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书心得

2024-08-06

诗经读书心得(共16篇)

1.诗经读书心得 篇一

和现在的国学热潮无关。小时候上古汉语课最头疼。

讨厌无聊的老师,讨厌听不懂的文言文,讨厌岳阳楼。我心理很强。越是当老师,越是干脆不背,让老师踹出教室。

我喜欢诗歌,但我不喜欢的是。

人到中年,就开始看以前看腻了的作品。我清楚的记得我是怎么因为无聊学会这些经典作品的。

我如何喜欢《诗经》?

原因很奇怪,不是因为百家讲坛,也不是跟风,也不是像大部分同学一样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在离开学校很多年后,有幸来到了《诗经》作品产生的地方,真的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才真正体会到古典作品的可爱之处。

中原,我的家乡。

在我读过的所有经典作品中,这本是我最喜欢的。

原因是这本书包含了后来中国文学作品中丢失的质朴自然,以及与乡土和谐的联系。像很多年轻读者喜欢的那样,里面有优美的爱情诗。这些风中的诗,比起风雅和赞美,更多的是人性的美和真。《诗经》和《离骚》的区别就是和文人阶层的区别。

《诗经》中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暴露,但它是一种朴素的、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悲伤,而不是《离骚》中的哀民生。

2.诗经读书心得 篇二

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 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研究落实于教师的日常教学, 走向日常教学, 实现两者完美结合,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有效上好理论课, 我和同事通过远程培训, 从拓展材料的“欢乐课堂”部门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 上理论课不一定非在教室, 也可以到机房上。1) 游戏激发兴趣法。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游戏引入教学, 然后再适当的给以学生动手的时间。例如:上学期给同学们上的一堂课, 首先由一个小游戏“猜数字”引入教学, 理论没讲之前让所有学生打开电脑, 猜数字 (这当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材料下发到每台电脑) , 学生一下兴趣来了, 个个都积极参入, 再慢慢的一步一步给同学们分析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其中我穿插了QQ空间小游戏, 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 怎么进入, 又怎么退出空间, 学生带着好奇我讲解了这趟课的核心。一趟看似非常枯草乏味的理论课在老师精心安排的小游戏中完成了, 而且效果非常好。2) 建立学习小组法。采用学生组内竞赛的方式建立学习小组, 比如必修教材2.2节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可以采用组内竞赛的方式使用搜索引擎, 还有必修教材第一章信息的基本特征, 可以采取分组活动集中探讨信息技术的各个特征。课前对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调查, 作为建立学习小组的参考依据, 以发挥学生之间的交流、辐射作用。3) 研究性学习法。由学生与外界环境交互中建构而成的, 因而, 亲自整合信息, 选用信息, 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利用教材和资源网中的案例, 引导学生找出主要问题。此类方法是信息技术理论课值得深刻研究的方法, 我和我的同事正在研究和探讨中。

二、反思:研究型教学必备的教学手段

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思考、加工、深化, 这是反思的典型表现, 也是教师进行研究的一个核心特征。同时, 也正是这种反思, 让教师的行为有了不断修正和改进的可能。一个研究型教师, 首先要学会反思。

1) 教师平和、赞扬的语言可以化解很多的不和谐。教师在上每节课时, 都会有自己的感受, 在这不同的情绪中, 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上周, 我在给高二某个班上完信息课后, 感觉非常惬意和喜悦, 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 爱打游戏的几个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 没有打游戏, 也没讲话, 而是积极动手做练习。后来, 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 不禁豁然开朗:记得上上周在这个班上课的时候, 这几个同学打游戏, 我没有采取命令式的口吻叫他们别打游戏, 而是采用幽默的激将法化解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尴尬和不和谐。课上这几个同学打游戏被我发现后我没有马上批评他们, 叫他们别打, 我采取温和的语气、赏识的心情说:你们知道我们班上最聪明的是那几位同学吗?会打游戏的同学一定非常聪明, 否则他们怎会利用这么好的时间打游戏呢, 他们的任务一定是完成了, 他们是会学会玩的学生, 然后我叫其中一个站起来演示操作给全班同学看, 没想他真的很好地完成了整个操作。同学们在我的带动下全鼓起了掌。课后我特意留下这几个学生, 然后又用关心的语气和他们谈谈心:我们这课虽然不参加高考, 但一定要通过不然会影响高考填志愿等等, 你们既然到我们学校来一定都不错, 很聪明的, 但有一点一定要在学会玩的同时学会学, 上机操作这种时间课下没办法完成, 打游戏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 你们觉得是不是要充分利用好上机时间, 这几个同学都点点头, 最后我说你们几个在高三毕业时一定会考一个好的大学, 老师敢保证。没想上节课这几个同学表现还真好, 在这基础上我适当的走到这几个学生面前指导指导, 并培培他们的肩膀说:不错。效果还真好。

2) 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我们老师上课特别是这些非高考科目, 上课时总会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 记得有次上课几个同学在下面搞小动作吃东西, 并把板凳弄倒了, 这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发火, 而是走到同学中说:刚才的这位吃东西的同学肯定是知道老师上第四节课有点饿了, 不好意思直接给我吃而采取这种方式提醒我, 给我东西吃, 同学们觉得是不是, 没想所有的学生都鼓起了掌。从哪以后这位吃东西的同学再也没在课堂上吃过东西了。记得还有一次, 我说同学们下面我来演示操作给你们看, 没想下面一个“调皮”的男生说, 老师别演示了, 我还没做完呢, 而且声音特大, 忽然引起全班同学大笑。其实, 说实话, 这男生并没注意他的大声已经感染了其他同学, 说问题也没什么问题, 但如何让老师来化解这种尴尬呢:我忽然记得自己给自己的要求 (不要在课堂上发火, 因为发火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任何问题) , 站到这个同学旁边说, 同学们你们看这位同学确实没做完, 他平时是非常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 不管哪节课他都非常认真地学, 你们要向他学习, 我们等等他, 稍后我再演示, 好吗?就这样即化解了这位学生的尴尬, 也分散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从那节课后我感觉这位同学比原先乖多了, 上课操作不但认真, 而且还非常尊重老师。

三、课下要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教育教研的需要

3.读《诗经选译》 篇三

远的不论,即以近年所出,诗经》的选注选译及全译本,便也不在少数。作为标明以普及为宗旨的大型丛书中的一种,总要显示其不同以往的特色,特别是着重于普及的特色吧。但细读之下,却以为未能称意。

若为学术论著,自不妨驳倒诸家,树一家之言。而“普及”的特点,却在于博采众说,虚怀以教,即胪陈有代表性的各家之言,向读者提供尽量多的视角,以多方为初习者示以入学门径为宜。这里,或也用得着“温柔敦厚”一说吧。那么,此册《选译》是否稍嫌输入定见了呢?

