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叙事散文(共13篇)
1.表示-叙事散文 篇一
在这个世界上,往往越是迷人的东西就越容易伤人。爱情,散发着醉人的熏香,吸引男男女女,结果却将大部分人拒之门外,任凭他们被寒风侵袭。在这个世界上,往往越是美丽的东西就越接近不堪。回忆,涂上了最艳丽的色彩,拽着一个个路人的目光,结果却将大部分人打回现实,永世不得转身。
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并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摩擦,而是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碰撞。即使没有耀眼的火花,但声音一定格外的响亮。两个人相互喜欢,并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相互有好感,而是两个世界相处的融洽。即使没有说话,但感觉也是特别的温暖。两个人,两个世界,一段回忆,一段曾经。
年少无知的你,无意间闯进了另一个世界,从此再也没有出来过。当初她说喜欢你,要和你携手共筑幸福,你相信了。拥有她之前,你的世界是黑色的,如此阴暗,每天的担心只是自己的生活是否温饱。拥有她之时,你的世界是灰色的,如此朦胧,每天的担心变成了自己的外表是否光鲜。拥有她之后,你的世界是白色的,如此清晰,每天的担心化成了她的心情是否愉悦。你忘记了,越迷人的东西越伤人。
你以为从此以后你不再是一个人,可结果她又在喜欢前面强加了一个“不”字。你们说好的要一起到天长地久,可最后却只剩你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地久天长。你们说好的要一起去天涯海角,可最后却只剩你一个人看着空落落的海角天涯。曾经她说话的眼神是那么的坚定,以至于你还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曾经她撅起的嘴角是那么的幸福,以至于你还以为她在和你开玩笑。
你很沮丧,你很迷茫,你不知道如今的她都不需要你了,为何还把我困在里面,不让你出来。你很悲伤,你很苦恼,你不知道如今她的都已经放弃你了,为何还要把你的东西拽在手里,不还给你。直至你在她的世界遇到了跟你有同样境遇的人。你才似乎明白。原来一切都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她喜欢用别人的爱当做自己炫耀的路牌。
你开始觉得命运不公,拼命想要逃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众人的帮助下,你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逃了出来。回过头,你发现你的世界之墙很矮,他人可以随意进出,毫不费力的看清你。于是,你重新筑起了你的世界之墙,希望能跟其他人一样不太容易被人看穿。从此以后,没有人再能够进入你的世界,也没有人再想要走进你的世界。
从那以后,你发誓不再相信任何人,不再相信任何迷人的东西。那几年,你把爱情当做游戏,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你把自暴自弃看成享乐,遗忘了何为内疚。你把没心没肺当成自由,淡忘了何为责任。你把迷人的东西玩弄于手中,自得其乐。这一切,或许是为了报复,或许是为了弥补,或许是为了救赎。
其实生活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束缚,社会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压力,世界也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期许。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太自命不凡,以为能拯救一切,结果不仅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人,而且连自己都拯救不了。
2.表示-叙事散文 篇二
一、欣赏生活———告诉学生这是“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任何一部文学作品, 都是用不同的问题和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所以, 作文也是生活, 也源于生活。如果不能认识生活和真正地感受生活, 学生只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达不到真正感人的目的。平时, 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留意身边的事情, 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这样, 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充实, 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丰富的现实生活应充分走进学生的心灵, 涌向学生的笔端。令人遗憾的是, 较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有所感受, 但认识肤浅, 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独到发现, 对生活中的假丑恶缺少深入思考, 行起文来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境界呢?为此, 我们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 投入生活, 让他们亲近自然, 亲近社会, 使他们对沸腾的社会生活, 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有直观的印象, 深刻的了解。
另外, 我还要求学生留心生活小事对心灵的触动, 留意周围人们的言谈举止, 并坚持在日记中记下这转瞬即逝的日常观察所得。从中我也受到启迪, 作为教师, 自己应当时时留心生活, 欣赏生活, 并把自己对生活的发现真诚地告诉学生, 这样, 就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 不知不觉地教给学生欣赏生活的方法, 促进学生去用心欣赏生活。日积月累, 学生对生活的领悟就会深刻起来, 信手拈来, 坦诚写出, 就会是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二、写好片段———告诉学生这是“精彩”
写整篇文章固然重要, 但费时较多, 因此, 若想把叙事性文章写得感人、打动他人心灵, 那么常写片段是一种好方法。所谓“片段”就是文章中的一段或几小段。要求集中完整, 这对写好整篇文章是有极大帮助的。
怎样写好作文片段呢?就记叙文而言, 我这样要求学生:
1. 围绕一个中心写。内容集中完整, 不能漫无目的地游离中心。
2. 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观察所得, 不能脱离生活, 编造离奇的故事。
3. 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 不能空洞无物。
4. 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 也就是要赋予片段一定的思想意义。
5. 描写景物要细腻, 刻画人物要生动、形象, 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文片段的水平, 我以八一班和九年级两个班为实验研究班, 结果发现, 他们的写作能力明显增强, 精彩片段不断涌出。现在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 学生不是害怕作文了, 而是喜欢作文了。
三、运用描写———告诉学生这是“鲜活”
描写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摹和刻画, 使读者对描写对象有了更加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如果运用得好, 就能达到使“其面目精神, 跃然纸上, 勃勃欲生”的效果。
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再现的环境风貌都是需要借助描写的手段进行的:“他双手叉着腰, 把身子朝后一仰, 眯缝着眼睛, 仔细打量着光屁股、赤脚丫的小家伙, 忽然爽朗地大笑起来。”这段文字就突出了人物的形态、动作和表情, 能激发读者去想象, 如见其人。
高尔基说:“文学家的材料, 就是和文学家本人一样的人。”美国作家海明威也讲过:“作家写小说应当塑造活的人物。”叙事性散文的写作也是如此, 因此, 在刻画人物上要调动多种表现手法, 包括从外在风貌到内心世界进行形象逼真的描写, 这样才能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 才能见到栩栩传神、活灵活现的鲜活人物。
至于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也同样能让人物鲜明起来, 让文章鲜活起来。描写的方法也类别很多, 像工笔与白描、静态与动态、对比与衬托等描写手法, 我们应该认真、细致地做好指导, 并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实践证明, 通过长期训练, 我校大多数学生描写水平很有长进, 原来空乏的句子变具体了, 平庸的句子变神奇了, 平淡的句子变生动了, 呆板的句子变鲜活了。
四、铺展内容———告诉学生这是“充实”
考场作文经常会出现立足生活很到位, 精彩片段也过得去, 鲜活语言还可以, 可内容充实没法提的问题。也就是说, 有些学生写出的作文总是很单薄、肤浅、平淡。我想, 这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没有掌握或根本不会铺展内容造成的。文章内容由单薄、肤浅到具体充实。也同样能让回忆性叙事散文感染读者。我们的毕业班就尝试了几种铺展内容的方法, 仅举两例。
1. 抑扬式。
即在褒扬某人或某事物之前, 先故意贬低的一种铺展形式。若就事写事, 未必是佳作, 我们不妨先“抑”一下。一次作文讲评课上, 学生的作文写得很糟, 可评语句句春风化雨, 令其喜欢, 渐渐地他的意志没有了, 上进心消失了, 学习成绩更惨了。我看了之后很不是滋味, 而后得出, 习惯于鲜花、掌声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所以最后那亮丽的观点, 多种教育形式并存, 才是符合时代的真正的素质教育, 也就是“扬”了起来。“文似观山不喜平”, 这种写法的确具有曲径通幽之妙。
