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2024-07-09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精选14篇)

1.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一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大力提倡高效课堂教学的今天,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结合我的实践,谈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正确看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使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记忆效果能增加一倍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靠教师。教师只有正确看待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感化学生,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使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产生“双向反馈”。

我在课堂教学中,格外注重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自由读文,向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让学生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可以是对课文的认识、了解,或是感受体会,甚至疑问,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完课文,试着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等。

小学生模仿力强,记忆力好,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鲜活的对象,尊重他们,同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诱导学生的积极情感、兴趣、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以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启发和发现,一方面要重视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一篇文章“熟读百遍,其义自现”要给每个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机会,是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有时间从容的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那些不懂得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出的见解。在读书讨论交流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让他们真正做到自悟自得。另一方面,要注重合作讨论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读到启发,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互动性。

2、营造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其中大量的教学插图有利于学生的读书和想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好条件。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把社会生活搬进课堂,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语文课堂上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愉快。

营造语文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双向、多向、互动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他们提供一些准备性的问题,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

3、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学生厌学往往是从自己丧失信心开始的,而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往往又是老师一手造成的。比如讽刺挖苦性的语言对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就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当学生作业做错的时候,当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往往会说出一些放弃性的语言、指责性的语言、甚至是攻击谩骂性的语言,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伤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学生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需要教师去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去鼓励他,激励他。当学生失去自信心的时候,用一片真情去开导他,当他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就热情地去赞扬他,使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决不能使学生每一天都处在被斥责的状态中,决不能使学生感觉到每一天都是在失败中度过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学习的挑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补充

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主动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延伸。如果语文实践活动开得好,学生确实感到有收获,就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依据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延伸活动,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多渠道的掌握中国语言文字,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保持学习语文的持久兴趣。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探索。作为教师要多动脑筋,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发觉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二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主要是指我们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所要做的工作, 即备课。对一位教师来说,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我们备好课与否, 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有效, 将直接影响着我们语文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 教师在课前就要吃透语文教学大纲, 熟悉教材的内容, 做到教学目标要设置明确, 具体教学要求清晰合理, 课时的重点难点学生看后能一目了然, 课时的进度安排井然有序。同时, 我们还要时常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拓展。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能够积极吸收新鲜的事物和做到对有效资料的积累, 能够适时关注语文学科的新动向, 以便补充和拓展相关的教材内容, 为语文学科注入新鲜的血液, 才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除此以外, 我们教师还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身上的特长和闪光点, 懂得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 对于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还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根据这些特点, 教师要制订出一套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案, 备好每一节课, 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搞好课前准备, 既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也可以使得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避免浪费时间的现象的出现, 还可以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夯实基础。

二、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一种手段, 是指教师在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之后为实现设置的教学方案而产生在课堂上下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内外进行的教学工作与指导。这主要包括几方面: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教师个人的素质修养、教师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等。

课堂的教学环节设置是否合理, 这是从宏观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 课堂结构规定着各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步骤, 也具体体现了教学目标、课文内容、教学方法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许多环节中是井然有序的, 而且时间段分配也是合乎要求的。完善有序的课堂结构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只有合理分配了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语文教师的素质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正所谓“言传身教”,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深厚广博的业务知识和他良好的自身人格魅力无不影响着学生, 无不是学生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而且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 要求教师不仅懂得多, 而且还要知道得“广”, 小学生的好奇心也非常浓厚, 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读书破万卷”, 才能“教学如有神”,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这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教师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能力也彰显了教师的头脑和智慧。一个教师要有处理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能够依据事件的不同性质, 运用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学生在质疑的时候问到了一个不会回答的问题, 怎么办?这时候教师不能乱了方寸。有的教师就处理得很是巧妙:实话实说, 然后和学生一起来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也提升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来自于教师对先进的教育理论、新理念和新课改的理解, 来自于教师对以往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俗话说“事半功倍”, 即运用先进、有效的方法去做事, 就会收到双倍的效果。所以, 教师要时常总结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并且把较好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只有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语文课堂效率才能够提高。

三、积极评价

这是指教师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 对课堂的教学行为或课后指导等做出的一种判断。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对教师自身的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一般情况下, 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这里, 教师要以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为主, 一个大胆的鼓励能保护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产生学习的动力;相反, 教师对学生的消极的评价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严重的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教师的积极评价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名优秀的教师总是会凭借他的智慧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的, 尤其在评价基础较差的学生方面更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篇三

【关键词】激发;兴趣;拓宽知识面;主动性;师生关系

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这里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让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热度,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语文学科的特性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情境教学,激发探究兴趣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这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表现得更为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录像、幻灯片等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也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尽量多地给学生留一些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识。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出问题,教师在旁边指导,让他们去查找资料,交流与思考,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大有好处的。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素质教育和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名诗名句都为我们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并努力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例如,在教室里设一个图书架,方便学生阅读;也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多做读书笔记,积极交流读书感受。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也一定会有显著提高。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知识的积累。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上,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很高的。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他们会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热烈响应教师的每个要求。而且他们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来。建立在师生交流基础上的教学是高效的。

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受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在客观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成效。因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展。所以教师要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方式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总体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现针对性

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设计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

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结合。

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

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且有益,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与语文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和研究学习语文中的重点与难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起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民主的、和谐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言,而且勇跃发言,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

七、有效的教学环节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好精妙,拥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个环节,提高每一堂课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问来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设问要准,提问要活,发问要巧,问中有导,听答要诚”。

4.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四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清化镇北朱营学校

