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2024-07-21

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精选15篇)

1.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一

民航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探讨

摘 要:当前,随着航空市场不断开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民航企业纷纷开始了战略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如何使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结合,助推企业发展转型。文章从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的内涵、相互关系出发,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结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航企业 党建 企业文化 结合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283-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航业逐渐对外开放,市场活力进一步激活,在不断的兼并重组中,我国民航市场逐渐呈现“三大航为主导、其他航为补充、外国航积极参与”的市场格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航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并在运行中不断提升和完善。然而,在兼并重组后,如何整合不同的企业文化,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下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关系,共同为企业转型发展服务,是当前企业管理者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民航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

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员工整体的思维习惯、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是企业物质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反映,这里仅指企业正面的、积极健康的、与企业发展方向一致的文化。毫无疑问,企业文化有利于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增强归属感,提高劳动效率,对员工队伍的稳定有重要作用。21世纪谁拥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对当前面临着巨大压力的民航企业来讲,怎样才能在战略转型中继续保持优势,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既能迎接国外航空公司的挑战,又能立足于激烈的国内市场,正是民航企业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能否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我们建设积极向上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党建主要是指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包括党组织架构、党委班子组成、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建设等内容。民航企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企业党建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做好党建工作,有利于企业看清发展方向、发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荣誉感。对于企业来讲,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功能作用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这一现代企业管理形式与党建工作这一传统的政治组织形式在企业管理中可以相互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相关性

我国现代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高度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征,也高度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企业文化,既具备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也体现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功能作用。对民航企业来讲,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相关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共同为企业提供思想保障。从本质上来看,企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人具备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心理更具有基层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对员工行为的规范,管理的是外在的行为,而真正要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则是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能营造一个非常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共同奋斗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员工忠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加强企业中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党建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工作,在内容上也不可能代替企业内部管理。但党建工作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企业通过党员活动,如党员先锋号、党员无投诉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形式,通过党员的表率和带动作用,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共同为企业提供了思想保障。

2.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员工素质的提升。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员工素质的提升,一个管理高效、发展快速的企业一定拥有一群技术素质过硬、思想作风顽强的员工。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要求员工不断适应知识经济的新要求,不断学习提升技能素质,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文化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学习型文化,通过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文化氛围,通过培训强化和提升劳动技能。同样,学习和提升也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学习使党员认识、思想和作风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使企业中的优秀分子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桥梁和带头作用,在企业中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一个有理想、有知识、纪律严明、朝气蓬勃的企业员工队伍与雄厚的经营资本相比,前者更体现企业实力,更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

3.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抓好党建能够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在企业中,如果宣传和创建一种纯粹为老板服务、为少数人谋利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凝聚和发挥全体职员的热情和干劲,这种文化就不能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实际上也不可能上升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具备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企业不仅要实现自身利润增长,更要为员工、社区和社会服务,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企业文化,能正确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市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保持一致,使企业的发展不偏离社会的期望,更好地为员工、社会服务。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为企业党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意识形态工程,企业文化建设能取得一定成果,则员工的工作作风、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企业内也会形成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健康向上的风气,为开展党建创造了良好的思想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党的组织,培养吸纳新党员,预备优良的人才资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的经营宗旨、发展方向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使企业由简单的创造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上升为造福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成员,使党的主张在企业里更易获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更容易得到贯彻执行。企业文化当中最重要的是信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更是道德经济。讲究信誉,遵守诺言,实践成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办事的基本规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和个人依法依约办事,形成良好的经营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与党章规定的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对党忠诚老实、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等党员义务,在价值取向方面是大体一致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整肃党纪党风,为企业党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近年来,民航企业不断推进战略转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彻底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有模式,如何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寻求方式方法上的突破,是一个值得努力探索的课题。

1.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始终把抓好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抓好党务干部的配备,进一步落实党务工作人员的有关待遇,提高他们做好党务工作的积极性。其次,要确立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定期研究党建工作,使其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励。再次,要认真开展党的活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书记会议,听取党建工作的汇报,每半年对下属企业党支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要认真开展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活动,强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实行党政交叉任职的领导模式,党委成员兼任行政职务,使党的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党委成员既负责经营管理,又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渗透功能得以较好地发挥,有效地实现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使党的领导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创新方式方法,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国有企业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投资项目多,涉及金额高,情况复杂,责任重大。因此,既要加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更要加强企业员工的品德教育,增强自律意识。要把“以德治企”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与活动,丰富党建的形式与内容。升华“以德治企的文化理念”,并使之落到实处,使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达到以德育人、以德引导人,以德凝聚人,以德规范人的目标。要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将“以德治企”的理念贯穿于领导班子建设中,强化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意识。要坚持以“以德治企”理念为主线,以品德教育为主要工作,以改善员工精神风貌为目标,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的思想教育。

3.加强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抓好学习教育,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党校、党员活动室,采取上党课、看录相、搞演讲、写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企业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增强教育效果,可以在生产一线的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手中无次品、党员身边无假冒活动;在后勤党员中开展“客户就是上帝”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应注重给党员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让党员在改革和生产实践中当先锋、打头阵。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马永强.轻松落地企业文化[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3]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东方治.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手册[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5] 洪向华.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M].红旗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南方航空集团财务公司 广东广州 510406)

(责编:若佳)

2.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二

一、引入基于“5S”管理的企业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 企业文化中的“5S”管理

“5S”管理早期来源于日本企业, 是现代企业对团队进行高效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念。“5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 这5个词的首字母均为“S”, 故称“5S”。其含义及管理目的如下所述:

(1) 整理:将所有的物品分为“要”和“不必要”。

目的:消除“不必要的”, 留下“必要的”, 腾出作业空间, 防止误用。

(2) 整顿:将留下“必要的”物品进行整理, 按位置分类摆放并进行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环境整齐、一目了然, 减少取放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3) 清扫:定期清除现场的脏污及垃圾。

目的:培养卫生习惯, 创造一个干净的工作环境。

(4) 清洁:形成制度, 贯彻到底。

目的: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内化为一种惯例和制度。

(5) 素养:养成习惯, 按规定办事。

目的:遵守制度, 养成良好习惯, 营造团队精神。

“5S”管理目前在国内被企业广泛认同, 能把“5S”管理做好的企业就是优秀企业。有效实行“5S”管理的企业, 一定有一系列规范性的制度和政策, 促使企业员工能有效地对各种生产要素, 包括工作现场的各种机器设备、不同的加工材料、各种使用的工量具及操作方法等进行规范管理。通过“5S”管理流程, 全体员工的素养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最终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

(二) 引入企业“5S”管理对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当前, 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很大差异,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职业性, 学生就业时很难马上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现代企业在录用中职学生的过程中, 对文凭和技能证书并不十分关注, 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 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要求学生应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种职业素养在中职校园内很难培养, 必须要引入企业管理的文化来陶冶和规范。中职校园文化是中职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准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以校园精神为核心, 是学校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灵魂。在中职校引入现代企业中比较先进的“5S”管理模式, 可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 引入企业文化中的“5S”管理是中职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中职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5S”管理的实践

