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24-09-0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精选11篇)

1.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一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

一、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

2002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以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在20世界80年代,因为政府的产业政策成效不彰,英国的文化等众多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局。工党再执政后,对经济发展动力、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力量重新评估。工党认识到美国等国家因为重视知识产权,鼓励文化投资而获利良多,经验证明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政府认为文化政策应该普及全民,而不再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精英艺术,推广创意产业是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方法。

英国政府提出了以下政策思路:首先,设立了创意产业专门工作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具体规划和协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次,规划创意产业蓝图,倡导创意产业的概念,发掘文化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力;再次,建议各地政府与民间通力合作,以伙伴关系来推动创意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企业并不希望政府干预太多,只希望协助建立优质健康的环境,帮助产业未来的发展,文化媒体体育部为政府的统筹部门,扮演的是为创意产业催生的角色。针对创意产业当时所面临的诸如缺乏支持的网络、缺乏经营忠告、缺乏良好的策略、教育机会有限等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诸如创意投资的财务支持、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促进输出、教育和训练等补救对策,促使了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和电视,艺术和设计,以及表演艺术等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

二、韩国政府推动创意产业的方法和政策措施

在亚洲,韩国是较早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国家。早在1990年,韩国政府就设立了“文化产业局”,负责出版等相关事务,后经政府内部整并,文化创意、观光事务等合并成立了“文化观光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促使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并纳入政府主持发展计划。韩国1998年文化经费只占国家总预算之0.62%;1998年后逐年增加,到了2002年文化预算达到政府总预算之

1.09%。

韩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走过了立法和机构创新之路。1999年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为新创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设立“文化产业局”,下设文化产业政策、新闻出版、广播及广告政策、电影录像带、多媒体、文化内容推广等六个部门,分别执掌各项文化创意产业事务,包括政策面的研究、对厂商的辅导经营、营销推广、人才培育、行政事务的协调统合、补助/赞助、奖励等。“文化产业局”附设十二个附属机构,韩国广播公司、出版伦理委员会、电影委员会、电影图书馆、媒体仲裁委员会、韩国广播院、国际广播基金会、媒体中心、媒体基金会、游戏产业发展基金会、工艺发展基金会、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等,以辅导监督管理各项产业。“文化产业振兴院”协助将创意文化内容衍生成文化产品的一个辅助机制,其界定的产业项目有:动画、音乐、卡通、电玩等,以提供设备租借、投资、技术教育训练、协助发展国际营销策略、进行产业中长期计划的研究、并与其它单位发展策略联盟的伙伴关系。

韩国振兴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政策措施有:(1)提供设备支持技术。政府提供设备给业者,只收取低廉的使用费,提高民间业者的研发能力,提高文化创意成为产业的可能性。如:韩国文化观光部是游戏事业的主管单位,1999年成立游戏推广中心,提供游戏产业所需的一切援助。(2)投入公共硬件基础。宽带是韩国政府主力发展的策略型产业,早于1993年即开放固网宽带硬件系统的架设,使得软件内容的开发可以很快的占有市场,得到广大商机。

(3)提供资金。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使得中小企业也能贷到资金,开始文化创意的研发生产。(4)立法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1999年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协助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并设立奖励措施吸引民间业者的投入。(5)设立一系列的产业振兴院:1998年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壮大游戏软件产业),IT业振兴院(壮大数字内容与软件),2001年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扶持动画、音乐、卡通),有七十多位员工,上百亿韩元的年预算。(6)充足的政府经费协助厂商。政府以充足的经费全力辅佐补助,从人才培育、研发、到生产后的国际营销推广等各个环节,如全额补助翻译与制作费,使文化产品国际化。(7)推动手法周延细腻。政府辅助创意厂商的发展,采取许

多有创意且细腻的作法,如运用国防替代役补救软件人才短缺的问题、补助厂商海外参展、播放广告等手法。

三、新加坡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新加坡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音乐、剧院、书籍出版、视觉艺术、电影/影带、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建筑/设计、玩具/主题乐园等,以及与之相关产业及服务业。新加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是:

自我定位:艺术本质有向上提升生活的影响力:以艺术本质对人的影响为出发,来思考艺术与社会、城市的交互关系。政府补助的角度:政府积极地投入艺文硬件设施的建设,建立一个平台来激励艺术创作与发表。

策略:新加坡提出成为世界一流城市的愿景,以文艺来复兴一个城市,为了达到这个理想,政府提出许多策略:透过艺术教育来培养艺文的欣赏人口:为了加强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影响力,每年额外提供40万坡币的补助,扩充艺术教育委员会对中小学及学院推广艺术教育的监督;强化艺文组织的经营管理能力;发觉培养具艺术天分的人才;投入艺文硬件设施;国际交流;挹注艺文经费,建立文化活动的亚洲知名度。

新加坡政府思考如何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艺术活动的举办中心”,并透过下列方法达成目标:对于到新加坡演出的国际表演艺术家以及经办艺文活动的经纪公司,给予税法优惠;连续三年共投入50万经费研究国际表演艺术市场-以亚洲为主,让表演艺术团体找到表演的舞台,如:艺术节的策划者、经纪人;以国际展演中心来定位新加坡,做为世界一流展览或表演艺术中心。

现状问题的检讨和调整。根据新加坡(Advisory Council)咨询委员会环顾新加坡的文化发展所面对的诸多议题所做的评估:缺乏基金、缺乏知识、缺乏专业人才、倡导不足、文化设施不足、缺乏教育机会、对文化资产议题的认识不足。通过四方面努力来改善现状:改善组织、改善教育系统、改善文化设施、致力于艺文的推展。

社会资源利用。新加坡的文化创意发展资源来源于全社会,如艺文基金来源有政府、民间和赛马赌金。以1999年为例,彩金收益拨出580万作为艺文经费,其中有60%做为艺文赞助

基金,剩余的部分资助新加坡交响乐团和国乐团两个单位。政府还出面将闲置建筑空间释放,并补助租金提供艺文团体作为排演、训练、办公之场所。1999年有319万租金补助,26700平方公尺的楼版面积给56个艺文组织和26个视觉艺术家。

