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农林牧渔

2024-06-30

书记农林牧渔(7篇)

1.书记农林牧渔 篇一

农林牧渔求职简历表格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湖南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70 cm 6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7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招聘经理/主管:人事助理、行政专员/助理、人事专员:
工作年限: 1 职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03 ~ 2007-12广东中农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农林牧渔
担任职务:  
工作描述: 1、人力资源方面: 主要公司人员招聘;绩效考核上主要参与试题的编写及分析;协助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的.编写;工作期间进行了一次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就其中问题做了分析报告,并进行了薪资调查。

 

2、行政管理方面:期间参与修订整个公司行政管理细则,主要负责公司员工宿舍管理;制服管理;公司环境卫生管理;汽车管理等。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06 ~ 2006-12云南信息报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所属行业:广告/媒体
担任职务: 网络工程师 
工作描述: 1、主要负责公司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2、对计算机操作员进行基本的操作培训,安全正常的使用计算机。

3、公司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管理、维护。

4、一些平面设计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昆明理工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日期: 2006-07-01
所学专业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通讯)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6-07 昆明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士学位 1067442006004356
2007-06 2007-09 南方人才市场 人才测评师 中级人才测评师证书 Z07532973110M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做事深思熟虑,态度谦虚。性格开朗、有活力待人真诚与同事能很好相处,融入公司团队。对工作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问题。

 

精通计算机应用,对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有自己的理解跟看法。

 
详细个人自传
     善于与人沟通,在现在和原来的公司与公司人员都能良好相处,交流。做事认真负责,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能在自己不忙得时候协助同事。经过一年的工作对自己的性格、爱好有了很深的了解。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2.书记农林牧渔 篇二

●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学科组织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大学的水平。学科评价的标准,应该注重“体用结合”。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评价学科的“体”就是看学科的组织化程度,首先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是不是聚焦的,其次学科的人财物是否集聚到学科的使命、方向上,再次学科是否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

学科组织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生成期的学科组织首要的任务是学科方向的凝炼、学科使命的选择和资源的获取;生长期的学科组织面临的主导任务是自身知识产出能力的提升;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的主导任务是学科内部的制度建设;后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的主导任务是战略规划,重点在于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整合等。

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打造学科组织核心竞争力关键中的关键。学科布局主要涉及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中观层面上的大学这两个主体,要考虑到协调好国家、学术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

《大学》:宣书记您好!通常判断一所大学的水准,要以学科的整体水平为评价标准。您认为,学科发展水平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宣勇书记(以下简称宣书记):学科与专业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本质上是学科的组织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科知识生产的能力与水平,学科组织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大学的水平。是否有若干个学科能称为世界一流的学科,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级人物并做出杰出的贡献,都可以成为判断一所大学水平的观察点或者标准。学科评价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注重“体用结合”。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

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科“功用”的评价,主要从外在的、显性的角度来判断,比如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中间当前关注较多的是学科的科研水平,科研水平一般体现在重大研究领域承担的课题、有无原创性的成果、参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在重要的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一些重大的奖项和对产业的贡献等,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志。而当下又是非常片面地注重高水平论文,从过去的SCI到如今的ESI,成为了我国大学学科评价的唯一标准,简单地以论文发表作为学科评价指标,是不全面的也是值得警惕的。事实上,论文只是学科知识生产能力与水平的一个方面而已,不是全部。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能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一批国际化的高质量课程,让学生广泛参与研究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衡量学科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标准。

至于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方面,对于世界一流学科而言,我认为应该具备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能力。比如,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能不能作为智库参与并影响政府的重大决策,能不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能不能引领社会的风尚,能不能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自然科学学科,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是不是在世界的前沿领域有原创性的成果,研究的成果能否参与到知识体系的建构,建立概念、范式、体系、理论,能够为同行的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或研究体系?从事应用研究的学科则是通过研究获得的技术、工艺、设备、产品在行业产业领域中是否是引领性的?拿生命科学领域来说,最为核心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有没有重要的原创性发现,有没有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有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有没有做出对本学科甚至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科学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突破;有没有对人类的疾病提出新的认识、新的治疗方法;有没有做出对实际应用有巨大和明显意义的工作,等等。其他科学领域评价标准也类似。

《大学》:从事物的体用关系而言,除了关注学科“功用”的评价外,是否还应关注学科发展的“本体”评价?

宣书记:除了上面提到的“功用”外,学科评价还应关注学科组织是否有可持续产出的能力。一些学科可能偶尔或者短期能产出一些高水平的成果,但是不能做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产出。这就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评价学科,涉及到学科组织本“体”的方面。何为“体”?作为大学的学科组织,与一般意义上的作为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是不一样的,它是围绕特定的知识生产领域,通过人、财、物的配置构建而成的一个实体组织。

评价学科的“体”就是看学科的组织化程度,首先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是不是聚焦的,其次学科的人财物是否集聚到学科的使命、方向上,再次学科是否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我过去曾经对成熟的学科组织提出八个方面的指标:研究领域、方向和水平的不可替代性;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可持续的知识产出;稳定的资源获取;明晰的组织结构;规范的学科制度;良好的学科文化与传统;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我认为这八个方面,可以作为学科组织“体”的建设的评价标准。在当下对大学学科的评价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评价对象的使命价值模糊,组织边界不清,教师的学科组织归属随机、松散,成果堆积和拚凑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科评价与建设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学科建设的碎片化。

《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您认为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宣书记:学科组织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与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共通之处,一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矛盾,关键是要在特定的阶段采取对应的发展策略。例如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出现成长的烦恼,中年期的成人会面临事业和生活的各种压力。所以,学科建设也要结合学科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组织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有所区别的。

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依据组织生命周期的一般理论,着眼于学科组织管理诊断的需要,根据知识产出能力的不同来区分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大学学科组织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生成期、生长期、成熟期与蜕变期四个阶段。并且通过对国家重点学科的调查,归纳出学科组织生命周期各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矛盾。

生成期的学科组织首要的任务是要回答“干什么”是有价值的?怎样才能干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方向的凝炼与学科使命的选择,同时面临生存的压力,因此资源获取是这一阶段的主导任务,包括人才的引进、经费的支持、学术物质资料的配备等。生长期的学科组织面临的主导任务是自身知识产出能力的提升,这也体现了学科生长的本质,学科生长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自然渐进式的增长,有的善于借助外部资源,还有的模仿借鉴标杆学科(如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路径。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知识产出能力已经到达较高水准,这时候更关注的是知识产出的可持续性,因而其主导任务是学科内部的制度建设,例如学科文化建设、内部评价激励制度的完善、内部决策制度的完善等。后成熟期的学科组织可能会面临知识生产活动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或知识本身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时候学科组织就面临蜕变的需要,学科组织的蜕变往往体现为知识劳动领域的重大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科具体使命、存在方式的变化。这个阶段的主导任务是战略规划,重点在于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整合等。

总的来说,学科组织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决定了学科组织的发展策略,与阶段特征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促进学科的发展,与之相背离的策略则牵制学科的发展。学科建设的目标、手段应该针对学科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有所差别。这对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十分重要。

《大学》:您认为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什么?