为让学生在校园内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实训、就餐等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开展了融入企业“5S”管理文化的探索和实践。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校“5S”委员会

为更好地推行“5S”管理, 学校要专门成立“5S”管理推行委员会, 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从组织实施、拟定推行“5S”的管理方针、考核达标等方面加强组织领导。

(二) 结合学校实际, 制定校园5S计划

“5S”管理推行委员会组织师生到“5S”管理运行成熟的企业参观取经, 根据“5S”的现场管理制度, 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预期目标, 以便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检查。针对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 如教学、实训、寝室、食堂等不同区域制定“5S”管理细则。形成《学校“5S”管理实施细则》、《“5S”管理提示卡》、《“5S”管理手册》等, 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纳入“5S”管理之中。在现场管理上侧重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使每个场所的各项工作、各种用具、材料工件、杂物及工作台上的物品等都按“5S”管理规范的标准执行。

以寝室中开展“5S”管理为例, 要求学生对照“5S”完成如下任务:

(1) 整理。整理寝室, 包括:整理床铺、整理生活柜、整理卧室、整理梳洗室、整理卫生间。 (2) 整顿。整顿寝室, 包括:整顿床铺、整顿生活柜、整顿卧室、整顿梳洗室、整顿卫生间。 (3) 清扫。清扫寝室, 包括:清扫床铺、清扫生活柜、清扫卧室、清扫梳洗室、清扫卫生间、清扫走廊及公共包干区域。 (4) 清洁。清洁生活环境, 包括:清洁床铺、清洁生活柜、清洁卧室、清洁梳洗室、清洁卫生间、清洁走廊及公共包干区域。 (5) 素养。提升素养, 包括:遵守作息制度、遵守考勤制度、寝室相处规范、自觉维护寝室公共卫生、爱护公物、文明起居、尊重教师、服从管理等。

每一个任务都建立《“5S”管理提示卡》, 以寝室的整理为例, 提示卡内容如下:

(三) 加强宣传活动, 创设“5S”管理氛围

学校任何重大项目的推进都需要加强宣传。对学生及教职员工来说, 企业的“5S”管理到底是什么, 他们都不太了解。这就要求学校加强“5S”管理的宣传, 帮助学生及教职员工了解“5S”管理, 学习“5S”管理。为加大宣传力度, 可以在校园的教学区、实训区、食堂、宿舍等主要活动场所内制作和安装介绍“5S”管理的标语及宣传牌, 让大家大在耳闻目睹中熟悉企业“5S”管理的内涵;让大家感到5S管理无处不在, 并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加深了解。

(四) 开展教育培训, 明确“5S”管理目标

学校要开展“5S”管理的培训, 明确这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5S”管理的具体要求, 在学校的教学、实训、寝室、食堂等不同区域张贴细化的要求, 提醒、帮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理解。对于开展教育培训的形式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走出去”可以参观“5S”企业, 感受现代企业的文化和工作场境, 现场学习企业“5S”管理的制度和要求;“请进来”可聘请企业的“5S”管理专家来校讲课, 向大家讲解企业“5S”管理的制度和文化, 也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等多种手段开展教育培训, 让学生明确“5S”管理目标。

(五) 边实践边督察, 不断完善“5S”管理

在加强“5S”管理实践的同时, 为了检查实施的效果, 必须要定期组织督察。督察工作可指定专任指导老师负责, 同时让学生参与。对学生督察队员要进行上岗培训, 让学生了解工作任务, 把握各项评价标准。通过督察让学生对照标准找到不足,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督察队员工作结束后要作记录和小结, 交给专任教师进行汇总、审核, 由有关老师对他们作出评价, 反馈给班主任并把材料存入工作档案。随着督察过程的开展, 就会发现原有制度有不足之处, 对不足的地方要及时对制度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同时对督察的机制也要不断改进。学生参与督察队伍,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参加“5S”管理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只有边实践、边督察、边完善, 才能让企业的“5S”管理迈步融入中职校园。

三、企业“5S”管理融入中职校园文化的成效

企业“5S”管理引入中职校园文化, 改善了校园环境建设, 有效提升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为与企业员工素养要求相对接奠定了基础。同时, 通过实施“5S”管理, 学校提高了工作效能、建设了校园文化、形成了管理特色, 从而提升了全体师生的整体职业素养。

(一) 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坚持“5S”管理, 能够改变学生乱丢乱放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下面以校园实训场所的管理为例来说明坚持“5S”管理取得的成效。实训车间按统一标识张贴操作规程、励志标语及宣传牌。对于学生来说, “5S”是每次实训必须的工作,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改变了随意摆放实训工件、量具、刀具等的不良习性。在实训室内, 桌子、凳子按地面固定标识放置, 不使用时凳子放在桌子下面。教师讲台按固定标识放置, 讲台左上角放置实验实训室使用记录, 机器使用记录挂于桌子左侧。半成品、成品有序摆放。显示器、键盘、鼠标按固定标识放置, 主机、显示器统一编号等。通过“5S”管理, 整个操作场所变得有条不紊, 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 形成了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通过“5S”管理使全体学生在责任感、自信心、团体观念等方面都进行了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以学生参与广播操、大型集会为例, 刚进校时学生队伍乱、松、散, 通过“5S”制度化管理, 要求校内集会活动必须按学生处指定地点由班主任集中整队并带领跑步入场。操场地面上划分好各班级的活动区域。学生广播操动作整齐划一, 口号声铿锵有力。在集会过程中对各班级要进行纪律督查。督查要求为A.准时;B.齐整;C.安静;D.人数;E.质量。学校每学期组织队列操和进入、退场的全校性的比赛。通过全员持续不断的努力, 现在的广播操、大型集会变得快、静、齐、全。在这样的氛围下, 学生有进步, 产生进取心;教师有尊严, 产生成就感。学生克服了不良的生活习性, 形成一定的集体主义观念、自律能力有较大提高, 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学生初步达到了学校预先设定的管理目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 全校形成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 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校在校内设立汽修、数控、机电、烹饪、模具等仿真车间, 按照企业要求进行“5S”管理, 组织学生轮流下车间实训, 把学生包装成企业的“工人”, 扎实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教育, 使学生在仿真车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 引导学生做有品位的文化蓝领。如模具车间的实训设备价值昂贵、操作复杂, 这就要求带班教师和实习学生规范实训行为, 按设备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设备使用完毕, 要求师生一起做好模具机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以降低这些昂贵设备的故障率。高素质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通过推行“5S”,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缩短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期,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要不断总结反思, “5S”是管理之基石、人员品质提升之利器。在中职校推行“5S”管理, 它能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适用于中职学校的整个工作学习过程, 有益于我们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 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并动手改善, 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安全,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为学生未来进入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各有特点, 这就要求中职校园文化要引入企业文化, 这样才能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在中职校推行“5S”管理, 它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 有效提高学生适应未来企业工作所需的各项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3.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三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企业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在社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大力发展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党建工作作为国有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能够有效促进员工积极完成生产任务,可以正确引导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保障企业能够稳步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社会主义的制度、思想和价值观,而企业文化自然是植根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因此,如何把握煤矿企业中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内在统一和相辅相成,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实践检验。

