死亡率大幅度上升;③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4.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5.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6.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需要注意的因素

了解某个国家或地區人口迁移的特点,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迁移的规模大小(或人口流动的流量大小);②人口迁移的流向(或迁出、迁入地区的分布);③人口迁移的方式,如是自发的、政府组织的,还是外力强迫的等;④人口迁移特点形成的原因,要注意用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去具体分析,更应注重用经济因素这一主要因素去分析;⑤人口迁移的意义(或作用),包括对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的作用。既有调整人口分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作用,又有益于文化扩散、传播、交流、发展的作用,更有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作用。既要分析有利影响,也要分析不利影响。

7.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性

8.我国的“农民工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形成“民工潮”现象,这一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具体分析如下:

【典例分析】

例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解析: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和边缘区的常住人口密度都比乙城市大,说明甲城市的服务范围比乙城市的大。故答案为D。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解析:中心商务区建筑物最高,因此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地外侧,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甲城市N处人口密度较两侧大,城市建筑物较两侧高,说明该地可能是甲城市的卫星城;同理可知乙城市没有出现卫星城。故B正确。

例2.(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表1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2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解析:根据表1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可知,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影响。故答案为B。

(4)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从图2可以看出,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长减慢;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故答案为B。

例3.(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卷)图3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3回答(5)~(7)题。

(5)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据图3可知,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入率较低,而迁出率最高;人口以迁出为主,表明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故D正确。

(6)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和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在1954—1984年间,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为西藏自治区,其典型的农作物为青稞。故答案为D。

(7)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状况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和判读能力。据图3可知,迁入率最大值约为18%,迁出率最大值约为6.5%,A错误。据图计算可知,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少,B错误;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C正确;图中A省(市、区)的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D错误。故答案为C。

例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2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2回答(8)~(9)题。

(8)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

解析:依农业资源或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为环境人口容量,而合理人口容量即为该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据表2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故答案为C。

(9)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4.管理概论复习题 篇四

1、京沪高铁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修这条铁路费用自然是很高的,同时还要占用

大量的土地。但是这条铁路穿过中国两个直辖市和四个人口密集且经济重要度

很高的省份,中国经济总量(GDP)的50%都能从中受惠;特别是把北京和上

海(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连成4小时经济圈。现在人们还在争论这是形象工程

呢还是有效的工程呢?请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

2、烧一根不均匀的绳要一个小时,如何用它来判断半小时并给出理由。

3、你正带领你们企业的物流车队行进在京深(京广)高速石家庄段,你的目的地是

广州。你正好赶上这高速百里大堵车,幸运的是你的车队可以分流。高速走不

了,你准备指挥你的车队怎么样改道(备选方案)?

4、城市的下水道井盖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5、什么是企业文化?

6、写出五种市场营销观念的名称。

7、你现在是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总指挥,你面临着暴雨奇袭,湖水猛涨,很可能有溃坝的危险。该堰塞湖下游100公里长20公里宽范围内的居民需要松散, 现在你和你指挥的管理班子需要为疏散居民制定应急方案。问:(1)你需要了解天气方面什么信息?(2)你需要了解库容方面什么信息?(3)你需要向疏散居民分指挥部了解什么信息?(4)你需要向上级正常反映什么信息?(5)你怎么样下达指令?

8、按照管理的过程学派的理论,管理活动分几个过程?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把人们的需要分五个层次,请写出五个需要层次的名称并作出简单解释。

10、比较全面地描述产品质量一般使用8个维度,请你写出这8个维度的名称。

11、张三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企业,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可以进入正常运行,他得为自己的企业设计一个组织结构,请猜猜看他会选择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并给出理由。

12、营销中的“4P”变量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管理应用题:

1、一位组织方面的咨询顾问评价你的组织:他指出:“a.他不喜欢你们组织中经理人员自上而下管理方式,建议设立一个委员会,其成员由经理和10个重要部门的经理人员组成;b.所有重要政策的确定都要通过这一委员会,按多数票原则来作出,采取这个过程可以更好地利用组织中的相关信息。”请评价他的这些建议。

2.、某企业在生产环节创造出一套激励性政策是很著名的,简单地说就是记件工资。有了这样成功的经验,企业准备把它推广到行政人员身上,结果出了问题,如他们发现秘书利用午饭时间重复地打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问问题出在哪里?

3、餐馆就餐,一般客人所给的小费在服务人员收入中占很大的比重。一般来说小费数额是由客人决定的。可是,对8人以上的团体就餐,许多餐馆要求15%的小费。请讨论:(1)为什么小费成为服务员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2)为什么小费的数量通常是由客人决定的?

(3)为什么餐馆对于团体就餐提出小费要求?

4、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2套某天晚间节目的报道,武汉至北京的“红眼”旅客航班在与武汉到北京朝发夕至的旅客列车的竞争中遭遇到的难堪。“红眼”航班是午夜搭载乘客的旅客航班,而朝发夕至的旅客列车则是清早出发,当天晚上即可到达终点站。每位旅客坐

乘武汉至北京的“红眼”航班的机票,并不比200元的朝发夕至的硬卧火车票贵多少,而且航飞时间只有个把小时,但开通之后,搭乘“红眼”航班的乘客经常是寥寥无几,有时甚至只有一名乘客。请分析原因并指出大致计算两种运输工具的费用。

5、有五种营销观念,它们的有效性对应着不同的市场环境。如有的是在生产力

低下贫乏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有的是在社会高度发达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首

先请写出五种营销观念,其次描述其对应的环境条件。

6、如果我们遇到某工作需要2人完成,但发现A能完全观察B的工作,而B却不能观察A是否在努力工作,请给这2人组织作安排,使该组织有效。

7.、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对组织非常重要,如同家庭中你会发现沟通要比与同事沟通方便多了,又比如特定文化下很容易找到目标。请问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文化通常是怎样产生的?