比如题解。

题解一道,最是歧见纷出。迄无定论者,也就够多。陈子展《诗经直解》中道:诗无达诂,诗无通故。有如“盲人扪象”,“瞎子断匾”。诗三百篇,义蕴精深博大,沉埋三四千年,有待发掘者不知凡几,甚矣诗之难解也!后之学者可不勉乎哉?这解《诗》之难,却也正是耐人寻味处。对此,本书采取了“就诗论诗”的原则。这不失为简便省事的方法,但却不是“普及”工作的最佳选译。

《诗经》的价值,除了本身之外,很大一部分存在于他人的理解(或日误解,曲解)及由此而带来的对文化史的巨大影响。为什么会有很多今日看来很荒唐的(如本书所说的“完全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曲解”,“都是错误的”)笺释?倒并非今人慧于古人,而是二者文化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使然,不妨说,后者作为历史的遗存,乃具一种文化史上的认识意义,似难以正确与错误来作是非判断。可以揣想,若非当日采诗者、陈诗者、编诗者、序诗者各存志意,诗的保存与流传,也就未必可能了(《左传·襄二十八年》载卢蒲葵之言:“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便很可表明《诗》的一种重要功用)。

想到陈寅恪先生所说,对古人的学说,应具一种了解之同情,因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所谓真了解者,必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详见《金明馆丛稿二编》)窃以为,学问家做普及工作,向初学者灌输的,当首先是这一种了解之同情。在题解,特别是纷争最著之诗的题解中,何不将各家疏传择其要者蕞录若干呢?若以为这样会过多增长篇幅,却也不尽然。将主观意向的赏析文字(这种非知识性的“感受”、“体验”完全可以留待读者)割爱,岂不就很合宜?今天人们阅读《诗经》,大概并不是仅为欣赏几首民歌吧,而使读者了解这种见仁见智的解诗法,似更可传达出诗的“义蕴精深博大”,若止“就诗论诗”,所给予读者的,便觉有限了。

再如注释。

这与上面所说的,其实是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尽量容纳一些研究成果?特别是关系到如何理解诗句和诗意的关键词。诚如“前言”中所说,本书注释只是对译文的一种辅助,那么,适可于此收录一二不同的解说。当然不必引证详博,解释深细,但如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版)所做,也就可称范例了。

再有入选内容。

本书选诗凡八十篇,其中国风六十三,小雅十三,大雅与颂各二篇。既为《诗经》选译,则风、雅、颂的入选比例,不是有点悬殊么?虽不必尽奉“六经皆史”之说,但于“三颂”稍稍增选一二,使初学者对《诗》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总不无助益吧。

此外,从“普及”的角度考虑,书末附一参考书目,似亦不可少。

说到出版物中的错字,是件人人叹气的事,大约其中也有无限之难。只是看到“雨雪其旁”(),“莫非王士”(土),以至“我独何害”一行四字中掉了前面两个字,仍不免再轻叹一口气。不过这已近乎苛求了。

顺便再提一句,这本《诗经选译》是不可单独购求的,需以一百三十元,一次购买五十种。

4.诗经读书心得600字 篇四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5.《诗经》读书笔记 篇五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有大量的优秀古诗词,是习爷爷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是真实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有感而发。《诗经》中大量的诗句,因其美好,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而被世人不断引用。

《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爱情诗篇。诗中的男子,遇见心仪的女子,却顾虑重重,羞于开口。他沉浸在爱的幻想中,这种爱,朴素而纯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以求”、“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等成语均出自于《关雎》。相反,《诗经》中的另一篇《氓》,则反映了一个女子刚烈果断的性格,以及对爱情的失望之情,诉说了婚姻的悲剧。“夙兴夜寐”、“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等成语就出自于《氓》。

《诗经》中自然不乏描述战争的诗,最为典型的就是《击鼓》一诗,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厌战的情绪。诗中的男主人公曾与妻子发誓白头偕老,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这美好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多么真挚的承诺,却只能叹息“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或许这只是一个士卒的心声,却表达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安定的向往。

“百善孝为先”,《诗经》中描写孝顺的也有很多篇,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南方吹来的暖风,温暖了万物,滋润着成长,这是母亲无私、不辞辛苦的品质啊!幼小的孩子在母亲抚养下健康成长,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功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到了老年,虽然有七个子女,却无人尽孝,让人对母亲深表同情,鄙视这不孝子女,让我心灵震撼,感悟孝顺不能嘴上说说,要实实在在行动。

《诗经》中,还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夙夜在公”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都让我受益匪浅,学有所用。

6.诗经读书笔记 篇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前那位伫立苦思,望穿秋水的男子的形象,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在河畔痛苦而又心醉地守望。“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她采摘荇菜时的倩影,伴着还未消散的雾气中一对对雎鸠快乐地啼叫,朦胧了男子乌黑的眼眸。

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代表的是一种已经被遗忘在了历史的拐角处,被掩埋在现代人追求浮华的灵魂深处的纯粹。当我读到这首小诗时,怦然心跳的感觉是那么地清晰,仿佛自己便是那位顾盼东西的守望者。我想,这应该就是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够如藤如蔓,萦绕在读者心中的美丽所在。一字一句,简短易懂且朗朗上口,即使是我这般年纪的也能诵读得抑扬顿挫。可是,这简单的字句之后,却隐伏着一种令我半懂不懂的绵长思绪,恍惚间由书页间逸散而出,潜入我的衣袖之间,再也排遣不开。

反观如今从荧幕到现实,层出不穷的“多边形恋情”,红男绿女开口闭口的“我爱你”,还有车载斗量的花言巧语,满山满谷的欺诈谎言,再到市面上“剧情不够,爱情来凑”的所谓“新潮”小说……我在这个“爱情自由”之声响彻天外的社会里,竭力想要紧握住那种纯粹的相思最后的幻影,可惜却之觉得满眼灯红酒绿,内心却茫然若失。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曾经修订过诗经的孔老夫子如是说。那是一种如玉一般的美,色若羊脂,如切如搓,如琢如磨。

我想我已经找到梦境中声声鸠鸣的源头了。

生死契阔

西周后期,自王室东迁以来,周朝天子便失去了对诸侯的感召力与控制力。本来就不十分稳固的和平局面一下子便土崩瓦解。各地群雄逐鹿,争相割据称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存在的只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各国之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战争,使千千万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那些幕后的操纵者们,则正用无数年轻战士们的鲜血作祭品,供奉着自己日益膨胀的野心。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击鼓》正是一位远征将士悲怆的天问。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仲。”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征战南北,一个鲜活的生命,成了统治者手中的一枚小小棋子。在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战士凝望着天空向着他的故土飞去的一行大雁,瞪圆了怒目。

“爰居其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余林之下。”眼见得征战太久的将士们个个苦苦思归,军心涣散,一路上疲于奔命,连战马也丢了,军纪松散,直如逃命。但战火还在蔓延,军队还在征尘中前行,统治者丝毫就没有考虑过士兵们的心情——毕竟,棋子是不应该有太多情感的。

战士在漫漫征途上,无力地前行着,他的心却痛苦地皱成一团。还记得,在他出发之前,他的妻子为他送行的场景——故乡的土壤泛着一种芳香的青草味,于风中梳理着长发的杨柳还刚刚展开嫩绿的新叶。二人心知这次出征吉凶难卜,但他却以战事将会很快结束为由,故做轻松,宽慰已经心如乱麻的妻子。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远方,集合的号角似乎已经吹响。

他牵过妻子的手,一双还未起老茧的白皙的手,“与子成说”,郑重地立下山盟海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答应就这么牵着她的`手,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

一阵风沙吹来,敲打着战士铮铮的铁甲。他骤然从回忆堕入现实,心中不由得无明火起:“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唉,那柳阴下的誓言里说的是自己很快就可以和心爱的人聚首。那知,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是不会让我活着回去的,统治者让我长期服役,一点信用也不讲!

