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过端午节

2025-02-11

小时过端午节(13篇)

1.小时过端午节 篇一

常常狠狠地怀念小时候的中秋节,更狠狠怀念中秋节的月饼。中秋节的月饼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美食,能在中秋节美美地吃上一块月饼,对于每一个出生在那个贫穷年代的孩子来说,简直可以美出大鼻涕泡了。当十五的月亮亮在十五的夜晚,当父母一声“回家吃月饼了”的呼唤响彻在大街小巷,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便撒丫子往家跑,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快点回家赶赴爸爸妈妈为我们举办的月饼盛宴!

那是一个食品匮乏的年代,月饼稀少得犹如天上的月亮。那是一个嘴巴最馋的年龄,每一次梦见月饼,醒来的枕头上便沾满湿湿的口水。那时候,我们家里七口人,父亲、母亲,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还有我。那时候,大人们最害怕中秋节,因为买回来的月饼常常捉襟见肘。那时候,我们小孩子最盼望中秋节,因为终于可以吃到香甜的、可口的月饼。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妈妈只买回五块五仁月饼。夜晚,眼看着十五的月亮在天空上慢慢圆满,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便开始一起凶猛地抢食着好吃的月饼,就像五只天狗贪婪地啃着月亮。当我们风卷残云地打扫桌子上的战场,将月饼的碎渣一点一点地捡起来塞入嘴里回味的时刻,懂事的大姐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哎呀,咱们五个把五块月饼都吃没了,爸爸妈妈没有月饼吃了!

始终在身边微笑着欣赏我们吃月饼的父亲母亲听了大丫头的惊讶之语后,反问道:谁说我们没有月饼吃啊?我们还有五块月饼呢!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一条条馋虫突然从我们的肚子里爬出来,爬到嘴边,七嘴八舌地问爸爸妈妈:那五块月饼在哪啊?慈爱的母亲和幽默的父亲笑着回答:孩子,你们不就是爸爸妈妈心中那五块又香又甜的月饼吗?

对啊,其实我们这个家就是一块甜甜的、圆圆的月饼,父亲是那坚硬的月饼皮,母亲是那柔软的月饼馅,而那糖馅里包裹着的五仁啊,恰似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大哥是核桃仁,二哥是花生仁,大姐是葡萄干,二姐是瓜子仁。而最小的我啊,则是黑芝麻!

2.谁小时候还没编过名人名言 篇二

名著缩编精华本和名人语录集,像杂食铺里卖的现成包装瓜子仁。免你花时间去读,直接剥好装的,省了嗑瓜子吐壳的功夫。当然,惯于嗑瓜子晒太阳过一下午的阿妈们不免鄙视,觉得暴殄天物。但这时代嘛,人民有极大的名人名言需求。大师们的语录,如果长一点的,也得砍头去尾,剩百来字,以便符合微博和签名栏。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仿佛巍如山岳的大块五花肉,还是架不住语录党,能从里面挑出许多细筋碎骨,来供给人民日常需求当牛肉感嚼。

比如黑格尔说过那么多话浩浩洋洋,现在只有“存在即合理”?语录体的好处,在于言简意赅。字短了不容易说全面,常是去了前因后果的断语,类似断语最易哄人,且有警醒意味。而且语录体有大师声威撑腰,自然气势凌人。比如“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人人会说;但有位伟人这么说了,字字做金石声,装裱起来,书之竹帛,当广告词了。

我小时候上学时,老师教导,写作文常得引名人语录。名人语录像陈年火腿,味浓纯厚,身份尊贵;借味做菜,起头收尾,无不应验。然而小时候教学,价值观甚窄,只允许引用圣贤语录;孔孟可以,韩愈苏轼等也行,王阳明就得斟酌了,至于希特勒、李鸿章、蒋介石、曾国藩这类”反动人物”,其语录是断断引不得的。

语录不敷使用,怎么办?编。比如大家随便来个:

“高尔基曾经说过,粮食是穷人的命根子。”

“列宁曾经说过,学习时投入多少,长大后会收获多少。”

“马克思曾经说过,勤奋是幸福之源。”

类似于此。老师偶尔也狐疑,但没法证伪,大体上总溜得过去。有位同学最聪明,他发现了外国姓氏的组合法,于是经常来个:“一位外国教育家威廉·爱德华说,孩子不能溺爱”;“一位外国画家杰克·约翰说,艺术是生活的滋养品”。

