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024-10-11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共10篇)

1.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一

发展棉纺织产业集群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发展棉纺织产业集群,培育棉纺织地方特色优势,是(新野)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棉纺织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一直是工业学术界讨论的课题。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在产业性质上相似相近或

相关,在发展空间上同属于(或接近于)某个特定行业的产业领域、相对高密度聚集、分工比较明细、依靠紧密或松散型产业链相互连接,由诸多大中小型企业形成的一种工业集聚形态。在我县工业化进程中,我们依托本县及周边丰富的棉花资源和新纺公司人才、市场、技术、管理、信息、资金优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等主要形式,通过催生、延伸棉花加工项目,培育出了县棉纺织工业区及上港、溧河、城关、城郊工业小区等棉纺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新纺公司为龙头,集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棉纺织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一、新野棉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特点

新野棉纺织业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历届县委政府的政策宏观引导,截止2005年6月底,全县棉纺织企业,已发展到101家,其中棉纺企业84家,棉织企业8家,捻线9家。固定资产达到262亿元,从业人员3万余人,纱锭规模突破80万锭,织机达到4500台。今年元至七月份,全县限额以上棉纺织业实现产值2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利税135亿元,利润7500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的691、659、67和678。棉纺织业在全县工业中的比重逐年攀升,比重之高居全省各县市区之首。主要呈现出五个明显特点:

1、龙头带动能力强。作为新野棉纺工业的龙头,新纺公司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国家特大型纺织骨干企业,全国520家和河南省50家重点支持企业之一,全国功能性产品开发基地。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138亿元,固定资产103亿元,共有纱锭33万锭,其中环锭纺22万锭,气流纺24台,折合11万纱锭;织机3000台。拥有进口清梳联、自动络筒机、转杯纺纱机、无梭织机等先进设备1000多台(套),占公司装备总量的60以上。主要生产和经营棉纱(混纺)线、纯棉和混纺坯布、色织布、牛仔布等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产高档织物用纱7万吨、服装面料12亿米。产品远销广东、江苏、福建等20多个省市和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实现产值173亿元,销售收入132亿元,实现税利8105万元,其中利润3722万元,分别占限额以上工业的351、335、216和206。出口创汇3260万美元,名列全国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前12位,利税总额居第七位,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全省同行业第一。2004年荣获中国纺织行业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8月9日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二十强”荣誉称号。

2、产业集群群体大。靠政府的正确引导、靠新纺公司龙头的拉动,全县民营棉纺织业迅速膨胀。在短短三年时间内,限额以上民营棉纺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90余家,固定资产115亿元,从业人员近2万人,纱锭规模达到40万锭。2004生产棉纱近8万吨,各种布料7000万米,完成总产值146亿元,实现利税17亿元。其中鹏升、华星两家规模达到2万锭以上,另有5家达到1万锭以上,5000锭的企业12家,县工业区及城关、上港等7个棉纺织工业区内拥有棉纺织企业70余家。全县民营棉纺织扩张的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纺公司。

3、企业装备水平高。我县民营棉纺织企业1997年起步时,设备基本上都是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限产压锭淘汰下来的二手设备,机器性能差,工艺水平低,产品质量档次低。通过近几年的滚动发展、更新改造,止目前,全县民营棉纺织企业的机器设备,全部都是国家定点纺织机械厂2003年、2004年、2005年出厂的先进设备,主要设备J128K、FA506细纱机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4、棉纺织产业链条长。目前,全县棉纺织业基本形成了由植棉——轧花——棉纺——棉织——服装的棉纺织产业链条。全县98万亩耕地,常年植棉40万亩左右,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县棉麻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的9家棉花企业,担负着全县棉花收购、加工、销售任务。年收购加工棉花4万吨,其生产的“银鹏”牌棉花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棉花名牌”,全县棉纺织企业年需用棉花14万吨,加工棉纱13万吨,织布16亿米。永兴纺织服装公司等3家企业引进了服装生产线,年加工服装30多万套。

5、产品市场销路畅。以新纺公司为依托,整个纺织产品销售网络健全,在全国和境外设有多家销售公司,同上百家棉纺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营销网络覆盖我国中部及东南亚地区广大市场。产

2.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二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 集群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眼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多是从政府宏观层面或集群整体的中观角度出发, 较少涉及到微观的企业层面上的研究。因此现有的研究对集群中个体企业的指导还存在不足。

从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群内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难以独立开展营销活动;大部分企业对协同营销认识不足, 竞争多于合作……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 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升级。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有必要单独从营销角度去研究服装产业集群。因此, 对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相关理论回顾

营销大师迈克尔·波特从竞争优势角度出发, 认为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集合体。尽管学者们对集群的认识不尽相同, 但是基本上都涵盖了以下几个要点: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较多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合;企业之间既独立又存在联系, 既合作又竞争。

2.1集群营销

国内外学者对集群营销的研究较少, 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跟据现有的文献资料, 归纳总结起来, 对于“集群营销”的认识, 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看法:

Franz认为, 所谓的集群营销, 就是将产业集群当做是一个整体产品营销给外国投资者, 并给予区域一个清晰概况的工具。国内学者张涛, 熊晓云认为, 所谓集群营销, 就是指产业集群为实现集群升级, 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策略将产业集群进行企业化、品牌化经营的过程。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所谓的集群营销, 即是将集群当作一种”特殊产品”对其进行营销。这在概念上和“区域营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集群营销研究的“中观学派”。该学派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集群的营销策略及集群品牌的塑造上。卢长宝认为, 产业集群营销的操作框架应该根据构建或增进集群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而设计的, 产业集群营销也存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以及营销组合设计”等具体问题, 并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去构建适宜集群发展的品牌及社会形象。兰文巧认为, 集群营销的主要策略有:集群营销的产品策略、集群营销的价格策略、集群营销的渠道策略、集群营销的促销策略。

对于集群营销, 部分学者则存在另外一种看法。郑广琯、陈雪梅等人认为, 产业集群内部较为广泛的、形式多样化的企业之间的营销合作, 可称之为集群营销。持此种观点的学者站在微观的企业角度, 着重研究集群内的企业在营销领域如何协同运作以实现个体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可将其称之为集群营销研究的“微观学派”。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集群营销的主体构建、集群营销模式及营销策略、集群营销绩效的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体系几个方面。例如, 郑广琯等认为, 集群营销的主体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企业自主组成营销联盟;第二类是群内众多企业组成松散的营销网络, 如见客制集群营销模式;第三类是群内生产企业通过共享的、由单一企业组成的营销机构进行营销。覃丽在《中小企业集群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营销绩效的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及微观因素并建立了集群营销绩效评价体系。

从上述的文献资料看来, 在对集群营销的认识上, 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 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分歧。集群研究的中观学派与微观学派对集群营销的概念、集群营销的实施主体、集群营销所涉及的内容、集群营销的实施方式的认识均不相同, 详见下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得到。

2.2集群营销模式

由于对“集群营销”的概念理解存在分歧, 进而导致了学者们在“集群营销模式”这一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集群营销研究的中观学派认为, 集群营销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集群制定业务成长战略、集群品牌战略以提升集群的对外影响力, 区域品牌建设即为最主要的集群营销模式。陶金国认为, 创立区域品牌是集群营销的核心。涂洪波提出, 集群营销应以构建集群品牌作为主要手段, 形成集群竞争力优势。

而集群营销研究的微观学派则认为, 集群营销可通过群内企业组建营销联盟、依托大企业的营销机构或共同构建营销网络来实现集群的竞争优势。郑广琯、陈雪梅认为, 按照组织形式不同, 集群营销模式可归纳为三类:一是营销联盟模式;二是“见客制”的集群营销模式;第三类是群内企业通过共享的、由单一企业组成的营销机构进行营销;杨保军总结出了五种集群营销模式, 分别为:专业市场营销模式、营销联盟模式、见客制营销模式、中卫式营销模式、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