一、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的开展没有有效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现有煤矿企业中,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一些煤矿领导单单抓住生产经营活动,投放大量资金和精力,只关注效益,忽略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党建工作的开展往往是随便了事。相应地,对于选拔出来的党组织成员并没有进行严格培养和考察,只凭业务水平择优录取,因而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不理想。

(二)党建工作并没有切实联系企业文化建设

目前,很多煤矿企业没有认识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密切联系,忽略了党建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的作用,甚至把党建工作当做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小部分,从而导致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毫无关联,不能发挥党建工作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力量,还把党建工作的地位置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下,党建工作的埋没致使企业文化缺乏动力来源和目标导向,进而导致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停滞不前。

(三)明确的党建目标没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

若使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得以创新,明确的党建目标是前提,因为党建工作能够积极带动企业文化建设,是力量之源。我国现有煤矿企业中不少企业没有明确的党建目标,其创新企业文化的建设相当滞后。

二、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新形势下的国有煤矿企业正在经历转型发展的进程,毫无疑问国有煤矿企业代表着我国煤矿行业的领军者,必须勇于实践,不能局限于头脑的想法,而应加快思想解放,企业发展更应该具备现代化标准。国有煤矿企业加快转型进程,在安全生产及经营规划方面积极创新改革,使得产量和售价能够与煤质达到平衡合理,摆正关系,获得综合效益。群众路线也应当在国有煤矿企业中得到切实体现,落实党的决策,实事求是,党员干部要关注基层职工的生活情况,为其分忧解难。

(二)优化党建工作机制

国有煤矿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形成自身的党建工作特色,努力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应该加强党建工作的监督,完善考评机制,使考评结果关联企业职工的薪金福利等,这些都是国有煤矿企业需要加强管理机制创新的地方。国有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应该与企业党建文化目标相协调,共同促成整个企业的发展

目标。

(三)落实工会的工作职能

国有煤矿企业如想科学开展党建工作,应该步步落实工会的工作职能。因而国有煤矿企业应当继续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机制,保障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坚持职代会的周期性召开。企业的党组织应当经常对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明确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为企业的长远利益着想,树立热爱工作、关心企业的观念。企业党组织应当主动积极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职工能够更顺利地生产经营,形成煤矿企业的和谐生产氛围。

(四)做好干部的作风建设

煤矿行业的发展形势愈加严峻,国有煤矿企业更应当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这关乎到整个企业的思想政治的中坚力量。国有煤矿企业应当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摆正思想路线,积极为职工培训教育,全面规范干部的日常作风。国有煤矿企业要完善监督审查和考评细则,企业纪委要加大巡查力度,并在职工生活中加大宣传力度等。

三、结语

国有煤矿企业务必提升企业自身思想认知,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党员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并切实落实到煤矿企业的职工生活中去,与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才能在企业中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尹元金.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4.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四

辰溪矿业公司党委工作部:张灵华

为期一周的广汽学习,感触良多。广汽集团作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大型企业,在推行“人为本、信为道、创为先”的企业文化核心过程中,其企业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积累与传承,有效地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和推动了企业迅猛健康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妥善把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着力解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的重要课题,是企业谋求生存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拓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

◆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涵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沉淀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和文化成果,它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能够统领企业员工的言行,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和灵魂,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划

1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

◆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形式;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企业文化的非凡功能去实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者在企业内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一)二者的结合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治理中,企业治理的过程变成了用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来教育、引导员工实施企业目标的过程,使企业党政工青妇等各方面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文化治理推进有效,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其中了。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人人参与,形成每一个员工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时代脉搏,把握员工心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富于人文精神,更具有文化内涵。

(二)二者的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依靠群众、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一起做。通过润物细无声,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员工提供精神动力,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气氛围,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员工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际工作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治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拓宽视野、增强活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为生产经营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共同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三)二者的结合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于智力资源的潜能,让员工在自愿合作的前提下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重视人的价值,激发员工的能动意识,使员工自我发挥、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获得满足,使员工自愿的把自己的智力资源提供给企业,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也就从根本上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正确运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体。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是顺利完成一定任务,达成一定目标的有效方法和便捷途径,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实现党政工青妇密切结合,形成干群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

(一)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湘煤集团辰溪矿业公司党委在今年开展的“夯实基础抓党建、五个融入促发展”主题活动中,重点突出“融入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目标,严控工伤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安全年;融入生产主战场,确保煤炭产销目标,全公司完成原煤产销量19万吨;融入经营管理,确保利润目标,完成利润841万元;融入改革发展,确保增长目标,齐心协力保狮子山矿井恢复投产,并完成产量1万吨;融入维护稳定,确保和谐目标,落实维稳责任,化解矛盾,改善矿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构建和谐矿区”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从而取得了“公司安全形势稳定、原煤产量逐月攀升、发展项目有力推进、干部员工收入不断增长、矿区面貌日新月异”的骄人成绩。事实雄辩地证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是顺利完成一定任务,达成一定目标的有效方法和便捷途径。

(二)、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促进干部员工队伍的稳定,提高干部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物质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按照集团公司“严细、求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辰溪矿业公司狠抓工作落实,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先后开展了“矿山救护技能比武”、“岗位练兵”、“安全警示教育日”、“安全演讲”、“安全

生产知识抢答赛”和“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顶板管理三大会战”等一系列的专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凝聚了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有效提高了全员整体素质,稳定了员工队伍,使我们企业经常性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主题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地推进了辰溪矿业公司的各项工作。

(三)、借助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品位,打造企业独特品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统领着企业员工的言行,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实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长效机制,从注重学历、文凭、资格到注重能力、再注重业绩,用战略的眼光看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培养更高层的人才。近年来,公司对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实行“轮岗换位”,并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新人才,使“有为”的人真正“有位”,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丰收,使公司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事实证明,实施“人才兴企”战略,能有效促进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转化为优秀的产品,使企业文化逐渐转化为品牌文化。

(四)借助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创造性。员工就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顺达民意,凝聚人心,造福职工,构建和谐矿区,是辰溪矿业公司班子的共识,要想让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就必须想方设法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环境,“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充分彰显国有企业的优越性,培育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意识。公司始终坚持在企业效益好转、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拿出资金。改善矿区环境、反哺群众,让广大员工家属和离退休人员能够感受和分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通过对工作环境改造、生活环境改造、学习环境改造、公益事业建设等多项投资改造,在彻底改变辖区环境卫生的同时,还绿化、美化、扮靓了辖区,给员工家属营造了一个安逸、舒适、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这些难能可贵的骄人成绩,犹如一支强有力的兴奋剂,极大地提振和鼓舞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和斗志,为企业快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不忘企业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克服陈规陋习,努力更新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就会有一个新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也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湘煤集团辰溪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张灵华