那时代没网络,老师见了,半信半疑,只好胡混过去。直到有一天他编无可编,鬼使神差写了“一个外国科学家汤姆·杰瑞说,欺骗是偷窃的开始……”。

老师至此,方知中计,他妈的我自己不看《汤姆和杰瑞》以为我家孩子也不看啊?追悔前尘,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班里公开批评——从此我们才知道此技。所以,现在满世界编情感寓言,然后挂个名人出处这种事,我们小学里就干得驾轻就熟了。

当然啦,风雅人编语录就不叫瞎编,而称“杜撰”。贾宝玉小小年纪就懂得哄姑娘,初见林妹妹,就引《古今人物通考》,说什么“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讨好林妹妹的眉毛。被探春揭破“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后,也不羞臊,只答说,“除了《四书》,杜撰的太多了”。

其实比他夸张的更多。苏轼当年进京考试写作文,要举例时,就编了个帝尧和皋陶的行为。考官梅圣俞批卷子时有些犯愣,但又不敢擅断,不然显得自己没读过书。直到考试后,梅圣俞才问苏轼:这典故出于何书?苏轼承认是编的,然后补了句“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这种耍无赖法,类似我高考时填政治卷编了个:“马克思同志曾经说,斯里兰卡红茶配西非砂糖最好喝”,然后被问出处时,就撒泼说“我觉得以马克思的品德,说这话也是意料中事耳!”

当然,现在名人名言出产机器已经更新换代。乔布斯、艾薇儿、盖茨、巴菲特、赫本、舒淇什么的都在担当语录制造机。虽然这时代名言造假难度甚低,但相对而言吧,我觉得这不是坏事。

我大学时,有一次辩论会。对方四辩总结陈词时,按住几条名人名言不放,引出处,据经典,然后指出我方三辩有两条名人名言引错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的原创,怎么会是居里夫人说的呢?”

我站起来陈词,说了这么段:“我爸爸年轻时,大家开会,都要先念主席语录。我爸爸有一次,说到他爸爸——也就是我爷爷——的时候,说:‘他老人家,毛主席说过,五十多岁了……’结果这话被攻击了,问‘五十多岁了’哪来的,我爸爸就答:‘《纪念白求恩》里来的呀!’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其实,许多名人名言都是虚饰,只要断章取义得当,都可以用。名人也是人,是人就永远抬不过一个理字……下面我做四辩陈述……”这段当时效果不错。结束后,带队老师拍我手臂:“你说的蛮好,那两个故事蛮好,蛮生动蛮形象的。”

当然也就我自己知道,我讲的这两个名人名言故事,都是编出来的。

3.小时过端午节 篇三

随着五月脚步声的离去,火红的六月又向我们奔来。儿童节来了。

一大早,我便起来了,因为我答应了我们家隔壁的奇奇怪怪博士,要给他新发明的时空穿梭机做实验。说到奇奇怪怪博士乃何许人,他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老头,不仅穿着奇怪,想法也奇怪。好了,不多说了,我要到了。

一进门,奇奇怪怪博士别向我走来,兴奋的`说:“吴思彤,你总算来了,快来试试这台机器吧。”。我被博士推到了一个大机器旁。我按照博士的话,将机器上的按钮按亮,突然,一股强大的气流把我吸了进去。

当我再睁开眼时,我发现我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街边都是老式的瓦房,路面上参差不齐。几个小孩儿正在跑着玩儿,我看着那群小孩儿,突然感觉最前面的小女孩儿很面熟。我定睛一看,那不是妈妈小时候的样子嘛。我还没回过神,那个小女孩儿,便向我走了过来。伸出手对我说:“你好啊,我叫王丽珍,你叫什么啊?”“我……我叫……哦,我叫XXX。”我随便想了一个名字。“哦对了,现在是阳历几月几日啊?”“现在是阳历六月一日。”“今天不是六一儿童节嘛。”我脱口而出,小女孩儿小心翼翼地说:“请问六一儿童节是什么呀?”什么,原来妈妈小时候不知道六一儿童节!“就是一个专门为儿童设的节日,”我说。在这个节日里,会有各种各样的礼物。”“真的吗?”小女孩儿显然有些不相信,这时,我想起了临走时博士送给我的一个神奇的袋子。我问她:“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你。”小女孩儿时的妈妈说:“我想要……她说了一样她想要的礼物。我给她变出来后就坐穿梭机回家了。

4.过端午节作文 篇四

端午节,是一定要吃粽子的,下面请听我讲诉粽子的.来历。在楚国有一位诗人名叫屈原。屈原十分爱国。有一次,一个国攻打楚国。结果,楚国败下阵,屈原不忍心看着百姓过着饥苦的日子,一怒之下,跳河自尽。当老百姓知道这件事以后。便被感动的热泪盈眶。百姓们各自从家拿出一些粮食投入江中。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百姓们怕鱼在水中没有吃的,便咬屈原尸体。为了使鱼儿不吃屈原的尸体,就把家中的食物拿来喂鱼。慢慢地,这就成端午节的一个习俗了!

