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共11篇)
1.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一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广电总局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
2010-03-08 11:53:42 来源: 广电总局网站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电总局近期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这12个典型节目形态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致富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天津电视台《中国人》,上海广播电视台《欢乐蹦蹦跳》,重庆广电总台《追寻中国红--感受信仰的力量》,山西电视台《影像世界》,河南电视台《武林风》,广东电视台《珠江纪事》,云南电视台《经典人文地理》,辽宁广播电视台《王刚讲故事》,新疆电视台《农牧新天地》。
这些精品栏目导向正确、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发挥了优秀节目的引导作用。总局特予以通报表扬。
朱虹指出,这次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是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两届创新创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甄选出来的。这批优秀的电视栏目、节目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如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以医药为载体弘扬中华文明,坚持十几年不改初衷,难能可贵。《致富经》传递致富信息,更新致富观念,不靠猎奇、追星,而是沉下心来,一心一意为农民办节目,提供致富榜样,努力帮助农民学习致富技术和方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既不故作高深,又不媚俗跟风,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到新载体。天津电视台《中国人》记录凡人、名人、好人,弘扬人性的光辉和民族精神,坚持以以人为本作为节目的立足点和归宿。上海广播电视台《欢乐蹦蹦跳》努力把儿童节目做精、做专,打造少儿节目品牌。重庆广电总台《追寻中国红--感受信仰的力量》以艺术的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山西电视台《影像世界》以图片影像为载体,挖掘、图解其中的丰富内涵。河南电视台《武林风》弘扬武学文化,展示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与大众参与是“武林风”得以成功的重要元素。广东电视台《珠江纪事》强化特色、关注民生、贴近百姓,探索出做好纪录片的新路子。云南电视台《经典人文地理》彰显人文理念,担当社会责任。为高端文化走出象牙之塔,提供了借鉴。辽宁广播电视台《王刚讲故事》初步形成中国故事类栏目的原创特色。在讲故事成风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故事讲得健康、好听、耐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疆电视台《农牧新天地》心贴农牧民,服务老百姓,调动多种手段满足农牧民信息、致富需求。
这些栏目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昂扬格调和健康品位,自觉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服务功能和引导能力。这些栏目坚持在服务大众的基础上引领大众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热情颂扬真善美、不断揭露假恶丑,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二是聚精会神抓创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破固有模式。这些栏目积极探索提高策划立意、优化节目制作和增强品牌特色的方式方法,努力开掘优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合理吸纳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形态、先进制作理念及其制作技术,在吸引观众、好看有趣与传达主流价值观方面找准结合点,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提升节目内在品质。三是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切实抵制低俗之风。这些栏目脱离了虚假 “纪实”、情感“卖点”、边缘“丑闻”等低级趣味,坚持不跟风、不媚俗,不搞唯收视率论,做出去低俗化的有益探索,提高了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社会亲和力和文化影响力。
朱虹说,今后我们既要继续加强对各类电视栏目、节目的管理,进一步净化荧屏声频,抵制低俗之风,同时,要围绕这些优秀电视节目形态,组织各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和播出机构认真学习成功经验,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态、创新方法、创新手段,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更好地发挥和谐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作用。(本文来源:广电总局网站广电总局推出2008年度20个典型节目形
态
广电, 形态, 节目, 典型
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访谈录》、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广西卫视的《金色舞台》、贵州卫视的《中国农民工》、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河北卫视的《读书》、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四川卫视的《真情人生》、江苏卫视的《名师高徒》、福建东南卫视的《开心100-大魔竞》、内蒙古卫视的《蔚蓝的故乡》、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谁不说俺家乡好》、黑龙江卫视的《珍贵记忆》、北京电视台的《岁月如歌》、湖北卫视的《有奖有法》和浙江卫视的《我爱
记歌词》
收藏 分享
可爱轩仔
发表于 2009-1-30 12:52 | 只看该作者
这20个典型节目形态在内容上涉及了新闻资讯、文化评论、故事解说、综艺展示、真情讲述、深度访谈、普法德育、读书教育、舆论监督、体育竞技等多个方面。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典型节目形态,是因为这些
节目定位准确、视角独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格调健康,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些节目倡导了正确的编导
积分
5669
活跃度
点
好评度
0 点
红包
0 个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了和谐健康的舆论氛围,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公益服务精神,彰显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树立了电视媒体的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是2008年电视节目形态中创新强、内容新、形式活、质量高、收视好的典型节目形态,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展示了全国电视节目创优、创新的丰硕成果,发挥了优秀电视节目的引导作用,促进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和繁荣。
TOP
广电总局推出2009年度12个形...BB百姓健康大讲堂
云南媒体《经典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地舆》彰显人类社会形态文化理念,继承社会形态责任。朱虹指出,此次立异创造优良的品种典型电视节目,是在2007年度以及2008年度两届立异创造优良的品种勾当的根蒂根基上,进一步开采以及甄选出来的这批优异的电视栏目、节目<B>具备很强的公益性、实际效性以及魔力、传染力如中央媒体《中华医疗药品》以医疗药品为载体宏扬中汉文明,对于峙十几年不改初志,难能难患上《致富经》传递致富信息,更新致富不雅念,不靠猎奇、追星,而是沉下心来,同心用心一意为农平易近办节目,供给致富模范,起劲帮忙<B>农平易近进修致富技能以及体式格局北京媒体《中汉文明年夜课堂》既不故作深奥,又不媚世跟风,为宏扬优异传统文化寻觅到新载体天津市媒体《神州人》记载常人、明星、大好人,宏扬人道的辉煌以及平易近族精力,对于峙以以报酬本作为节目的安身点以及归宿上海广播<B>媒体《欢喜蹦蹦跳》努利巴儿童节目做精、做专,制造少儿节目品牌重庆广电总台《追寻神州红--感触感染崇奉的气力》以艺术的情势展览红色文化的魅力,取患上大好的实践效验山西媒体《影像世界》以图片影像为载体,开采、图解此中的富厚内涵河南电<B>视台《武林风》宏扬武学文化,展览平易近族精力传统文化与公共介入是“武林风”患上以乐成的重要元素广东媒体《珠江纪事》巩固特色、存眷平易近生、切近黎平易近,摸索出做好纪录片的新途径为高端文化<B>走出象牙宝塔,供给了借镜辽宁广播媒体《王刚讲故事》开端形成神州故
事类栏目的原创特色在讲故事成风的年夜配景下,怎样把故事讲患上康健、好听、耐听,举行了有好处的摸索新疆媒体《农牧新六合》心贴农牧平易近,办事老黎平易近,调动多种手眼餍足农<B>牧平易近信息、致富需求。
国度广电总局。
朱虹说,此后咱们既要接续加强对于各种电视<B>栏目、节目的办理,进一步净化荧屏声频,抵制低级庸俗之风,同时,要盘绕这些个优异电视节目形态,社团各级广播影视办理部分以及播出机构当真进修乐成经验,立异不雅念、立异内部实质意义、立异形态、立异要领、立异手眼,面向下层、面向人民,更好地阐扬以及谐社会形态公<B>共文化办事平台的效用国度广电总局致富经朱虹所有品题仅代表网友定见,凤凰网连结骑墙。这些个栏目的乐成经验可以归纳综合为三方面:一是对于峙不错导向、高昂格以及谐康健品位,自发巩固媒体的责肆意识、办事业功绩效以及指导能力这些个栏目对于峙在办事公共的根蒂根基上引领公共的精力追乞降领会艺术品的美意见意义,热忱歌颂赞扬真善美、不停<B>揭破假恶丑,用高质量的精力文化产物活泼形象地提倡社会形态主义焦点价值系统,为构建社会形态主义以及谐社会形态做出了踊跃起劲二是目不侧目抓立异,在节目内部实质意义以及情势上不停冲破本来就有标准样式这些个栏目踊跃摸索提高筹谋立意、优化节目建造以及加强<B>品牌特色的体式格局要领,起劲开掘优异中华平易近族、平易近间文化资源,合理吸纳以及借镜世界优异文化形态、进步先辈建造理念及其建造技能,在吸引不雅众、都雅有趣儿与转达主流价值不雅方面找准联合点,紧扣时代脉搏,不停晋升节目内涵品位三是严酷笃守宣传<B>规律,切合实际抵制低级庸俗之风这些个栏目离开了虚伪“纪实”、感情“卖点”、边沿“丑闻”等初级意见意义,对于峙不跟风、不媚世,不弄唯收视率论,做出去低级庸俗化的有好处摸索,提高了媒体的言论指导力、社会形态亲切感日文化影响力。国度广电总局新闻讲话人朱虹最近几天在接管媒体采访时吐露:广电总局近期推出2009年度12个立异创造优良的品种典型电视节目形态这12个典型节目形态是:中央媒体《中华医疗药品》、《致富经》,北京媒体《中汉文明年夜课堂》,天津市媒体《神州人》,上海广播电<B>视台《欢喜蹦蹦跳》,重庆广电总台《追寻神州红--感触感染崇奉的气力》,山西媒体《影像世界》,河南媒体《武林风》,广东媒体《珠江纪事》,云南媒体《经典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地舆》,辽宁广播媒体《王刚讲故事》,新疆媒体《农牧新六合》。
这些个精品栏目导向不错、内部实质意义鲜活、情势<B>新鲜,遭到了泛博不雅众的接待,孕育发生了杰出的社会形态回声,阐扬了优异节目的指导效用总局特予以传递表彰
国家广电总局调研组来我省调研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情况
