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

2024-12-03

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精选16篇)

1.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 篇一

关键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与推广,注意事项

注射是最常见的卫生保健程序之一。发展中及转型国家每年至少进行160亿次注射操作。免疫接种约占全部注射的5%。[3]以预防为目的的注射为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医学生物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将有更多更理想的疫苗问世。由于疫苗具有生物学性, 绝大多数需要注射, 接种面对的是众多人群, 因此, 安全注射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所谓安全注射, 就是使用疫苗和药物进行注射时, 必须使用灭菌的注射器进行规范操作, 并对使用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

1 安全注射的含义

目前, 在免疫规划工作中, 安全注射包括以下含义:①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 (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刺器皿中, 不允许再次使用) ;②实施预防接种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书上岗;③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④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⑤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要安全回收、销毁。

2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如果违反了上述要求, 即为不安全注射, 将要造成严重危害。包括: (1) 传播感染的危险:①传染血源性疾病:器具处理不当流入社会导致疾病传播。不安全注射是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会造成慢性感染, 在不安全的注射多年后导致发生疾病、残疾和死亡。儿童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 到30岁, 即在人生最好年华时, 一般都患有慢性肝病, 这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2];②导致化脓性或细菌性感染:引起脓肿、败血症等; (2) 非传染性的危害:①不正确注射操作造成的伤害:注射部位不当造成神经损伤、卡介苗注射剂量过大导致严重反应局部淋巴结化脓破溃;②注射不合格疫苗造成的伤害:如冻结后溶融的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或混用不同疫苗的稀释剂则可能引超严重的接种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如果注射物中含有其他物质, 可直接引起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4]

3 预防接种安全的实施与推广

为实现安全注射, 必须在疫苗接种的各个环节均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总的要求就是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对实施接种者无害, 对使用过的物品不会给社会公众造成危害。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和实施安全注射。

3.1

①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②规范疫苗管理、接种操作常规、注射器材处理等;③推广规范化接种门诊;④推广使用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⑤监督指导;⑥培训;⑦社会宣传教育。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不再提倡继续使用玻璃注射器。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联合声明中认为:自毁型注射器是预防接种中的首选注射器。

3.2

注射器使用后处理程序 ①毁型 (或放入安全盒或防刺容器中) ;②消毒液浸泡消毒;③集中回收到指定回收单位;④由回收单位统一处理。

3.3

WHO提出建立全球安全注射网络 (SIGN) , 旨在推广安全和合适的注射方式。

3.4

发展和采用安全技术, 目前接种技术的简易性和安全性尚须改进, 正在建立新型预防接种技术: (含针注射器具-自毁型注射器及含单剂疫苗的塑料袋已研制成功;无针注射器具-目前倾向于无针注射固体疫苗的开发应用;黏膜免疫、经皮免疫) 。

4 预防接种实施注意事项[4]

接种人员须经过计划免疫专项培训, 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从事预防接种工作[1]。卡介苗必须专人、专室接种, 使用专用冷藏包。卡介苗室内严禁接种其他疫苗。接种日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佩戴上岗证。患有传染病、化脓性皮肤病者应暂停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禁忌症。开启疫苗前应观察疫苗品质是否正常、安瓿是否完好、是否在效期内使用。注意一次性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 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多人份/安瓿包装的疫苗, 吸取药液前应充分摇匀 (尤其是卡介苗、百白破) , 以减少、减轻接种副反应和保证免疫效果。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皮肤表面采用75%酒精常规消毒, 待消毒剂干后再注射。接种后 (尤其是接种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麻腮风、水痘疫苗后) 避免用含消毒剂的棉球按揉, 可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接种过程中始终坚持“苗不离冰”。疫苗开启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活疫苗的废弃时间为0.5 h, 死疫苗的废弃时间为1 h。疫苗开启后等待其他人来接种时应加盖消毒干棉球, 避免长时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接种前核实接种对象、应种疫苗种类。接种后应在接种证的接种医生签章栏内签名或盖章。并要求儿童在接种现场观察15~30 min。

只要从以上几方面着手, 就能消除许多不安全因素, 从而增强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信任感, 提高儿童接种率, 最终达到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005年9月:5.

[2]龙振华.性传播疾病诊断与药物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8月:9.

[3]梁晓峰.预防接种实用技术, 2006年3月:108-117.

2.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 篇二

“十二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是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加快构建的时期,也是深入实施国家和我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关键五年。要更好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桂战略,实现为广西科學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目标,必须紧扣未来五年人才发展趋势,谋划未来五年人才发展蓝图。因此,切实抓好广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要科学地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人才观与编制规划的关系,充分体现人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战略部署,以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托,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未来五年发展走势和需求,精心谋划“十二五”期间我区人才发展规划。

要坚持开门搞人才规划。勇于开门集智,善于师夷长技,加强学习交流,广泛汲取各界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拓展编制思路和发展空间,既结合外省的先进做法,又针对广西人才发展现状,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才能对“十二五”时期全区人才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战略目标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切实提高“十二五”人才规划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人才工作焕发新活力、创出新局面、抓出新成效。

要认真开展相关重点课题的研究。围绕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趋向,选择重点研究方向,对人才发展的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课题研究可委托专业科研机构或一些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开展,充分利用调研成果充实人才规划,力保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重点课题研究要有实用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创新性,要体现出我区的特色,能具体指导我区“十二五”人才事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要认真梳理人才规划项目。将项目编制工作作为“十二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以广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努力筛选一批事关全区“十二五”人才发展全局、支撑力大、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的重点人才项目,以人才重点工程和项目为抓手,以全面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基本取向,同时兼顾各层次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依靠人才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惠及民生。在规划中要努力体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与促进作用,为人才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

3.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篇三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县免疫规划工作以巩固维持无脊灰成果、全面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和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重点,从落实和促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开展县乡两级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培训、强化对薄弱地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等方面入手,达到保持高水平接种率、降低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病率、控制麻疹、乙脑及流脑等针对疾病的暴发疫情、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关注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规范乡级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程序和管理,使全县免疫规划工作继续持续、稳定、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一.落实和促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工作

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管理,提高各级免疫接种服务质量,继续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

乡级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杜绝接种事故发生,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在乡级卫生院设立预防接种门诊,以乡为单位实行按周集中进行预防接种,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强化安全注射意识。全县每个接种点必须保证12次以上冷链运转工作,保质、保量为所有儿童提供免疫接种服务。及时进行常规免疫接种数据的报告工作。要求乡级对报告的数据在上报前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严把数据报告质量关。

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的摸底调查工作。

根据昭通市卫生局下发〈昭卫发[]271关于转发«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在全

省范围内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逐步完善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资料收集。为今年昭通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打好思想基础和做好资料准备。

完善免疫规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设独立的免疫规划科、办公室、冷链管理室并配备专职人员4人以上及1台专用电脑;

制定免疫预防人员管理制度,生物制品管理制度,冷链管理制度,免疫接种管理制度,针对疾病管理制度,例会、考核、宣传、培训制度,报表与信息化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时妥善处理异常反应。

组织学习云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逐步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制度。加强县、乡级免疫规划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各部门

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疫苗管理,以便准确计算不同疫苗的反应发生率。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及时逐级报告。