人们用竹叶来包粽子,包好的粽子呈梭形。拿泡好的米把粽子填满在锅里蒸一会,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

马老师还说:“端午节要带上五彩绳,它的意义是长寿。在端午节里,一家人都在一起重逢了,家家门前挂着芦。这一天里,人们高兴极了。大人们高兴,是因为有屈原这样一位勇敢的诗人而高兴。但我们小孩呢?只为能放松放松,大玩一场而开心了!

5.过端午节作文 篇五

奶奶家的五月端午要包粽子,而且太原的大街上还有各种味的粽子,比如说:“红豆粽、豆沙粽、猪肉粽、红枣粽、玫瑰粽……”

而姥姥家却是在这一天去吃凉糕,喝红豆稀饭。在门上挂艾草,为的就是不让虫子咬、而且还可以辟邪呢。

6.健康美味过端午 篇六

端午习俗也有养生奥秘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摒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奥秘。

吃粽子——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进食时须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

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

现代人已经很少在家门口挂艾叶、菖蒲等草本植物。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说,可以采取烟熏和喷气雾剂的方法来解决。普通家庭可以选择在端午前后把门窗紧闭,然后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这样可起到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到商店购买杀虫驱蚊的气雾剂来达到灭害虫的目的。

涂雄黄酒——杀虫解毒

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涂洒雄黄酒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喝五加酒——祛湿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价值是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挂香囊——散风驱寒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端午节与保健养生之食疗

在习俗中,农历五月是恶月,民间又称“毒月”。用现代观点来解释,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最容易生病。为了安度暑日,民间在端午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净身、服用之外,还择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借以避毒祛邪,防病健身。

在粽子的诸多花样中,最常见的是用糯米与红豆共同包制的粽子。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

夏日气候炎热且多雨,人体常为湿热阻遏,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

吃咸鸭蛋为端午节又一食俗。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泻痢等病症。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作用,且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缺失的盐分和消耗的营养物质,因而也是一种夏季食补与佐餐的佳品。

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在食物中杀菌解毒作用十分显著。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

端午节里,气候比较容易让人烦躁不安,易动肝火,吃传统粽子的同时不妨再来一杯花草茶。花草茶,取之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或皮,多为自然风干所得,这与现代人崇尚自然、崇尚健康的理念相契合,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花草茶都适合自己,因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花草茶就要了解各种花草茶的功效。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是对人体有益无害的花,还具有减肥的功效;与枸杞同用有养阴清热、益肾明目的作用。

玫瑰花: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进而促进肌肤光滑而有弹性。另外,玫瑰花也可预防便秘,减缓痛经或月经不调等。

洋甘菊:气味清香,具有镇静作用,能帮助睡眠,稳定情绪,还能润泽肌肤,可为头发的滋养剂。

薄荷叶:具有镇静、助消化的作用,还能缓解偏头痛、胃部不适或喉咙不舒服,是提振精神激发活力的良品。

薰衣草:可以净化心绪,解除紧张焦虑,舒解压力,松弛神经,帮助入眠,也可治疗初期感冒咳嗽,安定消化系统,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花草茶。

迷迭香:治疗头痛的最好花草茶,不仅能增强记忆力,还对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金盏花:对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效果,并保护消化系统,增强肝脏功能,还可缓解痛经,建议女性不妨多饮。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花草茶,那么不妨试一试吧。但是,切记:因为花草茶都有药性,如果不是专家不要随便组合。

与“蛋”有关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我国民间还有“吃蛋”“挂蛋”“立蛋”等与“蛋”有关的习俗。

端午早晨孩子还没出被窝,大人就把蛋送到孩子嘴边。因为蛋形如心,民间普遍认为吃了蛋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在我国江南一些地区,每逢端午节,孩子们还要在胸前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鸡蛋或鸭蛋,以祈一年中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每年端午,在河南、浙江等地区的农村还有吃大蒜蛋的习俗。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都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时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据说,吃了这样的蛋可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端午节这天,还有“立蛋”的习俗。

7.过端午节作文 篇七

早晨,我一睁眼就闻到了一股股竹叶的清香。我立即跳下床,飞奔到厨房。只见锅里有几个粽子躺在了沸水之间。那竹叶的清香裹着糯米的香气,像个淘气的孩子,一个劲儿地往我的鼻孔里钻。他们身上裹了一层碧绿色大竹叶,就好似穿了一件绿色的外衣似的。身上还五花八门地缠着一些线,就好似一个被绳子捆起来的“坏人”。再细看粽子的形状,就好似一个牛角,像要对我们发起“进攻”,我不禁馋涎欲滴。

