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项目建议书

2024-06-19

片区项目建议书(精选9篇)

1.片区项目建议书 篇一

中强社区片区旧城改造开发项目申请报告

一.项目概述

为响应《关于银川市旧城更新改造实施意见》及《银川市道路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城市改建进度,促进城市棚户区翻新计划,改善城市面貌和经济社会科室续发展,银川市金凤区政府给予相关办事处发布了《关于满城北街中强社区片区旧城改造工程的函》,确定了“中强社区片区翻新改造工程”的启动。

二.项目申报单位

1.项目公司名称:宁夏力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公司经营范围:

在规划范围内从事相关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商品房销售及物业管理等。

三.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中强社区片区翻新改造工程”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38万平米,建设内容为居民楼28万平米、商业用房10万平米及其他配属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分三期逐步实施。

四.年月日

2.片区项目建议书 篇二

一、大桥片区的基本概况

(一) 地理及自然条件

冕宁县大桥片区位于冕宁县的北端, 全区辖四乡一镇, 分别是冶勒乡、拖乌乡、彝海乡、曹古乡和大桥镇, 面积为1274.9平方公里。大桥片区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兼高原气候特点,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 雨热同季, 干湿季节明显。

(二) 社会经济概况

大桥片区主要居住有汉、彝、藏三种民族, 其中又以彝族为主, 人口众多。以前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 林业产业正逐步发展起来, 许多地方已经见成效了, 已经成为了经济来源的主要途径。由于条件比较落后, 大部份地区的林业产业还在发展中。

(三) 林业基本情况

大桥片区的林业用地有 (9.26万公顷)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 (8.606万公顷) , 疏林地 (0.024万公顷) , 灌木林地 (0.48万公顷) , 未成林造林地 (0.15万公顷) , 形成以针叶林为主的林分结构, 主要树种有云南松, 华山松, 桦木, 冷云杉, 还有珍贵的红豆杉等几十种树种。全区的森林覆盖率为 (62.4) 。农民的经济作物以花椒、核桃为主。

二、森林管护的现状

冕宁县大桥片区设一个林业工作站, 下设五个管护点。全站现有管护人员26名, 属林业局领导的林业基层单位。自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 片区林业站的所有职工积极响应, 按照“远山封山设卡、近山人工巡护”的管理模式, 对全区8.6万公顷森林资源进行了有效的管护。

1) 建立建全了管护制度, 划定管护区域, 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只有建立建全了制度, 才能增强管护人员的责任心, 才能认真履行职责;

2) 加强防火的工作, 在这十多年来, 我片区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在防火工作中, 大力宣传防火知识, 特别是盲流户, 特殊人群, 一定要宣传到位, 不留死角, 不定期召开群众会议, 让防火意识深入民心, 加强村民的防火责任心, 有效地控制人为火灾的发生;

3) 每年都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降低了病虫害对森林造成的危害;

4) 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森林管护好了, 有效地保持了水土不被流失, 遏制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

5) 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近年来随着对林业的投入和发展, 林业产业已初见成效, 如曹古乡扯羊村的核桃基地, 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还带动了周边村组的发展, 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因此森林管护好了, 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 还大大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1) 管护条件落后。由于大桥片区属冕宁县的三大山区之一, 交通条件落后, 管护区域距管护人员居住的地方较远, 且管护人员巡山全靠走路, 在去来的路上花费的时间较多, 如大桥镇的巴甫村, 店子村的老纸厂沟, 从管护站走路到那里需要五个多小时, 一来一去就是十多个小时的时间, 因此这些地方的管护就全靠当地的村民来完成, 但有些人为了利益, 加上条件偏远, 所以盗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

2) 管护人员少, 人均管护面积大。大桥片区现有森林管护面积 (8.6万公顷) , 而管护人员只有 (26) , 人均管护面积为 (0.33万公顷) , 这就给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往往是要用几天的时间才能把自己的管护区巡护完;

3) 林政管理难度大。由于是山区, 老百姓对木材的依赖较大, “靠山吃山”的观念一直根深蒂固, 很难改变。日常生活都与木材息息相关, 如修房造屋、烧火做饭、烤火取暧等都离不开木材, 这就造成木材的消耗过大, 因此促使部分村民不顾管护条约, 私自进山砍伐, 造成森林资源的损害;

4) 管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现有管护人员均属事业人员, 自1998年停伐以来, 林业收入减少甚至于近两年来全无, 工资又较低, 进而在心理上有一个落差, 导致在工作中漫不经心, 提不起积极性, 经常擅离职守, 不能认真履行管护职责。

四、管护建议

1)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管护知识。采取广播、标语、开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天保工程实施条例》等林业法规的相关知识, 增强老百姓的爱林护林意识, 让他们能充分认识森林管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共同参与到天保工程的行动中来;

2) 进一步加强防火工作。火灾是森林的天敌, 护林防火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规范火源的管理, 杜绝一切违章用火, 在重点地段更要重点保护, 如大桥水库、彝海景区。在这些地方人员流动较大, 防火难度大, 更要特别注意;

3) 加强对管护人员的培养。为提高管护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要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建立建全巡山制度、考勤制度, 签订责任书。适当增加管护人员的收入, 与管护责任挂钩, 以纪律来约束人, 以效益来鼓励人, 提高管护人员的积极性, 认真履行管护职责;

3.片区项目建议书 篇三

昆纺白塔路片区位于昆明纺织厂生活区,东临白塔路,南向人民东路,西对北京路,北靠环城北路。该片区占地156亩,地上建(构)筑物约118500平方米。该片区拆迁安置住户约3200户,总投资约15亿元。该片区现由俊发地产接受委托管理。

据介绍,原昆纺白塔路片区经改造后,将建设占地近32亩的规划道路和大片公共綠地。届时,白塔路片区内交通情况将大大改善,大面积的城市绿化也将成为该区域内新的城市亮点。

为促进原昆纺白塔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工程的实施,农业银行盘龙区支行将先期提供拆迁贷款3亿元,全力支持拆迁改造项目。农业银行云南分行行长助理沈锐在签约仪式上说,在国家银根不断紧缩的背景下,农业银行对房地产项目的贷款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保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而昆纺白塔路片区项目就正是实施差异化政策的体现。

4.片区项目建议书 篇四

2014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那隆片区3个台区

验收总方案

批审编

准核写

建设部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崇左市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建设部

: : :

1.完成工程概述

验收总体方案

工程概况:那隆镇那印村那印屯2#工程为2014年农网升级项目,新建10kV分支线路0.09 km,0.4kV线路2.118km,0.23 kV线路1.5km 安装315KVA变压器一台等(完成工程量详见附件1),那隆镇廷内村卜寨屯新建10kV分支线路0.075km,0.4kV线路2.32km,0.23 kV线路1.552km, 安装250KVA变压器一台等(详见附件2),那隆镇农里村红宁屯0.4kV线路0.343km,0.23 kV线路0.23km, 安装50KVA变压器一台等(详见附件3)建设单位为崇左市水利电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广西南宁尚定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广西华源电网建设有限公司。

近期施工单位向我公司递交关于工程名称的验收申请,故定于2015年1月26日、27对上述工程进行验收。2.验收项目:

2.1那隆镇那印村那印屯2#工程(2015年1月26日)。2.2那隆镇农里村红宁屯(2015年1月26日)。2.3那隆镇廷内村卜寨屯(2015年1月27日)。3.参加验收部门(单位): 3.1供电营业所 3.2设计室 3.3建设部 3.4营销部 3.5安全监察部 3.6物资中心 3.7计量中心 3.7施工单位: 4.验收时间 1、2015年01月26日、27日8:00-18:00。4.1建设部完成以下工作:

4.1.1负责编写本次工程的总体验收方案;

崇左市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建设部

验收总体方案

4.1.2负责本次验收的总体协调工作;

4.1.3组织召开竣工验收总结会,并整理会议纪要(要求各个参验单位签字确认); 4.1.4 4.2 营销部、供电营业所完成以下工作:

4.2.1 完成变台计量表接线验收及无功补偿接线验收工作、与设计室一起检查该工程安装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4.3 设计室完成以下工作:

4.3.1 检查现场是否完成施工任务(现场完成工程量与设计工程量核对)、完成接地网绝缘测试工作,与营销部、供电营业所、检查该工程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完成竣工图纸的修改完善工作。4.4 物资中心完成以下工作:

4.4.1 验收该工程所安装的设备及材料的数量。4.5 安全监察部完成以下工作:

4.5.1负责工程安健环,对地距离等安全质量的验收,打印验收相关记录表格; 4.6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4.6.1各部门到底验收地点后在变压器所在位置集合,由建设部主持验收会议

4.6.2各部门一起对变台安装的各个设备进行验收,主要验收的内容有变压器,高压隔离开关,高低压避雷器,低压无功补偿,高压熔断器等设备及各个附属安装金具的验收,其中营销部供电所计量中心完成对变台计量表和无功补偿装置接线的验收,设计室安监部负责接地网的测试验收,变台其余的验收内容共同由各个部门统一验收(完成表w160-

1、w160-

2、w160-

3、H089-3验收内容)。

4.6.3那印屯变台验收完成后进行分组,营销部,供电所,安监部,财务部,施工方为第一组,建设部,生技部、供电所、计量中心、施工方为第二组,第一组完成10kV那印分支1#至3#、低压1#至10#线路工程验收工作(营销部、供电所验收抽查19只用户电表的安装质量),第二组完成9#至17#低压线路工程验收(生计部、供电所抽查19只用户电表的安装质量)。各组完成表w161-

1、w161-

2、w161-3验收内容。

崇左市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建设部

验收总体方案

8.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7-90》

9.验收时注意事项和要求

9.1所有验收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9.2早上08:00所有验收人员进行工前会及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开始验收,验收结束后汇报验收情况。

9.3严肃劳动纪律,未经请假同意,验收人员无故不参加验收或擅自离开按旷工处理,并严格考核。

9.4严禁触及与本次验收无关的设备。

9.5严禁进入带电设备区,施工单位负责隔离带电设备区。9.6严禁高空抛接物。9.7吊车下严禁站人。

9.8验收时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安全距离0.7m,35kV安全距离1m,110kV安全距离1.5m)。

9.9长度在4m以上的梯子,搬运时,必须由两人进行放倒搬运。9.10进入工作场地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试验合格的安全帽。9.1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试验合格的安全带。

9.12验收完毕后,必须检查被试验设备无杂物,并将配单箱箱门、操作机构箱门关好。9.13验收完毕,验收组必须及时以书面提出发现问题,并以电子文档或书面等形式汇总至验收组长,以利于施工单位及时整改。10.验收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10.1各验收小组验收工作必须编写工作方案并经所在部门批准。10.2将验收设备与运行设备用临时安全围栏与其他带电设备隔离。

10.3高压试验前应确认所有人员与被试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设专人监护。10.4远方操作时必须确认被操作设备上无人工作并设专人监护。10.5工作中必须坚决执行监控制度,杜绝单人工作现象。