2. 点面式。
即由个别到一般, 由个体到群体的铺展方式。它能使文章的内容充实, 立意更深刻。有一篇《伸出你的手》的习作用了较大的篇幅写了自己的姥姥施舍一位沿街乞讨者, 强烈呼吁要人人献出一点爱, 在结尾处小作者大声疾呼, 在这世上有多少流落在异乡的游子, 有多少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块肉的穷人, 又有多少风餐露宿的打工仔……是啊, 只要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 哪怕是一毛钱, 一顿饭, 一件衣服, 都代表你的一份爱心。请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让“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段文字如果单单记叙姥姥施舍的饭菜, 就显得单薄、肤浅。本文由一位施舍者联想到天下的施舍者, 由一位贫寒者联想到天下所有的贫寒者, 文章内容就丰厚起来, 表达也就显得有力。
铺展内容的方法很多, 如散点式、多角式、情景式、对比式等等。只要认真研究实践, 认真指导练习, 学生的写作一定会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3.叙事散文的“情趣”与“理趣” 篇三
一、关于情趣
叙事性散文的“情趣”主要体现在抒情的含蓄性,手法的多样性,要做到“藏”而不露。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藏情于叙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即寓情于事,使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去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使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真诚、可亲、有趣。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味儿,反胃。婶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那是真的,就三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后悔地哭起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你买了吃,你却死了。(贾平凹《哭婶娘》)
上文作者叙述的是发生在“文革”年代乡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在叙述中,却倾注着作者的无限深情。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没有直抒一句情,然而那真挚的情、热烈的爱,却深深地烙在“我”和读者心中。
2.藏情于物
指通过写物来抒发感情。即在描绘动态和静态的物体时,不只反映事物的状态特点,而且把内心世界的爱憎、好恶的感情交融于物体中表露出来。例如古清生的《总有那一片蛙声》中的一段: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这段文字写月夜看蛙跳,听蛙鸣。作者运用联想、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小蛙们活泼可爱的形态描绘得活灵活现,憨态可人。动与静相结合,月与水相映衬,蛙与蛙相嬉戏,勾画了一幅静谧醉人的月夜蛙鸣图,借助“小蛙”的描写流露出作者由衷的欣喜之情。
3.藏情于景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感情的火山爆发了,不可遏止;但赤裸裸地吐露出来似乎太可惜,希望它在读者心中多留一会儿,于是把它藏于山水草木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鲁迅《社戏》)
这是鲁迅《社戏》中的一节。获准出了门的“我”像飞出了笼的小鸟,心里格外激动。这种滚烫的情怀,作者不忍直吐,便融于“香气”“水气”和“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山中,每一事物都渗入作者的缕缕情思,借此控制自己感情的狂澜。
二、关于理趣
叙事性散文的说理不同于议论文,它不需要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也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纽带,而是巧妙地在叙述和抒情中显示“理趣”。
1.寓理于情
寓理于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念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读者的心弦,收到情理双至的效果。叙述性散文里的“理”,是需要读者透过字里行间去挖掘、去品味的。一般地,抒情性文字大都含有一定的“理”,“情”和“理”水乳交融。如赵丽宏《光阴》中的这段文字:
时间,光阴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从表面上看,是书写对光阴的概叹、留恋之情。细细品味,文中深含哲理,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让他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以致留下终生的遗憾。
2.寓理于叙
有些叙事性散文,借事说理,叙事是手段,是载体;明理是目的,是真意。作者要述说某一个道理,却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先构写一个故事,通过精当评论生发,把道理清楚生动地揭示出来。这样说出的道理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
如有一篇《有一种智慧叫放弃》的叙事散文,写有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棒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棒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棒果,又不能把手缩出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旁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这是一篇叙事说理的典范之作。“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如果我们抓住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不放,就会带来压力、痛苦、甚至毁灭。特别是现代社会,有些人变得越来越贪,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都得不到。作者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味贪多,往往什么也得不到,而适当放弃是一种智慧的选择的道理。寓理于叙,作者把道理讲得透彻精辟。人们读其事,思其理,自然就产生了情感共鸣。
4.叙事散文 寿宴 篇四
我被妈妈摁下头,“这是你表姑家大表哥”--鞠躬,“这是„„”在矮人大半载儿的我的眼里,只见一对对穿着裤子的腿一闪而过,尼龙打皱的,卡其布的,膝盖处鼓出两个包来,还被磨得平实而明亮。随着这些腿的离去,上面总有一只大手向我柔嫩的脸蛋儿,像一排排钉耙耧过,我索性硬起脖子,好增加母亲把我摁下去的难度,心里却直琢磨那些花里胡哨的寿礼,热气腾腾的寿宴,对于大手的刺痛,也不免有节奏地紧张着„„
“呦!瞧这孩„„还得叫大叔哪!”妈妈“噌”地把我摁弯下去,等我挣扎着抬起头时,迎面伸过来一只手,那只手比先前的手都小,又嫩,只是脏了点儿,我心里一爽,却只见那只手迅速变了姿势,照着我的脸蛋儿就是一拧,“哎呦”,我握着脸叫道。那孩子大约八岁光景,精瘦中透着强壮,光脚丫子沾满黄泥,脚趾头被秋雨泡得起皱发白,却得意地抠着地。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他就被一个胖大的女人给拽走了,留下一个可恶的鬼脸。“他大奶您慢走!”妈妈朝那个年纪不相上下的女人喊道,一面心疼地揉了揉我那可怜的脸。
寿宴终于开始了,我被妈妈抱上了一条红漆大板凳,在一片热气腾腾中,我莫名其妙地兴奋着。一扭头,那粘满黄泥的光脚丫半悬在灯下踢腾着,不时碰一下我那双安静的小脚,刚买来的小马靴被蹭上了斑斑黄泥。“跟你大叔好好玩啊!”妈妈安抚我的头,大概又觉得不妥,她顿了一下,改口道:“让着你大叔点儿。”大叔的妈妈看了我妈一眼,妈妈窘窘的,忙菜塞给我。
“吃水果喽!”厨子们端上一盘盘水灵的葡萄、鲜美的苹果,尤其是那白瓷盘里淡绿中透着嫩黄的--“哈密瓜”我叫道。“哈密瓜”八岁的大叔搔头看了看他母亲,重复道。那股沁香散发开来,甜甜的、清清的,我的口水似泉涌而出。
其实我并不曾吃过哈密瓜,只是我的姑姑有次出差带回了两粒哈密瓜味的水果糖,我对那种糖味情有独钟,有三天之后,还总觉得手有余香,不停地嗅那几个曾剥过糖纸的手指头。
我咽了口吐沫,直盯着那盘被切得小小的、薄得透明的淡绿色瓜片。八岁的大叔马上警惕起来,他捋了捋裤腿,把两只泥巴脚踏上了光洁的板凳,猫着腰,身体前倾,朝向那细白瓷的瓜盘。“啊。刀工真好!”“嗯,这工夫真是到家!”圆桌的亲戚啧啧称赞,一边兴起红色的大筷子,夹起那薄如蝉翼的瓜片--“尝尝这是啥玩意儿!”他们说。哈密瓜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是鲜见的稀罕物。只见忽悠忽悠被夹走了几片,“好吃,好吃!”于是开始一叠一叠地夹,大叔便丢下筷子,撅着屁股上了手。我心急如火,“妈!”我拉她的衣角,两只脚悬空踢登着,手里的勺子捏到了尽头,却怎么也够不着。挡在前面的大叔加过头来得意地瞟了我一眼。被积压出的汁液和着手上的泥灰,一道道灰绿的渍迹顺差他的胳膊肘流下来,滴到桌上。
5.叙事散文 篇五
好久没到大关,终因泰山之寿,得已成行。又因连日来,阴雨连绵,心情压抑。的最后一个周末,见太阳出来了,但中午要返回,还是挤时间去登大关翠屏山。
