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专项自查报告

2024-09-21

资金管理专项自查报告(精选12篇)

1.资金管理专项自查报告 篇一

国家专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自查报告

沅江市财政局

2009年9月3日

根据《益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专项补贴资金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益政办电【2009】55号)精神,我局对我市2008的拨付、使用、管理及绩效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补贴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2008年,我市争取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主要有粮食直补资金、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资金、能繁母猪养殖补助资金、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扶持资金、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公路建设补贴、农村沼气建设财政补助、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贴、农村低保补助、移民无房户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住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贴和小型水库移民困难补贴。各项补贴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如下:

1、粮食直补资金。去年收到益阳市财政局粮食直补资金1020.5万元后,按照农户的原计税面积,按13.5元/亩的补贴标准将补贴资金通过乡财网“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市共发放补贴面积75.5万亩,发放补贴资金1019.9万元,受益农户12.5万户,资金结余0.6万元。

2、农资综合补贴。2008年,收到农资综合补贴资金6092.6万元后,按照80.6元/亩的补贴标准,通过乡财网“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6089.2万元,资金结余3.4万元。

3、水稻良种补贴。全市分两个批次发放2008年水稻良种补贴资金1310.2万元(2008年4月,发放第一批资金485万元,2009年3月发放第二批资金825.2万元)。其中,按照10元/亩的标准,发放早稻补贴资金482万元;按照15元/亩的标准,发放中稻补贴资金29.7万元,晚稻补贴资金798.5万元。

4、油菜良种补贴资金。2009年7月,按照10元/亩的标准,根据《沅江市2008-2009年油菜良种补贴资金分配表》,通过“一卡通”发放2008年油菜良种补贴资金381.2万元。

5、能繁母猪养殖补助资金。2009年2月,根据《沅江市2008年能繁母猪补贴发放统计表》,按照100元/头的标准,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将能繁母猪补贴资金222.4万元发放到养殖户手中。

6、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扶持资金。2008年,我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总投资2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万元,企业自筹55万元,分别由琼湖养殖场、新农山庄养殖场、文明养殖场、又红养殖场、石竹养殖场、三眼塘养殖场、净下湖养殖场、正屈养殖场等八个养殖场进行。

7、农机具购置补贴。去年,我市共完成购机补贴计划142台,补贴金额120万元。其中,购置大中型拖拉机41台,2 补贴65.1万元;旋耕机45台,补贴3.8万元;收割机55台,补贴50.3万元;插秧机1台,补贴0.8万元。

8、农村公路建设补贴。2008年,我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99.3公里,通畅106个行政村,建设资金达4368.35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农村公路建设补贴资金176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786.7万元,乡镇村自筹1816.65万元。

9、农村沼气建设财政补助。我市2008年争取国家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资金1832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拨入部分1307.54万元,其它为配套物资527.54万元。自去年7月启动该项目以来,已在全市14个乡镇231个村推广沼气池5266个,受惠农户5266户。

10、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008年,收到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资金2465.22万元,当年实际拨付2571.17万元,其中,拨付沅江市移民局专户1931.85万元,四季红移民后扶直补资金625.45万元,四季红项目资金13.87万元。

11、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去年,收到上级拨付的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282万元后,拨付沅江市房产局269.28万元,通过“一卡通”补贴专户12.72万元。

12、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贴。2008年,我市参合人数485293人,中央补助资金1920.53万元,省级补助873.53万元,益阳市补助291.08万元,本级配套291.18万元,全年共筹集资金3861.61万元(含个人缴费10元/人),支出3843万元,每月由合管办申报,财政审核后拨付资金。

13、农村低保补贴。去年,上级财政拨入620万元,全年支出596.21万元。

14、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住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2008年,上级拨付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31万元,其中,中央拨付77万元,省级转移支付资金4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8万元。该项资金已全部于去年12月拨付到位。

15、其它补助。2008年,上级拨付我市特困移民无房户补助资金34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贴资金19万元,已全部发放。但小型水库移民困难补贴0.39万元因资金过少,下发后易引发纠纷,暂时未发放。

(备注:3、4、5、7项的资金全部是上级财政拨款,资金已全部下发,未结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面比较分散,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少,不利于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二是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在观念上相对落后,在项目的管理上比较粗放,加之缺乏一定的责任心,一些项目单位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由于财政资金分口、分部门来源渠道较多,资金管理分散,拼盘项目由多个部门共同实施,每个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整体规划,部分项目存在前期准备不足,规划、设计深度不够,概算编制粗糙,项目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整体效益。

三、下一步整改的主要措施

1、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结合沅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按照国家、省专项资金项目指南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规划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项目进行申报。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牢固树立项目强市的意识,把抓发展真正体现在抓项目建设上。

2、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农民“互动”,形成在财政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投工投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机制。吸引和调动信贷资金、金融资金及社会各方面资金增加对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的投入,创新资金整合方式,坚持以项目带动、以产业带动、以区域带动等方式实施支农资金整合。

3、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机制。一方面按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规定,围绕预算分配权、资金拨付权、行政审批权等关键环节和岗位加强内部监管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分配和财政审批程序合法、办法科学、结果公正;另一方面切实强化外部监管,当前特别是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问题,搞好项目资金的专项检查,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验收、跟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项目上。逐步实现项目资金的安排与监督职能分离、责任明确和相互制约的新机制,使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5 监督、考评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4、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明确各投资主体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合理界定绩效目标与各投资主体的配比关系,把资金集中用于管理规范、效果明显地区和项目。

2.资金管理专项自查报告 篇二

一、募集资金的概念、使用及募集资金专项报告

募集资金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证券 (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以及非公开发行证券向投资者募集的资金, 但不包括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募集的资金。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设立的专项账户, 对募集资金单独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严格按照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及审批后的资金计划实行专款专用, 同时要加强检查, 编写好募集资金专项报告, 按照上市交易所的要求及时完成信息披露义务。

二、实际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编写募集资金报告的过程中, 一些公司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募投项目使用资金支出数字的准确性

公司在统计项目支出时, 是根据银行账户支出数来进行统计, 分账户分项目核算时一般不容易出问题。但目前上市公司一般下属很多分公司, 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由母公司统一进行融资, 募集资金到位后由母公司按照董事会同意设立的账户进行统一存放, 而募投项目的实际核算地分别在分公司或其二级单位, 各具体项目建设单位分别设专户进行独立账务核算。各项目建设单位专户资金由母公司分次拨付使用。