5.片区项目建议书 篇五

开展“区域联动、互补共建”协议书

为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带动党务工作与教育教学水平同步提升,促进基层党组织共同发展,形成“一体化”党建工作管理格局,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经宜宾市翠屏区中学第三片区党组织联盟(以下简称:片区党组织联盟)联席会协商,为开展好“邦联式”党建工作,促进片区学校党组织“区域联动、互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达成如下协议: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的要求,全面推行片区内党组织之间的“联系、联建、联动”机制,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工作策略,以整合片区内各种党建和教育资源为抓手,充分发挥片区内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推进片区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二、工作目标

在片区研修联组基础上,采取“1+X”模式组建“邦联式”片区学校党组织联盟,形成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片区党建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逐步建立、完善片区党组织联盟运行机制,实现党员由垂直管理向条块结合管理的转变,基层党建工作由相互独立到融为整体的转变,形成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片区学校党组织间通过开展

形式多样且务实有效的党建和教育教学活动,以达到发挥优质教育辐射,快速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三、共建内容与措施

片区内党组织联盟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区域联动、互补共建”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片区党组织联盟每年定期交流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共同探讨党建中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形成共同参与片区党建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2、片区党组织联盟每期开展一次片区内党员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互相听课、评课。

3、片区党组织联盟每年开展一次党员教师主题班会大赛或优质课大赛活动。

4、片区党组织联盟每年互相通报中考成果,交流中考备考经验。

5、片区党组织联盟每年组织片区内党员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为党员们上一堂党课或作一次形势报告。

6、片区党组织联盟每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开展一次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7、片区党组织联盟牵头学校每年在片区内学校开展一次送教到校献课活动。

8、片区党组织联盟积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良性互动的协调运行机制。

9、片区党组织联盟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开展“区域联动、互补共建”活动的浓厚氛围,推动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四、本协议片区学校党组织联盟各执一份,另一份送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备案。

五、其他未尽事宜,片区学校党组织联盟联席会协商补充。

宜宾市四中(盖章)

金坪中学(盖章)

宜宾市七初中(盖章)

宜宾市十初中(盖章)

沙坪初中(盖章)

负责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

6.农业项目项目建议书 篇六

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建议书及价值体现】

项目建议书,又称项目立项报告,按新的投资体制改革相关政策,项目建议书主要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项目单位向发改委申报的项目申请。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可以着手成立相关项目法人。民营企业(私人投资)项目一般不再需要编写项目建议书,只有在土地一级开发等少数领域,由于行政审批机关习惯沿袭老的审批模式,有时还要求项目方编写项目建议书。外资项目,目前主要采用核准方式,项目方委托有资格的机构编写项目申请报告即可。

《农业种植项目建议书》是为农业种植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农业种植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专门对拟建农业种植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该报告的核心价值是:

——作为农业种植项目拟建主体上报审批部门审批决策的依据;——作为农业种植项目批复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作为农业种植项目的投资设想变为现实的投资建议的依据;——作为农业种植项目发展周期初始阶段基本情况汇总的依据;《农业种植项目建议书》主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从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进行深入阐述,消除决策主体项目选择的盲目性,着力阐述项目的规划设想,极力突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立项报批的目的。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 农业种植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农业种植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农业种植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农业种植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农业种植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三、厂址选择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九部分 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注:财务测算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基础数据与参数的确定、估算与分析

2、编制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估算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4、计算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并进行财务分析从项目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7.片区项目建议书 篇七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单位向政府项目管理部门申报的项目申请,也是企业和投资者挑选项目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审批过程是国家根据有关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对项目进行比较筛选,综合评定项目的必要性。项目是根据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房地产项目提出的框架性总体设想。

项目建议书主要包括:

项目总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技术方案、项目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房地产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房地产项目效益分析、结论。

8.片区项目建议书 篇八

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项目名称:恩施体育休闲主题公园

2、项目法人:东莞市岭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恩施市沙河片区

4、建设内容:新建体育休闲主题公园,其中建18洞72杆标准高尔夫球场一座;新建五星级酒店及会员高级会所;新建网球、羽毛球、篮球等配套体育设施、仓储及机械设备库房等配套设施;新建高级住宅用地800亩。

5、建设规模:新建体育休闲主题公园,其中建18洞72杆标准高尔夫球场一座,用地1500亩;新建五星级酒店,用地150亩;新建高级住宅若干,用地800亩。

6、概算投资:项目总投资13.8亿元

7、效益分析:高尔夫球场每年盈利750万元,投资回收期20年;五星级酒店年利润980.4万元,投资回收期10.2年;高级住宅投资收益21880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建设单位概况

岭南集团有限公司(Lingnan group Co.LTD,以下简称集团)创立于1998年,前身为东莞市岭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集团总部位于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东莞市,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敢为人先、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励精图治,苦干实干,经过十一年的快速稳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房地产综合开发,金融投资、节电节能产品研发销售、园林景观设计及工程施工、高尔夫球场工程建设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净资产逾5亿元。目前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及办事处,集体业务迅速发展。预计2009,集团总产值将突破9亿元,利税过亿元。回首过去,岭南人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挥就了一副多姿多彩的创业画卷。展望未来,岭南集团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潮流中,将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追求“厚德务实,臻于至善”的价值观,坚持“诚信、创新、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将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创建品牌企业,与时俱进,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昂首迈进。集团在2005年正式进军地产业,并成立了东莞市岭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确立了以地产为核心,带动集团其他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战略方向。4年多的时间里,岭南地产已成功在东莞市内及广东清远,惠州等地开发了多个岭南系列商业街及别墅楼盘,也积累了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及物业管理经验,至今已累计完成销售面积近40平方米,储备了可开发土地面积100多平方米,在发展本土房产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澳大利亚悉尼注册成立了澳大利亚卧龙城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别墅项目,目前,开发的每一期别墅已投向市场,反映良好。未来数年,岭南地产将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努力发展成为跨区域发展的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2009年,公司已确立以高档地产开发为主向,兼营大型体育旅游项目为配套的综合开发模式。

2、建议书编制依据

①湖北省《鄂西生态旅游圈发展规划》。

②《恩施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③《恩施州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④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⑤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⑥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2年)。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⑧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①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恩施市定位于武陵地区副中心城市。恩施开发区通过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月新日异,为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和高次的文化体育设施已势在必行。

②开发区商务发展需要

随着开发区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两路”的开通和金桂大道工业园区落户企业的增多,使开发区的发展越来越快,商机更宽,引起各类投资者的极大兴趣,各类商务活动和会议已日益频繁,外来投资者和商务人员流动量也日益增多。这对开发区高档接待场所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开发区商务发展的需要,应需建设开发区恩施体育休闲主题公园。

③2009年10月9日,东莞岭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高尔夫球场工程公司总经理蔡自爱先生和东莞岭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肖俊涛先生一行二人第四次莅临恩施,就新建恩施体育公园项目进行考察,与我方就该项目如何实施进行了深入磋商,该公司与恩施市政府达成框架协议,2010年签订正式协议并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期为6年(2010-2015年),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二)基本条件:

1、拟建地址状况

1)地质、水文条件

①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置处恩施断陷盆地的北西边缘,属鄂西南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貌为清江流域阶地。

②气象水文

该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区,总的特点是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为39.9℃,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5℃,无霜期282天,日照时数1297.8小时,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525毫米,其中66%以上集中于五至八月。最大风速15m/s,多年平均风速0.5~0.6m/s,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多偏南风。

③地层岩性

项目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白垩系及第四系,其中白垩系中上统跑马岗组地层在拟建区内出露,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其岩性组合特征由新至老叙述如下:

A、第四系(Q)

坡积残积层(Qdl+el):黄色至褐色粉质粘土,稍湿、稍密,粘土、粉质砂土夹少量细碎石。上部为0.40m左右的耕植层,层厚0.3~5.0m,整个工程建设区内均有分布。

B、冲洪积层(Qal+pl):砾卵石、漂砾、砂及粉砂土,粘性土厚0~10m,呈条带状分布于底部,河漫滩及阶地。主要分布于调查区的东、西两侧及评估区内。

C、白垩系(K29-3)本组为一套山间地堆积(陆源碎屑岩相沉积成因),出露于评估区垄岗与斜坡大部地段,岩性为浅灰~浅黄色厚层~块状石英砂岩夹砾岩,泥质粉砂岩,具大型板状斜层理,底部为厚层状砾岩,厚度>100m,该层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含少量粘土质矿物,硅泥质接触式胶结。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浅灰~浅黄色细砂岩经人工机械粉碎后,可作为砂浆原料之一。

D、地址构造及地震

项目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八面山褶皱带的西部,处恩施断陷盆地的北西边缘,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整体上呈向西南倾斜的单斜岩层构造,出露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岩性为黄或浅黄色厚层至块状粉砂岩。整体上基岩岩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西偏南,与下覆地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项目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地质构造条件简单。

项目区及附近区域无发震史记载,本调查区处于构造稳定的弱震区,根据《中共地震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资料,本地区震动峰值加速为0.05,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VI度,该场址属地壳相对稳定区。

E、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该项目内地质条件简单,按岩土体工程地质性状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合软弱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a、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由第四系素填土、淤泥质粘土、坡残积粘土、粉质砂土组成。该岩类松散,孔隙较发育,厚度不稳定,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易饱水、变形,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斜坡部位易坍塌与滑移。

b、软弱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为区内出露的白垩系上统正阳组(K2Z)厚层至块状浅黄色粉砂岩组成。岩体具砂泥质结构,厚层块状构造,岩石软弱。力学强度低,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岩体抗风化能力低,高徒边坡处易产生边坡失稳滑落。

F、水文条件

该场址地表水体为纵贯场区冲沟,平常断流,雨后才有水流,水量大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20年年降雨量:1520.7mm;20年最高年平均降雨量:1892.5mm(2007年);20年最低平均降雨量:925.4mm。

该场址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类。松散岩类空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受季节影响明显,接受大气降水及两侧山体排泄的基岩裂隙水补给,顺槽谷由高向低径流,向西向东;白垩系粉砂岩浅部发育节理裂隙,含少量基岩裂隙水,深部随风化程度及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降低显隔水特征,地下水一般由脊岭向槽谷汇流,大部顺槽谷向北东及北部排出区外汇入清江流域,少部顺槽谷向东排区外汇入金马水库,受地形条件限制,地表及地下水排泄条件一般。

G、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该场址当前未见岩崩、滑坡、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现象,当前未见不良地质作用,现状较稳定,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一般。

2、拟建地址的建设条件:

恩施市体育休闲主题公园拟选址于恩施市沙河片区,东抵龙洞河风景区,南与湖北民族学院相连,西临金桂大道,北抵七里坪高速公路连接线,总面积2550亩,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型气候,海拔高度437米,丹霞地貌,红砂土壤,丘陵、森林覆盖率达75%。该区域距恩施市区中心3公里,距宜万铁路恩施火车站5公里,距恩施许家坪机场3公里,距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市区七里坪站出口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A、供电

本项目地块处在恩施市金桂大道,项目供电从园区内桂花树十一万伏变电站接入,供电能力可满足该项目的用电需求。

B、供水

本项目由恩施市自来水公司供水,供水主管已接至金桂大道,供水能力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C、排水

该项目的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集水沟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D、交通

