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优质课教学设计

2024-09-28

细胞膜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细胞膜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一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朗读课文,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

3、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他面对逆境旷达乐观的心境。

二、教学重点:

品味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流程:

(一)集思广益,引入文本

1、导入新课: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吟诵咏月名句。(学生交流咏月名句)

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与苏轼一起欣赏那别具一格的月色吧。(出示幻灯片,学生朗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请同学们告诉大家“我所了解的苏轼”(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苏东坡的资料)(出示幻灯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3、了解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反复朗读,熟悉文本

1、播放朗读视频。(要求学生在听读中注意标注字音和朗读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读法。(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字音:相与(yǔ)藻(zǎo)荇(xìnɡ)指导节奏:念/无与为乐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学生展示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三)、咬文嚼字,理解文本

1、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独立翻译,勾画疑难。

2、同桌互译,交流,质疑解惑。

3、翻译全文,落实重要词语和句子。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②相与步于庭中。共同,一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四)、合作探究,品味文本。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三、与张怀民志同道合。)

2、请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齐读。读后思考交流。⑴赏析名句。

温馨提示: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比喻 本体—— 喻体——

作用——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意境——描绘出什么样的意境? 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运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构成了一个清幽宁静、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作者赏月时悠然愉悦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读到的月夜景色。

3、揣摩下列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喜悦)

2、念无与为乐者。(遗憾,失落)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心有灵犀的喜悦)

4、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5、请大家再次齐读全文,注意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

(五)、走近苏轼,练笔抒怀。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十二位千年世界伟人,东方大国的中国,唯一一位入选者就是苏东坡。《世界报》评论员文章: 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幻灯片展示苏轼被贬后的名篇: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比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会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面对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抒写感受,交流)

六、课堂总结,教师寄语:

本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2.细胞膜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二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 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 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 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 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 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 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 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 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 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 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 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 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 (实习) 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 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课程拓展资源能充分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和特色, 具有通用性、易用性、交互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

二、课程建设思路和改革的方法途径

课程以“改革课程, 服务专业, 强化能力, 厚德育人”为课程建设理念, 以专业需求为目标, 完成了课程内容的整合, 构建了“模块化、专业订单”的课程结构, 功能定位从原有单一基础性功能转变为有效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性功能。经过多年教学实践, 在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支撑服务方面探索示范, 并建成完整的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资源。

1.德育为先。本课程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医学课程, 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 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 使学生尽快从普通大学生转变为医学生,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和社会能力做好早期铺垫。

2.准确定位。通过早与专业结合, 多与专业结合, 反复与专业结合, 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在专业建设发展中的定位。有针对性地为专业课程做知识的铺垫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让其有能力有信心进行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

3.整合设计。及时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根据后续课程及各专业的需要,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解构和重组课程内容, 完成了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内容有机整合为一门课程, 为学生提供完整、立体、统一的正常人体知识框架。同时针对专业对本课程的需求, 针对不同专业选取的“一对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整合设计, 在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与专业培养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对接。

4.有效实施。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增强与专业结合的有效性, 形成以理念为导向、教学为中心、育人为宗旨、教学条件为支撑、网络为平台、教师为保障的课程改革建设思路。在教学实施方面以“精理论, 多实践, 理论够用, 技能练透”为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模拟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专业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包括“讲、学、练”同步教学、启发式讲授、主题讨论、病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学课件、挂图、标本、模型、尸体解剖及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组合, 将抽象难懂化为易学易懂,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资源建设。将课程改革和数字化资源建设结合起来, 贯穿在教学文件、教材开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动画、图片以及教学案例等资源建设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 方便地选择最好的教学资源, 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 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其他社会学习者, 可以快速灵活地获取资源, 为渴求知识的学习者和想探索人类自身奥秘的求知者打开第一扇学习之门。

三、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1.学校政策与措施保障。学校将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纳入重点工作, 出台了《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奖励办法》将课程建设纳入职工绩效考核指标, 设立专项资金, 激励课程建设。教务处以此为抓手, 推动课程建设, 信息网管中心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职能处室全力配合, 对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确保课程的可持续建设。

2.教学观念转变及提升。课程组教师不断学习领会职业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 逐渐改变原有学科教育理念, 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形成以理念为导向、教学为中心、育人为宗旨、教学条件为支撑、网络为平台、教师为保障的建设思路。课程组教师分别参加国家、市级及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学习, 多次开会研讨, 力争全面、深入和准确把握工作要求, 使课程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3.加强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师不断学习提高网络教学能力, 将课程改革和数字化资源建设结合起来, 贯穿教材开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 为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提供保证。

4.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学资源。课程教育资源共享开放是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课程组对教案、讲稿、教学大纲、课件等基本教学资源进行了严格细化改进, 建有人体解剖图库、人体视频库, 多媒体动画演示库等。课程涉及的知识及技能为临床专项技能应用提供依据, 建设适应各专业的教学案例库, 基于临床工作过程的临床应用技术库等, 为学习者提供大量清晰直观的各种教学资源, 实现全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3.让优质课评选回归教学常态的思考 篇三

一、 优质课评选——让人欢喜让人忧

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确实不乏经验丰富、内涵精深、风格鲜明的教学能手,他们的教学探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遗憾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目前还不多,“做课”、“演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许多评优课为了迎合某些教学专家、评委的胃口,还特意安排虚假的作秀、表演环节,有的甚至脱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本质属性。于是,本应是一线教师学习、借鉴的平台,却变成了某些教师表演的舞台。

1.现有的评选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往往导致“做课”和“演课”