由上观之, 研究视角的差异导致两大学派或各学派内部在集群营销模式的认识上有不同见解。而因有关集群营销模式的专项研究相对匮乏, 势必还有许多欠缺的方面。首先, “集群营销模式”缺乏清晰和完整的定义。学者们对集群营销模式的阐述比较模糊和分散, 其定义也因研究出发点、目的的不同而各异;其次, 很多文献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研究仅是从某个侧面来进行考察的, 不系统也不够全面;其三, 目前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总结, 很多学者是基于某个具体的产业集群分析得出的, 其研究结果不具备代表性、典型性与普适性;其四, 目前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哪些集群营销模式”这一问题上, 而对于“为什么不同的集群会选择不同的营销模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们在营销模式选择上的差异?”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很少有学者涉及。

3基于微观视角的产业集群营销模式界定

本文主要是从微观的研究视角来对集群营销模式展开研究的。对于“集群营销”概念的界定, 我们借鉴了集群营销研究的微观学派的代表学者郑广琯、陈雪梅等人的观点, 认为集群营销是指产业集群内众多的企业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机整体, 联合进行市场营销。

同样的, 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界定, 我们也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和上述对于“集群营销”概念的定义, 既然集群营销是指群内部较为广泛的、形式多样化的企业之间的营销合作, 那么, 所谓的“集群营销模式”, 应当是指基于集群背景下, 集群内众多企业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 形成有机整体, 共享集群资源, 联合进行市场营销的合作营销模式。对于具体的集群营销模式的总结, 我们也需要着重从集群内企业的营销合作行为来进行考察。

我们知道, 集群是由某一特定产业内的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组成, 这些企业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最终可以归为两大类: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所谓横向联系, 是指企业在集群内从事相同的价值环节, 其业务相似, 产品或服务也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所谓纵向联系, 是指不同企业从事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 企业与企业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工协作状态, 在生产流程上相互连接, 相互依存。集群营销模式的总结需要从集群内企业的营销合作行为来进行考察。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集群内企业间的主导合作关系不同将集群营销模式划分为四类: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和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3.1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常见于由大量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群中, 它是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最为原始的一种集群营销模式。集群内部的企业间鲜有分工协作;各企业基本上是独立参与市场竞争, 在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定价、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营销领域鲜有合作行为, 集群内企业间的纵横向联系均不明显。

3.2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所谓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以横向联系为主。从事价值链上相同环节的企业之间通过共建品牌, 联合推广等方式来获得协同效应。具体来讲, 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水平营销联盟模式。水平营销联盟模式是指集群内的同行业的企业在营销活动上结成联盟, 如同一层次的制造商共同开发新产品, 共建分销网络, 或共同开展促销活动, 共同做广告、共同品牌、共同推销队伍、共同开展营业推广和公关活动等形式。

(2) 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所谓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中众多的企业达成品牌共识, 区内所有企业均遵从统一的产品标准, 使用统一的商标与品牌的一种联合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了产业集群的整体能力, 节约了单个企业的品牌建设成本, 减少了群内企业的无序竞争, 实现了利益共享, 增强了集群整体的竞争力。

3.3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所谓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以纵向联系为主。集群内的生产流程被分解成几个独立的生产环节, 从事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合理分工, 在生产流程上相互连接, 相互依存, 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垂直营销联盟模式、专业市场营销模式便是典型的但又比较初级的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1) 垂直营销联盟模式。

垂直营销联盟是指在业务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形成营销联盟, 如产品工序互为上下游关系的制造商形成的联盟, 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在产品营销上形成的联盟等等。

(2) 专业市场营销模式。

专业市场就是以一个类别或几个近似类别的商品为集中交易对象, 以现货批发经营为主、兼顾零售的市场形式。专业市场营销模式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营销渠道, 节省了企业的渠道建设费用。

3.4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所谓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既存在广泛的横向联系, 又存在显著的纵向联系。集群内同类企业之间联系密切, 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领域相互合作, 同时, 在供应链上, 处于不同价值环节的企业之间又合理分工, 密切配合。中卫式的集群营销模式即为交叉性集群营销模式的代表。

所谓中卫式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在以大企业为中心, 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的产业集群中, 大企业处于核心支配地位, 众多中小企业按照大企业的要求参加分工协作, 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一种营销模式。群内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 依次组成多层次的外包和再外包网络;核心企业将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就地外包, 转嫁给当地的中小企业, 形成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一体化的协作配套关系;为了加强竞争, 提高效益, 核心企业通常会就同一种业务选择多家外包企业, 这些外包企业间就形成了典型的横向关系。

4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从低级到高级演化的过程上。而有关集群生命周期各发展阶段中的群内企业行为特征及合作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还极为欠缺, 只是在有关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文献中略有涉及。因此, 对于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生命周期阶段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一方面, 我们要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 我们还需要分析国内外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 着重从集群营销的角度去考察集群的发展。

骆文达认为, 在集群发展的萌芽阶段, 群内企业间一般不存在相互联系或影响;在集群的形成阶段, 集群内部开始出现劳动分工, 产业链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在成熟阶段, 集群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体系, 在产业价值体系中, 相关企业的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一阶段集群内可能出现几个以主体企业为核心的、拥有大批下属企业的企业集团。胡军 (2003) 对广东产业集群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 认为集群发展有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两个阶段, 横向一体化是初级阶段, 纵向一体化是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 广东产业集群目前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姚海琳认为, 横向一体化只是专业化分工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纵向一体化才是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再来看一看世界上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几个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

意大利的中小产业集群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集群发展极具特色。在意大利的中小企业集群内, 通常存在两个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群体——最终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最终企业群拥有产品设计、组织生产、营销等能力, 他们会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选择和组织中小企业。最终企业在集群中扮演中心者的角色, 大量的中间企业围绕着最终企业来进行生产。最终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创造各自的市场营销特色;中间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 但是这种竞争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 大多是业务上的上、下游关系, 在竞争中协调, 又是在协调中竞争。

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日本却创造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 当中, 中小产业集群在日本的经济复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的产业集群内, “下包制度”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集群营销模式。所谓下包制度, 是指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 大企业集中于对其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上, 而将零部件以及次要环节下包给其他企业的生产方式。下包制通过大制造商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 大企业处于整个集群的支配地位, 小企业处于外围或下属地位, 主要为大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参与集群的中小企业往往又有一次承包、二次承包、三次承包甚至多次承包之分, 即把大企业委托的生产业务根据专业分工要求分包给其他小企业, 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

从上述有关集群研究的理论和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

(1) 在产业集群的萌芽时期, 集群内的企业大多单兵作战, 联系并不紧密, 呈现出典型的离散型集群营销模式。

(2) 在集群的成长期, 群内企业联系日益紧密, 集群营销模式也会由原来的离散型逐渐转化为横向型或是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很多学者认为, 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是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 纵向型集群营销模式是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集群发展的实践上看也呈现出这种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 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如水平营销联盟模式、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 均可以由当地的政府或行业协会, 或是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等通过一些列的措施构建而成。但要形成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却并非易事。要想让集群内从事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做到合理分工, 在生产流程上相互连接, 这不仅需要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的通力配合, 不同规模企业需找准自身的定位, 抛弃“宁为凤尾, 不为鸡头”的传统思想。并且, 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集群文化基础上的, 而信任、诚信文化的培育与建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3) 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多为成熟阶段的集群所采用, 如在意大利和日本, 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大多采用中卫制的集群营销模式, 各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 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5虎门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调查分析

5.1研究设计

调研方法选择:本次调研中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针对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内的企业, 我们主要采用了用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集群内个体企业与相关企业的营销合作行为;同时, 政府和行业协会对集群的营销模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政府和行业协会, 我们主要采取了深度访谈法, 来详细了解其在促进集群内企业间的营销合作方面的主要措施。

调研对象选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中小企业。

调查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问卷的第一部分旨在了解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企业现阶段营销及营销合作活动的调查, 旨在了解企业在哪些方面与哪些企业进行营销合作, 主要的合作对象是谁, 主要的合作方式又有哪些。