杨红霞

【摘要】在21世纪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信息技术日益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教育领域,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县城及许多农村的小学校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分析信息技术使用状况出发,从创设环境,激发兴趣、拓展延伸、利用资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使用

在人们进入21世纪后,电脑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人们利用它和发达的网络系统,获得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同时社会各行各业也开始利用电脑及其网络系统——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银行里的存贷信息系统,医院里的住院信息系统,公安局里的人口户籍系统等都是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而我们教育系统中身处一线的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的少之又少。这直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学生单调如一的读写,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厌学情绪。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为了改变课堂上的这种学习状况,让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了一些启示,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少使用的原因 为了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找到课堂教学中很少使用信息技术的症结所在,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1、社会调查。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信息技术。经济落后的县城以及大部分农村学校很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有些只是在讲优质课时使用。

2、原因。

尽管教师参加过多媒体培训,可是由于学校没有这种设施,教师无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技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取得预定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一)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使用信息技术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例如: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这一课要让学生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方面的教育,要在阅读中训练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文章描绘红军过草地的情景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且学生对于文中小红军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不愿接受陈赓同志的干粮,不愿骑陈赓同志的马,不愿与陈赓同志同行,最后被饿死的行为很不理解。

如果用视频再现红军过草地的情景,让学生观看红军在荒无人烟,没有食物,到处是泥潭,随时都有被饿死和深陷泥潭而牺牲的情况,就会为下文感受和理解小红军“为了不拖累别人,宁愿牺牲自己”的品质作铺垫,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再如小学高年级语文中的一篇课文《老人与海鸥》,感情真挚,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在新课开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出示一张老人的遗像周围停着一些海鸥的图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看到图片脑中产生疑问:“海鸥为什么要停在老人的遗像前不肯离去,这个老人是谁?他与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一连串的疑问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在理解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海鸥在老人的葬礼上为老人送行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老人活着把海鸥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喂养,老人去世了,海鸥把老人当亲人一样为他送行。”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可以这样和睦相处,人与动物也能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在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理解的词时使用信息技术。

在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词。例如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出现了“葫芦藤”这个词。“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蔓,“葫芦藤”就是葫芦蔓。但是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葫芦,更别说葫芦藤了。如果教师在讲到“葫芦藤”这个词时利用信息技术先出示“葫芦藤”的图片,指着图片告诉学生这就是“葫芦藤”,然后再出示“丝瓜藤”、“黄瓜藤”、“苦瓜藤”、“葡萄藤”的图片,通过图片学生理解了“藤”的意思,“葫芦藤”就很容易理解了。

再如,在讲授小学二年级上册《邮票上的齿孔》一文时,“邮票”和“齿孔”这两个词学生也较难理解。因为现在人们写信较少,自然接触邮票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对“邮票和“齿孔”这两个词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利用信息技术先出示一张信封的图片,指着这张图片,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利用手机和电话传递信息,而以前我们用信来传递信息。信装在信封里贴上邮票,才能发出去。”然后教师再出示一张邮票的图片,告诉学生“这就是邮票。”教师再指着邮票周围像牙齿一样的小孔,告诉学生这就是邮票的“齿孔”,通过观察学生再去理解“邮票”和“齿孔”就很容易了。

(三)在新课结束,拓展延伸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时使用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给学生以感官刺激,对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星星的新朋友》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了星星的新朋友是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现在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出示一些我国最近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图片,并配以文字介绍。让学生看后说一说,看到祖国所取得的成就,你最想说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感受到祖国伟大的科学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再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在抓住重点段落了解了作者笔下庐山的云雾特点后,为了让学生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可利用网络搜集一些祖国其它地方的图片,例如山东的泰山、河南焦作的云台山等,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同时,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最想说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四)在利用资源,丰富教学时使用信息技术。

在有些知识没有好的方法进行系统讲解时,可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虎门销烟》,这篇课文通过记叙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从外国不法商人那里搜缴来的近两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要让学生懂得:“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在同学们通过课文内容与课本插图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后,为了让学生懂得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师可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搜集一些与鸦片有关的资料以及外国商人贩卖鸦片的视频。像鸦片的危害、人们吸食鸦片后的身体状况、以及为了买鸦片倾家荡产被逼着还债的情景以及外国商人贩卖鸦片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鸦片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伤害,也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伤害。从而体会到人们痛恨鸦片的心情和销毁鸦片时无比高兴的心情。同时通过销烟前后外国商人的不同的行为表现,来理解虎门销烟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再如,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伯父鲁迅先生几件事的回忆,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学生读过后,对课文的主题理解不够。在教学时可利用网络系统搜集一些鲁迅的资料,特别是他乐于助人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五)在突破时空,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时使用信息技术 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播出一些视频片段,重现历史片段,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穿梭于时空隧道、遨游知识海洋的感觉。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播放一段京张铁路胜利竣工,铁路通车时的视频,让学生一下子回到那个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时代——清朝末年。接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出示一家报纸以及这家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的一则征集铁路路名的启示。启示内容包括铁路名称以及命名理由。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一起来参加这次活动,为铁路取名,并说明理由。要完成这项作业,必须仔细研读课文,认真思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对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上面提到的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长征过程中,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革命时代离我们现在比较遥远,要让学生在现在这个时代去理解和体验革命时代小红军的做法和优秀品质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播放红军过草地的视频,让学生一下子回到那个艰苦的革命时代。这样学生再去理解小红军的做法和优秀品质就很容易了。

(六)在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时使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是看图写话。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但实际教学时,老师有心给学生指导,让学生练习,却苦于没有图片素材,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现在网路信息发达,在进行看图作文教学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搜集与教学有关的图片,把这些图片展示出来,老师对着图片指导学生写作文就容易多了。

