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2024-07-15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精选18篇)

1.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篇一

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辉南二中 代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话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要大面积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还是很困难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模式能普遍开花结果。其实,作文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事,谁要用什么固定模式或方法去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那是不符合写作规律的。

近年来,我也试着对初中的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并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起始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设法让学生愿意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孜孜以求。学生作文亦然。我认为,对于我们初一新生,提高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方式方法很多。

首先,一定要让他们坚信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作文并不难。为此,我鼓励学生大胆写,在每次作文话题范围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鼓励他们写真话,诉真情,“我以我笔写我口”、“我以我笔写我心”;鼓励学生常写日记和随笔等。只要努力做到句子通顺、意思清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写作意图即可。这样,学生一般都能把文章写得较自由,写得较通顺具体。

其次,教师要降低作文评价“门槛”。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这样做,让每一个学生都尽量多地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

第三,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多作片段仿写练习,引导学生向规范的表达一步步靠近。例如在学完《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后,让学生进行肖像描写练习,要求描写本班同学,不写姓名,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及性格特点,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种练习做得多了,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许多文章“零部件”的范式,以后他在写成篇文章时,就可灵活选择模仿甚至创造性地运用,使作文越来越“像样”。学生常因能体验到写作的成功,他们才会对作文有兴趣,愿意写作文。这样才能使作文水平渐渐得到提高。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随看随写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要随时指导学生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了解浏览报刊、收看电视、搜集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认识大自然,了解社会,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感。另外,学校组织的活动,在 每次活

动前,都向学生提出观察的具体要求,活动结束后马上设写作课。因事情刚过印象深,避免了过去“冷饭再炒”的现象。观察仔细写起来就具体生动。如我校举行的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篮球比赛,武术操比赛,文艺汇演……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随看随写的作文一学年达十几次,促进了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自觉性,打破了作文教学封闭的格局,改变了学生无话可说,无病呻吟,敷衍成文的弊端。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看,多读,多感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前人文化的营养,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卢梭幼年丧母,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在寒冷的夜晚父亲和他一起诵读文学名著,以至于成名以后的卢梭也难以忘怀这段岁月。我在班上还读过高尔基、海伦·凯勒、哥白尼等名人传记,发动学生掀起了读书热。每周我都会抽一些时间给学生朗读几段美文,精彩的片段就让学生摘抄下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很多学生购买了《读者》〉《意林》等优秀报刊,在班上争相传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电视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怎样从电视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新闻、电视散文、科教频道等节目既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前几天我曾提醒学生看新闻频道中的节目,新闻记者对利比亚遭多国军事干预这一事件的评论,主持人那精彩的点评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谴责、愤懑、遗憾、无奈。电视节目主持人炉火纯青的语言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教学和写作方法的教学

阅读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语言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学到语言运用的很多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写作中就有可能写出“语言文字好”的文章来。为此,我注意引导学生精读品读教材中的优秀篇章,品味课文中精彩的片段或富有意蕴的词句,教育学生认真完成教材中有关语言品析的练习。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讲究方法对于写好文章也很重要,并引导学生细心揣摩和实践。

五、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1)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2)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3)批改形式多样化

常言道,“文不厌改”,要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而老师批改,可能作用不大,终究还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自己批,老师批,家长批,学生之间互批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大胆实践,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2.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篇二

新教材中也第一次出现了文言文, 这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虽然这些文章的篇幅很短小, 然而对小学生来说, 文言文相对现代文而言比较难懂, 学习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我反复阅读了课程标准要求, 领会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因此, 笔者觉得小学教学文言文的落脚点不应放在教懂、学懂这几篇短文上, 而应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对它感到新奇、有趣, 摒除畏难情绪。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年代较为久远、理解较为困难的文言文愿学、乐学, 关键的一点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文言文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笔者首先自己对文言文充满兴趣, 并始终尝试着把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放在首位, 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学习。

一、搜集相关信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学弈》前, 要求学生尽量搜集有关作者孟子的材料。学生们搜集到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以及孟子的其他材料, 内容非常丰富, 让学生对孟子怎样从一个顽童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而对学习他的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预习《两小儿辩日》时则要求学生搜集孔子的一些名言警句、生平、事迹, 还有“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中午太阳看起来小”的科学常识。组织交流后, 学生知道了孔子是个大教育家, 他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有二”。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 也可算半个政治家, 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 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 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 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 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同学们知道了孔子的相关背景就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学习起课文来就会兴致盎然。

二、多种朗读, 激发兴趣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是前人总结的读书经验, 今天我们仍可借鉴, 特别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读得多了, 熟了, 自然会理解内容, 悟通道理。教师要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如果让学生有口无心地跟着教师读, 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让学生自己反复读, 读到流利通畅为止, 未尝不可, 但他只是“任务性”的敷衍。如果让学生带着竞争性、带着表演欲去读, 读的要求渐次提高, 效果会好得多。在教《两小儿辩日》时我是这样做的:

1. 教师范背。

笔者把教师范读课文改成范背课文, 而且告诉学生笔者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背出来了, 你们的记忆力比老师好, 一定会背得比我更快, 旨在告诉学生“读熟文言文, 一点也不难”, 以激发学生胜过老师的“斗志”。在教师范背时, 提请学生注意教师的停顿和重音等。请学生大胆评议教师的范背。