5.2虎门镇概况简介

虎门镇位于珠江口东岸, 享有“中国女装名镇”之美誉。截止2009年底, 全镇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2500多家, 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200多家;拥有服装商标5000多个;年服装生产量超过 2.5 亿件 (套) , 销售总额近150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3个;全镇拥有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22个, 商铺10000多家, 经营面积达300000多平方米。虎门服装市场形成了完善的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服装产业结构网络, 拥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绣花、钮扣、配件等服装配套产业企业147家;各类面料辅料批发市场10个。

5.3问卷回收情况

我们对虎门镇内服装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几个区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计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问卷69份, 剔除8份无效问卷, 获得有效问卷61份。由于问卷填写方面的原因, 部分指标的有效问卷量小于61份, 但并不影响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资料来源:实地调研。

5.4虎门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分析

(1) 专业市场规模庞大且带动作用明显。

虎门镇内建有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等大型服装专业批发市场 22 个, 服装商铺 10000 多家;除此之外, 还有富民布料市场、虎门博美布料辅料商贸中心等服装配套商场 11 个, 商铺 8000多家。在统计“贵公司是否参加当地的专业交易市场”时, 只有2%的企业选择“从不参加”, 11%的企业选择“较少参加”, 选择“参加和较多参加”的企业占87%。由此可以看出, 群内企业对当地的专业交易市场的参与度很高。

(2) 群内大企业的实力家较弱, 带动作用不明显, 未形成中卫式营销模式。

对样本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占整个样本量的92%, 大企业只占样本总数的8%;虎门目前拥有服装商标5000多个, 但中国驰名商标只有1个。由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很多, 但上规模的企业很少;镇内大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不强。在统计“本企业与镇内各机构联系的重要性选择”一项时我们发现:56家中小服装生产企业中, 选择“与大企业的联系较频繁”的占6%, 选择”与镇内其他中小企业联系比较频繁”的占11%;选择“与供应商、客户联系比较频繁”的占79%;选择“与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比较频繁”的占4%。由此可见,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目前更多的集中于上下游的采购供应关系;同类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联系也不多, 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微弱, 集群内未形成典型的中卫式集群营销模式。

(3) 集群尚未形成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不同, 我们将61家样本企业划分成两大类型:辅面料生产企业与服装制造企业。其中, 服装制造企业占样本总量的92%, 而辅面料生产企业只占样本总量的8%。由此可见,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内产业链条各环节上的企业数量分布极为不均, 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向核心的生产环节集中;上游辅面料生产企业数量过少且规模均不大, 这必然影响了集群内企业间的纵向合作。

从问卷统计中我们还可以发现, 61家企业中专门从事服装设计的企业数目为0, 采用“设计+销售”而将生产外包出去的企业数目也为0, 群内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倾向于向成衣制造环节集中;且在服装生产企业内, 从购买服装面辅料开始到服装设计、面料裁剪、加工成型、产品包装和销售都是在企业内部来完成的。这表明,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企业间缺乏合理的纵向一体化分工, 未形成有效的纵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4) 集群虽已建立了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但尚有诸多不足 。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镇内同类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行为主要表现为共同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服装展览会, 但是这种参与有些时候是企业“非自愿”的行为, 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例如在与集群内某大型服装企业的董事长交谈时, 这位董事长谈到, “政府组织企业去外地开办展览会, 本意是很好的。但是这些展览会往往定位不高, 档次较低, 这反而有损于大企业的高端品牌形象。”

5.5虎门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小结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得来。

6结论及展望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典型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我们认为, 典型的产业集群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离散型、横向型、纵向型以及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其中, 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是最原始的一种营销模式, 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则是伴随着集群发展而出现的高级的营销模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现阶段所采取的主要营销模式为专业市场营销模式。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现有的营销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虎门的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纵向型和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的当务之急。

由于本项研究的参考资料极其有限, 再加上作者自身时间精力不足, 本文在此只是简单归纳总结出了四种典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并指出了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生命周期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为什么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集群营销模式、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集群营销模式、集群营销模式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等问题, 本文均未能详细阐述, 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2, 67.

[2]Franz.Industrial Clusters and Cluster Policies in Austrian Re-gions, Cluster Policies-Cluster Development, Edited by Mariussen.Stockholm, 2001:59-78.

[3]张涛, 熊晓云.广东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升级与区域营销策略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105-107.

[4]卢长宝.产业集群营销:一个区域聚集力构建的新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5) .

[5]兰文巧.企业集群的区域营销:动因及其路径选择[J].现代管理, 2006:203-204.

[6]郑广琯, 陈雪梅.集群营销形成与发展探索[J].商讯商业经济文萃, 2006, (1) :78-80.

[7]覃丽.中小企业集群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企业管理, 2007.

[8]陶金国.基于中小企业集群区域营销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3, (3) :63-65.

[9]涂洪波.从合作营销到集群营销:兼论集群营销的优势[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1) .

[10]杨保军.宁夏清真食品产业集群营销模式初探[J].市场论坛, 2007, (12) :47-49.

[11]骆文达.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福建:华侨大学经济管理, 2004.

3.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三

关键词: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供应链耦合;对策措施;演进路径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于2000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4年,经开区已经搭建了产能超百万的“十车七机”整车生产平台,汽车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但是,随着汽车生产厂家的入驻和汽车产能的提升,物流用地和道路交通成了制约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汽车供应链耦合和汽车产业集群演进的角度分析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经开区内,零部件物流服务商和整车物流服务商只为特定的汽车制造商服务,同一条汽车供应链上的耦合程度占据主导地位,汽车供应链之间的耦合程度还不高,汽车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阶段,其特征概括如下:

第一,以汽车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代表的汽车供应链的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制造配套企业的数量和汽车产能逐步提升。截至2013年,经开区入驻汽车制造企业十余家,涵盖“德系”汽车、“日系”汽车和国产汽车等多体系,汽车产能稳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成都经开区的汽车产量为72.3万台,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3.31%。

第二,配套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但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并不高,同一条汽车供应链上的耦合有待加深。《龙泉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4年的七年时间,经开区汽车总产量增长22.62倍,年平均增长率达56.14%;汽车配套企业由2009年的66家,增长至2014年的109家,但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仅21%,绝大部分零部件依靠群外企业供应。

第三,尚未形成汽车供应链之间的耦合系统,物流资源的利用率有待改善。《龙泉驿区物流业专项统计调查(2014)》数据显示,调查的11家汽车物流企业整车运输量69.76万辆,零部件货运量86.09万吨,运输车辆平均满载率为87.04%,仓库平均单位面积存储量为0.51t/m2,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和整车物流企业资源利用率还可通过供应链间的耦合进一步提升。

第四,汽车物流产业系统复杂,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物流模式尚未形成,汽车物流成本较高。《2014年物流企业、工业和商贸业企业抽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调查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中,外包比例达98.71%,外包费用中运输费用占94.79%,保管费用占4.79%,管理费用仅占0.42%,主营业务收入中运输收入占75.33%,仓储收入占22.81%,其它收入占1.96%。

二、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演进路径

通过对《成都市天府新区规划和国际汽车城规划》、《成都市汽车城对外物流运输通道建设规划研究》等资料的整理,结合经开区现场调研资料统计分析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在2014年至2020年的具体产能及相关规划,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现在及其发展历程,按照汽车产业集群演进理论,将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演进划分为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转型阶段和过渡阶段。形成阶段(2015年前),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社会资源相对充裕,主要通过引入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物流服务商、整车物流服务商等供应链节点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能力;发展阶段(2016-2020),汽车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除了继续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外,还通过初级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协作、零部件物流服务商库存能力协作和物流服务商的仓储能力协作等方式,推进供应链间的耦合;成熟階段(2021-2025),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产能维持在较高状态,但增长速率明显变慢;转型阶段和过渡阶段(2026年以后),资源条件和生产模式无法适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部分汽车供应链或汽车供应链节点企业离开集群,耦合破裂,集群主管部门需要对集群进行重新定位,并引导其顺利转型。