5.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五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老师,老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时间进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面。本文就简化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时间进度以及备课三方面来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构建方法。

一、详略结合

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鸡皮蒜毛的东西都一股脑地传授,一节课上,大部分都是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甚至有的小学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无关要紧的故事上面。

1.详解重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用在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上,如果老师把很多时间用在讲故事上面,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让学生误以为故事内容才是这节课的重点,反而把真正的重点内容给忽略了。特别是学生开始做笔记时,会误把无关内容当成重点内容写满教科书。

2.略说部分。除了重难点内容外,其他内容皆属于略说部分,这包括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开场白、引导提问等。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存在,只是占用时间应当更少,同时,略说部分还可以让语文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灵活,时间紧时省略部分略说内容,时间充足时增加略说内容,让每节课所花的时间都能刚刚好。把教学重点内容突出来,而不少小学语文老师,着重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这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详略结合是一门艺术,需要小学语文老师长期去探究和实践,正确把握好重点和无关内容,一开始时,语文老师往往急于讲课,本来可以40分钟讲完的内容,反而15分钟就讲完了,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同时,也有资深的老师,能够在下课前讲完内容,反而拖延了时间,讲到下节课上课。

二、把握时间

许多时候,语文老师讲课讲到激动的地方,就花费更多时间在无关要紧方面,没留意到占用了很多时间,这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当中,合理把握时间,避免出现时间不足的情况。

1.计算不同内容所需时间。在上课之前,语文老师需要知道,自己所讲的哪部分内容需要用多长时间,哪部分内容可以减少时间,哪部分内容需要增加时间。提前把教学内容规划好,有准备地上讲台。不少老师上课没做什么准备,到了教学时,不是把需要讲的内容给忘记了,就是时间分配不合理,甚至拖堂。

2.看准时间。分配不同内容在不同时间段讲授,老师需在讲完一个内容看一下时间,看看是讲得太快还是讲得太慢,如果目测时间不够,就压缩可以减少时间的内容,如果时间充足,就把接下来可以扩展的内容讲多一点。看准时间会帮助语文老师在有限时间内,把需要讲的内容讲完,避免拖堂的现象。

计算不同内容分配的时间,是为了让老师明确教学时哪部分内容可以多花时间,哪部分内容可以少花时间。在实际教学当中,老师不可能完全确保某个内容用固定的时间,这就需要老师知道哪些内容可以扩展,哪些内容可以少讲,给教学时间多一些灵活的时间。

三、重视备课

一节好的教学,几乎离不开好的备课,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跟老师备课时的工作有关。在备课时,语文老师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1.明确教学目的。小学语文老师在上课前,需要知道这节课的目的,即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让学生学会什么。明确目的老师才知道自己上课时讲什么内容,没有目的的备课,就好比航船没有方向的航行,往往导致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讲到某些关键内容。

2.减少无关内容。在备课时,老师要知道哪些内容是可以不讲的,如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兴趣、开场白,这些内容虽然可以像催化剂那样,有助于学生集中精神听课,但同时老师也要知道,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在教学当中省去部分内容,时间够时,老师也可以保留这些内容。同时,在备课时,这些内容可以简化的就简化,废话连篇会浪费大量时间。

备课是教学前的重要工作,古人有说:“知己知彼”,也就是强调做事情前需要做好准备,没有好的准确,就很难有好的结果。很多小学老师没有重视备课,在传授知识之后,才想起有些重点内容没有讲到,到了下节课又不想打乱教学进度补充上节课内容。

6.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六

一、探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1.语文课堂上对学习主体认识不清。从语文教师这一方面看,由于教师希望能顺利完成教学的方案,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语文教学,学生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者。从学生这一方面看,学生本身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与语文教师以及班级同学做出积极的交流和反应,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

2.忽略对小学生兴趣的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开发,语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机械的讲课,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再有,当下语文教学的缺乏课堂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存在不好的影响,没有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欠缺,没有学习兴趣,只顾死记硬背又导致学生的语文课堂上学习又非常费时费力,从而进一步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下。

3.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不足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老师多数时间是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导致学生有想法却没有时间来表达,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交流氛围。语文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重要的是交流,学生会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在他人的观点中汲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方面。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应对策

1.加强对语文课堂学习主体的认识。课程改革主张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课堂交给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首先,老师应当革新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加强对语文课堂学习主体是学生的认识,适当革新每堂课的教学计划,对于较容易理解的课文或诗篇,根据全体学生课堂反应适当提高教学速度,对于较难理解的、比较抽象的课文或诗篇,可采用类比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适当放慢教学计划。总之,语文教师不能把完成教学计划当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再有,在学生方面,应当增加对于语文学习重视程度,加强对于自身是语文课堂学习主体的认识,不管自身能力与他人差异有多大,都应该在语文课堂中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观点,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汲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内容来充实自己。

2.发挥教学机智开展课堂活动。由于当下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语文教师不仅需要精心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应当重视课堂组织,课堂教学组织的艺术性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如课堂的导入,即教师在上课伊始就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渴望。再有,对于语文教师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选择适合本班学生适合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本班学生基本情况以及学生能力方面的差距,在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保证不伤害到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发挥教学机智开展课堂活动。

3.设计课堂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针对当下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思考交流时间和空间不足的教学缺陷,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设计难度适中,又容易使学生在其中学到知识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不仅有助于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开发,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而学习习惯。在设计问题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依据本班学生能力以及对问题认知水平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以及文章本身能够带给学生的启发。再有,应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和个体差异,不能只顾培养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的能力而设计一些较难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各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既能达到使素质较好的学生锻炼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还可以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深入到课文的理解中,较为准确的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4.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缺乏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素质以及课堂把握能力,在明确语文课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同时,又能在教学中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打开心扉来表达自己,可以让一些性格外向的同学有更多语言表达机会,让老师更清楚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获得老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另外,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让学生和老师有了更多的互动,更使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互动的同时激发了各种潜在的智力及非智力的因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进而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依据实际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对语文课堂学习主体是学生的认识,发挥教学机智开展课堂活动,设计课堂问题以启发法学生思维以及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推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晶滢.浅议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N].学知报,2011.