最终开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粽子,用剪刀把它身上缠的线剪去,剥开竹叶,一股糯米的清香扑鼻而来,我把粽子最尖的部分沾一点白糖,放在嘴里轻轻一咬。糯米软软的糯糯的,真好吃!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四个粽子,打算再去拿,妈妈笑着说:“小馋猫,别贪吃,糯米吃多了不消化,这里还多着呢!”我一看,桌子上有一个红盒子,里面摆满了粽子。它们圆脑袋方身体,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白糖粽豆沙粽,红豆粽,火腿粽,莲子粽还有咸肉栗子粽。看到这眼下的美食,最终让我放下心来。

这时,妈妈拿着一束杂草挂在门上,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呢?”妈妈耐心地说:“这是艾草,每当迎来端午节时,人们都要挂艾草,既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驱赶蚊蝇,虫蚁。”

8.过端午节作文 篇八

星期日,我们班举行了一个活动,叫粽叶飘香。我们睡完觉之后,二时我们站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安安静静的来到快乐课堂。快乐课堂里面真安静,我们来到第一个教室里面,巩姝婷的妈妈拿的是葡萄干,马宇航的妈妈拿的是枣和线。活动开始了,宋煜佳的爸爸给了我两个粽叶,我问宋煜佳爸爸:粽子怎么包他说:用两片粽叶合在一起,再一卷起来,放上馅子,把洞口堵住,最后用线绑起来,粽子就做好了。我们把老包的粽子给拿锅的家长,拿锅的家长就把我们包的粽子一盘一盘的放到锅里,老师让我们停下吃水果,吃完水果,老师又让我们表演节目。有的讲笑话,有的唱歌,还有背古诗和课文的。粽子煮熟了,老师分给我们一个,又分给了我们第二个,老师说:第二个不能吃,因为今天是父亲节,第二个是留给爸爸的。我们就没有吃,今天我们真开心啊!

9.风和角黍香 隆“粽”过端午 篇九

“五月开筵捧玉壶,轻衫团扇记招呼。葛阳酒热金樽暖,角黍蒸香透绿蒲。”

——唐•郑谷

天府丽都喜来登饭店

杨凯

天府丽都喜来登饭店天宝阁中餐厅行政总厨

醉心于研究粤菜的烹饪技巧。无论是烹饪燕鲍翅,还是地道的粤菜,他都能将西餐用料和中餐做法融为一体,以独特的烹饪手法和精心研制的秘方,做出您意想不到的极品美味。

大厨推荐:今年端午节我们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在粽子的设计和口味上,更加讲究健康、绿色。推出的几款粽子不管是糯米还是馅料,都考虑到了营养健康的前提。比如杂粮在粽子中的应用。所有的米都采用进口糯米,馅料也十分考究。粽子的形态我们也打破了常见的三角状,推出了竹筒蒸制的粽子,竹子采用一年生,吃起来味道更加清香可口。

香芋竹筒肉粽借鉴云南竹筒饭的巧思,以糯米、香芋、新鲜枣、红豆为原料,用竹筒代替传统棕叶,更好地保留了棕子的风味和营养,口味层次丰富。

杂粮鲍鱼粽纯正的南洋风味,将“海味之冠”鲍鱼的鲜香,杂粮糯米的浓香与棕叶的清香完美结合。鲜而不腻,清而味浓,味道独特,具有滋阴清热、养肝明目等滋补健身的功效。

金沙蒜香咸肉粽绝对的川式口味。在传统的鼎湖咸水粽的基础上,以蒜香腌制肉粒,同时还加入了花生酱、玫瑰露酒等。先以秘制酱料腌制,后辅以热火焗烤,滤油,保证粽子蒜香而不腻。

豆沙咸水粽传统广式粽的代表,由低糖红莲蓉慢火细细蒸制而成,色泽润泽可人,营养健康,适合喜好甜味的人。

TIPS

10.我家过端午节作文 篇十

端午节那天早晨,我早早起了床,妈妈叫我吃绿豆糕和粽子,还问我:“今天是端午节,你要不要吃黄鳝啊?”“当然要!”我响亮地回答。妈妈马上就去菜市场买了。

吃中饭的时候,妈妈炒了一桌子菜,其中就有香气四溢的红烧黄鳝。当我看到黄鳝时,不禁胃口大开,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黄鳝肉放进嘴里吃了起来。爸爸看到我这样迫不及待地吃黄鳝肉,也跟着夹起来。妈妈看见了,说:“看你们父子俩的馋样……”我和父亲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妈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品尝起来。这红烧黄鳝的味道真是美极了。