8、解释某些行业出现的下列现象:小型企业比大企业更可能寻求外部生产;“标准的”投入物比“定制的”投入物更可能是在企业外部生产的.9、LKSTS高尔夫俱乐部是一家私人乡村俱乐部。会员的入门费为12000美圆。但会员要退出俱乐部时,除了失去会员资格,并不退还所交的入门费。SET.LK乡村俱乐部也是一家高尔夫球场的拥有私人俱乐部,只有当一个会员要退出俱乐部时,从该会员手中买到会员证书,才能进入这个俱乐部,会员资格的价值由供求状况决定。

在两个俱乐部中,所有者都在考虑安装供水系统,假设供水系统的安装有望大幅度提高两个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的质量。为要给供水系统装备融资,在随后的3年中,会员都将额外付出1500美圆的费用。这一提议将通过会员的投票最后确定。

你认为哪一个俱乐部的会员更有可能投赞成票?LKSTS俱乐部还是SET.LK俱乐部?请解释。

10、请解释“我的老板决定不了我的工资水平,他只决定我在哪工作”的说法。

案例题:

一、这个经理该由谁当?

四达发展公司是一个跨省经营,技、工、贸合一的集团公司,张兵是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此刻,张兵的桌上正放着江苏分公司经理李玉的辞职报告。李玉在江苏公司是一个深受员工爱戴的好经理,凡事身先士卒。但是,虽然江苏公司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但由于李玉常常显得缺乏魄力,使得江苏公司的发展速度低于全公司的平均水平。

通过了解,张兵知道李玉的辞职是另一个公司——环球公司挖墙角的直接结果,对方许诺李玉的月薪将较四达公司增加1/3,即由4500元增至6000元。

张兵手上有一个需要调动岗位的人物——王卫,他是浙江分公司的经理,此人敢于开拓,先后搞成了几个大项目。可是,王卫脾气暴躁,在浙江公司搞得上下左右关系极度紧张。如果挪一个地方,说不定能“温柔”一些,但调动他的职务必须加薪,至少要加到月薪 7000元。

另外,张兵还想提拔另一个干部——江苏苏州分公司的经理许玲,这是一个十分能干的女将,在江苏公司内已小有名气,但是她缺乏掌管一个省公司的全面工作经验,估计她在新的岗位上能得心应手的工作大约需要培训半年,若不脱产培训,采用在职方式,估计要一年才能达到李玉的工作效率。当然,由于提升,许玲的工资倒可以低一些,月薪 4400 元就可以了。

张兵还想到了登报,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招聘人才,可是,四达公司是一个内部文化建设非常成功的公司,员工有团结奋斗的传统,新招聘来的人会破坏原有的结构平衡吗?

按四达公司的惯例,辞职报告10天未有批复即自动生效。张兵此刻陷入了沉思。问题:

(1)此案例反映了四达发展公司存在什么问题?张兵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2)提出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说明各自的利弊。

二、案例材料:吕不韦可以认为是战国后期最出色的商人兼政治家了,他在资助子楚(秦国公子)竞争秦国国王过程中取得了成功,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也是一个出色的营销计划,还是一个成功的营销实施过程。时过2000多年,仍然是一个出色的案例。

故事是这样的:话说青年才俊吕不韦经商从洛阳来到邯郸,偶然的机会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落难的秦国公子子楚,他就是秦国送到赵国的人质,秦昭王的孙子,安国君的儿子。吕不韦情不自禁说“此奇货可居也”!为什么呢?原来这时秦赵两国正在打仗,作为人质的子楚只怪自己命运不济,因为那个年代死于两国交战的人质简直是家常便饭。但是吕不韦毕竟是伟大的商人兼政治家,他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既然子楚此时没有被杀祭旗,说明赵国没有必死的勇气,那么子楚就大有利用价值。在别人看来子楚是个死人(包括子楚本人),而吕不韦却认定子楚是奇货。

这种事情即使是发现机会了,也心中没底,吕不韦也不例外。于是他回家去找他那个老奸巨猾的父亲商量,下面是他们父子的对话:“普通的商人几倍利?答倍利;精明的商人几倍利?答十倍利;买卖诸侯几倍利?答百倍千倍也”。在父亲的支持下,吕不韦携千金回到邯郸,开始了他的伟大而又充满风险的计划(事业)。

首先吕不韦结识了子楚,很快就形成了他们两人的共同计划。第一步运作子楚成为安国君世子(嫡子);第二步运作子楚成为秦国的太子;第三步运作子楚当秦国的国王。条件是事成之后让吕不韦做秦国的丞相。这个计划初期在子楚这没有难度,因为站在子楚的角度是个无本买卖。

