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精选8篇)
1.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 篇一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主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刘学强
班级 姓名
《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自主学习方案
一、生字、词我能行!
1.看拼音,写汉字。
科学巨著《时间简史》是由史蒂芬霍金zuàn xiě()的。
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dǐng lǐ mó bài(),霍金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
心灵zhèn hàn()之余,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cù yōng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yóu zhōng()的敬意。
下雨天读书是最qiè yì()的,我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fēi yè()上有几行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顽强()尖锐()鸦雀无声()
(2)反义词:顽强()尖锐()鸦雀无声()
二、句子我最棒!
1.问句有三种,即反问、设问、疑问,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哪一种。
(1)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了太多了吗?()
(2)读了《轮椅上的霍金》怎么能不让我感动呢?()
(3)《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作者是谁?是杨红樱。()
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霍金长期禁锢在轮椅上。(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
(2)看着《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怎么能舍得放下呢?(改成陈述句)
(3)办公室门口通常会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保持安静,我正在睡觉。”(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4)这是一部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就爱不释手了。(修改病句)
三、阅读我最拿手!
读句子,完成练习。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
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神秘莫测的黑洞。
(1)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用黑体字部分造句。
虽然„„但是„„:。(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神秘莫测:
四、习作我是强手!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小朋友们,在你的身边也不凡这样的强者吧!请你把他的优秀事迹写出来吧!(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一、1.撰写 顶礼膜拜 震撼人心 簇拥 由衷 惬意 扉页。
2.近义词:坚强 尖刻 万籁俱寂 反义词:软弱 迟钝 欢呼雀跃
二、1.疑问 反问 设问
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被字句:霍金长期被禁锢在轮椅上。把字句:轮椅长期把霍金禁锢着。(2)看着《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舍不得放下。
(3)办公室门口通常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保持安静,他正在睡觉。(4)这是一部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三、(1)排比(2)略(3)神秘莫测:莫测:不能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
四、略
2.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 篇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整个单元以主题统整语文材料, 将悟读、演读、诵读相穿插, 融品味、想象、表达于一体, 把读与写、学与玩、说与做有机融合, 活化各项训练, 增强感悟效果, 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美好情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目标
综合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利用课后“用钢笔描红”及练习的“写好钢笔字”和“学写毛笔字”进行书写指导与训练, 练好写字基本功;学会利用插图, 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词典等方法体会“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负荆请罪、巍然屹立、天经地义”等词语的意思, 不断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相关段落, 不断提高默读速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阅读剧本, 排演小话剧;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段、勤于搜集资料等方法, 感悟廉颇知错就改, 蔺相如顾全大局,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品质,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懂得爱人就是爱己;尝试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 懂得报答, 学会感恩;习作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 练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展现人物心灵, 表现人物品质;弄清采访的基本注意点以及具体要求, 在实践中学习采访。
要点提示
本单元可安排13课时, 课时安排及要点提示如下:
1.《负荆请罪》3课时。要点提示:学会阅读剧本, 在品味人物对话中感受人物品质是教学重难点。
2.《船长》3课时。要点提示:感悟船长品质, 透过外表体会内心是教学重难点。
3.《爱之链》2课时。要点提示:紧扣“链”字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学习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方法是教学重难点。
4.“习作2”2课时。要点提示: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重难点。课堂中引导学生抓细节、有条理地叙述。
5.“练习2”3课时。要点提示:“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备课时, 要注意本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通盘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
