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沟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共9篇)(共9篇)
1.东北沟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篇一
前岙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为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和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前岙村将加强对再就业工作和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把再就业工作和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并形成村全面行动、多方群策群力抓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创“充分就业村”品牌,深入开展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基。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创建充分就业村是新形势下就业促进工作的新任务,是再就业工作的一张重要品牌。2009年的创建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有效控制失业率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在再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完善平台、服务下移、加大援助、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实现“三个转变”:引导失业人员再就业观念、就业方式上逐步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援助方式上从“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逐步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引导式服务转变。做到“六清”,即:家庭情况清、就业状况清、就业要求清技术特长清、求职愿望清、培训需求清。
前岙村
2.回龙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篇二
为了实现“人人有职业,人人有保障”的工作目标,在百胜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逐渐增多的形势下,借用辖区八方资源,切实有效地展开“充分就业”工作。现将2011年创充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充分就业”的组织和制度
1、建立了村社会保障服务站,由村委会主任黄娟分管,落实了一名社保员是村文书罗兴奎。做到了“五到位”(机构、人员、场地、制度、工作)、工作制度、办事指南、工作流程都上墙,统一规范地建立起了相关手工台帐和电子台帐。
2、积极开发辖区企业岗位需求,我们现已与辖区企业建立联系,与辖区单位建立了长期用工供求关系,创办了稳定的安置基地,做到村里的富余劳动力100%登记。
3、对低保户、“4050”人员开展了定期与不定期的政策咨询和就业再就业援助,让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100%的就业。同时做好上门走访,上门服务,并对他们进行了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工作。
二、立足服务,推动“就业再就业”工程健康运行
1、村支两委始终坚持把实施“就业再就业”作为开展村委会工作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解决村上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生活难”等重要问题;充分发挥了镇政府、村委会、村辖所在单位组织的作用,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就业再就业”工程的扎实有序发展,真正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就业再就业工程的现实意义,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同时还开展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等活动。真正把温暖送到每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家中。
3、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失业人员的就业机率,一方面,组织辖区的内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熟悉劳动就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开发商贸、餐饮等便民、利民就业岗位,并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并积极为他们推荐“小额贷款”和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解释。
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本村常住人口 1986 人,劳动力资源 1162 人,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 801 人,实现就业 783 人。其中:就近就地转移500 人;区外劳务输出 283 人。“双
有”劳动者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及时为有培训愿望的农村青壮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
3、“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4、及时落实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及再就业政策。
5、给外出创业和返乡创业人员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并为缺少资金的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
虽然成效显著,还须更上一层楼,让“人人有职业教育,人人有保障”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会更加努力地缩短距离,村里就业情况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今天有职业,不等于明天也有职业,故此,我们不能松懈,还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注意就业新情况,加倍努力工作。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就业形式的逆转,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实现“人人有职业,人人有保障”的!
3.东北沟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篇三
创建充分就业行政村工作实施计划 为了更好地开展充分就业行政村创建活动,根据《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意见》和区劳动保障局、镇劳动保障站的要求,我们湘东村为了在创建充分就业行政村的工作中,真正实现我村下岗失人员的充分就业,到年底村劳动者就业率达到99%以上,特制定以下计划:
1.健全组织:(2010年1月份)建立村充分就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书记担任组长,制定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职责。
2.宣传发动:(2010年2月份)通过村宣传窗、横幅、标语等宣传工具对村内劳动者进行创建充分就业村宣传发动、动员布置、完善制度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支持村的创建工作。
3.摸清底子:(2010年3月—5月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就业网站和社保网站查寻在职人员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村内的就业劳动年龄段人员进行走访摸底、跟踪、观察与交流,做到数据详细、人员分类清楚、统计口径统一,全面掌握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
4.援助服务:(2010年6月—8月份)按照萧山区创建充分就业村考核标准。积极开展日常就业服务,如: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
岗位查询、组织动员失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等。开展村公益性岗位、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确保村劳动者就业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创建工作基本台帐,完善基本工作。
5.帮扶介绍:(2010年9月份)由于村存在一些就业需要人员,村通过各个渠道,把一些岗位信息张贴在村宣传窗,并对一些人员并对其单独联系,介绍主要帮扶失业人员介绍推荐。
6.10月份创建总结、申报工作
7.11月份创建办考核验收
8.12月份创建办考核抽查