——我们这些后人往往觉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句多么美好的誓言。可惜,不知又有几个人知晓这句浪漫的誓言之后,有着一颗怎样归思如焚,怎样悲怆苦痛的心。

“夏之日,东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既然人鬼殊途,鸳鸯独存,她也便不对生活抱有什么希望了。她活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希望,就是百年之后,能与自己的丈夫同居一穴,就这么终了一生。 可惜,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知道今后还要熬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呢。 忽然之间,一句苏轼悼亡妻的词涌上了我的心头:“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7.《诗经》中“葛”的意象 篇七

一. 《葛覃》

朱熹《诗集传》以为:“盖后妃既成絺綌而赋其事。追叙初夏之时葛叶方盛, 而有黄鸟鸣于其上也。”故标“赋也。”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亦采之民间, 与《关雎》同为房中乐, 前咏初婚, 此赋归宁耳。因归宁而瀚衣, 因瀚衣而念絺綌, 因絺綌而想葛之初生, 以见一物之感, 亦非易易, 而服之者敢有厌心哉?”如此说, 则葛于黄鸟同为劳动环境, 而葛又是劳动资料。作者写即目景物, 似乎无所喻意。这一意象, 前人也予以注意。引此以说明, 诗中所咏物象都可赋以某种象征、寄托和比喻, 从而关系到对诗旨的领会和理解。

二. 《樛木》

共三章, 只在双句换了第三个字, 字义相近, 句意基本相同。朱熹标“兴也”, 以前两句为兴辞, 以喻“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 故众妾乐其徳而称愿之。”未明其所以然。《郑笺》解释:“木枝以下垂之故, 故葛也得藟而蔓之而上下俱盛。兴者, 喻后妃能以意下逮众妾使得其次序, 则众妾上附事之, 而礼仪亦俱盛。”“盖谓樛木虽高, 而葛藟得以蔓延, 犹后妃至贵, 而众妾得以上附耳。”三家说诗旨都不足取, 但他们已明白指出诗中樛木和葛藟等植物作为意象, 有比喻意义, 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即所谓喻依, 是其外部特征, 诉诸人们感观的色、声、香、味、形体。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观‘累’、‘荒’、‘萦’等字, 有缠绵依附之意, 如葛萝之施松柏, 似于夫妇为近。”着眼在樛木与葛草缠绵之形状。如果说葛藟纠缠、覆盖和萦绕着樛木, 以喻福禄吉祥全都降落到快乐的大人先生身上, 这是说得通的, 很形象的。

三. 《旄丘》

《毛诗序》:“《旄丘》, 责卫伯也。狄人迫逐黎侯寓于卫, 卫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 黎之臣子以责于君也。”引史解诗, 并无内证, 其说不足取。朱熹说同《毛传》, 而重视兴辞:“登旄丘之上, 见其葛长而节疏阔, 因托以起兴曰:……”。而《国风》中称“叔”的三首, 称“叔兮伯兮”的三首。都是女子称其所爱恋之人, 相当于《乐府》中的“欢”, 近代民歌中的“情郎”之类。那么这种藤绵长而节疏阔的葛的形状正是缠绵悠久的恋情的具象。女子的情感起伏:伤叹、怀疑、嗔怪、怨慕等等情绪, 不但可以从语辞中领会, 也可以从“葛”的意象中体察入微了。这可以叫感情纠葛吧!

四. 《葛藟》

《毛诗序》:“葛藟, 王族刺于王也。周室道衰, 弃其九族焉。”朱熹《诗集传》以为“世衰民散, 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 作此诗以自叹。”虽标“兴也”, 对于兴辞“绵绵葛藟”的意象不置一词。方玉润《诗经原始》则着眼另一方面:“葛藟本蔓生, 必有所依而后附, 今乃在河之浒与涘与漘, 无乔木高枝以引其条叶, 虽足自蔽本根, 而本根已失奈之何哉!故人一去乡里, 远其兄弟, 则举目无亲, 谁可因依。”因而说是伤叹“民穷无依也”, 是可信的

五. 《旱麓》

全篇六章 , 属《大雅·文王 之什》, 朱熹说它“此亦咏文王之徳言旱山之麓, 则榛、楛济济然矣。岂弟君子, 则其干禄也, 岂弟矣。”说的是周文王修先王之徳, 所以享受福祉。末章曰:“莫莫葛藟, 施于条枚。岂弟君子, 求福不回。”茂盛的葛藤, 连续攀附高枝;快乐平易的王公, 继承祖先的徳泽谋求福祉。取象于葛藟的连绵不断的性状和繁荣兴盛的长势, 以喻其不违背祖训而发达昌盛。

8.《诗经》经典解读 篇八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解读

此诗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对采摘荇菜姑娘的爱恋。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解读

此诗写女子出嫁,新娘不仅美如桃花,而且还要“宜其室家”(把欢乐温馨带给婆家)。细细吟咏,美与善充溢字里行间。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解读

此诗既有战后未归的痛苦,又有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时相约的情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数千百年来被人重复了无数回,但是那种感动却历久弥新。乱世的烽烟,盛世的繁华,都太容易让这一句誓言变成过眼云烟,在这个时代,又能有多少人能让这句话不仅仅是誓言?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读

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少女“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蜘蹰”,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约会时的情趣。既而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又写得情意绵绵。吟诵此诗,读者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打动,而衷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永远。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解读

这首诗是对于丧失廉耻、不成体统的反动统治者的痛骂。这首诗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性,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岁岁,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解读

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庄姜之美。尤其是第二节,在这里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十分美丽而活泼的少女,可称“美人图”。如此高雅的美,用如此朴素的语言竟能描摹得出,更为惊人。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解读

这首诗原写男女相爱,互相赠答。现在“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这种行为注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它想要表达的只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比什么都可贵。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解读

周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但是现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更能慰藉那些忧国忧民却不被人理解的人。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解读

家中夕阳衔山、羊牛归圈,丈夫在外长期服役、栉风沐雨,于是一片暖色中泛起无限伤心。本诗在最家常处,写出深深的忧思。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关于温饱的牵挂呼唤中吗!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解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采用倒叙手法。“青青子衿”,“青青子佩”,这些恋人衣饰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相思萦怀。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君来,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污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解读

清晨野外,草蔓露浓,邂逅丽人。晶莹美目,顾盼流转。爱慕之情,不觉喷涌。无需絮絮长谈,更无需繁文缛节,这才是牧歌般的清纯、自由之爱!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解读

诗借“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时光的流动,新婚夫妇的缠绵与喜悦。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真是“淡婉缠绵,有解说不出的光景”。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读

9.中学生优秀的《诗经》读书笔记 篇九

在暑假中,我阅读了这本经典名著—《诗经》。当我翻开扉页时,那朴实的封面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阅读起来。我仿佛看到了栖歇在河中沙洲上那关关对鸣的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仿佛看到了那威武雄壮、保护公侯的武士,“赳赳武夫,公候心腹”;仿佛看到了那眺望对岸寻心中所思的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仿佛看到了周王宴群臣的场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那一个个不同的场景,或喜、或悲、或动、或静,汇集在一本书中,使人身临其境,情感非常丰富。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文学价值极大,似一条诗歌长河中那永不停歇的源头。那四字一句的古韵,绵延不断,像山、像水,像通往高峰的阶梯、像指引航向的灯塔。《诗经》包含了诗歌的精髓,字字皆精华;也包含了人的各种情感,流传千万年。

《诗经》在历史上也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它陪伴着整个历史,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些诗中鲜活的词汇都在被世人所频繁引用,例如“窈窕淑女”、“悠哉悠哉”……它虽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十分陈旧,却伴我们生活。

10.读诗经心得1000字 篇十

当然,若《诗经》中仅有爱情,纵是最浪漫的诗篇,多了,也会觉得轻浮。《诗经》中,也不乏战乱流离、忧国忧民的诗篇。

激荡了故国的热土,沉重的伤怀和悲怆的呐喊响彻天地。但《诗经》中却将这种情感化为叹息。不但如此,即便故国成为废墟,宗庙毁于炮火兵戈,多么激愤的感情到了《诗经》之中都会转化为轻轻几句的哀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欲坠之躯步经昔日繁华的宫殿与宗庙,所有生长的禾苗都在祭奠着盛世的荒芜,见证着王朝的复辟与衰败。

一卷一卷风、雅、颂,重读似叹息,轻读犹如耳语。没有撕心裂肺的喊叫与哭泣,有的只是年复一年回环往复的叹息。

同时,《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描绘了一卷社会与历史的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在《诗经·国风·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撇开一切背景,《诗经》只是《诗经》,朴素悠远,宁静自然,继承了华夏民族一贯的淳朴与稳重,却不乏清新隽永的文风。

《诗经》是一树绚烂的繁花,承载着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被后人概括为的“风雅”精神。

11.《国风》之首《诗经 》之冠 篇十一

关键词:《关雎》《诗经》之冠 经学论说 文学论说

一、《关雎》凭什么居《國风》之首、居《诗经》之冠?