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二

一、立足朝阳本地的特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强调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 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意”,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 其核心竞争力是人自身的创造力, 由原创激发的“差异”和“个性”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

辽宁省朝阳市地处辽、冀、蒙三省区交汇之地, 汉、蒙、满等民族既聚居又杂居, 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 使这里形成了典型的移民文化特色, 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 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 (包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 另有考古、民俗、遗迹、革命传统和自然等形态文化遗产更是繁杂缤纷, 现已梳理整合形成了以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三燕文化、民俗文化这四大文化为龙头的朝阳文化集群。朝阳也主要是围绕四大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

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 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 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国内近年流行的以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较为初级或低级, 这种方式门槛低、容易掌控, 所需的初步资金不多, 在整体的管理和操作形式上也处于较低层面, 存在产业链简单、容易被复制、缺乏竞争力、经济附加值低等弊端。

朝阳的文化产业发展应放眼世界, 以全球的需求为目标, 打造文化产业中的高端形态,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大格局下, 应用技术系统成熟不断进步, 网络信息化完备, 各种高新技术可以一夜之间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与新兴的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等方面创意群体的联系和融合, 通过网络与世界接轨, 生产出具有独特文化气质的国际级文化产品, 这才是产业转型中真正的目标形态。

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凌源皮影为例, 传统的皮影戏受到影视、网络、娱乐等消费方式的冲击, 演出市场日渐萎缩, 虽经政府和相关社会人士保护和推广, 但仍然不能摆脱后继乏人的现状, 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文化公司推出了皮影雕刻艺术品的这种衍生品, 用皮影的造型艺术开拓新的市场, 也有把传统皮影连本戏录制成音像制品发售, 近期又创编制作了以红山文化为题材皮影戏数字电影, 这些都使皮影戏传统单一的舞台表现形式得到了多方位的扩展, 试想如果设计制作皮影动画片, 皮影故事书, 皮影装潢, 在皮影戏表演中引入场景投影, 加入声光电新元素, 使皮影艺术变得丰满而立体, 这样的创意不但会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项目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受众, 而且丰富了产品种类, 延伸了产业链。文化遗产需要保护, 但以文化创意作为形式的发展才是更好的保护。

二、集聚或集群化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空间形式和组织形态

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各自的特色, 一种是由市场机制作用下各类经济主体自发集聚形成的产业群落, 另外一种是以地方政府主导下通过园区建设形成的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 这也是当今中国各地包括朝阳在内, 应该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模式。朝阳地区由于地理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体制等多种因素作用, 长期以来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虽然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深厚, 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却相对落后, 对地区文化缺乏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认识, 对文化创意的理解也比较肤浅, 大型资本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投资力度不够, 所以难以形成气候。

以化石和“战国红”玛瑙为例, 辽宁朝阳被誉为“古生物化石资源宝库”, 因为稀缺和独特, 多数化石资源禁止发掘和交易, 但仍有部分鱼类、昆虫类动物化石和大量木化石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从目前市场上化石相关产品来看, 动物类化石一般以盒式或镜式装裱, 作为礼物或礼品出现, 这些商品大多形式比较单一, 包装也简单;木化石和“战国红”玛瑙品质出色, 除打磨抛光陈设外, 多雕刻成玉石类摆件、吊坠、手镯等, 但因为朝阳地区本地的做工手法粗犷, 不精致细腻, 在生产环节又多为一人到几人组成的小作坊式生产, 对原材料缺乏前期的设计, 导致产品制作简陋粗糙, 不但产品附加值低, 还浪费了石料资源。化石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其实主要是缺少高端产品的带动, 虽然政府也设立了慕容古街等化石产品交易集散地, 但总的看多是小门户的制作和经营, 生产和制作、销售各环节都缺乏层次, 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用龙头带动, 集聚或集群化发展, 促进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势在必行, 2013年11月论证通过的《朝阳市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案》为朝阳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后续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可以设想, 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为化石类创意文化发展向上迈一大步。另外, 这类资源的开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实物的深加工和包装设计上, 还可以依托本地的其它文化基础和资源, 进行整合和重新创意, 在影视、动漫等的文化产业品种里发掘和创新。

红山文化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历经多次发掘和整理, 虽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但对以牛河梁为中心的红山文化考古和研究还远未结束, 为了保护、研究和展示红山文化, 2012年建设完成了牛河梁红山博物馆和发掘地保护展示馆, 牛河梁红山文化已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正在积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朝阳市政府正在对牛河梁红山文化产业开发区进行总体概念规划和节点规划阶段, 多方正在进行牛河梁红山遗址的内涵和保护利用的论证。此前, 在表演艺术方面, 国内首部以牛河梁红山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原创舞剧《红山女神》, 在牛河梁遗址发掘的文物基础上, 利用崭新的创意形式, 立体化、艺术化地再现和展示、传播了牛河梁红山文化。在产业开发区建立以后, 在遗址之外, 可以发掘红山人祭祖、婚俗, 图腾 (龙) 崇拜等历史民俗演艺项目, 还可以设立制玉作坊, 淘吧等体验项目。

朝阳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应以创意为核心, 以文化资源依托, 以集群化发展为产业形态, 组织创新合作, 整合资源, 提高自身竞争力, 形成核心凝聚力, 增加文化自信力、形成国际竞争力, 这是关键之所在, 也是必然趋势。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辽宁省朝阳市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 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以创意为核心, 以高科技为支撑, 发展集群化的产业模式。

关键词:朝阳,文化创意产业,创意,集群

参考文献

3.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篇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聚集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十七大报告可以看出国家十分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等,1998年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定义。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及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就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包括广告设计业、建筑业、艺术设计业、工艺品设计业、时装设计业、电影和音乐、互动休闲软件、表演艺术业、出版业、软件开发业、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