宣书记:关键是人,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打造学科组织核心竞争力关键中的关键。纵观国内外,任何一个一流学科的发展,与其学科带头人密不可分。我把学科带头人称为“领导型学者”,也有学者称作“战略科学家”,即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能根据科学前沿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本学科的发展愿景,整合资源,率领学科成员共同解决重大问题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首先是一名学者,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有精深学术造诣,有坚实而广博的学科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其次,学科带头人是学科的统帅,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善于提出和凝聚学科发展方向,制定规划,并有效组织实施,推动学科和学科团队的发展。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职责是提出学科发展的愿景,为实现学科发展愿景做出战略安排,建立学科资源协作体系,整合学科队伍。

学科带头人需要具备学术实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学科制度和文化建设能力、包容的领导风格和沟通协调活动能力。学科带头人的战略眼光决定了学科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决定学科的学术声誉;学科带头人的领导风格将影响学科的文化氛围和人气;学科带头人的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将决定学科的组织化程度和运作效率。我们过去对158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调查表明,94.9%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是构成学科组织最主要的因素;76.6%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志向与感召力对学科组织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57.0%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影响学科组织资源获取的最主要的因素;68.0%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管理水平是影响学科能力提升的最主要的自身因素;70.9%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领导风格是影响学科制度建设的最主要因素;58.9%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战略意识是影响学科战略方向调整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总体上看我国大学中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存在总量不足、青黄不接、新兴学科带头人缺乏、重引进缺培养等问题。现状往往是有学术的实力但缺乏组织的能力,有领导的才能却又缺少学界的影响力。目前各高校的学科带头大部分是自然产生形成的,尽管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带头人才的引进,但对潜在和未来的学科带头人缺乏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因此如何加大学科带头人人才队伍建设,对学科带头人进行系统培训和开发,建立学科带头人才的继任计划,根据学科带头人的胜任能力要求构建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培养和考核体系,是一流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学科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学科布局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宣书记:我想学科布局主要涉及到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中观层面上的大学这两个主体,要考虑到协调好国家、学术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学科布局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于代表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对民族、国家和人类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学科进行重点布局,重点投入,做大做强,这需要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第二,学科的布局还应该遵循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任何学科都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是离不开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强有力支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夯实了基础,才能建立起高耸入云的大楼。学科布局切不可急功近利,需要从基础做起,对于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但对于未来和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如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等,应该从国家的宏观层面重点支持和投入。第三,国家的学科布局应该有利于形成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的生态系统,学科布局需要与高校的类型、能力和特色有效的对接。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分层分类的发展,既要有重视基础学科为主的大学,也要有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大学,既要有瞄准世界一流的学科,也要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学科,既要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也要引导部分大学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布局应该特别注意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资源投入,通过行政手段来“抓”学科建设的路子,而是通过建制度和机制的方式引导学科建设。

就大学这个主体而言,学科的布局同样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学术和市场的需求。大学在进行学科布局的时候要坚持与自身定位相一致的原则。学科布局不是说所有的大学都面面俱到,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盲目求全求大,盲目攀比的状况,大学在进行学科布局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对自身的层次、办学目标和使命有清晰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来谈学科规划和布局才是有意义的,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有价值,在这一前提下再来看大学自身到底能够与国家战略的哪些内容以及地方发展中的哪些重要问题做出回应,有什么样的金刚钻就揽什么样的瓷器活,从而做出学科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布局。同样,从学术发展的逻辑看,基于自身的定位,对于一些支撑性的基础性学科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布点。部分大学的学科布局还应该重视基于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向市场开放,与区域及地方经济互动,让学科布局更加合乎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让市场选择来决定学科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立体的、生态的学科布局体系。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竞争选优”与“要素驱动”是我国前一阶段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三个倾向值得重视,一是重点建设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二是“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三是学科建设投入的“见物不见人”。

“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导致学科建设目标离散、效率低下,重复投入,与学科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遴选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二是经费投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学科组建从“自发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关键是要制度创新。一是政府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引导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二是大学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上要创新;三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机制要创新。具体就是政府出“好”题,大学搭“好”台,学者唱“大”戏。共同治理,应该成为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在学科建设管理上要特别重视转变“管理的时态”,即从评选重视“过去时”为中心,建设注重“现在时”为中心,转变到评选和建设都以“将来时”为中心。

《大学》:您认为我国大学的学科发展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宣书记:所谓大学学科发展本质上就是大学学科组织实现了成长,在知识发现、应用和传播方面有了更强的能力和更显著的表现。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竞争选优”与“要素驱动”是我国前一阶段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国大学学科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同一性,表现为大学学科发展在目标上趋同,在建设内容上指标化,在建设方式上以学科要素投入与赶超为基本特征。

大家都知道,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是由政府发起,政府推动和政府主导的。1987 年,为了贯彻1985 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在高等学校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第一次重点学科评选,从5 大学科门类中择优选出了416 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之后在2002 年和2006 年第二轮、第三轮的评选中又选出了964 和963 个重点学科(不含培育)。国家开展重点学科评选之后,各地方政府为了地方上有更多的大学学科进入“国家队”,仿而效之建立省一级的重点学科梯队,按照类似的方式投入了大量经费和倾斜政策来建设学科。这样从国家到地方,通过对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无形中勾画出中国大学学科的层次结构,也使重点学科所在的高等学校被纳入各类高层次大学发展序列中获得了先机,这是比重点学科自身获得政府大量经费投入,获得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更为重要的收益。这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重点学科的评选不仅在“台面”上非常激烈,甚至在未上“台面”之前也变得非常激烈,国家重点学科的“选优”标准,实际上把高端人才、学位点和各类平台等等这些学科构成要素,逐渐转化为各类学科建设的基本指标(比如SCI论文数、专利数、政府奖项等),在重点学科上保级或者升级都要达标,短时间、高效率地追赶“指标”成为学科发展的理性选择。

毫无疑问,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大大促进了大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也整体提升了中国大学的水平。从政策科学的角度来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系列政策建构了一套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符号话语体系,规范了我国学科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举国重视”的影响,吸纳了从大量社会资源,大学和学科被拉动着奔跑起来。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去30 年中,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欠缺,大学学科建设的首先任务是用少部分资源做最需要的事情,完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史使命,因此在“选优”理念的导引下,采取同一性模式有其现实性。但是,从高等教育亟需深化综合改革的要求来看,从全面建设的要求来看,学科发展的同一性模式是有问题的。

《大学》:您认为现有的这种学科发展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宣书记: 我以为有三个倾向是值得重视的。第一个倾向就是重点建设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高校里面,比如在第一次评选中,地方高校仅占4.3%;在96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北京大学一所大学就拥有81个,占了总数的8.4%。而且,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学科门类里面,比如,第一轮评选的416 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占总数的59.8%,第二轮评选增加的544 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约占51.7%,学科密集度非常高。但同时又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同一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多所学校当中,最多的一个一级学科被同时建在16 所大学当中,最多的一个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超过21 所大学当中,这还不包括重点培育学科。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当然反映出学校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否能反映出学科建设中存在局部过剩问题呢?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结果,那就是这种分散建设把这一个学科领域里面最好的头脑分散在不同的大学里面,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从而失去了在同一个学科领域里面进行互补发展、系统发展的坚实基础。看上去表面繁荣,多而不强,离散没有高度。