1.《负荆请罪》备课时要以“负荆请罪”为红线, 串联第一幕内容整体设计, 做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首先, 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探知内容: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其次, 引导学生回忆 (以前学过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要求, 激发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入情入境地读好人物对话。边读边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情, 引领学生体悟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 并带着感受品读文本, 在文与意的交融中体会蔺相如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第三, 帮助学生排演小话剧, 进一步体悟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品质,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促进语言的内化。最后, 以课堂为起点, 激发学生课后走进《史记》故事, 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2.《船长》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比较《负荆请罪》与《爱之链》, 本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想象。首先, 图文结合, 精读场面, 走进人物, 帮助学生理清船长组织自救这条明线。其次, 通过对“可怕、一窝蜂、像疯了似的、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20分钟、动作再快点、轮船沉没了”语句的品析, 披文入情, 理清客轮被撞后情况越来越危急、心情越来越紧张这条暗线, 并通过朗读把万分危急之情表达出来。这样, 明与暗交织, 文与意交融, 水到渠成地凸显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最后, 让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启发学生结合课文的重点语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 体会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也可站在船长或乘客的角度, 进行写话训练,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展开心灵对话,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船长崇高的境界、伟大的人格。
3.《爱之链》是“人间真情”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感受爱、品味爱、升华爱是本课教学的主线, 因此, 应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心理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首先,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此基础上, 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合作研读、讨论、品析。其次, 紧扣“链”字, 让学生感受老妇人暗暗资助孕妇时涌动的暖流, 感知爱的传递, 感受爱的扩散, 感悟爱的哲理: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人人都应该给予别人帮助。最后, 结合课后习题4,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 唤醒学生立体的深层的爱, 进一步体会“爱之链”的含义。
4.“习作2”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表达。首先, 营造爱的氛围。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让爱的芬芳浸染每个学生的心灵。其次, 生成爱的共鸣。图文结合, 朗读《雪人》, 感受作者对小雪人深深的眷恋之情。补充阅读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进一步感受身边的父母之爱。第三, 唤醒爱的记忆。围绕“爸爸 (妈妈) 所做的一件什么事也使我特别受感动”这个话题, 想一想, 并把最感动的事讲给最信赖的伙伴听。回想昨晚直接或间接向父母表达感谢时父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选择一个细节进行片断素描, 现场交流、评议。最后, 完整地抒写爱的心声。
5.“练习2”的教学与上述教学内容不可分开, 是有机的整合。安排了以下内容:
●语文与生活
选择答案时, 要将词语放入句子进行朗读,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细微的差别, 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议老师先扮演主持人“王小丫”, 鼓励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 充分亮出自己的思辨过程。最后, 引导学生学习“开心辞典”等节目形式, 组织游戏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诵读与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感悟人生的价值,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注意激发学生联系相关阅读、生活经验等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时概括引领。
●口语交际
3.六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品评 篇三
师:(出示一名学生的周记《炒土豆丝》片段:开始切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怎么也学不来。妈妈切的土豆厚度不到半厘米,而我呢,切的最薄的也有2厘米。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经过十分钟的努力,终于将土豆切好了。)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生:开始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切,很聪明,只是妈妈怎样切的我们没看到,可以补写出来。
生:他能用数字——“半厘米”“2厘米”来写,只是他是炒土豆丝,两厘米多厚呀!一个完整的土豆,一般只是十厘米大小,几刀下去不就完了?用得着十分钟吗?
生:读到现在也不知他切的是土豆丝,还是土豆片。
生:“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他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师:大家帮帮他,把切土豆的动作写具体。
生:我觉得要将动作写具体,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回忆。
生:实在想不起来回家再做一次,边做边记录,不一定全记下来,做完了再回忆、写完整。(板书:回忆体验记录)
【点评】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写作契机。看似一个简单的评价,为下面写好动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亲自观察,体验动作
师:现在,咱们一起亲自感受如何写好动作。拿出你们带来的大蒜头,揉揉,捏捏,闻闻,它像什么呢?
生:它像个白色的小南瓜,上面还有个长长的小辫儿。
师:真会观察,注意到颜色,还看到了小辫儿。教师手里的这颗蒜头的小辫儿像什么?
生:直直的,像小姑娘的冲天辫,大约有两厘米长。
师:看得真仔细,比喻用得也恰当!怎样剥,猜猜看,能用到哪些动作?(板书:捏、掐、撕、拍、拽、捶、咬、掰、抠)
师:下面大家一起剥大蒜,注意动作和感受。(学生剥蒜)能说说你是如何剥大蒜的吗?
生:我用力掰没掰开,用牙齿咬,太辣了。我又用力拽中间的小辫儿,居然把它拽开了一个口子,再一掰就掰开了。
生:我是这样剥大蒜瓣儿的:先用食指挠几下,没把外皮挠掉,我用牙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再用手剥,就撕开了它的外皮,露出白嫩嫩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白白的,就像个小宝宝。
师:你不仅会剥大蒜,还边剥边观察,边想象,真了不起!能把自己刚才剥大蒜的过程写下来吗?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1.生写剥蒜头,交流
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读你认为最漂亮的几句或一段?