一部作品集的第一篇可能代表整部集子的精神倾向,例如:《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阮籍《咏怀》的《夜中不能寐》;王维《辋川集》的《孟城坳》,莫不如此。对《诗经》和《关雎》而言,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随意排列的顺序问题,《关雎》确实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诗经》的代表。正由于此,“《关雎》凭什么居《國风》之首,居《诗经》之冠”这一古老问题从汉代到现当代都是《诗经》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历代对《关雎》能够代表《國风》、《诗经》似乎并没有多大疑异,问题在于它在哪些方面代表了《國风》,哪些方面代表了《诗经》?

时代不同,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也就不同,历代儒生和《诗经》研究者回答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大致看来,由汉至明中期是从经学的角度立论,证明《关雎》及《诗经》的人性治道意义而确定它们的儒家经典地位。也有先确定经学地位再证明其人性治道意义的;明后期开始,出现了从文艺的角度论述《关雎》及《诗经》的观点,这来自于人性观念的变化,结果打破了经学一统的研究局面;近现代以来这种从文艺学乃至纯粹文学角度的论述更多见。本文拟从经学和文学两个角度说明历史过程中对《关雎》的论述,以期获得对这篇经典作品的全面认识。

一、《关雎》居《诗经》之冠的经学论证

从人性治道角度论述《关雎》及《诗经》又可细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春秋时代、汉代经学、宋代经学。时代和学风的变化使得这三个时期的论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我们由此得以发见《关雎》及《诗经》不同时代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也大约可以认识论述者的背景因素和思想观念。

首先,来看孔门“诗学”观中《关雎》的地位。《诗经》在孔子的时代还不称为“经”,但它是孔门教学的重要内容。孔门“四教”(相当于四门功课)的“文、行、忠、信”(《述而》)似乎都可以找到《诗经》的因素。孔子具体论述《诗经》的话语更是比比皆是。孔门“诗学”也因而成为历代论述“《关雎》何以居于《诗经》之首”的源头。

其次,来看汉代儒生对《关雎》及《诗经》的论述。在汉代,儒学到武帝时方才确立了独尊的地位。儒生们为此可谓煞费苦心、绞尽脑汁,这在有关《关雎》及《诗经》的论述中也可以完全了解到儒生们的论说技巧,更不用说他们对“六经”的论述了。

汉代韩、鲁、齐、毛四家说《诗》,韩、鲁、齐三家在汉初即立为博士,毛诗则不是官学。然而东汉大儒郑玄以毛诗为底本笺释《诗经》,使得毛诗独传,而其他三家大多失传。这三家中其余两家只留下片言只语,《韩诗外传》则完整地流传下来,只是《内传》失传。正是在《韩诗外传》中,最早提出这一问题:“《关雎》凭什么居《國风》之首,居《诗经》之冠?”《诗大序》一般被认定为东汉著作。它融合了今古文经学,在较《韩诗外传》更为全面的眼光下论述《关雎》和《诗经》。而就“《关雎》何以居《诗经》之首”这一问题,《诗大序》则提供了历史和作用两种证明。从教化意义来看,《周南》、《召南》作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其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篇章。张守节《史记正义》在《孔子世家》中对“《关雎》之乱以为风始”的说明更明白地阐述了《关雎》的这种教化意义。

再次,我们以朱熹为代表看宋儒对这一问题的论说。朱熹代表的宋代理学以四书为底本阐发儒学教义,孟子的“性善说”构成理学的哲学基础。“性”的“四端”得以发扬光大就可以养成君子品格。朱熹所谓的诵读《关雎》就可以“得其性情之正”的观点就是以孟子学说中论述《关雎》的教义,其论述方式显而易见。

二、《关雎》居《诗经》之首的文学论证

从宋代开始,《诗经》研究逐渐突破经学的限制。在内容方面,有了多样的解读方式,以致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把《关雎》作为男欢女爱的情歌。艺术形式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关雎》何以居《诗经》之首”的问题也要求在新的领域予以回答。

首先,我们来看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对经学的解释,方玉润反对历代经生把《关雎》解作为文王风教、后妃之德之说,对《诗经》尤其是《二南》依然极其赞颂,但绝不再是从经学的角度出发,以教化功用作为评价《诗经》的第一乃至唯一标准。清代以来的“疑古思潮”尽管有许多思想被后人称为诟病之处,但“疑古”毕竟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而对《诗经》艺术形式的重视恰恰就与此思潮有关,沿着这样的方向,对“《关雎》为何居《诗经》之首”这一古老问题有了全新的答案。

其次,我们来看今人聂石樵等人的《诗经新注》对《关雎》的论说:

在艺术上,前人认为《关雎》有“七胜”:格局之胜、运笔之胜、文法之胜、字法之胜、造词之胜、用韵之胜和音节之胜。全诗声情文义俱佳,足可谓《國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七胜”之说,究竟始于何处,《诗经新注》没有说明。但“七胜”标示了宋代以来对《关雎》及《诗经》新的解读方式。在涵咏《关雎》的基础上,“七胜”的具体所指可有如下说明:第一,“格局之胜”是就诗篇的格调而言,文王具有为人处世的完美分寸感,体现出儒家的“中庸”之美;第二,“运笔之胜”是就谋篇布局而言,《关雎》的五节可分为三个部分,前两节歌咏文王对淑女的喜爱与追求,中间一节是追求不得的焦虑不安,后两节则是婚配之后的和乐美满;第三,“文法之胜”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表现手法,指《关雎》“兴”的两种运用;第四,“字法之胜”指“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几句中“流”、“采”、“芼”三个字的变化及“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求”、“友”、“乐”的变化之美;第五,“造字之声”指篇中“窈窕”、“参差”、“辗转”三个连绵词的创造,绘声绘色、各尽其妙;第六,“用韵之胜”指本诗采用偶句用韵的形式,全篇三次换韵;第七,“音节之胜”指全诗四字一句的整齐句式及三个层次之间平缓与急促节奏的相辅相成。

12.《诗经》中的“采×”类诗考 篇十二

关键词:《诗经》,“采&,#215,”,命题规律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在孔子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将“诗”文本称为“经”, 才确定《诗经》的名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共三百零五篇, 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以及思想感情, 对我们学习周代到春秋时期的社会和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诗经》三百零五篇, 每篇的题目或是早已有之, 或是后人加之,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暂不讨论。这里我主要是想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诗经》中的部分诗篇的题目进行分类和研究。我对《诗经》中有关“采采××”或者是“采×”或是“采×采×”这三种类型的题目和诗文进行了总结归纳, 共得出十一篇。其中或是题目或是诗文都含有上面三种类型。其中《周南》两篇, 《召南》两篇, 《国风》共三篇, 《小雅》四篇, 《大雅》和《颂》中都没有相关诗歌题目的记载。

具有这种特点的十一篇文章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题目中就表明“采×”特点的诗文。这种诗文共有八首, 其中召南中的《采蘩》、《采蘋》两首, 王风中的《采葛》, 唐风中的《采苓》, 小雅中的《采薇》、《采芑》、《采菽》、《采绿》四首, 这八首的类型特点显而易见。二是行文中含有“采采××”或“采×采×”特点的文章。其中周南中的《卷耳》、《芣苢》和鄘风中的《桑中》三篇, 前两首具有“采采××”的类型特点, 第三首是“采×”这种类型的的诗篇。

从下面表格更加清晰可知这几首诗的分类:

从上表可清楚知道, 这十一首诗篇主要来自于《国风》和《小雅》, 《大雅》和三《颂》中没有一篇这样的诗文。并且这十一篇诗文都是四言诗, 结构清楚, 朗朗上口, 便于吟诵。

郭锡良先生在其所编著的《古代汉语》下册中说:“《诗经》的篇名大都取第一句中的两个字, 也有只取一字或三四个字的。”从上面几篇文章中可以清楚知道这个命题规律, 例如《卷耳》就是取了诗文中“采采卷耳”中的“卷耳”一词, 《采薇》就是来自“采薇采薇”。