2. 自读互读。

学生或两三人, 或三四人分成小组, 互为小老师, 互帮互学, 找出生字、多音字,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互相纠正朗读, 看哪一组先读正确、读流利了, 每组或派代表当众朗读, 或小组集体表演朗读。这样, 不管功课好坏, 在小组学习中都有机会得到表现。

3. 让学生摇头晃脑、绘声绘色地读。

像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那样抑扬顿挫, 让他们沉浸在文言节奏中;而后再带动学生读出轻重徐缓。先自己读, 然后小组读, 最后齐读, 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读, 去体会语感, 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4. 分角色表演性朗读。

《两小儿辩日》中, 人物个性分明, 语言很有特色, 所以我在学生读通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5. 小组合作, 弄懂课文内容。

由教师讲懂,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学懂, 虽然都是“懂”, 但这二者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前者看重的是为教书而教书, 后者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在读书过程中的成长。因此先开展一个“注释搬家”活动, 把课后的注释搬到文中相应字的下面, 这样有“一箭双雕”之功效,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再要求学生借助注释, 以小组为单位, 弄懂每句话。要求学生把文中不理解的句子画出, 让学生互教互学, 教师适当点拨。

三、课本剧表演, 发挥兴趣

把归纳寓言寓意籍于“访谈”的进程中, 将复习巩固融入小品表演之中, 可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宣泄”。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 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上……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开动起来。”

例如, 学习了《两小儿辩日》, 学生自由结合, 用文言文表演一遍 (即背诵课文) 。在学生知道关于太阳远近的科学常识的基础上, 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活动前, 教师提供活动构想: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遥远的古代, 遇到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请少年裁决。活动中,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 然后在班级交流。

四、课后拓展, 提高兴趣

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能读懂文言文。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 要适当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方法、知识去阅读, 在阅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反过来又更好地作用于阅读, 这个互相促进的过程, 既是巩固知识的过程, 又是使知识达到迁移、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小学阶段, 还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但是通过教学文言文, 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 让他们能穿越时空, 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 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 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 懂得我们的历史, 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后, 笔者补充了《论语十则》, 选取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名言, 对重点字词提供适当的注释, 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觉得古文一句话就能包含很多内容或说明很多很深的道理, 真是了不得。

3.西部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篇三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农村小学生尤其是西部农村,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每逢到了作文课就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导致不少学生害怕作文。最后了解,经过归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②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③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④缺乏想象力;⑤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自我体验。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我认为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农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如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述桂林的山、水的美,最后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学习作者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外貌、神情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

同時,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三、练是关键,感是重点。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首先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其次,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四、重视讲评,互批互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写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作好准备。对于学生作文,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修改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4.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点滴体会 篇四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矿区第一小学邢美荣***

摘 要: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精读课为主,略读课往往是以为让学生自学,近来略读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见它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教学策略来看,略读课都不容忽视。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新课标地位体会

新课程标准对略读课文提出了学习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并不是浅知,更不意味着就可以草草了事,同样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对于略读课文的学习,我们坚持以自读自悟为主,但略读课文并不是自学课文,自读教学更不等于略读教学,略读课文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对此,略读课文该怎样教?是和精读课文一样精雕细琢,还是完全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学,这是摆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思考题。许多老师在共同思考、讨论之后还是认为:浅显的略读课文必须要深入挖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理解并培养其兴趣与习惯。

一、略读课文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学语文课本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略读课文,而且数量每年增加,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各占一半,从编排上就可以看出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中的比重日益增加,自读课文在小学人教版八册(从三年级开始)书中共有90篇,占全篇目的38%。其内容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诗歌、小说、寓言、童话等,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居多。

略读课文有着自己的特点,她和讲读课文是统一的整体,决不可分割开来,它们共同构成了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环节。学生通过讲读课文学习到语文学习的方法,然后到略读课文上去运用、实践,从而达到不讲自会、不教自懂的境界。因此,讲读课文进行得如何直接影响到自读课文教学能否顺利完成。而略读课文的关键又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感。

二、语文略读课文容易被忽视和误导

略读课文的内容好久以来都不列入考试的范畴,所以好多老师就忽视了自读课文,在教学中也不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是囫囵吞枣,草草了事,或者是让孩子们自己读读罢了,这就使得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恐怕连读一遍都没可能;而另有部分老师往往会把略读课文当做讲读课文一样讲解,把学生的自学任务通通代劳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说实话,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做到这一点真是不容易。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总是被动地学,而老师总是主动地教。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而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检验教师是否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最好途径。略读课文就是要学生自读自悟,“自”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适度地引导,切不能把自读课文当成讲读课文一样讲解。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学生多读多背、自读自悟的重要性。

三、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材中编排大量的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略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只有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把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课中。因此在设计略读课型的教学时,应以讲读课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诸方面真正获得进步。

四、朗读切入,品味语言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自由的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的特点。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他们深情并茂的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让人真正感受到家乡的美,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堂要充分给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受深的内容来表达,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只有让学生充分的读,才会读的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当然,教师设身处地,入境动情的范读,更会拨动孩子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智,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略读课文的学习,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抓重点句段的方法,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集中讨论。通过集中讨论,同学们取长补短,在教学《学会看病》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充分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的行为、神情、心理等),通过自主阅读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能使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让学生明白“爱”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母爱的伟大力量。这样在交流之后再来读重点句:“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想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此刻,但聊胜于无。”相信这是发自母亲肺腑的,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题,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由此可见,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他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总之,略读课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点所在,也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拓宽学生知识的纽带、桥梁。因此,略读课文我们不能忽视,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课程教材教法研究》2008年第17期、第35期

5.小水滴旅行小学作文 篇五

太一陽一公公从东方探出头来。

“太一陽一公公,你早!”小水滴很有礼貌地说。

太一陽一公公答道:“你早,可一爱一的小水滴!”

