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服务合同(精选12篇)
1.信息平台服务合同 篇一
甲 方: 乙 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甲方所需微信服务达成以下共识。双方申明、双方都已理解并认可了本协议的所有内容,同意承担各自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本协议。
第一条:服务内容:
具体功能开发及服务项目(在□中打√做选择)
第二条:合同金额及付款方式
1. 本合同金额总计:人民币 元整。大写 万 仟 佰 拾 元整。
2. 付款方式:现金□ 汇款□ 其他□ 。
3. 甲方需在签订合同后,将所有款项予以结清。
4. 乙方需在甲方付完款项后,为甲方提供符合甲方要求的发票。
5. 双方签订合同后,第二年的维护费用为 。
第三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 乙方提供专人与甲方联络;
2. 乙方按合同相关约定,为甲方提供微信营销服务;
3. 在合作期间,如未征得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改变微信企业信息;
4. 在要求的期限内,完成合同规定项目,并通知甲方进行验收;
5. 乙方针对甲方约定的服务达标时应及时通知甲方,甲方也应即时通过互联网查看效果确认,如甲方未能即时确认,则该服务的合同生效日以乙方发出通知的第一周为准;
6. 乙方不得将甲方提供的资料传播、出售给第三方。
第四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 甲方提供专人与乙方联络;
2. 甲方必须保证微信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如因此引起纠纷,乙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 合同签订后,甲方提供微信账号以及密码等各种必要的资料和授权;
4. 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支付费用。如因乙方过错未能如期完成合同约定内容,甲方有权要求终止,并按未完成服务项目,要求乙方退还相应款项;
5. 合作期间甲方不得将乙方策划的微信活动信息复制、传播、出售或许可给其它第三方。
第五条:违约责任
1. 任何一方有证据表明对方已经、正在或将要违约,可以提出中止履行本合同,但应及时通知对方;
2. 双方除不可抗力之原因,任何一方如单方违约,均应承担全部违约责任,并
3. 因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战争、罢工、停电、停网、政府行为、官方关闭端口等造成接口不能使用时,双方通过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本合同自动转型为运营模式。
第六条: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本合同自签约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签约双方履行完毕约定义务之日终止。
第七条:未尽事宜补充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两份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平台技术服务合同协议范文
2.信息平台服务合同 篇二
一、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定位与建设内容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是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检索、远程传输、发布、数据库应用、信息分析预测、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工程。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 , 整合连云港市科技金融资源, 面向科技中小企业 、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建设具备科技信息系统 、金融信息服务、融资产品、融资服务 、中介服务 、信用评价 、科技经费监管、咨询服务、政策资讯 、培训服务等多功能的科技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功能包含科技金融服务网站、科技金融项目申报管理, 项目库, 成果库, 专家库等, 为项目申报单位、科技部门、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供综合业务服务。不同类型用户账号登录系统, 分权限查看并处理相关的业务信息。申报单位共享平台中的所有项目申报机会;科技部门通过平台可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公开及管理;金融单位通过平台查看项目, 项目贷款, 产品发布, 项目担保;该平台实现跨部门共建、各流程环节数据相互关联的,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二、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原则
2.1 安全性。不同用户拥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 需正确输入才能登录系统, 密码采用MD5加密, 相应网页采用权限设置, 没有权限用户不能打开页面;服务器端使用防病毒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同时采用阿姆瑞特硬件防火墙, 有效防止病毒侵入。
2. 2 可维护性
2.2.1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和优先级。实际项目过程中, 需求分析阶段规范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跟踪矩阵。
2.2.2使用提高软件质量的技术和工具。产品模块化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提供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也是提高可维护性的有效的技术。它的优点是如果需要改变某个模块功能, 则只需要改变某个模块, 对其他模块影响很小, 如果需要增加程序的某些功能, 则仅需要完成这些功能的新的模块或模块层;程序的测试和重复测试比较容易, 程序错位易于定位和纠正。容易提高程序效率。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 提高现有系统的可维护性。实际项目过程中, 软件设计和编码阶段规范软件设计、代码编码过程。
2.2.3进行明确的质量审查。质量保证审查对于维持软件质量, 是一个很有用的技术, 还可以用来检测在开发和维护阶段内发生的质量变化, 一旦检测出问题来, 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 以控制不断增长的软件维护成本, 延长软件系统的有效生命期, 为了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 可在检查点进行复审、验收检查、周期性维护检查、对软件包进行检查。
实际项目过程中, 系统测试和维护阶段, 规范测试用例、bug记录、测试报告。
2.3 可转移/转换性。该系统采用ASP.NET开发, 运行环境为MS Windows操作系统下。
三、平台系统设计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产品功能:金融服务网站, 金融科技项目实现标准业务流程管理, 涵盖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公开, 银行贷款, 担保公司担保, 系统后台管理, 项目库, 企业库, 成果库, 专家库。系统功能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3.1 用户群体分析。系统用户包括:申报单位用户、生产力促进局用户、科技成果处用户、金融机构用户、中介机构用户、系统管理员。
申报单位用户:可以注册后, 进行项目申报、技术需求填报, 浏览金融及中介机构, 查看成果库, 查看专家库等信息。
生产力促进局用户:承担科技金融网站的日常管理, 对注册用户、登记成果、技术需求等项目及常规栏目信息进行审核。
科技成果处用户:市科技局的金融管理机构, 对申请科技金融的项目进行管理。
金融机构用户:注册登记的银行、投资、担保等机构, 登录后可以查看相应的项目、企业库信息, 项目贷款, 项目投资, 项目担保等。
中介机构用户:注册登记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 登录后可以查看相应的项目、企业库信息。
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初始化设置, 维护系统各类基础信息、管理用户角色权限、系统日志管理、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
3.2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功能如下图所示:
3.2.1系统权限设置。系统权限设置包含用户管理、部门管理、角色管理、功能管理。 (1) 用户管理, 实现增加、修改、删除、查看用户信息。用户类型包含管理员和一般用户。 (2) 部门管理, 添加增加科技局、税务部门用户。对于增加成功的科技局、税务部门、默认被激活, 系统管理员可以取消激活、修改科技局、税务部门信息, 删除市科技局、税务部门信息。提供基本查询功能, 比如按照用户名进行查询。 (3) 角色管理, 实现增加、修改、删除、查看角色信息。选择用户具有哪些角色。该系统角色包含申报单位管理员、市科技局管理员、市科技局一般人员、县区科技局管理员、县区科技局一般人员、市税务部门管理员、市税务部门一般人员、主管税务部门管理员、主管税务部门一般人员、系统管理员。 (4) 功能管理, 实现给角色赋予系统功能, 生成左侧功能菜单树, 按照系统角色划分系统功能。
3.2.2项目类别管理。添加、修改、删除项目类别, 对于删除功能有限制, 如果开发项目类别已经被使用, 不可以删除。
3.2.3申报期限设置申报单位每年度申报开发项目类别项目, 对于申报时间期限实现动态设置, 可以设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时间期限内, 申报单位可以申报。超过时间期限, 申报类别无效。
3.2.4栏目管理
3.2.5信息发布。可以发布项目申报通知、申报时间限制、项目申报指南信息维护功能。
3.2.6日志审计。提供系统登录日志记录、查询功能。
3.2.7登录密码设置。提供可以修改系统管理员用户登录密码功能。
3.2.8数据备份。提供数据库备份功能。
四、平台开发采用技术及实现
4.1开发环境。主要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NET2005 。
4.2运行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3 或更高版本。客户端采用IE5.0 或者更高版本浏览器。
4.3 数据库。本系统采用MS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是一款强大而可靠的数据管理产品, 可以为嵌入式应用程序客户端、轻型web应用程序以及本地数据存储区提供丰富的功能, 有利于保护数据, 提高性能。
4.4 操作。系统采用B/S结构, 界面美观, 操作简便。在界面组合和功能设计时我们将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方便用户操作, 符合用户使用的习惯。系统初始化过程中, 需要对项目开发类别, 部门, 人员、角色、功能进行初始化设置。
3.打造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篇三
上海作为国际性品牌都市,在推进品牌信息化建设方面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从而为品牌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出示范性贡献,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和全国。
品牌信息化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品牌动态发展过程。它以通讯技术和网络为载体,建立起在生产与销售、品牌识别和品牌战略相结合的全新信息细化管理的品牌经营过程。品牌信息化是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顺应品牌战略的创新趋势的产物。借助于数字化的广告传播和信息化网络的高速发展,品牌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无形力量。信息化手段的有效融入,使品牌在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价值的过程中深入人心,其文化与理念也得到不断的诠释和延伸。
信息化助力品牌服务平台建设
