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24-07-10

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2篇)

1.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一

浅析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1.管理会计的含义和功能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是一门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控制制度,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以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

2.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外部因素

2.1.1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一个不断建立健全的阶段,各项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同时,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彻底转变,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企业会计人员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领导者的附庸;而占企业总数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则面临着企业规模不够大,管理水平不够高,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会计的困境。同时,国内企业生产、经营、投融资等决策体系不健全,致使许多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决策不是建立在管理会计上,而是仅凭领导者、一把手的指令进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责受到严重削弱,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得到应用。

2.1.2法律制度环境阻碍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都是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着的,都要受外部环境的制约。总体上来说,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不能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另外,法律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也是制约公平竞争环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权大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不能体现。

2.2内部因素

2.2.1没有一套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虽然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科的分支已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西方对其研究重方法轻理论的.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其至今尚未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完整严密系统的理论体系,是该学科能否独立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目前管理会计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一是管理会计中的许多管理理论、经济理论处于定性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二是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研究对象等问题尚处于“百家争鸣”阶段;三是管理会计的方法是大量数理方法和经验方法的拼凑,散见于管理、统计、决策等相关学科,既凌乱又不系统,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四是管理会计理论尚缺乏明确的中心清晰的主线和实质性联系。

2.2.2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

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涉及、运用了会计学、管理学、数学、统筹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就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结构、会计价值观及职业水准都影响着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虽然人数众多,但实际上高层次的会计人员却相对稀少,特别是私营企业,许多会计人员都是“自家亲信”。

2.2.3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落后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过程中,企业领导者是关键的因素。一方面,在管理会计应该得到广泛应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当一部分领导者来自生产一线和基层,比较缺乏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对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领导人既不能享受经营带来的收益,也不承担经营带来的损失,导致企业领导人缺乏广泛推行管理会计方法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对于中小私营企业来说,受资源限制,缺乏广泛推行管理会计的条件,许多业主主动放弃应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

3.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广泛推行的对策

3.1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制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已经确立,但管理会计在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作用还有待提高。因此,深入推进法律、金融体制改革,为企业提供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成为推动管理会计发展最根本的动因。同时,企业需要努力减少影响企业管理部门决策的行政因素,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主决策。在完善相关经济法制体系方面,应积极吸取西方的成功经验,出台管理会计准则、原则,对当前管理会计的实践加以指导和规范,使管理会计像会计准则一样强制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这必将极大地推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普遍应用。

3.2总结的经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要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就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是一致的。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这一水平上。二是管理会计应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的管理逻辑,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应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3.3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才能架起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改革现行的陈旧教材,不去片面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要生搬硬套那些众多的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出适合各个不同层次需要的、规范实用便于操作的教材,增加一些中国的管理会计本土化案例。二是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学的管理会计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可以设立每年一次面向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执业资格考试。

3.4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

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要增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今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有关方面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该适当加强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也应该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企业领导人本身应不断提高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二是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甚至于以某种行政手段促进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例如在领导层的重大决策中,特别是涉及项目投资决策等重大问题上,建立管理会计的一票否决制。

2.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二

(一) 企业成本管理的涵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步健全,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求生存与谋发展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 这就把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降低运营费用的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成本管理是一个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提供完整的以成本信息为主的会计分支, 即企业以成本为研究对象, 通过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 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前景预测等决策依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的发展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发展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从初期的经验管理逐渐过渡到科学管理, 目前正全力向现代管理的深度推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 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生产消耗, 减少日常费用。同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成本管理的范围逐渐扩大, 难度也逐渐加深, 这就对目前的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二) 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环节之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成本管理的好坏与否,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长久生存的能力。一方面, 企业成本管理注重的是对财务成本、技术成本、竞争对手成本等多方面的成本分析, 这里面既有通常人们所熟知的显形成本, 又有暗含在深层次的隐性成本, 因此它是对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全新突破。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 因此它也是一个企业同步进行员工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过程, 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运用, 可以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有效结合在一起, 使得经济效益和技术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 在企业内部实施成本管理这项措施, 有助于加强员工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视程度, 使全体员工树立起能够付诸于行动的成本意识。在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中, 成本管理若想得到有效的实施并起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就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 因为只有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主人翁意识氛围, 才能使员工把企业的每一分钱看作是自己的财产, 进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企业成本管理。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 我国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 众多成本管理工作薄弱的企业都是缺乏系统的市场观念, 将成本管理局限在企业内部, 往往忽视了对技术开发、产品流通等相关领域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成本考虑, 其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通常有两条, 一是最大程度上获取规模效益, 二是极力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控制生产消耗。事实上, 成本是一个企业在经营决策和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 低成本只能说明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投入提供较多的产品, 有着较高的生产效率, 但并不以意味着企业获得了高效益。造成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因素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对于部分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这便埋下了市场观念淡薄的隐患, 也在很多方面影响了这些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因不能及时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最终造成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现偏差。对于部分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主而言, 其成本管理的直接目的只是降低眼前的生产费用, 若过度的控制成本支出, 就会加大产品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并最终影响产品的销售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

(二) 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自从20世纪初成本会计诞生以来, 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随着成本会计理论的发展先后采用了品种法、分步法、结转法等众多管理手段, 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 着重依赖现有成本会计系统的传统成本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方位成本管理的需要。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中, 对“经济效益”的认识不够深刻, 节约支出被视为成本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 久而久之, 企业的成本管理就会陷入单纯的为达到降低成本这个目的而采取减少成本这个手段的怪圈, 因为无法深入反映生产经营过程, 企业成本管理也就不能提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详细的成本信息以及说明成本在各个环节所经历的前因后果, 不能为企业的运营活动提供决策所需的必要信息, 最终影响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随着需求多样化的展开, 目前经济发展趋势正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种靠近, 在消费者偏好不尽相同的情况下, 生产者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并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商品, 这就需要采用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分批法”来对成本进行分析, 但目前我国采用这一方法的企业只占了一小部分, 加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短视行为, 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忽视产品设计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等非物质性的生产成本, 进而影响了成本决策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 成本管理信息可信度较低

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但目前成本信息失真的现象成为严重困扰着我国企业经营活动的瓶颈之一, 而且这种不良现象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导致企业成本信息可信度较低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到位, 如日常的工作中无法准确界定成本核算的范围, 这就忽视了对支出比重日益增大的研发费用和售后服务支出等相关成本的核算, 进而使得原始的记录材料缺乏真实可靠的详实数据, 那么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政策决定也就相应的缺少科学依据。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信息失真, 在偷逃税款、股票上市等众多不良利益动机的驱动下, 部分企业管理者随意调整数据, 刻意篡改资料, 通过粉饰业绩的手段来谋取自身或小团体的利益, 因为连现有信息最基本的准确性都无法判断, 其后果比基础工作缺失造成的损失将更为严重, 轻则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的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 严重者甚至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或是因决策失误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加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 培养企业成本管理的观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 若想在众多的同行业对手中胜出并成功应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挑战, 就应该转变传统的、片面的成本管理思想, 培养并接受一种全面的、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观念, 这样才能进一步对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探索并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最初的发展目标。首先, 应树立全面的管理理念, 将过去局限在采购过程、生产过程等单一层面的成本管理, 延伸到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的设计及技术发展态势等方面, 通过适应管理的需求与变化, 对成本管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 使其渗透到开发、决策等各个领域, 以便在保证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 应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通过培训、学习等形式积极宣传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 以便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的职工都对这项先进的管理模式有个深刻的印象, 同时采取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充分调动各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并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当企业的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时, 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各项成本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 引入战略企业成本管理方法

