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复习题(11篇)
1.国际关系史复习题 篇一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强化及冲刺复习建议
一、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备考推荐参考书目:
1.《政治学》 作者:海伍德 xxxx出版社 第x版
2.《政治科学》 作者:迈克尔罗思金 xxxx出版社 第x版
3. 《政治学核心概念》 作者:海伍德 xxxx出版社 第x版
4. 《现代政治分析原理》 作者:燕继荣 xxxx出版社 第x版
5. 《国际政治概论》 作者:李少军 xxxx出版社 第x版
6. 《国际政治概论》 作者:陈岳宋新宁 xxxx出版社 第x版
7. 《国际政治学理论》 作者:梁守德洪银娴 xxxx出版社 第x版
8. 《西方政治思想史》 作者:唐士其 xxxx出版社 第x版
9. 《权力制度文化》 作者:秦亚青 xxxx出版社 第x版
10. 《国际关系史》五本 作者:方连庆等 xxxx出版社 第x版
11. 《国际关系史》 作者:袁明 xxxx出版社 第x版
12. 《国际关系史》 作者:刘德彬 xxxx出版社 第x版
13.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作者:约瑟夫奈 xxxx出版社 第x版
14. 《比较政治学》 作者:罗伦斯迈耶
15. 许振洲《政治学原理》讲义
16. 王联《国际政治概论》讲义
17. 网上流传的国际关系理论总结
二、强化阶段复习建议(11月到12月):
在这段时间,要做的事情是大规模有意识的记忆和答题方法的训练。
必须真正把自己总结的知识化为自己头脑中存在的东西,这就要靠背,狂背。名词解释,背着也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国关的名词解释需要把时间、地点、起因、结果、影响等都记下来,像条约这样的关键词还不能记错。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很痛苦的,但是又特别关键。
同样的,答题方法也要自己多多摸索,名词解释语言要简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该答的还是要答全,注意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就是了。简答略繁一点,同样要答全,但不必展开,点到为止。论述题需要拿出写论文的架势,展开了好好写,答题时注意思路,做到层次清晰。论述题会很花时间,因此前面的题要抓紧。
三、冲刺阶段复习建议(元旦到考试前):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调整心态和状态。考研毕竟只是一场考试,就算知识掌握得再好,方法再得当,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发挥不出来,也是白搭。所以临场考试至关重要。
首先是状态,考前就要好好的调整状态,简单说就是吃好睡好。这样才有精力来应付复杂的考试。
再就是心态,要学会为自己减压。就想:考研是很重要,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考好一点,紧张的话会使发挥不出来,如果轻松应战,肯定会考得更好。这样想的话,放轻松就对了。如果还是轻松不下来,也没关系,不去想它就是了,之前的准备已经够充分了,考研只是水到渠成的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个时候,想想已经没有什么退路的,那就勇敢向前吧,即使失败,我也要有尊严、有风度的失败。
对于这几轮复习,时间的安排并不是严格的,但是大体的准备思路是一致的。即先通过大量阅读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再通过继续的阅读梳理知识同时加深理解和记忆,然后进入有计划的大规模记忆过程,最后调整状态,迎接考试。
2.国际关系史复习题 篇二
一、国际关系与国际商贸战略研究
(一)良好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商贸战略发展
从目前的国际关系上来讲,各国之间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并都以“合作”为前提,致力于经济贸易的提升。因此,各国也在发展中意识到,只有良好国际关系的存在,才能够促进商贸战略的多样化。一般来讲,国际商贸的核心都分布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它具有引领商务贸易发展的功能,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广州为例,它临近香港,并且是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便利性非常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性会议也多在广州、上海、深圳等地举行。在此现状下,我国的国际商贸中心也由此形成。我国将广州作为具有优越性的国际商贸圈。主要以电子科研型产品的交易为主,进行零售与批发的综合性调整。另外,以良好的国际关系作为基础,定期举行一些国际化的商务会展,各国人民积极参与,实现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第二,扩充产业链条。在国际商贸展示的基础上,各国之间也可以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发。我国可以通过各国产品的关联性进行产品衍生与融合,促进国际商贸的发展。第三,从“内核形”产业出发,带动外部经济的发展。利用良好的国际关系,我国还可以将总体经营业务进行扩展,实现销售与运营的一体化。从科技信息与金融贸易等核心经济收益为标准,形成新型的国际贸易集群,进而推动旅游业、休闲业等产业链条的形成。[1]
(二)良好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贸易层次的形成
良好的国际关系也有利于我国国际商贸层次化的组建。以上海为例,它是我国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2]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与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尤其是“世博会”的开展令世界看到了我国的发展,给世人带来了震撼。在世博会成功举办后,上海也致力于国际商贸的发展,将贸易功能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以批发零售为主,对一些新型产品进行展览,促进国际商贸会的举行,形成企业的集群效应,推动商贸中心内核的形成。第二,以上海的主要商业圈为准,将先进的制造业、科研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经济行业作为国际贸易的支柱,促进新技术之间的交流,以“物流中心”作为基本载体,优化贸易组织形式,促进资源的整合。第三,发展服务等辅助型产业。以“旅游行业”为主,以教育培训、文化产业为导向,推动国际贸易多样化的形成。国际贸易层次性划分使得国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有利于国际贸易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产品之间的带动性与融合性。[3]
二、国际贸易战略促进国际关系大融合
国际贸易战略的有效制定也能够推动国际关系的融合。第一,在国际贸易战略的组建时期,各贸易中心一定是将科研组织放在首位。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交流。以我国先进的技术作为突破点,也使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强。试想一下,国家之间的来往频繁了,必然会促进良好关系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际关系主要以利益的变化为主,利益的提升能够带动关系的发展。第二,在国际贸易战略制定的同时,各贸易中心也在对产品链条进行优化与组织,发展多样化的经济活动中心。此方式能够促进经济贸易值的增长,使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而综合实力的加强也会促进国际关系的完善。[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关系与国际贸易战略是紧密相连的。首先,良好的国际关系能够推动贸易层次的形成。其次,国际贸易战略也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大融合。二者是互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先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新视角——基于商贸中心能量等级分析的战略研究[J].城市观察,2011(4):65-73.
[2]林永亮.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实然”与“应然”[A].外交学院.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1:23.
[3]秦亚青.行动的逻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转向”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181-198+208.