信息化已不断深入渗透诸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成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升级建设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越来越成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信息化在品牌创意设计、生产管理、经营销售、后续服务、传播塑造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品牌经营销售中,通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起品牌终端市场,电子商务平台自身则通过实施品牌化战略实现稳步发展;或者通过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网络平台,进行品牌形象塑造,更快捷地赢得市场美誉度、知名度。可以说信息化已与品牌建设全面融合,并使品牌建设站到一个从未有过的较高层面。然而就信息化与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来说,近些年虽然诞生了一批针对品牌建设的网络平台:有以公益为主,例如政府或行业协会所建立的商标网、名牌网和知识产权网等,也有以商业为目的的知识产权网等。然而总体而言还只是处于孵化阶段,离商业营运获得赢利尚有一段距离,但无疑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国外某些知识产权商业机构将此视作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蓝海,并已开始布局国内市场;国内民营企业也极其注重品牌信息服务业市场开拓,例如与文化交易市场建设相结合,设立品牌交易市场,开始进行商业战略布局。
由于国内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乏善可陈,上述这些国内外关于品牌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的商业化营运均因此缺乏坚实基础,与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专业信息服务业的要求极不相符。对此,应坚持把开发利用品牌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地区的统筹协调,促进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传媒和研究机构互联互通,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品牌信息体系建设,以实现品牌信息资源共享,为各类品牌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另外还应制订国家品牌战略规划,进行品牌信息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将有利于展示工业企业品牌形象和最新品牌建设成果。通过构建品牌信息化服务平台,政府可及时获取国内外各类品牌信息,以便制订政策,促进品牌的动态管理;企业也可及时获取品牌建设信息,提高企业品牌建设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样有助于提高各类行业协会服务企业品牌能力,增强行业协会凝聚力和信息集成创新,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并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
打造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首先需要加强重要品牌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推进跨部门协同平台的应用集成,形成相对稳定的品牌数据库,构建起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品牌信息资源体系,强化品牌基础信息的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品牌信息资源的规模集成、规范管理、快速查询和按需共享等,从而为各类品牌应用服务提供支撑。对此,必须充分了解这一平台的特点与内涵、清晰的内容架构和具体可操作的建设路径等,做到高起点高水平建设。
特点与内涵。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具有大数据服务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平台型、拥有专业性极强的海量品牌信息数据,能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根据目前各类品牌信息较为分散,运用市场化力量难于整合的现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协调整合、各方参与,具有综合性、公共性、公益性、专业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特点。综合性是指对各类品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公共性指全社会共享,公益性指不以赢利为目的,专业性指围绕品牌采集信息并展开与品牌相关的各类服务,实用性指各类用户在使用各类品牌信息时不仅用得上并且能获得实际效果,开放性指这一数据平台建设以及使用始终呈开放状态,国际性指以全球视野统筹采集全球品牌信息资源。
内容架构。品牌信息资源有两个层面,其一是广义层面,其二是狭义层面。广义层面包括公共性品牌数据,例如国家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和社区品牌等,不可交易。狭义层面主要指各类经济类品牌,以企业和产品为主体,可交易,并以交易为目的。文中所指的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主要指狭义层面,内容组合有多种形式、能级和层次,一是包括品牌建设各个环节,即品牌创意策划、品牌设计与研发、品牌生产管理、品牌营销、品牌教育与培训、品牌维护与保护、品牌延伸与并购、品牌评选与评估、品牌融资和品牌交易等。二是以行业进行分类,如金融业品牌、制造业品牌、商业品牌、化妆品业品牌、农林牧渔业品牌和文化娱乐业品牌等。三是以经济规模(市场分布与占有率)和社会属性分类,如国际品牌、中小品牌、奢侈品品牌、中产阶层品牌和大众品牌等。每一个品牌环节、行业、经济规模以及社会属性都可以是一个子平台,独立运营,也可相互间适当交叉,尤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品牌信息树,客观呈现品牌全貌;促进品牌培育、创新、升级与价值提升,进而催生出基于高速互联网的品牌信息服务业,形成国内领先并有较大影响力的信息服务业新热点,高端软件、软件服务、云计算、网络增值服务等均在此一展身手。
nlc202309040601
建设路径。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必须坚持政府牵头集成与市场整合相结合,分步分阶段实施。运用市场化力量,为全社会提供各类专业性品牌服务,推进品牌建设,全面提高国家、区域、城市、产业园区、企业和产品品牌竞争力。目前推进品牌建设的政府部门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国资委、工商总局、质监总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等,各有侧重,其中工商总局与各省市的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商务部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和质监总局的名牌(自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层面的名牌认定工作暂停,而各省市依然开展这一工作)等较具权威性并已被市场广泛认可。对此,确定经协商或由国务院指定某一部门牵头,加强部门协同,将分布于各部门的相关品牌信息梳理整合,建立统一的品牌信息采集标准,形成品牌信息互换共享、业务协同和网上统一公开服务的工作机制。从具体可操作性来说,可以先由地方试验,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稳步开展。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应先行先试,为品牌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作出示范性贡献。
展望上海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
服务平台
上海市级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既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也是符合《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所重点鼓励发展的专业信息服务业要求,对此应将其作为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公共服务平台的重点项目。
2011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形成融合型的产业链”和“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创新、融合、提升、开放为发展主线,从城市战略的高度规划品牌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着力营造创新氛围,加强高端要素集聚,构建产业特色和品牌,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须知,在品牌建设中,上海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是中国民族工业品牌摇篮和中华老字号品牌集中之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品牌在此云集,上海成为国内外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的桥头堡,本土各类新兴品牌快速崛起,兼具国际视野,处于全国前列。2012年,上海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专门成立了上海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成员单位包括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商局、商委、技监局和知识产权局等19个委办局,一股品牌建设合力悄然形成。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还印发了《关于本市推进品牌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品牌建设阶段性发展目标,滚动培育和扶持一批注册在本市的品牌发展,努力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品牌孵化培育中心、品牌集聚辐射中心和品牌交易运作中心。上海市级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也是在上海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领导下,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首先对政府部门各信息“孤岛”中的品牌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例如提升电子政务水平,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其次采集分散于行业协会、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单位各类品牌信息,实现集聚共享,形成科学合理的应用机制。
综上所述,加快综合性品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能更深入有效持久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品牌建设在融合中砥励并进,一方面不断提高信息化在品牌建设中的应用水平,促进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促使品牌建设更上一层楼,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驱动一跃为平台驱动、网络驱动,而在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下参与国内外品牌竞争,缩小与发达国家品牌建设差距,真正形成我国品牌后发优势。
4.信息平台服务合同 篇四
摘要: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核心生态主体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不同治理模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平台企业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较少;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提升,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比其他治理模式更好。
关键词:平台企业;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商业生态系统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5.17
中图分类号:F270;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5-0078-04