7.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篇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小学生考试得分评比、升学率评比等项目,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上课期间以教师为主枯燥地讲授书本知识,下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造成学生无形中的反感学习,甚至因为语文是“主课”,随意占用挤压其他课堂的时间,这些都是语文课堂效率低的因素。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措施

1.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如果小学教师把40分钟的一节课安排得满满的,对于学生而言肯定负担很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条件,在课堂前5分钟精心设计课题,以悬念、设疑、讲故事等方式轻松、积极调动小学生的兴趣,然后在接下来的20分钟讲课,利用这20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的15分钟便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分组讨论,答疑解惑,利用互动环节把学生刚刚学习后的厌烦情绪赶走,将40分钟课堂合理有效地分配进行。

2.课堂上以学生为主

过去的教学模式,课堂多以教师为主,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面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并且以教师为主,小学语文课堂更多地表现是教师的个人演讲表演,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这样的模式是错误的。新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课堂进行中,简单内容轻松讲,重点或者难点要及时与学生讨论、沟通、互动,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另外,教师应当依据学生个人情况因人施教,以学生为主并不是单纯以得高分的“好学生”为主,高分并不是决定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的标准。只要学生相比之前的自己有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对其给予鼓励。

3.合理利用媒介

语文内容主要是对学生阅读、写作、理解等能力的培养,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很多时候我们利用图片、投影仪、多媒体视频、多媒体音乐等媒介,一方面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另一方面更加直观地将课本知识展现给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课堂以学生为主,更好地利用媒介都是合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措施。

参考文献:

鲁伟红.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1(48).

8.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篇八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今天,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意见,供同行参考,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要设计好导入环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事物的现象,进而产生某种认识倾向,萌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运用各种器官将信息注入大脑取得成倍的效果。所以,一堂课的开始非常关键,导入好了,学生感兴趣了,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谜语、唱歌、复习等形式调整情绪,进入你预设的学习“陷阱”。

例如,当我们教到《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让会唱唱这首歌的学生来唱,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唱中充分的感悟作者的感情。当然也可以找一些影视作品放映给学生观看。总之,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既能萌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教师讲课的神色和语调要富有激情,带有一定的感情。如果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来学习。所以,我们要善于用眼睛来表达情感。如赞许或批评等。不宜在课堂上过多的进行批评。否则,会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影响教学任务和目标。

第三、教学形式要多变,不能一成不变。如语文教学的“读”,要有技巧,不能只是“齐读”,可以进行自由读、表演读、带读、分角色读等等。上课过程,不要只追求片面地课堂热闹。很多老师说就新课改可是要体现一个“热闹”呀。可是如果仅仅如此,学生是很难学到知识的。所以,讲到重点部分,或者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尽可能的要求学生在课堂掌无握好。否则,后进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努力创造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亲其师,信其道”,引发情感共鸣。在情感调控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发挥微笑的威力,避免批评与训斥。其实,微笑的力量是最大的。在教学中,我们的微笑,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略带点头的微笑则是对学生的肯定与支持,促进学生朝前的步伐迈得更大;摇头的微笑,能激发起学生改错的信心,使学生在笑中纠正了错误,获得进步。笑中教,笑中学,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

此外、应该还学生一片蓝天。如果学生能看懂弄通的不讲,让其自学,旨在培养能力。否则老师集中精力去讲,形成依赖性。长期的依赖性,就变成了惰性。这样“启智”是不成功的。但是每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要毫不吝惜地去点拨,犹如“拨开云雾见太阳”学生心理充满喜悦,“老师真高一筹”。

9.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篇九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邹晓文

教学效率是衡量高中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极其重要的指标,它不仅仅是指课堂上知识的传输量,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程度。如果仅仅简单地追求知识的传输量和应试效果,必然会使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转变传统观念,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完善教学过程,整合并优化教学内容。

一、认真理解和落实课改理念

教师应该深刻地学习并认真体会新课改的精髓,这样才能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方案。当前,在新课改的落实过程中,错误的观念依旧存在,譬如课堂上对于资料的补充过多、课堂上的提问过多及对于语文学科特点的忽视等。实际存在的这些问题都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抓住新课改的精髓,正确地把握新课改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要与实际相结合,将课改精神贯穿于实际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二、做好语文教学的备课工作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必须把课备好,课前准备阶段必须要下足工夫,投入更多的精力。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备课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将授课的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特点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拟订合理高效的教案,而且要详细地列出授课计划。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为了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而做的准备。