由于募投项目一般金额较大, 部分又有国外采购, 各具体项目建设单位不具备付外汇的能力, 需要母公司或分公司通过信用证方式向国外代付货款或技术服务费, 也存在母公司代项目建设单位支付较大金额的项目款, 并且分公司核算的项目较多, 这就容易导致实际统计募投项目中项目支出数字不准确, 直接影响到对外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二) 募投项目实际支出和计划比较的口径不一致

募集资金专项报告统计募投项目支出是从货币资金角度考虑, 即项目实际支付出去的募集资金数字, 但每年募投项目的承诺投资金额是公司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考虑, 本年项目投入的计划数是当年计划固定资产投入数, 不一定是当年固定资产全部现金支出, 实际货币资金支出和计划比较的口径不一致。

(三) 募投项目完成后, 募投项目使用资金管理困难

募投项目应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披露进度如期完成, 但实际中存在项目已完成但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问题, 工程已竣工, 项目已终结, 但部分工程、设备由于质保期未满等原因尚未支付完毕。在未支付完前, 存在一直编制募集资金专项报告, 造成募集资金管理困难的问题。

(四) 工程项目的进度及结算情况难以表述

由于工程施工人员不足、安装进度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影响工程进度缓慢, 未能按照招股说明书的约定完工或工程拖延时承诺达到预定可使用时间不准确;项目已完工, 但由于甲、乙意见不一有争执, 导致工程竣工决算迟迟不决或未进行验收, 造成项目表述困难。

(五) 本年度实现的效益计算困难

对于募投项目中有产品产出的, 本年度实现的效益是个重要指标, 可以验证该项目生产的产品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项目单位只负责生产, 销售由其他单位负责, 故很难确认本年度的实现的效益, 相关的制度、规定也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

三、募投项目报告编写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各项募投项目的支出数字直接影响披露的准确性, 但项目核算单位较多时, 容易出现由于代付款项及某些误进、误出款项造成统计错误, 故确定募投项目支出显得很重要。在母公司筹资, 分公司或其二级单位进行项目具体核算时, 项目实际核算单位的资金是通过母公司专户拨款到下属各分公司, 各分公司再拨至其二级单位来使用的。建议采用逆推法来进行项目支出数的复核来保证数字的准确性。根据项目建设单位开立的专户的支出数字进行正常的项目支出统计。每个具体项目建设单位统计出该单位应支出的项目数字, 通过“期初募集资金+本年拨入募集资金+利息-手续费支出-期末募集资金=本单位核算项目应支出”复核 (如该单位在专户中核算履约保证金业务, 期初、期末数字中均需扣除保证金金额) , 该单位核算项目应支出数字和实际支出数字一致核对无误时, 说明该数字准确, 加上分公司或上一级单位代支付款项, 就是该项目实际统计支出数字;母公司不进行具体项目核算, 但存在代项目支付部分款项等情况, 通过“期初募集资金+利息-手续费支出-本年拨出募集资金-期末募集资金=母公司代项目应支出”进行复核, 各单位本年拨入和母公司本年拨出数字核对无误, 母公司代项目支出数字和各单位上级单位代支出数字核对无误后, 母公司用“期初募集资金+本期利息收入-本期手续费支出-期末募集资金=本期项目支出”与各项目统计的支出数字核对一致后即可证明数字统计准确无误。

不考虑口径不一的情况。为便于统计, 募集资金项目报告中募投项目的实际货币资金支出和当年募投项目计划支出作比较。截止期末承诺投入金额用上年计划数与本年计划数累加确定。

项目已经按照招股说明书的约定完成, 但募集资金的支出尚未结束, 应在项目竣工决算后, 先按照项目决算数字, 将项目未支付完资金一次性从募投项目专户转至经营户, 以后再根据情况支付债权人所欠资金, 这种做法视同为在工程完工后, 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节余资金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处理。

对于募投项目的建设, 领导层要高度重视, 管理人员从招标时对施工方资质的审核、合同中项目工期的约束及违约的惩罚条款要明确, 工程人员要抓紧开展项目建设工作, 对施工单位加大奖惩力度, 及时办理进度结算, 对项目用募集资金在符合制度情况下要有保障以保证工程款的及时支付。对完工项目外委审计要及时与审计、施工方沟通, 三方及时协商, 处理解决发现的问题, 保证决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而保证募投项目的准确披露。

对于该项目当年可实现的经济效益, 可以根据当年产品实现的销售利润, 再按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例分摊一定的期间费用, 最后扣除所得税的影响确定该项目本年实现效益。

综上所述, 通过详细的数字核对等解决了编写报告时存在的问题, 既保证了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的资金支出数字的准确性, 也能够解决实际募集资金专项报告中存在的披露问题, 进一步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 从而使得募集资金专项报告真实、准确, 监管机构能更好获得信息披露内容, 控制信息的质量和流向渠道, 获得更好的监管效果, 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及时、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摘要:募集资金是公司通过股票上市等方式筹集到的资金, 金额较大, 从存放、使用到披露整个过程都进行严格监管。指出编写募集资金报告过程存在的财务问题, 寻求适当的解决措施, 进一步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 使得募集资金专项报告真实、准确, 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3.资金管理专项自查报告 篇三

1.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发挥了较好的支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设立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规模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2006~2010年5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省级专项资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带动了各级财政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 据统计,5年间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46亿元,县(市、区)投入专项资金10.77亿元,乡镇投入4.09亿元,加上省级投入,各级专项投入总计达到25.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5%,市(州)级财政投入占5.8%,县级财政投入占42.5%,乡级财政投入占16.2%。

1.2有效捆绑了各类资金项目和集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专项资金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在省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下,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泥草房、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在全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创新建立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同时,积极发挥了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5年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227.06亿元,其中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43亿元,占20.4%;各级各部门单位帮扶投入14.74亿元,占6.5%;发动社会能人和有关团体、企业捐助投入3.9亿元,占1.7%;乡村集体投入51.55亿元,占22.7%;农民自主投入94.12億元,占41.5%。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5.23,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3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村屯改造 5年时间,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试点阶段“百镇千村”和深入实施阶段1000个示范村建设,支持农村道路、饮水、桥涵、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1538个,支持农村文化广场、村部、卫生所、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项目609个,支持农村院墙、边沟、垃圾处理等环境改造项目437个,支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24个,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50110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1.4强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化 全省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和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5年时间,利用省级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规划编制经费2220万元,地方配套3280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的自然概况、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数据普查,支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和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1.5支持启动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工作信心 5年时间,在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地厅级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了全省60个县(市、区)县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到中央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对全省624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从2009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进行系统培训,实施3年已完成培训任务6000名。还支持组织3期90人的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5期200人到长三角、珠三角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新农村建设思路。