生:看看它的头顶,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绿绿的芽,弯弯的,像舞动的小草,美极了。底部是一条条的蒜须子,黄黄的,硬硬的,摸起来一点也不舒服。我用指甲顺着蒜瓣的缝隙使劲地向外拉,想揪出一个来,可它们死活不愿分开,不知是兄弟情深,还是故意和我作对。
生:我拿起一个蒜瓣,它仿佛热了,早就想让我帮它脱外衣似的,我只是轻轻地一掀,它就脱去了外衣,露出白白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可爱极了,像个可爱的小宝宝裹着一层纱衣。忍不住闻一闻,好香呀,真舍不得放进嘴里……
【点评】让孩子自己剥大蒜,亲自体验剥大蒜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写起来便会得心用手。其实,每做完一件事,学生们都是在积累一种经验,习作也是一样。
2.写后修改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周记,用刚才学习写动作的方法,把你做菜的动作放电影,修改自己的习作。看谁的菜肴味道美,谁的菜肴我们一读就会做,就想吃!(生改习作)
师:谁愿意让我们分享你修改的快乐?
生:我先把锅烧热后倒油,谁知刚倒下去的油“啪啪”地叫起来,那些小油滴们到处乱蹦,好像一大群顽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会儿蹦到东,一会儿跳到西,好不热闹。我赶紧把切好的千张倒进去,响声立刻小了许多,只有几个还在顽皮地小声偷笑。
生: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只鸡蛋小心地在碗边敲起来,可鸡蛋好像和我作对似的,就是不开口。我稍微用力敲几下,好不容易才出现一个小洞,我用手一掰,蛋清和蛋黄就滑人碗中。淮知不小心,鸡蛋壳竟然掉了进去,它就像一只小船在河里划行。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是抓住动作这个细节来修改文章的,炒菜会了,打球、洗衣、骑车……是不是都会了?放慢速度,好好体验,成就一篇精彩的习作!
【点评】这节课教师对学生“点化”了习作方法,并“引导”实践运用,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印象深刻,影响也深远。
4.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 篇四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例1和试一试,第65~66页例2和练一练,第67页第1~4题。教材简析
学情分析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具准备
师:红、黄、绿球各2个、扑克牌、投影仪等;生:红桃A—
4、黑桃4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图中的小朋友在做摸球游戏。袋子中放了几个球?大小怎么样?分别是什么颜色?摸球的小女孩眼睛被蒙住了。
2.提出问题。师: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
3.呈现课题。师:是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不能确定它的结果,人们常用“可能”来描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谈话:同学们看,这是一个不透明的空口袋,这里放入2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1个是红球,1个是黄球。你们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袋球。下面我们来做摸球游戏。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记录每次摸球的颜色。
(2)学生猜测:师:猜一猜在这10次中,红球和黄球可能出现的次数,说说这样猜的理由。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一下,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
(3)小组合作摸球。明确游戏规则:
①小组合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共摸10次。②组员轮流摸球,每次摸完放回,摇匀再摸。
③由组长在记录表1上记录它的颜色,记录时,红球用“√”表示,黄球用“×”表示,记录完毕再放回去。
(4)展示汇报: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交流摸球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讨论明确:每次摸出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红球;随机事件发生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难以预测。
(5)“试一试”。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出解释。
(6)小结:比较例1和“试一试”,说明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板书:确定性 不确定性)
2.教学例2。(1)学生思考:(2)讨论交流:(3)摸牌游戏:(4)深入探索:(5)“练一练”:
谈话:接下来,我们来玩摸牌游戏。(出示例2中的4张扑克牌)如果把这4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 提问: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
把“红桃4”换成“黑桃4”,提问:现在的4张牌中,既有红桃,又有黑桃。如果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摸到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验证,各小组合作进行摸牌游戏。一共摸20次。展示摸牌结果。比较发现。提问:通过摸牌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指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的结果作出判断。
5.做第66页“练一练”。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会是红球吗?从哪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习十第1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再独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做练习十第2题。出示题目的条件和第(1)题,让学生先和同桌说说要使摸出的球不可能是绿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再同桌合作在口袋里放球,并组织全班交流。出示第(2)(3)题,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反馈。
3.做练习十第3、4题。
五、总结全课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出示:武汉,哈尔滨,三亚的图片,问:这些地方冬天会下雪吗?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不确定事件 可能 大 小 相等
5.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 篇五
第3课时 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54——56页“比的应用”及练习十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比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
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1、阅读例2主题图,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说说稀释液是怎么配制的?