多年来,各级各类优质课评选活动一般提前通知,短则提前两三个月,长则提前半年、一年。参赛者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甚至“千锤百炼”。而经“千锤百炼”的课,往往因精致、完美而受评委青睐,被视为“高水平”。于是,指导者及参赛者为推出“高水平”的课,倾力“做课”、“演课”。从选人、选课、教学设计、写教案、试教、研究修改到做课件,都要精心策划,反复演练,有的甚至花费大量的财力。不少教师对这类高投入、高消费并凝聚众多教师心血的课表示异议,普遍反映这种课虽然“完美”,但不真实,难以反映常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难以复制和推广。

更有甚者,不少老师往往以教为主线,为顺利推进教学过程而精心预设“圈套”,包括怎样引导学生按老师的意图回答问题,都要周密思考与设计。上课时,教师“兜圈子”,学生揣摩老师意图,投其所好“钻圈子”。有的执教者担心学生“不配合”,在课前进行不恰当的“铺垫”,使课堂成为学生已知已会基础上的浅层次活动。这类课表演性太强,体现不出教师的应变能力与学生的认知冲突,体现不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师生在互动中对知识的共建。

2.缺乏常态性的“做课”和“演课”,使优质课评选失去导向意义

优质课评选初衷本为提供示范,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许多优质课确实堪称“样板”、“精品”,但事实上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有的老师说:“那样的课,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教师又唱又跳,我们没有这个表演才能,也没条件制作复杂的课件、进行大量的准备,就是获奖教师本人,平时也未必能做到。”有的老师在观摩了这些课后,竭力模仿别人的教法,结果往往东施效颦,效果欠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上课风格各有所长,尤其是面对的实际情况不同,若以这些优质课的标准要求他们的教学,无疑给他们设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使他们失去信心,影响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3.过多的优质课评选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各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负担

多年来,一旦有全国或省级优质课评选,通常要求层层赛课、选课,加重了各级教学研究部门和一线教师的负担。有的地区每年都要组织优质课评选,并把获奖情况作为工作评估的依据之一,结果导致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不得不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组织、指导。而参加评选的老师为取得好成绩也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同一内容反复试教,直到满意为止。这样,无疑加重了各级教研员和教师的负担,影响了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优质课评选——如何让教师亲近你

怎样使优质课评选回归常态,引导教师进行有益的教学探索?怎样改进优质课评选的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强化导向功能?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多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提供平等交流与研究的机会

适当减少优质课评选,多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由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善,过多的选拔性评优活动会局限教师探索的空间,减弱他们自主探索的内趋力与大胆实践的信心。因此,可通过多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与研究活动,通过上课、说课,使教师在无功利追求的前提下,毫无顾虑地大胆展示自己的尝试与探索。只有这样的课,才能引起同行情感上的共鸣,促进相互间平等交流、对话,在实话实说的讨论与研究中,促进思维的相互碰撞,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解决常态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

2.改进优质课评选的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增强导向功能

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变专家评委说了算为专家评委、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变“精英教研”为“大众教研”。如赛前印发评课表,由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看法与思考发表意见,为评委提供评价参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评奖的客观公正,更能增强听课者的参与度,使他们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分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高研究能力。课后,可组织专家、执教者、听课者多方参与的互动评课,以强化优质课评选的导向功能。另外,建议不开展录像课比赛活动,即使是需要向上推荐录像课,也可在优质课评选现场录像,这样不仅可以少花经费,而且能杜绝录像中的弄虚作假。

另外,优质课评选通知的时间不宜过早,不一定搞层层选拔。可采取报名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人选,并由组织单位选定或采取赛前抽签的形式确定教学主题,以避免参赛者只选易于“出彩”的教学内容,而忽略那些真正需要研究、探讨与较难处理的教学内容。固然,这种办法为组织者与参赛者增加了难度,其课堂效果可能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完美,但作用不可低估。

3.调整评价关注点,鼓励有个性的教学探索

许多优质课评选的评价,重在看教学流程是否顺畅,手段是否先进,课堂是否热闹,而对教师的教学机智关注不够,对教师突破常规的探索性尝试支持不够,对教师因大胆探索而造成的失误往往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凡此种种,导致了参赛者求稳、求顺、求花样翻新,而不能求实、求真,以至于失去大胆探索的勇气,造成课堂既无缺点也无特点,模式单一,风格雷同。优质课评选如何有利于既有前瞻性的“理想课”,又有生活化、低成本及具导向意义的“常态课”胜出,值得各地教研部门和评选组织机构深入思考。

笔者建议调整评价关注点:关注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细节;关注随机教学策略的运用;关注师生互动中的知识共建;关注常态下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呈现;尤其关注教师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对探索中的失误加以宽容,对成功充分肯定。只有这样,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也才能鼓励教师充分展现自我,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探索。

总之,教学需要常规,课堂需要常态;做人需要真诚,上课需要真实。自然的、真实的课堂教学,应该以不离学生的实际为本,不离学生的发展为本。

4.狼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四

1、熟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理解古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难点:故事复述,多角度地阐释自己对古文的理解与感受教学时间:二课时

1、故事讲述:教师呈现“狼”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读过、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谁能给同学们讲一个呢?听了以后,谁能说说“狼”是怎样一种动物呢?