首先,备课时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做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范文网 )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知识层次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其次,备课时要以教材为本,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始终将教材作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反复地研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且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课堂内容。此外,在高中语文教案中也应该加入一些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内容。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焦点和核心,老师的讲解几乎占去了课堂的大多时间,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背景下,要执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体。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调动、激发起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参与,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并使他们由原来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之后,教师则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接受自主一合作一探索的模式和理念。比如在课堂上,只要是学生能够通过自由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共同学习,一起进步。教师还需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鼓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质疑和解疑,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语文有浓厚兴趣,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将会获得大幅度提升。为了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在课程的导人上要采用新颖、巧妙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让他们置身于轻松、和谐、高效的语文学习氛围之中。比如,在学习杜甫诗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备课时就要充分挖掘相关知识并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将其展示给学生。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各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前期要充分地做好准备,不仅要站在老师的角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不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高效地进行学习。

五、做好课后的回顾和总结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回顾、评价和总结每一节课。教师可以先从整体上对课堂进行评价,然后再局部地对细节进行仔细分析。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要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原因并找到可以积极应对的方法。对于教学的成功之处要进一步发扬,积累经验。此外,课后要多与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把握情况,真正地走近学生,理解学生。课后的回顾和总结不容忽视。因为这才是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的检测器。

新课改精神给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这也是一个机遇。在这种要求和背景之下,教师要深刻体会课改精神,灵活地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真展开教学工作。高效语文课堂的建立离不开课改思想的指导,同时还要求教师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浓厚兴趣、充分地精选教学资料和教学内容等。当前语文教学的最主要问题是知识自身的发散性与语文课堂上教学的模块化之间的矛盾,这是实行课改不可避免的。因此,还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处理知识、能力、应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内外语文教学的效率,优化语文教学的结构,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0.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五步骤 篇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69-02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没有“猛药”,我们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科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预热——前置学习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孵化器”

前置性学习一般分为两种,即课外前置性学习和课内前置性学习,这里强调的是课外前置性学习。学习单模式就是一种课外前置性学习,其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学生知识面得到了拓展,整理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但随之而来出现了诸如“是否加重了学生课后负担”,“前置性学习是否就是把课内的知识机械地课外化”等疑问,当然,出现这样的疑问也是正常的,一种新模式的发展终究要经过千锤百炼。

实践证明,适当的前置性学习确实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是能否把握好前置性学习的“度”,这个“度”掌握好了,前置性学习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孵化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和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我们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进行“预热”时应遵循适量、精要、趣味、容易的原则。

例如,有位老师布置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的前置性学习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缺水的情况”。课堂反馈证明,学生课外通过浏览网络、查阅图书、观看电视、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了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由于课外资源得到了共享,课内学习氛围相当好。应该说,这位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的这个前置性学习任务,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二、起步——激发兴趣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源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课堂开始就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且保持其持久性,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教师融合起来。研究表明,过度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刺激会导致学生思维疲劳,而过弱的刺激往往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激发的手段上多花工夫,能让学生在刺激的“正常值”内,对所学知识有持久的兴趣。

还以《水》一课为例,上课开始,教者就依次出示了五幅图片:汹涌澎湃的大海、飞流直下的瀑布、涓涓的小溪、时断时续的流水、干涸的河床。让学生边欣赏边找出这些图片的规律:水越来越少,水资源越来越贫乏;然后让学生说:假如给你一杯水,你怎样才能最好地利用好它?水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大家都玩过、用过水,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说水,很大程度上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兴趣点得到了激发,大家都觉得有话可说。同时围绕怎样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个深刻的话题,同学们也是有感而发。

在其他教学环节中,这位老师设计的“对西部地区儿童采访视频的播放”,自创“关于水的诗歌小竞赛”,也是对学生兴趣的再激发,这些教学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提速——因势利导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师如何能合理利用好学生已形成的“兴奋点”,有效讲解文本的重点呢?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擅于合理应对学生的课堂生成,总的原则是就学生课堂生成的“最新区”,甄选出最简洁、最有效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过渡语,可以是小游戏,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现场采访,等等。其目的就是将学生的兴奋牵引到文本所要让学生讨论交流的问题上来,让学生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感悟与启迪。

事实证明,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因势利导,决定着一节高效课堂的教学“亮点”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语文素养的标准之一。以《水》为例,当学生学到“勺水冲凉”这个重要环节时,出现了两种意见,有学生认为是写有水之“乐”,也有学生认为是写无水之“苦”。教师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适时地抛出“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这个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最新课堂生成,因势利导,为下一步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最终达成共识,提供了可能。

四、高速——质疑思辨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提高。学生多提出一个疑问,是对问题的再思考,是对文本解读的再升华,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索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质疑思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教师要利用好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很快激活探究意识,在积极的情感因素驱动下自主、能动地阅读,激发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水》一课中,教者抛出的问题“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讨论中学生又自主提出“一勺水冲凉,真的就有那么舒服吗?”“一把普通的钥匙,为什么在‘我们’的眼中就是权威的象征?”的疑问,并在小组和班级的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五、减速——总结拓展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热情持久地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状态,是积极的,值得提倡的。但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后面还有其他科目的学习,如果临近下课,学生还处于一种语文学习的亢奋和激情当中,是不利于其后续学习的。总结拓展是对课堂节奏的调节和对课堂知识的整理和再学习,是归纳与演绎的并存。

在《水》一课中,教者在结束时播放了一段关于水的宣传片,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更加明白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在课末善于及时、正确地总结,写写生字,做做小练习,说说感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科学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关键点”。

万物皆有序。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但只要教师遵循科学的教育观,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终究会走向成功。