5.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五

摘要: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通过员工价值的实现来达到企业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驱动力、最强劲的凝聚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 科学发展观 企业文化 人本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难以跨越的瓶颈问题:员工平均素质偏低,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发展速度;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缺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管理,难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消极的企业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凝聚力很小,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指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以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以合理满足企业全体人员正当需要为出发点,开发、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并进而实现组织内全体人员全面的发展,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党的十七大明确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如此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民营企业主必须端正思想认识,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对待员工,搞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是管理跟不上,应注重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思想,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一条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之路,使民营企业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人本化”管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管理理论的发展,已进入到了企业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最根本含义是人本管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时代的要求,企业成功的关键。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有效激励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并通过员工价值的实现来达到企业价值的实现,它所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

2.1 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人是企业之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财、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必然产生与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功能有:第一,导向功能。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企业所确定的目标;第二,约束功能。指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这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它产生于企业中弥漫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三,凝聚功能。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把成员团结起来;第四,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精神的效应,使每个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第五,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企业通过文化来引导、控制和凝聚人,用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次规范企业和职工行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以达到企业的人本管理目的,对促使企业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本管理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强调用文化开发人力资源,而且把人看作生产、管理的中心,确立了人处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心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中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更注重企业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强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本管理中,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培养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使企业的目标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实现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人本管理把职工看做企业的主人、管理的主人,不仅重视人力,更重视人才,不仅重视人的体力,更重视人的智力和首创精神,用各种激励机制,把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科学地调动起来,充分地发挥出来。

另外,人本管理文化具有约束激励作用,能以特有的企业精神、无形的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和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促进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提升企业和职工的综合素质。

2.2 人本管理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动力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可靠保证。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先天的原因, 员工的素质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阻碍了企业的管理变革,学习型企业把学习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措施,以学习推动个人成长和组织变革,不断提高团体的学习能力,从而使个人与组织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国际上的先进企业都在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学习看成是核心力量,而人本管理的文化是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的过程,都是通过学习修炼才能掌握的。其中,创建学习型团队具有正确的核心价值、强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让人从学习中体悟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而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并将个人愿景转化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共同创造优异的成绩,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并非天生的本能,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就企业而言,要适应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必须通过倡导学习,用文化力量提升企业的群体智力,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2.3 用人本管理营造深厚的企业亲情文化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以人为本”的亲情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和“创业、敬业、精业”的企业精神,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感恩企业、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目标共识,感情共鸣、任务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在引导职工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同时,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职工的创新精神,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建立选人、育人、爱才、重才的用人机制,创新“敬而待之,爱而使之”的人才观,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持适度的员工流动率能够不断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但是, 如果员工流动率过高, 员工队伍不能保持相对稳定,尤其是优秀人才和核心员工的大量流失必然会使企业因缺乏人才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此,如何创造条件,“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并且创造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就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可持续战略的重要因素。防止人才流失除了通过建立公平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薪酬体系,完善各种激励手段这些通行的方法以外,创造良好的机制和亲情文化氛围来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失为避免人才流失的一剂良方。结语

人本管理有利于创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亲和力,促进合作,有效地消除企业内部各种矛盾和内耗,形成目标同向、事业同干的坚强合力,共同创造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企业文化。用人本管理的文化力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对企业建设与改革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且可以对企业转制、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以及弘扬企业精神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6.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六

一、“特色系列文化”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内在涵义

“企业文化热”,从国外波及国内,开辟了企业现代管理的新领域,成为当代企业久盛不衰的精神资源。企业管理从“制度管理”转向了“文化管理”。努力建设供电企业文化,这是时代的呼唤。1990年以来,该公司站在培育新时期“四有”

职工队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公司总体发展目标,做到年年有规划、有安排、有活动、有考评,编印了《供电企业文化》、《供电企业文化应用读本》,创建的窗口文化于1998年7月在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2002年初撰写的《“四法并举”着眼育人,营造供电道德文化》获中国电力政研会供电专委会好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连续多年走在河北电力系统前列。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实际多年融合的基础上,2002年4月,公司党委召开企业文化专题研讨会,经过总结回顾和认真研讨,一致认为: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系统性和规范性,在特色上下气力,在创新上做文章,提出创建“特色系列文化”,成为公司上下全员的共识。

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和多次专题研讨,公司政研会组织专门人员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分别编印出《理念文化手册》、《道德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营销文化手册》四种企业文化读本,构成了邯郸供电公司“特色系列文化”主体架构,其内在涵义为:以理念文化为核心,以道德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为依托,把企业理念作为供电文化的核心理论贯穿,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通过人本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加快企业发展。公司理念文化包含了企业宗旨、企业目标、兴企方针、企业风尚、企业作风、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理念、安全信条、企业人才观、企业哲学观、企业价值观、思想道德观等14种企业文化观。公司道德文化概述了“道德理念”、“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风采”、“道德歌”共5篇20个方面的内容。公司安全文化编写了安全文化的涵义、功能及特征,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保障文化和安全文化的培育等方面内容。公司营销文化编印了电力营销文化的涵义、营销理念、行为规范、营销形象四个章节内容。以上四册作为公司特色系列文化系列丛书下发全员学习,成为实践“三个代表”、提高员工素质的好教材。

二、“特色系列文化”的主要特征

实践中该公司探索出的“特色系列文化”强调:大力培育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时时把员工凝聚于企业之“魂”;用文化力约束员工行为,使员工受制于企业之“道”;全方位营建供电文化造势,塑造当代全新的企业之“形”,构架了崭新的企业文化平台。其特征具有“五性”:

一是企业现代管理的人本性。人本性特征是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公司“特色系列文化”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把员工视为企业文化的主体和企业文化的首要因素,作为活的生产力,做到:抓安全不单靠行政、经济手段,更强调人的责任和主观能动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育安全文化;抓经营不只从抓指标到指标,更注重企业宗旨和敬业爱岗的灌输,以营销文化促市场营销,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中心来提高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和坚实保证。

二是正确价值观念的渗透性。企业价值观主导和支配着企业文化的其他要素。公司“特色系列文化”的理念文化中把“追求卓越,奉献社会”作为企业价值观,成为员工追求经营成功时所推崇的基本信条和奉行的目标。公司道德文化的内容道德精神、道德规范等,培育了员工处人处事的价值观念,成为行动的指南。公司安全文化提出八个强调,即:第一位置、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人人尽责、自保互保、监督到位、从严考核、齐抓共管,渗透着爱我企业、与企业共荣辱的价值观念。公司营销文化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赢得生机”等营销理念,展示员工市场营销与优质服务的价值取向,有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三是员工日常行为的规范性。公司道德文化明确提出电业职工日常必须遵守的“六讲六做”行动规范,即:“工作环境讲文明,做到整洁优美;本职工作讲责任,做到尽心尽职;上下工序讲效率,做到高效有序;相互之间讲协作,做到主动配合;职业纪律讲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履行承诺讲诚信,做到对方满意”,成为大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公司安全文化对生产检修现场明确了现场交待、精力集中等24句96字行为规范,以具体规定约束员工的生产行为。公司营销文化对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和一般行为规范作了具体阐述,要求人人自觉遵守,以明确的标准规范员工服务行为,强化了企业日常管理,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