2、激趣引读: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的3、作家作品: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于是他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属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二、熟读课文,积累理解

1、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先叫一学生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得顺畅;第三遍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正字正音: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蔽bì弛chí眈dān瞑míng隧suì尻kāo黠xiá

2、译一译:①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粗通文意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提问,师生共同解决实词: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顾:看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股:大腿寐:睡觉黠:狡猾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一词多义: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词类活用: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通假字: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②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重要语句翻译: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3、述一述:学生默读课文,准备复述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三、合作探究,创作提升

1、合作探究:①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的?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②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讨论明确:a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B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③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④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讨论明确:A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B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C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的⑤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明确: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启示:△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才能取得胜利△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后来“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又可看出当时屠户是怎样的心态呢?②从“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后来狼“眈眈相向”又可看出狼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呢?③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④如果你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会怎么办呢?明确:*要冷静、镇定,利用周围有利地形摆脱对方*要大声喊救命,向周围人求救*万一对方有利器,要智取,先保住性命,再寻找有利时机摆脱,并记住对方相貌特征,及时报警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这篇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拓展延伸:①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版狼故事②收集有关狼的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短文,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狼,并在班上开展交流活动③课外阅读《聊斋志异》并收集与“狼”有关的成语和故事④解释下列“其”的含义:a恐前后受其敌b场主积薪其中c屠乃奔倚其下d一狼洞其中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f屠自后断其股⑤请用原文回答:两狼的计谋:前狼假寐的姿势:前狼假寐的神态:前狼假寐的目的:后狼径去的目的:狼惧狼屠:投骨--------惧狼:并驱如故----贪御狼屠:窘恐倚薪、弛担持刀-----智杀狼前狼:犬坐于前后狼:径去、洞其中-------黠屠:暴起、刀劈----------勇敢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6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8、狼的表现呢?9请用原文回答‘两狼的计谋:前狼假寐的姿势:前狼假寐的神态:前狼假寐的目的:后狼径去的目的10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11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12、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

13、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第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讨论后明确第一自然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自然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自然段写屠户御狠,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第四自然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狠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教后感:初一学习文言文,属起步阶段,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设计了“说‘狼”’入题的导入形式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语感、帮助理解的主要方法,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应作为教学本文的重要环节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进行自读理解、疏通文义其间,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可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思考题,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形象和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这是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课文拓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思路,全方位认识事物《狼》教学设计诵读,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狼》是《聊斋志异》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文言小说,篇幅短小,文笔简练,意味深长,很适合学生阅读,所以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本文字词、句式重难点较多,语言理解存在一定障碍,教学时对此也应适当重视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便于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思维活跃,对生动的情节、蕴含的道理产生较深切的感受其中文章第三、四段描写,精彩生动,值得细细品味教学目标: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主旨3.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不少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作者及作品的介绍: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自读指导1.一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轻声朗读,圈点注音生字,读准课文学生大概圈点注音以下生字:缀行zhuì屠大窘jiǒng苫蔽成丘shàn耽耽相向dāndān目似瞑míng只露尻尾kāo假寐mèi狼亦黠xiá2.二读课文,小声朗读,自读自译,用方框框出常用的、难理解的词语学生可能框出以下词语:缀行从并驱如故大窘顾耽耽相向弛担持刀少时径去目似瞑意暇甚方假寐黠顷刻诈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用法:犬、洞、意、遂、故、前、敌3.三读课文,放声朗读,直至读顺: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不磕绊、不读破句4.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5.译文指导文言文翻译有“信、达、雅”三个原则“信”就是翻译准确,合乎原文,“达”就是翻译通畅,“雅”就是翻译得美,要有文采翻译方法不外乎:“对”、“换”、“留”、“删”、“补”、“调”、“变”七个字学生小组翻译,互相质疑6.四读情景《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情景①读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

四、复述故事1.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学生创造性复述提示:①注意小说的情节结构: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②学生可展开想象,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A设置环境B添加动静C加上声色D安排远近E配上衬景F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学生小组合作,互为补充3教师点评

五、欣赏体味本文精彩描写每位同学认真地选一个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欣赏其妙老师先举个例子,如“一屠晚归”中“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晚”渲染出当时的时间及恐怖的气氛,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一个小小的“晚”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一个地方,然后写上一两个关键词,体现你的理解和点评学生独立进行语言赏析,全班交流重点落实文章第3、4段内容,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运用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

六、主旨探究文章在最后一段议论嘲讽的仅仅是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多方面谈感受师提示:狼代表了坏人,代表了恶势力,代表了困难明确: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遇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文章中的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七、拓展阅读《狼》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把这则小故事和课文作比较,写得如何?又能得到哪些启示?谈谈你的想法吧!30、狼蒲松龄授课人:任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熟读古文,掌握生字词

2、正确理解、翻译课文第4-5段,积累文言词汇

3、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理解古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学习过程:

一、导入、板题、示标

1、导入:看大屏幕,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可能答:恐惧、不寒而栗等接着引导:狼是贪婪而又凶残的那么当我们遇到狼或遇到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该怎么做呢?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狼》这篇课文,看能否找到问题的答案

2、板题

3、示标

二、听课文1-3三段录音,复习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一:同学们,听一段有问题的朗读录音,指出你认为读错的字词,比谁找得准,找得多每发现一处加2分

2、放录音,学生找问题(其实录音没问题,只是调动学生认真听读)

3、检查学生发现问题,如提出问题,首先鼓励学生诚实,有勇气然后和学生一起纠正暴漏出的问题

4、明确老师用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5、齐读课文1-3段比谁声音洪亮

三、读课文4-5段,解决生字词

1、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4-5段首先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洪亮其他学生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朗读,有错及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

3、可能读错的字词:瞑míng隧suì尻kāo黠xiá

4、学生书写到导学案上,完成练习一

5、学生齐读四、二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4-5段

1、指导自学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学指导二自学边默读课文,辺运用书下注解解释重点词,并练习翻译,五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抽学生一人译一句,若有错,指名更正,生不会,师更正估计有疑难的词:犬坐于前:像狗一样意暇甚:神态、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打算一狼洞其中:打洞前狼假寐:睡觉狼亦黠矣:狡猾

4、生译后,完成导学案练习二、三题抽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做题

5、学生互查互纠,教师总结黑板上答题情况五、三读课文,理解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1、自学指导三:下面请大家边小声读课文,边讨论导学案几个问题,五分钟后,请你们回答问题:

1、用3-5个字归纳各段段意,理清故事情节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的?