12月3日,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艺委会及收听收看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行4人来我省调研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情况。调研组采取看样片、开座谈会的方式,重点调研了我省《垄上行》品牌战略实施情况和省总台《有奖有法》栏目策划、开办、运行等方面的情况。3日上午,调研组在省局召开了《垄上行》节目调研座谈会,省局有关部门及荆州、襄樊、孝感、宜昌、天门、神农架广播电视局、台《垄上行》制片人或分管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会前,省局副局长曾婕同志介绍了实施《垄上行》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做法等情况。会上,宣传处处长邹德敏同志具体汇报了《垄上行》品牌战略的实施背景、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与会的市州同志汇报了各地《垄上行》栏目开办及运行情况。荆州《垄上行》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日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垄上行》栏目已拓展为一个全方位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垄上频道”。襄樊《垄上行》从7月28日开播至今已播出19期,成为襄樊电视台自办栏目中的强势栏目。孝感《垄上行》每周一期,每期15分钟,内容涵盖农村风貌、人物故事、服务资讯、乡土文化等方面。宜昌《垄上行》9月份开播以来,共播出12期节目,9月份宜昌落地的83个频道同时段收视份额《垄上行》排名第18位,10月份上升至第3位、11月份第2位。天门《垄上行》每周两期,每期15分钟,开办6个多月以来,赢得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极大的关注、信任和支持。神农架林区《垄上行》自7月份开播以来,已播出20余期,节目结合林区特点,具有本地文化特色。
在听取汇报和审看电视片后,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我省实施的《垄上行》品牌战略。他们认为,我省推广荆州《垄上行》经验,实施《垄上行》品牌战略,创意很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服务农民的理念。湖北局树立和培育典型,向全省推广,进行系列化、规模化经营是非常有意义的,为全国广播电视节目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全国独此一家,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效岩同志指出,有了省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了荆州电视台的经验,湖北各地一定能够办出具有本地特色、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垄上行》节目,全省《垄上行》品牌战略一定能
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调研组也对全省《垄上行》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希望各地《垄上行》在差异化发展方面做文章,在内容的贴近上、表现手法的创新上以及活动的拓展上做文章,在进一步深入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做文章,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争取使湖北的《垄上行》品牌战略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3日下午,调研组对湖北卫视普法类游戏节目《有奖有法》进行了专项调研。省总台、湖北卫视以及《有奖有法》栏目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省总台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台长唐源涛同志主持并参加会议。
省总台编委会副主任、湖北卫视总监梁家新同志介绍了《有奖有法》的主要特点:一是寓教于乐,乐而不俗。节目以游戏的形式,答题、辩论、闯关、点评环环相扣,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现场观众自由表达,在辩论中明辨是非、知晓法理,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法律知识。二是小案例展示大法理,大投入转化为大制作。《有奖有法》在案例选择上,追求“小”,小案例、小突破口,3至5分钟电视短片讲述社会发展变迁中发生的各类小故事。三是平民视角,一切围绕老百姓做文章。栏目内容上紧紧围绕民生关注的现实问题,重心放在对观众的法制教育、宣传和启发。《有奖有法》节目改版播出以来,创新效应迅速显现。广电总局专家高度关注,司法系统一片好评,平民百姓交口称赞,收视份额稳步扩大。省政府专门把《有奖有法》栏目确定为“五五”普法平台,省领导还出席了《有奖有法》的正式开播仪式,并以此启动湖北2008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调研组对《有奖有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是创新引领全国法制节目。《有奖有法》把法律节目做得如此平民化,是一个创新。有些似是而非的案例,通过这档节目达到了普法目的,加入了娱乐元素,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创新,效果很好。二是节目亮丽大气。栏目主持人选得好,从着装到语言都很到位,节目包装很好,加入了一些动画元素等,很能抓住眼球。三是群众参与性强。栏目案例选择的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方向正确,定位准确。另外,专家还对栏目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加强对栏目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克隆。
2.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二
1 电视文艺的大众化属性
电视文艺节目指的是运用影视制作的手法,将节目制作和播出,从而能够起到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效果,电视文艺节目也可以较为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电视文艺节目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有真人秀节目、综艺节目、游戏类的节目等,这些节目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形式,而且还能够在原有的艺术形式上,对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能够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从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艺术。电视文艺节目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能够为各类受众所接受,而且也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2 娱乐节目对传统审美观念的颠覆
在九十年代,我国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实现了高速发展,电视文艺节目的市场越来越多元化,而且电视文艺节目的经营方式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加上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从而使观众的审美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弘扬被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所掩盖,人们更愿意接受娱乐节目,实现身心的放松,在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中一味地遵循娱乐至上的原则。
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为例,该节目以娱乐的方式,展现个性化的自我,其节目的宗旨是“快乐”“消费”“个性”,这些节目在创新了电视文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电视文艺节目性质的颠覆,对观众的审美标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电视文艺节目中,更多的是教育的作用,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思想,而现在的电视文艺节目多以娱乐性为主,更多的强调自我个性的表达,忽略了节目背后的教育意义。同时,在一些电视剧中,也出现了过多勾心斗角和淫逸豪奢的场景,丰富荧幕的同时也会降低电视文艺节目的实际作用和功能,使观众的社会认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 电视文艺节目中先进文化的导向与审美标准分析
3.1 在电视文艺节目中要以先进文化作为导向
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碰撞,这对社会的发展也是产生一定的冲击,在这些文化中,有先进的,也有不好的文化,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运用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文化。电视文艺节目是我国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应该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品位,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文化。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在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主流文化的建立,也能够对大众文化进行宣传,但是,在先进文化的传播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基础上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创新。
3.2 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强化审美的引导
电视文艺节目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其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要遵循审美的规律,能够让人们观看后提高审美能力。湖南卫视播出的《快乐大本营》等节目,能够体现一定的特色,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在节目中运用不同的形式宣扬传统文化,在电视文艺节目中能够提高文化品位,我们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就会运用踏实的心,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4 结语
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美元素的缺失,电视文艺节目一味坚持娱乐至上的原则,缺少对中华传统文化等精神文明的展现,甚至导致社会风气浮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因此,在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文化关注,在电视文艺节目中要以先进文化作为导向,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强化审美的引导,切实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摘要:一个电视文艺节目中的文化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文艺节目是否具有审美特征,是电视文艺节目在众多节目中能否脱颖而出的重点。现在,电视节目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在电视节目中出现了盲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现在电视文艺节目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其节目在热闹的场景下,却显示出文化的缺失,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提高文化关注,实现审美的创新是很重要的,能够促进电视文艺节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文化关注,电视文艺节目,审美创新
参考文献
[1]苏蕾.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5):60-61.
[2]连玉芳,刘伦.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J].新闻传播,2014,(18):101.