3.论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关系 篇三
摘 要: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一度疏远,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制理论的兴起才重新拾起这种联结纽带,并为国际法晚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性基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实现了两个学科的第三次联结,并对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法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学;学科关联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紧密,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相互影响。究其原因,无论是国际法学者,还是国际关系学者,他们都具有相同的视野,即在传统上共同关注以国家为中心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晚近又同时面对国家与非国家主体,诸如全球化、“国际治理”等全新课题。而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一方面是各个领域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科范围之外,但紧密相关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必然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各个领域的学者保持自身领域研究的动态发展的需要。这些特性决定了两个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结,并对各自学科的发展大有裨益。
一、国际关系及国际法概述
国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国际关系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一切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关系,也包括文化、科技和法律方面的关系;既包括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民间的关系。而狭义国际关系仅指主权国家、政府间的官方政治外交关系,即国际政治关系。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关系日益呈现出地域上的全球性,内容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互动性,层次上的复合性以及变迁的有序性等特征。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准则以及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传统国际法仅认同对狭义国际关系的调整与规制,但在当今国际关系呈纵横扩展的情况下,国际法本身的发展已经突破了这一案臼,日益关注其他层面复杂的社会关系。国际关系属于国际社会事实层面的内容,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等属性;而国际法则属于其价值层面的内容,带有反映性和主观性。因此,它们之间既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联,又含有现实矛盾,并不能预期二者达成完全和谐的关系状态。故此,承认关联并解析二者的矛盾才是推进其良性互动的根本。
二、国际关系同国际法三次联结
早期的国际关系著作充斥着对国际法研究成果与方法的运用,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从法学研究中脱胎而出。在理想主义理论中这一点尤为明显。一战把维也纳会议以来靠大国均势政策而維持的欧洲百年和平局面打得粉碎,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一些国际关系学者把目光转向当时已成为哲学世界主导思潮的乌托邦主义。无疑,自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以来,国家之间始终遵循着权力与利益至上的法则,这决定了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理念注定要破产,但这个时期国际法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结(也是两个领域所实现的第一次联结),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对国际法与国际法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冷战开始后,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研究突然变得疏远。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对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蔚然成风,成为这两个学科最新发展的闪亮之处。在国际关系学界,重新拾起国际法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联结纽带的正是国际机制理论。从国际机制的定义看,国际机制与国际法实际是相近的概念。虽然对于国际机制的定义,学者们尚有分歧。另一方面,从国际机制的特征与功能看,国际法具备国际机制学者所强调的国际机制所应具备的各种特征与功能。
冷战结束后,建构主义理论迅速崛起,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提起了很大的挑战。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国际关系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人构成整个世界,人和社会的相互构建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进程,这是建构主义理解问题的总体思路。
三、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的发展促成了国际社会的产生,构筑了国际法赖以生存并勃兴的社会基础,使得国际法追求的公平、正义、秩序等价值得以在对国际关系的调整与规制中实现;国际社会的存在和国际关系的运行也需要有一个国际法律体系来进行有效协调。
国际关系催生了国际法。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个共同体(主要是国家)及其成员间发生交互活动,形成交往关系,从而将原有的国内社会关系扩展至世界范围,形成了一个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国际性权威的社会系统,而一个稳定的国际社会内在的秩序要求与其行为主体对利益与权力的本能追逐之间的矛盾又催生了一系列国际性规则。因此,国际法不应被看成是一种脱离权力和社会过程的机械的法条和规则,而应被视为在一个考虑政治及其它变量(variables)的背景中试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者所作能动反应的结果。
国际关系的发展丰富了国际法的内涵。国际关系的演进不断推动着国际法的擅变,这一积极效应在当代社会体现得尤为明显。二战后,国际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权国家数量迅速增加,非国家行为主体也日益活跃;国家间关系从“高级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低级政治”领域,扩展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全球市民社会的勃兴成为一股新的力量,不断挑战着国家权威体制下的世界秩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的共生、竞争逐渐摆脱“软要素”的地位,开始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遇到了有力挑战,和平与发展的呼声响彻全球……国际关系的多维化、多元化已经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国际法的完善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相对国内民主而言,国际关系的民主是一种更高级有序的民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不仅有权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而且有权平等地参与决定国际事务,这些都是其题中应有之意。而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核就是主权平等和权力制衡,不断完善的国际法充当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
[2]〔美〕肯尼思·W.汤普森.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理论家与世界危机[M].耿协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4.国际金融复习题 篇四
1、外汇与外国货币不是同一个概念,外汇的范畴要大于外国货币。F
2、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因此美元对其他所有国家货币的报价都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F
3、一国货币如果采用直接标价法,那么外汇汇率的上升就意味着本币的升值。F
4、客户从银行手中买入或者向银行卖出的外汇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前者为银行的买入价,后者为银行的卖出价,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价差是银行的经营费用和利润。F
5、一国货币升值会增加该国进口,减少该国出口,国际收支的恶化反过来又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因此即使在纸币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也是有限的,并最终会返回到其均衡位置。F
二、多项选择
1、金本位制度下,下列哪种因素会引起一国货币汇率的上升(AB)A 同样货币单位的法定含金量增加 B 该国贸易顺差增加或贸易逆差减少
C 由于技术进步该国货币改铸为黄金所需费用减少 D 该国外债偿还高峰出现
2、无论金本位制度下还是纸币制度下,汇率都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它们是(BD)A 一国金融体系的结构
B 货币购买力
C 外汇交易技术
D 货币的供求关系
3、下列因素中有可能引起一国货币贬值的因素有(ABD)A 国际收支逆差
B 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 C 国内利率上升
D 国内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
4、利率上升引起本国货币升值,其传导机制是(AC)A 吸引资本流入
B 鼓励资本输出 C 抑制通货膨胀
D 刺激总需求
判断对错:
1、外汇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结清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实现货币购买力的国际转移。T
2、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若商业银行买入的外汇多于卖出的外汇,则为“空头”,反之为“多头”F
3、若某种外币兑换本币的汇率低于界限值,则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应在外汇市场卖出该种货币。F
4、利率较高的货币在远期市场上表现为升水,反之表现为贴水。F
5、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意味着外汇远期汇率贬值。T
6、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参与者。T
7、外汇(商业)银行是外汇市场实际操纵者F
8、掉期交易是在某一日期远期卖出A货币,买进B货币的同时,反方向地买进即期A货币,卖出即期B货币的交易F 不定项选择
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abcde A 商业银行 B 投资银行 C 中央银行 D 外汇投机者 E 持有外汇的个人
2、外汇市场真正的起源在于:bcde A 央行货币监管的需要 B 主权货币的存在 C 非主权货币对境外资源的支配权和索取权的存在 D 投机获利动机的存在 E 金融风险的存在
3、以下哪些属于外汇市场的功能bcefg A 促使国际贸易平衡 B 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C 提供外汇资金融通 D 抑制外汇投机 E 防范汇率风险
F 形成外汇价格体系 G 反映和调节外汇供求
4、外汇市场的交易动机有:(ce)
A贸易结算 B对外投资
C外汇保值
D外汇借贷 E金融投机
F管理干预
5、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AB A进出口商为避免商业交易遭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进行期汇买卖。B外汇银行为平衡其远期外汇头寸而进行期汇买卖。C外汇投机者为谋取投机利润而进行的期汇买卖 D央行为外汇储备管理而进行的期汇买卖
判断对错
1、外汇衍生工具是为了防范和管理风险而产生的金融创新,因此有了外汇衍生工具,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风险大大减小F
2、若期权买方不能获利,则其期权费可收回。F
3、远期合约到期前一般不可转让。T
4、如果某货币利率较高,则该货币汇率远期升水。F
5、使用外汇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一定会改进最终结果F
6、与远期相比,期货的违约风险更高F
7、欧式期权的持有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前的任何一个工作日执行该期权F
8、看涨期权购买者的收益一定为期权到期日市场价格和执行价格的差F
不定项选择
1、外汇衍生品的基本特征有:ABCD A 未来性 B 账外性 C杠杆性 D虚拟性
2、影响期权费用高低的因素主要有(ABCD)A 期权供求关系B期权执行汇率C期权时间价值D预期汇率波动性 3下面哪种金融产品属于外汇衍生品的基本类型?ABD A 期货 B 期权 C欧洲货币 D远期 E银行承兑票据
4、外汇远期和期货的区别有B A远期是场内合约,期货是场外合约 B期货实行保证金制度而远期没有