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推动着管理科学的迅速发展, 企业的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就催生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它是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 对传统成本管理进行的功能拓展和细节完善, 既把研究的重心从降低成本的微观层面上转移到了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宽广和丰富的研究领域, 是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战略成本管理通常将企业的总体战略分为发展、维持和收获三个阶段, 在明确了具体目标的前提下, 企业采取产品差异化、成本领先和目标集聚等方式进行经营活动, 扩大竞争优势, 它是对传统的成本管理在准确性、操作性等方面的超越, 能更好地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战略决策依据。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通过充分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特有的全局性、前瞻性、竞争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可以全方位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 对企业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

提升企业管理信息的可信度, 应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着手, 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参照本行业的相关数据和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套集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于一身的成本管理制度, 以确保各项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 为了能够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详细、真实、及时的数据信息, 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推广会计电算化系统并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 把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其次是加强对会计核算和其他业务过程中出现的操作程序的监控, 同时借助深入学习、讨论交流等契机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以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最终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成本管理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顺利开展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 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企业成本管理的涵义入手, 强调了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决策中的重要性, 并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童雯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03

[2]王玉龙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6

[3]傅嵘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5

3.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对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在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当今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并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与优化,更是要重视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提升企业职工个人与企业自身的工作绩效,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绩效管理的概述

1.1企业绩效管理的含义

企业的绩效管理指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所有的职工都参与到管理中,其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以及考核结果的反馈。此外,企业的绩效管理分为激励型绩效管理和管控型绩效管理两大类。其中,前者的实行是为了激发和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后者的目的则是规范职工的行为。

1.2企业绩效管理的作用

第一,提升个人、团队的工作绩效。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计划的制定为员工的努力确定了方向;而通过绩效辅导,加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改进了工作方法与态度;绩效的考核与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态度,对职工有促进和激励的作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则反映了员工和企业组织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员工和企业扬长避短,不断改善,提升自身能力与竞争力。另外,通过绩效管理,让企业职工有“优胜劣汰”的意识与准备,激励其不断完善自身,促进人才的引进与成长,提升个人与组织的绩效。

第二,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所谓流程,是指一件业务或者事情由谁来做、为何而做、何时做、如何做等,可以说业务流程影响着业务的产出结果与整个组织的效率。各级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对业务流程的四个环节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以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与组织运行效率,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司整体利益。

第三,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把公司的年度总目标分解成分目标,而每一个分目标的实现,都意味着组织向实现总目标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步。

2、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中,无论是中、高层的管理者还是企业基层的员工,都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正是由于管理者尚未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也因此无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阻碍了绩效管理成效的发挥。而因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无法准确地掌握绩效管理方法,忽视了计划与沟通的重要性,无法更多地得到绩效管理给企业职工以及企业本身所带来的好处。

2.2信息反馈滞后,沟通不到位

绩效辅导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信息的反馈与沟通交流,而绩效辅导更是影响着整个绩效管理的效果。因此,进行绩效管理时,一定要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沟通交流,促进管理者与职工的交流。而目前的企业绩效管理中,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交流的相关机制,致使信息反馈滞后,管理缺乏沟通,决策独断专行。

2.3绩效管理实践与战略目标“脱轨”

实施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给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而我国众多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时,没有紧密地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纯粹为了管理而管理,最终导致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脱节,失去了绩效管理的意义,没有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效益的提高起到帮助的作用。

3、解决我国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加大对绩效管理的宣传和学习力度

意识指导实践,一个企业想要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必须具备的就是较强的绩效管理意识。因此,应该加大对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以及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工的学习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绩效管理方法,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更是要提高绩效管理意识,不是一味地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应重视绩效管理中计划、沟通的作用,为员工起到良好的带头与表率作用。

3.2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沟通无处不在,绩效计划的制定、员工目标的实现、绩效的评估以及绩效的反馈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沟通,可以说,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沟通的过程。而沟通正是绩效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力量,如果企业的绩效管理离开了沟通,那么管理将流于形式,而众多企业管理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出现了沟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中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以提高管理者管理素质与企业绩效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3.3科学地设置绩效指标,明确管理目标

要使企业的绩效指标能够得到有效地实现,企业在设置绩效指标时,一定要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一番细致的研究,然后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绩效指标进行设置,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合理性。此外,企业还可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单位分别制定绩效管理的目标,当然,所制定的绩效目标既不能自视甚低,也不能好高骛远,应该具有可行性,使企业在实现每个分目标后,逐步地实现企业绩效管理的总目标。绩效管理目标的设定明确了企业的奋斗方向,促使职工工作的展开,促进个人绩效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总结

总而言之,绩效管理在整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重视绩效管理活动,使绩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有效的绩效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职工个人的工作绩效,而且能够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必须重视绩效管理,不断完善与改革绩效管理方法,规避风险,提高绩效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作者单位:国网福建省三明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林.浅析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贸.2011.(21):37-38.

[2]王鹏耀.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企业KPI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1.(3):42-43.

4.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四

浅析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益恶化的.环境,环境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地区)在环境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地区)行使着环境管理权,但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环境管理体制,发挥我国环境管理的特色.

作 者:宫丽彦 GONG Li-yan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北京,100083刊 名:甘肃林业科技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3(1)分类号:X320.2关键词:国家 环境 管理体制

5.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五

第19卷第1期Vol119 No11JournalofXi.anInstituteofFinanceandEconomics2006年2月Fan12006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贾宗武,郭西强(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系,陕西西安 71061)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实,已严重影响企业的继续发展,应当引起管理当局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06)01-0079-0在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活跃会计报表审计的形式化。市场,解决劳动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地方财2.财会管理人才缺乏,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差政收入,进行创新探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才严重短缺,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发展中也各企业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其中:有的空岗缺员,无暴露出不少问题,财务会计管理不到位就是其中一法实现内部牵制;有的在岗财会人员素质低、能力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企业和管理当局的高差,无法做好其本职工作;有的财会人员是低薪聘用度重视。的兼职人员,主要是单纯完成记账、报账任务,应付税检部门了事。如此等等,很难保证企业财务会计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工作的质量,也根本做不到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检查和分析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在这些企业中,财务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一)主要问题会计核算往往是搞形式、走过场、应付对外报表的,1.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乏力没有发挥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无论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均名不符实。由3.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是由企业聘任的作为本企业员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可以有工的会计人员及内部审计人员负责,而人事、工薪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财务会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权利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计管理机制,而只是局限于少数人员单纯地进行记致使会计内部监督程序形式化。内部监督是按照企账、算账,应付外部报账的需要,财务会计工作的/管业决策者的意图监督,而不是按照会计法规监督。理0效能根本无从发挥。企业财务会计的外部监督执行者主要是注册会计4.会计造假、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师,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虽然经过了业务理论考试,由于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力量薄弱,内部财但其综合素质、尤其是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仍与从务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加之外部监督不力,致使企事该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此外,注册会计师行业财会违法、违规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无视国家的业的恶性竞争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共同促成了被法规、原则和制度。乱搞非法筹资和非法投资;乱挤人们视为最公正的注册会计师所进行的对企业财务