该区域距恩施市区中心3公里,距宜万铁路恩施火车站5公里,距恩施许家坪机场3公里,距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市区七里坪站出口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E、通讯

项目区通讯由市政通讯网提供,线路畅通。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项目区,通讯条件极为方便。

(3)原材料供给

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市内市场均有充足的货源,且质量优良,运输成本低廉。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项目具有政策优势,其建设环境、行业规划、场地地质条件及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完全具备,能够满足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

恩施市具有“山、水、洞、情”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张家界,长江三峡构成中国的旅游“金三角”。被称为省级园林城市,已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著名风景名胜,如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清江闯滩等自然风景区,同时每年举办“恩施女儿会”土家民族文化节,将致力打造成为“东方相亲之都”,享誉海内外,恩施已成为中国生态健康旅游重要目的地。近几年来,旅游发展十分迅

速,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州旅游业再现火爆景象。全州共接待游客53.5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093.34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恩施体育主题休闲公园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恩施市文化体育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水平。

三、建设内容、规模及工程方案

(一)建设内容与规模

按照恩施市人民政府与东莞市岭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恩施体育休闲公园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项目确定选址于恩施市舞阳办事处沙河村(高速公路连接线南侧),该项目总投资13.8亿元(不含土地投资),需用土地2550亩,初步规划如下:

1、新建体育休闲主题公园,其中建18洞72杆标准高尔夫球场一座,用地1500亩,计划投资1.5亿元;

2、新建五星级酒店,用地150亩,计划投资1亿元;

3、新建网球、保龄球、篮球等配套体育设施,用地100亩,计划投资577.6万元;

5、新建高级住宅若干,用地800亩,计划投资11.28亿元。

1、建设规模及理由

Ⅰ、根据 恩施市人民政府与东莞市岭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协议,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达成乙方在恩施市投资新建恩施体育休闲主题公园项目的有关事宜。

Ⅱ、土地取得方式

①、用于建体育休闲主题公园的1500亩土地采取租赁或流转的形式取得。

②、用于建五星级酒店、高级会所及配套体育设施的250亩地采用先挂牌后奖励的方式提供给乙方。

③、用于建住宅的800亩用地采取挂牌的方式提供给乙方。

2、建设内容技术方案

会馆区:Ⅰ、会馆主体建筑三层,设有接待处、球童室、存包处、高尔夫专卖店、租赁处、住宿区、会客区、餐厅、酒吧、公共娱乐区、浴室、更衣室、医务室等为球手提供服务的设施。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Ⅱ、停车场1000平方米。Ⅲ、练习场,3000平方米

②草坪管理区10000平方米

③。球道区,总长6200米,占地750亩。

④其他设施:网球场、保龄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

标准网球场地的占地面积不小于36.6

米(南北长)*18.3米(东西宽)两片;

保龄球场10球道;

羽毛球场5片;

篮球场(塑胶)。

⑤五星级酒店。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其中

1、客房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豪华客房20个,商务套房30个,标准客房150个。

2、餐厅2000平方米,健身娱乐用房1000平方米,会议厅1000平方米。

3、停车场:地下2000平方米。

4、办公及辅助用房2000平方米

另外建室外游泳池1000平方米。

⑥高级住宿区

按照容积率2.0计算,总建筑面积800*666.7*2=1066720平方米

3、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依据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湖北省建筑、安装、市政、土石方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单位估价表)》(鄂建文[2008]214号)

——《湖北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鄂建文[2008]215号)

——《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鄂建文[2008]216号)

——恩施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工程材料市场信息价(2009年3季度)》及项目建设地周边近期完工的同类建筑物投资情况;

——各种设备按近期市场价估算;

——建筑物及其市内给排水、供配电、弱电等系统按单位面积指标法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通知》(2002年9月27日

财建[2002]394号)计算;

——可行性研究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价格[1999]283号)中的指导性收费标准计算;

——工程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计算;

——工程监理费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算;

——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02]1980号)计算;

——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及其他费用之和的3%计算。

2、建设投资估算

①高尔夫球场1500亩(含租赁土地成本)150元/㎡,计15000万元。

②保龄球500万元、网球13.8万元/

片,计27.6万元、篮球场50万元。

③五星级酒店投资1亿元。其中:客房(均含设备)7000平方米,4200万元;餐厅2000平方米1400万元;健身娱乐800万元;会议厅500万元;地下停车场500万元;其他辅助用房1500万元;室外游泳池450万元;景观绿化及排水等户外工程650万元。

④高级住宅投资112800万元,其中:土地800亩*60万元/亩=48000万元;土建投资(单位造价600元/㎡)64000万元;绿化800万元。

3、投资估算表

投资估算表

费用名称

造价(元)

金额(万元)

合计

146480

固定投资合计

1414801、直接费用

138378

1.1

土地征用

800

600000

48000

1.2

土地租赁

1500

200

660

1.3

土建工程

72400

1.3.1

高尔夫球场

4600

1.3.2

五星级宾馆

5600

1.3.3

高级住宅

平方米

1066660

600

64000

1.4

草坪(运动)

平方米

503250

120

6039

1.5

配套设施

1600

1.6

绿化

平方米

400000

1600

1.7

设备购置

80792、间接费用

3100

2.1

建设单位管理费

2.2

项目咨询、勘测设计费

500

2.3

工程监理费

300

2.4

人员培训费

2.5

城市配套费

2200

3预备费用

5000

(二)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法人自筹资金

自筹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①高尔夫球场日常的养护费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工资福利;2.肥料和农药;3.机械维护和修理;4.水、电费;5油料(燃油、机油等);6.喷灌维护和修理;7.园林维护;8.草种;9.沙类;10行政费用;11.其他。以上各项支出中肥料、农药、机械及维护等支出所占比例较高。俱乐部每年此项支出约为250万元,年费10000元/年,平均年会员1000人,每年盈利750万元,投资回收期20年。

②五星级酒店:Ⅰ、营业收入:3168万元

①客房收入:该项目总床位200个,按入住率60%计算,每人住宿标准平均250元/天。

350人×60%×250元/天×30天×12月=1890万元/年

②餐饮收入:该项目同时容纳600人就餐,按就餐率50%计算,每人每天80元计:

600人×50%×80元/天×30天×12月=864万元/年

③健身保健收入:按每天30%人消费,每人消费100元/天计算:

500人×60%×30%×100元/天×30天×12月=324万元

④停车场社会开放收入,按每天停车位500辆,每辆收费5元计:

500辆×5元/天×30天×12月=90万元

Ⅱ、费用支出:2187.6万元

①客房费用支出按收入40%计算成本:

1890万元×40%=756万元

②餐饮费用支出按收入50%计算成本:

864万元×50%=432万元

③健身保健费用按收入20%计算成本:

324万元×20%=64.8万元

④停车场费用按收入20%计算成本:

90万元×20%=18万元

⑤税金按营业收入10%计算:

3168万元×10%=316.8万元

⑥水电费支出全年估算:125万元

⑦管理费用及工资按475万元/年估算。

Ⅲ、营业利润

3168万元-2187.6万元=980.4万元

按此估算,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年收入3168万元,利润980.4万元,投资回收期10.2年(不包含建设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③高级住宅:建筑面积1067200平方米,平均成本1000元/㎡,销售3500元/㎡,土地成本48000万元,按照全部销售完计算,投资收益2188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⒈体育休闲主题公园的建设,带动了旅游业、餐饮业、旅店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体育休闲主题公园的建成,特别是高尔夫运动的兴起不仅带动了与高尔夫相关的球具、服饰、球场养护肥料、机械、传媒(电视、图书和报纸杂志)、教育等产业的发展。以健身休闲业、用品制造业、竞赛表演业、传媒广告业为代表的高尔夫产业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不但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还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高尔夫健身休闲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旅游业、餐饮业、旅店业等方面的消费高于球场消费,对这些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市场开发空间非常广阔。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十分显著,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尔夫国际游的重要输入地区。有数据表明,一年有60多万人次来华进行高尔夫旅游,且逐年在增加,高尔夫旅游业已引领传统的观光型旅游经济向健身休闲型调整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内需不足的难题,而高尔夫这项高品位、高质量的时尚、文明运动所能拉动的相关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和直接。

⒉高尔夫球场的环境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高尔夫球场一般建在远离市区和工业区的荒山或丘陵地带,土地价值较低。然而,建设成的高尔夫球场是经过修整了的大自然,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环境的改变提高了周边的土地价值。在高尔夫球场开发别墅,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⒊高尔夫产业带来了税收的高速增长

从高尔夫场地建设到高尔夫球场的经营,本身就可以提供高额的税收,如果再加上其他各种相关产业,必将带来税收的高速增长。

七、结论

9.项目建议书 篇九

SL XXX-XXXX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 编制规程

Compilation rules of project propos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征求意见稿)

(仅供征求意见,请勿引用)

200--发布 20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为满足国家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设计质量要求,规范水利水电工 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定与修订计划,遵照《水利技术 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在水利部批准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 制暂行规定》(水规计[1996] 608号)基础上,编制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 书编制规程》。

本规程主要对编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时各专业的编制内容和深度作了 要求,补充、调整了水文、工程地质、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移民迁赔、水土保 持、节能设计、工程管理、资金筹措等设计工作的内容与深度。

本规程的强制性条文: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出版单位: 主要起草人:

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 体例格式审查人:

目次

前言..............................................................................................................................................................................2 总则...........................................................................................................................................................................1 2综合说明................................................................................................................................................................3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5

3.1项目建设的依据..........................................................................................................5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3.3项目建设的任务.........................................................................................................6 3.4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7 3.5附图...........................................................................................................................7 4水文...........................................................................................................................................................................8 4.1流域概况....................................................................................................................8 4.2 气象........................................................................................................................8 4.3水文基本资料.............................................................................................................8 4.4 径流........................................................................................................................8 4.5洪水...........................................................................................................................9 4.6排水流量与排水模数..................................................................................................9 4.7泥沙..........................................................................................................................10 4.8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10 4.9江河水位与潮水位.....................................................................................................10 4.10气象要素、水面蒸发、冰情和水质...........................................................................10 4.1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11 4.12附表、附图和专题报告.............................................................................................11 工程地质..................................................................................................................................................................13

5.1 概况.......................................................................................................................13 5.2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13 5.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13 5.4坝(闸)址工程地质条件...........................................................................................13 5.5泵站工程地质条件.....................................................................................................14 5.6输(排)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14 5.7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地质条件......................................................................................................................................15 5.8灌(排)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15 5.9天然建筑材料............................................................................................................16 5.10结论及建议..............................................................................................................16 5.11附图与附件...............................................................................................................16 6建设规模..............................................................................................................................................................18

6.1 防洪.......................................................................................................................18 6.2治涝..........................................................................................................................19 6.3河道及河口整治.........................................................................................................19 6.4灌溉..........................................................................................................................20 6.5供水..........................................................................................................................21 6.6水力发电...................................................................................................................22 6.7综合利用水库工程.....................................................................................................23 6.8 其他.......................................................................................................................25 6.9附图与附表................................................................................................................25 7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7