3、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2、生思考讨论,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抽学生答,其他学生注意听,有不同看法,及时纠正或补充明确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最后议论,点明主旨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启示:学生可能答:△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才能取得胜利△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组长检查

5.《莺》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莺》是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莺的习性的科普文章,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既具科学性又具文学笔调。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莺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点,又要引导学生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从而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同时领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鸟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学会如何描写小动物,并把这节课学到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初次接触科学小品文,学生兴趣颇为浓厚,要学会掌握科学小品文兼具知识性与文学性的特点,粗略了解说明与记叙这两种表达方式,同时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激发起学习语言的兴趣。而语言的品味则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局部精读,通过比较、琢磨、朗读、感悟,体会本文语言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目标:1.了解莺的特性,体会作者对莺的感情。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科学小品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感受自然与生命的可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莺的特性,体会作者对莺的感情。难点:(1)品味语言的优美。(2)学会细致观察。

五、教学设想:

1.在重难点的突破中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教学。

2.教学中贯彻读中求知,品中悟情,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你喜欢小鸟吗?喜欢它的什么?举个例子谈谈。(学生自由交谈,各抒己见。)大多数同学喜欢小鸟可爱、活泼、自由、声音婉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小鸟(播放莺的图片,认识莺,创设情境)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它。(板书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课件出示并补充)

2、听录音带朗读课文,在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3、学生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解决字词。(课件明确)

(指导学生掌握词语,要字不离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文章每一段的大意,可找中心句,也可以自己归纳。教师点拨,学生交流。

(方法提示: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一般情况只有一个中心句,它大多放在段首,有时也放在段尾,个别情况下才放在段中。陈述性的段有时没有中心句,但可综合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意思。)第一段,冬天是萧条冷漠的,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的第一个信息。第二段,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第三段,介绍莺科小鸟的外形特征(外表)。

第四段,介绍莺科小鸟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和活动时的情况)。第五段,介绍莺科小鸟胆小、欢乐的生性及活动时间。

第六段,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三、精读赏析语言:

1.学生反复读课文,划出文章的精彩之处,在课文旁边作标注,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标出不明白的地方,思考揣摩。

(方法指导:品味语言从修辞、用词、写法等角度去领悟作者的感情。大屏幕投示: 文中用词美,我喜欢__因为它写出了__;

此句修辞美,我欣赏__因为用__写出了____。)

例:文中修辞美,我喜欢“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天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因为本句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把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饱含着作者对这种小鸟的喜爱之情。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作点评

3.全班合作学习,品读语言。

A.比如文章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自然界萧条冷漠的冬季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春的魅力。

B.“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莺的可爱性情。)

C.有些住在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

(同上题学法。明确:“住”、“钻”、“藏”等动词的运用,把小鸟人格化了,体现了莺的活泼好动、灵巧和生活习性的特点。)D.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天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明确:本句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场面,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把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饱含着作者对这种小鸟的喜爱之情。)

E.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学法指导:通过品味词语的妙用来品句子。明确:“唤醒”、“焕发”两个动词的运用,突出了莺的出现给大地带来了新的气象,饱含着作者对莺的喜爱、赞美之情。)F.最后一段。

(明确:这段介绍莺动听的歌声。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强调了黑头莺是众多莺类中叫得最好听的一种。它声音最流畅,歌喉轻快纯洁,歌声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唱歌的时间最长。“春天的唱诗班”,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春天众多的鸟类大合唱。这一段,作者把对莺的赞美推向高潮,“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多美的语言啊,在黑头莺的独唱中,结束了全文。这时候,作者情不自禁地写道:“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教师指导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自然从胸中流出:这是对那些争名逐利、煞费苦心的人们的含蓄地批判。试想,面对这样的幸福鸟歌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以这句话结束全文,发出感叹,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中生命世界的喜爱和赞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和语气朗读这一段)

G.莺有哪些特性?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明确)四.质疑问难:

1、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莺不让人喜爱的毛色呢?

(明确: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不仅要有文学性,更要有科学性,所以要让读者了解莺的外形体貌、生活习性,否则就起不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段对莺“毛色暗淡”的

描写,并不损害它在读者心中美好的印象“美好并不等于完美”。莺的可爱,并不主要在于它的外形,而是在于它们“活泼好动”“无忧无虑”和对人们心灵的启迪和触动。)

2、课后习题二比较阅读

提问:课文用文学的笔调描写写与课后练习二中《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对莺的说明文字两种表达各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课文用文学的笔调描写,写得形象、具体、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感,使人爱读。《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对莺的介绍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写得准确、简明,给人以知识。

3、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应怎样理解?

(明确:文章并不是一开始就写莺,而是从萧条冷寂、毫无生气的冬天写起,引出鸟类的回归,唤醒大自然,然后再写莺的出现。这是把莺置于一个具体季节的背景中,像舞台人物的出场一样,先有一个蓄势的过程。这比那种开门见山落笔就对莺进行说明的写法,显得更有波澜,更富有文学性。)五.小结全课: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莺科小鸟,读完全文,一只只可爱的小鸟便跃然纸上,是那般的讨人爱。惹人怜。这首先得归功于生动描写小鸟的作家-布封。然而,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做个有心人,带着一颗友善的心去接触自然,我们就会发现:自然界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地方,不只鸟类,万物也都以它们各自的特色在装点自然,它们也都很美,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吧!六.布置作业:

必做:搜集关于莺的诗句。

选作:细致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板书设计:

活跃 灵巧 轻盈 好动

生性胆小 无忧无虑

6.《塑料》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六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塑料进行研究。

2、知道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同时也会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教学难点】体会塑料污染的危害。