这个计划的实施难度是非常高且复杂,第一步给子楚500金以结交贵族阶层,特别是赵国贵族。让公子哥花钱,显然是子楚的强项;很快就有了效果,天下都对子楚刮目相看,名声鹊起。同时在不经意间把自己心爱的女人赵姬献给子楚。第二步说服安国君的妃子华阳夫人收子楚为世子,这难度非常高。首先华阳夫人是个精明能干的政治家,而且对自己的身份有清醒的认识。吕不韦只好用余下的500金去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并且确实站在华阳夫人的角度下说辞:华阳夫人无子,会有人老色衰的时候,何况安国君已老,母以子贵是自古通例,子楚早已改名子楚就是预先的安排(华阳夫人为楚国人)。子楚的母亲夏国夫人地位低且无政治才能,如果子楚成为嫡子对华阳夫人、夏国夫人和子楚都有利。第三步让子楚在秦赵开战时利用关系逃回秦国,连夫人和儿子(赵政即秦始皇嬴政)都丢在赵国,保住了奇货可居的奇货。也是吕不韦有运气,第四步等秦昭王死亡而安国君继位,第五步等安国君(秦慧文王)死亡而子楚(秦庄襄王)继位,都没有让他们等很久,而这两步是吕不韦控制不了的。子楚果然言而有信,他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丞相,至此吕不韦的计划完美实现。

三年后,子楚死了,据说是吕不韦儿子的13岁的嬴政当上了国王。吕不韦的事业也攀

上了顶峰,代行国王权力,门客3000,编不朽著作《吕氏春秋》,国王称仲父而不名。正在吕不韦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麻烦也来了。首先是深宫寡居的30多岁的赵姬赵太后旧情复发,这桃花运对吕不韦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不得已吕不韦来了个李代桃僵,用嫪毐假扮太监送到太后宫中。谁知赵太后居然老当益壮,变成了万人爱,真的与嫪毐搞上对象了,据说还生了两个孩子。随着嬴政的长大,逐渐表现出杰出政治家的才能。嬴政首先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解决了嫪毐的政变,把母亲(赵太后)放逐在秦国的旧都,开始亲政。现在他要开始解决他和吕不韦之间的问题-谁来掌管这个国家。嬴政第一步是提拔年轻人,包括吕不韦的门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斯;第二部步用新人分权;第三步是赶走吕不韦,因为像吕不韦这样长期经营的政治家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第四步以流放蛮荒骚扰,逼吕不韦自尽。至此嬴政走上了始皇帝的道路。

要求大家以下问题:

1、评价这个计划的风险。

2、这个战略可以实施的背景条件是什么?

5.管理学复习题 篇五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2.管理包括哪些主要职能?它们之间有无相互的关系?

3.根据管理的理论,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主要技能?

4.企业是否应该遵守社会的道德?你如何看待企业的道德底线?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何积极的指导意义?

3.霍桑实验对现代的管理理论有何影响?

4.如何看待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的思想?

5.如何理解麦格雷戈的X-Y理论?

第三章 管理决策与方法

1.简述决策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2.试比较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优劣点。

3.决策各步骤的重点是什么?

4.某企业打算生产某种产品。根据市场的预测分析,产品销路有三种可能:销路好、一般和差,这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3、0.45、0.25。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供决策:改进生产线、新建生产线、外包生产线。各种方案的收益值如下表,根据决策树的方法计算,那种方案最优?

表: 各生产方案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收益(单位:万元)

项目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

改进生产线180120-40

新建生产线240100-80

外包生产1007016

第四章计划与计划的方法

1.对一个组织来说,为什么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2.计划前提的内容是什么?

3.计划制定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为什么?

4.从现在开始,你计划明年5月第一次参加国家英语四级的考试,根据编制计划的原理,编制一份为期6个月的考试准备计划。

第五章战略选择与战略管理的过程

1.一个企业在战略选择时要考虑哪些主要的因素?为什么?

6.行政管理复习题 篇六

20世纪50年代起)

2、行政管理在企业中的三大功能:管理、协调、服务。其中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服务是根本。行政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

3、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1)办公事务管理、(2)行政后勤管理、(3)文书档案管理、(4)人事财务管理和安全保障管理等方面。

4、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必备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

5、常见企业行政管理制度:(1)办公事务管理(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印信管理、行政经费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会务接待管理)、(2)行政后勤管理(办公环境建设、办公自动化建设、财产物资管理、司机车辆管理、餐厅宿舍管理)、(3)文书档案管理(企业常用文书的写作、收发文的程序和规定、文书档案的收集和管理)、(4)人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员工日常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建设)、(5)安全保障管理(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6、印章的作用:权威作用、凭证作用、标志作用,种类:正式印章、专用印章、套印章、钢印、手章、名章、戳记)

7、介绍性形式:工作介绍信、用公用信笺书写的

8、行政费用管理闭循环全过程:费用预算、费用预审、费用执行、费用

控制、费用总结、费用分析。

9、编制行政费用预算:(1)必须清楚地知晓所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涉及的费用构成及细项,以便知道预算费用的构成、(2)必须建立行政费用日常管理台账并进行使用登记,以便统计已发生的各类行政费用的组成,开支及具体使用情况、(3)必须与所在企业财务部门沟通,了解不同费用的归属,以便将相应费用统计进不同大类,方便日常参照执行和控制、(4)必须从财务部门获得上一行政费用的开支情况,以便对总体费用额度有一个全盘掌握、(5)必须充分听取其他各部门对于行政费用方面的想法和需求,并加强日常沟通,以便制定出相关行政费用预算满足各部门的实际需要、(6)必须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上一人员情况与下一人员编制,以便将相关费用分摊至人头,进而按人头费计算下预算、(7)必须掌握现有资产清单和使用、维护状况,以便合理及充分地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估计下一资产购置需要、(8)必须充分与公司管理层沟通,明确下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以便据此充分估计活动费用预算及其他开支的需要、(9)必须关注办公租赁行情,不定期与物业公司沟通,以便充分估计租赁费用的上涨下跌趋势,做好费用估算和合同续签工作。