程俊英先生在其所编著的《诗经译注》中说:“《诗经》多取每篇首句中二字或三字或四字为题。”这就是说, 《诗经》中任何一首诗歌作品的题目, 应当用最简练的语言说明或概括整首诗的主旨和内容, 这十一篇诗文的题目与整首诗文正是具有这样简单而且紧密的关系纽带。根据古代文献记载, 《诗经》中的作品主要是依靠采诗、献诗和文人专门创作三种渠道而汇集到一起的。那既然是采来的、献来的和有目的创作的, 为了达到对上进行讽谏、歌颂, 以及使君主了解民情的目的, 就不应故意使作品的题目与作品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

在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 也有这样的“采×”特点的诗歌, 篇名为《采薇歌》和《采芑歌》。这是现有记载的最早的“采×”特点的两篇有关的诗文, 并且都是与题目有相关联系。此书说:“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 而伯夷、叔齐耻之, 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而作歌。其辞曰……”这首诗歌由此而来。而《采芑歌》是由于齐人对田常的政绩歌颂, 两首诗歌作者都不详。

《诗经》中这十一首诗歌主要出自《国风》, 而《国风》里反映人民各种生活情景的诗歌。如《芣苢》, 它体现了古代活泼健康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反复的语言, 重叠的篇章, 这些都不同程度表现了这些妇女热爱劳动。根据程俊英译注的《诗经译注》中对《诗经》三百零五篇的主题定义, 我们进而对这十一篇诗文进行主题分类和研究。《卷耳》是说一位妇女想念她远行的丈夫的诗;《芣苢》是一群妇女采集车前子时随口唱得短歌;《采蘩》是一首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采蘋》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桑中》是一个劳动者抒写他和想象中的情人幽期密约的诗;《采葛》是描写一位男子对女子的爱慕的情诗;《采苓》是劝人不要听信谗言的诗;《采薇》是一位守边兵士在归途中赋的诗;《采芑》是描写方叔南征荆蛮的诗;《采菽》是赞美诸侯来朝, 周王赏赐诸侯的诗;《采绿》是描写一位妇女思念外出的丈夫的诗。这十一首诗篇中, 隶属《国风》中的几篇都是有关男女之间的思念或爱慕之诗, 《小雅》中的几篇大多是关于祭祀、赞美王公贵族的, 这样看来这十一篇诗文主题鲜明并且描写多种不同的生活, 也说明了《诗经》的收集、编辑和流传痕迹。比较来看, 和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採薇歌》和《采芑歌》这两首歌的主题种类增多, 并且在行文和押韵方面更加趋于成熟。已经从先秦时的三言、五言、七言趋于完整的四言诗, 并且行文中增加了较多的修饰性的词语和诗句。此外, 从题目或是行文中看到的采摘的情景都是很欢快的, 即使是那种男女思念之作, 也是在欢乐的气氛中展开的。

我国的原始诗歌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因此, 原始诗歌皆非命题之作, 根本没有题目。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诗选本几乎都有题目, 这都不是原始作者所为, 而是后来的整理, 编定者所为。《诗经》以前或稍后的诗歌, 均散见于典籍中, 不是独立成篇出现于诗集中, 这足以说明原始诗歌不是命题之作。例如:《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记载:“田常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齐简公。田常心害监止。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修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货。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 归乎田成子。’”这是一周古老的诗歌, 主要说明了这首诗歌是为了赞颂田常的无私以及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 表现了他的政绩显赫。这完全是抒写胸臆, 绝不是命题之作。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采芑歌》, 题目为后人所加。

同样, 《诗经》三百零五篇, 原来都是没有题目的, 后人收集整理并且加以编辑《诗经》时, 才一一加上题目。从《诗经》的产生原因看, 有三说: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采诗说认为, 周朝统治者为了了解民情, 就命令官员从民间采集诗歌。而后负责采诗的人, 对采来的诗歌进行整理、编排时, 是否为每篇诗歌加上了题目呢?没有具体的考据材料可以作证。献诗说认为, 古代帝王为了考查时政, 命令诸侯百官献诗。据载, 诸侯百官献上的诗歌, 都给了天子, “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 是否乐官对诗歌进行了一番整理、编排工作, 并为每篇诗歌加上了题目呢?今人已无从知道。删诗说认为, 原始古诗有三千余篇, 是孔子亲自删定、编排的, 那么, 孔子是否为各篇加上了题目呢?这种可能性, 至今还不能证实。

综上所述, 《诗经》中诗题的命名方式何原因虽然参差不一, 但都是为了更好地或说明、或体现、或概括作品内容和思想。这说明《诗经》中作品的命名都是有着一定依据的, 绝不是作者或编者随意加上去的, 而且大多数作品的题目都有能从最大限度上用最简练的词语或诗句来概括全诗内容的作用。这些命题规律和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来更好地学习和体会《诗经》的内容和主旨内容和中心思想。

参考文献

[1]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2]张树波.国风集说[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

[3]郭锡良, 唐作藩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4]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5]陆侃如.中国诗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6]戴维.诗经研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7]陈一平.先秦古诗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8]朱金发.先秦诗经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

[9]刘毓庆, 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3.读诗经心得体会作文 篇十三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它展现了当时的风情风貌,集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

而在此次寒假,我慕名阅读了《诗经》。终于懂得了孔子为何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中含有无尽言语智慧。“赋”,“比”,“兴”使得《诗经》中的内容生动,有趣,使得书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场景活泼有趣。以下便是我此次的读后感想。

提起《诗经》,不得不说的便是它的三部分:“风”,“雅”、“颂”。这都是书中的精华。

“风”取自于民间,是描述古代各国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劳动生活,反映了人们的丰富内心。

“风”描绘了纯洁美好的少年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如熟能知晓的《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展现了少年间大胆的追慕;“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是使一位苦思冥想如何追求淑女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又有《静女》一诗,而其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则是展现了等心爱之人不止的少年的焦灼心理,“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自是反忖了少年面对心爱之人的出现的开心,更是喜悦于喜爱之人所赠的一株小草。这虽然是一个物质并不丰富的时代,但是仅仅一株小草、一枚小花,都可以藉慰一对碍于交通不便而少于相见的爱侣。这不禁令人感叹古人对爱情的纯粹和尽心尽力,令人向往如此单纯的感情。

然而他们中间也有对爱情的愤怒和失望,反映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痛恨。其中《谷风》中“不我能蓄,反以我为仇”是多大的痛苦啊,女主人公尽心尽力地服侍,尽力地帮助他人,然而却遭到夫君的仇视。以及《氓》中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则是遭到遗弃的女子怨其夫君的见异思迁,虐待自己,违背誓言,最后从痛苦中醒悟出来,与丈夫断绝关系。

这里亦有对剥削制度的愤懑及反抗。其中《硕鼠》尤为经典,引人注目,“三岁贯女,莫我肯劳”描写了自己多年辛劳侍奉统治阶层,而最后却不能从中得到任何慰劳,“适将去女,适彼乐土”字表明自己对乐土的向往,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愈发的表达了对统治阶级如同硕鼠剥削劳动者的成果、坐享其成、收刮民脂的憎恨。而《相鼠》中的劳动者则是冷嘲统治阶层连鼠都不如!毕竟鼠有齿有皮,而他们连基本的礼仪廉耻尚不知,“不死何俟”!