200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公布:全球创意核心产业每年产值达6000亿新元,并且以7%的速度增长。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重要经济组成部分。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6%,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是仅次于金融业二大产业,是就业人数最多的第一大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是美国第二大产业,其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25%,美国的电影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动漫产业超过电子业和汽车业,占GDP总量的20%,日本的动漫占国际市场的62%;韩国的游戏占国际市场的6%,占GDP总量的15%,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75%都被韩国控制。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被国际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科技、经济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当前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改变传统经济结构发展瓶颈的产业,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发展。

二、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3%左右,而欧洲的平均在10%~1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巨大。

2000年,我国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开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范围从最初的几个国内著名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文化创意行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建立了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园区、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等。

1、国内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就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两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早,充分利用各自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发展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据测算,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国家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旨在促进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各地政府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发展创意产业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保护和促进本地动漫产业的发展,以期来带动本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各个城市建立了至少15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并且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的动漫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江苏、杭州等省市的动漫产业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很多大城市都建立了创意产业园聚集区,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

2、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创意产业是新兴的高端、高效、高知识、高文化、高技术产业,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发展创意产业。有些地方发展创意产业的条件还不成熟,不立足本地实际盲目跟风发展创意产业,花费巨资和大量土地建立大型产业园区,同时又没有大量创意企业入驻,造成很大的浪费,不仅不能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了本地发展经济的负担,所以,发展创意产业,只有当本地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时,立足本地文化,挖掘本地特色,才能通过发展创意产业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2)产业趋同化现象。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导致各地的创意产业出现产业趋同现象,这样不仅加剧了竞争,而且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各地要依据本地经济文化的特点,挖掘特色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这样不仅可以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而且容易形成本地的特色和品牌,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建设也要突出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标志。发展特色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

(3)创意人才严重缺乏。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国内的创意产业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缺乏是个很明显的现象,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前提和关键,人才的缺乏会制约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创意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当务之急。在纽约,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占该城市全部从业人员的12%,这个比率在伦敦是14%,在东京是15%,而在北京却不足1%。

3、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严重

知识产权是创意创意产业的生命线,但目前国内创意行业中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屡见不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力的保护会严重影响创意产业的发展,保护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顺利发展的关键。

三、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

1、政府制定长期稳定的政策,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引导扶持促进创意企业的发展

政策扶持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利保障,虽然目前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还比较薄弱,政府还要加大力度针对当地创意产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避免政策盲目性和无针对性。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策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市场监管,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提供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保护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2、立足我国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开发创意产品

创意产业是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是创意产业的根基源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结合高科技来创新和发扬光大,我国的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创意产品。

3、引导高校设立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通过各种渠道推进创意人才的培养,建立创意相关产业人员的培训机构

4.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四

近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力发展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迅速崛起,其在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中的巨大作用与潜力正在不断彰显。事实上,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当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不高,但不难发现,一直以来立足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台州,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结构较合理的产业格局,文化创意早已悄悄地蕴含在无数终端产品之中,如路桥的印刷包装、台州各地的工业设计等等。同时,我们必须也应该承认,推动我市创意产业发展,将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引擎,对于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对于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对于集聚创新要素、建设创新型城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让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为此,基层建议: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发挥良好的政府主导作用

要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政府产业发展的决策之中,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导。强化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职能,坚持市、县(区)、相关镇(街道)三级联动,尽早建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同时,坚持基于互惠共赢、利益驱动的目标共识,倡导诚信协作、利益共享和创新创业文化,加强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协同,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形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合力,打造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创意产业联盟。

二、出台政策,建立机制,构建良好的政府引导体系

要在先行先试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市委已经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制订出台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和地方实际的产业规划及优惠政策,重点要加强投融资政策(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融资扶持政策)、税收政策(参照杭州、宁波等地做法,出台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税收、工商扶持政策)、人才政策(主要是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政策等)、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的研究落实。同时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入,设立政府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突出对园区建设、产业孵化、研究及培训基地等的资助,补贴与奖励,引导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

三、搭建平台,优化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要积极搭建各类政府公共平台,为企业、政府、学界的相互沟通、创意成果转换、企业品牌培育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配套支撑力度。一是要加强商会、协会、联谊会、俱乐部等多形式的社会中介组织的建设。可通过成立区域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广泛吸收会员参与,为其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二是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进入提供方便。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技术支撑,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如探索建立产业投资绿色通道,为文化创意企业登记注册、选址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孵化器,大力支持和培育初创企业及创业者,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探索建设一个文化创意成果储存、检索、评估及交易平台,形成社会文化创意成果的集聚和文化创意成果价值的 2 体现。

四、多措并举,筑巢引凤,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要实施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工程,在注重加强对台州传统手工艺术传承人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人才引进和培育等方式,汇聚具有宽广视野的高端创意人才和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包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旅游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此外,要依托我市的教育资源,促进大专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探索和积极开展“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支持校企联合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以创业带就业并不断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和完善与时俱进、切实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以创新创业绩效为取向的人才激励标准,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并落在实处。

五、点面结合,辐射带动,形成良好的集群发展效应

要充分立足台州各县市区文化创意产业禀赋资源和基础条件不同的特点,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推动休闲旅游、文化会展、现代传媒、设计服务、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通过各类文化创意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共生共济生态,实现文化创意优秀人才、文化创意资源和文化创意企业的集聚。强化文化创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强化企业的成本节约、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规模扩张,不断延伸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5.首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研究 篇五

——兼论首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被国家、北京市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被视为是最有前途的阳光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本身能够生产出文化产品,形成经济发展重要源泉,同时还能够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使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格局中形成效益倍增效应。因此极有必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模式进行分析,了解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以便更好地促进推动首钢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2006年,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一系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政策。

2007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使网络文化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要鼓励创新、利用后发优势,《纲要》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应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能力的发展重点。以科技提升传统文化,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的转型升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更加明确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2011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强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定位:一是北京应成为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性领先城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部基地和文化产品交易基地;二是北京应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文化和文化产业竞争的基地或窗口,成为我国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基地。

6.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六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