10、戴明循环PDCA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提高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11、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原则:(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即根据对事实的了解和对法律的理解处理法律事务,尽量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2)以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控制和管理、预防法律风险为工作重

点(3)法律预防为主,法律救济为辅(4)按照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独立履行职责(5)在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范围内,独立承担工作责任(6)以企业利益为已任,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严密审慎,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7)严格保守企业商业秘密(8)严格管理,热情服务。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意义:让精通法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参与到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保证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经常处于有利的法律地位。

12、搞好企业接待工作的积极作用:(1)可以使企业改善外部环境(2)可以使企业扩大对外影响(3)可以使企业获得大量信息(4)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5)接待工作是联系合作的桥梁(6)便于领导工作的开展

13、会务工作的特点:商业性、服务性、被动性、事务性、综合性、保密性、时间性。内容包括会议秘书工作(会前准备、会中控制、会后跟进)会务行政事务工作、大中型会议的会务组织。

14、办公场地建设包括办公室选址、租赁、装修、内部设计及布置等。办公选址成本一般包括租金、物业管理费、装修费、停车费、水电费、税费、回复原状费、折旧费用、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本等。

15、办公室内部设计有三种类型:封闭式、开放式和全景式。

16、办公室布置原则就是办公室内部布置时在各项软硬件方面所应注意的原则:工作流、沟通网络、监督、地板空间、工作空间、工作走道、扩展的可能性、设备与人员的相互邻近、噪音设备、自然光线、隐秘环境、外观。其他硬环境还包括:绿化环境、空气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速度)、光线环境、颜色环境、声音环境、设备环境、安全环境(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

17、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得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是日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这五个单词。

18、办公自动化的功能:(1)建立内部的通信平台(2)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3)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4)实现文档管理的自动化(5)辅助办公(6)信息集成(7)实现分布式办公。

19、办公自动化设备分类:普通办公设备、专业办公设备(文件输入及处理设备、文件输出设备、文件传输设备、文件储存设备、文件整理设备、网络设备)

20、企业财产物资是企业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总称。财产物资管理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上述各类财产物资的采购设备、使用和保管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加强财产物资管理的建议: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控制指标考评制度。6.印章是权利的象征和只能的标志,并且有三个作用,印章的种类 作用:1.权威作用2.凭证作用3.标志作用

种类:1.正式印章2.专用印章3.套印章4.钢印5.手章6.名章7.戳记 7.介绍信

介绍信是一种使用相当广泛的身份证明。介绍信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工作介绍信,按照统一格式印制,使用比较简单。有制发企业名称、使用人姓名、职务、事由、时间、有效期、用印等,只要填写即可。另一种是用公用信笺书写的。这是为请求或希望或证明某种情况二使用的。这类介绍信书写时要求叙事清楚,语气和婉。

8.企业行政费用的管理流程,如何编制企业行政费用的预算

管理流程:1.费用预算2.费用预审3.费用执行4.费用控制5.费用总结6.费用分析

9.编制行政费用预算,必须做到九个“必须” 1)必须清楚地知晓所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涉及的费用构成及细项,以便知道预算费用的构成;

2)必须建立行政费用日常管理台账并进行使用登记,比便统计已发生的各类行政费用的组成、开支及具体使用情况;

3)必须与所在企业财务部门沟通,了解不同费用的归属,以便将相应费用统计不同大类,方便日常参照执行和控制;

4)必须从财务部门获得上一行政费用的开支情况,以便对总体费用额度有一个全盘掌握;

5)必须充分听取其他各部门对于行政费用方面的想法和需求,并加强日常沟通,以便制定出的相关行政费用预算满足各部门的实际需要; 6)必须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上一人员情况与下一人员编制,以便将相关费用分摊至人头,进而按人头费用计算下预算;

7)必须掌握现有资产清单和使用、维护状况,以便合理及充分的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估计下一资产购置需要;

8)必须充分与公司管理层沟通,明确下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以便据此充分估计活动费用预算及其他开支的需要;

9)必须关注办公租赁行情,不定期与物业公司沟通,以便充分估计租赁费用的上涨下跌趋势,做好费用估算和合同续签工作。

10.戴明循环PDCA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有时也被称为戴明伦(Deming Wheel)或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它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安曼德.休哈特(Walter.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后来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41、员工培训的种类

答:

1、在职培训:又称带徒培训,成本低、实用,全要有合格的师傅。

2、学校培训:参加学校的培训,目的是可以获得到较系统的知识,成本低,但可能实用性不强。

3、企业内训:聘请培训师在企业内部培训。其效果在于聘请高质量的培训师。

4、外派培训:参加公开招生的培训。成本高,但效果相对较好。

5、其他类型培训:(1)课题式培训;(2)轮岗式培训;(3)研讨式培训;(4)度假式培训;(5)派出式培训;(6)网上培训。

42、薪酬结构组成

答:

1、基本工资:高差异和高刚性

2、奖金:高差异性和低刚性;

3、保险:成本比较复杂;

4、福利:低差异性和高刚性;