11.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一

一、转变观念, 构建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面向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他们天真无邪, 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也对老师充满着期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 除了在课上落实好知识点外, 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 也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特别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而言,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会影响到自身在学生中的形象。而让学生接受并尊重的老师, 首先就应该学会平等的对待学生, 同时善于灵活、合理的启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参与课堂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而实现这一点, 需要教师对班上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从语文学科的特性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除了教师的个人影响外, 还有一个较为便利的方式, 就是利用教学内容烘托气氛。例如, 当教学所涉及的文章基调比较清新时, 教师就可以用欢快、愉悦的心情去感染学生。而对于那种感情基调以哀怨悱恻为重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放慢语速, 沉郁凄凉的把文章蕴含的情感传达给学生。

二、精心备课, 强化设计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有效设计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 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除了对整个教学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外, 还应该注重探究在这课内容中哪些是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刺激的知识, 哪些地方又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知识, 进而对这些相关内容进行筛选, 并作出有效的设计和预测。同时教师还要学会避重就轻, 适当的进行取舍, 不要满堂灌, 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 从而促使他们对学习知识能够主动参与和理解。在现在很的新课程教学课堂上, 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师讲的并不多, 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很好。这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的结果。通过有效的设计, 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控制知识量, 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 同时还为学生留有大量的自我探索时间, 在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同时,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时, 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前预习作业: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再读一读, 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看到“荒山野岭”,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 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 是谁的功劳?“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学生根据教师的设问, 自我探讨和思索, 寻找出答案, 从而也就在教师的带领下解决了问题, 获取了知识。

三、转变角色, 优化教学结构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教往往成为了课堂的立足点, 教师的课堂结构的呈现, 也是教师为了“好教”而精心设计的结果, 但是, 这种课堂通常呈现出来的都是“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缺少学生的参与, 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好学”并没有成为教师的关注点。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学生的学习动态也成了检验课堂的一大标准。为此, 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把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展列入考虑的范畴。这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之一。而优化教学结构, 首先需要教师对导入进行精心设计, 引起学习兴趣。从而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调;其次, 精化讲解, 善于对学生启发引导,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 对于学生的反应和收获要进行积极的反馈, 把握时机,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 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 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 如教师的因素, 学生的因素, 教材的因素, 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 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和创新, 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语文教师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是否能够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 让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成了考察教学的主要标准。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 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希望能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建议

参考文献

12.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十二

“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这句俗语和民间故事《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都强调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改的呼唤声中,“小组合作学习”充斥了所有的课堂。于是,合作学习占用了课堂大量的时间。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成为一线教师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精选合作内容——提出合作要求——分层指导——多元评价——课外拓展”等途径组织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以《学弈》为例,浅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领会意义,精选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落实在课堂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合作中,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明确了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形式上的合作,而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重难点,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例如,《学弈》这篇古文,是小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寓言,篇幅短小,有五句话,七十个字。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但是朗读指导并不适合合作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于整篇的古文,理解其意思靠个人努力明显有困难。但是如果老师直接讲解,又剥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权利。所以,难点是自读理解短文的意思,悟出寓意。通过分析,我将“理解短文”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二、明确目的,提出合作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的合作才可能是有效的合作,所以,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合作目的,并在学生合作前出示合作要求,是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确定了《学弈》的合作内容后,我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要求:

1、借助课后注释,4人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讲五句话的意思连贯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畅所欲言,说出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小组达成共识。

4、组长记录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选一个代表交流。我将这4点要求通过幻灯片打在大屏上,让学生对照要求去自主合作完成,效果十分得好。

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赏识教育是最行之有效的的方法。有人说过,进步的直接动力在于肯定、赏识、鼓励。那么,合作学习也一样,孩子们的付出也需要给予肯定,在师生共同 的表扬和期待中,下一次的合作会更投入、更默契、更有效。当所有的合作小组都完成了合作学习任务后,我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对照着大屏上的合作要求,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对于各个小组的汇报,师生进行客观的多元评价。有代表自我评价,组员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甚至有回家后向家长汇报后的家长评价。做得好的方面得到肯定,学生的自主合作劲头更大了;不足的方面被提出来,有了好的建议,下一次的合作会得到改进。

三、课外延伸,拓宽合作空间。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落实,主阵地在课堂,但是课堂并不是它的终点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最终是要他们将来能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生活中与人融洽相处,工作上与同事团结协作。所以,合作的课外延伸,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环节。学完《学弈》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高涨,我趁热打铁,当即打出来了事先准备好的文言短文《滥竽充数》,学生可以自由结合,合作自学这篇短文。结果,效果十分好,3分钟后就有学习小组读懂了这篇短文。下课前,我又布置了一道合作性作业——根据《学弈》内容,合作编排课本剧。这样一来,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使语文学习真正的成为了综合性合作学习学习。

13.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十三

细节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妙手

【内容摘要】

建设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如何建设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方法。本文立足于一线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具体而微地阐述,探讨,反思,总结建设高效课堂的可操作性,旨在强调高效的结果必然源于高效的方法。从教无定法到教之有法,教师与学生的智慧互动,碰撞,融合能够充分体现出语文课堂的高效特征。

【关键词】

细节 探究 高效 方法 引导 互动

当前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一个矛盾日益凸现出来,那就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高效要求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法贫乏低效之间的矛盾。

毋庸讳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开放性必然会空前激发,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力也是生产力),由此势必引发课堂教学效率最高化,教师教学手法最优化的连锁反应。但是,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种种原因,目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堂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法“升级更新”不到位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缺失,课堂缺少生机活力,缺少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激发,缺少师生的互动交流,缺少个性化的解读、品味、认识,学生少有真正付出有效劳动的感觉,当然也就少有真正收获的愉悦。新课程的理念落了空,课堂效率落了空,学生的求知落了空。这种局面让人痛心遗憾。