C远期是标准化合约
D期货合约更加灵活
5、已知美国一年期国债利率为10%,英国一年期国债率为5%,则BD A 美元远期升值
B 英磅远期升值 C 美元即期贬值 D英磅即期贬值
6、如果一家进出口公司在三个月后将收到一笔外汇为300万英磅,为了防范未来英磅贬值的危险,该公司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C A 签订一份三个月远期英磅的卖出合约 B 在期货市场上做三个月英磅的多头 C购买一份三个月到期的英磅看跌期权 D以上答案都正确
7、上一题中进出口公司的做法体现了外汇衍生工具的什么功能?B A投机功能 B套期保值功能 C套利功能 D提供流动性 E以上答案全不正确
8、如果某个投资者想要在外汇汇率大起大跌的时候获利,他应持有的资产组合为:D A 买入现汇并同时买一份看跌期权
B 购买一份看涨期权并同时卖出一份相同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C 卖出一份看涨期权并同时卖出一份相同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D买入一份看涨期权并同时买入一份相同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7、上一题中进出口公司的做法体现了外汇衍生工具的什么功能?B A投机功能 B套期保值功能 C套利功能 D提供流动性 E以上答案全不正确
8、如果某个投资者想要在外汇汇率大起大跌的时候获利,他应持有的资产组合为:D A 买入现汇并同时买一份看跌期权
B 购买一份看涨期权并同时卖出一份相同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C 卖出一份看涨期权并同时卖出一份相同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D买入一份看涨期权并同时买入一份相同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判断对错
1、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部分,是从事境外金融业务的在岸市场F
2、通常,离岸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分开,可以自由筹措资金,进行外汇交易,实行自由利率,无需交纳存款准备金,但是仍然要受到所在国金融政策的约束F
3、欧洲美元是一种特殊的美元,它与美国国内流通的美元是不同质的,具有不同流动性和不同的购买力F
4、欧洲货币市场是指欧洲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市场F
5、欧洲货币存贷业务,既游离于货币发行机构的管辖权限之外,也丝毫不受经营机构所在国金融市场的规则约束,带有极强烈的“自由主义”倾向T
6、欧洲资金市场是办理短期信贷业务的市场,主要进行1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存放T
7、欧洲债券市场与欧洲中长期信贷一起构成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部分T
9、国际债券市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T
10、欧洲债券是指借款人(债券发行人)在欧洲发行的以非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F
11、欧洲债券市场比一般债券市场容量大,可以筹集到大额资金,并且利率低,期限长,所以投资风险大,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安全F
12、按照借贷期限的长短,可以把欧洲货币市场分为资金市场,中长期借贷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三部分。一般把资金市场也称为欧洲货币市场T
13、发行欧洲债券不需要向有关国家申请批准,不受各国金融法令的约束T
不定项选择
1、与在岸市场相比,离岸市场具有以下特点:ABC A 与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分开,不受所在国金融政策限制 B 进行外汇交易,实行自由利率 C 无需交纳存款准备金 D 不需要通过中介机构
2、离岸市场在哪些方面与国内金融市场有所差别ABCD A 业务规定 B 制度结构 C 利率决定 D 资金的借贷方式
3、欧洲货币,这里的欧洲是指:ABCD A非国内的 B境外的 C 离岸的 D 并非地理上的意义
4、欧洲货币市场形成的外在原因包括:ABCD A美国国际收支逆差
B美国政府金融政策的影响 C其他国家的政策影响
D美元币值的降低
5、欧洲资金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ABCDE A它是批发市场,因为大部分借款人和存款人都是大客户,每笔交易金额很大。B它是银行间市场,银行同业交易占很大比重。
C它是高度竞争性的市场,市场很少限制,因而竞争激烈
D这个市场没有一个中央管理机构,几乎不存在任何管制,经营比较自由
E它有独特的利率结构,由于不受管制又不需要保存存款准备金,所以利差可以保持很小的水平
7、国际债券可以分为哪些类别?AC A外国债券 B美国债券 C欧洲债券 D武士债券
8、下列债券中,不属于外国债券的是:C A扬基债券 B武士债券 C金边债券 D猛犬债券
10、欧洲债券市场的特点包括:ABCDE A融资的成本低 B不受各国金融法令的约束 C可以自由选择货币面值
D可以用一种货币发行,也可以用两三种货币发行,到期由贷款人选择使用对自己最有利的货币还本付息 E投资比较安全
判断对错
1、证券化趋势是指: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的相对重要性超过了中长期国际信贷市场。T
2、与回购市场相比,同业拆借市场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需要抵押品。T
4、如果各国间证券投资收益的相关性非常高,那么通过国际组合投资来规避风险的作用就不明显了。T
5、国际组合投资与国内投资相比,绝对风险水平降低了。F
6、要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投资者应当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与本国经济周期恰好相反的国家的证券。T
7、某投资者手中有10万英磅,当前一年期英磅债券利率为5%,美元一年期债券利率为8%,故他必须投资于美元债券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F
不定项选择:
1、同业拆借市场的特征包括:ABD A不需要抵押品和担保人 B参与者范围狭窄,仅仅包括金融机构 C利率较高 D期限较短
2、国际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子市场是:C A中长期国际信贷市场 B银团贷款市场 C国际债券市场 D国际股票市场
4、作为金融工具,国库券的特征包括:ABCD A期限短 B不具备抵押品 C政府信誉支持 D流动性高
5、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三个层次包括:ACD A各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跨国经营而形成的各国金融市场的关联链 B金融壁垒和金融障碍的逐步消除 C各国金融市场之间交易量的扩大
D相同金融工具在不同金融市场上价格趋同
7、有关均值-方差模型,正确的是ABCD A标志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开端
B利用确定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来描述理性投资者的行为 C计算量很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困难 D是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核心
8、根据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理性投资者:AD A受到效用最大化动机的驱使 B对风险的承受力很强
C受到收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
D所选择证券组合的特征是:在同等风险水平上收益最高和在同等收益水平上风险最小
10、对于系统性风险的表述,正确的是:BCD A国内组合投资只可降低,不可消除系统性风险 B国际组合投资只可降低,不可消除系统性风险 C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5.国际金融复习题答案 篇五
一、名词解释
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的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时间套汇:又称掉期交易,是指在买进或者卖出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种但到期日不同的货币。
国际收支均衡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外汇期货交易:是指期货合同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买进或卖出规定金额外币 的标准化合约。
套利: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短期投资利率的差异,将货币(通过货币兑换)由利率较低的地区或国家调往利率较高的地区或国家,以赚取利差收益的外汇交易行为。
美式期权: 自期权合约成立之日算起到到期日的截止时间之前,买方可以在此期间内之任一时点,随时要求卖方依合约的内容,买入或卖出约定数量的某种货币。套汇交易: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上不同种类和不同交割期限的货币在汇率上的差异进行低买高卖的外汇交易行为。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跨市场套利:指投机者利用某种货币在不同外汇期货市场上价格的差异,从一个市场买进该种货币的外汇期货合约,同时于另一个市场卖出,之后再伺机分别进行对冲,赚取差价收益。
地点套汇:用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价,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法,赚取外汇差额收益的一种套汇业务,地点套汇又可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两种。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所进行的协调与合作。
保值性资本流动:又称“资本外逃”,是指短期资本的持有者为了使资本不遭受损失而在国与国之间调动资本所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
外汇风险: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和利率的变化对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计值的资产和负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两种。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投机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别或汇率差别来谋取利润所引起的资本国际流动。
国际债务危机 :
国际资本流动 :指货币资金或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跨越国界的有偿让渡或转移,即一国与他国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各种形式的资本转移。
看涨期权 :也称择购期权、买权,是指期权合约的买方有权在有效期内,按约定汇率从期权合约卖方处购进特定数量的货币。
看跌期权:也称择售期权、卖权,是指期权买方有权在合约的有效期内按约定汇率卖给期权卖方特定数量的货币。
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经营活动中,由于持有外币的多头或空头的头寸而在汇率波动的情况下轧平头寸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是指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三)错误与遗漏账户
该账户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平衡而人为设立的一种平衡账户。
2.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一)临时性失衡
是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
(二)结构性失衡
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三)货币性失衡
货币价值的变动影响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四)周期性失衡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五)收入性失衡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进口需求>出口需求
(六)资本性失衡
资本国际间的流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3.什么是国际货币市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国际货币市场是指居民与非居民或非居民之间进行的期限不超过1年的资金融通的市场。根据业务活动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①银行短期信贷市场是指银行同业间的国际拆借或拆放以及银行对国外工商企业提供短期信贷资金的市场。②贴现市场是经营贴现业务的短期资金市场。③短期证券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证券交易市场
4.什么是国际资本市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各种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与网络。①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是指银行为外国企业等长期资本需求者提供的1年以上的中长期信贷资金的场所。②证券市场是股票、中长期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市场。
5.什么是欧洲货币市场?它具有哪些特点?
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境外金融市场或化外金融市场,是指经营各国境外存放款
业务的国际金融市场。
特点:①.基本上摆脱了各国金融当局的干预,资金借贷自由,调拨方便。
②交易的货币都是境外货币,币种较多,交易规模大。
③有独立和灵活的利率结构。
④以银行间交易为主
6.简述欧洲中长期信贷市场的特点?