Abstract: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tract governance,relationship governance and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value creation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ecosystem.The data of core ecological body from investigation is adopted,and the inner connection of four governance models and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process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to create value is implor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factor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variance analysi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Results show that,firstly,the governance mode of equal importance both in contract and relationship is more popular than other modes.Secondly,the more strong is the contract governance level for platform enterprises responding to other species,the higher is 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so is the relationship governance.Thirdly,Relationship governance promotes the level of contract governance,and then affects 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positively.In the end,the platform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quivalent importance between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relationship governance,the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other governance modes.Key words:platform enterprise; relational governance; contract governance; business ecosystem
价值共创需要平台,平台企业更需要价值共创;中国平台企业正向价值共创模式转变,但没能很好协调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且治理机制不完善,因此,提高平台企业价值共创治理水平,是平台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由于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产品同质化矛盾,平台企业逐渐认识到开放式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但关于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到底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缺乏实证分析。因此,治理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比较突出的一是如何结合中国管理情景,将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无缝嵌入到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二是如何选择有效治理方式使各物种方接受和适应;三是哪些因素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提高中国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至关重要。
根据成员关系紧密性和重要性,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可分为核心生态系统、竞争系统、支持系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等四个子系统[1];核心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产品提供商、物流、顾客,平台扩展是生态系统成长的重要方式[2]。本研究从核心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平台企业视角出发,针对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机制,探讨其对其他物种方多采用哪种模式的二元机制,单一机制是否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关系治理是否影响合同治理进而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以及哪种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作用最大,为平台企业价值共创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帮助。文献综述
1.1平台企业合同治理
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不仅将价值链末端顾客力量引入进来,还将商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方整合进来,导致整个系统多方参与复杂性和物种健康牵连性,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产生,在此情形下,为保证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克服机会主义,合同治理就不可或缺。它是多方共创前默契的产物――共识,合同能降低价值共创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3],实现从价值共创到共赢的跳跃[4]。一方面,多方参与使开放式服务创新更为松散和复杂,发生投机主义行为概率增大,须在共创前签订完善的合同;另一方面,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群以自发巧合性、特有自组织性和偶然集成性聚集到一起,共创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始料未及的事件,所以灵活、详尽的合同会缩小各物种方之间的风险范畴,保证价值共创活动顺利完成。
1.2平台企业关系治理
合同治理天然不完备性、约束不平衡性和强制履约的高诉讼成本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合同治理提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成效降低,合同刚性会降低各物种方之间的信任,阻碍各方知识交流与共享;由于物种方天生逐利性,合同治理结果往往不欢而散,而有效关系治理可维持价值共创连续性[5]。关系治理是保证价值共创协同优化、对生态主体起制衡与调解作用的非正式宏观行为规范与微观运行规则的综合[6]。关系治理维护机制和整合机制对企业生态位、生物链间关系以及整个系统健康都有重要影响[7];关系治理分为联合规划和联合求解[8];联合规划是制定措施避免危机出现的前摄性行为,与合同治理异曲同工,只是缺少明文规定的法律保护;联合求解是危机出现后共同应对的被动性反应行为,规避合同治理不完备性,致力于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1.3平台企业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整合分析
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整合形成二元治理机制,孰强孰弱又形成四种治理模式;已有学者对互联网环境下二者动态演化路径及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治理平衡进行研究[9];还有学者对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耦合的供应链知识协同机理进行研究[10];更有学者提出二者是否具有互补性、替代性以及同时兼有互补性和替代性[11]。平台企业开始聚焦于外部关系治理,而忽视了正式的合同治理;合同治理在新的环境下被弱化,其是否对平台企业开放方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鲜有学者研究;在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结合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无学者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假设
2.1 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使物种间协作频繁、非正式治理机制活跃,这种灵活关系容易导致失控现象;因此,合同治理有其成长的肥沃土壤;合同已成为生态主体间建立关系链接的必要形式;详细无漏洞的合同可以抑制不法分子钻空子,抵制机会主义;由于多方参与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等,无法订立完备的合同;因此要签订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很强的合同,但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执行[12]。违约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会破坏生态主体在系统中的声誉,一旦被逐出系统,就难有机会再次融入,违约导致的声誉损失远远大于一次违约所得;生态主体预期未来合作收益是合同治理的根本动力,从而达成合作共识,产生价值共创的法律依据;正式合同可以对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威慑,敦促各方按约履责,提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假设1: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的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
2.2 关系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仅靠合同治理无法预料价值共创中的风险和协调物种方之间的信任关系,更不能使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最大化,因此,关系治理至关重要。关系治理是随着价值共创时间延续和开放式服务创新实践展开而不断修正的契约,具有动态性和不断完善的特征;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的时候,物种之间的价值共创只是一个合作框架,甚至没有实质性内容,逐步依靠各方交易、交往和协作才形成大家一致默认的关系氛围,正是由于关系治理的动态性和过程性,才防止“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再发生。价值共创是嵌入社会网络的重复活动,会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有利于增强现时合作和促进未来预期;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13]。关系治理就是物种间关系的选择与调整,关系治理可以提升服务创新绩效和增强竞争优势[14],使企业获得1+1>2的利益模式,从而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15]。
假设2: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的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
2.3 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在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中,合同治理总是内嵌于一定社会环境之中,因此,关系治理影响合同治理。首先,价值共创本质是一种“社会网络组织”,从合同激励、执行到适应,每一阶段都是在信任、沟通、共享等关系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生态主体间容易形成联盟型、信任型和共享型关系,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众包等网络化组织形式提高资源的外部整合能力,进而更好履约;最后,合作性交易关系有利于合同执行,关系维持有利于重复性交易,可避免单次交易囚徒困境。此外,合同修订依赖于关系治理;由于环境不确定性导致合同适应性不足,各方出于对长期利益、信任关系连续性考虑,通过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争端而不是终止合同。良好的竞合关系可以增加彼此信任,不仅降低合同签订和监督成本,也能促进合同适应性;可见,联合规划、联合求解和协同优化等关系治理有助于合同治理水平提高。