第二个倾向是“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1985 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也就是说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是国家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绝对不是让大学你争我夺看热闹,更不是为了满足大学组织和学者的自娱自乐。因此不但要有“选优”,更要有“择需”,而且在顺序上应该是先“择需”,再“选优”。什么是“择需”?就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紧缺急需优先选择需要快速发展的学科,直接服务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中实际问题。事实上,“急需的”未必就是“强大的”,“强大的”也未必是“急需的”,如果在评选之前没有做好顶层设计,没有考虑好如何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那么越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选优”的结果就越是会选出所有“强大的”学科,这样很有可能会脱离国家花大力气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这种“选优助强”的学科建设路径实际造成一些学科反复被重点建设,重复投入。

第三个倾向是学科建设投入的 “见物不见人”。重视实验设备和条件的改善,忽视智力的价值与投入,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缺少制度性的财政保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经费的边际收益递减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在相当多的高校已经暴露出来了,重点建设的学科设备经费花不完,到了年底学科突击花钱的现象比较普遍。

《大学》:要改变现有这种以“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为特征的学科建设模式,您认为我国学科建设发展的创新方向是什么?

宣书记:“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导致学科建设目标离散、效率低下,重复投入,与学科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我非常担心,这些问题会在接下来的一流学科的遴选与建设中再次出现。我认为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遴选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二是经费投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学科组建从“自发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关键是要制度创新。共同治理,应该成为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以体现学科建设中的“管、办、评”分离,建立区分政府、学校、学者等相关利益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权、责、利的制度设计,通过投入、评价、考核等环节的制度变革,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要素集聚,形成资源的协作体系,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模式。

在规划和选建一批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一旦对“事实判断”的呼声大过了对“价值判断”的理性思考,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碎片化的局面可能会很难避免。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在学科建设管理上要特别重视转变“管理的时态”,即从评选重视“过去时”为中心,建设注重“现在时”为中心,转变到评选和建设都以“将来时”为中心。什么意思呢?“选优”是过去时的,考察的是过去的成绩;“要素”建设是现在时的,建设的重点是目前薄弱的学科要素;“指标”赶超也是现在时的,指标都是针对学科要素设计的。把管理的时态定位在“过去时”和“现在时”上的好处是让学科建设管理简单、方便,但这样的管理,我们很难认可它是科学的。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基于预测、基于计划的管理才可能是科学的,这就需要把管理的时态定位在“将来时”,比如基于国家战略和重大问题的“择需”,比如基于学科规划的学科组织建设。

《大学》:在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进程中,政府、大学和学科本身各自应承担怎样的角色?

宣书记:首先,是政府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引导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政府不但要吸引大学和各类学科建设资源集聚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还要使学科建设经费的效率最大化。转变“只见物不见人”的投入方式,重视智力的价值,进一步下放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大学自主权。其次,是大学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上要创新,应当明确学科建设的组织边界,建立基于学科组织的评价机制、问责机制和理财制度,引导学科面向重大战略和重大问题协同发展,避免散、小、弱,进一步明晰学科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学科权力,让学科从表格中拚凑组合的虚拟组合,真正成为一个大学的基层组织实体,成为围绕共同科学使命而自觉集聚的有机体。最后,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机制要创新,要明确学科的使命和规划,把一流的学者们都组织协同起来,而不是为了申报、完成指标的临时组合,长期分工合作,运转有序。

好的制度,要能保障学科建设主体的合理分工,让不同主体各司其职,做自己最擅长也是最有可能做好的工作,形成良性的协同建设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出“好”题,大学搭“好”台,学者唱“大”戏。政府的职责首先就是明确国家需要什么,要针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紧缺急需”把一流学科建设要解决的题目出好,并且设计一套好的机制想方设法把大学吸引过来,一方面通过这个过程破除学校间的壁垒,使同领域的学科集聚起来,互补起来,协同起来;另一方面,加快急需发展但基础弱或新兴学科的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布好点,打好基础。大学的职责是把学科建设的平台搭好,设计合理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孕育良好的学科文化,让学者能安心研究。政府和大学的工作做好了,学者就能专心致志来唱大戏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没有特效药,但我相信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架构一个好的学科建设制度,把现在已有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我们想要的世界一流学科就会早日到来。

●成就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两个方面的制度支持,一个就是能够基于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大项目、大研究,另一个就是能够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协同。国外的一些科研制度其实是以学科为基础运转的,并且实现了高度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二是高平台、高起点、高效益;三是集聚世界顶尖学者。

我国目前也建成了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批重点学科,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就要建立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明确的“学术使命”为基础,以“集聚人才”“协同合作”为中心的学科制度。

只有真正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才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才会变成大学的血液融入大学的躯体。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个系统性问题。首先是制度设计的问题,其次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推进。

《大学》:根据您的观察,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宣书记:成就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两个方面的制度支持,一个就是能够基于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大项目、大研究,另一个就是能够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协同。从这点上来看,国外确实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世界一流学科的使命是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帮助国家实现重大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例如,美国能源部管理着17 个美国国家实验室,其中有9 个是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使命非常明确,就是为符合能源部使命的长期性目标提供可持续研究支持。除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之外,这些实验室均按照“政府所有——合同制管理”的形式运行,即国家能源部代表国家与负责国家实验室具体运行管理的机构签订“管理与运行”合同,决定每个实验室的使命,并提供运行经费。美国能源部的17 家实验室中有16 家的研究开发经费80% 以上来自于能源部,这些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能源部支持的长期的、前沿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

第二,高平台、高起点、高效益。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制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制度将高水平人才、高水平仪器设备与大型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成为美国保持旺盛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例如,坐落于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579 人,主要从事高能粒子物理、宇宙线和天体无力、同步辐射及其应用研究、加速器新技术研究等,该中心自1962 年建成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其中,1974 年,伯顿·李希特(Burton Richter)领导的实验小组在该中心所进行的正负电子非对称加速环上利用复杂的探测器开展物质与反物质的对装研究发现了一种以前位置的基本粒子,该发现使李希特获得了1976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第三,集聚世界顶尖学者。人才是最重要的学术资源,要实现大科学、大项目、大成果的目标,就要建立能够集聚世界顶尖研究人才的制度。美国国家实验室采取灵活的用人政策,旨在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国家实验室一般采用聘用合同制,人员竞争上岗,除了固定的工作人员之外,流动人员如博士后、研究生等也以合同形式招聘,还以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为例,该实验室目前拥有1,579 个全职员工、21 位联合聘用研究人员、70 个博士后、135 个研究生、3,112 个仪器用户以及30 个访问学者。实验室的雇员按照项目制进行管理,其薪酬由政府发放,分为两个部分,基本薪酬和奖金,实验室每年会对员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奖金的分配情况。

以上三点使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组织的边界划分清晰,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避免散、小、弱,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学》: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与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发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宣书记:“学科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一个词,另一个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国外并没有“学科建设”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中国独有的,但是国外的一些科研制度其实是以学科为基础运转的,并且实现了高度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我国目前也建成了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批重点学科,但是,这些重点实验室和学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重复布点、造成资源浪费;研究领域太窄,学科单一,规模太小,学科方向老化、陈旧;与其他学科或实验室的合作太少,缺乏协同合作等等。这些问题使我们的学科建设难以形成大科学、大项目、大成果的局面,而大多表现为散、小、弱。因此,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就要建立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明确的“学术使命”为基础,以“集聚人才”“协同合作”为中心的学科制度。

《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语境下,如何理解学科国际化的含义?