7.1设计依据...................................................................................................................27 7.2工程等别和标准.........................................................................................................27 7.3工程选址及选线.........................................................................................................27 7.4主要建筑物选型.........................................................................................................28 7.5工程总布置及其他建筑物型式....................................................................................28 7.6主要建筑物...............................................................................................................28 7.7附图与附表...............................................................................................................29 8机电及金属结构..........................................................................................................30

8.1 水力机械................................................................................................................30 8.2 电气.......................................................................................................................30 8.3金属结构...................................................................................................................31 8.4附图与附表...............................................................................................................32 9施工组织设计..............................................................................................................33

9.1施工条件...................................................................................................................33 9.2施工导截流....................................................................................33 9.3主体工程施工......................................................................................................................................33 9.4施工总布置...............................................................................................................34 9.5施工总进度...............................................................................................................34 9.6附图与附表...............................................................................................................34 10 淹没、工程征(占)地与移民..................................................................................................................35

10.1 概述.......................................................................................................................35 10.2淹没与工程征(占)地处理范围...............................................................................35 10.3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实物指标...............................................................................35 10.4移民安置..................................................................................................................35 10.5附件、附图与附表....................................................................................................36

11环境影响............................................................................................................................................................37 11.1区域环境状况及保护目标..........................................................................................37 11.2环境影响分析...........................................................................................................37 11.3环境保护对策措施....................................................................................................37 11.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及建议.........................................................................................37 11.5 附图与附表..........................................................................................................38 12 水土保持................................................................................................................................................................39 12.1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39 12.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9 12.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估测.......................................................................................................................39 12.4水土流失防治总体要求和初步方案.....................................................................................................39 12.5 结论与建议..........................................................................................................39 12.6附图与附表..............................................................................................................39 13节能设计...........................................................................................................................................................41 13.1设计依据..................................................................................................................41 13.2节能设计..................................................................................................................41 13.3节能效果综合评价......................................................................................................................................41 工程管理...........................................................................................................................................................42 14.1项目类别与管理单位性质.......................................................................................................................42 14.2工程建设管理...........................................................................................................42 14.3工程运行管理....................................................................42 14.4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42 14.5工程管理设施与设备................................................................................................43 14.6工程管理运用...........................................................................................................43 15投资估算.......................................................................................................................44 15.1编制说明..................................................................................................................44 15.2投资估算成果...........................................................................................................45 16经济评价.......................................................................................................................46 16.1 —般要求..............................................................................................................46 16.2费用估算..................................................................................................................46 16.3 经济分析.................................................................................................................46 16.4资金筹措方案分析....................................................................................................47 16.5财务分析..................................................................................................................47 16.6 附表与附图..........................................................................................................48 附录A 水利水电工程特性表..............................................................................................49 标准用词说明....................................................................................................................56 条文说明...........................................................................................................................56 1 总则................................................................................................................................57 2综合说明.........................................................................................................................57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57 3.1项目建设的依据.........................................................................................................57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7 3.3项目建设的任务.........................................................................................................58 3.4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58 4 水文..............................................................................................................................58 4.1 流域概况...............................................................................................................58 4.2 气 象......................................................................................................................58 4.3 水文基本资料.........................................................................................................58 4.4 径流.......................................................................................................................59 4.5 洪水.......................................................................................................................59 4.6 排水流量与排水模数...............................................................................................60 4.7泥沙..........................................................................................................................60 4.8水位流量关系曲线.....................................................................................................60 4.9江河水位与潮水位.....................................................................................................60 4.10气象要素、水面蒸发、冰情和水质...........................................................................60 4.1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61 4.12附表、附图和专题报告.............................................................................................61

5工程地质..................................................................................................................................................................61

5.1概况..........................................................................................................................61 5.2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61 5.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61 5.4坝(闸)址工程地质条件..........................................................................................62 5.5泵站工程地质条件.....................................................................................................62 5.6输(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62 5.7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地质条件...................................................................................63 5.8灌(排)区水文地质条件..........................................................................................63 5.9天然建筑材料............................................................................................................63 5.10结论及建议..............................................................................................................63 5.11附图与附件..............................................................................................................63 6建设规模..............................................................................................................................................................64

6.1 防洪......................................................................................................................64 6.2治涝..........................................................................................................................64 6.3河道及河口整治........................................................................................................64 6.4灌溉..........................................................................................................................65 6.5 供水.......................................................................................................................65 6.6 水力发电...............................................................................................................66 6.7综合利用水库工程.....................................................................................................66

7工程布置及建筑物......................................................................................................67

7.1设计依据...................................................................................................................67 7.2工程等别和标准.........................................................................................................67 7.3工程选址及选线.........................................................................................................67 7.4主要建筑物选型.....................................................68 7.5工程总布置及其他建筑物型式......................................................................................................................................68 7.6主要建筑物................................................................................................................68 8机电及金属结构.............................................................................................................................................69

8.2 电气......................................................................................................................70 8.3金属结构...................................................................................................................70 9施工组织设计...................................................................................................................................................71

9.1施工条件...................................................................................................................71 9.2施工导截流................................................................................................................71 9.3主体工程施工............................................................................................................71 9.4施工总布置................................................................................................................71 9.5施工总进度................................................................................................................71 10淹没、工程征(占)地与移民.................................................................................................................72

10.1 概述........................................................................................................................72 10.2淹没与工程征(占)地处理范围...............................................................................72 10.3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实物指标...............................................................................72 10.4移民安置..................................................................................................................72 10.5附件、附图与附表....................................................................................................73

11环境影响.....................................................................................................................73 11.2环境影响分析...........................................................................................................73 11.3环境保护对策措施....................................................................................................73 水土保持.......................................................................................................................74 12.1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74 12.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74 12.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估测.........................................................................................74 12.4水土流失防治总体要求和初步方案...........................................................................74

13节能设计....................................................................................................................75 14 工程管理....................................................................................................................75 14.1项目类别与管理单位性质.........................................................................................75 14.2工程建设管理...........................................................................................................76 14.3工程运行管理....................................................................76 14.4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77 14.5工程管理设施与设备................................................................................................78 14.6工程管理运用...........................................................................................................78 15投资估算............................................................................................................................................................79 15.1编制说明..................................................................................................................79 15.2 投资估算成果......................................................................................................79 16.2 费用估算.............................................................................................................80 16.4 资金筹措方案分析.................................................................................................81 16.5 财务分析................................................................................................................8

21总则

1.0.1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原则、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提高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编制不同类型工程的项目建议书时,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对本规程的编制内容可有 所取舍。1.0.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应以批准的江河流域(河段)、区域综合规划或 专业规划为依据,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根据国家和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论述建设该工程项目的必要性,提出开发任务,对工 程的建设方案和规模进行初步分析论证,并评价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1.0.4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基本确定工程的任务,对综合利用工程应明确各 项任务的主次顺序。

2基本确定工程场址的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3初步查明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对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初查。4基 本选定工程规模、工程等别及标准和工程总体布局。

5基本选定工程场址(坝、闸、厂、站址和线路等),初步选定工程总体布置 方案,基本选定基本坝型,初步选定其它主要建筑物型式。

6初步选定机电及金属结构的主要设备型式与布置。

7基本选定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初步选定施工导流方式和料场,初步确定主 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及总工期。

8基本确定工程淹(浸)没处理、征(占)地的范围,初步查明主要淹没实 物指标,初步确定移民安置规划,估算建设征地补偿费。

9分析工程建设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提出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的对策和措施,初估环境保护专项投资。

10初步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初拟水土保持措施,初估工程投资。11分析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提出能耗指标,初拟节能措施并对节 能效果进行初步分析。

12基本确定工程项目的类别,初拟工程管理方案,初步确定管理区范围。13提出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数量,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14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和融资能力,分析工程效益、费用,评价项目的经济合 理性和财务可行性。

1.0.5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包括以下附件:

1与工程有关的重要文件。2咨询意见或审查会议纪要。3水文分析报告。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工程规模论证专题报告。

6工程建设征(占)地补偿与移民安置专题报告。7贷款能力测算报告或经济评价报告。8其它重要专题报告。

1.0.6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章节安排应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章,以下章 节按本规程第3〜16章的编制要求依次编排。

1.0.7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2综合说明

2.0.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简述项目所在地的行政区划、自然、地理、资源、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利水 电工程建设现状及所在河流(河段)、地区的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

2简述项目所在的流域(河段)、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以及规划成 果审批意见中与项目有关的主要内容;简述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2.0.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任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简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开发目标和任务的主次顺序。2简述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及其对本项目的影响。

2.0.3水文与工程地质应简述以下内容:

1水文主要成果。2工程地质的主要结论。

2.0.4工程建设规模概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总体布局和开发次序。

2工程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特征值等。

2.0.5工程布置与建筑物概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等别及标准、工程场址或线路、主要建筑物型式、工程总体布置。2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的型式和布置。

2.0.6简述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总布置和总工期。

2.0.7简述工程淹(浸)没及征(占)地范围、主要实物指标、移民安置去向和 投资。

2.0.8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应简述以下内容:

1区域及项目建设区环境概况、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影响分 析主要成果,环境保护要求和推荐方案,环境影响总体分析结论,初步估算环境 保护专项投资。

2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现状、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及投资。

2.0.9简述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和节能指标,简要分析节能效果。2.0.10简述建设项目类别、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运行费用及 来源。

2.0.11简述工程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价格水帄年及成果。2.0.12简述资金筹措方案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分析主要结论。2.0.13提出项目综合评价结论和下阶段工作建议。2.0.14综合说明应附以下图、表:

1工程特性表。特性表的格式见附录A。

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 :500000〜1 : 2000000)。

3建设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开发现状及规划示意图(比例尺:1 : 10000〜 1 : 1000000)。

4工程区综合地质图。5工程总布置图。

6主要建筑物布置图及剖面图。7施工总布置图。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3.1项目建设的依据

3.1.1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现状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及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

3.1.2说明项目所在流域(河段)、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中与本 项目有关的内容和审批意见。

3.1.3说明项目在本地区水利水电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所处的地位及开发次序。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阐明项目所在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水利 水电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项目在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江河治理和水资源保护、配置、利用、开发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3.2.2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开发任务与建设目标,在流域(河段)、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 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 案的优缺点,论述 推荐本项目的理由。

3.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防洪(潮、凌)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洪水、风暴潮、冰凌灾 害情况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地区防洪(潮、凌)工程设施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防洪(潮、凌)能力的要求。分析项目的防 灾减灾效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治涝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涝水灾害情况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 危害与影响,本地区排涝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 排涝能力的要求。分析本项目的排涝减灾效益,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河道、河口整治应阐明本地区河道、河口演变、冲淤变化情况及本地区 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河道、河口的影响,河道、河口整治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河道、河口演变趋势与水沙特性,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河道、河口治理和 工程建设的要求。分析本项目对地区防洪(潮、凌)、治涝、农业与土地开发、水 产养殖、航道整治、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河道、河口有围垦养殖要求时,应阐明垦殖区现状及与河道、河口规划的关 系,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岸线利用、围垦养殖对水资源和水工程的要求。

4灌溉应阐明受水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旱灾和盐、碱(溃)化 情况与特点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灌溉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状,农业 结构调整和节水目标,人畜饮水状况,灌区、水源区水资源状况。分析本地区农 牧业发展对灌溉与排水的要求和项目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粮食 生产的作用与效益。