三、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对策建议

为推进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演进,应当从适应汽车供应链的耦合模式入手,为汽车产业集群的演进创造条件。

第一,提高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为促进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引进核心零部件生产、汽车零部件总成等项目,提高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和供应链耦合程度,降低汽车物流成本。

第二,鼓励汽车物流服务联盟建设。为提高集群内的供应链耦合程度和汽车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汽车物流成本,经开区应当鼓励供应链间的物流资源共享,以提高零部件仓库利用率、入场物流车辆装载率、整车仓库利用率、整车运输车辆装载率和汽车订单响应速度。

第三,完善汽车生产服务机构配套。经开区应当从服务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快转变经开区相关部室的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管理行为,优化汽车相关项目的审批环节,提高汽车政府服务质量,打造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四,加速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适应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铁路场站建设、加强公路网络建设、加强公路口岸建设,鼓励标准化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物流项目建设,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适应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第五,推动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研发。经开区应当从加强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汽车产业集群的演进和汽车供应链的耦合过程创造技术条件。

四、结论

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演进的实证分析表明,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能否快速形成,并顺利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取决于进驻经开区的汽车供应链,是否能够合理的利用汽车供应链耦合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汽车供应链成本。而汽车供应链的耦合程度,不仅与汽车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决策有关,还与经开区政府主管部门是否出台引导汽车供应链耦合、适应汽车产业集群演进的政策密不可分。(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锦,陈以衡.物流设施的外部经济性研究与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2):46-53.

[2]赵放,马洪生,张锦.制造企业物流业务自营与外包的经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26(5):142-145.

4.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四

【摘 要】契合陕西从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转变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对纺织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的梳理,通过对集群内外部资源的调整,以及控制资源整合的风险,为陕西省纺织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纺织产业;产业集群;风险研究;集群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十二五”时期是陕西省实现西部强省的关键节点,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陕西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颁布,给陕西纺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力资源整合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整合具有较高的敏感度,首先会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纺织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生产、女工人数较多的特点,如果这些心理变化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则极易出现恐慌蔓延、生产效率降低、集体团队意识减弱等现象。其次,高层管理者由于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不同往往会产生冲突,对人力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各纺织企业、行业协会及政府部门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力组织相关整合部门,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用于解决冗员的问题,同时防止人才的流失。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安排专人接待员工来访,消除或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行为。在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并通过行业协会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与冲突。

二、资本资源整合风险及控制措施

资本整合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和融资而给纺织控股集团的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首先,风险来自于在集团组建初期对各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这种风险会造成集团对个别企业资产价值和经营状况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容易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其他企业健康发展;其次是只注重资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注重资产质量和资金效率,集群内企业众多,会存在结构问题,使得资产分布不合理,收益与风险不对称;再者是由于陕西省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管理水平低、成本高,信誉不高,在经营过程中,吸纳外部资金的成本高昂。因此,对资本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首先,正确评估各企业价值,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做好审计与评估工作。其次是指导并督促集团与集群建立一套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的内控制度,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打造集群品牌,提高企业的享誉度。

三、信息资源整合风险及控制措施

信息资源整合中的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资源整合带来的若干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信息化应用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信息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完善纺织产业集群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建立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对涉及信息安全的,如人员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要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开发,可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开发,也要避免盲目投资。

四、环境资源整合风险及控制措施

由于政府往往会存在政务繁忙,对纺织产业了解不够充分、专业的问题,从而在政策环境上很容易有所偏颇或无法创造或把握关键机遇。因此,对环境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发挥纺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服务作用。协会可为集群宣传产品,拓宽营销渠道;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产业咨询和政策建议,完成政府委托的各类行业性工作,诸如与国内外有关标准化咨询、认证机构合作,推动集群内企业贯彻ISO14000、ISO18000等国际通行的质量、环境、安全、生态标准,提高集群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目前,陕西等诸多省市地方政府对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纺织产:请记住我站域名/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以扶持。我们也期望陕西纺织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依托,能在资源整合等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正视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

[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R].:161

[3]郑军.并购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研究[J].财政监督.2011(12):11~13

5.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 篇五

业聚集区的指导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的指导意见

(大政发[2010]67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我市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作为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全市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为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目标

争取用6-8年的时间,打造8个产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8个产值规模在2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到2012 年,15个产业集群(不含软件与服务外包,下同)总产值规模达到8800亿元,占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规模达到 13000亿元,占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二、发展产业集群的重点任务

(一)石化产业集群。依托长兴岛石化工业区、松木岛化工区、大孤山石化工业区、中石油大连石化基地,加快引进和推进重大项目,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和精细化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积极争取大乙烯项目,并发展乙烯下游产业。2012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400亿元。

(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厂为依托,加快旅顺机车产业园建设,达到年制造各类机车1000台、城市地铁车辆1000辆、中高速柴油机1000台的产能,打造世界级的机车产业基地;以大连机床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研制基地;加快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建设国内重要的石化、冶金矿山、港口机械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2012年实现产值17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金州新区和高新园区,重点发展数字视听、信息通信、计算机终端及外部设备、工业电子等产品;以金州新区、瓦房店、花园口、庄河为产业集聚区,以高新园区为研发和培训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太阳能光伏、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2012年实现产值9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四)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依托大连湾、长兴岛和旅顺3个造船基地和相应的配套园区,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设计上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船(lng)、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原油船、大型重载滚装船、游轮和游艇、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等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进一步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提高配套能力和水平。2012年造船能力达到14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800亿元;2015年达到15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1000亿元。

(五)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大力拓展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坚持自主创新和信息服务外包并举,重点发展软件技术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软件产品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互联网络增值服务、动漫游戏、系统集成等。巩固和扩大以日本为主的外包业务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外包市场,扩大软件服务总体规模。2012 年实现产值7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全力支持奇瑞汽车、一汽大客新能源汽车、曙光汽车、易威电动车、鹏迪电动车等整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二十里堡汽车物流城、金州新区汽车及零部件、海湾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强研发、销售、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引进力度,推动整车和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争取到2012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整车及零部件实现产值500亿元;2015年达到30万辆,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围绕水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蔬菜产品加工、水果产品加工等优势领域,加快庄河、普兰店、金州新区、甘井子、旅顺和长海农(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发展;以庄河为主要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区域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在继续保持实木家具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办公家具和板式家具,满足国内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对家具多样化需求。2012年实现产值8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

(八)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加快红沿河核电站和横山、长海、东岗、驼山等风电场建设,以一重大连和重工·起重为依托,打造世界级核电和风电装备研制基地,提升大连在国家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地位。加快发展固体燃料、燃气、柴油等生物质能源。2012年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实现产值 3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700亿元,争取到2017年达到1000亿元。

(九)服装纺织产业集群。以普兰店、金州新区、甘井子为主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高档西服、女装以及职业装、童装等,走品牌发展道路,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快规划建设瓦房店纺织工业园,重点发展棉纺织、印染、针织、化纺、无纺布等产品,提升面料档次,占领国内纺织工业的制高点。2012年实现产值4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600亿元。

(十)新材料产业集群。以花园口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光电子、微电子、新型显示材料,鼓励和支持碳纤维、稀土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纳米材料、钛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等产品。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十一)轴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速机车、风电、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配套轴承,努力将瓦房店建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产业制造基地。2012年实现产值3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十二)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依托登沙河精品钢材产业园区,继续引进冶金及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以不锈钢、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为代表的特殊钢产品和汽车、家电用板材。加快建设东北特钢大连基地和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三期项目,形成120万吨特殊钢、110万吨特殊钢材和30万吨汽车及家电用钢板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十三)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产业集群。依托重点节能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治理,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和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飞灰资源化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废黑色金属、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木材、电子产品等资源再生利用。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十四)电力设备器材产业集群。以普兰店为重点,围绕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建设,发展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发展智能电网。2012年实现产值13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十五)生物和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金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美罗药业营城子海洋生物医药科研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技术(抗体、疫苗)、生物芯片(蛋白质芯片、基因芯片)、诊断试剂新剂型生物制剂、海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医疗检测设备等。2012年实现产值11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 200亿元。