本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并就市场需求、经济转型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浙江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作了分析.立足于产业基础、园区建设等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作 者:孔德兰 倪丽丽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当代经济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1 关键词:浙江   文化创意   发展策略  

7.浅述关于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七

文化创意产业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 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布莱尔在任时期, 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 并将这一产业定位于将一种文化内涵依靠个人或者团体的创造力, 以商业化的技术手段和产业化的方式包装营销知识产权。这个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等领域。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迅速被英联邦国家注重, 如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并将其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进行大力推广。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也受此影响, 开始重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内地方面,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 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国家, 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力。如何加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催生出了中国的文化产业;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对第三产业的重视, 文化产业开始逐渐发展壮大;新世纪的到来, 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闲暇时间富余, 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 文化创新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 由于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刺激, 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大城市的GDP中所占的比例和绝对利润值都在逐年增长, 新增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从业人数逐年增多, 整个创意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国外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起步晚, 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 创新意识不强

中国创意产业创新意识不强, 文化包容性不够, 安于现状, 害怕风险, 文化创新产业的“创新”没有体现出来, 吃老本、跟风现象严重。

(二) 相关专业人才稀缺

中国文化创新产业市场尚未成熟, 相关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取制度都不够完善, 导致从业者中优秀人才的稀缺性严重。

(三) 发展类型方向趋于同质化

国内文化创意发展类型和方向趋于同质化, 跟风现象严重, 抄袭模拟之风盛行。

二、加强文化创新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 文化创新产业从业者加强解放思想和观念, 注重创新, 将创新视为文化创新产业的内在推动力

创意来源于创新, 而创意产业则是通过一定的外部包装手段将个人或团体的创意打造成能形成经济效益的产品, 所以创意产业的核心内涵在于创新。知识经济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 经济发展直接地、强烈地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创新、积累、转播和消费。只有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 构建起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的质的要素, 才能为发展创意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显然创新力度很不够, 抄袭跟风盛行, 吃老本严重, 目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加强业界的创新意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 重视人才和知识的力量, 从培养高素质相关人才着手, 以知识的力量振兴产业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匮乏。大批量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中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从已有的成功国家范例来看, 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以传媒产业来看, 2013年传媒专业的世界排名前五十中, 美国占据了约三十个席位, 紧随其后的是英国、澳洲, 韩国、日本等国家。而中国没有一所大学的传媒学专业能在世界前五十中占据一席。单从传媒学来看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虽然可能有些片面, 但是也能够说明中国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的缺位, 不仅传媒学, 还有诸如游戏、动漫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文化产业大国也已经远远领先于我们。而这些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近些年中之所以获得高速发展, 与其丰富的人才资源的强大支持分不开。由于中国现实国情和固有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落后。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保住已有的创意产业专业人才, 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当务之急。对于已经在文化创意产业工作岗位上的年轻专才, 应营造宽松活跃的工作环境, 鼓励其大胆创新, 采取各项激励措施, 奖励先进, 不断激发其创新热情。

(三) 健全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做后盾。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产品容易被他人以较低成本复制, 经营风险也会因此而增大。为了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并以高于传统行业的标准执行保护措施, 才能为创意产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 首先我们要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 因为法律法规制度是对创新动力和创新产品的最有效的保护伞, 所以必须不断的完善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漏洞和缺失;其次要形成一种尊重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社会文化氛围, 创造出一种保护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软环境。

结论

如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 谁先发展谁就抢占先机, 谁就将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可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中国应该以创新为核心, 人才为基石, 知识产权制度为保障,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力争成为经济与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8.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晋中民间音乐 音乐文化 产业化

一、晋中民间音乐发展现状分析

晋中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包含民歌、戏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以及民族器乐等,具有创作过程的集体性、地域流传的变异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音腔性、节奏变化的灵活性以及乡土性、群众性、多功能性等特点。民间音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的艺术创作,它表现着人民群众自己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和愿望理想,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价值。晋中地区的左权民歌、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平遥弦子书、寿阳傩戏、介休干调秧歌、祁县八音会、昔阳拉花、和顺跑莲灯、榆社霸王鞭、晋剧等,艺术水准高,风格独特,有些在全国都享有盛誉。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日渐加快,生产方式在剧烈改变。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的音乐生活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变化发展速度之快是以往难以想象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民间音乐失去了发展和传承的重要社会生态环境和人文基础,面临着逐步消亡的危险。晋中当下的民间音乐生存发展状况也是不尽理想,民间音乐的种类愈发减少,能够顽强流传生存下来的也面临着生存空间狭窄,后继无人甚至是“人在曲在,人亡曲灭”的问题。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中,单靠政府的扶持已经很难推动和维持民间音乐的持续发展,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晋中的民间音乐,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必须要从多维视角来看待晋中民间音乐文化,加强晋中民间音乐文化有创意的开发,大力发展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才能使晋中民间音乐健康的、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下去。

二、晋中民间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恩格斯说“艺术是漂浮在上层建筑之上的一朵云”。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虽然离经济基础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它身上也不可避免的有着商品属性。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音乐艺术的繁荣,在当今社会占主流地位的不可否认是商业性突出的流行音乐,民间音乐在原来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思维下继续进行,其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受到极大的挑战。从晋中民间音乐现状的大方向来看,民间音乐文化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民间音乐之所以出现发展上的桎枯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在于其不能满足现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模式和思维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民间音乐进行有创意的产业化发展刻不容缓。

1.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主体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晋中民间音乐的群众基础主要来源它的文化传播性和娱乐大众化。民间音乐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和土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在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地区,许多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已经改变,但作为传播主体的晋中民间音乐也在悄悄的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努力在新的土壤中发芽。如榆社县的霸王鞭得益于晋中市教育局发起的民间艺术进校园,被改编成了简单的广播体操,在榆社县的中小学课间操中大力推广,让地方文化,让民间音乐在校园中得到传播和弘扬。再如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同样在晋中地区也随处可见,不过不同的是在公园、广场上不时的Ⅱ向起的是祁太秧歌和左权民歌的旋律,掠过的是祁太秧歌和左权小花戏的身影。