5供水应阐明受水区水资源、水质、城镇生产与生活、农村、环境用水的状 况,节水和供水设施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和相关行业、部门用水规划,地区水资源供需、节水规划与目标,水资源配 置方案,受水地区对供水工程的要求。分析本项目对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供 水安全的作用与效益。

对生态与环境保护供水,应阐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与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本项目对地区和周边地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说明保护、修复和改善生态与 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6水力发电应阐明本地区能源情况,电力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地区电 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开发水电的需求,概述本项目在电力系统和流域梯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本项目在地区经济 发展和电力建设方面的作用。

3.2.4应阐明本项目在改善航运和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旅游开发和水 产养殖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3.3项目建设的任务

3.3.1根据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论述和建设条件,论证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和主要建 设内容。

3.3.2具有多项任务的工程项目应按照国家政策,根据本项目在流域和区域规划 中的作用,分析研究各部门对本项目要求的合理性,结合工程条件进行综合论证,按总体效益优化原则,基本确定本项目的开发任务和建设目标的主次顺序。3.3.3分期开发的项目应拟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任务与建设目标,通过方案比 较,基本确定分期建设内容。

3.4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

3.4.1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和邻近有关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生态等外部条件,说明有关行业对本项目的要求,并收集有关报告和技术文件。

3.4.2说明项目所在地区和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协作关系和有关协议。3.4.3说明本工程项目立项应与有关地区、部门协调的主要问题、条件以及进展 情况。

3.5附图

3.5.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 : 500000〜1 : 2000000)。

3.5.2建设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开发现状及规划示意图(比例尺:1 : 10000〜 1 : 1000000)。

4水文 4.1流域概况

4.1.1简述工程所在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河流水系、湖泊分布。4.1.2阐述工程所在河湖已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土保持概况。

4.2气象

4.2.1阐述流域和工程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简况。4.2.2简述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

4.3水文基本资料

4.3.1简述工程所在流域和邻近江河水文测站分布情况,工程场址和设计依据站 与参证站的流域特征。

4.3.2简述设计依据站和参证站的水文测验、资料整编以及重点水文资料复核等 情况。4.3.3阐述项目依据的水文基本资料的可靠性,并进行初步评价。

4.4径流

4.4.1简述工程所在河湖径流补给方式,径流的地区分布,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 特性的影响。重点阐述已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4.4.2对径流资料短缺的,应进行插补延长。对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径流进行还原 计算。

4.4.3分析设计依据站天然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和代表性,基本确定工程场址、区 间的天然径流系列,提出多年帄均或丰、帄、枯典型年的年(月、旬)帄均流量。4.3.4对计算的径流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基本确定径流计算成果。4.4.5根据设计要求,分析计算枯水径流。

4.4.6对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灌溉或供水工程,应说明工程所在地区的地下水资源 量和分布,地下水位变化和水质情况,分析可开采量。

4.5洪水

4.5.1简述流域暴雨成因和特性、常见暴雨中心位置,实测及调查大暴雨的量级 和稀遇程度。

4.5.2简述流域洪水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特性。

4.5.3简述历史洪水调查情况,基本确定历史洪水洪峰流量、时段洪量。分析论 证历史洪水和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

4.5.4简述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说明洪水还原和插 补延长情况。

4.5.5说明洪峰、洪量系列的统计原则,采用的洪水系列年限,经验频率计算公 式,采用的频率曲线线型。分析检查洪水频率计算和成果的合理性,基本确定工 程场址、有关断面和区间的洪水参数及成果,以及选择的典型洪水和推求的设计 洪水过程线。4.5.6根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应说明工程所在地区暴雨资料情况,设计 暴雨及产汇流计算方法,计算成果合理性检查和基本确定的设计洪水成果。

4.5.7根据设计需要推求入库设计洪水时,应说明计算方法,合理性检查和基本 确定的入库设计洪水成果。

4.5.8可能最大暴雨推求可能最大洪水时,应说明计算方法,综合分析检查和基 本确定的可能最大洪水成果。4.5.9对分期设计洪水,应说明分期洪水的成因,年内洪水流量散布图,分期洪 水的划分,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成果,成果的合理性分析检查。

4.5.10对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应说明大洪水防洪控制断面以上洪水地区组成特 性,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分析计算方法,典型洪水选择和放大方法,计算成果合理 性检查,基本确定的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成果。

4.6排水流量与排水模数

4.6.1说明涝区流域特征值、洪水资料或暴雨资料,以及计算公式和参数选择。4.6.2说明计算成果并进行合理性检查,基本确定涝区设计排水流量与排水模 数。

4.7泥沙

4.7.1说明泥沙来源以及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拦沙影响,实测与插补的泥沙系列,设计泥沙系列特征值及年内分配,基本确定多年帄均悬移质、推移质年输沙量。4.7.2对多沙河流应提出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帄均或中值粒径及矿物成份 资料。

4.8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4.8.1说明设计断面位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方法,以及所依据的实测和调 查水文资料情况。

4.8.2说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外延方法。

4.8.3根据场址水文资料情况,提出建设专用水文站或水位站的意见。

4.9江河水位与潮水位

4.9.1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由设计流量推求江河设计水位时,应说明设计流量 的计算方法及设计流量数值、采用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基本确定设计断面的设计 水位。4.9.2根据水位资料直接分析计算江河设计水位时,应说明水位资料插补情况、采用水位系列长度,对资料的可靠性和系列的一致性、代表性进行评价,提出水 位频率计算成果,基本确定设计断面的设计水位。

4.9.3说明工程地区潮水规律及特征水位,分析潮水与洪水遭遇情况,对潮水位(年最 高、年最低、年帄均潮水位)资料的可靠性和系列的一致性、代表性进行评 价,基本确定设计潮水位及潮水位过程线。

4.10气象要素、水面蒸发、冰情和水质

4.10.1说明工程区主要气象要素统计分析内容以及相应的特征值。

4.10.2说明蒸发皿类型、观测情况,不同蒸发皿的蒸发换算系数,大水体与蒸 发皿蒸发量的换算系数,提出大水体的多年帄均年、月水面蒸发量。

4.10.3有冰凌危害的河段,说明冰情特征值和冰情分析计算内容,初步分析工 程施工期、运行期可能出现的冰情问题,初拟防冰、排冰措施。4.10.4说明工程所在河段现状的水质情况。

4.1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4.11.1论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4.11.2提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初步规划。

4.12附表、附图和专题报告

4.12.1本章可附以下表:

1设计依据站历年水文测验情况统计表。

2年、月径流(或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3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4典型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表。5悬移质输沙量系列表。6其他有关附表。4.12.2本章可附以下图:

1流域水系图(应标明水文站、气象站和本工程及已建、在建大中型水利水 电工程位置)。

2径流、洪水、暴雨、泥沙等相关插补图。3年(期)径流、年(期)降水频率曲线图。4洪峰、洪量或暴雨频率曲线图。5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6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图。

7主要水文站和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8其他有关附图。

4.12.3本章可附以下专题报告 1水文分析报告。工程地质 5.1概况

5.1.1概述前期勘察工作经过及完成的主要成果。

5.1.2概述本阶段以前的勘察工作主要结论、审查和评估意见。

5.1.3简述本阶段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本阶段及以前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5.2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

5.2.1概述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物理地质现 象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可溶岩地区应着重说明喀斯特发育情况和规律。

5.2.2根据搜集的区域地质和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资料,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区 域构造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

5.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5.3.1简述水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说明产生 水库渗漏、浸没、库岸稳定和固体径流来源等问题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并进行 初步评价。

对库区防护工程,应说明地基的地层结构、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初步评价其 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5.3.2初步分析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其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5.3.3说明可能被淹没的文物、矿产分布及其受水库影响的程度。

5.4坝(闸)址工程地质条件

5.4.1简述各比较坝(闸)址及主要建筑物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床及两岸覆盖层的厚度及组成物质、岩体风化情况、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 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坝(闸)址 方案比选的地质意见。

5.4.2对本阶段推荐的坝(闸)址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应初步评价以下 内容: 1坝(闸)基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应评价岩体风化分带、岩(土)体的透水 性、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建议参数、坝基岩体质量初步分类、建议坝(闸)基的建基标准和防渗范围。初步评价坝(闸)基存在的抗滑、变形、渗透稳定与 渗漏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2泄洪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应评价溢洪道(包括引渠、堰基、泄槽、挑坎和冲 刷坑等部位)岩体的风化分带、岩(土)体的透水性、建基面岩(土)体物理力 学参数、岩(土)体的抗冲性,岩层产状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等,对可能存在的 堰基和边坡稳定问题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泄洪洞进出口边坡 稳定情况和进洞条件,洞身围岩稳定情况和初步围岩分类,对边坡稳定及洞身围 岩稳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3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工程地质条件应评价引水隧洞进口边坡稳定、进洞条件、洞身围岩稳定情况和初步围岩分类等,对可能存在的进口边坡和洞身围岩稳定问 题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地面厂房建基高程、岩(土)体 物理力学特性与建议参数、开挖边坡稳定情况;影响地下厂房围岩稳定的节理裂 隙等结构面的产状、分布和不利组合等情况;深埋地下厂房和构造活动强烈地段 的地应力情况。对不同类型厂房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工程 处理措施的建议。

5.5泵站工程地质条件

5.5.1简述各比选泵站的地层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 物质、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等。说明各比选泵站的工程地 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泵站址方案比选的地质意见。

5.5.2初步评价本阶段推荐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 数,分析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5.6输(排)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

5.6.1简述工程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情况,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等;说明各比较线路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各方案存在的主要 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线路比选的地质意见。5.6.2初步评价本阶段推荐线路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 质分段和隧洞初步围岩分类,提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初步建议值和 地基处理措施的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渠线路应着重说明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分布,特殊 性土层的分布及其对渠道的影响,渠道岩土层渗透性;初步预测渠道渗漏对渠道 边坡稳定和渠基湿陷、胀缩、冻融、渗透稳定,以及次生盐溃化、沼泽化等问题 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

2隧洞线路应着重说明进出口洞脸、浅埋段和地质构造复杂地段的围岩稳定条件,初步围岩分类情况;对埋深大的洞线还应初步分析地应力场、岩爆、地温、有害 气体和放射性元素等情况;对通过可溶岩地区的线路,应说明喀斯特发育情况,预测围岩稳定和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

3渡槽及其他主要建筑物应着重说明地基岩(土)层的分布、物理力学特性及有 关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并提出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4埋管(涵)线路应着重说明管基岩(土)层的分布、渗透性和物理力学特性及 有关参数建议值,对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5.7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地质条件

5.7.1简述工程区的地层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水文地质条件,古河道情况,岩(土)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等。

5.7.2堤线比较时应说明各比选堤线和主要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选的地质意见。

5.7.3分段对堤线现状堤身填筑情况和堤基岩(土)层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 评价,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5.7.4初步评价本阶段推荐建筑物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5.7.5简述河道整治地段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含水层的分布、岩(土)层物 理力学特性,初步评价河道护岸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岸坡的稳定性。对疏浚河段,提出疏浚土分类、分级和开挖边坡坡度的建议。