规范疫苗使用管理,建立疫苗收发登记,做好生物制品分发、疫苗接种前告知工作。

县、乡两级要及时做好生物制品的计划和分发工作,每次领取或分发的免疫规划相关疫苗要记录清楚,包括疫苗的厂家、批号、效期、数量、温度、领发人签字等。

预防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各接种点要继续建立告知制度,保存告知情况的记录以备查。

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管理。

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接种单位应主动掌握责任区

内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情况,对主动搜索到的适龄流动儿童,应当及时登记,建立接种卡、证,实行单独的卡管理,并及时按照《规范》中补种的原则及时接种。要求各乡对流入和流出的儿童进行常规报告,摸清底子,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行免疫接种数据报告。

严格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做好补种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做好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做好人员培训,落实各项措施及未种儿童补种工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等特殊人群麻疹疫苗接种,评价新入学学生、集体生活和进城务工人员等人群免疫状况,及时做好相应人群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等疾病暴发。

加强冷链管理,做好冷链设备温度监测工作。

免规科、各乡镇防保组、县乡预防接种门诊要继续做好冷链设备监测管理

和温度记录工作。

二.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

实施新的《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巩固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工作。

继续做好afp病例监测工作,按时报表。组织实施好opv强化免疫活动,并及时将强化免疫的数据和总结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做好消除麻疹的各项工作

按照《—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县实施方案》的要求,各乡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安排、科学计划,切实做好儿童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继续巩固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成果;力争在11月前,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实施8月龄-14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要求以乡为单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以上;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85%以上;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达到

100%;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100%以上;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达到并保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

加大乙肝防治力度

按照gavi项目要求,落实防治工作提出的各项措施。利用新农合契机,住院分娩率提高,进一步加强与医院合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免疫及时率,强化“谁接生谁接种第一针”的原则。结合中央转移支付乙肝防治项目和gavi项目结余资金,继续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和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工作,并做好报表工作。

加强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疾病综合防控工作。

做好乙脑、流脑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提高接种率;加强流脑、乙脑的监测工作。各乡镇要在进入流行季节前加强与学校联系,争取学校配合与支持,完成对中小学校学生高危人群的疫苗接

种,认真落实学校专兼职教师疫情报告员制度和晨检工作,争取及时发现学校发生的流脑等首例病例,及时指导学校等疫情发生单位做好消毒、病人的隔离、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等工作,防止学校发生暴发疫情。

提高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实验室诊断工作的质量。

逐步建立麻疹实验室,提高乙肝病毒学监测等。

三.项目工作

按照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合作项目结余资金实施方案县实施计划的要求,继续做好gavi结余资金项目的各项工作,按时上报本项目的进展报告。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意识,按时进行数据报告。各乡镇要严格按照《云南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乙肝疫苗接种的各项管理和数据上报工作,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四.督导、培训和宣传

建立规范化督导机制。

继续强化免疫规划的督导工作,作好督导记录和总结。今年将根据督导检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重点对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麻疹疫苗两针次接种率和强化免疫的实施质量、村医台帐、免疫程序进行督导。县级对所有的乡镇每两个月进行1次督导,全年共6次;乡级每月对所辖的村级进行1次督导,全年共12次;要注重督导的质量,注意收集督导资料,建立督导档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督促落实。

乡村两级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培训。

重点培训《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安全注射》等内容。注重培训效果,培训结束进行考试。乡级培训今年不少于6次;拟定乡、村级培训1次,覆盖全县的乡、村级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

开展计划免疫相关的知识宣传。

利用“”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等时机,与相关部门合作,借助新闻媒体刊登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开展计免相关知识宣传。

五.免疫规划资料管理

对上级印发的文件、计划、通知及各种资料做好收发登记并归类管理。掌握如下资料:1.以村为单位的总人口数、0-14岁年龄构成;2.行政区划及托幼资料;3.镇村防保网络人员分布;4.接种器材帐目登记;5.各种生物制品的领发登记;6.每次冷链运转的接种成果报表;7.疫情疫点调查处理,计免针对疾病的个案登记资料;8.计免工作计划、文件、通知、总结、检查记录等资料;9.重点生物制品接种资料;继续完成消灭脊灰和各项资料并归档。

六.建立定点接种门诊建设

各乡卫生院防疫组要实行定点接种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乡、村预防接种门诊;

加大预防接种门诊设施的投入,配

置好相应物资;

加强对定点接种人员的培训,接种要严格按照《计划免疫接种技术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进一步搞好定点接种点的建设,使全县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定点实施规范的要求;

按定点接种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按时上报接种成果报表。

七.继续做好接种卡证的管理、安全注射和考核工作。

附件:

附件:

要求各乡完成的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主要指标

提高“14苗”接种率

要求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脊灰、百白破、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破二联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甲肝疫苗、等“14苗”单项接种率达到85%以上;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0%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服苗率达到95%以上;入托入学新生查漏补种接种率mv≥95%、opv≥95%、dt≥85%;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85%以上,流脑、乙脑疫苗单项接种率达85%以上。

建卡、建证:

依法做好0-7岁儿童建卡建证工作,加大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的工作力度,要求0-7岁儿童建卡建证率达100%以上。

有效降低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各个监测系统的各项指标:

afp病例报告24小时内调查处理率100%

afp病例麻痹14天内采集2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达90%以上

afp病例麻痹60天内随访表及时送达率达到90%以上

afp病例监测旬、月报及时率、完整率达到100%以上

麻疹发病后7天内报告率100%

麻疹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达

95%

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血清标本送检率均达到100%;

麻疹病例标本采集率达100%;

流脑疑似病例医疗单位病例及时报告率达100%

4.免疫规划工作制度 篇四

一、凡协助参加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负免疫程序、制品性质、接种方法、途径和禁忌证及反应的观察、处理方法等。

二、根据接种台账、入户发放预防接种通知单,保证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上级文件要求。

三、摸底辖区0-7岁儿童基本情况,定时更新儿童基本信息,掌握儿童迁出迁入动态,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四、协助预防接种日工作,当日统计接种日预防接种儿童情况,对没有来接种儿童进行补种通知,并督促到预防接种日进行补种。

五、对接种儿童进行上卡对证工作,补录外地接种儿童针次到接种卡上。

5.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篇五

一、常规免疫

1、20xx年到目前为止共出生儿童408人,建卡408人,建卡建证率100%。

2、本年度累计接种乙肝疫苗1009人次、脊灰疫苗1918人次、百白破疫苗2035人次、白破556人次、含麻疹疫苗1407人次、乙脑疫苗991人次、流脑疫苗2120人次、甲肝疫苗1273人次。并开展了水痘、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的接种。

3、对流动儿童每季度调查一次,并为其建卡,按照我们的接种程序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免疫接种,确保外地儿童有接种门诊管理。

二、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监测

每旬对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进行监测,7、8、9月每旬两次并及时上报。共发生10例流行性腮腺炎、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均及时上报。

三、宣传培训

今年4月25日围绕“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这一主题,到西王门社区及陆吉庄子集市上进行了一天的免疫规划知识宣传,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疫苗、正确接种疫苗。

四、儿童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

利用今年暑假为入学入托儿童进行了首次查验补种工作,开学后又进行了再次查验工作,共查验学校10所,幼儿园12所。本次共查验了1283名新入学或入托的儿童。其中共有28人补了接种证,脊灰疫苗应补种22人,实际补种22人,麻疹疫苗应补种53人,实际补种52人,白破疫苗应补种33人,实际补种32人,乙脑疫苗应补种12人,实际补种12人,流脑疫苗应补种51人,实际补种49人,甲肝疫苗应补种16人,实际补种16人,乙肝疫苗应补种0人,实际补种0人。