5、津贴:种类较多。

43、员工关系管理

答:员工关系管理,从广义上讲,是在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拟定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调节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并确保为员工、社会增值。从狭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和员工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更多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支持组织其它管理目标的实现。基主要职责是:协调员工与管理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引导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员工关系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就是指传统的签合同、解决劳动纠纷等内容。

44、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答:劳动关系是指以劳动给付为目的的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指企业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企业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即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45、劳动者和劳动者的权利

答:劳动者就是指劳动人。通常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人们有意识并有一定目的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从而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

劳动者的权利:

1、就业权,即劳动者有就业的自由,有选择就业企业、就业地域的自由;

2、劳动报酬权,即劳动者有要求企业支付报酬的权利,有与企业谈判报酬支付方式,支付额度的自由;

3、休息权,劳动者为了自身健康的需要,有合理休息的权利;、4、劳动安全权,即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的劳动环境应当满足保证其人身安全的权利。46 社会保险的组成 P191 目前的社会保险组成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劳动保护、养老保险、竞业限制、服务期 P192-P193 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的规定,各项保障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措施,女职工保护规定,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规定等。

养老保险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是企业对负有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

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一段时间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年限,规定二年。竞业限制具有三性:

1.具有滞后性: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2.经济补偿性: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企业应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企业支付违约金。

3.企业主动性:企业具有竞业限制签订的主动权,在接触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企业可以主动在认为劳动者没必要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服务期

服务期是劳动合同当事人通过协商约定的劳动者为企业必须服务的期限。最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一种情况企业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即企业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并支付劳动报酬和培训费用的情况。48 劳动合同期限 P196 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三种:

1.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合同中既明确了合同的起始日期,也明确了

合同的终止日期。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订立的劳动合同有起始日期而无确定终止日期,只有当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定解除条件出现时,合同才能终止或解除。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的情况:劳动者在该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国有企业改制或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在该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十年;连续两次订立劳动合同;企业之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即订立的劳动合同有起始日期,终止日期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合同。双方协商,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49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P197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指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企业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对方而约定的考察时间,它是整个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合同期限可以约定不同的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或者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设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企业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当事人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50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P198-199 劳动合同的解除

(1)经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2)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a)因员工未能在30天内提供其被录用的相关资料,至使企业无法办理录用及社会保险缴纳手续的。

b)员工被查实在应聘时向企业提供的其个人资料是虚假或伪造的,包括但不限于:离职证明、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学历证明、体检证明等;应聘前患有精神病、传染性疾病及其他严重影响工作的疾病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应聘前曾受到其他单位记过、留厂查看、开除或除名等严重处分、或者有吸毒等劣迹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应聘前曾被劳动教养、拘役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等; c)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劳动规章制度的

e)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f)故意泄露企业机密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的

g)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企业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h)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企业可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a)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员工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内容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项目结束或部门撤销等),致使无法履行本合同,经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4)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剪不足二十人但占据企业员工百分之二十的,企业提前三十日向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员工的意见后并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况: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c)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合同后,仍然需裁减人员的

(5)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a)员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达到国家规定不得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等级的

b)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实行计划生育的员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

7.环境管理复习题 篇七

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之一, 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重要体现。把握这一特征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两个:第一, 可以从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等五大要素中选取一个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进而把握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第二, 准确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 明确各要素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过程及意义、功能和影响, 熟练分析地理环境中某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的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1.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变的原因, 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正是由于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才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的影响, 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而由于气候干旱, 使得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 形成温带荒漠景观。

(2) 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例如, 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如下图所示。

(3) 某一要素的变化, 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 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 会导致水土流失, 并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分布

陆地不同地区, 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 热量、水分及其组合不同, 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 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 而植被类型与分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气候, 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以北半球为例, 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照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 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 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 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 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 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 而是热带荒漠带。

2. 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1) 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蒸发量少, 相对湿度大, 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地处赤道低气压带, 降水普遍较多, 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2) 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得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广阔, 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 降水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 从而使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依次更替。

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 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约0.6℃。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如下图所示) , 但并不完全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情况下, 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 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地区, 由于山地降水增多, 可能出现森林带, 如天山北坡。

(2) 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例如,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 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和山体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 山体的相对高度越大, 自然带谱越丰富。

(4) 山地自然带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 纬度越高,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具体如下图所示。一般情况下, 同一山体, 同一自然带的分布, 阳坡海拔高, 阴坡海拔低。

(5) 判断雪线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 (雪线以上气温在0℃以下) ,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分布高度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如下:

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因而雪线分布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降水量——降水量越大, 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 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

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 不利于积雪的保存, 雪线偏高, 而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 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 背风坡雪线高。

以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为例, 该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如下图所示。

4.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表现及案例分析

(1) 表现。

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带的分布呈现非地带性。非地带性并不是说无规律, 与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相比较而言, 其自然带的分布没有呈现“地带性”的更替, 故称“非地带性”。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中, 各自然因素对自然带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缺失”: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 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 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 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 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东侧则是温带荒漠带。

“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 并且很长。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 如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2) 案例分析。

三、典例精析

例1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2)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思路分析】 (1) 通过读图发现, 随着地壳的隆起, 该地区地表景观由森林逐渐演变为山脉两侧的森林与草地、荒漠。这一过程中, 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 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 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

(2) 由于地势的变化, 使该地区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均发生了变化, 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 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 C (2) B

例2下图是我国鄂尔多斯 (中部某地) 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1) ~ (2) 题。