大关四面皆山,县城背靠翠屏山,西临笔架山。从县城沿县医院门诊大楼后面的巷子而上,原来的水沟已经盖上水泥板并铺就了青石板,墙上是大关名人张维翰、龚自知、罗占云、刘远芬、秦孝顺等的浮雕、简介和《大关赋》,颇有文化巷子的味道。穿过巷子,从翠华镇中学背后,沿水泥小路而上,小路旁边修起了幢砖房,门前一妇女用洗衣机洗衣服。我们便停下来和她攀谈。攀谈中得知她家修建房屋政府补助了三万多远。她口口声声称赞国家的政策好,如果不是国家给予补助,她家是修建不起这样的房子。告别农妇后,我们一边往上行走,我一边想,国家的惠农政策真的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别的不说,就说上山的路,原来全是泥路,而今天,全是水泥路。行至莫家水井,见几户农舍,掩没于青松之间,炊烟袅袅,与远山的白云遥相呼应,这是多么惬意景象。对门的笔架山,层次清晰,轮廓分明。山麓下、山腰中的农家依稀可见,山顶白云缭绕。由于时间关系,笔架朝晖的`胜景,我们只作短暂的欣赏,便折入林中,阳光透过丛林,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彩,煞是刺眼。因为是早晨,丛林里晶莹剔透的露珠,随着我们的步履,要么飞溅,要么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们的裤腿。我和赵哥来到岳母的坟前,凭吊已逝的母亲后,沿堰沟而行,时而直行,时而弯曲,堰沟上下均是丛林,由于是早晨,空气特别清新,如洗过一番,猛吸一口,沁人心脾;由于是冬晨,阳光暧暧的,加一分则热,少一分则冷,如此便颇为惬意。行至一开阔处,我俩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笔架朝晖名不虚传,笔架朝晖乃大关十景之一。笔架山并不高,皆因峰顶酷似文人之笔架,便因此故名。山因形而名,地因山蕴人。难怪大关,文人辈出,民国时期的张维翰、龚自知就是云南响当当的人物。放眼眺望,笔架山。峰顶由数十座峰峦连接而成,呈曲线之状。连绵的峰峦远及数十里,极似展开的巨幅扇面,这幅精美的扇画。终因没有久居大关,笔架山四季之景,时时变幻之色,亦不得而知。唯觉此时扇画景色朝雾缭绕,云蒸霞蔚,是否是笔架朝晖之意,我想这无关紧要,要紧的此时之景,已定格于脑,无需删除。观山看水,其实就是一个心态问题,景由心造,情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继续沿沟而行,又遇农舍掩映于竹林之中,雾霭笼罩,宛若仙境。由于时间已近正午,我们便沿小路朝县城方向而下,终因小路太多,误入农家门口,见三只小狗,其毛绒绒,憨态可掬,甚是遭人喜爱。沿小路而下至翠华寺,便入寺一观。翠华寺,建于清雍正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翠华寺不大,在历史上却因大关位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旅经过,大都来此朝拜,因而香火旺盛。又因寺庙四周盛产优质茶叶,寺僧细采精制,熏以珠兰,取名“翠华茶”,色如翡翠,味醇香馥,成为每年制定贡品,送京供皇帝享用,“翠华茶”还获得过世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二等商标荣誉。过往贵宦、名士、巨商和高僧均慕名来访,以能品一茗“翠华茶”为荣,于是大关翠华寺不仅成了滇东北第一名寺,而且海内外知名。说起“翠华茶”,真的不同一般,它虽然没有碧螺春、铁观音这些茶出名,但完全可以其媲美。尤其是茶瘾小者的人,喝“翠华茶”是恰到好处,即便是你入睡前喝了,也不会让你彻夜难眠。正因如此,每年我都会在清明前托人买上几斤。细细想来,大关人的性格还真如“翠华茶”一样,温和易处,久而醇香。说起翠华寺,在历史上,翠华寺还是大关十景之一的“翠华蟾桂”所在地,说的是寺廊前阶梯旁,有百年桂树,枝叶繁茂,每年八月,蟾桂花开,香飘十里,故称“翠华蟾桂”。
6.叙事性散文 篇六
提及“温暖”就会想到一种颜色——黄色。黄色从视觉上带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深入人心。
记得小时候的秋天,漫山遍野的金黄,像热腾腾的小太阳,令人忍不住接近,汲取温暖。
从何时起,再也感受不到秋天的温和与遍野的小太阳。一年似乎只有了两季:夏、冬。炎热的夏天转眼间盖上了白雪。树叶匆匆忙忙地打着卷儿飘落了。有些时候,甚至找不到任何有过秋的痕迹。
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换了一个环境,才发现有这样一种如今看来异常温暖的美丽。
一日三餐外加跑操、体育课、晚自习,我都会经过那个路口、那扇窗户。窗外,是一棵我叫不出名的树。夏天的时候,它碧绿、茂盛。秋天来临时,当别的树叶都抵不住寒冷纷纷落下时,唯有它的叶子还挂在枝头。只是一点点,一点点地由绿变黄。给这个灰黑的世界染上了色彩。
天气越来越冷了。每次经过那窗口,我都忍不住去看一看那黄绿掺杂的树叶是否依旧还在那枝头摇曳,有没有变得金黄。我很期待看到一整株树都闪着金光。那样的温暖应是最自然、最不言而喻、最暖人心的。但却怕它温暖了后一夜之间的调零。往往这又是最令人心寒的。喜忧掺半。
每天经过那株树时总会有这样的心情的起伏。先是担忧,生怕它禁不住夜晚的寒风凛冽,留给我一片枯枝烂叶。后是惊喜,那一整株的金光依旧温暖我心,令人身心愉悦。第二天,循环往复。偶尔看到几片熟透了的叶子飘落不免伤心。
于是,他挑了一个最盛的时机,叶子完全熟透了。挑了一个最美的角度,帮我留下了长大了以后最暖人心的温暖。我眼底一片氤氲。
昨夜,我拥着它,拥着温暖入眠。
7.表示-叙事散文 篇七
关键词:废名,《竹林的故事》,诗境化,淡化情节
废名的小说素以“散文化”闻名,这种写作方式,对后来的京派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即是它在对于诗境化叙事的这种方式的发展成熟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的代表作 《竹林的故事》是在冷与暖中酝酿出的诗与画,这篇文章乃是简笔出工笔。他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借助朴素、精炼、 含蓄的语言,写出了一种乡土的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其意境恰如晚唐诗人的诗和画家的画。
以下就从四个反面来论述这篇《竹林的故事》中所孕育的早期诗境化叙事的重要特征 :
一、在结构上淡化情节
仔细阅读《竹林的故事》之后,我们会发现作者所写的内容就是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在文中主要写了老程家的托“我们”解签、三姑娘卖菜养家、三姑娘和母亲在灯下的沉默等这些片段。整个故事就是利用这些生活片段而组合成的,但是在读者看来,由于其中穿插着许多优美的环境描写, 与故事本身交相辉映,所以就显得故事零零散散,这样就使诗境化叙事较多的依托的是散文的文体。
汪曾祺曾说 :“我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就觉得不大真实。”故事性太强,就会发生情节的脱节或是反逻辑的现象,相反,情节的淡化,有时反而能够给人以本色感。在《竹林的故事》中, 废名就大胆地打破了传统小说重情节、重故事的叙述模式, 而是注重通过意境的营造氛围的渲染和对生活化场景的描绘,使得小说结构散淡自然,恰与叙述主体恬淡悠远的思想感情很好地对应。
二、在人物刻画上不注重形象性格
从作者出发,他并没有情节和人物放在他要描写的重要位置,他所着眼的而是对小说中人物活动环境的描绘以及整个意境氛围的营造。因此,就是对于小说中的主人公三姑娘, 作者也没有花大量的笔墨来说明她的长相及身段,单是在开头淡淡地叙述一句她“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以介绍她的性格为后文老程死后她“太懂事”作铺垫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又写到“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这样在父亲死后的装束,却也使她更加好看。作者对三姑娘是极其喜爱的,但是读者在文中所能看见的作者的语言,很少有或明或暗的修饰之词,他所侧重的是人物本身的情感以及与环境相映衬的美感。
三、在语言上追求朴素冲淡
废名小说的语言是不可不说的一大特色。《竹林的故事》 中的语言,同样也是像严家炎先生对废名《菱荡》所作出的评价一样——“简而不文,白而不冗,看似闲笔,实具情趣, 平淡中见奇僻”。小说一开头的文字就,参差有致,朴素精炼——“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再后面,“河里没有水,平沙一片,现得这坝从远远看来是蜿蜒着一条蛇,站在上面的人,更小到同一颗黑子了”:废名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将句子写成了诗句模样,它也蕴含着古诗所能传达出的留白的悠远韵味,它们的组合为我们展现出了画一般的场景,颇有生趣。
除了在景物描写中,废名有如此纯熟而又冲淡的语言, 在人物描写上,也是技法高超。在此文中,写三姑娘一家温馨的生活时,单用几个动词,就把一家人的幸福片刻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 :‘阿三, 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拿出杯子)踮着脚送在桌上 ;然而老程终于还是要亲自朝中间挪一挪,然后又取出壶来。”这些人一系列的动作就写得相当传神,既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互相疼爱,又展示出了各自的情感与性格。诗境化叙事也是同样继承了废名自然朴素,含蓄悠远的语言风格。
四、在整体风格上突出田园情调与原始之美
诗境化叙事之所以称得上是“诗境化”,这与它在整体风格上突出乡土中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以展现原始人性人情中的真挚、平和与隽永分不开。
废名写三姑娘是一个好姑娘,她善良、懂事,“我们” 都喜欢她,只盼着她将来能遇上一个好姑爷。在这些情节的描写和祝福时的表达中,不含一丝矫情与做作,有的只是作为一个人的简单又纯洁的喜爱与希望。作者赞颂着农村人民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展示着世界本身的美好。
8.高考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指导 篇八
那么,针对高考中这类文学作品阅读,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和有章法地答题呢?