2.当前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使用面临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省级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尽管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已经出现了总体规模少、支持力度弱化、拉动带动作用下降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

2.1建设成本快速攀升,极大地削弱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调查中发现,农村各项建设上已经出现3个大幅度上涨:一是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现行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与2007年比较,水泥售价480元/吨,涨幅90%;红砖0.4元/块,涨幅130%;钢材3600元/吨,涨幅34%;木材2300元/立方米,涨幅187.5%;河沙70元/立方米,涨幅100%。地砖、油漆、房瓦、玻璃等价格均有大幅上涨,总体上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上涨1倍左右。二是人工费和机械租用费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农村力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6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100元/人·天,涨幅67%;木瓦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10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200元/人·天,涨幅100%。无论是力工还是木瓦工,雇佣单位中午还要负责1顿午餐。钩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1000元/台.班,涨到目前的2000元/台·班,涨幅100%;推土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800元/台·班,涨到现在的2000元/台·班,涨幅150%。三是工程造价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开安镇柳树洼村修建4.5米宽水泥路工程造价由2007年35万元/公里,涨到目前52万元/公里,涨幅49%;修建砖道工程造价由2007年11万元/公里,涨到目前21万元/公里,涨幅91%;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修围墙由2007年250元/米,涨到目前480元/米,涨幅92%;修边沟由2007年65元/米,涨到目前120元/米,涨幅85%。由于原材料价格、人工机械费用、工程造价成本大幅度上涨,目前全省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只能起到2007年的1亿元资金的支持作用,支持作用削减50%。

2.2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数量增多,单位专项资金支持额度明显减少 2007年省级新农村建设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50个试点镇、200个试点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50万元。2010年全省启动1000个示范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20万元,资金额度下降60%。村干部普遍反映:省里给的资金少,每年建设一个项目都不够用,希望省里能像2007年那样多给一些专项资金支持。

2.3示范村建设内容增多、标准提高、投入增大,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拉动带动效应逐步减弱 2010年全省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制定了建设指导标准,对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整治、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基层组织7个方面37个重要建设内容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新农村建设已由过去路、水、电、气、房等基础建设转到全面发展、基础完善、功能配套、服务提高上来,一般1个2000左右人口的中等村,新农村建设由过去投资500万~10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500万元以上,有的建设投资更多。调查中了解到: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前几年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房屋改造投入达1200万元,今后尚有道路、打井、排水沟、围墙、休闲广场、蔬菜大棚等项目建设投入1500万元需要筹措;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913万元,今后还要建蔬菜大棚900栋和15栋楼的农民新村,尚需大量资金投入;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现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万元,尚有12公里边沟、12公里围墙、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资金投入1200万元需要筹措;今年,长春市绿园区增加垃圾处理一项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为24个行政村购置10台钩车、200辆手推车,修建11个垃圾中转站,安放22个移动垃圾箱,实现了垃圾户集、村转运、区统一处理。由于示范村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所需建设资金也不断增大,因此,省里每年投给村里20万元的专项资金,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拉动带动效应明显减弱。

2.4加快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势在必行,资金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参观了东丰县横道河子镇合力村秸秆气化站,大家一致认为大型秸秆气化站具有投资合理、使用方便、清洁环保、易于推广的特点,“一家点火、百家做饭”,是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的主要模式,也是实现农村环境整洁的关键。会后,各地纷纷要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2010年和2011年省里拿出一部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了26个大型秸秆气化站,一方面由于建设点少,无法满足示范村纷纷建设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成本增加,建一个可带动300户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由原来投入120万元增加到180万元,资金筹措的难度增大。全省9306个行政村每年都在建设1000个示范村,如果没有专项资金用于大型秸稈气化站建设,就很难加快推广这一清洁能源生产模式,农村环境整治也无法实现突破。

3.关于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的建议

虽然2007年以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保持在2亿元,但鉴于目前建筑原材料涨价、人工费机械费增加、工程成本大幅提高,加之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建设内容丰富、标准提高,全省亟待大规模推广大型秸秆气化站这一清洁能源等实际情况,就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3.1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主要是:“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专项资金制度。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专项资金”。建议省政府成立由省农业、财政部门组成的专门督查组,对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设立情况、投入使用情况、发挥效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有投入、有规模、有带动作用。

3.2逐年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 建议2012年省政府在保持原有2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再增加6000万元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重点扶持50个示范村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每个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扶持12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6亿元。2013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800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8亿元。2014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1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3亿元。

4.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篇四

资金用去哪里要有专门的资金管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专项资金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专项资金自查报告一

关于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自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领导组办公室:根据《舒城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对近三年来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落实

1、自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会后,乡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就县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进行了传达和学习,并就此项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安排。

2、召开由各村及政府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参加的专题会,会上传达和学习了县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对我乡自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以阙政字[XX]74号文件形式下发到各自查单位。同时对自查报表的填报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

3、乡村联动,协调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近几年强农惠农资金进行全面核现核查,各村在乡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对强农惠农资金特别是打卡发放到户资金,对照发放条件进行逐项核查。

二、自查结果

1、打卡发放类:根据自查表,我乡共涉及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9个项目。XXXX年,以上资金由县财政拔付到乡财政,乡财政足额将资金打卡到户。XX年乡财政根据县核定的数据及时上传相关到户信息资料,由县财政直接打卡到户。存在问题,是在本次自查之前,在库区移民直补到人资金发放中,由于时间跨度长,移民人口情况复杂,加之少数村刚申报时对政策把握不准,出现错登,造成资金错发现象。如:XX何店村错登84人,打卡资金额为37800元;XX年阴洼村错登5人,打卡资金额为6750元。XX年阙店村错发资金36800元,横山村错发资金35000元。乡党委政府发现后立即将打卡资金收回乡财政,并给予全乡通报批评。乡纪委及时下发了阙纪[XX]0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严明水库移民工作纪律,认真开展水库移民直补人口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

2、工程项目类:我乡主要涉及到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库区扶持项目资金等。在资金管理方面,基本能做到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但在本次自查过程中,发现在财政扶贫项目方面,有资金滞留现象,资金额达万元,波及2个小项目。其原因是以上资金到位后,正处于我乡村级财务全面清理时期,各村资金已冻结,8月1日才开始运行。近期我们已予纠正,将资金拔付到项目单位,并完善了帐务处理。