五、强化免疫及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根据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安排,我们于3月份对8月龄至14岁儿童进行了含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为其接种麻疹疫苗。11月对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的新生接种麻风疫苗,共摸底1060人,实种1036人。根据上级安排,于10月和11月对0到3岁儿童进行了2轮次脊灰疫苗强化,共强化儿童1645人。每季度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所有免疫规划疫苗的查漏,并对为漏种的儿童及时进行了补种。

六、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

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逐步完善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今年1月开始数字化接种门诊建成后,我们于上半年迎接了寿光、青州、奎文、高密等地区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参观,潍坊疾控中心领导多次来督导免疫规划工作,并承接了市政协领导的调研和省麻疹接种率的评估工作。9月份,省满意化接种门诊评选活动,我们扎实工作,积极准备,在山东省群众最满意的接种门诊投票网站上进行了公投,取得了很好的信誉和成绩。

6.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 篇六

注:sy=3.90, 1.96 sy=7.6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某市1993至1998年免疫规划年终考核资料为基础, 选取其中的X1-建卡率 (%) 、X2-用卡率 (%) 、X3-建证率 (%) 、X4-卡证人相符率 (%) 、X5-卡介苗接种率 (%) 、X6-脊髓灰质炎普服率 (%) 、X7-三联苗接种率 (%) 、X8-麻疹疫苗接种率 (%) 和X9-四苗覆盖率 (%) 共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各年度、各指标的具体观测值见表1[2], 数据真实可靠。

1.2 统计方法

由于比较组 (年度) 的数量较少, 可选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对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其基本步骤如下[3]。

1.2.1 计算秩和比

区分各指标为高优还是低优并编写秩次, 按照下式计算秩和比RSR:

式中:R为秩次, m为指标数, n为年度数。

1.2.2 计算秩和比变量代换值的95%可信区间

根据参数统计要求, 计算RSR的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值y及其标准误sy:

则y的95%可信区间为y±1.96 sy

1.2.3 推断结论

对比各组y的95%可信区间, 如交叉重叠超过一半, 接受H0, 各组在α=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果交叉重叠小于一半, 拒绝H0, 各组在α=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算秩和比

依据专业知识易知本文选用的9项评价指标均为高优。这样, 各指标值按照从小到大编写秩次, 同一指标值相同的均编以平均秩次, 之后计算秩和比并排序 (表2) 。

2.2 计算y的95%可信区间, 推断结论

计算RSR的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值y和y的95%可信区间, 见表3。由表3比较各年度y的95%可信区间可知, 除1993年与1998年、1994年与1995年、1994年与1998年两两年度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外, 其他年度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秩和比是反映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其设计思想是计算得到的RSR越大越好。由表2可以看出, 该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的排序为1993年>1998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 而应用密切值法分析得到的排序结果均为1993年>1998年>1995年>1994年>1996年>1997年。排序结果的差异在于1994年与1995年。但是, 经过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分析表明, 两年度的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无差异。因此, 这两种统计方法的分析结论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时, 秩和比法的优点在于应用可信区间法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比较两两比较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当比较组数较多时还可以应用分档法[4]进行聚类分析, 所获得的信息要比密切值法要多得多。但是, 秩和比法也有其缺陷。主要表现在编秩时没有充分利用原始数据, 仅仅考虑同一指标的相对位次。所以, 为了更好地进行综合评价, 编秩时必须充分利用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 比如采用线性插值法编秩。所以, 当克服了这个缺点后, 秩和比法不失为一种评价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的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鲁, 施榕.社区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7.

[2]贾洪锐, 刘福亭, 马慧.应用密切值法评价计划免疫工作质量[J].中国卫生统计, 2001, 18 (2) :111.

[3]孙爱峰, 宋险峰.秩和比法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较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4, 2 (4) :247-248.

7.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 篇七

【摘要】论文基于遗传学和免疫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AGV路径规划方法。算法采用实数编码,且采用不定长度,定义的适应度函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所设计的路径规划方法具有遗传算法具有的搜索空间大等优点,也具有免疫算法对抗原的识别、学习、记忆和自动调节能力,克服了遗传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进化速度也得到了提高。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较快地为AGV产生一条适应所处环境的无碰撞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自动导航小车;路径规划;免疫遗传算法;疫苗

1、引言

目前,为使移动机器人规划出良好的去去路径,所用的方法很多,如栅格法[1]、势场法[2]、可视图法[3]等。但各种方法有其使用局限。人工智能的发展为AGV的路径规划提供了新思路,产生了诸如神经网络学习法、遗传算法等方法。这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AGV的路径规划问题,但也有其缺陷。如神经网络学习法对于复杂环境难以数学建模,范化能力差;模糊法灵活性差。遗传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个体在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退化。受生物免疫系统的启发,论文将免疫引入到遗传算法中,在保留遗传算法优点的情况下,利用待求问题的一些特征信息,采用免疫方法所具有的识别、记忆等功能来抑制遗传算法在进化中所出现的退化现象。本文所设计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利用AGV在移动过程中的特殊信息对所选路径进行优化,可较快地使AGV根据环境信息搜索一种满意的路径,提高了AGV路径规划的智能性。

2、环境信息建模

对AGV进行路径规划前,应解决对其环境信息的描述即环境建模问题。为此,作以下假设[3]:

(1)AGV在二维平面中运动,不考虑其高度方向的信息;(2)规划环境的边界及其内所有障碍物(妨碍AGV运动的所有物体)用凸多边形表示。(3)考虑到AGV的大小等,对环境边界进行缩小和对障碍物进行扩大时,其缩放量为AGV外形最大尺寸的一半。即AGV为“点机器人”。

至此,AGV的工作空间可描述为:工作平面和障碍物群{Oi|i=1,2…N}。具体到其个障碍物Oi,可描述为Oi={顶点1坐标(xi1, yi1),….. 顶点n坐标(xni, yni)}。为方便数据处理,对多边形顶点沿顺时针方向编号。起点为S,终点为E。工作平面可表示为矩形{(Xmin,Ymin),(Xmax,Ymax)}。

设在AGV的工作环境中有n个已知的障碍物Oi(i=1,2,...,n),对应的顶点数为Si,顶点坐标为(x(i,j),y(i,j))(j=1,2,…Si)。为描述AGV工作环境中的障碍物,采用Dm×m矩阵对环境信息进行描述,其中,m为障碍物顶点总数。定义d(i,j)为:

3、免疫遗传算法设计

3.1路径编码方式

采用免疫遗传算法求解最优问题的关键是对所求问题的解进行编码。编码的长度与搜索空间的大小及求解精度有直接关系,也影响算法的效率。对AGV进行路径规划时,传统的二进制或实数编码方式都不适用。本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长度实数数组编码方式,即第p代Xp的第k条染色体Xkp的第j位基因Xkp(j)表示为Xkp(j)=|io,xk,yk|T,其中io为障碍物序号,(xk,yk|)为第io号障碍物的某顶点坐标。由于路径的起点为AGV的起始点,终点为其目标点,在路径规划时可省去以缩短染色体的长度。定义,AGV的可能运动路径由数条直线段组成,相邻两直线段的交点称为AGV的路径拐点。为使AGV不穿越障碍物运动,基于对工作规划空间建模时所作的假设,AGV可沿多边形障碍物的边界线移动,也可以障碍物的顶点为拐点在自由空间中移动。染色体即AGV的某行路径Xkp为Xkp={Xkp(1), Xkp(2),…, Xkp(nkp)},其中nkp为第p代中第k条染色体的长度,每代中各条染色体长度不同。