X收稿日期:2005-09-05作者简介:贾宗武(1955-),男,陕西合阳县人,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系教授;郭西强(1964-),男,陕西大荔县人,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系副教授。79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乱摊成本费用、乱调账目;乱发工资奖金、乱分配红2.规范会计服务市场,成立会计服务管理公司会计服务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会计公司)应由地利;为了偷税漏税或其他非法目的而在会计凭证、账方政府负责组建,作为对社会财会人力资源管理并目上故意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者。尤其负责向社会提供财会工作服务管理的专门机构,也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种种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还是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提供财会专业人才,从事财大有禁行不止之势。这不仅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务会计工作服务的唯一合法组织。凡是准备求职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会计秩序混乱,而且也影响了中财会人员都可以到会计公司申请注册登记。财会人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员在会计公司注册登记要经过从业资格水平的考核(二)原因分析与等级认定程序,凡经考评认定了专业等级的人员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便可注册登记为会计公司人才库的成员并作为公司述问题,其根本原因有二:人力资源储备,等待公司推荐工作。这样,会计公司第一是社会因素。由于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不完便掌握了当地全部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的资料。各企善,对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缺乏及时的指导与严业、单位需要财会人员可以直接到会计公司选聘,对格的监督检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放任自流,使违于用人单位选定的人选,由会计公司与用人单位订法、违规行为有机可乘。立协议,明确议定聘用时间、担任职位以及费用标准第二是企业内部因素。由于管理人才短缺而制等。被聘用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其应聘之后的工作质约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没有懂得量,应由会计公司对用人单位负责;会计公司按议定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科学管理知识和一定组织能力的的收费标准定期与用人单位结算服务费用,作为会管理人才,是难以把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做好的。计公司的业务收入。而会计公司所荐人员个人的工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和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薪、奖金、保险等,则由会计公司根据被荐人员的资缺乏,是制约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两格等级、所任职务及其工作业绩等多方面的具体情个重要因素,比较而言,前者又对后者具有重要的影况予以确定并负责支付,同时就此由会计公司与被响作用。即: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必然会引导、聘人员签订合同;被聘人员的职责业绩要受用人单促使企业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企业也必然会自位和会计公司双重评价,并且以会计法规标准进行觉吸纳和充实高水平的财会管理人才;相反,若财务衡量。公司对其成员可以实行奖罚制度,以激励公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企业要求不严,就会导致企司成员严格执行财务会计法规、进行科学管理、努力业不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也不注意吸纳合格的完成本职工作。会计服务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是具财会管理人才。由此可见,优化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有法人资格、进行企业化管理的综合性服务单位,兼体制,加强财务会计管理是当前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有财会人才储备和财会工作服务的功能。各企业、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任务。单位聘用财会人员必须通过会计公司,不准擅自向

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社会聘用非会计公司在册人员。3.建立/管理型0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对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属于/核 1.成立会计监督局作为国家实施会计监督的最算型0模式。事后算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权力机构财会人员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了的经济业务进行为了从源头上遏制会计造假,加强企业外部会记账、算账和报账,只是对企业已进行了的经济活动计监督,国家可以组建会计监督局作为专门负责对被动地反映和监督。因此,企业财会工作的任务就国民经济中各经济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是对企业的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以及财务成果进行检查和指导的常设组织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会计监事后核算,而无需进行财务预测及决策等方面的督的最高执行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履行对注册会计工作。师所做的审计报告的公允性和正确性进行巡回式再在/管理型0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下,企业财务会审计;对各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工作的合法合规计工作的重点是放在富有成效的科学管理上。就是性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要采用现代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的科学性进行必要的指导。会计监督局隶属于国务活动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严格地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经济可行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院直接领导,在各省、市、地区设分支机构,其从业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80

贾宗武,郭西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加0的条款,为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经营决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取策奠定组织保证。决于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素质的财务会计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被视为后管理人员是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效果和质量勤服务性工作,财会人员也只是进行记账、算账、报的关键。他们既可以使那些原来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账等日常会计工作,并不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基础差的企业迅速改变面貌,又可以使管理基础较财会工作及财会人员均不被重视。企业的一些重大好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经营决策往往是在没有进行预测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做出的,由此造成企业重大决策失误的现象屡见不用。高素质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可以优化企业财务鲜。实践证明,经济可行性是对一切重大经营决策会计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财务活动的效方案可行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企业进行重大经营决率,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策必须由财会人员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5.建立严格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析,将分析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就可以大大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按照企业财务预算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减少盲目性。指标的要求制定的旨在控制和规范企业日常财务收8.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执行财会法规保证体系支、物料及人工消耗、费用成本开支等一系列具体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定额、标准、措施和办法。它是落实企业财务预算指差。自觉严格地执行国家的财会法规制度是中小企标的重要手段,并且对于会计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业财会工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市场经济是行和企业理财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法制经济,合法经营、执法守法是企业的天职。向管6.构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系统理要效益,靠合法经营求生存、图发展是企业在激烈真实可靠、系统全面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途径。我国的财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与会、税务及有关经济法规是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营成果,并据以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及时提供的准绳,中小企业只有严格执行财会法规,才能使企真实正确、系统全面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会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能否确保企业的财务会计参考文献[1] 刘志远,刘超.中小企业财务战略与控制[M].天津:天信息的质量,是评价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和管理津人民出版社,2001.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2] 于玉林.中小企业会计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优劣的重要标志。科学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可出版社,2002.以确保企业快捷、及时、系统、全面地向各有关方面[3] 罗秋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失效的影响因素初探[J].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满足本企业及企业外部经济师,2005(3).各方利益关系集团决策的需要。[4] 谭志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问题与对策[J].辽宁7.财会人员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要制度化工学院学报,2004(3).为了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工作和财会人员在企业[5] 张红梅.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J].西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的有关管理制度中,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6).要明确写进/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

6.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六

郑海波,田美娜

(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寿光262700)

摘要: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同时,“昙花一现”成为许多民营企业最终的命运。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有多个,而核心问题可归结为人力资源问题.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如何弥补人力资源中的这些不足,使民营企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是值得共同关心的话题.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

“民营企业”是针对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管理体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主要的核心问题——制而提出来的概念,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官营”。民营不是所有制属性的范畴,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民营,公有制企业也可以实行民营。民营企业大致可定义为:政府没有所有权或不被政府控股的盈利性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组织在经营管理上不受政府控制,能自主经营,有较完整的财产权、投资权、剩余权、人事权等。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企业、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等。