想一想“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1,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4。
2、自己动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你想出了几种?每一种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3、对照课本,比较两种解法的联系与区别,你更喜欢哪一种?并把例题解答过程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4、对得数进行检验,并思考:这道题中完整的检验包含几个方面?
检验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
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5、练一练:P55练习十二题1、2、3题。
6、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4、8题
6.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六单元教案 篇六
课题:Do you like bananas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询问对方喜欢与不喜欢食物的几种典型的句型。学习常见食物的名称。
能力目标:通过对食物名称和询问句型的学习,学会谈论自己与他人早、中、晚餐喜爱吃的食物。通过对食物的学习了解,学会配制营养餐。
德育目标:通过对不同食物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是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哪些是不益于健康的食品,从而使学生学会均衡饮食,不偏食。通过对食物喜好的提问,能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教学设计的思路及教学建议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询问对方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食品。
在教学时老师能够使用实物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传授新知识时,为了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即根据不同人对食物的不同喜好,自配营养餐和填写购物清单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达到了练习重点句型的目的。教学向导 语言功能
语言目标
语言结构
谈论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
* 动词like的用法
* 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否定回答 * 名词复数的使用
* 动词like的肯定、否定句的用法
* 动词like的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否定回答
重点词汇
学习策略与思维技巧
跨学科学习
hamburgers, tomatoes, broccoli, French fries, oranges, ice cream, carrots, apples, chicken, breakfast, lunch, dinner, fruit, vegetable.* 培养学生对同一事物要有不同的看法。*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的能力。
* 艺术:画画 * 数学:数数
* 社会实践:制作购物单;制作调查表。
五、主题词表
主题思维及任务型活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词汇:有关食物名称的单词。句型:Do you like „ ? Yes, I do./ No, I don’t.2.教学难点:创设语言交际情景,操练句型。
具体教案设计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P31—P32
第二课时:P33—P34
第三课时:P35
第四课时:P36 第一课时:P31—P32 Step 1 讲授1A中的新单词
通过用“What’s this in English ?”句型询问一些具体的食物或图片,如:apple, orange, meat, rice 等,让学生通过直观回忆以前所学过的食物名称。
呈现新的食物或食物幻灯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课的新单词。朗读P31—1a 中的新单词。(先全班,再小组,然后到个人,层层检查、补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以竞赛的方式让各组派一名学生,将食物的单词贴到挂图相对应的食物上,看哪组贴得最多,最准。Step 2 Presentation 通过吃的动作和高兴的表情来展现“like”一词的意思,并将“like”板书在黑板上;通过摇头的动作和皱眉的表情展现“don’t like”一词的含义,并将“don’t like”板书在黑板上。通过动作及表情引出I like bananas, I don’t like broccoli.然后过渡到Do you like bananas / broccoli ? Yes, I do./ No, I don’t.选择不同的食物,向学生提问:Do you like „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Yes, I do./ No, I don’t.Step 3 Listening 看P31—1b的对话,听录音,完成书上要求标号的任务。订正答案。跟读对话,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对话。
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可以更改有关的食物名词,编出自己的对话。Step 4 Listening 大声朗读P32—2a中的单词,让学生先认真听,然后模仿重复两遍。让学生听一遍录音,了解大意,抓住关键词。
让学生第二次听录音,在表格中圈出所听到的单词。订正答案。P32—2b 听录音,要求学生将听到的单词填入横线上。订正答案。再听录音,跟读1—2遍,分角色进行对话。Step 5 Practice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操练:Do you like „ ? Yes, I do./ No, I don’t.通过句型的操练,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Step 6 Homework Step 7教学后记 学生反应: 总结得失: 教法改进:
第二课时:P33—P34 Step 1 Revision 以对话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新单词和句型,让学生拿着食物询问自己的partner: Do you like „ ? 回答:Yes, I do./ No, I don’t.让学生拿着食物或图片向全班同学发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 或What’re these in English ? 回答:It’s a/an „./ They’re „.然后完成P34—1a中的单词与食物的搭配。让学生将P34—1a中的食物分类,完成P34—1b中的表格。Step 2 Pairwork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操练。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半信息,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补全各自所缺的内容。订正答案。Step 3 Food Survey 先让学生根据图片写出食物的名称,然后通过询问句型Do you like „.?的形式调查其他同学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然后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总结:„ likes „.;„ doesn’t like „.Step 4 Listening 听对话,在P34—1a中圈出所听到的食物。再听录音,写出单词,完成P34—2b的表格。Step 5 Pairwork 让学生根据P34—2b的表格提示进行对话练习。所用的句型:Does Tom / Katrina like „ ? Yes, he / she does./ No, he / she doesn’t.用英文解释breakfast, lunch, dinner的含义。根据1a和2b的表格提示,让学生写出Katrina 和Tom所喜欢的食物分别属于哪一餐,完成P34—2c的练习。Step 6 Games 让学生将学过的食物名词分类。Healthy
unhealthy
让学生从健康的角度出发,给自己配制一份营养午餐,使学生学会均衡饮食。汇报配餐情况,评选出学生喜爱的配餐。所用的句型:I like „.for lunch.Step 7 Homework Step 8教学后记 学生反应: 总结得失: 教法改进:
第三课时:P35 Step 1 Revision 复习前边所学的单词及句型,可以采取实物或游戏的形式,然后可以适当进行笔头检查。如:听写或补全对话。Step 2 Reading 让学生快速阅读短文,并用不同的标记标出水果和食物的名称。订正答案。朗读短文两遍。Step 3 Look and write 根据图片,让学生写出Which one is lunch and which one is dinner.根据图片,分别写出Tom午餐和晚餐喜欢吃的食物名称。让学生下位分别调查三位同学三餐喜欢吃的食物,完成下列表格。所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 / lunch / dinner ? I like „for breakfast / lunch /dinner ? Name
Breakfast
Lunch
Dinner
4.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所用句型:xxx likes „ for „.Step 4 Groupwork 假设同学们将进行一次野炊活动。让学生分组调查出各自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列一份购物清单。
调查本组同学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所用句型:Do you like „ ? Yes, I do./ I don’t.Name like
dislike
统计并汇报本组成员喜爱与不喜爱的食物。所用句型:We like „./ We don’t like „ ? Group like
dislike
3.填写为野餐准备的购物清单。Shopping
list
Step 5 Homework 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食物。Step 6教学后记 学生反应: 总结得失: 教法改进:
第四课时:P36 Step 1 Revision 复习整个单元的单词和句型。Step 2 Self Check 检测学生所学的单词。让学生勾出P36—1中认识的单词,圈出不认识的单词。让学生在P108补充5个新的食物名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在方格里画出自己午餐所喜欢吃的食物。培养学生绘画的能力。
7.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 篇七
The Snowman
二、课型
故事课
三、教学背景分析
( 一 )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擅于在学生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在教学中应引导和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 增强他们的课堂活动参与意识,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很重要。教师需引导学生发展阅读策略, 培养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策略;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共同完成任务, 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 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题目是“Winter in Canada”, 讲授了冬天的“季节”话题。单元围绕着Jenny, Li Ming, Danny这三个小主人公冬天的衣着, 堆雪人、滑冰等活动, 最喜欢的季节等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情景展开。
本节故事课“The Snowman”是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 提高了阅读技能,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运用英语语言读懂故事、感受冬天乐趣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理解故事。
2. 学生能朗读故事, 做到语音准确, 语气达意。
3. 学生能借助实物教具、板书等, 表演故事。
4. 学生能尝试改写故事结尾。
(二) 学习策略目标
1. 引导学生发展阅读策略, 培养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策略。
2.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共同完成任务, 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
3. 在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 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三) 情感态度目标
在讨论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孩子们对大自然——冬天季节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学生能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 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二) 教学难点
学生能借助实物教具、板书等帮助表演故事。
六、教学准备
(一) 教师课前准备
1. PPT课件。
2. “Frosty the Snowman”故事的动画片。
3. “I’m a little snowman.”歌曲flash。
4. 为每两位学生准备一双纸质滑冰鞋 (打印出来) 。
(二)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作业)
1. 每两位学生根据右图提示自制一个活动帽子的纸质雪人。
2. 能向同学用英语介绍自己制作的雪人。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 Warm-up (6 minutes)
1. 师生问候, 开始上课。
2. 唱一首关于雪人的歌曲“little snowman”。教师播放歌曲flash动画, 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歌词如下:
I’m a little snowman round and fat.