专项资金自查报告二

为进一步巩固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工作成果,落实各级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认真查纠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安全性,根据省、市、区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工作文件精神,我镇制定了《xx年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并由镇财政所组织业务人员对xx至xx年的专项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自查,现将我镇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我镇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区民政局、财政局专项资金使用规定,切实做到专户储存、专人负责、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确保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和安全,做到“俩个坚持”:

(一)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原则

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和任何手法挤占和挪用。一是救灾救济资金分配。以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为依据,根据灾害大小、损失程度、自救能力,突出重点,不搞特殊化,不搞平均主义,无挪用、坐支、截留等违纪行为。在发放过程中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公开发放的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坚持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审核,手续完备,程序合规,无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挤占、挪用、虚报等情况,坚持客观、公平、合理,实行动态管理。坚持按季度发放制度,实行银行打卡发放,无擅自扣留低保金现象,确保贫困家庭保障金的足额发放,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农村医疗救助金按照农村医疗救助政策严格审批程序,做到对象明确、资料齐全、手续完备、救助科学,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坚持情况反馈、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和经常性的检查,确保专项资金真正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一是坚持层层公开制度。结合村务公开工作,将各项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纳入公开内容,从村、小组层层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坚持逐级反馈制度。资金的分配情况,逐级反馈上报,切实加强监督。三是定期进行检查。每年镇财政所都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深入到各村入户核对检查看是否落实到户到人,是否使用得当,是否存在优亲厚友等现象和问题,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认真处理,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专项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一)家电下乡补。xx年6月至xx年12月,区财政下拨家电下乡津贴58900元,实付元。xx年区财政下拨元,实付元。xx年至xx年区财政共计下拨元,我镇实付元。我镇家电下乡资金全数实时地按要求经由“一卡通”形式,对全镇村民进行了补贴。

(二)粮食补。xx年共下拨粮食补元。

(三)退耕还林补。xx年共下拨343760元、xx年共下拨343760元、xx年共下拨343760元。3年共计1331280元。

(四)汽车下乡补。xx年6月至xx年5月区财政下拨汽车下乡补助元,我镇共下发元,余额元。

(五)水库移民补。xx年至xx年3月,我镇共计对水库移民补助5130元。

(六)教育补贴助学资金。xx年区财政拨款727200元,实际发放727200元。xx年区财政拨款666350元,实际发放666350元。两年共计发放1493550元。

(七)新农合医疗资金。

xx年门诊补偿涉及2371人,上级拨款元,我镇实际发放元;住院补偿涉及526人,上级拨款元,我镇实际发放元;二次补偿涉及400人,上级拨款元,我镇实际发放元。xx年门诊补偿涉及8853人,上级拨款元,我镇实际发放元;住院补偿涉及617人,上级拨款元,我镇实际发放元;二次补偿涉及581人,上级拨款元,我镇实际发放元。两年来上级共计拨款元,我镇共计发放元。

(八)农村最低生活保证金。xx年上级拨款1554000元,我镇按照规定以70元/月/人发放,共计补助1850人次,实际发放金额1554000元。xx年上级拨款1464160元,我镇按照规定以70元/月/人发放,共计补助1624人次,实际发放金额1464160元。

(九)五保供养资金。xx年上级拨款213900元,我镇按规定以1850元/年/人的形式进行发放,共计补助144人次,实际发放金额213900元。xx年上级拨款213900元,我镇按规定以1850元/年/人的形式进行发放,共计补助144人次,实际发放金额213900元。

三、自查情况

三年来,我镇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的发放,无截留、挪用、擅自扩大或缩小资金使用范围、改变补助标准的行为,各专项资金按规定报帐制,严格管理,会计核算真实规范。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原则,监督、管理好专项资金。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保证专项资金安全有效的使用,促进我镇事业全面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财政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2.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3.学校教育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4.财务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年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6.关于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7.小农水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9.专项资金自查报告范文

5.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篇五

20,国家工商总局共拨专项资金70万元,其中,丰城市工商局20万元,樟树市工商局20万元,铜鼓县工商局20万元,宜春市工商局机关10万元。

一、各县市局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1、宜春市工商局年国家补助的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12315指挥中心的建设和其网络设备的购置,装修面积为70平方米,造价为4万元,购置服务器及电脑的费用为10万元,实际用于建设的资金为14万余元;

2、丰城市工商局2008年国家局补助的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工商分局的改建,装修面积为314平方米,实际用于改建的费用为50.11万元,通过上级部门的认定已经达到了二星级分局的标准;

3、樟树市工商局2008年国家局补助的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临江工商分局的重建,目前,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中,已使用了一部分专项资金。

4、铜鼓县工商局2008年国家局补助的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大段分局新办公楼的建设,其面积为754.47平方米,实际用于大段分局新办公楼建设的资金为64.5万元。

二、专项资金的成果和发挥的作用

各县市区局专项资金的拨付,使上述各县市区局的办公大楼及时得到改建,办公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满足正常的办公需求。

三、自查整改

从专项经费的申请,批准,拨付到投入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违规的问题。各县市区局将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按照专款专用原则,统筹分配使用,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请况,拨付的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将专项建设安排的配套资金纳入每年部门预算安排。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自查报告3篇各类报告

在以后的工作中,各县市区局将继续做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切实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更好地加强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切实发挥专项补助资金效益。

6.文物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篇六

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各县市区、各单位对文化(文物)专项资金高度重视,严格管理,使用基本到位,局属单位在管理上比较规范,各类项目的落实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器材设备上档升级,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内容丰富多彩,广大人民群众一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各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县(市区)没有实行专账核算、免费开放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位、资金使用手续不完整、监督管理比较薄弱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检查组逐一指出,能及时整改的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限期整改。并对各县(市)区、各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书面报告整改情况,巩固整改效果,确保文化(文物)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管理规范有序、效益发挥良好。

7.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探讨 篇七

为此,本文试图将绩效战略管理和日常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借助平衡计分卡(BSC)和PDFA闭环管理等理论,探索较为系统全面地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绩效的方法。

一、运用BSC战略管理理论,加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平衡计分卡(BSC)来源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它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划分为财务、客户(利益相关者)、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进而再细分成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其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权重、打分标准等,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可较为全面、科学地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和测量。平衡计分卡能合理地处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果性指标和动因性指标、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这四个维度之间是一个循环的因果关系,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高校专项资金绩效也可借鉴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战略管理理论,服从和服务于高校的战略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见表1)。