2.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性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中重新定位

民间音乐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性,它本是为“用”而唱,即是为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观念的普及,人们的生产方式在不断的进步,生活条件也在不断的改善。网络、电视等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的音乐生活也在改变,以往所形成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也正在迅速地演化、蜕变,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如平遥弦子书也叫平遥盲书,现如今不仅在婚丧嫁娶上会出现,还在类似于平遥摄影节等大型的活动中出现,已经变成了平遥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3.晋中民间音乐符合地方大众的审美趣味

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流的便利以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促使大众的审美趣味也在日益的改变,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大部分追求流行的现代文化。但是,从现今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看出,人们对音乐的需求慢慢由传唱变为了传听,对传统的经典文化以及民间音乐文化也开始日渐的感兴趣。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审美趋向也在日益进步当中,逐步的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发展状况,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不断增高。如祁县政府每年举办的祁太秧歌大赛,影Ⅱ向力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这几年出现了几位年轻的歌王,他们对祁太秧歌有了一些不同的演绎和艺术创作,从中可以看出青年人对民间音乐的参与和改变。

通过对晋中民间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的探究,使我们对目前晋中民间音乐的发展情形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藉此我们可以断定,对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产业化经营是可行的,但要有针对性地有创意的提出促进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方法,以促进我们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三、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按照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方针进行,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地方文化建设并进的原则,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性产业化的发展。

1.挖掘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潜力,提高晋中民间音乐的艺术性

要想挖掘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潜力,提高晋中民间音乐的艺术性,促使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晋中民间音乐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收集与整理。如果没有保护好,何谈挖掘与提高,也就更谈不上产业化的发展。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中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培育出了独特的晋中民间音乐形态。这种音乐形态不仅是晋中地区的文化特色标签,也是黄河流域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晋中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传承与研究,并将这种音乐形态放在人类学、民俗学与区域经济学的高度去研究。其次,加强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晋中民间音乐的演出水平。晋中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与表现内容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征,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地方美学表现形态,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财富。我们应该把晋中民间音乐邀请高校和专业的文化团体,对其进行表演形式专业化,表现内容内涵化的艺术化加工,加强它的艺术性,提高它的审美趣味,让它能够登上真正的大雅之堂,逐渐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价值观,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nlc202309081355

2.努力寻求政府支持,把晋中民间音乐打造成地方标志性品牌

晋中民间音乐是地域性的历史文化产物,在晋中市的十一个县市中,每一个县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音乐。如榆社的霸王鞭,左权的民歌、小花戏,和顺的跑莲灯,寿阳的傩戏,昔阳的拉花,祁县的八音会,平遥的弦子书等等。同时又有像晋剧、祁太秧歌这样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区域性的民间音乐。面对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打造晋中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论证,对晋中地区的民间音乐进行梳理、集中,提炼与升华,使它能够上升到一个区域文化品牌的层面,让人们只要一想到晋中地区,就能够哼唱出耳熟能详的旋律,能够说出几种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政策法律相关规定,做好大量的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寻求高校与专业文化团体的支持和合作,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改革力度,为构建起适应市场需要的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宏观制度体系搭建好平台。当然,使晋中民间音乐变成地方标志性品牌,不仅需要相关政策的出台,还需要设立专项基金,对一些具有社会影Ⅱ向力的,文化价值较高的,艺术性较强的,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晋中民间音乐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努力推动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随之产生了,其地方文化形象和文化产业品牌也就形成了。

3.延伸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产业链条,寻求晋中民间音乐的多维发展

民间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新观念,这样民间音乐才会走出新道路。民间音乐只有走出仅仅只是讲保护,讲传承的老路,才能摆脱会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宿命。发展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先要形成产业意识,把民间音乐提炼成一种动态的文化符号延伸出去,与多条产业特别是晋中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和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扶持的产业产生联系与交集,把这种动态的文化符号渗入到当地的经济命脉当中去,使其成为一条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产业链。如晋中地区是晋商的发源地,有着很多的晋商大院,每个大院当中都有大小不一的戏台,我们可以激活大院旅游的活性要素,把空的戏台变成活的戏台。

开发和包装精品晋中民间音乐,在不失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提高艺术欣赏性,把晋中民间音乐重新再送回到晋商大院的戏台上,使其成为晋商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四、结语

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中蕴含着晋中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但是,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使得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不断地发生着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加大对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开发,走具有创意的产业化道路,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的保护和传承好晋中民间音乐文化。

9.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汇报材料 篇九

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汇报材料 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4月2日,市召开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进会议,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部署了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和九届十六次市委全会精神,采取措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业态规模不断扩大

区积极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二、三产业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末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底,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规模约200亿元,印刷、娱乐、创意设计等门类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全区有: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西郊鑫桥创意产业园、梅陇439上海国际时尚编纺创意产业园,以及梅陇众欣工业园、虹桥?德必525文化创意园、七宝老街、召稼楼古镇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七宝生态商务区即将全面启动。目前我区正积极参与市文化产业园区申报评选工作。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区“大招商”工作机制实

施意见》,《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试行办法的通知》、《区文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其中专门提到了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广局与相关委办局一起拟定了《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我区引进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化项目、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两个效应不断增强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鼓舞下,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各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企业不但推动了城区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不断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不断增强。如鑫桥园区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精心打造“鑫桥—翰林讲坛”。梅陇439创意园区创建了教学实验培训和创业实践基地,免费组织编结培训,并在全市开展编织大赛。印刷产业的传统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生产总值

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一大批企业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注册登记已有16家,占全市注册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总数的七分之一,一批团队和艺术家暂露头角,虹影魔幻艺术团等三支团队分别受到市“服务基层演出贡献奖”、“文化旅游发展奖”、“展演参演奖”表彰,我局撰写的《区民营剧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获市文广局调研课题评选中获优秀奖。电影发行放映产业发展迅猛,几年内体制外高档次影院由1家发展到世纪环球影城、上影cjv影城、海上国际影城等16家,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8月23日,市文广局召开了文化影视产业年中会议,区文广局在会议上作了《引进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为“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添光彩》的交流发言。