宣书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提出其实不是一个新命题。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国际化的进程中,无非是“化”哪个国际的问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得益于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管理者大多有留学于欧美的经历,因此,那个时期是“欧美化”;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主要是“苏联化”;改革开放后,开始以“美国化”为主,所以我们的国际化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如果我们把国际化简单地理解为“有留学经历的师资的比例”“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的比例”“是否有孔子学院”等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我一直认为只有真正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才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才会变成大学的血液融入大学的躯体。

《大学》:如何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学科的国际化,进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

宣书记: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个系统性问题。教育的现代化其实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后进向先进学习与追赶的过程。一方面是制度设计的问题,从宏观上看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对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扬弃,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保留好的部分,剔除不适合的东西,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学术治理、组织方式、学术评价与考核、教师聘任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等等方面遵循国际经验和国际规则。

另一方面是具体操作层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推进。第一,从科学研究方面来看,主要看研究的选题是否站在国际前沿,是否被国际同行所认可和推崇。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是否被国际同行普遍承认和应用,实验条件是否达到了同领域的国际领先标准;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要看学者们是否活跃在同领域的“国际圈子”里,是否与国际同行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是否担任了本领域国际学术组织、学会等主要职务、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编委,是否经常受邀参加本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

第二,从人才培养来看,要看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是否与国际接轨。其中,培养目标是最重要的,因为,世界一流学科培养的人才是要与国际人才进行竞争的,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要与国际作为参照系,以此为基础,我们的教学内容才能保持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同步的知识更新,我们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另外,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确实需要给学生提供很多的交流机会和项目,开拓学生学术的国际视野,像浙江大学将国外校园学习体验称为第四课堂。

第三,从社会服务方面来看,要看学科能否引领与解决相关产业、行业的关键问题与共性技术,是否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国际一流企业进行服务并与之合作,学科研究是否能够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实现进行服务、提供基础研究支持,是否能够为解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研究支持等等。只有从以上这些方面开展系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展。

●就大学的学科发展而言,无论是努力适应社会需求还是执着追求真理,无论是侧重于基础学科还是侧重于应用学科,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当然,具体到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学科,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很难四面出击,这时候就必须认真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关键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校发展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两个基本前提, 一个是需要, 一个是可能。

学科组织为专业提供课程,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所以一个专业的建设它是需要由若干个不同的学科来支撑的。这就是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由此,也就回答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常引用的一句话是:教授不上课,到大学干什么?教授不研究,到大学讲什么?

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师资建设的方向是推动教师朝学者转型,要注意引进或培养学者型的教师。学者要具备“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品质,能将学术作为天职,将自己的生命学术化,并且追求沉醉而热烈的精神意境,将学术活动赋予超越现实的涵义。

《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如何处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宣书记:我们知道,大学学科组织是以承担知识劳动为目的的学术性组织,而知识劳动是分层次的,一般认为知识劳动可划分为知识的发现、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传播等三个层次。尽管学科组织都或多或少包含了知识劳动的三个层次,但是由于各个学科所在大学处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之中, 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水平, 导致实际上各个学科组织所承担的知识劳动的层次各有侧重。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类学科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应用学科见长,耶鲁大学则逐渐形成重基础研究、轻应用技术的文化传统,以至于至今仍没有独立设置的工学院,但这些并不妨碍两所大学各自拥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学科且各具特色。因此,在我看来,无论是努力适应社会需求还是执着追求真理,无论是侧重于基础学科还是侧重于应用学科,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比如,最近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2015 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并名列榜首,这是一个物理学的基础研究,但是,利用量子进行通信在原理上可以保证信息传输和沟通的安全性。这项成果将大大促进量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刚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中国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量子通信跻身国家战略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量子通信商用,量子通信可能成为高铁、核电外又一张国家“名片”。

当然,具体到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学科,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很难四面出击,这时候就必须认真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认为关键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校发展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两个基本前提, 一个是需要, 一个是可能。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首先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需要的前提下, 有多大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获取多少资源和政策支持来实现预期的目标, 这就需要有所取舍。无论学校层面还是学科层面,在学科建设上要有使命的自觉并有坚守使命的恒心, 才可能出特色、上水平。

《大学》:如何处理学科与专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宣书记:特别高兴地注意到,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有五项,其中人才培养就是其中一项,方案提出: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方案将人才培养放到核心地位,可见其重要性,这也是以前在讲学科建设中所欠缺的。过去我们在谈学科建设的时候,谈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提高比较多,但是对人才培养谈的比较少,认为那是专业建设的事情,但实际上,人才培养是学科组织的重要使命之一,这是在过去的学科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

作为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的质量、水平和能力都体现在专业和学科上,但是学科与专业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是在大学中它们划分设立的依据上有差别,专业设立的依据是社会职业分工。大学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专业?这些专业从哪里来?它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来的,所以我们的专业往往对应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知识分类。它是按照不同的一门门知识而来设立的知识劳动组织。

二是构成要素不一样,学科形成要素要有概念原理、命题范式、研究方法等等,专业是由课程组合而成的。所以学科建设围绕使命(方向)、学术梯队、学术信息、物质生产资料支撑等等;专业的建设主要是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确立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及实验训练条件的建设。

三是发展目标不一样。学科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围绕知识体系的增长,学术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专业发展目标主要是要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它是两个不同的元素。但是它们怎么样发生关系呢?学科是大学的组织,是大学的体,专业是大学的用,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一个职能,一个功用。学科组织在人才培养上的职能是通过提供课程实现的,所以课程是联系学科与专业的纽带,学科组织为专业提供课程。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所以一个专业的建设它是需要由若干个不同的学科来支撑的。这就是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由此,也就回答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常引用的一句话是:教授不上课,到大学干什么?教授不研究,到大学讲什么?

《大学》:您如何看待大学教师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科研与教学中的角色?