3.2适应度函数

在对AGV进行路径规划时,其优化目标为在所有可能的运动路径Xp={Xkp|k=1, 2,…,N}中找出一条最优或次优路径。设某个体Xkp的路径长度Dk为:

其中dj为Xk中各直线段轨迹长。因为AGV由一直线轨迹向另一直线轨迹过渡时运动速度的变化会影响其运行时间,因此,在对所选路径进行评价时,除考虑其总长度外,可要求路径中的拐点数尽可能的少或AGV的姿态角变化量尽要能的小。本论文的路径规划目标是路径短且拐点较少。定义适应度函数为:

式中,和为调整系数。这里取=0.8,=0.2。N为种群大小,Dj为种群中第j个体的路径长度,nj为第j个体路径拐点数。

3.3算法的实现

在进行路径规划时,首先判断AGV从起点向终点沿直线轨迹运动时是否穿越障碍物。若无障碍物,两点间的连线为AGV的最佳运动路径,无须进行路径规划。否则进行路径规划。

免疫遗传算法中,疫苗是根据待求问题的先验知识构造的最佳个体基因的估计,抗体是根据疫苗将某个体基因进行修正后所得到的新个体。论文所设计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过程如下:

(1)根据问题从记忆抗体库中提取问题的抗体P得到初始种群 ,不足N个时在AGV起始点和目标点之间随机产生N-P条路径。个体的产生方法是:以包围AGV的起点、终点和所有在线障碍物的最小矩形为规划区域,在规划区域内的障碍物顶点个数为M,在线障碍物为m,则染色体的最大长度为M-m。以规划区域内的障碍物顶点为被选对象,沿一定的条件随机选取基因位上的基因组成一条染色体,同用样的方法产生其它染色体以组成群体。

(2)根据先验知识抽取疫苗H={h1, h2, …, hm};

(3)計算第p代种群Ak所有个体的适应度,并进行终止进化判断。

(4)对当前群体Xp进行遗传算子操作得到子代群体Bp。进行交叉操作时,采用单点交叉。交叉操作时,两个个体若有相同的基因(而非等位基因)进行交叉操作。当相同基因位不止一个,随机选择其一进行交叉;当无相同基因位则不进行交叉。进行变异操作时,从个体中随机删除一基因位或随机选取一基因位插入一新基因位,或在个体中随机选取一基因位用另一随机产生的基因位交换。

(5)对子代Bp进行免疫操作,得到新代Xp+1;接种疫苗和免疫选择是免疫算法的主要操作,接种疫苗是为了提高个体的适应度,免疫选择是为了防止个体的退化。接种疫苗即从Bp中按比例K随机抽取Nk=KN个个体Bip(i=1,2,…,Nk),并按先验知识修改Bip(这时就变为抗体),使其以较大的概率具有更高的适应度。接种疫苗时,若Bip已经是最佳个体,则其以概率1转移为Bip。对路径规划,接种疫苗就是对所选个体进行判断:首先,相邻两点间能否使AGV无障碍的沿直线运动;其次,任意两点间能否使AGV无障碍的沿直线运动?条件满足,则删除中间点。免疫选择分两步完成:免疫检测和退火选择。免疫检测即对抗体进行检测,若出现适应度下降,此时由父代个体代替其参加竞选,退火选择即以概率P(Bip)在当前子代中进行选择:

其中,为适应度函数;Tk是单调递减趋于0的退火温度控制序列,Tk=ln(T0/k+1),T0=100,p是进化代数[3]。

(6)选择个体进入新的群体。更新抗体库,并转到第(3)步。

4、仿真实验

仿真是在Matlab6.1上进行的。AGV的工作环境大小为8×6m2,其内有6个形状各异、排列任意的障碍物(如图2所示),现欲使AGV从S点无碰撞地运动到E点且使其运动路径最短,建立如图4所示的可视图。其可视矩阵如左图:

论文采用所设计的路径规划方法和现有的遗传和免疫算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以寻找最佳路径。取遗传操作中的交叉概率Pc=0.8,变异概率Pm=0.2,免疫操作中的接种疫苗概率Pv=0.6,初始种群大小为N=20,抗体库M=5,遗传代数不超过K=200。图3为路径规划的最佳路径。进化过程中适应度变化和路径长度变化如图4所示。

由仿真结果知,采用免疫遗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退化现象基本不会发生,再能很快得到问题的最优解。其原因是,利用免疫遗传算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一方面利用了遗传算法的优点,由于是对编码进行操作,对问题的依赖性小,且操作是并行进行,优化速度快;同时针对遗传算在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时是以以概率方式随机地、缺泛指导性地进行导致问题进化时产生退化的现象,采用适当的指导,弥补了遗传算法的缺点。利用遗传免疫算法进行优化,在保证算法收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计算速度。利用此法对AGV的路径进行规划,比其它的方法更有效。

5、结论

论文主要针对环境建模和路径搜索两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可视图环境建模方法优点,完成了对环境信息的建模。并结合遗传和免疫算法的优点设计了具有精英保留策略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通过比较采用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本论文所设计的免疫遗传算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结果和效率的比较,分析了所提出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

A.本论文采用改进的可视图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建模,在改变障碍物位置、形状、大小和AGV的起点及终点的情况下,均可快速构建AGV的环境信息模型。

B.采用本论文所设计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在速度方面优于传统的免疫算法和遗传算法,且系统退化现象基本得到消除。

参考文献

[1]吴锋,杨宜民.一种基于栅格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4(3),7-9,13.

[2]沈凤梅,吴隆.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和避障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 (12),28-30,39.

[3]李善寿,方潜生,肖本贤.全局路径规划中基于改进可视图法的环境建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6),73-77.

作者简介

井治财(1968),男,诺伯特智能装备(汉中)有限公司,陕西省汉中市,邮编:723000。主要从事机床结构设计与误差检测。

8.免疫规划科工作职责分工 篇八

科主任:

1、负责免疫规划科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和科室管理工作,安排科室业务工作、组织业务学习及民主生活会。

2、负责制定免疫规划全年工作计划并撰写工作总结,完成率100%。

3、负责对基层接种人员业务培训,对预防接种人员进行接种资质认证和审验考试,完成率100%。

4、负责组织开展对基层接种单位免疫工作季度考核、“4.25”及“7.28”宣传活动。

5、负责疫苗使用管理,二类疫苗月销售情况核对,账物相符率100%。

6、负责组织开展接种证查验工作、麻苗查漏补种及糖丸补充免疫等工作。

7、承包区医院、白音席勒社区、哈林格尔的免疫督导工作,督促完成一类疫苗接种率及其他各项工作。

8、完成中心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科员甲:

1、负责一类疫苗及冷链管理工作,协助二类疫苗的发放。每月核对库存,账物相符率100%。负责冷链设备保养,冷链温度监测率100%。

2、负责AFP病例、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及其他疫苗相关传染病监测工作,及时调查、上报、送检(48小时个案调查率100%,标本采集率100%、3日内送检及时率100%,个案录入及时率及完整率100%,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以上)。