【解读指导】
解读文章,首先要明确叙事性散文的构成要素。它和记叙文一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有一条线贯穿其中,所以阅读时,首先须找到这些要素,即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上的什么人物的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包括人物、事件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围绕什么来写的。比如下文陈忠实的《晶莹的泪滴》,写的是40年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者上小学时学校里教务处的一位年轻女先生为“我”开休学证明的事,全文是围绕“我”要休学一事按照事件发展先后来写的。
把握文章的要素,这是解读文本的基础与前提,它不能有海市蜃楼式的空中幻影,我们一定要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章的定力。
其次,要明确叙事性散文的主要写作对象。虽然叙事性散文叙的是“事”,但“事”也是离不开“人”的,而且“事”也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解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找到作者着力描写刻画的主要人物或事物,因为按照行文逻辑常识,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或事物本身所体现出某种本质特征便是文本所要借以表达的主题。比如《晶莹的泪滴》,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人物便是这位年轻的女先生,那么文章的主题就一定与这位女先生有关。
把握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这是个最简单的阅读任务,凭借个人的语感认知是完全可以感知得到的。
再次,要明确叙事性散文写作的真正目的所在。如果一篇文章是为写事而写事、为写人而写人,那么这篇文章的意义也就不高远了,这也不是任何一个作家的所为——凡作家一定有锐利的双眼和睿智的思想,他们与众人不同的便是能从主要写作对象的身上看到更高远的东西、更有力量的牵引,这便是作者在写完主要对象的基础上,必有对象的提升、情感的表白、思想的深化等,这也就是作者的真正写作目的,而且行文上一般都是独立成段的,阅读时就得将其及时圈出。如《晶莹的泪滴》一文,行文最后一段便是文本写作的真正意图所在,也是文章的意义所在。从行文上看,是对象的提升——由女先生想到“我”再想到民族;从时间上看,是时间的转换——由四十年前转换到现今,暗含对比;从情感上看,这里是情感的凝聚——蕴含着自己对女先生的无比感激之情……总之,这一段是文本的主题所在。
把握文章写作的真正意图所在,这也不是难事,因为行文至此,一定会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凭借语感认知也是完全可以感知得到的。
再其次,要明确叙事性散文中主要写作对象的形象进而揣摩涵泳文章的主题。前面说过,主要写作对象的形象是与文章的主题有关的,即文章就是通过对主要写作对象的刻画来进一步昭示文章的主题,所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必须立足于对主要写作对象形象的分析和进而对与之相结合的主题所在段落的涵泳。这里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分析主要对象的形象;第二步,涵泳主题段。
主要对象的形象,包括这个对象的心灵世界、性格特征、思想品质、身份地位等诸多内容。在叙事性散文中,对形象的刻画有显性文字和隐性文字之分。显性文字是作者对形象的直接的评价言说,阅读时也要及时地圈划出来;隐性文字则是那些对事件进行叙述的文字,对象的形象的把握则需要读者用自己生活的体验或经验结合文中隐性文字来比照和体悟,这里要注意的是文本往往叙述的不止一个事件,即使一个事件,也可能是由几个小情节组合而成的,这便是说,分析主要对象的形象必须依据文本情节的多少和各个情节中的细节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综合概括。如《晶莹的泪滴》对女先生形象的刻画没有任何的显性文字,全部是隐性文字,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文中情节和情节中的细节来体悟。全文写的是女先生为“我”开具休学证明这一事件,细细划分,它由这些情节组成:第(5)段,女先生看“我”的休学申请书;第(8)~(14)段,女先生劝“我”不要休学;第(15)段,女先生为“我”盖了章;第(16)、(17)段,女先生送“我”。在这四个情节中,处处都体现着女先生对“我”的关心以及鼓励,尤其是第四个情节,这里面有许多的细节:女先生“拢了拢齐肩的头发”、“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传递着一种亲切,好不让“我”拘束;“她又喊了一声‘等等’,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弄丢了。”’是对“我”的叮嘱和期望,希望“我”不要废弃学业;“她这时才有一句安慰我的话:‘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是无可奈何之后对“我”的安慰和鼓励;“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是对“我”休学的惋惜和同情;“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含着先生对“我”的深深期盼……这些都体现着女先生的一颗真诚善良的心——这便是文本所要刻画的形象!
行文至此并没有停止,作者反而是向纵深处跃去,这便是最后一段了。
对主题段的涵泳,便是要知晓作者想要借助主要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来表达什么样的以及几个方向上的思想志趣、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等。主题段有的表达得较为直白,有的表达得相当含蓄。直白者当直取其意;含蓄者当形象化感悟其内在含义,这便是涵泳。如《晶莹的泪滴》的主题段“今天,我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就比较含蓄,原因是利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主要人物形象来形象化涵泳:“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指的是女老师的真诚美善,“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是说人的生命灵魂中需要有真诚美善的涵养,“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是在个体基础上的提升,是说中华民族需要真诚美善的滋养。因而主题段所表达的主旨含义便有这么三个方向(依据主题段的层次):在女先生的品质激励下,“我”已走过了人生的40年,这种品质是“我”40年中人生前行的动力,再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今天“欲望膨胀”的社会,“我”虔诚祈祷自己能永远像女先生那样拥有一颗真诚美善的心灵;在今天“欲望膨胀”的社会,“我”虔诚祈祷真诚美善能成为一个人生命灵魂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
把握主要对象的形象和文本主题,这是细心的活儿,也是心灵的活儿,需要凝心静神,认真揣摩。
最后,要明确叙事性散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文章的写法与语言特色是常规性的知识,它一方面需要读者不断地积累,如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读者明白行文之道。这后者
nlc202309011227
在于言说,所有的写法和特色无非都是在为刻画主要写作对象的形象和主题服务,比如《晶莹的泪滴》的第(1)~(17)段为第(18)段作铺垫,第(18)段是点题段,第(18)段为第(19)段的抒情和点明主题作铺垫,文本各情节中的细节描写都是在刻画女先生的形象,等等。
把握文本的写法和语言特色,这是一件且易且难的事,易在它是常识,难在耐心细致的积累上。
读文本,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它事有大小,法有巨细,行有先后,情有明晦,理有悟觉,但只要我们能走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之共鸣,解读应该也不是难事。
【实例指导】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晶莹的泪滴
陈忠实
(1)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2)我要求休学一年。
(3)我敲拍了教务处的门板,获准以后我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
(4)“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5)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停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上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6)“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7)“是的。”
(8)“不休学不行吗?”