3.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三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媒体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各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出,各省级电视台“上星”卫视逐步增多。2011年10月下旬,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成功遏制了我国电视产业过度娱乐化发展的倾向,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各大卫视格局,为我国的电视媒体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契机。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与创新,进行简要分析。关键词:新形势 电视节目 编排 创新
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体产业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空间,各类媒体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在各电视台上,这种变化尤为明显。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同行之间的相互竞争。近几年,各大电视台抄袭成风,娱乐化倾向严重,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广电总局在2011年10月下旬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成功整合了我国电视产业的资源分配,打破了以往的电视台势力格局,开辟了新的形势,并重申了“新闻立台”的基本理念,为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如今我国电视产业百花齐放,各类节目多如繁星,观众选择空间更大,如何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了各电视台面临的严峻课题。电视台要想在电视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乘风直上,就必须搞好电视台整体定位,搞好电视节目的整体策划,以及在电视节目编排上下大功夫,不断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品位。电视台只有做到了对电视节目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让有限的精品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和最强的新引力,才能实现收视效果的最大化,增强电视台的综合竞争力。
一、实现电视节目流程管理科学化
在新形势下,要想从电视节目的编排上寻求突破,有所创新,首先就要实现电视节目流程管理的科学化。
(一)、顺应大潮,科学规划电视节目
在编排电视节目时,应当从全局的角度来制定总体战略。在“新闻立台”理念得到重申的今天,电视节目的编排更应该顺应政策要求以及发展大潮,充分体现出电视节目规划上的科学性。以福州电视台为例,其1频带中的《福州您早》、《海峡面对面》等节目,不管是在选题确定、节目布局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新闻立台”的理念。在编排中,新闻类电视节目得到重点照顾,这既能提高电视节目的品质和水平,又能保证电视台的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控制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才能为电视台的带来效益,而高质量的电视节目的制作,又需要电视台中各部门和环节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以及电视节目播出后及时的反馈和订正。因此,电视节目的编排策略还包括了对电视节目制作以及播出的控制。在如今电视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的背景下,各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只有做好了电视的制作,保证电视节目在内容上、形势上、艺术上和技术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才能吸引广大电视观众观看。同时,电视台只有做好了对电视节目播出的控制,及时搜集电视节目播出后的反馈信息,才能不断调整电视节目定位,才能保证电视节目时刻符合观众口味,以变应变,从而保证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有所突出
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的编排策略上,还应该注重“有所突出”的策略。
(一)、民生关注节目重点突出
在广电总局进一步重申“新闻立台”理念的大背景下,电视节目编排上,应当做到有所突出,对吸引观众眼球、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事件应做重点关注、重点报道,在科学的编排规划下,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广电总局的“限娱令”下发之前,各大卫视的电视节目编排过于臃肿,同质化严重,没有突出的电视节目品牌,观众在观看时往往无所适从。新形势下,科学有效的电视节目编排要求电视台在制作编排节目时有所突出,对民生关注的重大事件及突发事件进行重点报道、重点编排,以直播连线、集中报道等手段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2012年,我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的领土争端逐渐升级,全国上下举目关注。对于这样重点事件,各大卫视都进行了重点编排、集中报道,起到了良好的舆论指导作用,鼓舞了全国上下群众的爱国热情。对民生关注的重大事件的电视节目进行突出编排,不仅是符合收视率原则的行为,同时也是电视台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只有对这类电视节目做到有所突出,电视台才能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契机。
(二)、自制电视节目重点突出
具有独特且浓郁的地方特点的自制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区别于电视台的一大标志。作为承担文化传播任务的一大主体,电视节目往往与地方文化不可分割,以湖南卫视为例,其自制文化特色节目不仅样式多而且广受欢迎,甚至还受到了其他省份的观众的喜爱。因此,在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编排要想有所创新,就不可忽略自制电视节目的作用。不管是在提高地方收视率上,还是在开发当地文化寻求发展机会上,自制电视节目都具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在节目编排时对自制电视节目重点突出,既有益于电视台打出自己的品牌形象,又有益于电视台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从而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三、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模式有所创新
在广电总局的政策压力下,各大卫视在电视节目的编排上已经不能遵循以往的电视节目的编排模式,综艺娱乐类、谈话脱口秀类的电视节目受到了抑制,这就要求各大卫视转变电视节目的编排模式,而这也同时影响了我国整体电视产业市场的走向。因此,在新形势下,电视台在节目的编排模式上也当有所创新,如何在娱乐类节目走下主流,新闻类节目重回主流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收拾份额、扩大品脾影响、增强广告号召力,已经成为了各电视台主要思考的问题。
在“限娱令”颁布之后,以娱乐至上为宗旨的湖南卫视及时作出了战略性调整,在保留强势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的情况下,对节目编排做了许多创新,包括将《我们约会吧》调整到非黄金时段,在黄金时段增加系列剧、独家剧,并针对不同的时节特征推出了相应的主题节目,从而在“限娱令”的冲击下依旧保留了以往的强势地位。湖南卫视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广大电视台借鉴的。只有做到了电视节目编排上的创新,电视台才能持续吸引观众,让观众有常看常新的感觉,从而保证电视台的持续性发展。
四、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时段有所创新
传统的电视节目编排,在时段的安排上往往过于死板,电视台没有意识到科学的时段编排同样也能为电视台带来不小的效益。传统的编排方式,呆板、僵硬,灵活性不足,导致电视台形象薄弱,定位不突出。以湖南卫视为例,在“限娱令”下发之前,其在黄金时段大量推出娱乐综艺节目,与其他卫视做法正好相反。但就是这样的节目时段编排,使得湖南卫视在黄金时段的节目播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样的战略也被湖南卫视内部人员称为“制空权”。在新形势下,虽然类似于湖南卫视这样的“制空权”的做法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科学优化节目时段,减少节目重现率,增加高质量节目的播出时段,无疑会提高电视台的整体效率,为电视台创造更多收益,并打造出具有品牌效应和风格的节目。总 结:
在新形势下,电视台在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和创新上,应当从实现电视节目流程管理科学化,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有所突出,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模式有所创新以及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时段有所创新等四个方面入手。参考文献:
[1]钟连珍.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编排创新思考[J].艺术&创意,2011(04)[2]怀吉庆.浅谈电视节目编排创新[J].新闻传播,2011(02)
[3]钱睿.编播季:电视节目编排创新的突破口[J].视听界,2007(02)[4]陆洋.电视节目编排策略研究[学位论文].复旦大学
4.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四
一 研究背景
,卫视各频道经过修整全线出击,收视份额明显增长。尤其是排在第一阵营的强势娱乐媒体集中发力,大大加快发展步伐,收视份额占到卫视总体的半壁江山。在全天候收视排名前10位的省级卫视也在硝烟弥漫的收视战场中上演收视指数追逐大戏。领先的媒体不忘扩大优势,暂时落后者奋起直追,加速变革。
各卫视之间的较量,集中体现在娱乐节目的播出与收视上。表现突出的.省级卫视,大量研发内容和形式上有创新突破的娱乐节目。在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将卫视形象与娱乐节目品牌捆绑起来。让独特的栏目品牌与内容作为卫视的名片,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新推出的综艺娱乐节目从节目的形式到内容都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蜕变,很难用传统综艺模式分类下定义。就连业内人士也不会马上看出节目操作上的门道,引领省级卫视娱乐节目的收视黑马层出不穷。电视娱乐节目想在激烈的省级卫视传播平台上赢得一席之地,还要用个性化的风格定位和内容吸引住观众群,成为给观众带来快乐和满足的节目对象,赢得观众的收视礼赞。媒体发展活力追本溯源,是电视娱乐节目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二 期望取得的研究成果
对于娱乐节目而言,其中资源整合有效途径之一是电视台把传统的电视节目栏目制改为项目制。项目制或项目责任制,是指将获得立项批准的节目选题及其质、量等工作要求作为一个生产项目,有项目责任人根据合同约定,全权负责其策划、资金预算方案、宣传制作、质量、发行、分配及承担相关管理责任和风险的制片体制。实行项目制,把电视节目生产要素从固定栏目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改变栏目之间对收视时段资源的割据,节目创作人员题材定位、形态风格等方面创作更加灵活,有了更大的调配和利用空间。通过项目制的人力、物力、频道资源的科学整合,以项目为单元,内容为主导,集中优势投入到有价值的选题中。提高节目质量,打造精品,为节目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资源整合是中国电视当前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 [M]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版,p29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 [M]人民出版社年 1987 版,P56
[3]柏拉图,理想国 [M]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P90
[4]路易德吕克,上镜头性 [M],载于《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版, P102
[5]彭吉象,影视美学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 P259
[6]雨果闵斯特堡,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J]《当代电影》1984 年版第 3 期, P34
[7]鲁道夫阿恩海论文x写价格姆,视觉思维 [M]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 年, P69
[8]颜纯钧,电影的读解 [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 P157
[9]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P183
5.电视选秀节目火暴的心理分析 篇五
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人们的如此追捧,这类节目还会不会持续兴盛下去?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尝试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参与电视选秀的节目中来?他们的内心动机是怎样的?二、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喜欢收看这类电视选秀节目?它带给受众哪些心理满足?