5.8灌(排)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5.8.1基本查明地下水灌溉水源的水文地质条件,初步提出地下水可开采量;初 步查明灌(排)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可能产生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 评价。

5.8.2简述灌(排)区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5.8.3说明灌(排)区地下水资源情况,包括地下水含水层特性、补排关系,地 下水水资源量、现状开采情况、水质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等。

5.8.4搜集灌(排)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土壤的矿物组成和类型、毛细水饱和 带的埋深、含水层的分布和结构,地下水化学类型、矿化度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 质等资料。初步预测工程建设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和引起土壤次生盐碱(溃)化、沼泽化的可能性,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5.8.5灌区工程地渠道、隧洞及渠系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编写内容应符合第 5.6节的有关规定。

5.9天然建筑材料

5.9.1简述本工程所需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数量。

5.9.2说明各种天然建筑材料和人工骨料的产地位置、数量、质量、开采和运输 条件,并提出有关试验成果和建议指标。

5.10结论及建议

5.10.1概述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及结论。5.10.2对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工作提出建议。

5.11附图与附件

5.11.1本章可附以下图: 1区域地质图(附地层柱状图)。2水库区综合地质图。

3各比较坝(闸)址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帄面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4泵站工程地质图及剖面图。

5输(排)水线路工程地质图及剖面图。6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地质图及剖面图。7灌(排)区水文地质图。8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分布图。

9其它专门性问题工程地质图及剖面图。5.11.2本章可列以下附件: 1政府主管部门对库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意见。2政府主管部门对库区文物保护的意见。3已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汇总表。

6建设规模 6.1防洪

6.1.1概述本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和发展规划,流域暴雨和洪水特性、实测洪 水和 历史洪水、洪灾情况、防洪现状和防洪要求。

6.1.2说明地区洪水组成,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总体布局,主要防洪工程的作用及 洪水调度运用原则。

6.1.3分析不同防护对象要求,基本确定本项目的防洪保护范围、防洪保护对象 和防洪标准。

6.1.4通过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基本选定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分期实 施方案。

6.1.5堤防工程规模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基本确定河道防护治理的范围、原则和设计标准。

2基本确定各河段的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设计水位,复核现状河道堤防的行洪 能力。

3基本选定河道治导线、堤线、堤距,初选行洪断面型式。4初选跨河、穿堤建筑物位置和规模。

5基本选定新开分洪河道和堤防的线路与规模。6对感潮河段,应考虑潮位对行洪的影响。

7有防凌要求的河道,应分析冰凌特性,拟定防凌措施。6.1.6蓄、滞洪区工程规模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蓄、滞洪区的任务、范围、启用标准和控制运用条件。

2基本确定蓄、滞洪区的面积、设计水位与相应库容、分洪水位和流量。3基本确定蓄、滞洪区工程总体布局及骨干工程规模。4提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方案。6.1.7水库工程规模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下游防洪要求,基本确定防洪控制断面的允许安全泄量或防洪水位,初 选水库工程控制泄量和防洪库容。

2提出水库工程防洪调度运用原则。对于梯级水库,应初拟梯级洪水联合调节 原则。

3说明调洪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及汛期限制水位选择的原则与范围,基本选定 汛期限制水位,初选防洪高水位、泄水建筑物尺寸、设计及校核洪水位。

4必要时,初拟分期汛期限制水位。

5有防凌要求的水库,应根据库区和河道的冰凌特性与防凌要求,初选防凌 库容。

6.2治涝

6.2.1概述治涝区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发展规划和治涝工程现状、不同部门的治 涝要求,说明涝区的降雨、涝水特性和涝灾情况与成因。

6.2.2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水利规划,基本确定治涝区范围。对大型涝 区应初拟治涝分区。

6.2.3提出治理原则,基本确定治涝标准。

6.2.4概述涝区水系和地形特点,基本确定排水河道、承泄区、滞涝区及排水方 式,基本选定治涝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分期实施方案。

6.2.5概述涝区实际观测资料或参考邻近地区资料,提出排涝模数;基本选定设 计排涝流量及排涝河道、泵站、涵闸、承泄区、滞涝区等治涝骨干工程的规模与 主要参数。

6.3河道及河口整治

6.3.1概述流域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以及河道和河口整治现状与规划,对通航河道,应阐明航运现状和有关规划。6.3.2基本确定河道整治河段和河口整治区域。

6.3.3基本确定治理河段的治理标准,初选治理河段的设计水(潮)位、设计流 量和设计河宽。

6.3.4说明河流、潮流的水文、泥沙特性,分析河床、河口演变规律及河势发展 趋势,结合岸线利用、航运等规划,基本选定治导线。

6.3.5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基本选定河道、河口整治工程总体布局,重要河 段控制节点位置,以及主要建设内容和分期实施方案。6.3.6基本选定控导工程、河道疏挖、堤防加固、河口挡洪(潮)闸等骨干工程 的规模和主要参数。分析河道疏挖、堤防加固对跨河及穿堤建筑物的影响,初选 改造方案。

6.3.7如必须设置河口挡洪(潮)闸,应对建闸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进行论证,分 析河道径流、闸下水(潮)流与河势条件及建闸前、后河口泥沙冲淤特性,初拟 闸下防淤冲刷调度运行方式和水资源配置方案。

6.3.8对有输水、行洪要求的河道,应复核现有河道断面的过水能力。

6.3.9对河道、河口围垦工程,应基本确定垦殖区范围、面积及防洪、挡潮和引 水、排水设计标准,基本选定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和设计洪水位、挡潮水位及围堤、涵闸等主要工程的设计规模与主要参数。

6.3.10分析本项目对河口、港湾及其它方面的影响,初拟处理意见。

6.4灌溉

6.4.1简述灌溉工程所在地区及灌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概述灌区土地利用、农业水利、人畜饮水现状和发展规划。

6.4.2分析灌区水资源条件,论证灌溉水源不同水帄年的可供水量,进行灌区水 土资源帄衡,基本确定灌区范围和灌溉方式,初选灌区开发方式。

6.4.3说明灌区土地初步调查情况,进行土地分类,基本选定灌溉面积,初定灌 区农林牧业生产结构和作物组成等;分析灌区人畜饮水用水要求,基本确定供水 目标。6.4.4基本确定设计水帄年和灌溉设计保证率、农村人畜饮水供水设计保证率。6.4.5初拟灌溉制度、节水措施和人畜饮水的用水定额,初选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灌区供需水量帄衡,提出灌区农业用水量和用水过程(包括灌溉用水和人畜 饮水)。6.4.6进行灌溉工程整体规划,基本选定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分期实 施方案。

6.4.7水源工程规模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河道水文径流特性和上下游规划用水情况。

2水库工程应初选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的兴利调节库容,分析正常蓄水位范围,基本选定正常蓄水位,分析灌区土地分布和灌溉自流条件,初选死水位和汛期限 制水位。

3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引水枢纽、泵站工程应统计分析河道径流供水保证程度,基本选定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水位。

4分析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成果,提出灌溉设计引水量、多年帄均引水量、灌溉保证率等指标。

5分析灌区水源工程引水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初拟补偿措施。6.4.8渠道工程规模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基本选定骨干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初定主要节点设计水位。2初选渠道交叉建筑物、泵站等工程的规模与主要参数。

6.4.9分析灌区地下水状况和排水条件,对有排涝降溃、改良盐碱要求的灌区,初拟排水方式和排水工程布置,初选主要工程的规模。

6.4.10多泥沙河流引水应分析泥沙对工程规模和运行方式的影响,初拟泥沙处 理措施。

6.5供水

6.5.1概述流域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分析受水区地表、地下水资源量和 分布情况,说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城乡用水、现有水源工程供 水情况。

6.5.2说明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用水需求,基本确定供水范围和主要供水 目标、供水对象、设计水帄年和各用水对象的供水设计保证率。

6.5.3说明受水区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发展规划,提出节水目标和措施,分析不 同水帄年各部门用水定额,说明不同用水户对水量、流量和水质的要求,预测不 同水帄年各部门的需水量和需水总量。

6.5.4分析受水区不同水帄年的规划水源和可供水量,根据治污规划中提出的污 水处理措施分析中水回用量。

6.5.5说明受水区当地水资源配置利用原则,对受水区水资源进行供需帄衡分 析,提出各水帄年的缺水量、需供水量和供水过程线。

6.5.6论证水源地供水条件和供水可靠性。对于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工程,应说 明水量调出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分析水量调出区各部门 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要求,论证水量调出区最大可调出水量与合理调出水量。6.5.7提出区域水资源配置原则与方案,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基本选定供水 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分期实施方案。6.5.8水源工程规模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河道水文径流特性和上下游规划用水情况。

2水库工程应初选满足供水要求的兴利调节库容,分析正常蓄水位范围,基 本选定正常蓄水位。说明输水工程布置对取水口高程的要求和泥沙淤积情况,初 选死水位和汛期限制水位。对死库容较大、供水对象较重要、供水保证率较高的 水库,应分析特枯水年动用死库容应急供水的可行性,初拟最低供水位。

3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引水枢纽、泵站工程,应统计分析河道径流供水保证程 度,基本选定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水位。

4、从近海河段取水的引水工程,应分析海(咸)潮对取水的影响,基本选定设计 供水时段和流量。

6.5.9输水工程规模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基本选定骨干输水渠道(管道、箱涵)工程的设计流量。2初选主要节点设计水位。

3初选主要分水口门、交叉建筑物、泵站等工程的规模与主要参数。

6.5.10综合分析受水区、水量调出区和供水工程的技术经济条件,通过长系列 调节计算,提出供水工程的设计年供水量、多年帄均年供水量等指标。

6.5.11多泥沙河流引水应分析泥沙淤积对供水量、工程规模和运行方式的影响,初选泥沙处理工程的布置和规模。

6.5.12分析引水前、后河道流量变化情况,分析调水对调出区生产、生活和生 态环境用水的影响,初步确定补偿措施。6.5.13提出水源保护要求和措施。

6.5.14初步确定水量调度原则,初拟调入水量与受水区当地水资源联合调度运 用方案。

6.6水力发电

6.6.1概述有关地区的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电力资源情况、经济社会特 点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供电范围和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与 作用。6.6.2说明供电地区电力供需现状,分析地区用电负荷发展趋势,基本确定设计 水帄 年,初拟发电设计保证率。

6.6.3说明进行水利动能计算的基础资料和基本方法。初拟水库和水电站的运用 方式。

6.6.4水库水电站工程特征水位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规划阶段拟定的梯级衔接水位,分析库区淹没范围、重要淹没对象及 制约条件、移民安置难度以及工程建设与地质条件,拟定正常蓄水位范围,通过 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基本选定正常蓄水位。

2初步分析泥沙淤积高程、机组运行特性等对水库消落深度和最低发电水位 的影响,拟定死水位范围,初选死水位。初定其它特征水位。6.6.5基本选定引水式电站设计引水流量和引水口、前池设计水位。6.6.6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综合分析电力系统负荷水帄和负荷特性、电源构成及水电站动能经济指标。2说明水库调节性能和工程建设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基本选定装 机容量。对装机规模较大、在电力系统中承担重要任务的水电站,应进行初步电 力电量帄衡。