小水滴欢跳着,一会儿钻进水里,一会儿跃出一水面。

“可一爱一的小水滴,你想知道世上美丽的景色吗?我可以带你去一饱眼福。”太一陽一公公说。

“好的!好的!”小水滴当然乐意,他就高兴的回答。

于是小水滴突然感到暖洋洋的,身一子一下子变得轻飘飘的,化作了股轻气,升到了天空……

6.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篇六

我的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有意注意大概只能持续二十分钟左右,所以老师往往需要不断变换各种教学方式,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第一 利用头饰激发学生兴趣

规则:每个头饰的背面部都写有一个地点名词,只有戴头饰的学生能够看到。然后该生闭眼,大家把教室中放着的地点图片变换位置,反面向前,该生把想要去的地方告诉大家,同学们帮他说出行走路线。

(反思:这一环节锻炼了全体学生运用 语言的,又锻炼了一部分同学的听力,并且使学生充分理解何时运用I don’t understand.Please speak slowly.)

第二 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我就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

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英语3A UNIT 8这一课时,就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这课书制成CAI课件,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会更好。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反思: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A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缺乏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

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反思:利用态势和教室中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所学句型的意思,然后进行操练)

B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Dialogue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C 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3A Unit 10时,我一边教学新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学得意趣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

(反思:利用摆手、摇头等态势语启发学生说出意思,然后进行操练。)

第三 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单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

“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反思:通过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兴趣,学生在游戏中找到了乐趣,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7.初中作文教学点滴谈 篇七

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生活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不仅应把握“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是人学”的含义, 更应尽力克服教学中往往内容单一、视野狭窄、就事论事, 要么远离社会和时代, 要么对社会不良现象絮絮叨叨, 或者干脆成为时代的简单的传声筒, 致使学生知识能力关系失调的现象。

在语文课内, 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 教师大多只能让学生认识、理解课文内容, 进而掌握知识。但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仅仅把课内间接学来的知识运用于作文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必须靠学生的课外实践。让学生在锻炼中提高自己, 在生活中积累材料。虽然不能像梅尧臣一样备一个布袋, 但可以学契诃夫的做法, 平时处处留心观察生活, 把所见所闻随时记在本子上, 到写作文时, 就能有感而发,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从而达到课内学知识, 课外出人才的目的。

二、创造是作文的生命力

所谓创造力, 指能打破思维定势, 有其独创性的鲜明个性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的主要特点就是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作文教学正是最能引发学生创造意识的一种训练方式。因而创造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 应从那些方面培养作文的创造力呢?

(一)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 一是指在知觉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人或事物想出他的具体形象。借助它, 可以再现过去或者展示未来, 可以带领读者领略遥远地方的景物, 也可以让读者欣赏前所未见的事物。可以说, 失去想象作文就会黯然失色;没有想象, 没有虚构, 没有小说, 没有阿Q……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是可以结合课本内容, 进行再造形象。二是运用形象思维, 进行创造形象, 展开联想。

(二) 求异创新, 大胆设想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本质特征, 是创造活动中的主要思维形式。求异思维可以在许多方面拓开。首先在立意方面, 不拾人牙慧, 而是提出新颖而又深刻的见解, 或是对一些传统观念进行剖析, 从中翻出新意, 既显生动活泼, 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次在选材方面, 尤其是议论文论据的运用, 有时不就某个论据的一般说法, 而是另换角度去阐释, 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三、积极开展情感教育

语言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 无情意则无佳文。目前语文教学应该把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特别是作文教学上进行强化, 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做人、作文的综合素质。围绕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原则是培养积极的情感, 消除消极的情感。可以想象, 这种在训练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稳定下来的情感素质, 反过来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该从那里着手开展情感教育呢?

(一) 努力创造多种机会多种途径

1. 结合教材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当教师用舒缓的语气传达《背影》中深沉的父子之爱情时, 学生会体验到父爱和爱父的真情而潸然泪下,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亡国的悲愤、爱国的崇高之情会使学生扼腕叹息, 而又喜爱上了小弗朗士等等。

2. 推荐阅读历史著作、伟人传记、文学作品, 进行情感教育。

历史的辉煌与屈辱、伟人的求索、英雄的形象、先辈的情操, 一定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日记、随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可以指导学生用日记表达自己的情感天地, 教师也可以用丰富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社会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 及时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体验。

8.小学作文教学点滴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语文素质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使用,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写作教学。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引导小学生进行写作文的。