假设3: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的提升;
假设4: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影响合同治理进而提升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2.4 组合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
商业生态系统强调彼此依赖、协同创新、技术融合、义务协作及对市场及时反映等能力,单凭合同治理不足以应对,需要关系治理加以补充。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交互式影响。二者并重治理机制既强调关系治理在价值共创中对开放式服务创新风险规避作用和信任强化作用,又重视合同治理在价值共创中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保障作用和对机会主义的遏制作用。二者关系是互补或是替代的,更有可能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哪一种关系,如果能在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中统筹兼顾二者,必定能更好发挥二者规避风险、强化信任、保护各生态主体利益的作用。可能较强的合同治理会带来相对的不信任和强势等问题,但如果有关系治理作补充,这些问题都会缓和甚至消除[16]。因此,在双强型治理模式下,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会有更明显的提升。
假设5:平台企业对其他生态主体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要好。
实证分析
3.1 研究设计
选取核心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产品提供商、物流和顾客五个关键物种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收集到的数据验证假设。为了得到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数据,采取多种方式对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进行管理,并选取对价值共创与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比较理性理解的调查对象,主要有平台企业管理人员、淘宝蓝冠及以上卖家、金冠及以上买家,以及EMS、顺丰、“四通一达”等七家快递公司管理人员。问卷主要包括:(1)背景资料;(2)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治理变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关系;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打分法,在问卷少量回收修改的基础上,从2015年6月开始进行正式发放,截止2015年9月收回问卷389份,通过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剔除错误数据,最终有效个案303份。
3.2 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
Bartletts球体检验均显著(P<0.001),KMO值分别为0.839、0.884、0.857,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关系治理中,提取“联合规划”、“联合求解”和“协同优化”3个因子,共解释了82.263%的总方差;在合同治理中共提取“合同激励”、“合同执行”和“合同适应”3个因子,解释89.326%的总方差;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共提取“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3个因子,解释87.294%的总方差;效度很高,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5,均通过信度检验。
3.3 聚类分析
基于二元机制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孰强孰弱治理模式进行分类。将关系治理水平界定为其包含的19个指标的得分均值,将合同治理水平界定为其包含的19个指标的得分均值,以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作为维度,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把这303个项目样本划分为四类(表2)。
大部分企业采取双强型治理模式(占比48.51%),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强关系治理模式(占比30.36%),而采取强合同治理模式的企业占17.82%,极少数企业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占比3.31%),符合中国当前平台企业价值共创环境下开放式服务创新治理的实际情况。
3.4 方差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治理模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程度大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的治理模式群组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进行比较分析(表3)。
四组不同群组变量与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之间关联强度系数分别为52.4%、48.7%和54.9%,表明治理模式差异对市场绩效、服务绩效和协作绩效水平有较强解释力。三个绩效因子中,3组均值最大,4组均值最小,说明双强型治理模式给平台企业带来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最大,而并弱型最差。从市场绩效来看,1组和4组、2组和4组、3组和4组(1组>4组、2组>4组、3组>4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四个群组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的市场绩效水平最差。2组与3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强合同治理基础下,无论关系治理程度高低与否,都不会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市场绩效水平产生影响。同时2组和4组以及3组和4组之间显著性差异特别明显,反映出平台企业对其他核心生态主体采用的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就越好,初步验证假设1。从服务绩效来看,3组和4组(3组>4组,P2组,P2组,P4组,P1组、3组>2组、3组>4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平台企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三种治理模式获得协作绩效水平更高,初步验证假设5。
3.5 结构方程模型
将调查数据载入AMOS17.0,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L)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拟合指标见表4,x2/df指标值小于2表示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同时模型的拟合参数GFI、AGFI、NFI、IFI、RFI、CFI均大于0.80,而RMSEA小于0.08,因此整个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分析结果如图1和表5所示。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535,p<0.001),表明平台企业在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假设1得到验证。关系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562,p<0.001),表明平台企业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假设2得到验证。关系治理对合同治理具有显著正向作用(Beta=0.487,p<0.01),通过正向影响合同治理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具有间接驱动作用(0.261=0.487×0.535),表明平台企业在与其他生态主体价值共创时,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合同治理水平也越高,进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假设
3、假设4得到验证。
3.6 交互作用
检验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之间是否有交互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是否促进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把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以及二者乘积作为自变量,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做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关系治理×合同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b=0.097,τ=1.542*),说明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且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假设5得到验证。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治理模式分为四类:双强型、强关系、强合同和并弱型。我国平台企业大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2)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3)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或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比其他治理模式取得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要好,并弱型最差。
本文研究启示如下:(1)合同治理在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作用依然很大。生态主体之间健康具有关联性,合同防止一损俱损局面出现;合同不但具有法律效力,更具社会影响力。(2)要与其他生态主体保持“和谐共生”的竞合关系,打造协同优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实力和竞争力来自“共同体”,重视商业生态系统嵌入性,把生态系统扩展至更大范围。(3)合同治理全过程要重视关系治理,构建关系治理和合同治理的互补机制。价值共创准备阶段达成共识――合同治理为主,价值共创前期重视(信息、知识等)共享――关系治理为主,价值共创过程中要两者并重,才能形成开放式服务创新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5.委托信息发布服务合同 篇五
甲方(客户):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国家对有偿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定,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
一、甲方委托乙方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期间在_________所属的网站或刊物上发布有偿信息服务。本合同所指的有偿信息服务包括:文字、图片及其他多媒体形式。
二、样稿来源:□甲方提供;□乙方设计后经甲方确认(需要额外收费)。
三、乙方有权审查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乙方可要求甲方作出修改。
四、甲方对委托乙方发布的经济信息的合法性承担全部责任,并承诺对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五、有偿信息服务单价及报价