①借贷期限长②借款金额大③国际银团贷款所占比例高④实行浮动利率
7.简述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区别。
①交易地点与时间不同②合约的性质不同③交易参与者及交易目的不同
④保证金要求不同⑤.结算制度和保证措施不同
8.简述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期权交易的区别。
①.交易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②交易双方的盈利与亏损存在不对称性
③.交易标的物的范围不完全相同④交易的履约保证金要求不同⑤交易的结算制度不同
9.什么是国际储备?一种资产必须具备那些特征才能成为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特征①可得性;②流动性;③普遍接受性。
10.简述国际储备的构成。
(一)自有储备①黄金储备②外汇储备③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地位)④特别提款权
(二)借入储备①备用信贷②互惠信贷协议③借款总安排④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11.简要说明中国的外债由哪些部分组成。
12.什么是国际资本流动?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货币资金或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跨越国界的有偿让渡或转移,即一国与他国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各种形式的资本转移。
原因: ①收益率或利率②汇率预测③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
13.什么是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有哪些表现形式?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或者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
①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家的企业部门进行的投资。
②国际证券投资:也称间接投资,是指通过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外国政府、银行或工商企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而进行的对外投资。
③国际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或国际银行对非居民所进行的期限为1年以上的放款活动。
④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长期信贷的总称。
14.什么是银行危机的传染性?它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银行危机的传染性是指银行危机是可以互相传染的,通常是指一家银行的危机传染给别的银行甚至整个银行体系。
原因分析:
一是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难以相互匹配;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
三是当事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15.银行危机救助资金的安排有哪几种方式?
1.银行自筹资金2.中央银行出资:充当最后贷款人。3.政府出资:直接动用财政资金或发行国债。4.股东出资:原股东出资或增资扩股。5.银行同业出资6.存款保险体系的支持
16.什么是外汇管制?其目的是什么?
外汇管制又称外汇管理,它是一国或一地区外汇 管理当局对外汇的收、支、存、兑等方面所采取的有限制性意义的法令、法规以及治度措施等。
外汇管制的目的:
①限制进口,扩大出口,鼓励生产。②限制资本外逃,维持收支平衡。③增加外汇储备,从而增强本币信誉。④以外汇管制为手段,要求对方国家改善贸易关税政策。
17.简述外汇风险防范的原则。
①最低成本原则 ②回避为主原则③预测先导原则
18.简述外汇市场的特点。
①全球一体化的市场
分布呈全球化格局;高度一体化;主要交易的货币
②全天候交易的市场③政府干预频繁的市场④汇率波动剧烈的市场⑤金融创新不断的市场
三、论述题
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一)需求调节政策
1、支出增减型政策
支出增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支出总水平的政策。主要包括:
(1)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公债政策。
(2)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率政策
2、支出转换型政策
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包括:
(1)汇率政策:是指一国通过调整本币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
(2)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关税改变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
(3)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二)供给调节政策
1、科技政策
(1)推动科技进步:内部;外部(2)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人力资源投资
2、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结构。
3、制度创新政策
制度创新政策主要表现为:
企业制度改革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三)资金融通政策
融资政策是在短期内利用资金融通的方式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以实现经济稳定的一种政策。
2.试述发展中国家缓解债务的对策。
1.进行债务再谈判,促使债务的重新安排
2.债务—股权互换将债务转换为投资股权,使债务资本化。重点是对债务资本化进行管理。
3.债务回购4.限制偿债
3.试述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缓解了“特里芬难题”2.有利于防范汇率风险3.促进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
(二)不利影响
1.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 2.增加了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3.加深了国际货币制度的不稳定性
4.试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积极影响
1.促进全球经济效益的提高2.调节国际收支
3.缓和各国的内部与外部冲击4.加速各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
1.易于造成货币金融混乱
2.长期过度的资本输出,后引起输出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停滞
3.直接投资利用不当,易于陷入经济附庸地位
4.加重外债负担,甚至会陷入债务危机
5.试述国际债务危机的历史成因。
(一)国际债务危机的客观诱发因素
1.西方国家为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致使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2.国际债务条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这主要表现为:
(1)优惠贷款和国际援助减少,私人贷款比重上升。
(2)偿债期缩短,外债使用效益降低。
(3)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行浮动汇率制度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等原因。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中
心的兴起,国际私人银行的大规模扩展以及国际资金的迅速增长,为世界资金市场的供求调节创造了极好的条
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发展中国家的举债之风。
(二)国际债务危机的主观诱发因素
1.多数债务国的发展计划庞大,建设规模超出国力承受限度,为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只好实行依靠外债来发展经济的战略。
2.债务国缺乏有效的外债宏观调控,管理混乱。
(1)表现为多头借债在发展中国家中相当普遍,从而抬高了借债的利率成本;
(2)政府缺乏对外债的宏观指导政策,政府也缺乏统一有力的外债管理机构;
(3)对外债缺乏明确的概念、分类和统一口径,没有形成统一的报表报告制度和监测统计指标体系,从而不能对外债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监测。
3.外债投向不当,投资效益和创汇率较低。
6.试述规避外汇风险的方法
(一)选择正确的计价货币回避汇率风险
在国际收付中,选择何种货币计价结算至关重要,一
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出口争取以硬货币成交,进口争取以软货币成交
2.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3.尽量选用本国货币
(二)提前或延期结汇
1.当预测计价货币将贬值时2.当预测计价货币将升值时
(三)远期外汇交易
(四)外汇期权交易
(五)外汇期货交易
(六)参加外汇保险
7.试比较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期权交易。
1.交易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2.交易双方的盈利与亏损存在不对称性
3.交易标的物的范围不完全相同
4.交易的履约保证金要求不同
6.国际石油经济考试复习题 篇六
一、填空题
1、油气资源资源定义和分类的原则:地质把握程度;发现与未发现;可采与不可采;有无经济价值
2、世界主要的现货市场有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等;现货市场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大的港口和众多的炼油厂。
3、石油贸易方式包括:
4、准现货贸易包括:易货贸易、回购贸易、以油抵债、以油换油
5、第一份成功上市的石油期货标准合约是1978年11月由NYMEX推出的加热油合约
6、期货贸易的基本功能是套期保值功能和远期价格发现机制。
7、产生基差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差,期货的交割地与现货的交货地不同;油种不同或品质差;储存因素。
8、主要天然气生产国有;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国家依次是: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乌克兰、中国。
9、天然气贸易以长期合同为主,俄罗斯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液化天然气贸易首次出现在1964年,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占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总量的43.2%。
10、天然气价格一般的规律是:于天然气,LNG的价格更加平稳;
11、国家石油公司长期生存战略:性
12、国家石油公司中期发展策略:灵活性—迅速处置石油权益;避免非系统风险
13、石油工业的特征:品具有多种用途
14、石油协议/合同主要参与者如下:国外石油公司;合同者;银行;培训机构。
15、石油合同的主要类型/种类:租让合同;矿区使用费/公司税;产量分成;风险服务合同;服务合同;回购合同;国家石油公司私有化
16、石油/协议合同中油公司提供全部资金和专家,并承担全部勘探和开发风险,所有产出归政府所有是风险服务合同
17、按回购合同的规定,投资预算不能超支,超支部分由承包公司承担。
18、石油合同税收:矿区使用费;公司税/所得税;石油收入税;暴利税;增值税;定金;地租;供应国内市场义务;干股
19、石油运输方式:海运—油轮运输;管道运输;河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20、国际石油市场主导力量:非OPEC国家、跨国石油公司
21、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成立于年,目前拥有个成员国,要求成员国建立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成立的目的为了缓和石油供应中断的影响和避免油价暴涨
22、政府对石油业的政策干预:发政策、政府直接参与石油业、其它政策
23、经济学中按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市场分为四类:全垄断
24、原油结算价格P=A+D,A为 D为
二、选择题
1、中国成为原油纯进口国是哪一年B
A1990
B1992
C1993
D19982、石油公司分为国家石油公司、私营石油公司和石油专业服务公司A
A国家石油公司、私营石油公司和石油专业服务公司
B国家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石油专业服务公司
C国家石油公司、私营石油公司、地区石油公司
D地区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
3、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石油公司是,也是生产国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石油公司。C
A墨西哥PEMEX
B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YBFP
C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YPF
D意大利石油公司AGIP4、意大利石油公司AGIP,后发展成为国家石油公司A
AENI
BChevronTexaco
CCONOCOPHILIPS
DTOTAL5、天然气贸易分为管道天然气贸易和液化天然气贸易两种形式,目前两者的比例约为3:1 D
A1:2B1:1C1:3D3:16、R/P的涵义是指B
A采储比
B储采比
C储量接替率
D气油产量比
7、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家D
A阿曼
B卡塔尔
C澳大利亚
D尼日利亚
8、第15届世界石油大会通过了一项油气储量的分类标准,将油气储量分为已发现储量和待发现储量。A
A已发现储量和待发现储量
B证实储量和未证实储量
C动用储量与未动用储量
D可采储量与不可采储量
9、关于我国已经建成的跨国油气管道是A
A中哈石油管道
B中俄石油管道
C中缅石油管道
D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
10、现代石油工业诞生的标志是A
A1859年,Edwin L.Drake油井钻探成功
B1860’S美国宾夕法尼亚出现了第一家大型炼油厂和第一条石油管道
CJohn Davidson Rokefeller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
D1861年 第一船煤油出口欧洲11、1938年,墨西哥宣布对所有外国石油资产实行国有化,创国有化运动的先河A
A墨西哥
B伊朗
C印尼
D沙特
12、OPEC于1960年在巴格达成立,OPEC逐步取得石油生产和价格控制权A
A1960
B1956