(1) 该地区自然地带

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

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

(2) 该地区

A.湿润期, 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 使自然地带向西部摆动

B.湿润期, 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 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

C.干燥期, 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 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

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思路分析】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地区自然地带呈西南—东北方向延伸, 湿润期与干燥期自然地带数量的变化仅与水分的变化有关。

(2) 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于东部的太平洋, 湿润期水汽增加, 通过读图发现, 自然地带向西摆动。湿润期, 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 但要注意合理开发, 不可大规模进行开垦;干燥期, 沙地面积扩大, 应注意营建防护林, 避免沙漠扩张。

【答案】 (1) C (2) C

例3一探险队在某地形区进行考察, 其从某地出发, 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 (如下图所示, 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该地形区最有可能为

A.横断山脉

B.秦岭

C.天山

D.青藏高原

(2) 该地形区南坡为荒漠、草原, 北坡为云杉林, 主要因为北坡

A.位于向阳坡, 热量条件充足

B.受西风带影响, 迎风坡多地形雨C.受山谷风的影响, 多夜雨

D.受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 多降雪

【思路分析】 (1)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形区的山麓基带为荒漠带, 说明该地形区气候干旱。结合基带的海拔高度和所处的纬度位置, 可判断出该地形区为天山山脉。

(2) 天山山脉的北坡可受到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 降水较多, 水分条件适宜森林的生长。

【答案】 (1) C (2) B

例4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及南美洲南部 (45°S附近) 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据图说明基多气候的主要特征, 并分析其成因。

(2) 指出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原因。

(3) 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说明该地区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思路分析】 (1) 结合基多的气候统计图, 可得出其气候特征。原因可根据基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进行分析。

(2) 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的分布与其地形特点和沿岸的寒流有关。

(3) 图示地区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与地形条件的改变有关。

【答案】 (1) 特征:四季如春, 气候凉爽;10月~次年4月 (5月) 为雨季。成因:地处赤道附近,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势高。

(2) 受高大山脉限制, 自然带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使热带荒漠向低纬延伸。

(3)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山脉阻挡西风深入, 东侧降水减少并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气候影响, 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8.环境管理复习题 篇八

一、活用网络复习知识,效果更加显著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将各种相关的复习资料整合起来,灵活运用,将使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中,教师设计了具有超链接效果的虚拟网页。上课前,教师提前将复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询该网页,复习相关知识,做成思维导图,以便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实施步骤如下。

1.回顾旧知识

回顾旧知识时,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各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以及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如果遇到困难了,就可以用鼠标点击电脑桌面相应的按钮,观看被制成动画的各种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回忆并强化旧知识。在这一环节上,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挥了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演示内容,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2.梳理知识系统

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是较高层次的学习,可以深化和拓宽对原有知识的认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梳理知识系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教师主要让学生依据课前整理的思维导图,在计算机上把各种图形表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示出来。学生有了第一环节的基础,就可以通过鼠标和计算机使思维外化显示,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教师通过网络能及时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拓展新知识

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学数学需要做到举一反三。回顾了旧知,梳理完知识系统后,接下来就要拓展新知识。例如,通过知识的梳理,学生知道了立方体的表面积就是6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那么遇到其他的立体图形,如三棱锥,四棱柱,要怎样计算表面积呢?可用计算机显示这些立体图形,让学生去指一指它们的表面积,从而促进知识内化。立体图形的体积就是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那么三棱锥,四棱柱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利用计算机网络同步显示,让学生去指一指,说一说。

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使学习活动从低层次逐渐过渡到高层次,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能力。复习效果比传统模式更加显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活用网络练习提升,彰显个性促进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还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仍以“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师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每组桌面上放着一袋石头、水、量杯、水盆,让学生利用已有工具动手实践:试试怎样测量石头的体积。

在学生动手实践的时候,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测量的方法不尽相同。由于每个小组量杯里面装的水量不一样,有的小组将石头放入量杯后,水还没有到杯口;有的小组将石头放入量杯后,水刚好到杯口;还有的小组将石头放入量杯后,水还溢了出来……各种情况纷呈。完成实验的小组,按一下手中的遥控器,教师面前的电脑就能显示出哪些组已经完成了实验。接着,让完成的小组派代表来讲台前汇报。为了让其他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通过电脑上的PPT文件同步进行演示,将电脑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没有实验的支撑,学生是很难理解的,现在通过实验活动,并使用电脑同步配合,让学生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环境支持下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在彰显学生个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巧用网络知识拓展,方便反馈和小结

计算机网络辅助的教学,使教师能够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的信息反馈,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仅如此,还便于学生及时获得反馈,进行小结梳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中,教师以“帮李叔叔解决问题”为主线,串联了四道有梯度的题目,将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所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全部串联了起来。

李叔叔开了一家渔具店,叫作“年年有余”。最近店里新进了一批长方体的鱼缸,每个长1m,宽6dm,高8dm。问题如下:

(1)做这样一个无盖鱼缸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2)在鱼缸中加入420升的水,水面的高度应是多少分米?

(3)李叔叔将一条锦鲤放入这个鱼缸里,水面上升了0.1dm,这条锦鲤占了多大的空间?

(4)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加水,再加多少水就会发生溢水的情况?