9.建立长效动态管理机制,在已建立的电子信息台帐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的要求,在每季度进行一次人员就业状况的核对。全面掌握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做到失业人员底子清,就业愿望清,培训意向清。重点做好“4050”、“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困难失业人员的帮扶工作。
戴村镇八都村村委会
4.村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汇报 篇四
按照区、街道办的统一部署,社区20xx年积极开展充分就业工作,截止11月,已完成实现充分就业社区各项指标,实现了居民集中居住区社区充分就业。现将社区充分就业工作开展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至今,我们社区通过走访登记失业人数41人,并免费办理了劳动手册,其中一般失业人员15人,新成长劳动力3人,被征地农民23人,就业困难认定9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9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3人。
二、促进充分就业的主要措施
在区劳动保障所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建立了社区创建充分就业领导小组,社区主任为组长,会计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安置一户,稳定一方”的指导思想和“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的工作思路,以社区“三项措施”为保障,积极主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前取得明显效果,已基本实现充分就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规范化管理。
社区劳动保障站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已上墙,政策宣传资料摆放在明显位置。统一了规范台账。
2.认真落实“三项措施”
一是积极主动寻找工作岗位,尤其是公司企业内的清洁工、搬运工、普通员工等要求较低的岗位,同时全方位服务企业;二是做好就业工作思想,转变求职观念;多培训多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素质。我社区配合用人单位开展了计算机培训等各种各种技能培训。同时大力宣传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散发宣传资料100份,组织失业人员集中学习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2次,参加人数80多人。根据我社区实际情况大力引导居民尤其是4048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三是做好求职登记和回访工作,将寻找到的工作岗位及时准确通知到登记求职人员,随时实现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用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与各居民小组长、求职人员互动,让求职人员及时到用工单位面试应聘。
3.把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
把就业工作与社区其他工作密切联系,如计划生育、社保、用工纠纷等工作。解决好就业人员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重点放在就业困难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上,特别是转变就业观念,家庭和睦;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
三、今后主要打算
1.全方位收集岗位。为了我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稳定富裕,我站将继续为社区居民寻找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加强与周边单位,提供更多、层次更高的岗位供社区居民选择。
2、提高培训档次。继续抓好培训工作,联系学院教师
对社区居民进行长期培训尤其是计算机、管理等,让社区居民向高级人才转变。
3、加强队伍建设。我站工作人员将继续努力,加强自身培训,提高素质,认真学习劳动保障的各项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加完善,保证充分就业社区的长期稳定性。
5.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总结 篇五
新集社区位于旧街街道北部。东与道观风景区相邻,西和火车站社区接壤。社区面积一平方公里。有1160户,常住人口3000余人。有4条主要街道和2个市场。(其中有3个小区)。市场繁荣,社会稳定,居民和谐。20xx年,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劳动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社区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和其它工作目标相结合,以开发就业岗位为重点,以发挥劳动保障网络平台作用为切入点,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着力点,以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为突破点,建立健全困难群体援助机制,加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基础台帐建设和管理,有效推动了就业再就业目标的落实。
一、创建充分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20xx年,我区在组织实施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促进就业的功能,根据省市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有关要求,将创建工作列入就业服务目标任务,提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有效促进了社区充分就业。20xx年,我社区劳动年龄内居民(失业就业)291人,下岗65人。零就业家庭为零,新成长劳动力就业7人,困难就业人员就业5人,复员退伍人员就业24人,社区新增就业岗位就业人员30人,空巢老人6人,创业人员15,离退休人员4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就业率以达99%。
二、主要工作
(一)全面调查、掌握情况,夯实劳动保障工作基础。社区为了有效了掌握辖区内失业人员的情况,采取走访、电话回访,居民小组长了解等各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调查、具体掌握。对辖区失业人员情况基本做到“五清”,即家庭情况清、就业状况清、技术特长清、求职愿望清、培训需求清。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二)突出工作重点,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细致而繁琐,包括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输转、小额贷款、收集用工岗位、推介创业项目、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申报、政策咨询等多项业务。我社区创建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以鼓励创业为切入点,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在培育自主创业、再就业先进典型方面,我社区将培育创业积极分子纳入就业服务目标管理,由社区向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政策扶持,办理相关证件,帮助协调经营场地,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社会保险补贴,介绍员工等服务。并以街道为单位召开创业人员报告会;以组织培训为载体召开先进典型座谈会,以身边典型事迹教育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走创业之路、做创业之星。
(三)落实政策送关怀,耐心细致做好服务工作
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中,清醒地认识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一个窗口,是一座桥梁。通过这个窗口,传递着党和政府对失业人员的热情关怀;通过这座桥梁,沟通着党和政府与失业人员的血肉联系。党和政府通过社区平台把优惠政策送到失业人员心里,失业人员也通过社区平台向党和政府反映自己的`困难。社区及时宣传就业工作的新精神、新政策,充分利用社区内的黑板报、公示栏及时公布或宣传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程序等劳动保障政策,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传递相关信息。积极做好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以及小额担保贷款受理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引导下岗失业人员,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服务工作。