二、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与措施,区将认真贯彻中央、市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精神,以打造“文化大都

市”为契机,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发展主线,依托“一轴、一带、三大功能区”的发展布局,实现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形成“一圈、一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

凸显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依托先进制造业雄厚基础和各大商务区设施载体,在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基础上,聚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一圈、一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提升文化软实力。

1、“一圈”即文化公园、七宝生态商务区、七宝老街等“三位一体”的七宝国际文化圈。

文化公园面积1280亩,现确定六大项目:博物馆、上海海派美术馆、市民休闲广场、草坪文化广场、五方园、法拉利文化中心。现博物馆立项已获市发改

委批准,海派美术馆即将立项,其余各项目正在推进中。七宝生态商务区紧邻文化公园”,有文新传媒谷、世纪出版园、思远上海影视谷、赖声川国际戏剧中心等四大项目,以及传媒中心等项目。目前即将进入土地招拍挂阶段。七宝老街已经形成一座上海历史风貌街区,有七宝书法艺术馆、张充仁纪念馆、老行当、钟楼、蟋蟀草堂、棉织坊、七宝周氏微雕管、皮影馆、当铺等文化旅游景点,荣获上海“十大休闲街”、上海商业特色街、上海名牌区域、上海魅力新十景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4a景区。打造七宝国际文化圈是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2、“一带”黄浦江沿岸文化项目开发。区黄浦江沿岸有二十余公里,现初步确定有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韩湘水博园、新中国工业文明生态博物馆群、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召家楼古镇、上海航天博物馆、中华人文艺术博览园等重大项目。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黄浦江沿岸文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将逐步展开,形成“由点到线”的发展态势。

3、“多点”发展多个文化创意园区。“一个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是部、市合作重大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建设。基地以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为主,建立一个具有集聚效应的网络视听产业链,预计在5年内将基地建设成年产值超两百亿、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有百视通、土豆网、激动网、九天音乐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核心领军企业落户基地。“两镇”:七宝老街、召家楼古镇。以“江南生态水乡,上海创意重镇”为发展定位的七宝老街、镇召稼楼古镇,明年将着力形成古镇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创意设计产业融汇的集聚区。

“三园”:西郊?鑫桥创意产业园、梅陇439创意产业园、虹桥?德必525文化创意产业园。此外,还有颛桥镇金盛广场艺术家创作

群落、莘庄镇莘朱路设计产业街区、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等,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一批各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我区将整合市、区和镇资源,加强国资、民营资本和外资的有效融合,做好规划,提供服务,推动整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局面。聚焦五项任务

制定文广影视设施中长期规划。

要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文广影视产业设施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的部署,已“开放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为统领,以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提出的四大集聚区为重点,摸清区文广影视设施现状,明确—2020时期的文广影视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积极梳理本区已经规划的文化设施项目,与市规划小组做好对接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市级中长期规划,争取更多市级项目落户区,争取更多区级项目升级为市级项目。

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文化产业内部分工与协作,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的必然趋势。①“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即将开工建设,我局将积极做好服务工作;②我们还将做好集文化公园、七宝生态商务区和七宝老街为三位一体的“七宝国际文化圈”项目引进和土地招拍挂服务工作;③继续做好黄浦江沿岸文化带文化项目论证工作;④建立动态的园区、基地和主题公园的统计系统,以及重大信息上报制度。促进文化产业平台发展。建立文化产业平台,是节约企业发展成本、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局将主动与区发改委、区科委、区经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对接,争取有文广影视产业平台落户,发挥平台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

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相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半年,要利用国家文化部与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契机,打造文化企业申贷项目和金融机构信贷服务信息双向交流与选择的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争取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35家演艺企业落实演艺专项保险,争取帮助5家左右文化企业落实贷款。我局将主动了解本区文化影视企业资金需求,帮助企业与金融对接,或者将其资金需求上报市文广局,由市局帮助协调落实企业资金需求。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和办事机构。

①现有的文化建设协调推进办要做好与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的对接,主动跟踪,及时向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上报工作信息;②酝酿建立区文广局文化产业科或市场产业科;③调动行业协

会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络政企的中介作用;④成立文化发展公司。梳理落实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年底前,市文广局将编制下发《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资金申报指南》,梳理所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有资金支持的政策,为企业申报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提供便捷服务。继续实施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培育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当前要解读领会市级扶持政策资金企业研发后补助计划项目、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新改建数字影院实施促进电影电影放映数字化专项资助办法、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奖励等13项政策),了解资金名称、主管部门、支持领域及方式、支持额度、申报时间及方式、申报要求和流程等。此报告

1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篇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我区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的功能定位,推动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争创市级集聚区、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区的新兴业态,单位数量不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多元投资结构初步形成,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传统行业继续巩固,新兴行业快速增长。截至底,我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1884家。5月,我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共75家,从业人员4473人。总体上,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三个明显特征: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主导行业初露端倪

数字显示,目前我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中艺术品交易呈爆炸式增长,其收入超过其他8个行业收入总和的13倍(注:在我区注册的属艺术品交易类企业——“中国黄金集团营销有限公司”,仅其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税金和利润总额占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对应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2.9%、98.3%、92.8%,文化创意产业其他8个行业所占比重均很低。),并与其他辅助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业和广播、电视、电影成为主导行业。

(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后期,我区实施“破冰”行动,积极推进 “三化两区”战略,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房山速度”,财政收入连年翻番,从21亿元迅速提高到的52.7亿元、20的168.6亿元。城市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了人们生活品质、生活方式的转变,精神文化需求和新的消费方式也普遍发生变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区域优势独特明显,部分行业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