其次则是“雅”,取自贵族在宴会的奏乐,体现了当时的风气和贵族的生活交际。

《诗经》中有不少宴饮之乐。其中《常棣》赞扬了他们宜室之乐,妻儿和睦的场景。这种话语能够很容易通过奏乐使宴会感染到欢快和睦的氛围。也还有借机抒发朋友之间的不舍之情,《白驹》中“慎尔优游,勉尔遁思”表现主人家的再三挽留,依依不舍。《南山有台》则是借宴会之际宣扬求贤若渴,歌颂先王的主题,“乐只君子,邦家有光”则表现贤才先王的李国邦家之能,高度赞扬求贤的行为。

当时人们喜欢通过宴乐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阅读《国语》之中,较为典型的则是晋公子子重与秦王襄公的宴会对答。还有则是歌颂诸侯的德行功苦,如《桑邑》、《大田》、《甫田》之类。

不同于“风”、“雅”,“颂”则是收录于诸侯的祭祀之曲,以追颂先祖之德,警戒自我以及后来子孙,展现了周朝都有的宗族制度和错综的宗族关系。

《诗经》收录了不少祭祀藉农劝桑的诗歌,如《臣工》,便是典型的藉农祭祀曲,“嗟嗟臣工,敬尔在工”则是告诫百官重视农业生产。古代不仅重农,更是重视鬼神宗祀,借此宣传先祖之德,来彰显家族的尊贵,以提升家族的声望和长治久安,以《雍》为典例,“宣哲维人,文武为后”便是对文王的赞美之词。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人们对于自家的宗族祭祀尤为注重。一系列的繁重礼仪,充分体现了“颂”在于周朝生活的重要,《雍》便是撤去祭品时所唱。

《诗经》中所采录的“风”、“雅”、“颂”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无比的画卷。

关于读诗经心得体会作文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关于读诗经心得体会作文3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

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关于读诗经心得体会作文4

《诗经。考槃》为隐逸诗之鼻祖,讴歌士大夫的一个重要选择——归隐山林。

自古读书人常走两个极端,一则出仕。二则仕途挫折后隐居林下,诗歌赋画,更有成就者著书立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什么只走两个极端?因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其手足无力、耻于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观正确的疑问,回答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骨气问题。

如今的读书人有更多的中间道路可以选择:经商、从军、自由职业等等。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但传统意义的读书人总是迂腐地选择一种极端,一种用毕生热情去热爱和创造的东西。因此他们之中的杰出者不断走上人类某个领域的顶峰,成为千古不朽的大师级人物,如一生只写一部书的李时珍、曹雪芹。相比之下,当代名家充其量不过一巧匠。

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内圣外王,不得已立言。内圣立德,外王立功,不能实际举帝王之业,以推圣人之道,才退而立言。著书立说为最后,不得以后为之。恍然明白相声大师马三立简单名字的深刻内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常常流连往返于诗经中这些让人陶醉的诗句中。《诗经》本称“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美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声音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诗经》里不但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而且应该说她所表现出来的纯洁的爱情,过人的智慧,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完全是超越现代、超越时空的!

读《诗经》足以静心、净心:《诗经》语言朴实,思想单纯,没有现代人们的那浮躁和不安分。阅读《诗经》,就会被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几章,便能沉下心来,安心学习,安心工作。

读《诗经》足以踏实、专心:《诗经》教会我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才能到千里之外,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珍惜现在,努力工作,日久坚持才能成为富有者,只有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才能成为成功者。

读《诗经》足以返朴归真:《诗经》犹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诗经》内的人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人们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他们远离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代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特质。

关于读诗经心得体会作文5

这是《诗经·卫风·竹竿》里的一句:“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在《诗经》中有很多我喜欢的篇章,如《子衿》、《鸡鸣》、《葛生》、《蒹葭》、《采薇》……《竹竿》比起前者并不是更负盛名,恰恰相反,它可以说并不是很有名声,广为人知的篇章。它的词句也不算最优美的`,事实上在《诗经》内的大部分诗句也都偏向质朴清雅。可我依然选择《竹竿》里的一个短句“淇水在右”来作为新摘录本的题目。

《竹竿》大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她回忆起家乡的河流,少女时出游的情景,但现在已远离了这些回忆,只能驾车出游,以解思乡之愁了。因而我觉得这首诗很动人。那卫国女子怀念故乡,也是在怀念着故人,少年时玩耍嬉戏的快乐回忆啊,她悲叹着,许是在叹时光吧?

我发觉,世人的年华,也终像那条淇水。沿着河畔欢快地跑过去,就再无回来的路可寻了。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总会遗失什么宝物,很久很久以后才惊悟没有好好地挥别。可是没事的啊,请你看那“淇水在右”。故乡的河流,一直在你身旁同行。

至于为什么是“淇水在右”,而不是同篇的“淇水滺滺”,这是因为我的小私心啦。我的故乡在南方的城,而我是南方的人。“水以北为左,南为右。”淇水是向着南方而流的。仅管我知道淇水离南城并不近,也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并不是真的流到南城来,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古代,南方是蛮荒之地,而现在我只愿傍故乡南城而居。

14.诗经读书心得 篇十四

在《诗经》中有很多我喜欢的篇章,如《子衿》、《鸡鸣》、《葛生》、《蒹葭》、《采薇》……《竹竿》比起前者并不是更负盛名,恰恰相反,它可以说并不是很有名声,广为人知的篇章。它的词句也不算最优美的,事实上在《诗经》内的大部分诗句也都偏向质朴清雅。可我依然选择《竹竿》里的一个短句“淇水在右”来作为新摘录本的题目。

《竹竿》大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她回忆起家乡的河流,少女时出游的情景,但现在已远离了这些回忆,只能驾车出游,以解思乡之愁了。因而我觉得这首诗很动人。那卫国女子怀念故乡,也是在怀念着故人,少年时玩耍嬉戏的快乐回忆啊,她悲叹着,许是在叹时光吧?

我发觉,世人的年华,也终像那条淇水。沿着河畔欢快地跑过去,就再无回来的路可寻了。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总会遗失什么宝物,很久很久以后才惊悟没有好好地挥别。可是没事的啊,请你看那“淇水在右”。故乡的河流,一直在你身旁同行。

至于为什么是“淇水在右”,而不是同篇的“淇水滺滺”,这是因为我的小私心啦。我的故乡在南方的城,而我是南方的人。“水以北为左,南为右。”淇水是向着南方而流的。仅管我知道淇水离南城并不近,也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并不是真的流到南城来,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古代,南方是蛮荒之地,而现在我只愿傍故乡南城而居。

淇水在右,是寄托着我无数想象和美梦,感悟和思绪的诗篇呢,所以我私自决定把它作为我的摘录本的名字。还但愿原作者不要介意。

15.《诗经》之乐器应用简析 篇十五

注:表中未收入同字异意的一些篇章, 如:《小雅·车辖》:“六辔如琴。”《卫风·淇奥》:“瑟兮僴兮。”《秦风·车邻》:“并坐鼓簧。”等。

从上表,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钟、鼓、琴、瑟四种乐器在《诗经》中的应用比较多 (鸾, 对于它是否为乐器, 尚有争议, 暂不计内。) 并且, 钟与鼓、琴与瑟还经常同时出现, 反映了当时诗乐演奏时乐器搭配的情况。拿钟和琴作一个例子, 以此来看乐器的应用。

钟:在商周贵族社会生活中, 钟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贵族阶级社会地位和角色的体现, 是权利的象征和社会分层的标志。商周时代是金石之乐盛行的时期, 而钟是金石之乐的集中代表, 钟在殷商称为“铙”或“庸”。商庸主要用于祭祀场合, 《商颂》中的《那》篇便是祭祀场合所唱的乐歌, 这一用法在周时仍被采用, 《小雅·楚茨》“鼓钟既戒”、“鼓钟送尸”、《周颂·执竞》“钟鼓喤喤”。据李纯一先生归纳, 周钟的名称按性质可分为三类:1、夸饰:如言其发音协和, 称为“酥钟”、“协钟”。言其美好, 有“灵钟”。言其珍贵, 如“宝钟”。言其硕大, 如“大钟”。言其铜料精良, 如“锡钟”。2、类别:言其为编钟, 如“林钟”。言其形制如铃, 如“铃钟”。3、用途:如用于外出, 有“从钟”、“走钟”、“游钟”、“行钟”等称谓。言其用于歌咏, 有“谣钟”、“歌钟”等称谓。言其用于宗庙, 如“宗彝”等。此外, 还有一些复合自名, 如“宝和钟”、“宝林钟”、“和林钟”、“大林钟”、“大林和钟”、“大宝协和钟”等1。关于乐钟的形制, 在《周礼·考工记》中。的“凫氏为钟”条中有明确的记载, 程瑶田《凫氏为钟章句图说》中介绍:

两栾谓之铣, (两) 铣 (之) 间谓之于, 于上 (击处) 谓之鼓, 鼓上 (正体) 谓之钲, 钲上 (钟顶) 谓之舞, 舞上 (出于顶为筩) 谓之甬, 甬上 (平处对于言之) 谓之衡。钟县 (与甬相含) 谓之旋, (含旋之物在甬上者为) 旋虫谓之幹 (字当作斡) 。钟带 (设于钲者) 谓之篆, 篆间 (为乳) 谓之枚, 枚 (上隆起有光, 又) 谓之景。于上之攠 (弊处) 谓之隧。2

通过这一图说, 我们对于钟的形制有了了解, 为我们提供了先秦钟的形制的基本框架。说到钟, 我们不得不谈编钟, 拥有编钟的数量要符合礼的规定, 否则便是僭越。《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 王宫县, 诸侯轩县, 卿大夫判县, 士特县, 辨其声。凡县钟磬, 半为堵, 全为肆。”“乐县”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编钟。

钟在贵族阶级的社会生活中, 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钟声铿铿, 以立号号, 以立横横, 以立武君子, 听钟声则思武臣3

也许正是“听钟声则思武臣”, 才会有“《关雎》乐而不淫”的评论, 才会有如《小雅·宾之初筵》中宴会宾客时的“钟鼓既设”, 而不至于过分, 钟成为宴会宾客时所不可缺少的乐器。同时, “天子左五钟, 右五钟”4整日与钟为伴, 这其实是一种乐教, 一种乐谏, 使自己不过分地沉迷于舒适享乐中, 而常常“思武臣”。天子还常常将钟磬赠给大臣, 从上古时代的君王便如此, 《拾遗记》云:“帝颛顼居位, 文德者则锡以钟磬。”颛顼这样做的目地, 也许是为了使“文德者”也能接受到乐钟的教育。而我们从《尸子》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到乐钟的乐心的作用, 《尸子》云:“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 忧而击之则悲, 喜而击之则乐, 其意变, 其声亦变, 意诚感之, 达于金石, 而况人乎?5”琴与金石之乐不同, 琴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弹弦乐器的发展。许健行在《琴史初编》中说:“《诗经》三百多篇, 在当时都是用琴瑟来伴奏着演唱的。6”在《诗经》中琴瑟的大量运用正代表着音乐的发展方向, 成为战国时“新乐”演奏的主要乐器。在先秦时期, 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弹弦乐器, 出现了像师襄子、伯牙、师旷等著名的琴师。

关于琴的制作材料, 在《诗经》中也向我们做了介绍, 《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椅桐梓漆, 爰伐琴瑟。”这和《琴书》:“昔者至人伏羲氏王天下也, 仰观象于天, 俯祭法于地, 远取诸物, 近取身, 始画八卦, 削桐为琴。”7正好吻合, 可知, 桐是制琴的主要材料。和钟一样, 琴也是贵族阶级、士君子所经常使用的乐器。

《风俗通》:“琴者, 乐之统, 与八音并行, 君子所常御也。和乐作者, 其曲曰畅, 言其道畅美也。忧愁作者, 其曲曰操, 言其不失操也。”

《风俗通》:“琴者, 君子所常御不离于身也, 若非钟鼓陈于宗庙, 列于簴县也。以其大小得中而声音和, 大声不喧哗而流漫, 小声不湮灭而不闻, 适足以和人, 意气感发善心也。”

《礼记·曲礼下》:“士无故不撤琴瑟。”

士君子不但经常使用琴, 而且还用琴来修身养性, “琴高以琴养性7”《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中的士君子就是经常使用琴瑟, 并用之“养性”的。那么琴瑟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重要地位呢?来看下面的材料:

《礼记·檀弓上》:“丝声哀哀以立廉廉, 以立志, 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左传·昭公元年》: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 非以慆心也。《白虎通》:“琴者, 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后汉李尤《琴铭》:“琴之在音, 荡涤邪心, 虽有正性, 其感亦深, 存邪却郑, 浮侈是禁, 条畅和正, 乐而不瑶。”

同时, 嵇康也说:“闻琴瑟之音, 则体静而心闲。”8这样看来, 琴同钟一样具有着乐教的功能, 能够“乐心”, 正因为琴有着这样的功能, 士君子才会“无故不撤琴瑟”, 而琴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功能, 最终成为了“乐之统”, 成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演奏乐器。

以上是我对钟、琴的简单分析, 其它的乐器也和钟、琴一样, 有着一定的乐教功能, 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

《诗经》最初是入乐演唱的, 《诗经》中的乐器并不单单是乐器本身, 更多强调的是演奏的结果;“思武臣”、“思志义之臣”、“荡涤邪心”等, 与《诗经》的政教功能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 文物出版社1996年P178—180。

[2]《礼记》转引郑若庸:《类雋》, 卷二十四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

[3]《尚书大传》转引转引郑若庸:《类雋》, 卷二十四, 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528页。

[4]李昉:《太平御览》, 卷五七五, 《乐部》十三, 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册。

[5]许健行:《琴史初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年, 第7页。

[6]李昉:《太平御览》, 卷五七十九, 《乐部》十七, 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册。

[7]《琴书》转引郑若庸:《类雋》, 卷二十四,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 第530页。

16.《诗经》草木意象探析 篇十六

关键词:草木 比兴 婚恋寄情 祭祀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向后人展示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广阔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而其篇章中所涉及到的草木鸟兽意象,不仅增加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更成为后人探讨先民思想情感的重要基础。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便揭示出《诗经》中鸟兽草木意象的最直观的作用,即增长认识,而《诗经》所涉及到的鸟兽草木意象,其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后人通过鸟兽草木这些外在的客观物象,来析求其中所蕴含的先民的主观情感。《诗经》中,尤其是“国风”的很多篇章都涉及到鸟兽草木,而这其中尤以草木为甚,草木不仅是作为人们满足生存所需要的东西,也是引发诗人比兴以抒发真实情感的媒介,是男女婚恋生活的寄情、引情之物,更是祭祀中传达虔敬之情的不可或缺的祭品。总之,上到统治阶级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草木的痕迹。

一、触发诗人比兴的媒介

孔子所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经》中涉及的草木种类之多,诗人或以之起兴,或以之为喻,形成了《诗经》的重要创作手法“比兴”。“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的歌唱。所谓“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1](P223)意即外物触发诗人情感而引起诗人吟咏,联想不已。而这种联想是跳跃式的,完全不需要理性的逻辑思维,自然事物凡是足以感发意志、引起联想者,皆可起兴以表达动之于中的情感。

《诗经》中因草木起兴,或抒发感情不顺而郁悒之情,或表达仰慕贤者的爱戴之情,或祈求美好生活的真实情感,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先民们的喜怒哀乐。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诗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中曰:“《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这一说法不一定正确,起兴不必完全按照理性逻辑思维来研究,诗中的淑女采荇菜不应当以实际场景来看待,而应该是君子目见河边之荇菜,而联想起所悦之淑女,进而想起求而不得、夜不能寐的情境,故反复咏叹,并表达自己渴望与淑女过着“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生活。如《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此诗以甘棠起兴,睹甘棠而思召伯,三章叠咏,只变换个别字,既朗朗上口,又表达强烈情感。全诗写对召伯之敬爱,但不言爱其人,而以言爱其所茇、所憩之甘棠起兴,间接传达出对召伯的怀念爱戴之情。《诗经》中还有以草木起兴,因目睹草木绵延不绝的旺盛生命力而起兴,传达祝福之意。《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全诗以葛藟攀缘樛木起兴,来祝祷君子获得福禄。