(四)广泛收集用工岗位,多渠道发布用工信息,积极组织失业人员参加现场招聘会。
6.东北沟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篇六
——**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提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形成促进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工作目标
2008年底前,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劳动年龄内(除在校学生外)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就业率达到96%以上,基本无“零就业”家庭。
三、具体措施
**社区现有劳动能力人员2475名,其中失业人员632名,正常使用中的有70人,低保12人,残疾15人,困难家庭10人,实际失业的有73名.**社区结合本社区实际,实现充分就业工作全覆盖,特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社区党委、居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成立了由社区主任担任的“社区充分就业”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就业工作碰头会议,不断完善就业工作覆盖面。同时社区建立了岗位信息联络员队伍,由社区各行政小组长、在职党员、在册党员,各类志愿者队伍组成。及时收集岗位信息。其次,将完善社区的各类制度,建立失业人员调查建档制度,困难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制度,失业人员安置承诺制度。以各类规章制度的完善,提高了社区充分就业服务水平。
(二)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服务社区失业人员
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服务目标,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充分就业工作,做好政策的宣传引导者,对社区内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黑板报、网站、电子屏幕和就业援助员深入失业人员家庭等多种形式,宣传积极向上的就业志愿,使失业人员正视自身条件,积极就业。对社区居民开展劳动就业政策宣传,并组织专门人员为居民解答有关再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和咨询。同时积极做好《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室与失业人员互通信息的桥梁作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积极向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反馈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三)以送岗位服务上门,扎实推进充分就业活动 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内积极开发各种公益性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复兴南街个体老板多的特点。通过建立灵活就业组织和兴办服务实体、组织家政服务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创造一批社区就业岗位,利用街道网络信息库,获得信息后立即通知失业人员,促进社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同时加强与社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用人单位空岗信息,同时,建立用工需求信息库与求职需求信息库。通过社区保障室协调对号入座,从而达到在本地区内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的。积极配合街道做好定期劳动力专项招聘会,为辖区内有需求的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四)以援助在身边活动,达到优质服务稳民心 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特色,由志愿者协办员定期走访失业人员家庭,对“零就业”家庭重点关注,及时了解掌握失业人员的就业意向和生活状况,对有困难的失业人员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积极配合街道劳动保障机构为失业人员,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组织推荐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都参与到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指导其参加开业培训,并积极宣传各项涉及开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及时全面地掌握社区内就业困难与家庭生活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低保”人员的认定工作,对生活困难、急需就业的人员,要给予即时就业安置,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对社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定期进行摸底调查,摸清楚社区内各类失业人员底数。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进行排查,找原因、想对策。排查可采取电话排查与走访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有记录、有台帐,准确详细建立一人一档,全面掌握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等各项基础动态信息的收集,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充分依据。建立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帐,实行动态式管理办法,按时上报情况。并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登记和认证管理,帮助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
(五)以帮扶落实服务,实现共享促就业
社区将在区、街道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包括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就业宣传、就业互助,以及小规模的再就业招聘活动等)。通过社区的文艺进社区,服务活动进社区进行宣传,及时将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信息送到社区失业人员手中,最终实现由被动式就业服务向主动式就业服务的转变,由一般性、普遍式就业服务向自助式、个性化就业服务的转变,由依赖政府帮助就业向自谋出路、互助就业的转变。
7.东北沟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篇七
各位领导:
今天,省厅检查评估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是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社区就业工作的有力推动,在此我代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检查评估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检查评估组的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创建充分就业
街道、社区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要求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做好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社区就业工作,我市自2001年就提出了“一年试点、两年推开、三年见效”的社区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2005年在社区开展了“创建无双下岗双失业家庭”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分别解决双下岗双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和其他困难群体就业问题。2006年根据省厅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通过几年努力,我市社区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1.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社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7个辖市区,58个街道(乡镇)、开发区,306个社区。根据我市《城镇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方案》,在6个辖市区(因丹徒区无城关镇未列入)、13个街道(城关镇)、178个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有50以上的街道建成充分就业街道(镇),90以上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内85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充分就业。其中,2006年,全市实现充分就业街道2个,充分就业社区89个,占创建社区总量的50以上。在2006年11月,我们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照省厅和我市创建标准,对所有街道、社区就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重点对2个创建充分就业街道、89个充分就业社区进行检查、评估。通过检查,全市共有94个社区在社区就业、平台建设、政策落实、社区基础信息管理、社区就业服务和其他工作等6方面达到了标准。同时,为确保评估公平、公正、公开,又在12月21日的《京江晚报》上对全市符合条件的社区进行了公示。