C1948
D196513、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欧佩克创始国卡塔尔D
A沙特
B委内瑞拉
C伊拉克
D卡塔尔
14、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于1973C
A 1972年
B 1975年
C 1973年
D 1974年15、1983年3月30日,NYMEX开始原油期货交易标志石油期货贸易产生B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4年
D 1985年
16、IEA是哪年成立的?1974B
A 1972
B 1974
C 1973
D 197617、资源评价主要包括:地质评价、资源量估算和经济评价
A 地质评价、资源量估算和经济评价
B
C
D18、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依次是世界石油资源国的前六位。这六个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占全世界的69.6%。A
A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
B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
C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
D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伊拉克19、2004年石油产量最多的七个国家其石油产量小计24.3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3.05%。C
A54.62%
B47.58%
C63.05%
D68.43%
20、从国家消费来看,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几个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德国、俄罗斯,其消费量约为18.59亿吨,占全世界消费量的49.35%,且每个国家的消费都超过了1亿吨,占3.2%以上。A
A49.35%
B47.58%
C54.62%
D63.05%
21、美国石油消费量占全世界消费量的24.9%A
A24.9%B49.35%C54.62%D63.05%
22、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占据了全球的61.7%,而其消费相对较少,仅占6.7%。里海地区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朗等国,介于欧亚两大石油消费区之间,油气资源丰富。B
A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伊朗、墨西哥、中国和委内瑞拉
B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朗
C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委内瑞拉、蒙古
D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朗
23、世界石油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主要石油消费区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A
A 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B 美洲、西欧和亚太地区
C 欧洲、亚太和中东地区
D 北美、欧洲和中东地区
24、世界石油资源的争夺将更为激烈,争夺的热点地区在中东、里海等地区 A
A 中东、南海
B 里海、中东
C 中东、北海
D南海、里海25、1966年,美国本土48个州全部使用了天然气。C
A1954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60年26、1999年4月OPEC限产措施得到了非OPEC的产油国墨西哥和挪威的配合,从而使油价上涨。C
A 伊朗与沙特
B 沙特和墨西哥
C 墨西哥和挪威
D 沙特与挪威
27、以下哪一项不是石油期权贸易的特点C
A 专门场所
B 标准合约买卖
C 有限竟价
D 结算担保
28、NYMEX原油期货交易的市场参与者比例最大的是B
A 基金会
B 石油交易商
C 一般投资商
D 原油生产商29、2000年超大油轮在国际上建立了新组织POOL,该组织有40多艘大型油轮,POOL的成立对运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B
A 1999
B 2000
C 2001
D 200530、以下哪一点不是管道运输的特点D
A 能长期稳定的运送石油和天然气,适应不同客户需要;
B 易于实现系统自动控制运行;
C 风险小、安全性高;
D 可实现长距离跨洲际与海洋运输。
三、问答题:
1、石油贸易的特点:
A1950-1979年,石油贸易随着石油工业的成长,发展迅速;原油贸易量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1979年达到16.8亿吨;
B八十年代,和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相对应,石油贸易出现了波动,原油贸易量出现了下降;
C八十年代末以来,石油贸易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D石油贸易包括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原油是主要的贸易产品,占总量的75%以上;世界原油产量的一半左右进入贸易领域;
E石油是国际贸易中的最大宗的商品;
F国际石油贸易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G石油贸易依赖于庞大的运输系统和各种运输手段;
H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波动大,定价方法、手段灵活。
2、期货贸易与现货贸易的不同:
A 买卖的对象不同,现货买卖的是商品;而期货是期货合约;
B 交易的目的不同,现货贸易是钱—货的交易,交易的目的是取得货物或价款;期货贸易的目的不是货物的取得,而是投机获利或者是回避价格风险;
C 交易方式不同,现货是双方的协商;期货是以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交易;
D 交易场所不同,现货交易一般分散进行;期货交易则在交易所内公开、集中交易; E 保障制度不同,现货贸易有《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来调整;期货交易主要以保证金制度为保障;
F 商品范围不同,现货可以是所有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而期货商品是很少量
G 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包括特定的交割日期、特定的商品、标准的重量或质量、标准化的报价单位、特定的交割地点等;而现货合同则是双方协商的产物,是非标准化的;
H 期货合约的价格是公开竞争产生的;现货则是协商的;
I 期货合约是一种公众约定,不是与特定人签定的;现货合同则是双方签定的。
3、天然气贸易照付不议:
照付不议是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中使用的一种条款,其基本含义是:在合同期的合同年内,如果买方没有完全提取净照付不议量,对这部分未用的气量,买方应向卖方付款;买方在某合同年已经提取该合同的照付不议量,应有权无偿收回一定年限内的补提气量
4、早期的国家石油公司的基本职能:
A.确保国内石油供给,减轻国家对跨国石油公司的倚赖;
B.获得石油工业的知识;
C.开发本国的石油资源,帮助石油部门和地方工业 之间建立联系;
D.国家石油公司是石油消费国、石油生产国和跨国石油公司斗争的手段。
5、带有政府职能的国家石油公司:
A.代表国家同外国石油公司谈判,签订各类经济合同;
B.在合资企业中,代表国家持有相应的股份,参与合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C.在实行产量分成模式的项目中,代表国家取得分成的油气,并受政府委托经营这部分油气;
D.代表政府对国内石油市场进行监督和调控;
E.运用国有资本发展本国石油工业,开拓国外业务,保障本国石油供应的安全;
F.尽可能地向政府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资金;
G.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和消费者,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内市场销售石油产品; H.承担一定的扶贫济困、分担就业、代缴税收等特殊任务;
I.部分政府职能,如起草石油工业的法律,审批、发放勘探开发许可证,组织相应的招、投标,制定市场油气产品价格等。
6、资源国政府开放本国石油资源建立石油财税制度时一般要考虑如下原则:
A 最大限度的经济地租(EconomicRent);
B 最低的投资风险;
C 地租(收益)的收入时机;
D 技术转让;
E 高效率的石油开采;
F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G 研究、开发与培训;
H 对石油资源的了解与管理;
I 环境保护;
G 安全事宜。
7、国际石油市场结构与定价机制的演变
A1960年以前,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西方七大石油公司控制着世界石油市场,这七大公司被称为石油七姊妹。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是长期合同下的相对固定价格和标价(POSTED PRICE)并存的局面,价格的控制权在油公司手中。
B1960—1973年,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
产油国成立了自己的石油公司,在与西方大石油公司谈判中逐步取得主动,市场中生产者数量增加。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仍是长期合同下的相对固定价格和标价并存的局面,标价的控制权逐步从油公司手中转到了OPEC。
C1974—1986年,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OPEC操纵和控制石油市场。世界石油市场价是官价(OFFICIAL PRICE)和现货价并存的局面,官价的控制权在OPEC手中。
D1987—1999.3,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
OPEC内部竞争激烈,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能力下降。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现货价、期货价、各种官价及OPEC的一揽子价格并存。
E1999年初以来,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OPEC利用其掌握的边际生产能力,夺回了对石油市场的操纵和控制地位。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仍然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现货价、期货价、各种官价及OPEC的一揽子价格并存,但OPEC的22—28美元的价格调节机制发挥着作用并影响着其它价格。
8、美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是比较间接的具体表现为:
A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石油现货市场和 期货市场,其市场形势对世界石油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B近年来,美国政府注意加强与非OPEC产油国的合作,开辟新的海外石油供应地,以削弱OPEC国家对市场的影响
C 加强对OPEC国家的分化瓦解
D 运用石油储备,影响石油市场
E 鼓励和支持国内油田开发
四、计算题
石油期权期货交易
7.试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篇七
国际贸易主要是指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贸易往来, 是货物与资金之间的流动。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国际间贸易发生后在各国的跨关境的货物运输。国际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它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这一概念而言的。国际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在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的基础上, 以最小的风险、最低的运输费用, 在保证运输货物的质量的前提下, 适时的将货物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发生运输。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物流也得到了完善。国际物流作为架在国与国经济发展的桥梁, 与国际贸易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 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在促进着国际物流的发展。可见, 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
我国的国际物流行业起步较晚, 规模较小, 国际物流体系落后, 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物流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兴起,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 都为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高潮。目前, 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国际物流规模的扩大、服务质量的提高及不断完善的物流需求结构。因此, 我国必须加强对国际物流企业的管理、加快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不断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
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 对外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 到2011年底, 我国对外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36421亿美元, 累计出口总值增加4769.55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328.9%。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国际贸易大国的地位毋庸置疑。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 在发展过程中, 国际贸易仍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问题