宣书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相同的,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教师才是最直接进行大学传播、应用、融合和发现高深学问的活动主体。因此,历来国内外著名大学校长都把聘请第一流的教授、学者作为办校的最基本决策。一个一流大学,只有拥有一批有名望、有实力的教授、学者,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创造出学术成果,充分实现大学的功能。正如季羡林所说:“根据中外各著名大学的经验, 一所大学或其中某一个系,倘若有一个在全国或全世界都著名的大学者,则这一所大学或者这一个系就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重点和‘圣地’。全国和全世界学者都以与之有联系为光荣。访问学者趋之若鹜。一时门庭鼎盛,车马盈门。倘若这个学者去世或去职,而又没有找到地位相同的继任人,则这所大学或这个系身价立即下降,几乎门可罗雀了。”

教师是学科为专业提供课程从而完成人才培养职能的具体承担人,他们通过承担课程教学任务进行知识传播、实施人才培养。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想要从学生中培养出未来学界或业界的领袖,为专业提供高水平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播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有高水平的知识发现、融合与应用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还要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并具备相应的社会服务经验与能力。三者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

《大学》:相对于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大学的师资建设应往哪个方向发展?

宣书记:基于以上关系,回过头来看,我们又可以明确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师资建设的方向,那就是推动教师朝学者转型,我们要注意引进或培养学者型的教师。何谓学者?学者是以学术为业的人。第一, 学者的工作职责是从事知识劳动并且其劳动成果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第二, 学者将从事知识劳动作为自己的“志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以学术为志业,学者是怀着一种宗教般虔诚的心情去从事这个职业的。实现了“学术化生存”,将“劳动”和“自由生命”融于一体,从而激发出更具创新性和主体性的精神生产和学术研究。大学教师处于把学术当作谋生手段的较低级的境界;但是学者必须超越这一阶段,把学术当作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术、献身于学术,这种知识劳动本身就是为了人的自由生命和自我实现。如果只是用学术活动来获取金钱、名利等, 那么这种知识劳动就无法超越功利性,无法使人真正体验到自由生命的涵义,也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因此学者要具备“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品质,能将学术作为天职,将自己的生命学术化,并且追求沉醉而热烈的精神意境,将学术活动赋予超越现实的涵义。

3.书记农林牧渔 篇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27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86条规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服务项目,其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根据有关规定,企业从事上述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时应该到税务机关备案,只有备案后才能享受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那么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申报时存在的问题 一是申报时只就会计利润进行申报,不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减免税项目所得就是会计利润。

二是申报时根据自查情况进行纳税调增调减,但在申报时只就纳税调减额作为减免税项目所得进行抵减。这种做法虽然进行了纳税调整,但没有将调增额作为纳税调增额,多减了会计利润,造成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准确。

三是申报时依据账面利润,根据自查的情况,对会计利润进行调增调减,它们的结果作为减免税项目所得的抵减金额。

在上述三种做法中,第一、二种都是不正确的。第一种做法,认为从事农林牧渔项目,反正是免税的,自查是多余的,调增调减的结果也是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种情况虽然进行了会计做账和纳税调整,但明显存在避税的嫌疑,其做法也是不对的;第三种情况符合会计制对于第一、二种情况,企业如果在进行申报后,税务机关进行企业所得税备案检查,对其检查的纳税调增调减后的金额将进行补税、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处理。所以从事农林牧渔项目的企业应该消除这个行业免税的错误观念,免税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该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免因为认识不当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解决的办法

一是纳税人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特别是企业的从税人员既要履行会计职责,又要把握税务机关对备案项目和申报要求,切不可自以为是。

二是税务机关要做好纳税辅导工作,在申报期限内,要抓紧对备案资料进行审核,给企业留出充分的纳税调整和申报空间。

4.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四

一、总说明

(一)为了解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最终成果和效益情况,满足各级政府和宏观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和决策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属于国家统计调查,是统计局对各市统计局报送综合资料的要求。调查内容包含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统计指标。地方、部门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收集,并尽量避免与国家统计调查相重复。各地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认真组织实施。

(三)本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

(四)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包括各市辖区内所属的各种经济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单位。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

(五)本调查制度报告期分为报表和定期报表,采取条块结合及多种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指标中带有☆号的、林业生产情况、渔业生产情况等指标,取自于同级业务部门的统计资料;有关农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指标凡能从国家抽样调查中直接取材的,则根据国家农产量抽样调查资料填报,其他农林牧渔业产量指标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全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或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和住户调查资料加工推算。

(六)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各级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在本报表制度中增加个别指标和在统计目录中补充个别品种,但不得打乱指标的排列顺序和改变统一编码。

(七)有关问题的说明:

1.除在制度中特别注明外,各指标计算结果一律取整数。

5.书记农林牧渔 篇五

XX年,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打假、护农、增收”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农林牧渔业行政执法有关文件精神和上级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了农林牧渔行政执法工作,确保了农民用上放心优质的农业投入品,确保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了全区没有出现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事故和没发生因为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而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在规范执法行为上有新的进步,在提升执法形象上有新的进步,在改善自身环境上有新的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农牧渔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制定方案

为抓好XX年我办行政执法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林牧渔业行政执法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1、检查重点企业。按照辖区负责制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源头治理,重点对本辖区内的农药、种子、肥料、兽药(渔药)、饲料的农资企业从资质、品种、来源、生产基地 1 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从源头规范农资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2、抽查重点产品。除按计划完成对口业务部门的抽检任务外,扩大抽检范围,重点对种子、农药、肥料、兽药(渔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全面的质量跟踪和质量抽检。肥料以复混肥为重点,抽查产品有效成份含量,看是否有偷逃含量的行为。兽药、饲料以高端产品为重点,抽查是否含有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3、规范重点市场。以乡、街集中的农资批发市场为重点,对照“六有六无”进行规范整顿,即有经营资质,有农资经营承诺书,有主推品种公告和农资经营《告示栏》,有完整的商品购销台账和规范的经营档案,有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有可追溯的销售凭证;无无证经营行为,无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无未经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及违法农资广告,无来源不明的农资产品,无损农坑农事件,无明令禁止的农资产品。同时,重点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畜产品储存冷库监管工作。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为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的支持度和配合力,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张贴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公告。继续推行主推品种公告制度,引导广大农民放心购种。2009年3月,我们在全 2 区分别张贴了《石鼓区2009年春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公告》100份,深受农民欢迎。

2、设立农资打假咨询暴光平台。今年,我们开通了农资打假热线电话,电话号码8177178,电话设在区农办办公室,实行全天候值班服务。

3、印发农资打假护农宣传资料。根据农事季节,广泛开展农业普法教育,加大农资打假宣传力度,全年共印制打假护农保春耕宣传资料1500份,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识别能力。

(三)突出执法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我们按照省、市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四个方面的专项整治行动。

1、突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一是抓好源头监控。重点严厉查处“地下网络”、“地下暗道”销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行为,打击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制售含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堵塞违禁药品的流通渠道。二是抓好养殖环节监管。针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主要是养殖场(户)在自配饲料和动物饮用水的过程中非法添加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对规模养殖场(户)建立档案,进行跟踪监视;另一方面开展违禁药品拉网式检测,增加抽查频率,从全年310个尿样检测结果看,全区外调生猪未检 3 测到阳性尿样。三是积极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饲养实用技术。重点是加强对养殖小区的饲养管理,认真执行养殖场用药、用料记录制度,规范用药、用料管理,强化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全区共发放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等3100份。