二、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为更有效地完成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任务,我市专门成立了以市劳动保障局分管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专抓此项工作。各辖市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制定了方案、明确了任务,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实行专项推进。
2、制订标准,强化考核。
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我市及时制订、细化并下发了《**市充分就业街道、社区考核标准》,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标准分为平台建设、就业基础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群体就业情况、就业援助工作、群众评价等5大类、17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分为平台建设、就业基础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群体就业情况、就业援助工作、群众评价、树立就业典型及宣传等6大类、20条。同时将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就业80以上,“4050”等困难人员实现100就业和人员信息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这三项指标设定为硬性指标,占考核总分值的55,且上述三项指标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认定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各辖市区也制订了相应细则。2006年10月底,我市下发了《关于开展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检查评估的通知》,要求辖市区按照上报的街道、社区的名单,对照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的标准,进行逐项检查。在2006年11月份,我们对全市符合创建标准的街道和社区进行了检查、评估,共有94个社区符合以上标准。
3、夯实基础,完善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根据省厅的考核标准,全市17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跟踪走访制度、岗位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服务承诺制度。
在平台硬件建设上,一是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标牌全部按标准统制作;二是将各项工作制度制成图版,全部上墙张挂;三是将工作内容、服务流程制成图版进行公示;四是所有社区全部制作政策宣传栏和信息发布栏,及时、快捷地发布最新就业再就业政策和求职用工信息;五是为市区所有街道社区全部配备了微机、打印机,还为市区街道配备了电子显示屏,并与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发布。
在平台软件建设上,重点抓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台帐管理。在建帐过程中,结合各社区的实际,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登记,做到“一户一卡、一居一帐、一街一册”,全面掌握了各社区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了社区从业人员台帐、下岗失业人员台帐、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台帐等十余种台帐,并将这些基础数据全部录入了微机,实现了微机化、动态化管理。
4、积极指导,狠抓落实
。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一项新工作。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采取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季检查、月指导,常抓不懈。2006年5月份,全市召开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工作推进会,督查各地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06年11月份,我们和市财政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06年
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工作目标考核的通知》,从12月5日-14日对各街道劳动保障所2006年工作和充分就业街道、社区创建工作实施了重点抽查和事后督查,通过检查,查遗补漏,相互提高、相互促进;针对具体情况,就业中心再就业科的同志每月都深入社区,进行业务指导,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5、政策倾斜,促进就业。
2006年,全市把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手段和评选条件,指导、督促街道、社区抓好政策落实。为确保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名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各社区发挥贴近居民、贴近下岗失业人员的优势,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使下岗失业人员真正享受到政策优惠。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进行调查摸底,对所有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建立详实的台帐,深入宣传和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对优惠政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是继续实施“建、补、贴、保、奖”的社区就业激励政策。从2002年起,我们就实施了这项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即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基础上,打造一流的面向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我们下发了《关于开展星级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创建活动的通知》,从200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星级劳动保障服务所创建,力争用3年的时间使全市的劳动保障服务所全面达到三星级;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用1-2年时间,使平台工作人员100通过劳动保障部的劳动保障协理员考核鉴定,实现持证上岗,今年我们分两批为全市498名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了国家劳动保障协理员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率97,合格率列全省第四位。“补”,即对特困家庭自谋职业人员给予每人500元的实物补助。“贴”,即对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给予全额贴息贷款,同时对社区、街道每发放并回收一笔贷款,分别给予200元和40元的奖励。“保”,即对社区就业人员按低标准准入,接续社保关系,对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给予50的社保补贴。“奖”,即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对街道、社区每推荐安置一名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分别给予社区200元和街道20元的奖励。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进了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是进一步降低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门槛。市劳动保障和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补充意见》及《**市市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对申请贷款额度在1万元以下符合条件的人员,免除担保。直接办理小额贷款;1万元以上的,经办理抵押、质押或第三方担保手续后,即可办理小额贷款手续。新政策出台后,已有72人通过了审核,共计发放创业贷款220万元,今年全市共有153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499万元。