中国经济事业的支柱是企业,而民营企业又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03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户数为2353.19万户,注册资金4186.99亿元。仅2003年全国登记的民营企业达300.55万户,注册资金35305亿元。2002年在江苏常州举行的世界中小企业大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9月,中国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中国企业总数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并且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同时,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始走上法制轨道。然而,伴随着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民营企业的现实境况也不得不令人忧思:为什么近年许多企业转眼便成昨日黄花?为什么许多中小企业发展总是停滞不前?为什么许多企业明星典型像走马灯似的昙花一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和推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观念的转变,也涉及到利益的调整;既受到整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影响,也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制约,因而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根据2004年4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发布的《2003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及企业主自身条件和素质等方面的制约,多采用家族式经营。因此,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在家族管理中,家族关系决定财产继承关系,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也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为规范。民营企业由于多是以地域性的血缘和亲情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许多民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首先考虑的是亲朋好友的安置,其次是考虑近邻,而且整个企业实质上是一张由血缘亲情近邻连接起来的关系网,其结果不仅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流于形式,企业员工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聘不进,留不住,而且雇工的正

当权益因碍于情面也很难保障。家族式管理给我国不少民营企业造成了许多弊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内部管理多以情代理,高级职员全部由家庭成员担任,因素质不高,直接排斥了家族外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和向心力,在企业成长规模扩大以后,家族式管理已成为发展的“瓶颈”。

(二)激励方法陈旧,手段单一

许多民营企业因为自身的先天条件不足,既不像国有企业,能享受国家的政策保护,也不如外企制度完善,所以在激励人的手段上比较单一,在企业初创时期民营企业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到一批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满足员工经济上的需要后就再不能留住人才了。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上过分依赖于物质激励(如晋升工资、发奖金、分红、给红包)办法。然而,要使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仅有物质激励是不够的,据有关调查,71%以上企业员工希望雇主除了提供薪酬外,还能提供培训和个人提升的机会。因此,我国民营企业的这种忽视了精神激励办法(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和自我实现激励等),忽视了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的培育的做法,使得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缺乏归属感。(三)人员培训不足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方式,但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并不到位。存在的问题:一是培训观念错位。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往往把培训资金仅仅作为企业的成本而非长远投资。有的企业根本就不搞培训,有的企业则是对培训资金加以控制和节约,舍不得在培训上花钱。有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对于员工培训的效益和价值不做评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二是培训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四)员工流动过于频繁

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员工群体,流动性过大的员工群体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民营企业人才引进难,引进后又难以留住,因而造成人才短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大多奉行“拿来主义”,缺乏人才储备观念。临时缺什么人才,就马上去招聘。由于很难找到满意的人才,因而频繁的更换人员,即便是招聘到了合适的人

才,又由于民营企业在人才使用、利益分配、福利保障和精神文化激励等方面的问题而造成人才流失。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应在15%左右,然而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而有一些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竟达到了70%,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少民营企业陷入了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的死循环之中。这一方面加大了人力资本损耗,使人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也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难以维持,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损害了企业的形象。

(五)层次结构不合理

许多民营企业的企业主极易走向一个极端:“唯学历论”。不分析工作岗位需要,不讲究职责分工,不计聘用成本,一味追求受聘者高学历。在人才使用上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必然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是人力资源冲突。企业要合理使用人才,不能单纯看这个企业人力资源中高学历的总数和比例,而要看人力资源中拥有各种学历、职能和技能人员的层次结构,以及他们的才能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由此可见,在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尚未完全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体系,仍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未完善。因此,对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要真正在企业内营造出绩效导向、价值创造导向和约束硬化的企业文化;转变员工的思维习惯,构建出以合约为基础同时具有亲和力的员工关系;转变管理队伍的工作思路,构建出规范的以市场化为基础特征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管理体系,乃是当前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

二、解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应以自身情况为出发点,博采外国模式之长,融合提炼,形成独具特点的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体对侧如下:

(一)大力推行职业化管理

所谓职业化管理就是靠法治而不是人治,即企业内部是法治的组织而非人治的组织。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对老板本身的约束。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法治的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对统治者和政府的约束,同样,在一个职业化管理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对老板的约束。

如果对老板本身没有约束,职业经理人就不会信任老板,这个企业就不会真正形成职业化的管理。像广西的喷施宝,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信任断裂的一个导火索是,王祥林是全国政协委员,他到北京开政协会议的时候,请客吃了一顿饭花了一万元,这张发票他拿回去报销的时候,职业经理人说这个不可以报销,这是你个人请客吃饭,不是公司请客吃饭,应该由你自己支付。这时候,王祥林就非常不高兴,之后跟职业经理人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当然,不是说这一万元就一定不能报销,只是说可能需要有些规则,这个规则就是约束老板的。只有老板自己受到约束,按照规则办事,别人才会对你有信任,职业化的管理才能建立起来。其次,职业化的管理是要靠程序和规则来管理企业,而非兴趣、感情。这不是说感情不重要,但是企业最重要的日常事务主要应该用程序化、规则化的流程来做,对事不对人。如果什么事情都因人而异,就不可能有职业化的管理。再次,在职业化管理的企业,一个人是靠能力和品德取得他的岗位的,而不是靠他的出身和关系,这点非常重要。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我国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激励方式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我国民营企业往往更多地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而忽视了精神激励的价值。但事实上,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离不开对员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交互作用的。我国民营企业要以薪酬和福利等物质激励手段为基础,在精神激励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例如,在企业中,采用授权与民主参与的激励方式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采用长期激励方式,注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点,在我国乳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乳业是一个市场化、激烈竞争的行业,光明、三元都是有历史和群众基础的老品牌,伊利在90年代中期依靠草原概念已经在国内深耕了近十年,有着广泛的接受度,但是为什么这样三家有品牌、有实力的公司都输给了才崛起没几年的蒙牛?创办4年后就成功跻身中国乳业四强,在公布的2004年业绩中以3.193亿元净利润第一次超过光明乳业,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乳业企业的蒙牛,其业绩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来自于其完善的、针对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为了激励管理层更快提高“蒙牛”的经营业绩,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约定:若管理层能够达到设定的业绩目标,便有权将其所持有的A类股份转换为

B类股份,即相当于以同样的价格一股换十股。而“蒙

牛”管理层也在一年内达到约定目标,于2003年9月19日将其所持有的A类股份转换成B类股份。而且,为了达到更有效的激励管理层的目的,摩根等外资股东与蒙牛管理层达成协议:自2003年起,未来三年,如果蒙牛复合年增长率低于50%,“蒙牛”管理层要向摩根为首的3家机构投资者支付最多不超过7830万股“蒙牛乳业”股票(约占总股数6%),或者支付等值现金;反之,则3家机构投资者向“蒙牛”管理团队支付同等股份。在蒙牛管理层的努力下,协议期内实现年复合增长50%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摩根等三家外资投资股东决定提前兑现承诺。

蒙牛在引入外部投资者的同时引入激励机制,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还充分实现了对管理层和员工的管理,“蒙牛”的激励机制让管理层与核心员工受益于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由此激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从而使得“蒙牛”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着高度增长。因此,可以说,是受到充分激励的“蒙牛人”带领着“蒙牛”一路狂奔,一步步冲上中国乳业品的制高点。而这也是其他企业所欠缺的地方。