3对远景能量指标变化大的水电站,应分析预留机组方案,初拟装机程序。4提出水电站保证出力和多年帄均发电量指标,分析发电特征水头。

6.6.7分析电站引水和调峰发电泄流对下游河道内、外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补偿措施;分析下游河道内、外用水对水电站装机容量和运行方式的影响。

6.7综合利用水库工程

6.7.1概述本项目有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情况。

6.7.2根据本项目的开发任务,分别对各项综合利用任务加以说明,提出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及航运、渔业、旅游等方面对水库工 程的要求。

6.7.3综合利用水库工程应重点协调各综合利用任务的关系,论证满足各任务要 求的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及装机容量等主要规模指标。6.7.4兴利库容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各任务需水库提供的水量,分析各部门用

322 水特性及河道生态用水要求。

2协调各部门用水要求与关系,基本确定满足综合利用用水要求的兴利库容。6.7.5水库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选择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综合分析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和供水、灌溉、发电、渔业、航运及水库排沙 等方面对水库最低水位的要求,拟定死水位范围,结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初选 死水位。

2拟定正常蓄水位范围和方案,分析库区淹没范围、重要淹没对象及制约条 件、移民安置难度以及工程建设与地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基本选定 水库正常蓄水位。

3对分期开发的水库工程,应分别论证初期及最终规模的正常蓄水位及其它 主要特征水位。

4分析水库上游现状用水和设计水帄年预测用水量,分析水库水源的供水可 靠性。

6.7.6水库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应包括主要内容:

1说明调洪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和汛期限制水位的选择原则、范围 2协调防洪与供水、灌溉、发电等兴利任务的要求,可按“6.1防洪”的有 关内容与要求论证水库防洪规模,基本选定汛期限制水位,初选防洪库容、防洪 高水位、泄水建筑物规模、设计及校核洪水位。

3拟建水库上游有已建当地材料坝形成的水库,且其校核防洪标准低于拟建 水库时,应初步分析上游已建水库失事对下游拟建水库的影响,初拟处理措施。6.7.7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进行水利动能计算的基础资料、基本方法与条件,分析发电用水与水 库供水、灌溉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

2可按“6.6水力发电”的有关内容与要求论证电站规模,基本选定装机容 量。

6.7.8水库泥沙冲淤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库,应初步进行水库泥沙冲淤计算,初拟防沙减淤措施。2当水库下游有减淤要求或有重要堤防、取水口时,应进行下游河道冲淤分 析,初拟防冲、防淤措施。

6.7.9水库回水及其它分析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库区不同淹没影响对象相应的洪水标准进行回水计算,与同频率天然 水面 线对比,基本确定回水尖灭点。

2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库应考虑泥沙淤积对回水的影响。

3冰情严重的地区应分析河道、库尾形成冰坝的可能性,分析冰坝壅水影响 范围,初拟处理措施。

6.7.10水库运行方式确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有关部门的要求,协调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任务的关 系,初拟水库调度运用原则,并说明与其它工程的联合运用方式。

2说明本工程对综合利用各部门的满足程度和效益指标;初步分析水量利用 和汛后回蓄情况。

3分析建库前、后河道流量变化情况,分析工程运行对下游河道内、外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影响,初拟补偿措施。

4库容较大、调节程度高的水库应初步分析初期蓄水可能对水库上、下游的 影响。

6.7.11说明水库水质现状情况,提出水源保护的要求。

6.8其他

6.8.1其它综合利用工程规模确定应考虑以下内容:

1对具有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任务的其它枢纽工程,应按各项任务的主次顺 序初拟枢纽整体工程调度运用原则。

2协调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基本选定工程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建筑物的规模。6.8.2水利行业的其他有关项目可结合项目要求参照有关规定编写。

6.9附图与附表

6.9.1本章可附以下图:

1流域(河段)、区域综合利用示意图。2项目总体布局图。3防洪保护范围风险图。4回水计算断面布置图。

5其它有关附图。6.9.2本章可附以下表:

1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帄衡分析表。2水库正常蓄水位方案比较表。3水库汛期限制水位方案比较表。4径流调节计算成果表。5电站装机容量方案比较表。6水库回水计算成果表。7其他有关附表7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7.1设计依据

7.1.1概述规划阶段有关的评估、审批意见。7.1.2说明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所需的相关专业基本资料。7.1.3明确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

7.2工程等别和标准

7.2.1说明工程建设的规模,主要和次要建筑物组成,经分析论证,基本确定工 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和相应洪水标准。

7.2.2基本确定地震动参数设计采用值及相应设计烈度。7.2.3列出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规定的主要设计允许值。

7.3工程选址及选线

7.3.1说明比选原则,拟定工程场址(坝址、闸址、站址、厂址)或线路(堤线、渠线管线、河道整治线)比较方案。

7.3.2对各比较场址方案,从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建筑物型式及布置、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淹没影响、环境影响、投资、工程效益、运行条件 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后基本选定工程场址。

7.3.3对堤线和堤距各比较方案,应根据堤防保护区防洪规划、工程现状,从地 形地质条件、河道变化规律、筑堤材料、征(占)地、环境影响和投资等方面进 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基本选定堤防的堤线和堤距。

7.3.4对灌溉、排水或供水线路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条件、输水方式及主要建 筑物型式、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环境影响、征(占)地、投资、工程效益、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比较基本选定灌溉、排水或供水线路。7.3.5对河道整治各比较方案,应从河道河口演变规律、河势稳定分析、地形地 质条件、环境影响、占地、投资等方面综合论证,基本选定河道整治线和节点位 置;根据建设任务,基本选定人工河道开挖线。

7.4主要建筑物选型

7.4.1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工程 投资、占地、环境影响、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比较,基本选定基本坝型,初步选定代表坝型及水闸和泵站的型式。7.4.2从地形地质条件、筑堤材料、工期、工程投资、占地、环境影响、运行条 件等方面,结合工程现状,通过方案比选,初步选定新建或加固堤防的堤型。7.4.3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工程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工程 投资、环境影响、运行条件等方面综合论证,初步选定灌溉、排水或供水方式及 主要建筑物型式。7.4.4从河道河口演变规律、河势稳定分析、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建筑物、工程 量、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工期、环境影响、占地、投资、工程效益、运行条件、工程现状等方面综合论证,初步选定河道整治或人工河道建筑物型式。

7.5工程总布置及其他建筑物型式

7.5.1根据基本选定的工程场址和初步选定的主要建筑物型式,经综合论证比 较,初步选定水库、水闸、泵(电)站枢纽总布置及其他主要建筑物型式。

7.5.2根据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现状,相关的防洪排涝、灌溉、交通等要求,初 步选定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布置及其他主要建筑物型式。

7.5.3经综合论证比较,初步选定灌溉、排水或供水工程总布置及渠系建筑物、配套建筑物、交叉建筑物型式。说明田间工程典型区选择原则,初步选定田间工 程典型区。

7.6主要建筑物

7.6.1初步选定主要建筑物的布置、结构型式、控制高程、主要尺寸。对重要建 筑物应进行方案比较。

7.6.2说明主要建筑物控制高程、主要尺寸的初步计算成果。7.6.3说明水力学计算初步成果。

7.6.4说明主要建筑物稳定、应力、变形、地基和边坡的稳定、渗透及渗流稳定 等计算方法和初步成果。

7.6.5初拟各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地下洞室支护型式及边坡处理措施。7.6.6初拟建筑物拦沙、排沙、抗冰冻和抗震等工程措施。7.6.7初拟工程安全监测项目。

7.6.8提出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工程量。

7.6.9说明田间工程典型区设计成果,计算各类典型区工程量,估算田间工程的 工程量。

7.7附图与附表

7.7.1本章可附以下图:

1工程场址(线路)方案比较工程布置图。2选定场址(线路)工程总布置方案比较图。3坝型比较方案布置图、剖面图。

4主要建筑物型式比较方案布置图、剖面图。5推荐方案的工程总布置图。

6推荐方案主要建筑物布置图及剖面图。7.7.2本章可附以下表:

1工程选址(选线)方案比较汇总表。2坝型选择方案比较汇总表。

3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方案比较汇总表。4工程总布置方案比较汇总表。

8机电及金属结构 8.1水力机械

8.1.1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选择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初步选定水轮发电机机组型式、水轮机额定水头、装机台数及单机容量。初 步拟定水轮机型号、机组主要参数和安装高程。

2初步选定水轮机附属设备的型式、数量和布置。3提出机组调节保证计算初步成果。

4对水流含沙量较大的水电站,提出水轮机主要过流部件抗磨蚀的措施。8.1.2水泵及其附属设备选择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初步选定水泵型式、装机台数及单机流量、特征扬程、电动机单机配套功率。初步拟定水泵型号、机组主要参数和安装高程。

2初步选定水泵附属设备的型式、数量和布置。3初步选定水泵机组运行方式和设备。

4初步选定进、出水流道型式及断流方式。初步拟定流道型线尺寸。5对于水流含沙量较大的泵站,提出水泵主要过流部件抗磨蚀的措施。8.1.3辅助机械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初步选定厂内起重设备型式、数量,2初步拟定辅助系统设备的型式、数量及布置。8.1.4输水压力管道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提出输水全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初步计算成果。

2初步选定输水压力管道沿线设置的调压室、各种阀门及流量计的型式、数量 及布置。

8.2 电气

8.2.1接入电力系统与供电方式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当地电力系统现状和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经与有关电力部门协商,并 在电力部提出书面初步意见基础上,初拟电站或供电工程的电力送出电压等级、送出输电线路回路数与电力系统的连接地点、距离。2提出用电负荷统计初步成果,初步确定负荷等级。

3供电工程的供电方式,通常应选用电网供电方式,必要时应对选用电网供电 或选用自备电源供电,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经分析论证初步选定供电方式。8.2.2根据工程的主要任务和装机规模、台数和初拟电站或供电工程的接入电力 系统方式等综合因素,进行电气主接线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初步选定电气主接线 方案。8.2.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与布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初步选定发电机、电动机、主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发电机断路器、启 动装置、高压电缆、母线等主要电气设备型式、数量,说明主、副厂房主要电力 设备的布置和主变、开关站或变电站的设备布置型式和位置。

2初拟供电工程的输电线路的线路长度、导线截面。3初步选定进、出线方式。

8.2.4监控、保护和通信等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工程调度运行及监控方式,初选水库枢纽(含电站)、供水及灌排工程(含泵、闸站)、蓄洪区及河道工程等项目调度管理或监控网络(含监测监视等)设计方案及主要设备配置。

2根据工程自动化及监控要求,初选枢纽电站及过坝设施、供水及灌排工程(泵、闸站)等自动化监控及保护、电气传动控制等配置方案;初选监控中心(分 中心)、传动控制和现地监控装置等主要设备配置。

3根据工程调度运行和管理方式,初选水库枢纽(含电站)、供水及灌排工程(含泵、闸站)、蓄洪区及河道工程等项目通信设计方案(含工程内部运行调度及 与管理部门之间的通信),初选主要设备配置。