2、突出高毒农药专项整治。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我们把蔬菜农药残留监测作为重点,加大了对国家禁用的5种高毒农药的监管理力度。全年共清查农资店15家,共检查农药品种23个,其中不合格农药品种2个30公斤,对不合格农药等品种就地进行封查,严禁进入推广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全区上市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经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抽检,其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且没有发生食菜、食果中毒事件。同时,积极做好农产品认定认证工作,今年全区共办理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面积8100亩,无公害西瓜产地认定面积3000亩。同时,我们挤出工作经费,又向省绿办申报无公害蔬菜南瓜、丝瓜、冬瓜、苦瓜、茄子等5个产品认证,8月份农业部已颁发了产品认证书,确保了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

3、突出未经审定品种专项整治。为进一步打击未审先推违法行为,我们采取不定期、拉网式、地毯式检查方式,加大了对种子和苗木市场的检查力度。全年共开展了种子苗 4 木5次专项检查,检查水稻品种36个,蔬菜品种28个,其中不合格水稻品种2个230公斤,未经审定的品种4个60公斤,不合格蔬菜品种2个2公斤,未经审定的1个2公斤,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4、突出非法捕捞作业专项整治。根据省、市的部署,结合我区渔业资源实际,入春以来,我们重点开展了打击江河流域等非法捕捞作业专项整治,坚决打击电、毒、炸鱼和使用毒药等严重危害渔业资源和有意破坏他人养殖的违法行为,确保了渔业资源不受损害和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四)抓好质量抽检,打击假冒伪劣

为防止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打击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今年我们加大了市场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力度。农业方面,全年有针对性抽检水稻种子样品20份,蔬菜种子10份和肥料样品各3个进行了送检,结果全部合格。在畜牧水产方面,有针对性抽取猪、鸡饲料样品5个,饲料原料样品8个,抽取畜产品样品5个,鱼药样品6个,所有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同时对全区36家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对整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二、存在问题与打算

总之,今年我们在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经费严重不足,执法装备落后,执法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疲于应对等问题。

6.书记农林牧渔 篇六

新疆地处中国大西北地区, 地缘广阔, 人口相对稀少。新疆具有发展大农林牧渔业的自然环境优势, 但新疆农林牧渔业尤其是特色农林牧渔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农林牧渔业无力支撑新疆农林牧渔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农林牧渔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人口占新疆人口约70%, 而农村少数民族人口更占到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的90%左右, 农林牧渔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对促进农林牧渔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农林牧渔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新疆农林牧渔业发展战略定位、优化农林牧渔业格局, 尤其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投入产出相关理论和常用系数对新疆农林牧渔业的地位和发展特点等指标进行了研究。

二、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它由美国W.里昂惕夫于1936年最早提出。其中投入指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 (中间投入) 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 (最初投入) 。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 (物质产品和劳务)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 它作为分析的核心工具, 体现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中国自从1973年第一张投入产出表诞生以来已经陆陆续续编制了九张表。近年来, 尤其是1997年来中国每五年编制一张表, 最新的表是2007年投入产出表于2010年发表面市。新疆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发表也是如此。2002年和2007年全国和新疆的投入产出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 将农林牧渔业划分为单独一个部门, 位列42部门的第一部门。本文以2007年 (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辅助) 全国和新疆投入产出表对比可以对新疆农林牧渔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一) 总体分析

2007年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出/投入10 634 621.95万元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出 (488 930 000万元) 的2.18%, 占当年全疆总产出 (81 580 022.96万元) 的13.04%。从总量看新疆农林牧渔业在全国的份额不算大, 但比2002年足足增长了4 877 893.95万元, 增加近1倍, 年平均增速高达13.06%, 比全国的增长率高出近2个百分点, 增长潜力比较大。

(二) 产业关联性分析

由于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供需关系, 所以产业关联体现在产业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相互提供产品、服务等的经济技术联系。产业关联分析体现出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 它主要针对各产业部门对其他部门产品的供给以及为保证生产所需其他行业部门产品数量的分析。主要的分析指标有:

1.直接消耗系数:

xij是j部门产品生产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 qj指j部门某时间段的总产出。直接消耗系数指j部门生产过程当中消耗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 反映两部门之间的直接技术经济联系, 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

根据2007年新疆投入产出表42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 把国民经济分成三个行业, 第一行业只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行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物质资料制造的行业, 包括一级分类编码02的煤炭开发和洗选业开始一直到26号的建筑业, 第三行业以非物质生产部门稳住的, 包括除第一、二产业外其他所有产业。若按三次产业分类, 得到农林牧渔业对三次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见表1) 。

若按42部门细分, 农林牧渔业对表2中的三个产业直接消耗系数最大。

综合以上两表, 新疆农林牧渔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最大, 超过了八成。而对第二产业中纺织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依赖程度尤其大。众所周知, 新疆的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两个产业的产出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出的九成以上 (见新疆135部门投入产出表) , 而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又是占绝对比例的, 产出的粮食棉花一部分用做食品加工及烟草加工, 另一部分就作为纺织业的原材料而使用。畜牧业的产品大多用来食品加工。所以, 第一,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特别依赖于本地纺织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发展, 往大里说就是依赖于本地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 农林牧渔业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达到了15%, 位列42行业部门第三, 同样不可小视;第三, 农林牧渔业对第三产业的依赖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业, 其他十三个行业的依赖程度为零。

以上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作为新疆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总体上说最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 但是就各个部门来说仅对三个部门的依赖程度高, 所以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纺织业、食品制造烟草加工业和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业就要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

2.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 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 (即完全消耗) 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同直接消耗系数分析类似, 若按三次产业, 新疆农林牧渔业对三次产业直接消耗系数 (见表3) 。

按42部门产业划分农林牧渔业对以下行业完全消耗系数排名靠前 (见表4) 。

由于完全消耗是直接消耗基础上加上所有间接消耗而成的, 所以完全消耗系数要大于直接消耗系数, 在排列大小方面也继承了直接消耗系数的排名。农林牧渔业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仍然最大, 由于加上了间接消耗, 所以消耗系数大于1。但是自己分析42部门产业消耗排序有变化, 对住宿餐饮业完全消耗系数超过了对自身的完全消耗系数, 这一方面说明住宿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被其他行业以来的间接效应强, 更说明了农林牧渔业对餐饮业的间接消耗远远超过了对其的直接消耗。

3.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中间需求率:指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为保证生产对i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量占i部门产品总需求量的比重。中间需求率越高, 说明该产业越具有提供中间产品的特性, 可以看出其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

中间投入率:指j部门中间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根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 新疆农林牧渔业中间使用3 853 691.57万元, 最终使用6 894 795.77万元, 分别占总产出的36.24%和64.83%, 中间需求率36.24%;中间投入4 347 441.95万元, 增加值6 287 180万元, 分别占总投入的48.88%和59.12%, 中间投入率48.88%。新疆农林牧渔业的中间使用率达到了36.24%, 说明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中有近四成的产品用于中间使用, 也就是说农林牧渔业生产总额有四成提供给其他所有部门作为生产而使用。在最终使用中有55.82%销往其他省份, 24.35%销往国外, 仅有两成的产品被区内居民和政府消费。这说明新疆农林牧渔业产出相对于区内是过剩的, 八成产品销往外地, 产出潜力很强。新疆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率近60%。其中增加的劳动者报酬占总增加值的96.21%, 占全行业总劳动报酬的33.13%, 也是其他所有行业中劳动报酬综合最高的。这说明该产业在2007年还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最有效力的行业。