Here are my mittens. Here is my hat.
And a little scarf and a carrot nose.
You stand so tall and when the cold windblows.
歌曲fl ash链接http://www.520wawa.com/class/201005/ info_18631.htm
【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 激发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歌曲欣赏和演唱中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歌曲内容还为故事的讲授搭建了桥梁。
3. 课前预习作业展示, 复习词汇及句型winterclothes, I have a carrot for its nose . I think it’swonderful. 等。
学生两人一组拿着课前做好的纸质雪人在讲台前介绍。其他同学评价。
例:S1&S2: This is our snowman. We have acarrot for its nose. We have buttons for its eyesand mouth. We have sticks for its arms. I thinkit’s wonderful. I think it’s beautiful and cold.
老师问学生:What can your snowman do? Canit talk (jump, skate) ? 学生生成答案,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课前预习活动的展示,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一开课就引导学生建立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帮助学生建构他们个性化的故事背景图式。读后活动中学生要用自制雪人手偶表演故事, 因此这个活动还为故事表演做好了准备。
(二) Presentation
1. Pre-reading (2 minutes)
教师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幅图picture 1 ( 如图所示 ) ,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icture?
学生答案可能为S1: What’s the boy’s name?What’s for the snowman’s nose (eyes/arm) ? Whatcan the snowman do? 如果学生的问题不全, 教师补充。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预测回答。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图片展开想象, 提出问题, 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预测的阅读策略, 为阅读故事做好铺垫。
2. While-reading (21 minutes)
(1) 学习故事中图1和图2内容 (7 minutes)
①观看故事视频, 检验预测。
教师播放图1和图2部分flash视频。学生带着对图片提出的问题观看故事视频, 观看后回答问题, 检验预测并修正预测。
S1: The boy’s name is John.
S2: The snowman’s nose is a carrot. It’s armsare sticks.
S3:The snowman can talk.
②深入阅读, 发展阅读策略。
教师进一步提问,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pic1&pic2内容, 找出John做了什么使snowman开口说话, 发展学生的寻读策略。
学生默读pic1&pic2内容, 回答问题。
S1: John put his hat on the snowman. Thenthe snowman could talk.
③利用snowman手偶, 角色表演图1和图2部分。
a. 教师用多媒体中的小仙女为学生制作的雪人帽子赋予魔力 (如图加音效) 。
b. 学生使用手中的雪人手偶和神奇的帽子两人一组练习表演pic1&pic2中的故事内容。然后在讲台前进行小组展示, 其它学生对小组展示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神奇的雪人帽子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小仙女的魔法力量增加了趣味性, 使学生享受阅读和表演的乐趣, 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这种兴趣的力量降低了角色表演的难度, 成为学生挑战自我的内驱力。
(2) 学习故事中图3和图4内容 (7 minutes)
①自然过渡, 预测, 为继续阅读铺垫。
小组表演完后, 表演内容的最后一句话是雪人说“What a cold, snowy day! Wonderful! What doyou want to do?”教师接着这句话追问, 过渡到图3图4故事的学习。T: What did the snowman wantto do? Could the snowman do it? 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预测。
②快速阅读, 发展略读策略。
学生阅读pic3&pic4故事内容, 迅速找出 (1) 中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
S1: The snowman wants to skate. S2: Yes, he could.
③观看故事视频, 模仿跟读。
教师播放图3和图4部分flash视频。学生跟读故事视频。观看后回答问题。
T: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S1: John put his skates under the snowman.
④直观教具, 助推表演。
教师发给学生纸质溜冰鞋。学生两人一组利用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练习表演, 图3和图4部分。小组展示表演。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略读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应设计学生体验, 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的活动, 使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因此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卡片等直观教具, 给学生的思维搭建了脚手架, 有助于学生复述和表演故事。
(3) 学习故事中图5和图6内容 (7 minutes)
①自然过渡, 寻读, 表演
图4中雪人说“Can we skate always?”教师追问过渡到图5图6故事的学习。问学生“Can theyskate always? Why?”学生推 测答案。教 师问T:Then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学生推测答案。
②学生阅读图5、图6
学生快速阅读, 找到 (1) 中问题答案。
S1: Spring is coming. It’s too warm. There israin, there is wind, but there is no snow and ice, andno snowmen.