一、节目参与者的心理满足:
传播本能与对传播权力的渴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传播本能以及对传播权力的渴望是参与者“参与动因”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传递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本能,它是生物体得以保持自身与外界信息畅通,获得安全感的一种生物本能。此外,传播还是一种权力,话语权是当下被认为的一种重要权力,而此前,传播的权力都集中在精英手中,平民大众从来都鲜有掌握大众传播的权力。但这并不妨碍,或者说反而助长了平民对于传播权力的渴望与向往,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生活。获得传播权力----无论是用DV记录身边的生活,然后在大众媒体上播放,还是参与选秀节目,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让他人知晓 ----这些都是参与者“渴望权力”与“渴望自我支配”的内心动因的外在体现。电视选秀节目日渐盛行,在某种程度也反应出人们获得传播权力、渴望在大众传媒上展示自己的内心驱动。
交往 / 亲和动机引发参与行动: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交往与亲和动机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解释人们的行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交往方式与先前农业时代的“面对面”很大不同。大众传播时代,媒介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媒介情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介情境代替了现实情境,人们在这种情境下发生着社会互动。电视选秀节目营造了一个基于媒介的平民社交圈,这一平民社交圈有共同的关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喜好,参与其中就意味着共同的分享与彼此的依靠,意味着“一种联系的产生”,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平民与“传播这种权力”的联系,而且也是平民与平民之间的联系。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会形成一个个“玉米(李宇春的歌谜)、盒饭(何洁的支持者)、凉粉(张靓影的粉丝)的自我组织。
心理学家坎托在其著名的“情境中的人格动力学”中提出:人们做什么或试图作什么,和谁一起做,能够重新定义他们是谁或他们将成为谁。从这个意义上反观平民化传播中参与者的“参与动因”,我们会发现,“与谁在一起,和谁一起做”似乎本身就构成了他们参与行动的支点。以“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的《超级女声》为例,一个个心怀梦想的年轻女孩们不但要面对一张嘴就被评委无情叫停,还要经常遭受评委类人格侮辱的苛刻评语,诸如“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什么?是美容美发的?那好,你继续去做美容美发吧。” “花钱学声乐在你有些浪费。”“谁叫你这么穿的,你这么穿:俗气!”“.你唱歌的时候像在睡觉,总眯着眼睛干吗?”,她们依旧前仆后继地参与到这个节目中来,参与的热情并没有被评委的冷眼冷语冰冻。这些节目参与者的内心动因是什么?也许“参与到一群人中去”本身就是他们参与节目的合理解释与内在动因。当看到这些互为竞争关系的参与者们在节目的进程中逐渐建立友谊,每每有人被判出局时,参与者们总会抱头痛哭----参与者们似乎的确在整个节目的参与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建立正好满足了人们渴望“交往与“亲和 ”的内心愿望。
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激发传播行动:传统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自尊,包括自我发展与自我保护往往构成人们行为的重要动机。电视选秀节目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普通民众“自我意识”的强化,这种“自我意识”不但要求“自我表达“,还要求“公众表达”。民众“自我发展”的内心需求借助媒介传播成为大众的盛宴,而每个平民都似乎成为这场媒体盛宴的主角。媒介通过让渡自己手中的部分权力,通过出让自己的部分话语空间,使平民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参与这些传播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电视选秀节目吸引观众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在于它制造了一个美丽幻像:在这样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实现的平台上,英雄不问出处,美女不问岁数,只要参与到节目中来,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自我实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它位居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从这个意义上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参与到平民化传播中来,因为现实情境中的“自我实现”显得困难重重、难以企及、无法实现,在现实通道被堵塞之后,媒介营造的这种“自我实现”虚拟情境便显得如此另人心动,值得追求。
“明星梦”被很多普通民众认为是一种自我实现,
《超级女声》之类的造星节目正是抓住了无数年轻人梦想成为明星这一动机,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歌唱和表演才华的机会。“从节目本身来看,不仅比赛的激烈竞争吸引了观众,更重要的是,一个普通观众从默默练习走上舞台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 节目制作人这样解读这个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普通观众从默默练习到走上舞台”这的确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它的意义来自于普通观众给它赋予的“自我实现”的意义符号。[next]
电视选秀节目酝酿了一个“自我实现”的空间,鼓动参与者为了“实现理想、实现自我”而快快行动,加入到传播中来。
高心理预期与高价值回报增加了参与的热情:著名心理学家罗特的“预期---价值模型”理论认为:人们特定行为取决于“获得结果的可能性与结果本身的价值”。意即人们对于事情“可能性”与其“价值”的判断决定了人们随后的行为。可能性越大,价值越高,人们越倾向于行动。劳克·莱斯曼的研究也发现:人们会更多地去从事那种目标价值高、实现可能性大的行为,而不去作那种目标价值低、实现可能性小的行为。(Locke Latham,1990; Pervin, 1983) 电视选秀节目是一种参与可能性大,且目标价值高的节目类型。它的准入门槛低:想说就开口,想唱就报名,不分年龄,不论美丑,不设等级-----这些客观上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我传播,我作主。普通民众在潜意识中会认为通过参与节目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加之,这些目标的价值又非常大,对于民众而言深具吸引力:通过参加电视选秀节目,可能会一夜成名。“低准入、高回报”的节目设计,符合人们决策与行动时的“预期---价值”模型,这使得电视选秀节目因此而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即使这种判断更多的是媒介营造的,是大众幻境下的产物,与实际并不吻合。
二、电视观众的心理满足:
理解了电视选秀节目参与者的“参与动因”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受众的收视动因又是如何的呢?为何像《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中时常出现的五音不全的“丑女大联欢”,依旧能够吸引眼球,观众看得指指点点却不肯换台?
我们印象中的受众是“严格的”“苛刻的”“难以取悦的”,因此我们提倡传播要具专业主义精神----传播内容要能塑造人、传播形式要具专业水准----- 因为受众是“唯美的”。然而电视选秀节目却反映着另一番图景:表现“丑”、表现“破坏”。 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例,这个节目创作的初衷据说是要“快乐中国”的,意即让中国的每一位观众在观看《超级女声》时都会感到快乐,节目的看点之一就是:看“超级女声”就是为了“看别人出洋相”,“看别人被残酷地刷下去”。为此节目不但确立了“无门槛”的准入机制,一些赛区的组委会甚至还明文规定,演员不能化浓妆,最好不要化妆。这些节目制定的限制措施,目的就是给受众带来更多的快乐,有观众说:这群看上去有点傻、歌唱得也不怎么样的选手让我们信心大增!为什么“扯掉包装”-----成为《超级女声》吸引受众的一个看家法宝呢?