(9)“不行。”
(10)“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11)“亲戚……也都穷。”
(12)“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13)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让他报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14)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又停下手:“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15)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装好。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16)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我听到背后“咣当”一声关门的声音,同时也听到一声“等等”。她拢了拢齐肩的头发朝我走来,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我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便低着头加快了脚步,她又喊了一声“等等”,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弄丢了。”我点点头。她这时才有一句安慰我的话:“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17)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号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了……”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18)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过身走掉了……
(19)今天,我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选自陈忠实散文精选集《关于一条河的记忆》,有删改)
1女老师看“我”的休学申请书时,为什么十分“专注”、“费时”?为什么又对“我”连连发问?
【解题指导】
此题是对情节中的细节设置的问题,其目的就是在刻画女先生的形象,答题时,一要找到所设问题指向的区域,不可张冠李戴;二要结合生活体验或置换角色,认真揣摩女先生的内心世界;三要有缜密的思维层次,比如“专注”与“费时”要分开来揣摩,不可粘合看待,而“连连发问”要粘合看待,而不可分开揣摩,因为“连连发”的“问”都体现着一个共性的东西。如此思考的结果方是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
(1)女老师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要求退学而感到诧异和惋惜。(2)多方提示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我”放弃休学的念头。
2在办理休学手续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解题指导】
人物心情的变化,是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只要先划出文本的情节,再据情节窥视人物心情的变化,形成如此思路,答题就容易得多。这里要注意的是,划分情节是有中心依据的——它一般是以文本的主要写作对象为中心进行情节划分的,所以就不能简单地以其他对象为中心来划分。“我”的心情变化在本文中是随着女先生的一系列行为表现而变化的,这其实也是行文的顺序,在行文上有很清晰的脉络,何况文本亦有心情变化的表白呢?(情节划分见上文)
【参考答案】
(1)“我”开始时“信心十足”,后来变得“灰暗起来”,最后对女老师无比感激。(2)原先信心十足,经女老师提醒,意识到自己成绩优秀却无奈休学,十分可惜,所以心情灰暗;因女老师的再三叮嘱,深感女老师的殷切期盼之情而无比感激。
3请分析画线文字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解题指导】
这是有关文章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的问题,属于积累方面考查。答好此题,要明白两个概念的内容——“表达特色”和“作用”。“表达特色”包括表现手法(如修辞、角度、写作方法等)和语言特色(如语言形式、语体色彩等),“作用”包括结构上的作用(注意在文本中的位置:位置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和内容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特色:比喻手法,细节描写,侧面衬托。(2)作用:点题,刻画人物,为结尾抒情作铺垫。
4文章结尾写道:“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我”为什么“虔诚祈祷”?试加以探究。
【解题指导】
我们往往有这样一种心情,一遇到“探究”字眼,似有恐惧之感。其实不然,探究也是要立足于文本的,它不是外在的或凭空的探究。既然如此,我们在文本中找到问题所涉及的语句或语段,再进行有条理地整合归纳,即为正确的答案。本题是针对主题段所设置的题目,据上文解读指导中的例析,结合主要写作对象的形象对主题段进行有层次地涵咏便会得到本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
(1)女老师的泪珠体现了人间真情挚爱,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成为我人生的前进动力。
(2)我也希望像女老师一样,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
(3)在这样一个物欲膨胀的社会,我非常希望我们的民族也受到这种精神的滋养(或拥有这样的精神)。
总之,答题要正确,关键在章法,章法在思路,思路在审题。题审得好,思路就正确,答题便迎刃而解。
9.沉香叙事散文 篇九
山村的老屋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高高的马头墙,扎实的走马楼,远远看去,在“后坞底”仿佛鹤立鸡群一般。然而,这座整个山村曾经最为气派的老屋却一度被我遗忘在过去二十多年走南闯北的生涯里。即使是那些在工地上与房子打交道的日子,那座老屋也并没有被我记起多少,更不要说被我安放在文章之中。倒是老屋背后菜园子里的那株红椿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往往被我想起。
如果老屋会说话、会思考,或许,它会觉得奇怪:“我怎么还不如那株红椿树呢?”
其实,老屋不知道,红椿树留给我的那些记忆还是来自于母亲。孩提时,母亲往往会在红椿树长出了嫩叶之后,攀取一些枝条,把那些嫩叶用手揉碎,然后晒成香椿干。那种独特的香味陪伴我走过了很多年,尤其是在那些住校读书的岁月里,香椿干更是一份无法抹去的记忆。
读高中的时候,我常常会在作文里写上一句话:我的校园生活总是充满着香味。曾经,有一个女同学问过我,为什么你的校园生活是充满着香味呢?我笑着和她说,吃晚饭的时候我在操场边告诉你答案。然后,吃晚饭的时候,我们端着饭盒一起坐在了操场边的一株梧桐树下,然后,我把自己杯子里香喷喷的香椿干递到了她面前,腼腆地笑着说,这就是我的答案。
那个傍晚,香椿干那份特别的香味飘荡在操场边,而我的鼻子里呼吸的是她身上那一缕淡淡的清香。那个傍晚,我们紧挨着身子靠在梧桐树光洁的树干上,谈梧桐与凤凰,谈青葱人生与跳出农门,谈着谈着,我和她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拉在了一起……
这种青涩的记忆,带着香椿浓烈的气息,随着那株红椿树一年年的拔高而走远。可令我遗憾的是,如今,我已记不起她的容貌了,关于十八岁的记忆,慢慢地,便只能沉淀在我的文章里,也只有在这时候随着香椿回味。
几年前,我在恩施第一次吃到香椿炒鸡蛋的时候,脸上瞬间便涌上一种喜悦。那种喜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像云儿所说的那样,香椿在我的脑子里,如同家的烙印一样了。云儿曾笑着和我说,吃着香椿炒鸡蛋,我便不会想家了。但她哪里会想到,那一刻,我更加的想家了,或者说,是想吃母亲做的饭菜了。
其实,那株红椿树在曾经的年代里也只不过是我从“后山岗”往下望的“灯塔”,是我在暑假里帮父亲给番薯地锄草时张望炊烟有没有升起的坐标,除此之外,我想,它也没有多少价值呢。
然而,老屋或许也想不到,终于有一天,它会出现在我的文章里,甚至是以那种高大上的形象出现的。
我离开父母的日子里,老屋曾经在我的思想里飘逸出悠扬的琴声,如同母亲手中那份香椿的香味一样飘得很远很远。然而,老屋终究是一个载体,因为,父亲那把胡琴总是挂在后墙的那根柱子上,因为,母亲揉碎的香椿总是晒在走马楼上的那个晒箕里。
但不得不说,自从我与钢筋混凝土的房屋打上交道以后,我才慢慢的在心中对老屋那种雄伟的气势产生了一种敬仰,这种敬仰来自于老屋的框架结构,来自于工匠的匠心独具和工艺的完美。有时候,在工地上仰望着高高的塔吊,我会感叹,科技发展真的是第一生产力。
早些年离开山村的时候,老屋在我的概念里也只不过是一座住人的房子而已,那时候,我的思想里压根没有延伸出如今那种魂牵梦绕的情愫。其实,产生这样的情愫,也是在前几年那些漂泊在外的日子里我习惯了听雨之后才慢慢地发觉老屋原来是我想家时的一个点,或者说,是我人生的一个支点。