我国通过对各种进口商品征收附加税和进口税,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阻止了外国商品进入我国, 商品成本的提高, 削弱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保护了我国国内商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这种行为属于贸易壁垒的一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外国针对我国的高额税收而采取的相应的措施。另外, 我国政府采取的除了关税以外的其他方法对本国的外贸活动进行调节、管理、控制的手段和政策均属于非关税壁垒,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进口, 保护国内的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
(二) 贸易顺差带来的问题
贸易顺差是反映某个国家在特定年份的国际贸易活动情况, 近年来, 我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极易诱发相关贸易伙伴国之间发生摩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连年大幅增加的国际贸易顺差, 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这就迫使央行必须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来缓解外汇占款的压力, 而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必将引发通货膨胀的发生, 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信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国际物流业的蓬勃发展, 并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据专家估计, 我国未来的国际物流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很多国际物流领域的“领头羊”都在抓紧机遇在我国投资。我国国际物流企业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认识到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不断发展努力提高竞争力。
(一) 与国际物流标准缺乏一致性
目前我国实行的物流标准在很多地方都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交往方面的难度。原本我国就存在相对较高的关税、运输费用, 再加上由于与国际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损失, 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难度。例如:我国的物流模数、容器标准、包装标准、存储规格等方面都无法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另外, 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都偏低, 这不仅是对物流资源的浪费, 更使得物流效率低下。
(二) 物理基础设施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国际物流发展较快,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而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尤其是物流机械化、装备现代化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国际物流巨头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集装箱专用码头的标准还不能满足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高效专用的运输车辆缺乏, 目前使用的运输车辆主要以中型汽车为主, 而中型汽车存在着能耗大、效率低、搬运装卸的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 这种运输状况很难达到国际物流要求的标准, 也很难使物流过程更加合理、有效。
(三) 物流服务方式方面的问题
目前, 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还比较单一和原始。很多国际物流企业的服务方式都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物流阶段, 只是关注运输、仓储、搬运等业务。并没有向着全面开展物流信息服务、流通加工、物理的成本控制、库存的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方向发展, 尤其是在全程物流服务与物流方案的设计等高层次的国际物流服务方面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国际物流发展瓶颈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 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我国国际物流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 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对纺织、服装、钢铁等大宗商品的进出口, 影响更为明显。
(一) 质量方面的瓶颈问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使得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来传统的初级产品、原料等贸易品种逐渐向那些精密加工的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变。高精密度、高附加值商品流通的增加, 也对国际物流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存在着需求的多样性, 使得物流的小批量、多品种化, 这就要求国际物流企业必须向客户提供优质的、多样化服务。但是, 我国目前的国际物流技术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落后, 装备不先进, 这很显然是无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适应的。
(二) 物流效率方面的瓶颈问题
各国之间发生商品交易主要表现在商品合约的订立及履行, 对国际贸易合约的履行离不开国际物流活动。这也就要求国际物流必须高效率的履行合约。商品输入的国际物流, 主要是通过组织商品的进口、储备、供应来提高国际物流的效率。商品输出的国际物流, 主要是通过组织商品的生产、包装、国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船等来提高国际物流的效率。但是, 由于我国国际物流起步晚,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配套性、兼容性, 从而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严重影响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 经济方面的瓶颈问题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行为, 国际贸易具有多样性、区域性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国际物流环节备运期较长、环节较多。对于国际物流企业而言, 如何选择最佳物流方案, 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 保证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是提高国际物流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但是, 由于我国物流系统缺乏衔接性, 商品运输效率低, 物流企业的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障碍, 使得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国际贸易企业的成本, 这极不利于外贸企业产品的对外销售和对国际市场的占领。
五、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国际物流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国际物流——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的桥梁, 与国际贸易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内容, 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 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
(一)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持续发展的产物
世界各国的生产水平、资源条件、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 也无法依靠本国的力量在经济中实现自给自足。因此,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在国际领域中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传递和平衡国际经济活动的转换渠道, 这就是国际贸易的产生过程。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各国的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是各国之间不仅要发展本国经济, 还必须加快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步伐, 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程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高。可见,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 国际物流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
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通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而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外汇收入。而国际贸易的实现又必须依赖于国际物流的存在。国际物流使得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运输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终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的实现。国际物流的流程主要包括:出口国的商品离境后, 到达进口国的国境, 这一过程的实现实际也是商品等实体从供给国向商品的需求国在时间、空间上的流动。可见, 国际贸易的实现与发展离不开国际物流的实现与发展。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发展与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 国际贸易进一步存进国际物流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战后, 各国为了迅速恢复本国的重建工作, 积极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世界经济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也使得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促进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资本积累迅速增加,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已经不能再满足该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另外,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信息处理、经营管理水平都高于其他国家, 出现了众多的跨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主要从事跨国经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促进了信息和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流动和广泛交流, 国际物流也逐渐向着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方向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化大生产对世界分工重新做出分配, 任何国家不可能包揽一切, 任何向在世界称霸的国家必定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就需要各国之间形成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物流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问题, 国际物流发展的好才能保证国外客户按照其需要将商品适时、适地、保质、保量、低成本的送达目的地, 从而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总之, 国际物流的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商品流通性的变化。国际物流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更是各国经济交往、沟通的重要纽带。它肩负着国际贸易顺利完成与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我们相信,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各国之间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将在政府的推动、企业的良好运行、行业协会的保驾护航与协调中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 最终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燕.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 2011 (06)
[2]张春霞.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分析[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1 (08)
[3]褚文静.刍议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互动[J].企业导报, 2013 (02)
[4]孔原.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10)
8.国际关系史复习题 篇八