四是多种特色文化的融合性。不同文化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成为公司“特色系列文化”又一特征。企业

理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风尚、企业作风融入道德文化、安全文化和营销文化,成为共同恪守的理念;道德文化与营销文化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安全文化营造的有利环境,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着营销文化建设。可见,这种融合性为公司系列文化展示了鲜明特色,推动着企业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是助推企

业腾飞的激励性。经过实践探索出的公司“特色系列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不单纯为了总结或研究,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在于指导现实,运用于实践,是有生命力的文化。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公司这种“特色系列文化”受到广大员工好评,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和可操作性,对指导各项工作、加快企业发展颇具现实意义。

三、“特色系列文化”的运用效应

公司党委总结探讨出的《创建特色系列文化推进企业人本管理》经验做法,2004年9月、10月分别被评为全国23个城市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会第十九次会议优秀研究成果奖和全国供电专委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特色系列文化”的实践主要表现为“四力”:

l、文化力启动学习力,营造了团队学习环境。公司在厂区制作悬挂了企业理念大字标牌,在《邯郸供电》报和《邯供宣传》月刊常年开办特色系列文化栏目,开办了企业文化网,利用党校、教育培训中心、传统教育室、青年书屋、党活动室、职工之家等阵地,“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在全公司形成浓厚氛围,公司掀起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热潮。

2、文化力变为凝聚力,展示了员工共同追求。培育“特色系列文化”,通过对员工的习惯、知觉、信念、动机、期望等点滴文化心理沟通,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团队精神,公司涌现出10名道德示范标兵、18个道德示范班组、348名道德示范职工、12个自觉发扬道德风尚的突出典型和80名新人奖。公司2005年举办的“心系邯供再造合力”文化体育艺术节,12个项目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历时两个月,2000余名职工参赛,展示了供电员工的时代风采和理想追求。

3、文化力开发形象力,打造了诚信服务品牌。建设“特色系列文化”,塑造了企业良好形象,邯郸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率先实施首问负责制和零距离服务,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近两年来河北省有多名省级领导前来考察,并给予赞扬。公司每年为邯郸人民办几件实事,有160名“青年志愿者”和500名“电力志愿者”坚持上门服务,2004年来为弧、残、病、老人做好事278件。诚信服务塑造了企业名牌形象,2002年来公司连续被邯郸市评为民主评议行风社会服务类第一,连续7年获邯郸市有18个行业参赛的便民利民杯第一名。

4、文化力激活创新力,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特色系列文化”建设的过程,增强了广大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创新思维到管理创新,企业处处充满了创新力。公司安全文明督导、中德技术交流,“互动创新”活动,带电水冲洗、远红外测温、防污涂料三大技术的运用等,成为远近知名的特色创新做法。公司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获省公司党组和邯郸市委授予的优秀领导班子集体称号,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双文明单位建设连年排位河北电力系统前茅,企业保持了基业常青,实现了新的跨越。

7.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七

1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从性质上看, 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进行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 使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价值观,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它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 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企业文化是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它是通过培育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追求企业整体优势, 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从内涵上看, 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着重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施加影响, 以便调动积极性, 服务于生产建设。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 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从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的教育, 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同时, 对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疏导、解决。而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自身的特点, 引导职工融入企业, 从而更好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方式上看, 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方式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主要是进行系统教育, 正面灌输, 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是由企业领导人倡导, 员工参与, 靠全体员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 逐步养成,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2 思想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应求同存异、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两门科学, 有其各自的侧重、特点和目的、追求。应当鼓励、扶持其按各自的方向发展, 不能混为一谈。而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如何从相同点入手, 把两者相同之处有机结合, 使之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中,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在一个特定企业环境中进行的。同一个环境中, 在相同或相似影响因素的作用下, 两者活动的途径、方式、方法或相同的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天然土壤。在新时代,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念、素质、能力三者都需要提高, 但首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公正廉洁、内外兼修”的形象。更应该强调“服务”的观念。应该站在企业发展的立场上, 尽其所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从服务中得到企业各层面的理解、支持。同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和平和心态, 弱化“教育”、“说服”色彩, 在员工了解、理解的基础上为大家服务, 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变化特点, 抓住务实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思想活动的主音符。我们应该看到, 由于受经济求利原则的影响, 职工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更为务实, 更注重实效, 追求实惠。认识事物更注重亲眼看到的和亲自感受的, 不愿意听空话大话。对此, 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一个“实”字, 适应一个“变”字, 突出一个“新”字, 真正从实实在在的“服务”上入手, 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要努力做到五个结合, 即形势宣传教育宏观与微观结合, 对比教育要横向与纵向结合, 市场分析要内外结合, 宣传教育方式要领导和职工互相登台结合, 载体运用要不拘一格, 各种形式相结合, 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所呼吁解决的实际问题, 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生产施工中去, 为生产一线服务, 为基层队伍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八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78-01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疏导、表扬、示范、批评等方式,用正确的思想内容、正确的工作方式、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实现目标、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的一种活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它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正确认识二者的异同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体制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异同

1.1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差异性

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它主要解决员工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范畴,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它是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科学。从手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通过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方式来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而企业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手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以影响员工的思想,协调员工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培养职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企业管理思想、经营宗旨、企业精神的教育,侧重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培育,从而达到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1.2 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都强调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另外,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软性管理方式,主要从人的精神层面出发,运用一定的价值观、思想观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做出贡献。

2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证的同时,反过来企业文化建设又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许多途径。

2.1 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与企业文化建设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一致,共同保障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建设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企业文化,这就要求经济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体现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一致性,体现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以及维护员工的地位、权利和尊严的观念。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而且思想政治工作是运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人、启发人,可以不断提高职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再次我党长期以来在从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处于企业政治核心地位的企业党组织,理应成为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广大共产党员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和模范。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体系,可以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

2.2 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建设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企业文化建设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工作开展,要求企业以人为中心,向干部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范畴深入,要求实现企业有形的物质力量与无形的精神力量的“最佳组合”,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融为一体”,使二者相得益彰。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使思想教育寓教于学、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治工作的效果。

3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结合的有效方式

3.1 转换管理方式,以人为本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是现代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此决定了无论是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人这一根本问题。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发掘出一种能激励职工以企业为家、企业兴我光荣、企业衰我耻辱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来培育人,才能使企业更好地挖掘潜力,蓬勃发展。

3.2 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必须加强党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因为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密切。党组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能加强党的权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及工作内容、提高党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又能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发挥党的保障作用,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氛围条件。

近几年来,我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加大投入,积极改善软硬件设施,提高了我臺对外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我台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这几年来我台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调动我台职工的积极性,独特的企业文化加上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孙玉娟,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报,2006年第2期.

[2]薛寒冰,冯乳平,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结合,企业家天地,2007第7期.