另外,《诗经》中也有很多诗用草木来“比”,表达一定的情感。“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使感情巧妙生动地表达出来。《诗经》中很多女性以草木的衰落自比,抒发被弃的哀怨。如《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王先谦《集疏》:“诗言桑落,特绘其落之情状,谓将落时其叶必先黄而后陨,喻妇人色必先衰而后被弃逐也。”诗中弃妇以桑叶自喻,以鸠来喻男子,桑叶清润鲜嫩之时,鸠食之,以此景喻两人沉溺爱情时的美好,后以桑叶变黄陨落比喻自己容颜衰老,而男子三心二意,背弃誓言,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因容颜衰老而被弃的怨愤之情。明媚的花草,总是让人感觉很美好,故而《诗经》中亦有不少诗篇用鲜艳的桃花、明丽的海棠等花来形容女子容貌的美丽,以及用冉冉修竹来喻男子形貌之美。《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用开到绚烂的桃李之花来形容出嫁女子容貌的娇艳美丽,可谓形象贴切!这一比喻对后世文人写女子容貌有很大的影响,正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带雨”等等绝妙的描述都是受到《诗经》的影响,姚际恒概括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2](P56)《诗经》中还有一部分诗用草木来比喻形容家庭伦理关系。如《杕杜》:“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诗中主人公以孤生独特的甘棠,其枝叶不相比来喻自己与同宗族兄弟之间的疏远,孤立无助,其孤独之状亦如一甘棠之树立于荒野之孤生情状,可谓形象深刻,令人同情。

二、婚恋生活中的寄情之物

《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到贵族阶级的祭祀、宴飨、怨刺,下到百姓的农事、服役、婚姻爱情等都被记录在其中。而反映爱情生活的篇章,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恋相思的情歌,也有涉及婚嫁礼俗以及婚后感情生活的诗歌。正如朱熹在《诗集传》中所言:“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处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3](P1)在这些或清新浪漫,或热烈奔放,或凄婉哀怨的情歌中,总是能找到草木的影子。

草木生于大自然之中,受阳光雨露的润泽,质朴纯洁,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草木在男女爱情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或用来表达爱慕之意的情物,或用来相赠送以增进恋情,《诗经》中的多数篇章便是印证。如《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古代有这样的风俗,即在夏季果木成熟的时候,使士女分曹而聚,女子可以以果实投向自己所心悦爱慕的男子,男子若同意,便以佩玉相报,即可以相约为夫妇,这首诗正是这种习俗的印证。《诗经》中还有几种草木会经常出现在婚恋生活中,以之指代新婚,如“薪”、“楚”等。魏源在《诗古微》中有谈及,曰:“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兴。盖古者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南山》之‘析薪,《车舝》之‘析柞,《绸缪》之“束薪”,《豳风》之‘伐柯,皆与此错薪、刈楚同兴。”[4](P21)如《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诗中的男子以汉上游女不可追求而发为想象,想象和此游女结婚而砍薪楚作炬、喂马亲迎的场景。《诗经》中还常常赋写女子采摘蔬菜草木时,不由思念远行在外的人,往往写得巧妙而缠绵。如《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女子在郊外采卷耳,采了又采,却始终不能把易满的顷筐装满,可见其人虽在采菜而心却紧系远方。不言思念之情状,而以在采摘蔬菜时不能使筐装满来写出其因思念而心不在焉,无法安心劳作的情状,可谓巧妙!又如《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厥。未见君子,忧心惙惙。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中女子登南山采厥菜、野豌豆苗,心却不在此事之上,而是在想着能否见到自己的丈夫,见不到则忧心而伤悲,见到则是释然喜悦。

三、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祭品

祭祀在上古先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征战出师之类的国家大事还是诸如婚姻之类的生活细事,人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献上祭品,载歌载舞,以悦神灵,从而祈求神灵的赐福与保佑。总结来说,祭祀就是人与神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即人们以祭品作为礼物奉献给想象中的神灵,以祈求神灵的恩赐和消灾,从而满足主体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需要。古人的种种祭祀活动均是人们的生存需要与神灵观念相结合的产物。[5](P285)《诗经》中涉及祭祀的诗篇亦有很多,祖先需要祭祀,不仅是怀念祖先,也是以此教化百姓,《论语》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正是此道理。春天祈谷、秋天丰收要祭祀,征战出师要祭祀,而且连女子出嫁也要祭祀。总之,祭祀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左传》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正是如此。祭祀之时不仅要态度庄重恭敬,还要为祖先献上一定的祭品,以飨神灵。先民祭祀时的祭品主要有毛色纯正的牛羊猪等动物,醇美的酒,还有新鲜、洁净的草木蔬菜之类。草木遍地都是,不足珍贵,缘何祭祀这种庄重的活动会以如此薄物——草木蔬菜为祭品呢?《礼记》在《礼器》这一章中讲到祭祀之礼时有谈及,即: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6](P8)草木蔬菜生长于土地之中,用草木蔬菜来充当一种祭品最好不过。具体说来,《诗经》中祭祀用到的草木蔬菜主要是生长于山涧水滨的蘋、藻、蘩、茆等草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云:“济泽之阿,行潦之蘋藻,置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以其生长于水滨而清新洁净来表达恭敬之意[7](P1151),另外祭祀中的祭品还有先民种植的韭、笾豆、芹等蔬菜,《左传·桓公六年》云:“奉盛以告曰‘潔之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用之以表达民和年丰的喜悦之情[7](P111)。如《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以及《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墍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关于贵族女子从事祭祀的,诗中均提到从沼沚、水滨采摘新鲜清新的蘋蘩作为其中的一项祭品来祭祀祖先。《采蘋》更能说明祭祀在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古人在嫁女的婚前教导之礼成时也要祭祀祖先,以表达敬意和祈求祖先降福保佑。而其中的祭品依然少不了草木,《毛传》云:“蘋藻,薄物也。……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正是印证。与人们饮食息息相关的蔬菜也是先民祭祀的重要祭品之一,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经常会受到饥饿的威胁,所以对于粮食蔬菜看得极为重要,故而对祖先神灵献以珍贵的蔬菜粮食以表达敬意,也是表明民和年丰之意。《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中就用韭菜来祭祀祖先,《即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中用洁清而美的笾豆来用于祭祀。

除了以草木蔬菜来祭祀外,先民们还以草木蔬菜来酿制香酒以祭神,如《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此诗写天子因召公功勋卓著以册命,在册命之前要告祭祖先,其中祭品的酒就是以黑黍和香草酿制的,孔颖达疏“秬鬯”云:“秬,黑黍……礼有‘郁鬯者,筑郁金之草而煮之,以和秬黍之酒,使之芳香条鬯,故谓之‘郁鬯。”此注解中更详细说到还要以郁金香之花草来和之,芳香以诱神。

《诗经》中的草木都是人们生活中触目可及的,先民种植、采集、使用草木,正是在这种息息相关的关系中,人们或因之触物兴词、引类连譬,聊以抒怀;或借之传情、寄情,以抒情思;或以之为祭品,传达对祖宗神灵的恭敬之情。总之,草木中蕴含着先民们的种种生命体验,从对草木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窥见先民情感的喜怒哀乐、祭祀神灵的敬畏之情等等。《诗经》中草木意象的运用,不仅对后世文学的写作手法有奠定作用,更对后世文学的内容多有启发作用。

注释:

[1]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2]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3]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4]聂石樵主编,雒三桂、李山注释:《诗经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5]刘晔原,郑惠坚:《中国古代的祭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戴圣:《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上一篇:外文翻译对象技术下一篇:关于绿色出行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