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制订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仅仅是该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专项资金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绩效。精细化管理要求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生产和管理流程,实现专业化结构、制度化管理和标准化的工作方式。笔者认为,对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来说,其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强化组织、制度和信息系统等“三大支撑”,并且抓好PDFA闭环管理的四个环节。

二、做好日常绩效管理的三大支撑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专业队伍

成立校内项目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财务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校内发展规划、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科研、教务、人事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管理所有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组织申报、组织专家立项论证、绩效评价、日常监管、评价结果后期管理等工作。同时,成立项目评价专家组,由财务、审计及项目相关专家组成,相关专家由项目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库专家由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相关专家组成。

(二)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

表1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基本模板)

1. 建立健全高校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基本内容包括评价对象确定、组织实施程序、工作细则、评分规则、预期绩效申报、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等,将高校项目绩效评价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①

2. 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基本内容应包括:对于实现绩效高的项目及相关人员的奖励办法;对于实现绩效低的项目及相关责任人,追究其何种责任,项目经费如何扣减等。

3. 建立健全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及细则。

学校层面要出台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明确支出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等内容);对于大额专项经费,专项经费使用管理部门还须出台具体的专项经费管理细则,进一步细化支出范围、标准、审批程序、预算执行进度安排等内容,上报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后实施,管理办法细则未出台不予下拨经费,以加强财务的事前控制。

(三)做好信息技术支撑

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模块,并实行系统间动态对接共享。构建性能多样化、端口交互式、信息集成化、流程一体化的专项经费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实时跟踪、动态反馈,并与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动态对接共享,与各部门单位的信息资讯平台和信息技术资源系统对接共享,实现全过程多方位搜集信息资源,形成可持续的数据流。通过项目预算管理网络化,建立预算信息公开与获取机制,为不同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使其可以随时上网了解项目预算执行的情况,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纠偏扬长提供支撑,便于相关项目承担部门和监管部门及时强化管理。有条件的,还可开发“专项绩效考评信息系统”,在系统软件中提供信息汇集、存档、客观分评价、综合绩效考评、统计分析等功能,使绩效考评工作更加快捷、客观、科学。

三、运用PDFA闭环管理理论,抓好四个管理环节

PDCA闭环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指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均按“制订计划(Plan)—实施计划(Do)—检查计划实施效果(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的顺序不断循环进行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属于资金配置和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完全可以借鉴PDCA闭环管理这一科学方法。

(一)P阶段:立项设标,从严把关

P阶段(计划阶段)是一次PDCA循环的起点,这里需关注的工作有项目立项、项目预算编制和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制订等项目绩效前期管理工作。

1. 做好项目立项的论证和审批工作。

高校开展项目绩效评价,首先要重视项目预期绩效申报工作。在项目立项、预算申报时,要求项目实施部门对项目的立项价值、可行性、完成期限、立项依据、实施方案、经费支出预算、工作量目标、效益目标等内容做出明确说明。在此基础上,组织对项目立项和项目预算进行科学的论证,杜绝出现随意立项、随意编制预算,抢占资金的现象。②

2. 科学编制项目预算,强化预算管理。

首先,全面及时编制项目预算。将其所有资金纳入预算体系,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各项开支做到“先预算,再开支”,防止“先开支,再申请预算立项”或坐收坐支的现象。其次,科学有效地选择项目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可尝试零基预算;对于周期比较长的项目,要尝试滚动预算,在编制预算时运用滚动计划法,将长期预算与年度预算结合起来,采用“近细远粗”的方式编制预算。再者,要强化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在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尤其在预算编制环节,要进一步与业务处室对接,做好绩效目标的审核工作:把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前置性条件,编制预算时阐明项目各项预算支出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用何种量化指标来衡量完成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情况,从而实现绩效目标从形式上的嵌入向实质性的结合转变,提高绩效目标和资金安排的匹配度。②

3. 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按照经费不同的使用方向和效益体现方式,将学校专项项目分为不同类别,设立不同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给本文前面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基本模板)”的具体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实行分类考评。

(二)D阶段:严格执行,强化管理

D阶段(实施阶段)是一次PDCA循环的重要中间环节,强调对专项资金绩效的日常自我管理,这一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合理分解目标责任。

在实施主体上,对照实施计划和目标,经过内部充分沟通,将相关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到若干个责任中心和责任人,落实到每个责任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

2. 严格按预期绩效目标进行执行管理。

每个项目可设绩效督查员,按预期绩效目标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对项目绩效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反馈给责任单元;注重项目绩效资料、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定期召开绩效分析会,定期向项目组和学校绩效管理机构呈报项目预算绩效执行分析报告。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绩效督查员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若出现偏差,便要提醒相关责任单元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项目完成。其目的是保证项目能在满足其时间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其总体目标。

3. 加强项目支出的财务管理。

科学设置财务核算体系,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加强经费支出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做好国库支付的对账,发现不合理的支出或项目之间串户的现象,及时纠正和调整。①

4. 加强项目支出成本绩效管理。

在项目成本费用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体系,运用价值链分析、对标管理、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目标成本法、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科学管理。

(三)C阶段:强化检查,客观评价

C阶段(检查阶段)是一次PDCA循环的反馈阶段,是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评价的过程。

1. 科学安排考核评价流程和方式。

在考核评价流程方面,首先由各项目组定期提供绩效管理自查报告;然后,学校绩效评价小组进行严格审核和抽查,对照其原定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最后,项目评价专家组进行综合绩效考评。在检查评价方式上,要力求多样化,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必要时要可开展绩效审计。

2. 强化各专项资金预算支出绩效考核。

每个预算年度末,财务部门对高校内部各专项资金项目在完成工作量、进度、质量、及时性、资金到位、支出与计划的符合度、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及时发现执行偏差,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组和学校绩效评价小组。

3. 创新综合绩效考评方式。

如采取会议考评与现场考评两种方式:会议考评一般程序为:“项目负责人进行陈述———专家提问———项目负责人答辩———专家合议”等四个步骤,最终专家将绩效得分导入校内专项绩效考评系统;第二类为现场考评,现场考评是指将绩效考评的会场设在项目执行现场进行答辩考评,除了上面四个步骤外,第一步骤还要增加项目负责人还要对项目绩效进行现场陈述和演示。③

(四)A阶段:奖惩分明,纠偏提效

C阶段(处理阶段)是一次PDCA循环的终点,也是关键环节。这阶段主要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和项目绩效后期管理。