那些听雨的时刻,总是落寞居多,每当听着雨滴敲打着窗户玻璃的声音,我的脑子里就会伴随着出现一阵悠扬的琴声,琴声到最后便穿过一张张记忆中的瓦片,与眼前的雨声相重叠。
老屋、琴声、红椿树、炊烟,每一个零碎的片段,对于漂泊在外的我来说,毫无疑问,都是一个家的念想,如若组合在一起,那样的画面,或许就是一缕无法割舍的乡愁。
那么多年过去了,老屋很少会单独地出现在我的思想里,就连那些黛青色的瓦片,也只不过是伴随着冬天的一缕记忆和袅袅绕绕的炊烟浮荡在我的脑海里,而屋后父亲的那块菜园子,倒是让我常常想起,甚至有一种牵挂。
其实,这种牵挂并不是一方菜园子,而是来自于父母。
菜园子不是很大,但父亲总是把它打理得如同一个百草园,那些形形色色的花草树木,父亲有时候会给我们上一堂植物课,告诉我们它们的用途,例如,杜仲的树皮经过加工可以入药,花椒可以调味,红椿树的嫩芽是春天的一道美味……
我在山村的那些年,菜园子是我们兄妹的一方乐园,春天有樱桃和桃子,夏天有大白梨和黄瓜,秋天有桔子和那种书名叫拐枣的“木沟流”。至于冬天,白雪皑皑的时候,菜园子是我捕鸟的最佳场所。我到如今也还在怀疑,捕鸟的时候,我怎么会有那么强大的耐心在廊下一坐就是小半天,而且双眼目不转睛,身子一动不动,那姿势像极了一个伺机而动的狙击手。
而此时,风儿轻轻,却在时间的空隙里夺走了鸟儿的叫声。
脑子里藏着一份念想,思想都变得柔软了许多,仿佛熟透了的红樱桃,甜蜜着回忆。或许是讲惯了吴侬软语,我的骨子里便也埋藏着一份柔软,就像那时候,尽管捕到了鸟儿,但是,在妹妹们的要求下,我还是会放飞了那些因贪吃而陷入牢笼的`鸟儿。
很多时候,因为漂泊,一份刻骨的念想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我钉在了岁月的墙上,哪怕是在梦里,有关于家的一些梦也因此失了重,但只要我轻轻拢一拢岁月的触角,记忆的门扉便开启了一条缝。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多柔善感的人,很多时候,因为想家,我也会依偎在风儿的怀抱里,张望着每一个被雨儿溢满的角落。那一刻,我好像一个不想浪费时光的人,想将所有的希望种在文字里,但我不知道的是,属于春天的时光,早已走进了夏的脉络,如同冬天的雪白,总是延续到梨花的身上一样。
就像此时,初夏的风轻轻地拂过那株槐树,槐树笑了,连身子都抖动着,几只小鸟冲着我的方向喊一声,然后盘旋着飞走了。鸟儿离开了温暖的窝,我若有所思,这样的场景不就是我离开山村时的模样吗?我望着小鸟远去的那条轨迹,在脑子里画着一个又一个圆,却终究无法重合我曾经漂泊的路径。
曾经,因为想家,我会披一身疲惫行走在喧嚣的街市,而后,让慢慢合拢的夜色淡去心底升起的一缕寂寥,那一刻,我会望着远方想,老屋屋顶上的炊烟是不是早已躲进了烟囱里呢?或者,我会想,老屋门前的一瓢月色,会不会在狗吠声中入了韵呢?
其实,我可以想象,那一刻,夜色伴随着月华刚好落在老屋的门框上,一阵子蛙鸣越过冬青树下面的小溪边,瞬间便揉碎了静谧的夜色。那一刻,我的眼前浮荡着一个画面:小溪边那棵歪脖子柳树,随风舞着柳丝,柳丝如同飞舞的裙摆,想把溪水边的春天折叠。
如今,那株柳树没了,冬青树也没了,小溪也看不到了,有的只是一条可以开车直达老屋门口的水泥路而已。拆除了门台和围墙的院子,尽管在行走上方便了许多,但终究让我觉得少了一些韵味,这或许就是老屋曾经被我遗忘的因子吧。
我突然想,小桥、流水、人家,三者怎能或缺呢?
10.中秋赏月-叙事散文 篇十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人们企盼的团圆节。古语“月到中秋分外明。”可是今日的月亮就没有往日那样皎洁了。
月亮周围的星星寥寥无几,星光孤寂清冷,显得阴森森的,有些神秘感。这情景不得不让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亲人——父亲。月亮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渐渐散开了。一轮明月露了出来,她脸红了,原来是忘了化妆。可不是,月亮是姑娘嘛,出现大庭广众面前能不害羞吗?看,这不,她又躲到云层里打扮去了。
“又是一年金月明,又是一度团圆夜。”秋天的凉意渗入皮肤,我不禁感到丝丝悲伤。天已被月儿“统治”,周身围绕的“小眼睛”,似乎是她的贴身“小卫士”。
我坐在草地上,欣赏着月亮的表演,那婀娜的舞姿优雅传神,多么美丽!只是那神秘的面纱,遮住了世界上最神圣的面容和最动人的风韵,她为我献上一段表演后就躲在舞台后,久久不肯出来!
原来是她累了,正开着自己的宝马往家赶呢!“月亮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走了,还是不辞而别?”“你的`表演还没有结束,还有那么多的观众在等着你呢!”“快回来!”月亮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从云层里露出美丽的脸蛋:“不用愁,明年八月十五日,我们再相会!”
月亮,你知道吗?你是多少人心中的玫瑰花,多少人的牵挂,有多少人醉倒在你的石榴裙下,我也不例外。下一次八月十五我一定按时“收看”你的表演。!
11.表示-叙事散文 篇十一
对“文本细读”的理解,不同的语文教育者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朱光潜先生用 “慢慢走,欣赏啊!”来定义,吕叔湘先生用“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来定义,夏丏尊先生用“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来定义,而“在字里行间行走”是施特劳斯的定义,“徜徉在语言之途”是海德格尔的定义。从他们对文本细读的理解中我们不难看到这其中的每一种定义都是基于文本的细读和理解。
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是叙事散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叙事散文课堂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细读文本,才算真正意义上完成叙事散文的阅读和欣赏。
一、初中现代叙事散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时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却很少去考虑教学内容的正确合宜。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习惯于从教法来考虑教学设计:什么样的导入比较好?是多媒体,是朗读,还是活动导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好?是讲授法,朗读法,还是小组活动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旦涉及散文的教学,就只剩下“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几句看似是知识的套话。而实际上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成为了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总是把一篇散文教得像一类散文,没有突出单篇散文的特点,更有甚者没有对散文进行类别划分而将所有的散文都教成同一类散文。
因此王荣生教授把中学语文散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归纳为:
散文教学不符合散文体式。在中学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因不顾散文文体的特征而把散文教成小说,教成说明文,教成议论文。比如在《老王》这篇散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像教小说一样去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
散文教学不考虑当下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在中学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因不顾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而把这一散文教成一类散文,甚至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类散文。例如在《老王》、《再塑生命》、《世俗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围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物性格而展开,却将散文中最重要的人文意蕴和思想弃之不顾。
不注重散文中蕴涵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涉及的事物。这一现象在中学散文课堂教学中尤其突出。仍以《老王》为例,虽然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课堂的关注点放在了“老王的悲惨命运”、“老王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上,教学生学习如何从神态和动作上描写人物,甚至在课后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来学会写人。这虽然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点,但仅仅只教学生怎么写人合适吗?这样的散文教学能把《老王》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学教到位吗?