按照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人所有本能的目标都是降低自身的紧张感,人的本性遵循“唯乐原则”的,意即渴望“享受与放松”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力。人们都具有 “生本能”与“死本能”(攻击本能)。人们在这两种本能的驱使下,去释放紧张、寻找快乐。人们可以从追求快乐本身获得愉快,比如说“审美体验”带来的愉悦感;与此同时,也可以从攻击驱力上获得愉快----包括看恐怖影片、参与竞争性体育运动、作讥讽性对骂等不同活动都能使人们感到愉快与紧张的消除。 《超级女声》号称要“快乐中国”——我们看到了电视观众在屏幕前指指点点的兴奋表现;我们看到了网络上喷薄而出的谩骂口水,从而可以想像得到人们在谩骂之后心理上的痛快;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现场观众在投票决定选手去留时的快感…这些都是当人们面临压力时,通过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机制与投射机制来消除眼前的紧张状态的一种做法。
麦克亚当斯在“讲故事的研究”中发现:人们是怎样借助编造自己最崇高的、最英勇的、最典型的故事来赖以生存的,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倾向于相信他人“丑的” “懦弱”与“被摧毁”的故事,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另一个支点。受众收视的一个深刻的也是基本的内心动因是:希望看别人受苦-----从中不但能实现自己的攻击驱力,释放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同时还能从别人的灾难中感受到自己的强大,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与担忧。
“建设性”的快乐与“毁灭性”的快乐都是人们内心唯乐的需求。电视选秀节目正是在这二者之间找寻平衡,抑惑将其中任一发挥到极致----娱乐的本质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重新定义。
附:
小贴士:
6.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六
一、节目悬念俘虏下的受众心理
1、先期议程设置,环环紧扣受众心理
从一定程度上讲,“议程设置”,集中体现在电视节目中对各个环节的设置上。尤其是在真人秀节目中,环节的设置是较为突出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它决定着节目的“游戏规则”和发展方向,搭建起了整个节目的阶梯和框架。
拿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男声”这一选秀节目来说,其主体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海选,节目组从国内6个中心唱区、分唱区和11个网络唱区以及一些海外唱区中选出前120强选手,进入第二轮总决赛突围赛,在激烈的竞争后,选出前11强进入总决赛,最终角逐出冠亚军,期间又有积分赛、挑战赛、复活赛等各类赛事,环环紧扣。
那么,在如此紧凑的环节设置下,观众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紧随观看,特别是在前期观看中,若选定了某一自己欣赏的选手,那么在选手晋级与否,最终获胜的是谁等这些悬念的牵引下,便会更加的关注这一节目的进展。
2、拟态环境下,受众的身心参与及情感共鸣
其实许多时候,观众收看真人秀节目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情感上的寄托。一首歌,一段独白,一个幽默话剧,似乎就是你所想去表达的感情,节目里的评委与观众也是你情感的聆听者,心里话的倾诉对象,而真人秀节目的情感表达又往往要比电影电视剧里的更加直接和贴切,这就使得真人秀节目成为了观众们的一个情感宣泄的绝佳平台。
因此,很多喜欢看真人秀节目的人,经常会和着节目中的选手一起欢唱、一起舞蹈、甚至是一起哭、一起笑,直到最后,那个被他选定且一直追捧的选手几乎成为了他自己的化身,节目里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就在他身边,让他感觉到节目里的环节就是为他设置的,他在参加这么一个比赛的过程。
于是,选手在表演时能否做到最好的一面,选手的参赛作品是否能受到评委的认可,选手的表现能否得到观众们的支持,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让他最为牵挂的一件事情。那么,当节目的旁观者变为了节目的亲身参与者,而节目的悬念也就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被进一步的放大,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
3、打破刻板印象,重塑受众期望
在大家的印象中,弱势群体是怎么样的一批人,老弱病残是吧。那当这些孩子或是残疾人参加真人秀节目时,大多数的观众又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收看呢。
真人竞技,优胜劣汰,在这样一个残酷的舞台上,观众所追捧的大都是多才多艺的帅哥美女们,他们有魅力,有气场,卓尔不凡。但是,这也反向预示着,当舞台上有黑马杀出时,也定然会让大家耳目一新。真人秀节目也正是在某些情况下,充分运用这一受众心理,让一些有着一技之长的,大家印象中的弱势群体一鸣惊人。这种360度的逆向悬念,则将节目效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带给受众更多意外之喜和刺激感。
比如说《出彩中国人》中的小龙女组合,《中国达人秀》中的盲人脱口秀大叔。
二、社会现实利益占据下的受众心理
1、虚假信息包围中的真实追求
记得前不久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讲到了假新闻这么一个选题,那么受众既然批判虚假,就会去追求真实。
前面说到了,真人秀节目要比一般电影电视剧中的情感表露更为真实和贴切,在电视剧电影都热衷于“苦情戏”的这么一个时代,我们要去追求真实,就需要一个相对应的平台,而真人秀节目,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在这么一个舞台上,选手只需要把真真正正的自己展现在大家面前,不用去矫揉造作的表演谁,真实就是这一节目最大的亮点。而且在直播的条件下,允许我们去直面真实,参与互动,自然也就成为了节目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在这么一个信息时代,太多的信息点都需要我们去鉴别,去求证。但是,到头来,只会让我们在其中疲于奔命,信息本身所要传达的意义就变得让人不愿再多去理会。于是,真人秀节目凭借其直观的真实,博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就像现在层层包裹的月饼,还没有简单包装的月饼更受顾客欢迎一样。
2、财富名望的强烈刺激
对财富与名望的追求,是大众的共同心理,面对名利双收的真人秀节目,大众的热情也必然较高,节目制作方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便不断在决赛奖励上加大筹码,使观众在紧张刺激中享受赌徒一般的快感。
比如《中国达人秀》冠军将获得与蔡依林全球巡演的表演机会,以及签约Fremantle Media公司成为国际艺人,并获得在拉斯维加斯演出一个季度的合约。且每一场的晋级选手也将获得1000至10000元不等的奖励。
有了这些奖励,原本在内容上就相当精彩的真人秀节目更是如虎添翼了。社会大众喜好名利,那么,拟态环境下,也将进一步追捧自己喜欢的真人秀节目,对他们来说,看到自己支持的选手获奖,也会有感同身受的成就感,真人秀节目也就更牢固的抓住了受众的心。
3、身份阶层变动的巨大冲击
首先我们了解一点资料:
李宇春出生于四川成都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铁路警察,母亲照顾一家人的生活。
曾轶可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一名医生。吴莫愁在参加《中国好声音》前,只是一名普通的大一学生,父亲是自由歌手,母亲是英语教师。
社会要稳定,一定要有一些能够让上下阶层转换变动的机制和途径,毕竟有句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吧。那么,在封建社会呢,是通过科举考试,来达到这一效果,而现在呢,我们除了高规格的国考之外,是否需要一些新的全民性的途径呢。真人秀节目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不错的答案。
在现如今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很多人都想要出人头地,当发现真人秀节目可以让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发生巨大变动后,便对真人秀节目饱含热情,有一技之长的,甚至跃跃欲试,于是众人对真人秀节目的关注度也便越来越高,真人秀节目也便成功的俘获了这么一批受众。
三、社会风气包围下的受众心理
1、使用与满足心理
在现如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下,更多大众会选择将自己空闲时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转向室内,且大多借助网络、电视来弥补这一需要,那么,受众选择一定的电视节目,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一部分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比如,张宏树老师讲课时曾说过,在参加工作前就特别喜欢打篮球,而现在就比较喜欢通过电视来观看NBA之类的赛事。话说回来,那么,许多本身特别喜欢唱歌、跳舞、表演的一些大众则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文艺类节目上,而如火如荼的真人秀节目也势必会引起这些受众的注意。
于是,面对可能的老、中、青各类受众群体,真人秀节目也在求新求变,尽力扩大自己的平台,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比如借助与纪录片在真实诉求上的紧密联系,推出了老少皆宜的《爸爸去哪儿》等栏目。当然这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猎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而大众的猎奇心理却成了真人秀栏目组俘获受众的一大法宝。
真人秀场,观众关注的正是选手们与众不同的一技之长,而这些技艺,好在哪儿,奇在哪儿,是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猎奇心理还表现在“求新”上,当舞台上的选手以真实身份参加节目,参与表演,对被各种虚假的戏剧情节侵蚀的观众来说,确实是一种耳目一新的展现。
如今,“新”与“奇”已经成为了观众十分在意的一个标准,真人秀节目对这一标准的充分拿捏,也就是它成功的一个良方。
3、从众心理
人的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社会,任何人都无法完全脱离繁杂的人际关系而独立存在。那么,从众心理也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比如在我们的大学寝室这样相对集中的环境中,几个人的兴趣爱好很有可能传染式的发
展到全寝室,比如,大家挚爱的英雄联盟是吧。
于是,在绝大多数受众群体中,同一的兴趣爱好也是极有可能产生的。因此,部分人对真人秀节目的喜爱,也将会影响到周边的人,从而形成了现在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的局面。
4、崇拜心理
追星是一个不再新鲜的话题,之所以说它不再新鲜,是因为它已经深深植根于年轻一代受众们的心里,那么崇拜也便顺理成章的占据了大众心理的一席之地。
前面说到了,大众对财富名望是孜孜以求的,经常有人会说,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我,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7.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七
摘要:真人秀节目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喜爱,作为舶来品,真人秀节目自引进之日起,在中国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是“喜忧参半”,既有正能量的一面,也有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参考文献和总结实例的方法分析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预测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中国真人秀节目带去一点小建议。关键词: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一.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情况