教师将以上的每一个问题都通过计算机设计了实物场景的超链接,如果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或想象不出问题画面,就可以利用鼠标点击进入设置好的实物场景,通过画面展示帮助自己理解问题。而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解答,只要他们将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输入计算机,就会显示是否正确。如果答对了,计算机会允许他们进入下一个问题,如果错误,就要重新解答问题,直到正确为止。最后教师会通过网络,将学生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并请他们说出理由。学生反馈后,教师将适时进行小结梳理。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在同一个题目的设计中,串联了相关知识,设置了有梯度的问题。为了使这个题目发挥最大的效力,教师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辅助,由计算机自动提供反馈、控制进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以符合自己水平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并从中受益,教师通过网络展示和总结,最终高效率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以上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既是帮助教师调控课堂、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工具,也是学生浏览资源、梳理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工具。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与辅助下,小学几何复习课更加生动有效了。

9.《管理学》复习题 篇九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2.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3.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5.法约尔的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6.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内容。

7.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8.道德的发展阶段及其含义。

9.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10.全球化的内涵。

11.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知识和能力。

12.高质量信息的特征。

13.有用信息的特征。

14.计划的分类标准与类型。

15.决策的原则、方法及决策计算题练习。

16.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所包含的内容。

17.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基本竞争战略(三种)及其含义。

19.一体化战略(三种)及其含义。

20.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路线、关键路线、时间)。

21.组织设计的原则。

2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23.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

24.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及其关系(具体计算)。

25.员工招聘中对管理人员的一般要求。

26.绩效评估的作用有哪些?

27.组织变革的过程与内容。

28.组织文化及其功能。

29.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XY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

30.有效沟通的障碍。

31.谈判的两种基本方法。

32.控制的必要性。

33.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的含义及关系。

34.控制过程。

35,有效控制的特征。

36.财务比率及经营比率的具体比率含义。

37.综合控制方法。

38.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39.熊彼特的创新内容构成。

40.企业制度的功能。

案例题:决策、计划/战略计划、激励、领导、沟通、创新等专题及综合案例。

10.五精管理复习题 篇十

一、填空

1、五精管理指:精细管理、精准管理、精确管理、精益管理、精美管理。

2、五精管理是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艺术融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3、精细管理的实质是细,精准管理的本质是正确,精确管理的本质是最,精益管理的本质是卓越,精美管理的本质是人文化。4、5E精细化管理是指每个人、每件事、每一时间、每一处、每一物。

5、员工基本行为规范中的6S指整理、清洁、准时、标准、素养、安全。

6、标准化的精细管理七步流程指定标、认标、贯标、调标、兑标、对标、升标。

7、精准管理的两条基本理念第一条是第一次就做对,第二条是先确定再做。

8、实现精准管理的基本途径是确认制,其五个环节是,认知辨识、综合分析、定性判断、确定确认、交付执行。

9、衡量精确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精确度,精密度,偏差度,误差度。

10、煤炭行业实现精确管理的路径方法有:毫米.秒.克.厘管理法,标杆管理法,七路并进的英雄行动管理法。

11、七路并进的英雄行动是指:精优作业法的精炼推广,卓越管理法的提炼推广,开展创新成果的锤炼行动,开展精英品牌要素的提炼行动,开展权威首席员工的修炼行动,开展素质金字塔的磨炼行动,创纪录的合炼行动。

12、精益管理的三无指:无缺陷、无边界、无极限;三越指:卓越、超越、跨越。

13、精益管理的五步骤是:比、选、学、攀、试。

14、五精管理,是五类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指导的的管理形态。

15、精益管理的五性统一,即自觉主动性、创新突破性、多元互动性、绩效真实性、卓越持续性的五性统一。

16、团队三基是指基础、基层、基本功。

17、团队经营的三链即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

18、精确管理必须依靠目标愿景的拉动,依靠理念灵魂的指引,依靠文明习惯的的保证,依靠氛围环境的支撑。

19、制度、标准、责任,三种体系是紧密关联的管理软件,是执行力的支持软件。

20、激励的常用主导因素有四种:奖赏的正激励、惩罚的负激励、报酬的公平激励、规章的制度激励。

21、团队作风精神个性特征,融汇出共性,形成一个煤矿或企业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2、企业文化建设,为煤矿的管理发挥了举旗、铸魂、塑形、导行、造势、环境刷新的文化引领功能。

23、团队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团队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成长能力。

24、五精管理,打造的是三基扎实、九力强盛的英雄团队,培育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精英和作业英雄。

25、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从精细管理起步的五精管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提高效益效率的同时,提升员工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6、精益管理的本质是——“卓越”,核心是——“创新”。

27、英雄行动的策略原则:大造声势,冠名命名,强力激励,全力推广。

28、精优作业法必须以标准作业法为基础。

29、首席员工制,能够产生强大的激励效应。30、创纪录是英雄行动的合练。

31、三工并存中的“三工”是指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

32、精准衡量指标是正确率。

二、名词解释

1、五精管理:是由企业文化引领,从精细管理起步,逐步实现精准管理、精确管理、精益管理、精美管理,把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艺术融为一体的人本卓越管理的系统修炼。

2、精细管理:是以企业文化为引领,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轴心,把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一物、每一处、每一时,从而实现管理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和管理效率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领导人精心培育,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经过长期塑造形成的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目标愿景、行为规范,以及物化到企业全部活动、所有流程、各个层面的灵魂个性和精神动力。

4、岗位价值管理:就是以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理念进行的管理。

5、精美管理的“十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工作兴趣美、管理艺术美、团队和谐美、人生价值美、事业成就美、形象品牌美。

6、团队五要素:是指目标、定位、权限、计划、人员。

7、编码管理:是对现场的全部物品、环境、人员、管理事项按照分类序列逐一顺序用数码、字母、文字予以统一编号的管理技术。

8、精优作业法:是在标准作业法的基础上,按照五精原则,经过反复精炼形成的最精最优 的作业法。

9、卓越管理法:从管理主体客体实际和管理基础背景出发的、以五精管理理念为指导的、具有管理技巧特色而且能够卓有成效地解决某种某类实际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有效管理方法。

10、文化力:是团队的目标愿景、理念价值观、个性品格、行为习惯、环境氛围、习俗风气等团队文化要素蕴积生成的精神性力量的总汇。

三、简答题

1、企业精细管理模式的构架是什么?