11.过端午节感受作文 篇十一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早早地就吃完了粽子准备去看赛龙舟了。

我们到河边看见河的两旁人山人海。我和爸爸马上就抢了一个座位看赛龙舟。下午2点,赛龙舟开始了,龙舟有红队、白队、黄队、蓝队……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红队就是我们水南队。我和爸爸在给水南队加油呢!那些观众都在为各自的竞赛队加油。离终点不远了,就在这紧急的时刻,人群更加沸腾了,观众们在拼命地为他们加油。我和爸爸也用力地喊:“红队,加油!红队,加油!……”。红队听到喊声,队员更加精神抖擞。最后红队最先到达了终点,夺得了冠军。

赛龙舟需要队员们的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的快。它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奋力拼搏的精神,也宏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过端午节感受作文二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过端午节感受作文 三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最好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过端午节感受作文 四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个都非常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地,渐渐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渐渐地,渐渐地红色的龙舟慢慢地超过了其它龙舟。黑色的龙舟显然是体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赶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最后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蓝色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看完比赛,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

我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最有趣。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

过端午节感受作文 五

端午节到了,我来到奶奶家,包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我和奶奶来到厨房,奶奶问我:“你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呀?”“毛芋馅和蛋黄馅!”我回答奶奶。我们端来碧绿的箬叶,香喷喷的糯米,综线,毛芋馅和蛋黄馅。我先拿起两片箬叶,折成漏斗形,拿起勺子兜了一勺米放进箬叶里,可我一疏忽,手没捏紧,米全洒在了地上,我飞快地拿来扫把,把米扫干净。我就干脆兴致勃勃地坐在凳子上,看奶奶熟练地包粽子。过了一会儿,我想:坐在这里看奶奶包粽子,还不如照着奶奶的样子学包粽子呢!于是我就照着奶奶的样子学了起来:先把箬叶这成漏斗形,往里面放一勺糯米,然后把馅放进去,在放一块肉,最后再放一勺糯米,在用一片箬叶包好,用综线绑紧。包着包着,我熟能生巧,一会儿就学会了,而且越包越好,奶奶夸我真能干。

12.过端午节(写写帮整理) 篇十二

西华小学

四(2)班

习竞月

指导教师: 廖文军

端午节是为诗人屈原跳江而来的,话说秦国杀进楚国京都,屈原看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了,便跳入沅江,人们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于是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就去讲边丢粽子,为的是让鱼鲛虾蟹吃饱,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丢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不可少的主要活动,丢粽子为的是让鱼鲛虾蟹吃饱,不再吃屈原的遗体。而赛龙舟则是想把屈原的遗体打捞上岸,这也是一种娱乐活动。

我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和妈妈去市集上买了新鲜的竹叶,排骨,糯米,大枣等东西,回家以后就帮妈妈包粽子,首先妈妈把糯米淘净泡好,然后淹排骨,洗大枣,我按照妈妈的吩咐准备好线,等着包粽子。准备工作做完以后,妈妈开始教我包粽子,这可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我可紧张了,害怕自己包不好,不过我很快就弄懂了包粽子的过程,于是动手包起来,花了好长时间,我终于包好一个,跟妈妈的比起来,我的虽然又歪又小,但我还是很高兴。粽子终于包完了,妈妈去煮粽子,我和小伙伴去踢球。

13.过端午节作文 篇十三

过端午节

过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去踏青、吃鸡蛋、吃粽子。

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去踏青,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颗颗七彩的水晶,草穗像一把把笤帚耸立在草丛中。

踏完青,我们开始往家走,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些艾蒿和葫芦,回家后,我把在路上买的艾蒿和葫芦挂在了房梁上,离远一看,真像艾蒿林里长葫芦。

早餐时,我吃着又香又甜的粽子和又大又圆的鸡蛋,吃着吃着,我猛然感到今天的.饭与往日不同,我问奶奶:“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鸡蛋?”奶奶讲了个故事。

古代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叫屈原,因为他非常爱国主张抗秦,反对妥协,受到打击迫害,他悲愤交加作文 ,在石壁上写下奇绝千古的《天问》,最后投入汨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人们非常崇敬屈原,怕他的遗体被鱼吃掉,就往江里扔粽子、鸡蛋喂鱼,还在江上划龙舟驱赶鱼。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就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

上一篇: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小动物穿衣服》下一篇:牛年春节感想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