三是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市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共同出台了《**市市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试行办法》,将“4050”人员、享受低保的长期失业人员、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特困职工家庭人员、残疾人、“零就业家庭”人员等7类人员纳入了政策范围。目前市区已有5409名就业困难群体享受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60万元,对促进失业人员隐性就业显性化、稳定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实施援助,突破难点。
2006年初,我市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度就业困难群体认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帮扶“4050”人员再就业的通知》,明确了2006年的社区就业的工作重点是以解决“4050”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为抓手,推进充分就业街道、社区的创建。5月底前,街道、社区全面调查了“4050”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家庭状况、享受就业政策的情况,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对象明确,工作重点明确。在此基础上,街道社区开展了帮扶活动,开发了社会管理、家政服务、后勤保障等公益性岗位,街道社区举办了针对推荐安置“4050”人员的“就业超市”,并根据我市出台的一系列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4050”人员及其他困难人员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6年,“4050”人员实现就业4705人。
一是实行承诺服务制度。市区各街道与辖区内的每一户“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和每一位“4050”就业困难群体签订帮扶协议书,承诺提供就业援助的内容、方式、次数、期限和效果。四牌楼与辖区主要用人单位签订优先推荐用工协议书,明确单位优先录用本辖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失业人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辖区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互动就业信息网络,大大提高了二次就业的成功率。
二是建立了社区就业援助员队伍。市区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楼片长、积极分子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协助社区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就业动态,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活动,做到帮扶就业有记录,不愿工作有原因。
三是实行上下联动制度。街道社区平台充分发挥基层信息网络体系作用,收集“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信息,并反馈到市、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市、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则根据得到的信息,定期向街道社区平台发送有针对性的用工和服务信息,提供相关服务。
四是实施重点援助制度。在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区就业招聘会,每月举办一次街道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超市”,每季开展一项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主题的“专题活动”。2006年,市区各街道共举办“就业超市”38场(次),开展各类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主题的专题活动16期。
7、加大培训力度,以培训促进就业。
技能培训是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各街道社区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就业的适应性不高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坚持以社区就业为切入点,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举办电脑维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厨师等培训班,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和就业的稳定性。句容市结合下岗失业人员的自身需求和时间安排,灵活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随到随学,深受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四牌楼街道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95人,其中95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再就业。同时,大力开展创业培训,2006年,全市创业培训1601人,实现创业931人,并带动了665人实现就业,实现了培训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健康路街道还举办创业者事迹报告会,邀请创业成功者讲述创业经历,激发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三、下一步打算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成果巩固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量质并重提升期。而城乡就业压力呈现出规模总量大、新增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的特点。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并对今后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既明确又具体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理念和方法,以兑现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为抓手,以大力推进“五个充分”为着力点,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面提升就业再就业工作新水平。
1、着重抓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贯彻落实。
在用足用好现行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具体配套办法,努力扩大政策覆盖面,尽快将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街道、乡镇、企业和受惠人员身上。及时抓好督促检查工作,在2007年一季度,借鉴省政府的方法,由市政府牵头对各辖市、区组织一次政策落实专项检查。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定期通报等制度,促进各地和市有关部门把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2、着力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在春节前开展一次“再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扶新出现的“双失业”、“零就业家庭”和“4050”等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就业需求,制定专门的援助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专项就业服务,通过采取“社区就业、政府购岗、社保补贴、专场招聘”等办法,帮助他们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再就业。
3、统筹抓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