(1)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定义及分类
要探讨真人秀节目,首先要知道真人秀节目的定义。现代意义上的真人秀节目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1999年10月由荷兰的Endemol公司推出的《老大哥》(Big Brother)节目被认为是真人秀节目的始祖。它的播出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真人秀的浪潮。从此,真人秀作为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开始在全球蔓延。谢耘耕、陈虹在《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中指出:“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一种活动,而且参与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由普通人担当主角的真人秀节目,不像电视剧里的演员戴着面具示人,却比电视剧更加吸引人注①意。
真人秀节目有着不同的分类,如:野外生存挑战类《两天一夜》;才艺表演选秀类《中国好声音》等;智力技能比拼类《一战到底》;约会交友相亲类《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生活方式技艺类《顶级厨师》;还有今年年底火爆荧屏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
(2)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①起步期(2000年-2002年)
追溯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出现,应该是2000年广东电视台引进的《生存大挑战》,该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在我国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它是我国内地首个真人秀节目,开创了先河,拉开了各个电视台纷纷引进制作真人秀节目的序幕。最初的节目形式主要是完全模仿国外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并没有进行本土化的尝试。节目形式单一,主要是野外生存挑战类型的电视
②真人秀节目。
②繁荣期(2003年-2006年)
从2003年 始,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打造符合中国电视观众收视习惯的本土真人秀节目。最先开始探索的则是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经济生活频道于2003年10月26日推出了一档平民选秀类型的电视节目《非常6+1》,其节目宗旨是“圆普通人的明星梦”,该节目给参加节目的嘉宾提供6天的培训,在最后一天让他们登台表演,最终由现场观众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明星。该节目开播仅一年,就成为全国娱乐市场最具
③影响力的节目之一。接下来,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把真人秀选秀类节目推向了
高潮。
③低谷期(2007年-2010年)
2006年,各方卫视纷纷推出自己的选秀类节目,但是观众打开电视机看到的都是大同小异的节目,审美已经出现疲劳。再加上2007年,广电总局点名批评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
后,出台限娱令,全国的真人秀节目陷入了发展的低潮。
④复活期(2010至今)
2010年,东方卫视从英国引进的《中国达人秀》叫好又叫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火爆荧屏。接下来的《中国好声音》更是创造了收视奇迹。自此,真人秀节目从低谷后,又满血复活了。根据2014年综艺节目播出的预告,真人秀节目占据了大壁江山,并且受到期待。
二.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机会与挑战并存
(1)发展的优势
① 真人秀节目中的正能量感动人心,激励人们,具有励志作用。如《中国达人秀》,选手
挑选无门槛,评委主要以鼓励,温暖为主。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有圆梦的机会,有圆梦的平台。无论是无臂少年刘伟还是甜菜大妈,带给人们除了感动,就是激励。人们通过这些选手找自己的影子,通过这些选手的参赛过程一起感受那种圆梦的激动。人们通过这些节目会去思考自己的梦想,会被这些达人的坚韧执着所感动,所激励。
② 真人秀节目中的生活建议实用,受到人们的欢迎。真人秀的节目题材多样,有比较贴近
生活的。如《职来职往》就是针对当前中国就业困难的现状,给人们提供就业建议和机会的职场类真人秀节目。这部分节目由于切入点贴近百姓生活,同时实用性强,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还有最近火爆荧屏,屡屡登上微博话题榜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引起了人们对亲子教育的思考,人们通过这档节目讨论亲子教育的方法,通过这档节目反思自己的做法。同时轻松愉悦的节目气氛,时常令观众开怀大笑。毫无疑问,《爸爸去哪儿》温暖了2013年的冬天。
(2)面临的挑战
① 拿来主义盛行,同质化严重
仔细观看,我们就会发现当下火遍荧屏的节目,无论是《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权。我们的节目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习惯拿来就用。很多电视台看到这些节目如此红火,也纷纷模仿制作一样的节目。但是可想而知,缺乏自己特色的节目很快就会遭到淘汰。
② 收视率为王,节目低俗现象频发生
有的电视台过度追求收视率,收视率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广告收入,意味着利润。因此,他们忽视了道德底线,节目的品味有所下降。如大家所熟知的马诺在《非诚勿扰》中说出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里体现的拜金主义遭到人们的鄙视。有些节目为了吸引眼球,甚至弄虚作假。比如选手身份造假,为选手编一个感人的背景,骗取观众的热泪等等。
③ 忽略长期利益,节目产业链缺失
相比于国外一整套节目研发与制造,节目版权和形式发售的模式,国内的节目只是注重短期的利益,如广告收入等,没有对节目的模式进行思考与总结,也没有对外进行输出过。曾经美国想买《赢在中国》的节目形式,但是由于我们当时没有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法,因此作罢。同时节目的营销与推广等,渠道比较少,单单利用电视媒体,缺乏立体的宣传。
三.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1)提高节目自主创新的能力,与本土特色结合,融合中国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真人
秀品牌节目。
① 在规则设计方面,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在节目中所展现人性丑陋自私的一面是
我们内敛含蓄的中国人所不适应的,因此,照搬西方的规则并不合适,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习惯设计适合自己的游戏规则。
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戏剧文化等都是我们的精粹,我们需要发扬光大,在真人秀节目中
融入这些文化,不仅可以传承我们的文化,也可以使我们的节目更有特色。
③ 电视台设立自己的节目研发部,在这个拿来主义盛行的年代,自主创新才是王道。电视台设立自己的研发部门,针对自己的特点,研发自己的节目,并且进行总结,研究出一套模式。模式的输出会给电视台带来另一桶金。
(2)电视媒体自觉意识提高,坚守节目品位,抵制弄虚作假,凸显人文关怀。凸显真人秀节
目的社会服务功能就是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一个节目只有以人为本,凸显了爱,才会受到人们真正的喜欢。一个高品质的节目才能名利双收。例如,《职来职往》为人们提供就业的建议,《中国达人秀》肯为残疾人提供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
(3)国家立法保护电视节目版权和节目形态,鼓励创新。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保护节目
版权,有些电视台的节目被模仿求诉无门,这无疑减少了电视台自主创新的动力。因此,未来国家应该会立法保护电视节目形态,保护电视台的合法权益,鼓励创新。
(4)完善受众反馈机制,受众参与节目的程度加深。真人秀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满
足受众的心理。因此受众对于节目的看法和意见相当重要,电视台开通更多的渠道让观众表达对节目的建议,除了提高他们节目的参与程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忠诚度。
(5)真人秀节目生产制作的产业链更加完善,由“个体经营”向“产业经营”转变。
① 一般来说电视台制作的真人秀节目都是在电视台这一平台上播出,但是电视节目向视频
内容发展为真人秀节目开拓了一条新的发行渠道。电视节目也可以卖给网站,在网站上播出。电视节目的发行渠道将会多样化,除了网络,还有移动终端等等。
② 盈利方式多样化。除了节目的门票收入和广告收入,还有节目版权输出的收入,演唱会,纪念品等衍生品的收入。如《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会开全国巡回演唱会,这又是这个节目的余热。
③ 创新营销推广方式。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加之传统电视受众媒介接触特点的改变,过去电视节目依靠电视广告,报纸,户外平面媒体等传统形式进行推广营销的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电视 + 互联网 + 移动终端”的全媒体营销
④推广模式。
(6)中国真人秀节目纳进全球节目模式流动过程。我们需要承认的是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水
⑤平比起欧洲和美国的确有不足。中国电视节目在提升原创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
8.中国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分析 篇八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时代。故而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随着资本传媒热和传媒财经热的趋势发展了起来。虽然我国证券市场散户数量的增加速度惊人,全民理财时代开拓了收视份额,但其依然具有分众传播的性质和优势,受众天然明确化,准确定位了财经类媒体的受众群。分割受众群,了解受众需求,追求受众满意度便成了各媒体跑赢市场的关键目标。根据以往统计显示,经济类节目成人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青少年观众,男性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女性观众,城市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农村观众,收入较高的观众收视好于收入水平较低的观众,并且文化层次高的观众比例占绝对优势。[1]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财经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从大众中分离了出来。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的种类划分,在此基础上将财经类电视节目的受众进行了细分,这便是分众传播的表现,意在抢占收视市场。在节目对自身定性准确定位的时候,就是在寻找自己的市场空间,选择并满足自己的目标收视群。[2]这就是将栏目定位在满足受众需要的不同层次上。