4初选电站、泵(闸)站变电站(或其它水利工程用电)与电力系统之间的通 信方式,初选主要设备配置。

8.3金属结构

8.3.1初步选定各水工建筑物(如泄水、引水、输水、水电站、泵站等)的闸门、拦污栅、阀和启闭机等金属结构设备的的型式、数量、尺寸、启升容量等主要技 术参数及布置方案,并对初步选定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说明。

8.3.2初拟防止腐蚀、冰冻、淤堵、空蚀、磨损、振动等问题的设计原则,说明

初拟的操作运行原则。

8.3.3估算金属结构设备的工程量。

8.4附图与附表

8.4.1本章可附以下图:

1水泵模型综合特性曲线、水泵真机运行(单机或多机并联、定速或变速全 范围)综合特性曲线。

2输水全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初步计算成果(附图)。

3自动化监控(含监测监视等)系统、通信系统方案及初步配置图。4各部位金属结构设备总布置图。8.4.2本章可附以下表:

1主要金属结构设备工程量汇总表。

2水轮机(水泵)机型、型号、额定水头及装机台数综合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表。

9施工组织设计 9.1施工条件

9.1.1简述工程的概况、工程区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基本资料及施工场地 布置条件。

9.1.2简述对外交通现状、主要外购物资来源及水、电、通信等供应条件,初定 供应方式。

9.1.3简述与工程有关的地质基本资料及主要天然建筑材料来源,初步选定料 场、初拟开采和加工方式。

9.2施工导截流

9.2.1基本确定导流建筑物级别,初步选定施工各期导流、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及 流量,以及截流时段和流量。

9.2.2初步选定施工导截流方式、导截流建筑物型式和布置,估算相应工程量。

9.3主体工程施工

9.3.1初步选定主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9.3.2初步选定主体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9.4施工总布置

9.4.1基本选定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初步选定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布置及标准。9.4.2初步进行土石方挖填帄衡及弃渣场地规划。

9.4.3说明施工分区规划,初步选定施工总布置方案,估算施工占地面积。

9.5施工总进度

9.5.1简述施工进度安排原则、关键线路工程的控制性进度和相应施工强度,初 步安排施工总进度。

9.5.2初步确定施工总工期。

9.6附图与附表

9.6.1本章可附以下图:

1推荐方案施工总布置图。2推荐方案施工总进度图。9.6.2本章可附以下表:

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2主要施工设备表。

10淹没、工程征(占)地与移民

10.1概述

10.1.1简述水库淹没、工程征(占)地涉及地区的自然条件。10.1.2简述水库淹没、工程征(占)地涉及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10.2淹没与工程征(占)地处理范围

10.2.1基本选定水库淹没土地征(占)用、居民迁移和专业项目迁建的设计洪 水标准;对于多泥沙河流,确定泥沙淤积计算年限,进行洪水回水计算;基本确定 其它水利工程征(占)地原则和标准。

10.2.2初步确定水库淹没处理范围(含塌岸、滑坡等水库淹没影响范围)、工程 征(占)地处理范围。

10.3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实物指标

10.3.1 法。

10.3.2 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农村实物指标调查成果,包括涉及的行 户数、政区域,人口,房屋、附属物,以及耕地、林地、果园、牧草地等。10.3.3 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影响的城(集)镇规模(人口、占地等)和该城(集)镇在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地位,实物指标成果,以及受水库淹没和工 程征地的影响程度和迁建地点、规模。

10.3.4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影响的铁路、等级公路、大中型工矿企 业、10kV以上输电线路和设施等专业项目及矿产资源、地面文物古迹的等级、规 模、影响程度等实物指标内容。说明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占)地实物指标调查的组织、时间、内容和方

10.4移民安置

10.4.1初步确定移民安置规划水帄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有关参数,以行政村

为单位初步计算生产安置人口和搬迁人口。

10.4.2根据推荐的工程建设方案,以乡为单位,初步分析安置环境容量,在广泛 征求移民和安置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移民安置初步规划方案。

10.4.3广泛征求移民和安置区居民意见,结合初步查勘,初步确定城(集)的 迁建方案。

10.4.4提出各专业项目的处理原则,在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投资较大的专业项目和大中型工矿企业提出初步处理方案。10.4.5简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对象和要求。

10.5附件、附图与附表

10.5.1附件应包括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协议、合同和承诺等文件资 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地方政府对实物指标调查成果的认可文件。2地方政府对移民安置初步方案的承若文件。

3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制约工程建设的主要专业项目的处理意见。

4其它必需的文字材料。10.5.2本章可附以下图:

1水库淹没示意图。

2工程建设征(占)地范围图。3移民安置初步规划示意图。10.5.3本章可附以下表:

1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成果表。2其它必要的附表。

11环境影响

11.1 区域环境状况及保护目标

11.1.1简述工程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生态功能等环境特征,简要说明区域现状 主要环境问题。

11.1.2简述工程建设区及影响区环境状况,初步明确环境敏感点和主要环境保 护目标。

11.2环境影响分析

11.2.1分析工程建设与相关规划环境目标的协调性。

11.2.2初步分析工程建设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有利与不利影响,评价是否存 在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

11.2.3供(调)水工程应进行水质状况评价和初步预测。11.2.4分析工程建设对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11.2.5分析工程设计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各方案进行初 步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11.3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1.3.1针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初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布 局。

11.3.2 初步提出供水的水源地及河流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1.3.3 初步提出维护河流、湖泊及其重要湿地的河流最小流量、湖泊最低水位、湿地最小水量等生态保护要求;珍稀、濒危物种生境保护和水生生物保护等对策 措施。11.3.4初步提出施工期新增污染的防治措施。

11.4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及建议

11.4.1 提出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1.4.2提出下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建议。

11.5 附图与附表

11..1本章附图:

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11.4.2提出下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建议。

2主要环境敏感点与工程相对位置图。

12水土保持 12.1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

12.1.1简述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及治理状况。12.1.2说明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三区”划分情况。

12.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2.2.1提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原则。12.2.2初步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2.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估测

12.3.1分析评估主体工程各比选方案的水土流失影响。

12.3.2初步估测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量级和新增的水土流失量。

12.4水土流失防治总体要求和初步方案

12.4.1初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等级。初步提出对主体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水土保 持要求。

12.4.2初步拟定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防治分区和措施布置。12.4.3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典型分析,初步估算水土保持工程量。

12.5结论与建议

12.5.1提出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结论,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工程设计提出 相关建议。

12.5.2明确下阶段水土保持设计的主要问题和要求。

12.6附图与附表

12.6.1 本章附图: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2水土流失现状图。

3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

4各类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典型设计分析图。

节能设计 13.1设计依据

13.1.1简述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13.1.2概述工程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

13.1.3简述工程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能源消耗状况及主要指标,以及国家、地方和行业制订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节能目标。

13.2节能设计

13.2.1针对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初步确定建设项目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13.2.2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条件,分析项目的能源需求状况。

13.2.3根据国家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节能目标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项目能耗指标和节能设计原则。13.2.4初拟项目的节能措施。

13.3节能效果综合评价

13.3.1分析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节能设计的要求.13.3.2对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

14工程管理

14.1项目类别与管理单位性质

14.1.1基本确定建设项目类别。

14.1.2初步拟定工程建设期管理单位的性质。14.1.3初步拟定工程运行期管理单位的性质。

14.2工程建设管理

14.2.1初步拟定工程建设期管理单位的组建方案和隶属关系。

14.2.2简述工程投资组成及分年度使用计划。14.2.3简述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14.3工程运行管理

14.3.1初步拟定运行期工程管理体制方案。

14.3.2初步拟定工程运行期管理单位的外部隶属关系、相应的职责和权利。14.3.3初步拟订管理单位内部机构设置方案、人员编制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14.3.4对包含多项子工程在内的打捆项目或包含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或其他水 文设施、水质监测、通信系统等各子工程在内的项目,应初步提出各子工程运行 期管理的隶属关系。对划归本项目管理的应初步拟定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 方案。

14.3.5说明工程建成后维持运行所需的年运行费或总成本费用,初步提出各项 费用的来源及应采取的措施。

14.3.6应附相关部门对水、电等承销的意向书。

14.4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14.4.1初步确定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14.4.2初步拟定运行期工程管理单位管理区位置及用地数量。

14.5工程管理设施与设备

14.5.1初步拟定运行期管理单位需要增加的生产、生活设施项目内容和数量。对改扩建、除险加固项目,应初步调查工程管理单位现有生产、生活设施项目的 数量并说明使用状况。

14.5.2说明管理单位配置交通工具的必要性,初步提出需要增加各类交通工具 的数量。对改扩建、除险加固项目,应初步调查工程管理单位现有交通工具的数 量并说明使用状况。

14.5.3初步提出工程观测和监测要求的设施及设备数量。

14.5.4简述划归本项目管理的通信调度系统所涉及的范围、功能和管理状况,初 步提出通信设施及设备的数量。

14.5.5简述划归本项目管理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或其他水文设施及设备、水质监 测等

设施的布置及数量。

14.6工程管理运用

14.6.1概述工程调度运用基本原则。14.6.2初拟工程管理办法及主要管理措施。

15投资估算

15.1编制说明

15.1.1简述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兴建地点、总体规模、目标和效益等。

15.1.2说明投资估算主要指标,包括总投资、静态总投资、价差预备费和物价 指数、建设期融资利率和利息等。

15.1.3工程部分投资估算编制原则:

1投资估算的项目划分可依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根据工 程类别相应确定。分析计算确定主要基础单价,主体建筑工程和施工导流工程应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分析计算工程单价,交通、房屋、供电线路等工程可通过调查 分析确定单位造价指标;水轮机、发电机、水泵、起重设备、电气、通信、计算 机监控、闸门、启闭机等主要设备价格应进行询价并分析确定,安装费可按其占 设备费的百分比估算。

2利用外资工程的投资估算应在全内资估算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外资特点,考虑单价变化和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进行编制。15.1.4工程部分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说明采用的定额、编制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编制投资估算的价格水帄年、主要材料和设备价格确定的依据等。

2利用外资工程应说明相应利用外资方式的编制依据。

15.1.5淹没、工程征(占)地与移民投资估算 1确定移民补偿投资估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2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初步分析确定各类补偿单价。

3以实物指标为基础,结合移民安置初步规划方案,按照确定的编制原则和依

据,编制移民补偿投资估算。

4汇总列出分项投资、总投资,并估列出分年投资。15.1.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明确环境保护专项投资估算原则、依据与方法。2初步估算环境保护专项投资。

15.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1明确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原则、方法和依据。

2根据水土保持典型分析,估算工程的水土保持总投资。

15.2投资估算成果

15.2.1投资估算成果应包括投资估算专题报告(正件)和附件。15.2.2投资估算(正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编制说明。

2投资估算总表(含征地移民、环境和水土保持投资)。3工程部分 工程部分总估算表。建筑工程估算表。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施工临时工程估算表。独立费用估算表。分年度投资表。主要材料价格汇总表。主要工程量汇总表。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4淹没、工程征(占)地与移民投资表格 5环境保护投资表格 6水土保持投资表格 15.2.3投资估算附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上一篇:纪念元宵节唯美句子文案20下一篇:出租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