一、激发写作兴趣,学生有话可说

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教师只知轻松地命题,而学生挖空心思想不出语句,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通过玩、说、记、看等活动过程,将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玩,是一种乐趣,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可以开发智力,增强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教师应因势利导将这有利趋势用在写作上。三年级第一学期是写作的起步,可以多安排一些特定的玩耍项目,有组织,有顺序地进行活动,人人参与,尽情地充当角色。在活动中学生既当演员,又当观众;既要精彩地表演,又要周密地观察。

如写《放风筝》作文,就是九月初借着凉爽的秋风,踏着厚厚的草地,表演者呈现出不同的放风筝姿a势。玩耍之后个个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就是连沉默寡言的学生也议论不休。教师趁热打铁,这不是口述作文的好机会吗?在黑板上写出题目后,提出“放风筝”有趣吗?请你把这个活动的经过说出来,看谁说得清楚、具体,能把听者带人“放风筝”的场面中。

激情促使学生有话可说,连说带动,各有不同,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悟出了“风”的作用。

所以说,作文就是说话。写在本上就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只要把话说完整,事情经过说具体,让别人听了或看了就明白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听了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之后,不约而同地说:“现在就写《放风筝》作文,我们有话可写了。”

因此,由玩到说,由说到写,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写作文的愉快,也会逐渐迷上写作文的。

二、注重口头表达,培养语言情感

特定的语言蕴含着特定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严格要求学生说话时所表达的情感。与同学朋友交流.与家长对话,与教师交谈都应该注意感情色彩的作用。尤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应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用词贴切,使感情表达的真切。在朗读课文时更注重每句话和每个词的感情。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注意体会句子的感情,让学生选择喜怒哀乐时情调,抑扬顿挫地读每句话,充分表情达意。

只有这样,在写作文中,就会周密地考虑用词修饰句子的作用,和标点符号不能乱用的误差。就会处处注重情感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中心就会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写好文章过渡,完美篇章结构

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并不难,难点是让每个学生把握好文章的过渡,使文章各层次、段落之间彼此连接,上下贯通。让读者的思路顺利地由前过渡到后,没有阻隔的感觉,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过渡段是非常重要的。

过渡方法有好多种,如总分法,插入法,设问法,转换法等。而小学生常用总分法,由总起到分述或由分述再总结的段落层次。其次就是用设问法。即小作者先提出一件事情的某种现象,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出了回忆和记叙的内容。其他的过渡方法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有时还可以用一个词、一个句能使文章过渡得流畅。学会文章的过渡就像前进道路之中的座座桥梁,畅通无阻。

四、领悟修改方法,养成修改习惯

学会说话写话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那么教会学生修改文章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人,往往找自己的缺点难,找别人的缺点很容易。

教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作文的方法是:首先浏览全文,了解大概内容是否真实。其次,要细读,一句一句地念下去,从修改错别字人手,要是发现不通顺的句子,用符号标出,能修改尽量用修改符号修改。要是遇到用词不当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对都应耐心修改。

再次是重点抓句子的修改方法。看语序是否颠乱,句中的修饰词是否恰当。增字掉字会不会影响语句通顺。删词删句要准确。接着再看段落结构要清楚,层次要分明。

最后评价出这篇文章的优缺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学生会修改别人的作文,就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习以为常通过修改还养成在脑海之中对句子先推敲再写作,边写边修改的好习惯。一篇文章也就有水到渠成的希望了。一旦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自然就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俗话说:一篇成功的作文重在修改。所以,作文还应设计“纠错课”,“发问课”和“联想课”,分步进行,逐步达到扩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9.小水滴的求救小学作文 篇九

夜深了,寂静的校园里,一只生锈的水龙头下面,一群小水滴聚在了一起。“嘀嗒”,一个小水滴高兴地蹦出来打着招呼:“嘿!你们好,水龙头爷爷怎么给我们放假了,平常他管得可严了,今天我可要好好地逛一逛,玩个疼快” 。

“嘀嗒”,又一个小水滴跳出来,“哼!就知道玩,你难道忘了昨天小皮同学浪费水的事了,他从来就不知道讲卫生,手上不是黑呼呼的铅笔屑就是脏兮兮的泥巴团,每次都把我们弄得又脏又臭,而且总是忘记关水龙头,害得我们许多兄弟姐妹白白流走了。

对了!还有上次你偷偷溜到河里去洗澡却被工业废水污染成铅中毒的事,最后还是关闭了有毒工厂,经过几十天的治疗才洗干净,我最喜欢老师了,她们总是用香皂洗手,洗得我浑身都是香味,你闻一闻,我身上是不是很香啊。”

“别臭美了”,一个躲在角落里的小水滴伤心地说:“你们总是想着自己,也不知道关心水龙头爷爷,难道不知道这样下去很浪费水吗!难道不知道我国还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吗?”于是,三个小水滴争吵起来,声音越吵越大,水龙头爷爷听见了笑着对他们说:“孩子们,别吵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都离不开水,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质有恶化趋势,如果大家都不节约用水,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了,我老了,受伤了,你们赶快叫人来修吧。”

10.我是沙漠勇士小水滴小学生作文 篇十

“轰隆隆,轰隆隆……”这是雷公公在敲着他的大鼓,乌云婆婆就来迅速来给他伴舞,风阿姨也唱出动听的女低音……他们浩浩荡荡地到来了,我们这群小雨滴知道:我们很快就要历经奇异的旅行……