答:两大引领体系,即目标引领体系,理念引领体系;三大支持体系,即文明行为支持体系,视觉听觉识别支持体系,环境刷新支持体系;四个基本体系,即精细化的人本管理标准体系,干部走动式管理体系,精细化的岗位作业管理体系,考核奖惩、公开讲评、三工转换相匹配的激励体系;三条延伸拓展途径,即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分项文化延伸拓展,学习型组织培育。

2、实现精准管理要抓住的关键是什么?

答:是五个确定,即正确定性,正确定型、正确定位、正确定向、正确定量。

3、团队九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团队九力是指凝聚力、亲和力、执行力、管控力、经营力、现场力、创新力、学习力、文化力。

4、何为团队执行力?

答:执行力是一个团队不打折扣的遵照法规标准和命令指示、把决策计划变为实际行动,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如期圆满完成任务的团队制胜合力。

5、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的基本理念分别是什么?

答:精细管理的基本理念是: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到5E;一切工作标准化。精准管理的基本理念是:第一次就做对;先确定再做。精确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与目标零距离,与标准零距离;精确是做出来的。精益管理的基本理念是:最好之上要更好,最优之上要更优,最精之上要更精;无缺陷,无边界,无极限,无止境;卓越,超越,跨越。精美管理的基本理念是:精美管理创造没;全过程和美,全方位完美;以文化人,以美化行。

6、简述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的五精管理关系。

答:

一、五精管理,是五种具有本质性区别的管理型态。

二、五精管理,是五类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指导的管理形态。

三、五精管理,是五种管理境界的渐次提升。

四、五精管理是一种系统修炼。

7、简述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的本质性区别。

答:精细管理的是指在于“细”,全面的细致;精准管理的本质是“对”,正确的确定;精确管理的本质追求是“最”,做的最精最优;精益管理的本质是“卓越”,精益求精,更精更优;精美管理的本质是“人文化”,人文化的和美高超。

8、简述基本功修炼的七环节。

答:

一、培训。

二、师傅带徒弟。

三、团队学习。

四、自我修炼。

五、比武激励。

六、现场实践历练。

七、同行切磋研讨。

9、团队凝聚力需要注意化解的常见危机?

答:团队凝聚力需要注意化解的常见危机有三种:一是团队内部产生拉帮结派苗头,以致形成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帮派团伙;二是团队人员的频频跳槽;三是团队内部的矛盾冲突。

10、何为英雄行动?

答:英雄行动是煤矿团队及职工的多路并进的英雄壮举,是由精细起步、实现精准精确的卓越管理和精优操作、向精益精美奋斗的五精工程。

11、七炼行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一、“精优作业法”的精炼行动。

二、“卓越管理法’的历练行动。

三、”创新成果“的锤炼行动。

四、”精英品牌“的提炼行动。

五、”首席员工“的修炼行动。

六、”素质金字塔“的磨练行动。

七、”创纪录“的合练行动。

12、简述精细管理的核心要素。

答:一是标准化的精细管理系统。二是ABC卡的岗位作业管理系统。三是走动式管理系统。四是三工转换和讲评考核的奖励激励系统。五 是编码、定置、标识、看板组成的精细管理技术系统。

13、简述基本功的特点。

答:

一、非勤学苦练不可。

二、钻研之中长悟性。

三、厚积才能薄发。

四、修炼的系统性。

五、修炼的规范化。

六、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14、卓越管理法遵循的基本管理原则是什么?

答:

一、人本原则。

二、精细化原则

三、精准化原则

四、精确化原则

五、精益化原则

六、卓越原则

七、柔性原则

八、闭合和谐原则

九、真实性原则

十、动态持续原则

15、团队创新九种精神是什么?

答:开拓精神、开放精神、科学精神、学习精神、改革精神、冒险精神、执着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

16、团队执行力构成的六要素是什么?

答:纪律性、技术业务能力、组织驾驭能力、协同合作能力、激励能力、作风精神。

四、论述题

1、论述“三基”、“九力”与五精的关系?

答:“三基”,是团队生存发展的基石。没有三基的团队、或者三基脆弱的团队,就是频于崩溃的团队。所以三级建设是任何团队都必须持之以恒的予以加强的建设。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力,定无活力,基本功不实,软弱无力。三基是团队之基,是团队生存发展之基,自然也是实现五精管理、打造团队九力的前提。

“九力”是团队的综合实力,是在三基奠定前提下的团队能力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只有三基而不提升九力的团队,是开发前景暗淡的停滞型团队。

打造团队的三基和九力,都要通过五精管理的路径实现,才能达到前卫的境界,才能实现团队“基”与“力”的超越。

上一篇:那时,我们正年少作文-800字下一篇:采购部的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