9.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九

已有很多经济学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下了很好的定义: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我认为中国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偶看“济宁新闻”,介绍兖矿集团鲍店煤矿以德治矿的企业文化理念,深为他们在这方面作了长期的探索而感动,为此把所感、所想、所悟写出来,与诸多学者、老师、同仁共同切磋探讨。

一、“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

以人为本在中国早就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等一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都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比如儒家的重人、重信、重义、重情;道家的以柔克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及几千年中国人民信奉的“孝为本、礼为先,俭为上,勤为根”;“长者视为父母,壮者视为兄弟,小者视为子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成由勤俭败由奢”、“俭节则兴”、“淫佚则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上下同欲者胜”、“和气生财”、“卖大馒头的赚钱”、“童叟无欺”等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派别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广大人民的共同主张和认可的充分体现。

现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民营经济、个体经营者、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对一些正在发展和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管理者来说,在管理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同现代企业管理真正结合好,企业才能长治久安,稳健发展。现在鲁宝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足,特别是在员工培训、教育方面做得很不够。要真正使员工爱岗敬业,以厂为家,就要尽企业之所能,为员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鼓励员工学习,要制订出一系列的鼓励员工学习的政策。使广大员工认识到:“今天学习是为了生存,明天学习是为了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如何能使员工由你让他们干好和他们心甘情愿的自己干好,使他们在厂同在家里一样,把厂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制度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但还必须有一些情感因素在里面。以人为本,关键在中、高层管理者。总裁、老板、经理、主管、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等,不但是领导者,而且在行为规范,道德等方面都应是表率。我有一位朋友,曾是一局局长,挂在他嘴边的是“人情味”,他说在中国干什么事都离不开“人情味”。我认为一定要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消化、吸收,用到工作上。就必须有一些友谊、人情味、和谐的关系,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优秀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很值得我们保持、继承和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二、管理者必须具备人格魅力

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目标、任务服务的,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目标,完成企业任务,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管理者的品德——也就是人格魅力,在这一过程中能起的作用是关键的。“管”包括管人、管财、管物;“理”就是理顺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关系,协调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利益。

无论大的企业,还是小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兴亡,都深深打着企业领导人的烙印,“兴于斯、亡于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某某企业,有某某人的影子。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一个真正能够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管理者,除了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和应该具备的良好的个人品质,具有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打动人、吸引人,赢得被管理者或你的下属的依赖、信任。他发出的号令,才有感召力,才能一呼百应,令行禁止,而感召力的产生,只能来自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即个人品德、情操产生的一种亲和力。许多条件下,这种管理者个人品德、情操产生的亲和力与管理之下权力所产生的效力成正比、亲和力越强:反之,则亲和力越弱,管理所产生的效力减少。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亲和力,就不会产生凝聚力,一个企业没有凝聚力,怎能产生竞争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又怎能有生命力呢?特别是民营企业,亲和力凝聚力尤为重要。在一些民营企业承包老板眼里,企业是个人或家庭谋福利的工具,这种企业私有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导致员工很难跨越血缘界限对企业有所认同,老板不注重自己在员工心中的形象的树立和人格魅力的培养,管理者大多急功近利,员工不可能对企业产生较高的忠诚度。上下五千年,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如今,历代都倡导领导者以必须加强个人修养,倡导领导者必须注意养成优秀的品格,都推崇领导人以德服人,公平公正,光明正大,胸襟坦荡,勤政廉洁。

10.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十

一是医院的核心文化。她是医院文化的主导,是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动力,起到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医疗业务紧密结合的作用,还起到促进医院管理,尤其是“软件”管理的作用。

二是救死扶伤的文化。首先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应把自己和病人同等对待,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其次应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因病人的身份、经济关系等原因而导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治疗策略上的差别。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利的同时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

三是时刻冷静的文化。医院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危、急、重的病人,此时如果手忙脚乱,势必会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医院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冷静的文化,所有的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都能够冷静地面对患者,并冷静应对各种突发卫生事件,这样才能保证医院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2、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

2.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对于现阶段的医院管理而言,我国的医院管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医患冲突、护患矛盾,以及各种管理上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在客观上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甚至会产生道德上的舆论压力。为此,通过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落实有效的处理对策。本文认为,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首先应该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救死扶伤,对所有的患者都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的疾病肆虐,对患者造成了很严重的生理伤害和心理伤害,医院的所有医生,都要对患者负责,从患者入院治疗开始,就应该与其积极沟通,实施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第二,医院所有的护士也要树立共同目标,那就是协同医生完成相关的医疗工作,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康复以及医院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帮助。护士作为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发展。第三,医院其他工作人员也要树立共同目标,那就是积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尽量克服客观上的影响因素,为医疗工作、护理工作、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基础和保障,实现医院管理的良性循环。

2.2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通过主观上的努力,实现更加积极的工作结果,减少医患冲突、护患矛盾,实现医院医疗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更大进步。本文认为,对医院而言,崇高的医院精神能够增强医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形成“医院命运共同体”。对社会来说,医院精神这面旗帜,能够充分显示医院的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就本院而言,“团结、奉献、优质、开拓”的院训精神,是医院人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共同培育出来的精神文明之花,是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动力。由此可见,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是实践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取得积极的管理成果,还能够促进医务人员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另一方面,长期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可及时消除医务人员的各种负面情绪,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2.3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从我国医院发展史来看,部分医院并没有积极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个别医生收取患者的“红包”,甚至根据“红包”的大小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态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医院而言是一种非常耻辱的行为。同时,对后续的医患纠纷处理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要求,是今后医院发展的重点方向。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要继续提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可尝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医院的办院方针。即“技术兴院,服务立院,人才固院,文化强院、依法治院”,并随着时代发展,赋予新的诠释。二是牢固树立医院的质量观。

2.4创建“学习型”医院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其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仅仅依靠上述三项工作是不够的,还应积极的创建“学习型”医院。目前,我国的疾病流行局面堪忧,与传染性疾病并列出现在我们面前。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给医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今后,要想进一步解决医院面对的各种问题,应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大力引进新技术、拓展新项目,为患者和日常的治疗提供更便利的医疗服务。通过举办全院性优质服务培训,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倡导微笑服务,注重沟通技巧,实施“人性化”服务等措施,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3、总结

11.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十一

一、通信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通信企业面临行业内外竞争多重压力,在基层通信公司,一提到企业文化,很多员工往往把公司内部开展的问题活动、惠民活动当成了企业文化,每逢活动就要求员工上街发宣传单页,甚至将统一服务用语、服装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这是缘于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模糊认识,在工作上不能取得好成绩,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基层通信企业往往经营发展压力较大,存在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忽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完整体系,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提高而提高,而要适应这些变化,就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设计,并要培育企业文化建设专业人才。

二、通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近年来,通信企业改革不断深入,重组涉及企业文化融合、提升、再造,而员工队伍主体发生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渗透和影响,使之对政治的诉求也趋于多样化。企业经营压力逐年加重,使通信企业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较为薄弱。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个别领导干部以企业经营管理代替了思想政治工作,认为KPI指标是衡量业绩的主要依据。对当前通信企业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理解不够深刻,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二是工作缺乏活力。近年来,通信企业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无法解决企业改革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导致队伍凝聚力降低,组织号召力减弱。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活动开展较少,思想政治工作也就缺乏活力。 三是工作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员工利益和政治诉求关注不够,工作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只讲大道理,缺乏号召力、影响力,容易员工抵触情绪,妨碍思想政治工作展开。通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當前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物质优势和精神优势,所谓精神优势即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的需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企业氛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需要。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可以展示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展示的有效载体,具有最直观的宣传作用。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通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协调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使管理者和员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使上下级关系融通和谐,加强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有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企业环境,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还可以营造企业和谐文化,培育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倡导善于思考的工作态度,构建务实文化,使企业文化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全体员工成为企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可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通过近几年的企业文化实践可以看到,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和优势,加快企业文化的进程。