3、负责免疫规划信息的编写报送及部分文件的起草。

4、承包苏木、哈业胡同、赛汗社区的免疫督导工作,督促完成一类疫苗接种率及其他各项工作。

5、参与季度考核、宣传培训等工作的实施。

6、完成科室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科员乙:

1、负责接种证、乙肝白卡、文件等资料的发放登记工作,并协助一二类疫苗的发放。

2、负责全区接种率监测,按时上报免疫各类报表。(要求报表上报及时率完整率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扩免疫苗接种率90%以上)

3、负责免疫规划档案资料的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分类装订。要求上级来文有登记有备份,资料归档及时率、完整率100%。,4、负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及时调查处理和报告,调查处理率100%,接种单位AEFI覆盖率100%。

5、承包沙河社区、麻池、萨如拉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督促完成一类疫苗接种率及其他各项工作指标。

6、参与季度考核、宣传培训等工作的实施。

9.乡镇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篇九

一、医护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医院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年,在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制定了《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质量控制网络,调整和充实质控和业务管理机构,加强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形成了全院上下同把质量关,同抓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二是坚持以两种效益为保障。一方面要求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不要有以“救命恩人”自居的思想,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求行政工勤人员不要有“低人一等”的思想意识,要有为临床一线服务就是为病人服务的胸怀,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当好主人翁的思想。在全院范围内正确处理好了两种效益的关系,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一切服务以病人满意为标准。我们定期征求病人及群众意见,继续聘请社会监督员,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参加医药招标采购,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提高效益,病人住院天数仅为4天,减轻了病人负担。在检查、诊疗过程中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维护了病人的权益。

二、人才培养和临医学教育成绩显著

开展了彩超、介入治疗两项新业务,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一项;在临床教学方面,全年接受实习生20人,接受基层卫生院医生、护士进修人员4人。为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储备急诊科骨干力量,保持和发扬县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优势,二00三年选送进修人员12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达56人次;组织院内业务讲课12次,邀请省级医院专家、教授来院查房、讲课、指导手术22次,全年参加学术活动48次;参加学历教育35人。

三、硬件建设有成效提高医院诊疗水平

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改善就医环境,经院领导努力争取,我院门诊楼项目顺利实施,并于年终投入使用。对综合楼墙体进行全面维修,使之与新建门诊楼相协调,从整体上让医院外观焕然一新。3号住宅楼工程也于年内交付使用,从而解决了年轻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对医院库房、13间小平房安装了暖气,从而改善了总务科、药械科、防保科的办公环境,也为单身职工提供了住宿条件。投资10余万元修建了25立方米化粪池一个。年内医院先后投资120余万元购置了丹麦产新型高档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一套、心电监护仪两台、心电监护、起搏、除颤仪一台、多功能母婴监护仪一台、创伤治疗仪一台、麻醉机一台、急诊科抢救床10张等,使得医院的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急诊科成立创造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让病患者通过医院简介、科室简介、医生护士简介等材料了解医院,了解就诊科室及主治大夫,从而选择自己信赖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坚持医患谈话制度,促进医患沟通,使病人及家属在就诊过程中与医护人员相互协助,有益于病人康复和医护人员工作。建立并完善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使各级质控组织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对医护质量进行指导、监督、改进,激发了医务人员之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保护了患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改善了医患关系和医院形象。20xx年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

五、进一步规范了医疗管理行为

根据卫生部《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规范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若干规定》,对医院存在的不规范医疗行为做了认真的自查自纠,经认真整改,妥善处理,纠正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各级领导的政策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加大了院务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涉及职工住房分配、药品采购、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决策的出台和实施。公开的方法,除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外,以院周会、交班会、座谈会、公示栏等多种形式互补,同时注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院务公开逐步走向一个较为完整的运行体系。

六、抓思想政治教育

在实践中,一是坚持支部中心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读书笔记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针对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大家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以良好的心态对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既稳定了职工情绪,又促进了医院改革。

10.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 篇十

关键词: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接种率

为更好地了解我高新区近年来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和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 为后续制定相应的儿童疾病干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于是对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或者村落的常住儿童展开调查, 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凡是在我高新区调查地区内连续居住达1年及以上的儿童 (没有外来人口和本地户口之分) 。儿童的年龄在1~3岁, 即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均在调查的范围内。同时接受调查的儿童必须满足以下四个要求则为符合规定的调查对象: (1) 出生时间和接种的时间准确详细; (2) 乙型肝炎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为出生后24h内接收第一剂接种; (3) 儿童在1岁内完成基础免疫的接种; (4) 家长承认或者手持的接种证、接种卡是一致的。

1.2 调查方法

根据地区的人口容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1], 随机抽取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或者村落 (对人口数不满足150人的村落进行合并) , 又在每个村居随机抽查1~3岁的常住儿童, 共调查了560名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调查的时候根据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的户列表随机确定一个座位第一户, 然后按照一路向右的原则依次选择第二户、第三户。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儿童的信息进行调查, 该表的信息包括儿童的身份信息 (编号、户籍、出生日期) 、接种的信息 (是否有建立接种证、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在1岁年龄内疫苗的接种状况) 、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庭月均收入) 。

1.3 调查的疫苗类型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A (2次剂) 疫苗、麻风腮疫苗共八类。

2 结果

2.1 接种卡和接种证的建立情况

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 每个居民区随机抽查1~3岁的常住儿童, 符合调查条件的儿童560名中, 建卡率为96.76%, 建证率100%, 所建的卡和证相符率为100%。

2.2 免疫接种率

从调查中来看, 我高新区自2009-2012年的儿童免疫接种率均达到了95%以上,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A (2次剂) 疫苗、麻风腮疫苗共八类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68%。疫苗接种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疫苗96.38%, 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26%、卡介苗接种率为100%、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97.1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为99.83%、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率为95.38%、麻风疫苗接种率为94.67%、流脑A (2次剂) 疫苗的接种率为92.39%、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麻风腮疫苗接种率为93.34%。

3 讨论

儿童计划免疫是国家为了防止传染病, 通过一定的规划对这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2]。儿童计划免疫我国自1978年以来就开始实施, 在防治和消灭传染病的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3]。我高新区自上世纪90年代落实该计划疫苗以来, 通过多年的努力, 一直保持者很好的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率。随着近年来联合疫苗的运用, 对预防儿童疾病将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 我高新区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率自2009-2012年均保持着95%以上的接种率, 接种的普及以及效果很理想, 说明我高新区的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工作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 并且有及时的跟进。但是从具体的情况来看, 一些相对偏远以及落后的地区, 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 流脑A (2次剂) 的接种率为我高新区最低且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 表明我高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这是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疫苗计划工作中不断加强的。

另外, 通过此次调查, 我们发现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仍然偏低, 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26%, 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 流脑A (2次剂) 疫苗的接种率为92.39%, 这可能与我高新区乡镇医院取消住院分娩、基层卫生服务不到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同时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基础免疫的接种率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是加强接种率却偏低, 这与我们对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未做统一的规定和宣传不到位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3]。随着环境的变化, 在新的时期, 我们需要加大对免疫工作的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接种免疫的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儿童免疫接种工作门诊的相关人员的行业务培训, 提高我高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随着联合疫苗逐渐成为了发展趋势, 因为新型联合疫苗不仅减少注射程序, 减少注射针次, 而且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我高新区在接下来的疫苗规划工作中将会加大新联合疫苗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美平, 刘大卫, 刘爱华, 等.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 2010, 8 (2) :191-194.