(十六)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依托庄河临港工业区等区域,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卫生洁具等产品。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30亿元。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支持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1.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市、县(区)两级政府通过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基地(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科研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等。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产业集群上市企业给予奖励。地方商业银行在总贷款规模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产业集群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基地内企业的贷款优先提供担保。建立我市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建设。

3.培育适宜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吸引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支持引进研发、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等相关配套及服务企业,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脉,形成物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等功能齐全、生产要素配置合理、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细化和支撑体系健全成熟的产业集群。

4.加强产业集群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立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培养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向重点产业倾斜,重点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机制

1.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机制。各区市县、先导区要高度重视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工作,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将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市经信委负责总体协调,要加强工作调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统一规划。产业集群规划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制定,纳入大连“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作为全域城市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建立统一的招商和工作机制,避免无序竞争。各区市县、先导区要以集群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现有基础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创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进一步突出园区产业定位,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打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协调制度,努力构筑服务高地、项目洼地和资金洼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注重发挥专业化园区的载体作用,促进各类资源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聚集区。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进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在参与政策制定、信息交流、价格协调、技术环保标准、认证制度、行业准入、行业自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行业资源,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5.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节能减排工作。在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注重节约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利用集群式发展实现资源高效使用及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综合治理,努力降低经济与环境成本,以形成宜居环境与集群产业的和谐互动发展。

6.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产业集群的统计工作,建立准确反映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全方位、科学统计全市产业集群的有关数据,为完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7.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和先导区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各区市县、先导区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考核。

6.长沙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汇报 篇六

长沙地处湖南东北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2007年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彰显新魅力、见证新实力、抒写新魄力、激活新潜力、张扬新活力,凝心聚力,科学跨越,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一、工业成就彰显新魅力

2001年起市委、市政府吹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号角,长沙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质量效益明显好转,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工业园区日新月异,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开创了长沙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彰显了长沙产业集群的新魅力。

一是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从2001年到2008年长沙工业经济总量跨越了四大步:2001年到2004年的4年,从663亿元跨越1000亿元,达到1006亿元;2005年到2007年3年跨越2000亿元大关,达到2154.6亿元;2008年跨越3000亿元大关,达到3230.8亿元。每一步跨越,增量变大,周期变短,增速变快。

二是工业生产高速高效运行。近年来,我市工业总产值由663亿元增加到3230.8亿元,增长4.87倍,占到了全省的四分之一;规模工业产值由370亿元增加到2687.7亿元,增长7.26倍。2008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95户,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位提升2位,三次产业结构改写为“二三一”,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一齐发力,首次出现了1户过300亿元、2户过200亿元工业企业,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9%,为全市GDP登上3000亿元的新台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市工业结构不优,没有形成全市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长没有重大项目布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六大产业集群。2008年,六大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8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0.4%,增长3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一齐发力,其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最为迅速,实现销售收入494亿元,增长66.6%,实现利税57.5亿元,中联、三

一、山河智能3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合计超过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1/10。

四是工业园区不断扩张。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先后建设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分明的2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工业园区和若干个市级园区,园区实际开发面积84平方公里,拥有工业企业1219家。2008年,全市“两区九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9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5.5%,同比增长37.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园区经济由弱变强,带动了长沙经济的率先发展和快速提升。

五是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全市不断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开发建设工业项目累计超过3000个,完成投资1800亿元。30多个国家(地区)来长沙投资建厂,先后引进可口可乐、博世公司等全球500强企业,为全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20.75亿元,增长36.73%,高于全社会8.9个百分点,中航飞机起落架、众泰江南、陕汽重卡、三一宁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

六是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6家,占全省的46%,省级技术中心40家,占全省的43%,另有市级技术中心69家;获得国家级工业品牌29件,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居第1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居第2位,在国家权威发布的“全国各城市中国驰名商标排行榜”中,长沙排第10位。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各类新产品877项,实现新产品产值42.3亿元,同比增长40.1%,比全市规模工业平均速度高出6.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

今年1-11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生产总值3448.1亿元,增长20.3%,完成增加值1001.1亿元,增长19.4%。预计全年长沙工业总量可登上4000亿元台阶。

二、产业集群见证新实力

经过多年的重点培育和扶持,长沙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家用电器等新兴产业的六大产业集群。今年1-11月,六大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总值1378亿元,增长22.6%,占规模工业生产总值的47.6%。其中工程机械经济总量占到了六大产业集群的一半,见证了长沙产业集群的新实力。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为龙头的优势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为拖式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混凝土布料杆、混凝土搅拌机、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压路机、摊铺机、汽车起重机、静力压桩机等14个品种系列。已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三驾马车”和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素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3家企业均为上市公司,2007年市值总额超过了1000亿元。中联重科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城市环卫机械等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机械产品,城市环卫机械、塔式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一,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居第二。三一重工主要生产泵车、拖泵、压路机等,其拖式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全液压振动压路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一。2009年1月,三一重工在德国投资1亿欧元建设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山河智能以中南大学为技术依托,在桩工机械、挖掘机械、凿岩设备三大领域均形成了数十个品种规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09年7月,山河科技研发的我国第一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轻型机,在长首飞成功。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长沙工程机械制造的混凝土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80%,汽车起重机为30%,液压静力压桩机为70%,旋挖钻机为45%。中央文献室《文献与研究》第19期“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是怎样走出来的”一文指出:“工程机械湘军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颇具代表性。”我市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务院领导温家宝、张德江等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工程机械湘军实行自主创新,从指导思想、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2009年,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销售收入预计可突破300亿元。未来三至五年,有望在全省率先孕育出年产值过千亿元的“行业航母”。