全球治理出现了新变化和新发展,新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历史对中国的考验,中国应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全球治理的新模式。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近十几年来全球治理出现了新变化和新发展,有人说是不是进入了新全球化时代?我觉得倒是可以考虑。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全球治理的格局和形式确实是有很大的变化,甚至与2008年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思考。我梳理后觉得有这些方面的变化:一是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发展与发展中国家整体性崛起相趋通,它改变了世界政治和经济的版图和格局,也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乃至国际秩序从过去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二是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地朝这个方向转变,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变化。从美国和西方国家来看,总体上是接受这个趋势的,但还是不太适应,有一种战略焦虑感。这种焦虑感逐步在上升,相互调整适应的过程还是比较曲折反复的,所以,反映在大国关系上就是越来越复杂和紧张。
第二,与世界经济有关。之前,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是按照美国,特别是由美国所制定的经济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等理论来指导全球经济治理。2008年到现在为止,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表明这一经济增长模式不太管用。目前,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模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以及国内治理的成功经验获得了各国的欢迎,形成了一个反差。
第三,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一缺陷突出表现在治理的碎片化或者治理跟不上经济格局的变化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大的矛盾比较尖锐。比如我们谈到的以WTO为代表的全球贸易体系实际上遭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唾弃,西方发达国家其实对此不太感兴趣。多哈回合也好,其他贸易谈判也好,进展非常缓慢。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的推动力和支持力在主要发达国家是缺乏的。同时,我们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双边的FTA,多边的贸易谈判和贸易安排都做得风生水起。
我认为,今后几十年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焦点就是规则争论。
规则之争,谁对新的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有更大的影响力、有更大的发言权?其实不是中国。中国是受益者,中国是真心实意地想维护现在的体系。当然,中国也想改变,我们讲的是完善、改进、改革,我们一直在做加法。有些国家也在做加法,但是,是全新的加法。以美国的TPP为例,TPP其实是在改写全球经济贸易体系的新规则。这个新规则不是坏事,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但问题在于它受到了地缘政治的干扰。
有些国家想自己制定规则,不想让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参与和影响它们制定规则,其目的是要维护整体全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格局,希望重新分配某些领域,不想让中国继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里面有地缘政治的干扰,显然不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我们处理国际关系应该平等化的基本准则。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坐下来商量如何制定新的国际规则。共同制定,不是一家来制定,也不是排挤其他国家。
第四,全球化的进程中有很多负面因素,去全球化、逆全球化以及它们代表的民粹主义思潮在上升,这影响了全球化进程,影响了全球自由贸易和全球投资体系。
现在反对自由贸易的并不一定是政府,很多是一些国家的老百姓。因为他们对全球化不是太理解,正因为全球化的负面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有一定情绪,加上政府没有很好地适应这种情绪,使得这种情绪被不断放大。这种逆全球化的情绪,我比较担心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势头,而且在政治舞台上已经形成了力量。它会改变政治生态,而一旦政治生态被改变以后,一定会影响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进程。美国大选我们看到了,发生的现象很奇怪。英国脱欧同样如此。欧洲其他一些国家政党都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席位。我们可以预料,未来十年欧洲激进政党一定会在欧洲某些国家掌握政权,这种进程如果进行下去,会对全球化和全球贸易产生影响。
中国的新使命
因此,我们要考虑: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应该怎么办,这也是历史对中国的考验。
第一,我们正在做和坚定不移要做的是要维护二战以后形成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治理体系,同时进行适当的改革,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样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全球治理的新模式。
我们要反复讲中国是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捍卫者、贡献者,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是破坏者、修正主义者,想另起炉灶。另外,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以WTO为代表的自由、开放、公平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并且改革和完善国际经济和金融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期间说到,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表明中国会更加开放,会坚持改革开放,会更加深入地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
第二,面对过去旧的经济治理模式不行了、经济新自由主义也不那么盛行了的情况,大家感到困惑的时候,中国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按照总书记所说的,从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出具有中国思想的中国方案、提出中国针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方案。现在,到了中国提思想、提方案的时候,并不是只提个别秩序和个别措施,或者探讨哪个措施不对、哪个措施对,而是应该提出一套想法来。
今后全球治理应该怎么走,用什么指导思想?我们提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思想的提出,G20杭州峰会推出的把发展问题列入议程就是讲的这一点,要共同发展,一家发展不是发展,大家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所以,中国要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体现在这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经济能够增长多少。当然,经济的发展也很重要。
第三,中国要坚持和平与发展走向。这听起来有点老套路,但却很重要。因为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只有各国都响应和平发展的战略,我们才能避免地缘政治的狭隘考虑和偏见,才能摆脱地缘政治的一些纠缠。
现在大家都陷在很多因素里面,很难专心地考虑经济问题,地缘政治就占了很多的精力。要处理好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就要防止陷入所谓的修正主义的陷阱,要真正地维护促进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自由投资体系,为这个体系创造有利的国际政治和安全环境。因为中国从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如果没有和平就不可能有发展,如果没有发展就没法确保和平。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就经济论经济,比如我们走到非洲国家,很多国家自然条件不错,也有一些治理人才,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因为没有发展的条件,没有政策和安全的条件。
第四,中国现在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全球治理或者说全球治理的总环境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对中国来说,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联系日益紧密,很难说中国国内政策对国际没有影响,或者国际发生了什么事对中国国内没有影响,两者已经密不可分。所以,对中国来说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中国在对外战略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进取,积极地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更加积极坚定地维护联合国体系,包括WTO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要有效地利用联合国、WTO其他的专门机构,还有G20和金砖机制等有效的平台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同时,中国要主动与其他大国沟通,特别是中美之间要加强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为新世纪国际秩序的重塑、为全球治理不断地改善做出我们的贡献。
9.国际关系史复习题 篇九
距离拟录取名单公布也快一周了,我收拾收拾心情,决定将自己这半年的奋斗过程写出来,也给明年要考的小朋友们一个参考,毕竟有关国关院的考试信息太少了。
第一:学校。
首先你需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系统的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以后,慎重的做出决定,如果你决定考国关院了,就不要动摇。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这个学校的理由,所以我就不进行赘述,不过你要确定的是,一旦定下学校,剩下的就是为之努力,不要再反复思量浪费时间。
第二:初试线
国际关系学院从11年到18年的分数线分别是330 358 361 358 309 347 320 334。可以看出分数线的波动还是很大的,所以你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把最低年份的分数线定为你心理的预期分数线。我在复习的时候一直要求自己最低360分,英语+政治达到130。国际关系史120,国际关系综合110。所以这样无论分数线如何波动,你才能做到临厉害之际不失故常。
第三:初试
作为一个三跨考生,我初试370+,这个成绩还算差强人意。初试一共是英语,政治,国际关系史和国关理论综合四门科目。
1、英语。因为我本身的英语底子还算不错,所以我英语并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的时候基本上每天给英语两个小时。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英语阅读是得分的重点,只要阅读不失太多的分数,英语最后的分数都不会太差的。所以复习的时候多做阅读,尤其是真题,多揣摩出题老师的考察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写作部分我当初是背了20个模板,10个小作文10个大作文。因为这几年基本上小作文都是信件,大作文是漫画。所以我背了几个模板之后,基本上什么TOPIC都可以活学活用了。不过,无论是哪部分,单词永远是最重要的,否则你有再多的技巧,看不懂意思也没用,所以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政治。我政治是一个失败的复习例子,只考了60分。因为仗着自己高中是文科上,所以政治基本上没有怎么复习,只是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最后8套卷和押题4套卷。不得不说,老肖还是老肖,大题的答题思路和解体方法非常受益。不过由于我连政治大纲都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所以选择题答得很不好,尤其是多选。因为政治的选择还是很考查基础知识的,所以一定要研读大纲,不要向我学习。考完当天微博上就有答案出来,我对了一下,多选只对了5个。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我专业课是以什么心情考的。所以在这里我也跟大家说,千万不要对答案,真的影响心态。
3国际关系史,国关院的国际关系史主要考察的是从一战后到今天的内容。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大纲复习,整个国际关系史一战和二战是重点。总的来说在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时候你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体系,因为所有的事件都是有因果关系和联系的。你要把每一个名词解释都联系起来。一战时同盟国协约国。二战后冷战对峙格局。要根据事件脉络或者事情发展的脉络,把他们联系起来,形成体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4国关综合
理论部分,要把主要的几个理论派系理解透彻,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三次论战,到今天的几个主流理论。只有理论打好了基础,你在分析时事的时候才能找到依据,做到有理有据。
时事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你决定考这个专业开始,你的积累就开始了,关注一些推送时事消息的公众号,看大纲里推荐的杂志,摘抄一些经典的评述行语句。只有这样你在最后写大论文的时候,才能让老师看到你的文采和想法。第四:复试
国际关系学院的进面比是1:1.2。淘汰率不是很高,但是能进面试,大家的实力都很强,所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整个面试的过程很快,一共有三个老师,老师都很亲切,也很和蔼,面试主要考察的还是811的内容。所以不要紧张,放轻松,认真准备,相信明年的你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有什么详细的问题可以咨询。我自己的复习资料也可以提供,不过不是免费的了。
10.国际金融市场期末复习题 篇十
1、什么是国际金融市场,广义与狭义的概念是怎样区分的?