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独特优势日益凸显。一是区位优势,我区是首都西南枢纽,是进入北京的西南通道,是XX市重要的外围区域和西南五区重镇。二是资源优势,即拥有丰富独特的土地、生态、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用地330平方公里优势逐渐体现,生态资源在京津冀地区具有垄断性,文化资源特色突出,良乡高教园区使人力资源储备相对充足。同时,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面临五个良好机遇:即各项利好政策支持的机遇、融资体系逐步健全的机遇、科技与文化加速融合的机遇、区域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机遇、一二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落地带来的机遇。窦店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为发展制造业设计服务提供了基础。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建设为打造集园艺设计、技术研发、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综合性创意农业区提供了基本条件。云居寺文化景区等重大项目落地更是为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开创了新局面。

二、目前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本市平均水平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相比,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总体基础薄弱,经济贡献率偏低

据统计,在北京西南五区中,我区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中仅高于XX区,远远落后于XX区、XX区和XX区。年,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3%,远低于XX市12.3%的水平。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率很低,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平均规模小,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二是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中事业单位多,周口店遗址、云居寺管理处、上方山管理处、XX区广电中心、房山文化馆、房山少年宫等事业单位均被统计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这些单位靠财政支出而非提供财政收入。三是a级景区多,但整体效益不佳,全区19家a级景区中大部分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这些主要靠门票收入的旅游企业对全区的经济贡献很低。四是缺少创意、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者,文化产品的科技、文化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属劳动密集型。据抽样调查,我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中,中专(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79%,无技术职称的占93%以上,初级以上职称不足7%,且有技术职称的大部分为初、中级。五是引进企业多,经济贡献不稳定。六是主导产业利润偏低,在四类主导产业中只有艺术品交易盈利,旅游休闲娱乐和广告会展业的利润总额为负数,广播电视电影业的利润总额为零,这必然导致一些企业停产、转产、破产或注销。

(二)资源分散,整合开发利用效益不高

一是没有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属土地空间。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又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导致我区目前还没有明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专属土地资源。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作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起步区,却没有像其他四个重点园区那样具有专属发展土地,没有自身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更没有区级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工业设计基地、大学城创业园区、产业孵化器等都没法落地实施,缺少大园区、大项目的带动性和影响力。

二是历史文化资源约束性强,产业化难度高。我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较强的资源约束性,已经得到保护的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存在政策性障碍。另外,历史文化遗址的位置和数量固定,承载的资源有限,年产值额的可预期增长有限。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而散,开发利用停留在群众文化活动上,未迈出产业化步伐。

三是资源整合难度大。我区土地、生态和文化资源受部门职责利益和乡镇行政区划的限制,资源分散严重,整体开发利用资源的难度非常大,乡镇之间还出现同质化竞争现象。

(三)区域扶持政策不够健全,发展环境亟需改善

206月初,《XX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实施,从执行的.角度看,还只局限在提出了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战略、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和保证措施,对全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只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区还没有扶持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政策,缺少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缺乏引导力和推动力,产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三、加快XX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还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十一五”时期以来,XX市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加强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XX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692亿元,占gdp的12.3%,成为仅次于金融的第二大产业,预计“十二五”时期,XX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奋起直追,加快推进我区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切实把我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实力,不断提高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一)健全和完善区域扶持政策,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健全区域政策体系。除了用足用好当前国家和XX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利好政策之外,要结合本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目标,建立相应配套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政策、产业集群建设和管理政策、示范基地认定和管理政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工业遗存开发利用政策、突出贡献者(产品制作、经营人员、引进重大项目的中介组织和个人等)奖励政策、对乡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绩效考核政策、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对接政策等。

二是突出抓好财政资金扶持政策。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区财政支出一定数额,作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政府奖励或政府采购等方式扶持,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有效缓解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培育与扶持一批示范、引导性的重点项目。

(二)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

一是加强区域内资源整合,实行跨区域合作。打破乡镇壁垒,建立乡镇之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联动机制,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在人文历史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保护”与“开发”并重。

二是加强行业之间资源整合,实行跨行业合作。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各类产业和各类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加强旅游业与广播电视和电影产业合作、制造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合作、休闲娱乐业与餐饮服务业的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地区支柱产业。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整合,提升人力资本效益。依托良乡高教区的人才资源储备,与各高校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践与实习的平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驻孵化基地。建立本区“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吸纳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艺术家、导演等社会名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使之真正成为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撑。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实和完善产业发展要素

一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搭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创意孵化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促进平台”、“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开拓平台”、“文化创意产业重点要素引进平台”、“良乡大学城公共服务平台”等,积极举办或参加文化创意产业各门类交易会、博览会,畅通文化创意产业链。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化两区”建设的要求,适度超前、分层推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空间布局上力求均衡协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快北部山区矿区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步伐,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效应。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快建设图书馆、文体中心、活动广场等文化设施,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通过加强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欣赏水平,带动本地文化消费,以刺激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群众文化艺术修养,真正做到“文化包容性增长”。

(四)加强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建设,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

一是确立产业发展整体思路。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大集群牵动、大营销推动战略,继续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壮大设计服务产业和广告会展业,重点培育休闲娱乐产业、创意农业和数字内容产业,努力使我区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区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北京发展的“产学研孵化基地”和“现代创意休闲新城”,全力打造“智汇新区,创富绿谷”。积极构建“一核、两翼、多项目”的产业布局。一核:即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两翼:即“绿翼”和“蓝翼”。绿翼——房山西部生态休闲翼(生态产业翼);蓝翼——房山东部商务时尚翼(现代产业翼)。多项目:即抓好周口店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云居寺文化景区、长沟数字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的实施。

二是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参与XX市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分工,扬长避短,与其他区县错位发展。结合我区五个重点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提升功能区产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落实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和产业格局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潜力,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重点建设若干个产业集群或产业组团。主要包括:良乡大学城文化创意产业组团、长阳中央时尚购物休闲产业组团、窦店国际设计服务产业组团、琉璃河都市现代创意农业组团、永定河水岸创意产业组团、青龙湖国际红酒文化组团等等,打造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品牌和地区名片。