1. 总结和固化成功经验。

通过研究学校内部(也可借鉴外单位)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活动的最佳实践,以比较、识别出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从而在下一阶段继续贯彻或在其他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活动中加以推广;当然要进一步固化成功经验,重点在于修订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

2. 分析和纠正偏差。

对本循环前几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及时与项目组沟通,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或针对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及时纠正偏差。

3. 重视评价结果运用,强化奖惩。

首先,要通过排行榜的形式公布绩效评价结果,并召开全校性的先进表彰会或问题通报会,形成精神上的鼓励或压力。其次,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项目预算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与项目资金预算分配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控制没绩效或低绩效的项目,鼓励绩效良好的项目。再者,强化绩效问责制,对于因人为原因造成绩效低下,给学校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则应追究责任中心及责任人的经济或行政责任。

4. 将处理结果嵌入下一个PDCA循环。

将基于本循环的经验教训上修订的新评价标准和新管理制度,以及根据评价结果调整的项目资金预算新分配额等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使绩效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良性循环,推动项目绩效呈阶梯式上升,持续改进。

8.我省加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 篇八

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 2006年专项资金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过去五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于强副主任指出,今年是新农村建设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第二年,我省将继续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1000个示范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补助。按照上限控制、重点支持、相对集中、尊重民意和奖优罚懒的原则,补助项目主要集中在10大类: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二是桥涵建设。三是自来水工程建设。包括水源、泵房、管线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五是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省支持最高额度不超过7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和村集体、农民自行筹措。六是休闲文化广场。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建设等。七是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车等。八是有线电视建设。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或建设卫星接收装置。九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十是太阳能路灯。

于强副主任强调,今年我省要从切实保障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出发,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批复项目使用专项资金。补助范围严格按照当年省里批复的建设项目使用,不得截留、挪用、串项使用;及时拨付和使用省级专项。按照省财政厅和省农委联合印发的《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在接到省财政厅指标文件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建设单位,并通知当地乡镇财政所(分局)。各地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及时拔付专项资金,不准缓拨和滞拨;建立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 开展专项资金检查。

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对项目申报工作强调了几点意见。最后,与会人员针对项目申报的时间、资金及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咨询,省农委副主任于强及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一一做了回答。

9.涉农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篇九

一、涉农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一)20xx年涉农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1、20xx年蓝耳病疫苗省级配套经费20万元,18万元用于招标采购60台冰箱、6吨消毒药品,2万元上交县财政。

2、20xx年防疫员工资,中央35万元,省财政34.7万元,已全部发放到防疫员手中。

3、20xx年畜牧良种补贴资金,中央财政140万元,已经县财政局拨付县庆丰余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种公猪站。

4、20xx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总投资26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40万元,县级配套24万元。目前已拨付项目实施单位211.2万元,验收审计结束后,拨付剩余资金。

5、20xx年注苗反应补偿4万元,已补偿到户。

6、能繁母猪补贴配套50.8596万元,与中央、省财政资金,一同已打卡拨款到42383头能繁母猪养猪户,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

7、20xx年县财政180万元,已拨付到全部到12个养殖场。

8、省财政种禽场补贴25万元,已拨付到3个种禽场。

9、20xx年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资金470万元。用于奖励新建扩建246万元,供精点4.6万元,引种补贴64.63万元,粪污处理38万元,猪舍改造22.17万元,发酵床9.6万元,防疫服务经费55万元,贴息贷款30万元。

10、20xx年防疫储备经费90万元。用于招标采购狂犬病疫苗6万头份,羊痘疫苗20万头份,耳标钳400把,防护服200套,消毒药10吨,防疫员防护工作服780套(春秋各390套),资金通过采购中心已拨付中标单位。

11、月至20xx年10月中央财政分二次拨付资金175.3万元,省财政配套52.6万元,地方财政配套52.7万元,合计281.264万元,资金已于20xx年10月由县财政局直接打卡拨付给养殖户。

12、20xx年11月至20xx年5月规模养殖场及生猪定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中央160.2万元,省级配套52.6万元已到县财政,待县配套资金到位,由县财政通过一卡通拨付给养殖户及屠宰场。

(二)20xx年涉农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1、20xx年农产品质量监管资金10万元,县财政局已拨付到县庆丰余畜牧养殖公司。

2、20xx年畜牧良种补贴120万元,县财政局已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县庆丰余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种公猪站。

3、20xx年防疫员工资中央35万元,省38万元,已发放到防疫员手中。

4、20xx年老兽医工龄补助已通过县社保局发放到人。

5、20xx年防疫物资储备经费60万元。用于采购疫苗和其他防疫物资及防疫工作开支。

6、20xx年生猪调出大县项目资金572万元,目前未验收,资金未发放。

7、20xx年生猪标准化项目资金23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招标,资金未发放。

8、20xx年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项目资金15万元,项目已验收,正在审计中,资金未拨付。

9、20xx年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资金863万元。按省农委文件规定,6月底开始验收,然后发放资金。

10、20xx年省财政拨付1万元,已用于抽检畜产品质量28批兽药,8批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蛋白饲料原料中三聚氰胺5批。

11、20xx年县财政拨付扑杀补偿资金6万元已拨付给红星镇陈新发养羊场(扑杀120只)。

12、20xx年县财政拨付扑杀补偿资金12.9万元已拨付给谢桥镇吴广琴蛋鸡场(扑杀蛋鸡2.8万只)。

13、20xx年县财政拨付扑杀补偿资金4万元,还差5.85万元未拨付。

14、20xx年省财政拨付13.7万元,我局已拨付20万元给慎城镇曾朋蛋鸡场。

二、资金使用的措施及做法

(一)县畜牧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照实施方案进行落实检查,并与财政局配合进行逐一验收,不弄虚作假、不徇私。

(二)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奖补。

(三)奖补资金有县财政局直接打卡,减少中间环节,严禁挪用。

三、奖励资金使用后的成效

(一)大大激发了规模养猪场的生产积极性,新建猪场数量多、质量高,老场按照要求进行积极整改,全县生猪标准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县规模养殖的比重已超过70%。

(二)生猪改良的步伐明显加快,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对规模猪场开展的猪人工授精点和乡、镇改良点每处补贴5000元,大大调动了生猪改良的.积极性,三元杂交猪比重份额明显提高。

(三)动物防疫体系养殖场(户)健全完善,抗体检测能力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明显控制。