1.首页通栏图文信息:_________SWF/GIF□_________元/月;
2.标准横幅图文信息:_________SWF/GIF□_________元/月;
3.首页图标图文信息:_________SWF/GIF□_________元/月;
4.文字连接_________个字以内文本□_________元/月;
5._________招聘频道广告_________字以内文本□_________元/月;_________元/篇,送招聘栏目图标广告_______月。
六、甲方应在双方签约后的 5 个工作日内将费用付给乙方,付款方式:□电汇(市外)□转帐(市内)。乙方收款后,应在_______个工作日内向甲方开据正式发票。
七、甲方在投放有偿信息服务期间可以修改其内容,修改频率不得超过_________ 次/月。如超过此限制,甲方需另外支付修改费用,金额由双方约定。
八、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规定之条款,应立即停止违约行为,并在_________个工作日内赔偿守约方的损失。双方约定赔偿金额以付款总额_________%为准。
九、因不可抗力导致导致本合同无法履行,则本合作在不可抗力影响范围和影响期限内中止,双方均不承担责任。
甲方:
代表人:
时间:
乙方:
代表人:
时间:
6.网上发布信息服务合同协议 篇六
第一条 合同双方
甲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合同要点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订立此合同。合同有效期为:______年 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第三条 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
X.X 甲方按乙方要求在指定网站位置发布乙方提供的网上信息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网站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月)
实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月)
总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
付款方式 □支票 □现金 □转帐 □电汇 □邮汇
合计金额(元)
¥:________________
付款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 乙方对其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包括文字与图片稿件、广告
图标及链接)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X.X 乙方提供的信息内容稿件需乙方盖章(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最后确认,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电子文档以电子邮件形式交付时请用乙方注明使用的电子邮箱并由负责人签名。
X.X 乙方需在发布前 X 天交付刊登稿件、广告图标(自备广告图标用户)及链接交给我公司确认。
X.X 乙方需要甲方制作广告图标或网页时请在刊登/发布前 X天提交制作素材内容(委托我公司制作广告图标用户)。
X.X 乙方须在合同终止日前 X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是否继续发布(如继续发布则续签合同)。
第四条 合同变更
乙方如欲中止或变更本合同(包括发布位置、规格、发布时间等)须提前 X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如变更后合同总金额大于本合同总额,可将已付费尚未发布使用的时间段按整月折合成金额计入新合同中。(超过 X 天计一个整月,小于 X 天不计,特别赠送时间不计)
如果是属于服务内容中列明的可替换内容乙方需在更换前 X 天提前通知甲方。
第五条 违约责任
X.X 在合同生效期内如属甲方 IDC 机房故障、服务器故障导致乙方内容无法正常显示和访问的,甲方将对故障时间进行累计,并补偿给乙方同等发布时间。甲方对非甲方所能控制的原因(如自然灾害等)所造成乙方信息不能如期发布,不承担责任。
X.X 因乙方未按本合同规定时间交付信息内容、信息费及相应的证明文件所造成乙方信息不能如期发布或修改,甲方不承担责任。
第六条 其它
7.三维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篇七
与二维GIS相比, 三维GIS具有对空间信息的直观可视化表达、可进行多维度上的空间分析等优势。这几年国内学术界及产业界表现出了对该技术的高度重视, 国内已掌握了世界一流的真三维技术。另一方面, 近年来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在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担任起至关重要的角色。集成校园导航、招生宣传、校园信息化管理的新一代三维数字校园系统成为校园门户网站不可缺少的重要栏目, 对学校的形象宣传、招生宣传、信息化管理将产生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 研究三维数字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以防灾科技学院为对象, 结合Visual C#开发环境与Super Map Object.Net组件式GIS平台, 基于真三维立体显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校园的三维虚拟浏览。Super Map Object.Net组件式GIS平台以其独有的优势———直观快捷地展示地理信息, 使用户直观高效地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浏览。下面是系统结构图: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本系统主要采用HTML+Java Script开发环境与Super Map云GIS软件开发平台及MVC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进行系统功能开发。并利用超图的Super Map i Server服务, 该服务是基于跨平台GIS内核的云GIS应用服务器, 具有支持二三维一体化地图缓存, 提供二三维一体化的服务发布、管理与聚合功能, 提供多层次的扩展开发能力, 采用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方式, 用于构建SOA应用系统和GIS专有云系统。并通过使用3DMAX软件建立校园实体模型。面对现有硬件系统内存有限, 本系统特别采用了场景缓存这一新技术。场景缓存是基于整个场景生成的缓存, 通过一次操作, 即可将已经加载到场景中的不用类型的数据图层生成不同类型的缓存。系统可以通过发布场景的缓存能够使数据在桌面上快速的加载与显示、使客户端上浏览更高效。但是由于一个场景缓存只能完成单一功能, 因此在本系统中, 为了实现3D浏览的同时还能对地图进行属性查询等操作, 我们采用同时发布两个场景缓存的技术来解决以上问题。
2 系统数据制作
2.1 数据采集整理
数据是GIS中的核心。基于GIS平台开发的三维校园系统, 其数据主要由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组成。数据采集工作始于测量防灾科技学院实物数据, 制作校园底图, 配准并添加到数据库当中。三维数字校园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由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构成, 其中空间数据主要用于对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的表达, 而属性数据则是描述地图上实体要素特征的数据。根据系统需求分析, 我们对实物属性数据结构做出合理的设计。
2.2 图片采集处理
采集的图片主要用于模型制作当中的贴图和数据发布当中的建筑实物图。由于拍照时受外界环境影响, 图片不能直接作为贴图使用, 需要运用PS等图片处理软件进行调校。另一方面, 拍照取景时, 可能受到拍摄角度限制、来往行人等因素影响, 照片也需要用PS进行相应的处理。
2.3 模型制作
三维模型构建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一是使用Sketch Up、3DMAX等软件手工建立目标场景模型数据并渲染, 将场景整合到GIS系统中;二是根据高程字段拉伸2DGIS中矢量数据进行批量建模并进行纹理贴图;三是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利用Super Map系列软件对二维的平面数据进行拉伸, 批量建模并进行纹理贴图, 这种建模方式建模成本低, 周期短, 但是精度较低, 适合应用于建筑数量较多又不需要精准建模的城市场景;通过使用3DMAX等软件手工建立目标场景模型数据, 通过Super Map的相应数据导入功能添加到场景当中, 这种建模方式所做模型精度高, 但是成本高, 周期长适合应用于建筑数量少对模型精准要求高的场景;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在周期和成本上都要高于前面两种主要是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型进行建模。这里采用第一种方式建立模型。
2.4 场景发布
场景是以抽象的三维球体模拟现实的地球, 它能够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地理事物展示在球体上进而更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实际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场景提供了相机的设置, 用于对球体进行角度观测、方位观测、范围观测, 从而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地理实物的不同部位。防灾科技学院的场景是作为三维球体上的一部分进行建立的, 在建立场景时, 考虑到场景的显示效率及效果, 场景中一些固定且数量较多的实物通过建立三维符号减少数据复杂程度, 其部分实物通过场景缓存添加。
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本系统中, 我们实现了四大功能:定位、量算、飞行和天气模拟。定位功能中, 使用命名空间Super Map.Web.Realspace中的Camera类, 创建对象, 设置其经纬度以及高度值等属性, 最后使用Flying Operator命名空间中的fly To方法定位到查询的相应位置, 实现了定位功能。量算功能中, 使用命名空间Super Map.Web.UI.Action3Ds中的Measure Distance类和Measure Area类, 创建对象, 通过对象的on Click方法和on Db Click方法对量算过程进行监听, 并完成量算过程。飞行功能中, 需要提前使用Super Map i Deskpro制作好飞行路线和节点, 导出为一个飞行文件, 程序中调用此文件, 获取到已有的节点的经纬度以及相机方向等信息, 设置速度, 通过调用定位功能, 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飞行, 给人一种在模型间穿梭飞行的真实感觉。天气模拟功能中, 使用命名空间Super Map.Web.Core中的Geo Particle类, 创建对象, 设置对象参数, 分别为雨、雪等类型, 并设置粒子的宽度、高度以及每秒产生粒子的个数等参数, 最后设置粒子的三维要素类, 形成三维天气模拟。
4 总结及展望
文章对真三维技术应用于三维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探索, 并在自身的实践基础上, 对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使该系统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 希望能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做出贡献, 成为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同时由于本系统在数据库维护、网络版平台的开发等功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做进一步改进。
摘要: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地推动了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向三维可视化空间的拓展, 三维虚拟系统已然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以防灾科技学院为对象, 结合Visual C#开发环境与Super Map Object.Net组件式GIS平台, 基于真三维立体显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校园三维虚拟浏览, 使用户直观高效地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浏览。三维校园系统另有智能化的POI查询定位功能和360度全方位浏览, 是虚拟校园建设的革命性突破。
关键词:3D GIS,SuperMap,三维校园
参考文献
[1]王警, 方音.控规编制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方案[J].城市规划, 2007 (4) .