为加快培养工业产业多个增长极,形成多点支撑,我市把2009年作为“汽车产业发展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长沙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基础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已具备轿车、越野车、轻卡、中卡、重卡、客车、工程车、特种车等完整车系制造能力。从种类看,长沙成为全国首个最完整车系制造城市。一是争取汽车下乡政策支持,确保企业高速运行。想方设法将众泰汽车、北汽福田、梅花汽车等车型列入汽车下乡车型目录,不仅刺激整车生产企业,而且带动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生产、销售。二是引导陕汽重卡调整规划,逆势扩大投资规模。全力促成陕汽集团适时做出了“五个转变”的新规划设想:项目由原规划生产单一重卡车型要研究转为生产轻、中、重全系列车型;将陕汽环通规划的50亩营销中心调转为陕汽集团的南方营销和物流基地;由投资原规划10亿元调增为16亿元;将项目的产能由原规划2.5万辆提高到5万辆;将2015年的规划年产值调增至100亿元的生产产值。三是发挥现有产业资源优势,成功引进两大车型。引进广汽集团与长丰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五年内在长丰汽车投资约100亿元,使合作汽车项目形成约50万辆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争取突破400亿元,利税总额50亿元。同时作为广汽长丰重组成功的重要项目,广汽集团和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各出资50%,在星沙建设广汽菲亚特乘用车项目。该项目包含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齐全的整车制造车间以及发动机的制造装配车间,并涵盖产供销一条龙及后勤服务。首期目标为年产14万辆整车及22万台发动机,长期目标为年产25万辆整车及30万台发动机。新工厂将于11月中旬举行开工仪式。引进比亚迪收购美的三湘客车建设年产5000台B6、B9纯电动大巴和10000台底盘的新能源汽车基地,2010年可投产。同时,公司计划再投资30亿元,建设规模达4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年产约30万辆C3、C6微型面包车的生产基地,预计投产三年内产值可达到300亿元,长沙将成为全国第三大比亚迪汽车产业基地。到2012年,长沙将拥有轿车、越野车、轻卡、中卡、重卡、客车、工程车、特种车等完整车系制造能力,成为国内第六大汽车板块,汽车产业集群有望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长沙市新材料产业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及连续化带状泡沫镍、钴酸锂等电子基础材料、人造金刚石超硬材料系列产品、新型铝材。长沙市新材料产业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是拥有新材料领域两院院士5人、100名学术带头人及专家,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人才与技术储备全国领先;二是湖南是全国著名的稀土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蕴涵丰富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依赖的矿产资源。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构成了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长沙高新区确立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标志着我市在该领域已形成优势并把握住发展先机。主要核心企业杉杉新材是中国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力元新材是镍氢镍镉电池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泡沫镍的最大制造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为镍氢动力电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业。博云新材从事摩擦制动材料和炭/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黄伯云院士领衔研发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中药及生物医药集群主要分布在国家级浏阳生物医药园。主要产品为中成药系列产品、生殖健康用药系列产品、病毒性药物系列产品、戒毒药系列产品、抗肿瘤药系列产品、保健系列产品等。主要核心企业九芝堂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国内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驴胶补血颗粒、乙肝宁颗粒、浓缩六味地黄丸、裸花紫株片、斯奇康、足光粉、复方板蓝根颗粒等。泰尔制药是一家从事新一代药品、健康食品的科研、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1997年承接了中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完成了“安君宁”这一世界级科研课题,成为中国神经系统类药物的龙头品牌。生产的“世界新一代减肥美容营养素”――维亭,以及“21世纪男人养生的科学经典”――可邦(16种男性生命素),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为彩色显像管、平板显示器、玻壳、电路终端产品、混合集成电路、软件开发、动漫卡通等。主要核心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主要从事彩色显示器件、计算机软硬件、宽带网络应用设备、数字多媒体信息设备、智能交通系统的生产。长城信息是全国最大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制造商、国家重点支持的软件骨干企业。主要产品为金融外部设备、POS机、显示器、交换机及各类应用软件。

浏阳花炮生产历史悠久,浏阳是全世界最大的花炮生产贸易基地和花炮原辅材料集散中心,已经形成了集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燃放、原材料配套、培训、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体系,基本达到了布局工厂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机械化,发展科技化,生产专业化,产品高薪化,企业规模化。目前全市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892家,经营公司156家,行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2008年完成产值 99.6亿元,相关产业销售总额为29.42亿元。2009年1-9月完成产值89.6亿元。主要产品为烟花、鞭炮,共计14个类别4000多个花色品种。出口花炮主要销往美国、欧洲、加拿大以及日本、韩国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和自治区并代表中国登上了世界最高焰火艺术殿堂。近十年,浏阳烟花代表中国参加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盛大庆典和国际性的焰火比赛数百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焰火燃放、第三届浏阳国际音乐焰火比赛以及建国60周年国庆焰火燃放均使用的浏阳花炮。

烟草食品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为香烟、乳制品、食品、调味品、饮料、茶叶等。核心企业中烟公司主要卷烟品牌有“芙蓉王”、“白沙”、“芙蓉”,其中“芙蓉王”是目前全国产销量最大、知名度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高档卷烟品牌之一。旺旺食品已发展成为“全国高新科技百强企业”和“中国500家最大外商企业”之一。加加集团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企业。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年产值 10 多亿元。

三、政策措施抒写新魄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鼓励工业经济不断发展,支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扶持配套产业茁壮成长,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39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市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加大组织力度,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工业服务月”、“工业项目年”、“百日大行动”、“两帮两促”活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除采取简化程序、减免费用等措施外,还根据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出台了若干政策,抒写了长沙产业集群的新魄力。

2007年初,市委以1、2号文件同时出台了两个文件,分别是长发[2007]1号文件《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问题的意见》和长发[2007]2号文件《长沙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三区三带”园区推动战略和六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战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三个大会、紧扣两个文件狠抓落实,迅速启动产业集群领导联点和部门服务制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联点领导纷纷深入六大产业集群50多家龙头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重大问题70多个。

2008年,市委、市政府又先后出台了长发[2008]7号《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政函[2008]17号《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长沙市工业企业上台阶奖的通知》,长新工[2008]9号《关于印发<长沙市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奖励办法>通知》,长新工[2008]14号《关于设立工业企业利税大户贡献奖、区县(市)、工业园区规模工业上台阶奖的通知》。

今年,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同时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鼓励兼并重组国内外企业,引进购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关键科技技术和人才。

在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我市出台了系列政策并一一贯彻落实。根据长发(2005)21号文件精神,鼓励本地工程机械、汽车、家电主机企业采购本地配套产品,主机企业本地配套额每新增1000万元给予3万元的奖励,三年来累计给予中联、三

一、山河智能、北汽福田、长丰、远大等主机企业本地配套奖励800余万元,对我市主机企业本地配套积极性有很大促进作用。加大工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工发资金增加到2.5亿元,扶持工业园区、重大招商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奖励配套合作企业,引导科技创新项目和打造知名品牌,实行贷款贴息,鼓励上市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长沙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创业富民激活新潜力

创业是就业之策,也是发展之本,富民之本。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在“两会”和党代会上做出大力推进创业富民,着力打造创业之都的庄严承诺。全市把“创业富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将一个个政策“红包”送到创业者面前,激活了长沙产业集群的新潜力。

一是努力打造创业平台。制定了《长沙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2007-2010年工作规划》,截至目前为止,已建成的创业基地(孵化器)有16个,孵化场地及标准厂房面积35万㎡,入驻企业1090户,累计孵化毕业小企业360户,正在建设的创业基地有4个,规划建设面积20万㎡。二是着力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难题。在全省率先成立长沙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指导各区、县(市)成立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6家,商业性民营担保机构16家。截止2009年6月,纳入管理体系的23家担保机构累计为7570户中小企业累计担保总额达到200.8亿元。三是积极推进直接融资和企业上市工作。宏梦卡通、天鹅工业泵、兴嘉生物等10余家企业获得创投机构资金约5亿元。拓维信息、家润多、博云新材已成功上市,梦洁家纺、金杯电工、长高高压已向证监会递交材料排队候审,泰尔制药、天鹅工业泵、兴嘉生物等企业已做好上报材料前的有关工作。四是积极筹备组建“企业应急互助基金”。拟采取以政府牵头,银行担保机构支持、企业互助的模式,筹备建立“长沙市企业应急互助基金”。重点解决成长型企业资金链安全保障工作,防范和化解成长型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发生资金链断裂风险。五是落实资金扶持政策。按照长发〔2008〕23号、长发〔2008〕6号文件精神要求,对工业初创企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其发展。据此,我委明确了2000万元的创业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六是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提出了“一中心、八平台”的建设思路。“一中心”即长沙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由市经委牵头组织我市中介机构发起,以“民办非企业法人”方式于去年4月底设立,不要机构编制,不要政府开办经费,已实现有序运作,目前正在整合中介机构资源,完成“一网三库”资源规划。“八平台”即由政府规划指导并整合中介机构逐步建设创业辅导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人才培训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市场开拓平台、法律维权平台。

五、发展对策张扬新活力

长沙工业2010年工作务虚会提出:大干新三年,实现再翻番。到2012年,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元大关。长沙市规划2012年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食品烟草4个过千亿元产业集群。此外,未来3年长沙将努力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烟花鞭炮、电站装备4个过500亿元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新型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引导工业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张扬了长沙产业集群的新活力。

1、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在重点扶植中联重工、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一定产品优势和发展基础的公司。如中大机械、德邦机械、科达机械等企业或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为长沙市工程机械主导或核心企业培养第二梯队。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形成长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适应大规模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在既有价值链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工与协作,拉长产业链条。