(四)通过无害化处理补偿减少了养殖户经济损失;阻止动物疫病传播,减少养殖风险,对维护我县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一定作用;大大增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建议

(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严格验收,是正确使用奖励资金的关键。

(二)畜牧、财政部门加强协作,有力配合,合理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10.乡镇财政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篇十

一、加强领导、及时自查。召开班子成员和财务人员会议,研究自查方案,由局长亲自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财务人员具体操作,对20财政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自查。

二、切实落实好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的主体责任,严格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建立重大支出必须坚持集体研究决策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全年无截留、侵占、挪用财政资金(包括灾后重建资金和捐赠资金)现象发生。

三、严格执行《会计法》、新《预算法》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设置财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定期对资金支付流程、对账制度、岗位权限、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对照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规定要求办理。建立严格的印鉴和票据管理制度,拨款印章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实行分人分印管理,资金收付相关票据、凭证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加强对本单位账户的管理。全年无违反规定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和将资金从国库存款账户和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清算到单位零余额账户沉淀现象发生。

四、加大财政资金使用公开公示力度,完善公开制度,定期对财政资金信息进行公开,采用网站公示和张榜公示等方式进行公开公示。

五、加强资金使用和支付退票的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部门的主体作用,定期对下发到乡镇的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进行抽查和监督,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及时与各乡镇办理资金结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退票行为,无直接支付退票资金留存财政零余额账户沉淀、将授权支付退票资金留存单位零余额账户作为自有资金支付的现象出现。

11.资金管理专项自查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土地整治;专项资金;资金管理;资金使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导致目前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这违背了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家提出了守住 18.05 亿亩耕地的红线的政策,并要求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同时每年拨放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治,以提高整治工作的质量和进度。但是在实际的资金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资金流失和浪费现象严重,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使用规范,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

1.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现状

1.1资金利用率较低,流失现象严重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利益牵扯复杂,因此实际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整治方案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关系着资金的利用率,如果项目规划不结合实际的土地状况和农民利益,就导致后期发生很多矛盾纠纷,比如赔偿问题等,都会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投入。还有就是项目规划不合理会导致资金的重复利用,并导致资金流失现象严重,在实际的项目规划方案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整治计划,并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对整治工作进行控制,并加强监督工作,避免相关人员以权谋私。而且对于整治细节也要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资金流失的现象[1]。

1.2重复投资问题

因为在实际的土地整治工作进行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很多,包括国土资源、水利、农业、财政、交通、林业等,并需要给各个部门都拨放一定数额的整治资金,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没有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方案,这样就容易导致类似项目方案的重复设计、重复建设、重复投资,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而且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拆除重建的现象,比如林业部门的项目建设到一半,发现和交通部门的项目规划方案有冲突,导致后续项目建设不能进行,并且需要把之前已经建成的部门彻底拆除。[2]

1.3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在实际的项目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行为,导致资金浪费。项目操作和执行需要按照既定的步骤和程序以及操作规范执行,不能任意调整設计结构,如果有调整的必要也要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才能执行,否则会打破整体的项目计划,导致各个环节都出现变动,进而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不规范的操作操作行为不仅无法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工程质量,也加速了资金的流失,并降低利用效率。

1.4招投标制度执行不完善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节约投资成本,需要实行招投标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招标工作中,对投标单位审核不严格,导致很多低价中标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工程设计方案也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并在后期的施工中严重耽误工程进度,不断要求追加资金投入,给土地专项整治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2.完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策略

2.1制定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监督

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并减少资金的流失现象,需要制定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并加强对管理过程的监督。首先,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以土地整治工作为平台,整合各部门的专项资金,以确保拨放的各项资金都能够规范地、效益最大化地用在土地整治上。为了保证监督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可以采取受益方监督受损方的监督措施,这样能够提高监督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为了方便农民和基层人员的自行监督,可以公开资金流动的账目,并设立投诉电话和上访通道,增加监督渠道,促进监管方式的多样化[3]。

2.2严格审核土地整治项目,制定操作规范

为了避免不合理的土地整治项目造成的资金浪费,需要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核制度,要求项目申请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实施规划,在规划中明确项目队可行性并给出参考依据,并且量化工程清单,有利于保证后期的招投标质量。同时对具体执行的项目分派监督人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防止故意延误工期要求增加拨放资金的情况出现。并要求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流向给出具体的账单记录,减少资金的流失率。

2.3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

受到自然环境和地势地质的影响,各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因此在规划土地整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专项资金,实行按需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制度。要派专门的调查人员了解各个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建立市场运作、政府监管、业主活力、社会收益的运行模式,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加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来源。

3.结论

土地整治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政策,而专项资金又是保证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必须严格管理,加大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力度,并要求相关部门对资金的具体流动去向做好清单记录,以便后期开展审查工作。同时要制定整体的土地整治计划,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羽.浅谈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使用问题与思考[J].甘肃科技.2010,26(04):10-11.

[2]张玮.浅析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J].科学与财富.2015,(10):403.

12.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篇十二

财政专项资金是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并指定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是国家集中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要方式。现今, 金融危机的影响应十分明显, 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国家在需要扶持的许多方面都拨付了专项财政资金, 比如不断加大惠农补贴力度, 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工作, 社会各界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关注, 对资金项目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总体上看, 大部分县级领导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比较重视, 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 提高了使用效益。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项概念界定模糊, 预算编制不规范

目前理论界对专项财政资金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现行制度也只是将专项资金解释为财政或上级拨入用于专项工程或专项事业的财政资金, 究竟什么范围的资金属于专项仍十分模糊, 给实务操作以极大的变通性, 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财政预算编制也因此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存在主观性, 随意性较大。具体的落实计划也难以实施, 效果预测和财政或其他监督部门对其使用情况的控制、监督也具有极大的难度。

2、挤占挪用明显, 专款不能专用

专项资金具有专门用途、专门的项目和实施主体, 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在非指定项目上。但很多部门和单位部分甚至全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改变了资金用途, 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房屋维修经费部分列支其他办公经费;基建部门不经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 虚报预算款项, 截留资金用于招待和请客送礼;救灾专项资金被用于探访困难群众的慰问金;也有的领导“拿国家钱不当钱”, 随意使用, 浪费现象极其严重……专项财政资金失去了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3、专项资金监管不力