(三) 产业波及性分析

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调整的过程中, 一个产业部门的变化会引起与其直接关联部门的变化, 然后又引起了这个直接联系部门的间接联系部门的变化, 以此一直连锁反应下去, 直到这种影响力的消失, 这就是产业的波及性。产业波及性主要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

1.影响力系数

其中是j部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向量之和, 它可以称j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但是对单个影响力系数的分析的经济学意义并不大, 必须与其他行业和社会平均影响力相比较来分析, 所以Tj在的基础上除以社会平均影响力系数, 实现该行业与全社会平均水平的比较。

根据2007年新疆投入产出表, 该年新疆农林牧渔业影响力系数为0.95301799, 该年全社会平均影响力系数为1.43050287, =0.66621187<1, 说明农林牧渔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影响力没有达到国民经济的平均影响力, 后相关程度不高, 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 要促进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对农林牧渔业进行需求刺激不能很好的对全疆经济得到有效的增长。为此也能说明农林牧渔业已经不是新疆的主导产业了。

2.感应度系数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Σ矩阵第i行之和, 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 对i部门的产品的完全需求;是列昂惕夫逆矩阵行和平均值, 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1单位最终使用对各部门产品完全需求均值。根据2007新疆投入产出表, 农林牧渔的感应度系数Ei=2.479598>1, 感应度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是其他部门增加最终产品不可缺少的产业, 有很强的前向相关性。新疆农林牧渔业为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料, 其他行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农林牧渔业充分供给才能实现, 所以农林牧渔业可能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计算分析, 可以证明新疆的农林牧渔业及第一产业已经不再是新疆的主导产业, 通过刺激其需求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已不再有效, 但是社会其他各个部门的经济增长仍然十分依赖于该行业所提供的产品。从这个社会效用来看, 新疆农林牧渔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积极的作用。该行业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用来提供出口, 对增加本区收入有一定的作用。就全国来看, 新疆的农林牧渔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和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 作为基础性行业能很好的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所以在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农林牧渔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新疆农林牧渔业作为新疆的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为其他行业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它也能很好地解决劳动力就业等社会问题, 所以对农林牧渔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2010年出版的2007年最新投入产出表对新疆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新疆,农林牧渔业,投入产出

参考文献

[1]钟契夫, 陈锡康, 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2]何其祥.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新疆农业战略地位演化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成果简介[EB/OL].天山网:社会动态栏目, 2003-05.

7.书记农林牧渔 篇七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基础产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为更好地了解该项优惠政策在我市的执行情况,我们选取管辖此类企业较多的麻涌、樟木头和洪梅分局开展调研,实地了解相关企业情况,收集政策执行中的存在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策,以期更好地推动农林牧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状况

2008-2011年,全市国税管辖的属于农林牧渔业的企业分别有131户、167户、191户和226户,分属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六大类,历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97亿元、97.97亿元、150.98亿元、195.5亿元,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分别为958.52万元、1187.77万元、2020.57万元、9826.5万元。随着全市农林牧渔业企业的增加,全市享受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的企业和优惠金额也相应增加。同期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分别为7户、15户、23户、23户,享受的减免税项目所得分别为914.32万元、15574.11万元、51092.67万元、24009.38万元。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虽然享受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但总体比例并不高,2008-2011年分别为5.34%%、8.98%、12.04%和10.18%。根据调查,主要是由于政策规定不明确、企业对该项优惠政策不理解、会计核算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企业不能充分享受该项优惠。从统计情况看,全市农林牧渔业中享受优惠的主要为农产品初加工业,在2008-2011年间,农产品初加工业占享受优惠政策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2.86%、60%、60.87%和47.83%,而在农产品初加工业中,主要又是粮食及油料植物初加工业。

二、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策自身具有局限性

1.优惠待遇设计的层次多、门槛高,部分规定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新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对农林牧渔项目区分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其划分标准主要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必需项目如蔬菜的种植、谷物的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等给予免税待遇;无关基础民生、不是必需品的项目如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香料作物的种植等实施减半征收。在实际执行中,上述规定存在如下弊病:一是层次多,操作复杂,不利于节约征纳成本。纳税人须区分不同项目享受优惠,如果纳税人既从事减半征收的种植、养殖项目又直接进行初加工,需要分别核算,核算不清的则进行核定分摊。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征纳双方的成本,而且也难以做到精确合理。二是门槛高,受惠面窄,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政策只对最基础必需的项目给予免税待遇,其他如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香料作物的种植项目等都只能享受减半优惠,农产品初加工的范围界定也较为狭窄。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如花卉、茶等项目早已成为生活中的普遍需求,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不能享受免税待遇较为不合理;而部分农产品初加工范围以外的项目也已成为市场必需,如食用油制品中的精炼油,由于毛油不符合食用标准不能直接出售,必须加工成精炼油才能对外出售,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多数会将生产毛油与精炼集为一体,但由于精炼业务不属于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而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2.部分优惠项目的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新企业所得税法自实施以来,除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外,对“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中的其他项目一直没有进行详细解释,导致经常产生争议。如由于不明确何为饮料作物,当水果被用于生产饮料时,就无法判断是应按水果种植享受免税优惠还是按饮料作物的种植享受减半优惠。而对于规定了优惠范围的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来说,也存在规定较为刻板、部分标准不明确的问题。目前政策规定是通过一一列举农产品初加工各子项目的具体工序和产成品的方式来说明其优惠范围,但这种方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工艺流程的专业性较强,对于缺乏农业专业知识的税务人员来说,要进行准确判断较为困难,更多依赖于企业对自身生产及工艺流程的说明,存在一定的执法风险;二是各个企业的工序、工艺不尽相同,且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按工序进行判断容易引发政策争议。对某些项目来说,初加工与精加工的界限很难界定;优惠范围中规定的工序是缺一不可还是可以只包含其中部分工序,能否增加工序等也存在争议。例如稻米初加工中不包含抛光工序,但由于未经抛光处理的大米在市场上基本无人问津,所以粮食加工企业普遍会采用抛光工序,那么经过抛光工序后产出的大米是否还能享受农产品初加工优惠?另外,对部分初加工产品的判断也存在争议。如初制毛茶属于初加工产品,精制茶则不属于初加工范围,但目前对于毛茶和精制茶并没有准确定义,这些问题均给农林牧渔项目优惠政策的落实带来不利影响。