原来我们这次要去沙漠旅行,沙漠一定很美丽吧!我兴奋的`想,我是沙漠勇士——小水滴。很快,我们就到了沙漠,沙漠的景色令我大吃一惊:沙漠里见到的只是看见金黄金黄的沙子,忽然,我看到了一棵仙人掌,在这炎热的沙漠里竟然有着这么顽强的植物,茫茫风沙在卷着,三位长辈:风阿姨、乌云婆婆、雷公公,停止了演奏,乌云婆婆对我们说:“孩子们,这里就是你们到新家,软绵绵的沙子可舒服啦!快跳下去安居吧!”在乌云婆婆的提醒下,许多小雨滴都勇敢地跳下去,“嘀嗒嘀嗒……”这是我的伙伴小水滴们在兴奋地亲吻沙子,像一位位跳舞的美丽少女轻盈落地,我也想跳下去,可惜我怕跳下去后,砸伤我的身体,我犹豫着,这时,乌云婆婆对我说:“孩子,你快跳下去,别怕,沙子是你温暖的被窝!”听了乌云婆婆的话后,我便鼓起勇气,闭紧双眼跳了下去,哇,柔软的沙子好舒服呀,我看见三位长辈在向我们微笑……我的伙伴整整跳了一天,滴滴嗒嗒的交响乐连绵不断。三位长辈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很勇敢,太阳公公要出来了,我们又回去了,后会有期!”我们向三位长辈告别:“再见!”

随后,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天空顿时出现了一条彩虹,一只沙狐出来了,它吐吐舌头,走向我们形成的小水洼,欢快地舔着水……

11.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篇十一

一、在教学上,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写作进行阅读积累;在写作训练时,指导学生将所积累的材料表现在作文当中

矛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模仿作文是写好作文的起点。在教学《虎门销烟》时,老人、青年、小孩那兴奋、热闹的场面描写,教师可进行精彩的讲读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变换角度,写写与课文内容一致的片段模仿;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可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外貌的片段模仿等。要强调的是,模仿绝不是抄袭,而是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异。

模仿作文的基础就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无点墨,何以作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积累词汇与语言材料。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巩固学生感知,扩大学生视野。在指导学生写《春天的校园》一文时,为了反映出春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积极调遣自已的“语言材料库”,我首先让学生回忆或者查找有关春天的片段或文章,让他们初步懂得春天该如何描绘;然后我播放了有关赞美春天的录像,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加强学生“看”与“说”结合的能力;最后,我带学生来到操场,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选取自己眼中最能反映春天的特点的事物写下来,要求他们在写的时候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具体。结果,学生的作文除了运用了课文中大量的词语,如“嫩绿的柳丝,光彩夺目的春天,各色鲜艳的鲜花,绿油油的草地……”,写得最多的就是升旗台旁的那三棵高大的木棉树,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孩子们的文章动静结合,读了不由令人慨叹:“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建立自己的“语言材料库”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无论是口语交际课还是作文课,我们都可以发现,学生面对自己熟悉的话题时,总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算不会善用好词佳句,也不会写得空洞无物。平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开展“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等,激发说的兴趣;开辟“读书专栏”、“每日一句”等,激发写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必见成效。

其次在进行课内、课外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时,对学生的要求可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是抄。摘抄好词佳句。二是写。写你的感受等。哪怕一两句话也行。只要学生愿意写。除此之外,就是熟读背诵。诵读多了,印象就会深刻起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到位,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正如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吾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要注意,我们地处方言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尽量用普通话交流,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大量“阿姆话”的现象。

12.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篇十二

一、走进爱, 发现爱

爱由心生, 不亲身经历, 再华丽的辞藻都无法书写内心的真情。父母的爱是什么呢?有同学说了, 父母的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父母的爱是沙漠中的甘泉……多美的句子啊, 但让人有踩着云朵的感觉, 怎样才能将学生那虚无缥缈的思维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呢?

案例一:

师:同学们, 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

生 (异口同声) :爱!

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他们的爱的呢?

生1:爸爸最关心我的学习, 他省吃俭用, 就为给我买书, 买学习用具。

生2:妈妈在我每次生病时, 紧张得不得了, 倒水、喂药, 嘘寒问暖, 寸步不离。

生3:爸爸鼓励我发展特长, 特意给我报了美术班。

……

学生恍然大悟, 噢, 原来这就是爱啊!不同于地震中那绝不放弃儿子, 坚忍不拔的伟大父爱, 也并非那饱受担心与自责的折磨, 独自等待儿子看病归来的深沉母爱。原来, 爱可以这么平凡, 细微到让人忽略。

两节课在这处的设计截然不同, 各有千秋。

前者从正面引导, 直面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知道了, 父母的爱是一声温暖的叮咛, 一个鼓励的眼神……听, 这才是脚踏实地的声音, 我想学生不会再去“借鉴模仿”了, 因为他们已心中有数了。

后者从父母与孩子的摩擦说起, 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难等, 这样的开场,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敢于宣泄的平台。

二、感受爱, 表达爱

案例二:

发泄完心中的诸多不满, 老师抓住时机提问:“那好, 请大家准备干净白纸, 写出你最爱的三个人, 然后画掉一个。”哀伤的音乐适时响起, 孩子们犹豫了, 手中的笔久久不能落下, 但这是规则, 在老师的要求下, 终是落笔了。原来闹哄哄的课堂此时变得静悄悄的。活动还没有结束。“请同学们再画去一个。”老师毫不留情地要求着, 催促着。忧伤的音乐还在继续, 之前还在控诉着父母种种不是的他们, 此刻一脸严肃, 仿佛那是一场生死抉择。此时, 他们肯定想起了那热腾腾的面条, 那无微不至的关怀……

音乐戛然而止, “孩子们, 请告诉我, 父母的爱是什么?”一时间, 众说纷纭, 他们已明白那诸多“不许”的出发点都是爱呀。

三、歌颂爱, 升华爱

此处稍加引导, 让学生由爱自己的父母推开去, 爱天下所有的父母!情动而辞发, 还怕写不出真情实感吗?

13.作文教学点滴 篇十三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小学生习作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习作的好坏即使衡量 学生语文能力的尺度,也是反映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面镜子。总之,学生习作水平的好坏,即是学生的事,更是语文教师的事。

目前,一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为了学生在作文上取得高分,提高成绩,平时不训练写作,到了考试前几天,就让学生背诵优秀作文,一个单元背一篇,而不讲求怎样写作和运用,背诵只是为了赌题,这对学生来说,形成了一种不会写没关系,背下来照样能考高分的负面效应。这种作文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使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大打折扣。

新课表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务必做到以下两点:

的语言进行启发诱导,打开他们作文的思路,激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慢慢取得进步。对这些同学的‚闪光点‛,教师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出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味到作文的甘甜,从而激发习作兴趣。如:我班的罗雷同学,以前是作文写得差的一位同学,经过我的启发诱导,他的习作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他对作文非常感兴趣,而且他的习作常常作为范文朗读。

(二)、读练结合,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借阅有关作文的各种资料,集体讨论可以借鉴的文章主题,摘抄妙词佳句,进行背诵,比一比谁积累的多。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如‚掌声、红花‛。对没有发言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争取以后积极发言,教师对于后者应该处处关照,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最后先让同学们说说读后的感受,或熟读或背诵摘抄的妙词佳句、好的段落,而后教师总结概括,让学生写心得体会,或改写或仿写,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既开拓了阅读视野,又激发了习作兴趣。

(三)进行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办手写小报,每两人办一份;进行名言警句录的搜集,装订成册,同学们可以随时查看;开展班级演讲会;进行作文比赛;写‚循环日记‛等。教师还可以用记录袋的形式,把每个同学的进步记录起来,定期发给同学们看看,并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鼓励学生:‚老师希望这里记载的是每个同学的进步与荣耀。‛这样,不足的同学会更加努力,进步的同学会更上一层楼。这些有趣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提高了习作的水平。

(四)、观察实践,激发兴趣。

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自然,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游玩太极岛,观光龙汇山 ……给同学们讲讲水电站的结构、历史、作用;让同学们说说太极岛的仙鹤、野鸭、芦苇……;让学生猜想龙汇山的来历,说说站在龙汇山上俯视黄河的感受,感慨‚那碧绿如桂林山水般的黄河,是如何养育了众多的华夏儿女;那装饰华丽的游艇,如一朵朵绽放的荷花点缀在碧水之中,美啊,黄河!‛像这样出自学生之口的赞美也不会是罕见的。还有恐龙的足印,使学生回到上万年的历史之中,这些,那一样不会激起学生心中千层的涟漪,打开 学生习作的窗口呢?通过实际观察,拓展了视野,作文不再是闭门造车、绞尽脑汁的事了。作文不会写,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美好的自然去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没有起到万能钥匙的作用,没有管理、指导好学生,没有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学生的思维,如一朵朵未曾绽放的花朵,如果有阳光、雨露的沐浴和滋润,盛开后的美丽将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所以,语文教师要学会用你手中的钥匙打开每一把锁,用你的才华让这些花朵盛开。如此说来,作文不再是无话可说,无处下笔了,而是生活处处有学问,生活处处皆作文。作文源于实践生活,生活实践才是作文的真正素材,要为生活而写,要写生活之事,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要想写好作文,通过观察时间来激发兴趣是必不可少的。

伤中下等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每次评讲课应该评优秀的、中等的、下等的三类作文,对于优秀作文少一些赞美,但要认可,对中下等作文要提出中肯的实质性的建议,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14.作文教学点滴谈 篇十四

疏于写作,是一些中学生的通玻或曰无甚可写,或曰心有言而难成文。每次写作,或随心草就以敷师责,或剽窃他人文章以哗众取宠,文思并茂者凤毛麟角。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心中那一池春水真是“波澜不惊”吗?