(三)充分注重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有助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训实效。结合美、日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特点,我国民营企业在员工培训问题上,首先应转变观念,应当把培训当作一项投资,而不是消费。其次,要对培训工作加强管理,应特别注重职工的职业技术教育,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再次,应当树立“日常管理就是培训”的观念,注重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培养、训练和教育职工。如果企业内部培训力量不足,则可以引进“外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共同编制培训课程,使受训人员既掌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可针对现存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只有注重员工培训,才能够充分开发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今天,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也应该合理借鉴、吸收国内以及其他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在借鉴和吸收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应以企业自身的情况为出

发点,博采众家之长,融合提炼,形成独具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我们的民营企业才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霞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误区[J].企业管理,2005,4

[2]赵曙明著.绩效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实施误区[I].今日财

富,2005,3

[3]张小林编著.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万力编著.人力资源新档案(第一版)[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郭欣旺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bou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ZHENG Hai-bo,TIAN Mei-na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Shouguang 262700,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However, along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a flash in the pan〞become many private enterprise ultimate fate.There are many problem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while the core problem can be attributed to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Making up to the shortcoming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private enterprises developing effectively and quickly shoud deserve our common attention.Key words: Privately enterprise;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Solutions

7.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七

一、管理会计理论概述

管理会计是一门把“会计学”与“管理学”融合在一起的交叉性学科, 它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不断加强和完善经营管理的要求, 而通过计划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 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 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 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此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 并帮助企业领导做出各种决策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它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强调的是现代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服务。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引进并学习西方的管理会计, 至今仅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然而, 经过这一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引进、介绍、学习和普及, 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 其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 所以说管理会计的有效实践也是离不开其科学理论正确指导的。尽管我国学者对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研究, 但其依据的主要实践经验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依旧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可靠理论基础, 也就做不到运用这些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我国管理会计理论还没能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 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新的管理会计内容, 在我国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还很少应用, 即便是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的个别环节应用了管理会计, 其应用的知识也只是流于表面, 从而导致了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发展的不健全。

2、会计核算手段落后, 管理会计电算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 管理会计进行规划与决策所应用到的会计信息, 主要来自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财务会计工作, 所以说, 在我国能够推广和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前提就是广大企业首先要做好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尽管金碟、用友、速达、蓝软等一些面向企业集团的高端财务管理软件逐步被一些企业所采用, 其信息集中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实现业务集中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因不具有系统、深厚的会计、财务知识, 也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其管理会计水平, 从而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会计核算, 通常他们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也很薄弱, 只知道怎样去使用计算机, 对计算机的维护和软件开发利用就显得无能为力, 这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很好地使用财务管理软件。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再利用程度, 并阻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尤其是在资金方面, 根本无法很好地控制资金的使用状况。

3、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与管理会计的要求不匹配

管理会计的正常应用还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管理会计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对心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有一定了解, 还要求其懂得现代科学管理、数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 会计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并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接受专业教育方面能力较差等方面。

4、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不够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管理会计理论也缺乏系统的学习, 会计人员对会计处理事项还只是停留在依靠大量手工操作的阶段。另外,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效果表示很怀疑, 导致企业的管理会计中很多策略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和实施。

5、管理会计应用范围窄, 效果不显著

国内真正应用管理会计的企业并不是很多, 更多的企业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实践均缺乏足够的认识。从目前情况看, 尽管管理会计在一部分企业中得到了试用和推广, 但这些企业只是表面地理解和应用管理会计的方法, 缺乏灵活深入的研究, 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我国企业在使用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时, 大都忽略了这些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 主要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知识不扎实, 只能简单使用一些基础的核算方法, 这样就很难显示出管理会计的明显优势, 必然会导致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效果不明显。

6、管理会计应用的内部需求不高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 其会计信息的实际使用很少, 所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要求较低。一般来说, 会计信息的外部需求主要在于提供信息给税务部门纳税管理、工商部门年检、银行贷款管理等方面, 而其内部需求则表现为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 但由于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往往为同一个人, 所以内部需求并不高。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对策

1、优化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企业要优化管理会计赖以生存的市场经济环境, 尽快建立、健全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彻底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 使企业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行, 积极创建适合我国特色经济的管理会计体系, 促使企业主动地应用管理会计。针对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能适应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企业不能生搬硬套, 而要立足于本企业实际, 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 并把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

2、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会计要在企业中有效实施离不开会计从业人员的配合和支持, 所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培训指导, 提高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至关重要。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 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 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 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同时, 加强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 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真正地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 从而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3、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 强化企业各部门间协调组织

管理会计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 促进管理会计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完善所需信息, 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 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4、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 加速管理会计电算化进程

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 使管理会计向电算化方向发展。运用计算分析方法, 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大大减少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把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引入现代化管理操作, 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准确、及时地提供企业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 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5、提高管理当局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

管理会计之所以在我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是因为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企业经营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所以要加强企业管理当局对提高战略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 使得企业的管理者逐渐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只有这样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6、积极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目前, 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管理控制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成本动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特别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显著。作为决策支持系统, 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 它结合了高科技、新市场需求和现代管理科学, 研究的是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多样化信息, 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提供关于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同时, 用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 强调运用各种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 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孙晓鲁: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推行条件问题浅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杨文玲: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篇) , 2009 (9) .

[3]麻雅薇: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东方青年·教师, 2012 (1) .

[4]张月芬:浅谈管理会计的现状及行业应用[J].云南煤炭, 2012 (3) .

[5]吴保忠:试论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的环境[J].工业会计, 2002 (1) .

[6]李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8) .

8.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前言

电力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能源供应基础,其本身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从电力企业的整体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活动最重要也最基础的部分,企业主体想要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就一定要储备优秀的人才资源,并且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因此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强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没有止步,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电力基础企业形式,也逐渐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想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强化基础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体而言企业主体必须能够在整体上把握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组成和分配。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还存在较大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电力企业自身运行的高度安全性指标和人员结构复杂上。电力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复杂,不同部门员工的工作性质、时间和考核标准都有所不同,同时在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人力资源结构又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电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因时、因地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重要性非常。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激励机制单一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还处于市场化的初期,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的是“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采取的多为垂直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电力企业的人事权利高度集中在管理高层,基层企业在人事上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上层的领导和指示。这种环境条件造成基层企业和基层员工基层岗位的收入差距不大、主动性不强的问题现象,因此无论是从外在环境看,还是在内在驱动力上看,电力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主动性发挥情况都不乐观。

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其正常运营对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并不完善,无法有效保证高素质人才的“多劳多得”进而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2.员工组成复杂,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形式,其本身的基础特性和结构组成形式也限制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发挥,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在具象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因为电力企业自身员工组成复杂、队伍庞大、员工的思想意识较难掌握,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这种复杂形式增加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强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

1.改进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

在现代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活动中,首先应该端正态度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僵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桎梏,切实将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深化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真正将电力基层企业和基层员工融人到电力企业发展的整体中来,做到“企业发展由员工主体创造,经济利益由员工主体分享”,保持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企业的发展理念与电力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实际相适应。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切實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想要留住高素质人才就一定要确保科学、高效的分配机制,在保证电力企业按劳分配的前提下,将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等因素纳入到企业分配机制内,丰富电力企业的分配形式,兼顾分配机制的公平与效率,保证高素质人才能够获得与其付出相等的回报,留住高素质人才。