【教学准备】各种塑料制品及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老化的塑料制品、打火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前几课,我们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纸、纺织材料、金属等材料,知道了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就是天然材料,如果把天然材料加工或加入某种成分改变性质,这种材料就是人造材料。下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来蓬勃发展的新材料——塑料。

(板书课题)

(二)认识塑料的优点

1、师:谁能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塑料做成的?(生汇报)

2、师:那么,这些物品以前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以前人们吃饭用的碗、盘子、勺子都是陶瓷做的;洗脸盆、喝水的缸子、水壶都是搪瓷做的;凳子、箱子都是木头做的;装茶具、水果的盘子都是玻璃做的;饭盒、水桶都是金属做的;而药品则大都是用纸或玻璃瓶包装的;爸爸妈妈买菜用篮子,装东西用布袋子。

3、现在为什么要用塑料制品代替呢?塑料制品究竟有什么好处呢?(生汇报)

4、师: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分别比一比。今天老师准备了七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有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来帮助大家进行比较,听好要求:请各组将塑料制品与老师提供的某种制品进行比较,找出塑料有哪些优点。各组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看哪组发现塑料的优点最多!(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5、师:汇报时先说你们组用哪种材料与塑料比较,再说发现塑料有哪些优点。

6、学生按组汇报。教师板书:隔热、轻便、耐磨、牢固、不导电、漂亮……

7、师:同学们找到塑料这么多优点,真不简单!其实塑料还有两个优点:一是可塑,加热时可以变成各种形状,干后形状固定,能塑造几乎所有的形状;二是成本低,加工方便。

8、师小结:正是塑料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在很多方面替代了有限的天然材料和一些传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塑料的技术和工艺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可以按照需要,生产各种各样的塑料。有的可以像棉花一样洁白,像玻璃一样透明,像海绵一样轻软;有的可以像陶瓷一样绝缘,像钢材一样结实,像石棉一样隔热;还有的可以像金子一样防锈。现在食品的包装、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的包装、农村的塑料大棚、医院的器械、汽车的零部件、家用电器的外壳、输水管道、航空航天等所有领域都有塑料的身影。

(三)认识塑料的缺点

1、师:但是,人们在广泛使用塑料制品时,也发现了塑料的一些缺点,你们知道塑料有哪些缺点吗?

2、师:(出示实物或图片)这个小凳子和盆与新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塑料在温度变化和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会变硬、开裂,这种现象叫老化。

3、师:如果把塑料加热会怎样呢?(演示实验:打火机加热牙刷柄,学生观察牙刷柄的燃烧和变形)(教师板书:塑料加热易变形、易燃烧。)

4、师:塑料是人类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最头疼的物质。因为它的最大缺点是埋在土里,1不腐烂,也就是说它——不易分解(教师板书)。这个缺点会造成什么危害呢?(散落的`废塑料制品不仅影响城市、风景区的整体美,而且,废塑料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填埋废塑料又会占用大量土地;还有漂浮在水中的塑料会造成水泵抽空和堵塞,给水电站造成巨大损失。另外抛弃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做食物吞入会导致死亡。)

5、小结:塑料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既有许多的优点,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坏处。

不过,科研人员一直在攻克塑料不易分解的难题,现在已发明了可以分解的塑料,用它制成餐盒(出示实物)、药瓶等;美国还发明了把废塑料制成衣料和服装的技术;芬兰用废塑料建造房子,还有的国家把废塑料加工成燃油等。

(四)了解生活中不懂科学的现象,学习识别塑料袋的方法

1、师:同学们,随着城市生活的快节奏、高效率,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演示:早市买油条、热豆浆装在超薄塑料袋中;农贸市场买鱼、肉、蔬菜、水果装在红、黄、蓝、黑的塑料袋里;到快餐店或街头吃饭,碗、盘上套着塑料袋)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生交流)

2、师:是的,这些做法并不合适。当塑料遇到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时,本身会释放有毒物质,使食物变质;包装鱼、肉、蔬菜、水果的彩色塑料袋,绝大多数是利用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院丢弃的塑料垃圾回收加工的再生塑料制品,它们没有经过消毒处理。这些再生塑料含有许多病菌和致癌物,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熟食,会引起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现象,甚至得癌症。

3、师: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的做法都是不懂科学造成的。油炸食品、热豆浆装在超薄塑料袋中,是塑料袋使用方法不当;鱼、肉、蔬菜、水果装在彩色塑料袋装里,是塑料袋选用不当。现在人们普遍重视食品卫生,却忽视了食品包装的卫生,食物的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4、师:现在市面上使用的塑料袋分有毒和无毒两种。你知道区分的方法吗?(生交流)今天老师教你们几招。

一看:无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混浊或呈淡黄色。

二摸:无毒的塑料袋有柔韧性,手摸时有润滑感,表面似有蜡;有毒的塑料袋手感发黏。

三听:无毒的塑料袋用力抖动时,发出清脆声;有毒的塑料袋抖动时,声音闷涩。

四压:无毒塑料袋按入水底会上浮,有毒塑料袋下沉。

五烧:无毒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蓝色,上端黄,燃烧时像蜡烛泪一样滴落,有石蜡味,冒的烟少;有毒的塑料袋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软化能拉丝,发出刺激性气味。

5、学生活动:鉴别本组的塑料袋是否有毒。

(五)总结及布置作业

1、师:这节课,我们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认识了塑料,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作业:寻找自己家里不正确使用塑料袋的事例,立即改正。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话告诉我们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课教学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并取得一定的成功,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探究活动中,自己主动设计方案,开展调查和实验,并进行表达与交流。

2、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从而较好的达到了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7.细胞膜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七