2、什么是直接融资?什么是间接融资?金融机构在这些融资中起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3、什么是场内交易,什么是场外交易?各有什么特点?(如交易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等)举例说明
4、试述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作用)?它与在岸市场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国际货币市场?有何特点?有哪些主要的融资方式?详细分析该市场的各种交易形式。
6、股票市场的国际化包括哪些方面?
7、什么是外汇市场,广义与狭义的概念是怎样区分的?
8、外汇市场的定义及构成,各个参与者的作用和目的何在?
9、什么是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
11.国际关系中的怪相 篇十一
今天,舆论战如火如荼。知识分子和专家们既是主导者(揭示或引导),也是一种赌注(他们有价值、价格)。因他们可能有意将他们的公众亮相“货币化”,获得象征性或具体的报偿。因此,他们的目的不再是为公众提供信息,而是相反,为所要得到的资助或赞助的利益去影响公众。这是一种新的和根本性的文人的背叛。参与舆论成了获得身价的手段。人们在利用公众,而不是为公众服务。
这便是道德在国际关系中强劲上升所带来的反面现象。在某些情况下,道德可以掩盖一些不太高尚的目的,并允许使用一些不道德的方法。对于强者,援用道德论据只是一种骗术。无论如何,援用道德都不是新鲜事。任何政府都不再仅仅以本国利益来解释其政策。一个国家始终都要制造一些“正当理由”,为其对外政策提供一个说得过去的外表。1898年美国出兵干涉古巴,其理由是为了帮助一个民族从殖民枷锁中解放出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其理由是为了帮助该国人民摆脱一个不能忍受的专制独裁。如此“正当理由”的清单可以长长地罗列下去,远难结束。当然,任何操纵都有一定的真实基础,以便获得舆论的赞同。
同样地,道德也经常如同一个极其多变的几何图形那样被引用。比如“独裁者”这个词,不是根据一个独裁者的残暴性或其镇压的规模而加以使用。决定使用或不使用这个词,是依据贴近或远离强者反对这个独裁者的战略。如果你声称加入了伟大的反恐联盟,那你镇压你的民众就不成问题。本·阿里和穆巴拉克就这么干了几十年而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其实在冷战时期,西方人已经以民主和反对共产主义的名义,支持过皮诺切特和蒙博托的独裁,甚至在一个时期还支持过种族隔离。这种做法,被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一句话绝妙地概括了。他说尼加拉瓜独裁者:“是一个婊子养的,但他是我们的婊子养的。”在道德领域,人们始终可以看到双重标准,以及选择性地使用普世原则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接受的东西,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予以谴责。对此种矛盾最好的回答是,完全白描式地陈述一个事态,不要说出事情的主角,然后对其做出判断。如果对于类似的事例,因事件主角的不同你得到了不同的回答的话,你就可以相当地怀疑其中道德动机的真诚性。为什么这个独裁是不可忍受的,而另一个不是?为什么军事镇压或轰炸平民有时被认为可以接受,而另一些时候却是不可接受呢?
对一些事件的善意理解,也可以被修辞地利用道德所搅乱。为了更好地吸引公众的注意,人们给出有限的善恶选择。某些知识分子以站在善的一边,来讨好公众的道德希求,但却歪曲了事实和情势,无助于公众的知情。我曾经形容这个趋势为“国际关系的迪斯尼化”。没有任何国际局势可以被真实地归结为两个阵营的对立,一边是善,一边是恶。人们真的相信,凭借这样一种解读格式,我们能够解释近东、黎巴嫩、阿富汗、非洲、髙加索或其他地区的冲突吗?
谎言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合法手段。既然人們是为善做努力,与恶做斗争,何必去计较一些对于真相的小处理呢?但问题是,无论在哪个领域,目的并不能为手段辩护。既然事业是正当的,又何必要撒谎呢?是因为公众愚蠢?尽管一部分公众可以暂时被欺骗,但大多数人会很快明白谁干了什么。
人们会记得《时代》杂志上刊登的一张照片:铁丝网后面露出―位瘦骨嶙峋的男子。据称这张照片拍的是一位波斯尼亚人,他被塞尔维亚人囚禁在一个俘虏营里。于是,媒体发起了一场国际运动,认为这是一些新的集中营。艾丽·维塞尔甚至指控这是一个新的奥斯维辛。世界医生组织在法国到处贴出把米洛舍维奇等同于希特勒的海报。但后来,人们发现那张照片中的人,是一位因抢劫而被捕的塞尔维亚人,患有10年肺结核,正是此病解释了他的极度消瘦。
另一种危险是滥用道德论据。应该避免放任情感泛滥。地狱有可能铺满善意,一项出于善良情感的政策未必是一项好政策。比如,最初人们指控达尔富尔存在种族屠杀,最后出了“佐亚方舟”事件:佐亚方舟活动人士以道德的名义,将原本有父母的乍得孩子说成是达尔富尔的孤儿,试图把这些孩子送到欧洲。
更糟糕的是,道德主义变成了真正的麦卡锡主义。事实上,某些人倾向于将观点对立的人看成是非道德的,不仅应该阻止其论点,而且要打击,甚至禁止。一些知识分子,国际关系领域的道德主义行家,正是如此以道德的名义将他们的反对者看作是敌人。他们这样的行为,已经偏离了知识辩论,而陷入某种形式的知识恐怖主义。莱维1999年5月14日发表于《世界报》的那篇《再见吧!莱吉斯·德布雷》的文章,部分地开了这样的先例。莱维呼吁对南斯拉夫发动战争,因为其在科索沃实施镇压。而莱吉斯·德布雷不同意莱维的立场。但莱维不仅仅想否定德布雷的观点,而且要求其在公共舞台的死亡。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当务之急就是以道德的名义让莱吉斯·德布雷闭嘴。当你将道德的外衣披挂在身上的时候,显然只有野蛮人才会反对你。人们不会跟野蛮人讨论,而是将其消灭。这种方式远非新鲜。
几年以后,莱维又采取同样的方式排挤和诋毁塔里克·拉马丹。拉马丹2003年10月5日在“欧洲社会论坛”网站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批评一批犹太知识分子在近东问题上放弃普世主义原则,而是采取族群主义路线。文章有几个失实错误,但人们却是批评作者反犹,因为他列了一些“犹太人名单”。一场反对拉马丹的运动把他列入了大部分法国媒体的“黑名单”。这里依然是不讨论,不展开观点的争论,人们更喜欢封杀和消除。对拉马丹的谴责是媒体性的和政治性的,是以道德名义的,但仅仅是以某种道德的名义。
关于道德,最后一个危险是表象的凯旋。人们推出只反映一小部分真实的一点象征。一棵道德之树,遮掩了一片残暴事实的森林。人们叙述着美好的故事,不是为了积极地改变现实,而是为了掩盖真相。总之,这是制造“虚假事业”或者夸大真情以便独占情感市场。英格里德·贝当古尔一个人就能代表全世界妇女的命运和哥伦比亚的政治暴力?在达尔富尔存在屠杀民众和发动战争的罪行,那里的形势无疑是不可接受的。但某些人急于将其作为大事业,而表现出某种奇怪的东西,尤其当人们发现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这些“美好心灵们”宣扬要向达尔富尔宣战。他们以道德的名义所进行的谴责,有时是猛烈地谴责那些不愿附和他们的人的。谈论达尔富尔以避免媒体显示巴勒斯坦,推出一种事业以更好地掩盖另一种事业,这样难道是道德的吗?
1996年,我在《无能的意志》一书中写道:“人们可以发现,我们那些光芒四射的知识分子对波斯尼亚人民的强烈同情,与他们对另一个也遭受暴力不公正的人民——即巴勒斯坦人民——持之以恒的冷漠和沉默,适成对比。对波斯尼亚悲剧的同情,被说成是捍卫一些普世原则,但常常只是一种未被承认或不可告人的内疚,和面对一种严厉镇压保持沉默的结果。”我至今对这个说法不会修改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