监管不力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种专项资金不单独核算, 不设置专门账户, 与其他资金混合管理, 专项资金被批准下达后, 由实施单位具体操作, 完工验收流于形式, 只是表面工程上进行观测, 并不涉及到资金的验收, 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更是不闻不问, 无法有效的对专项资金予以管理与监督。二是民主、科学理财制度不健全, 财政资源分配中内部人控制和寻租现象普遍存在, 公共财政原则没能得到全面贯彻。县级领导干部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重投入、轻管理, 对一些大的支出项目, 领导除了签字盖章之外, 事后事项一概不管, 各业务科室成了只负责拨钱的出纳, 整个管理层缺乏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的意识, 风险控制措施落后。

4、管理财政资金缺乏大财政意识

财政资金被分为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 理论上来说两者应该统筹安排, 共同管理, 实现最高的财政资金总体使用效率。但县级财政部门往往对两者实行分块单独管理, 财政部门在核定预算时, 只关注于预算内资金科目, 采用增量预算法, 按往年基数给予核拨;对预算外资金规模、资金投向、使用情况缺乏了解, 未将单位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和规模相结合……内外管理不协调、不统一, 极易导致在同一项目的资金安排上, 同时给予预算内、外资金安排, 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资源配置无效率。而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由于缺乏大财政意识, 各部门、各单位仅从眼前局部利益出发, 先保证自己有饭吃, 对其他部门的死活毫不关心, 不切实际的向上级领导请求追加财政资金投入, 过多的无价值投入, 严重挤占了有限的预算内财力, 其他部门的发展受到牵制, 利益冲突比较明显。

二、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和原则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特性使其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有力保证。今年4月份以来, 针对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 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甲感防控工作, 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也要拨出专款。甲感防控专项资金的设立, 为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对于县级地方政府来说, 财政资金可以保证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植树造林等公共事业, 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优化有限财政资金的配置, 有利于缓解县级地方发展资金供求矛盾,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发展社会事业, 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新农村建设, 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效率来自科学的管理, 对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也需要切实、高效的科学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各种最适合的方法、流程, 在此本文提供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第一, 科学决策原则。财政专项资金来之不易, 包含了群众的血和汗, 必须慎重使用。在申报和使用决策时要制定必要的决策和管理程序, 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集体决策, 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 避免一把手拍板子定资金终身的现象, 确保财政资金投向和重点符合省中央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 不辜负群众的厚望。第二, 综合预算原则。必须树立大财政的管理理念, 开展综合预算, 统筹预算内外财政资金安排, 各部门破除局部利益的狭隘思想, 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 使财政专项资金在保证资金性质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 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第三, 重点倾斜原则。全面但有重点是保证财政专项资金效率的前提, 县级政府在安排有限的财政资金拨付时, 必须分清发展主次, 确保资金向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倾斜, 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及思路

1、实施财政专户管理, 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财政改革要求全面推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应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树立国库集中支付意识, 并结合财政资金专户管理, 规范部门资金使用行为。可以建立财政专户专人管理制度, 组建政治过硬、业务素质高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团队, 专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的配置、使用和效果管理, 保证专款专户, 明确划分专项业务费和项目经费, 核算清晰真实;专款专用, 所需财政资金拨付及时、到位。

2、建立资金监管制度, 全程监控

专项资金拨付后, 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加紧对其使用的全部监督控制,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有条件的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配备专项审计人员,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财政专项资金专户、专人管理制度, 加快已确定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到位速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予以严肃处理, 保证项目资金的完整、安全, 尽最大努力减少资金流失。

3、加强预算管理, 硬化预算约束

县级财政管理部门应突破人力资源的限制, 在岗位设置上尽量根据部门发展需要安排, 选拔人才时严进严出, 杜绝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 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为避免资金缺位和重复浪费现象的同时存在, 应创造条件改革增量预算编制方式, 采用更为科学、规范的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针对不同发展项目的轻重缓急, 有重点的分配财政资金, 比如作为县镇层次的政府首先应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重视农垦地区的开发和粮食安全的建设;工业强镇则应保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拨付到位, 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 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收支方案。之后加强预算管理, 完善支出预算的控制监督, 坚持政务公开制度, 推进民主建设, 增强预算的透明度, 接受群众监督, 硬化预算约束。

4、树立大财政意识, 减少利益冲突

县级政府应该做好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工作, 要求全部相关人员从领导层到基层操作人员树立大财政意识, 跳出预算内外资金绝对区分观念的束缚, 突破部门之间的利益界限, 综合使用、统筹安排财政资金, 提高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四、湖南省娄底地区新化县治理财政资金流失经验借鉴

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 各地县级政府都在努力, 也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省娄底地区新化县为克服社会经济、政府机构运转的财政资金捉襟见肘、靠举债度日的困境, 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有效地治理了财政资金流失的现象。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借鉴:首先, 建立乡级金库, 完善财政体制, 注意培养财源, 充分调动乡级政府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然后, 加强资金管理, 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成立财务结算中心, 对纳入统管的财政专项资金收付业务和投资项目活动情况进行分类详细的记录、反映, 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此外还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 具有操作性;邀请群众对本县财政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虚心接受并处理群众的反馈意见, 不断完善调整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和实践, 降低了监管成本的同时达到了预期的管理目标。同时还注意专业团队的打造, 不惜花费较大的人才培养支出, 提高财政管理部门人员素质和道德修养, 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专项资金的定义及内涵, 结合本县的发展实情, 对专项资金进行分类, 明确哪些项目作为专项资金管理, 给予具体操作单位以明确的指示, 规范化程度高, 执行难度低。在整个执行过程中也能够坚持对专项资金进行全程监督、开展综合评价, 不断调整政府调整政策, 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

不同地区发展情况不同, 实力基础不同, 各地县级政府应该相互交流、借鉴学习, 借此次扩大内需的机会, 积极争取国家拨付的大量财政专项资金, 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发展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 保证国家资产安全。

摘要:近年来, 随着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需要财政支持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各地财政部门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 基本上保证了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但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还存在着专项资金预算落实不到位、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仅针对目前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些探讨, 继而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思路。

关键词:财政资金,专项资金,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解振锁: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行单位资金统管——县级财政资金管理方式探索[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0 (12) .

[2]王晓莉: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 2008 (6) .

[3]李家才: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J].中国财政, 2008 (5) .

[4]段景田、刘立星: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 2008 (1) .

[5]赵军、辜东方、杨新枝、李舸:论地方专项资金监管模式的构建[J].财政监督, 2006 (11) .

上一篇:纪念5.12护士节活动心得感悟下一篇:公共资源交易半年工作总结