以往笔者观摩一些优质课、展示课时心态不够淡定,主要是缺乏耐心和心气。一是有的课过度准备、彩排和花哨失去了课堂教学应有的真实,让人失去了耐心。二是笔者年轻气盛自认为运动专业技术还算过得去,对一些教师的示范动作的细小不足有点不屑一顾,便认为作课老师还不如自己。但这次观摩课前,市教研员胡家权老师给予了指点和介绍,本次活动历时近一年,云集了我省各市州的优秀体育教师,层层选拔的省级教学评优活动,一一定不会缺少“优”,而是缺少发现“优”的眼睛。只有放大优秀的“优”,而忽略优秀的“秀”,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于是笔者端正心态尝试去发现优点,果然不胜枚举。大部分参赛课的教学设计严谨,教学过程大都采取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有的是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部分),并且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统一整体,而自己平时上课时胡乱堆砌松散随意。这次上课的教师们基本功扎实,无论是队伍的组织与调动的合理性、口令的准确性、示范的正确性、讲解的适切性等等都令人折服。个別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够优美,但他用丰富幽默的讲解,充满激情的鼓励性语言也做出了很好的弥补与诠释,顺利达成了技能目标……这些优点既是“保基础、管长远”的底线,也是我们今后在常态课教学中实现规范性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二、找切点,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

人在观摩中,不做旁观者。笔者置身其中,头脑始终装着“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我这样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常态课上能否运用?”、“哪个环节有所变通就可运用了”等等考虑。武汉金友恒老师的主教材是接力跑,学生热身活动中安排了“利用接力棒玩出花样”这一环节。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开放式教学之下,居然将接力棒一物多用玩出近二十种“玩法”,而且每种出人意外却又简单适用,令人叹为观止。恩施州龙赞群老师的“傩戏操”一亮相就惊艳全场。通过傩戏操的学习,上课的学生都掌握了傩戏的基本动作,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学习中,深刻体验并认识到傩戏的土家族异域风情乡土文化。课后笔者专门向龙老师请教,得知他早在两年前就将“傩文化”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提炼出其中的体育元素并实现教材化的这套操。

三、思点评,提升常态课的科学性

活动的闭幕式上,组织者安排了特级教师和专家的点评,可谓高屋建瓴整体观照却又不失细致入微拨云见日,值得大家含英咀华。

武汉中学特级教师童斌老师以这次一等奖获得者荆州市赵海波老师执教的排球课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等全方位地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剖析。对贴标签充分突出击球部位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教学手段予以了肯定,而2人一组的协同配合垫固定球、一抛一垫、一抛二垫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也表现“层层递进由易到难,丰富清晰流畅极具实效性”的特点。

8.小学语文优质课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篇八

实现小学语文优质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反思并改进个体的施教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本文就如何评价和实现优质的课堂教学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老师们的教学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评价优质课堂教学的基本点

近年来,同行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里的“教学”指的是“教与学”,“实效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具体地说,一节语文课后,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呢?

(一)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把《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就要制定准确、全面、操作性强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制定教学目标应避免以下两种现象。

1.照搬教参、忽略学情。“教师教学参考”,既然是参考,就不能盲目照搬。有些目标不适合任教学生的实际需要,其积累、理解、感悟、生发情感的增长点在每个班级是不尽相同的。教学目标必须与任教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此,依据学情制定目标,是实现优质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2.空洞无序、不易操作。每一节课所达成的目标应该具体、明确。目标清晰,才能引导教师在课前预设、课上生发以学定教的操作方法与手段,空洞的目标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学生课堂学习中,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所积累、获取、提升的内容,还应涵盖掌握这些内容的方法与策略。

例如:执教《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2)在研读文本与感受人与动物真挚情感的同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表达出来的。

目标1,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准确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层面进行了定位,即“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目标2,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融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即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两条目标中,不仅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时又涵盖了达成目标的方法与策略。

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要依据整个教学过程,反思目标的达成效果。从研究的角度说,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得当。

(二)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根本,也是评价语文优质课的主要内容。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应关注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程度;明确、具体、恰当,体现可操作程度。(2)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3)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处理教学预设与学生生成的效果)。(4)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5)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融洽程度。(6)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与学生的精神状态。(7)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二、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习的潜能。其可行性策略有:

1.培植自信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2.感受成功的乐趣。通过动口、动脑、动笔、动手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感受成功的乐趣。

3.发挥评价的功效。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有相当多的激励性评价,更重要的是恰如其分地引导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深度和学习的效果。

(二)关注“双基”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旋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加大指导与训练的力度。注重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指导学生主动地积累词语,准确地运用词语;注重在生活中识字,扩大识字量;努力减少错别字。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段特点,进行必要的、到位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与默读的指导与训练,特别是指导与训练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边读边质疑、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生情、边读边积累、边读边感悟、边读边评价、边读边发现、边读边揣摩。

2.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自主地阅读,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语言、悟情感、赏语言、学表达。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加强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3.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起点与终点。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里,学生在怎样的起点上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学生提高的过程有哪些显性的特征……这些因素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增长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点。比如,有的课上过多地、一味地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下功夫(有些又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会淡化对表达方法的领悟;有的课上,学生批画得好、质疑得好、表达得好、交流得好、朗读得好……可是体现不出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体现不出学生情感由浅入深的过程,完全是一种展示。这些都说明执教者在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学习者的起点与终点。

(三)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培养“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应加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和正确规范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生应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应加强握笔、写字姿势的指导,培养按笔顺规则书写的习惯。

2.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慢慢教、慢慢练,逐渐使学生在读书时,自觉性地、习惯性地拿起笔,把自己边读边思考的结果,在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同时写些简单的批注。既有随读随写的内容,又有读后积累与感悟的内容。这样的读书,有成效、有收获。

3.培养主动积累、恰当运用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和运用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积累读书方法、积累言语表达形式和语言规律、积累情感体验等。应努力寻求积累与运用的结合点,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多样的运用环境,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有目的的积累。