[2]施贵刚, 程效军.网络虚拟校园三维建模方法研究与实现[J].工程图学学报, 2008 (2) :83-88.
[3]陈竹安, 张立亭.三维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1) :76-78.
8.信息平台服务合同 篇八
随着国内社会不断发展,资源信息不断丰富,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但是现存的发展体系,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的一个关于科技服务的体系。为了能够将这些信息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动力,我们就需要建设一个服务平台,由于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要建设区域可以信息集成的一个服务平台,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处在信息资源大爆发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信息的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是可以无形之中为相关企业,个体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二、区域科技信息的来源
科技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一般主要认为是有两个部分组成。首先就是人类的科学活动中本来就产生的,之后记录的基础数据资源,这个随着现在科学活动的进行,产生的科技信息越来越多。另一个来源就是对这些基础的数据整理之后,发表于相关的报刊,杂志,或者做成科学论文的文献资料。当然这只是一个普遍的认识。有的科学家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我们就来说说其中两位的个人认识。刘鹏飞把科技信息从理论实际来分,分为了4类,具体是理论信息、工程实践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科技动态信息等。张公一类的科学家则是从整体的体系结构上来进行研究。首先就是在区域科技信息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研究中,出现的相关的科技信息,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整合,而成为一类科技信息的来源。二就是指科学创新的进程中,研究的成果,具体的就是产品或者说是技术等等都归为科技信息的一类。最后就是在实际的科学投入生产的应用中产生的相关的技术设备的使用信息。
三、区域科技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
1.区域科技信息过于分散,不易于查找。科技创新的信息来源途径很多,除开那些相关的企业或者机构,研究所会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实验中产生信息,包括一些学校或者是民营机构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但是问题也就出现了,因为信息的来源不同,导致这些信息不能够统一的整理,共享。再加上现在信息相关的处理应用不够完善,处理效率太低,所以对于这些信息整理的消耗时间过长。不能够即使的得到相应的信息。所以就导致了信息的散乱。
2.区域科技信息交互性低,不易于使用。现阶段的确设计建设了不少相关的信息整合录入系统,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录入标准和整理规范。这样大大小小的各类运转系统所整理的信息不能够达到共同的目的,而且很多时候还会存在某一个内容信息的重复录入,有的信息没有被录入,这样一来导致了信息的内容缺陷。这种不完善的信息不能够满足相关企业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并且由于相关的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没有高端的机器和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这一工作,导致信息的有效率大大降低。目前我国的现状就是科研项目多数存在重复,和国内国外的重复率都是相当高。
3.基础设施落后,不易于建设平台。由于科技信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应的设立来保护科技创新信息的安全性。只有相关的法律,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才能够真正的改善现阶段的科技信息运营的整体问题,然后来促进市场的竞争,树立一批有良好社会形象的机构。
4.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不易于管理规范。科技创新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导致科技创新服务市场的运行不规范,无法保障市场的有序竞争,也影响到创新机构的公信力。
5.平台建设的专业人员少,不易于发展。我国现在在区域科技信息整理的这个领域,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备的处理程序,现阶段需要很大数目的专业性人才来处理这些问题。但是我国对于这类的高素质,好技术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所以十分缺乏这种人才,必须要对这类人才的大力栽培,来推动相关区域信息整合的快速发展。
四、区域科技信息集成平台建立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要对区域信息来进行一个统一整合,就是为了提高该区域对于相关信息查找的全面性,为了能够增加这种获得信息的完善性,建立一个区域科技信息的整合平台是有必要的。
1.具体的含义。建立这个平台,就要结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专家的研究信息,项目设备的运行信息,相关专利的设计信息,以及企业,公司,政府部门和学校等等已经整合的小范围的信息,建立相关的区域的不同职能的信息平台,比如文献资源平台,科学数据平台,和一些共享的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来对信息整合收录,就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高效率使用。
2、详细的结构。这个平台是基于网络的一个信息门户,结合现在网络的软件信息和实际存在的文献资源,来对现代的各类科技信息整合,然后形成一个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检索的完备的使用平台。平台还需要设立一系列的环节来规范,以及有效运行这个平台。首先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环节。首先要对信息收集,利用多个数据库的数据来统一的整理,包括科技的论文,科学的实验数据,动态数据和区域特色处理的数据,将这些数据的格式,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就能够实现一个平台对多个资源的查找。其次对于处理的数据,要设计相关的管理层管理。具体可以分为站点发布的管理部門,用户管理部门,服务管理部门,以及统计分析收录信息的管理部门。利用相关的技术,要达到对多个系统的适用要求,提供统一技术和接口标准,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保障相关平台高效运行。最后一个就是应用服务层,在建设好了相关的服务平台以后,谢了满足区域的创新主题对信息的需求,就要对应用服务的系统设计统一的一个运转标准。门户网站借助服务端的先进编程语言PHP和数据库的服务MYSQL来实现对多用户,多线程数据库的服务。借助SQL函数的优势,来实现数据库访问达到低内存,高响应的目标。
3、实际的作用。成功搭建了区域信息整理的服务平台以后,就可以为用户提供以下的服务。第一,实现了用户对科技文献,相关的数据,以及使用的仪器方法,相关研究结论,区域全面信息的查找。第二,这个平台聘请许多的专家,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技术要求,创新理念,市场分析,专利代理等等科技信息咨询。第三可以为区域用户科研专利相关的问题提供帮助,以及出具科技查新报告。第四,可以结合实际提供一些适合未来区域发展的情报产品等。第五帮助用户将其科技的成果转化为相关的科技信息。提供相关的科技产品展示,项目的推广,政策的咨询,供需等服务。第六点,定时的发布一些企业的产品信息,可以起到企业宣传作用, 为市场的销售提供推广服务。
五、结束语
9.信息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篇九
甲方:
乙方:
根据《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乙方为甲方提供教育信息咨询事宜,双方在平等互惠、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条款,以共同遵守。
一、服务项目
甲方为乙方提供就下列项目的教育信息咨询服务:
对公司的员工进行教育分析、学习规划、择校问题及高效率完成得出诊断
结论分析,指出解决路向并为其提供相关的教育信息咨询服务。
二、项目完成期限及收费
1、以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为人民币31800元于签约后一次性支付。
2、甲方应在本合同生效日壹周内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咨询服务,并在壹年内完成所有的咨询服务。
三、甲方乙方的基本义务
(一)乙方的基本义务
1、与甲方诚信合作,为甲方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向甲方提供与服务事项相关的情况和资料。
2、如有关的情况和事实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甲方。
3、按照约定支付服务费。
4、向甲方提出的要求不应与法律及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定相冲突。
(二)甲方的基本义务
1、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2、应当勤勉尽职,依法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维护乙方的最大利益。