3.部分政策规定可操作性较差或存在不合理之处。文件规定,企业将购入的农、林、牧、渔产品,在自有或租用的场地进行育肥、育秧等再种植、养殖,经过一定的生长周期,使其生物形态发生变化,且并非由于本环节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而明显增加了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可视为农产品的种植、养殖项目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上述规定中“一定的生长周期”没有明确合理的标准,为区分再种植、养殖行为还是商贸行为带来困难。又如,蔬菜初加工的工艺流程十分简单,其中一项是“将新鲜蔬菜通过清洗、挑选、切割、预冷、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净菜、切割蔬菜”,则纳税人若购买蔬菜后直接卖出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但若购买蔬菜进行简单的清洗、切割、包装等处理后再卖出就可享受免税优惠,十分不合理。此外,农产品初加工政策本意是针对农民家庭兼营或收购单位进行初加工活动的优惠,但现有政策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在对部分初加工项目享受优惠主体的判定方面带来争议。

(二)部门联动机制未有效建立

农林牧渔项目税收优惠政策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具体优惠项目众多,部分内容十分专业,对于缺乏农业专业知识的税务人员来说,准确把握优惠范围存在困难。例如用于杀虫和杀菌目的的植物的种植是不属于“中药材的种植”优惠范围的,但如何判断存在困难;“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优惠是针对农业科学技术方面鼓励的新品种的,但新品种如何认定没有明确规定;“林木的培育和种植”项目中,具体什么是林木,林木与乔木怎么区分,城市树木、草坪的种植与管理是否属于林木培育的优惠范围等等,上述问题对于税务人员来说,由于缺乏农业专业知识,不经农业部门的专业认定而自行判断会存在一定的执法风险。但是,目前我们并没有建立与农业部门的联动机制,在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难以引入专业部门进行确认把关,这就使税务机关在执行政策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被不合理放大。

(三)配套征管措施有待完善 自实施以来,农林牧渔业优惠政策已经数次修订,但目前配套的征管措施仍不尽完善,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一是在季度预缴申报表的填报方面,该预缴报表的设计没有考虑税基式减免项目,企业享受的减免所得无法直接在报表中填报。以我市XX企业为例,该企业2011年享受的减免税所得为1.5亿元,季度预缴时若不考虑该项减免将虚增企业的大量税款,显然不够合理。二是按照国税函〔2010〕148号文的规定,减免税项目形成的所得不得弥补应税项目的亏损,减免税项目形成的亏损,不得用应税项目的所得弥补。但按目前申报表的格式设计,该项规定无法在申报表的填报中实现。同时目前征管软件的盈利亏损台账也无法区分减免税项目还是应税项目,给亏损弥补的后续跟踪带来困难。此外,如何区分减免税项目和应税项目也存在争议。如果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优惠范围内的项目,当出现亏损但企业未办理备案手续,则该亏损应认定为应税项目的亏损还是减免税项目的亏损?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争议。

(四)具体操作的一些争议问题有待明确

由于农林牧渔行业在实际核算中的复杂性,在具体操作时也遇到许多争议问题,亟待进一步明确。例如该优惠针对项目所得享受,但项目所得的具体计算存在争议:一是按会计规定计算出所得后,按税法规定还要进行纳税调整,比如业务招待费等,则享受优惠的所得应是按会计计算的所得还是纳税调整后所得?二是按规定,纳税人未取得有效凭证的成本费用支出暂不能在税前扣除,但对于享受项目所得优惠的纳税人来说,在部分成本费用支出缺乏有效凭证的情况下,其项目所得应如何计算?三是在计算项目所得时,与该项目直接相关的收入,如汇兑收益(如因购买原材料延迟付款而产生的汇兑收益)及该项目享受的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等,能否计入项目所得等等问题。

三、完善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完善农林牧渔项目税收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拓宽优惠政策受惠面

1.简并优惠层次,降低优惠门槛。从实际情况来看,新企业所得税法分层次给予优惠待遇的做法已失之狭隘。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以前不属于必需品的项目现在已成为人民生活的普遍需要,当初的划分原则已不适应形势变化。另一方面,对产业的扶持应结合国家战略考虑和行业具体情况,以茶的种植为例,2009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居世界第三,茶产业已成为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但茶、花卉等农业种植业都存在粗放式经营和利润率低的问题,亟待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实行种植与加工、销售一体化,形成完整可追溯的农业产业链,这样既可保障农产品质量也可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在此背景下,新企业所得税法将花卉、茶、淡水和海水养殖等农产品的种养与初加工实施不同税收政策,既不利于节约征收成本,也不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同时,对这些农产品的初加工实行免税,但种植却不免税,也不符合“量能负担”的征税原则。因此,有必要顺应形势发展,取消对现有减半优惠征收项目的差别待遇,统一到免税这一个优惠层次。

2.适当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范围,简化判断标准。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农产品初加工的部分项目门槛设置过高,享受范围太窄,不利于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我市情况看,2011年在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127户企业中,符合农产品初加工项目优惠条件的只有11户企业,占比8.66%,政策扶持作用没有充分体现。而且目前的优惠政策过于强调初级加工,缺乏对农业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鼓励扶持,不利于农业工艺水平的提高。建议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当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范围,使更多企业能享受到税收优惠。同时,通过列举具体工序和产成品的方式来说明农产品初加工的优惠范围,虽然详尽却失之刻板。为减少企业对工序要求、能否分阶段或分产品享受初加工优惠等疑问,建议简化判断标准,通过产成品而不是工序来判断是否属于初加工产品及能否享受税收优惠,以减少主观理解和判断上的争议。

3.明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管理要求。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要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但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能否视为自己种植的农业产品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则没有明确。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许多农业企业在凭证的取得方面存在欠缺,对其享受税收优惠带来不利影响,建议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进一步明确具体要求,并降低对农业企业的凭证管理要求。

(二)建立与农业专业部门的联动机制

农林牧渔业优惠政策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中最为复杂、专业性最强的政策之一。无论是对优惠项目的界定,还是对农产品初加工范围的判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对行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有一定了解。但事实上,税务人员普遍缺乏农业专业知识,进行准确判断存在显而易见的困难。建议改变目前由税务部门进行优惠确认把关的做法,先由农业专业部门对具体项目是否属于国家鼓励扶持范围进行定性把关,并出具确认意见;税务部门则根据农业专业部门出具的确认意见为企业办理优惠备案手续,并针对企业财务核算是否规范以及享受优惠金额是否准确等进行后续审核。通过建立农业专业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并联合开展税法宣传和办税辅导,鼓励和帮助农林牧渔企业积极享受各项税收优惠。

(三)迅速完善配套征管措施

针对农林牧渔项目优惠政策配套征管措施不够完善、纳税人在填报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和申报表时遇到的困境,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报表设计。具体建议包括: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第7栏和第8栏之间增加一栏“减、免税项目所得”,用以填报农林牧渔项目优惠金额,并将第8栏“弥补以前亏损”拆分成“弥补以前亏损(应税项目亏损)”、“弥补以前亏损(减免税项目亏损)”两栏;二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的24栏“减:弥补以前亏损”拆分成“弥补以前亏损(应税项目亏损)”、“弥补以前亏损(减免税项目亏损)”两栏,同时将附表四也拆分成两张对应的附表。

(四)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完善政策反馈机制

上一篇:金霞山秋游作文下一篇:新形势下的薪酬激励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