(四)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语文教师要建立大语文学习观,要时刻认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重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巩固书本知识。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要根据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要开发校本教材,设计并实施有特点的,适合学生兴趣点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设计一系列小规模的、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把听说读写训练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同时,加大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整合力度。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倡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五)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敢想、敢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注意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9.优质课教学反思 篇九

听优质教学课时促进新教师教学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刚踏入教学岗位的我们来说,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经过这几天的优质课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每个老师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亮点,这些都是我们新教师在课下值得去学习和探究的,对自身在教学上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听课,我总结了一堂好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要学会掌握整个教室,包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体验。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灵活应对,与学生有效地教学对话。

二、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理解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好的教学设计是紧跟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清楚明白这节课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如何分配一节课,是否真正解决了这节课的目标,是否落实到了学生这都是关乎一节课的成败的。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总体水平如何,原有知识体系、知识水平都是上课前值得注意和关注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上课的思路,风格各异,但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要让学生在这40分钟的路途中有所收获又学得快乐,的确需要花一定的心思来备好这堂课。

三、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10.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 篇十

望岳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了解诗人

公元七一二年正月,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 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与杜甫同行,去聆听他笔端流淌的心声。

活动2【讲授】诗歌鉴赏

《望岳》背景介绍

二十多岁的杜甫,曾壮游齐赵,广交朋友,游历山川。听,泰山脚下,年

轻的诗人正浅吟低唱:(出示投影)

策马扬鞭,我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看桃吐丹霞,看柳垂金线;看这

如黛青山涨满了我的眼帘。强盛的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正如我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梦想!

一读《望岳》(齐),望到什么

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吧。

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出示投影)

投影:1、朗读《望岳》,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设问)

总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同时出示幻灯)

二读《望岳》(散),体会心情

那么,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2—3遍,体会一下吧。(学生自由朗读2)

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讲解位置二:我们来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

(引导:“凌绝顶”是什么意思?你有“凌绝顶”的经历吗?能想象一下“一览众山小”时的心情吗?诗人到底是否登上了泰山山顶?“会当”是什么意思?试读一下这句好吗?)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小”的不仅是众山,“小”的还有天下,可见泰山之高峻。我们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雄伟高峻。杜甫此次并未登上泰山之巅,但这两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诗人定要登上人生顶峰的远大理想。

三读《望岳》(散),融入情感

下面让我们把刚才同学们交流时的提到的情感,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再来放声朗读《望岳》。(学生朗读3)

四读《望岳》(独),望到杜甫

(指明学生示范朗读4)在这朗读中,你一定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神奇秀美;你也一定望到了诗人杜甫的身影,那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投影:2、再读《望岳》,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学生回答)

(可连续请5-6位同学回答。望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充满雄心壮志的杜甫。)

过渡到《春望》

过渡:诗歌学到这里,我们已然被诗人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所感染。但是岁月是无情流逝的,曾经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杜甫,已四十多岁。此时的他早已远离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潇洒,他曾身陷囹圄,后流亡长安,经历了一场惊天巨变。(出示投影 )

《春望》背景介绍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叛军的铁蹄,踏

破盛唐的美艳,踏碎西市的牡丹。充斥满眼,是胡人的烧杀抢掠;不绝于耳,是官军节节败退的消息。这还是那个我曾经生活了十年的繁花似锦的长安吗?

一读《春望》(散),望到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春望》。

投影:1、朗读《春望》,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2、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有了《望岳》的学习,这两个问题就请同学们独立自主完成。反复朗读这首诗,在书上把你的认识批注出来。

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我发现同学们都已做出了批注,那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希望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学生回答。杜甫在饱经战乱的长安城的春天,望到了什么?

学生会回答:望到了花鸟、国家破败,战争连续不断,亲人分离等。

合作读《望岳》《春望》(师生),比较不同

《望岳》和《春望》同是“望”,但所望之心境有什么不同?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学法总结

在上面这两首诗的学习中,细心的你是否注意到,老师紧扣两个诗题中的`“望”字,提出了四个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感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赏析诗歌的方法称为:解题提问法

将《望岳》与《春望》放在一起比较赏读,我们感受到了杜甫雄健豪迈和沉郁顿挫两种诗风。这种将两首或几首有关联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赏析的方法,我们可以称其为:比较赏读法。

过渡到《旅夜书怀》

不知同学们能否掌握这两种赏析诗歌的方法,下面我们用一首杜甫晚年的诗作实践一下。

晚年的杜甫虽然在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大部分时间仍是贫病交加,漂泊于西南,最终病逝于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解题提问法和比较赏读法赏析《旅夜书怀》这首诗,完

成学案上的问题。(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首诗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句表现了诗人自伤飘泊之意,但诗中也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诗句。可见杜甫之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杜甫的一生,是失意的。但他不朽的诗作与其失意的人生共生而长,奏出了盛唐诗坛告别历史舞台之前的最强音。

朗读诗歌结束

活动3【作业】作业

1、课下阅读与杜甫有关的文章。

11.细胞膜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平台;教学视频资源

中图分类号: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83-03

一、问题的提出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是高校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的非专业性选修课。主要培养大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身心素养和道德素养等。通识课作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说专业课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做事”,那么通识课则重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强,通识课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

然而调查发现。当前高校通识课建设中普遍存在优质师资不足、教学质量监控缺位、教务管理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由于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与专业教育截然不同,通识课的教学与管理必然有着自己的特点。这就导致适合于专业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并不完全适合于通识课程。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的推进,全球开放教育资源和课程建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那么,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如何顺应自己的特点?如何解决其自身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又该如何适应全球开放教育运动中的新趋势呢?