2、改善本地配套,引进配套企业,提升配套能力。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的内部配套率还不高,这严重制约了我市工业化进程扩散效应的发挥。主要原因是龙头企业的国际化视角、配套产品的高要求和本地制造业的弱基础不相适应。要逐步提高配套企业的配套能力,要从配套企业的国际化改造入手,通过引进国际、国内优势配套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高配套能力。对既有的配套企业也要加大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支持,力争培养出全国知名的零部件生产供应商。

3、整合研发力量,积极开发新品,提升研发能力。研发能力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考虑集中力量,多渠道筹集研发资金,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在整合的基础上成立研发中心,提升研发能力。与此同时,引进国际上工程机械实力研发机构,鼓励其在长设立分支研发机构。通过建立本地研发机构和引进研发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机制,培育、提升本地研发机构的研发能力,缩小研发差距,顺应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开发换代新产品和与既有产品具有较强技术关联的工程机械新产品。

4、强化服务建设,组建服务机构,构造产业平台。促进产业持续发展,致力搭建人才培训及流动平台、物流支持平台、信息平台、售后服务平台、资金流优化配置平台。通过委托培养或补贴的形式培养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其驻长发展、产业集群内部自由流动的机制。通过剥离相关企业的现有物流系统,组建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大物流系统,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企业比较优势积聚。

5、组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引导,促进协调沟通。加紧建立由工程机械的制造企业、科研设计检测单位、经销企业、维修企业以及工程机械的租赁经营者等自愿联合组成的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借以促进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负责联络行业内部机构,协调行业内部关系,反映会员的愿望与要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行规、行约,协助政府进行行业宏观管理、进行行业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和交流、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长沙市经济委员会 长沙市工业产业促进局

7.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七

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的现状

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是指纺织产业集群内所生产的品牌产品所具有的区别或领先于其竞争对手持续稳定发展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是根植于纺织产业集群内部, 是纺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纺织产业在绍兴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是绍兴的传统优势产业。截止到2010年, 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内2446家规模企业全年实现产值2682.42亿元, 比2009年增长18.51%;完成销售收入2665.21亿元, 同比增长18.41%;实现利税184.89亿元, 其中利润118.0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1.45%和37.58%;完成投资198.10亿元, 同比增长21.90%;实现自营出口139.20亿美元, 同比增长31.70%, 高出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8.10个百分点, 高出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6.50个百分点。绍兴市区和绍兴县以化纤产品和布料生产为主, 上虞以棉纺织和印染染料为主, 嵊州以领带为主, 诸暨以袜子、衬衫为主, 新昌以毛纺和纺机为主的块状分布格局[1], 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企业数量都已具备了产业集群的特征, 具有明显的集群效应。

绍兴纺织产业以产业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市场销量最大和设备最先进而著称, 现已形成由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行业组成的完整产业链, 配套出现了纺机、印染助剂、技术服务、纺织软件等辅助性行业, 形成了较为完整、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2]。但是在原料成本全线上涨、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外部环境变化跌宕的严峻形势下, 绍兴纺织业日益暴露出其内在不足, 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使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正经受着十分严峻的考验。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绍兴纺织品没有强势品牌, 基本上都集中在中低档产品市场, 大多数的初级产品和低档产品被外商买去后经过深加工和精加工, 再制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国际乃至国内市场上销售。在国际市场中“中国制造”等同于廉价、低质的观念还根深蒂固。2011年世界品牌500强中, 中国内地仅有21个品牌入选, 远低于美国的239个, 日本的41个, 且入选品牌中无一个纺织品牌, 这对于纤维加工总量超过世界总量50%的庞大产业而言, 是令人汗颜的[3]。绍兴作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地, 除了“洁丽雅”、“巴贝”、“布森”、“达利”、“情怡”、“冠友”等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外, 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绍兴纺织企业品牌贡献率大大低于国外企业, 大多数纺织企业很难实现从知名度到美誉度的革命性跨越。在品牌至上的时代, 绍兴纺织产业要想摆脱困境, 铸造“纺织强市”, 提升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势在必行。

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长远战略规划

品牌主要有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种表现形式。一般来说集群品牌是由当地政府、纺织行业协会和众多企业共同打造和维护, 比如嵊州领带就是在政府主导下打造的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是由产业集群内单个企业打造和维护的。目前, 一方面, 由于纺织产业集群品牌可以提升区域形象, 吸引集群外部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社会资源的进入, 有利于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地方政府尤其重视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和维护, 对创建纺织产业集群品牌“一往情深”, 相对忽视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 导致绍兴轻纺、诸暨袜子、嵊州领带等名扬天下, 但是真正叫得响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却屈指可数。另一方面, 由于集群品牌具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的特点,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主权不清, 集群内企业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 集群内众多企业共享集群品牌, 各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鱼龙混杂, 个别企业采取低价策略, 就会导致其他企业跟风降价, 陷入恶性价格竞争, 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下降, 引发“公有地悲剧”, 导致整个集群品牌声誉下降。

2.2 产品结构不合理, 市场竞争力弱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内拥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 龙头企业的加工层次较低, 企业收益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差距较大, 品牌带动效应不强, 纺织产品基本处在微笑曲线的下颌, 出口也主要以中低档为主, 大部分的出口贸易都是贴牌生产, 大路货占据出口份额的很大一部分, 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而且纺织产业集群内产业链中各环节间协调性不强, 化纤、织造、染整和服装等各相关行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由此导致的“木桶效应”使得绍兴纺织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并不强, 无法形成整合优势, 这对集群提高最终产品档次以增加附加值的升级战略无疑制造了很大的阻力[4]。产业结构不合理, 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国际市场对新型纤维、面料、染整、环保型产品等方面的要求, 市场竞争力弱。

2.3 集群内纺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自主品牌

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和广大纺织企业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搭建了纺织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绍兴纺织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机构。但是在整个纺织产业集群内, 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绍兴绝大多数纺织企业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创新, 大多数织造企业以模仿为主, 抄袭仿制现象严重, 只能生产加工常规产品, 无法从事丝、麻、棉类等中高档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从而导致企业的品质管理水平不高, 严重存在“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状况[4]。大量的中小纺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目盲的趋同性就会造成价格战和严重损害集群内相关企业协同发展的环境, 不利于整个集群品牌的长远发展。在品牌制胜的时代, 自主品牌的缺乏, 导致绍兴的纺织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

2.4 品牌文化建设缺位

品牌文化是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 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 创造品牌信仰, 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5]。品牌文化是品牌具有生命力的灵魂。目前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内的大多数企业在品牌文化建设方面流于形式, 与国际知名品牌夏奈尔的“经典传奇”、纪梵西的“优雅”、范思哲的“性感”、阿玛尼的“精致的城市生活”等鲜明的品牌文化相比, 绍兴纺织品牌缺乏鲜明的文化内涵, 没有一脉相承的风格, 品牌个性模糊。品牌传播渠道多采用价格策略、广告策略, 追求名人效应, 缺乏对品牌文化深层次内涵的挖掘和营销方法的整合, 还没有建立被广大消费者认同和接受的品牌文化。

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发展规划, 推动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联动发展

绍兴纺织产业要想提高品牌竞争力, 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发展规划。首先要明晰集群品牌的产权, 成立由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纺织集群品牌管理机构, 并且要赋予品牌管理机构一定的职权, 为纺织产业集群企业服务, 从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集群品牌建设工作。其次, 要积极实施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联动发展战略。因为在产业集群内, 集群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强有力支撑, 集群内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越多, 越能凸显集群品牌的美誉度。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也是在集群品牌的光环下培育和发展的。已经形成的知名集群品牌会为集群下的纺织企业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供优越的外部条件和蓄积能量的时间与空间。因此要切实鼓励企业加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投入力度, 加强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贴牌转向创牌。合作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相互参与, 合作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方矛盾的解决程度和目标实现程度。在合作层次方面, 合作应不仅要体现在操作层和战术层, 而是应落实在并提高到战略层, 共同制定战略目标与战略计划, 以求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合作范围上, 企业间在资金方面相互参股融合, 与此同时, 为提高整体透明度还应该建立信息、技术的流通机制。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加快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形式提升, 即从信息交流上升到决策制定[6]。改善企业的合作结构是有效防止“道德风险”的手段。企业之间积极塑造合作氛围, 加深合作深度, 提高合作水平, 才能达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合作。