共2页第1页
3、应当及时向乙方发表顾问意见;按时完成提交项目报告。
4、对乙方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应当保守秘密。
四、生效、违约处理及其他约定事项
1、本合同在签约并成功付费后生效。
2、双方之间发生争议的,应当进行协商或由第三方调解。
3、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持积极态度友好协商解决。
4、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效力相同。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10.信息平台服务合同 篇十
委 托 人:
(甲方)
研究开发人:
(乙方)
签订地点:省(市)市、县(区)
签订日期:年月日
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一、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国家队信息化平台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二、标的技术的内容、范围及要求
包括开发项目应达到的开发目的、使用范围、技术经济指标及效益情况。
三、研究开发计划
包括当事人各方实施开发项目的阶段进度、各个阶段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期限等。
四、本合同书的履行方式(包括成果提交方式及数量)
1、产品设计、图纸、论文、报告等技术文件;
2、磁盘、光盘、磁带、计算机软件;
3、样品、样机;
4、成套技术设备。
五、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包括当事人各方情报和资料保密义务的内容、期限和泄漏技术秘密应承担的责任。
六、本合同书中,凡是当事人约定认为无需填写的条款,在该条款填写的空白处划(/)表示。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国家队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的技术服务,经协│
│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
│
一、标的技术的内容,范围及要求│
││
││
││
││
│
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
││
││
││
││
├───────────────────────────────────────────┤
│
三、研究开发计划│
││
││
││
││
││
│
四、研究开发经费、报酬及其支付或结算方式│
│
(一)研究开发经费是指完成项目研究开发工作所需的成本,报酬是指本项目开发成果的使用│
│费和研究开发人员的科研补贴。│
│本项目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大写)元,│
│(二)支付方式│
│①一次总付元,时间:│
│②分期支付元,时间:│
│元,时间:│
│③其它方式:│
││
││
││
│
五、利用研究开发经费购置的设备、器材、资料的财产权属│
││
││
│
六、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本合同自年月日至年月 日在│
│履行。│
│本合同的履行方式:│
││
│
(一)违反本合同第条约定,方应承担以下违约责任:│
││
│
(二)违反本合同第条约定,方应承担以下违约责任:│
││
│
十三、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和解或调解不成,可采取仲裁或按司法程序解决│
│。│
│
(一)双方同意由仲裁委员会仲裁。│
│
(二)双方约定向(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
│法院起诉。│
│
十四、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
││
│
十五、其它│
││
││
││
││
├──┬───────┬──────────────────┬─────────────┤
│委托│ 名称(或姓名)│(签章)││
│人(├───────┼──────────────────┤│
│甲方│ 法定代表人 │(签章)│单位公章│
│)├───────┼──────────────────┤│
││ 委托代理人 │(签章)││
│├───────┼──────────────────┤│
││ 联系(经办)人 │(签章)││
│││││
│├───────┼─────────┬───┬────┤│
││通讯地址││ 邮政 │││
││││ 编码 ││年 月 日│
│││││││
│├───────┼─────┬───┼───┴────┤│
││电话││传真 │││
│├───────┼─────┴───┴────────┤│
││开户银行│││
│├───────┼──────────────────┤│
││帐号│││
├──┼───────┼──────────────────┼─────────────┤
│研究│ 名称(或姓名)│(签 章)││
│开发├───────┼──────────────────┤│
│人(│ 法定代表人 │(签 章)│单位公章│
│乙方├───────┼──────────────────┤│
│)│ 委托代理人 │(签 章)││
│├───────┼──────────────────┤│
││ 联系(经办)人 │(签 章)││
│││││
│├───────┼─────────┬───┬────┤│
││通讯地址││ 邮政 │││
││││ 编码 ││年 月 日│
│├───────┼─────┬───┼───┴────┤│
││电话││ 传真 │││
│├───────┼─────┴───┴────────┤│
││开户银行│││
│├───────┼──────────────────┤│
││帐号│││
11.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助湖南电力升级 篇十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SG186工程”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初步建成,三集五大、智能电网的发展对GIS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需要构建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各类电网资源的统一结构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现,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空间信息图形和分析服务。
2009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正式启动了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2010年10月,湖南省电力公司作为试点单位正式启动湖南电网GIS平台的项目建设工作。
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前置机的方式部署在电力公司信息内网,实现电力公司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安全交换;在数据交换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动态可持续性联动更新和集成;在共建共享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框架内,以多种形式实现分布式地理信息共享和服务。
原 则
从现状上分析,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通过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整合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为数字湖南工程提供GIS系统所必须的地理信息数据。
因此,湖南省电网GIS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应用集成是“数字湖南”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数字湖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需求上分析,通过部署公共服务平台前置机的方式,并改造部分接口供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调用,实现湖南省电力公司电网GIS平台与湖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做到集约化建设,主要实现了地图缓存服务接口、属性查询服务接口、空间定位服务接口等服务接口的改造。
因此,建成湖南电网GIS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因为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应是有原则、有目标地进行。
在信息化建设规划方面,既要考虑当前的需求,也要顾及今后电力系统信息化的长远发展,通过规划电力公司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在具体功能实现上根据重点突出的原则,优先开发急需系统及功能,逐步完善并实现电力信息化总体目标。
在技术上应全面支持业内各类成熟的、普遍接受的工业标准。在遵循各类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多种开放接口,以满足湖南省电力公司业务开展和管理的需要,而且,此系统应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容错性、易用性等特点。
在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然后,建立整套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电力信息的共享与服务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保密法规和政策。