经过实践摸索,笔者切身体会到,既然文艺理论中早已明确指出“细节是一切文学艺术表现力的关键所在”,那么,何妨从细节探究入手,打开语文教学困窘的局面,开辟出一条通向高效课堂的康庄大道呢?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己心得。

在苏教版高二年级选修课程《<史记>选读》的教学中出现了如下一些困难:文言文学习任务骤然集中且加重(翻译、背诵的质与量均要求较高),学习时间持续长,学习内容难度大,往往是教师疲于上课进度,学生疲于听课应付,课堂自然较为沉闷,教师一个人唱独脚戏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有些“师生互动”,也大都囿于简单的文句翻译、疏通,或是一点语法分析,而教师对故事情节的讲解也大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或大而化之,或笼统带过,了无新意。总之,缺失了文言文教学中应有的文学意味上的咀嚼品味,史学意味上的思辨剖析,学生的实质性收获不大。

在《淮阴侯列传》教学过程中,经过深入研究,笔者设计出以文中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为抓手,以细节的再现、体验、品味、解读为主体,以从神态剖析到心态揣测,从心态揣测到形象解读为脉络的教学过程,付诸实践后,学生参与热情颇高,课堂收效颇丰。具体说明如下:

1、找出文中或直接或间接表现韩信神态(加点词)的句子。

①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③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④韩信……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⑤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⑥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⑦淮阴侯……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

⑧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紧紧围绕这些句子中加点的关键词(细节体现)就课堂主问题――韩信是一个什么形象――展开讨论交流,并得出探究结论。

3、趁热打铁,拓展延伸。顺势引导学生用此法探究一下文中刘邦的.形象。

由于探究的对象一下子缩小到具体而微的几处“点”(细节)上,学生消除了畏难情绪,热情高涨,各种高论、妙论纷纷涌现:

①从韩信的喜怒等诸多情绪变化上可以推知他是一个内心情感丰富且容易流露自己内心想法的人,也可以看作是他单纯的一面――政治斗争经验不足,最后“乃为儿女子所诈”即为明证。

②从这些词语先后出现的顺序中可以看出韩信的人生历程:从少年落魄到青年得志再到中年失意,仿佛是古代很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物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令人感慨不已。

③①句中的“怒”本不合常理,在朋友家“蹭饭”多日,被婉拒后本应知趣识相地离开,可他竟然“怒,竟绝去”,这不正说明了他原本就没打算白吃白喝别人的,他日若遂凌云志,必当会知恩图报,加倍偿还吗?②句是这种理解的又一佐证,再结合后文所述对漂母的厚报,这些都说明了韩信的为人远非一般市井游民可比,若再结合③句所体现出来的冷静理性,能屈能伸,自然可以看出韩信少年时的远大志向。

④④句中的“大喜”说明韩信虽然长于用兵谋略,但对于对手能否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并无十足把握,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言,他对于对手的了解并不充分,只能说是对手的失误成就了他的胜算,也可以说是他的运气好,碰到了一个并不高明的对手(未能听从属下的神机妙算而兵败),如果有可取之处的话,那就是他用兵大胆且“兵行诡道,邪亦胜”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指导思想,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孤注一掷,勇于冒险的特点,有点儿赌徒的感觉。战国时期多有类似之战例。

⑤把 ⑤⑥⑦⑧四处细节整合起来就不难看出韩信的人性弱点。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敌我矛盾尖锐,斗争激烈的时候,他的应激反应很好,果断干脆,出手迅捷。可当他置身于自己阵营的内部矛盾漩涡时,则不能准确预见出危险的来临,一再错失良机,终致杀身之祸。在这一点上,颇像哈姆雷特,性情中的犹豫其实就是一种软弱和妥协。他本不应该发出“岂非天哉”的怪责――老天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甚至不止一次地给他机会,但他却没有及时抓住(这和项羽乌江自刎时“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悲叹如出一辙)。他不是败给了他深为不屑的“儿女子”,而是败给了自视甚高的他自己。

⑥⑧句特别有意思,学生的探究兴趣最浓。从字面看并没有直接表现韩信神态的词语,可是作为韩信最后的告白,一定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于是,探究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他怎么“曰”这一细节之上。笔者在句中加了个括号――信方斩,( )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然后请学生探究交流,试着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最恰当的表示神态(或心态)的词。由于前面的一系列铺垫工作较为充分,学生们七嘴八舌,填了很多他们自以为最恰当的词。比如:“悔”、“骂”、“怒”、“叹”、“默然”、“黯然”、“忿然”等等,笔者趁势加以点拨:老师觉得还不能算是最恰当的,请大家注意另一处细节,句末的感叹号有何意味?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很快醒悟过来:此处能充分表现出韩信临死时心情的复杂:这种死法定然是他做梦都万万想不到的,又急又气,又悔又恨,归结于一处,非“恨”一词不能点化道出其真实心境!对此结论,学生纷纷鼓掌叫绝,顿生大彻大悟之感!