[2] 马楠, 韩联宇, 王琳, 等.2011年济南市历城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 (7) :537-539.

11.2011年免疫规划工作年总结 篇十一

2011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室的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稳步发展。现将这年来的免疫规划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 疾病监测

1.加强AFP病的监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1)继续完善AFP主动监测系统,加强AFP病例主动监测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

2)对县医院、二院1——11月份神经内科、传染科、儿科等科室的门诊登记及出入院登记进行了AFP病例的漏报调查,未发现漏报,并撰写了漏报调查报告。2.加强麻疹防控工作,严防麻疹疫情爆发

1)做好麻疹主动监测工作,保证网报的及时性、准确性。2)1—11月份全县共发生麻疹病例8例。即时进行了处置。3.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

对新生儿严格落实“谁接生,谁接种”责任制。1—11月份共报告15岁以下乙肝病例 6例,均按要求及时进行了个案调查,同时进行网络月报告。

4.对县级七所医院开展了计免针对传染病的主动监测,监测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100%。二.免疫接种

1、制定了流动儿童管理办法,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建

卡,建证率达95%。

2、新生儿建卡、建证情况

1)1—11月份全县共出生 5632人,建卡、建证率均达到 99.36%。

2)1—11月份常规免疫应种122672人次,实种122287人次,接种率为 99.69 %。

3)1—11月份单苗接种率完成情况

卡介苗应种5352人次,实种5334人次,接种率99.66 %

脊灰疫苗应种25051人次,实种24979人次,接种率99.71%

百白破疫苗应种26371人次,实种26288人次,接种率99.69% 麻疹疫苗应种11700人次,实种11671人次,接种率 99.75% 乙肝疫苗应种19075人次,实种19028人次,接种率99.75% 乙肝疫苗首针应种5632人次,及时接种5596人次,及时接种率99.36% A群流脑疫苗应种16845人次,实种16791人次,接种率99.68

% 乙脑疫苗应种7393人次,实种7352人次,接种率99.45% 甲肝疫苗应种5253人次,实种5248人次,接种率99.90%

三、应急接种

1、为了控制和消除麻疹,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摸底登记接种工作,2011年5月----6月30日期间对满8月龄----6周岁的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全的儿童进

行了查漏补种,全县共摸底登记127070户,目标儿童数45308人(其中本地31901,外来13407)。需补种麻疹疫苗的8157人,实补种麻疹疫苗7661人,补种率93.92%。

2、为了巩固我县无脊灰工作成果,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县于2011年9月15日到10月15日在全县范围内对2月龄—4岁的儿童进行了两轮糖丸强化工作,第一轮应种25301人,实种24388人,接种率96.39%;第二轮应种26258人,实种25552人,接种率97.31%; 四.督导下乡

我科室每季度对全县21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常规免疫督导一次,全年共督导264次。对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并对督导后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书面总结汇报了主管局。五.宣传培训

1、利用“4.25”宣传日和深入农村的机会对免疫规划定期不定期的宣传,共发放宣传单3500份、悬挂横幅4条、展板10块,动用宣传车2台,累计受益人数达20000多人次。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等多种形式,使群众对预防接种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主动接种的意识。

2、对乙肝宣传日、狂犬病宣传日进行了专项宣传。

3、.2011年4月、9月、10月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对卫生院院长及专干、疾控中心全体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扩大免疫知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预防

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免疫规划报表分析与填报、麻疹监测及处置、脊灰的监测等内容。参会人员达476人次。六.资料管理

1.对2011年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归档。

2.对全县规范化门诊建设、儿童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的支持于管理。

3、安排了秋季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七.存在问题

1.科室人员少,无专业人员,有待加强。

2.乡镇卫生院 专干不固定,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3.预防接种卡册证管理不规范,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过于形式化。

4.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接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5.人口底数不清,造成工作衔接困难。

12.2013年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篇十二

通过我院公共卫生科人员的共同努力,我辖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取得了稳步发展,有力的保障了免疫规划工作在本辖区的正常进行。一年来,在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业务指导下,根据县疾控中心的工作安排和目标管理的要求,我辖区2012年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免疫1、2012年累计接种3192人次,新建儿童311人次,其中一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本辖区2012年目前共出生新生儿3111人,建卡311人,建证311人,并全部按照规定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以确保适龄儿童进行疫苗的及时接种。清理往年掉、漏、建证、卡儿童,并按免疫程序要求进行疫苗补种,并同时建立证、卡管理,对流动儿童同样按照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免疫接种。

二、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发病情况:

对松原市人民医院重点科室进行了传染病主动监测旬报工作。无一例漏报传染病

三、宣传培训

2013年4月23-28日免疫宣传周,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条幅5幅,张贴宣传画20

张,设立咨询台2处。同时进行了扩大免疫规划知识宣传,重点对留守儿童及流动的人群,我小区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本辖区已实施信息化输入工作,截止到2013年11月26日已完成年目标儿童的输入。

五、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

根据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安排,我们于3月12日对本辖区所有8月龄-14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本次麻疹共登记接种对象2367人,实际接种2337人,发放疫苗2337人次,接种目标儿童2337人,接种率89%。已于4月13日圆满完成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

六、2013年10月份本社区对辖区8-15岁儿童开展了五疫苗抗体监测活动,共登记了482名适龄儿童。

七、2013年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离不开我们的宣传工作,为了更好地把工作做好,积极加强业务学习。

八、存在的问题:

1、本辖区流动人口较大,新生儿摸底不到位,建证建卡未能达到100%,”三证”未统一尤其是计划外生育的儿童,家长及其不配合,不愿及时接种,致使本辖区的接种率存在小幅度的下滑趋势。外出和外来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艰巨。

2、扩大免疫规划覆盖率未达98%的标准

九、下一步的工作

1、今年三证必须统一。

今年应逐一核对卡、证无误后,再核对预防接种系统。使其真正达到三证统一的目标。

2、坚强对常规报表的审核、验收。

3、加大主动监测工作,积极主动按要求上报计划免疫针对传染

病疫情。

4、继续做好下半年的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

工作。

13.谈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篇十三

我国属乙肝高发地区, 因感染乙肝病毒, 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此种携带者率平均达10%以上。这些携带者约有30%~50%由母婴围产期传播而引起。新生儿感染后85%以上可成为持续携带者, 其中男婴5%, 女婴14%, 最终死于肝癌。应用乙肝疫苗免疫是目前预防乙肝和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最佳手段。因此,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是可行的。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 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中, 不但具有使用安全, 效果可靠的特点, 而且对广泛的社会接触和阻断母婴的HBV传播, 防止婴幼儿持续携带Hbs Ag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给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时, 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早接种。 (2) 注射剂量要足。因多数婴儿出生后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阴性, 有的婴儿3个月左右时阳转, 这充分说明了分娩期HBV感染的可能性大, 因此要及时给婴儿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按0、1、6个月的时间, 连续注射3次。剂量为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注射30ug, 满1个月注射第2针10ug, 满6个月注射第3针10ug。如母亲是表面抗原阳性者, 即3针都应注射30ug, 第3年后有些儿童的免疫力有所减弱或消失, 应及时给予加强接种30ug。如所有的新生儿都能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不久的将来乙肝就会完全可以控制。 (3) 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 应暂缓接种。 (4) 新生儿第1针必须在出生后24h内注射, 若超过48h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1个月仍未行注射者, 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 证实未被感染者, 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HBIG) 合用。 (5) 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 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 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 (6) 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 最好3d内不要擦洗, 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7) 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 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 (抗-HBs) 水平, 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 需行加强注射1次。 (8) 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 (HBV) 指标, 已有感染, 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 不需注射疫苗。 (9) 凡对福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药物过敏者禁用。