S2: John put the snowman into the refrigerator.
③观看视频, 跟读
④两人一组, 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寻读技能的培养, 形成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3. Post-reading (10 minutes)
(1) 练习、巩固所学故事内容
学生完整地观看故事视频。学生有感情地跟读故事。然后分6人一组, 进行角色朗读故事。
(2) 角色朗读或复述故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通过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活动展示形式。角色朗读奖励两颗星 (2分) 。复述故事奖励四颗星 (4分) 。
【设计意图】
孩子们乐于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气。帽子的实物在扮演中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表演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在故事生动的情境中自然地生成英语语言输出。活动分为角色朗读和复述两个展示形式,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 改写故事结尾
①观看“The snowman (1982) ”故事视频片段, 视频网址如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5NTc1Nz Y=.htm截取雪人变活和融化消失片段。
②学生根据所看视频片段或自己的想象改写故事结尾。
【设计意图】
在读完故事后, 发挥学生想象力, 以视频“Thesnowman (1982) ”故事的结尾启发学生思维, 从而对故事的学习有所拓展和延伸。学生尝试写故事结尾也把读、写技能有机结合。阅读是输入, 写作是输出,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三) Class closing (1 minute)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故事的寓意。教师布置作业:
1. 有感情的朗读故事或复述故事。
2. 完成改写故事结尾的任务。
8.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 篇八
【单元概述】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列强先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殖民主义道路,他们通过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奴隶贸易等手段,迅速积聚起巨额财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也带来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与落后,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印度的章西女王和拉丁美洲的玻利瓦尔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课标要求】
1.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2.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知识结构】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能力提升】
1.资本积累的血腥本质。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而这些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掠夺。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对亚非拉地区的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这些罪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三角贸易”。马克思曾经这样描述资本原始积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印度爆发反英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印度反英大起义发生在1857-1859年,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这样大规模的起义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各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更为迅猛。一方面,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棉花作为原料,英国本土不盛产棉花,印度却是一个产棉大国。英国可以利用宗主国地位,从印度进口大量的廉价棉花。但印度本国也以棉纺织业的发达著称于世,因此不愿意把大量棉花运往英国,这就是一个矛盾。另一方面,英国棉纺织商品急需寻找市场,于是英国人就把眼光瞄准了地广人多的印度。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严重冲击了印度本土的棉纺织业,使印度大量的棉纺织工人失业。这样,英国和印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印度反英大起义。
3.辩证地看待殖民扩张。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持续了近500年。对于这种殖民扩张,传统的看法就是“一边倒”,认为这种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阻碍了当地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比如,殖民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瓦解了殖民地的旧式经济,用强制的方式使世界日益融为一个整体,在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美化殖民扩张。
【典例解析】
例1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些黑色货物”将会被贩卖到( )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
解析:根据“中段航程”、“横渡大西洋”、“黑色货物”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确定这位史学家所描述的事件就是三角贸易。三角贸易分为三段航程:首先,从欧洲出发,来到非洲;其次,把黑人奴隶从非洲运往美洲;最后,卖掉黑人后把金银或工业原料从美洲运往欧洲。因此,中段航程应该是到达美洲。
参考答案:c
例2在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B.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
C.加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
D.地处大西洋航道的中心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了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通过对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的掠夺,英国获取了巨额财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的发展准备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些有利条件,使得英国最终成为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参考答案:A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开启了近代殖民主义狂潮”的两个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西班牙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英国和葡萄牙
2.1700年,美国的黑人只有2.7万人,到了1820年则达到177.2万人。黑人在美国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自然增长
C.战争中难民的流亡 D.“三角贸易”
3.下列对“三角贸易”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
①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②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使非洲得到开发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三角贸易”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三角贸易”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A.准备了雄厚的资金 B.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c.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 D.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5.“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的是( )
A.英國垄断了黑奴贸易 B.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
c.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掠夺
6.下列有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B.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六年级英语上册3单元】推荐阅读: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3教案11-04
六年级英语上册作文09-16
六年级上册的英语作文07-07
8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英语作文09-18
湘少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09-0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10-19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0-09
北京版六年级英语上册重点总结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