⑦对以上探究交流小结,从神态到心态,从心态到形象对韩信作出简要描述与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丰富得不仅超出了他们自己的想象,也超出了笔者的预想。或许,这就是细节探究交流的魅力所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所在――师生都兴趣盎然地动了起来,都积极地发现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的方法,都及时地总结学法上的技巧规律,都有沉甸甸的收获感、充实感和幸福感,不仅有知识上的,更有思想上的。难道,这不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之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又沿用此法(从细节探究入手的学习技巧),顺利解决了对文中刘邦的形象把握问题。简要补充说明如下:

1、找出文中或直接或间接表现刘邦神态(加点词)的句子。

①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②高祖……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2、如前法探究交流,小结刘邦的心态及形象。

①刘邦的笑有何深意?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笑,而是一种来自于对韩信功高盖主的心惊肉跳,是强烈预感到潜在的重大危险之后又想掩饰自己内心活动的笑,是一种暗含讥讽、警告的,虚伪的皮笑肉不笑,更是暗含杀机的笑里藏刀,也有自信能将韩信拿下的乐观判断。该处细节似小实大,籍一“笑”字就揭示出韩刘二人的矛盾注定不可调和,韩信悲剧命运的种子已然早早埋下,刘邦在处理政治斗争时心态的老辣与手腕的圆滑可见一斑。

②刘邦的“喜”当然是一种铲除心头大患之后的大喜过望,“喜”与前面的“笑”相互映衬,自是别有意思和耐人寻味。但是后面的“怜”却再次提醒我们,刘邦绝非等闲之辈,他也深知韩信是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将才,没有韩信就没有他刘邦的天下,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把韩信铲除是政治大局的需要,为了刚打下来的江山长久稳固,为了彻底消除心病,韩信必须得死,即便他没有谋反之心,叛乱之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不过,韩信的“谋逆”从某种程度上“配合”了刘邦一下,使得他的被杀显得“名正言顺”而已,就个人感情来说,刘邦也多少还算是有些人情味,有些恻隐之心。当然,也不排除刘邦得了便宜还卖乖,最后再利用一下韩信被戮事件,故意演戏给人看,意在向世人表明杀韩信并非其本意,是韩信自寻死路,他还是很爱惜人才的,他不是那种狡兔死后就烹走狗的人,从而进一步树立其“明君圣主”的“光辉”形象。

③教师再次相机点拨,诸如此法在《魏公子列传》和《刺客列传》中均有体现:如前者所记侯生、朱亥两人的“笑”,后者所载田光、荆轲两人的“笑”,都分别自有其深意,学生可以课下自行探究交流,加以验证。(本文不再赘述。)

至此,课文的教学重点(韩信形象解读),次重点(刘邦形象作用),教学难点(如何解读剖析)均迎刃而解。细节探究的结果令人吃惊!这些研究成果是真正的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取的。在教师的引领点拨下,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学生都充分利用了教材,挖掘了教材,理解了教材,都走进了教材又都能跳脱出来,学的灵活,学的深入,学的高效。

细节探究基于先由“点”突破,左右逢源,拓展延伸至“面”,再由“面”纵横捭阖,前后勾连,挖掘建构成“体”的“点、面、体”认知规律与流程。学习起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兴趣为先,学生为主,探究开放,交流广泛,进退得法,收放自如,个性化成果层出不穷,课堂面貌令人耳目一新,课堂效率明显大为提高。

14.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四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俗话说:“凡事预测立, 不预则废。”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要在课前下大工夫, 深入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进行预习。

(一) 要重视文本, 吃透教材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我备课没什么诀窍, 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 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 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 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 我便敢走进课堂。”因此, 我们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 从多角度进行研读, 挖掘内涵, 再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交流, 才能辅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如果教师自己都对教材没有吃透, 就很难做到以教材为基础,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二) 要重视学生, 了解需求

备课时, 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 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 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 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 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去阅读课文。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等。只有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 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

(三) 要重视教案, 精心设计

教师在了解学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研究课后习题, 同时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 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自己的教学方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学会学习, 让即将实施的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智慧, 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二、抓好课堂主阵地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利用多种方法、技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要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积极性越高, 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因此, 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整节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要促进自主学习

俗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 而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 课堂上, 教师不能随心所欲, 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收放、疏密、动静的变化, 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 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当今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普遍缩减, 使得教学比以往更加困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高度参与教学, 我从以下途径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教师应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 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把它比作一扇门, 让学生自己走进去, 动脑、动手、动口、寻求真知。教师起提示或引导作用, 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这样就好比是一潭死水活起来。

(三) 要营造和谐气氛

优化教学气氛, 注重教学信息的多面交流和互动, 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更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 教师恪守师道尊严, 高高在上, 什么问题自己一人说了算,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 对教师敬而远之。久而久之, 师生感情没有机会沟通, 日渐疏远。如今,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从“高高在上的”的讲台上走下来, 放下身段,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学习过程, 并相互交流获得知识的学习体验, 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与学生交朋友,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 要灵活教学方法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 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 难以理解和运用,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上, 大多数语文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完成所有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 如果在运用同样的教学设计, 同样的学习方法, 那就会更觉得单调, 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所以,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课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最好手段。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教法单一、教学程式化、死气沉闷的课堂教学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 抹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若改变教法, 使之丰富多彩, 富于变化, 不断创新, 就会给学生以新鲜感, 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在教学中采用竞赛、表演、辩论、采访、小组游戏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使课堂生动有趣, 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更是激起了学生对于语文这一学科的热爱。

(五) 要利用现代技术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 注意力不稳定, 不持久, 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单凭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想象, 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识字教学中, 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 创造富有童趣的识字情境, 能迅速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课件与识字巧妙的结合, 不仅从趣味性角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认读, 识记生字, 而且学生通过自主操作, 字、词、句、文以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反复和学生“会面”而自然获得, 不知不觉中, 生字就掌握了。学习的空间是自主的, 学习的形式是有趣的, 学生学在其中, 练在其中, 乐在其中。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商铺投资可行性报告 (4000字)下一篇:社区网格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