二、文本细读思想下《老王》的教学设计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呈现
在这里我以北京人大附中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2012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中语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的《老王》一课为例,呈现文本细读思想指导下的初中现代叙事散文的语文课堂。
王君老师的这堂课以“活命”为切入点,分为“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总结——活出生命的高贵”这三个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基于文本细读的《老王》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一般的课堂有什么区别:
1.在文本细读中寻找课文的切入点
《老王》的大多数课堂切入点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愧怍”一词。而王君老师的课堂却是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句话引入“活命”一词来作为整堂课的切入点和关键词。
“愧怍”一词是一个文言词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较起来王君的“活命”一词更好理解,学生们也更好把握。对“活命”一词的挖掘正是王君老师对《老王》这篇课文进行反复细读的成果,这个不起眼的词成了王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凭借。在接下来的散文课堂教学中王君老师时刻关注“活命”一词,既有老王的“活命”状态,也有文中“我”(杨绛)的“活命”状态。
2.在文本细读中走近老王
大多数老师是从老王“出身苦、身体差、无亲人、经济贫”这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走近老王,主要的方法是在文中寻找“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这些相关的语句来印证。
同样是走近老王,王君老师却是用“活命”一词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靠近老王。王君老师“尽一切所能化平淡文字为真实生活情景,把学生先驱赶进去,然后让他们欲出不能,欲罢不休。让他们成为老王,成为杨绛,去亲身体验,去出生入死,去走火入魔。”
在这个部分王君老师针对五处语言点,设计了五个多样化的诵读情景,引领学生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1)让孩子们“成为”老王,自述身世——理解老王被社会遗弃的痛苦。
(2)老师演杨绛,学生饰老王,创造性对话——理解老王没有家人的孤苦无依。
(3)让孩子饰看客,创造性“演说”社会闲人对老王的挖苦讽刺——理解社会对老王的凉薄。
(4)演读老王和杨绛的对话——理解老王有“房”无家的痛苦。
(5)诵读文中反复出现的“只”字——感受老王的走投无路之困境。
通过多样化的诵读场景,学生们对老王的认识显然比单纯找出几句话来印证要深刻的多。但细细体会我们不难发现,王君老师的课堂诵读不是简简单单把课文读一读就可以的,她的课堂诵读是深入文本进行细读。举一段王君老师的课堂实例来看看她从细读所读出的老王“活命”的悲苦。
(大屏幕显示: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为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同学们,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语最鲜明地表现了老王的辛酸。
生:只好。
师:太聪明了,你们。文中不仅只有“只好”,文中还有太多太多这样的词语,大家缓慢地沉痛地无奈地读。
(大屏幕展示: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只有一只眼;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他只说:我不吃。)
师:中国汉字有几千几万个,但是老师觉得最让我感觉走投无路的,最让我感觉辛酸苍凉的就是这个“只好”,因为,那就是别无选择,那就是上天入地都无门呀,而这种状态就是什么状态?
生:活命。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读老王走到生命尽头时的那副可怜模样(生有感情地朗读,师配乐)
师: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不如鬼的生活,就是一种活命的状态呀!
在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走近老王的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步,她紧扣大多数老师忽略的“只”一词,让学生感受老王的孤苦无依。这样一来学生对老王的理解就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找句子的表象上对老王的“苦”浅浅的了解,而是深入“只”这个词语的内涵去深刻体会并对老王的“苦”感同身受。
正是在文本细读的思想指导下王君老师才找到“只”这个词,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只”进行细读体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深刻理解文中的人物。
3.在文本细读中发现被遗忘的“我”
在整个《老王》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不幸者”老王的身上,关注老王的“苦”和“善”,却把文中“幸运者”的“我”忽略了,或者把文中的“我”当成老王“不幸”的衬托,或者就是简单肤浅地认为“我”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
文本细读下的语文课堂是不允许如此粗糙地解读存在的。王君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我”对老王做了哪些照顾和关心的事,而仅仅是从“我”对“老王”的这一声称呼中出发,引导学生反复读“老王”这一称呼。一个知识分子对一个底层三轮车车夫的称呼竟然是“老王”,在反复读这一称呼的过程中学生读出了“我”的“博大、包容、亲切”。
王君老师在文本细读中挖掘出被大家忽略的“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中,引导学生细读“他蹬,我坐”。在细读中学生们渐渐读出了老王的费劲和劳累,读出了杨绛内心的不安。并依此挖掘文章的空白,引发后面的讨论,推进课堂的发展。
这样一来,文章中的“我”就不再是那个被隐藏起来的人,也不是那个单薄的“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而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博大、包容、亲切”的人,是一个在面对“不幸者”时内心不安的知识分子,这样被一般教师所忽略的“我”就立起来了。
4.在文本细读中探寻文章的主旨
关于《老王》一文的主旨,大多数老师都会习惯性的采用“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宽泛的看起来甚有深意的词汇,常常充斥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学完以后,学生们似乎是读懂了,但是这样一篇《老王》很快就会被学生们淡忘,那段艰苦的岁月也会被抹去。
但在文本细读下的《老王》,主旨不会是老师讲述的泛泛的大而空的词汇,而是学生深入文本细读之后的心领神会。
在这一点上我对王君老师满心佩服。她并没有因为害怕学生无法理解“文革”而不作背景介绍,反而在课堂上将杨绛先生的《丙午丁未年纪事》部分内容向学生展示。重现历史情境,带学生重回写作现场。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里,“老王”和“我”都是“活命”状态下的人;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里“香油和鸡蛋”是无比珍贵的。因此无论是老王还是“我”在那个时代里,这些点滴举动都是“高贵”的。用王君老师的话来概括“我们有时候会无可奈何的处于‘活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高贵的内心,进入生命的高贵状态。”这样散文课堂教学内的所有内容都源自文本,都从文本的字、词、句人手,进行细致、精确的分析,来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
三、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寻现代叙事散文的教学内容
王君老师的这堂《老王》课的成功的关键,就是她在课前对《老王》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细读。怎样将这样成功的现代叙述散文课迁移到我们日常的课堂中?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弄清文本的细读有哪些方法,如何将这些方法融入课堂教学。
咬文嚼字,嚼准合适的切入点。散文是情感的艺术,因此散文教学重点应放在作者对对象描述所抒发的作者情感上。因为作者是带着这样的一种情感来进行创作的,那么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定会融入自己的这种情感,这样作者笔下的词也就具有了作者的情感。以《老王》为例,能找到“愧怍”一词进行切入已然不错,但是学生在理解这个文言词汇的时候存在困难,怎样找出同样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但又利于学生的理解的普通词汇呢?就是要通过文本细读,对文本进行咬文嚼字,找出“活命”、“只”这些饱含情感的普通词汇。
深情朗读,读出语言情感。很多老师对“读”这一环节并不重视,认为“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课后的事情,课堂上的朗读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其实,散文语言的感情不是“看”出来的,也不是“讲”出来,应该是靠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而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对文本进行深情朗读,才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出散文语言的情感。以《老王》为例,这篇课文看起来值得“朗读”的部分似乎不是很多,但是王君老师的课堂却出现了很多对课文的部分内容的齐读、诵读、自述、演读、演说,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们慢慢地读出了语言的情感,也读出了作者的情感。这样课本上一个一个的方块字,都充满了或“苦”或“善”的感情。