2.尊重个体差异性,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如前文所述,电力企业是一个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的企业形式,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的员工,其工作环境实际不同、产生的工作思想、情绪也不尽相同,这种员工思想的“个性化”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赖以落实的基础。在具象的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只有基于这种员工思想上的个性化实际,针对不同员工的思想意识差异性,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才能切实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

电力企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企业,其本身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强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高晓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14:67

[2]陈贞珍江西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4

[3]李宇峰,武世勇分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4,10:42

9.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九

摘要:文章就电力企业目前运行情况,对预算管理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点进行了分析并从组织机构完善、氛围增强、市场风向标引导三方面就预算管理改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预算;管理;改善

企业预算管理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差异,在具体企业的应用也不尽相同,我国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实施预算管理的电力企业也在方方面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全面预算管理思想起步较晚,照比西方国家已经日渐完善的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

1企业预算管理

1.1企业预算管理含义

预算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上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公司,并迅速被大型企业接受和认可,通用电气和杜邦公司等知名公司都推行预算管理思想。初期的预算思想只起到计划生产和协调生产的作用,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后现在已经趋于成熟化,在企业的经营中担任控制协调和激励评价的角色。

以企业的整体作为出发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向后情况的发生做出预测,并具体量化为数字形式或者货币形式来说明企业在预定期间内的经营结果及财务盈利亏损状况,并具体提出实现的方式方法,能够对企业内的部门经营运行实现控制和协调,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工具称之为企业预算管理。企业预算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统筹管理,好比大脑对身体发出指令,身体在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完成指令的过程,预算管理不单单指财务意义上的经济数字,企业预算制度的健全与否是企业综合能力和全面管理能力的反映,行之有效并且运行通畅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在责任明确化、制度合理化、产权明确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企业基础之上。

1.2企业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就会导致发展不平衡,通过预算管理的协调正是解决资源有限的方法,在资源固定前提下发挥资源最大作用。

企业预算管理是建立在公司战略方向前提下的,从公司战略中提取出战略目

标,具体为行动计划,再经过预算过程形成和实施,企业领导者要能够保证两者的一致性,目标和宗旨明确化。

2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市场经济快速的改变我国企业运行模式,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刺激下,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也迈出了变革的步伐,一部分大中型企业改变了原来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开始探索新的道路,就预算管理思想而言,在资金分配、成本优化方面小有成效,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在国有企业中遗留的诟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彻底改变的,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解决现有情况下的问题。

2.1预算管理基准不明确

预算管理涵盖于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时时刻刻也离不开这项实施公司战略的工具。目前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机构并不完善,管理基准不明确,没有量化的可参照执行对比模板,多数管理审核人员在预算草案可行与否的判断上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依据,领导满意度就是预算草案的成绩,预算的弹性空间过强,往往在讨价还价后已经与最初的预算方案大相径庭,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成为空置的摆设,无法从全局的角度为企业做出最合理最具有战略意义的预测和管理。

2.2预算管理系统性不协调

预算管理是以一个固定的期间作为界限来对此期间发生的方方面面统筹规划的,由于目前预算管理的系统性并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导致在短期内制定的预算管理与长期预算管理发展方向不一致,相互之间存在着偏差。很多企业战略眼光差,只注重短期内的效果而忽视了企业长远生存发展要经由的道路,企业目标和预算概念被混淆,对预算管理的意义不明确,不能为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当年的经营情况直接决定下一年的预算目标,今年运行得好必然伴随着明年目标的提升,预算缺乏预测性,更像简单的目标,缺乏对未来经营的研究和分析,目标不是头脑冲动突然跳出来的数字,也不是凭空对未来的设想,科学的根据才是预算管理的生命。

2.3考评措施不足

考核预算管理的可行性与监督预算管理方案的执行是保证企业预算方案顺

利执行的关键,然而这些必要的考评在我国企业是相当不完善的。

考评绝对不只停留在预算指标值是否能达成的层面。预算的执行结果会与计划产生一定的偏差,事前预测、事中调整、事后反馈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大部分企业考核时间在月底,这就形成了月初发生问题无人问津,月底有人问起却时间间隔过久,无从查起,即便找到了原因也已经为时过晚,预算管理不能在时间上分阶段进行管理,而是应该随时发生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的积累和拖后给目前预算管理向前发展进步造成很大制约。此外,考评不严格,情感影响过多,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家意识过于强烈,事情发生在无关人员身上严格执行考评标准,然而一旦发生在自己的亲戚朋友身上又是另外一个结果,消除这种情感因素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完善的考评措施。

3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改善措施

2002年我国组建了厂网和主辅分离的中央级别电力企业,并在2003年成立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至今10年的时间我国电力工业的改革一直不断的向好的反向发展,但依旧存在一些旧的国家计划管理模式,就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方向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措施。

3.1组织结构完善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直属电力企业最高领导层管辖,建立起目标确立、政策制定、方案审批、预算管理执行、预算修改调整一体化的流程体系,机构对预算管理全权负责,领导层不可单独执行否决权,避免由于偏置意见等个人因素对预算管理的干预,在领导层整体讨论通过方案后,由预算管理机构对方案及领导层负责,并完成后期的实施工作。

3.2氛围增强

电力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离不开各级员工的支持和配合,要想预算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就需要在氛围上先让员工接受这样一种先进的工作方式。首先,领导层的支持力度要加强,领导层对预算管理相关知识多掌握,多学习,配合关联工作的开展;其次,在企业相关培训上为员工传授预算管理知识,阐明预算管理必要性及需要员工如何做;最后,预算管理机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定期向内部员工通报阶段性工作成果及不足,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为支持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3.3市场风向标引导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这个大的环境,电力企业是否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售电量说了算,增强市场导向的干预,减少计划控制的干扰,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对企业负责。市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像计划经济那样按照预定设想中规中矩的走,所以按照市场的境况给预算管理留有弹性可调空间,降低市场冲击波对电力企业的震荡,增强抵御金融袭击的能力。

结束语

预算管理思想运用在电力企业是科学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艰巨挑战,发动全员保持企业战略高度统一,目标一致,不断通过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累积和制度、技术的完善来确保电力企业中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定会使电力企业的明天越走越辉煌。

参考文献:

10.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十

【关键词】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 高校财务

一、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程序不科学

长期以来预算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编制的意识。由于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客体的了解有限,在编制预算时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致使预算指标的确立缺乏合理性,难以反映学校各预算客体的具体情况,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财务预算不相匹配,使得学校事业发展无法获得有利的财务支持。在多数情况下,学校预算的编制往往是为了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拨款,丧失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相关部门的参与,除了在预算编制上缺乏合理性外,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各项预算措施也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指标脱离,依靠以往的实际支出为基础,通过预测调整当年财政收支相关项目编制本年的预算。这种方法会造成两方面的缺陷:一是预算的编制脱离学校发展规划,使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相符合;二是掩盖了以往实际支出的资金项目中不合理的支出项目。这种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无法为学校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资金需求计划,影响了学校规划的实施。