二、问题解决的思路

1.开放教育资源的新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扩大和视音频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视频点播与传播技术逐渐进入实用阶段,这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开始从文本、图片为主向视频资源方向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讲座视频资源逐渐成为教学资源的主流格式。如:2011年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将课堂教学视频齐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资源整合,正式推出“视频专区”,学习者只需注册即可免费使用,真正将高校名师的课堂搬到学习者的桌面。无独有偶,网易公司联合多家网络视频小组,将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翻译为中文,推出了“网易公开课”。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教师、网民习惯于通过优酷、土豆等国内著名视频分享网站,上传、收看或收藏教学视频。

综上,尽管高校通识课缺乏优质师资,但网络恰恰拥有大量名师的全程课堂授课视频资源。这些授课视频将原本固守于一所高校、一间教室的课堂轻松延伸到任何点播该视频的学习者面前。也让大学名师足不出户而远播足迹、诲人不倦,成为“网络名师”,此其一;其二,与专业课相比,通识课不在于增强专业知识,而重在启迪思维、陶冶情感、熏染品格,这一定位决定了通识课的开设和授课内容都与主讲教师直接关联,并引发高校聘请校外名师主讲通识课的热潮;而“网络名师”的存在。则免去或降低了外聘名师所产生的高额成本。由此可见,高校管理层可以采用“拿来主义”,从众多免费或商业的教学视频资源中共享或引进符合通识教育定位的优质课程,进而解决高校通识课优质师资不足的难题。

2.开源课程管理系统的优势

以Moodle为代表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CourseManagement system,CMS)极大地帮助教师改变传统课程的物理结构。开源CMS提供的课程设计功能、课程管理功能、协作交流功能、学习辅助功能、评价测试功能等帮助教师在零技术背景下进行课程的在线设计、管理、教学与评价。开源CMS支持完全的在线学习、协作学习或混合式学习,学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参与师生交互和小组协作。开源CMS支持过程性评价,系统能够跟踪记录学生在线学习的所有行为(如:学习路径、学习事件、学习时间、作业、讨论、结业论文、作品等),并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

由此可见,高校通识课忽视教学质量监控,教务管理困难。而开源CMS恰能通过改变传统课堂的物理结构,解除行政班级人数限制,延伸课堂时空,增强师生交互,强化过程性评价。不仅如此,开源CMS的课程管理功能可以直接发布课程的基本信息;而借鉴视频分享网站的评级模式和方法,开源CMS还能展示热门的选修课程、教师和视频资源。这些都为学习者理性选修课程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通识课教务管理难的问题。

3.借鉴思路

基于上述两点启示,笔者提出了高校通识课教学平台的问题解决思路,它由两个基本构件组成,如图1所示。

首先是高校通过网络共享或商业购买的方式获得优质通识课教学资源,其中主要是通识课名师的全程教学视频,它既是通识课的教师载体,也是通识课的内容载体,是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教学视频资源的基础上,高校可进一步完成课程的校本化工作,提供课程的基本信息和一些教学资料,比如: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进度安排、考核要求等等。由于通识课主讲教师已定格在授课视频中。因此高校有必要为每门通识课增设一名或多名课程负责人(网络助教),负责发布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料,组织教学活动和考核评价。

其次是对开源CMS进行二次开发,构筑通识课教学平台,它为三种用户角色服务:学生、网络助教和高校管理层。平台支持学生开展以视频点播为主要形式的在线学习,支持网络助教开展以教学视频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活动,支持高校管理层开展视频资源更新、维护与评估、学生课程学分认证、网络助教工作业绩考核等工作,从而形成一条高校维护、助教协助、学生使用的生态链。除此之外。针对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务管理问题,系统还特别支持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通识课试听预体验和在线选修。

三、通识课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

通识课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应该结合开源CMS的常规功能和通识课教学管理的自身特点来进行。赵国栋等曾对CMS的常规功能进行统计和整理,认为CMS应该具备创建、存贮、发布和管理网络课程等功能,笔者将之稍作修改,如表1所示。

鉴于Moodle等成熟的开源CMS都能提供很好的功能参考。此处不再对通识课教学平台的常规功能进行阐述,而只着重阐述通识课教学平台的特色功能设计。结合通识课的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视频点播、视频交互等多项功能。各项功能的描述及其目的均如表2所示。

四、通识课教学平台的系统架构

通识课教学平台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该平台首先以开源CMS的典型代表Moodle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嵌入表2所列的特色功能。由于Moodle平台的开发语言是PHP、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是MySQL、网络服务器为Apaehe Server,因此本文的网站开发环境仍然是PHP+Apache Server+MySQL组合。其次,基于Flex的RIA架构能够为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上载、点播和控制体验。已成为当前视频分享网站的基本技术。因此,本平台的视频服务客户端技术主要基于Flex的RIA架构,包括:视频播放器的设计、视频流的编码、视频格式的统一转换等。第三。由于学生在本平台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点播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因此需要配置视频服务器。我们选用了比较成熟的Real Networks公司的Helix Server产品。不仅如此,借助于与Real产品具有较好兼容性的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可以实现“视频交互”模块的问题设计与答案捕捉。最后,整个系统将构筑在Windows Server 2003及以上版本之上。

五、总结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和网络视频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必然要迎来新的契机。本文探讨的基于优质教学视频资源的通识课教学平台,是网络视频制作技术、网络视频传播技术和课程管理系统综合发展与融合的产物。对于解决当前通识课存在的优质师资不足、教学监控缺位、教务管理难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指出的是,本文仅对优质教学视频资源的引进和通识课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进行了思路层面系统架构方面的初步探讨。关于引进视频资源的版权问题、使用问题、管理问题,以及通识课教学平台的服务器端硬件配置、平台开发、视频格式编码以及教学成本核算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下一篇:写亲情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