通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学生心中非无物也,难在发掘也。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命题应贴近学生。

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但每天的日记却是洋洋洒洒数百言,道理何在呢?我认为是干巴巴的命题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好像让身体非常健康的人去描述痼疾患者的感受,是勉为其难的。因此,写作教师应多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包括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思维特点、感情活动等,使“彼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即使文句稍有不畅,却避开了“空洞无物”的大忌,解决了学生“不愿写”的难题。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几年来,笔者尝试把每单元一篇的作文训练变为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效果也好得多。比如:在课堂上进行作文片断练习,或开头,或结尾,或人物肖像描写,或景物描写……然后随堂全班交流,教师稍加评点。学生把整篇文章分解为几个环节进行练习,互相取长补短,日积月累,整体写作水平便得以提高。同时,加强口头作文练习,或长或短,围绕主题任意表达,既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组织语言、丰富词汇的能力。当然,锻炼和检测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完整的作文练习也是不可少的。

三、在作文批语上下功夫。

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学生作文是心灵的.流露、情感的抒发,教师批改则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若每篇作文的批语都是“句子通顺,结构完整”之类,不但教师觉得乏味,学生也会感到无关痛痒,以致熟视无睹。如果教师能在批语上花费一番精力,其结果会事半功倍。在一次作文中,一位学生写同学关系难处,人心叵测,自己很是苦恼。我就在批语中写道:“……不必如此,事在人为,以善良宽容之心待人,你会收获许多。”这位学生感到有人理解他,更加积极认真地写作,同时尝试着微笑面对生活,最终赢得了同学的信任和友谊。

如此看来,教师的批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的态度,故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敷衍了事。

四、开阔学生的视野。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阅读教学若仅限于教材上的几篇文章,学生便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思考之外,我还经常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欣赏一些著名影片,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词汇,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给他们介绍了小说《第四十一个》,学生听得非常投入。课后,学生不仅把学校图书馆里的这部小说几乎借空,有几个还特地到书店里买来阅读,不少人主动写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15.运用多媒体强化口语教学点滴体会 篇十五

关键词:多媒体;强化;口语;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为英语教学服务,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从自身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应用多媒体强化口语教学的体会,与同行们共同研究探讨。

一、初步认识多媒体英语教学

1、多媒体技术英语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过程和评价等,给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皮”的英语课堂教学技术模式带来空前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之与交际活动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操练模仿创造语言条件,以帮助学生自由的,创造性的,表达意愿,充分进行交际实践活动。

2、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强调的是整合与融入,它考虑的是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讲解语言知识,它强调整合信息,使用整合信息优化教学设计,将课程与设计结合,以达到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目的。

二、实践多媒体英语口语教学

1、使用多媒体教学词汇为口语教学训练作准备。

语言教学的根基离不开词汇,英语教学亦如此,使用多媒体将词汇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利用图片、色彩,对比等形象直观手法将词汇再现给学生,事物由抽象变形象,同学们识图示认拼读,快乐轻松,也由厌学变为乐学,笔者在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词汇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

2、使用多媒体,组织课本语言材料,为口语训练作参考。

据笔者调查与分析,自2005年新目标教材使用以來,无论日常测试,还是期末测试,甚至中考,口语交际部分,由过去得分点已变成今日的失分点,这与教材编排和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原人教版教材每册书每单元均有一至两个口语会话内容,供学生诵读,从诵读中学生们不但能识记口语训练的内容,也从中悟出口语交际的特点及应试方法。新目标单元中,口语会话示范性,相对较弱,整套教材口语会话主要以一问一答展开,连贯性、渐进性弱、内容分散,自成体系。但大纲要求学生积极思考,总结方法、规律、技巧,然而学生受认知水平局限,学习方法又不得当,使得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英语口语表达困难。加之教师整合教材水平有限,难以做到课课优化组合,久而久之学生无兴趣,逐渐厌学。多媒体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单元内、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组合,优化教学设计,从口语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口语困难的心理障碍,又为同学们操练口语提供语言材料,让同学们愿学,乐学,若这种优化整合长期坚持,师生配合可较好的提高口语教学效果。若从起始七年级抓起,落实到每个单元的口语教学中,学生们会感到英语不那么困难,会逐步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最终自觉学习。多媒体技术帮助不但学生解决考试难点,还从心理上辅导学生学习英语。

3、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翻阅新目标教材,尽管五彩斑斓,设计内容丰富,但毕竟没有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反映再现人物、色彩,画面。例如,七年级(下册)unit7whatdoesshelooklike?学习描速人物外貌、高、矮、胖、瘦,笔者运用两种不同手段教授这一课内容,前者用传统模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利用班级中的同学们的不同身材,进行描述操练,由于是描述自己的同学,大家兴趣很高,踊跃参加活动。后者运用多媒体,利用同学们喜欢的明星脸,画面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明星,球星,对比明星们的不同外貌特点,在对比中轻松的解决词汇,再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同学们看图进行描述口语训练,一问一答,同学们热情颇高,兴趣极浓,争相描述他们喜爱的明星,在这堂多媒体口语训练课中,平时不爱开口的同学也参与了课堂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动了起来,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这次实验笔者深深感到多媒体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1、避免滥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要精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效果显著,这已经实践所证明,然而使用不合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反作用,笔者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具体问题就体分析。不同教材,不同的内容,要适时使用,合理的运用,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目标教材最为适用多媒体教学的是每单元的口语教学内容,它可帮助教师把五彩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口语能力。