情景重现,回到写作现场。现代叙事散文的本质特点就是作家的自我言说。因此我们在确定现代叙述散文的教学内容过程时,要根据具体文本重回作家创作的历史现场,通过论世而达到知人,这样不仅能抓住散文的教学内容,还能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实现对学生人格和道德情操的提升。以《老王》为例,对文章中涉及到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么采取回避的方法,要么就只是做蜻蜓点水式的背景介绍。但是这个背景对认识文章中的人物,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却是非常重要的。王君老师没有回避它,而是通过作者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回忆将学生带入到历史背景中去,让学生去深切体会作者当时复杂的情感。
发现空白,用追问引研读。散文中的空白艺术是作者欲言而又未言之处,是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 的间隙地带。散文在描述和抒情中留下的空白,能够为读者的想象提供空间,但这些空白却常常被读者忽略。真正读懂一篇散文就需要我们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去发现空白,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学生发现空白,填补空白。以《老王》为例,文中写道:“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很多老师把关注点放在了这句话前面的“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上,但王君老师发现了老王的那句话“住那儿多年了”。老王为什么不正面回答那是不是他家,只说住那里?从这个空白中,王君老师带着学生们读出了老王“孤苦的活命”状态。因为“家”是一个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但老王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他只有破败的小屋没有家。
在初中现代叙事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教学内容意识和理论自觉,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夯实语文基础,提高人文素养乃至涵养生命。文本细读对我们确定初中叙事散文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的相对集中,让学生学得相对透彻。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
12.一路向北叙事散文 篇十二
出发前就了解了那边的天气,所以我们准备充分。2月3日6点不到,我开始忙碌了,毕竟离东莞总站有一些距离。在阴暗的天色下,一个人行色匆匆,过年时节的东莞街道,冷清得象夜晚老家空旷的田野,两旁的店门紧闭,出租车也不见踪影,这在经融危机之前是罕见的。好不容易来了一辆摩托,车主却把价格开得比打的还贵,无奈,时间紧迫,容不得迟疑,只得随他便了。赶到了东站,坐上K1,不到8点便来到了总站,倒是就在总站不远的二哥还没到。直到8:30车快开了,二哥才和我会合,坐上了开往广州南的大巴士。
10:40多分我们来到了番禺,此时的广州南站人声鼎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过完年之后北上的人还是这么多。车站上人虽多,但还是井然有序,武警三三两两的走动,清洁工也很勤快,大厅内灯光明亮,志愿者们守候在各路口,用他们的.热情感动着每一个须要帮助的人,整个车站给人一种宽敞和谐的氛围。我们在自动取票机上取了票,坐在候车室上等待高铁的到来。11:43分,G1122次广州南至长沙南的高铁准时发车,在和谐号的飞速牵引下开始一路向北。
因为之前我没坐过高铁,所以有点新鲜和好奇。当踏上车厢的一刻,感觉还是跟普通火车确实不同,由于没有超载,车内整洁敞亮,看起来舒适多了。列车起动了,显示屏上的速度一路攀升,最高时速超过了313公里。不过向车窗望去,外面的景观和普通车上看没什么区别,没有一闪而过的感觉,只是过隧道的频率要快很多。列车经过清远和郴州西,2点半不到就到达了长沙南。
我们在长沙又会合了和我们同列在郴州上车的侄子,然后在车站上等候开往南京南的G580次高铁。这趟车是5:08分的,所以我们仨可以稍事休息一下。长沙南站整体给人一种灰暗的感觉:车站好多设施在建,当然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不过志愿者的服务是一流的,会主动询问旅客的需求,并给于详细的解说。时间充足,再说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况且湘味适合我们,于是在车站吃起饭来。4:00过后,我们进了站台,买了我们郴州的特产――临武鸭和东江鱼,然后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本来想看看异乡的民居和山水,无奈天色已晚,只得玩起跑得快来了。列车一过湖南,车速立马就减到200以下,也不知是山路原因还是什么,过了5个多钟,终于到达了南京。
从检票口出来,南京南的宽让人惊讶,比起长沙南和广州南大多了,因为它是集高铁、地铁、汽车站于一体,虽然广州南也是,但比南京的小多了,整个车站象迷宫一样,而且没见到一个志愿者,一般人都是随大流出站。还好,我们出了检票口,赶紧打电话给侄女,因为她说过来接我们,我们就地休息,顺便等她的到来。不一会,侄女来了,我们一起坐了地铁来到了预订的酒店附近,那时已是12点多,由于是过年时节,加之天寒地冻,夜宵店都打烊了,只好到一家麦当劳吃了了事。旅途疲惫的我们来不及欣赏南京的夜景,匆匆赶往下蹋的酒店,冲完凉,洗尽了一身的疲惫,安然的进入了梦乡。
凌晨5点半,一阵铃声把我们从梦中催醒,我们还得一路向北,赶往此行的目的地――苏北的淮安。南京的公交车特早,天刚朦朦亮,我们就坐车到了南京汽车长途总站,吃了早餐,7:30分坐上往楚州的大巴。一路上有说有笑,外面2――3度的气温,司机却把空调开得老高,把我们几个全副武装的人熏得大汗淋漓,赶紧脱下装备,客车经过南京长江三桥,第一次见到长江,内心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兴奋,以前都只能把它当作传说,现在终于一睹它那缥缈绰约的身影。没有范仲奄说的那种浩浩荡荡的场面,有的只是雾霾下的江面行进着几艘船只,还没有珠江口的开阔。10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历史文化名城――淮安。
13.日成一事-叙事散文 篇十三
“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励志书,其中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朗达·拜恩的《秘密》、卡内基的《人性的弱点》、罗宾斯的《唤醒内心的巨人》和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料收效甚微,关键的原因是:尽管这些作者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也有一些出神入化的现身说法,但他结合个人情况,操作性并不强。某日,他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成功的范例固然光鲜,可是谁又曾留意过失败者的黯然神伤?他们双脚悬在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最终以“烂尾”了之者不乏其人,余生只剩下愧悔和遗憾。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
现代人就像是被狠劲鞭打的骏马,为生活,为事业,疲于奔命,往往会错过他们理应俯首的河流和性该驻足的草原,失去那些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感受。唐人李商隐在千里之外写诗给夫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归期难卜,但诗意盎然。今人某某某在千里之外发短信给妻子,“我乘明天上午的航班回家,晚上一起去国家剧院看演唱会”,快惬则快惬矣,美妙则美妙矣,但诗意淡然(且不说荡然)。在快节奏下,还能过慢生活的人已经多乎哉不多也。实际上,你想慢也很难慢下来,所有的`交通工具、沟通方式和传播手段都如此便利而快捷,你若独自慢了半拍,就会立刻与这个世界产生脱节之感。在快节奏下,读书,你很难精读;想事,你很难细想;交友,你很难深交。每天,你会在一大堆事务中穿梭忙碌,但静下心来,回过神来,又有几件是真正做成了,做好了?不是预案做得不到位,就是决定下得太仓促,一旦生米煮成了夹生饭,就是巧妇也难为这有米之炊。
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近代大儒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谱的总是太少,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这是否违背了“慢工出细活”的原则?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笃实而为,我不作百分之百的断言,至少会有百分八十以上的可能,在判断力、行动力和创造力等多个方面,你将具备过人之处,因为任何成功都源自于良好的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积累。”
读完此篇文章,让我想起四句短语: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量变引起质变。
每一次质的飞跃,每一次耀眼的成功,每一次善举行径,都是由一件件小事开始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孕育着点点滴滴的作为,正所谓小小的平凡成就着伟大。
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的《状留篇》中说:“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俗话说“‘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一天做好一件事,认认真真的去做这样一件事,日积月累,对自己无形的是一种提高。
事情不在于多少,也不在意大小,在有效的时间里,走稳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而那些混沌度日,漫无目的活着的人,这样的行为令人尤为惋惜。
【表示-叙事散文】推荐阅读:
叙事抒情散文阅读11-12
因为努力过叙事散文08-16
感人的叙事性散文11-11
以青春为主题的散文叙事11-02
表示笑词语08-01
表示友情的名言09-09
表示开心的句子09-13
表示高兴的成语10-29
表示母爱的名言11-02
中学生叙事散文《最美丽的平凡人》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