3.2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绍兴纺织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产品的附加值低, 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加工制造环节, 品种也是相对单一, 盈利能力有限, 市场的进入和退出也比较容易。因此, 绍兴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上, 而这种优势在外需不振, 内需放缓的背景下, 优势地位越来越不明显。所以,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现代纺织业不再是追求规模和数量, 而需要向产业链两端的创意设计和营销服务延伸, 向附加值高的两头发展, 优化产业链, 提高绍兴纺织产业在国际分工地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使纺织产业集群由低成本战略向创新型战略转变。目前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寻找科技创新平台, 重点加强中国纺织科学院江南分院、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建设,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也在绍兴设立了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柯桥分中心等纺织咨询服务平台, 但是这些平台的利用率还有待加强。一方面, 加强创意研发环节的投入力度, 积极引进纺织科技人才, 提高绍兴纺织企业的创新能力, 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 在终端产品 (如针织、服装等) 方面加大营销服务力度, 有效整合与纺织产业集群相关的配套服务业 (如金融、物流、会展等) , 从而提升绍兴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3.3 以龙头企业基点, 打造强势品牌, 辐射带动集群品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地政府要优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 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基点, 打造强势品牌。鼓励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促使企业在生产和产品档次方面上一个台阶, 拉长纺织品的产业链, 提高纺织加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纺织品加工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依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调整和开发生态纺织品, 实现纺织产品的多样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 增强在创意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的主导能力, 实现从模仿复制到自主创新、从贴牌生产到创牌生产、从加工环节到设计环节的跨越, 增强企业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龙头企业要在品牌设立、品牌维护与品牌延伸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从品牌个性、品牌定位、品牌形象等方面入手, 多维度实施统一品牌策略、扩展品牌策略、品牌创新策略, 打造强势品牌。通过龙头企业的强势品牌辐射效应, 带动整集群内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进而提升整体集群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3.4 有效整合文化资源, 深挖品牌文化内涵, 提升品牌的文化竞争力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经营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积累, 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 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 也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源泉。然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品牌文化的塑造, 导致了品牌文化缺失。因此, 一方面, 企业要有效整合内外部文化资源, 深挖本地区文化底蕴, 将无形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纺织产业集群品牌中, 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使品牌充满生机与活力, 进而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形成品牌壁垒。企业在提炼品牌文化内涵的过程中, 要把企业形象与品牌文化的运营管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政府和行业协会也要在塑造品牌文化上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帮助其建立和培育能体现其行业特色、企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品牌文化, 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提升品牌的文化竞争力。

4 结语

总之,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 提升品牌竞争力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的现状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利于改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绍兴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地, 但是在国际市场萎缩, 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等背景下, 质量、价格竞争让位于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力成为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分析绍兴纺织集群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提升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的方法和对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发展规划, 推动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联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以龙头企业基点, 打造强势品牌, 辐射带动集群品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效整合文化资源, 深挖品牌文化内涵, 提升品牌的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群品牌,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生校, 赵梁红.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J].企业经济, 2008 (9) .

[2]于斌斌, 鲍熹懿.绍兴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发现品牌价值.凝聚品牌力量.服务品牌成长[J].品牌通讯, 2012 (3) .

[4]孙丹, 马永俊, 肖荷芳.后危机时代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 (10) .

[5]张红霞, 马桦, 李佳嘉.有关品牌文化内涵及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4) .

8.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八

截至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已超过190个。按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关于加强纺织产业集群工作的部署要求,每三年要开展一次复评。2010年进行了第一次整体复评,最后公布了175家试点地区,今年将进行第二次复评。

在当前,国际经济不振,国内经济发展处于高增长阶段转轨的关键时期,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本次复评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照2010年所签“试点共建协议书”,认真回顾总结三年来协议内容落实情况,反思集群经济发展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试点共建的效果与不足,结合当前的形势,明确下一步工作发展思路,为联合会与地方携手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复评的主要对象是试点时间满三年以上的175个地区,2011年以来新加入试点的地区,不满三年,也按要求上报材料。

复评工作以试点地区自评与联合会重点考评相结合。每个试点地区要按照联合会拟定的自评内容写出报告,并填写基本情况统计表。自评报告(须含统计表,缺一不可)在9月30日前报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届时不报的地区,将被认为自动退出试点行列。在自评的基础上,联合会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重点考评。

各试点地区的纺织行业对环保要求执行情况,需县级(或以上)环保局出具评价意见。不出具评价意见或环保评价不合格地区,采取一票否决,取消试点资格及其所获称号。

9.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 1

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

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

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

(二)加大对产业集群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统筹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手段,形成共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要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倾斜,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设。加强产业集群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合作,搭建产业集群新型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开发性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善对外投资、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措施。开展以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式企业债券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的探索。

10.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篇十

一、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从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企业空间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企业应运而生,在发展初期依循的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星罗棋布,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依村傍户的离散型空间布局无疑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于是城乡企业开始自发进行集中布局,构成企业群落,而开发区这一新模式的出现加快了城乡企业的集聚步伐。但是初期的开发区、工业小区的企业集聚还只是空间上的集中布局,企业之间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太强的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处于一种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企业集聚效应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个阶段,我区出现了诸如临江工业小区、宝洲工业区、北峰工业区等一些的企业群落。二是从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由企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的阶段。这个阶段有两个很重要的“关节点”:仿效性竞争和产业链延伸,前者夯实了集群的基础,后者促成了集群的实现。仿效必然引起竞争,竞争则导致优胜劣汰的分化。一批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形成规模、创出品牌、成为骨干,构成了产业龙头,带动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了从办企业向做产业的转变;而一些企业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的需要,逐步把生产过程中可剥离的部分剥离出来,走专一化生产道路,这样就强化了各种各样的配套需求,产生了产业链上下延伸和相关行业逐步配套的强大拉力,从而逐步促成集群雏形、集群的形成。如早期出现的江南树兜汽配专业村,义全机电产品一条街,近年形成的九一路电脑专业街、迎宾路汽车一条街和正在建设的江南高新园区等。

二、我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区形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少,产业链不够完整,集群内的企业规模小,层次低。据统计,2003年我区五个支柱行业轻纺服装鞋帽包袋、树脂陶瓷工艺美术、机械五金汽配、塑料制品、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实现的产值分别为:40.37亿元、20.88亿元、16.63亿元、11.09亿元、6.65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33.9%、17.5%、14%、9.3%、5.6%,全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11家,5000万~1亿元的企业也只有23家,五个支柱行业内大规模企业不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行业内平均每家实现的产值:轻纺服装鞋帽包袋1219.6万元、树脂陶瓷工艺美术971.3万元、机械五金汽配654.6万元、塑料制品894.4万元、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950万元。区域互补变成重复产业的简单相加,许多企业原材料需要到外地购买,行业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结构性矛盾,防御市场风险能力有限。

(2)市场集散规模相对较小。我区的市场以消费市场为主,与生产性关联的生产资料市场受发展空间的制约,以街为市,以路为市,如伍堡装璜装饰材料、迎宾路汽车汽配市场、泉州建材市场、义全机电街等,数量少,辐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大流通的格局。

(3)管理技术人才紧缺,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熟练工人不足,生产稳定性差。一方面,企业高级管理和研发设计人才紧缺,研发力量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生物学、新材料等相关综合性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比较少;另一方面,企业熟练工人不足。由于工人流动性增强,企业招工难度加大,熟练技术工人紧缺,生产旺季工人缺口更大,为了完成任务,企业经常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致使工人超负荷工作,对企业稳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上一篇:演讲稿:守住心灵的净土下一篇:党校培训思想汇报优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