(二)预算执行阶段

1.预算控制意识缺乏导致监管失效

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对预算执行监控管理是预算完善和补充的最好办法,因此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的执行和监管成为高校的软肋,使财务预算形同虚设,预算执行不利,监管也流于形式。

2.预算执行过程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适应资金预算执行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资金预算就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必要的调整。学校财务部门对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报送财政主管部门,但按规定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尤其是对那些可以估计到的费用开支,因工作疏忽未列入预算的,不能随便同意补报预算,使得学校项目建设因资金不到位受到限制。

(三)预算评价分析阶段

预算执行的好坏最终需要通过预算评价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才能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才能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考评才能明确责任,量化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科学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是财务预算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中缺乏预算管理的评价体系,无法衡量教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影响了大家执行财务预算的积极性,最终影响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二、完善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创新预算编制模式

1.宏观上构建学校新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

以“归口分级”管理制度为核心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构成了新的预算管理体系内部框架。另外,预算管理制度也构成了学校内部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机部分,包括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修改预算的办法、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方法、预算的评价和考核等。

2.微观上构建校内责任预算体系

建议在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建立责任预算,在现有的预算控制的基础上,将管理责任下放到归口管理部门,形成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使各部门在内部预算资源再分配方面被赋予广泛的自主权,这将有助于改进预算过程的配置效率。

(二)构建新的预算审批与评价监督体系

在财务部门内成立一个预算管理中心,加强预算的编制、审核、协助工作,推行会计委派制,对各预算基层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成立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对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的部门预算草案及全校的总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发挥职代会作用,学校的总体预算、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必须经职代会讨论,实行广泛的民主决策和监督;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监督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规范性,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标下达、资金拨付、预算调整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国家应在健全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建立部门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机制,彻底改变教育只重投入、不重效益的现象,为高校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外部环境。高校内部要要充分发挥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预算评价机制,对预算的执行全过程监督,对执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预算工作上水平。

(三)创新预算管理思路

1.树立“以人为本”的预算管理理念

财务预算的运行效果的好坏决定于预算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即财务预算的主体素质的高低情况。因此,财务预算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可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编制预算时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做出“留一手”的财务预算,违背了预算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从而影响预算工作的效果.因此,财会人员应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本着对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负责的态度,在工作态度上实事求是,在工作方法上注意调整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做好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

2.财务预算要做到收支平衡

适度拓宽平衡预算的时间,做到量入为出与负债建设的有机统一。高校预算管理必须做到以收定支,据以对支出、赤字和负债总量实施控制;使政策制定者了解高校在中拥有多大的可支配财力;让广大教职工明白资源是如何被安排的。可限制支出部门过高的支出期望,使大家认识到超过财力支持的支出要求是无效的。但是,为了有效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与时俱进,思想必须跟随形势的发展进行创新思维,寻求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对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科学性使其在高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必须严格贯彻零基预算法,排除部门经费只能增不能减的问题,集中资金使用,保证重点支出。

4.重视预算管理的评价考核

必须将各单位的预算经费与其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和经济效果直接挂钩,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每可由校预算审计监督部门对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议,分出优、劣等级,校财务部门据此作为下的预算安排的参考,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可以进一步促使各部门经费预算的不断科学化,也促使各部门有效地利用资金。

11.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一、引言

建筑企业是从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其他专项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通过组织、利用各种建筑资料将劳动对象建造成为特定的工程产品,即通过施工生产活动,把各类建筑材料转变为具有特定用途的建筑产品。在我国建筑业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施工业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具体表现在: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化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类建筑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大型的工程建筑和民用建筑需求旺盛,从而拉动我国建筑企业的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建筑业和他产业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

但是,在我国建筑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财务问题,有些问题若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从内部分析看,由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是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的不确定性使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从内部分析看,主要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工程款拖欠严重

建筑工程款项数额一般都比较巨大,业主一时难以付清所有的工程款项,大量的工程款拖欠,但建筑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为了招揽尽可能多的工程项目许多建筑企业不得不追加贷款,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在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工程项目就开始施工建造,造成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资金周转不灵,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资不抵债。更有甚者许多建筑企业就因为这种情况被迫停工,甚至有些公司因此而破产。同时许多建筑公司还存在的死账、坏账,这些款项随着时间的延长,资金的时间价值也随着消失,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很不利。

(二)资金周转困难

建筑企业要正常按预定的时间施工,就必须要求建筑企业有充足的资金链作为后盾。作为一个建筑企业施工设备、建筑材料、大量的人工等是必不可少,因此这些条件的支出,是一个工程项目按期完工并保质保量验收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这些支出资金量比较大,有些建筑企业一时难以筹集如此巨大的金额,委托单位也一时导致工程延期工程款难以收回建筑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链就会及时的将设备、材料等准备完毕,企业较强的资金周转率,确保资金链不会因某些不必要的原因而断裂,保证资金的安全。

(三)再投资困难

现如今每一个企业都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发展,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建筑企业在保证当前的生产经营水平的基础上扩大自身规模,加强巩固在建筑市场上的地位,建筑企业一般还会进行再投资。要想在维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再进行投资就需要额外的资金作保证,但是建筑企业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工期长再加上工程款拖欠严重,有的企业不得不依靠负债来维持经营。款项长期收不回,负债不断增加,使建筑企业对外投资受到严重的限制,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财务人员流动性大

建筑企业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不高的原因导致财务人员的流动性比较高。从实践来看,施工企业很难长期留住财务人员,一般财务人员会在两到三年内跳槽,导致企业需要重新来招聘新的财务人员,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重大,还需要付出一笔高额的招聘费用,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建筑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许多的办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人员流动性大也是财务管理领域多年探讨的问题之一。

三、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就当前的形势来看一些建筑公司认为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工程项目的投标中标当中,提高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认为只要抓好生产就能使企业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下去。以致,有些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关注度不足,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使用必要的手段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和管理。

(二)缺乏先进的科学方法

建筑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往往具有生产周期长、工程量巨大、资金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财务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多且复杂,财务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在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建筑企业,就不能在企业制定决策前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预测市场未来情况,采取行知有效地方法来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导致决策失误。由于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甚至有些建筑企业已经出现了连续亏损的现象,难以控制成本的发生,导致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减少。

(三)资金管理不严格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离不开资金的快速周转。一个建筑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经常会有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这些资金数量一般较大,若管理不严格就会造成资金的流失使企业的资金链收到影响。再者由于建筑款项较大,委托单位一时难以付清所有施工款项,因此,建筑企业的工程应收账款出现长期挂账的现象,长时间不加清理将会公司的财务人员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从而不能分析公司现行的状况,影响建筑企业制定决策。

(四)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如今,许多小型的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能力。另外,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甚至依然还保存着以前旧的财务观念,没有及时的学习新的财务信息,没有将财务新内容与不断变化的经济情况进行紧密的结合,未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给企业到来不容忽视损失。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是一个公司是十分关键的部分,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能直接的反应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成果,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因此,每个建筑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会要对财务管理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树立财务管理理念。良好的财务管理对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把财务管理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