四、通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有机结合思路对策

(一)以人为本,在目标上互相协调,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证

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共同为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大局,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在现代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取激励的方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人性化的关怀激励,努力使人感到自己被尊重、关怀、理解,就能激发责任感。激发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党的方针政策、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等就能化为企业职工的自觉行动,从而把企业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发掘出来,为实现企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因此,企业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的形成一体,真正达到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做到相辅相成,整体推进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努力形成有机统一的工作体系。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把企业的理念和精神、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寓于各种有形载体之中,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倡导兢兢业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员工自律行为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寓教于乐的活动舞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精神境界。

(三)以典型培育企业文化,使两者在工作运行中,互相促进

12.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篇十二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 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风俗、精神风貌、企业形象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活动。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 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美国管理学者在考察日本企业经营成功的经验后提出的, 并为管理学界和工商界管理者广泛接受。人是企业之本,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居于主导地位, 人的各种精神因素都会产生与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观念, 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文化来引导、控制和凝聚人, 用精神与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次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 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通过对人的科学管理, 激发人的潜质, 促使企业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的协调发展。在新经济时代, 企业文化伴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向前发展和调整。

二、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及在新经济时代呈现出的特点

1、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素是人

(1) 人是企业中起主体作用的因素。企业的形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产品、供给、制度、科技含量等诸多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 人是活跃的因素, 变化的因素, 最终起主体作用的因素。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认识企业中人的特点, 挖掘人的潜力, 做到人尽其才,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人的价值, 为了发挥人的价值, 必须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使人拥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二是注重人的管理, 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 必须合理选择,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 安排最佳岗位。三是协调人的关系, 减少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间的各种冲突, 协调矛盾使大家和蔼相处。四是激励人的情绪, 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激发人的热情和活力, 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五是关心人的冷暖, 生活中的冷暖与心灵上的理解和沟通都很重要。六是重视人的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需求, 应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上几点的重要性, 认识到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素, 使其充分地发挥能动作用, 才能有力地推动全局, 促进企业的发展。

(2) 立足主体因素一人的作用,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一是培育企业精神凝聚高素质人才。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髓, 是全体员工积极认同与自觉实践的团队精神和主导意识, 是凝聚人心、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某单位通过不懈努力, 经过几年的磨练总结经验, 将科研技术与经济目标有效结合, 在不断推出适应社会的实用性标准项目的同时, 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得益于在广大员工中, 推崇“团结一致, 奋发努力,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二是塑造企业文化形象引导人才发挥特长。企业形象是企业整体素质的表现, 在经营行为、企业信誉、职工素质、专业优势、环境容貌等企业形象的诸多要素中, 最根本的要素是人的形象和素质。塑造企业形象, 首先要从领导层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素质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体现出来, 然后进行全员培训, 提高员工的精神风貌, 实施有效的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措施。三是实施继续教育, 培育高素质人才。要不断地培育人才, 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任务。

2、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1)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管理, 而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因素, 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整体素质。认识企业文化的主体因素, 来自可靠的理论源泉和丰富的实践证明。它不仅重视人, 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 强调用文化开发人力资源, 还把人看作是生产中心, 管理中心, 自我实现中心, 确立了人处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地位。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 注重了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利益, 强调了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培养和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坚定信念的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对人的激励、开发、培育、管理, 才能有力地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发展。

(2) 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关键是人本管理。首先,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不仅要组织生产、经营资本、服务社会、创造效益, 还要在开放、竞争、波动的市场中开辟自己的经营之路, 形成独特的经营思想。既要有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 又要有良好、优秀的外部形象。其次, 在市场竞争中, 企业必须拥有一批技术含量高, 文化附加值强, 个性鲜明的标志性产品和服务, 才能赢得市场。创造这些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人, 必须通过高质量、高品位的企业文化来培养和造就。最后, 市场竞争的价值观是以信取胜, 以义取利。企业必须遵循公开, 公正, 公平, 守法的准则, 才能参与竞争。具备这种竞争能力的企业, 必须拥有一批具备真才实学, 懂法守法, 经营有道的员工, 这些都需要开展企业文化来塑造, 而塑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关键还在于对人的管理。

3、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在新经济时代呈现的特性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新经济时代。经济的动态性、竞争性、创新性、增长性大大加快, 企业文化也随之发生变革。因此, 在借鉴中外成功企业经验的基础上, 塑造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十分重要。

(1) 注重诚信原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历来把诚信视为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中, 诚信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很重要的。海尔的名气正是“真诚到永远”的价值理念支撑打造的。诚信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可以取信于银行和客户, 团结周围的人。在合作中极其重要, 企业领导是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员工的诚信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在人本管理实施中, 应加强对员工的诚信经营知识培训, 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把企业文化、诚信道德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

(2)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新经济时代,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很明显。它不仅要求充分挖掘、发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使人成为组织管理的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 促进实现人生价值, 得到全面发展, 更需要注重的是培育适应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的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企业价值, 还要着眼于塑造新人, 培养新人。企业应营造一种更适合员工发展的氛围,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这种氛围最根本的体现是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最终将更多地回报社会。

(3) 确立创新观念。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的作用得到了空前强化, 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企业文化的独特性表现为企业的差别化战略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建立创新文化, 企业领导者应有创新观念, 并将先进的观念转换成员工的创新精神。鼓励冒险与革新, 让员工有选择的权利, 有犯错误的权利, 有通过自己勤奋获得利益的权利。如诺基亚非常提倡创新, 公司设有诺基亚创新奖, 每个员工有任何想法都可以上报, 公司会请专业部门对想法进行评估和鉴定, 一些好点子甚至可以申请专利。

(4) 构造无边界组织。目前我国部分企业, 包括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组织基本上还属于金字塔型结构, 官僚主义严重, 管理效率低, 极大地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 已经无法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如今无边界组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能够有效运作, 具有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优点。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无边界行动”及“零层次管理”, 把公司原来的24个管理层压缩到6个, 瓦解了根植于组织的官僚系统, 改善了企业管理功能, 效益也大大提高。在现代企业中, 授权与民主管理成为一种趋势, 一个平等和谐的企业能够降低内部的信息阻塞, 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更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能够更早地发现问题, 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5) 创建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条件下, 学习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 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 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这需要有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学习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企业文化最为重要的体现, 孕育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学习型组织的运行, 应加大培训和学习的投入, 将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视为事业持续成长的前提;应制定周密的学习规划, 将内培和外训结合起来, 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都要有学习目标, 将员工教育及训练提升到较高层次;应提高团队精神, 通过共同学习, 把分散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巨大的知识力量, 提高团队智商和个人的认识水平。