按照“五个充分”方案制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专项就业失业登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切实抓好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工作,积极举办免费专场招聘会和开展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活动,努力为大中专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
4、积极探索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对现有的促进就业政策加以分析梳理,积极探索积极的新一轮就业政策的着力点,把若干适应**实际的有效做法固化为政策和制度,形成我市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如增加对城关镇及社区的投入,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参照市区“建、补、贴、保、奖”政策,激励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下岗失业人员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就业和再就业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根本。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的关心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8.东北沟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篇八
(1)、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完善企业空岗报告制度。漕湖村协管员定期到辖区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对本辖区各类企业进行摸底数登记造册。
(2)、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刊物等新闻媒体,收集职业供求信息。
(3)、加强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联系,广泛收集异地用人信息。
(2)、通过与劳动力市场联网,收集信息。
(3)、制定不同规模招聘洽谈制度
二、摸清底数,建好各种台帐
三、积极动员,多方协调,整合利用资源
针对村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村中能人带动输出,介绍从事一产的人员到企业工作。二是村里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4048”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帮助从事一产的人员向二产、三、产转移就业。三是积极收集空岗信息,介绍失业人员或从事一产人员到单位应聘。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联系协调工作。通过开展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广泛宣传,热情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村
广泛宣传失地农民相关优惠政策,使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群众为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部分人员参加街道劳保所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范文网
1、继续保持创建工作“六个清”,对本村内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要求的登记失业人员必须做到:“家庭情况清、就业意愿清、技能特长清、就业要求清、培训要求清、创业意愿清”。
2、积极做好对登记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推荐工作,为帮助失业人员掌握职业技能创造条件。凡愿意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推荐给劳动保障所;凡愿意参加电脑培训、会计培训和其他技能培训的人员推荐给区定点的培训学校。
3、在开展我村日常就业帮扶的同时,积极推荐本村的登记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参加由镇劳动保障所的免费招聘活动,最大限度地帮助这些人实现就业。同时,继续做好树立再就业典型和自主创业典型工作。
4、认真做好各项创建活动的文字、照片资料的积累工作,及时做好各类工作台帐。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细致耐心、业务熟悉、方式得当、程序规范。
9.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总结 篇九
XX社区是XX市委、市政府旌南开发,打造西部职教基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用地,由原城区乡XX村三组统征统转后,于XX年5月建立。辖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0余户,13000余人。辖区内现有大专院校1所、医院1家、民营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74户。社区现有失地居民294户,737人,劳动年龄内人口461人。有就业愿望的458人,都实现了再就业,整个社区无一户零就业家庭。
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失地农民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失地农民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委员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基础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做到了失业原因清,家庭情况清,择业愿望清,技能水平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社区居民实现就业
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提供用工信息,鼓励社区能人带动再就业。发布用工信息78条,为居民自主择业提供信息服务。分流安置了部分失业人员,缓解了就业压力。二是社区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40余万元 将社区原来的旧危房改造成105间,3603平方米的再就业校园服务区,解决了74户210余名居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三是认真进行空岗调查,积极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共建,学院将后勤岗位和非招投标工程交给社区,安置失地居民123人;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协调公益性岗位70个。五是帮助160余名居民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方便。通过调查,进行求职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广泛宣传、提供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居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居民楼院为他们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培训34场,受教育人数达150多人。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参加了街道社区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社区居民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帮扶,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居民再就业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五、下一步打算
大力开展空岗调查,积极推荐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加大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更多居民实现就业再就业。
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协助失业人员选择创业项目,帮助落实经营场所,协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和申请享受减免税费优惠政策,从而实现自主创业。
【东北沟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实现东北振兴发展09-16
水冶镇东北街小学消除大班额工作方案08-17
特色旅游项目东北06-14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地址07-25
民族舞东北秧歌07-26
东北歇后语骂人08-29
东北师大附中学霸09-01
东北大学招生简章10-15
东北大学寒假放假时间11-04
东北的雪散文随笔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