2、避免多媒体课件内容复杂,要注意实用性。

多媒体英语课程不宜复杂,特别是口语训练内容,应短小精悍、注重实用性。依据课本内容设计课件,可原与课本又可可高与课本,一个课件,一个中心内容,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每个环节设计要紧密相连。扎实展开,反复巩固,逐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可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16.五环节点滴体会 篇十六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堂当成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场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也很厌烦,课堂效率也不是很。而“五环节”教学模式恰恰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和高效性,我想这无疑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因此,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结合学校推行“五环节”(明标—自学—互学-精讲—巧练)教学模式,我进行了有力的尝试。下面针对“自学”环节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使其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自学内容

课堂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做好了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堂自学不是漫无边际地学习,首先自学环节体现在学生通过自学提纲阅读教材,明晰知识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本节课的阅读提纲,阅读提纲常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以

政治学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设计。阅读提纲主要包括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次典型问题设置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能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同时,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二、自学指导

每节课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学法指导首先体现在学生自学时,阅读教材方法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多少页内容,完成相关知识练习,并在课本上勾画提炼重要知识点,疑难之处做好标记;其次是解题方法的指导,提示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注意把材料中的问题转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去考虑,抓住材料和问题中的关键词句,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多角度整合答案,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同时,教师通过巡视过程中的自学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提炼、加工信息的能力。如此不但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主动地得到了新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方法后,学习效率和效果便会获得双赢。

三、自学要求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赞许,使学生愉快地自学;对不够专心的学生说上一两句悄悄

话,给他们“指南针”。同时自学时间还要有一定的要求,使学生做到高效率地在一定的自学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已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自学能力增强了,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学们都有了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爱读书的习惯和能力。

17.小水滴与大海小学作文 篇十七

终于有一天,小水滴大胆地开口教训大海:“大海啊,你知道吗?你的身体是无数小水滴积成的。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小水滴流向你,你会干枯的。”大海不以为然,他傲慢地对小水滴说:“哼!没有你,我照样可以那么庞大。”小水滴见大海不知悔改,便离开了他。第二天,有一些小水滴发现那一滴小水滴离开了大海,便也跟着离开了大海的怀抱。第三天,又有一些小水滴跟着离开了。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每天都不断有小水滴离开大海。

某一天,当大海差不多已经降低了一半的时候,他总算明白了:自己的强大,不过是小水滴们的弱小积起来的。他赶紧呼唤小水滴们回来。小水滴们见他已悔改,便重新回到了大海。

18.作文教学点滴谈 篇十八

一、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常言道:“打铁先得本身硬”,“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还须做常流水”。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以过硬的业务功底、高尚的师德来优化自身,最后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每一堂课,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查资料,找范文,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避免自己讲得过多或过少,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时一道作文题出来,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我一改往日的“一言堂”,而把课堂变成“群言堂”,学生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往往选材新颖,构思巧妙,妙语连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我每上一堂作文课,都要准备一篇自己写的范文,让学生们帮着修改,此时是学生们最兴奋的时候,他们会从遣词造句、选材构思、主题立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他们的帮助,我的几篇范文颇有点出自“大师”之手的意味。看到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我就立即展开作文小练笔的比赛,学生作文思路打开了,下笔自然就从容不迫了。实践表明,教师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养成作文前认真思考的习惯,这样的启发指导,学生肯定会乐此不疲。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师生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主动活动,作文教学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活动。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喜好表现,同时又很叛逆。他们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对每个事物的看法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感。面对学业的压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他们有许多“情绪”需要向社会、向他人宣泄。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发泄的机会。如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让同学们给老师或父母写一封信,体裁不限,内容不限。这下,同学们可抓住了宣泄的对象,在纸上尽情地抒发。每到这时候,我会看到学生内心私语,对我的直言不讳,对父母的希望……思路清晰、文笔潇洒,全然不像是出自中学生之手。体裁也从一般的记叙文到诗歌、散文、随笔、小小说……对此,我兴奋不已,及时给予鼓励、表扬、点拨,帮助他们修改并参加各类竞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一举动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现了,教与学协调一体了。针对语文基础较差的同学,我还要求同学们每周摘抄两篇佳作,工整地抄写在练习本上,还必须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评语,星期一供大家赏析,被学生评出来的佳作会上这个月的黑板报。因此,对这项工作大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不要以教师简单的说教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否则将欲速而不达,还是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这样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三、抓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1.抓住生活细微之处,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写作文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像挤牙膏一样想一句写一句,结果文章干巴巴的。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学生生活空间狭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间接经验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就是“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因此,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歌咏比赛、参观市场商场……同时,让同学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们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2.多说多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口若悬河,但写起作文来文思枯竭、无从下手,原因在于写得太少。因此在写作文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先说后写,就是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下来。还可以在课前5分钟,给学生口头锻炼的机会,内容不限,可以是笑话、诗文、新闻、故事等。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3.多写周记,鼓励创新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再加之学业负担,写作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平时让他们多写一些小片段、随笔,把自己的感情宣泄出来,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还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把他们写得好的文章推荐出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文的分量,提高写作积极性。

4.多肯定、少批评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指出他们的不足。有些同学虽然立意不新,但在遣词造句上还不错;还有些同学,前言不搭后语,但结构还可以。对此,教师也应多加以赞美,激发其创作兴趣。反之,教师如把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则不仅挫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还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上一篇:个人先进汇报材料下一篇:人员裁员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