目前在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中,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注重每日财经新闻和交易信息的报道,以硬性资讯的形式出现,让人们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变动以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起到财经环境守望的功能,这在财经层面满足了受众的安全需要。
谈话类财经节目形式活泼,观众在收看此类节目时能感受到主持人与嘉宾们的互动,并且有些节目能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参与其中,节目嘉宾在谈话中体现各方观点,发生意见碰撞,其多元化的视角让观众总能找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看法与主张,这类节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社交与归属的需要。
评论类财经节目通常定位高端、权威公正,有众多学术界知名专家的加盟和受访,将近期有价值的财经新闻进行有深度的评论和多元化观点的全面报道。此类节目整合各方资讯,对观众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全面而深刻的报道和评论,起到信息保姆的服务作用,观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认同与尊重。
故事类财经节目用讲故事的手法使观众获得娱乐,受到启发。此类节目的受众群很大层面上不是商业精英,而多数是追求自我实现,盼望成为商业精英和仰慕商业精英的普通群众,这些受众通过故事类财经节目借鉴其经验,为自我实现埋下种子。受众市场分析及特点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谈话类财经节目、评论类财经节目以及故事类财经节目各自通过栏目的准确定位细分了经济节目的受众群,在不同的播出时段针对不同特征的受众群进行较为准确地小众传播,以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2.1 四类主要财经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表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陕西卫视《今日证券》 7:34 广东卫视《股市前奏》 7:50 CCTV-2《证券时间》
上午版9:05——9:35,晚间版23:05——23:35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天下财经》 周一至周五08:45,12:30,18:25 内蒙古卫视《财富指南》 周一至周五12:30 第一财经《今日股市》 周一至周五18:00——18:3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财富 18》
每晚18:00 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百姓财经》 周一至周五18:05——18:25 深圳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股市报道》
周一至周五18:5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财经视界》 每晚19:40——20:30 CCTV-2《经济信息联播》 每晚21:00——21:30 表1.主要资讯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谈话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对话》 周日22:00——23:00 第一财经《头脑风暴》 周日22:00——23:00 第一财经《亚洲经营者》 周一22:00——22:30 第一财经《会见财经界》 周二22:00——22:30 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 周三22:00——22:30 第一财经《经济学人》 周五22:00——22:30 第一财经《财富人生》 周六20:00——20:57 第一财经《波士堂》
周六21:00——21:57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时代智 商》
周日19:30——20:0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先行一 步》
周六17:30——18:25 深圳电视台财经频道《财富博客》 周一20:08——20:38 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 周一至周五22:30——23:00 凤凰卫视《财富人生》 周六7:00——7:30(中文台)21:35——22:02(资讯台)
表2.部分谈话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评论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经济半小时》 每天21:30——22:00 CCTV-2《中国财经报道》 周一22:08 第一财经《经济观察》 周四22:00——22:30 内蒙古卫视《财富无限》 周一至周五18:00——18:30 凤凰卫视《财经正前方》 周日17:00——17:30 表3.部分评论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故事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财富故事会》 周一至周五12:40——13:10 CCTV-7《财富经》 周一至周五22:02——22:32 中国教育电视台《白手起家》 周六16:30——16:55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财智人物》 周六21:59——22:29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天下华商》 周三20:56——21:26 浙江经济生活频道《风云浙商》 周日22:00——22:25 山东电视台《创富时代》 周日22:50——23:30 表4.部分故事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从以上各表可以得出结论,四类财经电视节目播出时段、播出频率、播出时长都有所不同。2.2 四类主要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市场分析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每天的开播时间大致集中于周一至周五每天清晨6:30——9:00、中午11:30——13:00、下午18:00——20:00,以及晚上23:00。节目时长大都在30分钟之内。分析可知,我国金融、商品以及资本市场的
正常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清晨6:30——9:00是上班前以及股市开盘前的一段时间,关注财经资讯的上班族可在上班前打开电视机收看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资讯,而决定本日的投资行为。中午11:30——13:00是中午休息时间,同时股票市场也会休市,很多财经类节目便可抓住这个时间点总结早盘的交易情况,向关注财经资讯的观众提供及时的交易信息和市场变动新闻。我国沪深股票市场下午休市是在每日下午15:00,但这个时段开播的综合资讯类节目少之又少,通常下午18:00——20:00为此类节目的播出高峰期,这是因为综合资讯类节目的受众多为上班族,股票休市后还要继续上班,而下午下班之后才有时间关注一整天的财经资讯,这段时间通常为18:00——20:00之间,受众的晚餐与看电视时间。因此我们可以为此类节目的受众做一个大致描述: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中,关注财经资讯的上班族,侧重于关注股票市场的资讯的中小投资者。
谈话类财经节目时长多数在60分钟,开播时间一般在晚饭后20:00——22:00之间,此时正所谓电视时段的黄金时间,此时也是电视剧、娱乐节目以及儿童节目等各种节目的热播时段。天津卫视和凤凰卫视等综合类的频道与电视台将谈话类财经节目安排在此时段,其机会成本较小,可以在广大受众群中捡到此时段的频道忠实受众、栏目的行为忠诚者,以及没有阻碍可以关注此类节目的受众。而走专业化路线的第一财经,便把每日的谈话类栏目安排在22:00开播,放弃了与黄金时段其他节目的分流受众群,每天同一时段的不同谈话类财经节目维护了其专业性和规模性,并且培养了具有很高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的观众。由于谈话嘉宾多为与财经活动密切相关的政府官员、来自企业的管理人员、研究财经问题的专家等,所以关注此类财经节目的观众主体,必定是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中,在工作单位中比较有话语权的高层,或是在企业中有着决策权的精英,以及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知识分子。
评论类财经电视节目时长通常为30分钟,一般安排在晚上播出,通常习惯同“通俗语言释经济”的方法解读经济事件,评论经济政策,因此其收视群体更加广泛地定位在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的范围内。例如CCTV-2的《经济半小时》,自2003年改版至今的核心受众群体为中产阶层,近5000万中小投资者(股民)及他们的家庭。[3] 故事类财经节目时效性弱,通常在午后和晚上播出,受众群最为广泛,节目时长一般安排在30分钟左右,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的观众群体比一般财经类节目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更为大众化。3 总结
9.“太子的读书计划”系列节目 篇九
在我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天子与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从公元前的周朝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朝灭亡,历代天子和皇帝都把如何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即使是昏庸***的皇帝,也都知道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那么,尊崇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历代皇帝们,是怎么培养他们的孩子从太子走上天子之路的呢?请收看我们为您精心制作的系列节目《太子的读书计划》。
教育太子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太子们都读什么书?太子们怎么安排作息时间?他们的老师又是谁呢?在我们的系列节目中,将为您详细讲述从周朝、汉朝、魏晋、唐朝、宋朝、明朝到清朝的皇帝教育,让我们从中体味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精华所在。每天的节目,我们选取一个朝代,从中撷取几个关键词和小故事,让您轻轻松松读历史,长知识。今天的文章就是《太子的读书计划》之一,文章选自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做一个皇帝读书郎》,作者是王镜轮。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建都于镐。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不久就病死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周康王两代,前后约50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作“成康之治”。今天的节目,讲的就是周成王的故事。在今天的节目中,您将了解到,世界上最早的胎教就起源于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摄政王也产生于周朝,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姜子牙姜太公,恰恰就是周天子的老师呢。
点睛
10.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十