我们在基层工作中, 常听到社会上有人常谈论乙肝疫苗的不少话题, 有不少人认为乙肝疫苗可以治疗乙肝, 有很多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实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对预防性疫苗进行改进, 弥补和激发机体的某些免疫反应, 修补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缺陷, 激发机体自身产生清除病毒的能力。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对预防性疫苗实施结构改造或是添加新型佐剂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与我们平时进行儿童免疫所用疫苗是不同的。现在正在试验进行中的有合成肽疫苗、DNA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抗体化抗原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增强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力, 有利于机体对病毒的清除。但是把治疗乙肝的希望寄托在一种药上是不现实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可分为蛋白疫苗、DNA疫苗和多肽疫苗, 试验结果表明, 疫苗能够清除动物体内病毒, 有可能使人体肝炎病毒由阳性转为阴性。说的是有可能, 以前所谓的肝炎新药苦参素、双虎清肝颗粒等, 甚至贺普丁当时都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但是用在人身上总是不尽如人意。治疗性疫苗如果研制成功, 当然治疗上又多了一种利器, 他在治疗中的作用就像战场上的引路兵一样不可或缺, 你们听说过只靠一种武器或兵种就结束战斗的么。所以抗病毒药和辩证的中药才是大部队。

综上所述, 正确使用乙肝疫苗, 不断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 消除使用乙肝疫苗误区, 避免虚假宣传, 对基层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而且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世聪.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82:9.

[2]龚训良.用重组DNA技术从酵母制备乙肝疫苗—WHO会议备忘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1985:6.

[3]张弟.通过给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sAg和HBeAg携带的母亲所生婴儿乙肝携带状态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1985:5.

[4]王爱霞, 洪迈尔, 崔小珍, 等.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的初步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1985, 3.

14.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 篇十四

2011年在乡政府等有关部门和院办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单位业务指导下,在免疫规划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业务工作运行良好,免疫规划工作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应的可免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很好地保护了全乡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保证我乡免疫规划工作不滑坡,解决我乡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根据2011年##县计免交叉检查、市免疫规划督导检查、区黄牌机制检查情况,制定2012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

(一)继续加强我乡计划免疫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巩固工作成绩,加强AFP监测,保持无脊灰状态,加大流动儿童管理的力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

(二)认真贯彻执行卫疾控[2007]305号文件,做好扩大免疫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各项工作,保证基础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扩大免疫接种率90%以上,强化安全注射、规范疫苗管理及使用制度。

(三)加强免疫规划培训、宣传工作,提高免疫规划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全民预防接种意识。每年有两次以上免疫规划专题培训。

(四)每月对辖区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一次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免疫规划工作滑坡。

(五)推进信息化管理:免疫规划科至少配备1台计算机,至少

有一人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保证电子报表通畅,每次接种完后及时做好上传下载工作。

(六)继续落实村医报酬:村医报酬落实率达到100%,每月不低于300元。

(七)认真做好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验证工作,每年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两次的查漏补种活动,查验率达95%以上;入托入学验证率达95%以上,对未种者及时补种,补种率达100%。

具体措施

一、经费保障

乡卫生院积极向乡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扶持力度,力争乡政府保障下列经费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并给予落实。1、100%的村医生落实报酬,每月不低于300元

2、每年冷链经费投入达到人均0.20元以上。

3、开展强化服苗时要投入强化免疫活动专项经费。

4、上级下拨的免疫规划专项经费100%及时划拨到位。

二、机构建设

1、乡卫生院设置防疫科。2、100%的行政村设置卫生室(所)。

3、人员配备:

(1)乡级:每万人口配置1名专职防保人员,基数不少于2人。(2)村级: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村医负责免疫规划工作。乡村医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三、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加强AFP监测

1、积极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强化免疫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服苗率达到规定指标以上。

2、加强AFP监测力度,做好每旬的主动监测和上报工作,杜绝AFP漏报现象,AFP病例的个案调查及采样送样等各项指标达到卫生部规定。

四、继续保持预防接种门诊“四室”建设门诊条件,努力创建接种大厅。

五、巩固基础免疫,维持加强免疫

1、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建卡、建证率达98%以上,全年上卡率应高于当年统计年鉴的出生率和自治区下达的指标。坚持每月与计生、妇幼部门的出生名单进行核对,不能有漏卡现象。

2、每月不少于五个工作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坚持每年运转12次,每次运转后及时统计,按时上报。每月对辖区内未种儿童进行调查,并下发通知,防止接种率下降。五苗接种率应在95%以上。扩大免疫规划疫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每次接种后将接种信息录入国家信息平台并做好上传下载工作。

3、全年进行两次以上目标人群摸底登记和查漏补种工作。每月进行未种原因分析,定期接种率调查、漏卡率调查、并进行文字总结。每二月进行一次12-24月龄儿童的计免监测。在接种进程中严格按照免疫程序,不能发生有提前接种和间隔时间不够、卡证不相符的现象。

4、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强化对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和街道)的搜索建卡、建证补种工作,居住本地三个月以上适龄儿童建卡、建证接种率在95%以上。每季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监测,一年有两次流动儿童专项调查,做好流动儿童的建证建卡工作,努力提高五苗合格接种率。

5、加强薄弱区域管理、每两个月进行监测工作,对薄弱环节制定追赶方案、强化管理措施,加强薄弱区域、薄弱环节的工作,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用2~3年时间消除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区域。

6、每年进行入托入学验证、验证率达95%以上,对未种者及时补种,补种率达100%。

六、加强相应传染病的控制

1、加强新生儿破伤风及麻疹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对新生儿破伤风及麻疹病例进行主动监测,及时搜索可疑病人。

2、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采血和个案调查。

3、及时上报主动监测报表及疫情调查报告。

七、继续做好乙肝扩大疫苗免费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

1、按卫疾控[2007]305号文件《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确保适龄儿童乙肝扩免疫苗及时、安全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疫苗的使用、管理,各级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完善的专人管理和疫苗收发登记、使用制度,做好各种报表的上报工作。

3、加强对扩免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技术指导,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效果监测与评估。

八、疫苗、冷链设备管理

1、规范疫苗管理,不能出现疫苗浪费,建立完善的疫苗专人管理

和疫苗收发登记制度,疫苗使用要严格按照广西计划免疫条列和全国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执行。每次运转结束后要清点库存,与运转报表一起上报。一类疫苗不能挪为二类用,杜绝一类疫苗收费现象。

2、保证冷链设备正常运转,冷链设备的使用要完善管理制度,各种资料归档齐全,冷链设备不能挪为他用。

九、强化安全接种意识,杜绝接种事故发生。

1、认真执行区卫生厅桂疾控[2002]101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各种安全接种制度。