同时,系统注重实现对用户访问的管理,多用户任务实时操作,并能够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的设定,确保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是软件系统建设的重要原则。
应 用
湖南省电力公司与“数字湖南”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合作最早,对于平台的应用效果也最为明显,概括起来,有以下10个方面:
在电网设备的图形化展现及设备管理方面,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缓冲区分析,可以辅助生产人员依据落雷的位置信息查询落雷所影响的设备范围,生产人员再依据落雷点开展故障性巡视。
在停电分析应用方面,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停电分析、供电半径分析等功能,能够较好指导生产人员进行停电检修计划的制定和辅助停电检修卡的生成。
在线路巡视应用方面,通过与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集成,实现了将地理信息平台的相关地理位置信息展示在智能移动终端,辅助设备的巡视、检修等相关工作。
依托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平台能够较好地服务于现场巡视、检修等相关工作。
电网规划模型包括对主网、配网、电厂、变电站及配电站房的电网设备、设施的规划设计内容。提供对电网规划相关的电网空间分析及拓扑分析功能,主要包括路径长度分析、线路跨越分析统计、区域线路长度统计等。
基于电网GIS平台和GPS实时采集位置数据,实现对车辆的实时定位、跟踪等位置管理,实时管理车辆的运行速度、行驶里程、车辆位置,并进行图形化的展现,实现对超速、违规用车、公车私用等情况的告警。
线路雷电定位,主要提供查询在线路特定距离半径的走廊带区间范围的雷电情况,通过选择线路所属单位、电压等级、线路名称、特定杆塔,及对雷电属性的走廊半径、时间范围来分析特定线路的雷电情况。还可以实现雷电定位、线路雷电缓冲分析、雷电区域统计、雷电专题图等功能。
在电网GIS平台上叠加电力污区图,根据电压等级、污秽等级、绝缘子爬电比距、行政区等指标统计出这块区域内符合条件的电网设备。
效 益
通过电网GIS平台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集成建立了政企合作的应用典范,实现了中小比例尺和影像数据的共享应用,减少了项目建设整体投资,实现了集约化的建设。
据初步统计,“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湖南省电网公司节约了首次购置费用约600万,节约了初次地图加工费300万、节约了每年地图数据更新费用60万,通过集成方式建设投资约100万,共节省建设投资860万。
12.信息平台服务合同 篇十二
物流环节集成模式
物流环节集成模式也可以称为供应链信息系统模式,就是在物流一体化过程中为企业决策起到支持作用,而且它还能实时反映物流企业在物流运作各环节以及执行物流相关计划时的信息,该多模块模式主要由企业资源计划或者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通信、企业计划执行、企业工作运营计划等系统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物流环节集成模式好像是一条线讲个独立运行的物流环节串联为整体——供应链,在这样一条供应链上需要具有物流(或产品)交易、物流以及生产管理控制、物流决策、物流规划等四种功能,这与之前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大而全”观念相左,庆幸的是目前所有企业以及其管理参与者都已经知道了任何企业一味追求“大而全”,最终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另外可以将供应链信息系统看作供应链上成员企业各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也就是在共享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服务整个供应链的全程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上,参与的企业能够进行提交订单、在途货物信息、库存查询、产品销售情况、资金结算等各种活动,同时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以提高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竞争能力。
物流协同模式
根据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经验来看,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企业与政府共建、企业全资建设并运营等方式。可见,全程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建设,不过只是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采用相应的构建模式。其中企业与政府共建模式可以称之为协同模式,该模式是可以避免由政府或者企业单独运营带来的弊端,拥有政府或者企业单独运营具有的优点,可谓取两者之长,补两者之短。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根据政府与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将该种模式划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目前,陕西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使用前者——“自上而下”的方式,具体见图2,这种方式在前期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制定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并要协调准备参与的企业开展投资、分工等行为,基本上是使用股份制的方式确定投资企业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也要进行宏观管理,政府需要根据物流市场情况制定该平台的信息资源服务指导价格,并要确定相关的政策引导物流等相关企业使用该平台,该模式在平台建设后期,参与建设的企业将成为该平台运营的主要管理者,并根据股权情况分享收益,承担风险,还要在平台管理过程中确定相对稳定的运营模式,可以考虑建立平台准入规则,以及吸纳物流及相关企业会员等手段。
一站式服务模式
这种全程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的一站式建设模式,目前在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中较为常见,在这种模式中无论是政府还是物流相关企业,都能够在该平台上发布或收集信息,开展相关的业务,在该平台上物流相关的各节点需要互联互通,之间信息必须无障碍交换,相对透明,这样可以在应用这种一站式平台服务模式的口岸实现航港与空港以及空、航、铁、公等多式联运间的E D I业务,还可以实现“无纸化”贸易物流等相关通关环节。可见通过建立这样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政府远程监管,企业间信息快速交换,在整合物流信息资源的同时,能够扩到企业业务覆盖范围,改善物流服务质量。建设目标是通过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港航E D I中心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为运输和物流企业以及相关利益人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国际运输和物流便利化。一期目标是实现国际集装箱船动态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此后,逐步实现集装箱动态信息等运输信息共享和提供查询服务。
一站式全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具有数据传输、信息增值、电子商务、决策辅助、安全管理以及后台管理等六大系统,具体的功能如下:
信息数据优化包括数据监管、信息数据标准化以及分配,具体负责相关的数据转换、传送与电子票据的转换、传送、追溯等,标准化信息数据后,需要将标准化的数据打包并传送给需求者,同时不间断的监控信息。
连接外网主要是要获得行业相关的信息或者是新闻,另外也包括具体的业务指导,因此需要具有资讯发布板块用来发布行业新闻、政府公告等内容;需要业务信息板块发布货主货物信息、运输企业信息、采购招标信息等;需要业务指导板块发布如何办理相关的业务和流程说明;需要电子商务板块提供在线撮合与交易功能,具体有订舱服务、船只管理、申报检查、中转申报、空车配货、在线竞标、货源管理、相关货物或者是业务追踪以及其他一些增值服务;还需要充分挖掘数据库,分析市场需求、运输能力、运输价格、货运品种、企业市场占有率、市场预测等,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功能。
在内网建设中,主要包括海关在线业务系统,该系统要进行国际中转以及进出口岸的检查检验;海事局网上申报管理系统,该系统需要具有船只申报管理,危险货物上报备案等功能;另外对平台上的企业而言,需要能够发布招投标信息,并且能够在线实现相应的功能;在物资采购管理系统中,需要能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并且实现网上议价功能;在对应的港口业务中,需要实现船只引导、订舱、码头管理等功能,还需要对运力、集装箱量、订舱等进行分析,另外对货主管理要实现在线货物监管、港口业务船舶进出单证流转等。
【信息平台服务合同】推荐阅读:
公众信息服务平台10-05
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07-12
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10-0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1-28
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12-22
湖南大学校友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技术方案12-01
公共信息信息平台11-13
政务信息平台06-15
信息平台绩效目标09-08
信息平台运维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