11.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开发

一、引言

为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创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政府也加大了对创意的扶持与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创意中,文化创意产业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然而,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严重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因此,怎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创意人才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自从创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以后,就不断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国家政府的宣传与领导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创意的重要性,我国也很快进入到创意经济时代。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要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文化创意产业又可以称为创意产业,该名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是利用人的才智、技能等,在知识产权的影响下,开发以广告、影视等具有潜在价值的服务型产业[1]。创意产业是在个人才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文化、知识的关联性很强,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设计缺少了人,那么所有科技也就不会发挥应有作用。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应重视人在其中的价值,吸引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意产业目标,进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之所以创意产业会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主要是由于代理的经济效益可以上升到百亿。据权威部门统计显示,世界上每天都有300多亿美元的价值来自与创意,且平均每天以5%的速度不断增长。而部分发达国家因创意带来的价值涨幅要比平均值高很多,如美国与英国,因创意而获得的价值增长速度分别高达14%、12%。由此可见,创意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创意也是无价的财富[2]。

三、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情况可以得知,它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起步也很晚。然而,这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多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很快就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已经表现出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据国家权威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2013年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高达2000亿人民币,占该城市当年总生产值的11.1%,且每年都处于不断上升的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了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通过与发达国家相比得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依然有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企业规模过小,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创新能力,企业市场竞争中所占地位也十分不利;其次,纵观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人均利润人很多;再者,文化创意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变成产业优势;最后,产业创意产品在国际同行业中竞争能力较差。由此得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很低,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抗衡。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益不足的原因中,不仅与国家文化体制存在滞后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最重要的因素则在于缺乏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人类的智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相关的所有成果都是人智慧的结晶。然而,我国教育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近些年教育体制发生了改变,但应试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完全解除,这样一来就使我国创意人才严重不足,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受到限制也就不足为奇。在现有条件下,我国文化创意更多地是对国外创意的模仿或抄袭,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3]。同时,良好创意得不到推广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以动漫产业为例,其发展难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创作出来的很多产品都无法吸引大众目光,相反国外的动漫作品却可以在我国有很好的销路。但随着《大圣归来》在2015年的出现,让我国人民看到了动漫产业的崛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已经满足社会需求。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开发创意人才的措施

(一)确定创意人才标准

为改变我国文化创意人才不足的现实,就要做好创意人才培养工作,确定创意人才标准,以此衡量人才。创意人才是以知识为中心,用智慧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人才,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该产业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要能够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创新观点,并可以从所学专业出发,对社会文化有深度理解。通常情况下,创意人才应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创新,该观点也获得了半数以上从业者的认可。要成为创意人才,应具有敢于面对他人质疑的勇气,其原因在于很多创意在常人看来都是不合理的,在最初阶段难以让大众接受,甚至还会承受很多批判,所以,创意人才就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一切,不为他人质疑而动摇自己的创意。以网络游戏为例,如果该游戏企业只开发一种游戏或开发多项雷同的游戏,那么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因为人的审美与行为总会发生改变,即便游戏模式被改变,基本套路也是相同的,玩家便会对该游戏失去兴趣。像曾经一度受欢迎的《节奏大师》,由于模式长期得不到更新,且占据大量内存,所以,很多人就对该游戏失去了兴趣。

其次,具有超前意识与悟性。作为创意人才最不能缺乏的就是创新,要保持创新就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承接新事物。所以,创意人才在工作中要对新事物有足够的好奇心,愿意接受与学习,且能够在理解该事物的基础上创新,这些都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应具备的[4]。由于我国缺乏创意人才,基本所有文化创意企业都出现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员工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在招聘阶段提高对应聘人员的要求,重点考察其悟性与超前意识。

最后,沟通良好。对于创意人才来说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要是由于创意人才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阐述出来,能够让其他人听懂,为创意获得认可奠定基础。同时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常需要团队合作,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是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沟通技巧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创意落实。如在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良好沟通能够让客户了解到自己的想法,获得客户认可,如果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客户认可,就要立即改进,并采用多种方式让客户选择自己。此外,还要具有抗压能力,对于很多创意人才来说主要是靠大脑工作,这样一来也很容易给自己造成较大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将压力释放出去或承受不了压力,也就不会创作出新产品,所以,抗压能力也是创意人才应该具备的。

(二)重视人才短期培训

培训创意人才也是促进创意人才数量增长的有效措施,在人员招聘阶段,应做到优中择优,创新人才招聘机制,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吸收过来,缓解创意人才不足的困境。如香港为吸引创意人才,在人才选拔上可谓精益求精,香港政府不仅给予当地教育政策上与经济上的支持,还应重视外来人才的吸纳,给予外来人才优厚待遇,以此为促进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在向内地招生阶段,其所开设的条件较为苛刻,但奖学金等却很优厚,这让很多内地学生都对香港中文大学充满了向往。我国不少大中城市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开放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吸引大量创意人才来到该城市发展,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应扩大对外来人口户籍限制,并给予创意人才一定的发展空间与物质奖励,以便将人才留住[5]。对于海外留学归来的创意人才或高学历人才都要给予肯定,在提供合适工作岗位的同时,还要提供合适的薪资待遇。

(三)加强人才长期培养

创意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应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做好教育投资,首先就要创新教育体制,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方式,给予学生更多个人发展空间,只有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违背国家法律,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都应该得到认可。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创新现有教育机制,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其次,重视个性教育,尊重差异性,鼓励推陈出新;再者,做好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其提供合适的学习发展空间,注重艺术思维的融入;最后,强化务实教育,以便发挥教育应有作用[6]。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与普通的教育培养并不相同,开发与培养天赋才是最重要的,在教育中也要正确引导,减少对其思维的限制。作为创意人才培养人员,也要联系实际情况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并将该机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意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五、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文化创意产业能够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并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然而,我国创意人才十分匮乏,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好创意人才培养工作,明确创意人才标准,构建长短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季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策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3,02:100-106.

[2]张蔷.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13,08:1227-1236.

[3]周旭霞.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供需预测研究[J].现代产业经济,2013,10:54-62.

[4]张峰.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开发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4,04:42-43.

[5]肖雁飞,王缃韵,万子捷.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102-105.

[6]宋春光,闫秀荣.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06:54-57.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下一篇:大年初一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