2、接种疫苗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要做好销毁工作,并有使用记录。

3、对安全接种事故进行即时处理,对事故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通报。

4、加强免疫接种副反应的处理,即时报告接种副反应的问题和纠纷。

十、加强宣传、培训与督查指导

1、卫生院有五条以上免疫规划固定标语,每字≥30㎝,含一条乙肝内容。每村有一条以上免疫规划固定标语,每字≥30㎝。

2、采用广播、宣传单、告家长书等形式在4.25宣传日和强化免疫日大力进行免疫规划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免疫、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和支持,不断提高我乡的儿童免疫接种率,使全乡形成一个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民群众个个关心、接受、支持计划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活动的良好局面。

3、加强免疫规划培训,提高免疫规划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全民预防接种意识。每年有四次对乡村医生免疫规划专题培训,每年一次对学校、幼儿园、水厂等重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

十一、加强各类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

认真填写有关报表及时上报,并保证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与真实性。

15.免疫规划工作个人总结 篇十五

1、本年度共报告148例一般反应,均按要求录入系统并做好个案报告卡和处理记录的归档,以及登记簿。

2、疾病监测要求每旬去监测哨点医院进行病例疑似病例的筛检工作,今年磐石要求麻疹疑似病例报告11例,现已全部完成麻疹疑似病例的排除工作,共送检11份,已做好个案调查表和送检单的归档工作,并在后期完善送检单和个案调查表的相应项目。做到了档案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对各乡镇卫生院的二类疫苗的统计工作也已经完成。今年单位领导为了更加规范的管理二类疫苗,安装了医院管理系统,对平时的二类疫苗出入库进行了数据化的管理,更清晰的做好了账物的统计工作。

4、10月份卫生局组织了对基层单位的半年工作考核,我主要负责的就是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抽查10名适龄儿童,进行接种证与接种系统以及接种大卡的比对,进行快速评估工作,此次考核结束后,对半年工作的快速评估做了书面的总结。

5、在年底进行全年报表的整理汇总,并上报年报,督促各接种单位按要求完成年报的整理上报,明确个人职责,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确保年报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好全年工作的收尾,对于基层单位上报的报表,要进行认真的统计整理,做好汇总,并经领导确认后,上报到上级单位。

6、由于上级单位及相关领导单位的临时报表工作较多,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负责日常报表的上报以及汇总工作,确保科室内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7、在这一年当中,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工作学习能力,确保更好的适应工作,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工作当中积攒经验。

16.免疫规划工作会议记录 篇十六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浙江省选取了代表流动人口数多、中、少的3个地区, 分别宁波北仑区、嘉兴嘉善县和绍兴上虞市, 作为试点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1.2 研究方法

通过基线调研, 了解3个试点向流动儿童的特征和预防接种本地情况, 分别制定针对性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措施, 实施以后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等对各种管理干预方案进行评价总结。

1.3 统计分析

定量调查的资料经质量检查后采用EpiData软件输入, 数据的统计分析由统计学专业人士完成, 软件包括SPSS 13.0版、EXCEL2003等;定性访谈材料则有研究组成员进行讨论整理, 提炼焦点问题作为研究证据。

2 研究结果

2.1 试点县基本情况和流动人口特征

北仑区位于我省东部, 经济发展迅速, 是流动儿童比例最大的地区之一;区内共有8个街道, 户籍人口35万, 共有14个接种门诊, 外来人口约40万, 2005年免疫规划管理的流动儿童有1.9万, 流动人口分布三资企业和集贸市场等, 素质参差不齐。上虞市位于杭州湾南岸, 辖3个街道和18个乡镇, 总人口77万, 共56个接种门诊, 2005年全市登记外来人口约10万, 免疫规划管理的流动儿童有0.3万, 流动人口集聚于砖瓦厂等, 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嘉善县位于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 经济较为发达, 辖11个镇, 有15个接种门诊, 总人口60万, 外来流动人口近20万, 多集中于木业、小五金和纺织等加工行业, 分布较为复杂, 2005年免疫规划管理流动儿童约0.8万。

2.2 建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分类管理干预模式

结合当地特点, 针对流动儿童特征, 我省在3个项目点建立了分类干预模式。

北仑区创建“主动搜索、现场建卡”模式。由于流动儿童数量众多, 分布地方广, 因此在北仑区将流动儿童建卡重心从乡镇卫生院前移到村级, 建卡点数量从8个增加到280多个, 改变了原来的依赖被动局面, 方便了外来人口前来咨询, 另外在接种证内预约首次接种日期, 定期将登记及建卡情况上报当地卫生院。

上虞市实行“企业主配合、以外管外”模式。针对当地流动儿童大量集聚在砖瓦厂, 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没时间带孩子接种等特点, 由政府部门协调, 各砖瓦厂企业主配合, 在厂内设立联络员, 及时将流动儿童的信息告知乡镇卫生院, 通过这个网络及时摸清儿童底数, 并面对面宣传接种知识, 促进流动儿童及时到当地免疫接种。

嘉善县形成“政府主导、长效管理”模式。流动儿童的快速增长, 单单由卫生部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嘉善县从长远利益出发, 成立 “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 负责摸底登记、发放宣传单和接种通知单等, 接种单位落实预防接种, 形成多部门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2.3 分类管理干预模式实施效果

实施干预方案以来, 健全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网络。3个项目县410名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90.3%人员认为“实施干预以来网络建设有明显提高”;96.9%人员认为总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与2005年基线调查时候相比, 流动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晓率从88.8%上升到96.5%, 认为有必要接种的比例也从90.8%上升到96.6%。详见图1。

流动儿童管理人数和接种率均有明显上升。如表1所示, 从2005年至2007年, 3个项目点0~7岁流动儿童管理人数合计从29 318人增加到54 021人, 增加了84.26%, 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从9 102人上升到14 842人, 增加了63.06%。

流动儿童接种率稳步提高。2005—2007年间, 流动儿童建证率从2005年的88.01%提高2007年的95.31%, 免疫规划疫苗各单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也均从2005年的30%~70%, 提高到2007年的80%~90%。详见表2。

3 讨论

建立流动儿童分类管理干预模式, 能够完善免疫规划网络, 提升了服务能力。如北仑通过有村级现场建卡直接发放预防接种证及书面预约形式, 提高了接种对象的信任度和信息及时性。上虞市由企业主配合, 建立联络员制度, 使得接种工作与外来人口的联系更为紧密, 信息沟通更为直接、便捷。嘉善县则是由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主导建立多部门管理机制, 弥补了卫生力量单薄等不足, 加强了流动儿童管理。另外, 实施干预措施以后, 流动儿童管理人数、接种人数和接种率均有上升, 表明分类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各地的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利用率。

不同地方的流动人口在预防接种认识、意识、利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4], 应根据其自身特征, 针对性地研究有关管理策略和服务模式[5,6]。本研究对不同地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分类管理模式的探索和评价, 在建立流动儿童管理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时, 可以在针对流动儿童的特点, 借鉴本研究的分类干预模式, 因地制宜制定服务机制, 能够有效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建华, 陆静珠.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与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8) :629-630.

[2]刘硕, 韩明, 范培军, 等.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 2003, 30 (6) :906.

[3]余晓琼, 路秀平, 武滨.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J].中国计划免疫, 2005, 11 (1) :73-76.

[4]刘大卫, 孙美平, 刘维祥, 等.北京市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2) :165-169.

[5]陈志明, 潘金仁.常住儿童与外来儿童常规免疫后接种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2) :146-147.

上一篇:pcr快速检测下一篇:小学生环保知识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