看完福州电视台一套《法眼》栏目—青春的阴霾系列节目,我的心情颇感沉重,一个个曾今意气风发的花季少年羁绊于社会和自身的心理问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实在让人感到痛惜。对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我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成长的烦恼,很值得深思考虑。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中小学生更应该珍惜生命,注意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家长们对此一直屡屡强调,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不绝于耳,血的教训也是屡见不鲜。其实可能大家也都知道那些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错误行为,只是有些人养成了不太好的习惯,一玩起来可能就把什么安全观念、什么安全行为准则行为忘到了九霄云外,往往意外就发生在这一念之间。因此,安全观念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在胸。
我们青少年生理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对生活各方面都喜欢探索,情绪上带有冲动性,易激动,不善自制,易躁动,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社会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和社会现实却像山呼海啸般的汹涌而来,究竟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有时还好判断,更多的时候是陷入迷茫。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染上不良习俗。
我们应当主动的接受学校提供的正面教育。学校是社会培养青少年的专门机构,它不仅教书而且育人。它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应此学校提供的正面教育是社会的需要,也是
我们将来必需适应的社会准则。对于我们来说主动接受正面教育,是适应社会的第一步。这样我们能够了解什么是社会需要的,什么是社会摒弃的,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目标,并向着目标努力,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是迷失方向的小船在黑暗的大海中航行。
正面教育中的社会是那样理想、平静,然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健康、不文明乃至丑恶、肮脏的社会现实却暗流汹涌,在有些地方甚至大行其道,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很容易对我们的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更何况我们这些阅历较浅、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呢。面对如此重大的心灵撞击我们又因该如何面对呢?我想应当相信社会的主流是好的,至少我们还是希望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些丑恶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滚滚向前的社会洪流中的一条污染带。只要我们把握好正确的方向,遇事理智思考,积极应对;培养遇事有主见,处事果断勇于克服困难,善于约束自己的坚强意志;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就能度过这段不稳定期。
11.电视职场类节目分析 篇十一
以招聘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其中以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江苏卫视《职来职往》和广东卫视《天生我才》三档节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最大,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天津卫视《非你莫属》开播于2010年10月份,是最早的职场类节目之一,该节目节目请来的嘉宾团大都是名企CEO或业界名人,既有全国500强企业的高管,也有潘石屹、郭德纲、马艳丽等业界名人,风格十分明显,再加上亮丽的舞台效果、主持人经常能够引发颇具矛盾冲突的话题,一度创造出高收视率,但对现实中企业招聘效果的影响还需要具体评估。江苏卫视《职来职往》2010年12月份正式开播,主打面试达人牌,这1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高管担任面试达人,节目组对这些企业高管投入了巨大的宣传资源,在节目中也是反复出现公司、品牌、达人的经典台词等等,意在塑造面试官明星,包括个人品牌的互动营销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节目成为品牌云集最多、媒体广告主和个人获得巨大收益回报的平台。
广东卫视《天生我才》起步较晚,2011年6月开播。《天生我才》充分利用了广东作为中西文化交流重要津梁,体现出“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特质,节目更注重电视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力,节目过程中讨论职场发展的实用话题,更受职场人士欢迎,观众普遍认为《天生我才》每周播出的40分钟“不亚于上了一堂职场培训课”。
这种北非(非你莫属)南天(天生我才)东双职(职来职往)的三足鼎立趋势,在广电总局“限娱令”发布后,已经逐渐形成新的收视热点,这种寓教于乐的节目形式也被广大电视观众接受。《非你莫属》与《职来职往》的区别比较以及分析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主持人:
要知道一个电视节目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有极其专业的职业技能,更是需要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以及强大的控场能力,《非你莫属》的主持人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绍刚,张绍刚早年在央视二套主持《今日说法》,常年主持法制节目让他具备严谨、严肃、专业的主持特点,这些要素恰好是职场节目所需要的,再加上他成熟、儒雅的形象更加符合这类节目的定位和需要,但是让观众们欣喜的是,张绍刚在节目中更多是体现了他在表现属于自己符号以外的东西,观众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与求职者以及嘉宾们的幽默调侃,并且尺度把握地恰到好处,这也让原本严肃的求职节目多了分娱乐元素,而这也正是观众们想看到的,观众们不喜欢一始而终的风格,略微而不失本质的改变会让人觉得惊喜。《职来职往》的主持人李响以前是芒果台的知名主持人,他以前的节目大多与娱乐相关,这次主持职场类节目观众们显然感觉不痛不痒,因为在《职来职往》上李响既没有张绍刚的那种成熟儒雅也没有原 本属于自己的娱乐风格,这就造成扬短避长的困惑,好在李响的职业素养相当过硬,虽然自己的主持没有太多亮点,但是在控场能力以及随机应变上做得还是非常完美的,总的来说,张绍刚在这类节目的综合主持能力上要稍胜不少。嘉宾:
我个人觉得职场类节目之所以能成功,跟这些嘉宾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这些嘉宾大多是国内知名企业的CEO或者高管,他们在职场是职场达人,但是他们在镁光灯下更是电视达人,许多个性鲜明的嘉宾已经由职场明星变为电视明星了。
《非你莫属》以世纪佳缘婚恋网副总裁刘惠璞为代表,而《职来职往》则是 以北京天启一方广告公司媒体部总监马丁为代表,但是《非你莫属》和《职来职 往》最大的不同在于《非你莫属》的面试嘉宾大多为各个公司的董事成员,而《职来职往》则为各个公司的高管甚至中层,所以对于在电视上的求职者来说,在《非你莫属》能面对各个公司最顶层的上司,那么接收到信息和内容会更广阔一些,这些顶层上司更多时候会从职业前景和职业生涯角度为求职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解答和帮助,虽然是求职,虽然是面试,但是《非你莫属》的面试嘉宾更显人性一些,如:解决网的许怀哲、聚美优品的陈鸥、人众人的杜葵„„这些嘉宾在节目既是老板也是老师,教会了求职者很多也教会了观众很多,相信这也是节目吸 引观众的地方吧。而《职来职往》的嘉宾大多为企业的中高层,所以他们所为求职者提供的东西更多是职场上的,而不是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并且在整个面试的氛围中,《职来职往》的嘉宾会给求职者压力大一些,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在观众看来也好也不好,因为观众会更把这整个过程看成是一场秀,既然是秀并且很职业的秀,那么职业和秀便都不可少了,压力大对于求职者来说会艰难一些,而观众大多都经历过求职者的心境,那么他们肯定会站在求职者这一边,希望嘉宾们给的压力不那么大,这样势必会产生对面试嘉宾的排斥感,一个好的节目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观众对节目里边的任何东西产生排斥感,哪怕一点点的排斥感都会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但是反过来,压力也正是职场面试的真实体现,既具有压力也需要具有缓冲的部分,拿捏准确才能把节目做得职业而不失娱乐,显然《非你莫属》的嘉宾们在这一点上更胜一筹。
节目环节设置:两档节目的环节设置大体相同,都是每晚若干个求职者进场求职,然后由嘉宾灭灯或留灯的方式决定是否聘用该求职者,而两个节目在环节的细节部分却稍有不同,《非你莫属》在其节目三个环节“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谈钱不伤感情”中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晰,很多环节都串联在一起,这在编导人看来是有失职业素养的地方,但是好在观众对此倒并不在意。而《职来职往》在其环节部分做 得相对完美一些,他们的环节界限明显,每个环节完成该环节需要完成的内容,尤显得非常专业,并且《职来职往》会有“求职故事” 这样的视频环节,而这是《非你莫属》所没有的,我个人觉得添加这样的视频环节无论是对于面试嘉宾还是电视观众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求职者来面试,整个过程只是该求职者所展现出来的一部分,而视频的这部分正好填补了求职者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以便于面试嘉宾的考察,而对于求职者来说也是有益的,因为在现场求职过程中求职者本身会收敛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很多有利于自己或者不利于自己的东西都没有被表现出来,那么通过视频真实记录下来以后以便于面试嘉宾根据其内容找到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既利于求职者的成长又利于招聘方的确认,再者,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因为大家相对场上求职者的问题也会将自己对号入座,相信这就是电视与观众一种无形的互动方式。而两档节目也同时设置了第三方的评委老师,《非你莫属》是由国际时尚礼仪专家周思敏、启铭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校代团队总监莫华璋、心理咨询师陶思璇轮流助阵,《职来职往》则是由国际EAPA资质心理学家雷明老师坐镇,两拨评委老师大多都是学习心理学出身的,所以对于求职者都会有现场的辅导和帮助,但是《职来职往》的雷明老师在求职者的求职过程中仅仅只是对于求职者的心态和状态进行分析,并没有准确地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观看整个求职局势,所以略显主观一些,而《非你莫属》的老师们则尤为客观一些,他们会真正地站在客观的角度为 求职者以及招聘的面试嘉宾们分析各个人的心态和性格,并对他们提出意见,所以在这一点上《非你莫属》的第三方评审团表现得更为出色,而观众们也乐于看到更为客观的点评。
【电视系列节目创新的问题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广播电视系列答辩论文07-20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09-20
电视节目鉴赏论文07-15
《我爱记歌词》电视节目分析11-28
优秀电视节目赏析论文08-27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论文09-01
电视方言节目的发展09-28
广播电视的节目演变08-1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分析论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