(6) 形成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和行为理念, 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 不是刻意寻求统一化模式和迎合时尚的标语。企业文化只有形成特色, 才具渗透力和生命力, 才能长盛不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整地标识自己, 就应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 并保持企业文化发展的后劲和生命力。企业文化要想形成特色, 就要密切联系企业实际, 包括所属行业、发展历史、发展战略, 优势和弊端、生产方式、人员素质等。如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 服务社会”;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既有行业特点, 又独具文化底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实行有效的人本管理是一项不可分割的先进管理模式, 是现代企业成长壮大、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它随着新的经济形势和企业特点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变化进行调整。它是一项艰巨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在新经济时代, 人本管理的文化力有利于创造团结和谐、共同创业的人际关系, 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亲和力, 形成目标同向、事业同干的坚强合力, 共同创造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企业文化。用人本管理的文化力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壮大发展的真正动力, 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不断的注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13.人本管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之路 篇十三

2014-07-05 芯烨科技

很多人说到人力资源,可能第一想象就是人员招聘,然而现代人力资源是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而对于员工来说,不仅是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事实上芯烨就是这样做的,芯烨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这样体现的,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份事业。因为芯烨始终把公司的员工作为最大的财富,让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为员工提供实现理想的平台,使员工在芯烨这个大家庭能感觉到家的温暖以及作为公司一份子应尽的责任。

公司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除对外网络、媒体、校园、各类招聘会外,更注重打造内部人才晋升机制,充分贯彻、执行、彰显芯烨公司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具体表现为:定期晋升、不定期晋升(包含内部招聘)、破格晋升三种形式,拓宽晋升渠道,使员工的工作更有目标性,让员工在成长与进步到一定阶段后,能够找准下一步的位置,使大家看到希望,并感觉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有能力就有平台,有担当就有晋升机会。

公司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也使各级管理者通过对下属在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态度以及能力的评估,充分了解公司员工的工作绩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绩效考核方式的调整,由季度的考核调整为月度考核,同时,公司薪酬政策将原来的职务工资划分成12个等级标准进行激励,当然这种薪酬制度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区别的薪酬管理方法,对于表现比较好、业绩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员工给予高薪酬,这样可以很大的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些制度的不断完善,主要是为了增强组织的运营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最终使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2014年公司成立了学习和纪律两大体系组,为提升公司整体的专业技能,让所有芯烨人找准学习方向,挖掘公司各部门的人才;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纪律意识,打造特有的专业企业形象的成果而奋斗。两个体系组在总学委及总纪委的带领下,与体系成员每周至少一次会议探讨工作的开展,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信息策划组、各技能培训组、氛围中心小组、工作规范小组及6S小组,推动员工在学习中得到成长。

公司根据战略发展,建立健全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致力于提高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塑造、维护、发展公司企业形象与文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关注芯烨官方微信:x-printer

14.人本主义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 篇十四

人本主义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

对中国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理论作了简要阐述,列举了一批中国企业应用人本主义理论进行管理的案例,并通过对其分析和归纳,指出了中国企业在这个理论的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作 者:卢润德 王琼 Lu Runde Wang Qiong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财经与法律系刊 名: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年,卷(期):199919(2)分类号:F27关键词:人本主义 企业管理 问题

15.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人本管理;学校管理;管理工作

通常提高学校的管理工作,人们大凡都是联系到多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用制度的强制性来进行管理,这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在学校对相关教职人员和学生管理过程中,要真正的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仅仅依靠规章制度来执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管理中体现人文的关怀,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神来约束教职工,用情来管理人员。

一、中层管理人员要起带头作用

榜样的力量毫无疑问是无穷的,人格品质能够体现一个人主要性格特征。管理中层人员拥有高尚的人格品质,自然能够形成气场,吸引手下教职员工进行学习和模仿,能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学校的中层干部,必须拥有高水平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水平知识,才能够以身作则,让管理依据的制度和执行方式变得信服,凡是要求教师们遵守的规则,自己不能享受特权去破坏制度,以切实的行为举止给教师树立起高尚的榜样。管理中层人员需要保证工作中的公正无私,不将私人的生活矛盾和不愉快带到工作上来,不带偏见的尊重每一位教师,在提出新的行为准则时,由全体教师进行共同商议讨论,达到一致的意见之后再推行,坚持以同等的标准来对待每一位教师,评价他们的教学工作,让整体的教师职工能够产生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在学校内营造平等宽松的工作氛围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要想创办一个成功的学校,必须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随着当今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学校应当营造出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让教师能够在学校的教学环境里充分的调动自身积极性,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来进行课程教学,职工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相互监督而又相互竞争,来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作为管理层工作人员,应该引导这种宽松平等教学环境的形成,尊重教师的权利和愿望,能够自觉的接受职工的监督和建议。在管理的模式上要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但凡是比较重要的决定,都要通过仔细全面的思考,在多数人赞同的情况下实行,尽量的发挥出每个工作人员的才能。在决策推行后,每个人都能够各司其职,完成自身的工作。

在学校的管理上,需要在教师中成立组织,仔细地听取组织提出的对于办学的建议,让教师能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校的教务信息应该透明化,让教师能够了解和监督学校的事务,尤其是财政花费上的情况,让教师职工能够心里有把尺度量。对于教学的实践,要鼓励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允许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方案,管理层要学会倾听教师的声音,即使是不满的意见,让教师能够真正的为学校的发展而提出真实有用的观念,努力地工作。

三、管理层要充分的发挥出每个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教师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在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管理层应做到知人善任,中层管理干部要理解教师,教师也要理解中层干部,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交互关系,中层干部要主动的关怀教师职工,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心,教师才能够积极地面向工作,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层干部应当根据具体每个老师的性格特征、专业水平进行合理的分工配置,充分的发挥出每一位老师的潜能,来搞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的调配待遇问题,要尽量的尊重教师的个人意见,尽可能的将工作和意愿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教师能够积极地投入工作。

四、管理工作人员要尊重、理解和鼓励教师

教师从事的教学课程,是需要灵活化的发挥才能的活动,因此,最高效的管理方法就是要保持人本管理,对教师人格保持有足够的遵守,对他们的劳动有着充分的赞赏。教师的劳动得到肯定能够给予他们更大的动力去改进教学,领导和教师之间进行情感沟通,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融合,而且能够充分的满足教师对自身教学成果的自尊心和表现欲。对教师劳动的尊重,甚至大于了物质的意义,这样才能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是精神上不可替代的鼓励。

总之,人本管理方式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管理层对于教职工的尊重、信任以及鼓励,在学校内进行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师资人才,注重管理方式中人文关怀,才能够真正的让教师真心为学校服务。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教师是学校管理工作和人本管理工作结合的关键所在,是学校走向人本管理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刚.现代教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规律及操作原则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

[2]王怀领.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3]袁月梅.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4]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赖铮.高校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生命关爱和价值发挥[D].厦门大学,2007.

上一篇:会计从业题答案下一篇:相册的礼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