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严密的财务管控制度,建立健全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财务控制系统和验收系统。在工程物资采购、工程物资领用上建立合理的操作程序,坚持票物相符;对物资的保管与记录必须分开,权利之间相互制约。对库存物资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防止疏忽,做好建筑材料接受和库存控制。从制度上保证操作规范,保证资产物资的安全。同时加强对建筑材料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定期核对各类款项。

(三)加强施工前的成本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在投资竞标前就应该对所投项目的成本进行全面预算,组织公司财务工作者与领导者一起进行讨论,讨论出以最小成本创造最大的收益的施工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下放到各个部门形成反馈意见,管理者组织专家和财务人员对反馈进行分析,项目符合公司利益就进行投标。财务人员积极形成成本预算报告,等成本预算批准后,建筑企业应该按各类工程的需要相关部门提出各类要求让财务部门对工程的成本、收益和利润进行再次預测。为将要开工的项目前做好完善的预算准备。

(四)在施工期间对成本进行控制

在施工期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要将各期各部门的费用具体落实,定期对各部门发生的费用进行统计,对有异常的费用要做明确的说明,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期间的费用支出;仓库物料管理部门应该在采购环节对价格和质量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选择质量好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对建筑材料的浪费、丢失和对设备的损坏,对不明的损失要明确到个人,还要对工地的废弃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节约成本;建筑企业也应对人员成本进行控制,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对每个员工的工作实行绩效考评并且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措施控制人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卞红专.试论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J].财经界(学术版).2015.

12.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十二

目前, 我国部分种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出口市场局限, 产品单一

种子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 在国内品种表现优良的种子, 在目标国可能受气候, 土壤, 耕作方式等不同, 性状表现未必很好。因此, 种子出口前, 必须有几年试种阶段, 确保种子适宜当地气候条件, 才能够出口。对于多数国家, 进口种子需要许可, 这无形中也加大了出口难度。对于一些大宗作物, 如水稻种子, 玉米种子等, 我国更采取出口配额的方式, 没有一定规模的种业出口企业的, 无法申请到配额, 就不能出口。因此, 在种种限制下, 目前, 我国部分种业企业的目标市场较为集中, 其多为与我国气候条件较为相近的东南亚、西亚等部分国家, 出口市场比较局限。

多年来, 我国部分种业企业受体制限制, 创新意识不强, 科研人员流动性较大, 难以培育优良品种。一味借助品牌影响力和公司规模实力, 难以长久在国际市场上生存。更有部分产品采用空白包装袋出口, 没有企业品牌, 也就意味着, 进口商具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对我国种业企业竖立国际品牌形象, 推动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是不利的。

为此, 希望我国种业企业能够借助中央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的东风, 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科研投入, 调动科研人员研发积极性, 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 推动商业化育种的发展, 确保新品种的研发能够被国际市场所接受。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将最新的科研品种应用到市场, 接受市场的检验。同时, 我国种子出口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各类种业展会, 大力推动我国种业企业走出去,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 了解国际市场需求, 促进我国种业企业更好的走向国际舞台。

二、出口包装档次较低

良好的包装是产品在市场成功的保障之一。但多年来, 此部分在我国大部分种业出口企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是沿用国内包装, 贴英文标签, 有的是由客户单方制版, 我方受专业技术限制和语言障碍, 并未能够做出专业化的改版建议。一个品种的出口包装, 往往是由公司管理人员一手拍板。试想, 在没有多年市场消费习惯的经验和专业的产品包装知识下, 我方设计出的包装, 是否能够完全符合消费市场的审美。比如, 包装上除了印刷上英文版面, 为迎合当地消费者心理, 是否可以考虑再增加当地语种的版面, 方便消费者阅读?比如, 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何种规格的包装?是否需要易拉口?对包装材质的偏好?版面设计时是否要考虑当地审美标准和民俗禁忌?这些种种的小细节, 可能决定了一个产品在当地市场上的成败。

对此, 建议有条件的出口企业加强对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视程度, 将包装设计外包给具有资深经验, 最重要的是对目标市场消费习惯深入了解的专业包装设计公司, 设计出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包装袋。通过提升产品包装档次, 增加产品附加值, 为我国种业产品逐渐走上高端市场铺垫。

三、产品售后服务有待提升

对于大部分种业企业, 种子的出口还停留在在出口, 收汇这种单一贸易方式, 对于消费者拿到种子后, 如何使用, 出现疑惑时是否可以解答, 如果有质量问题, 可不可以及时反应等, 均没有合理而有效的体系, 消费体验信息的收集渠道不通畅。目前, 针对国内市场的种业服务已经起步, 下一步, 对于国外市场, 我国种业企业更是要投入精力, 加强售后服务的发展。目前, 已经率先有部分种子出口企业, 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 定期邀请海外专家举行种业类知识讲座, 这不仅拉近了与客户的关系, 为客户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更借此成功的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是值得广大种业出口企业学习的。众所周知,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今天, 能够极大的提升客户忠诚度, 这也是客户区分不同产品的一个重要标识之一。建议有实力的企业率先走出去, 带头做好出口种子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 增强自身实力, 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和完善公司海外网站, 除了一般英文网站外, 对于几个主要目标国, 也应有相应语种的网站。网站上, 对于公司的主推产品, 要有详尽的品种, 栽培技术等相应的图文介绍;开通国际客服功能, 收集客户信息, 对于有意向采购的, 及时将信息转接给业务人员。为客户答疑解惑, 建立客户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后期通过大量客户信息的收集, 建立客户数据库, 为国际市场开拓提供最准确的信息支持。

另一方面, 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除了以往国际技术交流的方式, 还可以在现如今在国际分工区域转移的浪潮下, 乘势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建立种子生产基地, 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低廉的人工成本, 育种繁种, 并直接与当地市场对接, 实现种子当地的销售。

四、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行业特殊性, 种业的电子商务还不是很发达。对于一些大型综合的贸易平台, 如阿里巴巴, tradekey等, 并没有专门关于种业的分类科目, 种子供求信息较为有限, 信息的有效性也往往不及其他产品。亟待相关部门牵头, 建立一个专业种业出口交流和合作的贸易网站。会员需注册认证, 具有种子进出口资格的会员才能成功注册, 避免网站上过多的垃圾信息。为我国种业进出口商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交流平台。

五、有关种业的进出口商会组织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内用工成本不断提高, 导致制种成本逐年上升。与此同时, 国人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这样, 由经济发展带动的用工成本, 产品价格螺旋上升的趋势, 势必对我国种业的出口产生影响。对于东南亚市场, 市场接受能力不高, 如果提高价格, 丧失了竞争力, 导致销售压力, 如果降价, 在如今高成本的形势下, 必然极大压低利润, 这将大大丧失出口商的积极性。微薄的利润也势必影响企业长期科研投入, 导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无法有效实施。而对于欧美高端市场, 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的产品还不够成熟, 无法具有竞争力。对此, 一方面, 出口企业应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降低制种成品, 另一方面, 借助商会组织, 形成战略联盟, 对同一市场实行价格限制, 避免打价格战, 挤压利润,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农业合作项目, 通过国际合作, 寻求种业企业海外发展道路。

上一篇:修理厂开业庆典下一篇:教科版语文贱卖海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